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措施(各学科)

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措施(各学科)

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措施(各学科)
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措施(各学科)

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山东省青岛市56中学

一、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念

评价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为了学生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效率,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评价贯穿于教案活动的每一细节,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以促使其最大可能的实现其自身价值。

二、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构建作用。

<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想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求,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档案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六)、评价主题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题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三、指导思想

1、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其学习动力和兴趣。

2、评价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教案活动的每一个细节。

3、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进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价值。

四、我校发展性评价三项改革办法

1、建立学生成长综合记录档案袋。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改分学科档案为综合记录档案袋,改教师管理为学生在班主任指导下自我管理档案袋。建立综合记录档案袋,要确保一方面收集最能反映学生成长发展的材料,展示学生成长历程,激励学生树立信心、悦纳自己、渴求成功;另一方面,收集学生自我反思与总结,汇集各科教师对学生学习发展过程的评价与期望,鼓励学生自觉及时调节个人行为,向着新的目标健康发展;同时,为学生初三时参加高中学校提前自主招生报名,提供成长过程的真实记录。

综合档案袋内材料由五部分组成。

<1)目录:学生自己设计,包括栏目:顺序号、材料题目、完成日期、页号等。

<2)自我描述:题目由学生自定,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一个总体描述,内容可包括:有哪些优点、特长,取得过哪些成绩,喜欢的人生格言等,即要突出学生个性。

<3)每学期在每学科至少选择一份材料,如:认为最满意的作业、最有创意的活动方案、最成功的试卷、最理想的小制作、美术作品等等。

<4)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比赛的获奖证书,发表的习作,参加社区活动的表扬信等等。

<5)学年的自我发展总结。初三毕业前由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共同完成的发展性评价报告。

综合档案袋由学校统一印制,学生自我保管,每学期期末在班主任指导下进行自我整理,内容不求多,不求滥,力求精选有代表性、有意义的能反映学生成长、成就的材料,切实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2、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成长资料,这是全面评价学生的关键,这些资料包括学生的自评,小组评价,老师的观察与评价,来自家长的评价,社区的评价,成绩与作品,其他有关或说明学生进步的证据,常用的收集方法有:标准化考试的成绩为基础的评价,学生工作样例,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访谈与调查,这些资料不仅涵盖学生发展的优势领域,也涵盖

被认为是学生发展不足的领域。为学生的发展建立全面的、客观的档案。形成一个分析报告。在评价的部分采用了激励性的语言。

3、学科测试采取A、B卷及申请再试制

申请再试制主要针对平日知识检测后,学生若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加强复习,解决问题后向学科教师提出再次考试,学科教师要根据上次检测内容及难度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二次考试的机会,二次考试后取最高成绩给予记录,从而给学生多次机会,树立信心,鼓励成功。

A、B卷制主要在学期期中、期末的大阶段性考试中,针对大部分学生与极少数落后较大的学习困难生,分别制定一般性试卷A卷及降低考试标准的试卷B卷,由学校教导处安排在一定范围内的学生自愿选择,以使他们保持学习热情和信心,小步伐,不停步,不断进步。

五、各学科发展性评价办法

政治学科: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现制定政治学科的过程性评价方法,推进素质教育。

学科成绩:满分100分,课内表现25分,课外表现25分,检测50分。

课内表现:

1、认真听讲,自觉遵守课堂纪律10分。

2、认真思考,积极讨论老师提出问题,并能大胆提出问题,努力解决,有创新精神。10分。

3、有时事评述,辩论会,演讲会等活动,发言积极有独特见解10分。

课外表现

1、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认真,做题答案有自己见解10分。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收集整理材料,写好调查报告10分。

3、小论文 10分。

检测

1、平时检测 10分

2、期中检测 10分

3、期末检测 30分

语文学科:

新世纪的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适应这一形势,适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路,适应新课改下对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八年级语文从本学期开始对学生进行的评价采取了一些改革和大胆的尝试,并且在尝试过程中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形成一套

较完整较系统的评价办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语文的期末考试成绩分为三部分:1、总结性评价2、过程性评价3、学生自我评价三部分。

总结性评价即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对学年这一学期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具体的、书面的考查。检测紧紧围绕着新课程标准,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统一。在期末总结中占70%。

过程评价即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对学生综合性评价,这其中包括平日课堂发言、作业单元检测、杂记成绩等几个方面。平日的课堂发言是学生思维理解能力的体现,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法。根据平日课堂问题的不同类型,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单元检测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的测试,也分高、中、低三个方面,平日家庭作业则是根据其及时、工整、准确率分三个不同档次。即高、中、低、每天、每周的杂记根据数量与质量分为高、中、低三档。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依照及时完成、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详略恰当分为高、中、低三部分。当然以上各项可根据具体问题具体作相应处理,根据不同程度酌情提档或降档。

学生自我评价包括学生对本学期的自我总结、评价和平日小组成员的总结评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考察学生的计划,以及平日表

现。分为高、中、低三部分,一般每一档占35—40分;中档占30—40分;低档占15—20分。

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作为教师必须充分保护学生积极性,要持客观、公正、合理的态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数学学科:

学科成绩=过程性评价成绩×20%+期终考试成绩70%+课外拓展10%。

一、过程性评价从课堂作业、平日检测、课外拓展几方面进行<共100分,占20%)

1、课堂表现:

A、听讲的认真程度,不随便讲话等<20分)

B、回答问题次数<10分)

C、小组讨论的积极性<10分)

D、课堂或课下提出有见地的问题<10分)

2、作业情况:

A、完成作业的数量<10分)

B、书写的质量<10分)

C、正确率<10分)

3、平日检测:每两周一次单元检测,一学期共10次左右检测,学生自己选择其中4次最高成绩的平均分,作为学期平日检测成绩。<20分)

4、课外拓展:<共100分占10%)

A、动手进行小制作或是画各种图案<30分)

B、查阅资料<30分)

C、完成老师指定的探究性课题<20分)

D、参加数学竞赛获奖<20分)

二、期终检测:期终检测成绩×70%

英语学科:

为了不使考试成为唯一的评价手段,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现制定英语学科过程性评价办法,使之达到对教案的促进作用。

满分为100分,比例分配:平日学习25分,课堂听力朗读及口语10分,平日检测15分,期末检测50分。

一、平日评价:

1、参与课堂及学习情况<5分)。平日上课学习认真,学习情绪高涨5分,一般3分,尚可1分。

2、上课积极发言5分。能经常主动有效发言5分,能主动发言但正确率不高4分,发言不主动老师点名发言3分。

3、书面作业5分,能独立完成及时上交且正确率较高5分,不能独立完成偶有抄袭现象4分,经常不交作业2分。

4、完成探究性活动10分,每学期能较好完成一次5分,一般3分,以次数累计分数。参加市及学校竞赛活动获奖一次作为较好完成一次探究性活动。

二、课堂听力朗读及口语

课堂上能经常认真听并模仿录音带,朗读语音语调优美,发音准确,经常用口语且较为流利10分,较好7分,一般5分,尚可3分。

平日评价及课堂听力朗读及口语评分办法:先进行自评,后由小组评,教师以自评和小组评为依据作为终评分数。

三、单元检测:

以学期四次单元检测作为评价依据,一次检测优<80分以上)得4分,及格得3分,30分以上得1分,累计分数。学生可自愿选取四次分数最高的检测用以累计分数。

四、期终检测:

期终检测成绩=期终考试分数×50%

物理学科:

物理学科成绩=过程性评价成绩×30%+期终考试成绩×70%

一、过程性评价<100分)

<一)课堂评价<50分)

1、课前准备充分、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10分)

2、积极参与讨论、表达和交流。<10分)

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积极合作、自主操作,能正确地记录实验结果。会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有创新精神。<10分)

4、运用物理知识应用举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分)

5、物理公式、原理的运用能力。<10分)

<二)课外表现<20分)

1、课外探究:包括课题研究、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课外调查、收集资料、设计实验。

2、小论文:能运用物理知识来描述某一物理现象及其应用。以及对某一层面的问题提出改进型的建议。有创新精神。

3、加分:物理竞赛、小制作、发明在市级及以上级别获奖者,适当加分。按有关规定直接计入总成绩。

<三)平日检测<20分)

1、课前预习,课后提出问题,作业完成及时。<10分)

2、目标检测,课后习题,实验报告册完成情况。<10分)

3、平日单元检测成绩,课堂提问成绩。<10分)

二、期终考试成绩×70%

化学学科:

为适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质为核心,辅助教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化学集备组提出发展性评价实施意见如下:

评价内容:

一、过程性评价:

1、听课情况侧重学习情感、态度、习惯等方面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课前预习、注意听讲、仔细观察、认真记录以及积极思考等方面。<10分)

2、课堂参与侧重学生主动学习以及学习方法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以及归纳、表达等方面。<20分)

3、完成实验侧重对实验的理解、科学态度以及操作能力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课前准备、熟练操作、观察记录以及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等。<20分)

4、作业情况侧重课后学习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后阅读、复习、独立完成作业以及作业的及时上缴和完成质量。<10分)

5、探究学习侧重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合作精神等方面。<10分)

二、阶段性检测以平日检测和单元测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对学生阶段性进步的肯定。<30分)

评价形式:

发展性评价的实施过程采取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种形式。

自我评价:30%;小组评价:30%:教师评价:40%

评价方法:

过程性评价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分为四个档次:

A、100%;

B、80%;

C、60%;

D、40%。

阶段性评价依据其测试成绩,取其中两次最高成绩的平均值计分。

总结性评价计分形式:

<过程性评价成绩+阶段性测试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生物学科:

生物学科成绩=过程性评价成绩×50% + 期终考试成绩×50%。

一、过程性评价:

1、课内表现<50分)

①、认真听讲、阅读,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20分)

②、积极参与分析讨论,表达和交流。<10分)

③、主动参与实验探究,积极合作,自主操作,会分析处理实验现象和数据,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有创新精神。<20分)

2、课外表现<30分)

①、课外探究:包括课题研究、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课外调查、收集资料、设计等等,尽可能有书面探究报告。<20分)每学期至少完成两次,每次10分,视质量高低由教师打分。多完成累计计分。参加市校学科比赛获奖并完成1次。

②、小论文:能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描述生物现象或解释社会问题或进行情感教育等。<10分)每学期至少一篇,由教师打分,多写累计计分。

3、平日检测<20分)

包括课后练习、目标检测的完成情况以及阶段性检测成绩。每学期选二次成绩最高的,作为记录成绩。

二、期末检测:

考试成绩×50%

注:评价办法见评价表。

地理学科:

地理学科成绩=过程评价成绩<50分)+期终考试成绩<100分)╳50%

一、程性评价:

1、参与课堂,上课情绪好。<10分)

平日上课学习认真,学习情绪高涨10分,较好7分,一般5分,尚可2分。

2、上课积极发言<10分)

能经常积极主动有效发言10分,能主动发言正确率不高7分,表现一般 5分,老师点名发言,发言不主动2分

3、实践作业 <10分)

包括收集资料、小设计、小制作、小发明等,有书面报告。每学期至少完成两次,视质量高低由任课教师打分。

4、地理小活动<10分)

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视完成任务情况由教师打分。

5、平日检测 <10分)

包括课后练习、目标检测完成情况、阶段性检测成绩。每学期选择两次成绩最高的,作为记录成绩。

二、期末考试:

考试成绩╳50%

历史学科:

为适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就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历史学科成绩满分100分,其中过程评价......50分,总结性评价 (50)

分。

一、程性评价:

1、课内表现<20分)

<1)认真听讲<10分):平日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习情绪高涨......10分;一般 (6)

分;尚可……3分

<2)积极参与分析讨论,表达和交流<10分):能经常主动发言且正确率极高……10分;能主动发言,但正确率不高……7分;需要点名发言……5分。

2、课外表现<15分)

<1)课前预习,搜集与本课相关资料情况<5分):能进行课前预习且经常搜集相关资料……5分;一般……3分;尚可……1分

<2)课堂剧、手抄报、手工制作<5分):本学期至少完成两次,多完成累计计分,视质量高低由教师打分。

<3)论文: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解释问题<5分):本学期至少两篇,由教师打分,多写累计计分。

3、平日检测<15分)

包括课后练习、目标检测的完成情况及阶段性检测成绩。本学期选三次成绩最高的作为纪录成绩。80分以上......5分;60分以上 (3)

分;30分以上……1分

二、总结性评价:

期末检测成绩×50%

美术学科:

一、学习能力、态度、情感方面共占50分

1、材料用具准备情况占10分;

2、口头作业占5分;

3、课堂纪律表现情况占10分;

4、完成作业情况占10分;

5、课后自觉整理环境保洁情况占10分;

6、文明礼貌同学合作情况占5分。

二、课堂探索发言情况占20分

2、提出构思构图、色彩造型等问题,并积极思考占10分;

3、完成探索性课题情况占10分。

三、每学期的综合评价占30分

四、注:优秀<100—85分);良好<84—70分);及格<69—60分);不及格<59分以下)

音乐学科:

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更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制定了音乐学科发展性评价方法,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期终考核两方面。具体如下:

过程性评价内容和方法是:

课前准备情况,包括带音乐书和竖笛以及其他教师布置准备的东西,占5分,一次不带扣1分,每节课记录。

学习态度,包括上课积极发言、参与课堂活动、课堂纪律各方面的情况,占10分。教师观察和积累到一定程度进行评价记录。

平时每节课进行个人演唱、演奏的检查;每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记录,占10分;应掌握的音乐相关知识方面的提问检查,占5分。

课外艺术拓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文艺比赛和演出,展示个性艺术特长加10分。

期终考核的内容和方法是:

组织期终班级演唱会,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感要求,采用喜欢的方式独立或与人合作完成演唱和表现。采用优<15-20分)、良<10-14分)、一般<10分以下)进行记录

组织期终班级演奏会,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感要求,采用喜欢的方式独立或与人合作完成演唱和表现。采用优<15-20分)、良<10-14分)、一般<10分以下)进行记录

音乐综合能力考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作品欣赏活动”,写出“音乐作品赏析”感受体会,占15分。

学生的综合评定 = 教师评总分的80% +学生自评分的20%

80分以上的为优秀;

70-79分为良好;

60-70分为一般;

60分以下为不合格。

信息技术学科:

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挑战和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能否迎接未来知识的挑战,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具有知识创新的能力和技术创新精神的人才。是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中心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滨湖中心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新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的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即“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提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为此,我校建立了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四、评价的具体措施: 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将学生发展目标分为学科学习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亦称“基础素养”)。学科学习目标是指各学科课程标准列出的本学科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基础性发展目标是指学生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纬度的表现。 (一)学科学习目标评价 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以下形式: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2、表现性评价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性评价4、完成作业情况评价5、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测试形式可开卷也可闭卷。 2、表现性评价:

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总结

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总结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评价做实做细做好,真正具有特色。本学期初,学校对学生各学科的学习过程性评价表进行了修改完善,并与各教研组长商定评价方法,要求各年级严格按学校评价要求进行操作,每月学校对此项工作以不同形式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记入本人与本教研组常规工作考核之列。 本次主要从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和学科建设评价两大块进行督查,现将督查情况做以总结。 一、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做得到位 各学科都能按学校要求进行评价,语、数学科均评价9周次,按月返给家长2次,师评栏目均有评语,有的教师还在本栏目中用红笔标出评价等级符号(★、△或a、b等),真正体现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值得表扬的有六年级语文组的马红苗老师注重平时各项学习评价记录,并且详实、到位;还有四年级数学组的黄麦丽老师注意平时实践活动情况的记录和平时作业的评价;还有六年级数学组的薛艳老师也特别注重各小组平时作业的评价记录,并且记载详实、认真、到位,可操作性强。 考查科的评价工作做得也比较到位,不但数量达标,而且质量较高。尤其是英语组的王蓉老师每月都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用英文给每位学生填写评语;还有音乐组的雷利霞老师在带班多的情况下,还能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个性化评语。

在今后的评价过程中,注意要求学生每周认真填写评价符号,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教师的评语要有个性化,针对性要强,杜绝共性评语频繁出现。另外,英语组和体育组的评价表有待改进。 二、学科建设评价整体很好。 本次主要督查语、数两门学科建设评价,现分学科做以总结。 1、数学学科建设评价分两项内容督查:一项是数学周记活动评价,另一项是数学小报活动评价。 (1)数学周记活动的评价真实、有效。 大部分教师都能对学生的周记认真批阅,评价方式大多采用“等级+评语+日期”。每月能及时总结主要成绩,提出共性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最值得表扬的是六年级数学组的廉翀老师,她对学生的周记评价采用的是组评与师评相结合,先让小组长填写评语,老师再结合小组的评语给出个性化评语和等级,工作做得细而实。 (2)数学小报办得很好,质量较高。 各年级都能根据每个单元的知识办报,所办小报不仅主题明确,内容丰富,能突出单元学习内容,而且栏目较多,版面新颖,设计合理,美观大方。每次活动都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总结主要成绩,提出主要问题,并制定出具体措施。这里要特别表扬三年级数学组的赵美蓉老师,她所带的班级每次的数学小报活动总结很详细、认真,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很强。 今后注意把评价表中的项目填写齐全,认真批阅周记和小报中出现的错别字和知识性错误。

体育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

石陵一中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 过程性考核实施方案 一、考核目的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落实教育部新课程改革规划,引导和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并树立终生体育锻炼意识;同时规范体育教师教学行为,促进其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水平,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 二、考核对象 石陵一中初中学段的所有学生。2008年9月1日以后新入学学生的过程性考核时间为:初一年级至初二年级,共4个学期,初三年级不再进行过程性考核;2009年9月1日新升入初二年级的学生,其初二各学期均须进行过程性考核;2010年9月1日新升入初三年级的学生,其初三年级两个学期不再进行过程性考核。 三、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 (一)成立石陵一中初中体育过程性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考核方案和学校成绩上报审核。 组长:白向阳 副组长:侯捞王晓庄 组员:梁丽娜高乾元王云冬 (二)教导处审核学校学生各项考核成绩及考勤,并上报的毕业生过程性考核结果,审核确认后计入学生体育考试总分。 (三)学校教导处、政教处有关人员组成检查小组,对学校过程性考核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确保考核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 (五)设立举报电话(68918808)和信箱,接受家长和学生的投诉并给予及时核实。对于过程性考核中的违纪行为要及时纠正并追究责任。 (五)根据上级有关过程性考核评价内容、标准、办法,实施。 新学年开始前,体育教师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和完善学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并确保其实施。

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对小学 数学教学以及小学生数学学习,具有直接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评什么,怎么评,事关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效果,影响到学生的未来甚至终身发展。目前数学课程的评价经历了几次评价方法的 改革,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问题。比如,过分强调 数学课程甄别与选拔,忽视改进与激励;过分关注对数学学习结果的 评价,忽视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过于注重学生成绩,忽视数学学 习评价过程本身的意义;学习评价方式、工具单一,忽视数学综合素 质和学生发展的评价;过于注重量化评价,缺少体现新的评价思想和 观念的新方法,评价主体单一,忽视了评价主体多元多向的价值等等。 目前所采用的依然是一般标准评价,教师评价,终结性评价等传统评 价方法,评价工具也仅是纸笔考试。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即发展性评价,这些都体现了当前课程评 价最新发展的趋势与最先进的评价思想。小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 是在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目标,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提高教师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

全面的发展性评价。构建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 体互动化的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运作范式,推动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研究的不断深化,同时也以此催促我校数学教师走向成熟,全面推进小学素质化教育进程。小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是指学生参与数学学 习过程中,着眼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统一的课程功能,有利于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改进数学教学实践,真正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小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中的发展性评价是指尊 重个体和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因人施评,强调小学生数学学习 过程的过程性评价,旨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 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呢?必须建立有利于促进小学生 数学学习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 1、评价目标明确化。《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篇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因此,学习评价目标要从单一体现选拔、筛选、功利等,转变为了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调动学习的学习动机,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发 现与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学习评价所反馈的信息,为 教师适时调控与改善教学过程,反思与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供了 科学的依据。

学生过程性评价方法研究-文档资料

学生过程性评价方法研究 1.研究背景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形成,更加构成了知识的无限丰盛和匆急增长,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和综结性评价体制受到极大的挑战,为此,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新课改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严重的是要注重发展和发现学生的多方面潜能,使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情况,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xx “特色卡”是在新课改理念下设计的,符合学生实际,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改变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传统观念和做法,让学生把学习变成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在使用中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2.1发展性原则。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并通过“特色卡”给予关照和偏爱,倡导“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得有所长,无论哪些方面作出成绩都可得到肯定,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使其不断进步。 2.2全面性原则。新课改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的。“特色卡”也正是为了实现这三维目标而设计的:从体现能力的优异作品卡,到注重过程的精彩发言卡、创新思路卡以及培养正确情感态度、评价观的文明礼貌卡和积极合作卡,基本涵盖了课程目标,突出了课程评价的主体性、综合性和形成性,并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小学语文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 一、写字评价(10分)--张丽君编制 一二年级 总体目标: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会按照田字格里范字写字,学习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培养写字兴趣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一年级学生每分钟写3~5字;二年级学生每分钟写5~7字; A级标准: 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基本正确。能把字写得比较正确,大小基本均匀,卷面基本整洁。 B级标准: 写字姿势、执笔方法较正确。能把字写正确,基本端正,大小较均匀,卷面较整洁。已具“横、竖、撇、捺、点、横折”等基本笔画的雏形。 C级标准: 写字姿势、执笔方法正确。字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基本适当,大小均匀,卷面整洁。基本掌握“横、竖、撇、捺、点、横折”等基本笔画。 三四年级: 总体目标:继续培养写字兴趣,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初步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铅笔执笔要领;在认识常用汉字的偏旁部首的基础上,逐步掌握其写法,初步了解汉字结构;学会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三年级学生每分钟写8字左右;四年级学生每分钟写10字左右; A级标准: 写字姿势、执笔方法正确。字写得端正、正确,结构比例较适当,大小均匀,卷面整洁;“横、竖、撇、捺、点、横折”等基本笔画掌握到位,基本“像贴”。 B级标准:

写字姿势、执笔方法正确。字写得端正、正确,结构比例适当,大小均匀,卷面整洁;“横、竖、撇、捺、点、横折”等基本笔画有变化,“像贴”,已略有书法美感,书写有一定速度。 C级标准: 写字姿势、执笔方法正确。字写得端正、正确,结构比例适当,大小均匀,卷面整洁;用笔有变化,形成自己的写字风格,背帖能力较强,习作有一定书法美感,书写有一定速度。 五六年级 总体目标:能比较熟练地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继续学习用毛笔临帖,写得匀称,纸面干净;能初步掌握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字的特点及其写法,多种笔画或多种结构的字的综合练习;养成较为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鉴赏审美能力。学习用毛笔书写各种笔画及常用偏旁的方法,了解各种笔画和常用偏旁在字中的搭配关系;继续培养写字兴趣和良好写字习惯。五年级学生每分钟写15字左右;六年级学生每分钟写20字左右(可以指导学生写行楷)。 A级标准: 钢笔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书写习惯良好。能比较熟练地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 B级标准: 钢笔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书写习惯良好。书写规范、入体或自成一体,重心平稳,结构匀称。 C级标准: 能比较熟练地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继续学习用毛笔临帖,写得匀称,纸面干净;能初步掌握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字的特点及其写法,运笔流畅,行笔轻重变化较明显、适度。 成果呈现形式:学生作业、写字本、练习册 二、口语交际评价(10分)--刘春玲编制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狼埠小学学生评价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观念、评价方法、评价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基于此,学校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本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学生发展性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两大部分。 (一)形成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过程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 2、表现性评价(展示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包括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语文可以有口语交际、朗读、开故事会、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 数学可以有计算、动手操作、、测量、设计制作等。 英语可以有唱英语歌、简单的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等。

信息科技学科过程性评价方案(试用稿)

信息科技学科过程性评价方案 (试用稿) 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 《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中指出:“信息科技课程评价体系的功能不只是甄别、选拔和评优,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激励和导向,通过评价体系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合理地设计、调整教学环节。”“评价体系的作用范围涵盖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既有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也有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 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长期来一直采用全市统一等级考试作为学生信息科技课程学习评价的方法,在推动全市普及信息科技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暴露出只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的不足,甚至出现新的应试模式,不利于信息科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为了落实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深入开展信息科技课程的改革,有必要按照《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的要求,在信息科技课程的评价过程中探索新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特别是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和信息科技课程的改革。近年来,不少学校和区县在信息科技课程的评价改革中作了很多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2003 学年,全市又有 11 个区县进行了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的综合评价试点,为信息科技课程实施过程性评价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 为了进一步规范过程性评价的目标、原则、方法、实施、监督、保障等有关问题,特制订本评价方案(试行稿),以保证信息科技课程过程性评价的健康发展。 一.过程性评价的目标 《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中指出:“评价体系是课程目标能否落实的重要保证,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的设计围绕课程的目标展开。”信息科技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青少年具有能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信息素养,其中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因此,信息科技课程的评价,也应该围绕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既要评估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也要评估学生所掌握的方法、形成的能力和养成的行为习惯。根据上述要求,信息科技课程过程性评价的目标是: 1.全面了解学生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习历程,全面反映学生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业水

最新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2009-09-17 08:32:04)转载▼ 标签:教育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为了使各科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为了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以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特拟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

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 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学生评价改革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建立新型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样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我们对学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应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的兴趣与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听讲、完成作业。基于以上认识,现制定学生评价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不断改革和完善学生评价机制,着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充分、全面、终身发展和有差异地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等促进发展的功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促使全体学生在其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二、学生发展性综合评价的原则: 1、基础性:能切实反映和评价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社会实践、身体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基础水平。 2、发展性:能切实反映和评价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水平。 3、全面性:能全面反映和评价每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水平。

过程性评价活动方案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形成,更加构成了知识的无限丰富和急遽增长,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和综结性评价体制受到极大的挑战,为此,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课改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发展和发现学生的多方面潜能,使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情况,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遵循原则 “特色卡”是在新课改理念下设计的,符合学生实际,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改变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传统观念和做法,让学生把学习变成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在使用中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1、发展性原则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并通过“特色卡”给予关照和偏爱,倡导“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得有所长,无论哪些方面作出成绩都可得到肯定,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使其不断进步。 2、全面性原则 新课改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的。“特色卡”也正是为了实现这三维目标而设计的:从体现能力的优秀作品卡,到注重过程的精彩发言卡、创新思路卡以及培养正确情感态度、评价观的文明礼貌卡和积极合作卡,基本涵盖了课程目标,突出了课程评价的主体性、综合性和形成性,并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3、平等性原则 首先,“特色卡”中的十二项内容占分比重都一致,从客观上肯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特色卡”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设计内容宽而广,承认学生差异、尊重学生差异、善待学生差异。“特色卡”面前人人平等,从而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4、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的时效性非常强,评价越及时,激励作用就越大,这样就要求评价的操作必须简单易行。课堂上学生妙语连珠的发言、灵感智慧的闪光、作业的认真、学习的进步,亦或课外文明礼貌的表现、热爱集体的努力,只要教师稍加注意,在这红色的荣誉卡背面签上字就可以发给这些表现优秀的学生了。学生整理好放入自己的成长袋,每月一统计,每学期一评比,非常便于操作。 三、具体实施

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及细则

***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现代教师发展观为指引,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发展过程为评价对象的现代评价评价方式,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的重要渠道。我校为进一步探索教师队伍发展和提高的管理模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机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我校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遵照民主协商、平等对话的原则,通过引导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作出客观评价和有深度的反思,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帮助教师真正得到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反思、改进发展的功能,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不断的提升和发展,实现教师的自我教育功能。 二、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过程性评价,它要求教师根据学校规划、教师发展计划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2、自主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挖掘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开拓发展时空,发挥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3、激励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改变以往只注重横向比较的评价方式,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鼓励教师在不同阶段、不同基础的情况都能不断获取成功的体验,以形成自我发展的动力。 三、评价方法: ㈠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可采取多种方法。 1、教师可以按照评价内容通过写自我反思的形式来评价。 2、学校可根据评价内容设计有利于教师全面发展的有关表格、数据让教师自我评价; 3、也可通过写教学日记、阶段性工作总结等方式进行评价。总之在自我评价中,学校要从多方面给予指导和鼓励,并加强自我评价工作的管理,防止自我评价过程中因过高或过低评价影响工作情绪的不良现象发生。 ㈡学生和家长评价。 采取每学年两次的阳光活动月的形式让学生家长直接参与教师 评价,让家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直接对每位教师的教育工作做出自己的评价,还将家长请进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通过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在“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中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项目进行勾画,并折算成分数进行评价,同时对教师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的方法还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来收集学生、家长对教师日常教学的评价意见。 ㈢同事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评价对象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本教研组中开展参与式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用评价标准衡量被评对象的课堂教学,肯定优点,明确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个人对本节课教学的看法,并适时与评价对象交换意见,提高教研水平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同事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但要把握一个原则,评价必须是以调动积极性促进专业发展为目的,切忌在评价中相互闹矛盾。为了真正做出客观、合理、有价值的评价,评价结果不应直接与教师的各种利益和名誉挂钩,避免教师间的摩擦或矛盾。 ㈣学校或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教研课、学校优质课比赛,及时进时听课评课,

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新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的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即“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提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学校在评价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特拟定本试行方案,作为开展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与指导性意见。同时,希望全体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情况的分析和整理,并对本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本方案逐步完善。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为了使各科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为了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以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特拟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山东省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几项规定》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

学生发展多元化评价体系

学生发展多元化评价体系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创新教育理论对学生的评价,着重考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品格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评价。不仅应关注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应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以促其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二、多元化评价思路 1、确立评价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魂。 2、围绕评价的发展性、形成性功能。 3、新课程理念与校本实际相结合。 4、从评价目的、内容、主体、标准、方法、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设计。 三、多元化评价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评、互评相结合。 2、全面性原则: 评价内容应具有三纬度特征,必须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民主性原则: 把学生当作平等合作的伙伴来对待,可以评自己、评他人、评教师、评教材。 4、个性化原则: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多用一把尺子多一批学生。

15、发展性原则: 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功能。 四、多元化评价的实施 1、多元化评价实施xx (1)评价目的激励、导向、改进化 多元智力论告诉我们: 每个学生都有多种智力,只是这些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存在,各俱特色。因此尽量用激励性的评语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确立目标,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被评价者一起分析、发现存在的优点和缺点,进出合理性建议,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 (2)评价内容多元化 ①学业内容的评价。学业内容基本上以各学科所应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为主,基本实现了分项考与综合考相结合、学科抽测与定期验收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小组评与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测评内容以新课标为指导,以细化的评价目标和标准为依据,在命题上力求体现趣味性、灵活性、交际性、实践性。 ②非学业内容的评价。也就是常说的非智力因素评价。非智力因素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非学业内容的评价过程中,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愿望、兴趣、主动性、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学习心理等。通过学生自评、教师点评、谈话、家长参评,小组互评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更多地反思自己,改进学习行为。 (3)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方式,通常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这样的评价往往带有较强的2

新课程高中历史过程性评价方案及措施

新课程高中历史过程性评价方案及措施 张岭峰广东实验中学510375 [内容摘要]2004年9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新课程、新教材、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评价方案。如果没有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方案,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必会走入死胡同,最终导致失败。本文就高中新课程改革中历史学科的过程性评价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后认为,实施新课程改革后,评价方法要多样,除考试或测验外,还要研究制定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教师和学校进行积极的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根据在新课程历史教学评价实践中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我们进行了一年的跟踪、摸索、归纳和总结,以求不断完善过程性评价方案。[关键词]新课程过程性评价方案措施 一、重视过程性评价方案的背景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精神,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知》提出了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些原则。学生的学业评价就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在新课程实施前的评价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评价内容单一,主要是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第二,评价主体单一,主要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第三,评价方式单一,主要是纸笔测验。第四,评价标准单一,主要以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对学生优劣的评价。这种评价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只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记忆,疲于应付考试,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这种评价方式选拔出来的“人才”往往是高分低能,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对原来只注重考查认知能力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二、高中历史过程性评价的基本目标 由于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和监督作用,因此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高中历史教学评价除应遵循新课程改革中的评价理念外,更应针对高中学生的学习特征,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评价改革的核心是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而突出评价的过程性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一个重要举措。 通过实行过程性评价帮助学生形成全新的学习理念。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他们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学习的受益者。因此,历史教学要特别关注他们的需求以及由历史教学而引发的自身变化状态和趋势,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评价中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积极学习、迁移学习、创新学习的理念,引导他们从被动的灌输中解放出来。在师生互动与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激情与活力,培养历史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善于发问的良好习惯,增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树立终生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计划方案

大冀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案 学生素质发展状况评价,在小学教育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为指南,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考试改革的通知》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针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导向功能,通过评价来达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励和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二、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也是整体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估,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等多面的发展潜能,不但关注终结性评价,而且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法的评价,关注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以及心理素质等各面的发展。 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估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在同一阶段层面,不同个体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别,评估要注意这些发展变化评估目标在保持基础性、稳定性的同时,要体现素质的阶段性、梯度行、独特性,为不同的学生提供相对的激励性评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3、多元性原则 多元性原则是指小学生评价主体与评价法应该是多元的,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既有定量评价,更注重定性评价;既有课评价,又有课外评价。由教师、家长、学生多个评价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的机会,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 4、过程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是指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在评价过程过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反馈、自我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便顺利达到预期目标。在操作过程中,坚持日评、月评、学期总评的连续评价法,形成一个动态的评价过程。 三、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组织机构 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负责监督对各小学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工作,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不少于5人。学校学生评价领导小组根据学区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制定的学生综

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doc

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 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学生评价改革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建立新型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样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我们对学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应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的兴趣与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听讲、完成作业。基于以上认识,现制定学生评价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不断改革和完善学生评价机制,着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充分、全面、终身发展和有差异地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等促进发展的功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促使全体学生在其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二、学生发展性综合评价的原则: 1、基础性:能切实反映和评价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社会实践、身体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基础水平。 2、发展性:能切实反映和评价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水平。 3、全面性:能全面反映和评价每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水平。 多元性:基础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百分制评价和学分制评价并存,以提高评价的相对合理性。 三、学生发展性综合学分评价的构成:

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过程性评价方案(讨论稿)

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过程性评价方案(讨论稿) 一、学科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教学关注学生如何通过体育实践活动,增强体能、掌握基本的体育卫生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形成坚持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健康水平,从而达成健康目标。 二、课程价值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增进身体健康;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四、课程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五、监控内容: 1.监控各年级学生对体育卫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2.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的考核及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4.对学生的要求: (1)实践考察:学生的基本的运动能力。 (2)理论考察:学生体育卫生及运动能力基本知识。 5.对教师的要求: (1)专职或兼职教师能力水平的考察。(八节课以上教师重点考察。) (2)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体育教师基本功考核内容(以北京市体育教师基本功考核内容为准。) 五、监控评价方法及形式: 质量监控主要考察评价标准:监控满分是100分,其中学生80﹪;教师20﹪; 采取书面与实践能力两方面进行。 书面考察:主要考察学生对体育卫生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教师考察对《新课程标准》的掌握,基本理念、理论的掌握。 学生:20分钟考试,其中包括填空、简答题。满分30分。(一二年级以教师询问为主,不参加笔试内容。) 教师:20分钟考试,其中包括填空、简答题,体育项目教学方法设计。满分30分。(包括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课时数在八节课以上的教师重点考察。)实践:学生主要考察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考察,采取随机抽查形式进行,满分70分。时间在50分钟左右,人数在30人左右,如果人数较多采取随机抽取30人的形式。 教师:考察体育教师基本技能,采取随机抽查形式进行,抽查年级的体育教师进行考核,满分70分,时间在15分钟以内。 实践类考核分为三个等级(学生、教师) 合格:基本上能完成本年级的要求。 良好:比较好地完成本年级的任务及要求。 优秀:出色地完成本年级的任务要求。 六、监控结果: 综合各方面的监控质量,对学生、教师、学校做出科学、合理地评价。 一年级体育教材知识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