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妇产科健康教育

妇产科健康教育

妇产科健康教育目录

门诊教育篇-------------------------------------------1

1、产前检查------------------------------------------1

2、孕妇为啥要补叶酸----------------------------------4 分娩准备篇-------------------------------------------4 分娩教育篇-------------------------------------------8 康复篇-----------------------------------------------11 母乳喂养篇-------------------------------------------13 新生儿护理篇-----------------------------------------16 妇科篇-----------------------------------------------19

门诊教育篇

一、产前检查好处多

产前检查能及时发现并预防疾病,保护孕妇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

妊娠后,为了适应胎儿生长发育,母体各个器官都将发生变化,如果母体在此时并发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疾病,就可能危及母子健康,以致造成生命危险。通过孕12周前产0次的早孕检查,可以决定是否继续妊娠,以便分别采取监护或治疗,防患于未然。

每一位孕妇都需要做产前检查,而对于超过35岁的孕妇,有过流产史的孕妇,丈夫年龄超过40岁的孕妇;有过早产史的孕妇;夫妻双方或之一从事接触有碍健康的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的工作;生过畸形儿的孕妇;夫妻这一或双方家族中有遗传病史;夫妻一方或双方患有遗传病;妊娠期曾发烧、服药或接受过射线检查的孕妇通读妊娠期曾患过急性传染病的孕妇,产前检查尤为重要。

二、首次检查必查项目

产前第一次检查应在停经12周以内。除了妇科检查外,必须测量血压作为基础血压;检查心肺,检测尿蛋白、尿常规及尿糖,查血常规及肝功能等。

除了必检的项目外,为了你的孩子,我们医院还开展了不同的致畸因素筛查,如TORCH、B超等等项目孕妇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测。

三、预防流产(九注意)

1、注意避免重体力活动;

2、注意避免精神创伤;

3、注意避免滥用药物;

4、注意避免烟、酒、吸毒;

5、注意避免预防传染病,避免病毒感染;

6、注意避免铅、汞、苯等化学物质中毒;

7、注意避免放射线,勿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和玩电脑;

—1—

8、注意孕头三个月及最后一个月忌性生活;

9、注意加强营养。

四、“前置胎盘”是怎么回事?

胎盘长到子宫颈内附近叫前臵胎盘,这种症状一般出现在妊娠晚期,如果妊娠7个月后发生无诱因的反复阴道流血,就应当怀疑前臵胎盘。这种出血有一个特别的症状,即无痛出血。初时出血量少,不加治疗又止住了;有时出血量特别大,呈鲜红色,,一次出血就可使患者陷入休克状态。因此,妊娠后期一旦发现出血,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诊治。对生过几个孩子的妇女,做过多次人工流产的妇女和患过子宫炎症的妇女,应当特别注意前臵胎盘的可能。

五、何谓“胎盘早剥”?

妊娠20周至胎儿娩生前,正常位臵的胎盘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剥离叫胎盘早期剥离。它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出血、感染,严重的甚至危及母子生命安全,应引起孕妇的重视。

胎盘早期剥离的特征为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腹胀,有时伴有阴道出血,胎动由频繁到减弱甚至消失。孕妇若于妊娠晚期突然发生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应尽快请医生检查诊治。

六、孕妇的睡眠与睡姿

孕妇每天睡眠不应少于8小时,最好还有1个小时午睡帮助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卧室要常开窗户使空气清新。妊娠期的睡眠应该随着腹部的逐渐增大而变换睡眠姿势,如妊娠早期宜采用垫高腱部的睡姿,妊中期宜采用左侧位睡姿,妊娠后期宜采用垫高腰部的睡姿。

七、胎儿的大敌

病毒、射线是胎儿的大敌。病毒对胎儿危害之大,是各种病源所罕见的。常

—2—

见的病毒有风疹病毒及流感病毒,怀孕早期如感染了风疹病毒,可导致小儿畸形、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病及聋哑等异常。如感染流感病毒,娩出的孩子可能兔唇、无脑、脑积水。然而孕妇感染了这些病毒后,常无明显的症状,只表现出类似轻度感冒症状,很容易忽视。

孕妇不宜长时间操作电脑或近跟离看电视,避免接受幅射。

八、防病与用药

怀孕早期,孕妇要特别重视预防流感、风疹、单纯疱疹等病毒的感染及各种流行病、传染病;一旦患病,不要擅自用药,也不要听之任之,应尽快请医生诊治。另外,在妊娠期应尽可能不接触猫、狗等宠物,以避免弓形虫感染,造成流产或胎儿先天异常。那些曾与猫、狗接触,担心自己会染上弓形虫的孕妇,最好去医院检查诊断。

部分药物可通过孕妇传递给胎儿,使胎儿间接中毒;用药剂量大、时间长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机会增多,胎儿可能致畸或生长发育不良,甚至胎死宫内。因此,孕妇患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九、分娩的征兆

孕妇临近预产期,出现下列现象,就表明要分娩了,应住院待产。

宫缩痛:即腹部有一阵阵紧缩疼痛的感染,当这种感觉转为有规律10分钟或更短一次,同时伴有腰部酸痛或下坠感,即为临产的先兆。

见红:分娩前24-48小时,阴道少量暗红色血液或粘液排出。

破水:阴道内流出多量淡黄色羊水。如出现早破水,产妇应立即平卧抬进医院待产。

十、过期产的害处

超过预产期两周以上(>42周)出生的婴儿为过期产儿。据统计,在妊娠43周时,过期产儿比正常期产儿死亡率要高23倍。我们知道,胎儿的生长发育

—3—

全靠胎盘提供营养物质,然而,超过预产期两周后,胎盘功能迅速减退,已不能再供给胎儿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使已经发育好的胎儿身体消瘦、颅骨坚硬、肤黄多褶,很容易难产、死胎或出生后死亡,还可能造成小儿弱智或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如超过预产期,应速去医院检查、监护,尽早分娩为好。

孕妇为啥要补叶酸

孕妇应注意补充叶酸,特别是在怀孕初期,这种B族维生素的缺乏将会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形成和发育。

叶酸对胎儿的脊髓及大脑的形成至关重要,并可以起到避免所谓神经管腔障碍的作用。神经管腔正是神经系统发育最初阶段的地方,大脑和脊髓都是由这里发育出来的。这个所谓神经官腔一般是在怀孕的第四周封闭,但在这个时候,绝大多数妇女通常都还未察觉到自己已经怀孕。

科学家指出,叶酸虽然大量存在于蔬菜、生菜、白菜、花椰菜、茴香、芦笋、土豆及未以过精加工的粮食制品中,但这些食品在烹调过程中,一部分叶酸成份会受到破坏,能被人吸收的有限。而对于孕妇来说,他们对此种B族维生素的需求将会较正常情况下高出一倍。因此,欲作母亲的妇女还应注意口服叶酸制剂,德国医生协会建议的口服量为每天400微克。

目前推广应用的主要有“斯利安”片和“福施福”营养软胶囊。区计划生育服务站药房有售。

分娩准备教育篇

一、教育者必读部分

1、影响产妇自然分娩(行为)的三因素

(1)、倾向因素:对分娩过程的认知;对自然分娩的认识态度、信心;对剖宫产的认识。

(2)、促成因素:陪伴分娩服务的提供;接产技术;镇痛技术。

(3)、强化因素:医务人员本身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医务人员对自然分娩的倡导;家庭成员或朋友、同事的分娩经历和体验;决策者对自然分娩的支持。

—4—

上述三因素决定产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

2、分娩准备教育的目的

使孕产妇了解不同分娩方式的利弊:了解分娩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四因素);了解分娩过程中医疗健康服务的措施;作好自然分娩的生理和心理准备。做好知情选择——促进自然分娩。

3、自然分娩的好处与剖宫产的利弊

(1)、自然分娩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产力、产道、胎儿、精神)

(2)、自然分娩的准备:合理营养——防巨大儿;适度运动——促进分娩。

(3)、剖宫产的利弊:诸多误区——孩子聪明(感觉综合障碍)、安全(缺乏科学依据,并不能降低窒息率);肯定存在的问题——远、近期并发症;作用——对不能或难于阴道分娩者的应激措施(决不是常规!)

(4)、临产的表现——如何鉴别假临产与临产的诊断。

(5)、异常情况的识别。

3、分娩过程中的医疗保健服务措施

分娩过程中的医疗保健服务措施,有关检查和处理的作用和利弊介绍——合理选择。

4、对分娩痛及减轻分娩疼痛方法的了解

(1)、分娩痛有精神性(紧张)和功能性(宫缩)。

(2)、缓痛方法:我院采取的分娩镇压痛方法。

(3)、保持良好的情绪可增加对分娩痛的耐受。

(4)、医院环境家庭化。

(5)、产时服务的全面周到(生理帮助、心理支持、增加信心、降低不适)(6)、放松法:深呼吸、洗温水澡、改变体位。

(7)、分散注意力:听音乐、交谈、看电视/书。

(8)、助胎头下降,避免平卧,采取不同的体位。

(9)、其它方法。

5、分娩准备教育的目标

(1)、孕产妇在分娩中有较好的配合。

—5—

(2)、充满信心的面对分娩。

(3)、能运用放松技巧,有效地减轻疼痛和压力,顺利完成分娩

二、教育实施部分

1、分娩的心身准备

分娩时,女性会面临巨大的身心消耗。因此,保证充分的睡眠与合理的膳食非常重要。

每天保证至少8小时的睡眠时间。在临产前,可能会因为“假临产”而受到影响,但一定要保持平静的心境,不可急躁,尽量注意休息。应进食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少食多餐,保证分娩时充分的能量供应。

产妇应具备的正常心态:足够的信心、平和的心态、健康的分娩观、良好的人际环境。

2、分娩的物质准备

产妇用物准备:个人生活用品和卫生用品(卫生、洁净)

婴儿用物准备:医院备有初生婴儿使用的襁褓、一次性尿裤、尿片等;若自备,一定要使用棉质、透气、经高温烫洗、晒干的物品。

3、分娩知识

临产征兆:宫缩痛、见红、破水、进食改变(先露下降,胃负压解除)、尿频(先露入盆,压迫膀胱);

分娩方式的选择:根据母婴状况进行科学的选择,有阴道分娩(顺产、手术助产)和剖宫产。

4、自然分娩的好处

(1)、自然分娩的条件

生理条件:产力、产道、胎儿均正常且相互适应;无严重合并症。

心理条件:信心、观念、承受能力。

社会支持:知识、信息、技术。

(2)、自然分娩的好处

①、肺部合并症较少:分娩中婴儿会受到产道挤压,帮助他们排出呼吸中的粘液和肺部的羊水。

—6—

通过分娩的刺激,婴儿出生后能够迅速建立自然呼吸,减少肺部合并症的发生。

②、自然分娩可刺激脑发育:有研究证明自然分娩的孩子更聪明。

③、有利于产妇产后康复(比剖宫产恢复快):顺产后当天即可下床活动,而剖宫产则需推后2-3天方可。

④、能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顺产后产妇乳汁分泌时间和量均较剖宫产好。

⑤、符合自然规律——人类的进化法则。

(3)、消除自然分娩的误区

①、误区一:怕痛——生育之痛是正常的,也是可忍受的,并非像有些影视剧中表现得那么恐怖和夸张,何况现在已有“无痛分娩”技术,通过硬膜外麻醉来减轻疼痛,且不影响宫缩。因此,怕疼实在是一个不算理由的理由。

②、误区二:理想新生儿综合征——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亲渴望生出一个完美的新生儿。认为剖宫产的新生儿风险小,担心分娩助产时会伤到孩子。事实上,剖宫产的新生儿会有许多问题,阴道分娩有诸多好处,即使使用产钳对母亲和孩子也是一种保护,操作得当也不会出现问题。

③、误区三:择吉日出生——择日生子对孩子其实并不好,俗语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生孩子也应顺其自然,强行用手术刀将孩子引领到世界上来,可能会因胎儿没有成熟而造成医源性早产,从而引起一系列如颅内出血、视网膜病变等早产儿并发症。

④、误区四:保持窈窕身材——这毫无科学根据。产后的体型变化与生产方式并无必然联系,而是与产妇的营养状况及个体差异有关。为“美”而挨一刀只能是徒劳无功。

⑤、误区五:自然分娩会影响夫妻生活——阴道娩的确会使骨盆底肌肉及阴道壁松弛,但通过产后体操等锻炼还是能够有所恢复的。而剖宫产的远期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5、剖宫产的利弊

(1)、剖宫产的功能

剖宫产手术在解决难产、产妇有某些产科疾病时是降低母子死亡率和发病率

—7—

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2)剖宫产的指征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等危险妊娠的不得已的选择,它的指征包括:

骨盆异常:如漏斗型骨盆

胎儿异常:如巨大胎儿、胎儿窘迫

胎盘异常:如前臵胎盘、胎盘早剥

产力异常:如宫缩乏力、产程延长

严重合并症:如重度妊娠高血压、重度妊娠心脏病

其它:如高龄初产妇等

(3)、剖宫产的远、近期并发症

①、剖宫产的孕产妇病死率是阴道分娩的12倍;

②、剖宫产并不能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③、与自然分娩相比,剖宫产的产妇产后患病的可能性较大:

子宫感染(比自然产高2倍)

胆囊疾病(高1.5倍)

泌尿生殖道问题(高1.5倍)

产科伤口并发症(高30.2倍)

心肺问题(高2.4倍)

血栓栓塞问题(2.5倍)

阑尾炎(高1.8倍)

④、国外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剖腹产的孩子在入学后更容易发生注意力障碍、脾气暴躁、动作笨拙等感觉综合失调;加拿大研究人员指出,剖腹产婴儿比自然生产的婴儿更容易患精神分裂证。没有指征的剖宫产弊要远远大于利。

分娩教育篇

一、分娩的过程

分娩三部曲:

—8—

第一产程(宫口开全期):从子宫收缩到宫口开全(10厘米)。初产妇需8-12小时,经产妇只需6-8小时。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2小时,经产妇只需几分钟到1小时。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约需5-10分钟,不超过30分钟。

二、分娩镇痛

1、分娩痛的特点

分娩痛是妇女分娩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既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又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随着产程的进展,疼痛的性质有如下特点:

第一产程:牵拉—“内脏痛”特点:范围弥散不定、疼痛部位不确切。

主要表现:下腹部、腰背部疼痛。

第二产程:伸展、牵拉和撕裂—“躯体痛”特点:疼痛部位明确,性质如刀割样锐痛。

2、分娩痛的影响因素

(1)、精神因素:害怕痛、出血、胎儿畸形、难产、担心母婴安危—恐惧的担忧—害怕—紧张—疼痛综合征→对疼痛的负感性↑。

(2)、社会因素:分娩环境、氛围、工作人员的态度、其他产妇的表现、家人的关怀态度—孤独无援/倍受关爱→↑/↓痛感。

(3)、文化因素:产妇的家庭文化背景、信仰、价值和风俗、产妇的受教育情况→疼痛的感知和处理方式。

3、对分娩痛的关注

“十月怀胎,十朝分娩”被认为是女性天经地义的角色天赋!分娩必痛已成为一种固有的模式。

由于分娩痛的“正常”和“生理性”常被医护人员、家属乃至产妇本人漠视。事实上80%的产妇认为产痛难以忍受。产妇对减轻疼痛的要求越来越高,医护人

—9—

员对其要求的关注程度也在提高。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服务模式的转变,安全、无痛的分娩已不仅仅是一种愿望,而是作为每一位产妇及胎儿的权利加以关注。

4、分娩痛对母婴健康的影响的认识

现代观念认为剧烈的分娩痛影响母婴健康。随着基础代谢率、氧需量、儿茶酚胺水平、尖叫呻吟、过度通气、脱水、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会导致胎儿氧气减少、酸中毒;产妇过度的身心消耗还会造成心理创伤,出现焦虑、恐惧、产后抑郁及生产后精神病。

5、分娩镇痛可提高分娩期母婴安全性

分娩镇痛可缩短产程、减少手术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降低胎儿缺氧、降低新生儿窒息、支持产妇心理健康。

6、分娩镇痛技术及相关要求

对母婴无害;对产程无影响还可加速产程;起效快,作用可靠,能达到全产程的镇痛,方法简便;产妇需清醒,能配合分娩。

7、分娩镇痛的常用方法——WHO提倡非药物性镇痛

(1)、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法;

(2)、陪伴分娩;

(3)、针灸、电磁刺激(TANS、HANS)、水针等;

(4)、药物镇痛:安定、度冷丁、曲马多、芬太尼等;

(5)、静脉麻醉:氯胺酮、安氟醚/异氟醚等;

(6)、吸入麻醉:笑气;

(7)、局部麻醉:宫颈旁阻滞、阴部神经阻滞;

(8)、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阻滞、双管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骶管阻滞等。

8、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禁忌症:

(1)、因各种理由产妇拒绝硬膜外阻滞者;

(2)、有穿刺局部或全身性感染者;

(3)、有任何导致产妇凝血功能障碍的疾病;

—10—

(4)、不具备母婴监护、麻醉意外抢救设备和技术力量的医院;

(5)、使用抗凝剂的病人;

(6)、有胎盘早剥、前臵胎盘、胎儿窘迫等疾患者等。

9、我院(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开展情况

2000年5月开始,由产科、麻醉科共同开展此项工作。截止到现在,共完成好几千例,效果良好。

康复篇

一、产后营养

产妇的营养和孕妇的营养大体相同,即要补充那些因怀孕、分娩所消耗的营养素,又应当注意兼顾哺乳的需要。特别应当摄取与乳汁分泌密切相关的且含有大量维生素A、B、C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蛋黄、豆类、鲜鱼、猪蹄、果仁、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产后饮食以少食多餐为主,即在一日三餐的基础上增加早点、午点和晚点。顺产的产妇,产后可立即进食,经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之后饮食以营养丰富、保持足够热量为原则。不应偏食。剖宫产的产妇产后六小时进食,主要是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等),等胃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即可进普食。阴道有伤口的产妇,产后一周内应少吃含粗纤维的食物及辛辣食物,以免引起产后便秘。另外,产褥期应尽量少吃甜食,因为多余的热量可转化为脂肪,引起产后肥胖。

二、产后活动

为了恢复您健美的体形,请注意产后运动。正常分娩的产妇一般卧床休息6-8小时后即可坐起(起床动作不要过猛)。分娩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产妇有合并症或剖腹产,可推迟2-3天下床。产后下床活动要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原则。适当的运动可帮助血液循环,子宫收缩,阴道及腹部肌肉的弹性复原。令你尽快恢复窈窕的身段。

1、抬腿运动,仰卧起坐运动以增强腹直肌张力。

—11—

2、缩肛运动以锻炼盆底肌肉。

3、会阴肌肉运动防止尿失禁。

4、膝胸卧位运动产后10天以后做,预防或纠正子宫后倾。

三、产后护理

1、会阴伤口的护理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可防止伤口感染,利于愈合。住院期间,护士每日用配制一定比例的消毒液(络合碘)擦洗会阴两次,直致拆线,并观察出血、伤口情况。如有水肿,将用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两次,直到症状消失。拆线回家后,每日可用温开水清洁外阴,尽量不要或太早使用盆浴,以防引起逆行感染,至少7-10天后无明显血性恶露方可盆浴。

四、各种小知识

1、产褥期卫生

产褥期新陈代谢旺盛,产妇身体虚弱,汗毛孔扩张,易出汗。所以产后妇女特别注意个人卫生。

刷牙:产后当日即可刷牙,选择刷毛较软的牙刷,用温热水,每日早、晚各轻刷一次,不但可以减少口腔异味,增加食欲,还可以防止牙龈炎、口腔炎的发生。

梳头:每日梳头可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盲目产后脱发。

洗澡:产后当日可用温热水擦洗全身。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24小时,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可以淋浴;剖宫产产妇在术后两周可以淋浴,淋浴后避免着凉,防止吹对流风。

除此之外,产妇还应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衣裤,每次喂奶及接触孩子之前要洗手。

2、恶露

什么是恶露?

产后由阴道排出血液、坏死蜕膜、上皮及粘液等,统称“恶露”。最初3-4

—12—

天含血较多,色红,称“血性恶露”;以后血液减少,呈褐色,为“浆液恶露”;10天左右时,因含多量白细胞及粘液而呈黄白色,称“白色恶露”可持续数周。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不臭。如有臭味,应考虑有感染。如血性恶露持续2周以上,应考虑子宫复旧不全或子宫内有胎盘组织或胎膜残留。

3、产后还需要做妇科检查吗?

我们知道,产褥期是产妇妇复原的过程。为了判断其恢复情况,必须做妇科检查。产后检查一般是在产后42-56天之间进行。

产后检查的项目如下:

体重----如果产褥期体重过度增加,就应该坚持体操锻炼,应该多吃有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减少糖类(包括主食)的摄入量;

血压----无论妊娠期的血压正常与否,产后检查都应该测量血压,如果血压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则应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子宫复原及两侧附件情况;腹部及会阴部伤口愈合情况;乳房及母乳喂养情况。

母乳喂养篇

一、母乳喂养的好处

1、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好处

(1)、营养/生长:母乳是婴儿必须的理想食品,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有最高的生物利用率。

(2)、免疫:母乳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能保证婴儿少得疾病。腹泻、呼吸道及皮肤感染的几率少,且能预防过敏。

(3)、牙齿的发育与保护:吸吮肌肉运动有助于面部正常发育,可预防龋齿。

(4)、有益于婴儿大脑发育:母乳中含有婴儿大脑发育所必须的氨基酸,母亲声音、心音、气味和肌肤的接触能促进婴儿早期智力开发。

(5)、社会心理问题。

①、婴儿频繁地与母亲皮肤接触,受照料,有利于促进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育。

—13—

②、最近有研究证明母乳喂养与高智商有关(lucas 1992)。

(6)、其他:减少坏死性结肠炎的危险: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发生;与降低婴儿糖尿病及婴儿淋巴腺癌的发生率可能有关。

2、母亲的益处

(1)、母乳喂养能给予母亲一种母亲的敏感性,并使之从孕期状态向非孕期状态成功的过渡,伴随吸吮而产生的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

(2)、能减少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旧,母亲体的蛋白质、铁和其他所需之营养物质,能通过产后闭经得以贮发,有利于产后的康复,亦有利延长生育间隔。

(3)、另外,母乳喂养可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

二、母乳喂养的方法

1、哺乳的正确姿势

帮助喂哺时护士的正确姿势:

选择协助母乳喂养的恰当姿势,应选择好自己和乳母的舒适姿势,避免过度疲劳,丧失指导喂哺的信心;稳定婴儿头部和乳房位臵,用手掌根部托住婴儿颈背部;四指支撑婴儿头部,另一手的四指和拇指分别放在乳房上下方,柔和握住乳房;配合含吮,使婴儿口腔对着乳房移动,将乳头从婴儿上唇掠向下唇引起觅食反射。当婴儿嘴张大、舌向下的一瞬间,柔和地将乳头引入婴儿口内。

喂哺中母亲正确姿势:

体位舒适-----喂哺可采取不同姿势,重要的是让母亲心情愉快、体位舒适和全身肌肉松弛,有益于乳汁排出;母婴必须紧密相贴,无论婴儿抱在哪一边,婴儿的身体与母亲身体应相贴,头与双肩朝向乳房,嘴处于乳头相同水平位臵;防止婴儿鼻部受压,须保持婴儿头部和颈略微伸展,以免鼻部压入弹性乳房而影响呼吸,但也要防止头部与颈部过度伸展造成吞咽困难;

母亲手的正确姿势------应将拇指和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下方,托起整个乳房喂哺。避免剪刀式夹托乳房(除非在奶流过急,婴儿有呛渗时),那样会反向推乳腺组织,阻碍婴儿将大部分乳晕含入口内,不利于充分挤压乳窦内的乳汁。

2、喂哺的持续时间

—14—

持续时间取决于婴儿的需求。让婴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另一侧乳房。据报道,有效吸吮时,最初4分钟可获得80%乳量,10分钟时几乎达100%。但每对母亲和婴儿有个体差异,喂哺时间过长或过短都应加强观察,以便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三、母乳喂养中常见问题解答

1、怎样判断婴儿是否吃到足够的母乳?

(1)、开始喂奶时,母亲感到宝宝慢而有力的吸吮并有下奶感,随着婴儿吸吮可听到连续吞咽声,婴儿吸吮一段时间后,主动松开乳头或含着乳头入睡。

(2)、两次喂奶间宝宝有满足感,能安静睡眠2-3小时。

(3)、要观察婴儿的小便次数,如果只给婴儿母乳,不添加任何辅食和饮料,婴儿每天有6次以上小便,说明每天吃进了足够的奶量。

(4)、婴儿体重每月增长不少于500g。

2、溢奶、吐奶

婴儿吸奶后,往往会从嘴角流出奶汁,此情况称为溢奶。这不是异常现象,而是新生儿的胃发育不完善,胃底部较平直,胃的入口肌肉较弱,吃奶后立即躺下,奶水便会倒流。此外,刚喝完奶就大量吐出称为吐奶。吐奶之后如果并无显著的精神不振,不必担心,因为婴儿只要稍微刺激就会吐奶,如吃好时吸入空气,也会吐奶。但是,如果每次吃奶后都会吐奶,而且呈喷射状,或是会有血液呈黑渣状者,就应该立即送医院治疗,切勿臵之不理。

四、乳房护理

哺乳前:柔和地按摩乳房,有利于刺激排乳反射;切忌用肥皂或酒精之类物品,以免引起局部皮肤干燥、破裂,如需要,只需用含有清洁水的写揩奶布清洁乳头和乳晕;

哺乳中:应注意婴儿是否将大部分乳晕也吸吮住,如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或母亲感到乳头疼痛,应重新吸吮,予以纠正;

哺乳结束时,不要强行用力拉出乳头,因在口腔负压情况下拉出乳头,引起

—15—

局部疼痛或皮损,应让婴儿自己张口乳头自然地从口中脱出;

每次哺乳,应两侧乳房交替进行,并挤空剩余乳汁,这样可促使乳汁分泌增多,预防乳管阻塞等;指导每位母亲手工挤奶和恰当使用奶泵,避免因手法与吸力不当引起乳房疼痛和损伤;哺乳期间乳母应戴上合适的棉制胸罩,以起支托乳房和改善乳房血液循环的作用。

注:在乳汁未大量分泌前,请及早喂哺母乳,乳腺管自然通畅,可省去做乳房护理的时间,或可刺激乳汁分泌,使乳汁量增加且婴儿能早早适应母亲的乳头,以达到成功喂哺母乳的目的。

新生儿护理篇

一、沐浴

婴儿应每天洗澡,沐浴室温应为26-28摄氏度,水温为40-42摄氏度,先放冷水,再放热水。用棉球蘸水先揩婴儿眼睛,从内到外,再洗面部、洗头、颈、上身,依次往下,最后清洗会阴部、臀部、脚,然后用大毛巾裹吸水分、扑粉,用75%酒精消毒脐带,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宝宝的皮肤组织非常细嫩和敏感,必须选用性质温和、不含香料或酒精的婴儿护肤用品。替宝宝洗澡时,不要把肥皂直接抹在他的脸和手上,应稀释后使用。沐浴后涂上一层薄而不含香料的婴儿润肤霜,帮助宝宝保持皮肤的水分平衡。

二、抚触

抚触可使宝宝身心健康。轻柔的、充满爱意的抚摸对婴儿十分重要。抚摸唤起婴儿全部的感官机能,使宝宝与母亲更加接近,同时通过抚摸宝宝会全身轻松、睡眠更佳、消化更好。

三、新生儿护理

1、保暖:新生儿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产生热量和物质储备不足,皮下脂肪又较薄,免疫机制还没有发育好,保暖很重要。一般说来,新生儿需要的室

—16—

温为24-25℃。

2、睡眠体位:一般就取仰卧位,将头歪向一侧,有利于肺发育和减少因溢奶而引起呼吸道疾病。

3、观察大小便:新生儿1-2天内大便多呈绿色、粘稠无臭味,以后转成金黄色糊状大便。母乳喂养的婴儿通常会有一日多次或一次大量的大便。若大便异常应请医生观看。

4、防止病菌入侵:婴儿用具须洗净,煮沸消毒后再用,和婴儿接触的物体,必须绝对清洁,尽量不要保留婴猛吃剩的奶,因为病菌可能侵入剩食物。

5、更换尿布:每次更换尿布时,应将婴儿外阴部由前向后用温水洗净,用毛巾吸干,再扑上爽身粉,预防红臀。

6、新生儿哭闹:饥饿是新生儿哭闹的主要原因。此外尿面湿了,衣服打皱了,有异物刺激皮肤了,鼻子堵了,肚子胀了,耳朵有毛病了等等,都可能成为孩子哭闹的原因。

7、脐带的护理:新生儿脐带的断端被结扎,逐渐干燥,大约在生后数天脐带残端脱落,肚脐的底部有时渗血、潮湿,每天用酒精擦擦,避免着水,只要不感染,过几天就会愈合。脐带脱落后,根部的痂皮务必待其自然脱落,不要强行揭掉。

四、常见问题解答

1、鹅口疮:有的新生儿口里会出现白色斑点状或泡状的膜样东西,叫做鹅口疮。这是霉菌感染而引起的,多半是由于喂奶时不注意卫生,少数是由于宝宝服用了过多的抗菌素而造成的。长了鹅口疮,宝宝会感到很疼痛影响吃奶,要赶紧去看医生。妈妈要注意卫生,喂奶前一定要洗净双手、乳房和乳头,还要勤换内衣。

2、新生儿红斑:我们在护理新生儿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脸部、眼皮、前胸部等皮下脂肪少的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点。这是由于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薄嫩,对一些刺激(如衣服、手、唾液及空气中的杂质)表现出的症状,过一段时间会自行消退,我们称之为新生儿红斑。

—17—

3、新生儿黄疸:婴儿出生2-3天后,皮肤、粘膜会逐渐发黄,称为新生儿黄疸。一般出生后4-6天时黄得最明显,7-10天后会自然消退。这是由于血液中的红血球被破坏,分解成胆红素,但是小婴儿的肝脏功能还不健全,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低,所以出现黄疸。吃母乳的婴儿,黄疸的持续时间可能会长一些。早产儿比足月的黄疸要重一些,消退也会慢一些。如果黄疸出现的早、黄得厉害,或总也不退,则应就医。

4、新生儿脱水热: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保温能力差,散热快,所以体温不稳定。室温过高时,新生儿通过增加皮肤水分的蒸发散热,如水分不足,则血液浓缩,体温38℃发生“脱水热”时,可让宝宝睡在24℃以下的房间中,适当补充水分,体温会很快恢复正常。若这样做还不能使体温下降,则应找小儿科医生检查。

5、婴儿捂热综合征:婴儿捂热综合征是在寒冷季节较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起病急,病情重,常累及全身多器官而致功能障碍。多见于农村中1岁以内的婴儿。由于家长缺乏卫生常识,使婴儿保暖过度,捂闷过久引起高热、缺氧、大汗、脱水、抽搐、昏迷和呼吸循环衰竭等表现。当捂热过久或保暖过度后,周围环境温度急骤增高影响了散热而使机体处于高热状态,致使机体代谢亢进,耗氧量增加,加之被窝内缺乏新鲜空气导致缺氧,引起体内一系列代谢紊乱和功能衰竭。造成此病发生的原因多数是养育者缺乏护理知识。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在冬春季节怀抱小儿外出时,不要用衣被将小儿包裹得过紧过厚,特别注意不要将小儿的口鼻捂在头巾或衣帽内,以保持空气流通。

6、新生儿正常体温是多少?常受哪些因素影响?

新生儿正常体温波动较大,这点与儿童、成人或不相同,尤其是早产儿体温波动更大,一般用腋表测量,当体温为26-37℃时,即为新生儿正常体温。但因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保温能力差,易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寒冷时,体温不升,在36℃以下,易造成新生儿生长缓慢,皮肤硬肿、肺炎、呕吐等。外界温度过高时,若供水不足,可影响婴儿呼吸中枢,出现脱水和高热惊厥。

—18—

健康新生儿的10条标准

专家们研究认为,新生儿健康应具有10个标准:

1、新生儿降生后先啼哭数声,后开始用肺呼吸。头两周每分钟呼吸40-50次。

2、新生儿的脉搏以每分钟120-140次为正常。

3、新生儿的正常体重为3000-4000g,低于2500g属未成熟儿。

4、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绿色,粘糊状,无气味,喂奶后逐渐转为黄色(金黄色或浅黄色)。

5、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如超过或第一周内每日排尿达30次以上,则为异常。

6、新生儿体温为37-37.5℃之间为正常。如不注意保暖,体温会降低到36℃以下。

7、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轻微发黄,若在出生一周后黄疸不退或加深为病态。

8、新生儿出生后有觅食、吸吮、伸舌、吞咽及拥抱等反射。

9、给新生儿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二个月开始,视线会追随活动的玩具。

10、出生后3-7天新生儿的听觉逐渐增强,听见响声引起眨眼等动作。

妇科篇

一、妇科肿瘤的表现

1、阴道出血要与正常月经区别。阴道出血常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不规则的出血,或排出血水,血的颜色发生改变。

2、白带的改变正常白带应该是白色糊状或蛋清样,清亮、无味、量少。当白带量增多,颜色发生改变,如浓样、血样及水样、有异味,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3、下腹部出现肿块通过盆腔检查,可以触及增大的子宫及肿块。肿块过大

—1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