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补液大全公式及分析

临床补液大全公式及分析

临床补液大全公式及分析
临床补液大全公式及分析

临床补液大全(公式及分析)

补液公式

一、补液补液原则:

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缺啥补啥。

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 500ml. 若发热病人+ 300ml X n

1. 补钾:补钾原则: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一般

V 20 mmol/h.③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④见尿补钾。尿量在〉

30ml/h.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

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100g糖一消耗钾。

轻度缺钾一一L时,全天补钾量为6―― 8g.

中度缺钾一一l时,全天补钾量为8―― 12g.

重度缺钾V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 —— 18g.

2. 补钠:血清钠V 130 mmol/L 时,补液。先按总量的1/3 充。1/2补

公式:应补Na + (mmol )=【142-病人血Na +(mmol/L )]x体重

(kg)x v女性为〉

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 + (mmol/L ) ] x体重(kg )x v女性为〉

氯化钠=【142-病人血Na + (mmol/L )] x体重(kg )xv女性为〉或 =体重

(kg )x〔142 —病人血Na +(mmol/L )〕xv女性为>十17

3?输液速度判定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x 4

每分钟滴数(gtt/min )=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 )x4]

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十(每分钟滴数x 4)

4?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每h输入量x每ml滴数(15gtt )

①已知每h 输入量,则每min 滴数=——60(min )

每min 滴数x60 (min)

②已知每min 滴数,则每h 输入量= ——每min 相当滴数(15gtt

5. 5%NB (ml) =〔CO2CP 正常值—病人CO2CP〕x体重(kg)x.首日头

2 ―― 4小时补给计算量的1/正常值为22 ―― 29%.如未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可按5%碳酸氢钠每次溶液5ml/kg 计算(此用量可提高10 容积% 。必要时可于2?4小时后重复应用。

二、20%甘露醇8 克静点正常情况下能带出液体为100 毫升。

临床补液分析

对于标准50kg 病人,除外其他所有因素,一般禁食情况下,每天生理需要水量为2500 -3000ml ,下面我讲补液的量和质:

一。量:

1. 根据体重调整

2. 根据体温,大于37 摄氏度,每升高一度,多补3-5ml/kg.

3. 特别的丢失:胃肠减压;腹泻;肠瘘;胆汁引流;各种引流管;呼吸机支持(经呼吸道蒸发增多)

二。质:

1. 糖,一般指葡萄糖,250 -300g (5% 葡萄糖注射液规格100ml :5g ,250ml :,500ml :25g 10%葡萄糖注射液规格100ml :

10g ,

250ml :25g ,500ml :50g )

2. 盐,一般指氯化钠,4-5g (% 氯化钠注射液:取克氯化钠,溶解在少量蒸馏水中,稀释到100 毫升。% 氯化钠注射液规格100ml :,250ml :500ml :)

3. 钾,一般指氯化钾,3-4g (10% 氯化钾溶液,规格:10ml :1g . 一10%氯化钾注射液10-15ml 加入萄糖注射液500ml )

4. 一般禁食时间3 天内,不用补蛋白质、脂肪。大于3 天,每天应补蛋白质,脂肪。

三。还要注意:

1.根据病人的合并其他内科疾病,重要的如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肾病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来调整补液的量和质,当然自己拿不准的时候,还是叫内科专科会诊。

2.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对液体的需要,容量不足。如低血压,尿量少,等低容量的情况。注意改善循环。

3. 根据化验结果:白蛋白,钠,钾,钙等,缺多少补多少,补到化验复查基本正常。

4. 禁食大于3 天,每天补20% 脂肪乳250ml.

5?糖尿病,血糖高,补液时一定要记得加RI。根据不同情况:a:老年人, 即使没有糖尿病,也要加RI,按5 : 1给,因为手术是一个应激,会有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b 糖尿病病人,根据具体血糖情况。RI 4:1 可完全抵消糖,再升高,如3:1 可降糖。当然自己拿不准的时候,还是叫内分泌会诊。

下面对标准50kg 病人,除外其他所有因素禁食情况下的补液,具体给一个简单的方案为例:10%GS 1500ml ,5%GNS1500ml ,10%Kcl 30ml ,(你算一下和我前面讲的是否吻合)。

补液具体操作方案的制定

1)制定补液计划

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化验检查结果来制定补液计划补液计划应包括三个

内容:① 估计病人入院前可能丢失水的累积量(第一个24小时只补1/2量)

②估计病人昨日丢失的液体量,如:呕吐、腹泻、胃肠碱压、肠瘘等丧失的液体量;热散失的液体量< 体温每升高1度。每千克体重应补3?5m/液体)。

气管切开呼气散失的液体量:大汗丢失的液体量等。③每日正常生理需要液体

量2000ml 。

补液的具体内容?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①晶体液(电解质)常用:

葡萄糖盐水、等渗盐水溶、平衡盐液等;②胶体液常用:血、血浆、右旋糖酐

等③ 补热量常用10%葡萄糖盐水;④ 碱性液体常用5 %碳酸氢钠或11.2%乳酸钠,用以纠正酸中毒。

怎么补?

具体补液方法:

①补液程序:先扩容,后调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扩容时,先晶后胶。

②补液速度:先快后慢。通常每分钟60 滴。相当于每小时250m1 注意:心、脑、肾功能障碍者补液应慢,补钾时速度直壁;抢救休克时速度应快。应用甘露醇脱水时速度要快。

(2)安全补液的监护指标

①中心静脉压(CVP):正常为5?10cm 水柱

和血压同时降低,表示血容量不足,应加快补液;

增高,血压降低表示心功能不全,应减慢补液并结强心药;

正常,血压降低,表示血容量不足或心功能不全。应做补液试验10 分钟内静脉注入生理盐水250m1 ,若血压升高,CVP 不变。为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不变,而CVP 升高为心功能不全

② 颈静脉充盈程度:平卧时两静脉充盈不明显,表示血容量不足;若充盈明显甚呈怒张

状态,表示心功能不全或补液过多

③脉搏:补液后脉搏逐渐恢复正常。表示补液适当:若变快,变弱,预示病情加重或发生心功能不全

④尿量:尿量正常(每小时50ml 以上)表示补液适当

⑤其他:观察脱水状态有无缓解,有无肺水肿发生,有无心功能不全表现等尽管疾病的类别千变万化,病人的自然状况亦各异,凡此种种都对补液时的具体操作方式'途径提出了分门别类的规则,章程。就这一点上说补液似乎毫无规律可言,但补液时采取的基本理论及补液后要达到的治疗目的在任何时候,任何病人都是一致的,无差别的,就这一点上说补液似乎并非毫无规律可言,下面是本人在学习外科学总论时的听课笔记,整理出来,不揣深浅,上贴于此,贻笑大方,唯求能起抛砖引玉之效。本人以烧伤的早期补液为例,试述之烧伤补液/ 举例说明

目的:补液复苏

国外早就有各种烧伤早期补液公式,Brooke公式等。在国外公式的基础

上,国内不少医院根据自己的经验,也总结出不少烧伤早期补液公式。但大多数公式大同小异,只是输液总量及胶、晶体比例略有不同。国内多数单位的补液公式是:

补液量:

伤后第一个24小时每1%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补胶体和电解质液共计(小儿),另加水分,一般成人需要量为2000ml,小儿依年龄或体重计算;胶体和电解质或平衡盐液的比例一般为:1,严重深度烧伤可为:;

补液速度:

I开始时应较快,伤后8小时补入总量的一半,另一半于以后16小时补入;

II伤后第二个24小时的一半,水份仍为2000ml.

PS:国内另一常用公式,即度烧伤面积(%)x100 ±1000=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ml)。过重加,过轻者减1000ml。总量中,以2000ml为基础水分补充。其作1/3为胶体液,2/3为平衡盐溶液。

Parkland公式,即在第一个24小时内每1%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4ml。其理论基础是,人体被烧伤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强,不仅晶体物质能通过,蛋白质也可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此时无论输入胶体液或晶体液,均不能完全留在血管内维持血容量,而由相当一部分渗至血管外进入的组织间。因此,输入的液体要扩张包括血管内外的整个细胞外液,才能维持循环血量,这样输液量就要显着增加;而细胞外液的主电解质为钠离子,因而输入含钠离子的晶体液较输入含钠离子的晶体液较输入胶体液更为合理。也有学者主张用高渗盐溶液。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认识到伤后24小时内单纯补给大量晶体液、水分及盐类会使病人负荷过大,还可能造成血浆蛋白过低,组织水肿明显,进一步促使病人在休克后发生感染,所以仍主张第一个24小时内适量补给胶体液,这样可以减少输液量,减轻水份的过度负荷,更有利于抗休克、回吸收以及休克期之后的治疗。

静脉输入液体的种类

水分除口服的外,可用5%葡萄糖溶液补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