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
- 格式:ppt
- 大小:2.80 MB
- 文档页数:27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 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质量检测习题一、选择题1.活字印刷术对文化的传播、文明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它发明于( )A.北宋B.唐朝C.南宋D.元朝2.北宋时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的人是( )A.毕昇B.蔡伦C.沈括D.郭守敬2.下图所示是《梦溪笔谈》中对我国古代一项发明的描述,与该项发明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蔡伦B.张衡C.毕昇D.宋应星4.下图是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的徽标,它的设计取材于我国古代的( )A.司南B.地动仪C.编钟D.突火枪5.被誉为“水手的助手”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重大发明( )A.造纸术B.指南针C.印刷术D.火药6.宋人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最能说明( ) A.北宋风水迷信盛行 B.北宋航海事业兴旺发达C.北宋阴雨天气很多D.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7.我国发明的火药很早就应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A.隋末农民战争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C.南宋将领抗击金军的战争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8.《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
”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9.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认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 )A.三大发明在推动欧洲社会转型中的决定作用B.国家、宗教未能对欧洲社会的转型发挥作用C.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转型起了重要作用D.指南针推动了欧洲新航路的开辟10.宋代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一选择题1. 元代的青花瓷是瓷器名品,其底色是蒙古人崇尚的白色,青蓝色花纹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制作花纹的颜料“钴蓝”由波斯商人带来,它的花纹既有汉人推崇的梅兰竹菊、蒙古人喜欢的牡丹、芍药,也有西亚文化的葡萄藤。
青花瓷的这些特性表明()A .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B .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C .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前列D .中华文明是经久不衰、绵延不断的2.现代社会,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网购成为了时尚,各种物流快递公司纷纷兴起,如顺丰快递、圆通速递等。
我国宋元时期为使臣和商旅往来提供食宿和交通工具方便的场所是()A .驿站B .澎湖巡检司C .宣政院D .都护府3. 宋代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宋代海路的航线远至( )A .日本和高丽B .东南亚C .印度D .波斯湾及东非海岸4. 下列有关宋元时期我国中外交通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B .元代开始出现驿站C .宋代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D .宋代重视外来科技与文化,设置了回回司天监5. 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机构管理对外贸易,这类机构是()A .转运使B .市舶司C .枢密使D .布政使6.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这句话说明了()A .元朝中外交通的发达B .元朝疆域的辽阔C .元朝地广人稀的写照D .元朝统治的政策7. 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8.两宋时期海外贸易活跃,政府在著名的海外贸易港口设置市舶司进行管理。
下列可能设置过市舶司的城市是()A .天津、上海B .苏州、北京C .海口、景德镇D .广州、泉州9. 《宋史》中对某机构描述如下:“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共11小题)1.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A.战国B.北宋C.南宋D.明朝2.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3.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B.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司南C.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司南D.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5.培根说过,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
下列说法对“改变了整个世界”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是()A.确立了中国文明古国地位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型其C.推动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D.促使西欧步入了近代社会6.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B.商品经济的发展C.造纸术的推广D.印刷技术的革新7.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叙述错误的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年间B.指南针发明于北宋时期C.活字印刷术形成于唐朝D.火药传入欧洲,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起了重要作用8.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9.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①纸币的流通②火器的使用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时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中国“四大发明”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对其表述正确的是()A.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教育的普及B.北宋毕昇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C.唐朝时发明了火药,唐末广泛应用于军事D.南宋时指南针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2.“宋代的科技发明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顶峰,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下列发明成型于这一时期的是()A.司南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火铳3.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大约在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
1460年意大利建立了欧洲第一家印刷厂,此后欧洲各国的印刷厂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材料说明活字印刷术()A.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B.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C.开创了中外交通的全新局面D.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4.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发明的是()A.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C.火药和雕版印刷术D.指南针和造纸术5.科技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下列科技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A.毕昇﹣﹣活字印刷术B.斯蒂芬森﹣﹣蒸汽机车C.爱迪生﹣﹣耐用白炽灯泡D.瓦特﹣﹣飞机6.李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了一幅历史曲线图(如图)。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幅图片所展示的内容主题是()A.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B.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C.宰相权力的变化D.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7.曾随郑和三下西洋的马欢在其所著《瀛崖胜览》中记载:“设遇风、水不便,舟师失针,舵损。
”曾随郑和四下西洋的费信也在其《星槎胜览》中写道:“上怕七洲,下怕昆仑。
针迷舵失,人船莫存。
”两则材料主要强调了()A.郑和船队总是遇到风浪B.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重要作用C.明朝航海技术领先世界D.郑和船队克服困难仍坚持远航8.现代伟大的改革开放家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汉时,炼丹家发明了火药B.北宋时,毕昇在世界上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C.唐朝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D.唐朝时,火药武器运用到军事领域,发明了火铳9.沈括所撰《梦溪笔谈》一书记载了宋代庆历年间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1.(2019·福建·真)诗句“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遥远)。
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反映了()A.陆上丝路贸易 B.玄奘西行天竺 C.鉴真东渡日本D.郑和七下西洋2.(2019·鄂州·真)构建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如图所示小涵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括号内的内容应是()A.雕版印刷术 B.造纸术 C.活字印刷术 D.突火枪3.(2019·黄冈·真)“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印刷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的教育的状况……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级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
这里,马克思主要强调了印刷术()A.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B.加速了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C.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 D.开启了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4.(2019·淮安·真)“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指南针),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
”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A.印刷术的运用,加快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B.火药武器使用极大地影响了作战方式C.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D.三大发明出现,阻碍了人类历史的进步5.(2019·宿迁·真)培根评价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这三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
第二种在战争上。
第三种在航海上”。
其中“第三种”指的是()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6.(2019·青岛·真)某校开展以“古代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展示活动,某班的手抄报内容是:毕昇与活字印刷术、关汉卿与《窦娥冤》。
与此科技文化成果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7.(2019·南充·真)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8.(2019·南充·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对欧洲社会的变革和作战方式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是()A.活字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和火器 D.造纸术9.(2019·沈阳·真)元朝有众多的海外贸易港口和细密的管理规章,使运载货物更多,来往更便捷。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1.(2019·福建·真)诗句“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遥远)。
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反映了()A.陆上丝路贸易 B.玄奘西行天竺 C.鉴真东渡日本D.郑和七下西洋2.(2019·鄂州·真)构建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如图所示小涵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括号内的内容应是()A.雕版印刷术 B.造纸术 C.活字印刷术 D.突火枪3.(2019·黄冈·真)“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印刷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的教育的状况……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级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
这里,马克思主要强调了印刷术()A.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B.加速了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C.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 D.开启了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4.(2019·淮安·真)“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指南针),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
”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A.印刷术的运用,加快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B.火药武器使用极大地影响了作战方式C.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D.三大发明出现,阻碍了人类历史的进步5.(2019·宿迁·真)培根评价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这三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
第二种在战争上。
第三种在航海上”。
其中“第三种”指的是()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6.(2019·青岛·真)某校开展以“古代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展示活动,某班的手抄报内容是:毕昇与活字印刷术、关汉卿与《窦娥冤》。
与此科技文化成果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7.(2019·南充·真)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8.(2019·南充·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对欧洲社会的变革和作战方式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是()A.活字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和火器 D.造纸术9.(2019·沈阳·真)元朝有众多的海外贸易港口和细密的管理规章,使运载货物更多,来往更便捷。
课题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型新授教学设计用案人授课时间201 年月日第课时目标要求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发明时间、排版方式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知道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状况。
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发达的中外交通。
难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教法教具教学过程学习内容个案调整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宋元时期的科技取得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1)“四大发明”分别是何时发明、改进的?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概述其对外传播的主要范围。
材料二“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
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
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 ----------- [英]培根(断工具)(2)材料二中的“三种发明”指的是哪些发明?分别归纳其在学术、战争、航行方面的贡献?(3)综上所述,概括四大发明的历史意义。
2、为什么说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空前发达?材料一元有天下,薄海内外。
人进所及,皆置锋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1)据材料一,概述当时陆路交通状况。
(2)期材料二,分别指出当时陆路、海路到达的范围。
(3)综合材料一二概括元朝的交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状况状况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何有何历史作用?巩固练习1.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服务,覆盖区内定位精度可达10米。
下列发明中与导航相关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2.中国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庆典、庙会等场合,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对右图所示的燃放物使用得特别多,在中国古代,对这种燃放物的生产起了直接促进作用的是(①造纸术的发明②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发明④火药的发明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④3. 火炮被誉为“战争之神”,在近现代各种战争中大显神威。
中国在很早就出现了以火药来推进的武器装备。
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A. 蒙恬B. 岳飞C. 秦琼D. 卫青4.近代欧洲很多发明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③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④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据统计,我国从西汉、东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直至五代,共出书二万三千多部,二十七万多卷,而宋代出书则达一万一千部,十二万四千多卷,相当于历代出书总数的将近一半。
引起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外文化交流的活跃B.造纸术的改进和推广C.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D.印刷术的革新和进步3.如果举办“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图片展览,下列人物,应该入选“宋元篇”的是()①祖冲之②毕昇③王祯④李时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C.宋代经济重心南移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5.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北宋时,毕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B.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C.指南针由印度人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创造了条件D.宋元时期,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6.“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印刷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的教育的状况……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级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
这里,马克思主要强调了印刷术()A.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B.加速了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C.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D.开启了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7.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指南针传入欧洲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③火药的发明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A.②③①④B.③①②④C.①②④③D.②③④①8.辛弃疾在《清玉案·元夕》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发明时间、排版方式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知道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状况。
2.阅读材料和相关史实,获取有效历史信息,了解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状况;探究材料、识图,学习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新发展和重要影响。
3.学习古人不懈探索。
勇于创新的精神;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与发达的中外交通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贡献。
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影响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与探究法、材料分析法、启发引导法教学过程:导入:视频导入:(播放视频)导语:1298年,意大利的一座监狱里,一位威尼斯商人正在向他的狱友讲述他的旅行故事,他就是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是怎样来到遥远的东方的?又是什么吸引他不远万里,不畏艰险来到中国。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马可波罗的脚步,穿越时空去领略宋元时期发达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新课学习】:一、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1.活字印刷术出示图片,提出问题:经过3年的艰难旅程,马可波罗终于来到元朝。
他会在这里看到哪些令他感到新奇的事务?(纸币、活字印刷、爆竹、罗盘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其中哪些出现在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和学习这三项重要的发明。
造纸术发明之后,书籍都是手抄而来,十分费力。
后来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出示材料: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
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引导学生思考雕版印刷有哪些缺点?需要改进吗?观看视频:活字印刷术,提出问题“同学们能从视频中获得了哪些有关活字印刷术的信息?”通过视频使学生掌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时间和操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