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最新】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最新】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最新】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最新】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在我国,双语教学主要指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用语进行除外语学科以外的其它知识性学科的教学。它不仅要求正确使用外语进行知识讲解,也不排除使用汉语,以免因为语言的障碍造成学生获取知识的滞后。

1.《国际市场营销学》课程特点

本课程主要是将营销学理论知识置放于国际背景之下,需要充分了解国外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环境,这就要求对这门课程采用更为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来讲授,而双语教学则是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展开的。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双语教学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达到一定的专业英语听、说、写作水平,具备国际环境下营销的实际作战能力和对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思路。

2.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

市场营销专业作为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是应用性极强的一个专业。该专业的课程涉及的范围很是广泛,并且这个专业应用性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相关的营销知识和理论体系,更要结合实践,了解社会和市场的发展动向,自觉掌握灵活分析和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因此,营销专业的教学十分强调创新与实践,同时重视营销基本素质的培养,营销思维方式方法的训练,营销操作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及获取营销新知识能力的锻炼。

《国际市场营销》这门课程本身来自国外,使用双语教学一方面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出现“断层”的感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掌握了解相关的专业词汇,逐步达到用英语进行表达、学习、思维的理想境界。

二、《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的实践

1.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原版教材案例的不适应性。案例教学可以直接加深学生对于营销理论的理解,并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第一,国内的学生大多对书本中广泛涉及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文化背景、公司品牌以及营销事件缺乏了解,从而不能够达到通过案例理解理论的目的。第二,完全

原汁原味的外国案例在某些方面和中国市场上的实际情况大相径庭。第三,由于高校的扩招,现在的学生对于毕业之后的发展非常的关注。由于大部分的毕业学生仍会在中国工作,接触中国的同业人员,今后要和本土人士交流,只知道英文还是不够的。有80%以上的学生希望教师将课本中的重点词汇翻译成中文,或者希望教师能够告诉在中文中对应的词汇是什么。

(2)学生英语水平不尽人意。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一般在大学第七学期开设《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约只有近一半的学生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总体英文水平尚未达到接受全英文授课的程度。如果硬性地让其听教师用英文讲授复杂的国际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便会处于困惑状态,最终英语没多少长进,专业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全英文授课方式就只能流于形式而失去意义。

(3)双语教学师资匮乏。推行双语教学,关键在教师。如果一位教师不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作为普通教师尚成问题,更谈不上成为一名好的双语教师。坦言之,当好教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双语教师则更难。最大的困难在于自然地运用流利的外语传授学科知识。因此,外语能力成为双语教师素质的关键。如果双语教师的外语不过关,诸如语音、语调不正确,必将误导学生。所以,挑选精良的双语教师,是搞好双语教学的关键所在。

2.《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的对策

(1)教材的选用。目前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都使用原版英文教材。国外的《国际市场营销》原版教材语言相对艰深难懂,且主要是建立在美国的背景之下,主要是针对美资或欧资企业开展国际营销来展开讨论的,案例离中国实际太远。国内一些双语教材又存在语言不够地道、表述不够规范的缺陷。因此需要双语教学教师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和学生的程度水平对教材加以处理,要注意结合中国实际并加以拓展。确定好教材只是第一步,还需要任课教师精心备课,编写好教案,能够使教材的选择达到难易适当,教案的编排要满足因材施教的要求。

(2)循序渐进、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期初易采用英文板书、中文讲授为主的方法,较为浅显的内容用英文讲,重点和难点用中文讲解。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逐步适应后,再提高英语讲授的比重,最后过渡到英文教学为主。整个教学过程不拘泥于汉语、英语各自所占的比重,对于用英语解释太复杂而汉语解释简洁明了之处,则用中文讲解,案例讨论一般也采用中文的方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还结合使用讨论式、练习法和案例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鼓励学生用英文发言、提问,实在无法表达时,才用中文进行表述,

然后由教师或是别的同学用英文做总结。此外,有选择地要求学生用英文完成部分作业,以训练其英语的书面表达能力。总之,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注重学生接受的实际效果,避免使双语教学流于形式。

(3)重视巩固练习,改革考试制度。双语教学对学生是一种挑战,除课堂教学外,必然要求课后多下功夫,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笔者对学生课外学习的要求是:复习、理解本次所学内容,掌握专业术语和一些固定表达方式;预习下节课内容,并用英语做笔记、提出疑难问题。下次课时,老师安排一定的时间对作业情况进行检查,一般采取问答形式,对要点进行复习、点评,然后转入新的教学内容。至于课程考试形式也进行了调整,试卷采用中英文结合,名词解释、选择、及判断等题型用英文,并要求部分题目用英文解答。

目前,双语教学尚处于尝试探索阶段,任重道远,相信随着全行业全社会的日益关注和重视,通过学校和教师的不懈努力,我国双语教学一定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诊断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诊断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目的评价双语教学在《诊断学》课程实施的可行性。方法对2010级临床医学生分别选取50名学生为观察组,50名学生为对照组,对平时考勤、课堂活跃程度、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接受双语教学的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平时考勤4.88±0.12,课堂活跃程度4.69±0.33,技能操作考试平均成绩94.32±5.17 ,理论考试平均成绩88.54±10.2;对照组的平时考勤3.54±0.36,课堂活跃程度3.70±0.23,技能操作考试平均成绩89.18±3.69,理论考试平均成绩73.95±11.5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诊断学》双语教学不但增加学习兴趣,还可提高学生的医学专业英语水平。结论双语教学可明显提高学生学习《诊断学》的兴趣,且无论是在知识掌握还是技能操作方面均获得较理想成绩。 标签:双语教学诊断学医学英语 为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医学人才,加速我国的生命科学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实行双语教学也成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诊断学》是医学院校的专业必修课,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一门桥梁课程,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1]。为此,我们在2010级临床医学本科《诊断学》教学中选择了部分学生实行了双语教学,并通过对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双语教学的效果,总结了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双语教学模式,为日后开展双语教学奠定了基础。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来自于大学三年级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50人为2010级学生,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20~24岁,平均为(20.37±1.25)岁。纳入标准:(1)均为自愿报名;(2)具备自学能力;(3)大学英语平均成绩70分以上或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且英语听说能力测试合格。排除标准[4]:(1)不愿参加双语教学的学生;(2)英语水平不符合要求者;(3)因休学等其它原因而无法完成研究者。对照组为同年级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50名,男34例,女16例。年龄20~25岁,平均为(20.09±2.20)岁。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及专业成绩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 教学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按《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观察组采取中文与英语的双语教学方式授课,对照组仅采取单一母语授课。具体内容:(1)授课方式:均为小班(<50人)讲授;(2)教学手段:制作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播放教学视频,应用教学模型等,提升学生的听课兴趣及理解效率。观察组师生互动要求应用英语对答,制作的教学PPT为全英文,

中西方双语教学异同研究与思考

第16卷第4期2011年8月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16No.4 Aug.2011 中西方双语教学异同研究与思考 罗晓语 (湖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104)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双语教学产生的背景、双语教学的内涵和双语教学的模式进行比较和对照,探讨国内外双语教学的共性与差异性,以期更好地为我国双语教学服务。 关键词:双语教学;产生背景;内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7X(2011)04-0121-05 Research and Thinking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Bilingual Teaching LUO Xiaoyu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Xiangtan Hunan,41110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ab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bilingual teaching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by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ir background,connotation and teaching model,with the hope of serving China's bilingual teaching better. Key words:bilingual teaching;background of origin;connotation;teaching model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崛起,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迅速扩大并深入各个领域,既精通汉语又通晓外语(主要是英语)尤其是精通专业领域方面的外语的双语型人才,必将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双语教学正成为中国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并在高等院校迅速发展起来。 然而,国内双语教学的产生与发展和国外的双语教学有很大的差异,其背景、内涵、目标和教学模式都完全不同,对两者进行对比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双语教学的发展和完善。 一双语教学产生的背景比较 双语教学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和加拿大。当时的两国政府为了能让大量涌入的移民尽快地融入社会,顺利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就以当地主流语言并结合移民的母语进行教学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 美国实行双语教育最早可以追溯至19世纪30-40年代。在俄亥俄州,德语移民要求用德语和英语对孩子进行双语教育;在路易斯安那州,采用法语和英语并用的双语教育法;在新墨西哥领地,采用西班牙语和英语并用的双语教育法。到19世纪末,已发展了挪威语、意大利语、波兰语、捷克语等与英语并用的双语教育法。在当时的背景下,采用移民国家语言进行教学,其目的是为了保持有关移民国家的文化传统。但随着这些移民后代在美国这个大熔炉中被熔化,双语教育失去了原有意 121 收稿日期:2011-06-0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现状调查及对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政策制定的影响研究”(09BYY027) 作者简介:罗晓语(1981-),女,湖南湘潭人,湖南工程学院讲师,英国布鲁内尔大学硕士生,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及国际贸易研究。

《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试卷

Firstly,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should have ethic devotion. The teacher should be a model and set a good ex ample to his students because most students would be influenced by their teacher’s behavior unconsciously. A teacher with extreme high level of morality often has a potent and positive effect on his students, rather than those with high teaching standard. So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should show their moral quality as well as their knowledge. To be specific,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should be fair, not only should he be fair to his students, such as treats them equally, and “partiality” is forbidden, but he sh ould properly regard the conflicts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Besides, he should be kind and ready to help his students both in study and life. What’s more, he should be enthusiastic to his students, and has full passion for his teaching; he should be caring to his students, sometimes, only a caring look, a trusting encouragement, or a mild smile from the teacher is enough to touch the students’ hearts. In addition, hard-working and attentive are necessary for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We should recognize the great value of the teachers who have ethic devotion during the students’ development. Secondly, a good teacher should have personal styles. A good teacher makes learning not a dull thing but a great joy. Many teachers always keep talking about the textbook all the time so that the students feel it difficult to focus their attentions on what the teacher are saying. As a result, the ga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enlarges. Supposing the language teacher has distinct personal style during the teaching, this problem can be solved. For example, he can make his teaching dynamic by body languages, or demonstrating performance; he can be patient enough and never give up any student, even though some of them are really mischievous and indocile; he can be creative, teaches in creative ways and encourage his students to be creative and open-minded. Meanwhile,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can be discipline and authoritative, he should be strict with students when it’s necessary. It’s important to find his unique person al styles when a teacher is teaching. Last but not least,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should have professional qualities. A professional language teacher should be capable enough in your own language ability. He should obtain the capability to have language usage well in hand, and an excellent command of western culture. If so, he can be more knowledgeable and informed. What’s more,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should be versatile, especially in the four skill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It can help students to enhance the focus on realistic communication. Moreover,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should be equipped with profession and armed with a range of skills, strategies and information. Before he gives his students a glass of water, he should have a barrel of it. He should grasp a large scope of knowledge of language and take the essence of it, then transfer it to his students. Besides,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should be skilled in lesson planning and class management. He should be reflective and keep on reflecting on his classes and his methods of teaching, and in this way he could make progress quickly; he should be resourceful, and have a quick response to the emergency. In addition, I think the most important duty of a teacher is get experience about teaching, which is called the experiential knowledge, and after a long period of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he would be able to develop hi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art of being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In addition, a good teacher should be a life-long learner, and make sure that he keeps improving himself in his professional field, and he should always test himself by the feedback from his students, and reflect on his work. As the society develops at an amazing speed now, the students today are quite different: they are more independent, and demand a higher standard for teachers, which is a challenge for us. So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improve ourselves, and try to be as good a teacher as we can. As the students of an normal university, besides learning the knowledge of being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we should have our own mind, practice our teaching skills and methods. For this part, I’d like to share my opinion about my plan for language teaching profession. So, what we expect from our language teachers? Capable, humorous, responsible, kind and so on.

审计学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

审计学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 吕伶俐 (湖北经济学院武汉 430205) 摘要:2001年,教育部要求高校必须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来指导双语课程的教与学及衡量双语教学的效果,双语教学仍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本文结合审计学双语教学的实践,提出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并从强化师资培训、确定授课对象、调整授课时间、创新双语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改善双语教学效果的思路。 关键词:审计学;双语教学;教学效果;教学模式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既精通专业知识又能熟练应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成为各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的首要课题。200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规定高校必须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自此,双语教学在高等院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双语课程开设数量已成为衡量高校或院系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经过九年的实践,双语教学取得了许多喜人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结合笔者所在院系开设的审计学双语课程,从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出发,提出双语教学中的困惑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思路。 一、开展审计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审计准则的趋同,同时,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及国际会计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规模急剧扩张。作为会计审计专业的学生,需要通晓会计审计国际化语言,熟悉国际会计审计准则,了解国际会计审计实务,并具备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双语教学实现了专业知识和外语学习的有机结合,满足了新形势下市场对复合型高级人才的需求。 同时,双语教学也是深化会计审计专业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当前会计审计理论主要来源于西方国家,而且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国外的原版教材一般都会随之修订完善,而国内吸收新知识并编写成中文教材出版需要较长的一个过程,导致不少中文教材内容陈旧过时。因此,选用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有利于师生及时学习和掌握学科前沿理论知识,推动学科发展进步。教师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相长,从原版教材中汲取有益的启示,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可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外,在高校开展双语教学还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二、审计学双语教学中的困惑 1.教师及学生的外语水平制约 在《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双语教学主要指双语授课课程的开设,且对双语授课课程有明确的定义:双语授课课程指采用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及以上的课程。由此规定可以看出,一个学校要开展双语教学不但需要有相应的教师资源,而且为了保证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必须要具备较高的外语素质。但是,不少普通本科院校师资不足,更缺优秀的学生资源,致使双语课程开设效果

关于高校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第28卷第5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9月 Vol. 28 No.5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Sep. 2006 ────────── 收稿日期:2005-12-19 作者简介:张雪玉(1972-),女,河北唐山人,河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 128 - 关于高校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张雪玉1,肖本罗2 (1.河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2.华北煤炭医学院 外语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在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是形势所需,可以弥补高校外语教学存在的不足。了解双语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实际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双语教学;高等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6)05-0128-02 我国开展双语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专业人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交流需要,应对时代挑战。而我国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难以胜任这一新时代的挑战,双语教学是适应社会新发展而采取的新举措。 一、当前高校外语教学中的问题 1.英语基础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严重脱节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各学校间存在着差距,发展极不平衡,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比较低,自主学习能力差。另外,高中英语教学服务于高考,忽视了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训练,造成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脱节,新生入学后往往不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2.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脱节 由于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是围绕四、六级考试而进行,因此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应试教育思想左右着大学英语教学,所以教师在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与应试能力之间处于矛盾状态,使学生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的急功近利思想使大学英语教学忽视了语言学习中循序渐进的原则。 3.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 学生进入大学英语学习的动机不是很明确,由于过多关注四、六级考试或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等应试能力,对外语应用能力水平要求不高,造成真正有效学习英语的时间、精力投入不足,最终英语应用能力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要求。 4.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矛盾 在大学学习中,英语与专业学科的学习相对独立,而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也不能自觉地与自身专业的学习结合起来,专业英语水平低,自身利用外文文献资料能力不够,对其日后的专业学习造成一定障碍。 二、双语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 双语教学是应用两种语言进行专业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当今我国的教学实际情况下,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各阶段教学模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 2 3 4 5 C —Chinese (汉语) E —English (英语) 根据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状况,双语教学应遵循这样一种模式:从传统的母语教学向双语教学过渡,最终努力达到全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自身能力及学生英语水平,同时兼顾本学科专业的发展,逐步进行教学模式的转换,切不可盲目追求双语教学。 2.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注重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语言是交际工具,外语教学有着相对特殊性,因此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双语教学的出发点。在开展双语教学时, 要根据本学校各个专业的特点和学生能力水平,合理制定有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学目标也要有所调整。总之,以提高学生专业外语水平为目标,注重教学实效性。 3.针对语言应用能力目标,调整教学评估测试体系 测试作为一种检查教学的手段,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而现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是将四、六级考试结果作为对教师教学成果评价的最主要的手段。实际上要对教学进行全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

,廊如4 附件2: 2010年度重庆市高等学校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 (加盖公章) (中文) (英文)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制 二0-0年二月 填写要求 一、 以word 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空缺项要填■,无 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淸全称和缩写, 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囤公开的内容, 四、 开设学期是指在教学计划中的开课学期。 五、 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列附纸张;均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名 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 所属学校 课程称 外语语种 课程类别 所属 专业代 开设学 课程负 申报 专 码 期 责 日 □基础课 业 英语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专业技术职务 行政职务 所在院系学科专业 通宿地址邮编 研究方向 1-2 教学 情况 近两年来授课、教学研究情况 1-3 学术 研究 近两年来科研情况 1-4 外语 水平 及 双语 教学 国外学习经历:双语教学经历(含课程名称、学时数、学生数、开设时间)1-5 获奖 情况 近两年获奖情况 2.教学队伍情况 2-1 人员 构成 仰如4

(含外聘教师)姓需性別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2-2 主讲 教师 情况 除课程负责人外的其他主讲教师情况简介(国外学习经历;近两年来授课、教学研究情况)3.课程描述 3-1本课程教学理念与目标 3-2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 3-3教学方法、手段(举例说明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及手段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 3-4考核(考试)方法 3-5教材(含双语教材使用与建设:扩充性双语资料使用情况)

浅谈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浅谈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摘要:双语教学在许多甘南的学校纷纷开展,但由此也引发了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本文分析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关键词:藏汉双语困难对策教学资源 现在甘南州,确切地说在教育教学领域,不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什么是藏汉双语教学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认识。就甘南藏区而言,在藏汉双语教学领域,目前使用范围相对较广的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即在各级各类民族中小学,以藏语文授课方式为主,除汉语文外,其他学科全部用藏语言文字进行教学;第二种模式,即以汉语文授课方式为主,除藏语文外,其余学科均用汉语言文字进行教学。至于在以上两种教学模式中,到底哪一种模式更符合藏汉双语教学的发展规律,更有利于藏汉双语教学的长期发展,是非常值得每一位真正关心藏汉双语教学工作的人去思考的问题。本人才疏学浅,更谈不上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但作为一名藏汉教学的实践者,不仅有义务,而且更有责任去关心这个问题。因此,谈一谈自己对藏汉双语教学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藏汉双语教学中应以母语教学为主 要开展好藏汉双语教学,我认为,在以上两种模式中,必须而且只能采用第一种模式。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余光中先生说过:“外语只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母语才是我们的根本。”日本著名文化教育学家岸根卓郎也说过:“丢弃母语,就是通往毁灭文明的捷径。”他们强调的无非就是母语教育的重要性。当然,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需要在借鉴和交融中与时俱进,但作为少数民族更应该树立语言文字的主权意识,认识到母语教育的重要性,防止在强势语言的侵蚀中丢失自我,失去母体文化的生存根基。 2、开展双语教学,应从教育的发展规律出发 通常情况下,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依据社会的需要,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开发其体力和智力的活动。开发人的智力离不开语言,而思维作为一个系统而言,语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语言就是思维的工具。进而言之,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母语和思维的联系是一种自然的联系。因为,一个人从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他的母语,可以说母语为他认识世界打开了大门。3、开展双语教学,应从学生的思维环境出发 双语教学模式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所以,作为双语教学的实践者,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绝不能脱离其赖以生存的语言条件。我国现行的双语教学,因地域的差异其代表的意义也不尽相同。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所谓双语教学,主要是针对汉语和各少数民族语言而言的。在这些地区汉语的普及程度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就很有必要从学生的实际语言环境和藏族学生学

西南大学《中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 1:[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学习策略 2.文化意识 3.语法翻译法 4.形成性评价 5. 非智力因素 6. 学习需求 7.外语学习动机 8.成长记录袋 参考答案: 1. 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情景中,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 的调整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 2. 文化意识是指对"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 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的认识。 3. 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这是一种以语法、 词汇为主,通过阅读材料进行译入、译出练习,并借以培养学生阅读文 学作品能力的教学方法。 4.形成性评价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获得有关学习的反馈信息,对学生所 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所进行的系统评价,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能力发 展所进行的过程性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5.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学习需求、 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及学习者的性格、意志、年龄、学习方 式和学习习惯等。

=================================================================================================== 6. 外语学习的需求因素包括学习的外部诱因和内部需求。前者指由外部 动力推动或受外部情境支配而产生的需求,如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所引 起的需求;后者指由学习者内部动力促发,受心理支配而产生的需求, 如对知识、情感和成就的需求等。 7. 外语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朝着外语学习目标前进的心理动因和心理 倾向。外语学习动机可以分为"远景动机"和"近景动机"。前者是指与学 习结果和社会责任相联系的动机,与宏观诱因相关。例如,为祖国富强、 为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立志将来有所作为等而学习外语;后 者是指于学习活动和具体行为目标相联系的动机,与内部需求紧密相连。 8.成长记录袋(Portfolio)亦称成长档案袋和学习文件夹,是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与成果的一种工 具。成长记录袋是一个有用的评价工具,可以用于总结性评价,更可以用于形成性评价,有 时也可以用于选拔。根据档案袋中记录内容的不同,记录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成果型记 录袋,另一种是过程型记录袋。成果型记录袋主要记录学生的优秀作品,作为总结性评价的 参考。过程型记录袋通常包括学生的问题、说明、草案、最初的草稿、修改稿、最终产品以 及对作品的自我评价。 1:[论述题] 简答题 1.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哪些基本理念? 2.任务型教学模式体现了怎样的语言观与学习观? 3. 交际教学法的特点与不足是什么? 参考答案: 1.为了实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 能力,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六大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 质教育;整休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双语教学工作反思

双语教学工作反思 目前,双语教学正在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校已经实施或准备实施双语教学,我们学校也在实施双语教学。作为双语教学的一名年轻成员,在经历了一年整个双语活动的全过程,对此也颇有感想。 首先,我觉得在小学阶段要开展双语教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双语教学从广义的层面上来说,就是以两种语言作为语言教学的教学。由于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特殊性,我国的双语教学通常是指以中文为第一语言,以英文为第二语言的组合,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习得双语能力,理解多元文化,培养全球意识。”因此,它不单纯的基于英语内容的教学,而是渗透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不能称为语言教学,而应该是学科教学。比如我的课就应该是数学课,只是以英语为一种语言工具。我们班的孩子都才二年级,要一节课全用英语,我认为也是不现实的,术语太多。本身认识线段这一课就比较难,双语授课比起母语授课要来得难。这也是我在备课和授课的时候应该考虑的重中之重。 数学本事就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再加上语言上的障碍,我绞尽脑汁,尽可能的把课堂搞得活跃一些。我利用学生自己的画来导入,利用自己班的小朋友的照片,让他们体会到数学不仅和英语可以联系,更可以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在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和触摸一些物体,让孩子发现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边可以看作是线段。此时此刻,孩子们根据老师的提问,纷纷举起了他们的小手,他们用零星的英语表达了。 对于这堂课,虽然没有其他一些老师上的那么精彩,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但是我想,只要学生能够用到英语,能够知道哪些是线段或者哪些可以看作是线段,这就是我的目的。 第二,我觉得在小学阶段开展双语教学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和我国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我国最直接的出发点就是通过双语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由于小学阶段英语课时少

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双语教学在许多学校纷纷开展,但由此也引发了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本文分析了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双语教学;师资;教材;对策 目前双语教学在许多学校广泛开展,双语教学促进了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学生用外语进行专业方面的交流,为将来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当前各校开展双语教学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1.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问题 在中国,双语教学,顾名思义,是指以外语(主要是英语)和母语(汉语)为媒介语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达到掌握第二种语言。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师资。而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是各门学科教师,而不是外语专业教师。合格的双语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而且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特别是说外语的口语能力)。但严峻的现实是,除少数出国留学人员外,大多数双语教师的外语水平(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都不是很高。有些教师根本就不具备双语教学能力。他们要么发音不够准确,要么语句不够连贯。他们之所以愿意从事双语教学,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原因有的是因为双语教学在计算工作量时系数比较高,而且在某些学校还有出国深造的优越条件。也有些学校是为了达到教育部的教学评价标准,在师资比较缺乏的情况下也强行开设双语教学课程。 (2)教学形式有悖于双语教学规律 当前各校的双语教学主要形式有:1. 使用中文教材,用外语授课;2.使用外语教材,用中文授课;3. 使用外语教材,用外语授课;4.使用外语教材,用双语授课。这四种形式中,只有使用外语教材,用双语授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因而才能收到双语教学效果。使用外语教材,用外语授课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由于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方式偏重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不够注重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结果学生的听说能力不是很好。所以全外语授课,学生会有一定的语言障碍。再则,各门学科的难易度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在某些学科方面(如高等数学、力学原理)连中文上课都不一定全懂,给他们全外语讲课无疑是行不通的。所以置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不顾,一味强调用外语讲课是不足取的。同样,使用中文教材,用外语授课,也是有悖双语教学规律的。主要是因为用外语讲课的内容与中文教材的内容未必完全吻合,而把中文教材的内容翻译成外语,其语言的地道性和术语的准确性也难以保障。而且由于缺乏外文资料,学生做外语作业也会有一定的困难。使用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实际上是以双语教学之名,行单语教学之实。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外语教材也成为了一种摆设。 (3)教材问题 对于教材的选择主要有四种途径:引进原版教材; 学校自编教材; 国内出版教材和翻译教材。但这四种途径各有利弊,学校可视具体情况来选择,再采取相应手段弥补不足。 原版教材是用地道的语言编写的,而且做工考究、内容生动有趣,深受学生的喜爱,加之引进也比较方便快捷,因此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但是在选择时候应该注意,原版教材的编写应该与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目标要求相一致,因为不同国家,教育体制和目标也有所不同,应当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适当进行取舍;对于语言难易程度超过我国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的,应当组织专家对相关内容进行一定的加工和处理,或者编写配套的参考书,帮助学生解决相应的问题。 学校自编教材是指学校组织专家和教师通过搜集资料、整合多种教材的方式自行编写的。相信大部分学校都有过类似的“活页教材”。这类教材的特点是集中了多本教材的优势,语言的编写上符合本校师生的外语水平,因此实用性非常强。但是对于编写者来说,工作量大,负担重,而且教师的编写热情不高。

双语教学发展心得体会及感受

双语教学发展心得体会及感受 在xx东部的苗族地方,这里聚居约六十多万的苗族人,他们一向以勤劳、朴实、豪放、好客,和勇敢而著称,特别是女友巧夺天工蜡染和民族刺绣;男有能“上刀山,下火海”的勇敢豪情。他们有独特的服饰和语言等等,他们是世界上最悠久而有多灾多难的民族之一。 在xx苗族自治县的苗族就达30万人以上,绝大多数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用苗语交流。由于居于xx的东部,所以这系苗语被专家和学称之为东方语言。这里的苗族人祖祖辈辈的“母语”就是东方语言了。许多小孩刚上学是听不懂汉语的,更不要说普通话了,何况还要去学什么字、词、句等等。可见老师教学生难,学生学习更艰难。我从小就是这样的,听不懂汉语,那个时候,我们八、九岁才读一年级,记得我们的老师先用汉语讲一次,再用苗语解释一遍,就这样让我们逐渐由不懂到懂一点点,再懂一些……直到上三年级时才基本听懂汉语。如今身为老师的我,看着这些可爱又天真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又何尝不类似孩童时的我呢? 随着我国的发展,在这个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里,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繁荣发展,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悠久古老的苗族人构建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化──苗语。我们要去好好传承,去探究,更没有理由抛弃它。

20xx年x月26日,我有幸被安排去参加苗汉双语培训,而且培训地点在省府贵阳民族学院,我又激动又高兴。当我们一行100多人来到xx民族学院,眼前的校园让我们倍感大学生的气息,景色秀丽的校园让我们几乎忘记一天奔波的疲倦。 在培训前,县教育局吴局长和教育厅黄燕处长的重要讲话,让我明白许多苗族人的发展史,明白领导们殷切的愿望和嘱予的重托。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和好学习,不要辜负领导们的期望,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更好传授给我这些天真、可爱的小弟妹们。 在培训期间,龙智先老师教我们苗族东部方言语言文字概述,让我明白了苗语的创建历尽艰辛,接着教我们生母、韵母,以及声调。学员们个个都很认真,练习读,练习拼写。我感到特别的高兴,以前我只能说而不会写,如今我又多了一种技能了。特别是苗语中的声调,与汉语拼音有很大的差异,它们的区别有以下几处:一.汉语声调有4个,而苗语是6个;二.声调的表示形式不同,汉语用一段直线表示,而苗文声调用b、x、d、l、t、s表示;三.汉语拼音声调标在韵母上方,而苗文声调标在韵母最后面。 在声母和韵母,苗汉的读法绝大多数也不同。苗愈的发音大多声母比汉语声母读法多有“啊”音;韵母苗文比汉语韵母要多的:如“ea、nh、nb、np、nd、nt”等等,许多韵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

附件2: 2010年度重庆市高等学校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 所属学校(加盖公章) 课程名称(中文) (英文) 外语语种英语 课程类别□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所属专业 专业代码 开设学期 课程负责人 申报日期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制 二○一○年二月 填写要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空缺项要填"无"。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开设学期是指在教学计划中的开课学期。 五、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附纸张;均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1.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

专业技术职务 学位 行政职务 所在院系 学科专业 通信地址 邮编 研究方向 1-2 教学 情况 近两年来授课、教学研究情况 1-3 学术 研究 近两年来科研情况 1-4 外语 水平 及 双语 教学 国外学习经历;双语教学经历(含课程名称、学时数、学生数、开设时间)1-5 获奖 情况 近两年获奖情况 2. 教学队伍情况 2-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2-2 主讲 教师 情况 除课程负责人外的其他主讲教师情况简介(国外学习经历;近两年来授课、教学研究情况)

3.课程描述 3-1本课程教学理念与目标 3-2 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 3-3教学方法、手段(举例说明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及手段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 3-4考核(考试)方法 3-5教材(含双语教材使用与建设;扩充性双语资料使用情况) 3-6网络资源(含网络硬件环境,网上资源名称列表、网址链接及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3-7 教学效果(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两年的学生评价分数及评语;课程负责人教学录像要点) 4.课程建设规划 4-1 本课程四年内的建设规划(含课程网站建设规划) 4-2聘请国外教师(专家)来华授课计划 4-3所在高校鼓励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 1.制定了《西南大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管理体制。 2.学校对双语教学课程实施立项建设与管理,加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推广应用力度,培养学生和教师的双语教学课程使用意识,把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与利用有机结合起来,以用促建、以用促管,使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3.设立了双语教学课程专项建设经费,每门资助1万元,并给予任课教师每学时40元的课时补助;学校同时设立了精品课程专项建设经费,市级精品课程每门资助5万元。 4.对双语教学课程的师资培训、人才引进、多媒体网络资源开发、实验室建设、教材编写等予以政策支持。购买外文原版教材或外文讲义的费用按照学校60%、学院30%、学生10%的标准支付,教材由各学院资料室保存,学生支付的10%作为租用费用。 5.学校由人事处和国际交流处对双语教学教师在国内外有计划地进行双语教学培训。 至今,西南大学上述鼓励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均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5.说明栏

最新关于小学数学双语教学的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双语教学的思考 什么叫双语教学?“所谓“双语 Bilingual”,英国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对此 给出了最权威的释义,其中文释义是:一个能用两种语 言的人。双语教学的内涵因国家、地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如加拿大,双语教学一般是指在英语地区用法语授 课的教学形式。在美国,双语教学一般是指用西班牙语 进行的学科教学。在中国,双语教学指的是用英语进行 的部分学科教学。也就是运用母语以外的第二种语言的 教学。” 往往有人认为,在一节课中只要运用母语和外语 同时进行的课堂教学就是双语教学。因此,往往在教学 中就出现了教师在上课、下课等环节中说英语的情况, 这样做理解是片面的。在语文课上的汉语教学如果还用 英语进行教学的话,那显然失去了母语教学的意义,于是,大家把双语教学的首选课程不约而同地都指向了数学,对此,我的观点有以下几点。 小学数学双语教学可行性体现在: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英语是进行国际交流的很需要工具,中国作为发 展中国家,英语的工具性就更显得格外重要。为适应我 国对外开放政策,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 须拥有一大批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的人才。小学现在 都开设了英语课,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哑 巴英语、死背句型的现象却仍然很普遍,这与现代社会 所需要的外交型人才的是十分不相符的。 因此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英语教学在基础教 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英语教学从小学到初中是统一规 划的,也就是说,七年级(初一)的英语教学不再从A、B、C等26个字母开始,而是在小学的基础上继续学习,2003年开始,徐州教育局正逐步由市区到县区,由点到 面地全面展开从一年级开始的英语教学,从这点可以看 出,让孩子在一定环境下学习母语外的又一种语言,不 仅是提高公民的自身学习,同时让孩子在时代的发展中 不被屏弃。 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眼光要超前,教孩子5年,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