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学区制实施困境与对策探析

我国学区制实施困境与对策探析

我国学区制实施困境与对策探析
我国学区制实施困境与对策探析

我国学区制实施困境与对策探析

发表时间:2019-08-23T14:52:13.29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8期作者:芦晓菲

[导读] 学区制的实施可以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满足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维护教育公正平等。但学区制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学区内管理机制不健全、资源共享力度不足、优质学校资源的稀释化与薄弱学校文化的侵蚀化、学校缺乏共同办学理念等内部困境以及社区公众参与意识不高的外部困境。通过理清学区内管理权限、整合本学区内各学校的办学理念、建立以师资均衡为核心的资源共享机制、转变社区公众思想、积极参等方法来推进我国学区制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摘要:学区制的实施可以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满足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维护教育公正平等。但学区制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学区内管理机制不健全、资源共享力度不足、优质学校资源的稀释化与薄弱学校文化的侵蚀化、学校缺乏共同办学理念等内部困境以及社区公众参与意识不高的外部困境。通过理清学区内管理权限、整合本学区内各学校的办学理念、建立以师资均衡为核心的资源共享机制、转变社区公众思想、积极参等方法来推进我国学区制的优化与提升,以便更好地指导学区制为教育公平服务。

关键词:学区制;资源共享;多元参与;均衡发展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日渐增长,“择校热”、“学区房”热度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学区制作为一项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学区制在我国各省纷纷试点推行,试点学校和地区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整体上我国学区制仍处在起步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在看到可喜成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仍然存在的问题。

2.学区制的内涵及意义

“学区制”是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一定的划分原则,把不同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的学校组建成一个学区,在学区内通过一定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实现教育设施设备、优质师资、教学课程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整体优化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从而缩小区域内学校间的差距。这是一种系统筹划、资源融合、共同发展、整体推进的均衡发展策略,也是一种多元治理、共享融通、均衡持续的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

首先,学区制有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社会不公平问题则越来越突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种“效率为先”的价值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义务教育资源的供给与配置,造成了较大的义务教育不公平、不均衡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对于教育的投入则不同;重点学校的设立也加剧了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导致了学校间的巨大差距;学校之间的差距也导致了社会上的“择校”现象,而“学区制”的提出正是为了破解“择校”难题。推行学区制后,同一个学区内实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这不仅仅是教学设施设备等硬件的资源可以共享,学区内的教师的广泛流动,课程资源的交流学习,更是给学校发展带来了活力,从而扩大了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实现了“强强联手”、“强弱扶持”、“优势互补”,缩小学校之间发展的差距。

其次,学区制有利于提升义务教育管理效率。学区制的实行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学区”作为一级新的教育管理层级,存在于教育管理部门与学校之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教育系统内部的联系,为教育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新的一级媒介,同时有利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从总体统筹教育工作。学区虽然单独作为一级存在于教育系统中,但是不具有行政效力,更多的是为成员学校提供的交流平台,从而可以减少行政部门对学校事务的干预,提高了教育的管理效率。同时,学区制打破了传统的校际壁垒,提高了教育合作的效率与价值,在实现双赢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实力。

最后,学区制有利于推进多元参与的学区制治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义务教育的需求也是动态变化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推行学区制后,将学区治理与学校的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后,建立政府,社会,群众等多元参与的治理机制,增强教育与社会的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公众的教育需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供合理的教育需求。

3.学区制面临的困境

随着中央层面出台的试行学区制这一政策开始,全国各个省市、地方政府纷纷响应中央政策的号召,相继颁布试行学区制改革的相关政策。不论各地模式如何多样变化,都离不开其主旨,即通过强弱联合、以弱带强、结对共建、校际联姻等方式推行学区制。然而事实上这些模式在各地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3.1学区内管理机制不健全

学区层面的管理职权普遍不大,对学校资源调配、人事管理、活动组织的力度相对有限;学校管理组织与运行结构依然是传统的管理模式,未能与学区管理组织有效整合,政府、学区与学校之间权责关系不明确,不利于学区制的有效实施,也难以调动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和政策执行能力。在学区制的管理实践模式中,最忌讳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学区与学校之间的管理权限不明确。权力界限模糊,会出现越权等不作为的现象发生,这导致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降低了工作效率,不利于学区整体规划与良性发展。

3.2学区内资源共享力度不足

我国的学区并非由学校的需求而自发产生的,而是依靠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强制推动实施的,这使学区从产生之时就缺乏先天动力和积极性,成员校固守一方资源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在实际运行中,实验室、运动场地等硬件资源的共享有着较为细致的规章制度,可行性较强,而教师等人力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则存在着较大阻碍。如何让各校都派出自己的优秀教师相互交流;如何保证流入教师的待遇不受损害;怎样安排交流教师的任教年级和学科,促使效益最大化,这些都是极为现实的问题。此外,知识资源、文化和精神资源共享相对较少。即使是在资源顺利共享的情况下,也普遍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资源单向流动等问题。

3.3学区内优质学校资源的稀释化与薄弱学校文化的侵蚀化

优质学校的需求是更好的发展本校。但基于帮扶政策,优质学校将本校内的教师资源、生源优势、课程资源、硬件资源与政策优势等抽离一部分到薄弱学校,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数量是固定的,教育资源数量的有限性会导致学区内学校陷入“同分一杯羹”的制度泥淖中。优质学校的优质资源流动到薄弱学校,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达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但实际上,在优质学校让渡出优质资源的同时,会减缓了自身的发展速度,不利于优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虽然在资源共享过程中,薄弱学校的资源也会有一部分流入到优质学校且会生发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