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行测答题技巧:事件排序题的答题方法

广西行测答题技巧:事件排序题的答题方法

广西行测答题技巧:事件排序题的答题方法
广西行测答题技巧:事件排序题的答题方法

事业单位备考:行测之言语理解练习题

大多数考生对言语理解题都是望而却步的,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们应该熟练掌握此类解题思路,平时多加练习,这样就可以节省考场上解题的时间。下面事业单位考试网针对不同类型的言语理解题,为广大考生介绍相应的解题技巧,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参考。

1. 很多时候,政策及政策建议的基础不过是主观的信念。所以,究竟是需求管理政策更好,还是供给刺激政策更好,不大容易判断。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好”是指什么?是从多长的时间尺度考虑的?凯恩斯当年为自己的政策建议辩护时说过一句名言:“我们迟早都是要死的”。这话引人深思。

对本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社会科学领域中本不存在绝对的客观真理

B. 政策的好坏不过是主观的信念

C. 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刺激政策的好坏没有定论

D. 社会管理政策应该因时、因事而定

2. 人类在创造灿烂文明的时候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曾经孕育了辉煌灿烂文明的巴比伦已湮没在漫漫黄沙之下;早期人类文明发祥地印度河流域由昔日的良田沃野变成65万平方公里的塔尔沙漠;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流域如今成为以“黄土高坡”为特征的贫穷落后之地……有人曾说,人类文明起始于砍倒第一棵树木之际,将毁灭于砍倒最后一棵树木之时。

本段文字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A. 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却破坏了生态环境

B. 人类破坏生态环境,遭到了大自然的惩罚

C. 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D. 一味的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带来人类的毁灭

[page]

3. 近年来,有关“遮羞墙”的报道很多,“遮羞墙”背后折射出来的问题值得深思。某些官员面对困难和问题不是穷则思变带领群众去克服,去奋斗,而是想走捷径、抄近路,大搞面子工程;绕着公路转,隔着窗户看,是很多领导干部下基

层的典型做法;有不少地方,老百姓上访反映问题,被视为“刁民”、“钉子户”,被地方政府想千方设百计阻止,甚至动用政法机关一关了之……

“绕着公路转,隔着窗户看,是很多领导干部下基层的典型做法”主要反映的问题是()。

A. 一些干部作风漂浮欠深入

B. 一些官员畸形的政绩观

C. 我国干部选拔制度上的缺陷

D. 某些领导干部没有贯彻“群众原则”

4. 健康与安全理事会所收集到的数字似乎支持这样一个非常流行的观点,即:我们已受到压力流行病的袭击。1990年的劳动力调查显示,有182700人——占整个劳动力人口的1%——相信,他们正患有与工作有关的紧张、焦虑或抑郁等疾病。5年后同样的调查显示,这一数字已上升至28万,增长了30%,另外还有25万人自诉患有与压力有关的身体疾病。

给这段文字加入一个最恰当的标题是()。

A. 压力:现代流行病

B. 压力:健康的杀手

C. 警惕压力

D. 压力与疾病

5. 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等的飞速发展为人类开拓了极其光明的前景。新能源和新材料近年来层出不穷。纳米材料、转基因作物和智能机器人的普遍使用推动了新的产业革命。10年来的经济繁荣即是最有说服力的例证。如今癌症和艾滋病已得到有效控制,载人火箭已在火星登陆,飞行汽车已经投入生产,太空旅游也成为一项产业。自由经济不但释放了人类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通过它自身的内在力量调节了全球的供求关系和贫富关系。[page]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近年来人类在各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B. 科学技术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

C. 科学万能论

D. 自由经济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答案及解析】

1. A[解析] 主旨推断题。文段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政策更好?最后以凯恩斯的话表达观点,任何政策都不能长久地站稳脚跟,即在社会科学领域不存在绝对的客观真理。本题正确答案为A。题目中涉及的政策问题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做这类题也可以选用排除法,通过阅读文段能判断主旨句是最后一句话,排除与之无关的表述,剩下的联系最紧密的选项即可入选。

2. D[解析] 主旨推断题。文段第一句话引出下文,说明了人类不注意环境保护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最后一句明确主题,是主旨句,D项是对其的同义替换。

A、B两项断章取义,C项的结论不能通过文段内容直接推出。

3. A[解析] 细节判断题。本段文字为总分关系,每个分句分别反映了一种问题。第一个分句反映的是某些官员畸形的政绩观;第二个分句反映的是某些干部作风漂浮欠深入;第三个分句反映的问题是民意渠道表达不畅。C、D两项属于无中生有。

4. A[解析] 标题填入题。本段文字第一句话即提出观点“我们已受到压力流行病的袭击”,把压力定义为流行病,接下来是对这个观点的举例论证。故最佳标题应选A。D项不恰当;文段并没有具体谈到压力对人类健康有什么样的危害,故B项不合适;文段并没有透露出任何有关需要警惕压力的信息,故C项也不适合做文段的标题。

5. D[解析] 意图推断题。本段文字共六句话。前五句展示的都是人类社会在科技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最后一句有两个分句,前一个分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表明自由经济不仅使得人类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能调节全球的供求关系和贫富关系,意即表达自由经济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本题正确答案选D。A项和B项是断章取义,C项表述错误。

本文来自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

行测事件排序题库

事件排序 每道题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表述的,接着给出表示事件的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请你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 【例题】(1)收集书籍(2)购买材料(3)打造书架(4)雇用木工(5)排列书籍 A.4—3—1—2—5 B.1—4—2—3—5 C.4—3—2—1—5 D.3—2—1—4—5 【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B。收集书籍(1)——雇用木工(4)——购买材料(2)——打造书架(3)——排列书籍(5),这一顺序相对于其他顺序而言最为合理。 2005年国家一卷 71. (1)考古挖掘(2)绘制壁画 (3)建造陵墓(4)拼接图案 (5)盗墓取宝 A.3—5—1—2—4 B.3—2—5—1—4 C.2—3—4—5—1 D.2—3—5—1—4 72.(1)救治无效,家属告状(2)身患重病,借款购药 (3)企业胜诉,报社致歉(4)药品鉴定,真伪不同 (5)记者撰文,药厂蒙冤 A.2—4—1—5—3 B.5—2—4—1—3 C.2—1—5—4—3 D.5—4—2—1—3 73. (1)绿叶葱葱,森林茂密(2)厂房林立,马达轰鸣 (3)钻机飞转,原油滚滚(4)燃气发电,远程送电(5)阳光明媚,百花齐放 A.3—4—5—1—2 B.5—4—1—2—3 C.1—2—3—4—5 D.5—1—3—4—2 74. (1)融入异族自谋出路(2)一支残部向西突围 (3)跨过界河向北征战(4)战火熄灭回国通商 (5)青年男子被征入伍 A.3—5—2—1—4 B.3—2—1—4—5 C.5—2—3—4—1 D.5—3—2—1—4 75. (1)嫌疑人聚焦在印刷厂一名职工身上(2)死者所穿衣服完好无损 (3)工作服前襟上有一块补丁(4)检测碎布片中有油墨成分 (5)现场拾到一块衣服碎片 A.2—5—1—4—3 B.2—5—4—3—1 C.5—2—4—1—3 D.5—2—3—4—1 76. (1)大量有机物积聚(2)形成石油 (3)复杂的化学变化(4)剧烈地质变化 (5)古浮游生物残骸沉积海底 A.1—5—3—4—2 B.5—4—1—2—3 C.3—1—2—5—4 D.5—1—4—3—2 77. (1)诸葛亮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华(2)三顾茅庐 (3)刘备拜诸葛亮为军师(4)赤壁之战大败曹军 (5)提出三分天下战略 A.1—4—5—2—3 B.5—4—3—2—1 C.2—5—3—4—1 D.1—2—3—4—5 78. (1)商品经济出现(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 (3)生产力发展(4)资本原始积累 (5)社会分工扩大 A.1—5—3—4—2 B.3—4—2—5—1 C.3—5—1—4—2 D.1—2—3—5—4 79. (1)生命单体(2)原始水生物 (3)生物大分子(4)简单有机物 (5)地球生物圈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最佳做题顺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各种题型的做题顺序本来只是一个考试技巧问题,但由于考试时间很紧张,所以几乎每一个考生都对这个问题很重视,更为重要的是,一个考生做题顺序的安排反映了他对行政职业能力的认识程度,同时也决定了他是否能在这项考试中是否能考高分。在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做题顺序优化方案之前,新天地公务员考试研究院要求大家必须要明确以下五个问题: 一、是否必须优先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快速做完相对较多的题目?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可以做完试题?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做完试题是否违反命题规律? 速度和准确率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两条生命线,应该用最少的时间快速做完相对较多的题目。同时,根据命题要求,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同学不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做完试题,但有两类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做完试题:一类是复习严重不到位的同学,对各类试题的命题规律掌握的不多,做题时基本上是跟着感觉走,这类同学还有可能提前交卷,虽然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了试题,但严重违反了命题规律;另一类是复习非常到位又熟练掌握做题技巧的同学,这类同学有可能做完试题并取得较高的分数。 二、试题难易是否有个体差异?个体的难度差异是否产生了个体各不相同的先易后难的做题原则? 考虑到每个人的智力模式、知识背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有的同学对数字特别敏感,有的同学逻辑推理能力很强,有的同学知识贮备比较丰富,还有的同学有很强的语言能力天赋。在没有进行系统复习之前,试题难易是有个体差异的,这种个体差异产生了个体不同的答题顺序安排。

三、根据试题难度的不同,每道题的分数是否有差别?我们安排做题顺序时要不要考虑这一点? 行政能力职业能力测试135-140道题目100分,显然不是每道题一分,但国家及各地方公务员考试题目的具体分数分布都是不公开的,现在流传的几种分数分值分布方式是一些老师和考生自己推测的,大家如果留心就能发现,网上就流传着几种自相矛盾的说法。研究发现实际上评分标准是根据每个部分题目难度的差异赋予不同权重,高难度的类型的题目赋予的分值高,难度较低的赋予较低的分值,这些都是要到阅卷以后才知道的,而且每年同一种题型的难度系数是不相同的,因为考生的答题情况和试题难度是不断变化的,上一年度的分值权重只有参考价值,而不能完全照搬。一般而言,数量关系题型属中等难度的题型,但其中个性化的单个试题会较难;言语理解和判断推理题型属较难题型,但其中个性试题较容易;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题型属中等以下难度的较易题型,但常识判断中部分涉及知识面和专业性的个性试题较难;资料分析中每部分题中亦有1-2道较难题。 四、试题特点和命题规律是否决定了试题的内在答题顺序?个体各不相同的答题顺序是否要和命题规律相一致? 人类认识事物的能力有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认识工具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开始的象形文字到文字的出现再到现代语言文明的演进,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能力的不断深化和扩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各种题型也反映了人类对不同事物的不同认识能力,只是由于考试本身的要求而打乱了试题顺序。作为考生,首要任务是认识并遵循行测各种试题的特点和命题规律,由于个体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同

语句连贯题答题技巧

语句连贯题答题技巧 胡海燕 排序题是语文试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新课标在阅读中要求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排序题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方式。古人在评价文章时要求“文气畅达”、“语势贯通”就是强调语言的连贯。所以连缀好句子,将思想表达清楚,不乱不涩,考虑好前后的贯通和衔接的紧密,这是句子连贯的基本要求。 保持语言的连贯,需要三个条件:①统一的话题,②合理的句序,③上下文语意的呼应。这也是近几年试题考查的重点。 从形式上看,排序题主要是两大类:1、用序号重新排列句子顺序使之通顺并前后衔接一致;2、在语段空白处插入与上下文相衔接的句子。 下面我对这两类排序题作一个分析,希望能对学生有所启迪。例1: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 分析:第⑤句点出对象“种子”,指出种子正身处逆境,应放在段首,排除A、B两项。接下来的几句话都是按照种子成长的顺序来写的,即汲取养料—努力生长—变成嫩芽—开出花朵。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C。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例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 ①由于没有了狼的控制,鹿大量繁殖,越来越多,首先遭殃的便是草,它们很快被吃光,草没有了,鹿也难逃厄运。 ②在草原上,鹿吃草而被狼吃。 ③然而事实不会这样。 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食物链的任何一环都不能被破坏。 ⑤所以,狼吃鹿虽然表面上对鹿不利,但实际上对于鹿的种族延续是起决定作用的。 ⑥如果把狼这一环去掉,照理说对草不会有什么影响,而鹿应该生活得更好。 分析:例题中6个句子组成了一个议论性语段,但其中心句不在语段的开头部分,而在最后。语段的开关部分②提出了一个现象,然

排序题答题技巧

语文考试排序题答题技巧 做排序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读全题语句,明确题目要求;试着排小组的句子或相连最紧密的句子,再把小组句子连成大组句段;把连好的语段速读一遍,把不连贯的地方再略微调整。简述为通读——试排——连读——微调。其中“试排”环节的解题思路有:确保话题一致性,把同一话题语句排起来;确定句子间的合理顺序性,或按时间,或按空间,或按逻辑推理;确证句子代词指代的内容,或两句有重复的词语。确切抓总领句、起始句、总结句、结尾句等,注意关联词语和总括性的词语;确守内容上的前后照应。 排序类型题目的做题思路及方法总结如下: 排序题,并不难;通读题,前后看; 有代词,往前串;同话题,连一连; 找顺序,时空间;逻辑题,思维变; 内容上,要映现;排完了,先浏览; 不通顺,再换换;对答案,笑开颜。 排序题做题方法:首先,确定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用排除法确定。 其次,看清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接,相邻句子之间可能会有共同的词语或其他衔接词。 最后,一定要把排好顺序的整段话多读几遍,不通顺的地方再作调整。 排序题解题方法:可不逐一分析排序,关键的找到“龙头”(排序的第一项)或“凤尾”(排序的最后项)。解题步骤,首先确定第一项或最后一项。利用排除法进行排除。然后在余下的选项中进行比较筛选以确定答案。 巧做语文排序题 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是小学中、高年级常见的命题类型,有些同学因不得要领,往往会导致答题错误,下面就以两道题目为例,给同学们讲讲做语文排序题的方法。

例1.(1)它的底座是黑色的玻璃盘,稳稳当当,显得庄重而大方。 (2)上下两节是六角形的玻璃球,乌亮鉴人;中间是一个乳白色的圆球,晶莹透明。 (3)往上是身躯,它分为三节。 (4)在三个球之间,镶着银色铁圈,仿佛是两边紧身的腰带。 (5)我家有一盏约四十厘米高的台灯。 (6)一只红蓝相间的绢丝做成的灯罩,像一顶合适的帽子戴在灯泡上,美丽极了。 (7)玻璃盘上安装着一只精巧的开关。 (8)身躯的上端是灯座。灯座上安着一个圆圆的脑袋,那就是灯泡。 分析:初读这道题,文字多,句子乱,其实不然,仔细阅读这段话,有两个思路供我们答题。一是整段文字采取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以“我家有一盏约四十厘米高的台灯”开头;二是后文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具体描写了台灯的底座、身躯、灯泡和灯罩。所以,正确序号为:5、1、7、3、2、4、8、6。 例2.(1)解放后,我国茶叶的产量、质量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2)可以预言,今后我国茶叶生产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3)目前,我国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二。 (4)唐朝陆羽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家”。他著的《茶经》,从采茶、制茶到包装都有详细的描写,就连用什么水泡茶也很有研究。 (5)我国是世界上制茶最早的国家,人们很早就掌握了制茶工艺。 (6)后来,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进一步把制茶工艺详细分为20条,可见当时制茶工艺已发展到相当精湛的程度了。 (7)解放前,我国茶叶产量很低,大量茶园荒芜。 分析:这段文字采取“总分”的结构,以“我国是世界上制茶最早的国家,人们很早就掌握了制茶工艺”开头,后文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的,从“唐朝”到“宋朝”到“解放前”、“解放后”、“目前”,再到“今后”。所以,正确序号为:5、4、6、7、1、3、2。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句子排序练习题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子排序 1.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④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得多? ⑤“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⑥“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撩逗酒姑娘了。 A. ③①⑥②⑤④ B. ③⑤②⑥①④ C. ③⑥①②⑤④ D. ③②①⑥⑤④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认真阅读所给的句子,寻找句子之间内在的联系,本题所给六个句子,是借用诗句描写雪景,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③句是总领句①句是日暮时的雪,②句是更深人静之时(深夜)的雪,⑥句是描写冬宵三友,⑤句是雪后第二天早晨的景象,④句是总结句,所以可排序为③①⑥②⑤④。综合以上分析,对照四个选项,A是排序恰当的一项。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2.将下面的句子填入语段中的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雕刻塑像本来是无言的,也可以拿来说明无言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 ②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 ③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更注重含蓄不露。 ④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 ⑤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 ⑥这种分别在眼睛上尤其容易看见。 A. ③④⑥①⑤② B. ④⑥②①⑤③ C. ③①⑤②④⑥ D. ④①⑤③⑥② 【答案】 A 【解析】【分析】从“雕刻塑像本来是无言的”可以看出下面应该先说雕刻的无言之美,再说雕像的无言之美。第③④⑥句说明的是雕刻的无言之美,第③句中的“所谓无言”是承接前面的“雕刻塑像本来是无言的,也可以拿来说明无言之美”故第③句应放在首位,第④

行测事件排序题库

行测事件排序题库

事件排序 每道题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表述的,接着给出表示事件的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请你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 【例题】(1)收集书籍(2)购买材料(3)打造书架(4)雇用木工(5)排列书籍 A.4—3—1—2—5 B.1—4—2—3—5 C.4—3—2—1— 5 D.3—2—1—4— 5 【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B。收集书籍(1)――雇用木工(4)购买材料(2)打造书架(3)――排列书籍(5),这一顺序相对于其他顺序而言最为合理。 71. ( 1 )考古挖掘 (2)绘制壁画 (3)建造陵墓 (4)拼接图案 (5)盗墓取宝 A.3—5—1—2—4 B.3—2—5—1— 4 C.2—3—4—5— 1 D.2—3—5—1— 4 72.(1)救治无效,家属告状(2)身患重病,借款购药 (3)企业胜诉,报社致歉(4)药 品鉴定,真伪不同 (5)记者撰文,药厂蒙冤 A.2—4—1—5—3 B.5—2—4—1—3

C.2—1—5—4—3 D.5—4—2—1—3

73. (1)绿叶葱葱,森林茂密 (2)厂房林立,马达轰鸣 (3)钻机飞转,原油滚滚(4)燃 气发电,远程送电 (5)阳光明媚,百花齐放 A.3—4—5—1—2 B.5—4—1—2—3 C.1—2—3—4—5 D.5—1—3—4—2 (3)工作服前襟上有一块补丁(4)检测碎布片中有油墨成分 (5)现场拾到一块衣服 A.2—5—1—4—3 B.2—5— C.5—2—4—1—3 大量有机物 积聚(2)形成石油 (3)跨过界河向北征战 (4)战火熄灭回国通商 (5)青年男子被征入伍 A.3—5—2—1—4 B.3—2—1—4—5 C.5—2—3—4—1 D.5—3—2—1—4 75. (1)嫌疑人聚焦在印刷厂一名职工身上(2)死者所穿衣服完好无损 (5)古浮游生物残骸沉积海底 A.1—5—3—4—2 B.5—4—1—2—3 C.3—1—2—5—4 77. (1)诸葛亮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华(2)三顾 74. (1)融入异族自谋出路(3)复杂的化学变化(2) 一支残部向西突围(4) 剧烈地质变化 76. ( 1 )

语句排序题解题技巧与步骤

语句排序题解题技巧与步骤 (一)结合选项判断首句 在给句子排序时,很多时候,给出的四个选项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提示信息,尤其是在判断哪一句为文段首句时。比如,当四个选项的首句只出现了两个序号,像①①②②这种形式,即A、B项将①作为首句,C、D项将②作为首句,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文段首句一定在①和②之间。这时候,我们可以读一下这两句话,判断哪一句更适合作为文段首句。有些句子是确定不能作为段首的,那么就可以将这个选项排除。通过判断首句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难度,排除干扰项。 适合作为文段首句的形式: ①背景铺垫(时间、地点状语;随着……的变化/发展等); ②观点援引(正如×××所说;×××曾说过等); ③设问句。 不能作为文段首句的形式: ①结论性表述(因此、所以、于是、可见等); ②搭配使用的关联词中的后半个分句(“不但……而且……”中“而且”引导的句子;“既……又……”中“又”引导的句子等);

③代词(这、此、他、它等); ④反面论证(否则、不然等)。 (二)寻找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结合选项判断首句的同时,还需要从给出的几个句子中找到一些信息来判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出最优化的排序。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①关联词搭配——如果几个句子中都有关联词出现,将搭配使用的关联词排列在一起,确保关联词使用正确且与句子逻辑关系相符。 ②时间空间顺序——如果几个句子中有年份、日期、时间状语等,将时间按顺序排列;如果几个句子中有空间、方位等,按照事物正常发展顺序进行排序。 ③重复词语——若发现某两个或多个句子中有相同的词语重复出现,那么证明这几个句子在讨论同一话题,紧密度较高,为了保持主体话题的连贯一致,应排列在一起。 上述三种属于比较明显的排序标志,如果在题目中出现,优先使用可以有效降低题目难度。还有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可能从这几个角度都没有办法入手,那么大家只能从正常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话题连贯性和紧密度上进行排序了。 (三)语句排序规则 ①根据事理逻辑排序。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或自然规律排序,比如先落叶后冻冰,先开

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题型解题技巧

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题型解题技巧 中考语文中积累与运用题型的考查,重在词语、语法方面,如何在这方面拿高分,最重要的是识记这些知识,背、记是不二方法! 1、根据拼音写汉字:,正确、准确的抄写,不可多抄,不可漏抄,注意标点符号的规范,若看拼音写的汉字不会写,应写上一个同音字,切不可空着。 2、填词:(以现代文语段积累中的内容为主) (1)反义词; (2)递进关系:题目中如果出现有“乃至、甚至、不仅……而且……”等词要仔细分析所选词语的表意程度的深浅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要关注待选词语和比喻、拟人对象的对应关系 3、修改病句 找准主谓宾:确定动词,动词之前发出行为的人或事物为主语,动词之后承受行为的人或事物为宾语,发现是否缺主语、缺宾语或主宾、动宾搭配不当(详细方法见病句强化训练资料) 补充:(1)句中有多个主语,只有一个谓语动词时,考虑主宾搭配不当,方法为为每个主语寻找一个合适的谓语动词 (2)当句中有多个宾语,却只有一个谓语动词时,考虑动宾搭配不当,方法为为每个宾语搭配一个合适的谓语动词 4、排序还原:①主语一致,同一句中的不同分句的主语应是同一个; ②语境一致,主句和备选句所营造的氛围或感情基调应是一致的; ③句子结构一致,当选项中各个分句的结构已经一致的时候,短句前,长句后; ④考虑逻辑顺序,找准中心句(观点句),区别材料句,按照总分总、总分或分总、时间、空间、思维的顺序排列 5、选题:分析主题,抓住关键词,然后分析主题类型 (1)类似“武汉发展”的主题,则划分小方面,每一个小的方面就是一个选题 (2)已经是个小范畴的主题或是具体的一个活动了,则在关键词的后面加上“意义、目的、原因、益处、弊端”等词构成选题。 6、活动设计题:表现形式为“以……为内容|主题开展……”,常见的活动方式有: (1)亲自体验解决问题:查资料、采访、主题班会 (2)竞赛活动:演讲、诗歌朗诵、作文竞赛、书法比赛、辩论 (3)展览类:书抄报、展板、黑板报 (4)讲座类:知识座谈、讨论会、名家讲座、交流活动 (5)趣味活动类:对联、灯谜、成语接龙 7、口语交际:表态(是否同意观点),针对矛盾点提出合理解决方法或指出采取正确态度的好处,提出请求要说明目的,礼貌委婉,注意称谓 8、材料分析概括题:找出所有材料的共同点也就是都谈到的问题,一般来说在所有材料中都反复出现的词或短语就是关键词,或所有材料中信息量最小的一则就是所有材料的共同信息。 9、材料选择题:指明每一则材料的主旨内容,符合主题要求的就是合适的材料。 10、图表分析:首先了解图表调查的内容或目的(题目中会告知),然后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得出各自结论(展现在草稿纸上),接着结合题目中告诉的图表内容或目的将横纵向结论提炼整合起来为最终结论,将最终结论同横纵向结论相比较进行检查

行测事件排序专项练习

行测事件排序专项(考的简单且不多) 1.(1)某公司推出送奶服务(2)李大妈发现奶箱是空的(3)获得赔 偿(4)给奶品公司打电话 (5)发生车祸 A.1-2-5-3-4 B.1-5-2-4-3 C.1-5-4-2-3 D.1-5-3-4-2 2.(1)责令店主停业整顿(2)追查熟食加工点(3)举行婚礼(4)出现多人食物中毒 (5)核查各种菜品 A.3-5-4-2-1 B.4-3-2-5-1 C.3-4-5-2-1 D.3-4-1-5-2 3.(1)119接到报警(2)消防队赶到封锁现场 (3)道路堵塞(4)运化学试剂的汽车发生遗撒 (5)路边树丛突然起火 A.4-5-1-2-3 B.3-4-5-1-2 C.4-3-2-1-5 D.4-5-2-3-1 4.(1)摔倒(2)遗留废料 (3)提起诉讼(4)上班 (5)道路施工 A.4-2-1-5-3 B.5-2-4-1-3 C.4-3-2-1-5 D.4-5-2-3-1 5.(1)晕倒(2)领导探望 (3)步入社会(4)工作任劳任怨 (5)成为劳模 A.4-2-1-3-5 B.1-3-2-4-5 C.5-4-1-3-2 D.3-4-1-2-5

答案及详细解析 1.【答案】B。解析:这是一则因奶品公司未如约履行送奶服务,最终给客户赔偿的整个过程。 2.【答案】C。解析:这是一则食物中毒,并予以严查的经过。要强调的是“停业整顿”一定是在情况调查清楚之后的措施。因此答案是C。 3.【答案】A。解析:本题要注意之处就是因为“起火”,所以消防队首先赶到现场。 4.【答案】B。解析: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 5.【答案】D。解析: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 行测事件排序专项突破训练附答案 事件排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理解与逻辑思维能力。这类考题的题型有2种。 第一种:逻辑判断型 这是一类考察考生对事物逻辑关系的分析能力的一种体型,试题中的五个环节往往有着某些必然的联系,但考生要注意这些联系的时间顺序,尤其是其中的某两项或三项,这类题型的考点也就在这些容易混淆时间顺序的事件的孰先孰后上;同时在做出选择后还要考虑一下自己所做的排序是否合乎事理。如下面的试题 【例题】:(1)山洪暴发(2)紧急动员(3)战胜洪水(4)大堤决堤(5)抗灾抢险 A: 1-2-4-3-5 B: 1-4-2-5-3 C: 5-3-4-2-1 D: 4-1-2-3-5 答案应该选B

2020年公务员联考行测言语理解语句排序解题技巧(最新)

一、看选项排首句 1.不能做逻辑起点的句子 (1)含指代词开头指代不明的句子(这,那,此,其,它等) (2)成对出现的关联词语,后者不做逻辑起点(但是,所以,就,而且,还有,才,则等) (3)含有总结性词语的句子(总之,综上,由此可得,言而总之等) (4)并列句的后句不做逻辑起点(另一方面,同时,也等) (5)具体描述评价说明的句子(揉碎了说,比如说等) 2、能做逻辑起点的句子 (1)提出观点:中心句 (2)引出话题的句子(背景句、名言警句) 二、看标志定先后 1、指代词(这、其、他、他们等) 2、关联词(虽然……但是、因为……所以等) 3、顺序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重复词(重复出现的概念或话题顶真结构) 5、总结词(因此、总之、换句话说、总而言之等) 三、看行文定顺序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观点——分析观点——论证观点 提出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 例题:

①再比如财产公开不需要保护隐私,但香港把保护隐私作为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基本原则,保护申报人隐私也是一项国际惯例 ②但在如何公开,何时公开,怎样公开等问题上还远没达到共识的程度 ③有人分析称,各界在认识上存在不少误区,比如认为所有公务员都要公开,但香港就并非如此 ④从现实情况看,就官员财产要不要公开的问题,早有基本共识 ⑤这就需要我们静下来研究问题,而不是流于情绪的宣泄 ⑥这样的冷静分析不是没有道理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③②①⑤⑥ B.③①④②⑤⑥ C.④②③①⑥⑤ D.③②④①⑥⑤ 【解析】答案为C。在这个题目当中排在首句的有③和④这两句,首先我们可以比较一下③④谁更适合做首句。第3句当中有说到,“各界在认识上存在不少误区”,是指在什么认识上存在误区,没有表明,属于指代不明。并且“认为所有公务员都要公开”什么东西需要公开也没有表明,同样属于指代不明,从这两个方面讲③都不适合做首句,这时可以排除掉BD两个选项。而题干当中①句首有“再比如”,那意味着前文当中应该有一个“比如”。而比如出现在第③句,所以在这个题目当中,③①应该连在一块儿。排除掉A选项,选择正确答案C。 在以后排序题的答题过程当中,如果大家能够熟练掌握上述的方法和技巧的话,那么不仅是速度,准确度都会有所提升。

例谈行测常识题的“蒙题”技巧

例谈行测常识题的“蒙题”技巧行测题知识涵盖广,总会有你不熟悉的题目,那么这“蒙题”技巧就有用武之处了。 一、首尾两端法 首尾两端法适用于有关历史事件排序的选择题。这类题型通常要求考生判断一连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此类题型可以采用首尾两端法进行判断(从头或从尾判断),即从这一串事件的头或尾进行分析判断,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无需对各事件的具体时间进行分析,这样即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也能大大提高命中率。 【例题】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司马迁修《史记》→文景之治→王莽篡汉 B.杯酒释兵权→岳飞抗金→王安石变法 C.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秦统一天下 D.玄武门之变→黄巢起义→安史之乱 【解析】 本题无需分析各个事件的具体时间,只需掌握大致的时间段即可,可对各个选项从头或 从尾进行判断。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A项从头分析,司马迁修《史记》是在汉武帝时期,晚于文景之治,故排 除。 第二步,对B项进行从尾分析,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岳飞抗金发生在南宋,故排 除。 第三步,对D项进行从尾分析,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年间,而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 末年,应晚于安史之乱,D项错误。 据此可以得出答案为C。

二、题干分析法 题干分析法,主要适用题干很长或者带有词语定义的行测常识题目。 尤其是对于词语定义这样的题目,定义本身可能就是答案,这样在做题的过程中,小伙伴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分析和斟酌题干上面,然后根据分析,对照选项,就能很快得出答案, 【例题】 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 A.生产的发展 B.效率的提高 C.社会的公平 D.内需的扩大 【解析】 此题先是说明了什么是“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然后说我国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最后 问的是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对于不知道我们国家的收入分配方针政策的考生,就可以从题干入手,去看定义,定义 强调的是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即这种分配结构的目的,是要保证大部分人都能有中等收入, 同时缩小社会低收入和高收入人群的比例,这就是一个“平均”的过程,这样做自然是为了社 会的公平。答案显然是C。 三、词义联想法 词义联想法是指根据题干和选项中的信息词进行联想,从而选出与信息词有关联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的做法。 在解题的过程中,如果对于所考知识点不熟悉,发散性的联想思维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例题】 关于宇宙的起源,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理论是( )。 A.能量守恒定律

小学句子排序题及解题思路

小学句子排序题及解题思路 题1 排列次序混乱的句子,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一千多年前,在今天的浙江省绍兴一带,就发生过螃蟹大吃水稻的灾害。螃蟹爬得田里都是,水稻被咬得精光。 ()你也许想不到,这些餐桌上的“横行将军”也会“闹事”。 ()1964年,在中东也发生过一次蟹灾,几百万只螃蟹不但咬死庄稼,毁坏农田,而且成群结队地侵入人们的住宅,扰乱了人们的生活。 ()1980年,西班牙著名产稻区发生了一次蟹灾,不计其数的螃蟹咬稻杆,啃稻根,破坏了大片庄稼,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菜肴。 ()蟹灾不光外国发生,我国历史上也曾有发生。 思路点拨: 排序题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中的连贯能力,也就是句与句之间的话题要统一,句序要合理,衔接要自然,前后要呼应。所以在做时一定要将句子多读几遍,理解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并找出关键词句,才可以进行排序。排完后还要连起来读一读,看排得是否准确。 解题过程: 这一排序题的内容主要是讲螃蟹在古、今、中、外所带来的灾害,不光要按照时间顺序由古到今进行排序,还要注意到其中的一些关键词句:“蟹灾不光外国发生,我国历史上也曾有发生。”由此,说明语段应该先讲外国发生的蟹灾,再写我国历史上的蟹灾。在写外国发生的蟹灾时也不是按照时间的的远近来写的,其中有一个关键词“也”决定了语序的先后。 参考答案:6 2 4 3 1 5 题2 将下列错乱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 ( )我穿过院子向北屋走去。屋门敞开着,一眼就望见迎面墙上的彩色画。 ( )我想:这就是我要访问的那位退休老师吧?

( )院子里静悄悄的,收拾得干干净净。靠近屋门有一棵松树,长得高大挺拔。 ( )屋里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年人,正在对一群孩子讲着什么。 ( )我轻轻推开院门。 ( )我朝屋里望去。 思路点拨: 排列错乱的句子,我们在排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时间关系、空间关系、事情发展的顺序等。排列句子可分四个步骤来完成:粗读知大意—细读找顺序—精读巧排列—朗读细审定。 解题过程: 解答此题应先仔细读句子,了解其大意,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写作顺序。经过阅读分析,我们知道这段话是讲“我”去访问一位退休老师的经过。从这几句话看,是按“推开院门”——“看到院子”——“穿过院子,看到北屋”——“朝屋里望去”——“屋里” 地点转移的顺序。按照上面的思路,这几句话应排成5、3、1、6、4、2。经这样一排,句子就连贯了,表达的意思也清楚了。排完以后,再按正确的顺序读一读,如果不正确,再修改。 参考答案:排列顺序为:(5)(3)(1)(6)(4)(2) 题3 把下列句子按照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 ()柳树、杨树的叶子枯黄了,飘落了。 ()纷纷飞舞的雪花飘洒在它那耀眼的、绽开的花瓣上,它依然虎虎有生气。 ()牡丹、芍药也早已失去了它们那美丽的容颜。 ()冬天到了,寒风把银白的雪花带到人间。 ()还有些花瓣掩在白雪里,红白相映,色彩灿烂,令人一望而生羡慕之心。 ()在这万里雪飘、数久寒天的季节里,只有梅花独自开得那么盛,那么艳。 思路点拨: 通读了这6句话后会发现,这段语句赞美的是梅花不畏严寒,竞相开放。第一句,点名时间是冬天,然后介绍冬天的普遍景象:树叶凋零,百花凋谢,牡丹芍药“也”失去了它们那美丽的容颜中的“也”可以看

2020中考语文答题技巧方法总结(最新)

一、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 所有的理解能力题,都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答: 一是事实,即文章中的内容、事例、人物的动作、事物的形状等等。 二是情感。即什么样的事实表现了人物或者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常见的题型有:___描写或者___叙述,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需要在答题时兼顾两个方面,答题中要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或倾向 1 谈看法的题。比如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受到的启发或你的看法。 例1:读完这篇文章,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感受或者结合本文对“__”的描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人生的理解。 联系生活谈谈对主题理解,所有的联系生活其实是联系三点,第一点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第二点是一句话叙述在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你是怎样做的;第三个是再谈这篇文章的中心。 2 理解某句话(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题。 这类题,答案要有三个: 一是本义,本来的意思,这虽然不是答案的重点,但必须在答题时进行适当的解释。 二是它的引申义,在这里也叫上下文意,它以对某句话或某个词的本义为基础,根据上下文义来判断的具体所指侧重于哪个方面。 三是象征义,通常会是在写景或写物时体现,表面上是在写景或写物,其实所要表现的,是与之意韵或内涵相近的思想情感。 在组织答案时,要把这三个方面都点出来。 二是阅读欣赏析题的答题技巧 关于赏析题。一般会考查赏析表达特色,表达特色就是我们讲的议论,说明,叙述,抒情和描写,然后我们从文章中选择一处与之相对应的语句,结合所学的表达方式中的作用,进行赏析即可,通常,对以上五方面的赏析优先度进行排序的话,分别为描写、叙述、抒情、议论和说明,以叙述为例,则是站在叙述的人称或顺序这两个角度中的某一点来进行赏析的。赏析的重点一般都在描写上。

小学语文排序题方法技巧汇总排序

专题——句子 句子之排序 1、考点 定义:排序类题就是把一组顺序错乱的句子按照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要找出这组句子的行文顺序,再把它们重新排列。 2、例题分析 例题1:将下列句子排列正确。 ()科学家对此进行研究。 ()正常人的眼睛能感知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识别红、橙、黄、绿、青、蓝、紫,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过渡色,总共约六十多种。 ()如牛、羊、马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里的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很单调。 ()那么,动物的感色能力又如何呢? ()研究证实,大多数哺乳动物是色盲。 试题分析: 此题着重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对于众多的句子如何确定第一句是解此题的关键。接着找出几个句子之间的联系点,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 解题思路: 首先,要通读所有的句子,整体感知这段文字,初步明确这段文字主要写的是什么,围绕什么来写的。在这段文字中,首先写的是人的眼睛对色彩的感知,而后过渡到动物。中间一句设问句是很好的承接,接下来是科学家投入了研究,最后是研究的结果,并以此举例说明。所有的句子试填好后,要将句子按正确的排列顺序通读一遍,最后检查序号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3 1 5 2 4。 例题2 :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沿池环水四周,新筑一道长600多米的环池路,还有那修复完美的明代遗迹“临流亭”,

四周环水,兀立池中,游客观望,流连忘返。 ①形态各异的飞禽雕塑,浮游水面 ②水上画舫往返,笑声朗朗 ③路面铺设的鹅卵石,在碧波辉映下,色彩鲜艳,晶莹闪烁 ④路边垂柳依依,清风送爽 ③④②①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解题指导: 这是一道在所给的语段中选择恰当的选项填空题。考查的是思维的连贯与严密。解答此类题目,要瞻前顾后,从空缺处的前文或后文找出句与句之间内在的联系,通过上下文要通畅连贯或句式要前后一致等方面来确定正确的选项。 此题空缺处前文是写“环池路”,与之文气连贯的当然是选项中③句,接着介绍“路面”,接着就为第④句介绍“路边”,然后由“沿池环水四周”的“路边”,自然引出第②句,介绍“水上”,最后第①句交待水上的“飞禽雕塑”,则“雕塑”又与后句的“临流亭”同属建筑,自然衔接。所以正确答案为“A”。参考答案:A 例题3 : ()这时,我们才发现社区里的工作人员虽然很多,但是在一些死角里还会看见灰尘。 ()到了社区,同学们都冻得发抖,但又不敢松懈。 ( )虽然很冷,但我们每个人额头上都有豆大的汗珠。 ()有的同学在擦窗户,有的同学在扫水泥地面,有的同学在捡石头,有的同学在除草,还有同学在推小车送垃圾,我也和一些同学捡石块。 ()由于风太大的缘故,扫起来了许多的尘土,把大家呛得直打喷气,但大家都不觉得苦,继续埋头苦干。 ()我们各自分工之后,都开始行动起来了。 ( ) 同学们把自己的活干完之后又去帮忙干别的事了。 解题思路: 乱句排文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训练思维,此题是按事件发展顺序排列,先是事件的起因,再是事件的过程,最后是结果。 题目答案:2 1 7 4 5 3 6

行测答题技巧:事件排序题的答题方法

行测答题技巧:事件排序题的答题方法备战事业单位行测考试,排序题是常见的题型之一,一般行测中的排序题目会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表述的,接着给出表示事件的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请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排序题目的类型和做题方法。 (一)事件排序的题型 事件排序可分为表示五个事件的词或短语集中说明一组事件和两组事件的两种题型。 1、五个词或短语集中说明一组事件的题型 [例1](1)藏羚羊被大肆捕杀(2)颁布保护藏羚羊的法规(3)藏羚羊数量有所回升 (4)藏羚羊濒临灭绝(5)偷猎者被绳之以法 A.1-4-2-5-3 B.4-1-2-3-5 C.2-3-5-1-4 D.2-1-4-5-3 2、五个词或短语集中说明两组事件的题型 [例2](1)暑假计划回老家(2)学校举办夏令营(3)改变计划 (4)回老家过春节(5)参加夏令营 A.1-3-5-2-4 B.2-3-5-1-4 C.1-2-3-5-4 D.4-1-3-2-5 (二)事件排序的解题方法 在了解了排序题类型之后,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解题方法: 1、解答有关事件排序题目时,要利用自己掌握的常识对事实作出必要的补充或假设,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试者应使用自己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所积累的一般知识来填补题目中所欠缺的部分,以便使你假想的程序推理更合理。 2、在多数情况下,可采用排除法,即首先确定要环节必为最先发生或最后发生,或者确定某两个环节必前后发生,进而对选项进行排除。 3、四个选项给出的四个顺序也许没有一个与你设计的最合理的顺序相同,但其中必有一个是相对合理的,不要先入为主,钻“牛角尖”,认为没有正确选项。 (三)例题与解析 【例题1】(1)创作电影插曲(2)接到配音任务 (3)歌曲被广为传唱(4)到基层体验生活(5)电影取得成功

语句排序题解题技巧

语句排序题解题技巧 1.首尾句 从首尾句入手是解答语句排序题的通常思路。文段的首尾句具有以下两大特征: (1)文段首句一般不含指代词,以免指代不明。据此可排除包含指代词的句子放段首的选项。 (2)文段首句常是引论型的内容,而尾句常是结论性的语句。当句子内容是介绍背景时,可考虑此句为首句;当句子内容为得出结论时,可考虑此句为尾句。 2.关联词 关联词语提示了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关联词语也可确定句子之间的顺序: (1)关联词语通常配对使用,且有固定的搭配习惯,据此可确定含有成对使用的关联词语的两个句子的前后顺序。 (2)单独使用的关联词语,可通过句子意思寻找与其逻辑关系相符的前后句子顺序。 3.指代词 指代词是表示指示概念的代词,常用来代替前面已提到过的名词。根据指代词也可确定句子之间的顺序: (1)句子中的指代词一般跟在其指代的对象之后,故根据句子中的指代词可以确定其前句的内容。 (2)指代词有近指、远指之分,“这”表近指,常指代目前的或较近的或刚刚提到的人、物、事或想法;“那”表远指,常指代较远的人、物、事或想法。4.逻辑顺序 文段在表情达意时,都要遵从一定的逻辑顺序。根据文段中的逻辑关系也可确定句子之间的顺序: (1)时间顺序。当几个句子中都出现时间词时,句子之间的排列应遵循时间的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以空间为序,通常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远到近的先后顺序。 (3)事物发展顺序。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其固有的规律,句子之间的排列不应违背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 5.承启关系 承启关系指的是句子与句子之间上承下启,前后勾连的关系。根据句子间的承启关系也可确定句子的顺序: (1)顶真手法的使用。顶真又叫联珠法,是将前一句的尾字作为后一句的首字,使两个句子首尾相连、前后承接,产生上递下接的效果。当两个句子中出现某一句的宾语作另一句的主语的情形时,可考虑此处使用了顶真手法,此两句常相连。 (2)前后句内容相关。当两个句子中出现后一句开头与前一句末尾内容相同或相关时,基于此两句之间联系的紧密性,此两句常相连。 (3)前后句句式一致。当两个句子采用相同句式时,基于表达通畅性和增强语势的要求,此两句常相连。

浙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事件排序题的答题方法

官方微信:【zjsydwks】 浙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事件排序题的答题方法 备战事业单位行测考试,排序题是常见的题型之一,一般行测中的排序题目会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表述的,接着给出表示事件的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请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排序题目的类型和做题方法。 (一)事件排序的题型 事件排序可分为表示五个事件的词或短语集中说明一组事件和两组事件的两种题型。 1、五个词或短语集中说明一组事件的题型 [例1](1)藏羚羊被大肆捕杀(2)颁布保护藏羚羊的法规(3)藏羚羊数量有所回升 (4)藏羚羊濒临灭绝(5)偷猎者被绳之以法 A.1-4-2-5-3 B.4-1-2-3-5 C.2-3-5-1-4 D.2-1-4-5-3 2、五个词或短语集中说明两组事件的题型 [例2](1)暑假计划回老家(2)学校举办夏令营(3)改变计划 (4)回老家过春节(5)参加夏令营 A.1-3-5-2-4 B.2-3-5-1-4 C.1-2-3-5-4 D.4-1-3-2-5 (二)事件排序的解题方法 在了解了排序题类型之后,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解题方法: 1、解答有关事件排序题目时,要利用自己掌握的常识对事实作出必要的补充或假设,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试者应使用自己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所积累的一般知识来填补题目中所欠缺的部分,以便使你假想的程序推理更合理。 2、在多数情况下,可采用排除法,即首先确定要环节必为最先发生或最后发生,或者确定某两个环节必前后发生,进而对选项进行排除。 3、四个选项给出的四个顺序也许没有一个与你设计的最合理的顺序相同,但其中必有一个是相对合理的,不要先入为主,钻“牛角尖”,认为没有正确选项。 (三)例题与解析

初中句子排序方法

中考语文语句排序题方法讲解及练习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语句排序题是令人头疼的,怎样才能解决这类题目呢,缺的正是正确的方法。下面介绍两种简单易学又能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题型。 (一)选择题形式。如:在下列语段空缺处填补还原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爱心是______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世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a.②③①④ b.④②①③ c.①③④② d.①②③④ (二)将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如: 这儿的景色美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湖面波光粼粼,游船往来 ②小金山悠闲地俯瞰着湖水 ③二十四桥景区如仙境般在远处召唤 一、排除法。根据给出的语句之间的必然联系,进行确定它们的大概位置,进而逐一排除,剩下要选的答案。 例:将○1—○5句填在下面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人生总是与苦难同行,1在苦难中奋起○2有的人甘于沉沦○3而有的人不甘沉寂○ 4最终获得了成功○5苦难成了他们抱怨命运的理由。○ a、○2○3○5○1○4 b、○5○2○3○1○4 c、○3○1○4○2○5 d、○2○5○3○1○4 【方法讲解】 1、观察所要选的例句。1○3○4是说同一个意思,应该在同一个层次;2○5在一个层次。○○ 2、排除。先不要理会每个句子的具体位置,○1○3○4当中不能插入○2或○5,如果插入,肯定是错误的选项。所以,可以排除a项,剩下三项。 3、再进行排除。bcd三项是○2○5的位置不同问题,肯定是先○2后○5,所以可以排除b 。如此类推,也可以知道○1○3○4的具体位置,就可以得出最终的结果是d 。 (注:以上是这种方法的一个演示过程) 二、对应法。这种题所采用的语段一般都是在上句与下句或上半句与下半句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我们只要抓住它们的对应关系就可以解答这种题了。 例:给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_____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方法讲解】 1、观察选项句子和原句中对象的联系。这里的叶、花、子、藕都有与之对应的精神品质: 叶——宽阔,花——芬芳,子——孕育未来,藕——寂寞地呆在泥土里。 2、所以这题相对应的选项依次是:④②③①。 (小结:此类题的对象肯定有特点可循,只要抓准要点,就能迅速解决。) 中考语文语句排序题练习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