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四边形的折叠剪切旋转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四边形的折叠剪切旋转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四边形的折叠剪切旋转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四边形的折叠剪切旋转

C

D E

B

A 图②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四边形中的折叠、剪切、旋转与动点最值问题

一、折叠、剪切类问题

1、折叠后求度数

(1)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C 、BD 为折痕,则∠CBD 的度数为( )

A .600

B .750

C .900

D .950

(2)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D ′、C ′的位置,若∠EFB =65°,则∠AED ′等于( )

A .50°

B .55°

C .60°

D .65°

(3)用一条宽相等的足够长的纸条,打一个结,如图①所示,然后轻轻拉紧、压平就可以得到如图②所示的正五边形ABCDE ,其中∠BAC =____________度.

2、折叠后求长度

(1)将矩形纸片ABCD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AE 、EF 为折痕,∠BAE =30°,AB =3,折叠后,点C 落在AD 边上的C 1处,并且点B 落在EC 1边上的B 1处.则BC 的长为( ). A 、3 B 、2 C 、3 D 、32

(2)如图,已知边长为5的等边三角形ABC 纸片,点E 在AC 边上,点F 在AB 边上,沿着EF 折叠,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D 的位置,且E D B C ⊥,则CE 的长是( ) (A )10315- (B )1053-

(C )535- (D )20103-

(3)如图,将边长为8㎝的正方形ABCD 折叠,使点D 落在BC 边的中点E 处,点A 落在F 处,折痕为MN ,则线段CN 的长是( ) A .3cm B .4cm C .

5

cm

D .6cm

图①

A

B C D

E

F N M F

D

A

(4)如图,将矩形纸ABCD 的四个角向内折起,恰好拼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四边形EFGH ,若EH =3厘米,EF =4厘米,则边AD 的长是___________厘米.

(5)如图,是一张矩形纸片ABCD ,AD =10cm ,若将纸片沿DE 折叠,使DC 落在DA 上,点C 的对应点为点F ,若BE =6cm ,则CD =

(6)如图(1),把一个长为m 、宽为n 的长方形(m n >)沿虚线剪开,拼接成图(2)

,成为在一角去掉一个小正方形后的一个大正方形,则去掉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 A .2m n - B .m n - C .2m D .2n

3、折叠后求面积

(1)如图,有一矩形纸片ABCD,AB=10,AD=6,将纸片折叠,使AD 边落在AB 边上,折痕为AE ,再将△AED 以DE 为

折痕向右折叠,AE 与BC 交于点F ,则△CEF 的面积为( ) A .4

B .6

C .8

D .10

(2)如图,正方形硬纸片ABCD 的边长是4,点E 、F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若沿左图中的虚线剪开,拼成如下

右图的一座“小别墅”,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2 B .4 C .8 D .10

(3)如图a ,ABCD 是一矩形纸片,AB =6cm ,AD =8cm ,E 是AD 上一点,且AE =6cm 。操作:①将AB 向AE 折过去,使AB 与AE 重合,得折痕AF ,如图b ;②将△AFB 以BF 为折痕向右折过去,得图c 。则△GFC 的面积是( ) E A A A

B

B B C

C C G

D D D

F

F F

m

n n n

(2)

(1)

A.1cm 2

B.2 cm 2

C.3 c

m 2

D.4 cm 2

(4

)点E

、F 分别在一张长方形纸条ABCD 的边AD 、BC 上,将这张纸条沿着直线EF 对折后如图,BF 与DE 交于点G ,如果∠BGD=30°,长方形纸条的宽AB=2cm ,那么这张纸条对折后的重叠部分△GEF 的面积=______ cm 2

(5)如图,红丝带是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国际性标志.将宽为1cm 的红丝带交叉成60°角重叠在一起,则重叠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2.cm

(6)如图,一个四边形花坛ABCD ,被两条线段MN 、EF 分成四个部分, 分别种上红、黄、紫、白四种花卉,种植面积依次是S 1、S 2、S 3、S 4,若 MN ∥AB ∥DC 、EF ∥DA ∥CB ,请你写出一个关于S 1、S 2、S 3、S 4的等量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折叠、剪切后得图形

(1)将一张矩形纸对折再对折(如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得到①、②两部分,将①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

A .矩形

B .三角形

C .梯形

D .菱形

(2)在下列图形中,沿着虚线将长方形剪成两部分,那么由这两部分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三角形和梯形的是( )

A. B. C. D.

(3)小强拿了张正方形的纸如图(1),沿虚线对折一次如图(2),再对折一次得图(3),然后用剪刀沿图(3)中的虚线(虚线与底边平行)剪去一个角,再打开后的形状应是( )

(4)将一圆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图1,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开,得到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展开后的平

面图形是( )

(5)如图1所示,把一个正方形三次对折后沿虚线剪下,则所得的图形是( )

(6)如图,已知BC 为等腰三角形纸片ABC 的底边,AD ⊥BC ,AD=BC. 将

此三角形纸片沿AD 剪开,得到两个三角形,若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面四边形,则能拼出互不全等的四边形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7)如图7所示,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两次,然后在上面打3个洞,则纸片展开后是( )

5、折叠后得结论

(1)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身影.请看图,折叠一张三角形纸片,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就得到一个著名的几何定理,请你写出这一定理的结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_______°.”

(2)从边长为a 的正方形内去掉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如图1),然后将剩余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如图2),上述操作所能验证的等式是( )

A.a 2

–b 2

=(a+b)(a-b) B.(a –b)2

= a 2

–2ab+b 2

C.(a+b)2 = a 2 +2ab+ b 2

D.a 2 + ab = a (a+b)

(3)如图,一张矩形报纸ABCD 的长AB =a cm ,宽BC =b cm ,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将这张报纸沿着直线EF 对折后,矩形AEFD 的长与宽之比等于矩形ABCD 的长与宽之比,则a ∶b 等于( ). A .1:2 B .2:

1 C .1:3 D .3:1

(1)

(2)

A .

B .

C .

D .

6、折叠和剪切的应用

(1)如图,有一个边长为5的正方形纸片ABCD ,要将其剪拼成边长分别为a b ,的两个小正方形,使得

222

5a b +=.①a b ,的值可以是________(写出一组即可)

;②请你设计一种具有一般性的裁剪方法,在图中画出裁剪线,并拼接成两个小正方形,同时说明该裁剪方法具有一般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已四边形纸片ABCD ,现需将该纸片剪拼成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如果限定裁剪线

最多有两条,能否做到:__________(用“能”或“不能”填空)。若填“能”,请确定裁剪线的位置,并说明拼接方法;若填“不能”,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已知五边形ABCDE 中,AB//ED ,∠A =∠B =90°, 则可以将该五边形ABCDE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直线 有__________条,满足条件的直线可以这样趋确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有一个边长为a 的正六边形纸片ABCDEF.①六边形ABCDEF 的外接圆半径与内切圆半径之比为

_____________;②请你设计一种用剪刀只剪两刀将其拼为一个矩形(在图中画出裁剪线),叙述裁剪过程并简要说明得到的矩形是否是正方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有一个长:宽=2:1的长方形纸片ABCD.①含有30°、60°的直角三角形最短边与最长边之比为___________;②请你设计一种折叠一次使这张纸片出现30°和60°(在图中画出折叠线和折叠后图线),叙述折叠过程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C

B

A A B

E

D

C

(6)如图,有一个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是1cm 和3cm ,高为6cm.①现用一根细线从点A 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B ,那么细线最短需要________cm ;②若从点A 经过开始经过3个侧面缠绕n 圈到达点B ,此时细线最短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cm.③若有一个长方体的边长为a 的正方形,高为b ,那么细线从点A 到点C 的最短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 的边长为1,M 、N 分别是AD 、BC 边上的点,将纸片的一角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使A 落在MN 上,落点记为A ′,折痕交AD 于点E,若M 、N 分别是AD 、BC 边的中点,则A ′N= ; 若M 、N 分别是AD 、BC 边的上距DC 最近的n 等分点(2n ≥,且n 为整数),则A ′N=

(用含有n 的式子表示)

(8)如图,现有两个边长之比为1:2的正方形ABCD 与A ′B ′C ′D ′,点B 、C 、B ′、C ′在同一直线上,且点C 与点B ′重合,能否利用这两个正方形,通过裁割、平移、旋转的方法,拼出两个相似比为1:3的三角形? (填能或否),若你认为能,请在原图上画出裁剪线和拼接线说明你的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剪刀将形状如图1所示的矩形纸片ABCD 沿着直线CM 剪成两部分,其中M 为AD 的中点.用这两部分纸片可以拼成一些新图形,例如图2中的Rt △BCE 就是拼成的一个图形.

①用这两部分纸片除了可以拼成图2中的

Rt △BCE 外,还可以拼成一些四边形.请你试一试,把拼好的四边形分别画在图3、图4的虚框内.

②若利用这两部分纸片拼成的Rt △B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原矩形纸片中的边AB 和BC 的长分别为a 厘米、b 厘米,且a 、b 恰好是关于x 的方程01)1(2

=++--m x m x 的两个实数根,试求出原矩形纸片的面积. E

B

A C

B

A

M

C

D

M

图3

图4

图1

图2

A'

N

M B

C

A D

E D'

C'

(B')

A'

D

C B A

(10)在一张长12cm 、宽5cm 的矩形纸片内,要折出一个菱形.甲同学按照取两组对边中点的方法折出菱形EFGH (见

方案一),乙同学沿矩形的对角线AC 折出∠CAE=∠DAC ,∠ACF=∠ACB 的方法得到菱形AECF (见方案二),请你通过

计算,比较甲同学和乙同学的折法中,哪种菱形面积较大?

(11)有一张矩形形状的纸ABCD 如图所示,只用折叠的方法将直角三等分,步骤如下:

第一步:先把矩形对折,设折痕为MN ;

第二步:再把点B 折叠到折痕MN 上,折痕为AE ,点B 在MN 上的对应点为H ,沿AH 折叠. 此时,AE 、AH 是否就是直角BAD 的三等分线?并说明理由.

(12)如图,若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的四个角(阴影部分)剪掉,得一四边形A 1B 1C 1D 1.试问怎样剪,才能使剩下的图形仍为正方形,且剩下图形的面积为原正方形面积的9

5,

请说明理由(写出证明及计算过程).

A D E H

F

B

C G

(方案一)

A

D

E

F

B

C (方案二)

A

A

B B

C D

C D

M

N E H

A B C D N

M

A B

C

D M

二、旋转类问题

(1)如图,由“基本图案”正方形ABCO 绕O 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是 ( ).

图 A . B . C . D .

(2)如图,边长为1的两个正方形互相重合,按住其中一个不动,将另一个绕顶点A 顺时针旋转45°,则这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

(3)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一点,将△ABP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90°能 与△CBP'重合,若PB=3,则PP'=________________.

(4)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E 为CD 上一点,DE=1,以点A 为中心,把△ADE 顺时针旋转90°得△ABE',连接EE',则EE'=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在正方形ABCD 中,∠MAN=45°,∠MAN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CB ,DC (或延长线)于点M ,N.

(Ⅰ)如图①所示,当∠MAN 绕点A 旋转到BM ≠DN 时,求证:BM+DN=MN.

思路点拨:考虑证明BM+DN=MN 需将线段BM 、DN 转化到同一条直线上,再证明BM+DN=MN .可将△ADM 顺时针旋转90°

请你完成证明过程:

(Ⅱ)当∠MAN 绕点A 旋转到如图②所示时,线段BM ,DN 和MN 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猜想,并加以证

明.

B

A C

B A

C

B A

C B A C

C A

B O

O

O

O

O

A

D C B C '

D '

B '

E A

B

C

D

P

P'

N

A

B C

D

M

N

P

A

B

C D

P E

F

(6)在图1至图2中,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点D 是线段CE 的中点.四边形BCGF 和CDHN 都是正方形.AE 的中点是M .

(Ⅰ)如图1,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点N 与点G 重合时,点M 与点C 重合,求证:FM = MH ,FM ⊥MH ;

(Ⅱ)将图1中的CE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一个锐角,得到图2,求证:△FM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三、动点类问题

1、动点距离和最小值问题

(1)如图,菱形ABCD 中,AB=2,∠BAD=60°,E 是AB 的中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则PE+PB 的最小值是 .

(2)如图,梯形ABCD 中,AD//BC ,AB=CD=AD=1,∠B=60°,M 、N 分别为AD 、 BC 中点,P 为MN 上一动点,那么PC+PD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8,AE=3,CF=1,点P 是对角线AC 上一动点,则PE+PF 的最小值________.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 A C B 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顶点A 、B 分别在x 轴、

y

轴的正半轴上,3O A =,4O B =,D 为边OB 的中点.

(Ⅰ)若E 为边O A 上的一个动点,当△C D E 的周长最小时,求点E 的坐标;

(Ⅱ)若E 、F 为边O A 上的两个动点,且2EF =,当四边形C D EF 的周长最小时,求点E 、F 的坐标.

2、动点运动问题

(1)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16㎝,AD ﹦6㎝,动点P 、Q 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点P 以每秒3㎝的速度向B 移动,一直达到B 止,点Q 以每秒2㎝的速度向D 移动.⑴P 、Q 两点出发后多少秒时,为四边形PBCQ 的面积为

36㎝2

?⑵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PBCQ 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该时刻,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第(25)题

y B O

D

C

A x

E D '

y B O

D

C

A x

温馨提示:如图,可以作点D 关于x 轴的对称点D ',连接C D '与x 轴交于点E ,此时△C D E 的周长是最小的.这样,你只需求出O E 的长,就可以确定点E 的坐标了.

A

B

C

D Q

P

A

B C D

M N M N B

C

D

A

E

F O (2)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12cm ,BC=6cm ,点P 沿AB 边从点A 开始向B 以2cm/s 的速度移动,点Q 沿DA 边从点D 开始向点A 以1cm/s 的速度移动,如果P ,Q 同时出发,用t (s )表示移动的时间(0≤t ≤6).

(1)当t 为何值时,△QA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求四边形QAPC 的面积,并提供一个与计算结果有关的结论.

(3)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 ,∠B=90°,AB=14㎝,AD=15㎝,BC=21㎝.点M 从A 点开始,沿AD 边向D 运动,速度为1㎝/s ,点N 从点C 开始沿CB 边向点B 运动,速度为2㎝/s.如果点M 、N 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设时间为t s.(1)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MNCD 是平行四边形?(2)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MNCD 是等腰梯形?

(4)如图,在△ABC 中,点O 是AC 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 作直线MN//BC ,交∠ACB 的平分线于点E ,交∠ACB 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1)求证:OE=OF ;

(2)当点O 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 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3)在(2)的条件下,当△ABC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 是正方形?请你说明你的理由.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D ' C ' B ' D A B C M E F B E ' D ' A C D E F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为了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空间想象能力,近几年来中考中常出现折叠问题。几何图形的折叠问题,实际是轴对称问题。处理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搞清折叠前后哪些量变了,哪些量没变,折叠后有哪些条件可利用。所以一定要注意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即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有时可能还会出现平分线段、平分角等条件。这一类问题,把握住了关键点,并不难解决。 例1 (成都市中考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 EM 、FM 为折痕,折叠后的C 点落在'B M 或'B M 的延长线上,那么∠EMF 的度数是( ) A 、85° B 、90° C 、95° D 、100° 分析与解答:本题考查了有关折叠的知识。 由题意可知:∠BME=∠'EMC ,∠CMF=∠'FMC , ''180BMC CMC ∠+∠=°,又'C M 与'B M 重合, 则∠EMF=∠'EMC +∠'FMC =''11 ()18022 BMC CMC ∠+∠=?°= 90°,故选B 。 例2 (武汉市实验区中考题)将五边形ABCDE 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折痕为AF, 点E 、D 分别落在'E 、 'D 。已知∠AFC=76°,则'CFD ∠等于( ) A 、31° B 、28° C 、24° D 、22° 分析与解答:本题同样是考查了折叠的知识。根据题意得:'AFD AFD ∠=∠=180°-76°=104°,则'CFD ∠=104°-76°=28°,故选B 。 例3(河南省实验区中考题)如图,把矩形纸片OABC 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OA 、OC 分别落在x 轴、y 轴上,连结OB ,将纸片OABC 沿OB 折叠,使点A 落在点'A 的位置,若OB=5,1 tan 2 BOC ∠=,则点' A 的坐标为 。 分析与解答:本题考查了结合坐标系求解矩形折叠问题的能力。 x A ' B O y C A G E F

初中数学折叠问题

第1题图 第2题图 G 第3 题图第4题图 第5题图第6 题图 折叠问题文稿(不含压轴题) 1.如图,长方形ABCD 沿AE 折叠,使D 落在边BC 上的F 点处,如果∠BAF=60°,则∠DAE=___. 2.如图,折叠矩形纸片ABCD ,先折出折痕(对角线)BD ,再折叠,使AD 落在对角线BD 上,得折痕DG ,若AB = 2,BC = 1,求AG 的长. 3.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B ,CM 是斜边AB 的中线,将△ACM 沿直线CM 折叠,点A 落在D 处,如果CD 恰好与AB 垂直,那么∠A 等于_ ____. 4.如图,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 ,点D 落在BC 边的点F 处,折痕交CD 于点E ,已知AB=8cm, BC=10cm , 求EC 的长. 5.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A=90°,将BC 边折叠,使点B 与点D 重合,折痕经过点C ,若AD=2,AB=4,求∠BCE 的正切值. 6.如图,点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将点A 沿过DE 的直线拆叠. (1)说明点A 的对应点A '一定落在BC 上; (2)当A '在BC 中点处时,求证:AB=AC .

第7题图 7. 如图,矩形纸片ABCD 的长AD=9cm ,宽AB=3cm ,将其折叠,使点D 与点B 重合,那么折叠后DE 的长和折痕EF 的长分别是多少? 8. 如图是面积为1的正方形ABCD ,M 、N 分别为AD 、BC 边上的中点,将点C 折至MN 上,落在点P 位置,折痕为BQ ,连结PQ . (1)求MP 的长; (2)求证:以PQ 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等于 1 3 . 9. 把矩形ABCD 对折,设折痕为MN ,再把B 点叠在折痕上,得到Rt △ABE ,延长EB 交AD 于点F ,若矩形的宽CD=4. (1 )求证:△AEF 是等边三角形; (2)求△ AEF 的面积. 第8题图 第9题图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题型(九)折叠、旋转问题解析版

题型(九)折叠、旋转问题 1.(2017贵州安顺第7题)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D=4cm,把纸片沿直线AC折叠,点B落在E处,AE交DC于点O,若AO=5cm,则AB的长为() A.6cm B.7cm C.8cm D.9cm 【答案】C. 2.(2017湖南张家界第14题)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D=BC绕点B逆时针旋转30°得到线段BP,连接AP并延长交CD于点E,连接PC,则三角形PCE的面积为. 【答案】9 3.(2016·湖北荆门·3分)两个全等的三角尺重叠放在△ACB的位置,将其中一个三角尺绕着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DCE的位置,使点A恰好落在边DE上,AB与CE相交于点F.已知∠ACB=∠DCE=90°,∠B=30°,AB=8cm, 则CF= 2cm. 4.(2017甘肃兰州第14题)如图,在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DEFG中,点G在CD上,2 DE=,将正方形DEFG 绕点D顺时针旋转60°,得到正方形''' +=( ) CE CG CE,则'' DE F G,此时点' G在AC上,连接'

1 【答案】AA 5.(2017浙江嘉兴第16题)一副含30?和45?角的三角板ABC 和DEF 叠合在一起,边BC 与EF 重合,12BC EF cm ==(如图1) ,点G 为边BC ()EF 的中点,边FD 与AB 相交于点H ,此时线段BH 的长是 .现将三角板DEF 绕点G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2),在CGF ∠从0?到60?的变化过程中,点H 相应移动的路径长共为 .(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12.1-18. 6.(2017辽宁沈阳第16题)如图,在矩形ABCD 中,53AB BC ==,,将矩形ABCD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矩形GBEF ,点A 落在矩形ABCD 的边CD 上,连接CE ,则CE 的长是 . . 7.(2015年重庆A4分)如图,矩形ABCD 中,10AB AD ==,连接BD , ∠DBC 的角平分线BE 交DC 于点E ,现把△BCE 绕点B 逆时针旋转,记旋转后的△BCE 为''BC E ?,当射线'BC 和射线'BE 都与线段AD 相交时,设交点分别F ,G ,若△BFD 为等腰三角形,则线段DG 长为 ▲ .

初中数学中的折叠问题电子教案

初中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一、矩形中的折叠 1.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其中BC,BD为折痕, 折叠后BG和BH在同一条直线上,∠CBD= 度. 2.如图所示,一张矩形纸片沿BC折叠,顶点A落在点A′处, 再过点A′折叠使折痕DE∥BC,若AB=4,AC=3,则△ADE的面积是. 3.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4,AD=3,折叠纸片使AD边与对角线BD重合,得折痕DG,求AG的长. 根据对称的性质得到相等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再在直角三角 形中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 4.把矩形纸片ABCD沿BE折叠,使得BA边与BC重合,然后再沿着BF折叠,使得折痕BE也与BC边重合,展开后如图所示,则∠DFB等于() 注意折叠前后角的对应关系 5.如图,沿矩形ABCD的对角线BD折叠,点C落在点E的位置,已知BC=8cm,AB=6cm,求折叠后重合部分的面积. 重合部分是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3 2 1 F E D C B A G A' C A B D

6.将一张矩形纸条ABCD按如图所示折叠,若折叠角∠FEC=64°,则∠1= 度;△EFG 的形状三角形. 对折前后图形的位置变化,但形状、大小不变,注意一般 情况下要画出对折前后的图形,便于寻找对折前后图形之 间的关系,注意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GEF 7.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下的顺序进行折叠:对折,展平,得折痕EF(如图①);延CG折叠,使点B落在EF上的点B′处,(如图②);展平,得折痕GC(如图③);沿GH折叠,使点C落在DH上的点C′处,(如图④);沿GC′折叠(如图⑤);展平,得折痕GC′,GH(如图⑥). (1)求图②中∠BCB′的大小; (2)图⑥中的△GCC′是正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理清在每一个折叠过程中的变与不变 8.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8,将其沿EF折叠,则图中 ①②③④四个三角形的周长之和为 折叠前后对应边相等 9.如图,将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沿着折痕EF折叠,使点B 落在边AD的中点G处,求四边形BCFE的面积 注意折叠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对应边与对应角相等 10.如图,将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不与A、D重合.MN 为折痕,折叠后B’C’与DN交于P. (1)连接BB’,那么BB’与MN的长度相等吗?为什么? (2)设BM=y,AB’=x,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3)猜想当B点落在什么位置上时,折叠起来的梯形 MNC’B’面积最小?并验证你的猜想. 5 4 1 32 G D‘ F C‘ D B C A E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旋转的综合含详细答案

一、旋转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1,在□ABCD中,AB=6,∠B= (60°<≤90°). 点E在BC上,连接AE,把△ABE沿AE折叠,使点B与AD上的点F重合,连接EF. (1)求证:四边形ABEF是菱形; (2)如图2,点M是BC上的动点,连接AM,把线段AM绕点M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MN,连接FN,求FN的最小值(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详见解析;(2)FE·sin(-90°) 【解析】 【分析】 (1)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得AF∥BE,所以∠FAE=∠BEA,由折叠的性质得 ∠BAE=∠FAE,∠BEA=∠FEA,所以∠BAE=∠FEA,故有AB∥FE,因此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又BE=EF,因此可得结论; (2)根据点M在线段BE上和EC上两种情况证明∠ENG=90°-,利用菱形的性质得到∠FEN=-90°,再根据垂线段最短,求出FN的最小值即可. 【详解】 (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FAE=∠BEA, 由折叠的性质得∠BAE=∠FAE,∠BEA=∠FEA, BE=EF, ∴∠BAE=∠FEA, ∴AB∥FE, ∴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 又BE=EF, ∴四边形ABEF是菱形; (2)①如图1,当点M在线段BE上时,在射线MC上取点G,使MG=AB,连接GN、EN.

∵∠AMN=∠B=,∠AMN+∠2=∠1+∠B ∴∠1=∠2 又AM=NM,AB=MG ∴△ABM≌△MGN ∴∠B=∠3,NG=BM ∵MG=AB=BE ∴EG=AB=NG ∴∠4=∠ENG= (180°-)=90°- 又在菱形ABEF中,AB∥EF ∴∠FEC=∠B= ∴∠FEN=∠FEC-∠4=- (90°-)=-90° ②如图2,当点M在线段EC上时,在BC延长线上截取MG=AB,连接GN、EN. 同理可得:∠FEN=∠FEC-∠4=- (90°-)=-90° 综上所述,∠FEN=-90° ∴当点M在BC上运动时,点N在射线EH上运动(如图3) 当FN⊥EH时,FN最小,其最小值为FE·sin(-90°)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求最短距离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分类讨论得出∠FEN =-90°,再运用垂线段最短求出FN的最小值.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4),B(4,4),点M,N是射线OC上两动点(OM<

中考数学折叠问题

2016年中考专题:折叠问题 折叠型问题是近年中考的热点问题,通常是把某个图形按照给定的条件折叠,通过折叠前后图形变换的相互关系来命题。折叠型问题立意新颖,变幻巧妙,对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效。 图形折叠问题中题型的变化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图形的翻折部分在折叠前和折叠后的形状、大小不变,是全等形; 2.图形的翻折部分在折叠前和折叠后的位置关于折痕成轴对称; 3.将长方形纸片折叠,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4.解决折叠问题时,要抓住图形之间最本质的位置关系,从而进一步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 5.充分挖掘图形的几何性质,将其中的基本的数量关系,用方程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迅速求解,这是解题时常用的方法之一。 折叠问题数学思想: (1)思考问题的逆向(反方向), (2)从一般问题的特例人手,寻找问题解决的思路; (3)把一个复杂问题转化为解决过的基本问题的转化与化归思想; (4)归纳与分类的思想(把折纸中发现的诸多关系归纳出来,并进行分类); (5)从变化中寻找不变性的思想.用“操作”、“观察”、“猜想”、“分析”的手段去感悟几何图形的性质是学习几何的方法。 折叠问题主要有以下题型: 题型1:动手问题 此类题目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它包括裁剪、折叠、拼图,它既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往往与面积、对称性质联系在一起. 题型2:证明问题 动手操作的证明问题,既体现此类题型的动手能力,又能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进行全等、相似等证明.题型3:探索性问题 此类题目常涉及到画图、测量、猜想证明、归纳等问题,它与初中代数、几何均有联系.此类题目对于考查学生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领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有一定的作用,也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论。 典型例题 一.折叠后求度数 例1.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C、BD为折痕,则∠CBD的度数为()A.600B.750C.900D.950 练习 1.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 A.50°B.55°C.60°D.65°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16矩形折叠问题(最新整理)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16——矩形折叠问 来源:家学网【相信自己,掌握未来,家学网值得信赖!】2012年05月18日

思路分析:找到由折叠产生的所有等量关系,其中也需要用到方程思想(设未知数,并表示出 其他线段长度) 例2.在长方形ABCD 中,AB=4,BC=8,将图形沿着AC 对折,如 图所示:(1)请说明△ABF △CFF(2)求 思路分析: 在多问设置的证明题中,前几问往往是为后面的问题服务的;所以得到全等之后,也就是得 到了多组等量关系,此时我们再来设未知数,自然可以表示出其他线段了. 例3. 在长方形 ABCD 中,AB=3,BC=5,将图形沿着 EF 对折,使得 B 点与 D 点重合。 (1)说明 DE=DF

(2)求 (3)求EF 的长度 思路分析:(1)要说明 DE=DF,有两种思路: ①可说明全等; ② 可说明△DEF 是等腰三角形,DE、DF 是两腰 所以这个题目既要有能力说明全等也要有能力说明等腰 例4 如图①,将边长为4cm 的正方形纸片 ABCD 沿EF 折叠(点 E、F 分别在边 AB、CD 上), 使点B 落在AD 边上的点 M 处,点 C 落在点 N 处,MN 与CD 交于点 P,连接 EP. (1)如图②,若M 为AD 边的中点,①,△AEM的周长= cm;②求证:EP=AE+DP; (2)随着落点 M 在AD 边上取遍所有的位置(点M 不与A、D 重合),△PDM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 请说明理由. 思路分析:(1)①设 AE=x,由折叠的性质可知 EM=BE=12-x,在Rt△AEM 中,运用勾股定理求AE;②过点 F 作FG⊥AB,垂足为 G,连接 BM,根据折叠的性质得点 B 和点M 关于EF 对称, 即BM⊥EF,又AB=FG,∠A=∠EGF=90°,可证△ABM≌△GFE,把求 EF 的问题转化为求 BM;(2)设AE=x,AM=y,则 BE=EM=12-x,MD=12-y,在Rt△AEM中,由勾股定理得出 x、y 的关 系式,可证Rt△AEM∽Rt△DMP,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求△DMP的周长. 三.能力训练 1.如图所示,如果将矩形纸沿虚线①对折后,沿虚线②剪开,剪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展开后 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则展开后三角形的周长是().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专题:漫谈折叠问题(二) 、折叠问题小技巧 A 要注意折叠前后线段、角的变化,全等图形的构造; B 通常要设求知数; C 利用勾股定理构造方程。 、折叠问题常见考察点 (一)求角的度数 1. 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 △KBC 纸片,点D E 分 别是边AB AC 上,将△KBC 沿着DE 折叠压平,A 与A 重合,若ZA=75°则△+£=【 】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AB= AC, △BAO 50° △BAC 的平分线与 AB 的中垂线交于点 D. 75 ABCC 中,虫=70°,将平行四边形折叠,使点 D C 分别落在点F 、E C. 105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折痕为MN 则△KMF 等于【 D . 20° 3.如图,在等腰 △XBC 中,

C沿EF折叠后与点Q重合,则?EF的度数是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

4.如图,将正方形ABCD沿BE对折,使点A落在对角线BD上的A处,连接A'C,则 5.如图,在△KBC中,D,、E分别是边AB AC的中点,ZB=5O°o现将△KDE沿DE折叠,点A落在三角形所在平面内的点为A i,则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对称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的性质。 (二)求线段长度 1. 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勺边长为3,点E、F分别在边BC CD上,将AB AD分别和AE、 AF折叠,点B、D恰好都将在点G处,已知BE=1,贝U EF的长为【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正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 2. 如图,矩形ABCD中,点E在边AB上,将矩形ABCD沿直线DE折叠,点A 恰好落在边BC的点F处?若AE= 5, BF= 3,则CD的长是【 A. 7 B . 8 C . 9 D . 10 【考点】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旋转的经典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一、旋转 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在△ABC 中,AB=AC ,∠BAC=α(?<

(3)∵∠BCD=60°,∠BCE=150°,∴DCE 1506090∠=?-?=?。 又∵∠DEC=45°,∴△DC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C=CE=BC 。 ∵∠BCE=150°,∴(180150) EBC 152 ?-?∠= =?。 而1 EBC 30152 α∠=?-=?。∴30α=?。 (1)∵AB=AC ,∠BAC=α,∴180ABC 2 α ?-∠= 。 ∵将线段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D ,∴DBC 60∠=?。 ∴180ABD ABC DBC 603022 αα ?-∠=∠-∠= -?=?-。 (2)由SSS 证明△ABD ≌△ACD ,由AAS 证明△ABD ≌△EBC ,即可根据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 形是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得出结论。 (3)通过证明△DC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180150) EBC 152 ?-?∠==?,由(1) 1 EBC 302α∠=?-,从 而1 30152 α?-=?,解之即可。 2.已知正方形ABCD 中,E 为对角线BD 上一点,过E 点作EF ⊥BD 交BC 于F ,连接DF ,G 为DF 中点,连接EG ,CG . (1)请问EG 与CG 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将图①中△BEF 绕B 点逆时针旋转45°,如图②所示,取DF 中点G ,连接EG ,CG .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将图①中△BEF 绕B 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③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出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结论仍然成立 【解析】 【分析】 (1)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证出CG =EG . (2)结论仍然成立,连接AG ,过G 点作MN ⊥AD 于M ,与EF 的延长线交于N 点;再证

(精心整理)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图形折叠问题及答案

2017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 图形折叠问题综合复习 一选择题: 1.如图,E是矩形ABCD中BC边的中点,将△ABE沿AE折叠到△AFE,F在矩形ABCD内部,延长AF交DC于G点,若∠AEB=55°,则∠DAF=( ) A.40° B.35° C.20° D.15° 2.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 A.50° B.55° C.60° D.65° 3.如图,把矩形ABCD沿EF翻折,点B恰好落在AD边的B′处,若AE=2,DE=6,∠EFB=60°,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 A.12 B.24 C.12 D.16 4.如图,已知矩形ABCD沿着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E,AD=8,AB=4,则DE长为() A.3 B.4 C.5 D.6 5.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若AB=3,则BC的长为()

A.1 B.2 C. D. 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4,将矩形沿AC折叠,则重叠部分△AFC的面积为() A.12 B.10 C.8 D.6 7.如图,矩形ABCD中,点E在边AB上,将矩形ABCD沿直线DE折叠,点A恰好落在边BC的点F处.若AE=5,BF=3,则CD的长是() A.7 B.8 C.9 D. 10 8.如图,菱形纸片ABCD中,∠A=60°,折叠菱形纸片ABCD,使点C落在DP(P为AB中点)所在的直线上,得到经过点D的折痕DE.则∠DEC的大小为() A.78° B.75° C.60° D.45° 9.如图,将边长为12cm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得点A落在CD边上的点E处,折痕为MN.若CE的长为7cm,则MN的长为() A. 10 B. 13 C. 15 D. 12 10.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的四个角向内翻折,恰好拼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四边形EFGH,若EH=12厘米,EF=16厘米,则边AD的长是 ( ) A.12厘米 B.16厘米 C.20厘米 D.28厘米

中考数学折叠问题分析

中考数学“折叠”问题分析 平顶山市第二十七中学 高国普 2019年4月

中考数学“折叠”问题分析 一、近年来河南中考数学题中“折叠”考查内容 ①直接考查折叠的性质(全等变换); 与点坐标、角度结合,借助折叠(轴对称)的性质转移边、角,一般作为选择、填空题中的简单题、中等题进行考查。 ②在考查折叠的性质同时,对折叠作图提出了要求; 结合起来考查,以特殊△、正方形、矩形的折叠为背景,考查学生分类作图、分析转化、设计方案求解的能力,一般作为填空题中的小压轴出现。 ③将折叠作为背景放在综合问题中进行考查,侧重考查折叠特征的理解以及常见相关的常见组合搭配、套路等

二、轴对称(折叠)的思考层次 (1)全等变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对称轴性质:①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②对称轴上的点到对应点的距离相等。 (3)组合搭配:矩形背景下常出现等腰三角形、 两次折叠常出现直角,60°角; 折叠会出现圆弧等. (4)作图:关注对称轴和对应点,有时需要依据不变特征分析转化,补全图形。 三、15题基本解题步骤: 1.研究背景图形:求解边、角;表达式、坐标(尤其注意特殊角) 2.组合特征、辨识结构: 先考虑折叠,根据折叠的思考层次尝试分析;然后从存在性问题出发,考虑不变特征以及需要满足的条件因素;两者组合进行分析. 3.依据特征分类,作图 4.求解、验证 应用举例 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9的正方形纸片,将其沿MN折叠, 使点B落在CD边上的B'处,点A的对应点为A',且B'C=3,则 BN=______,AM=______ ,MN=______. 四、直角思考层次: 1.边:勾股定理 2.角:互余(常多个直角配合进行角的传递) 3.面积:看作高(考虑等积公式) 4.常见组合搭配 ①直角+中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 ②直角+特殊角(由特殊角构造直角三角形) ③直角+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母子型相似) ⑤弦图结构 ⑥三等角模型 ⑦斜直角放正 ⑧十字模型 5.函数背景下: 6.圆背景下:90°圆周角——直径 注:常由顶点移动的90°直角考虑该顶点所在的圆 应用举例 直角结构——固定用法“斜直角放正” ①一线三等角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专题:漫谈折叠问题(二) 一、折叠问题小技巧 A 要注意折叠前后线段、角的变化,全等图形的构造; B 通常要设求知数; C 利用勾股定理构造方程。 二、折叠问题常见考察点 (一)求角的度数 1.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是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1+∠2=【】 A.150°B.210°C.105°D.75°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70°,将平行四边形折叠,使点D、C分别落在点F、E处(点F、E都在AB所在的直线上),折痕为MN,则∠AMF等于【】

A.70° B.40° C.30° D.20° 3. 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BAC=50°.∠BAC的平分线与AB的中垂线交于点O,点C沿EF折叠后与点O重合,则∠CEF的度数是__________.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

4. 如图,将正方形ABCD沿BE对折,使点A落在对角线BD上的A′处,连接A′C,则∠BA′C=__________度. 5.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 ∠B=50°o.现将△ADE沿DE折叠,点A落在三角形所在平面内的点为A1,则∠BDA1的度数为__________°.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对称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的性质。 (二)求线段长度 1.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3,点E、F分别在边BC、CD上,将AB、AD分别和AE、AF折叠,点B、D恰好都将在点G处,已知BE=1,则EF的长为【】

初中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 . 初中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对于折叠问题,我们要明白: 1、折叠问题(翻折变换)实质上就是轴对称变换. 2、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对称轴是对应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3、对于折叠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实际操作图形的折叠,在画图时,画出折叠前后的图形,这样便于找到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4、在矩形(纸片)折叠问题中,重合部分一般会是一个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5、利用折叠所得到的直角和相等的边或角,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 一、矩形中的折叠 1.将一长方形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其中BC,BD为折痕,折叠后BG和BH在同一条直线上,∠CBD= 度. BC、BD是折痕,所以有∠ABC = ∠GBC,∠EBD = ∠HBD 则∠CBD = 90° 折叠前后的对应角相等 2.如图所示,一矩形纸片沿BC折叠,顶点A落在点A′处,再过点A′折叠使折痕DE∥BC,若AB=4,AC=3,则△ADE的面积是. 沿BC折叠,顶点落在点A’处,根据对称的性质得到BC垂直平分AA’,即AF = 1 2 AA’,又DE∥BC,得到△ABC ∽△ADE,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出三角形ADE的面积 = 24 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点的连线 3.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4,AD=3,折叠纸片使AD边与对角线BD重合,得折痕DG,求AG的长. 由勾股定理可得BD = 5,由对称的性质得△ADG ≌△ A’DG,由A’D = AD = 3,AG’ = AG,则A’B = 5 – 3 A' C D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折叠问题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折叠问题

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 ∠A′D′F=∠D=120°, ∴∠FD′M=180°-∠A′D′F=60°。 ∵D′F⊥CD ,∴∠D′FM=90°, ∠M=90°-∠FD′M=30°。 ∵∠BCM=180°-∠BCD=120° ,∴∠CBM=180°-∠BCM -∠M=30°。∴∠CBM=∠M。 ∴BC=CM。 设 CF=x ,D′F=DF=y , 则BC=CM=CD=CF+DF=x+y 。∴FM=CM+CF=2x+y, 在Rt△D′FM 中 ,tan∠M=tan30°=D F y 3FM 2x y '==+3-1x =。 ∴CF x 3-1FD y ==。故选A 。 3. (2012江苏连云港3分)小明在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中发现,将如图所示的矩形纸片ABCD 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使点A 落在BC 上的点E 处,还原后,再沿过点E 的直线折叠,使点A 落在BC 上的点F 处,这样就可以求出67.5°角的正切值是【 】

A3 1 B2+1 C.2.5 D5【答案】B。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勾股定理。 【分析】∵将如图所示的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上的点E处, ∴AB=BE,∠AEB=∠EAB=45°, ∵还原后,再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上的点F处, ∴AE=EF,∠EAF=∠EFA=045 = 2 22.5°。∴∠FAB=67.5°。 设AB=x,则AE=EF2x, ∴an67.5°=tan∠FAB= t FB2x+x21 ==。故选B。 AB x 4. (2012广东河源3分)如图,在折纸活动中, 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在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折叠问题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59套63专题) 专题31:折叠问题 一、选择题 1、 (2012广东梅州3分)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就是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1+∠2=【】 A.150° B.210° C.105° D.75° 【答案】A。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三角形内角与定理。 【分析】∵△A′DE就是△ABC翻折变换而 成,∴∠AED=∠A′ED,∠ADE=∠A′DE,∠A=∠A′=75°。 ∴∠AED+∠ADE=∠A′ED+∠A′DE=180°﹣75°=105°,∴∠1+∠2=360°﹣ 2×105°=150°。 故选A。 2、 (2012江苏南京2分)如图,菱形纸片ABCD中,∠A=600,将纸片折叠,点A、D分别落在A’、D’处,且A’D’经过B,EF为折痕,当D’FCD时,得值为【】 A、B、C、D、 【答案】A。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菱形得性质,平行得性质,折叠得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得三角函数值。 【分析】延长DC与A′D′,交于点M, ∵在菱形纸片ABCD中,∠A=60°, ∴∠DCB=∠A=60°,AB∥CD。 ∴∠D=180°∠A=120°。 根据折叠得性质,可得 ∠A′D′F=∠D=120°, ∴∠FD′M=180°∠A′D′F=60°。 ∵D′F⊥CD,∴∠D′FM=90°,∠M=90°∠FD′M=30°。

∵∠BCM=180°∠BCD=120°,∴∠CBM=180°∠BCM∠M=30°。∴∠CBM=∠M。 ∴BC=CM。 设CF=x,D′F=DF=y, 则BC=CM=CD=CF+DF=x+y。∴FM=CM+CF=2x+y, 在Rt△D′FM中,tan∠M=tan30°=,∴。 ∴。故选A。 3、 (2012江苏连云港3分)小明在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中发现,将如图所示得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B得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上得点E处,还原后,再沿过点E得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上得点F处,这样就可以求出67、5°角得正切值就是【】 A.+1 B.+1 C.2、5 D. 【答案】B。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得性质,矩形得性质,等腰三角形得性质,三角形内角与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勾股定理。 【分析】∵将如图所示得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B得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上得点E处, ∴AB=BE,∠AEB=∠EAB=45°, ∵还原后,再沿过点E得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上得点F处, ∴AE=EF,∠EAF=∠EFA==22、5°。∴∠FAB=67、5°。 设AB=x,则AE=EF=x, ∴an67、5°=tan∠FAB=t。故选B。 4、 (2012广东河源3分)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在 边AB、 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o,则∠1+∠2=【】 A.150o B.210o C.105o D.75o 【答案】A。 【考点】折叠得性质,平角得定义,多边形内角与定理。 【分析】根据折叠对称得性质,∠A′=∠A=75o。 根据平角得定义与多边形内角与定理,得 ∠1+∠2=1800-∠ADA′+1800-∠AEA′=3600-(∠ADA′+∠AEA′)=∠A′+∠A=1500。

初中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初中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监利县第一初级中学刘光杰 折叠问题(对称问题)是近几年来中考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类题型,学生往往由于对折叠的实质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对这类中档问题失分严重。本文试图通过对在初中数学中经常涉及到的几种折叠的典型问题的剖析,从中抽象出基本图形的基本规律,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常规方法。其实对于折叠问题,我们要明白: 1、折叠问题(翻折变换)实质上就是轴对称变换. 2、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对称轴是对应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3、对于折叠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实际操作图形的折叠,在画图时,画出折叠前后的图形,这样便于找到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4、在矩形(纸片)折叠问题中,重合部分一般会是一个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5、利用折叠所得到的直角和相等的边或角,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 一、矩形中的折叠 1.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其中BC,BD为折痕,折叠后BG和BH在同一条直线上,∠CBD= 度. BC、BD是折痕,所以有∠ABC = ∠GBC,∠EBD = ∠HBD 则∠CBD = 90° 折叠前后的对应角相等 2.如图所示,一张矩形纸片沿BC折叠,顶点A落在点A′处,再过点A′折叠使折痕DE∥BC,若AB=4,AC=3,则△ADE的面积是. 沿BC折叠,顶点落在点A’处,根据对称的性质得到BC垂直平分AA’,即AF = 1 2AA’, 又DE∥BC,得到△ABC ∽△ADE,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出三角形ADE的面积= 24

最新中考数学压轴题旋转问题带答案

旋转问题 考查三角形全等、相似、勾股定理、特殊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等。 旋转性质----对应线段、对应角的大小不变,对应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注意旋转过程中三角形与整个图形的特殊位置。 一、直线的旋转 1、(2009年浙江省嘉兴市)如图,已知A、B是线段MN上的两点,4 = MN,1 = MA,1 > MB.以A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点M,以B为中心逆时针旋转点N,使M、N x AB=.(1)求x的取值范围; (2)若△ABC为直角三角形,求x的值; (3)探究:△ABC的最大面积? 2、(2009年河南)如图,在Rt△ABC中,∠ACB=90°, ∠B=60°,BC=2.点0是AC的中点,过点0的直线l从与AC重合的位置开始,绕点0作逆时针旋转,交AB边于点D.过点C作CE∥AB交直线l于点E,设直线l的旋转角为α. (1)①当α=________度时,四边形EDBC是等腰梯形,此时AD的长为_________; ②当α=________度时,四边形EDBC是直角梯形,此时AD的长为_________; (2)当α=90°时,判断四边形EDBC是否为菱形,并说明理由. C (第1题)

解:(1)①当四边形EDBC是等腰梯形时,∠EDB=∠B=60°,而∠A=30°,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α=∠EDB-∠A=30,此时,AD=1; ②当四边形EDBC是直角梯形时,∠ODA=90°,而∠A=30°,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α=90°-∠A=60,此时,AD=1.5. (2)当∠α=90°时,四边形EDBC是菱形. ∵∠α=∠ACB=90°, ∴BC‖ED, ∵CE‖AB, ∴四边形EDBC是平行四边形. 在Rt△ABC中,∠ACB=90°,∠B=60°,BC=2, ∴∠A=30度, ∴AB=4,AC=2 , ∴AO= = . 在Rt△AOD中,∠A=30°, ∴AD=2, ∴BD=2, ∴BD=BC. 又∵四边形EDBC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EDBC是菱形. 3、(2009年北京市) 在ABCD中,过点C作CE⊥CD交AD于点E,将线段EC绕点E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EF(如图1) (1)在图1中画图探究: ①当P为射线CD上任意一点(P1不与C重合)时,连结EP1绕点E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EC1.判断直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翻转折叠问题

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翻转折叠问题 【专题点拨】 图形折叠是中考中常考题型,这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图形的认 知,特别是考察轴对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 等知识综合运用。 【解题策略】 有关图形折叠的相关计算,首先要熟知折叠是一种轴对称变换, 即位于折痕两侧的图形关于折痕成轴对称;然后根据图形折叠的性质,即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对应点的连线被折痕垂直 平分并结合勾股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相关计算. 【典例解析】 类型一:三角形折叠问题 例题1:(·浙江省湖州市·3分)如图1,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4,BC=7.如图2,在底边BC上取一点D,连结AD,使得 ∠DAC=∠ACD.如图3,将△ACD沿着AD所在直线折叠,使得点C落在点E处,连结BE,得到四边形ABED.则BE的长是() A.4 B. C.3D.2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四点共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只要证明△ABD∽△MBE,得=,只要求出BM、BD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AB=AC, ∴∠ABC=∠C, ∵∠DAC=∠ACD, ∴∠DAC=∠AB C, ∵∠C=∠C, ∴△CAD∽△CBA, ∴=, ∴=, ∴CD=,BD=BC﹣CD=, ∵∠DAM=∠DAC=∠DBA,∠ADM=∠ADB, ∴△ADM∽△BDA, ∴=,即=, ∴DM=,MB=BD﹣DM=, ∵∠ABM=∠C=∠MED, ∴A、B、E、D四点共圆, ∴∠ADB=∠BEM,∠EBM=∠EAD=∠ABD,

∴△ABD∽△MBE, ∴=, ∴BE===. 故选B. 变式训练1: (·吉林·3分)在三角形纸片ABC中,∠C=90°,∠B=30°,点D(不与B,C重合)是BC上任意一点,将此三角形纸片按下列方 式折叠,若EF的长度为a,则△DEF的周长为(用含a的式子表示). 类型二:平行四边形折叠问题 例题2:(·湖北武汉·3分)如图,在□ABCD中,E为边CD上一点,将△ADE沿AE折叠至△AD′E处,AD′与CE交于点F.若∠B =52°,∠DAE=20°,则∠FED′的大小为_______.

(完整版)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D E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为了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空间想象能力,近几年来中考中常出现折叠问题。几何图形的折叠问题,实际是轴对称问题。处理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搞清折叠前后哪些量变了,哪些量没变,折叠后有哪些条件可利用。所以一定要注意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即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有时可能还会出现平分线段、平分角等条件。这一类问题,把握住了关键点,并不难解决。 例1 (成都市中考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 EM 、FM 为折痕,折叠后的C 点落在'B M 或'B M 的延长线上,那么∠EMF 的度数是( ) A 、85° B 、90° C 、95° D 、100° 分析与解答:本题考查了有关折叠的知识。 由题意可知:∠BME=∠'EMC ,∠CMF=∠'FMC , ''180BMC CMC ∠+∠=°,又'C M 与'B M 重合, 则∠EMF=∠'EMC +∠'FMC =''11 ()18022 BMC CMC ∠+∠=?°= 90°,故选B 。 例2 (武汉市实验区中考题)将五边形ABCDE 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折痕为AF, 点E 、D 分别落在'E 、 'D 。已知∠AFC=76°,则'CFD ∠等于( ) A 、31° B 、28° C 、24° D 、22° 分析与解答:本题同样是考查了折叠的知识。根据题意得:'AFD AFD ∠=∠=180°-76°=104°,则'CFD ∠=104°-76°=28°,故选B 。 例3(河南省实验区中考题)如图,把矩形纸片OABC 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OA 、OC 分别落在x 轴、y 轴上,连结OB ,将纸片OABC 沿OB 折叠,使点A 落在点'A 的位置,若1 tan 2 BOC ∠=,则点' A 的坐标为 。 分析与解答:本题考查了结合坐标系求解矩形折叠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