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逃课问卷调查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99.08 KB
- 文档页数:12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标题: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摘要:逃课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次调研旨在探索大学生逃课的原因、频率以及对学业和个人发展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厌倦课程内容、缺乏动力和学业压力是主要的逃课原因。
逃课频率与学业成绩呈负相关,同时逃课也会对大学生的自律性和时间管理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调研结果对学校和教育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1. 引言逃课是大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对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与个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大学生逃课的原因、频率以及对学业和个人发展的影响。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共有500名大学生参与,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逃课原因、逃课频率以及逃课对学业和个人发展的影响。
3. 结果分析3.1 逃课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包括:- 厌倦课程内容:大部分学生认为一些课程内容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
- 缺乏动力:由于缺乏兴趣和动力,很多学生会选择逃课。
- 学业压力: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导致一些学生选择逃课以减轻压力。
3.2 逃课频率调查发现,大学生逃课的频率相对较高。
约70%的学生表示每学期会逃课不超过5次,20%的学生则表示每学期会逃课10次以上。
3.3 逃课对学业和个人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逃课与学业成绩呈现负相关关系。
逃课会导致学生在课程中缺乏必要的学习和交流,从而影响其学习成绩和理解能力。
此外,逃课还会对大学生的自律性和时间管理能力造成负面影响,这些能力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4. 结论与建议本次调研结果显示,逃课是大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原因主要包括厌倦课程内容、缺乏动力和学业压力。
为了减少逃课现象,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更有趣和引人入胜的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 提供适度的学业支持和辅导,帮助学生减轻学业压力。
- 强化学生自律性的培养与引导,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引言:大学生逃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也给教育管理者和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和挑战。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我们开展了一项关于大学生逃课的调研。
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300名大学生参与。
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逃课的频率、原因、影响和控制方式等。
调研结果:1. 大学生逃课的频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大学生逃课了一次以上,其中有近30%的学生每个学期都会逃课。
2. 大学生逃课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包括:缺乏兴趣(51%)、无聊(25%)、不重要(15%)和个人原因(9%)。
3. 大学生逃课的影响:大多数学生认为逃课会对学习成绩产生负面影响(85%),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会影响就业前景(12%),而有少数学生认为逃课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3%)。
4. 大学生逃课的控制方式:大多数学生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控制逃课现象: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有用性(45%)、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30%)、增加考勤机制和惩罚措施(15%),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逃课行为需要个体自律(10%)。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逃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逃课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兴趣和无聊,而逃课行为对学习成绩和就业前景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逃课现象,我们应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有用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采取一定的考勤机制和惩罚措施。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大学生逃课的情况,并针对其原因和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希望学校和教育管理者能够借鉴这些调研结果,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减少逃课现象的出现,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学生也应该自律,认识到逃课的不良影响,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只有学校、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于大学生逃课调查问卷第一篇:关于大学生逃课调查问卷关于当代大学生逃课现象问题的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你好!我们是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经管分院国贸专业的学生,现在邀请您参与关于当代大学生逃课现象问题的调查。
说明:本次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不会对您的个人隐私造成任何影响,请放心作答,非常感谢您的积极配合!1、您的性别?A 男B 女2、您所在的分院?A 经管分院B文法分院C 理工分院3、请问您的是大几的学生?A 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4、来到大学后逃过课吗?A 逃过B没逃过(请跳到第10题)5、您逃课的频率大概是多少?A 一学期一到两次B一月一到两次C一周一到二次D 一周多次甚至每天6、您逃课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A起床晚了,已经来不及了就不去了B生病或心情不好不想去C与学生工作或其他事情时间发生冲突D反正不点名,逃了也没关系E对那堂课没兴趣,认为没必要去上F 其他____________(请注明)7、您一般逃的是什么课?(可多选)A 公共基础课B专业课C选修课D体育课E不一定看情况8、您逃课后一般干什么?(可多选)A回寝室睡觉B玩电脑C谈恋爱D打球等运动E去图书馆看书F做学生工作或者参加社团活动G其他____________(请注明)9、您逃课后的心理?A很自责,下次坚决不逃B担心有没有点名,下次尽量不逃C无所谓,走自己的路D开心,认为这种课必须逃10、您认为逃课会影响学习成绩吗?A 影响非常大B有影响但不是很大C逃课得当影响小D完全没影响11、有人说“不逃课枉为大学生”,您赞同吗?A 非常赞同B有点道理C不赞同也不反对D完全不赞同12、看见同学逃课您有什么想法?A受影响一同逃课B没什么想法逃课很正常C做法不对有违学生义务D思考他们逃课原因并想出对策E其他___________(请注明)13、您认为要想使大家不逃课,老师该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A与学生有更多的深入交流B多讲点课本以外的知识C讲课一定要生动有趣D经常点名E其他__________(请注明)14、.您认为减少逃课现象学校最需要在哪方面做出努力(多选)?A不需要,学校已经尽力了B改变课程安排,使课程安排更人性化C学校出台严厉的措施D出勤率作为综合测评的一项指标与奖学金挂钩E提高师资力量,增强学校实力F其他_______________(请注明)感谢您对本次调查的配合,您的回答将是我们宝贵的材料!第二篇:大学生逃课情况调查问卷大学生逃课情况调查问卷你的专业_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1.你上课的出席情况:()A.从不逃课B.偶尔逃课(一学期三四次)C.经常逃课D.很少上课2.如果逃课你会选在(多选):()A.公共选修课B.公共政治C.数学等公共数理课D.大学英语E.专业必修课F.专业选修课3.促使你逃课的客观因素:()A.考试方式(开闭卷)B.老师对出勤率的要求C.课程的难易程度D.课程的重要程度(必修、选修、专业、基础课等)4.促使你逃课的客观因素(多选):()A.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B.不喜欢老师上课的方式C.其他事情与上课时间冲突D.希望自学E.身体不舒服F.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5.逃课时的心理:()A.很highB.忐忑C.内疚D.无所谓6.逃课了你会利用这些时间做什么(多选)?()A.上网B.自学C.运动D.逛街E.与男(女)朋友在一起F.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逃课后你会及时补上所欠功课吗?()A.当然会B.看心情C.可能D.不会8.你认为逃课会对成绩有影响吗?()A.没有B.应该会有一些C.肯定会有的D.绝对有9.你如何看待逃课?()A.很平常,大学生如果不逃课就不算上大学了。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文章摘要:大学生一直以来是被家庭、社会、国家寄予厚望的一个群体,大学生的质量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大学生逃课在很多高校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经历了千心万苦终于迈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背负着父母的殷切希望,本应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然而为什么有些人要选择逃课呢?本次将通过对我校大学生逃课的调查研究,找出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我们能够尽可能快的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我院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原因、建议。
调查背景: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虽然已达37.5%,但在中国必须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才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
但是,在历经了千辛万苦的求学竞争之后进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却似乎并不珍惜这种机会。
原本备受升学压力的学生们进入大学就如同出了笼的小鸟,远离了父母的唠叨和老师的管教,感觉获得了自由。
并随着高校经历了几次大“扩招”之后,高校的教学与管理不断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目前“大学生逃课”这一问题日益严重,逃课不再是个别学生‘羞答答’的行为,而是已具有相当普遍性的一种轻度的校园越轨行为。
因此深刻认识、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
调查人:陈岩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提供帮助,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调查对象:潍坊学院在校生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20%的大学生经常逃课,65%的大学生偶尔逃课,只有15%的大学生从没逃过课的。
前言:“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
”这是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一句话。
大学生逃课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在这些逃课的学生中,只有少部分的同学在图书馆看书,还有少部分的同学忙于“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大多数学生则上网聊天、玩游戏、看小说、贪睡或谈恋爱。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原因分析与对策调查报告【摘要】大学生逃课现象一直存在,引发了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逃课的心理原因,发现缺乏动机和目标、没有正确认识逃课后果、反感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以及与同学交流产生消极情绪是主要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调查提出了建立正面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增加课堂互动和参与度等对策措施。
通过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深入分析和对策措施的研究,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提高大学生的课堂出勤率和学习效果。
希望相关部门和学校能够认真对待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现象,心理原因,对策调查,缺乏动机,逃课后果,反感教学内容,学生交流,正面激励,课堂兴趣,沟通交流,课堂互动,结论分析,建议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大学生逃课现象日益普遍,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和建设者,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深入研究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原因并提出对策调查是至关重要的。
逃课是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不按时到达教室或离开教室,影响了教学秩序和学习效果。
大学生逃课现象一直存在,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逃课现象已经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优秀学校,也面临着逃课现象严重的挑战。
了解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原因,对于制定有效的对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原因,调查相关对策措施,并提出建议,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帮助学校和教育机构更好地管理和减少逃课现象的发生。
通过分析大学生逃课的心理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动机,从而針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逃课是指学生在正常上课时间没有按照教学计划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无故不来上课,二是学生提前离开或延迟到课程结束时间离开。
逃课在大学校园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也损害了大学教育的公平性和质量。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逃课的原因、频率以及对逃课行为的态度,从而为制定有效的逃课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对象为某大学的本科生,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为18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逃课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内容不感兴趣(40%)、上课时间与其他活动冲突(25%)、上课点名考勤没有实质性意义(20%)、上课时间过长或排得过满(10%)、个人身体不舒服或有其他事务需要处理(5%)。
2.逃课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逃课的频率为每个学期少于5次(60%),少部分学生每个学期逃课5-10次(25%),极少数学生每个学期逃课超过10次(15%)。
3.对逃课行为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逃课行为持否定态度(70%),认为逃课会影响学习成绩和知识获取。
少部分学生对逃课行为持中立态度(25%),认为适度逃课对个人发展有一定好处。
只有少数学生对逃课行为持肯定态度(5%),认为逃课可以减轻学习压力和节省时间。
五、调研结论通过对大学生逃课行为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上课时间与其他活动冲突等因素所致。
2.大多数学生逃课的频率不高,但仍有少数学生存在较高的逃课行为。
3.大部分学生对逃课行为持否定态度,认为逃课会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六、建议和措施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以防控大学生逃课行为:1.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
2.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减少与学生其他活动的冲突,尽量避免课程过长或排得过满。
关于对大学生逃课和迟到问题的调查报告目录一调查背景二调查目的三调查对象四调查时间五调查地点六调查方法七调查人员八调查结果九调查结论与分析十调查建议十一调查问题一调查背景在当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本应该努力学习,增强竞争意识,提高自身本领,以使自己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
但是,我们遗憾的发现在大学生脱离高考的重重压力刚进入大学之后,很多人会无比兴奋投入到大学的新生活中,享受着高考之后难得的惬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变得越发的懒散,思想意识越来越低,对生活和学习中的细节也越来越不注重,最后演变成上课迟到甚至逃课。
鉴于此,我们对大学生上课迟到以及逃课情况进行调查。
二调查目的大学阶段是我们人生中的黄金阶段,我们不应该浪费宝贵的时间。
所以我们此次的目的是通过调查找出大学生上课吃到以及逃课的原因,并找出解决的办法。
三调查对象........学院12级学生四调查时间2013年5月20日五调查地点常熟理工学院东南和东湖校区,以自习教室和图书馆为主。
六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采用不记名发放问卷的形式,以问卷为载体,采用随机抽样法。
七调查人员.........八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7份,2份无效,1份弃权。
九调查结果分析(1)大学生迟到和旷课情况比较普遍在进入大学后,学生在宽松,安逸,自由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下,从前良好的习惯已然发生变化。
根据图1可知,在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有着迟到或旷课的情况发生。
图1(2)大学生对迟到或旷课的认识明显不足图2 图3图4 图5上面四个图分别根据第2,5,6,7题绘制而来。
从图2和图5我们可得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上课迟到及旷课的问题的认识程度明显太浅,对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不强。
对自身的自我约束力不强。
懒散,随意的心态这种问题比较突出,不能有一个良好的行为准则。
分析图3和图5,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这种行为还是有一定的正确认识。
大学生逃课现象及行为分析调查报告院系:汉语言文学院姓名:初新宇学号:20092112092院系:数学与信息学院姓名:赵柏涛学号:20092814056大学本是知识的殿堂,是千万学子追寻的美丽伊甸园。
按年龄来讲,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不应该像中小学生那样因贪玩而逃课。
然而,大学里却依然有一种逃课之风在风靡,而且大学生逃课的原因是复杂的。
也许很多人都对这一现象司空见惯了,在此我们要强调一下:大学生逃课这种不良风气扩散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建设有很大的破坏性。
由此可见,这是一种影响深远,不可忽视的校园现象。
因此,我们进行了此次以大学生逃课为主题的调查,希望能够引起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同时能够使广大同学有所启迪。
调查目的:通过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并进行分析,从而找出高校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之处,为其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提供帮助,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与老师、学校之间的共同发展、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的目的。
(考虑到这段时间同学所设置的调查问卷过多,有些问卷问题设置过多,造成被调查者的答卷疲劳甚至敷衍了事,我们尽最大努力减少问卷题目,只筛选出最能反映问题的题目,以便取得良好的调查效果。
)调查对象:作为一名大一新生,考虑到新生刚刚告别管束严格的高中时代,迈入很大程度上靠自我约束的大学,更容易暴露问题,因此此次调查对象选为大一新生。
人数为40名。
调查结果分析:一、此次问卷的调查对象男女比例适中,使所调查的结果具有一般性。
二、从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来看,男生逃课率高于女生,说明女生的自制力比男生强一些。
三、城市户口的学生逃课率高出农村户口学生15%,这说明来自农村的学生自律性更强一些,深知父母赚钱供养子女上学不易;省外学生逃课率高出省内学生30%,这暗示出学校应多向省外同学强调纪律的重要性,让他们尽自己最大所能遵守纪律,并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四、80%的学生选择逃毛概、思修这样看似不重要的思想修养课,而这些学生的理由是:“快到考试时,老师会划重点,用一两天就可以背过。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第一篇: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已经超过2400多万,大学生就业现象已经成为社会问题,而用人单位看重的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里边,学习成绩占据了很大比重,但是愈演愈烈的逃课现象却令人担忧。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皆为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校区的在校大学生,调查结果令人堪忧。
从调查结果统计数据来看,从大一到大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逃课现象,但是以大二的居多,大一的步入大学不久,可能延续了中学的学习惯性,依然能够每天去上课,大三的很多都已经开始准备考研,所以为了巩固基础知识上课的频率也变高了,大四的很多都已经考研成功或者已经找到工作,而且大四的课已经很少了,所以基本上不存在逃课现象。
在逃课的人群中,以男生居多,大多数男生逃课时要么去打球要么在宿舍上网玩游戏,但是逃课去学习的所占比例很少。
数据显示,很少有不逃课的,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过逃课的经历,他们表示,有时自己因为一些事情来不及找辅导员请假,所以只能选择逃课,而且逃课很少被查到,这也导致了很多人逃课行为的发生。
同学们逃课最多的主要是公共基础课和马哲、毛邓等公共政治课,这些课讲的和实际生活关系不是很大,都是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而且老师的讲课方式过于呆板,调动不起学生的听课积极性。
老师的年龄也与学生的逃课多少有一定关系,很多学生喜欢年轻老师的课,因为他们觉着和年轻老师的年龄差距小,在很多方面有共同想法,存在共同语言,而且年轻老师在课堂上能和学生很大程度上进行互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因而也就提高了。
对于逃课问题,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逃课对学习有一定的影响,而问到他们如何看待逃课现象时,持各种观点的人数差不多。
持支持态度的人认为大学生是独立的,可以自行支配自己的时间,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绝对是否上课。
不支持逃课的认为大学生的本质还是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引言:大学生逃课现象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大学校园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同学逃课的身影。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逃课的增多?本文将通过调查研究,探讨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背后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调查方法:为了了解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真实情况,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我们在大学校园中随机选择了1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逃课频率、逃课原因等。
二、调查结果:1. 逃课频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学生表示自己曾经逃过课。
其中,有近30%的学生逃课频率较高,每周逃课超过2次。
2. 逃课原因调查显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缺乏兴趣:超过50%的学生认为自己逃课是因为对该门课程缺乏兴趣。
他们觉得上课听不到有意思的内容,对课程内容产生了厌倦感,因此选择逃课。
(2) 学业压力:约40%的学生逃课是因为学业压力过大。
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无法承受更多的学习负担,因此选择逃课来缓解压力。
(3) 社交活动:有近30%的学生逃课是因为参加社交活动。
他们认为社交活动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同样重要,因此选择逃课来参加各种社团、组织或者与朋友聚会。
(4) 教学方法:少数学生表示逃课是因为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不满意。
他们认为教师的授课方式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选择逃课。
三、解决方案:针对大学生逃课现象,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学校应该不断改进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环节,提高课程的吸引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通过开设相关的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的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减少逃课的可能性。
3. 加强师生沟通学校和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关于大学生逃课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逃课的调查报告引言:大学生逃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将通过一项针对大学生逃课的调查,探究逃课现象背后的动机和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大学生参与。
问卷中包含了关于逃课频率、逃课原因和对逃课后果的看法等问题。
调查结果:1. 逃课频率: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承认曾经逃过课,其中有近40%的人表示每学期会逃课几次。
这一数据表明,大学生逃课是一个普遍现象。
2. 逃课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a. 缺乏兴趣:超过60%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逃课是因为对某门课程缺乏兴趣,觉得课程内容无关紧要,无法激发学习的动力。
b. 学业压力:约30%的被调查者表示,逃课是为了减轻学业压力。
他们认为逃课可以腾出时间进行其他重要的学习任务。
c. 课程安排不合理:约20%的被调查者认为,逃课是因为课程安排不合理,导致他们需要同时处理多门课程,无法有效安排时间。
d. 教学质量问题:约15%的被调查者认为逃课是因为教学质量问题,他们觉得课程内容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逃课后果: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对逃课后果持有负面看法。
超过70%的人认为逃课会影响学习成绩,约50%的人认为逃课会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表示逃课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讨论与解决方案:1. 提高课程吸引力:针对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实践环节,提供更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优化学业压力:为了减轻学业压力,学校可以适当调整课程安排,合理分配学生的学习任务。
此外,学校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辅导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业压力。
3. 改善教学质量:为了解决教学质量问题,学校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目录一、概要..........................................................................................................................二、调查背景..................................................................................................................三、调查目的..................................................................................................................四、调查过程..................................................................................................................五、调查分析..................................................................................................................六、结语..........................................................................................................................七、附录 (3)一、概要“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
”这是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一句话。
由此观之,逃课现象的普遍性。
本文通过实训周对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的专科大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和态度,并提出对策与建议要严格考勤。
大学生逃课的调查与分析摘要:对于大学,大家都不再陌生。
而大学里最引起大家关注和争议的莫过于逃课这件事。
一个大学生,如果没有逃过课,挂过科,都会成为大学的遗憾。
而逃课,其实并不只是一种大学的潮流,不只是盲目从众跟风。
这种现象的产生并渐渐成为习惯跟大学的教学方式、大学的管理制度以及大学课程的安排都有很紧密的关系。
我们通过对桂林理工大学的部分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大学生活逃课习惯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主要的任务,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可如今,我国各个高校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大学生逃课现象。
学生逃课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纪、校风,同时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体系,更是会影响到大学生专业知识及其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大学生逃课是对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这种浪费无论是大学生个人及家庭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一种奢侈。
同时这也反映出在授课中的某些科任老师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课程乏味,泛白,脱离实际,使教学质量总处于低下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方式和形式进行改进。
一、调查的对象及其相关情况本次调查涉及我们学院会计、市场营销、国贸、物流还有工商管理五个专业中的100名学生,其中,被调查的男生和女生各占50名。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2年5月25日~2012年5月28日,由于时间较为仓促,且调查的范围是在桂林理工大学的雁山校区,大三、大四学生所在的人数较少,并多以在外实习为主,故此次调查并未涉及大三和大四的学生。
二、调查方式本次调查是通过问卷形式的随机调查。
向我们学院的五个专业随机抽取大一及大二的100名学生发放问卷,收回100份,回收率达到了100%,通过对问卷的筛选及整理,无效作废问卷为0份。
为了能得出较准确的结论,我们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三、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了大学生逃课的频率、选择逃的课程、逃课的原因及逃课后的去向以及对逃课的态度、对减少逃课行为的改进方案等。
大学生逃课现状调查报告引言大学生逃课现象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大学生逃课对个人学习和成长,以及教育系统的运行都有不良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逃课的现状以及背后的原因,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呈现我们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结果和一些建议。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在不同大学中的不同年级的学生中进行调查。
总计收集到了500份有效问卷。
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大学生逃课的频率,主要原因,对逃课的惩罚措施,以及建议改进逃课现象。
调查结果逃课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逃课现象。
超过6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前一学期至少逃了一门课。
其中,20%的学生逃过3门及以上的课程。
此外,27%的学生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选择逃课。
主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多种多样。
其中,学生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该门课程不感兴趣(32%)。
其他主要原因包括:有其他重要事情要处理(28%)、觉得该门课程无关紧要(24%)、感到课堂教学效果不好(11%)等。
此外,还有一些学生选择逃课是因为缺乏出勤监管(5%)。
惩罚措施在问卷中,我们也询问了学生对逃课的惩罚措施的看法。
88%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学生逃课。
其中,最常见的措施是扣除学分(36%)、增加考试难度(22%)、限制参加考试(18%)等。
此外,也有一些学生认为可以通过提高课堂吸引力和互动性来减少逃课现象。
改进建议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提出了一些改进逃课现象的建议。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2. 提供更多实践和应用性的课程,使学生能够直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加强班级管理和减少缺勤监管漏洞,对逃课行为及时发现并惩罚。
4. 提高学校对逃课问题的关注度,制定更科学有效的措施来遏制逃课现象。
结论通过此次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普遍性和主要原因。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在高校经历了几次大“扩招”之后,高校规模得到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
然而就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时,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学生们却出现了不向任课老师请假,有意不到课堂上课的逃课现象。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等关于逃课的话语在大学校园里广为流传。
逃课现象越来越普遍,甚至成为了一种所谓的“潮流”。
然而,学生逃课的现象,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使得逃课现象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较为重要的问题和挑战。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将经过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研究,剖析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了解现代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生活及学习的影响,并就大学生逃课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高校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改进高校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贡献一份力量,从而创造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成长环境。
三、调查过程(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学生对象主要是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在校学生。
(二)调查内容(三)调查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采用分层抽样法。
2.个体访谈经过与部分学生与教师的深入访谈,收集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具体表现和逃课的深层原因信息,与问卷调查结果互为比较。
3.二手资料调查经过学校组织的考勤情况、网络、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进行研究。
(四)调查程序及时间安排四、调查结果(一)基本资料1.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同学中,男生所占比例为53%,女生为47%。
2.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同学中,来自城市的同学所占比例为27%,来自农村的占46%,来自乡镇的占27%。
3.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同学中,是学生干部的同学所占比例为37%,不是学生干部的占63%。
(二)针对所有参与同学的调查1.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同学中,对于逃课是否属于正常现象,持是与否相反意见的同学各占50%。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文章摘要:“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
”这是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一句话。
由此观之,逃课现象的普遍性。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行为原因现象难道只有“一个讲台和一块黑板”才是课堂?很多大学生如此发问。
时下大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之。
大三大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
据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 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
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这句话成为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
面对逃课一族,很多人批评大学生叛逆、自由、散漫。
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很多高校,名师的课堂总是“人满为患”。
对大学生逃课不能简单地求全责备,相反要引起我们对高等教育的反思。
大学生逃课现象应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自律能力不够、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学校应该认真反省,课程安排得是否科学、讲课内容是否陈旧。
一、为何“大学生逃课”?综合上述逃课特点,联系大学生上课的相关因素,本文作以下分析:(一)学生因素1.学生对专业不了解,缺乏专业兴趣。
目前,高考志愿填报时的情况一般是“学生管分数,家长老师填志愿”。
由于近年来专业细致化和各种新兴专业的产生,许多家长、高中老师对专业并不了解,只是盲目为学生填报热门专业。
进入大学后,随着年龄的增大、年级的升高以及与社会的多方面接触,学生越来越能理性地认清自我,一部分学生会发现自己所学专业并不适合自己或者对其缺乏兴趣,于是产生反感甚至厌恶情绪,置身于一种麻木或相抵触的学习状态,“逃学风”也就应然而生。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逃课现象越发严重。
2.学生对“由家庭到学校”环境转变的消极适应。
从中学走人大学,从家庭生活走人集体宿舍,也就是从父母的管束下走入了一片“自由”的天空。
面对这样的转变,学生所要和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
创新性实验项目报告书项目名称: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分析—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指导教帅: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结项日期:2014 年11 2 15日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一调研背景 (1)(一)引言 (1)(一)调研目的1(二)调研过程1二数据分析 (2)(一)数据统计与分析 (2)三大学生逃课现象原因分析 (7)(一)学生自身原因8(二)教师授课方面原因8(三)学校教学管理方面原因9四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对策及建议 (10)(一)学生端正学习态度10(二)老师提高教学质量10(三)学校加强管理11五结束语 (13)六附录 (13)(一)参考文献13(二)调查问卷13一调研背景(_)引言2000年以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出台,更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据最新数据统计表明,中国高等院校的毛入学率达到20%,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 .中国的高等教育正走向大众化教育,承担着更大责任,发挥着更大作用,然而作为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作为每一个家庭将来的顶梁柱,作为未来社会中的中上层群体,大学生的行为却已经越来越偏离传统的观念和认识。
大学生的数量在急剧的增加,而大学生的质量却在各种报道中被贬的越来越低。
大学生出现”逃课”现象, 更是越来越普遍.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有流行语说“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可见大学生逃课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大学生逃课率居高不下,既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不利丁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在大学里,学习仍然是主旋律。
甚至很多学者和教授都说过:大学应当是学生时代最苦的阶段。
因为大学有太多东西需要去学,有太多的知识需要储备。
然而本该座无虚席的课堂却只有寥寥无几的学生,前两排座位更是空无一人,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去上课,不仅公共课缺课严重,必修课的缺课情况也十分严重,许多大学生都有逃课的经历,甚至出现了经常不上课的“高校逃课族”,现在逃课已经成为了几乎所有大学的重要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大学生专业知识与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2015—2016学年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调研)
题目: 关于大学生逃课问卷调查分析
学生姓名: 宋丹丹 学 号: 201412040412 学 院: 理学院 专 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 薛战锋
2016 年 2 月 18日 陕西科技大学2015-2016学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评分表 姓名: 宋丹丹 班级: 电子144 学号: 201412040407
论文 评比 标准 (共100分)
项目 得分 规范性:(占20分) 论文格式符合要求(20分) 科学性:(占30分)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10分) 论据的严密性与论据可靠性(10分) 论据的正确性(10分) 先进性:(占30分) 创新程度(10分) 难易程度(10分) 学术水平(10分) 现实意义:(占20分)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0分) 影响范围(10分) 论文得分
答辩 评分 标准 (共100分)
服饰大方,礼貌得体(5分) 言辞畅达,表意清晰(10分) PPT或视频制作效果良好(10分) 活动主题鲜明,有立意(30分) 实践感受深刻(20分) 实践成果有亮点(15分) 回答评委和观众提问效果好(10分) 答辩得分 总分 (注:总分=论文成绩X60%+答辩成绩X40%) 关于“大学生逃课”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摘要 大学生逃课率居高不下,既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引发大学生逃课的原因既有高校扩招引起的负面影响,又有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有流行语说“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可见大学生逃课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在高校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本该座无虚席的课堂却只有寥寥无几的学生,前两排座位更是空无一人,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去上课,不仅公共课缺课严重,必修课的缺课情况也十分严重,大学生的逃课现在已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许多高校以加强学风建设的名义采取了各种方式和手段,试图改变这种现状,但收效甚微,甚致引起学生的不满,大学生逃课现象如此严重,其原因究竟是什么?诚然,教育体制存在缺陷,教师教学有问题,学生学习态度的不端正,这些都是造成大学生逃课的原因。 关键字:课程安排,逃课,大学生 AREORT ON COLLEGE STUDENTS PLAY TRYANT QUESTIONNAIRE ABSTRACT High rate of college students skipping classes, not only affects the the normal teaching order,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Cause Students Truancy reasons are not only the negative influence caused by the expansion of enroll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chool,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reasons. Take more common in today's university campus, a popular saying, "compulsory course chooses to escape, elective course will flee, see students skip classes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existence of such a phenomenon: the packed class, only a few students, the first two rows of seats were empty of people, more and more students don't go to class, not only public course absent serious, compulsory school absenteeism is also very serious, college students skip classes now has become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 difficult problem. The phenomenon of students skipping so serious, the reason what is? Indeed, educational system is flawed, teacher teaching,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is not correct, these are causes of College Students' skipping classes. KEYWORD:The curriculum Truancy College Students 目录 1 调查背景 ............................................................................................. 1 1.1 由大学的见闻引发的思考 ....................................................... 1 1.2 由同学的经历引发的思考……………………………………………….1 2 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 1 3 调查方式 ............................................................................................. 1 4 调查时间: ......................................................................................... 1 5 调查内容:………………………………………………………………………………………2 6 调查结果: ............................................................................................ 2 6.1度调查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 ................................. 2 6.2影响对所学专业兴趣的主要原因 ............................................ 2 6.3 如何看待先锋学生逃课现象 ................................................... 2 6.4 在学习期间是否有过逃课 ....................................................... 3 6.5第一次逃课原因 ........................................................................ 3 6.6晚睡原因。 ............................................................................... 3 6.7 逃课的频率有多高。 ............................................................... 4 6.8 逃得最多的课。 ....................................................................... 4 6.9 如何处理喜欢的事情与课程时间的冲突。 ............................ 4 6.10 对自己不喜欢课程的态度。 ................................................. 4 6.11 逃课后干什么。 ..................................................................... 4 6.12 老师对教学的改进 ................................................................. 4 7 综合分析及建议 ................................................................................. 5 1
1 调查背景 1.1 由大学的见闻引发的思考 课堂教学是高等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然而当满怀欣喜,带着荣誉与自豪进入大学校园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现象:大学生逃课。许多大学生都有逃课的经历,甚至出现了不上课的“高校逃课族”,大学生逃课,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大学生专业知识与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大学生逃课已成为高校教学与管理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而且我们发现课程安排的合理与否对大学生逃课是有影响的,那么课程安排对大学生逃课的影响究竟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引起我的关注与思考。 1.2 由同学的经历引发的思考 许多同学抱怨自己一天的课程安排得太多,课程安排的不均匀,因为课程安排的不好,导致了他们不想去上课,而且将这种想法付诸行动。如果能够将课程安排得更加合理,大学生逃课的现象是否会减少很多呢?这也应发了我们的思考。 2 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涉及在校大学生,由于采取的是不记名网上填写问卷的形式,收集到的问卷并不齐全 3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网上自愿填写问卷。发给我的同学朋友以及让他们扩散的他们的圈子里。 4 调查时间: 2016年3月1日――――2015年3月6日 5 调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