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粱及其栽培技术

高粱及其栽培技术

高粱及其栽培技术
高粱及其栽培技术

高粱及其栽培技术

一 . 概述

高粱按用途分为粒用高粱、甜高粱、草高粱和工艺用高粱。粒用高粱就是大家广泛种植,以籽粒产量为主的高粱;甜高粱就是过去所说的甜秆,主要用于青贮饲喂牛羊,近年开发生产酒精,作为能源作物栽培;草高粱是苏丹草与高粱杂交的杂交种,用于青刈饲料,南方可以割 4-5 次,北方一般割 2 次或 3 次;工艺高粱是指用于编织、作笤帚等等的高粱。今天根大家讲的主要是粒用高粱。

高粱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 50 年代初全国高粱种植面积 1.5 亿亩左右,单产不足100 公斤 / 亩。高粱主要分布在东北、其次是华北,再次是西南(主要是四川种植部分粘高粱)。近年我国高粱种植面积 1200-1500 万亩,平均亩产低于 300 公斤。

吉林省位于我国高粱春播早熟区,高粱种植面积占全国高粱面 10% 以上,是我国高粱主要产区和商品粮原料基地。

吉林省在上世纪 50 年代初高粱年种子面积 1500 万亩左右,占粮豆面积 19% ,总产量 100 万吨。进入 80 年代,我省高粱种植面积下降到 500 万亩左右,占粮豆面积的 6.3% 左右,总产约 65 万吨。 90 年代以来育成新的中矮秆高产杂交种,从而使我省高粱亩产产量突破6 00 公斤大关,成为旱地农业中的高产作物。近年全省高粱种植面积 120-150 万亩,平均亩产 400 公斤以上,高粱单产居全国第一位。

1. 高粱的特点和优势

1.1. 高粱是高产作物

高粱是碳 4 ( C 4 )作物 , 光能利用率和净同化率高于水稻和小麦。大约是碳 3 ( C 3 )作物的 2 倍。高粱的理论产量每亩可达 250 0 ㎏,目前有记载的高粱产最高亩产量 1400 ㎏,只有理论产量的 56% ,表明高粱具有很高的光合产量潜力。

另外,高粱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并具有实现强大杂种优势的保障体系。在粮食作物中高粱是最早( 1954 年)实现杂交种‘三系配套'的,并把杂交种用于大面积生产的作物之一。高粱的高光合效率与强大的杂种优势有机结合使高粱产量提高了一大步。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杂交高粱的高产性为解决我国当时的粮食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

1.2. 高粱是抗逆性强的作物

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耐高温、耐冷凉等多重抗逆性。高粱的蒸腾系数为250-300 ,比水稻( 400-800 )、小麦( 270-600 )、玉米( 250-450 )均低;高粱的凋萎系数为 5.9 ,比玉米( 6.5 )和小麦( 6.3 )低;在水淹条件下,抽穗期高粱可维持生存 6-7 天,灌浆期可维持 8-10 天,而玉米只能维持 1-2 天;高粱耐盐力强,可忍受0.5%-0.9% 的盐浓度,而小麦为 0.3%-0.6% ,玉米、水稻为 0.3%-0.7% ;高粱能在 pH 值5.5~8.5 的各类土壤上正常生长。由此可见高粱的抗逆性优于上述作物。

高粱根系发达,可利用较深土层中的水分和养分,既抗旱又耐瘠薄,肥料利用率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高粱能获得较稳定而且较高的产量。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省西部高温干旱灾害频繁,高粱以其独具的多抗性显示了强大的生物学优势,灾年仍可获得较好收成。

高粱是抗灾备荒的先驱作物,过去随着移民开垦土地,首选作物是高粱。这说明高粱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作物。正是因为高粱抗逆性强,所以高粱一般多种植在稻、麦、豆不宜种植的地方,种植高粱。

1.3. 高粱是用途广泛的作物

食用高粱过去是北方人民主要粮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用量逐年减少。但是有的区域仍把高粱作为主食,高粱米饭有解暑作用,因此在干旱炎热区域人们有吃高粱米水饭习惯;近年由于膳食结构的改变,高粱米作为人们的调剂食品。

饲用高粱籽粒是家畜和家禽极好的精饲料,其饲用价值与玉米相近。而且由于高粱籽粒中含有单宁,在配合食料中加入 10% 左右的高粱籽粒可以有效地预防幼畜、幼禽的白痢病。把高粱配合饲料与其它配合饲料交替饲喂,能促进家畜的食欲与营养吸收。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高粱将是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适于畜禽育肥,增加瘦肉率。近年甜高粱和草高粱的生产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势,茎叶作青饲料或干草料,或连同籽粒作青贮饲料均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

加工用高粱全身是宝,综合利用价值高。甜高粱茎秆可制糖、糖浆,生产酒精;粒用高粱茎秆制作板材、造纸,还可作蔬菜生产中的支架、风障,编织茓、蓆等;高粱壳提取天然色素;高粱蜡粉加工成蜡质,具耐高温特性。

籽粒作为酿造原料,可以生产白酒、酒精、醋、饮料等,用高粱籽粒酿制白酒历史悠久,工艺水平高,驰名中外的茅台酒、汾酒、卢州老窖、河套老窖及其它高档名酒,均以高粱为原料酿成。高粱酿酒业不仅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来源,而且可出口创汇;酿酒的副产物——酒糟,还是优质饲料。当前生产的高粱三分之二用来酿酒。

2. 吉林省发展高粱生产的有利条件

首先,吉林省地处北方干旱地区,除东部地区外,占耕地面积 70% 的中西部地区,常年降雨量都在 500 毫米左右,干旱经常威胁农业生产。特别是西部地区,年降雨量不足 400 毫米,加之春风大,地表蒸发量大,是我国有名的八百里旱海;而且西部土壤贫瘠并带有盐碱。在诸多作物中,唯有高粱抗旱、耐瘠、耐盐碱。在这些地区发展高粱生产,既经济又能获得高产稳产。此外,我省还有大面积贫水型洼地,这本是一些含有丰富有机质和其它养分的肥沃土壤,虽然地势低洼易涝,但水源又不足。高粱具有耐涝的特点,即使在遭受洪涝灾害的情况下,高粱仍能获得较好的收成。这些地块、地段在 20 世纪 50 —60 年代就盛产高粱。

其次,高粱历来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广大农民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比如西部地区如何抗旱抓全苗;中部地区浅播重镇压,做到一次抓全苗;尤其近年来种植耐密型中矮秆杂交种,采用拐子苗、双苗眼,“缩垄增行”,做到以肥保密,以密求高产等。

第三,耐密型中矮秆高粱杂交种,比高秆杂交种增产 30% 以上,亩产量超过 500 公斤。单产居全国第一位。目前全省种植的高粱基本都是中矮秆类型。“十五、十一五”期间我省各科研单位又先后选育出一批中秆耐密型杂交种,使全省中矮秆耐密型杂交种实现了早、中、晚熟配套。

第四在吉林省西部已形成高粱交易市场,生产的高粱销售南方及周边地区。

这些都有利于高粱生产发展。

因此在我省西部的松原、白城地区及四平的双辽、梨树,长春的榆树、农安等,发展高粱生产有利于利用自然条件,有利于发挥高粱的优势,也有利于我省粮食产量的提高。

二、高产栽培技术

高粱栽培在我省有着悠久历史,广大群众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将其运用到生产实际中,使高粱生产不断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一)选用良种

选用良种是最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任何一个良种,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就是说良种只能在一定的自然、栽培条件下,才能表现出优良种性,因此,要因地制宜地选用良种,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随着栽培水平的提高,对品种的要求则更高,只有不断更新品种,才能促进产量进一步提高。

1. 选用高产稳产耐密型中矮秆杂交种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省种植的高粱杂交种已发生改变,从种植以粮秆兼用为主的高秆杂交种,转向以粮食主的耐密型中矮秆杂交种为主。生产实践证明,耐密型中矮秆杂交种,植株相对较矮,叶片少而窄,株型较紧凑,秆强抗倒伏,种植密度比高秆种增加 40% 以上,单产比高秆种增产 30% 以上。一般亩产超过 500 公斤,并在大面积达 700 公斤以上。因此,大面积种植中秆耐密型杂交种已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

在选用新杂交种前要到高粱新品种示范地点亲临现场,并听取试验者介绍情况,要选用那些比当地主推品种增产 5% 以上,而且年际间产量变化小的杂交种。目前我省推广的耐密型杂交种,以实现了早、中、晚配套。如早熟及中早熟种有四杂 36 ,吉杂 90 吉杂 118 ;中熟种有四杂 25 ,吉杂 99 ,白杂 8 ;中晚熟种有吉杂 123 ,吉杂 305 等等。

2. 选用生育期适合的杂交种

种植的杂交种生育期必须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既能在霜前安全成熟,又不宜生育期太短,以充分利用生长季节的温光条件,保证高温年丰产,低温年稳产,决不能盲目种植太晚熟的杂交种。吉林省目前生育期最长的杂交种是吉杂 123 和吉杂 305 ,只能在我省的四平、松原等无霜期较长、热量资源较高的区域种植;而在我省的低洼地、早熟区,种植生育期较短的吉杂 90 、吉杂 118 ,只要加大保苗密度,同样能获得亩产 600 公斤的好收成。

3. 根据土壤肥力、地势选用杂交种

不同的杂交种生育期不同、对水肥条件反应也不同。

通常肥水条件好的情况下,高粱生长快,成熟早,可种植生育期较长的杂交种。相反,瘠薄或少肥的地块可种植生育期短的杂交种。

岗地选用较晚熟的杂交种,洼地选用较早熟的杂交种。

4. 杂交种要合理搭配

一个县、一个乡、甚至一个村要合理搭配几个杂交种,避免单一化。否则,就不能因土质、地势、肥力等条件合理种植,也不利于抗御自然灾害;选种品种主要根据地势、土质、肥力选择。

(二)精细整地

精细整地是高粱确保全苗的重要技术措施。吉林省冬春雨雪稀少,春季干旱、风多,为保证抓全苗,做好整地保墒是重要一环。最为理想的是秋季整地基本上达到可播种状态。

秋整地应该灭茬、施农肥、耕翻、耙耢连续进行,耕翻深度 20~2 2 ㎝,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第二年早春土壤解冻时,还应及时顶凌春耙,使土壤达到细、暄、平、上虚下实,为及时播种创造条件。

秋季雨水较多、土壤潮湿或涝洼、盐碱地可进行秋翻春耙,以利土壤熟化和防止盐分上升。春翻地块,极易跑墒,土坷垃不易破碎,影响播种质量。因此,春翻时更要注意随翻、随耙,防止水分蒸发。涝洼地要提早进行顶凌浅翻,否则进入返浆期,机具不能作业。垄作区,应力争秋起垄或早春顶浆打垄,及时镇压,以保水蓄墒供种子发芽。

(三)提高播种质量

1. 播前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是决定出苗好坏的内因。播前种子处理是提高种子质量,促进全苗、壮苗的有效措施。为了保证播种后出齐苗,播前必须做发芽试验,以便根据发芽势和发芽率确定播种量。发芽势、发芽率高的种子,田间出苗率也高,而且整齐一致。

近年购买的种子一般都是精选的种子,所以不需要精选。大粒饱满的种子,不仅出苗率高,而且幼苗生长健壮。

晒种与抗种播前晒种和炕种能促进种子后熟,提前打破休眠,增加干燥度,改善种皮透性,增加酶活性,还可以杀死种皮上的细菌,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对于晚收和成熟度差的种子,晒种效果更好。我省农民有炕种的习惯,将种摊在炕上,炕面温度 35 -45 ℃ 。炕5-6 天即可。

种子包衣为了防治病虫害可进行种子包衣,包衣应在播种前 2 周进行,让药膜充分固化成膜后再播种,以免因药膜尚未完全固化而脱落,影响药效。

浸种催芽我省不少地区推广催芽播种,特别是我省西部旱区坐水种,收到良好效果。其催芽播种能够防止早播粉种,提高出苗率,有利于早熟增产。实践证明,催芽能提早出苗 3-5 天,田间出苗率提高 15%-40% ,而且出苗一致,苗全苗壮。具体方法是:在播前一天下午,把种子放在40 ℃ 的温水中浸种 2-3 小时,随后,装入麻袋等湿袋,用塑料装好,放在炕上,闷 10-12 小时,当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应将种子播在潮湿土上,决不能播在干土上,以防脱水芽干。催芽的种子也可用机械播种。在旱区坐水种浸种催芽效果好。(包衣种子不宜催芽)

2. 播种保苗

( 1 )播种时期

提高播种质量是保证苗全苗壮、夺取高产的主要环节。影响高粱播种期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是温度和水分条件。一般当地 5 厘米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2 ℃ 以上,开始播种较适宜。同时还要看土壤墒情,做到“低温多湿看温度,干旱无雨抢墒情”。高粱播种期还应根据品种、土质、地势等条件而定。晚熟品种生育期长,要求积温高,应早播;岗地、沙土地温度上升快,保墒难应早播;洼地粘土含水量高,温度上升慢,可晚播。我省一般在 5 月 5 日至 25 日,是高粱播种期。

( 2 )播种深度播种深浅适宜,均匀一致,是一次播种保全苗的重要因素。当前高粱生产中出现缺苗断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播种深度掌握不当。高粱播种深度 1.5-2.0 ㎝(指土壤镇压后的厚度)为宜,最深不宜超过 3 厘米。播种太深,出苗困难,出苗期推迟,根茎伸长,消耗大量胚乳中的养分,幼苗生长细弱,或部分苗不能出土,造成缺苗断条。但也不能播种过浅,以免土壤缺墒造成落干或芽干。群众的经验是“一寸全苗,二寸缺苗,三寸无苗” (指土壤未镇压的厚度)。播种深度还要看土壤墒情,土壤潮湿播种浅些,土壤干旱可适当深些。

( 3 )播种方法高粱播种有平播和垄播两种,我省采用垄播较多。无论平播、垄播均可进行机播。机播的主要优点是保墒好,下种均匀,深浅一致,出苗整齐一致。当前我省使用的单体播种机,播种质量很好。目前有的地区还采用耲耙开沟,点葫芦点种,人工踩格子,覆土。耲种时,要做到深浅一致,下种均匀,播、踩、压连续作业,以保证出苗齐全。无论机播还是畜力播,播后都要及时镇压,镇压可减小土壤覆盖厚度,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促进种子吸水发芽,可加强提墒,并能防止透风跑墒。

我省西部应大力推广坐水种,这是干旱地区高粱保全苗的重要技术措施。方法是:开沟、浇苗眼水、播种、覆土,待土壤水分合适时镇压。

( 4 )播种量当前各地播种量差异较大,有的地方播 0.4 公斤 / 亩,有的地方播 1 公斤 / 亩,高粱播种量一般每亩 0.5 公斤左右。在国外一般每亩播种 0.35-0.40 公斤。

(四)科学施肥

高粱是需肥量较多的作物。试验证明,每生产 100 公斤高粱籽粒,约需 2.6 公斤氮 (N) 、1.36 公斤磷( P 2 O 5 )、 3.06 公斤钾( K 2 O ),氮、磷、钾的比例 1 : 0.5 :1.2 。高粱在各生育阶段需肥量不同,苗期需肥量少,但在拔节以后需肥量迅速增加,拔节

到开花前要吸收全部肥料的一半以上。我省一般土壤含钾较丰富,含氮、磷较少,为满足高粱对肥料要求,施肥应以氮磷为主,但由于多年不注意补钾肥,应适当施钾肥。

施肥的种类有底肥、种肥和追肥。

1 . 底肥

用过圈粪、土粪和绿肥等农家肥作底肥,肥效长,在整个生育期间源源不断地供应高粱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农家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可以养地肥地。当前施入的农家肥不足,是影响地力提高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必须积极开辟肥源,狠抓积肥、造肥。多施有机肥,以便提高地力。施底肥应结合秋翻地施入,春天也可结合顶浆打垄,将肥施下翻地、起垄。施底肥时把有机肥和过磷酸钙混合,肥效更好。

2. 种肥(也叫口肥)

种肥在播种时随种子施下,它的作用是为幼苗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施用的种肥有:一是有机肥料:高温发酵肥土粪、炕洞土、过圈粪等,每亩施用 1000 -2000 公斤。二是化肥:磷酸二铵或复合肥,磷酸二铵是一种高效氮磷复合肥,目前我省都以它作种肥,一般每亩施用量10 -15 公斤,对高粱促早熟、夺高产作用尤为明显。在我省中、西部地区,施用磷肥作口肥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施 1 公斤磷肥可增产高粱 4 公斤。在黑土和黑黄土上施用磷肥也可增产。在西部盐碱地、黄沙土上施用磷肥效果更为突出。

在施种肥时,应注意种、肥分开,以防烧芽,影响出苗率。

3. 追肥

高粱拔节期生长迅速,是需肥最多的时期。一般多追施速效氮肥,如硫酸铵、碳酸碳酸氢铵等。追肥可在拔节初期进行,结合铲蹚二遍地时追入,每亩可追 15 -20 公斤。追肥方法,在铲完地后,将化肥条施或穴施在离根部 5 厘米左右,然后立即蹚地,覆土盖严,以免肥料挥发流失降低肥效。为了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应大力推广深施肥。另外我省秋季气温下降快,追肥应尽量提前,一般在7 月初追完。

在追肥多、量大时,可分两次追入,拔节初期和孕穗期追入。

在高粱生长期植株发黄,表现脱肥时,可采取根外追肥。

(五)加强田间管理

1. 保苗

我省高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苗断条,苗数不足,三类苗多”,严重影响着高粱的产量。因此,在播后田间管理的第一个中心任务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高粱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补苗的方法,一是补种,一是移栽。若缺苗较多,要补种,可采用催芽,坐水种;缺苗少可移栽补苗,可在阴天或下午进行,带土坐水移栽,缓苗快,成活率高。补种或移栽一定要抓早、抓紧,做到苗全苗壮。

2. 间苗

在苗全的基础上,间苗宜早不宜迟,间苗过晚,由于植株拥挤,苗期生长受抑制,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苗出齐后,当长出 3 叶时,开始疏苗, 5 叶时定苗。低洼地和地下害虫危害重的地块,可采取早疏苗,晚定苗的方法,以免造成缺苗。间苗时应尽量选留大苗、壮苗。结合间苗把苗眼草除净。

3. 中耕除草

铲蹚是高粱田间管理的重要工作。铲蹚可消灭杂草,防止杂草和高粱争夺养分、水分和阳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铲蹚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有利于幼苗早生、快发、防旱、防涝;干旱时铲蹚能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防旱保墒;多雨时铲蹚又可促进水分蒸发,有利于散墒防涝。铲、蹚要结合进行,随铲随蹚,以提高铲蹚效果,一般可进行 3-4 次,高粱铲蹚宜早不宜晚,争取在雨季来到之前,除净杂草,蹚起大垄。结合铲蹚及时去掉分蘖(缺苗处留分蘖),以免浪费养分,有利于主茎生长发育。

(六)病虫害防治

高粱病害较多,但对产量影响大的主要是黑穗病,近年顶腐病也有发生;虫害不同时期都有为害,在苗期有地下害虫,中、后期有粘虫、蚜虫、玉米螟等。

1. 高粱黑穗病高粱黑穗病有三种,即坚黑穗病、散黑穗病、丝黑穗病,以丝黑穗病(乌米)为害为主。病菌由土壤和种子传播,在高粱播种后种子萌发时,病菌的厚垣孢子也同时萌发侵入高粱幼芽里,伴随高粱生长,到高粱幼穗形成时就破坏穗部变成乌米。预防高粱黑穗病,首先应选用抗病品种,但我省目前推广的杂交种中只有吉杂 80 、吉杂 96 抗丝黑穗病,其它都不同程度的感染。

其次是忌重茬。我省常年丝黑穗病的发病率 0.5-2.0% ,个别严重地块可达 30% 以上。

第三是种子包衣或拌种 : 可在播种前 2 周进行包衣,目前用 40% 萎锈灵、 10% 福美双包衣效果较好。也可用 25% 的粉锈宁可湿粉,按种子量的 0.3-0.5% 拌入,防止丝黑穗病、散黑穗病效果很好。

另外,近年高粱顶腐病有发展趋势,顶腐病是由镰刀菌引起的,喷洒松酯酸酮加丰产灵,效果较好。

2. 地下害虫我省为害高粱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和金针虫。其中以蛴螬发生普遍,较为严重,有时造成高粱严重缺苗断条,遭致减产。

蛴螬又名蛭虫,是金龟子的幼虫。大部分两年一代,以成虫或幼虫在土中越冬。过冬成虫于 5 月末 6 月初开始爬出地面活动,并潜伏在豆科等作物根系土壤中产卵。因此,豆茬地种高粱时,往往受在地下过冬的蛴螬幼虫为害,在高粱幼苗时把根咬断,致使小苗枯死。

蝼蛄又名拉拉蛄,我省大部分地区以非洲蝼蛄为主,为害高粱幼苗,被蝼蛄咬断根或串过的地方使土、根分离,小苗枯死。

金针虫又名黄泥虫,成虫叫叩头虫。我省局部地区发生较多的是细胸金针虫,沟金针虫次之。主要为害高粱种子和幼苗。

防治方法:消灭地下害虫的关键时间是在播种期。①杂粮种衣剂——红衣服( 10% 克百威、10% 福美双)包衣。②辛硫磷拌种、闷种:用 50% 辛硫磷乳剂 0.5 公斤,加水 12 公斤,每公斤稀释药液可拌 10 公斤种子,种子拌药后,堆在一起闷种 3-4 小时,晾干后播种。

③辛硫磷制毒谷;用 50% 辛硫磷乳剂 1 公斤加 75 公斤煮半熟的谷子或谷秕子,拌匀后堆起闷 5 个小时,晾干,在播种时施入。④施 3% 的呋喃丹或 5% 的甲拌磷制成的颗粒剂,播种时施下。⑤可采用黑光灯等灯光,诱杀蝼蛄。

3. 粘虫又名夜盗虫,每年 5 月至 6 月初从关内远距离迁飞来我省。迁入后即产卵, 6 月10 日前后孵化成幼虫,吃高粱叶片, 5-6 龄进入暴食期。防治要在幼虫 3 龄以前,才能收效显著。

防治方法:用 50% 辛硫磷乳剂,每亩用 50 -100 克;或用20% 速灭杀丁乳油,每亩 20 -30 克;或用25% 敌杀死乳油,每亩 20 -25 克;还可用灭虫灵胶悬剂,每亩23 -25 克。

4. 高粱蚜虫高粱蚜在我省是一种间歇性发生的害虫,在大发生的年份,全省各地都很严重。高粱受害后叶色变红枯死,受害重的高粱“拉弓”不能抽穗,即使抽穗也不能结实,造成减产。

防治方法:用 40% 乐果乳剂,对水 50-80 倍药液涂茎;也可用 40% 乐果乳剂,对水

200-400 倍,用超低量喷雾器向植株上喷雾;还可用乐果乳剂,对水 2000 倍,用一般喷雾器,向植株上喷雾。当前用高效氯氰菊酯防治效果较好。防治蚜虫宜早不宜迟,最好消灭在蚜窝期。

5. 玉米螟玉米螟是世界性大害虫。以幼虫为害,能为害的植物多达 215 种。幼虫可以为害高粱、玉米的任何部位,但主要是茎部受害。在高粱生育的后期主要为害穗柄和茎秆,其蛀人部位多在穗柄中部或茎节处,造成折穗和折茎。蛀孔外部茎秆和叶鞘出现红褐色,影响籽粒灌浆,使粒重下降造成减产。

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释放赤眼蜂,白僵菌防治玉米

物理防治安装诱虫灯

药剂防治

(高粱防治玉米螟方法详见玉米田防治玉米螟)

(七)收获

高粱在蜡熟末期可以收获,即穗基部籽粒顶浆,这时收获产量最高;食用型高粱在霜前割倒晾晒,要防霜冻影响适口性;酿造型品种可适当晚收,籽粒干后收割脱粒。

三、高粱生产应注意和重视的问题

1. 适时晚播过去主张适时早播,现在看来已经不适用,气候发生变化,品种也更新了;早播带来的弊病,一是播种早气温和地温均低,土壤湿度大,种子在土壤中长时间长不能发芽,容易感染各种霉菌病菌,造成粉种;即使高粱萌发,生长也很慢,较长时间不易出苗,此时黑穗病菌也萌发,因此,易感染黑穗病菌(高粱黑穗病感染时期就是高粱萌发至出苗这段时间)。二是使植株早衰,播种早,出苗相对也早, 7 月下旬植株开花后开始灌浆,此时气温较高,容易高温逼熟,灌浆时间短,使籽粒小而不饱满,造成生育后期的光能浪费,产量低。三是当前我省推广的杂交种的母本多为国外品系,对我省气候条件适应性较差,播种早更容易缺苗断条甚至毁种,因此适时晚播对高粱生产是有利的。吉林省高粱最适播种期是5 月中旬。

2.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提高高粱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措施。合理密植是通过适当增加每亩种植株数,建立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扩大叶面积和根量。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发育良好,增加物质积累而获得高产。近年来广大农民已经认识到密植可以增产,因此往往种植密度过大,品种种植太密容易造成倒伏减产,而且影响品质。那么如何确定种植密度:

( 1 ) . 根据选用品种的说明书确定密度,一般种植密度不能超过说明书中确定的密度范围;

( 2 )根据高粱品种高度确定种植密度,高秆品种,植株高大,叶片繁茂,一般亩保苗 5000 株。中秆杂交种 7000 株,中矮秆杂交种 8000 株;

( 3 )根据叶片宽窄确定种子密度,宽叶品种种植密度小,窄叶品种种植密度大些。

( 4 )根据土壤肥力确定种植密度。种植密度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种植密度的增加必须有充分的水肥条件作保证。通常所说的“肥地宜密,薄地宜稀”就是这个道理。土壤瘠薄、保水性差的土地,适当稀植。

3. 确定适宜的种植方式

随着种植密度的加大,种植方式也在改变。各地最主要的方法是:“缩垄增行”,改大垄为小垄,行距由原来 60 厘米以上,缩小到 50 厘米或 40 厘米以下;其目的是缩小行距,扩大株距,使植株间不拥挤,使个体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植株对水肥及光能的吸收利用,单株生长发育好,群体产量就更高。如公顷留苗 15 万株,行距 60 厘米时,株距只有 11.1 厘米,而把行距改小到 30 厘米,株距就放大到 22 厘米。

另外“宽窄行”(又称大小垄)种植,大垄 60 厘米,小垄 30 厘米间隔种植;

还有大垄双行种植, 80 厘米垄距种植两行,或者 70 厘米垄距之间种植两行。

到底采用哪种方式,必须与使用的农机具和管理方式相配套,便于田间作业。总之,有了耐密型杂交种必须要有密植的栽培方法,才能获得最高的产量。

4. 使用农药时注意药害

高粱对药剂敏感,特别是敌敌畏、敌百虫类药禁用。一是不能喷洒这类药剂,二是相邻地块也不能喷洒敌敌畏类药剂,因为敌敌畏有熏蒸作用,间隔几十米都有药害,使叶片变成红色,影响光合,影响产量。

5. 安全、合理使用除草剂

除草是高粱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人工除草成本高,费工、费力。生产实践证明,使用除草剂具有除草及时、效果好、劳动强度低、工效高、成本低等优点。但是高粱对除草剂敏感。由于不正确的使用经常给高粱生产带来损失。所以,要严格掌握使用浓度、时期和方法。常用的高粱除草剂有异丙甲草胺(都尔)、阿特拉津等,这些除草剂大多在播后苗前使用;苗后使用除草剂时要在 6 叶期以后喷洒。当发生药害时,及时喷洒松酯酸酮加营养剂和生长调节剂,可以解除药害。

6. 追化肥应注意的问题

近年有的地方追肥不注意施后培土,浪费较大,肥效利用率低;施肥后要培土,以便提高利用率。碳酸氢铵很不稳定,易分解为氨气挥发,不宜浅施。硫酸铵忌长期使用,因它属于生理性酸性化肥,若在地里长期施用会增加土壤酸性,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板结,而降低理化性能,不利培肥地力。施尿素时注意:一是要提前一周施入,因为尿素有一个分解过程,转化为铵,才能被植物吸收;二是尿素施用后不宜马上浇水,容易转为酰胺,随水流失,尿素也要深施盖好,这样可提高肥效 20% 。

7. 注意灌水高粱虽然抗旱性较强,但在干旱缺水情况下要及时灌水,①播种后如果干旱,要保证出苗水;②拔节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需水多,干旱影响穗大小,要保证穗水;③在开花结束后籽粒灌浆期干旱,影响光合和干物质向籽粒运输,要保证粒水。在这几个关键时期如果缺水对产量影响特大,有条件要及时灌水。

四、高粱新品种介绍

今年刚通过省审定的早熟杂交种吉杂 122 、吉杂 307 ,中晚熟杂交种吉杂 123.

吉杂 122 和吉杂 123 是酿酒型杂交种,吉杂 307 是食用型杂交种;

通过国家鉴定的杂交种吉杂 124 、吉杂 210 ,吉杂 124 是兼用型杂交种,食用酿酒都可以,吉杂 210 是酿酒型杂交种。

作者简介:高士杰( 1956- ),男,农学博士,吉林省农科院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粱遗传育种研究。

红高粱种植技术说课讲解

红高粱种植技术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案 培训内容:*****红高粱种植技术 主讲人:*** *****红高粱种植技术 高粱是酿酒业的主要原料之一,酿制白酒需要大量高粱。传统的当家品种本地红高粱因品质差、产量低、易倒伏,种植面积逐年下降,而本镇酿酒产业对高粱的需求却不断增大。为解决酿酒业原料问题,引进***红高粱在全镇推广种植。现将该品种在本地的生育特性表现和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生育特性 春播出苗到抽穗77天,抽穗到成熟51天,全生育期128天,比本地红高粱生育期短6?10天。株高 157.6cm,总叶片数17?18片,中部茎径****红高粱穗长28?32cm,穗型紧密,穗形塔状,单穗粒数2450粒左右,单穗粒重80?88g,属单穗型。千粒重32?36g , 比本地红高粱高4?6g,壳色红色,籽粒圆形,白色,品质较好。据田间调查,其大小病斑病均在总叶面的5%以下;纹枯病发病率较轻,也未发现青枯病,且表现较好的耐蚜能力。该品种有较强的抗病耐蚜性和抗旱耐瘠性,而成熟时单株仍保持有4?5片绿叶,表现活秆成熟。

产量表现 增产潜力较大。2010年生产示范6000亩,双季亩产 均在700公斤以上,平均比本地红高粱增产20.31%。 高产栽培技术 精细整地播种前抽水浇地使土壤达易耕含水量。在耕翻前撒施腐熟有机肥3?3.75万kg/hm,复合肥 1200?1500kg/hm ,耕翻后再撒施复合肥600?750kg/hm 。经耙耱,按100cm 开厢,厢高10?15cm,在开厢时窄行开沟条施复合肥600?750kg/hm 。平整厢面后用甲胺磷1000倍液喷雾,进行土壤消毒,防治地下害虫。同时用33%除草通乳油兑水喷雾,防治草害。 适期播种 一般于4月20日至5月5日播种,9月2?15日成熟。播种过早,易造成缺苗断垅,大小苗严重,播种过晚,会造成幼苗僵苗不发,严重时会造成幼苗枯死。整地后,按要求严格挖窝,然后按 1.5万kg/hm 的请粪水用量浸窝。将种子用种衣剂拌种后,每穴播种4?5粒,再用 渣肥1.5万kg/hm 盖种3?5cm,并用地膜覆盖。 合理密植 一般实行宽窄行种植,宽行67cm,窄行33cm,株 距27cm,每穴留苗2株。拔苗前后,用粉锈宁防治叶锈

高粱种植方案

高粱种植技术方案 佳木斯万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二O一六年一月 一、品种特性 二、种植方法及要求 (一)精细整地 精细整地是高粱确保全苗的重要技术措施。我省西部冬春雨雪稀少,春季干旱、风多,为保证抓全苗,做好整地保墒是重要一环。最为理想的是秋季整地基本上达到可播种状态。 秋整地应该灭茬、施农肥、耕翻、耙耢连续进行,耕翻深度20-22㎝,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第二年早春土壤解冻时,还应及时顶凌春耙,使土壤达到细、暄、平、上虚下实,为及时播种创造条件。 秋季雨水较多、土壤潮湿或涝洼、盐碱地可进行秋翻春耙,以利土壤熟化和防止盐分上升。春翻地块,极易跑墒,土坷垃不易破碎,影响播种质量。因此,春翻时更要注意随翻、随耙,防止水分蒸发。涝洼地要提早进行顶凌浅翻,否则进入返浆期,机具不能作业。垄作区,应力争秋起垄或早春顶浆打垄,及时镇压,以保水蓄墒供种子发芽。 (二)提高播种质量 1.播前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是决定出苗好坏的内因。播前种子处理是提高种子质量,促进全苗、壮苗的有效措施。为了保证播种后出齐苗,播前必须做发芽试验,以便根据发芽势和发芽率确定播种量。发芽势、发芽率高的种子,田间出苗率也高,而且整齐一致。 近年购买的种子一般都是精选的种子,所以不需要精选。大粒饱满的种子,不仅出苗率高,而且幼苗生长健壮。晒种播前晒种能促进种子后熟,提前

打破休眠,增加干燥度,改善种皮透性,增加酶活性,还可以杀死种皮上的细菌,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对于晚收和成熟度差的种子,晒种效果更好。 种子包衣为了防治病虫害可进行种子包衣,包衣应在播种前2周进行,让药膜充分固化成膜后再播种,以免因药膜尚未完全固化而脱落,影响药效。 浸种催芽推广催芽播种,特别是我省西部西部旱区坐水种,收到良好效果。其催芽播种能够防止早播粉种,提高出苗率,有利于早熟增产。实践证明,催芽能提早出苗3-5天,田间出苗率提高15%-40%,而且出苗一致,苗全苗壮。具体方法是:在播前一天下午,把种子放在40℃的温水中浸种2-3小时,随后,装入麻袋等湿袋,用塑料装好,放在炕上,闷10-12小时,当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应将种子播在潮湿土上,决不能播在干土上,以防脱水芽干。催芽的种子也可用机械播种。在旱区坐水种浸种催芽效果好。(包衣种子不宜催芽) 2.播种保苗 (1)播种时期 提高播种质量是保证苗全苗壮、夺取高产的主要环节。影响高粱播种期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是温度和水分条件。一般当地5厘米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2℃以上,开始播种较适宜。同时还要看土壤墒情,做到“低温多湿看温度,干旱无雨抢墒情”。 高粱播种期还应根据品种、土质、地势等条件而定。晚熟品种生育期长,要求积温高,应早播;岗地、沙土地温度上升快,保墒难应早播;洼地粘土含水量高,温度上升慢,可晚播。一般在5月7日至27日,是高粱播种期。 (2)播种深度播种深浅适宜,均匀一致,是一次播种保全苗的重要因素。当前高粱生产中出现缺苗断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播种深度掌握不当。高粱播种深度1.5-2.0㎝(指土壤镇压后的厚度)为宜,最深不宜超过3厘米。播种太深,出苗困难,出苗期推迟,根茎伸长,消耗大量胚乳中的养分,幼苗生长细弱,或部分苗不能出土,造成缺苗断条。但也不能播种过浅,以免土壤缺墒造成落干或芽干。

台湾经典白酒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随着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台湾白酒如雨后春笋般进军大陆市场,并且畅销于全国各地。代表产品有最早期的如金门高粱酒,八八坑道酒,台湾玉山高粱酒,还有后起之秀的代表如台湾福峰高粱酒,台湾顺吉高粱酒,特泉台湾高粱酒。 金门高粱酒是指台湾金门县的金门酒厂(全称:金门酒厂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高粱酒,金门酒厂于1952年9月在台湾当局管理下的福建沿海岛屿金门岛城南门创立九龙江酒厂而开始生产的,于1956年正式更名为金门酒厂,比茅台酒厂小1岁。金门高粱酒在台湾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2011年销售额135亿新台币,是台湾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2011年入选台湾百大品牌。作为以台湾金门岛隔海相望的厦门,自然也就少不了许多金门高粱酒的专卖营业点。作为台湾符号之一,金门高粱酒是台湾政要人士出访时携带的佳礼。2005年,连战、宋楚瑜、郁慕明先后访问祖国大陆。他们所带的共同礼品就是金门高粱酒。 “八八坑道”品牌是台湾统一集团旗下世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拥有的白酒品牌,是台湾白酒市场主要领导品牌之一,体现了海峡两岸从战争到和平的历史、愿望和前景,是最能代表台湾风情及精致文化底蕴的超值窖藏白酒。 台湾玉山牌高粱酒是台湾烟酒公卖局自创的唯一品牌酒,台湾烟酒公卖局最早起源于1898年,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啦,1950年,台湾烟酒公卖局在蒋经国先生督导下和嘉义酒厂建立了台湾第一座红砖窑,该酒厂生产出风味独到的玉山高粱酒。玉山山脉,号称“台湾屋脊”,海拔3997米,此山位于中国台湾省中部,是台湾岛的最高山峰,也是中国东部的最高峰。山地遍布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森林分布。水质清澈,微量元素丰富,且无污染。玉山的气候则属干冷的高山气候。这种特殊气候、水质、土壤条件,对于酒料的发酵、熟化非常有利,同时也部分地对玉山高粱酒中香气成分微生物产生、精华、增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玉山高粱酒的用水主要是玉山高山的水涧泉水,用这种入口微甜、物溶解杂质的自然之水经过蒸馏酿出的酒特别甘美。因此,玉山高粱酒是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条件下酿造出来的酒,其优秀品质和独特风格是其他白酒无法比拟的。 福爾摩沙—台灣,曆經億萬年西太平洋二大板塊擠撞,小小一個島嶼擁有獨尊世辦的百岳地形,有磅礴所勢的玉山、有細雪紛飛的合歡山更有險峻陡峭的大霸尖山,豐沃而險惡的自然造物,打造出島嶼人民的樸實性格,孕育成山海子民源源不絕的生命力。福峰,口感滑順,綿中帶細,有海島人民的謙卑與韧性,淡薄濃郁,層次融洽,有鄉間子弟的內斂與豪邁。 台湾顺吉台湾高粱酒是由台湾金门大金福酒厂监制,厦门市同安民兴酿酒有限公司出品的产品。为了减少成本、解决物流配送,给中国大陆的消费者带来地道的实惠的台湾高粱酒,台湾金门大金福酒厂在中国大陆以厦门市同安民兴酿酒有限公司为生产基地,开拓了中国大陆第一家灌装生产基地、并以厦门市同安民兴酿酒有限公司作为全国营销中心,面向全国招商,目前顺吉台湾高粱酒在全国都已经有不少代理商。台湾顺吉高粱酒在酿造用料上严选顶级高粱小麦,天然纯净矿泉,以传统正宗的传统酿造工艺,纯粮酿造。以固态低温长期发酵,清蒸清烧,坚持只撷取蒸馏过程中的原酒精华,再窖藏陈放,经长年窖藏陈酿,历经时间与空间的自然酝酿与淬炼,让酒中的酸、酯、醇等物质,熟陈升华,呈现出醇

第九章 高粱栽培 讲稿

第九章高粱栽培 2014-11-15 15:37 第一节概述 一、高粱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高粱是世界五大谷类(小麦、水稻、玉米、谷子、高粱)作物之一,也是中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高粱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均较高,具有较强的抗旱、耐涝、耐盐碱特性和适应性,在平原、山丘、涝洼、盐碱地均可种植,属于高产、稳产的作物。中国高粱生产以粒用高粱为主,兼有糖用、饲用和工艺高粱的栽培。高粱子粒淀粉含量为75%左右,蛋白质为9%左右,粗脂肪为3%左右。高粱子粒中含有少量的单宁,影响了品质;子粒中含有较多难消化的醇溶蛋白质,且赖氨酸的含量较低,使其食用和饲用价值低于玉米、小麦和水稻等。高粱的茎秆和叶片是良好的粗饲料, (多数品种茎秆含剧毒物质氢氰 酸,会造成人畜中毒)。另外,广泛用于淀粉、酿酒和酒精工业。 二、高粱的起源与分类 (一) 高粱的起源 高梁在世界的分布广泛,形态变异多,非洲、印度和中国都是高粱多态性丰富的地区。多数认为,高粱原产于非洲,经驯化后先传人印度,后传人我国及远东。由于中国高粱有许多特征特性与非洲、印度高粱不同,同时又根据一些考古发现,有些学者认为高粱起源于中国,或至少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 (二) 栽培高粱的分类 1.粒用高梁以获取子粒为目的。按子粒淀粉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粳型与糯型。 2.糖用高粱茎高,分蘖力强。茎内富含汁液,随着子粒成熟,含糖量一般可达8%~19%。茎秆可做甜秆吃、制糖或制酒精等。 3.帚用高粱穗大而散,通常无穗轴或有极短的穗轴,侧枝发达而长,穗下垂。 4.饲用高粱茎秆细,分蘖力和再生力强,生长势旺盛。穗小,子粒有稃,品质差。茎内多汁,含 糖较高。 三、高粱生产概况 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主要在亚洲、非洲和美洲。1999年全世界种植4375万hm2,总产6269万t,单产1433kg/hm2。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其次是苏丹、尼日利亚和美国。我国高粱的种植面积不断下降,单位面积产量逐渐上升,2001年为2903kg/hm2。辽宁省是全国栽培高粱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种植面积较大的其他几个省区包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北。 第二节高粱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高梁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1.高粱生育期

全国各省人喝酒的特点

全国各省人喝酒的特点 北京人北京人没有过多虚伪的修饰成分,一碟小葱拌豆腐,一瓶二锅头就能侃半天,劝酒时懂得甜言蜜语诱惑、花言巧语刺激、也懂得用豪言壮语自我抒情,最后灌得大家朦朦胧胧地醉成一片时,他自己自言自语,一直到醉醺醺倒头一睡大家不言不语为止。 天津人天津百姓最爱白干,度数越高越起劲,配上一包酱杂样、大果仁、牛蹄筋喝的不亦乐乎,并非穷喝,更喜欢享受其中滋味。 河北人河北人喝酒很讲究的是排场,意思是参加的人多多益善,一个人喝叫喝闷酒,两个人喝也不过瘾,非得三五成群,甚至召集一帮子人,喧天吼地。酒的品种也不大讲究只要是纯粮白干就行。山西人酒未喝完不上饭,一般情况下,主人敬的第一轮酒,客人不喝是不行的,否则被认为看不起主人,客人无论酒量大小,要接酒痛快。山西人待客十分讲究礼节,主人要显示热情与隆重,故以满为敬,客人要以手护盅杯表示致谢,主人劝酒,客人要端起酒杯来轻抿一口以示礼貌。 内蒙人极力劝酒是内蒙古人的习惯。内蒙人酒量虽大但喝酒人总数少,喝酒的规矩是按一定的顺序每个人提一次酒,“提酒”就是端着自己的酒表达自己的一些意思和感情,每个人

提完,大家杯中的酒都得喝完,多少人提酒,每人就得喝多少杯,轮一圈下来,大家差不多被搞定了。山东人喝酒时间一般比较长,除了一些礼仪性的筵席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一般酒席时间要超过3小时,所以在山东除了酒量小的,一般人一场酒要喝个半斤八两,等酒席结束后,大部分肯定是舌头大了,步子歪了。 江苏人酒桌上流传这样一句话:东北虎,西北狼,喝酒喝不过江苏小绵羊!这里的江苏小绵羊便指的是徐州人。丰沛两县的人酒量直接可以和内蒙古大汉叫板,战斗力十分惊人。徐州人喝酒喜欢一口闷,不管大杯小杯。徐州人劝酒的功力也十分了得,目的就是喝倒对方。不过大部分江苏人喜欢喝甜酒。 安徽人安徽人喝酒喜欢炸雷子,关于“炸雷子”有两种说法,一是把一小杯白酒沉到一大杯啤酒里然后喝,这种饮法比较独特,在家里面喝酒时多见。二是指两杯相撞发出的“铿锵”响声,习惯是只要是听过响的,就得喝干喝净。“炸雷子”这种本来盛行于安徽淮北一带的喝酒风格,现在则蔓延至全省很多地区,蔚然成为一种饮酒之风。 浙江人浙江地处沿海又是黄酒故乡,所以向来是葡萄酒和黄酒的消费大省,白酒消费相对较低。浙江人喝啤酒都是海量,开始喝的时候,不是一瓶一瓶的拿开的,而是箱(6瓶),一般要喝个3、4箱才是兄弟。东线一带的地区,例如万宁、

高粱栽培技术

高粱栽培技术 一、概述 高粱属于禾本科高梁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高粱起源于非洲,公元前2000年已传到埃及、印度,后传入中国栽培。非洲是高粱变种最多的地区。考古学家在莫桑比克的一个溶洞中,发现了距今10.5万年前的各种石器和粘附在石器上的一种高粱颗粒,显示原始人在洞穴中用石器处理高粱外壳后以食用,这是迄今为止人类食用高粱的最早发现。 高粱性喜温暖,抗旱、耐涝,种类甚多。按高粱穗的外观色泽,一般随种皮中单宁含量的增加,粒色由浅变深,可以分为白高粱、红高粱、黄高粱等。按胚乳结构分为粉质、角质、蜡质、爆粒等类型。 高粱脱壳后即为高粱米,子粒呈椭圆形、倒卵形或圆形。高粱米一般含淀粉60%—70%。高粱中含的脂肪及铁较大米多,高粱皮膜中含有一些色素和鞣酸,味涩,不利蛋白质的吸收消化。 世界上高粱主产国有美国、阿根廷、墨西哥、苏丹、尼日利亚、印度和中国。高粱有很多品种,有早熟品种、中属品种、晚熟品种,又分为常规品种、杂交品种;口感有常规的、甜的、黏的;株型有高杆的、中高杆的,多穗的;高粱杆还有甜的与不甜的之分。中国高粱常做主食,由于种皮含单宁,带涩味,又易于蛋白质结合,难消化。 美欧各国多用于饲料。 高粱经过培育和选择形成许多变种和品种。按其用途和花序、籽粒的形态不同分为4类:粒用高粱、糖用高粱、饲用高粱和帚用高粱。粒用高粱的籽粒外露,品质好,有卡佛尔变种,具大而扁的颖果;都拉变种,有紧密下垂的果穗;中国高粱有直立的长果穗和近圆形的颖果。粒用高粱的颖果,含淀粉60%—70%,蛋白质、脂肪及钙、铁、维生素B和烟酸等。糖用高粱茎秆节间长、髓具甜汁,含糖量10%—19%。饲用高粱分蘖多,生长旺,籽粒较长,有苏丹草、约翰逊草等。帚用高粱茎皮柔韧,编织用,花序分枝长。

高粱栽培技术

1.抗旱抗涝能力强:高粱最大的特点是抗旱又抗涝,只要能出齐苗就不会绝收。大旱的1997年高粱获得了较好的收成;重涝的1998年在低洼地里除高粱大豆外,其他旱田作物基本绝收。 2.对水肥要求不高,肥力不足也能高产:由于农业机械化迅锰发展,加上土地管理法的实施,农家肥积攒越来越困难,种高粱不投农家肥,施化肥,追两三次叶面肥,也能获得高产。 二、栽培技术 1.选种:根据地块的特点选用种子,一定要选用国家推广的种子。种子应外表光滑亮泽,无小粒碎粒,并有产地检鉴和质量、产量的简短说明书。 2.种子的催芽方法:高粱种的催芽是个比较细致的工作。先用20-30℃的温水浸泡种3-4小时,把装种的器具直接放到炕上,炕温15℃,倒水后用木棍搅动,直到不烫手为止,用盖子盖好。过3-4小时滤出原水,用温水清洗1次,用编织袋装好,放到热炕上,炕温保存在15℃为宜,上边盖上衣物之类保温。每3小时用温水清洗1次,大约24小时出齐根芽,36小时出齐苗芽。 在苗芽刚破种子皮,有5%的苗芽露出时,把它放到通风阳光好的地方摊成薄薄的一层,勤翻动,以根芽枯死为准,去掉枯死芽拌上包衣剂就可播种。这样既断了第一根芽又拌上子包衣剂,促进苗芽肥壮早日出土。断了根芽的种子要快播,6小时之内播完。必须坐水种。 3.三犁川坐水种:三犁川的第一犁深趟原垄垄沟,把氮钾肥深施在底层,磷肥施在上层。第二犁深破原垄,拿好新垄。过4小时压好磙子保墒,以备第三犁播种用。施肥时可按氮磷钾1.5:2:1的比例施用。第三犁首先耙开垄台,浇上足量的水,用手工点好已催芽种子,最好不用播种机播种防止伤芽。然后覆土,覆地厚度为4厘米以下,过6小时用镇压器压好保墒,这样播下的种子出苗快,齐而壮,7天即可出全苗,避免因低温造成粉种。硬茬采取扣种的办法坐水催芽种。 4.化学除草:化学除草要在播后的3天进行,每公顷地用3-3.5公斤莠去津兑水400-500公斤喷施,如干旱天气要在喷药两天内喷1次清水,喷湿地面一扁指深来提高灭草功能。 喷72% 2.4D-丁酯除草,首先做小面积实验,然后再大面积使用。当苗高3厘米时每公顷喷0.75公斤2.4D-丁酯,但只能用在阔叶杂草较重地区性地块,对于针叶草必须进行人工铲除。 5.苗期病害的防治:高粱很少发生苗期病害,特殊的年份会发生白斑病,一经发现每亩地用硫酸锌0.075公斤、尿素0.05公斤兑水15公斤进行处理。 6.及时定苗、铲趟,适时追肥:化学除草的地块,小苗有4片真叶时要定苗。人工除草要在小苗3片真叶结合铲地定好苗。定苗时要注意虫害,发现立即用甲胺磷灭虫。小苗出齐后用小铧深趟1次,越深越好。定苗后用中铧趟1次。必须两铲三趟或两铲四趟,结合封大垄追1次肥,公顷施磷酸二铵200公斤。 7.防治蚜虫:消灭蚜虫一定要以预防为主。方法是6月末喷一次辛硫磷,以辛硫磷瓶盖为量杯,每4杯药加磷酸二铵0.05公斤,小叶敌0.05公斤兑水15公斤,每亩用水30公斤。7月中旬用乐果乳油预防1次,以乐果瓶盖为量杯,4杯乐果加磷酸二铵0.075公斤,台农高产宝0.05公斤兑水15公斤,每亩用水30公斤。7月下旬再进行1次,4杯乐果加双效微肥0.05公斤,尿素0.05公斤兑水15公斤,每亩用水30公斤。预防宜早不宜晚,进入八月份以后,喷药必须注意安全,以防中毒中暑。

喝正宗台湾高粱酒 请认准中华老字号

喝正宗台湾高粱酒请认准中华老字号产品名称规格香型香型开票价整箱零售价零售价备注52度125ml 1箱×24瓶浓香90元/件5元/瓶 45度、52度300ml 1箱×12瓶浓香85元/件10元/瓶 简装45度、52度、58度600ml 1箱×12瓶浓香170元/件200元/件20元/瓶 瓶瓶送抽纸 一盒或口杯 一个 盒装45度、52度、 600ml辛亥革命 100周年纪念酒 1箱×6瓶浓香180元/件220元/件40元/瓶盒盒有奖 盒装45度、52度、高梁酒(礼盒)4瓶/提 5提/件 浓香85元/提100元/提30元/盒盒盒有奖 木盒52度600ml 1×2瓶/提 6提×1箱 浓香580元/提680元/件130元/提 扁瓶盒装58度 500ml 1箱×6瓶浓香280元/件320元/件60元/瓶盒盒有奖铁盒52度500ml 1箱×6瓶浓香380元/件480元/件100元/瓶 金门六六高梁酒 (坛装)58度 1000ml 1箱×4瓶清香1300元/件1800元/件500元/瓶 金门大顺酒 厂(金门本岛 生产) 金门六六高梁酒 (扁瓶)58度 600ml 1箱×6瓶清香750元/件950元/件190元/瓶 金门大顺酒 厂(金门本岛 生产) 中山先生纪念酒58度500ml 1箱×6瓶清香1500元/件1980元/件380元/瓶 金门大顺酒 厂(金门本岛 生产) 台金爽58度2000ml 1箱×4瓶清香2980元/件3680元/件1300元/瓶 金门大顺酒 厂(金门本岛 生产) 红双+高梁酒52度 1000ml 1箱×8瓶清香3880元/件4800元/件750元/瓶 金门大顺酒 厂(金门本岛 生产)

中国白酒酒庄设计规划成功案例解析—台湾埔里酒厂

酒庄设计主题乐园设计工业旅游规划设计 https://www.doczj.com/doc/ef5328657.html,/ 中国白酒酒庄设计规划成功案例解析—台湾埔里酒厂 宝岛台湾得益于亚热带,热带气候及独特的地理环境,物产资源极为丰富。台湾在自给自足的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粮食和农副产品远销海内外,这也成为台湾一大经济支柱。粮食资源的充裕带动了台湾酿酒行业的发展,这是台湾酿酒业坚实的根基和保障。 埔里酒厂就是台湾酿酒行业卓越代表,距今发展已有100年的历史,代表了台湾酿酒业辉煌的过去和繁荣的现在。酒厂以生产绍兴黄酒闻名,在中国白酒百强排行榜中,埔里绍兴酒——埔里熟黄位列17。台湾酒业的发展除了酿制高粱酒之外,还有啤酒、黄酒、威士忌、清酒、米酒,甚至还有葡萄酒。从台北到屏东,从台中到花莲,台湾的酿酒厂遍布全岛。

酒庄设计主题乐园设计工业旅游规划设计 https://www.doczj.com/doc/ef5328657.html,/ 台湾埔里酒厂是如何一步步审时度势崛起的?在白酒激烈竞争的今天,台湾埔里酒厂又是如何壮大发展的呢? 地处宝岛台湾,埔里酒厂名副其实的酒乡 台湾埔里就位于台湾中部的南投县,是一座被群山环绕的盆地小镇,地扼日月潭、合欢山、雾社风景区。这里气候良好,水源甘冽、土地肥沃,埔里的农作物产量十分丰硕。埔里酒厂就是用号称“台湾第一水”的爱兰甘泉水来酿造美酒,并辅之以资深酿酒师精湛的酿酒技艺,使得“埔里美酒”飘香海内外。成功出售全世界30余个国家。因此埔里也被台湾人称为“酒乡”。

酒庄设计主题乐园设计工业旅游规划设计 https://www.doczj.com/doc/ef5328657.html,/ 埔里酒厂1922年日本收归公有,并属“台湾总督府专卖局埔里出张所” ,称作“埔里酒工厂”。1957年改名“台湾省烟酒公卖局埔里酒厂” 迄今,研发生产介寿酒、陈绍、状元烧、状元红等特色酒品。于1996年埔里酒厂爱兰白酒成功上市,同期并成立台湾首座“酒文物馆”。

红高粱种植技术

红高粱种植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案培训内容:*****红高粱种植技术 主讲人:*** *****红高粱种植技术 高粱是酿酒业的主要原料之一,酿制白酒需要大量高粱。传统的当家品种本地红高粱因品质差、产量低、易倒伏,种植面积逐年下降,而本镇酿酒产业对高粱的需求却不断增大。为解决酿酒业原料问题,引进***红高粱在全镇推广种植。现将该品种在本地的生育特性表现和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生育特性 春播出苗到抽穗77天,抽穗到成熟51天,全生育期128天,比本地红高粱生育期短6~10天。株高157.6cm,总叶片数17~18片,中部茎径****红高粱穗长28~ 32cm,穗型紧密,穗形塔状,单穗粒数2450粒左右,单穗粒重80~88g,属单穗型。千粒重32~36g,比本地红高粱高4~6g,壳色红色,籽粒圆形,白色,品质较好。据田间调查,其大小病斑病均在总叶面的5%以下;纹枯病发病率较轻,也未发现青枯病,且表现较好的耐蚜能力。该品种有较强的抗病耐蚜性和抗旱耐瘠性,而成熟时单株仍保持有4~5片绿叶,表现活秆成熟。 产量表现

增产潜力较大。2010年生产示范6000亩,双季亩产均在700公斤以上,平均比本地红高粱增产20.31%。 高产栽培技术 精细整地播种前抽水浇地使土壤达易耕含水量。在耕翻前撒施腐熟有机肥3~3.75万kg/hm,复合肥1200~1500kg/hm,耕翻后再撒施复合肥600~750kg/hm。经耙耱,按100cm开厢,厢高10~15cm,在开厢时窄行开沟条施复合肥600~750kg/hm。平整厢面后用甲胺磷1000倍液喷雾,进行土壤消毒,防治地下害虫。同时用33%除草通乳油兑水喷雾,防治草害。 适期播种 一般于4月20日至5月5日播种,9月2~15日成熟。播种过早,易造成缺苗断垅,大小苗严重,播种过晚,会造成幼苗僵苗不发,严重时会造成幼苗枯死。整地后,按要求严格挖窝,然后按1.5万kg/hm的请粪水用量浸窝。将种子用种衣剂拌种后,每穴播种4~5粒,再用渣肥1.5万kg/hm盖种3~5cm,并用地膜覆盖。 合理密植 一般实行宽窄行种植,宽行67cm,窄行33cm,株距27cm,每穴留苗2株。拔苗前后,用粉锈宁防治叶锈等病害,同时去除分薛,并用清粪水7500kg/hm,外加尿素150kg/hm兑水提苗,然后培土。

红缨子高粱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红缨子高粱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一、主要特征特性 红缨子高粱是目前产量最高且品质最优的地域性常规高粱新品种,2010年10月通过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KFDC)认证为全国唯一有机高粱种子,系国酒茅台唯一指定的有机高粱种子。适应性广,抗病、抗逆性较强,耐干旱,凡能种植玉米的地方均适宜种植。生长期,春播120天左右,夏播110天左右。一般亩产400公斤,最高亩产可达650公斤以上。 二、种植管理规程 1、整地施底肥:播种前平整土地,结合秋翻每亩深施磷肥或碳铵50公斤,农家肥2500公斤左右。如选用长期耕种玉米等作物且比较深厚肥沃的土地,也可按照种植玉米的方式整地施底肥。 2、播种:3月下旬至4月下旬为最佳播种时期,低海拔气候炎热地区播种时间可推迟。播种前晒种2-3天,通过筛选,风选除去秕粒,用1%生石灰水溶浸种消毒8-10小时,然后用清水洗净滤干播种;也可用硕丰481兑水(每2克兑20斤水浸种8-10斤)浸种6-8小时,捞出凉干后必须在12小时内播种完。无论是用生石灰浸种消毒,还是用硕丰481浸种,播种时都要用钾胺磷(0.01公斤加水0.5公斤拌种5公斤)或用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播种,以防土中害虫。播种株行距控制在31×35公分或33×33公分左右(确保每亩达5000窝以上),每窝用种4-6

粒,每亩用种量0.6公斤左右。土地耕层温度在10℃左右可播种,如遇持续干旱,土壤气温偏高而种植时节又不能推迟时,也可不浸种而只拌钾胺磷或立克秀播种。播种做到深浅一致,盖土深度达0.5-0.6厘米,种子不外露。 3、田间管理:幼苗长到4-5张叶片即20公分左右时,一要拨出多余苗,每窝定苗2-3株,同时对缺窝进行带土补苗。二要追肥(每亩施用清粪水800公斤以上或优质复合肥5-10公斤或经认证的生物有机肥10-20公斤);如土地肥沃,也可施用尿素(每亩5-10公斤为宜),三要中耕除草。对缺窝补苗,应在移栽后15-20天之间进行追肥。抽穗前或抽穗期间,用硕丰481、高能红钾和活力素各一小包兑水30斤,对叶穗进行喷洒,使穗拉长并壮籽粒。对高粱黑穗病、炭疽病等病主要病害的防治,主要采取搞好种子处理,提高秧苗素质,及时清除杂草等办法解决。对于蚜虫,在高粱拨节后百株蚜量达10-20头和孕穗抽穗期百株蚜量达200-250头时,用10%烟碱水剂1000倍液或1.5%天然除虫菊素水乳剂2500倍喷雾防治。发现病株,要及时拨除并深埋或烧毁。对地老虎、粘虫等虫害,主要采取清除虫源,及时处理桔杆、穗轴等办法治理。红缨子高粱由于适口性好,在抽穗期及成熟期还应注意防治鸟害。 三、收获 1、当籽粒变硬,叶子变黄,穗粒四分之三成熟发红时收割。

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f5328657.html, 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王秀丽 来源:《新农业》2014年第10期 ⒈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生态类型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熟期适 宜的优质品种,如锦杂93、锦杂100、辽杂119、沈杂5等品种。 ⒉播前准备①选地。高粱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在各种类型的土壤均可种植,但以有机质 含量丰富,pH值为6.5~7.5,黑土层较厚的土壤为好。以秋季深翻地为宜,翻耕深度应20~30厘米。有灌水条件的地块也可早春深耕、起垄、灌水,为播种做好土地准备。高粱的前茬 以大豆、棉花、玉米、小麦为宜。②整地。高粱具有抗涝、抗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广等特点。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为获得高产我们应尽量选择中等及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由于饲用高粱种子比较小,播种前必须要精细整地,土地要平整,无杂物和杂草,整地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种子的出苗和保苗。③施肥。整地时亩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如果土壤缺磷或钾,可配合使用矿物磷肥和矿物钾肥,具体数量视土壤条件而定,一般亩施磷肥10~30 公斤,钾肥5~10公斤。氮素化肥以尿素计算,每亩总量不应超过20公斤,其中25%~30%用于基肥或种肥。④种子处理。种子要籽粒饱满,整齐一致,发芽率不低于85%。播前晒种3~4天,并用40%乐果乳油按药、水、种子l∶40∶600的配比混拌均匀闷种3~4小时,或用种子量0.5%的40%禾穗胺拌种,阴干后播种,防治高粱黑穗病。 ⒊播种①播种期。当土壤5厘米土层温度稳定在10~l2℃时即可播种,一般在4月中下 旬到5月上旬播种,提倡晚播,光照强的可在5月中下旬播种。②播种方式。一般采用垄作,行距50~55厘米,株距20~27厘米,亩保苗6000~7000株。开沟深度3~5厘米,覆土厚度2~3厘米(视土壤墒情而定,含水量大时浅开沟浅覆土,土壤墒情较差时深开沟,并踩好底 格子,覆土厚度3厘米左右)。播种后表层土壤稍干时,用磙子镇压以防跑墒。③播种量。高粱的密度受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土地类型、种方式等因素影响。建议用种2公斤/亩。 ⒋田间管理①苗期管理。出苗后及时查田,出现缺苗时及时浸种催芽补种或借苗、移 栽。当高粱2~3叶时进行间苗,4~5叶期定苗。结合定苗进行第一次中耕,要求浅铲细锄,不伤苗。拔节前结合追肥进行第二次中耕,此时,根尚未伸出行间,可以进行深铲,松土,做到压草不压苗。主要目的是促进根系发育,适当控制地上部的生长,达到苗全,苗齐,苗壮,为后期的生长发育奠定基础。②中期管理。拔节期至抽穗期是生育阶段中最旺盛的阶段,植株生长迅速,茎叶繁茂,对营养的需要量急剧增高。田问管理主要作用是协调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在促进茎叶生长的同时,充分保证穗分化的正常进行。为实现拔节期需水量迅速增多,当土壤湿度低于田问持水量的75%时,应及时灌溉。拔节至孕穗期是高粱需肥最多的时期,此时追肥时间通常在喇叭口期(14~l5叶孕穗期)进行,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如果幼苗长势较弱可追肥两次,第一次追总量的2/3,在10~12叶时进行,第二次追总量的 1/3,在拔节期的16~l7叶时进行。同时结合追肥、灌水进行第三次中耕培土,增强植株防旱保墒、防风抗倒能力。③后期管理。抽穗至成熟期是高粱需水最为敏感的时期,如遇干旱,茎

高粱的高产种植技术

高粱的高产种植技术 高粱为我国古老作物之一,它的用途广泛,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以及饲用高粱,经济价值和种植价值高。但在种植时如何实现它的高产和优产是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户的收入,下面亲农网带来高粱的高产种植技术。 1、合理轮作 轮作是实现高粱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高粱忌连作,连作不仅会使其产量大幅度减产,而且还易发生病虫害,病害发作也较严重。高粱的植株较高,它的根系发达,吸取水分和养分力强,所以合理轮作是最好的,最好前茬是豆科作物。 2、整地施肥

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这样做一时利用太阳将土壤中晒白杀菌,二是松土,使土壤保持疏松状态,整地时要注意均匀一致,不漏耕、重耕。在耕地后种植前,对土壤施足底肥,使幼苗能快速生长,施肥将肥料和土壤混合均匀。 3、种子处理 为了实现高产的目的,在选种时要结合当地的种植环境,选种抗旱、抗倒伏、抗病能力强的品种。为了保证种子出芽率,选取颗粒饱满、个头大的,剔除干瘪、粒小的,然后将放置在太阳下暴晒2-3天,这样可杀死种子表皮的细菌,使种子发芽率高,并出芽整齐。再用温水浸种催芽处理,将种子放置温水中浸泡12小时后,再用湿纱巾包裹放置在温室中催芽,每天拿出用清水冲洗一次,待种子露出芽尖时即可播种。 4、适时播种 高粱要各个生长阶段对温度皆有不同需求,比如发芽最低温度在6-7度,而出苗的温度在20-25度,所以播种时间要掌控好,一般错过最佳播种时间,而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从而影响产量。一般最佳播种时间在5月上旬,可采用条播或点播,播种时要均匀,播种后覆土填压,播种注意合理密植,控制株行距。

5、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分为前、中、后期管理,前期主要是幼苗管理,促进幼苗的根系生长发育,实现壮苗的目的。在高粱出苗后长出2-3片真叶时,将弱苗、病苗、小苗拔除,留下健壮的高粱苗。中期主要主要促进植株的生长,加强肥水管理、中耕除草等,促进茎、叶的生长,保证穗的正常分化,以实现高产目的,及时中耕除草,避免杂草抢占养分。后期主要就是保养,防止植株早衰,促进早熟,增加粒重。

高粱种植技术要点

高粱种植技术要点 近年我国高粱种植面积1200-1500 万亩,平均亩产低于300 公斤。高粱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粒用高粱、糖用高粱和帚用高粱、饲用高粱四种。株高变化范围63 ~ 450 cm之间。根据茎秆的高低可将栽培种分为目前我国栽培的粒用高粱杂交种,株高多为2m左右的中高秆类型,饲用甜高粱杂交种多为3m以上的高秆类型。在高粱的整个生育期间,根据植株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发育的状况,可分为苗期、拔节期、挑旗期(孕穗期)、抽穗开花期、成熟期等几个主要生育时期。 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6—7℃,最适温度为20—30℃,最高温度为44—50℃。高粱幼苗不耐低温和霜冻。出苗至拔节期的适宜温度为20—25℃。拔节至抽穗期为高粱生育的旺盛时期,适宜温度为25—30℃。高粱对土壤PH适应范围为5.5~8.5,最适PH为6.2~8.0。高粱具有抗旱能力,不仅能抗土壤干旱,也能耐大气干旱。同时高粱又具有耐涝性,其耐涝性在孕穗期以后尤为明显。苗期约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10%;拔节孕穗期占50%,这期间如水分不足,会影响植株生长和幼穗分化;孕穗至开花期占15%,水分不足会造成“掐脖子”,是高粱需水临界期;灌浆期占20%;成熟期占5%左右。全生育期降雨400—500mm 分布均匀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 1.轮作倒茬 轮作倒茬是高粱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高粱种植忌连作,连作一是造成严重减产,二是病虫害发生严重,高粱植株生长高大,根系发达,入土深,吸肥力强。一生中从土壤里吸收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因此合理的轮作方式是高粱增产的关键,最好前茬是豆科作物。 2.精细整地 秋季耕翻,深耕20~25cm,均匀一致,不漏耕、重耕,更后要连续进行耕地、镇压整地作业。 3.种子处理 ①选种、晒种:播前应将种子进行风选或筛选,选出粒大饱满的种子做种,并进行晒种,播后出发芽快、出苗率高、出苗整齐,幼苗生长健壮 ②浸种崔芽:用55—57℃温水浸种3—5分钟,晾干后播种,起到提高出苗率与防治病害的作用。

适合高粱的种植的基本方法

适合高粱的种植的基本方法 1.播种深度 高粱播种的深度一般为3~5厘米。播种过深,幼苗出土时所受的阻力大,出苗时间延长。播种过浅,表土跑墒多,种子易落干,对 出苗同样不利。 确定播种深度还应考虑土质、墒情、品种和温度等条件。黏土地紧密,容易板结,不易出苗,应浅播;沙土地保墒差,容易出苗,可 适当深播;墒情好的可浅播,墒情差的应深播;土温高的宜深播,土 温低的则应浅播;普通红粒品种一般顶土力强,播深可达3~5厘米。 2.播种量 高粱播种量应根据种子发芽率、种粒大小、整地质量、土壤墒情等条件来确定。一般发芽率在95%以上的种子,每亩播量以1.5公 斤左右为宜。对于不间苗的地块,可实行精量播种。采用精量播种 机播种时,要认真做好种子处理,播量以每亩0.75公斤为宜。 3.播种方法 4.播后镇压 播种后要及时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增大种子吸水范围,促进种子发芽。镇压后还能减少土壤孔隙,防止透风跑墒,并有提 墒作用。丘陵山地、沙土地土壤水分容易蒸发,播后要早压、多压,对提高出苗率效果十分明显。涝洼、盐碱地或播种时土壤水分多的 地块,播后要适当晾墒,当地表发白干燥时再进行镇压,以免土壤 板结,影响种子发芽出苗。 一、选地与轮作 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地力均匀、地势平坦、灌排方便、远离污染、微酸性至弱碱性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地块种植高粱。应与大

豆、花生、油菜、棉花、麦类、薯类、蔬菜等浅根矮棵(秆)作物实 行3~5年的轮作换茬,以利于恢复地力和减轻病虫对下茬作物的危害,为夺取高产稳产奠定良好基础。 二、整地与起垄 高粱要精细整地,最好是实行秋灭茬(清除全部残茬)、秋翻地(耕深20~25厘米)、秋耙地(耙碎土块、整平地面)、秋起垄(垄距55~65厘米、垄向因地制宜)、秋镇压(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蓄水保 墒防旱)连续作业。要做到土壤疏松、上虚下实、没有坷垃、墒情良好,为播种和保苗创造有利条件。 三、选种与播种 要选择通过国家(或省、市级)审定并且适宜在本地栽培的高粱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等特点的优良品种。应该选用籽粒饱满整齐、 无伤无病、纯度≥99%、净度≥97%、发芽率≥95%、含水量≤13%的 优良种子,并在阳光下晾晒2~3天,以提高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当 8厘米耕层内地温连续5天≥12℃、土壤含水量18%左右时即可播种。在辽宁及其相同生态区的最佳播种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生育 日数<115天的早熟品种应该适当晚播;生育日数>135天的晚熟品种 可适当早播。应实行垄上机械条播,每亩播种量为0.5~0.8千克, 播种深度一致,镇压后的覆土厚度以2厘米为宜。 四、间苗与定苗 要适当早间苗、早定苗,以防止幼苗拥挤而造成争肥、争水、争光。一般在3~4叶期间苗、5~6叶期定苗。一定要剔除杂苗选留 正苗,拔除小苗选留大苗,清除病弱苗选留健壮苗,每亩应选留优 质幼苗6000~8000株。土壤有机质含量>3%的肥沃地块宜稀,有机 质含量<2%的瘠薄地块宜密;株高>250厘米的高秆品种宜稀,株高 <150厘米的矮秆品种宜密。 五、除草与除蘖 六、中耕与培土

台湾风情3

台湾民俗风情介绍 一、台湾概况: 简称:台 位置: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台湾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其为中国的“多岛之省”,台湾本岛呈纺锤形,台湾海峡长约300公里,宽不足200公里,最狭处位于福建省平潭岛与台湾新竹市之间,为130公里。台湾海峡为中国南北方之间的海上交通要道,是著名的远东海上走廊。她与庙岛群岛、舟山群岛、海南岛,构成一条海上“长城”,为中国东南沿海的天然屏障,素有“东南锁钥”,“七省藩篱”之称,战备位置十分重要。 面积:总面积为36006平方公里,台湾本岛面积为35873平方公里。 人口:2228万 民族:汉族约占总人口的98%;少数民族占2%。少数民族分为阿美、泰雅、排湾、布农、卑南、鲁凯、曹、雅美和赛夏等9族,分居全省各地。 语言:大多数的台湾居民祖籍是广东和福建两省的,其中,闽南语为台湾民间的主要方言,称为“台语”,但台湾通用语言仍以北京语(普通话)为主,台湾人称为“国语”。 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摩闷教、回教、印度教等。 区划:台北、高雄二个“院辖市”,台中、台南、基隆、新竹、嘉义五个“省辖市”,台北、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台东、花莲、澎湖十六个县。 景观:日月潭、阿里山、阳明山、北投温泉、台南赤嵌楼、北港妈祖庙等。 二、台湾民俗: 1、宝岛台湾名字介绍 台湾另一个著名的名称又叫福尔摩沙,是从葡萄牙语的Formosa音译而来,意思是“美丽(之岛)”。自古以来台湾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在中国古代文献里,被称为“蓬莱”、“瀛洲”、“夷州”、“琉求”等。从三国时代开始,便逐渐开拓、经营台湾,到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正式建立行省。美丽富绕的台湾岛,自然资源丰富,有“祖国宝岛”之称。 宝岛台湾是世界上少有的热带“高山之岛”,除西岸一带为平原外,其余占全岛2/3的地区都是高山峻岭。台东山脉、中央山脉、玉山山脉,号称“台湾屋脊”,海拔3997米。最著名的是阿里山,为台湾秀丽俊美风光之象征。 2、台湾人的饮食 华人的饮食文化渊远流长,举世闻名。对于台湾人而言,吃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表现,尤其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饮食文化更加多元化,不仅各地的中华菜肴在此发

高粱及其栽培技术

高粱及其栽培技术 一 . 概述 高粱按用途分为粒用高粱、甜高粱、草高粱和工艺用高粱。粒用高粱就是大家广泛种植,以籽粒产量为主的高粱;甜高粱就是过去所说的甜秆,主要用于青贮饲喂牛羊,近年开发生产酒精,作为能源作物栽培;草高粱是苏丹草与高粱杂交的杂交种,用于青刈饲料,南方可以割 4-5 次,北方一般割 2 次或 3 次;工艺高粱是指用于编织、作笤帚等等的高粱。今天根大家讲的主要是粒用高粱。 高粱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 50 年代初全国高粱种植面积 1.5 亿亩左右,单产不足100 公斤 / 亩。高粱主要分布在东北、其次是华北,再次是西南(主要是四川种植部分粘高粱)。近年我国高粱种植面积 1200-1500 万亩,平均亩产低于 300 公斤。 吉林省位于我国高粱春播早熟区,高粱种植面积占全国高粱面 10% 以上,是我国高粱主要产区和商品粮原料基地。 吉林省在上世纪 50 年代初高粱年种子面积 1500 万亩左右,占粮豆面积 19% ,总产量 100 万吨。进入 80 年代,我省高粱种植面积下降到 500 万亩左右,占粮豆面积的 6.3% 左右,总产约 65 万吨。 90 年代以来育成新的中矮秆高产杂交种,从而使我省高粱亩产产量突破6 00 公斤大关,成为旱地农业中的高产作物。近年全省高粱种植面积 120-150 万亩,平均亩产 400 公斤以上,高粱单产居全国第一位。 1. 高粱的特点和优势 1.1. 高粱是高产作物 高粱是碳 4 ( C 4 )作物 , 光能利用率和净同化率高于水稻和小麦。大约是碳 3 ( C 3 )作物的 2 倍。高粱的理论产量每亩可达 250 0 ㎏,目前有记载的高粱产最高亩产量 1400 ㎏,只有理论产量的 56% ,表明高粱具有很高的光合产量潜力。 另外,高粱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并具有实现强大杂种优势的保障体系。在粮食作物中高粱是最早( 1954 年)实现杂交种‘三系配套'的,并把杂交种用于大面积生产的作物之一。高粱的高光合效率与强大的杂种优势有机结合使高粱产量提高了一大步。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杂交高粱的高产性为解决我国当时的粮食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 1.2. 高粱是抗逆性强的作物 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耐高温、耐冷凉等多重抗逆性。高粱的蒸腾系数为250-300 ,比水稻( 400-800 )、小麦( 270-600 )、玉米( 250-450 )均低;高粱的凋萎系数为 5.9 ,比玉米( 6.5 )和小麦( 6.3 )低;在水淹条件下,抽穗期高粱可维持生存 6-7 天,灌浆期可维持 8-10 天,而玉米只能维持 1-2 天;高粱耐盐力强,可忍受0.5%-0.9% 的盐浓度,而小麦为 0.3%-0.6% ,玉米、水稻为 0.3%-0.7% ;高粱能在 pH 值5.5~8.5 的各类土壤上正常生长。由此可见高粱的抗逆性优于上述作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