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答案》第二章 音律

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答案》第二章 音律

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答案》第二章 音律
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答案》第二章 音律

第二章音律

(1)什么叫音律?

答: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叫做音律。

(2)什么叫做十二平均律?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订十ニ平均律的是谁?答:将八度分为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半音——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

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订十ニ平均律的是我国明朝大音乐家朱载堉。

(3)什么叫做全音?什么叫做半音?

答: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

两音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的叫做全音。

(4)什么叫做五度相生律?

答:根据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纯五度关系,即由某音开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

(5)什么叫做纯律?

答:纯律是于五度相生律用以构成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外,再加入第五分音来作为生律要素,构成和弦形式。如:

(6)根据三种音律所定出的基本音级的音高差別是怎样的?

答:根据五度相生律所订出的七个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和十二平均律中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是不同的。虽然EF、BC之间亦为半音,但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半音要小。其余相邻两音级之间虽然亦为全音,但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要大。

根据纯律所订出的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又不同于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它的EF、BC之间的半音比其他两种律制的半音要大。全音的情况有两种:CD、FG、AB为大全音,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全音相等,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大。DE、GA为小全音,比其他两种律制的全音都小。

(7)什么叫做自然半音?什么叫做自然全音?

答:由两个相邻的音级构成的半音叫做自然半音。

由相邻的两个音级构成的全音叫做自然全音。

(8)什么叫做变化半音?什么叫做变化全音?

答: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所构成的半音,叫做变化半音。

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或隔开一个音级所构成的全音,叫做变化全音。(9)什么叫等音?等音是根据什么而来的?

答:音高相同而意义和记法不同的音,叫做等音。

等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而来的,因为只有在半音相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等音。(10)除了#G和bA外,每个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都有几个同音异名的音?

答:都可能有两个同音异名的等音,连它本来的共有三个。

李重光基础乐理

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笔记 一. 乐音体系 1、四种性质:高低,长短,强弱与音色 2、振动不规则,音的高低听起来不明显,叫做“噪音”。 3、乐音体系: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的乐音的总与。 4、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专指乐音) 5、音列:按一定的音高关系与高低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列。 6、半音: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 7、全音:半音与半间之与P2图 8、音名:CDEFGAB 也叫基本音级,(在中世纪已经形成,当时差不多就是唯一的音级。现在发展到八十多个。钢琴五十二个白键,一个音级到下一个的距离为“八度”,do re mi fa sol la si (这些音名多用于歌唱,故叫唱名。 9、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 10、升级音: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如升C、升D、相反就是降级音 11、重升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全音,如重升C、重升D,等,反之为重降。 12、音组:乐音体系中八十多个音用来区分音分为若干组,它的标记就是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如:c????1,d1,e1,f1,比小字一组高的各组,由低到高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依次写上数字“2”、“3”、“4”、“5”。比小字一组低的各组,由高到低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小字组用小写字母,大字组用大写字母。P10 图 13、标准音: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高度就是每秒钟振动440次的a音,即以小字一组的a 为“标准音”。乐音体系中的各音级,其高度都有一定的标准。 14、中央C:位于乐音体系总音到中央的小字一组的c1。每秒振动约261次。 15、定律法:确定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各种定律法。如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津、纯律等。 16、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如c1-c2)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 17、等音:音高相同而记法与意义不同的音。如升C、降D,重升B,这三个音在钢琴上音高就是完全相同的。但记法与意义不同。可以瞧出,除了升G与降A只有一个等音外,其她各音都有两个等音。 18、复合音:平时听到某一音,一般由许多个音组合而成的。它的产生就是由于发音体(以弦为例)振动时,不仅全段振动,它的各部分(二、三、四、五段等)也同时在振动。 19、基音:由全弦振动产生的音,听的最清楚的 20、泛音:由发音体各部分振动而产生,不易被听出的 21、分音:构成复合音的各音 22、音域:从低音到高音,音列的总范围。 23、音区:音域中的一部分。根据音色的不同分为高音区、中音区与低音区。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被认为就是中音区,小字三,小字四,五为高音区,大字组,大字一组与二组为低音区。 二. 五线谱 1、记谱法:用书面的形式将音乐记录下来。 2、音符:表示音的进行的符号。 3、休止符:表示音的休止的符号。 4、P19缺。 5、音符与休止符的时值关系:较大的音符或休止符,与它最近的较小的音符或休止符之间的时值比例就是2:1,也就就是一个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一个四分休止符等于两个八分休止符 6、增长基本音符 7、附点:记在音符与休止符右边的小圆点。一个附点表示增长原有音符或休止符值的二分之一;带有两个

基础乐理知识笔记

基础乐理知识笔记 一.乐音体系 1. 四种性质: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音高音值音强音色) 2. 振动不规则,音的高低听起来不明显,叫做“噪音”。 3. 乐音体系: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的乐音的总和。 4. 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专指乐音) 5. 音列:按一定的音高关系和高低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列。 6. 半音: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 7. 全音:半音和半间之和 8. 音名:CDEFGAB 也叫基本音级,(在中世纪已经形成,当时差不多是唯一的音级。现在发展到八十多个。钢琴五十二个白键,一个音级到下一个的距离为“八度”,do re mi fa sol la si (这些音名多用于歌唱,故叫唱名。 9. 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 10. 升级音: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如升C、升D、相反是降级音 11. 重升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全音,如重升C、重升D,等,反之为重降。 12. 音组:乐音体系中八十多个音用来区分音分为若干组,它的标

记是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如:c????1,d1,e1,f1,比小字一组高的各组,由低到高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依次写上数字“2”、“3”、“4”、“5”。比小字一组低的各组,由高到低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小字组用小写字母,大字组用大写字母。 13. 标准音: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高度是每秒钟振动440次的a音,即以小字一组的a为“标准音”。乐音体系中的各音级,其高度都有一定的标准。 14. 中央C:位于乐音体系总音到中央的小字一组的c1。每秒振动约261次。 15. 定律法:确定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各种定律法。如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津、纯律等。 16. 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如c1-c2)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 17. 等音:音高相同而记法和意义不同的音。如升C、降D,重升B,这三个音在钢琴上音高是完全相同的。但记法和意义不同。可以看出,除了升G和降A只有一个等音外,其他各音都有两个等音。 18. 复合音:平时听到某一音,一般由许多个音组合而成的。它的产生是由于发音体(以弦为例)振动时,不仅全段振动,它的各部分(二、三、四、五段等)也同时在振动。 19. 基音:由全弦振动产生的音,听的最清楚的 20. 泛音:由发音体各部分振动而产生,不易被听出的

《复调音乐基础》教学大纲

《复调音乐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复调音乐基础;英文名称:Polyphonic basis 课程编码:061130 学分:2分 总学时:32学时 适应专业:音乐各专业 先修课程:音乐理论基础、和声学 执笔人:许佳 审订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二声部复调定义,以及复调性多声音乐与和声性多声音乐的区别,通过对二声部复调的学习分析,能基本掌握复调音乐的特征,以及写作简单的对比,模仿复调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概论(2学时) [讲授] 1:什么是复调?什么是对位? 2:复调音乐产生的历史沿革 3:复调的类型 4:复调音乐的特点 5: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区别与联系 6:复调音乐的写作手法及表现作用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 第二章复调音乐中对位旋律写作原则(6学时) [讲授] 1:音高关系 2:节奏关系 3:句幅关系 4: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三章对位中旋律的类型(6学时) [讲授] 1:对位中旋律的不同类型 2:对位中旋律的组合形式 3:旋律的对比性质 4: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四章二声部复对位(4学时)[讲授] 1:副对位的基本概念 2:八度复对位的写作 3: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五章二声部模仿(4学时)[讲授] 1:模仿的基本特点 2:原形与变形模仿 3:卡农的写作(有终与无终) 4: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六章模进(4学时) [讲授] 1:模进的特点 2:卡农模进与对比模进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七章复调乐曲分析(4学时)[讲授] 1:二部创意曲分析 2:三部创意曲分析 3:小型乐曲分析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八章小型复调乐曲的写作(2学时)[讲授] 1:曲式结构 2:调性布局 3:整体写作 4: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三、教学基本要求

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笔记整理

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笔记整理 一、乐音体系 1. 四种性质: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2. 振动不规则,音的高低听起来不明显,叫做“噪音”。 3. 乐音体系: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的乐音的总和。 4. 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专指乐音) 5. 音列:按一定的音高关系和高低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列。 6. 半音: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 7. 全音:半音和半间之和。 8. 音名:CDEFGAB 也叫基本音级,(在中世纪已经形成,当时差不多是唯一的音级。现在发展到八十多个。钢琴五十二个白键,一个音级到下一个的距离为“八度”,do re mi fa sol la si (这些音名多用于歌唱,故叫唱名。 9. 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 10. 升级音: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如升C、升D、相反是降级音。 11. 重升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全音,如重升C、重升D,等,反之为重降。 12. 音组:乐音体系中八十多个音用来区分音分为若干组,它的标记是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 来表示。如:c????1,d1,e1,f1, 比小字一组高的各组,由低到高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依次写上数字“2”、“3”、“4”、“5”。比小字一组低的各组,由高到低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小字组用小写字母,大字组用大写字母。 13. 标准音: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高度是每秒钟振动440 次的a 音,即以小字一组的a 为“标准音”。乐音体系中的各音级,其高度都有一定的标准。 14. 中央C: 位于乐音体系总音到中央的小字一组的c1。每秒振动约261 次。 15. 定律法:确定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各种定律法。如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津、纯律等。 16. 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如c1-c2)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 17. 等音:音高相同而记法和意义不同的音。如升C、降D,重升B,这三个音在钢琴上音高是完全相同的。但记法和意义不同。可以看出,除了升G 和降 A 只有一个等音外,其他各音都有两个等音。 18. 复合音:平时听到某一音,一般由许多个音组合而成的。它的产生是由于发音体(以弦为例)振动时,不仅全段振动,它的各部分(二、三、四、五段等)也同时在振动。 19. 基音:由全弦振动产生的音,听的最清楚的。 20. 泛音:由发音体各部分振动而产生,不易被听出的。 21. 分音:构成复合音的各音。 22. 音域:从低音到高音,音列的总范围。 23. 音区:音域中的一部分。根据音色的不同分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被认为是中音区,小字三,小字四,五为高音区,大字组,大字一组和二组为低音区。 二.五线谱 1. 记谱法:用书面的形式将音乐记录下来。 2. 音符:表示音的进行的符号。 3. 休止符:表示音的休止的符号。 4. P19 缺。

清华大学出版社 李晓峰 通信原理作业解答 第二章

习题三 1. 2. 一个AM 信号具有如下形式: ()[]202cos300010cos6000cos2c s t t t f t πππ=++ 其中5 10c f =Hz ; (1) 试确定每个频率分量的功率; (2) 确定调制指数; (3) 确定边带功率、全部功率,以及边带功率与全部功 率之比。 解:(1)试确定每个频率分量的功率 ()[]202cos300010cos 6000cos 220cos 2cos 2(1500)cos 2(1500)5cos 2(3000)5cos 2(3000)c c c c c c s t t t f t f t f t f t f t f t ππππππππ=++=+++-+++- ()s t 的5个频率分量及其功率: 因为: 所以,20cos 2c f t π:功率为200w ;cos2(1500)c f t π+:功率为0.5w ;cos2(1500)c f t π-:功率为0.5w ;5cos2(3000)c f t π+:功率为12.5w ;5cos2(3000)c f t π-:功率为12.5w 。 (2)确定调制指数 ()[][]202cos300010cos 6000cos 22010.1cos30000.5cos 6000cos 2c c s t t t f t t t f t ππππππ=++=++ 对比: 因此 ()0.1c o s 30000.5c o s 6000m t t t ππ=+ 利用式: 有: ()m a x 0.6AM m t β==???? (3)确定边带功率、全部功率,以及边带功率与全部功 ()() 2cos cos cos cos αβαβαβ?=++-[]()1()cos2AM c c s t A m t f t π=+

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笔记

一.乐音体系 二.五线谱 三.节奏节拍 四.音程 五.和弦 六.调及调关系 七.调式 八.调式中的音程及和弦 九.转调 十.调式变音及半音音阶 十一.移调 十二.装饰音 十三.关于旋律的基本知识 一.乐音体系 1.四种性质: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2.振动不规则,音的高低听起来不明显,叫 做“噪音”。 3.乐音体系: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的乐音的 总和。 4.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专指乐音) 5.音列:按一定的音高关系和高低次序,由 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列。 6.半音: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 单位。 7.全音:半音和半间之和P2图8.音名:CDEFGAB 也叫基本音级,(在中 世纪已经形成,当时差不多是唯一的音 级。现在发展到八十多个。钢琴五十二个 白键,一个音级到下一个的距离为“八 度”,do re mi fa sol la si (这些音名多用于 歌唱,故叫唱名。 9.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得 来的音 10.升级音: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如升C、 升D、相反是降级音 11.重升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全音,如重升 C、重升D,等,反之为重降。 12.音组:乐音体系中八十多个音用来区分音 分为若干组,它的标记是用小写字母并在 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如:c1,d1,e1,f1, 比小字一组高的各组,由低到高名为“小 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 字五组”。依次写上数字“2”、“3”、“4”、“5”。比小字一组低的各组,由高到低依 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 组”、“大字二组”。小字组用小写字母, 大字组用大写字母。P10 图 13.标准音: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高度是每秒 钟振动440次的a音,即以小字一组的a 为“标准音”。乐音体系中的各音级,其 高度都有一定的标准。 14.中央C:位于乐音体系总音到中央的小字 一组的c1。每秒振动约261次。 15.定律法:确定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 高度,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各种定律法。 如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津、纯律等。16.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如c1-c2) 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 17.等音:音高相同而记法和意义不同的音。 如升C、降D,重升B,这三个音在钢琴 上音高是完全相同的。但记法和意义不 同。可以看出,除了升G和降A只有一

《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音乐基础理论课程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和实践的最基本的知识,使学生获得学习、掌握和理解音乐及其表现方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从事音乐工作所必需的概念和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声乐、钢琴及其他音乐课程和发展音乐技能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五线谱,音高,音值、节奏,音程、和弦、调式等基础理论知识,正确规范的完成本课程所规定的理论、书写,键盘方面的作业,明确基本乐理的学科体系及其各基本范畴,以及各个范畴之间的联系,形成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在基本乐理方面所要求的自学意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一般音乐活动和音乐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乐理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在基本乐理各环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在内部思维和外部交流中的相关音乐基本概念的能力,并通过广泛地分析实例作品,加强对乐理知识的感性认识,以积累音乐经验,开拓艺术视野。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爱音乐的感情。培养学生对音乐相 关学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强学生中国传统音乐和国外音乐的理解,使其具有爱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交流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学

前教育事业的热爱,具有爱岗敬业和服务社会的精神。(三)参考学时: 120—140 学时 (四)课程学分: 16课时计为一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六)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音乐基础教学过程中,应多开展视唱练耳、音乐鉴赏等课程。 教学方法灵活变通,可根据大纲制定的内容与进度进行,也可根据本学科体系提纲挈领地制定面授计划和讲授。 重点学习各种基本乐理的一般性概念和原则,及在典型情况下的实际操作和运用。 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相结合。 2、评价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李晓峰__通信原理复习

1. 两个二元消息符号 X X 求它们的熵。 解:利用式21 ()log M i i i H X P P ==-∑易见, )(881 .07.0log 7.03.0log 3.0)(221bit X H ≈--= )(971.12.0log 2.023.0log 3.02)(222bit X H ≈?-?-= 2. 习题二 解:(1)最大输出信噪比的时刻为:T (2)

(3)最大输出信噪比值:

习题三 1. 2. 一个AM 信号具有如下形式: ()[]202cos300010cos6000cos2c s t t t f t πππ=++ 其中5 10c f =Hz ;

(1) 试确定每个频率分量的功率; (2) 确定调制指数; (3) 确定边带功率、全部功率,以及边带功率与全部功 率之比。 解:(1)试确定每个频率分量的功率 ()[]202cos300010cos 6000cos 220cos 2cos 2(1500)cos 2(1500)5cos 2(3000)5cos 2(3000)c c c c c c s t t t f t f t f t f t f t f t ππππππππ=++=+++-+++- ()s t 的5个频率分量及其功率为: 20cos 2c f t π:功率为200w ;cos 2(1500)c f t π+:功率为0.5w ; cos 2(1500)c f t π-:功率为0.5w ;5cos 2(3000)c f t π+:功率为 12.5w ;5cos 2(3000)c f t π-:功率为12.5w 。 (2)确定调制指数 ()[][]202cos300010cos 6000cos 22010.1cos30000.5cos 6000cos 2c c s t t t f t t t f t ππππππ=++=++ 因此()0.1cos30000.5cos6000m t t t ππ=+, ()max 0.6AM m t β==????。 (3)确定边带功率、全部功率,以及边带功率与全部功 率之比 5个频率分量的全部功率为: 20020.5212.5226total P w w w w =+?+?= 边带功率为:20.5212.526side P w w w =?+?= 边带功率与全部功率之比:260.115226 AM η == 3. 用调制信号()cos2m m m t A f t π=对载波cos 2c c A f t π进行调制后得到的已调信号为()()1cos 2c c s t A m t f t π=+????。为了能够无失真地通过包络检波器解出()m t ,问m A 的取值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 如果1m A >,即发生了过调制,包络检波器此时将无

音乐基础理论教程(简洁实用)

音乐基础理论教程(简洁实用) 音乐理论基础教程(,) 您好朋友,欢迎您的到来。这里是我为大家提供的简单音乐理论。采用的是李重光的<音乐理论基础教程>本书是为中等音乐学校编写的“基本乐理”试用教材。书中重点介绍了五线谱的乐理知识。全书共分十五章,包括间律、记谱法、调节器式、音程、和弦、节奏、节拍、音乐的速度与力度、转调、移调、装饰音和旋律的知识。内容丰富,简明。适合广大专业工作者和业余音乐爱好者学习,参考。所以还请您常来看看哦(相信对您一定有所帮助( 第一章音及音高 第一节音 ,、音: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而产生的(在自然界中能为我们人的听觉所感受到的音是非常多的,但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在音乐当中所使用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特意挑选出来的。 ,、音的体系:音乐中的音被组成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现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音的性质: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个性质。 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的时间内震动的次数(频率)而决定的。震动次数高音则高,震动次数少则音低。 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音的延续时间长则音长,音的延续时间短则音短。 音的强弱是由于音的振幅(音的震动范围的幅度)的大小而决定的。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音色则是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而不同。

音的以上四种性质,在音乐表现中是非常重要的,但音的高低和长短则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的。 4 、乐音与噪音:由于音的震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5 、复合音:许多音的结合叫复合音。 第二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 乐音体系: 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 音列: 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的次序排列起来( 音级;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音级(分为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 基本音级:指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它的名称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法来表示( 变化音级:指把基本音级升高或者降低而来的音( 升记号, 降记号 b 还原记号 第三节音组 在键盘上(钢琴),,个键组成重复循环的七个基本音级名称,因 此在音列中就产生了许多同名的音,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将音列分成许多个组:

通信原理 李晓峰 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一 1. (略) 2. 两个二元消息符号 X 与 2 X 的取值及概率分别为: 解:利用式21 () log M i i i H X P P ==-∑易见, )(881 .07.0log 7.03.0log 3.0)(221bit X H ≈--= )(971.12.0log 2.023.0log 3.02)(222bit X H ≈?-?-= 3. (略) 4. 假定电话按键由10个数字、“*”与“#”组成,按压每个数字键的概率均为0.099,按 压“*”或“#”的概率各为0.005,拨号速率为2次/s 。试求(1)每次按键产生的熵与连续拨号的熵率?(2)如果每次按键采用4位二进制表示,拨号产生的二进制数据率(二元符号率)? 解: (1)利用式21 () log M i i i H X P P ==-∑, 22100.099log 0.09920.005log 0.0053.356bits/key H =-?-?≈ 连续按键产生的熵率 3.356/ 6.7120.5/H bits key R T s key ===/bits s (2)拨号产生的二进制数率, 4/2/8/bit key key s bits s ?= 5. (略) 6. 假定容量为4.7GB 的DVD 盘可存储133分钟的数字音视频资料,试计算该数字音视频信 号的数据率(二元符号率)是多少? 解:数据率为 304.728/ 5.059Mbps 13360Bytes bits Byte R s ??==? 注意,1GB=309 2107374182410Bytes Bytes =≈,有时也可用910。

乐理学习笔记(要点概括)

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笔记 一.乐音体系 1. 四种性质: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2. 振动不规则,音的高低听起来不明显,叫做“噪音”。 3. 乐音体系: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的乐音的总和。 4. 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专指乐音) 5. 音列:按一定的音高关系和高低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列。 6. 半音: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 7. 全音:半音和半间之和 P2图 8. 音名:CDEFGAB 也叫基本音级,(在中世纪已经形成,当时差不多是唯一的音级。现在发展到八十多个。钢琴五十二个白键,一个音级到下一个的距离为“八度”,do re mi fa sol la si (这些音名多用于歌唱,故叫唱名。 9. 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 10. 升级音: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如升C、升D、相反是降级音 11. 重升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全音,如重升C、重升D,等,反之为重降。 12. 音组:乐音体系中八十多个音用来区分音分为若干组,它的标记是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如:c????1,d1,e1,f1,比小字一组高的各组,由低到高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依次写上数字“2”、“3”、“4”、“5”。比小字一组低的各组,由高到低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小字组用小写字母,大字组用大写字母。P10 图 13. 标准音: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高度是每秒钟振动440次的a音,即以小字一组的a 为“标准音”。乐音体系中的各音级,其高度都有一定的标准。 14. 中央C:位于乐音体系总音到中央的小字一组的c1。每秒振动约261次。 15. 定律法:确定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各种定律法。如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津、纯律等。 16. 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如c1-c2)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 17. 等音:音高相同而记法和意义不同的音。如升C、降D,重升B,这三个音在钢琴上音高是完全相同的。但记法和意义不同。可以看出,除了升G和降A 只有一个等音外,其他各音都有两个等音。 18. 复合音:平时听到某一音,一般由许多个音组合而成的。它的产生是由于发音体(以弦为例)振动时,不仅全段振动,它的各部分(二、三、四、五段等)也同时在振动。 19. 基音:由全弦振动产生的音,听的最清楚的 20. 泛音:由发音体各部分振动而产生,不易被听出的 21. 分音:构成复合音的各音 22. 音域:从低音到高音,音列的总范围。 23. 音区:音域中的一部分。根据音色的不同分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被认为是中音区,小字三,小字四,五为高音区,大字组,大字一组和二组为低音区。 二.五线谱 1. 记谱法:用书面的形式将音乐记录下来。

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音乐基础理论课程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和实践的最基本的知识,使学生获得学习、掌握和理解音乐及其表现方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从事音乐工作所必需的概念和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声乐、钢琴及其他音乐课程和发展音乐技能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五线谱,音高,音值、节奏,音程、和弦、调式等基础理论知识,正确规范的完成本课程所规定的理论、书写,键盘方面的作业,明确基本乐理的学科体系及其各基本范畴,以及各个范畴之间的联系,形成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在基本乐理方面所要求的自学意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一般音乐活动和音乐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乐理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在基本乐理各环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在内部思维和外部交流中的相关音乐基本概念的能力,并通过广泛地分析实例作品,加强对乐理知识的感性认识,以积累音乐经验,开拓艺术视野。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爱音乐的感情。培养学生对音乐相 关学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强学生中国传统音乐和国外音乐的理 解,使其具有爱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交流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学 前教育事业的热爱,具有爱岗敬业和服务社会的精神。

(三)参考学时:120—140 学时 (四)课程学分: 16课时计为一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六)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音乐基础教学过程中,应多开展视唱练耳、音乐鉴赏等课程。 教学方法灵活变通,可根据大纲制定的内容与进度进行,也可根据本学科体系提纲挈领地制定面授计划和讲授。 重点学习各种基本乐理的一般性概念和原则,及在典型情况下的实际操作和运用。 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相结合。 2、评价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教学评价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成绩为百分制;适当综合学生的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听课、作业)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机结合,综合

学乐理必备:李重光基础乐理笔记完整版!

学乐理必备:李重光基础乐理笔记完整版! 结合《史上最全的五线谱基础教程》阅读效果更佳一.乐音体系 1. 四种性质: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2. 振动不规则,音的高低听起来不明显,叫做“噪音”。 3. 乐音体系: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的乐音的总和。 4. 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专指乐音) 5. 音列:按一定的音高关系和高低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列。 6. 半音: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 7. 全音:一个全音等于两个半音。 8. 音名:CDEFGAB 也叫基本音级,(在中世纪已经形成,当时差不多是唯一的音级。现在发展到八十多个。钢琴五十二个白键,一个音级到下一个的距离为“八度”,do re mi fa sol la si (这些音名多用于歌唱,故叫唱名。 9. 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10. 升级音: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如升C、升D、相反是降级音11. 重升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全音,如重升C、重升D,等,反之为重降。12. 音组:乐音体系中八十多个音用来区分音分为若干组,它的标记是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如:c????1,d1,e1,f1,比小字一组高的各组,由低到高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依次写上数字“2”、“3”、“4”、“5”。比小字一组低

的各组,由高到低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小字组用小写字母,大字组用大写字母。13. 标准音: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高度是每秒钟振动440次的a音,即以小字一组的a 为“标准音”。乐音体系中的各音级,其高度都有一定的标准。14. 中央C:位于乐音体系总音到中央的小字一组的c1。每秒振动约261次。15. 定律法:确定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各种定律法。如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津、纯律等。16. 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如c1-c2)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17. 等音:音高相同而记法和意义不同的音。如升C、降D,重升B,这三个音在钢琴上音高是完全相同的。但记法和意义不同。可以看出,除了升G和降A只有一个等音外,其他各音都有两个等音。18. 复合音:平时听到某一音,一般由许多个音组合而成的。它的产生是由于发音体(以弦为例)振动时,不仅全段振动,它的各部分(二、三、四、五段等)也同时在振动。19. 基音:由全弦振动产生的音,听的最清楚的20. 泛音:由发音体各部分振动而产生,不易被听出的21. 分音:构成复合音的各音22. 音域:从低音到高音,音列的总范围。23. 音区:音域中的一部分。根据音色的不同分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被认为是中音区,小字三,小字四,五为高音区,大字组,大字一组和二组为低音区。

音乐教育《基本乐理》课程标准

《基本乐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学分:课程学时:授课对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课程定位 《基本乐理》是音乐教育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课,它是音乐理论科目中第一门 系统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课程,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也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通 过本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基本音乐素质、音乐技能、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是从事以音乐教育为职业的师资所必须熟练掌握的一 门基础理论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到理论支撑的基础作用。 该课程是音乐学科中的前导课程,为学习相关课程(如:视唱、声乐、钢琴)和后续课程(如:和声、钢琴即兴伴奏、小学音乐教学法、合唱指挥)打下坚实 的理论基础。它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学好其它音乐内容、进行音乐实践 活动的关键。 2.课程设计 《基本乐理》在课程设计中始终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本着以面向全体、注重个性为原则的基本理念,合理选取课程学习内容,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课程从岗位能力的需求为目标,重视理论联系实践和 学科间的融会贯通。通过“写、唱、弹”一体化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应用化、实 践化,将乐理概念化内容实例化,与视唱、声乐、钢琴等课程紧密结合,积极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理解、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 “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最终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三、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认识和了解与音乐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使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理论, 丰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及知识面 , 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⑵ 通过本学科教学,使学生掌握音乐语言要素和音乐表现手段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⑴ 通过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⑵ 能够将音乐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演唱、演奏中,提高学生应用工具学 习的能力。 ⑶ 通过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 乐的能力。 3.素质目标 ⑴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高尚的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和价值观。 ⑵ 培养审美情趣,开发智力,发展音乐才能,为学习其它音乐课程打下坚 实的理论基础。 ⑶ 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有高尚的音乐情趣,具备小学教师应具 有的音乐素质。

李重光乐理知识笔记

李重光乐理知识笔记

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笔记 一.乐音体系 1. 四种性质: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音高音值音强音色) 2. 振动不规则,音的高低听起来不明显,叫做“噪音”。 3. 乐音体系: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的乐音的总和。 4. 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专指乐音) 5. 音列:按一定的音高关系和高低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列。 6. 半音: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 7. 全音:半音和半间之和 8. 音名:CDEFGAB 也叫基本音级,(在中世纪已经形成,当时差不多是唯一的音级。现在发展到八十多个。钢琴五十二个白键,一个音级到下一个的距离为“八度”, do re mi fa sol la si (这些音名多用于歌唱,故叫唱名。 9. 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 10. 升级音: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如升C、升D、相反是降级 音

11. 重升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全音,如重升C、重升D,等,反之为重降。 12. 音组:乐音体系中八十多个音用来区分音分为若干组,它的标记是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如: c????1,d1,e1,f1,比小字一组高的各组,由低到高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依次写上数字“2”、“3”、“4”、“5”。比小字一组低的各组,由高到低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小字组用小写字母,大字组用大写字母。 13. 标准音: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高度是每秒钟振动440次的a 音,即以小字一组的a为“标准音”。乐音体系中的各音级,其高度都有一定的标准。 14. 中央C:位于乐音体系总音到中央的小字一组的c1。每秒振动约261次。 15. 定律法:确定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各种定律法。如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津、纯律等。 16. 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如c1-c2)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 17. 等音:音高相同而记法和意义不同的音。如升C、降D,重升B,这三个音在钢琴上音高是完全相同的。但记法和意义不同。可以看出,除了升G和降A只有一个等音外,其他各音都有两个等 音。

音乐理论基础试题

东乡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音乐理论基础试题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4分) 1 ?音有四种基本性质,其中有两种属性在音乐表现中更为突出,分别是 ()。 5?相同时间片段的强与弱,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叫做()I I A.节奏 B.拍子 I I ; C.变换拍子 D.节奏型 B. C D. 7. 可以按照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四个音所构成的和弦,叫做 ()。 A.大三和弦 B.小三和弦 C.七和弦 D.大七和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音有 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 四种特性。 2、音乐体系中的音,按照_______ 或_______ 次序排列起来,叫做_______ 。 3、音级有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两种。 4、音区是音域中的一部分,有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三种。 5、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订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国明朝大音乐 家 _________ 。 6、音符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为_______ 、_______ 、 ______ 。 7、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_________ 叫做音程。 8、旋律音程依照它的进行的方向分_______ 、_______ 、 ______ 。 三、按要求构成音程与和弦。(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以下列各音为根音,向上构成指定的音程。 2. 以下列各音为低音,向上构成指定的和弦 题 I I 答 I I 要不 I I 请 [| I 内 I I 线 I I 封 I I 密 I A.音高和音量 B.音高和音色 C.音高和音值 D.音色和音值 2.下列属于变化半音的两个音级是()。-C B.#F—#G -F-#A 3.在五线谱中,低音谱号叫做()。 谱号谱号 四线谱号谱号 4.五线谱低音谱表下加二线的音是()。 6 ?等于四分音符的三连音是(

李晓峰__通信原理复习资料

1. 两个二元消息符号X X 1X 1a 2a 2X 1a 2a 3a 4a P 0.3 0.7 P 0.3 0.2 0.3 0.2 求它们的熵。 解:利用式21 ()log M i i i H X P P ==-∑易见, )(881 .07.0log 7.03.0log 3.0)(221bit X H ≈--= )(971.12.0log 2.023.0log 3.02)(222bit X H ≈?-?-= 2. 习题二 解:(1)最大输出信噪比的时刻为:T (2)

(3)最大输出信噪比值:

习题三 1. 2. 一个AM 信号具有如下形式: ()[]202cos300010cos6000cos2c s t t t f t πππ=++ 其中5 10c f =Hz ;

(1) 试确定每个频率分量的功率; (2) 确定调制指数; (3) 确定边带功率、全部功率,以及边带功率与全部功 率之比。 解:(1)试确定每个频率分量的功率 ()[]202cos300010cos 6000cos 220cos 2cos 2(1500)cos 2(1500)5cos 2(3000)5cos 2(3000)c c c c c c s t t t f t f t f t f t f t f t ππππππππ=++=+++-+++- ()s t 的5个频率分量及其功率为: 20cos 2c f t π:功率为200w ;cos 2(1500)c f t π+:功率为0.5w ; cos 2(1500)c f t π-:功率为0.5w ;5cos 2(3000)c f t π+:功率为 12.5w ;5cos 2(3000)c f t π-:功率为12.5w 。 (2)确定调制指数 ()[ ][]202cos300010cos 6000cos 22010.1cos30000.5cos 6000cos 2c c s t t t f t t t f t ππππππ=++=++ 因此()0.1cos30000.5cos6000m t t t ππ=+, ()max 0.6AM m t β==????。 (3)确定边带功率、全部功率,以及边带功率与全部功 率之比 5个频率分量的全部功率为: 20020.5212.5226total P w w w w =+?+?= 边带功率为:20.5212.526side P w w w =?+?= 边带功率与全部功率之比:260.115226 AM η == 3. 用调制信号()cos2m m m t A f t π=对载波cos 2c c A f t π进行调制后得到的已调信号为()()1cos 2c c s t A m t f t π=+????。为了能够无失真地通过包络检波器解出()m t ,问m A 的取值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 如果1m A >,即发生了过调制,包络检波器此时将无

李晓峰通信原理习题答案CH1

4-1 习题 1. (略) 2. 两个二元消息符号 X 与X 的取值及概率分别为: 求它们的熵。 解:利用式21 ()log M i i i H X P P ==-∑易见, )(881.07.0log 7.03.0log 3.0)(221bit X H ≈--= )(971.12.0log 2.023.0log 3.02)(222bit X H ≈?-?-= 3. 4. 假定电话按键由10个数字、“*”与“#”组成,按压每个数字键的概率均为0.099,按压“*”或“#”的概率各为0.005,拨号速率为2次/s 。试求(1)每次按键产生的熵与连续拨号的熵率?(2)如果每次按键采用4位二进制表示,拨号产生的二进制数据率(二元符号率)? 解: (1)利用式21()log M i i i H X P P ==-∑, 22100.099log 0.09920.005log 0.005 3.356bits/key H =-?-?≈ 连续按键产生的熵率 3.356/ 6.7120.5/H bits key R T s key ===/bits s (2)拨号产生的二进制数率, 4/2/8/bit key key s bits s ?= 5. (略) 6. 假定容量为4.7GB 的DVD 盘可存储133分钟的数字音视频

4-2 资料,试计算该数字音视频信号的数据率(二元符号率)是多少? 解:数据率为 304.728/ 5.059Mbps 13360Bytes bits Byte R s ??==? 注意,1GB=3092107374182410Bytes Bytes =≈,有时也 可用910。 7. (略) 8. (略) 9. (略) 10. 假定电传打字机的信道带宽为300Hz ,信噪比为30dB (即,30/10/101000S N ==),试求该信道的容量。 解:利用式bps N S B C )1(log 2+= 有2C 300log (11000) 2.99()kbps =?+= 11. 假定某用户采用拨号上网,已测得电话线可用频带 300-3400Hz ,信噪比为25dB (即, 2.5/10S N =),试 计算该信道的容量;在选用调制解调器时,可选速率为56、28.8或9.6kbps 的调制解调器中哪个较合适? 解:带宽B=3400Hz-300Hz=3100Hz ,利用式 bps N S B C )1(log 2+=,有 2C 3100log (1316.23)25.73()kbps =?+= 故应采用28.8kbps 的调制解调器较合适(实际调制解调器会结合实际线路情况,自动降低速率,以充分利用信道资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