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与货币管理制度

货币与货币管理制度

货币与货币管理制度
货币与货币管理制度

专栏1-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解体

专栏1-2: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的神奇,在于人人都知道它不过是一种手段,但却成了无数个人,甚至是政府追逐的目的。西美尔曾说过:货币是手段变为目的的最极端的例子。“货币由生活中最理想化的工具一跃而变成为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最理想化的目的。”1要想理解货币为什么会有如此功力,就需要了解什么是货币以及货币的功能。

本章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讨论货币问题,通过对货币形式和货币制度发展演变的介绍,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货币及其货币的职能和作用。

第一节货币的定义

货币,俗称“钱”,是现代社会中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们或出于交易的目的、或出于支付的目的、或出于保全财产等的目而持有货币。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中,“实际的货币占有使我们的焦虑平静下来。”(凯恩斯)那么,什么是货币呢?我们从货币形态的演变入手,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货币形态的演变

从货币发展史看,牲畜、贝壳等一般等价物就是萌芽状态的货币。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中国就有了最早的货币——贝。当时,贝作为货币,单位是朋,一朋十贝。贝大概一直流通到金属铸币广泛流通的春秋之后。中国文字中与财富有关的字多以“贝”为偏旁,如货、财、贸、贾、贮等,可看出贝作为货币长期使用的事实。

不仅在中国,贝在日本、东印度群岛以及南美洲、非洲等一些临近海洋的国家中,均被作为货币流通过。

此外,牲畜、农具等均充当过货币。如在古代欧洲的雅利安民族,在古波1德·西美尔(Georg Simmel)著,《货币哲学》,236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斯、印度、意大利等地,都有用牛羊作货币的记载。拉丁文的金钱Pecunia来源于牲畜Peens;印度现代货币的名称卢比Rupee来源于牲畜的古文Rupye。埃塞俄比亚曾用盐作货币,美洲曾经充当古老货币的有烟草、可可豆。中国古代曾用农具作过货币等等。

但当交易的范围扩大之后,上述货币在使用中就显得不那么方便。通过不断的比较,人们逐步发现了金、银等贵金属的特性,并将它们作为充当货币的最佳材料。在古代,交通、通讯不发达,东方和西方的文明几乎是在相互隔绝的条件下产生的,但东西方各国都不约而同地用金银作为货币,可见是贵金属的特性使金银自然成为货币。对此,马克思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作为货币的理想材料应具有如下特性:第一,价值高,这样可用较少的媒介完成较大量的交易。第二,易于标准化,如果用牛羊作为货币,其标准化就很成问题,牛羊的肥瘦、大小、种类都使它们具有不同的价值。第三,易于分割,做货币的材料必须是可分的,买一头牛和买一双鞋,要付不同的价钱,货币必须可分的,并且分割不会导致价值下降,才能广泛使用。第四,便于携带,做货币的材料应携带方便。第五,币材稳定,易于保存。即货币的材料必须稳定,不容易变质,即在保存过程中不会损失价值,无须支付费用,或只需支付较少费用。在足值货币时代,只有金银等贵金属基本能满足以上要求,因此,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选择金银作为充当货币的材料。

货币的另一个形态是纸质货币。不管金银的特性是多么适合做货币,金银在携带、分割、生产等方面还是有许多不便,并且货币供应量还会受到金银等贵金属产量的限制,而用纸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是运用纸币最早的国家之一,宋代的“飞钱”,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之一。纸币是信用货币,它本身没有价值。在开始运用纸币时,一般是可兑换纸币,也就是发行纸币的钱庄、商号保证按纸币上写的数字按质按量地兑换贵金属。人们在商品交换中接受纸币,实际是接受了发行纸币的钱庄、商号的信誉。从这个意义上说,纸币是一种信用货币,如果发行纸币的钱庄、商号不能按质按量地向纸币的持有者兑换资金属。纸币就会丧失信誉,人们也就不会接受它。可兑换的纸币实际上是一种代用货币。

现代社会中用的纸币一般是法币。法币是由政府用行政命令发行,在商品交换中必须接受,并且不能换成贵金属的纸币。现在我国大陆使用的人民币就是法币。法币有许多优点。法币既然是政府靠行政命令以法律的形式发行的,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般只允许一种法币流通,因此法币具有统一性。法币又便于携带,根据经济需要可发行不同票面值的钞票,用起来很方便。老百姓对法币的信任,实际上是对发行法币的政府信任。法币也有缺点,因为它不可

兑换,所以一个政府如果大量发行货币就会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这类事例在历史上多次出现,在1923年的德国,1947至1949年的中国到发生过恶性的通货膨胀。二十世纪末,在拉美的阿根廷、墨西哥、巴西等国,以及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也都发生过严重的通货膨胀。

二、货币的种类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货币进行不同的分类。从货币制度的角度,可以将货币分为主币和辅币;从货币在流通中具体形态的角度,可以将货币分为现钞货币、存款货币、准货币等;从对外关系的角度又可以将货币分为本币和外币(外汇)。本节是从货币发展历史的角度对货币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其他形式的分类在后面的有关章节都会涉及到,本章就不再赘述了。

(一)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又称为商品货币(Commodity Money),它是货币形态发展的最原始形式。对于实物货币可以这样来描述:如果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那么,则称这种货币为实物货币。在人类经济史上,许多商品都做过货币,如上述所提到的贝、牲畜和农具等。

但实物货币都有共同的缺点。例如,许多实物笨重,不能分割为较小的单位,因此,价值小,数量却往往很大,携带运送极不方便,无法充当理想的交换媒介。同时许多实物质地不一,有的易腐烂,有的易遭受损失,也不适用作为价值的尺度和贮藏的手段。

尤其在交换规模扩大之后,就更需要一种价值稳定的币材充当货币。

(二)贵金属货币

贵金属货币也称为实体货币(Full-bodied Money)。在近代的货币历史中,贵金属---主要是金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非常理想的币材。这主要是因为,白银或者黄金具有单位体积价值高、价值稳定、质地均匀、易分割和耐磨损等特点,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黄金和白银就成为货币的最佳材料。纵观货币的历史,几乎所有的国家都经历了贵金属货币阶段,而贵金属货币,尤其是金铸币已成为古典意义上比较完美的货币形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金属货币是实物货币的一个阶段。但是,贵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在实物货币阶段,由多种商品交替地扮演货币的角色,这些特殊商品往往是多变的和不固定的。而在贵金属货币阶段,货币的功能集中到一种商品身上,就是由黄金或白银扮演货币的角色。金银排斥了一切其他商品,成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三)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是指代表实体货币(Representative Full-bodied Money)。它是指

作为货币的物品本身的价值低于其代表的货币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铸造的不足值的铸币也应属于代用货币,因为这种铸币本身的价值低于它所代表的货币价值。但是一般说来,代用货币主要是指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这种纸币所代表的是金属货币。换句话来说,这种纸制的代用货币之所以能在市面流通,从形式上发挥着交换媒介的作用而被人们普遍接受,皆因为它们都有十足的金银等贵金属作保证,可以自由地用纸币向发行机构(者)兑换成金属货币。

代用货币最早出现在英国,在中世纪后期,英国的金匠为顾客保管金银货币,所开出的本票形式的收据,可以在流通领域进行流通,在顾客需要金属货币时,这些收据随时可以得到兑现。这种本票式的收据,就是原始的代用货币,它实际上是可流通的金属货币的收据。美国于1878年建立金本位制度以后,为减少公众持有大量黄金或金币所带来的麻烦,发行了黄金凭单,这种凭单代表存于财政部金库中的足值铸币及等值黄金,并可在市场上流通。一直到1933年美国放弃金本位制度,实施黄金国有化,黄金凭单由财政部收回,代用货币被信用货币取代。

代用货币产生的可能性包含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特性之中。流通手段的特性是作为交换的媒介,是交换的手段,而不是交换的目的。对于交易者来说,关心的并不是流通手段本身有无价值,而是它能否被广泛接受,能否起媒介作用。正像马克思所说的,商品转化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只是转瞬即逝的要素。它马上又会被别的商品代替。因此,在货币不断转手的过程中,单有货币的象征存在就够了。”2这就产生了由价值符号或代用货币替代真实货币的可能性。

纸币是代用货币比较完善的形式。纸币最终能够代替金属货币流通,是因为随着商品交易的规模和范围的扩大,金属货币在数量、运输成本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纸币的优点是:第一,纸币的印刷成本低,与其所代表的价值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第二,在技术上,纸币的发行数量没有限制,可以代表任意数量的金属货币;第三,纸币较金属货币更容易携带和运输。第四,纸币较为容易辨认和计量。

(四)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Credit Money)就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目前成为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采用的货币形态。可以说,信用货币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直接后果。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性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相继爆发,各主要西方国家先后被迫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制度,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在这种情况下,信用货币便应运而生。信用货币有以下几个特征: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148—14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第一,信用货币完全割断了与贵金属的联系,其发行主要不是以黄金作准备的,国家也不予承诺兑现黄金或法偿货币。

第二,信用货币的基本保证是国家政府的信誉和发行银行的信誉。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须有两个条件:一是人们对此货币的信心,货币的发行数量要适当;二是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保证信用货币具有法偿能力。如果只有信心,没有立法保障,这种货币会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会造成交换使用中的混乱。

据经验所得,只要一国政府或金融管理机构,能将货币发行量控制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之内,就会使公众对纸币保持信心。

信用货币没有发行准备,主要是指信用货币与金属货币或外汇之间没有法定规定的兑换比例,并不是说现代信用货币发行完全没有任何发行准备。实际上,目前大多数采用信用货币制度的国家,均具有相当数量的黄金、外汇、有价证券等储备资产作为稳定本国货币币值的准备。但是,政府和货币当局在发行货币时,显然不再受充足金银准备的束缚,甚至可以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发行货币。

信用货币不仅包括流通中的货币(纸币和辅币),还包括银行存款。因为银行存款也是银行部门通过信用程序创造出来的,其自身不需要什么贵金属作为保证。银行存款中最主要的形态是活期存款,所谓活期存款就是存款人能以支票即期提取的一种存款。在信用制度高度发达的国家,交易的绝大多数总是采用支票形式收付。需要注意,支票或信用卡本身只是一种结算工具,它背后的活期存款才是信用货币。

纵观货币形态的发展与演变,人们对货币在交换中的作用也认识得逐渐深入。在早期的商品交换中,货币被当作财富的代表,人们追求的是足值货币。随着交换的深入,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的出现,人们发现货币在作为流通手段时,只是交换中转瞬即逝的媒介,人们获得货币的目的是为了用它购买商品,因此,最为重要的不是货币的形式,而是货币是否具有稳定的购买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人们开始在商品生产与交换扩大作用的推动下,不断力求摆脱自然界对货币产生的数量上的限制。现代货币制度的产生、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人们利用货币调节经济活动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三、货币的定义

货币形式的演变,使人们对货币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反映在对货币概念的定义上,不同的时代的经济学家对货币的本质或定义就有着不同的理解。以下是按照货币历史的发展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货币观点,每一个观点都反映了货币的时代特征。

(一)货币就是贵金属,贵金属就是货币。

从历史上看,当金银从一般商品世界分离出来成为货币以后,人们对货币的研究便开始了,并且,人们对货币最早的认识就是将货币与贵金属联系在一起的。将货币等同于贵金属的观点被称为货币金属观。这种观点认为,货币天然是贵金属,货币天然是财富,因此,货币必须具有金属的内容和实质价值。换言之,货币的本体必须以贵金属构成,货币价值的大小由金属价值决定。

货币金属观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朴素的金属学说,在16-17世纪的重商主义时代得到重视和发展。重商主义强调金银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因而主张国家要保持对外贸易总额的顺差,使国家积累更多的财富。

(二)货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是一种商品,或者说,只有有实质价值的商品才能充当货币,这曾是很多学者的观点。在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直至1905年现代名目学说出现以前,一直是关于货币本质的主流观点。

关于货币是商品,马克思的解释最为深刻。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对货币的本质进行了透彻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货币学说强调货币必须具有商品的属性,同时又与普通商品相区别,是经过无数商品交换而逐渐独立出来的专门执行货币职能的一般等价物。

马克思指出:货币商品与一般商品不同,它的使用价值是二重的。当作商品,它有特殊的使用价值(比方说,金可以制作首饰、器皿等)。但又由于它具有特殊的社会机能,取得了一种形式上的使用价值。这种一般的、形式上的使用价值就是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体。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有两个基本的特征:第一,货币能够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作为价值尺度,货币使不同商品的价值可以进行比较;第二,货币对一切商品具有直接交换的能力,由于货币是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货币成为所有商品生产者追逐的目标,只有完成了与货币的交换才是最终实现了商品生产的目的。货币这种能够满足人们交换需求的属性,是一般商品所不具有而只为货币所独有的特殊性。基于这种特殊性,货币虽然是一种商品,却不是一种普通商品,而是一种起着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货币的各个职能也就是货币这个本质的展开。

关于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这一观点在金属货币时代达到鼎盛。但货币发展到今天,金属货币已经退出流通,货币的价值形态已经完全脱离了商品实体的束缚,信息时代的到来,更进一步扩大了无形的、观念的记账货币的使用。货币形态变化的现实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般等价物是商品交换赋予货币的属性,与货币的币材没有直接关系。货币的本质并不取决于货币的具体形态,货币可以是足值的,也可以是不足值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但只

要它能够衡量和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并且能够与一切商品相交换,就是具备了货币的属性。

(三)货币是名目或符号

在货币金属主义盛行时期,出现了不足值货币的流通,于是,有人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入手,把不足值货币流通看成是货币的本质现象,认为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仅是一种便利交换的工具,只具有名目价值,不具有商品的属性和实质价值。因此,货币只是法律规定的符号,是一种票券。货币是由国家所创造,它的价值也是由国家的权威来决定。英国哲学家贝克莱(B·George Berkeley,1684-1753)、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Charles Montesquieu)均持此类观点。

凯恩斯也是一个典型的名目主义者。他在1930年发表的《货币论》第一篇里,以“货币的本质”为题详尽论述了他对货币的认识。凯恩斯认为,货币是用于债务支付和商品交换的一种符号,这种符号是由“计算货币”的关系而派生的。所谓“计算货币”,是指一种观念上的货币,是货币的基本概念。它表现为一种计算单位,用符号或称号来表示,如英镑、美元等。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或作为一般购买力的功能必须通过计算货币的关系才得以实现。因此,货币本体是依赖于计算货币才成其为货币的。计算货币本身就是一种符号或称号,由它派生出的货币本体只能是相应于符号之物,如此,货币就不可能具有实质价值。

凯恩斯对于货币本质的认识是其国家干预政策的理论基础之一。

(四)货币是被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或支付手段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是从货币功能的观点来讨论货币定义的。他们认为货币主要功能就是交易媒介或支付手段。费雪(Irivng Fisher,1867-1947)3区分了基本货币和信用货币两个含义。基本货币是指本身有价值的货币,如金属货币;信用货币是指持有人确信能够与其他商品相交换,因而也能广泛接受的货币,如银行券、政府纸币等。费雪还提出了通货的概念,通货是一个包括货币,但比货币更为广泛的概念。费雪发现,银行存款虽然不是货币,但也具有交换性和媒介性,也可以作为支付工具,也对流通产生影响,属于存款通货。因此,费雪将通货定义为一种财产的总称,包括金银货币、银行券、政府纸币和存款通货等。

将货币定义为交易媒介或支付手段,这是最接近现代货币经济的现实,也最为实用的货币本质观。根据这一观点,能否充当交易媒介和支付工具是划分货币与其他资产的本质界限,同时,根据货币被普遍接受的程度,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货币,如现金货币、存款货币等。

3费雪,美国经济学家,货币数量论的代表人物,1911年发表了《货币的购买力》,区分了基本货币与信用货币的不同内涵和外延,同时提出货币与通货的概念。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银已经退出货币流通,银行券与政府纸币也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今天所说的现金通常是指中央银行发行的纸质钞票,它是银行券与政府纸币的融合体,我们在使用货币概念时,也常常将货币与通货交替使用。

(五)货币是一种资产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货币是一种资产,它的主要功能并不是交易媒介,而是价值储藏。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栖地”。从这个角度来观察,货币的外延被进一步扩大。不仅商业银行体系活期存款是货币,其他存款,如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显然也属于通货的范畴。所以,在统计上出现了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等概念。

以上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人们对货币定义的不同理解,反映了人们对货币问题认识不断深化。显然,在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主要表现为交易媒介或支付手段,也是人们保有资产的主要形式之一。

四、货币的法律规定

无论经济学家们如何定义货币的内涵,在现实生活中货币都是以法偿货币(Legal tender)的形式存在的。法偿货币表示债权人有义务接受的作为债务偿付的货币,通常由国家立法规定法偿货币的具体形式和内容。虽然理论上讲,货币形成于经济的内生要求,但国家出现后都会垄断货币的发行权和铸造权,典型的做法是国家命令铸币厂生产规定了重量和含量的不同的铸币,然后宣布这些铸币为用计算单位表示的有一定价值的法偿货币。

在信用货币的时代,货币不再有含金量,其价值的大小和流通能力主要来自于国家的立法规定。我国1995年3月1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章第十五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尽管历史上充当过货币的物品很多,但所有充当过货币使用的物品都具有这样一个共性:它们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具有在支付中被普遍接受的能力。何种物品能够具有被普遍接受的能力,固然由经济运行内生决定,但其实现则要有国家的权威认定:国家通过立法授于某种物品具有清偿债务的合法权力,债权人若拒绝接受,不得要求用另外的任何物品来支付。于是,这种物品就具有了普遍接受性、具有了法偿货币的地位而成为货币。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和作用

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货币通过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执行的诸种职能,将其本质外化出来,并对微观主体和宏观经济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货币的职能

货币在现代经济中一般被认为具有四种职能。这些职能是:(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支付手段;(4)贮藏手段。前两个职能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Medium of value)

货币在表现和计算其他商品价值时,就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在物物交换的情形下,商品的价值是通过相对价值形态表现出来的。或者说,一个商品的价值是通过它所能交换到商品数量来相对地表示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的一件商品的价值不能够用一个共同的商品和固定的单位来表现与衡量,而是必须用市场上许多商品来表示。也很显然,如果一个人想在市场上交换多种商品,那么他就必须记住多种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并且要经过许多复杂的、需要耐心的换算,才能确定他所要交换的商品的数量。这个量有多大呢?可以计算一下。

假设在一个市场上有三种商品,绵羊、斧子和布匹,如果没有货币,这三种商品要以物易物地交换,那就要先要知道三种相对价格,如1只绵羊等于2把斧子,1只绵羊等于10尺布,卫把斧子等于5尺布。如果一个市场有10种商品,以物易物地交换,每一种商品的价格都要用其他9种商品来表示。

如果在一个有N种商品的以物易物的经济中,商品交换所需要的相对价格的数目就等于把N个商品配对的数目,即从N个商品中选2个商品的组合数,其公式为:

N(N—1)/2

所以一个有100种商品的以物易物的经济需要4950种相对价格;1000种商品需要499500种价格。一个现代社会有几百万种商品,以物易物所需要的价格是个天文数字。

因此,如果市场规模较小,商品的品种不多,并且质量的差别不大,那么这种交易也许可以进行,但是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这种物物交易方式是根本不能适应普遍的商品交换的需要。货币的出现则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以货币来表示所有商品的价格,作为唯一的价值尺度。这样有N种商品只需要N种价格,各种商品之间的价格比较一目了然,交易费用就会大大减少。货币计价十分方便,商品的价值贵贱一目了然,使大规模的交易成为可能。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任何一个国家都采用一种货币单位作为衡量与表现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比如,我国是采用人民币作为货币的名称,单位为元。其他各国,如美国用的是美元,日本是日元,德国是马克,等等。

货币作为商品价值尺度只需有观念上的货币就可以了,即只需在商品上贴上价格的标签而不需要将真实的货币放在旁边。

(二)流通手段或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

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时,发挥着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流通手段的职能仍然是作为克服物物交换的局限性而产生的。在物物交换的情况下,双方要达成商品交换的协议需要比较困难的条件,就是双方都需要对方的产品,而且在数量的比例上都一致,称为“需求双重巧合”。比如说有人想用一件农具去换得一双鞋子,能够成交的条件不仅是想用农具换取鞋子的需求超过任何对其他商品的需求,而且还必须是有鞋子的人正好也想换取农具而不想要任何别的商品,这显然是件麻烦事;即便找到了这位需要农具甚于任何其他商品的交换者,那么就交换的数量达成协议又是一个费时费精力的过程。若是双方商品不能任意分割,而双方要求交换的数量又不相符,交易就有可能仍达不成。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出现,或者称交易媒介,使上述交易变得十分简单。需要用农具交换鞋子的人,只需要将农具交换成货币,然后再用货币购买鞋子。货币作为交换媒介,是人们普遍承认、愿意接受的东西。因此,它能克服上述物物交换的困难。

所以说,货币作为交换媒介最根本的要求是人们一般愿意接受它以交换商品和劳务。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的货币。货币在作为流通手段发挥作用时,其目的不是用于贮藏,而是要用以购买其他商品。在这里,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就一个商品生产者来说,货币在他手中只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要素,它马上又要被别的商品所代替。所以从货币扮演流通手段职能的角度看,现实流通中的货币是可以由包括纸币在内的价值符号替代的。

货币作为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它实际上已取得了作为一般购买力即能够交换任何商品的权力。这种权力使原来作为一个过程的商品交换变成两个独立步骤:一个是卖,取得货币;一个是买,用货币换得商品。这两个环节的出现使货币与商品交换的脱节成为可能。

(三)支付手段或延期偿付标准(Standard of Deferred Payment)

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在用于清偿债务时,货币就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时,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于赊卖赊买的商品交换中,是与商业信用联系在一起的。由于一些商品生产过程的季节性和地域上的差别性,在客观上要求商品的出售与商品价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这样就产生了赊销和赊购。这时,卖者成为债权人,买者成为债务人,买卖双方约定一定时期,到期由买者向卖者支付货款。因此,商业信用是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产生的前提条件。同时,货币的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也促进了商业信用的发展。因为正是货币的支付职能可以使赊购和赊销成为可能,促使买卖双方签订某些合同,规定交易可以在现在成交,而付款则在以后的一个日期实行。这样一来,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就可以更大,因为商品可以

通过商业信用来提供,生产者也可以通过商业信用获得劳动力和原材料。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最初只是在商品生产者之间用于清偿债务。当商品生产达到一定水平时,货币支付手段的作用就超越了这个范围,扩大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如交纳地租、税金,支付工资及其他劳动报酬,财政、信贷收支等等。

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也要求有稳定的币值,如果币值波动太大,这一职能就将受到抑制。例如,在高度通货膨胀时期,延期付款使债务人获益,而使债权人蒙受损失,这是债务人在付款之前的那个阶段中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延期付款的期限可能缩短,同时也限制了利用这种方式的交易,这样的后果无疑会对正常的经济生产过程产生干扰。

作为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货币是不同的:(1)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售卖自己的商品先于购买别人的商品;当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时,购买别人的商品(以信用方式)先于售卖自己的商品。(2)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商品交换中是转瞬即逝的交换媒介,而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则是交换过程中最后完成的环节,井且是作为商品价值的独立体现而出现的。

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职能拉长了社会再生产的链条,潜藏着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发生中断的可能性。在正常条件下企业间由于信用方式而引起的大部分支付是可以相互抵消的。在这里,货币并不是现实的,而只是观念的——以价值尺度和计算货币的资格出现。然而不能以相互抵销方式偿还的那部分支付,必须以货币的形态进行实际支付。货币这种从观念到现实的转化,远不是任何时候都能顺利进行的。当商品生产者没有按照自己预计的价值出售商品或商品滞销时商品生产者就没有能力支付,于是债务链条中的一个环节的脱节就会引起整个链条的中断,使正常的经济运行受到干扰、如何避免这种干扰,已成为货币金融机构研究的重要问题。

(四)贮藏手段(Store of Value)

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以后,被人们保存、收藏起来时,货币就在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自商品流通发生以来,货币就成了一般财富的代表。货币贮藏的增加,也就是财富的增加。持有货币的人,实际上就是持有一般购买力,他可以在认为适当的时候将持有的货币购买最需要的东西,因此,货币是一个良好的价值贮藏的手段,可用之于急需,尤其可以用以支付按货币量规定的债务。

货币贮藏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充当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准备金;二是以货币形式闲置的暂时不用的资本,包括新积累尚未投入的货币资本。前一种形式的贮藏货币不断地进入流通并不断从流通中流回;后一种形式的贮藏货币则是较长时间地停留在流通领域之外,等待时机再加入流通参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贮藏货币具有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的特殊作用。当流通领域所需要的

货币量增加时,被贮藏的货币就会加入流通领域成为流通手段;而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有一部分货币就会自动退出流通领域成为贮藏货币。这样,贮藏货币就像蓄水池一样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与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相适应。

由于贮藏货币的这种特殊作用,在足值的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货币过多的现象。

需要指出的是,货币是否具有贮藏手段职能,主要取决于货币的购买力是否稳定,而不在于货币的币材。无论是足值的金属货币,还是本身没有价值的纸币,只要币值长期稳定、不贬值,就能发挥价值贮藏手段。因为,货币作为贮藏手段保存的是财富,货币是财富的形式,而不是财富的本体,人们所关心的是货币所代表的财富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因此,只要币值稳定,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商品的价值不减少,货币就能够发挥价值贮藏的职能。当然,典型的金属货币由于是足值货币,并且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毁,其价值的稳定性要优于纸币,而纸币的价值主要取决于流通领域,稳定性相对较差。因此,在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时金属货币要优于纸币。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完全流动性的特征,使人们在选择这种贮藏方式时对经济有着十分重要影响。因为,在现代人的观念中,货币并非是唯一的价值贮藏手段。任何有价值的资产都可以成为贮藏手段,执行着这一职能。可供人们选择的贮藏手段,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在不断发明。比如,债券、股票、珠宝钻石、艺术品、房产或其他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用上述这些资产作为价值贮藏手段的主要优点在于:与货币有所不同,这些形式的资产通常会以利息、利润、租金的方式产生一笔收入,或是具有一定的用途,如房屋,具有可居住的使用价值,而且它们以货币计算的价值有时会提高或下降。但在另一方面,它们作为价值的贮藏手段也有一定的缺陷,如:(1)贮藏时要支付一定的代价;(2)它们以货币计算的价值可能跌落;(3)它们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动性缺欠。因此它们不像货币那样普遍被人们所接受,同时,有时候为把这些贮藏的手段迅速变成具有完全流动性的货币,也不得不承受一定的损失。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为了融通资金必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各种可供人们自己选择的金融商品、人们将依据各种资产的收入、流动性和安全性标准来自由地决定货币形式、还是各种非货币形式所持有的比例,使之达到最有利的组合。

(五)关于世界货币职能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就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在我国传统教科书中都曾将世界货币职能作为货币的第五个职能。货币在执行世界货币职能时,必须摆脱国家的烙印,还原成

金银的本来面目。因此,实际上,这种理论解说只是在金本位制下才有意义。金本制结束后,目前已很难找到一种可与黄金相提并论进而被普遍接受的世界货币了。而黄金曾被称为世界货币,是因为它能够跨越一国国界在世界范围内执行一般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但“世界货币”并不是货币的一个单独的职能,它只不过是货币的诸项职能在一国国界外的延伸。黄金作为世界货币一般负有三项使命,即当作一般支付手段,一般购买手段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体现物。它在偿还国际债务和国际收支差额时,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它在购买外国货物时,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它在支付战争赔款、货币补贴、借款、货币资本输出等形式由甲国转移到乙国时,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体现物。在这三项使命中,充当一般支付手段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职责最为重要。

在现代的国际经济交往中,人们已经通过一种国际汇兑的方式来转移合国间的购买力。国际汇兑,简单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安排:如果一国出口获得了收入,那么在出口的合同中就拟定收入一笔他国的货币,比如是美元,出口商当然不能用美元在本国内支付。但他可以将美元卖给银行换得本国货币,用于国内的支付。当本国需要从美国进口商品时,进口商再用本国货币兑换成美元,在美国购买需要进口的商品。这种安排,通过银行来兑换两国间的货币,使一国的购买力可以在国际间转移。在目前的国际经济交易中,由于美元可以自由兑换成任何其他国家的货币,并且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美元在国际间的大部分交易中被用作计价结算的手段,不仅在外国与美国之间,而且在其他各国之间也普遍使用。能在国际间取得这样地位的货币,被称为自由兑换货币或国际货币。目前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较经常使用的货币还有欧元、英镑、日元等。

通过国际汇兑的安排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所谓“国际货币”,虽然为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关于这个问题,在本书的第九章有专门的讲解。

二、货币的作用

对货币的作用可以从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和作为政策变量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一)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1、实现经济核算的工具,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发挥的作用;

2、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工具,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发挥的作用;

3、实现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工具,是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发挥的作用;

4、反映和监督社会经济活动的工具。是货币执行上述四种职能的综合作用。

(二)货币作为经济变量和政策变量的作用

1、对经济发展的启动作用

货币资本是社会再生产的第一要素,推动着社会生产加速发展,这就是马克思的“货币资本第一推动力”思想的基本要点。资本循环的始终,都表现为货币形态;并且每一次循环的终端,又表现为下一循环的始端。从单个企业来看,预付货币资本的多少,决定着企业生产规模的大小;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再生产过程必须是连续不断的,这就要求不断地把货币投入到流通中去。而预付货币资本的数量和比例,决定着社会再生产的规模、社会总产品的数量和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等宏观经济问题。就这一意义而言,货币资本不仅是第一推动力,而且还是持续推动力。因此,货币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启动作用。

生产资料

货币资本→商品资本→ …生产过程…商品资本'→货币资本'

劳动力

2、对经济稳定的制约作用

就总体而言,经济稳定与否取决于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状况。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都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本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二重化,必然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二重化。因此,社会总供给表现为社会总产品的价格形态,即GDP或GNP,它是由社会再生产规模所决定;社会总需求则表现为以货币形态出现、通过货币的多次周转而实现的社会购买力,它是由投入流通界的货币数量所决定。社会再生产的每一个周期,都必须以预付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为前提,即表现为向流通界投入相应的货币量。预付货币资本的数量,既构成了本期的社会购买力,又决定着下一周期的社会再生产规模。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要素,而不同的生产部门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不同的。就这一意义而言,预付货币资本的数量,既决定着社会购买力的大小,又制约着商品供应量的多少;按怎样的比例将货币资本分别投入到不同生产部门,既形成了对不同商品的购买能力,又决定着商品供应的结构比例。因此,投入流通的货币数量,直接影响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总量均衡与结构协调问题,从而使货币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挥着制约作用。

3、对经济的发展和稳定的消极影响

货币对经济发展与稳定的促进作用,是由预付货币资本的数量和结构的变化来实现的。而这两方面的作用也存在着由相反方向发生的可能。预付货币在数量或结构上的不合理,会导致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失衡,产生经济停滞、甚至衰退的现象,把国民经济带入到极度的紊乱状况之中。

对货币的作用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考察。如从个人家庭的微观角度和从货币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宏观角度。从微观角度考察货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货币可以提供流动性、预防不测、转换资产和转移财富、进行投资和提升信誉等,这

也是微观主体产生货币需求的动机,是货币基本职能的体现。从宏观角度考察货币的作用,核心问题是货币对实质经济增长的作用,对此,经济学界历来存在着货币“中性”和“非中性”的争论。上述问题,在“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经济学”的学习中,都将有进一步的论述。

第三节货币制度的构成及其演变

一、关于货币本位

由各种货币(通货与存款货币之和)依据等价关系而构成的体系与秩序,称为一国的货币制度。各国为了建立一个具体的货币制度,就必须先决定一个货币的标准以及核算单位,也就是所谓的货币本位(Money Standard)。一种货币制度中,可能有多种货币同时在社会上流通,但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以及各种会计处理,总是以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货币作为核算单位,或者叫做基本单位。充当核算单位或基本单位的货币,被称为本位货币或标准货币(Standard Money)。货币如果没有标准,给经济社会所带来的困扰是不时想象的,所以,各国必须确定其本位货币。本位货币既是一国统一使用的标准,就需由国家法律对其名称、分类、法定偿还性质、价值或者等价关系等加以详尽规定。所以,可以这样认为,本位货币是一国用一定单位表示的货币标准,具有无限法偿性,在该国境内通行无阻,是经济生活中的最后支付工具。例如,实行金本位制,对于金币所含重量、成色、铸造以及与其他货币间的等价关系,必须由专门的法律予以明确规定。

简单地讲,货币本位就是将货币与某种价值源泉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其在经济生活中的各种职能。人们所谈到的各种货币本位,就是对这种价值源泉的特征加以描述,于是才有贵金属本位、纸币本位和信用(或管理)本位等。本章就是从货币的内在价值入手,从货币币材的角度,介绍各种货币本位制度。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

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在现代社会,货币制度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制度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环境和历史条件不同,各国都有适合本国特点的货币制度。但各国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因为,无论哪个国家的货币制度都是围绕着组织和管理货币流通和使用这一核心来建立的。无论是从货币制度发展的历史还是现实看,一国的货币制度都要包括下列基本内容:(1)确定本位货币和货币单位。(2)确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3)确定纸币发行和流通程序;(4)规定金准备制度和外汇准备制度。以上四点也叫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是任何一种货币制度都必须具备的。

(一)确定本位货币和货币单位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货币制度的基础,确定不同的本位货币就构成不同的货币制度,如金属货币制度和信用货币制度。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还要确定不同的金属作为货币的币材,比如金作为本位币就形成了金本位制、银作为本位币就形成了银本位制,还有金银复本位制等。

币材的确定并不是由国家意志任意规定的,而是要受到商品流通的规模和贵金属的勘探、开采能力等条件的制约。从中国的历史上看,铜一直是官方肯定的币材,但贝、金、帛和白银先后进入流通以承担更大的交易量。在西方,金银都充当过货币的币材,但由于金银作为本位币的地位不同,遂有银本位、金银复本位、金本位等不同的货币制度。也正是在贵金属货币时代各国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货币制度。到了20世纪30年代,战争停止了金属货币自由铸造、自由熔毁和自由输入、输出;客观上,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也要求有更为方便的交易工具,金属货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流通的方便程度上都不敌纸币,于是,各国开始普遍实行以纸为币材的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纸币与黄金彻底脱钩,“低贱”的纸将“高贵”的金赶下货币舞台,成为新一代“革命”币材。

在确定货币币材的同时,还要确定货币单位,包括规定货币单位名称和等分。一国的货币单位也就是该国的价格标准。中国的货币名称是“人民币”,本位币的单位是“元”,1元=10角=100分。在金属货币制度下,价格标准还包括规定货币单位所含金属的重量。比如,英国的货币单位定名为镑(Pound Sterling),1816年5月的金本位法案规定1英镑含成色11比12的黄金123.7447格令,纯金113.0016格令。美国的货币单位定名为元(Dollar),1900年的金本位法案(The Gold Standard Act)规定1美元含9比10的黄金25.8格令,纯金23.22格令。在信用货币发行的早期,银行券也规定了与金属货币的兑换比例,但在二十世纪70年代美元与黄金脱钩以后,银行券已基本上实现纸币化了。

(二)确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在金属货币制度中,作为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本位币是法定的计价标准的铸币,它通常是经过国家证明,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即贵金属的含量)并标明面值的金属货币,被称为铸币(Coined Money),

本位币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无限法偿能力。无限法偿的含义就是说法律上赋予本位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在作为交易的媒介时,不论支付的金额多大,任何人不得拒绝接受;在支付行为中,只要付出本位币,偿付行为即告结束,对方无权要求改用其他货币,否则被视为违法。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毁。每个公民都有权力将本位币熔为条块,也有权力请求

政府免费或低费代铸,在数量上不受限制。本位币的这一特点,使金属货币可以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货币流通量超过需要时,本位币就会因为面值低于实际而被公民熔为金属条块,贮藏起来;当货币流通量低于货币需要量时,本位币会因面值高于实值,使退出流通领域进入贮藏的条块状贵金属重新铸为本位币,从而增加流通量。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流通会通过本位币的进入和退出流通领域而得到自动的调节,使得货币流通量与客观需要量始终保持一致。因此,货币自由铸造、自由熔毁使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得以充分发挥。信用货币由于不存在这个前提条件,其贮藏手段职能就不如金属货币。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必须是足值货币才能保证它是无限法偿。为此,各国政府都规定本位币的公差。公差就是法定的铸造误差或法律允许的磨损程度。超过公差的铸币,可以拒收,或由政府予以兑换。在信用货币制度下,纸币是不足值货币,但符合规定标准的残损货币也可以要求货币当局予以兑换。

辅币是在主币(本位币)以下,专供零星支付用的小额货币。它是主币的一个可分部分,是不足值的铸币,它具有收付金额小、流通频繁、磨损迅速的特点。所以一般使用贱金属铸造。由于辅币的铸造有发行收入,所以各国政府规定:辅币只能由国家来铸造,不允许自由铸造;辅币与主币的兑换比率是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辅币的支付能力是有限的,即当支付金额超过一定限额时,对方有权拒绝接受。这被称之为“有限法偿”。当然在向国家纳税和向银行兑换时可不受此限制。

(三)确定纸币发行和流通程序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流通中货币除了铸币形式的主币及其辅币外,还有银行券、纸币或不兑现的信用货币。银行券和纸币虽然都是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制的货币符号,却因为它们的产生和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其发行和流通程序也有所不同。

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它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代替金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证券。在银行办理信贷业务时,既可以付现金,也可以开出随时能够兑现的银行券,银行券进入流通;当客户到银行兑换现金时,银行券就退出流通。在银行业发展的早期,银行券由商业银行分散发行,19世纪以后各国才集中统一由中央银行发行。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为法定支付手段,拒绝接受者被视为违法。1929年到1933年西方国家经济危机之后,各国的银行券都不再兑现,从而演变为不兑现的纸币。

纸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它是本身没有价值、又不能兑现的货币符号。因此,纸币是依靠国家的权力流通。纸币的信誉取决于发行银行的信誉。由于纸币发行有发行收入,在现代社会,均由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权,并授权中央银行发行(少数国家和地区除外),所以纸币的信誉归根到底取决于国家的

信誉,它能够广泛流通的前提是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和统一的国内市场。

在当代信用货币制度中,银行券和纸币的概念已经合二为一。信用货币的发行主要有四个渠道:一是银行发放贷款,二是为财政提供贷款和透支,三是国家收购外汇和黄金,四是银行购买有价证券。

(四)规定金准备制度和外汇准备制度

准备制度是国家规定必须储备一定比例的金银、外汇作为货币发行和国际支付与清算保证的制度。在金本位制度条件下,就是对黄金(包括金快、金币)储备的规定,又称金准备制度。作为金准备的黄金集中于中央银行或国库,其作用主要表现在:(1)保证国际支付与清算;(2)调节流通中金属货币的数量;(3)保证存款和银行券的兑换。但从20世纪70年代美元与黄金脱钩以后,黄金已经不再用作货币发行和干预外汇价格的保证了,黄金的货币作用和地位削弱,金准备制度只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其他两个用途已经不复存在。

目前作为一国货币储备并构成货币制度的一部分的主要是外汇准备。外汇准备制度的内容是指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中,作为外汇准备的外国货币必须集中于中央银行作为一国的外汇储备,其用途是用于国际支付的最终支付手段、国内货币发行的准备金和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现在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第一个用途,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本币的对外汇率。但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外汇准备的其他用途还存在。例如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和阿根廷的货币局制度。

三、货币制度的类型

总结世界各国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大体上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信用货币制度等阶段,其中,银本位和金本位也被称作银单本位和金单本位。

(一)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有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两种类型。银两本位制中,流通的货币是银块,白银的重量单位——两,作为货币的价格标准;银币本位制中流通的货币是银币,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白银,铸成一定形状的本位币来流通。银本位制的特点是,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毁;银币是无限法偿;白银及银币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在货币制度发展史上,银本位制实行的时间较早,持续的时间较长。在公元前及公元初期,欧洲许多国家如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均曾有银币流通。中国在清宣统二年(1910年)4月,颁布币制条例,实行银本位制,在此之前实行的银两本位——流通中没有银铸币,而是以银的自然条快形式流通。银本位制通常也是商品生产不够发达和黄金供应较少情况下采用的币制。

银本位制最主要的问题是白银价格不稳定,白银价值相对较小,不适于巨

额支付。从19世纪后期开始,世界各国不断有银矿被发现,白银产量激增,白银的市场价格发生剧烈波动,呈现长期下跌趋势,给实行银本位制的国家在对外贸易、国内生产、物价等领域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一些实行银本位制的国家改行金银复本位制。但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如墨西哥、印度和日本仍在较长的时间里采用银本位制,旧中国直到1935年才宣布废除银本位制。白银丧失本位币资格后,作为辅币流通,直到纸币和更贱的金属辅币代替它流通时为止。

(二)金银复本位制

1、复本位制的内容

金银复本位是金和银两种铸币同时被确定为法定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其特点是:金和银两种贵金属都可以自由被铸造,自由输出入;金银铸币均为无限法偿货币,且这两种铸币之间可以自由兑换。

实行这一货币制度的基础是资本主义城乡商品贸易和大工业的发展,大宗交易完全用原来的货币材料——白银已很不方便,客观上需要价值更高的贵金属,加之南美大金的发现和开采,使复本位得以实行。16——17世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过这种货币制度。如英国在1717—1816年,美国在1792-1900年均实行这种制度。实行金银复本位制对于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为白银较适于零星交易,黄金则适合用于大额交易。复本位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金银两种货币各自按其实际价值流通的,称为“平行本位制”;一种是金银两种货币各自按国家规定比价流通的称为“双本位制”或“两本位制”。通常所说复本位制是指“双本位制”。

2、复本位制的矫制作用

实行复本位制,可以使金银的市场比价与金银的法定比价保持一致,从而稳定货币单位的价值标准,并使国与国之间的汇率保持稳定。这就是复本位制的矫制作用。例如,假如金银的法定比价为1:15,而此时市场的比价为1:16,说明黄金的市场价格高于其法定价格,白银的市场价格低于其法定价格。这样,聪明的商人就会把金币熔化为金块,把金块在市场上按市场比价换成白银,把白银铸成银币,把银币按法定比价换成金币,如此循环一周,就可以得到1份白银的利润。在赚钱动机的驱动下,人们会不断地把金币熔化为黄金,把白银铸造为银币,致使流通中金币数量不断减少,市场上黄金数量不断增加;而流通中的银币数量不断增加,市场上白银数量不断减少。市场上黄金数量的增加使黄金的市场价格下降,白银数量的减少又使白银的市场价格上涨,黄金和白银的市场价格开始与法定价格接近。如果市场上白银的市场价格高于其法定价格,那么又会出现相反的情况:银币被熔化为白银去换黄金,然后把黄金铸造成金币去换银币。可见,只要黄金和白银的市场价格不等于法定价格,那

么,在利益动机的驱使下,它们的市场价格就会不断向法定价格靠近,直到与法定价格一致为止。

2、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货币本身具有排它性和独占性,两种货币同时作为本位币,不符合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要固定在一种商品的要求。当金银铸币各按其本身所包含的价值同时流通时,流通界中的商品就出现了两种价格,而这两种价格会随着金银市场比价而变化,于是造成流通混乱。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国家规定金与银的法定比价,实行双本位制。但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尽管如此,金银市场比价仍然会发生变化,在法律上被低估了的货币(即实际价值高于法定名义价值的货币,称之为良币)必然被人收藏、熔化或输出国外,而法律上被高估的货币(即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的货币,称之为劣币)则独占市场,最后的结果是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虽然在法律上规定了两种铸币可按法定比价同时流通,但实际上,在一定时期内的市场上主要只有一种铸币流通。因16世纪英国财政家汤姆斯.格雷欣在给英国女王的改铸货币的建议中使用了“劣币驱逐良币”一词,故又被称为“格雷欣法则”。

3、跛行本位制。复本位制还有一种类型,叫做跛行本位制。是一种过度性的货币制度,通常在从金银复本位同向金本位制的过度时期采用。在这种货币制度下,法律上仍然承认金银两种铸币的本位币地位,两种本位币都具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但停止了银币的自由铸造,只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这就好比人的两只脚,银这只脚不能很好地行走了,因此这种货币制度被称为“跛行本位制”。19世纪70年代欧洲的一些国家,如法国、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等都曾采用过这种货币制度。

(三)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是金本位的典型形式。在金本位制中,金铸币是法定的本位货币。它的主要特点是:(1)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毁;(2)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黄金;(3)黄金在国际上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金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这种相对稳定性,在国内表现为流通中货币的币值不发生贬值,在国外则表现为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英国在1816年首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采用。

金本位制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表现在:(1)促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展;(2)促进了资本主义信用事业的发展;(3)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资本输出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由于资本主义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和战争的影

公司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公司的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和管理,规范资金运用程序,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上海电气《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关于加强资金基金集中管理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货币资金是指公司所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第三条本制度主要规定了公司对货币资金管理的责任、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等管理规定。 第四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以及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负责。 第二章岗位分工 第五条公司及其下属各企业应当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第六条企业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企业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第七条公司及其下属各企业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应当配备合格的人员,

并根据公司具体情况进行岗位轮换。 第八条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客观公正,不断提高会计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第三章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 第九条公司应按国家《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使用现金,为了确保资金的安全性,须对外支付的款项在2000元(含)以上的应通过转账方式支付;对于支付给个人超过2000元(含)的,则通过网上银行划入个人的账户。 第十条公司应当加强现金库存限额的管理,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及时存入银行。对于库存现金的规定如下:集团本部月末库存现金不超过20000元,其他分公司月末库存现金不超过10000元。 第十一条公司的现金收入应当及时存入银行,不得用于直接支付公司自身的支出。因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现金的,应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 第十二条出纳人员根据现金收支业务登记现金日记账,每日结账时必须将库存现金与日记账余额核对,月终时与总账核对,做到日清月结,确保账实一致。 第十三条现金盘点采取每周盘点和每月盘点两种方式。每周盘点的时间为每周五下班之前,每月盘点时间为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下班之前。 如遇节假日或有特殊事项导致在规定的盘点日无法盘点的,可以报请领导批准后调整盘点日。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广东世荣兆业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制度之一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一、总则 1、目的 强化企业资金管理,控制资金风险,保障资金安全。 2、范围 适用于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工作。 3、职责 财务中心负责货币资金管理,各部门配合执行。 二、现金业务管理 1、现金业务核算程序 (1)、审批 对现金资产实行严格的限制接管措施,业务经办人员办理现金收、付业务要得到授权许可,任何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办理现金收、付业务。 (2)、审核 在编制现金收款或付款凭证前,主办会计审查现金收付原始凭证基本内容的完整性,处理手续的完备性,经济业务的合规、合法性,并签字盖章以示审核。 (3)、收付 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现金收款和付款凭证收款或付款,收付完毕,在现金收款或付款凭证以及所附原始凭证加盖“收讫”或“付讫”戳记,并签字盖章以示收付。 第 1 页共 5 页

广东世荣兆业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制度之一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4)、复核 记账前,由复核人员审核现金收付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基本内容的完整性,处理手续的完备性,经济业务内容的合规、合法性,以及所反映的收支内容和金额与原始凭证的一致性,并签字盖章以示复核。 5)、记账 ( 一切现金收付业务都应及时按先后顺序入账,避免由于日期的颠倒、任意调剂来掩盖不正当的挪用现金或者舞弊行为的出现。设置现金日记账和现金总账。 (6)、对账 主办会计与出纳人员核对现金日记账与总账的发生额和余额;出纳人员核对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的实存数量,并签字盖章以示核对。 (7)、清点 出纳人员每日清点库存现金实有数,并与日记账余额相互核对保证账实相符。 (8)、盘点 主办会计和出纳应当定期(每月月初盘点上月)或不定期地清查库存现金,核对现金日记账,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 2、现金业务内部控制管理 (1)、出纳人员负责现金的日常管理,不得兼管或临时代理凭证的录入和会计稽核;不登记除现金、银行存款日记帐外的其他帐簿或台帐;不参与任何购、销业务和实物收发;对保管的有价证券的安全 第 2 页共 5 页 广东世荣兆业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制度之一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负责。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为保证公司资金安全,规范资金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的货币资金是指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如各类票据保证金)。 2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原则 2.1 严格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 2.1.1 财务部设置出纳岗位,负责现金的保管与收、支业务,其他人员不得保管和支付现金;出纳不得兼任稽核、往来帐项的管理及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2.1.2 出纳暂时离岗时,可由财务部负责人指定会计人员代为收款,出纳返岗后,必须立即将款项交给出纳,并办理交接手续。 2.2 内部稽核制度 2.2.1 各类收款凭据必须连续编号,使用时按编号顺序开具,不得跳开。 2.2.2 各类收、付款凭据一经开出,应即加盖收讫、付讫印章,收、付款人签名,防止重复收付款。 2.2.3 所有收、付款单据严禁套开、涂改,大小写金额必须相符。2.2.4 严格按公司规定审批权限和支付流程进行付款,对审批手续不

完整或原始单据不合规的付款业务,财务部有权拒绝付款。 2.2.5 货币资金业务原始凭证必须于次日转交会计,并随时登记货币资金流水账。 2.3 盘点与报告制度 2.3.1 财务部必须每月组织现金不定时盘点,并填写《库存现金盘点表》;财务负责人有权随时核对出纳库存现金,并将核对情况作出书面报告。 2.3.2 每月10日前由出纳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会计人员负责审核,及时清理未达账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3.3 出纳必须定期向公司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汇报资金情况,每周上报资金周报。 3 现金管理制度 3.1 营业款管理必须遵循公司收费管理制度。 3.2 库存现金管理 3.2.1 库存现金使用范围:支付职工工资、各种工资性津贴、各种奖金、劳务费、劳保、福利费、差旅费、2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3.2.2 严禁公司各部门设立小金库,严禁私自收款,严禁公款私存,一经发现按公司收费管理制度中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及流程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及流程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保证资金的安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货币资金是指公司所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它货币资金。货币资金业务主要包括: (一)现金收支; (二)银行存款收支; (三)其它货币资金收支; (四)现金盘点及银行存款余额对账调节; (五)票据及印章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所要实现的控制目标包括: (一)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分工与授权审批设置明确。 (二)货币资金业务流程合理、完整。 (三)货币资金业务都经过适当级别的批准。 (四)货币资金业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 (五)货币资金业务的会计记录真实、完整和准确。 (六)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第二章岗位职责及授权批准 第四条货币资金业务不相容岗位应当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同一部门或个人不得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货币资金业务不相容的岗位包括: (一)货币资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 (二)货币资金的保管与盘点清查; (三)货币资金的会计记录与稽核; (四)票据的保管与印章的保管。 (五)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第五条货币资金业务的相关岗位职责与授权审批: 部门或岗位职责与权限 总裁(1)《资金支出计划表》的审批; (2)对《资金支出计划表》以外的 支出申请进行审批; (3)对用款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 (含1万元)资金支付每月进行复 核; (4)用款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资金 支付审请的审批; (5)各公司银行账户的开立的批 准; (6)销户申请的批准。 总经理(1)《资金支出计划表》的审核; (2)用款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含1

(完整版)货币资金管理制度.doc

XXXX公司货币资金管理制度(2018 年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保护货币资金的安全,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公司制订本制度。 “公司”)及其成员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深圳微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企 业的货币资金业务。 第三条本制度依据本公司章程、本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等相关法规,以及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国 证监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相关规定等制订。 第四条公司及其成员企业实施货币资金业务管理中,应强化对以下关键方面或关键环 节的风险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 2、银行存款的管理应当符合法律要求,银行账户的开立、审批、核对、清理应当 严格有效,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应当按规定严格执行; 3、与货币资金有关的票据的购买、保管、使用、销毁等应当有完整的记录;银行 预留印鉴和有关印章的管理应当严格有效。 第五条本制度所述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 第二章岗位分工和授权审批 第六条财务部门对货币资金业务应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分工,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 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牵制和监督。做到: (1)钱账分管; (2)收付款申请人、批准人、会计记录、出纳、稽核岗位分离,不由一人办理 收付款业务的全过程; (3)出纳人员不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 登记工作。 第七条公司关于货币资金业务实行归口办理的办法,具体如下: (1)公司的一切收付款业务由财务部门统一办理,并且只能由出纳办理; (2)非出纳人员不得直接接触公司的货币资金; (3)银行结算业务只能通过公司开立的结算户办理; (4)收款的收据和发票由财务部门的专人开具。 第八条公司货币资金使用按金额大小、业务性质及责任大小实行分级授权批准制 度。财务部门严格执行公司规定的批准制度。

财务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财务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财务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篇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实行全面预算体制,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是在全面预算体制下、月份资金计划基础上,对本公司经济业务的所有货币资金的收支进行管理、控制和监督。货币资金包括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在途货币资金、信用证存款等)。

第三条财务本部和各所属企业财务部负责本规定的具体贯彻实施,并设专职稽核员负责经济业务的收支计划和审核管理工作。 第二章总公司资金计划控制 第四条总公司财务本部负责对总公司资金运作进行全面计划、整体协调、统筹安排、宏观控制。 第五条各所属企业必须于每年12月底前将各自下年度用款计划上报总公司财务本部,财务本部于每年底根据总公司下年的发展计划及资金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并制订总体资金年度安排计划及季度、月份资金计划,报总公司总经理批准后下达。 第六条各所属企业财务部门负责各自单位的年、季、月资金计划的安排和落实,并在实际工作中控制、监督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七条总公司各部门、各所属企业借领计划内大额款项,采取提前通知,积极筹措的办法。 (1)金额在1 000万元以下的,必须提前5天通知财务部。 (2)金额在1 000万元以上的,必须提前10天通知财务部。 (3)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开信用证须提前3天,改证须提前通知财务部,信用证原则上允许改2次。 (4)办理汇票须提前2天通知财务部。

XX公司货币资金管理制度(20200929022615)

厦门福慧达股份有限公司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货币资金的内控制度,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公司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各控股子公司的货币资金业务。 第三条本制度依据本公司章程、本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制订。 第四条公司及各控股子公司货币资金业务管理中,应强化对以下关键方面或关键环节的风险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 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审批流程应当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 科学合理; 2. 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应当符合法律要求,银行账户的开立、审批、 核对、清理应当严格有效,现金盘点和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应当按规定严格执行; 3. 与货币资金有关的票据的购买、保管、使用、销毁等应当有完整的 记录;银行预留印鉴和有关印章的管理应当严格有效。 第五条本制度所述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 第二章岗位分工和授权批准 第六条财务部门对货币资金业务应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分工,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牵制和监督。 1. 钱账分管; 2. 收付款申请人、批准人、会计记录、出纳、核查岗位分离,不由一人 办理收付款业务的全过程; 3. 出纳人员不兼任核查、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

账目的登记工作。 第七条公司关于货币资金业务实行归口办理的办法,具体如下: 4. 公司的现金收付款业务由财务部门统一办理,并且只能由出纳办理; 5. 非出纳人员不得直接接触公司的货币资金; 6. 银行结算业务只能通过公司开立的结算户办理; 7. 收款的收据和发票由财务部门的专人开具。 第八条公司应当配备合格的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原则上三年换一次。 第九条公司货币资金的使用按金额大小、业务性质及责任大小实行分级授权批准制度。 具体规定如下; 1. 一般经营支付须经财务负责人、总经理审批,总经理发生的费用由董 事长审批。总经理如需对其他人员授权,则由公司以文件的方式由总经理签字明确授权事项; 2. 发生的重要资金支付须经总经办集体决议后报董事长审批,如该事项 按章程规定需要公司董事会、股东会审议的,则须履行相关的审议程序,经审议通过后执行; 3. 公司对外投资支付按公司章程和投资内控制度的规定执行; 4. 公司总部及控股子公司间资金调度,由财务总监、总经理、董事长 审批,未经公司总部履行审批决策程序,所属控股子公司不得因任何理由对外提供拆借资金。 第一零条对货币业务有批准权的审批人,应按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的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货币资金业务,经办人及财务部门均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部门报告。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及流程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保证资金的安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货币资金是指公司所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货币资金业务主要包括: (一)现金收支; (二)银行存款收支; (三)其他货币资金收支; (四)现金盘点及银行存款余额对账调节; (五)票据及印章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所要实现的控制目标包括: (一)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分工与授权审批设置明确。 (二)货币资金业务流程合理、完整。 (三)货币资金业务都经过适当级别的批准。 (四)货币资金业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 (五)货币资金业务的会计记录真实、完整和准确。 (六)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第二章岗位职责及授权批准 第四条货币资金业务不相容岗位应当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同一部门或个人不得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货币资金业务不相容的岗位包括: (一)货币资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 (二)货币资金的保管与盘点清查; (三)货币资金的会计记录与稽核; (四)票据的保管与印章的保管。 (五)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第五条货币资金业务的相关岗位职责与授权审批: 部门或岗位职责与权限 总裁(1)《资金支出计划表》的审批; (2)对《资金支出计划表》以外的支 出申请进行审批; (3)对用款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 (含1万元)资金支付每月进行复核; (4)用款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资 金支付审请的审批; (5)各公司银行账户的开立的批 准; (6)销户申请的批准。 总经理(1)《资金支出计划表》的审核; (2)用款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 (含1万元)资金支付申请的审批; (3)用款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资 金支付审请的审核; (4)销户申请的审核; (5)长期未达账项或不符事项的 处理批示。 财务经理(1)检查现金及支票按时交存银 行; (2)《资金支出计划表》的编制; (3)资金支付申请的审核; (4)审核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凭 证,审核无误点击“审核”签字; (5)对《货币资金周报表》复核 并签字; (6)不定期的对库存现金进行监 盘; (7)销户申请的审核; (8)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进行复核并签字;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暂行)

四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文件 川烟工财〔2007〕19号 关于印发《四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货币资金管理制度(暂行)》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各分厂: 为加强货币资金、专项资金的控制和管理,加强公司财务监管、提高经济效益,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现金管理条例》和《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局、川渝公司相关文件规定,特制定《四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货币资金管理制度(暂行)》,现予以下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ΟΟ七年八月七日 主题词:规章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四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2007年8月7日印发

★四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规章制度★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暂行)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加强公司货币资金的控制和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 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货币资金管理工作。 2 职责 2.1 财务管理部----负责公司货币资金使用的审核、支付及货币资金的 日常管理。 2.2 审计部----负责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 机构及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检查。 2.3 各分厂----负责各分厂货币资金使用的审核、支付及货币资金的日 常管理。 2.4 公司各部门----根据公司年度及月度资金预算,安排本部门的资金 支付,并按照会计制度要求填写付款申请单,对发 票、合同等附件进行合规性审核。 3 货币资金的范围及管理原则 3.1 货币资金包含以下范围: a)现金; b)银行存款; c)外币资金 d)其他货币资金 3.2 公司货币资金应加强计划管理,控制货币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并遵

公司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公司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本节包括两部分内容:货币资金管理及监管制度、集团资金管理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及监管制度 (一)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 公司实行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各核算主体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公司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应当配备合格的人员,并根据单位具体情况进行岗位轮换。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客观公正,不断提高会计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公司对货币资金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审批人应当根据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货币资金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二)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 支付申请。单位有关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当提前向审批人提交货币资金支付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支付方式等容,并附有效经济合同或相关证明。 支付审批。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审批人应当拒绝批准。 支付复核。复核人应当对批准后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进行复核,复核货币资金支付申请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支付单位是否妥当等。复核无误后,交由出纳人员办理支付手续。未被批准的付款申请退回原申请人。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北兴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公司货币资金的部控制和管理,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国会计法》和《加强货币资金会计控制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货币资金是指公司所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各职能部门和生产车间。 第五条公司办理有关货币资金的收入、支付、保管事宜时,应遵循本制度的规定。 第二章货币资金管理原则与依据 第六条为了加强公司的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公司实施资金预算制度,资金预算的编制和审批严格遵循资金预算流程的规定。 (一)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年度资金预算,对公司的资金管理工作起指导性作用。 (二)公司根据年度资金预算和月度工作计划,编制月度资金预算,是公司月度资金管理的指令性标准。 第七条公司财务部设资金管理岗,负责收集和各部门的月度资金收支计划,编制公司的月度资金预算,提交公司月度工作会议讨论批准。 第八条批准后的月度资金预算是公司下月资金使用的准则,必须严格遵守。预算外资金的使用由使用部门申请,主管副总经理、总经理共同批准后,财务部方可办理。

第九条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品质,忠于职守,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客观公正,不断提高会计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第十条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 (一)支付申请。单位有关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当提前向审批人提交货币资金支付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支付方式等容,并附有效经济合同或相关证明。 (二)支付审批。审批人应当根据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围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对不符合规定的货币资金支付,审批人应当拒绝批准。 (三)支付复核。复核人应当对批准后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进行复核,复核货币资金支付申请的批准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是否妥当等。复核无误后,交由出纳人员办理支付手续。 (四)办理支付。出纳人员应当根据复核无误的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支付手续,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册。 第三章现金管理 第十一条公司办理有关现金收支业务时,应严格遵守国务院发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与本制度的规定。 第十二条财务部是公司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职能管理部门,公司的现金收支和保管业务均由财务部统一办理。 第十三条会计、出纳人员应严格职责分工,出纳人员的资格由财务部和企管部审查认可,现金的收入、支出和保管只限于出纳人员负责办理,非出纳人员不得经管现金。 第十四条现金收入要当天入账,当天联系存入银行,禁止坐支。邮寄、邮汇的收、付款应有专门登记簿登记,记录汇款来源及汇款去向,经济业务事项、金额、转交和签

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货币资金是中小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流动性最强、应用最广的资产,然而目前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存在不少的问题,导致货币资金被挤占、挪用或侵吞,造成不良恶果;本文对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管理问题对策 正文: 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冯玲 (广西植物研究所 ,广西桂林 541006) 货币资金是中小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等,是企业的流动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企业的货币资金可以随时用来购买企业所需的商品或劳务,可以用来清偿债务等;可以说货币资金的收付涉及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每一过程和各个领域。然而,目前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予以重视,不采取相应的对策将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有的甚至会危及中小企业的永续经营。 一、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领导认识不足,管理水平不高 中小企业的有关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对财务管理了解得很少,没有认识到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小企业里的一些领导总觉得钱是他们赚回的,想怎么管就怎么管,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无视国家的财经法纪法规,货币资金的管理制度没有很好地得到执行,从而货币资金管理漏洞很多。 (二)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在中小企业中,一些单位的会计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系统的会计专业学习,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平时也不注意学习积累,会计方面的知识少得可怜,她们所做的帐是糊涂账,别人根本无法看懂,会计资料乱、缺、脏现象严重。有的会计法制观念不强,职业道德差,违反财经纪律现象时有发生。 (三)货币资金内控制度不健全 1、会计出纳岗位职责不清 有的单位的出纳除了担任现金收付、银行存款的存取等本职工作外,同时还兼保管会计凭证、账簿及所有的会计印章等工作;甚至有的会计也收取现金,一个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还有的单位会计、出纳一身兼。这无形中就给了有关人员公款私存、私自放贷获取利息,甚至是侵吞公款以可乘之机。 2、原始凭证虚假现象严重 一些单位的业务经办人,想方设法逃避会计监督,现金付款凭证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假凭证,行贿、送礼,开成业务招待费;滥发款物,开成购买原材料、

企业制度货币资金管理规定

企业制度货币资金管理规 定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南京斯佳特科贸有限公司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库存现金管理制度 1、由出纳保管定额备用金,库存现金的日常零星开支限额为2000元; 2、现金收入和支出必须及时入账,出纳每日下班前均进行账实核对; 3、单位现金收入应于当天送存开户银行; 4、支付现金,从本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 5、公司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应写明用途,由本单位财务部门负责人签字,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 6、所有的现金支付业务必须通过总经理周涛签字后,方可执行。 7、不准用不符合制度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既不得“白条顶库”;不准谎报用途套取现金;不准用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和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不准用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储;不得设置“小金库”; 8、按月盘点库存现金,与现金日记账核对,保证账实相符; 9、库存现金必须存放在专用保险箱内; 10、出纳收取现金时,应先收款,再开票;付款时,应先记账,在付款。银行存款管理制度:

1、财务管理中心应当严格按照《支付结算办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开立账户,办理存款、取款和结算。银行账户的开立应当符合公司经营管理实际需要,不得随意开立多个账户,禁止未经审批自行开立银行账户。对不需用、未使用的银行账户要及时做好清理、撤消工作。 2、按月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月初由出纳编制上月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由会计审核签字。出纳和会计应及时清理,核对未达账项。 3、支票的签发、银行电汇等业务的办理,必须通过总经理周涛的批复,方可执行; 4、超过人民币1000元的业务不得开具现金支票,该类业务通过转账支票办理; 5、作废的支票不得丢弃,应作为附件予以保存; 6、定期打印银行对账单,查清银行存款余额不定期向董事长李晓峰汇报;印章、票据的管理制度: 1、公司财务专用章由会计保管,出纳员命章由出纳保管; 2、支票、汇票、信用证等结算票据由出纳保管、填制并加盖出纳保管的印鉴,会计对填制的结算票据进行审核后,加盖会计保管的财务专用章; 3、票据和收据必须按编号顺序使用,领用空白支票和收据必须登记;授权与审批制度: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XXXX公司货币资金管理制度(2018年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保护货币资金的安全,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公司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深圳微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其成员企业的货币资金业务。 第三条本制度依据本公司章程、本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等相关法规,以及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国证监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相关规定等制订。 第四条公司及其成员企业实施货币资金业务管理中,应强化对以下关键方面或关键环节的风险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 2、银行存款的管理应当符合法律要求,银行账户的开立、审批、核对、清理应当严格有效,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应当按规定严格执行; 3、与货币资金有关的票据的购买、保管、使用、销毁等应当有完整的记录;银行预留印鉴和有关印章的管理应当严格有效。 第五条本制度所述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 第二章岗位分工和授权审批 第六条财务部门对货币资金业务应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分工,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牵制和监督。做到: (1)钱账分管; (2)收付款申请人、批准人、会计记录、出纳、稽核岗位分离,不由一人办理收付款业务的全过程; (3)出纳人员不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第七条公司关于货币资金业务实行归口办理的办法,具体如下: (1)公司的一切收付款业务由财务部门统一办理,并且只能由出纳办理; (2)非出纳人员不得直接接触公司的货币资金; (3)银行结算业务只能通过公司开立的结算户办理; (4)收款的收据和发票由财务部门的专人开具。 第八条公司货币资金使用按金额大小、业务性质及责任大小实行分级授权批准制度。财务部门严格执行公司规定的批准制度。

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公司的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和管理,规范资金运用程序,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关于加强资金基金集中管理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货币资金是指公司所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第三条本制度主要规定了公司对货币资金管理的责任、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等管理规定。 第四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以及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负责。 第二章岗位分工 第五条公司应当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第六条企业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企业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第七条公司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应当配备合格的人员,并根据公司具体情况进行岗位轮换。 第八条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廉洁奉

公,遵纪守法,客观公正,不断提高会计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第三章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 第九条公司应按国家《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使用现金,为了确保资金的安全性,须对外支付的款项在2000元(含)以上的应通过转账方式支付; 对于支付给个人超过2000元(含)的,则通过网上银行划入个人的账户。第十条公司应当加强现金库存限额的管理,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及时存入银行。对于库存现金的规定如下:集团本部月末库存现金不超过20000元,其他分公司月末库存现金不超过10000元。 第十一条公司的现金收入应当及时存入银行,不得用于直接支付公司自身的支出。因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现金的,应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 第十二条出纳人员根据现金收支业务登记现金日记账,每日结账时必须将库存现金与日记账余额核对,月终时与总账核对,做到日清月结,确保账实一致。 第十三条现金盘点采取每周盘点和每月盘点两种方式。每周盘点的时间为每周五下班之前,每月盘点时间为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下班之前。如遇节假 日或有特殊事项导致在规定的盘点日无法盘点的,可以报请领导批准后调整盘点日。 第十四条在盘点结束后,应根据盘点结果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并由盘点人员和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确认。 第十五条任何部门一律不准私设小金库,一切现金收入包括废旧物资出售或其他现金收入等都必须交回资产财务部,不得私自截留、自行处理,更不

有关企业资金的管理制度总结

有关企业资金的管理制度总结 1.1 根据国家要求,为了加强公司技改资金的监督管理,规范公司设备(物资)采购行为,防止资产流失,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是公司技改、技措、基建、非标设备制造等项目涉及决算程序、价格监督、合同管理、付款规定等行为的基本规范。 2 技改投资决策原则 2.1 科学化民主化原则 2.2. 经济效益原则 2.3可行性原则 2.4 系统性原则 2.5 责任到人原则 3 程序 3.1 公司在计划年度内发生的技改、技措、基建、非标设备制造等项目(以下简称技改项目)应按技改项目投资金额的大小实行分级分权管理。 3.1.1 投资金额在100万元以下的技改项目,由工程部门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同时经相关部门论证后,由技术、财务副总经理共同审核批准。 3.1.2 投资金额在100万元(含100万元)至300万元的技改项目,由工程部门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同时经相关部门论证,由技术、财务副总经理审核后提交

总经理办公会议批准实施。 3.1.3 技改金额在3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属公司重大技改项目。由工程部门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同时经相关部门论证,由董事长(总经理)批准实施。 3.2 各个职能部门在决策方案论证中,职责分工如下: 3.2.1 工程部门负责编制书面的项目建议书,对项目名称、投资目的、投资依据、市场预测、拟建规模、生产性质和工作制度、人员设备及生产面积安排、工艺流程、总图贮运与公用动力、环境保护、投资估算、资金来源、经济效益等作出规划。 3.2.2 资产经营部门负责投资预算及经济效益预测的分析,并作出书面可行性报告。 3.2.3 销售、技术、生产、工程、设备制造、人力资源、质量、财务、工艺等部门及相关制造分厂须对两方面内容进行论证:对项目建议书在本职责范围内的内容进 共4页第1页 行评价;对项目建议书总体方案提出意见。要求每个部门签注书面意见,并由每个部门的第一负责人签字后方能上报。 3.3 投资决策应当有充分的论证依据,因此各类技改项目投资决策之前的预算编制及相关部门的可行性论证是重要的环节,必须有准备地组织,以便在方案论证时,用数据提供决策依据,避免(减少)决策盲目性。 4 价格管理

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制度.doc

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 1、强化企业资金预算管理。企业应依据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和企业资金资金的实际状况来科学合理的编制企业资金预算。企业要严格按照资金预算来筹集、使用和管理企业资金,不可随意的筹集使用资金,确保企业的资金预算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资金管理,对企业资金的有效管理发挥作用。资金预算管理有切实有效的贯彻执行,规范货币资金的管理程序,确定货币资金执行的审批权限和制度,超限额或重大事项资金支付要实行集体审批,严格控制无预算或超审批权限的资金支出。严格企业内部资金收入和支出审批程序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减少人为因素,实现高效率的信息化管理。加强对货币资金、会计凭证、原始的管理,要依法建账,及时核对银行账目,认真履行定期对账、报账的制度,建立定期进行检查的制约机制。不符合审核程序不能支付资金,按规定实事求是报账,不作假账。但如果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确实发现了预算的不合理,可以对于企业的资金预算进行全面的考察并结合企业决策者的意见了合理的修订企业的资金预算,以确保企业的资金预算更符合企业的需要。 2、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强化日常资金管理。(1)企业应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编制企业资金制度,企业资金管理制度应当包含资金预算制度、资金审批制度、资金筹集制度、资金日常使用制度、资金投资制度、资金核算制度等。企业应将企业资金管理制度体系运用于企业资金管理的全过程,做到任何资金环节都有有章可循且必须按章办事,保证资金收支的高度集中,确保

有限资金用到重点上,使计划外开支、无效益支出得到严格控制,不该花的钱决不乱花,该花的钱每一分都用到刀刃上。(2)强化企业资金的日常管理。企业应严格控制资金开支范围,杜绝一切无计划的、不合理的资金开支,减少资金浪费,促进企业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在企业内部划分责任中心,对各职能部门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使其树立资金有偿使用的观念,使各部门自觉的加强其资金使用的管理并控制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尽可能的减少和避免资金的浪费和无效使用.同时.企业应建立各部门的资金考核制度,定期对各部门的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进行有效的奖惩处理,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与职工的切身利益相结合,使企业的所用员工都树立资金管理意识,确立资金成本的观念并调动其资金管理的积极性,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以保证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3、完善资金管理监督制度,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完整。企业应建立健全资金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实行资金管理人员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合理设置会计、出纳及相关的工作岗位,确保各岗位职责分明、相互制约。会计、出纳岗位应相互分离,不允许一个人办理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控制制度,强调内部审计与监督对于企业资金管理的有效控制,把监督关口前移,将更多的精力放到资金管理审计中去,强化资金事前计划和事中控制,保证企业资金在严格的程序下进行。 上一篇:卫生评比制度 下一篇:学校领导班子会议制度

【企业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精品资料推荐………………………………………………… 南京斯佳特科贸有限公司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库存现金管理制度 1、由出纳保管定额备用金,库存现金的日常零星开支限额为2000元; 2、现金收入和支出必须及时入账,出纳每日下班前均进行账实核对; 3、单位现金收入应于当天送存开户银行; 4、支付现金,从本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 5、公司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应写明用途,由本单位财务部门负责人签字,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 6、所有的现金支付业务必须通过总经理周涛签字后,方可执行。 7、不准用不符合制度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既不得“白条顶库”;不准谎报用途套取现金;不准用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和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不准用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储;不得设置“小金库”; 8、按月盘点库存现金,与现金日记账核对,保证账实相符; 9、库存现金必须存放在专用保险箱内; 10、出纳收取现金时,应先收款,再开票;付款时,应先记账,在付款。 银行存款管理制度: 1、财务管理中心应当严格按照《支付结算办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开立账户,办理存款、取款和结算。银行账户的开立应当符合公司经营管理实际需要,不得随意开立多个账户,禁止未经审批自行开立银行账户。对不需用、未使用的银行账户要及时做好清理、撤消工作。 2、按月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月初由出纳编制上月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由会计审核签字。出纳和会计应及时清理,核对未达账项。 3、支票的签发、银行电汇等业务的办理,必须通过总经理周涛的批复,方可执行; 4、超过人民币1000元的业务不得开具现金支票,该类业务通过转账支票办理; 5、作废的支票不得丢弃,应作为附件予以保存; 6、定期打印银行对账单,查清银行存款余额不定期向董事长李晓峰汇报; 印章、票据的管理制度: 1、公司财务专用章由会计保管,出纳员命章由出纳保管; 2、支票、汇票、信用证等结算票据由出纳保管、填制并加盖出纳保管的印鉴,会计对填制的结算票据进行审核后,加盖会计保管的财务专用章; 3、票据和收据必须按编号顺序使用,领用空白支票和收据必须登记; 授权与审批制度: 一般金额支出在2000元以下的由会计审批,出纳审核;当金额支出达到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由总经理审批,会计审核,并由会计直接上报董事长。当金额支出超过20000元的由董事长审批,出纳审核。 09审计实务(单) 陈馨 1

货币资金管理规定

货币资金管理规定 编制: 单位: 部门: 审核: XX年XX月XX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实行全面预算体制,依据国务院发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银行结算办法》、《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本规定适用于总公司及各所属企业。 第二条本规定是在全面预算体制下,月份资金计划基础上,对本公司经济业务的所有货币资金的收支进行管理、控制和监督。货币资金包括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其它货币资金(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在途货币资金、信用证存款等)。 第三条财务本部和各所属企业财务部负责本规定的具体贯彻实施,并设专职稽核员负责经济业务的收支计划和审核管理工作。 第二章总公司资金计划控制 第四条总公司财务本部负责对总公司资金运作进行“全面计划、整体协调、统筹安排、宏观控制”。 第五条各所属企业必须于每年12月底前将各自下年度用款计划上报总公司财务本部,财务本部于每年底根据总公司下年发展计划及资金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并制订总体资金年度安排计划及季度、月份资金计划,报总公司总经理批准后下达。 第六条各所属企业财务部门负责各自单位的年、季、月资金计划安排和落实,

并在实际工作中控制、监督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七条总公司各部门、各所属企业借领计划内大额款项,采取“提前通知,积极筹措”的办法。 (一)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必须提前5天通知财务部。 (二)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必须提前10天通知财务部。 (三)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开信用证须提前3天,改证须提前之大通知财务部,信用证原则上允许改两次。 (四)办理汇票须提前两天通知财务部。 第八条计划外借领大额款项,业务部门或专业公司须办理调整计划手续,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交财务部,财务部根据资金情况进行安排、筹集,提前通知期暂定10天。 第九条各部门不按规定的提前期通知财务部,而影响用款,申办部门自负其责, 第三章现金管理 第十条现金的收入、支出范围: (一)现金收入包括:公司经济业务范围内的一切现金收入以及支用款项的退回现金等。 (二)支出范围: 1.职工工资、各种工资性津贴、劳务费,劳保。福利费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