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考研考点精编(含历年真题解析)》

《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考研考点精编(含历年真题解析)》

《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考研考点精编(含历年真题解析)》
《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考研考点精编(含历年真题解析)》

目录

Ⅰ序言 (4)

Ⅱ考前必知 (5)

一、历年报录情况 (6)

二、学费与奖学金 (6)

Ⅲ复习方略 (8)

Ⅳ考试分析 (10)

一、考试难度 (10)

二、考试题型 (11)

三、考点分布 (11)

四、试题分析 (13)

五、考试展望 (14)

Ⅴ复习指南 (15)

《文学理论基础》 (15)

《现代西方批评理论》 (22)

Ⅵ核心考点解析 (31)

《文学理论基础》 (31)

第一章文学本质论 (31)

第二章文学构成论 (48)

第三章文学创作论 (63)

第四章文学接受论 (73)

第五章文学阐释论 (78)

第六章文学流变论 (87)

《现代西方批评理论》 (95)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 (95)

第二章现象学/存在主义/阐释学 (107)

第三章精神分析学 (117)

第四章形式论 (124)

第五章后结构主义 (135)

第六章后现代主义 (139)

第七章性别研究 (146)

第八章后殖民主义 (149)

第九章体裁分论 (154)

Ⅶ往年真题试卷与答案解析 (157)

往年考研真题试卷 (157)

四川大学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57)

四川大学201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63)

四川大学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65)

四川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67)

四川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71)

四川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76)

四川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80)

四川大学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84)

四川大学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89)

四川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93)

往年考研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197)

四川大学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197)

四川大学201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210)

四川大学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221)

四川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228)

四川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239)

四川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252)

四川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262)

四川大学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272)

四川大学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284)

四川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296)

Ⅰ序言

《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考研考点精编(含真题解析)》(以下简称《考点精编(含真题解析)》)是联合专业课老师根据学校指定教材精心研发和编写的考研全程备考教辅,既从宏观视角构建学科知识框架,又从微观层面对核心考点、历年真题进行全面解析,可节省考生梳理教材的大量宝贵时间和精力,使考生复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主要内容

考前必知:包括历年报录情况、学费与奖学金等,信息面全、可靠性高,考生可对专业课的考研情况了如指掌。

复习方略:详细阐述考研专业课高分复习策略,推荐最有价值的相应复习参考书目,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属于自己的最佳备考方略。

考试分析:包括考题难度分析、考试题型解析、考点章节分布、最新试题分析、考试展望等,使考生在复习之初即可对专业课有深度把握和宏观了解,迅速掌握复习重点、难点内容。

复习指南:包括复习提示、知识框架图。复习提示揭示各章节复习要点、总结各章节常见考查题型、提示各章节复习重难点与方法;知识框架图构建章节主要考点框架、梳理全章主体内容与结构,可达到高屋建瓴和提纲挈领的作用。有助于考生通晓各章节的主体内容和结构,快速形成学科体系、强化记忆。

核心考点解析:去繁取精、高度浓缩初试参考书目各章节核心考点要点并进行详细展开解析、以星级多寡标注知识点重次要程度便于高效复习。该内容相当于笔记,但比笔记更权威、更系统、更全面、重难点也更分明。

往年真题试卷与答案解析:反复研究往年真题,能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次要章节,能有效指明复习方向,并且往年真题也常常反复再考。该内容包含往年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每一个题目不但包括详细答案解析,而且对考查重点进行了分析说明。

二、主要特色

立足教材,夯实基础。以指定教材为依据,全面梳理知识,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让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等学科基础知识有全面、扎实、系统的理解、把握。

注重联系,强化记忆。复习指南分析各章节在考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各章节的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帮助考生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串联零散的知识点,更好地实现对知识的存储,提取和应用。

深入研究,洞悉规律。深入考研专业课考试命题思路,破解考研密码,为考生点拨答题技巧。

三、使用说明

1、全面了解,宏观把握。

备考初期,考生需要对《考点精编(含真题解析)》中的考前必知列出的历年报录情况等考研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合理估量自身水平,结合自身研究兴趣,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为考研增加胜算。

2、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基础阶段,考生应借助《考点精编(含真题解析)》中的考试分析初步了解考试难度、考试题型、考点分布,并通过最新年份的试题分析以及考试展望初步明确考研命题变化的趋势;通过认真研读复习指南、核心考点解析等初步形成基础知识体系,并通过做习题来进一步熟悉和巩固知识点,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过好基础关。

3、强化复习,抓住重点。

强化阶段,考生应重点利用《考点精编(含真题解析)》中的复习指南(复习提示和知识点框架图)来梳理章节框架体系,强化背诵记忆;研读各章节的核心考点解析,既要纵向把握知识点,更应横向对比知识点,做到灵活运用、高效准确。

4、查缺补漏,以防万一。

冲刺阶段,考生要通过巩固《考点精编(含真题解析)》中的核心考点解析,全面研究往年真题试卷与答案解析,通过分析,提炼出命题思路和要点,有效把握专业课往年出题方向、常考章节和重点章节,做到主次分明、有所侧重地复习,并加强应试技巧。

5、临考前夕,加深记忆。

临考前夕,应重点记忆核心考点解析中的五星级考点、浏览知识点框架图,避免考试时因紧张等心理问题而出现遗忘的现象,做到胸有成竹走向考场。

Ⅱ考前必知

一、历年报录情况

二、学费与奖学金

(一)学费

按照国家规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依据“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原则,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2014年秋季学期前入学、并已按规定实行收费政策的硕士生(含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两类),仍执行现行学费标准。2014年秋季学期起入学的硕士生,将实行新的学费制度和奖助学金制度。

(二)奖助学金

四川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由国家奖助金和学校奖助金两部分构成,国家奖助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助金包括学校学业奖学金和学校“三助”岗位津贴。其中,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按照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执行,学校“三助”岗位津贴包括助研岗位津贴、助教岗位津贴和助管岗位津贴,奖助标准及相应的奖助比例如下表所示。

说明:

1.学业奖学金用于学生的学费补助,具体金额参照各专业学费标准和国家规定的学业奖学金上限确定。博士生学业奖学金上限为18000元/年;硕士生学业奖学金一、二等上限为12000元/年,三等奖按半额学费确定,不超过6000元/年。

2.博士研究生“助研岗位津贴”金额中,一等、二等、三等奖获得者博士生导师承担不少于500元/月×12月。硕士研究生“助研岗位津贴”中,学业奖学金和学校助学金一等奖获得者研究生导师承担不少于200元/月×12月,二等奖获得者研究生导师承担不少于100元/月×12月。为鼓励研究生更多的参加相关科研工作,导师可在有关规定范围内提高助研岗位津贴待遇。

3.学校设立“研究生指导专项基金”,用以支持“助研岗位津贴”,博士研究生“助研岗位津贴”导师支付部分的构成和支付参照《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支付助研助学金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执行。学校引进人才在其来校后第一年招生时,其助研岗位津贴导师承担部分参照人文学科政策执行。

Ⅲ复习方略

面对专业课的复习,很多考生一头雾水,多次看书与多次做题,都是效果甚微。其实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能力以及专业的综合知识。考生只要将参考书进行认真复习,吃透每一个知识点的含义,高分是并不困难的。在复习上,有以下几个阶段,需要考生进行注意:

(一)确定报考学校后的初步复习阶段。

这是考生第一次接触所报告院校的信息,考生首要的看四川大学的参考书目,将书目一一找齐。正式进入第一阶段的复习。

在第一阶段的复习中,考生需要认真阅读和记忆课本,对于635文学评论写作科目的考试,只涉及到两本参考书。分别是四川大学教师编写的《文学理论基础》和《现代西方批评理论》,考生需要分清主次,考试以第一本为主要,第二本作为辅助提高的参考书目。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注意时间的分配。将《文学理论基础》的每一个知识点吃透,做读书笔记。比如文学与世界这个知识点,考生不能仅限于阅读它的文字表述,要对于重点字眼,像模仿说等这些重要字眼与文学与世界进行联系联想,把文学与世界所包括的知识点进行串联,这样有助于考生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在第一遍复习的时候,考生不必要完全依赖手头的复习资料,要自己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对照复习资料,看看异同。对于不同的地方,考生要进行思考。这样一方面有助于考生的记忆,一方面能提高考生对知识的系统地掌握。这样对于回答论述题很有帮助。比如对于文学本质论来讲,考生自己在进行总结的时候需要明确它主要的内容,分为几个方面来说,然后对于自己认为的重点进行罗列。如这一章主要阐释文学的本质问题,以美国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年发表的《镜与灯》归纳了西方文论从古至今的四个理论视点,这就是艺术家(作家)、作品、世界、欣赏者四个要素。通过这四组关系,即文学与作家,文学与作品,文学与世界以及文学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来探讨文学的本质问题。考生如果以这样的方式对每一个章节进行总结,然后画出框架图,对自己认为的重点知识进行记忆,便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第一章文学本质论主要的知识点是文学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对文学本质的认识、文学性、表现论、艾布拉姆斯的作品、年代、国家等。考生将自己总结的与资料进行比对,查漏补缺。第一阶段,考生应采取这样的方法对每一章进行细致的复习。因为第一遍复习是打基础的,考生在大学期间主要是应对考试,而对系统性的知识并没有涉及,这种方式有利于考生知识系统性的建立。

(二)考生在第二复习的时候,需要结合历年真题。

在进行第一遍复习之后,对于基本的知识点考生已经有了脉络,重要的文学理论概念考生也有了充分的记忆。在第二遍复习的时候,考生要结合历年真题,把考试的重点再进行分析。

由于课本的知识含量大,而考试的内容并不是课本的全部。所以对于历年真题的掌握是复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鉴于历年真题中,有很多是重复的,所以历年真题更显的重要。如

何结合历年真题进行复习?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复习方法。掌握得当,对于考试有巨大的作用。

考生在结合历年真题进行第二遍复习的时候。首先不要对着答案背,要先自己做一遍,把真题当做考试来进行“实弹演习”。有利于考生掌握做题的节奏,在做题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个时候发现,立即克服,助于提高考场的正确率。

做完一套历年真题,比对答案。文学类型的题,很多并没有固定的答案,考生在对照答案的时候,不要迷信答案,要结合很多理论资料,上网下载相关的期刊论文,或者是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的论文,这点尤为重要。了解导师们的思维,针对某个问题,看导师的思考方向,顺着这个方向进行探索。或者请教老师,来丰富自己的思考。将一个问题提到一个很高的层面来进行解答。这样有助于提高考生的理论水平。

在进行以上的步骤以后,考生不能将历年真题丢在一边,要经常进行记忆和背诵。这是考试集中的出题点,也是潜在的考题。因此,考生尤其要重视对历年真题的复习。

(三)考生在第三遍复习的时候,要注意练习自己的写作技能。

在进行第三遍复习的时候,要开始注意练习写作与评论。因为它的分值是100分,可谓是考试的制胜关键。考生对于历年真题的每一个写作题都要亲自进行写作,然后查阅资料,把相关知识点吃透。多看文学评论相关文章,甚至可以每天写一篇文学评论的思路。锻炼自己对文章的评论能力。另外在练习写作的时候,也不能忘记文学理论基础的温习和巩固。

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复习,认真、耐心将所有知识点掌握,相信考生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

考研使用教材:

(1)635文学评论写作科目考研参考书目:

①《文学理论基础》,阎嘉,四川大学出版社;

②《现代西方批评理论》,赵毅衡、傅其林、张怡等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

(2)914中国文学(含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科目考研参考书目:

①《中国文学》(1--4册),四川人民出版社,刘黎明等主编;

②《中国文学史》,(三卷本),章培恒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③《中国现当代文学》,李怡、干天全,重庆大学出版社;

④《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北京大学出版社;

⑤《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复旦出版社。

Ⅳ考试分析

一、考试难度

1.考试难度

从历年真题试卷来看,四川大学635文学评论写作科目的考试难度适中,考试范围主要在《文学理论基础》(阎佳)这本书中,所以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对于《现代西方批评理论》做到了解就可以,这本书主要在于提高考生对西方理论的认识。对于《文学理论基础》,考试重点主要集中在前五章:文学本质论、文学构成论、文学接受论,文学生产论都是常见的考点。2007年到2009主要考查文学内部的相关知识,而近几年,对于文学文化方面,文学与社会等文学外部的一些理论考查比重逐渐增加,考生需要引起重视。

结合历年考题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635文学评论写作科目的历年真题的命题主要存在以下规律:

(1)专业课难易程度、题型、分值分布相对较为稳定。

试卷总分为150分。除写作题100分,需要考生结合《现代西方批评理论》这本书来作答外,其他50分均考查《文学理论基础》的基本知识点。具体的考试分布,下面在题型分析中有详细解说。

(2)各章节的出题比重

635文学评论写作科目的考试的各章节考点从近几年命题规律来看,基本上稳定,但是关于文学接受论、文学消费论等有关文学外部理论知识稍微有所增加,并且预测有增加比重的可能性。

(3)重要的已考点

考研专业课试卷中,很多考点都会重复出现,一方面提醒大家这个是重点,一方面可以帮助考生记忆重要的知识点。所以要求考生灵活掌握各种答题方法。对于反复出现的考点,一定不要局限于答案,而要对答案进行变化。

(4)基础与技能相结合的出题方式

635文学评论写作科目的考试看上去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因为涉及的基础知识面广、点多。但是仔细审查分值分布,就可以知道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写作题100的比重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考生在进行复习的时候,应注重对参考书以外的知识获取。

(5)反复变化的出题风格

近些年考试中,有些考点反复变化。经常会在填空、简答题、问答题之间的选择。对于这些知识点,考生一定要掌握它们的核心,不能一知半解。

2.出题风格

635文学评论写作科目的考查重点近些年一直都比较集中,虽然部分章节的具体考查角度有所变化,但是核心知识和考点一直都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出题的风格变化并不大。依然集中在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构成论、文学阐释论所涉及的重要知识点。文学生

产这些考点近一两年开始逐步增加,考生需要引起重视。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出题的风格与考查的重点,对于考点是注重能力还是基础知识,是需要课外知识的填充还是牢固识记课内知识,需要考生有的放矢地复习。

二、考试题型

四川大学635文学评论写作科目的试卷的主要题型有五种,分别是填空题、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文学评论写作题与翻译题。其中名词解释在2007年还未出现,2008年加上以后,便一直延续下来,而翻译题则是2015年所增入的新题型。

1.填空题(8至31题)

这部分侧重于考查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答案一般在书本上都可以找到。考查考生对书本阅读的认真程度。对于填空题,重复率比较大,考生重点记忆历年考题。

2.名词解释(2至5题)

这部分侧重考查基本知识的基础概念,答案一般在书本上都能找到,名词解释的回答要适当的扩大内容,不能一两句话概括,但是也不能长篇大论。

3.简述题(2至4题)

简述题一般也可以在书本上找到,一部分是书本的概念,一部分需要考生自己往里面增加内容。考生需要掌握回答的长度,不能过短,也不能像论述题一样长。

4.论述题(1题)

论述题主要是对某一个问题提出疑问,需要考生结合课本和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大部分是考生自己组织答题内容。考生需要掌握答题的技巧。

5.翻译题(1题)

翻译题主要是比较为著名的古代文论篇目中节选出一小段,让考生对这段古文进行翻译,并且阐释其中所蕴含的文学理论。考生需要对古代文论的著名篇目及其观点有所了解,并且拥有能够通读古文的能力,这是古代汉语方面的知识,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

6.文学评论与写作(1题)

写作题是对考生要求比较高的考试题型。考生首先要认真阅读范文,对文章进行透彻的分析,结合自己的所学理论,联系文本进行解读。不能只谈理论,不联系文本;更不能只谈对文本的感性感受而不谈理论。

三、考点分布

《文学理论基础》

第一章文学本质论

第二章文学构成论

第三章文学创作论

第四章文学接受论

第五章文学阐释论

第六章文学流变论

《现代西方批评理论》

第一章

第八章

《现代西方批评理论》其余章节并未涉及考点

四、试题分析:以2015年为例

整体来说,2015年四川大学文学评论与写作科目的考试题目难度加大。虽然很多知识点出自课本,但是都需要考生结合课外的知识进行理解、总结之后才能回答。

相对于2007年到2014年的考试题目,2015年的考研题目风格还是有所继承的,不过也所改变。

首先,从题量上来说,填空题一般由之前的10题左右减低为5题。名词解释5题。回答题量有所增加。

其次,从题型上说,基本格局没有变动,增加一道关于古代文学理论的翻译。不过总体来讲,题量和题型还是基本延续的风格。

再次,从考研的侧重点来看,对考生的死记硬背基础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降低,对考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写作、课外阅读等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填空题的减少和翻译题的加入都说明这一点。对于文学本质论中模仿论、意向性客体论的考查比较深入,另外对于第五章、第四章文学阐释论、文学接受论的考查也比以往有所增加。比如叙述聚焦、心理批评、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这些分值比重相对大的,都出自四、五两章。

具体来说,填空题部分增加了《西方现代批评理论》的知识点考查,像对于新批评、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核心论著进行考查,另外还考查了古代文论的两部重要著作。对于这些,考生需要将知识点灵活记忆,不能只是走马观花。本次考试的另一个亮点是对于古代文论掌握能力的要求提高,从古代文论的经典著作或篇目中择取一些段落,让考生进行翻译并阐释,这样一来,提醒考生对古代文论部分要进行多的复习和理解,这说明加大了对考生能力的要求。

2015年考题中明显增加的是名词解释题的增多。名词解释是考查考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这次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文学阐释论中相关的批评理论的掌握程度,对于文学构成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本质论的掌握。这些也是历年的考试热点,需要考生在这几个章节上下工夫。

综上所述,2015年的考研真题比较偏重于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对于书本上的基本

文艺理论基础知识也没有放松,但是又增加了课外的理论的要求。

五、考试展望

通过对四川大学635文学评论写作科目历年真题的研究分析,我们认为今年的考试会呈现以下趋势:

(一)从题量上看,考试题量与近三年相当,考生应该将填空题的知识点和课外知识结合起来记忆。对于名词解释的复习一定要到位。

(二)从题型上看,依然会保持以往的风格,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

(三)从涉及考点来说,今年仍然会涉及以下考点:

《文学理论基础》

《现代西方批评理论》

本书涉及的考点主要是填空题,所以考生对于重要文论家的作品需要熟悉,下面罗列的是较容易考试的文论家。

Ⅴ复习指南

《文学理论基础》

第一章文学本质论

一、本章复习提示

本章主要阐释文学的本质问题,以美国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年发表的《镜与灯》归纳了西方文论从古至今的四个理论视点,这就是艺术家(作家)、作品、世界、欣赏者四个要素。通过这四组关系,即文学与作家,文学与作品,文学与世界以及文学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来探讨文学的本质问题。

在历年的考试题中,本章以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为主。考题出现比较频繁,尤其是名字解释应该牢记。问题答虽然出现频率不高,但是也要引起重视。这一章属于文学的核心,了解文学的本质,对于其他问题的解答有很大帮助。

复习上建议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理解的内容主要是大框架上的概念,比如关于艾布拉姆斯这个理论的理解。识记的主要在于每一节的知识点,比如文学世界中包括模仿说、镜子说、反映说、意识形态说等。文学与作家这一节有表现论、言志说和缘情说等等。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

模仿说

镜子说

反映论

文学与世界意识形态说

缘情说

直接表现说

文学与作者言志说

文学本质论

形式主义文论

意象客体论

文学与作品

结构主义文论

意境说

文学与读者解释学

接受美学

第二章文学构成论

一、本章复习提示

本章主要探讨文学是由什么构成的。这个古老的文学命题是古今中外文学理论家以及哲学家热衷的谈论焦点。这一问题涉及到对文学的审美,以及其存在方式的问题。文学的构成论,主要分两大类,形式与内容。通过其中的关系与辨证,发展成为不同的文学审美理论。

在历年的考题中,本章考题主要是以名词解释、简答以及问答题的形式出现。可出的考题点比较多。历年的考试试题中都会有所涉及。所以考生一定要加强重视,将这些基本概念进行熟记。

复习上,建议考生首先理解概念,比如什么是文学内容,什么是文学形象;典型、意境等等这些概念都是常出的考点。在问答题方面,像文学的形式和内容辨证关系,这是本章的重点,是在理解一个个小概念之后的系统思考。考生要学会贯穿知识点。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

内容与形式的辨证关系理论的演变

文学的构成我国关于古代内容与形式的论述

孔子提出的文与质的关系

典型

题材

素材

情感

文学构成论构成文学作品内容方面的要素形象

意境

文学形象

语言

文学结构

构成文学作品形式方面的要素体裁

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

元语言

文体的划分

第三章文学创作论

一、本章复习提示

本章主要阐述文学创作的相关理论。主要从中西方的相关文学理论的发展来探讨文学创作与作者以及环境的关系。分别从创作过程、创作心理、创作风格这三方面来综合思考文学创作论的发展。

在历年的考试题中,本章多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考题并不多,但却很关键。一旦出现,分值比例相应比较大。考生还是要引起重视,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另外,也会出个别的名词解释,比如风格、文学主体、文学客体等。

在复习上,建议考生以理解为主。因为问答的回答主要靠考生平时的阅读积累,所以要吃透本章的内容,而不是死记硬背。比如文学创作的主与客体的关系,这是本章关键点。如果是问答题,需要结合很多实例,进行说明,不能只是概念上的复述。所以考生一定要结合概念,多积累一些作家创作的事例。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

文学创作客体与主体的关系

概述主客体关系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关系

文学创作过程

文学创作过程言志说

文学创作心理

作家创作语境

中国古代文论与创作理论

文学创作论文学创作心理养气说

虚静说

西方文论与创作理论

风格

中国古代与风格相关文论

文学创作风格西方与风格相关文论

风格发展趋势

第四章文学接受论

一、本章复习提示

本章主要阐述关于文学接受的理论,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在机器大工业的时代,文学创作转身变成艺术生产。以作者为中心的文艺理论,也开始转向对阅读者接受的研究。本章主要从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消费文化等方面分别阐述与文学接受的关系。

在历年的考试题中,本章多以名词解释以及问答题的形式出现。考题比较集中在文化产业理论的理解上。名词解释对于考生来说,算比较容易。像文学接受、艺术生产等都是较为重要的考点。

在复习上,建议考生要阅读一下关于法兰克福学派的相关论文,提高回答问题的理论性。关于文化产业相关的话题,考生可以阅读一下章节后面附带的相关文章。像消费文化与文学接受这种在当代比较热点的东西,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多加留心。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

文学接受

艺术生产

概述艺术生产和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

文学成为艺术生产

文学生产与文学接受

艺术生产给文学的影响

文学接受论

文学传播

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

文学传播对文学的影响

福特主义

消费文化与文学接受

消费文化的两重性

消费文化对文学接受的影响

第五章文学阐释论

一、本章复习提示

本章主要介绍各种文学批评的理论。文学阐释论是本书的重要一章,它将各种文学批评汇集到一起,从社会历史批评、文本批评、心理批评、意识形态批评、读者反映批评等方面来进行全方位的介绍。

在历年考试题中,本章所考的内容和涉及的问题最多,是考试的重点。考生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比如在社会历史批评中,“知人论世”说,“三因素”说。文本批评中的“陌生化”“文学性”“反讽”等等都是历年的考点。

复习上,建议考生在背诵记忆的基础上,加强理解。尤其是本章后面摘取的段落,很有可能成为考试的材料或者辅助材料。像“反讽”“陌生化”这几个名词,写作题常见,考生应该多读一些这方面的论文,在写作的时候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

文学阐释

概述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优缺点

心理批评的出

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西方文论与社会历史批评

中国文论与社会历史批评

文本批评

陌生化

形式主义

文学阐释论新批评

文本批评本体论批评

原型批评

诗歌的非个性

结构主义

解构主义

心理批评

心理批评弗洛伊德心理批评

荣格心理批评

拉康心理批评

意识形态批评

意识形态批评葛兰西与意识形态批评

马尔杜塞与文化霸权理论

毛泽东与延安讲话

伽达默尔与阐释学

姚斯和接受美学

阐释学、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

文学阐释论以瑟尔和接受美学

费什与读者反应批评

诺曼·霍兰德与读者反映批评

身份

身份批评

身份批评性别身份

族群身份

流散者批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