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讲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第3讲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第3讲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第3讲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第三讲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2.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将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3.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二、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举例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A沉积岩、B变质岩、C岩浆、D侵入型岩浆岩、E喷出型岩浆岩。

(2)上图中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数码是①,属于外力作用的数码是②。(填数码)

(3)下图为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丙为沉积岩。

甲为岩浆、乙为岩浆岩、丁为变质岩。

①冷却凝固作用、②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③重熔再生、④变质作用。

考向一地球的圈层结构

(2014·江苏学测8)下图为“地球各圈层间的水分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题。

1.下列关于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生长参与了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B.水循环是围绕生物圈进行的

C.地壳物质循环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D.季风环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答案D

解析季风环流会将海洋上空的水汽带到大陆上空,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生物生长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2.[判断题](2017·江苏学测32)软流层以上的地幔与地壳构成地球的岩石圈。()

答案正

解析岩石圈的范围包括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以及地壳的全部。

3.[判断题](2015·江苏学测31)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答案正

解析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难点图解岩石圈的位置和范围

考向二岩石的类型

(2016·江苏学测4)下图为“某峡谷形成的地质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题。

4.峡谷岩壁从谷底到顶部出露的含有化石的成层岩层属于()

A.沉积岩层B.花岗岩层

C.玄武岩层D.变质岩层

答案A

解析含有化石是沉积岩区别于其他两类岩石的重要特征。

(2017·江苏学测5)2016年9月25 日,全球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建成启用。下图为“喀斯特洼坑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题。

5.“大窝凼”附近的岩石类型是()

A.侵入岩B.喷出岩

C.沉积岩D.变质岩

答案C

解析形成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的岩石类型是石灰岩,其属于沉积岩。知识归纳三大类岩石的特点

考向三岩石圈物质循环

(2015·江苏学测6)图1为“某地貌景观图”。图2为“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第6题。

6.图1中的岩石所属类型与图2中相一致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答案C

解析根据“变质作用”提示可得出丁为变质岩。其次从图中看出,乙、丙、丁都可以转化为甲,可推断出甲为岩浆,所以乙为岩浆岩,丙为沉积岩。图1中的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为沉积岩。

方法技巧理清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图上箭头的方向

(1)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岩浆指向外的箭头一定指向岩浆岩。

(2)岩浆岩和变质岩能转化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能转化成变质岩。

(3)沉积岩和变质岩均不能转化成岩浆岩。

跟踪检测

1.(2017·苏州模考)岩石圈是指()

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答案D

(2017·镇江学测一模)下图为某校地理活动小组绘制的某地岩层剖面图。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X代表的岩石可能是()

A.大理岩B.砂岩

C.花岗岩D.板岩

3.下列成岩过程中,与图示岩石的形成无关是()

A.岩浆侵入B.固结成岩

C.变质作用D.岩浆喷出

答案 2.A 3.D

(2017·宿迁学测一模)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白垩纪流纹岩古火山。图1为“雁荡山峡谷景观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简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2中表示雁荡山山体岩石类型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5.形成图1中峡谷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 4.D 5.A

6.[判断题](2014·江苏学测3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正

一、选择题

(2016·南通学测一模)2015年12月6日,“决心”号钻探船自科伦坡出发前往西南印度洋目标海域——“亚特兰蒂斯浅滩”,开展旨在打穿地壳与地幔边界的第一次大洋钻探,计划钻探深度1 300米。下图为“印度洋局部海区图及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据此完成第1题。

1.通过本次钻探可以了解该地()

A.地壳的双层结构

B.岩石圈大致深度

C.地壳的物质组成

D.莫霍面波速变化

答案C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答案 2.C 3.B

解析第2题,根据循环图和关键词提示,如①提供“供水”功能,可推知其为水圈,并通过“渗透”进入②岩石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供氧”功能,可推知③为生物圈,④为大气圈。第3题,“落红”属于生物圈,“春泥”属于岩石圈。

(2015·徐州学测模考)下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甲为()

A.地表B.软流层

C.莫霍界面D.古登堡界面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

B.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正比

C.山地、丘陵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厚

D.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答案 4.C 5.D

解析第4题,根据图中数据,可判断甲为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莫霍界面。第5题,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地壳厚度受地形影响。

(2017·连云港学测模考)南京桂子山石柱林由多边形石柱构成,岩石是玄武岩。读“桂子山石柱林景观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6~7题。

6.石柱林的岩石属于下图中的()

A.甲B.乙

C.丙D.丁

7.石柱林的物质来源于()

A.地壳B.地幔

C.地核D.岩石圈

答案 6.D7.B

(2017·宿迁学测二模)图1为我国首次发现的位于河北阜平的片麻岩天生桥(天生桥是由瀑流沿山谷裂隙冲蚀形成的),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2中表示天生桥岩石类型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9.形成图1中天生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8.B9.A

(2016·南通一模)河北省拟申报世界遗产的嶂石岩地貌,位于太行山中南段,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之一。主要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组成。远远望去,赤壁丹崖,如屏如画,甚为壮美。图1为嶂石岩地貌景观图,图2为“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地岩石类型属图2中的()

A.甲B.乙

C.丙D.丁

11.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10.D11.C

(2016·扬州学测二模)大金石是缅甸一处著名的佛教朝拜圣地。它是一块耸立在悬崖边的花岗岩巨石,石头表面贴有金箔,石上建有一座7.3米的佛塔(图1)。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字母表示各类岩石,数字序号表示各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12~13题。

12.大金石所属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A和①B.B和②

C.C和④D.D和⑤

13.有关图2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外力作用的环节只有③

B.可能寻找到化石的是D类岩石

C.可能埋藏有石油的是C类岩石

D.石灰岩经过④作用形成大理岩

答案12.A13.C

(2015·镇江学测模拟)“笔墨纸砚”被誉为“文房四宝”,砚石是制作石砚的原料。我国石砚种类繁多,其中广东端砚制作石材属于一种泥质变质灰岩,也可叫端石。读图回答14~15题。

14.端砚制作石材属于图中的()

A.甲B.乙

C.丙D.丁

15.形成端石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B.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变质作用

C.沉积作用—固积成岩作用—变质作用

D.外力作用—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答案14.B15.C

解析第14题,根据材料可知,端砚石材属于变质岩。图中甲为沉积岩,乙为变质岩,丙为岩浆,丁为岩浆岩。第15题,根据题意可知,泥质变质灰岩是泥质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二、判断题

16.(2017·苏州学测模拟)水圈是一个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

答案误

17.(2016·苏州学测一模)莫霍界面是岩石圈和地幔的分界线。()

答案误

18.(2015·苏州学测模拟)在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地壳“漂浮”在软流层之上。()

答案误

19.(2015·南通学测模拟)含有化石是岩石的基本特征之一。()

答案误

20.(2016·南京学测一模)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答案误

(2015·苏州学测一模)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太湖石景观图”。太湖石属于石灰岩,是一种玲珑剔透的观赏石头,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各序号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②为外力作用B.③④为变质作用

C.⑤⑥为冷却凝固作用D.⑦⑧为重熔再生作用

2.下列有关太湖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变质岩

B.非常坚硬,是理想的建筑材料

C.由②③作用形成的

D.由①④作用形成的

答案 1.D 2.C

解析第1题,据图可推断,A为岩浆岩,B为沉积岩。据此分析①④为变质作用,②③为沉积作用(外力作用),⑤⑦⑧为重熔再生作用,⑥为冷却凝固作用。第2题,太湖石属于石灰岩,是沉积岩的一种,易受外力侵蚀。

人教必修第一册高中地理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地下大约2 900 km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0,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A.地球内部存在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较大差异 2.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A.传递声音信号 B.进行地质探矿 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 D.测量山峰的高度 答案D B在不同媒介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其中横波只能在固体物质中传播,而纵波可在固、液、气各态物质中传播,因此,根据2 900 km处的波速变化可知,该处上下层物质组成存在较大差异,2 900 km深度以下为非固态物质。同理可知,如果地下某处存在矿产资源的话,那么它的物质组成肯定与周围地区有差异,地震波经过该处时,其波速会发生异常变化,故可利用地震波进行地质探矿。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三题。 3.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④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只能通过液体传播

B.④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 C.④和③在①处时波速明显下降 D.①②均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答案B读图可知,③是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④是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和纵波在①处速度加快,在②处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4.①上下两侧圈层的名称分别为() A.地幔和地壳 B.岩石圈和地壳 C.地幔和地核 D.地壳和地幔 答案D①是莫霍界面,其上侧是地壳,下侧是地幔。 5.从地壳到地心() A.压力越来越大 B.温度越来越低 C.密度越来越小 D.波速越来越快 答案A从地壳到地心,压力越来越大。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下面两题。 6.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④层 答案B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②层为地幔。 7.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堂实录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堂实录 武汉二中朱艳娟 一、课标要求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二、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特点,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 2、尝试根据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圈层,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3、运用图表了解地球表层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概念。 2、结合地球各圈层结构特点,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从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树立热爱地球和保护地球环境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 (一)、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二)、地球内外圈层的空间分布、组成和特点。 四、教学难点 区分岩石圈和地壳;地球各圈层的特点。 五、教学方法 任务完成法、导学法、列表对比法、分组合作讨论 六、学法指导 通过绘制地球圈层图学习 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科学家是怎样做科研的呢?比如现在我们给科学家一个研究课题:地球内部的结构是什么样的?科学家拿到这个课题之后,该怎么做呢? 生:收集资料、讨论;考察、测量、开会、表决…… 师:科学家做科研是有一定的步骤的。首先确定研究课题,勾划一个大致的思路; 然后准备相关理论依据;第三收集资料、数据;第四用相关理论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第五形成结论;第六放到实践中进行检验。 师:这节课,我们就当一回科学家,来模拟一下科学家科研的全过程。我们的科研课题就是: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 (新课教学) 师:拿到选题之后,我们要先有个大致的思路。地球不能切开看,也不透明,目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及反思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标解读] 新课程标准中对“地球的圈层结构”部分提出的要求是“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并且在活动建议中提出:“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由此看来,对地球的圈层结构分布、划分依据、各层特点和学生理解、分析、判断和运用,都是本章内容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始终把握住该节内容的标准要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师力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教学目标] 本节教学要重点突出“地球圈层”和“结构特点”两个核心概念,围绕这两个概念,逐步将地球圈层结构及其划分依据——圈层特点等知识点顺序展开。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丰富的图例和图片展示,让学生分析和理解各圈层的结构特点。 1、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分布。 2、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举例说明主要的地球圈层结构特点。利用图解,由学生分析判断划分的依据。 [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教多,建议用2个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着重从教学内容的讲授和分析入手,完成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教学内容的学习。同时,通过师生互动,将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划分依据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记忆。 第二课时:通过内部和外部圈层的划分,让学生对地球的圈层结构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在讲授地球外部圈层知识过程中,对大气圈、水圈进行简洁而又清晰的介绍。在新课程中,没有像老教材将各圈层分成小节单独分析,而是重在基本了解和理解的程度。所以,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最好是突出大气圈的三层大气层特点的讲解对比,其它内容尽量高度概括。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1、通过读图,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层次关系。 2、在有了基本的结构认知后,着重讲授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但教师不要过于拘泥于概念的讲授和分析,尤其是地震波、纵波、横波等概念,他们并非是该节内容的核心知识,只要学生了解了内部的几个圈层及层次关系即可。 3、在教学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掌握的主要内部圈层的结构后,可以将岩石圈的概念有意识地强调。因为岩石圈是内外部圈层的结合部,与外部圈层的联系也最紧密。学生了解了岩石圈的概念后,对后面的学习就有了知识铺垫。 4、随堂巩固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更深的理解记忆。 例1:读“地球内部结构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 (建议用时:40分钟) A组跨越本科线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1?3题 1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 ?横波在②层传播速度比③层快 C. ②是软流层 D. 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2.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A ?莫霍面以上部分 B. ①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 C. 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D. ①②③的全部 3 ?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大的地方是() A ?莫霍面附近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面附近 D .内、外核之间 1?D 2.B 3.C [第1题,①层和②层位于莫霍面以上属于地壳。第2题, 岩石圈的范围是指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第3题,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大的地方在古登堡面附近,此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明显下降。]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4?5题。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 ?①和②之间是古登堡界面 C ?在深约2 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 D ?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5. 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 塘里的鱼,都会感到() 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 B ?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 C. P 波,上下颠簸 D. S 波,左右摇摆 4. C 5.C [第4题,由图可知,横波在到达液体处就消失了,纵波的传播 速度也突然降低;①和②之间是莫霍界面;上地幔中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 地。第5题,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因而三者都会 感到纵波(P 波),且上下颠簸。] (2017昆明模拟)下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6?7题 6?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壳厚度自南向北增加 B. 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海拔最高 C ?断层分布的区域均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70° 妙 巒 i (xr 他 的/kb

2019精选教育地理必修一中图版 第四节 地球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地球圈层结构 一、背景分析 (一)课程标准及解读 1、课标原文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慨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课程标准解读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是“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本条“标准”的行为动词为“说出”(要求较低),对于各圈层不要求展开深入了解,而应抓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 (2)、本条标准有两层含义: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隐性要求是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本模块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学习了有关“宇宙中的地球”之后,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是自然环境。为此,教材设计了在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认识。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高一学生的年龄大概在14到16岁之间,对未知领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地球有关知识有较强烈的学习兴趣,但对地球内部圈层的整体认知不够,未能系统的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及各层的特点。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高一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在初中阶段对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已经有大概的了解,掌握了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一些相关的知识。在教材第一章前三节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已掌握了太阳辐射的有关知识,理解了地球运动所带来的地理意义等,同时学生从《2019》这样的影视作品、阅读课外书籍和图片中获得对地球的感性认识,为学生理解本节知识打下了很重要的基础。3、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高一学生由于刚进入高中校园思维比较活跃、已具备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具备用简单方法演示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能力,并能用地理现象来说明地球自转与公转。具备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纬线和经纬度,在地球仪上判断方向,并能在地球仪上确定某个点。有一定的读图和画图能力。除此,同学们对地球圈层有一定的生活体验,而且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 4、学生学习风格分析 高一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风格多样化并个性化。由于高一学生大多14、15岁,喜欢主动型学习,偏好多人一起合作的团队学习。并且喜欢视觉型学习,在看到图片,图表,流程图,时间表,影片,或是实际演练时会有较佳的记忆效果。大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9: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选择题 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读图回答1~2题。 1.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 A.地壳B.上地幔 C.下地幔D.地核 2.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读“地球圈层结构图”,回答3~4题。 3.地震波自下而上通过C、D之间的界面后( ) A.横波和纵波增速 B.横波和纵波都减速

C.横波加速、纵波减速 D.横波减速、纵波加速 4.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B表示的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故又叫岩石圈 B.水循环只在B所代表的水圈上运动 C.A所代表的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 D.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下部和地壳的表面地震波是指地震的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回答5~6题。 5.地震波横波(S)和纵波(P)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S波、P波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 C.S波、P波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 6.地震发生时,在水中潜泳的人会感到( ) A.左右摇晃B.先摇晃后颠簸 C.先颠簸后摇晃D.上下颠簸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第7~8题。 7.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 ) A.5千米处 B.17千米处 C.33千米处 D.2 900千米处 8.该地可能位于( ) A.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 C.南极点D.太平洋 二、综合题 9.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精品文档 (14)《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标分析: 本条标准本质上是要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进而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教学中要在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基础上,遵循“宇宙环境-地球-自然环境”的认识思路,在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来认识。 在宏观层面上,自然环境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交叉而成的,人类属于生物圈的一部分。对于各圈层应抓住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示意图”并不一定指向某张确定的示意图,也可以是学生用绘制示意图的方式表达对地球圈层结构的理解。 本节内容在全书中具有统领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与各圈层有关的具体内容之前,要能够宏观把握四大圈层的相互联系,这样才能在后面的学习中以联系的观点进行思考,并培养综合的思维方式。 学习目标: 1.知道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方法与过程,增强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2.运用图表描述地球内部、外部圈层的范围、界限、物质组成,说明地球整体结构特点。 3.知道岩石圈的构成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地位,举例说明地球各圈层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从整体上说明自然环境的基本构成。 4.举例说明地球各圈层对自然环境形成的作用,简要了解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初步体会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 教学重点: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结构特点; 外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圈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图1.33、天宫二号、蛟龙号与世界最深钻井等图片。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对于外太空及深海的研究逐步深入,但对于我们居住的地球内部的了解却知之甚少,通常最直接的研究方式即为钻探,世界最深钻井深度可达12千米,却不及地球平均半径的1/500,可谓“上天有路、入地无门”。 那么人类通过什么方式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呢?地球的内部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过渡】地球的圈层结构分为内部圈层结构和外部圈层结构。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如何探究呢?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可以借鉴的研究方法?比如利用敲打听回音的方式来挑选成熟的西瓜。 【学生回答】略 【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1页,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地震波? 2.地震波有哪两种分类? 3.两种地震波有何异同点? 【小结讲解】地震波的含义;地震波的分类;纵波、横波的异同。 1.含义: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2.分类:横波(S波):质点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纵波(P波):质点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

教案: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1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 ——“走进地球”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1.1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的剖面示意图,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并概括各圈 层的结构特点; 1.1.2了解岩石圈的组成; 1.1.3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结构和特点。 1.2过程与方法 1.2.1通过读图训练,提高读图、析图能力,明确地震波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 地壳与岩石圈、软流层的位置关系等; 1.2.2联系实际,结合图示,了解各圈层的特征。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3.1通过探究地球的圈层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求知好学的好习惯; 1.3.2正确认识地球结构,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2.教学重点: 2.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别是地壳的特点; 2.2岩石圈概念,软流层知识; 2.3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 3.教学难点: 3.1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地球内部圈层研究中的运用; 3.2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4.课程类型与教0.学模式: 新授课;引导——发现地理教学模式 5.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综合分析法 6.教学用具与媒体: 多媒体

7.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几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影响,那么,地球这么巨大的一个球体,它的内部,直到地心,又隐藏着哪些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地球的圈层结构。其实,人类对进入地心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从封神榜里的土行孙,到1864年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心旅行》,都反映了人类想进入地心一探究竟的愿望。伴随着2003年美国的科幻片《地心历险记》的情节,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地球的内部世界! 播放影片 (影片中会涉及进入地球内部的方式以及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 观后思考: 1.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真的如影片所描述的那样,由很多水晶、钻石等宝石组成吗? 学生回答:略 2.人类真的可以找到地心入口或乘坐地下飞船到达地心吗? 学生回答:略 引入 目前的科学技术虽然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遨游太空,宇宙探测器甚至能飞出太阳系,可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这半径为6400km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那么,既然地下飞船实现不了我们进入地球的愿望,我们如何得知地球内部的结构呢,于是人们想到了许多方法,比如说, 通过钻井技术,将地球内部的物质提取出来 利用火山爆发,通过火山喷出物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组成 利用地壳运动, 供以下材料:(图片+文字) 但是,就目前的科学技术而言 1.最深的钻井是不过12km,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 2.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上层,但最深不超过450km。 3.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20~30km物质到地球表层;

高考地理专题:地球的圈层结构(解析版)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单选题 1.软流层位于() A. 莫霍界面以上 B. 上地幔上部 C. 下地幔上部 D. 古登堡界面以下 2.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圈层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小的 B. B圈层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没有影响 C. 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的一部分 D. D圈层厚度均匀,是岩浆的发源地 (2)在地震波传至①处时,最有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 纵波消失,横波变慢 B. 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变慢 C. 横波消失,纵波变慢 D. 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加快 3.岩石圈是指() A. 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 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 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 地壳和上地慢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4.如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右图完成下题. (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B. 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C. E、F合为岩石圈 D. 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 (2)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A. 软流层 B. 下地幔 C. 图中D层 D. 图中G层(3)关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正确叙述是() A. 沉积岩重熔再生形成变质岩 B. 变质岩经过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 C. 岩浆岩冷却凝固形成变质岩 D. 岩浆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岩浆

5.读“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可知() A. 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④是岩石圈 B. ③是被陆地分割成的不连续的圈层 C. 自然地理环境即组成地球的各圏层 D. 外部圈层与内部圈层之间没有联系 6.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下题. (1)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A. 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 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C. 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D. 由南向北逐渐增厚(2)图中M和N所位于的地形区分别是() A. 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B.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C. 黄土高原、汾河谷地 D. 四川盆地、大别山区 7.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图),回答下题. (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 ①圈层 B. ②圈层 C. ③圈层 D. ④圈层(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 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 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D. 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3)下列各地,地壳最厚处在() A. 华北平原 B. 云贵高原 C. 青藏高原 D. 塔里木盆地

1.4《地球的圈层结构》精品教案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悉地震波的概念,了解其分类和特点。 2.认识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3.熟悉地球内部的三大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并能够根据地震波波速变化推测其物质形态。 4.了解岩石圈的结构,注意它跟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区别。 5.熟悉地球的外部圈层,并知道他们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了解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的方法,从而认识人类对未知事物所进行的探索实践,激发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 2.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念。 3.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鼓励学生献身于科学教育事业。 【教学重点】 1.地震波类型;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和介质的区别。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别是上地幔上部软流层的介

绍。 3.岩石圈概念及特征。 4.地球外部圈层划分的层次、特点及外部圈层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1.纵波和横波的区别。 2.通过纵波和横波波速变化推测地球内部圈层物质结构。 3.软流层的相关介绍。 4.岩石圈的划分依据和岩石圈与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设计】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嫦娥奔月”和“土行孙”两幅神话人物的图片。“嫦娥奔月”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这也是我们共同的中国梦。从神舟五号飞船到神舟十一号飞船,我国实现了载人航天、出舱活动、飞船与在轨飞行器交会对接、太空生活等一系列空间实验,奠定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说明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已经非常深入。谈天是为了说地,对于我们脚下的大地来说,它的探索难度远大于太空,现在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位神话人物——土行孙。他可以钻地,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到吗?(学生回答:不能)。同学们能给出一些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吗?(学生回答,老师点评,最终引出地震波这个主题,开始接续课文内容)。 【讲授新课】 【板书】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高中地理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一、课程标准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 ...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一、课程标准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标准解读 本条“标准”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要求。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地球呈现出圈层结构,可以划分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是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 本条“标准”的隐性要求是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这也是根本要求。本模块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学习了有关“宇宙中的地球”之后,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是自然环境”。“标准”以“宇宙环境—地球—自然环境”的认识思路,设计了在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认识。 自然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理解。从宏观层面上,根据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自然环境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交叉而成的。人类属生物圈的一部分。也有人为强调人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单分出一个“智慧圈”,这样就共有五大圈层。 从微观层面上讲(如落实到一定的地域),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生物等要素组成的。 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并且本条“标准”的行为动词为“说出”(要求较低),对于各圈层不要求展开深入了解,而应抓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活动创造了人文环境(也有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组成地理环境。可见,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与自然环境是一致的。(2)教学重点: 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3)教学目标: 能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分析概括出地球各部圈层的主要特点。 能借助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说出划分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主依据和主要界面,并分析说明界面附近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征。 学会绘制简单的地球圈层示意图。 通过分析地球的圈层结构特征,科学地认识地理环境的组成,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念。 (4)教学方法 比较分析法、读图分析法 二、知识结构 三、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运动特征,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地球的圈层结构和物质组成,熟悉我们人类生成和发展的地理环境。这节课我们先一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宁波市正始中学蔡国忠 【设计思想】 本课设计通过创设一系列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知未知的地理世界,感受地理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因此,“导入”从中国的神话入手,如“地下分为十八层……”,再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熟鸡蛋结构”情境,这些情景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再设置一系列的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问题,让学生有了探究的动机,通过阅读课文、图片和相关资料,让学生发现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发生的变化和原因探究,进而推知地球内部真的很像一个“熟鸡蛋结构”。然后,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探究地球外部圈层,以及和人类的关系。做到了整节课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探究的主体,一个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研究者。 【课标解读和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掌握地球各圈层的构造及其主要特点,尤其是地球内部圈层的构造划分。同时通过读图、析图、分析资料等手段来掌握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我认为该节的教学目标主要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和技能: A、了解地球圈层结构及特点,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B、运用资料和图表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A、能够结合地球各圈层结构特点,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B、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B、初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性规律; C、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精神。 【教材内容和知识结构】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教材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推知地球内部的组成及其他特征。所以,在具体教学中,首先掌握地震波的特点:纵波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根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来推知地球内部的物质的组成及特点。我们把地震波速度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做古登堡界面。根据这两个界面,我们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与人类关系比较密切,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后面的教材中会有更详细的介绍,所以在本节中介绍可简略点。当然,要强调的是地球外部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同样,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都会造成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所以,人类只有按自然规律办事,合理利用、改造自然,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为人类造福。否则,会使生态系统恶性发展,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018年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练习: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含解析

课时作业提升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是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B.地幔是指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之间的部分 C.地壳是指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由液态物质组成 D.地核是指莫霍界面以下的部分,呈熔融状态 答案:B 解析: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是通过地震波而获得的信息;地幔是指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之间的部分;地壳是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主要由固态物质组成;地核是指古登堡界面以下的部分,外核可能为液态或呈熔融状态,内核为固态。 2.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 A.盆地B.平原 C.海洋D.大陆架 答案:C 解析:海洋是地壳最薄的地方。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读下图,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4.图中的X处即为( ) A.莫霍界面B.古登堡界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D.内核与外核交界 答案:3.B 4.B 解析:第3题,根据深度和波速的大小、变化可知①为地壳和地幔,②为外核,③为内核;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下降;乙波为横波,在地幔中也可通过。第4题,X为地幔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 读下图,完成5~7题。

5.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2个B.3个 C.4个D.5个 6.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A.生物圈B.水圈 C.岩石圈D.地壳 7.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水圈的构成要素中,只有地表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 答案:5.C 6.B 7.B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读图,回答8~9题。 8.组成图中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D.地幔 9.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15题;共40分) 1.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主要依靠() A. 地质钻探 B. 研究地震波 C. 地层和化石 D. 理论建模 2.如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A. A为水圈 B. B为生物圈 C. C为大气圈 D. E,F合为岩石圈(2)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A. 下地幔 B. 软流层 C. 图中D层 D. 图中G层 3.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震波就是横波 B. 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C. 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D. 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 4.如图,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回答下题.

(1)图中表示地壳与地幔间界面的数字以及界面名称是() A. ③一古登堡界面 B. ⑤一莫霍界面 C. ⑤一古登堡界面 D. ③一莫霍界面 (2)从图中地震波的速度变化特点分析,地球内部呈现液态或熔融状态的圈层是() A. ⑥一地壳 B. ④—地幔 C. ①一内核 D. ②一外核 5.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读图回答下题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在F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A. 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 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 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 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2)岩石圈主要是由岩石组成的,它的构成是() A. C+E的上部 B. C+E C. E+G D. G+H 6.地质学家经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实线为P波,虚线为S波)() A. B. C. D. 7.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A. 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B. 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 C. 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D.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3.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 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 质变化而变化。纵波可 以通过固、体、气体, 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 (2)这种波速发生突然 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 提问读图在地球内部存在着哪几 个不连续面呢找出它们 所处的位置。 既然如此,你能对地球 内部进行分层吗 读图观 察、思考 学生尝 试自己划 分地球内 部圈层 两个不连续面,其 中位于大陆部分地下33 千米处和2900千米处 33千米处—莫霍界 面;地下2900千米处- 古登堡界面。 启发讲解展示“地球圈层结构 图”(3) 边看图边讲解 看图、理 解 地壳 地幔:上、下地幔 地核:内、外核 (1)我们最熟悉的波动是观察到的水波。当向池塘里扔一块石头时水面被扰乱,以石头入水处为中心有波纹向外扩展。这个波列是水波附近的水的颗粒运动造成的。然而水并没有朝着水波传播的方向流;如果水面浮着一个软木塞,它将上下跳动,但并不会从原来位置移走。这个扰动由水粒的简单前后运动连续地传下去,从一个颗粒把运动传给更前面的颗粒。这样,水波携带石击打破的水面的能量向池边运移并在岸边激起浪花。地震运动与此相当类似。我们感受到的摇动就是由地震波的能量产生的弹性岩石的震动。 (2)对于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假如一条柏油公路一端连接石子路,另一端连接高速公路,当汽车从柏油公路开往高速公路时,当汽

车进入高速公路的瞬间,速度开始逐渐变快,也就是可以把柏油公路和高速公路相连接的地方看作是汽车速度发生变化的界面;同理,当汽车从柏油公路进入石子路时,柏油公路和石子路相连接的地方也可以看作是汽车速度发生变化界面。其实我们同样可以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来推知传播介质的变化。 (3)地球圈层结构图

【练习测试】地球的圈层结构习题

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图2),回答图中所示的圈层 A、B、C分别为()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有关地球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各个圈层都是连续而规则的 B.地球的一些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地球各圈层的厚度相差不大 D.地球各圈层内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3.图2是地球外部圈层构成示意,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 A.生物圈.大气圈.水圈 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D.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4.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A.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 B.岩浆比例的不同 C.各层的厚度不同 D.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5.关于水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水呈固态和液态存在 B.水圈是一个连续规则的圈层 C.水圈是一个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D.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6.有关地球结构的错误叙述是() A.岩石圈在软流层以上 B.海洋地壳较薄,大陆地壳较厚 C.横波可以通过地球的外核 D.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是划分地球三个主要圈层的界面 7.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纵波不能穿过液体和气体 B.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C.横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较快 D.横波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8.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

觉到()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P波,上下颠簸 D.S波,左右摇晃 9.右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10.有关水圈和生物圈特点的正确叙述有() ①水圈是由不同形式的水体构成的一个连续的圈层 ②水圈是主要由淡水构成的一个连续的圈层 ③生物圈是地球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④生物圈是由动植物构成的圈层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1.地震发生时,坐在大海中船舶里的人() A.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前后摇晃 B.只感到上下颠簸 C.先感到左右前后摇晃后感到上下颠簸 D.只感到前后左右摇晃 12.某地震发生在海域上,此时震中附近船只上的人会感到() A.只有上下颠簸 B.只有前后.左右摇晃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13.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9月17日18时30分从北京起飞,飞往夏威夷某岛(西十区),飞行时间为18小时,则到达时当地时间是() A.9月17日0时30分 B.9月17日18时30分 C.9月18日18时30分 D.9月16日18时30分 14.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部分 15.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S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 B.P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且速度较慢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教案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教案 陕西省丹凤中学叶佳 【教学内容】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007年6月第二版。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一课时“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运用。 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 3、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使学生形成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训练,提高读图、析图能力,明确地震波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地壳与岩石圈、软流层的位置关系等。 2、联系实际,结合图示,了解各圈层的特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教学,培养学生“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而现象总是表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和责任感;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地震波的波速以及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1、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地球内部圈层研究中的运用。 2、地球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和主要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软件,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地球各内部圈层对比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讲述法、导学法、对比法和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已经了解了太阳的结构特点,其大气层从内向外依次分为哪几层?那么地球又有怎样的圈层结构呢?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点评: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内部从内向外依次分为—核聚变区、辐射区和对流区。) 导语: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具有同样的同心圈层结构。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运用。 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 3、掌握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 4、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使学生形成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训练,提高读图、析图能力,明确地震波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地壳与岩石圈、软流层的位置关系等。 2、联系实际,结合图示,了解各圈层的特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鼓励学生献身于科学教育事业。 2、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和责任感,增强环境及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地震波的波速以及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 3、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 【教学难点】 1、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极其在地球内部圈层研究中的运用。 2、地球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和主要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嫦娥奔月”和“西游记”中对天庭的描述,都说明在古时候人们就向往太空,渴望了解太空,而现在人类飞上太空已经经成为现实。 “封神榜”中的土行孙能入地,1864年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心旅行》,都反映了人类想进入地心一探究竟的愿望,那么将来人类进入地心将成为现实。 师:大家在平时吃鸡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鸡蛋是分几层? 生:3层 师:好,由此可见同学们平日里观察生活还是非常的仔细的。那么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我们的地球可以分几层呢? 生:6层,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师: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圈层结构》的有关内容。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反思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反思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无独有偶,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途径。在新课程教师培训中,也特别强调“自修——反思”的校本培训方式,让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下面就《地球的圈层结构》一课谈谈我的教学反思。 一、课前准备 地理由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组成,具有兼文兼理的特性,难度较大,前面的《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让初入高中的学生们有一种挫折感。而且,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课时较少,地理基础较薄弱,所以这次公开课我选择平行班作为教学对象有一定的冒险。但是,我想,越是难做的事,我们越是要勇往直前。而且,我作为14班的班主任,比较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平时的上课氛围,他们比较活跃,理性思维强,对于地理,好像表现出了一种独有的兴趣,尤其是每次上课时专注的眼神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我坚定了我的信念,交代他们如果有时间做一下课前预习,让他们对于这一堂课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本节教材内容位于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的第一单元第四节,被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运动之后,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学习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奠定基础。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地理探索的兴趣,学会以地理视角看世界。内容除了地震波等涉及物理知识稍有难度外,其余知识较为直观简单,因此我打算以多个设问的形式穿插,以活跃课堂、重点分析疑难点,在这些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知识探索无限的未知世界。 二、课中展示 (1)设疑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有人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爱因斯坦语)”。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我首先列举人类的三大壮举,并问他们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是否像传说中那样有十八层呢他们一脸疑惑地看着我,接着我又问他们目前人类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主要靠什么手段研究他们陷入更深的疑惑。然后,我谈笑地问:“当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地表的物体会怎么样”,学生争相回答说左右摇晃,我又笑问“仅仅只有左右摇晃吗”,又有学生补充道:“还有上下摇晃”。从这里,我顺利地引入了地震波的概念。 (2)创设了探索情景,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过程意识 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发展。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要学生在书本中提取地震波的类型和传播特征之后,我马上提出这样的问题:“当地震发生的时候,人们会先上下晃动,后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