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 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

【学习目标】

1、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2、高考考纲:商业的发展

3、重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4、难点: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勾画书中重点语句,弄清知识结构。(总预习时间45分钟)

课前预习案

1、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品经济水平较低的原因是

①士族庄园经济的发展②连年战争的破坏

③江南经济的开发④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超过了前代,最能说明上述结论的是

A.可以纳银代役 B.农村中“草市”兴起

C.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 D.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3、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反映了

A.封建社会以农为本

B.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C.封建社会商业兴盛

D.封建统治者重视商业和农业的发展,轻视手工业的发展

4、唐诗中有“终朝看火耕”和“山火烧山田”等诗句,这种状况表明:

A.唐朝人己关注到可持续发展问题 B.江南农业仍处于刀耕火种阶段

C.人们寻求各种方法解决人地矛盾 D.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5、唐朝刘禹锡《竹子词》:“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温庭筠《烧歌》:“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下列对上述诗句分析的正确的是:

①描写了唐朝时放火烧山,开垦山地的现象

②江南地区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③对生态平衡产生了不利影响④圩田更加普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6、某地出土一张明代地契,该地契反映当时租佃制下的农民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不可能包括

A.生产关系的调整 B.在选择雇主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权

C.和商品经济发生关系 D.雇佣关系取代了租佃关系

7、洛阳、开封的商业在唐宋时盛极一时,到元代却衰落下去,这与元朝时哪一因素有关

A.政治中心迁至北京 B.民族分化政策的影响

C.京杭大运河改道山东 D.只注意发展海运和对外贸易

8、假设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下列哪种活动?

A、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B、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

C、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D、他的商业活动受到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

9、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秦国产生的最重要作用是()

A、巩固封建小农经济

B、增强了统一战争的物质力量

C、根除土地兼并现象

D、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

10、马克思说:“商业依赖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

试用这一观点,以两宋为例,说明商业城镇的发展是如何促使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发展的?并分析商业城镇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有什么?

北宋商业城镇数量增多,大城市里店铺很多,突破了唐朝对“市”的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东京居民达20多万户,娱乐场所“瓦肆”出现,显示城镇繁华,《清明上河图》的画面,说明传统政治性城市向商业城市转化。

城镇发展促使北宋商品经济也有较大发展,纸币——交子首先在我国商品交换中出现。榷场贸易不断扩大。海外贸易方面,与许多国家已有经济往来,南宋时发展更快,以广州、泉州、明州为主要港口,对外贸易东达日本、朝鲜,西至非洲。

影响:农村人口走向城镇,城市人口增多,商品经济交流关系浸润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海上贸易发展,商品经济处于世界前列。

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课堂探究案

二、合作探究、展示成果(18分钟)

探究一:古代中国商业的繁荣:

材料一 (唐朝)长安中,(苏寰)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催珍怪之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皆致之数万,唯寰挺身而去。-----《旧唐书》卷88

材料二 (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文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唐会要》卷86

材料三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 材料三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扬州等城市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四夜市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唐代诗人李绅的《宿扬州》

材料五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六隋唐时期的工商业城市

请回答:

(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

(3)根据材料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答案、(1)商人聚集;店铺林立;货物丰富;城市繁华;扬一益二

(2)地理位置优越;设置盐铁转运使;有保护商贸的政策。

(3)原因:交通要冲;手工业、商业发达;城市人口增加。

探究二:古代中国城市

材料一于长安及五都(即下面所说的五个重要的城市)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司市称师。市之地五都异之。置交承五人,钱府丞一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下车(到任)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隋书·令狐熙传》

材料三两京诸市: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两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辩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新唐书·百官志》材料四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宋令要辑加稿》

材料五(宋代的记录)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具是,即无容虚之屋……客贩往来……曾无虚日。——《梦梁录》

请回答:

(1)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隋唐时期是如何进行商业管理的?

(2)与材料一相比,隋唐时期的商业管理与汉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3)材料四和材料五中反映两宋时期城市商业活动,与隋唐相比,有哪些重大变化?

(4)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自汉到宋的商业管理变化?

答案、(1)禁止沿街开设店铺,有专门的交易场所市;有专门的政府官员进行管理;市的交易活动有时问限制。

(2)城市中划有专门的市;市中有官员进行管理。

(3)打破时间的限制出现夜市;打破商业活动的地区限制可以沿街开设店铺。

(4)自汉到宋,城市商业管理渐趋开放;宋朝的商品经济比以前各朝有重大发展;我国古代的城市经济不断繁荣。(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