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卷--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卷--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卷--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卷--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期末试卷(B卷)2011.06

电子邮件的一些标准:发送邮件协议SMTP、读取邮件协议POP3和IMAP

FTP中有哪两种链接:数据链接和控制链接。

一、填空题(1分×10=10分)

1.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时序三个要素组成。

2.802.11帧共有三种类型,即__控制帧__、___数据帧___和___管理帧___。3.ICMP报文的种类有两种,即ICMP差错报告报文和ICMP询问报文。

4. 网桥分为源路由网桥和透明网桥两类。

二、选择题(1分×30=30分)

1.( D )是为进行网络中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A.接口 B. 体系结构 C. 层次 D. 网络协议

2.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 A )。

A.光缆 B.双绞线 C.同轴电缆 D.无线信道

3.基带传输是指在数字通信信道上( C )传输数字数据信号的方法。

A.调制 B.脉冲编码 C.直接 D.间接

4.数据报方式中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B )。

A.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

B.在每次数据传输前必须在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建立一条逻辑连接

C.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可能出现乱序、丢失现象

D.每个分组在传输过程中都需要带有源地址与目的地址

5.利用虚电路方式传输数据时,首先进行的是( D )。

A.虚电路拆除 B. 物理线路建立 C. 数据传输 D. 虚电路建立6.因特网中发送邮件协议是( B )。

A.FTP B. SMTP C.HTTP D. POP3

7.一个C类地址,最多能容纳的主机数目为( B )。

A.64516 B.254 C.64518 D.256

8.下列设备中,可隔离广播风暴的是( A )。

A.交换机 B. 网桥 C.MODEM D. HUB

9.总线型局域网的结点在发送数据时采取( B )。

A.存储转发方式 B. 广播方式 C.数据报方式 D. 点-点方式10.关于数据交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线路交换面向连接 B. 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具有更好的网络响应速度C.报文交换无存储转发过程 D. 分组交换有存储转发过程

11.路由器作用于( C )。

A. 数据链路层

B. 物理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12.Ipv6将32位的地址空间扩展到( B )位。

A. 64

B. 128

C. 256

D. 1024

13.为了避免传输中帧的消失,数据链路层采用了( A )方法。

A. 发送帧编上序号

B. 循环冗余码

C. 海明码

D. 计时器超时重发14.将网桥分类为透明网桥和源路由网桥,根据的是网桥采用不同的( A )策略。

A. 路由选择

B. 差错控制

C. 地址解析

D. 协议转换

15.局域网的协议结构一般不包括( A )。

A. 网络层

B. 物理层

C. 数据链路层

D. 介质访问控制层

16.IEEE 802.11中点协调功能的实质是(A )。

A. 无争用服务

B. 争用服务

C. 面向无连接的服务

D. 面向连接服务

17.当路由器收到生存时间为零的数据报时,除丢弃该数据报外,还要向源点发送( D )报文。

A. 目的站不可达

B. 源站抑制

C. 重定向

D. 时间超过18.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是(B )。

A. EGP

B. IGP

C. GGP

D. BGP

19.当拥塞窗口小于慢开始门限时,使用(A )算法。

A. 慢开始

B. 拥塞避免

C. 快重传

D. 快恢复

20.数字签名必须保证能够实现的功能不包括(A )。

A.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

B. 报文鉴别

C. 报文的完整性

D. 不可否认

21.管理信息结构(SMI)的功能不包括( D )。

A.被管对象的命名 B. 被管对象的数据类型

C. 管理数据的编码

D. 对变量进行说明

22.在公钥密码体制中,只有接收者占有( B )。

A.加密密钥 B. 解密密钥 C. 加密和解密密钥 D. 以上都不是23.以下关于虚拟局域网特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

A. 虚拟局域网是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技术基础上的

B. 虚拟局域网是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而这些网

段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

C. 每个虚拟局域网的帧都有一个明确的标识符。

D. 虚拟局域网不能抑制“广播风暴”

24.在Ipsec协议中,安全关联SA不包括(C )。

A. 安全协议的标识符

B. 此单向连接的目地IP地址

C. 源点鉴别

D. 安全参数索引SPI

25.按照IPv6地址表示的规则,以下给出的IPv6地址2810:00AF:OOOO:0000:0000: 0035:OCB2:B071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D )。

A. 可以表示为281:00AF::0035:OCB2:B071

B. 可以表示为2810:AF::0035:OCB2:B71

C. 可以表示为281:AF::35:CB2:B71

D. 可以表示为2810:AF::35:CB2:B071

26.在CSMA/CA算法中,当一个站要发送数据帧时,( D )情况下才不使用退避算法。

A. 在发送第一帧数据之前检测到信道处于忙态

B. 每一次的重传

C. 每一次的成功发送后再要发送下一帧

D. 检测到信道是空闲的,且这个数据帧是它想要发送的第一帧数据帧

27.按照IPv6地址表示的规则,以下给出的IPv6地址2810:00AF:OOOO:0000:0000: 0035:OCB2:B071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D )。

A. 可以表示为281:00AF::0035:OCB2:B071

B. 可以表示为2810:AF::0035:OCB2:B71

C. 可以表示为281:AF::35:CB2:B71

D. 可以表示为2810:AF::35:CB2:B071

28.IP协议是无连接的,其信息传输方式是(A )。

A.数据报

B. 点对点

C.广播

D. 虚电路

29.要将两台计算机直接相连,那么使用双绞线的类型为(A )。

A. 交叉线

B. 直通线

C. 交叉线和直通线都可以

D. 反转线

30.采用曼切斯特编码的数字信道,其数据传输速率为波特率的(C )倍。

A. 2

B. 4

C. 1/2

D. 1

三、判断题(1分×10=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信道的带宽越大,信道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低。(×)

2.在协议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下一层提供服务。(×)3.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4. 网桥可以互连不同的物理层、不同的MAC子层和不同速率的以太网。(√)

5. CIDR是把网络前缀不相同的连接的IP地址组成一个“CIDR地址块”。(×)

6. 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都有一个不同网络号的IP地址。(√)

7. 网络层是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逻辑通信。(×)

8. TCP流量控制要求发送方的发送窗口可以超过接收方给出的接收窗口的数值。(×)

9. 802.11标准规定,一个基本服务集BSS包括一个基站和若干个移动站,所有的站在本BSS以内是不可以直接通信的。(×)

10. DES的保密性仅取决于对密钥的保密,而算法是公开的。(√)

四、简答题(5分×7=35分)

1.简述运输层中伪首部的作用。

答:用于计算运输层数据报校验和。

2.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的主要特点。

答:⑴UDP是无连接的;⑵UDP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⑶UDP是面向报文的;⑷UDP没有拥塞控制;⑸UDP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交互通信;⑹UDP的首部开销小。

3.简述TCP/IP协议层次模型结构。

答:上下两头大而中间小,运用层和最底层的网络接口层都有很多种协议,而中间的IP层很小,上层的各种协议都向下汇聚到一个IP协议中。

4.简述IEEE 802.11协议层次模型结构。

5.简述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

答:CSMA/CD是一种分布式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网中的各个站(节点)都能独立地决定数据帧的发送与接收。每个站在发送数据帧之前,首先要进行载波监听,只有介质空闲时,才允许发送帧。这时,如果两个以上的站同时监听到介质空闲并发送帧,则会产生冲突现象,这使发送的帧都成为无效帧,发送随即宣告失败。每个站必须有能力随时检测冲突是否发生,一旦发生冲突,则应停止发送,以免介质带宽因传送无效帧而被白白浪费,然后随机延时一段时间后,再重新争用介质,重发送帧。

6.简述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将域名解析为主机能识别的IP 地址。

7.简述电子邮件最主要的组成部件。

答: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以及邮件发送协议和邮件读取协议。

五、计算题(5分×3=15分)

1.计算:

(1)一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

(2)一A类网络和一B类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分别为16个1和8个1,问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有何不同?

(3)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试问在其中每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

2.一个数字信号通过两种物理状态经信噪比为20dB的3kHz信道传送,按香农定理最大限制的数据速率是多少?

3.设接收方收到的信息码字为110111,CRC校验码为1001,生成多项式为

,问接收的信息有错码吗?为什么?

1.⑴该子网掩码的掩码是11111000,该子网掩码所对应的主机位为3,能连接的主机

数=可用地址=23-2=6;

⑵它们的子网掩码均为24个1和8个0,可见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一样,但子网数目不同;

⑶11111111.11111111.1111 0000.00000000,

网络号主机号

主机数最多是=可用地址=212-2=4094

2. 20=10㏒10(S/N)﹦≥S/N=100

c = wlog2(1+s/n) = 3*103*log2(1+100)

= 20100b/s

3.有错,由P(X)=X?+X3+1,可知除数为11001,

(1)R(X) = 1 1 1 1 ;

(2)因为余数R(x) 不为0,所以收到的信息不正确。

复习纲要

第一章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基本特征、组成和网络的分类。

2.通信子网基本结构:典型拓扑结构和关键技术。

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

4.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协议的组成、协议的分层原则、协议和服务的关系、网络协议三要素

5.接口数据单元IDU、服务数据单元SDU、协议数据单元PDU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数据包交换和虚电路交换)。

7.四种基本服务原语。

8.RFC。

9.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第二章物理层

1.信号在信道上传输的特性,波特率和比特率的关系。

2.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奈科斯特定律和香农定律。

3.数据表示和传输方式。

4.物理层的定义和功能,接口特性。

5.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钎。短波、微波、卫星。

6.模拟传输:频带传输及其调制技术(ASK、FSK、PSK、QAM和星座图)。

7.物理层标准、物理层的四个特性、EIA-232。

8.多路复用技术:TDM、FDM、WDM(波分复用)、STDM(统计时分复用)、ATDM (异步时分复用)、CDM(码分复用)。

9.通信方式:异步方式和同步方式。

10.电话系统的数字传输:PAM (脉冲幅度调制)、PCM(脉冲编码调制)、T1、E1信道编码方式。

11.数字传输系统:SONET(同步光纤网)、SDH(同步数字系列)

第3章数据链路层

1.数据链路层的定义及其基本功能。链路层的3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

2.成帧方法:带字符填充的首尾字符定界法、带位填充的首尾标记定界法。

3.差错检测:循环冗余码-CRC码、检错能力。

4.了解各种无冲突协议和有限竞争协议。

5.PPP协议。

6.CSMA/CD的工作原理。

7.IEEE 802.3协议,最短帧长。

8.集线器。

9.网桥的功能,透明网桥和源路由网桥的工作原理。

10.VLAN。

11.高速以太网:100BASE-T、吉比特以太网、10吉比特以太网。

第4章网络层

1.网络层的功能,虚电路子网与数据包子网的比较。

2.IP地址结构及分类、子网的划分、IP地址与硬件地址。

3.路由算法的最优化原则。

4.静态路由算法:最短路径算法。

5.动态路由算法: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6. 地址解析协议ARP和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 。

7.无分类编址CIDR(构造超网)。

8.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9.各种网络互连设备的功能记忆对应的协议层次。

10.内部网关协议IGP:路由信息协议RIP、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

11.外部网关协议BGP。

12.IP多播: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多播路由协议。

13.虚拟专用网VPN、网络地址转换NA T。

第5章运输层

1.运输层的功能,运输协议的要素。

2.运输层的寻址方法。

3.运输层建立连接、数据传输、拆除连接的过程。

4.运输层的建立连接机制和释放连接机制。

5.TCP协议和UDP协议。

6.ARQ协议、连续ARQ协议、滑动窗口协议、信道利用率。

7.TCP的窗口管理机制。

8.TCP的流量控制。

9.TCP的运输连接管理、TCP的有限状态机。

10.拥塞控制的基本方法:各种拥塞控制算法。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

第6章应用层

1.客户/服务器模型。

2.域名系统DNS和域名服务器。

3.文件传送协议FTP和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

4.远程终端协议TELNET、网络虚拟终端NVT。

5.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与WEB系统。

6.电子邮件协议Email(STMP、POP3)。

7.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8.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9.了解典型网络应用软件的运行机制。

10.掌握基本的网络应用协议设计方法。

第7章网络安全

1.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安全模型。

2.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攻击与防御技术。

3.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四种威胁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

4.加密算法的建立原则。

5.了解对称密码体制及加密标准DES原理。

6.了解非对称密码体制及加密标准RSA原理。

7.掌握认证技术(数据签名、证书)。

8.鉴别:报文鉴别(报文摘要MD)和实体鉴别。

9.密钥分配:密钥分配中心KDC、公约基础结构PKI。

10.因特网使用的安全协议:网络层(IPsec);运输层(安全套接层SSL、安全电子交易SET);应用层(PGP、PEM)。

11.链路加密与端到端加密。

12.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策略的实施方法。

13.防火墙技术:网络级防火墙、应用级防火墙。

第8章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

1.网络多媒体信息传输特点。

2.网络音频/视频服务类型。

3.了解RTP、RTCP协议。

4.掌握基本的网络音频/视频服务软件的实施方法。

第9章无线局域网

1.无线网络的基本概念。

2.无线网络的基本类型(WLAN、WPAN、WMAN)。

3.了解有固定基础实施的无线局域网功能和原理。

4.了解自组网络功能和原理。

5.掌握802.11协议。

6.掌握基本的无线网络的实施方法。

第10章下一代因特网

1.IPv6协议的基本概念。

2. IPv6地址结构及表示方法。

3. IPv4与IPv6互连。

4.了解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的工作原理。

5.了解P2P。

简答题:

1、简述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

答: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依靠物理地址寻址,隔离冲突域。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依靠IP地址寻址,隔离广播域。

2、已知一个CIDR地址块为200.56.168.0/21

1)试用二进制表示这个地址块

2)这个CIDR地址块包括有多少个C类地址块

答:1)11001 10101 (黑体加粗为网络号)

2)C类地址块的网络号是24位,比上面的CIDR地址块多3位,因此这个CIDR 地址块包含2^3=8个类地址块。

可能考的3个题目

1、某单位局域采用C类地址统一规划(已有一固定IP为202.1.10.0),并计划将所有

计算机划分为8个子网,请求出子网掩码和8个子网的网络号及IP地址范围。2、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P(x)=x^4+x^3+1,目的结点收到的比特率序列为11011100

/(含CRC检验码),请判断传输过程是否出错?为什么?

3、已知某网络地址是167.199.170.82/27 ,问这个网络的网络掩码网络前缀长度和

网络后缀长度是多少?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语文期末考试 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高三语文试题在命制过程中严格依据2018年课标卷《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在题型设置上紧扣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变化特征,做到高度契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高考语文,把握命题的基本特征,从而实现心中有数的测试目标,全卷总分150分,分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应用以及写作等四个部分,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积淀和语文解题能力。通过考试后的成绩分析来看,达到了测试的预期目标,一方面,让学生明确了高考语文试题的基本特征和命题规律,有效检测了学生前期的学习状况,同时为教师了解学情,明确现状提供了依据,为后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答卷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病句、成语题普遍较差,据不完全统计,成语题的正确率不会高于20%,名句名篇默写平均分只有1.35分,如此低难度的题目考试效果却不十分理想,显示出的根本问题在于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下功夫去背诵,对语文学习总的时间投入过少。

(2)缺少规范意识。就高考语文而言,许多题目的解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理解句子含义题”,在解题时就要树立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主旨意义等三个角度,着重从关键词语,上下文语境,以及文章主题等三个角度去思考。许多同学在完成该题时缺少规范的表达,甚至于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何入手。 (3)应试技巧欠缺。如选择题不少同学选中某项,一见钟情后不再用别的选项来检验,以致出现差错。现代文阅读解题时不知道"回到文中",对于主观题而言,尽量用原文有关词句回答问题,即使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也要从原文找根据,树立起文本意识。 (4)文言能力较差。遇到文言翻译题,要么不会,要么翻译与原文大相径庭,要么翻译出的句子有明显的语病,达不到“信”、“达”的基本要求,该题得分率不到40%,提升空间很大。 (5)写作缺少结构。许多同学的写作毫无章法,不顾应试作文的特点,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结果大大超出了800字的范围,叫人产生视觉疲劳,反而出力不讨好。答题过程中字迹潦草,与整洁美观的卷面要求相差甚远,不仅扣掉显性的卷面清洁分1—2分,而且隐含的文面印象分也大打折扣。 四、应对措施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大多数学生不重视语文学科的状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率。

测试技术题目及答案

2、离散信号的频谱是_连续_(连续/离散)信号。 5、如果一个信号的最高频率为60Hz ,为了防止在时域采样过程中出现混叠现象,采样频率应该大于_120_Hz 。 7、调幅是指一个高频的正(余)弦信号与被测信号_相乘__,使高频信号的幅值随被测信号的_频率变化_而变化。信号调幅波可以看作是载波与调制波的_相乘__ 。 9、绘制周期信号)(t x 的单边频谱图,依据的数学表达式是_傅氏三角级数中的各项系数_, 而双边频谱图的依据数学表达式是_傅氏复指数级数中的各项系数。 11、单位脉冲函数0()t t δ-与在0t 点连续的模拟信号()f t 的下列积分:dt t t t f )()(0-? ∞ ∞ -δ= _ f (t0)_。这性质称为_积分筛选特性(抽样特性、筛选特性)。 12、某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1 21)(+= ωωj j H ,输入信号2 sin )(t t x =,则输出信号 )(t y 的频率为=ω__ _1/2__,幅值=y __ =φ_ 0 45-__。 频率保持特性, 13、满足测试装置不失真测试的频域条件是_幅频特性为一常数和_相频特性与频率成线性 关系_。 14、根据载波受调制的参数不同,调制可分为_调幅_、__ 调频_、_调相 _。 15、常用滤波器的上、下截止频率1c f 、2c f 的定义为_ 幅频特性曲线降为最大值的1 倍 时对应的频率为截止频率_,其带宽B = __21c c f f -___,若为倍频程滤波器1c f 与2c f 的关系为_212c c f f =_。 16、若某一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为)cos(ωτA ,则该信号的均方值为2 x ψ=_A ,均方根值为 x rms 17、RC 低通滤波器中RC 值愈_大_,则上截止频率愈低。 18、从时域看,系统的输出是其输入与该系统__脉冲响应函数__的卷积。 20、当被测信号不随时间而变化或相对观察时间而言其变化是极其缓慢的,此时的测试称为_静态测试 。 21、测试信号随时间而变化的测试称为__动态测试_____。

安徽大学高等数学3期末考试试卷

安徽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高等数学A (三)》考试试卷(A 卷) 院/系 年级 专业 姓名 学号 答 题 勿 超 装 订 线 ------------------------------装---------------------------------------------订----------------------------------------线---------------------------------------- (闭卷 时间120分钟) 考场登记表序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 分 阅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设A 为阶可逆矩阵,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n (A); (B)1(2)2A ?=1A ?11(2)(2)T T A A ??=; (C); (D)。 1111(())(())T T A A ????=11(())(())T T T A A ???=1 2.若向量组12,,,r αα α可由另一向量组12,,,s ββ β线性表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B)r ; r s ≤s ≥(C)秩(12,,,r ααα )≤秩(12,,,s ββ β); (D)秩(12,,,r ααα ≥)秩(12,,,s ββ β)。 3.设,A B 为阶矩阵,且n A 与B 相似,E 为阶单位矩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n (A)E A E B λλ?=?; (B)A 与B 有相同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C)A 与B 都相似于一个对角矩阵; (D)对任意常数,与k kE A ?kE B ?相似。 4.设123,,ααα为3R 的一组基,则下列向量组中,( )可作为3R 的另一组基。 (A)11212,,3ααααα??; (B)1212,,2αααα+; (C)12231,,3αααααα++?; (D)12231,,3αααααα+++。 5.设,,()0.8P A =()0.7P B =(|)0.8P 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事件A 与B 互不相容; (B)A B ?; (C)事件A 与B 互相独立; (D)。 ()()()P A B P A P B =+∪

《测试技术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信号及其描述 (一)填空题 1、 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总是蕴涵在某些物理量之中,并依靠它们来传输的。这些物理量就 是 信号 ,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电信号。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以 时间 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 频率 为独立变量。 3、 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点:离散的 ,谐波型 , 收敛性 。 4、 非周期信号包括 瞬态非周期 信号和 准周期 信号。 5、 描述随机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 均值x μ、均方值2x ψ,方差2 x σ;。 6、 对信号的双边谱而言,实频谱(幅频谱)总是 偶 对称,虚频谱(相频谱)总是 奇 对称。 (二)判断对错题(用√或×表示) 1、 各态历经随机过程一定是平稳随机过程。( v )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包含相同的信息量。( v ) 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一定是连续的。( x ) 4、 非周期信号幅频谱与周期信号幅值谱的量纲一样。( x ) 5、 随机信号的频域描述为功率谱。( v ) (三)简答和计算题 1、 求正弦信号t x t x ωsin )(0=的绝对均值μ|x|和均方根值x rms 。 2、 求正弦信号)sin()(0?ω+=t x t x 的均值x μ,均方值2 x ψ,和概率密度函数p(x)。 3、 求指数函数)0,0()(≥>=-t a Ae t x at 的频谱。 4、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 ?≥<=T t T t t t x ||0 ||cos )(0ω的傅立叶变换。 5、 求指数衰减振荡信号)0,0(sin )(0≥>=-t a t e t x at ω的频谱。 第二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 (一)填空题 1、 某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1 21 )(+= ωωj j H ,输入信号2 sin )(t t x =,则输出信号)(t y 的频率为=ω 1/2 ,幅值=y √2/2 ,相位=φ -45 。 2、 试求传递函数分别为5.05.35 .1+s 和2 2 2 4.141n n n s s ωωω++的两个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总灵敏度。123 3、 为了获得测试信号的频谱,常用的信号分析方法有 傅里叶级数展开式 、 和 傅里叶变换 。 4、 当测试系统的输出)(t y 与输入)(t x 之间的关系为)()(00t t x A t y -=时,该系统能实现 延时 测试。此时,系统的频率特性为=)(ωj H 。 5、 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就意味着传感器所感知的 被测量 越小。 6、 一个理想的测试装置,其输入和输出之间应该具有 线性 关系为最佳。 (二)选择题 1、 4 不属于测试系统的静特性。 (1)灵敏度 (2)线性度 (3)回程误差 (4)阻尼系数 2、 从时域上看,系统的输出是输入与该系统 3 响应的卷积。 (1)正弦 (2)阶跃 (3)脉冲 (4)斜坡 3、 两环节的相频特性各为)(1ωQ 和)(2ωQ ,则两环节串联组成的测试系统,其相频特性为 2 。 (1))()(21ωωQ Q (2))()(21ωωQ Q + (3)) ()() ()(2121ωωωωQ Q Q Q +(4))()(21ωωQ Q - 4、 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中,超调量 4 。 (1)存在,但<5% (2)存在,但<1 (3)在时间常数很小时存在 (4)不存在 5、 忽略质量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是 2 系统。 (1)零阶 (2)一阶 (3)二阶 (4)高阶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袁庄乡中心小学二.一班李喜玲 一、试卷的评价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为60分钟。本学科期末考试的题型填空题、选择题、辨析题、连线题、简答题,这五个部分组成。 (二)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基础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道德法制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比较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 这张试卷主要考察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的内容。从总体考试成绩来看,班平均分87.9,优秀率65%,及格率为96.8%, 三、针对考试内容进行分析 1、首先,第一部分是填空题,共计20分,得分率为80%左右,当然,这和平时教师的教及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指导),这也说明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2、其次,第二部分为判断题,共计20分。本题先对某个观点进行判断,其次再说明理由此题得分率为60%左右,相对来说比较低。这也说明学生在答题时没有认真审题。 3、第三部分选择题,共计20分,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查找答案的能力等,每位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这充分反映了考生政治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4、第四部分连线,共计12,分此题做的较好,没有失分现象。 5、第五部分为简答题,共计28分,本题主要考察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和做笔记的能力。一般来说,简答题考的就是课本上原原本本的知识点,认真听讲和认真做笔记的同学则容易拿满分。但此题失分较多其主要表现在: (1)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基础打的不牢。 (2)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3)考生的应试能力不强。很多学生不理解考试的问题,不能回答,造成失分。这就表明考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道法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改进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概括和综合能力。 2、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

工程测试技术试题及答案

工程测试技术试题及答案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复习总结 一、概念题 1.测试过程中,若所测试的信号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非常缓慢,称这种测试称为静态 测试。如果所测试的信号随时间周期变化或变化很快,这种测试称为动态测试。 2.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易于变换、传输和处理的一种器件或装置。 3.按构成原理分类,电阻应变片、热敏电阻、压电晶片属物性型传感器。 4.按构成原理分类,电容传感器、自感型电感式传感器属结构型传感器。 5.为提高和改善传感器的技术性能,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差动技术、平均技术以及 补偿与修正技术。 6.传感器的定度曲线(或标定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偏离程度称为传感器的线性 度。 7.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稳态时,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量之间的比值。 8.对于一阶传感器系统,当其时间常数(或τ)越小,其频率响应特性越好。 9.激波管标定系统中,激波管的作用是一种动态标定设备,能产生阶跃压力信号输 出。 10.金属电阻应变片的规格一般以面积(或长×宽)和初始阻值表示。 11.用电阻应变片测量构件的变形,影响电阻应变片电阻变化的因素有:应变片的灵敏 度和初始阻值、被测构件的应变量、以及应变片沿构件的粘贴方向。(因为:△R=KεR,K为灵敏度,R为应变片初始阻值,ε被测构件的应变量) 12.将电阻丝绕成应变片后,由于存在横向效应,其灵敏系数一般会减小。 13.在电桥测量中,由于电桥接法不同,输出电压的灵敏度也不同,全桥接法可以得到 最大灵敏度输出。 14.应变片的温度误差补偿方法通常可分为:桥路补偿法、应变片自补偿法。 15.根据工作原理,变气隙型自感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具有理论上的非线性。 16.电涡流接近开关结构简单,根据其工作原理,不可用来进行类似如玻璃瓶、塑料零 件以及水的液位的检测。 17.在差动式自感传感器中,若采用交流桥路为变换电路,常出现零点残余电压现象, 该现象使传感器灵敏度下降,灵敏阈值增大,非线性误差增大。

同济大学版高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同济大学版高等数学期 末考试试卷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数》试卷1(上) 一.选择题(将答案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函数中,是相同的函数的是( ). (A )()()2ln 2ln f x x g x x == 和 (B )()||f x x = 和 ( )g x =(C )()f x x = 和 ( )2 g x = (D )()|| x f x x = 和 ()g x =1 2.函数() 00x f x a x ≠=?? =? 在0x =处连续,则a =( ). (A )0 (B )1 4 (C )1 (D )2 3.曲线ln y x x =的平行于直线10x y -+=的切线方程为( ). (A )1y x =- (B )(1)y x =-+ (C )()()ln 11y x x =-- (D )y x = 4.设函数()||f x x =,则函数在点0x =处( ). (A )连续且可导 (B )连续且可微 (C )连续不可导 (D )不连续不可微 5.点0x =是函数4y x =的( ). (A )驻点但非极值点 (B )拐点 (C )驻点且是拐点 (D )驻点且是极值点 6.曲线1 || y x = 的渐近线情况是( ). (A )只有水平渐近线 (B )只有垂直渐近线 (C )既有水平渐近线又有垂直渐近线 (D )既无水平渐近线又无垂直渐近线 7.211 f dx x x ??' ????的结果是( ). (A )1f C x ?? -+ ??? (B )1f C x ?? --+ ??? (C )1f C x ??+ ??? (D )1f C x ?? -+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期末考试试题A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期末 考试试题A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试题A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技术的统称。工程测量可分为_____和_____ 。 2.测量结果与_____ 之差称为_____ 。 3.将电桥接成差动方式习以提高_____ ,改善非线性,进行_____ 补偿。 4.为了_____温度变化给应变测量带来的误差,工作应变片与温度补偿应变片应接在 _____。 5.调幅信号由载波的_____携带信号的信息,而调频信号则由载波的_____ 携带信号的信息。 6.绘制周期信号()x t 的单边频谱图,依据的数学表达式是 _____,而双边频谱图的依据数学表达式是 _____。 7.信号的有效值又称为_____,有效值的平方称为_____,它描述测试信号的强度(信号的平均功率)。 8.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两类,前者频谱特点是_____,后者频谱特点是_____。 9.为了求取测试装置本身的动态特性,常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和_____。 10.连续信号()x t 与0()t t δ-进行卷积其结果是:0()()x t t t δ*-= _____。其几何意义是_____。 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直流电桥同一桥臂增加应变片数时,电桥灵敏度将( )。 A .增大 B .减少 C.不变 D.变化不定 2.调制可以看成是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 )。 A 相乘 B .相加 C .相减 D.相除 3.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 A .相关函数 B .拉氏变换 C .傅氏变换 D.傅氏级数 4.下列函数表达式中,( )是周期信号。 A . 5cos100()00t t x t t π?≥?=??

测试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单选 使用最小二乘法时,偏差的平方和最小意味着拟合直线与整个实验数据()收藏 A. 偏离度大 B. 偏离度最小 C. 不相关 D. 以上3个都不对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相敏检波的特点是( ) 收藏 A. 能够知道被测信号的幅值和极性 B. 不知道被测信号的幅值,能够知道被测信号的极性 C. 能够知道被测信号的幅值,不知道被测信号的极性 D. 以上都不正确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单边谱的幅值谱图高度为双边谱的()倍。 收藏 A. 1倍 B. 3倍 C. 2倍 D. 4倍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时域信号的时移,则其频谱变化为()。 收藏 A. 压缩 B. 扩展 C. 不变 D. 相移

一选频装置,其幅频特性在f1~f2区间急剧衰减(f2>f1),在0~f1和f2~∞之间近于平直,这是()滤波器 收藏 A. 带通 B. 带阻 C. 高通 D. 低通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周期信号各次谐波的频率只能是基波频率的()倍。 收藏 A. 奇数 B. 偶数 C. 复数 D. 整数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在测量位移的传感器中,符合非接触测量,而且不受油污等介质影响的是( )传感器。 收藏 A. 电阻式 B. 电涡流式 C. 电容式 D. 压电式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差动式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是变极距式传感器的( )倍。 收藏 A. 3 B. 2 C. 1 D. 2.5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收藏 A. 反比 B. 平方 C. 非线性 D. 线性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各态历经随机过程必须是()。 收藏 A. 连续的 B. 平稳随机过程 C. 非周期的 D. 周期的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下列对负载效应的表达错误的是() 收藏 A. 测量环节作为被测量环节的负载,两环节将保持原来的传递函数 B. 测量环节作为被测量环节的负载,接到测试系统时,连接点的状态将发生改变 C. 负载效应指,测量环节与被测量环节相连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D. 测量环节作为被测量环节的负载,整个测试系统传输特性将发生变化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压电传感器采用并联接法时,两晶片负极集中在( )上 收藏 A. 上极板 B. 下极板 C. 中间极板 D. 侧极板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一阶测试系统、二阶测试系统的瞬态响应之间最重要的差别是()

高数-下-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7学年春季学期 《高等数学Ⅰ(二)》期末考试试卷(A ) 注意: 1、本试卷共 3 页; 2、考试时间110分钟; 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一、单项选择题(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将每题的正确答案的代号A 、B 、C 或D 填入下表中. 1.已知a 与b 都是非零向量,且满足-=+a b a b ,则必有( ). (A)-=0a b (B)+=0a b (C)0?=a b (D)?=0a b 2.极限2 2 22 00 1 lim()sin x y x y x y →→+=+( ). (A) 0 (B) 1 (C) 2 (D)不存在 3.下列函数中,d f f =?的是( ). (A )(,)f x y xy = (B )00(,),f x y x y c c =++为实数 (C )(,)f x y = (D )(,)e x y f x y += 4.函数(,))f x y y ,原点(0,0)是(,)f x y 的( ). (A )驻点与极值点 (B )驻点,非极值点 (C )极值点,非驻点 (D )非驻点,非极值点 5.设平面区域2 2 :(1)(1)2D x y -+-≤,若1d 4D x y I σ+= ??,2D I σ=,3D I σ=,则有( ). (A )123I I I << (B )123I I I >> (C )213I I I << (D )312I I I << 6.设椭圆L :13 42 2=+y x 的周长为l ,则22(34)d L x y s +=??( ). (A) l (B) l 3 (C) l 4 (D) l 12 7.设级数 ∑∞ =1 n n a 为交错级数,0()n a n →→+∞,则( ). (A)该级数收敛 (B)该级数发散 (C)该级数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 (D)该级数绝对收敛 8.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 (A )若级数 1n n a ∞ =∑发散,则级数21n n a ∞ =∑也发散 (B )若级数 21n n a ∞=∑发散,则级数1n n a ∞=∑也发散 (C )若级数 21n n a ∞ =∑收敛,则级数 1n n a ∞ =∑也收敛 (D )若级数 1 ||n n a ∞=∑收敛,则级数2 1 n n a ∞=∑也收敛 二、填空题(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直线34260 30 x y z x y z a -+-=?? +-+=?与z 轴相交,则常数a 为 . 2.设(,)ln(),y f x y x x =+则(1,0)y f '=______ _____. 3.函数(,)f x y x y =+在(3,4)处沿增加最快的方向的方向导数为 . 4.设2 2 :2D x y x +≤,二重积分 ()d D x y σ-??= . 5.设()f x 是连续函数,22{(,,)|09}x y z z x y Ω=≤≤--,22()d f x y v Ω +???在柱面坐标系下 的三次积分为 . 6.幂级数11 (1)!n n n x n ∞-=-∑ 的收敛域是 . 7.将函数2 1,0 ()1,0x f x x x ππ --<≤??=?+<≤??以2π为周期延拓后,其傅里叶级数在点x π=处收敛 于 . 三峡大学 试卷纸 教学班号 序号 学号 姓名 …………………….……答 题 不 要 超 过 密 封 线………….………………………………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第一章传感器基础 l.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是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分别完成信息获取、转换、显示和处理等功能。当然其中还包括电源和传输通道等不可缺少的部分。下图给出了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学量的装置,显然,传感器是检测系统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联系的部件,是检测系统最重要的环节,检测系统获取信息的质量往往是由传感器的性能确定的,因为检测系统的其它环节无法添加新的检测信息并且不易消除传感器所引入的误差。 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通常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微弱的,就需要由测量电路加以放大,以满足显示记录装置的要求。根据需要测量电路还能进行阻抗匹配、微分、积分、线性化补偿等信号处理工作。 显示记录装置是检测人员和检测系统联系的主要环节,主要作用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 2.传感器的型号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意义? 依次为主称(传感器)被测量—转换原理—序号 主称——传感器,代号C; 被测量——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见附录表2; 转换原理——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见附录表3; 序号——用一个阿拉伯数字标记,厂家自定,用来表征产品设计特性、性能参数、产品系列等。若产品性能参数不变,仅在局部有改动或变动时,其序号可在原序号后面顺序地加注大写字母A、B、C等,(其中I、Q不用)。 例:应变式位移传感器:C WY-YB-20;光纤压力传感器:C Y-GQ-2。 3.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用何种测量方法? 如何进行? 答:测定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情况时,最好采用微差式测量。此时输出电压认可表示为U0,U0=U+△U,其中△U是负载电阻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相对U来讲为一小量。如果采用偏差法测量,仪表必须有较大量程以满足U0的要求,因此对△U,这个小量造成的U0的变化就很难测准。测量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中使用了高灵敏度电压表——毫伏表和电位差计,R r和E分别表示稳压电源的内阻和电动势,凡表示稳压电源的负载,E1、R1和R w表示电位差计的参数。在测量前调整R1使电位差计工作电流I1为标准值。然后,使稳压电源负载电阻R1为额定值。调整RP的活动触点,使毫伏表指示为零,这相当于事先用零位式测量出额定输出电压U。正式测量开始后,只需增加或减小负载电阻R L的值,负载变动所引起的稳压电源输出电压U0的微小波动值ΔU,即可由毫伏表指示出来。根据U0=U+ΔU,稳压电源输出电压在各种负载下的值都可以准确地测量出来。微差式测量法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特别适合于在线控制参数的测量。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测试,考核知识内容全面,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能突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考评,以实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本试卷通过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难易程度看,总体上说难易适度,结构合理。考试时间充沛,学生都能从容答题。 参考人数47 良好人数1 良好率100优秀人数32 优秀率6808 平均值9130 二、错题分析 (一)填空。本题注重于本册数学基础知识的题型,共有1小题,其

中第13题、14题和1题错得较多。第13题,从100到300的数中,有()个十位和各位相同的数。多数学生填30,算成3段,实际上100-200,200-300是两段,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不强。第14题考查的内容是组合,少数学生出现错误,基本上是讲过的原题,少数学生基础不扎实。第14题是一道排列题,讲过好多遍,学生觉得自己会了,自己一做就出现错误。 (二)判断。本题共有题。考察小数、面积、年月日、等知识,学生正确率较高。 (三)选择题。本题共有题,得分率较高。错的比较多的是第题要使34×□的积是三位数,□中最大填几?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强。 (四)计算。本题分口算和笔算两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分率较高。但也有个别学生做题比较粗心,如口算算错,笔算中进位、退位忘记,数字抄错,得数忘记写等等。 (五)比较大小。得分率较高。 (六)数据分析题。错误原因主要是小数计算出现问题。 (七)解决问题。第3题和第题的错误率较高,第三题要先求宽,用

测试技术试卷及答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试题1 一、 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技术的统称。工程测量可分为 和 。 2.测量结果与 之差称为 。 3.将电桥接成差动方式习以提高 ,改善非线性,进行 补偿。 4.为了 温度变化给应变测量带来的误差,工作应变片与温度补偿应变片应接在 桥臂上。 5.调幅信号由载波的 携带信号的信息,而调频信号则由载波的 携带信号的信息。 6.绘制周期信号()x t 的单边频谱图,依据的数学表达式是 ,而双边频谱图的依据数学表达式是 。 7.信号的有效值又称为 ,有效值的平方称为 ,它描述测试信号的强度(信号的平均功率)。 8.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两类,前者频谱特点是 ,后者频谱特点是 。 9.为了求取测试装置本身的动态特性,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和 。 10.连续信号()x t 与0()t t δ-进行卷积其结果是:0()()x t t t δ*-= 。其几何意义是 。 二、 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直流电桥同一桥臂增加应变片数时,电桥灵敏度将( )。 A .增大 B .减少 C.不变 D.变化不定 2.调制可以看成是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 )。 A 相乘 B .相加 C .相减 D.相除

3.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 A .相关函数 B .拉氏变换 C .傅氏变换 D.傅氏级数 4.下列函数表达式中,( )是周期信号。 A .5cos100()0 t t x t t π? ≥?=? ?

历年高等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 1.曲线1ln()y x e x =+的斜渐近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函数)(x y y =由2cos()1x y e xy e +-=-确定,则在点(0,1)处的法线方程是________ 3.设()f x 连续,且21 40 ()x f t dt x -=? ,则(8)______f = 4.积分 20 sin n xdx π =? ___________________ 5.微分方程044=+'+''y y y 的通解为_____________ 6 .曲边三角形y = 0,1y x ==绕x 轴旋转所得的旋转体体积为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当0x +→ ) () A 1- () B () C 1 () D 1-2. 若1()(21)f x x x ??=-???? ,则()f x 在( )处不连续 ()A 3x = ()B 2x = ()C 12x = ()D 13 x = 3.若()sin cos f x x x x =+,则( ) ()A (0)f 是极大值,()2f π是极小值, ()B (0)f 是极小值,()2f π 是极大值 ()C (0)f 是极大值,()2f π 也是极大值 ()D (0)f 是极小值,()2 f π 也是极小值 4.设线性无关的函数123,,y y y 都是二阶非齐次线性方程()()()y p x y q x y f x '''++=的解, 12,c c 是任意常数,则该方程的通解为( ) ()A 11223c y c y y ++, ()B 1122123()c y c y c c y +-+, ()C 1122123(1)c y c y c c y +---, ()D 1122123(1)c y c y c c y ++--, 5.极限2 1 33lim ( )n n i i n n n →∞=-∑可表示为( ) ()A 2 2 13x dx -? ()B 1 2 03(31)x dx -? ()C 2 2 1 (31)x dx --? () D 1 20 x dx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_期末考试试题A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试题A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技术的统称。工程测量可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2.测量结果与被测真值之差称为绝对误差。 3.将电桥接成差动方式习以提高灵敏度,改善非线性,进行温度补偿。 4.为了补偿温度变化给应变测量带来的误差,工作应变片与温度补偿应变片应接在相邻。 5.调幅信号由载波的幅值携带信号的信息,而调频信号则由载波的频率携带信号的信息。 6.绘制周期信号()x t 的单边频谱图,依据的数学表达式是傅式三角级数的各项系数,而双边频谱图的依据数学表达式是傅式复指数级数中的各项级数。 7.信号的有效值又称为均方根值,有效值的平方称为均方值,它描述测试信号的强度(信号的平均功率)。 8.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两类,前者频谱特点是离散的,后者频谱特点是连续的。 9.为了求取测试装置本身的动态特性,常用的实验方法是频率响应法和阶跃响应法。 10.连续信号()x t 与0()t t δ-进行卷积其结果是:0()()x t t t δ*-= X(t-t0)。其几何意义是把原函数图像平移至t0的位置处。 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直流电桥同一桥臂增加应变片数时,电桥灵敏度将(C)。 A .增大 B .减少 C.不变 D.变化不定 2.调制可以看成是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A)。 A 相乘 B .相加 C .相减 D.相除 3.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D)。 A .相关函数 B .拉氏变换 C .傅氏变换 D.傅氏级数 4.下列函数表达式中,(C)是周期信号。 A .5cos100()00t t x t t π?≥?=??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本次考试成绩来看,相对期中考试有所上升。本班共有学生31人,参加考试31人,优秀人数:,优秀率;及格人数:及格率:;低分人数:低分率:;均分是分,最高分分,最低分分。主要原因是:学生粗心大意,做题不够细心,特别是计算题出错最多。后进生的基础太差,优生的成绩不够理想。 三、各题得分情况分析: 第一题: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本题得21分以上的同学不多,主要是第7、8、10、12小题,学生失分严重。 第二题:填空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该题14、15小题绝大部分考生能有正确答案,但13、16、17两小题错误者占80%左右。这反映学生对问题缺乏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特别是第17小题,学生对数学语言意义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问题。找规律大多数学生理解不了题意,找不到规律,说明平时教学中对数学

观察、理解、分析、建立思维方法培养训练意识仍有缺失。 第三题:解答题 18、20计算题及解方程(共18分)这是学生最好得分的题目,但也是易失分的题,后进生都做的较好,但解方程的第二小题失分率70%。这反映学生对于去分母这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计算题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强,能熟练应用解题技巧进行计算,但仍有少数学生粗心出错。 第19题:(共2个小题,共9分)这一题完成的较差,失分率只有85%,这说明学生在进行多项式加减时仍然忘记带括号和去括号法则的符号变化。 第22题:(共10分)本题考察学生对含有分母的方程(含有参数)的解法,学生在解方程过程中不能明确x,m的关系导致这个题失分严重 第23题:解决实际问题(共2小题,10分)该题得满得4分以上的占30%,0分的占10%,这说明学生的理解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力不强,对问题该如何正确回答理解不清导致丢分。 第24题:(共3小题,12分)该题考察学生对角平分线概念的理解,第(1)小题学生掌握较好,但是(2)(3)题失分严重,主要原因是对未知角度学生不能结合图形很好的转换,不能列出相关角的关系式。 四、改进的措施: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

(完整版)测试技术试题库及答案

测试技术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总是蕴涵在某些物理量之中,并依靠它们来 2、传输的。这些物理量就是,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电信号。 3、信号的时域描述,以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为独立变量。 4、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点:, ,。 5、非周期信号包括信号和信号。 6、描述随机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 7、对信号的双边谱而言,实频谱(幅频谱)总是对称,虚频谱(相频谱)总是对称。 8、某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121 )(+=ωωj j H ,输入信号2 sin )(t t x =,则输出信号)(t y 的频率为=ω,幅值=y ,相位=φ。 9、试求传递函数分别为5.05.35.1+s 和2 22 4.141n n n s s ωωω++的两个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总灵敏度。为了获得测试信号的频谱,常用的信号分析方法有、和。 10、当测试系统的输出)(t y 与输入)(t x 之间的关系为)()(00t t x A t y -=时,该系统能实现测试。此时,系统的频率特性为=)(ωj H 。 11、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就意味着传感器所感知的越小。 12、一个理想的测试装置,其输入和输出之间应该具有关系为最佳。 13、属于能量控制型的传感器有 等,属于能量转换型的传感器有等(每个至少举例两个)。 14、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的物理基础的区别在于:前者利用引起的电阻变化,后者利用变化引起的电阻变化。 15、为了提高变极距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线性度及减小外部条件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实际应用时常常采用工作方式。 16、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即前置放大器)有两种形式:放大器和放大器,后接放大器时,可不受连接电缆长度的限制。 17、涡流式传感器的变换原理是利用了金属导体在交流磁场中的效应。 18、磁电式速度计的灵敏度单位是。 19、压电式传感器是利用某些物质的而工作的。

(完整word版)同济大学版高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高数》试卷1(上) 一.选择题(将答案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函数中,是相同的函数的是( ). (A )()()2ln 2ln f x x g x x == 和 (B )()||f x x = 和 ( )g x =(C )()f x x = 和 ( )2 g x = (D )()|| x f x x = 和 ()g x =1 2.函数() 00x f x a x ≠=?? =? 在0x =处连续,则a =( ). (A )0 (B )1 4 (C )1 (D )2 3.曲线ln y x x =的平行于直线10x y -+=的切线方程为( ). (A )1y x =- (B )(1)y x =-+ (C )()()ln 11y x x =-- (D )y x = 4.设函数()||f x x =,则函数在点0x =处( ). (A )连续且可导 (B )连续且可微 (C )连续不可导 (D )不连续不可微 5.点0x =是函数4 y x =的( ). (A )驻点但非极值点 (B )拐点 (C )驻点且是拐点 (D )驻点且是极值点 6.曲线1 || y x = 的渐近线情况是( ). (A )只有水平渐近线 (B )只有垂直渐近线 (C )既有水平渐近线又有垂直渐近线 (D )既无水平渐近线又无垂直渐近线 7. 211 f dx x x ??' ???? 的结果是( ). (A )1f C x ?? -+ ??? (B )1f C x ?? --+ ??? (C )1f C x ?? + ??? (D )1f C x ?? -+ ??? 8. x x dx e e -+?的结果是( ). (A )arctan x e C + (B )arctan x e C -+ (C )x x e e C --+ ( D )ln()x x e e C -++ 9.下列定积分为零的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