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排烟施工技术标准

防排烟施工技术标准

防排烟施工技术标准
防排烟施工技术标准

防排烟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1.执行规范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98)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注: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规范、标准,且以上规范、标准若有更新及替换,自动按最新现行版执行。

2.工程简介及施工范围

1、建设单位:重庆万州友豪置业有限公司

2、建设地点:重庆市万州

3、工程概要:

本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9412.12m2,总建筑面积约71511.58m2,总容积率2.0。本子项地下室,子项概要如下:总建筑面积:32569.65m2;建筑总高度:-6.4m;建筑使用性质:地下车库、设备房。

4、施工范围:

4.1.通风部分:《B区地下室负一层通风系统平面图》中所有防排烟、通风管道的制作安装,通风口(如需制作含制作)的安装,所有风阀及附属设备的安装,所有风机设备的安装,消防静压箱(如需制作含制作)的安装,所有支、吊架的制作安装,以满足设计、使用及相关验收要求。

4.2.电气部分:B区地下室电施工图中所有风机配电箱或动力配电箱至风机及防火阀的电源及控制线路的敷设,以满足设计、使用及相关验收要求。

4.3.整个防排烟及通风系统的调试,以满足设计、使用及相关验收要求。

3.防排烟系统工程技术要求

3.1风管安装:在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应预埋管或防护套管,

其钢板厚度不小于1.6mm,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不燃且对人体无危害的柔性材料封堵。风管内严禁其他管线穿越。各类风管部件及操作机构的安装,应能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并便于操作。

3.2斜插板风阀的安装,阀板必须为向上拉启;水平安装时,阀板还应为顺气流方向插入。

3.3止回阀安装的方向应正确。

3.4防火阀、排烟阀的安装方向,位置应正确,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防火阀距墙表面不应大于200mm.

3.5风管安装前,清除内、外杂物,并做好清洁和保护工作;

3.6风管安装的位置、标高、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风管接口的配置不得缩小其有效截面。

3.7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其螺母宜在同一侧。

3.8风管接口的连接应严密、牢固。

3.9柔性短管的安装,应松紧适度,无明显扭曲。

3.10可伸缩性金属软风管的长度不宜超过2m,并不应有死弯或塌凹。

3.11风管与砖、混凝土风道的连接接口,应顺着气流方向插入,并应采取密封措施。风管穿出屋面处应设有防雨装置。

3.12防排烟系统风管支吊架安装技术要求

3.12.1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长边尺寸小于400mm,间距不应大于4m;大于400mm不应大于3m。

3.12.2风管垂直安装,间距不应大于4m,单根直管至少应有2个固定点。

3.12.3托架、吊杆的螺孔应采用机械加工,不得用气割和电焊开孔。

3.12.4风管排列时,严禁将法兰和调节机构装设在墙或楼板内,并且每一系统的螺杆朝一个方向安装。

3.12.5风管安装时,不应将支、吊杆固定在法兰上,并且支吊架设置要避开风口和各种风阀的位置。

3.12.6风管安装时不能出现扭曲和饶角现象,允许偏差如下:明装风管水平安装,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3/1000,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明装风管垂直安装,垂直度的偏差为2/1000,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暗装风管位置应正确,无明显偏差。

3.12.7风管支、吊架宜按国标图集与规范选用强度和钢度相适应的形式和规格。对于直径或边长大于2500mm的超宽、超重等特殊风管的支、吊架应按设计规定。

3.13防排烟系统部件安装技术要求

3.13.1部件安装,首先要与图纸核实清楚是什么名称、型号、规格并与施工员校对后,方可安装。

3.13.2防火阀、调节阀、止回阀等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部位。

3.13.3防火阀安装,方向位置应正确,易熔件应迎气流方向,安装后应做动作实验,其阀板的起闭应灵活,动作应可靠,并且应单独设支吊架。

3.13.4消声器消声弯头要设置单独的支架,不使风道承受重量,安装方向

3.14防排烟系统风口安装技术要求

3.1

4.1风管与风口的连接应严密、牢固,边框与建筑装饰面贴实,外表面应平整不变形,调节应灵活。

3.1

4.2风口水平安装,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3/1000,风口垂直安装,垂直度的偏差不应大于2/1000。

3.1

4.3铝合金条形风口的安装,其表面应平整,线条清晰,无扭曲变形、转角、拼缝处应衔接自然,且无明显缝隙。

3.15.所有静压箱采用镀锌钢板制作,其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有关规定执行。

3.16. 排风、排烟风管:所有排风、排烟风管采用镀锌钢板制作,法兰链接,其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有关规定执行,排烟系统包括排风排烟共用系统风管壁厚按高压系统选取。吊顶内安装的排烟风管在用不燃材料保温后,其外边距离可燃物的距离不小于150mm。

3.17. 所有消声材料、粘接剂均为不燃烧材料。

3.18. 柴油发电机和燃气热水机组烟道采用预制不锈钢保温成品烟道,由专业厂家提供(包括泄爆门、泄水装置、热伸缩补偿器等附件)。水平排烟管顺气流方向有i=0.02的坡度,坡向机组,最低点设带水封的冷凝水排出管。

3.19. 所有加压送风及消防排烟管道,采用镀锌钢板外刷防火漆制作,其材质及壁厚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中表

4.2.1-1执行。此外管道还应同时满足4.2.3条的防火要求(耐火等级2小时以上),在吊顶中安装的排烟管道还应做保温隔热措施。

3.20无论图中是否标注,所有通风及防排烟机组等设备与风管连接处以及风管穿过变形逢等处均设软风管接头,其中防排烟相关的采用硅酸钛金不燃型A1级软风管制作,空调通风相关的采用硅酸钛金保温型软风管制作。

3.21无论图中是否标注,长边大于800mm的矩形风管弯头处应设导流叶片。图中未设风量调节阀的三通/四通处设拉杆式调节阀。

3.22穿越沉降缝或变形缝的风管两侧以及与通风机进/出口相连处应设置长度为150~200mm的不燃软接,排烟风机软接应保证在280°c环境条件下连续工作不低于30分钟,软接的接口应牢固,严密.在软接处禁止变径。所有吊顶上风口与相应风管之间采用铝箔伸缩软管连接(空调系统采用保温型),软接长度《300mm。

3.23防烟、排烟、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管道及建筑内的其他管道,在穿越防

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处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时,穿越处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

3.24固定挡烟垂壁高度500mm,采用不燃安全玻璃制作。

3.25风管上的可拆卸接口不得设置在墙体或楼板内.

3.26与防火阀连接的穿墙(楼板)风管,应采用大于1.6mm厚的钢板制作;穿过可能发生火灾场所的加压送风管耐火极限≥1.5h。

3.27通风排烟风管及正压送风连接风管均采用热镀锌钢板风管,安装单位根据调试要求在适当的位置配置测量孔,风管法兰垫采用不燃密封胶条,与风管、风机、风口连接的软接头应采用不燃的材料制作。

3.28通风排烟风管及正压送风连接风管均采用热镀锌钢板风管,安装单位根据调试要求在适当的位置配置测量孔,风管法兰垫采用不燃密封胶条,与风管、风机、风口连接的软接头应采用不燃的材料制作。所有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小于1.5h。

3.29防排烟风机安装技术要求

3.29.1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出口方向应正确。

3.29.2叶轮旋转应平稳,停转后不应每次停留在同一位置上。

3.29.3固定通风机的地脚螺栓应拧紧,并有防松动措施。

3.30防排烟系统系调试技术要求

3.30.1消防排烟工程安装完毕,必须进行系统的测定和调整(调试)。系统调试包括二项: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系统无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

3.30.2排烟风机叶轮旋转方向正确、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其电机运行功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在额定转速下连续运转2h后,滑动轴承外壳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摄氏度;滚动轴承不得超过70摄氏度。

3.30.3防排烟系统联合试运行风量、风压必需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四、通风管道质量要求

所有排风、排烟风管采用镀锌钢板制作,其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执行,排烟系统包括排风排烟共用系统风管壁厚按高压系统选取。有关规定现对分管壁厚(mm)做如下要求:

注:1 螺旋风管的钢板厚度可适当减小10%~15%。

2 排烟系统风管钢板厚度可按高压系统。

3 特殊除尘系统风管钢板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 不适用于地下人防与防火隔墙的预埋管。

5 所有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小于1.5h。

板材要求:

镀锌钢板表面应平整光滑,厚度应均匀,不得有裂纹结疤等缺陷,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镀锌钢板宜选用机械咬合类,镀锌层为100号以上(双面三点试验评价值不应小于100g/㎡)的材料,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GB2518的规定。

五、施工资质要求

1.承担工业金属管道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取得相应的施工资质,并应在资质许可范围内从事相应的管道施工。检验单位应取得相应的检验资质,且应在资质许可范围内从事相应的管道工程检验工作。

2.施工单位应建立管道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应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

3.参加工业金属管道施工的人员和施工质量检查、检验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