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word版本

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word版本

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word版本
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word版本

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

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关于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问题的研究

白沙学区教育工会林修情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部署,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阶级基础,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也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劳动关系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中,工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那么,工会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工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我认为这是当前每一名工会成员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因

劳动关系具有普遍性。劳动关系涉及社会的每一位劳动者和每一个用人单位。一个单位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不仅直接影响员工本人的进步发展、收入高低

及家庭生活,而且也影响单位的工作秩序、人际环境和事业发展。从整个社会看,劳动关系和谐与否将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劳动关系具有权益性。所有劳动争议、劳动纠纷都是因为权益问题而产生的。由于权益问题涉及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极易引发各种不安定的事件发生,应引起我们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劳动关系具有复杂性。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没有劳动关系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目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上是稳定的,但具体到单位,也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不和谐因素,有的问题甚至比较突出。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期限短、内容不规范;二是一些部门缺乏社会责任感,劳动条件和员工安全卫生状况十分恶劣,不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强迫超时加班,不能按规定支付报酬,有的甚至对员工实行野蛮的劳动管理;三是一些单位工资分配机制不完善,拖欠和克扣员工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劳动争议调节和监督力度不够,群体性事件经常发生,直接影响了单位的正常生产秩序和社会的稳定。针对这些问题,完善劳动争议处理的仲裁机制,提高调处仲裁的及时性、有效性及创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需要,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二、扮演应有角色,让工会有效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具体体现。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面对新的形势

和任务,工会组织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把自己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的稳定。这从理论上说起来简单,但具体到企事业工会工作的实践,却并不那么简单。

企事业工会在角色定位实践中,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前提下,在立足中国国情、加快自身改革中,至少要具体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1、建设和谐劳动关系,要致力于做企事业发展的推动者。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同样,劳动关系要和谐,首先有赖于发展。工会组织只有坚持“促进企事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原则,这样才能找准位置,有所作为,在推进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中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就业,平等协商,友好合作,促进发展,共享成果”,必须注意各个层面的有机统一,注重实效。要坚持维护职工权益与促进企事业发展相统一。一方面,通过职工各项合法权益的落实,调动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事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企事业效益的不断提高,增强企事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更好地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生产力要素在企事业达到最佳组合,实现良性互动,从而形成共建和谐企事业、共谋企事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焕发企事业生机,增强企事业竞争力。要坚持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事业活动”,借助这一平台,解决当前部分企事业尤其是中小企事业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大力推广以和谐劳动关系促企事业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

同时,从企事业工会的环境特点来看,企事业工会所处的是特定企事业的具体环境。企事业工会要适应企事业特点,切实因企制宜地开展工会工作,并且要把企事业工会工作自觉融入企事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讲究策略,灵活运用。企事业生产经营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是充满风险的动态过程,而且劳动关系改善也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往往更多更直接地由企事业来承担。作为企事业工会,要在为职工维权的同时,主动了解和深入生产经营过程,排忧解难,自觉增加企事业生存与发展的助力,共谋企事业健康发展。

2、建设和谐劳动关系,要致力于做企事业文化的建设者。

工会参与企事业文化建设,是由它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群众性是工会的属性和特征。因此,在企事业文化建设中,工会组织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工会组织积极参与企事业文化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职工动员和组织起来,同时也可以代表职工的利益,充分发挥职工在企事业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企事业文化建设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既涉及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又具体体现在企事业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员工的一言一行。开展企事业文化建设不能单靠理论上的说教,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方面工会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工会具有健全的组织体系,从企事业、部门直到班组,按照法律规定都建立有工会组织,自上而下始终形成完整的工作网络。各级工会组织都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和活动制度,经常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活动,与职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有利于动员和组织职工投入到企事业文化建设中去。其次,企事业文化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扎扎实实的工作,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无论是宣传发动、教育引导还是活动熏陶,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场所

和必要的设施,而工会则拥有各种完善的文体活动设施。工会的这些设施,为动员引导职工投入企事业文化建设,为职工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为塑造健康文明、时代感强的企事业文化氛围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第三,建设企事业文化需要各种载体,工会可以发动职工参加各种活动,如主题演讲比赛、文艺汇演、各种演唱会、体育运动会、美术、摄影、书法展览、知识竞赛、卡啦ok比赛、岗位练功、业务技能比赛等职工喜闻乐见的载体,充分运用好这些载体,开展符合企事业实际,贴近职工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对弘扬正气,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职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风尚,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和业务技术水平、科学文化素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职工队伍具有重要作用;第四,工会是职工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组织,工会开展的各种活动大多是群众性活动,能够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倾听职工的呼声,采取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动职工广泛参与,因而容易得到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对企事业文化建设产生认同感,发挥主人翁责任感。正是由于工会在企事业文化建设中负有重大的责任并拥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做好企事业文化建设者这一角色,工会任重而道远。

3、建设和谐劳动关系,要致力于作劳动关系矛盾的协调者

从工会产生的历史我们已经知道,工会是劳动关系的产物,工会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矛盾、劳资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工会始终是在劳资关系中运行和发展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劳动关系的市场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在劳动关系领域,企事业的权利不断扩大,政府则由直接的参与者转变为立法和宏观调控者。

劳动关系的这种转折性变化,要求我国工会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不再仅仅是协助党政各项工作的一个助手,而首先是劳动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