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我国金融控股集团整体上市方式和路径的探讨_陈一博

对我国金融控股集团整体上市方式和路径的探讨_陈一博

对我国金融控股集团整体上市方式和路径的探讨_陈一博
对我国金融控股集团整体上市方式和路径的探讨_陈一博

对我国金融控股集团整体上市方式

和路径的探讨

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现状,并以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平安集团、中航投资为例,对比了分拆上市、母子公司共同上市、整体上市三种上市方式的利弊,本文认为整体上市是促进金融控股集团发展、发挥多牌照协同效应的最佳方式。最后,本文分析了金融控股集团整体上市的各种模式,提出了在现行上市监管政策下可行的四种路径。

[关键词]金融控股集团;整体上市;上市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69X(2012)11-0065-04

陈一博(1983-),河南漯河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暨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与资产定价。(上海200433);李明刚(1975-),吉林长春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暨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金融控股集团协同效应。(湖北武汉430072)

■陈一博,李明刚

一、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现状

在2002年国务院批准中信集团、光大集团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试点基础上,中信和光大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已经基本形成了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格局。另外,随着金融管制的逐步放宽,我国金融业的综合经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批金融机构开展向金融控股集团的方向发展,并具备了金融控股集团的一些雏形。目前,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形成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种类型是银行业进军信托、租赁等打破分业经营的界限。从2005年开始,我国几个大型银行,如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等,在实现对基金的参股控股以后,从2007年开始加快综合经营步伐,通过重组、筹建等方式控股信托、金融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断突破分业经营界限。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交通银行等纷纷设立了金融租赁公司。而且,2010年初,监管部门批准了交通银行成立交银康联人寿保险公司,标志着第一家商业银行涉足保险业。

第二种类型是保险业进军银行、信托等不断整合金融资源。保险业中以两大保险巨头为首,一个是平安保险,一个是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在做好保险的同时,大举进军银行业,继2006年收购深圳商业银行后,2010年监管部门又批准其收购深圳发展银行,是第一家拿到全国性银行牌照的保险机构。同时,中国人寿在2008年绝对控股了中诚信托,2009年参股了杭州银行。这两大保险巨头大举进军银行和信托业,展开深度合作,不断完善产业布局和整合金融资源。

第三种类型是融实业和金融为一体的实业企业。最初以中信和光大为代表。中信集团是我国第一家获批的金融控股集团,目前旗下拥有非常完善的金融和实业两大业务板块;光大集团旗下拥有银行、证券、保险、租赁等业务平台。近年来,产业资本跟金融资本深度的介入和结合,也不断地催生我国综合金融的加快发展。2009年,中石油斥资28.1亿元控股克拉玛依城商行,将其更名为昆仑银行,并以昆仑银行为旗舰,打造中石油的昆仑系金融控股架构,下辖“内部银行”中油财务公司、“外部银行”昆仑银行、“投资银行”昆仑信托,以及昆仑金融租赁、

J 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金融与经济2012.11

中意人寿、中意财险等机构。与此同时,还引发了更多的央企开始纷起效仿,国家电网、中海油、华润、中粮、华能等十余家央企已将金融产业确定为自己的战略板块。

第四种类型是以华融、信达、长城、东方等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商业化转型,在金融综合经营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脱胎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当时中央政府下定决心重视金融工作和改善银行状况的一个重大举措。2006年以来,随着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完毕,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纷纷进行商业化转型,且基本上选择了综合金融服务集团的发展定位。目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旗下已控股银行、证券、保险、信托、金融租赁、基金等众多金融机构。应该说资产管理公司走出了一条以资产管理为主业,并由此衍生出多元化金融业务科学发展的综合经营道路。

第五种类型是地方政府组建的金融控股公司。各地政府根据手中掌握的金融资源,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以银行为平台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是最普遍的选择。以上海国际集团为例。目前,上海国际集团是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国泰君安证券的第一大股东,控股上海国际信托、上海证券等核心金融企业,还参股申银万国证券、太平洋保险、交通银行等10余家金融企业,基本涵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证券投资基金等多个金融子行业。

二、金融控股集团上市方式的比较分析

目前国内金融控股集团的上市方式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分拆上市,以中信集团和光大集团为代表。中信集团绝对控股的中信银行、相对控股的中信证券在A股上市;光大集团绝对控股的光大证券、参股的光大银行在A股上市。第二类是母子公司共同上市,如平安集团。平安集团在收购深发展后,平安集团与其相对控股的平安银行同为A股上市公司,形成了母子公司共同上市的格局。第三类是整体上市,如中航投资。中航投资作为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金融控股平台公司,在经历5年多的重组之后,通过借壳*ST北亚实现了整体上市,成为A 股市场首家整体上市的金融控股公司。

(一)分拆上市模式:中信集团、光大集团

中信集团下属的金融牌照公司包括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信托、信诚人寿保险等,再由中信证券控股金石投资、相对控股华夏基金,形成了覆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PE的金融控股布局。由于中信集团除持有金融企业股权外,还控股了大量制造业、能源资源、工程建筑、房地产等非金融企业,形成了“金融+实业”的多元化综合性企业集团的布局。因此,对于中信集团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金融控股集团了,若将其金融业务整体上市,则须新设成立一个金融控股公司,将其持有的金融企业股权注入到新公司中。由于我国尚无金融控股公司法,且金融控股公司通过IPO直接整体上市存在着诸多障碍,中信集团采取的是分拆上市的方式。目前,中信银行、中信证券均在A股和H股两地上市,中信集团持有中信银行61.85%的股权,中信证券20.51%的股权。但中信信托、信诚人寿保险仍为非上市资产。

光大集团下属的金融牌照公司包括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光大保德信基金、光大租赁、光大期货,形成了覆盖银行、保险、证券、金融租赁、基金、期货的金融控股布局。除此之外,光大集团还控股了环保、房地产行业的几家实业企业。由于光大银行由中央汇金公司持有48.37%股权相对控股,光大集团和光大控股合计仅持有9.53%的股权,仅为参股股东。因此,光大集团在金融控股的布局上有“缺憾”。光大银行在A股和H股两地上市。光大证券由光大集团和光大控股合计持有67.25%的股权,在A股上市。光大保德信基金和光大期货作为光大证券的控股子公司进入上市公司。光大集团旗下的保险、金融租赁业务仍为非上市资产。

分拆上市的优势在于避开了金融控股公司尚未立法的政策障碍,银行、证券公司分别上市符合现行的IPO审批政策,解决了金融控股集团获取上市公司平台的问题。但分拆上市的缺陷也非常明显,一是由于受上市政策的限制,金融控股集团的保险、信托、金融租赁、PE等金融牌照公司难以直接IPO,与上市的银行、证券公司相比,没有上市融资获取资本金的渠道,非上市的这些牌照业务难以做大做强。二是子公司作为上市公司,其公众股东追求所投资子公司股价的最大化,这和金融控股公司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存在差异,不利于金融控股集团的整体发展。三是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独

金融与经济2012.11

立性、关联交易、小股东利益保护等方面的严格规定使母公司难以发挥业务协同,金融控股集团的业务协同优势难以体现。

(二)母子公司共同上市模式:平安集团

平安集团和中信集团是目前国内业务覆盖最全、金融牌照最多的两家金融控股集团。中国平安集团下属的金融牌照公司包括平安人寿保险、平安财产保险、平安养老保险、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平安证券、平安大华基金、平安期货、平安信托、平安银行、平安创新资本等,拥有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期货、资产管理、PE等金融业务牌照。中国平安2007年3月IPO上市时,是以保险业务为主,直接控股平安人寿保险、平安财产保险、平安养老保险、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等保险业相关的公司,尽管控股平安信托、平安银行和平安证券,但这三者规模并不大。上市后,中国平安逐步由“保险为主”向“保险、银行、投资”三驾马车的金融控股集团方向发展。在收购深发展银行后,平安集团又推动了平安银行与深发展银行的合并,形成了中国平安与平安银行两个上市公司在A股共同上市的格局。其中,寿险、财险、资产管理、证券、信托、基金、期货、PE等金融牌照公司均作为中国平安的控股子公司纳入中国平安的并表范围,平安银行则作为中国平安的长期股权投资并不纳入合并报表的范围。可以说,平安集团距离整体上市还差“一步之遥”,即若未来以中国平安与平安银行换股吸收合并,则平安集团即实现了整体上市。

母子公司同时上市的模式比较特殊,一般是作为整体上市的一种过渡状态。若共同上市的格局长期存在,则会出现一些弊端。首先母子公司同为上市公司,其各自股东的利益目标存在差异,股东通过影响各自公司的治理行为,进而会削弱集团整体协同效应的发挥。其次,同样基于监管的原因,对母子上市公司各自独立性的硬性限制使得集团内部难以进行深度的整合和协同。但是,现实中也存在母子公司同时上市的案例,例如:英国汇丰集团在母公司的层面整体上市,同时,汇丰集团又持有上市公司恒生银行62.14%的股份,这在汇丰集团内部属于比较特殊的情况,汇丰之所以没有将恒生银行私有化,可能有其他的战略考虑。恒生银行相对汇丰集团总体资产来说相对较小,并且是被绝对控股,对汇丰集团整体协同效应的影响非常小。

(三)整体上市模式:中航投资

中航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的金融控股平台,下属的金融牌照公司包括中航财务公司、中航证券、中航租赁、中航信托、中航期货经纪等公司,在金融产业布局中尚缺少银行、保险、基金等牌照。2007年开始,中航工业集团开始了对*ST北亚的重组,经过5年多的重组过程,2012年8月,终于获得证监会的审核通过。中航工业集团以持有的中航投资股权认购*ST北亚增发的股份,并置出*ST北亚原有资产,即通过资产重组实现借壳上市。重组完成后,中航投资获得了较好的估值溢价,约50亿元的净资产获得了约150亿元的市值,估值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其他金融股的估值。中航投资通过借壳上市绕开了纯粹持股型金融控股公司难以直接IPO的障碍,成为A股首家整体上市的金融控股公司。由于中航投资本身规模较小,仅数十亿元净资产,可以做借壳上市。对于资产规模较大的金融控股集团而言,中航投资借壳上市的经验并不具有借鉴价值。

金融控股集团整体上市的优势:一是有利于集团以统一的品牌对外融资和拓展业务;二是母公司可以对各个子公司的业务开展进行良好的综合管理,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三是整体上市能统一解决子公司资本补充需要,为母公司长期全资或高比例持股子公司提供资金保障。这种安排有利于在全集团范围内统一确立整体性目标,消除股东目标差异,并为发挥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基础。国外金融控股公司在实际操作中也验证了此种模式的优越性。仍以英国汇丰集团为例,汇丰集团以母公司实行整体上市,并在世界多地交易所挂牌交易,汇丰集团对旗下二级子公司均为100%全资持股,对三级、四级及以上级主要子公司也基本上采用全资持有或高比例控股的方式。汇丰在过去几十年中开展了一系列并购活动,并购之后多采用全资或高比例控股的运作方式,汇丰也因此迅速成长为世界一流的金融控股集团。

三、对金融控股集团整体上市路径的探讨

纯粹持股型的金融控股集团在直接IPO方面存在较大的障碍。一是国内尚无金融控股公司法,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政策尚处于探索阶段。中国金融业目前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金融控股公司并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在工商登记、税收、对我国金融控股集团整体上市方式和路径的探讨

监管和上市等一系列方面并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二是对于纯粹持股型的金融控股集团而言,现行的IPO上市政策方面存在障碍。证监会规定A股上市公司必须有清晰的经营主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必须超过50%,且对外投资规模不能超过净资产的50%。金融控股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多元化的,很难有单一业务收入超过50%,净资产的大部分也都是对外投资(即对子公司的投资)。这种规定事实上阻塞了金融控股集团通过IPO整体上市的通道。

企业集团整体上市的路径可以细分为六种:(1)整体改制后直接IPO,如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2)子公司先上市,而后增发股份购买母公司的主业资产,实现集团主业资产的整体上市,如武钢集团等。(3)子公司先上市,而后增发股份换股吸收合并母公司,实现集团整体上市,如东软集团等。(4)母子公司共同上市,由其中一家公司增发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另一家公司,实现整体上市,如盐湖集团。(5)存在已上市的子公司,母公司IPO同时子公司换股退市,如TCL集团等。(6)通过借壳实现整体上市,如中航投资。

但对于金融控股集团而言,一般企业集团整体上市的路径并非都适用。我们逐个分析:(1)整体改制后直接IPO。对于纯粹持股型的金融控股集团而言,目前直接IPO存在政策障碍。但对于经营型的金融控股集团而言,母公司本身有主营业务,同时又控股一些金融牌照子公司,则不存在“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必须超过50%”的障碍,可以探索整体改制直接IPO的路子。(2)子公司先上市,而后增发股份购买母公司的主业资产。由于银行、证券公司控股其他金融牌照公司存在金融业监管政策障碍,这种途径并不可行。(3)子公司先上市,而后增发股份换股吸收合并母公司。不可行,原因同上。(4)母子公司共同上市,由其中一家公司增发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另一家公司,实现整体上市。中国平安可以采用此种方式,但中国平安的母子公司共同上市架构的形成条件较为特殊,对于其他公司并不具有借鉴意义。(5)存在已上市的子公司,母公司IPO同时子公司换股退市。这是现阶段比较适合持股型金融控股集团的整体上市途径。首先以符合条件的子公司作为上市主体进行IPO,获取上市平台,补充资本金扩大资本实力。而后在金融控股公司直接IPO的政策放开后,集团通过IPO上市,同时将原上市的子公司换股退市。(6)通过借壳实现整体上市。适合资产规模较小的金融控股公司,不适合资产规模较大的公司。

四、主要结论与建议

我国的金融控股集团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立法和监管政策尚未健全,纯粹持股型的金融控股集团直接通过IPO实现整体上市存在着一定的政策障碍。在实践中,我国的金融控股集团形成了分拆上市、母子公司共同上市、整体上市三种上市方式。在现行的监管政策下,适合我国金融控股集团整体上市的路径主要有四种:第一,对于经营型的金融控股集团,可以尝试探索整体改制直接IPO的路子;第二,对于纯粹持股型的金融控股集团,可以先以符合条件的子公司上市,未来政策许可后集团IPO上市,同时将原上市的子公司换股退市;第三,资产规模较小的金融控股公司,可以通过借壳实现整体上市;第四,存在母子公司共同上市的,如平安集团,可以由其中一家上市公司增发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另一家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

[参考文献]

[1]夏斌.金融控股公司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余海丰.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现状、特点及政策建议[J].中国金融,2006,(12):57~60.

[3]吴晓灵.金融综合经营趋势——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选择[J].科学决策,2004,(9):7~11.

[4]张亦春,谢清河.中国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发展研究[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6,(6):4~10.

[5]吴士强.中外金融控股公司的优势比较[J].国际经济合作,2007,(3):88~93.

[6]潘东.金融控股集团管理框架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J].中国金融,2007,(12):36~39.

[7]郑明高,郑小霞.金融控股公司协同效应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11):60~63.

[8]黄清.国有企业整体上市研究——

—国有企业分拆上市和整体上市模式的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 2004,(2):127~131.

[9]季晓南.国有企业改制与整体上市[J].国有资产管理,2008,(1):33~36.

[10]罗忠洲,屈小粲,张蓓.上市公司整体上市的模式、问题及对策再思考[J].证券市场导报,2010,(9): 20~26.

金融与经济2012.11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一)发展历史 1979年中信公司成立,由此中国金融控股公司雏形开始展露。随后,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等国有银行纷纷踏足证券、保险、信托等多种金融业务,国有银行开始加入金融控股开疆拓土的浪潮中。1988年平安保险公司以保险公司名义注册营业,之后发展成为同时经营信托、证券、银行、保险等多种业务的金融服务集团公司。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不仅国有银行、大多数商业银行不同程度地介入金融领域各个业务,甚至人民银行的各级分行也参与其中,金融行业百花齐放。但这种混业经营的模式,逐渐显示出弊端,行业内秩序开始混乱,经济过热各种问题频发。 1988年,为维稳金融行业秩序,人行对证券公司改为实行审批制,提出要求银行业与证券业要实行分业管理;随后,《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相继出台,指出商业银行、保险、证券要严格执行分开设立。自1995年分业经营开始执行后,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步伐开始停滞不前。 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中国加入WTO后,金融也逐渐与国际接轨。一方面外资混业经营的金融公司进入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冲击,另一方面,本土金融业开始改革创新,走兼营、混业经营的道路,丰富利润来源渠道。2002年,国务院批准三家公司成为金控试点;2003年《商业银行法》提出在特殊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以从事信托与证券业务,这一政策的修改为中国混业经营提供了政策保障;2005年,商业银行可以以试点的方式设立基金管理公司,“银行与证券分业管理”的时代在渐渐远去;2006年,允许保险公司投资商业银行股权;2007年《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与《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声明,商业银行可以设立或参股信托公司与金融租赁公司,至此,我国金融业开始涌现出一大批以银行、资管等为核心的多种类型的金融控股公司;2009年9月,第一次以国务院部门正式文件从政府的角度认可与肯定了金融控股公司的存在;2009年11月,商业银行对保险行业与证券行业的投资限制被放开。这种政策制度的放宽与完善,为金融机构实现多行业综合经营提供了保障,金融控股集团快速发展。 从金融控股公司的世界发展浪潮来看,中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仍处于雏形阶段,法律上尚未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地位,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中国的金融正在走向混业经营的道路,金融控股公司将会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成熟。 (二)现状 当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总体包括以下五类: (1)国务院批准的以金融机构身份控股的金融控股集团,以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平安集团等为代表。以平安集团为例,平安最初凭借保险起家,在1988年成立,发展之初它以保险公司的名义注册,但经过三十年的发展,通过不断地拓宽营业领域,目前已经成为集寿险、产险、证券、银行、信托等为一体的金融控股集团。这类集团的特征是,附属子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人格独立开展业务,非银行机构控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2)以国有商业银行为母公司,通过控股或兼并的方式向金融控股集团转变,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为代表。以交通银行为例,交行与施罗德集团合作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该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发起设立等方式涉足信托、金融租赁、保险、证券、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成为具有全牌照的综合性控股集团。这类集团的特点是,母公司是银行,子公司是非银机构,母子公司开展不同领域业务,互不交叉,实现多元化的发展。 (3)由大型企业控股形成的集团,以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五矿集团等为代表。这类集团的特点是,集团的母公司是非金融机构,全资或控股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子公司具有单独的营业执照独立开展业务。 (4)由资产管理公司转型发展成为的集团,以东方、长城、华融、信达四大国有资

浅谈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趋势的看法 姓名:蒲文柔 学号:2014102080 传统消费金融指是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信心不断增强,消费心理不断转变,消费金融的发展趋势良好。同时,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模式也有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般。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开始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点滴之中。 从蚂蚁金服2016年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趋势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涉及领域十分广泛。目前公众知名度较高的互联网消费平台有:蚂蚁金服的花呗、借呗、微众银行的微粒贷、京东金融的京东白条、分期乐的大学生分期等。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优点 就目前自己接触过的京东白条来看,以点带面,我认为互联网消费金融有以下几大好处: 1.个人申请互联网消费贷款的迅速、便捷。一般申请的数额较小,审批速度、发放速度快,能够十分迅速、便捷的实现消费贷款,拉动大众消费的愿望。一般网络申请消费贷款,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得证明材料的要求。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就京东白条来说,只要准确、真实的填写相关信息,一般都会通过审批。 2.推动着消费方式、消费心理的不断转变,拉动经济的不断增长。网络消费金融平台给大众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消费平台,使大家的消费空间更加宽广。同时它也在不断拉动着潜在消费愿望转变为现实的消费能力,推动着消费方式的更加多元化,不断塑造着一个有着更加开放的消费心理的社会氛围。许许多多有稳定收入

来源并且消费愿望旺盛的消费人群,能够通过网络消费金融平台实现最迫切的消费需求。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建议 但是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状况参差不齐,而目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没有一个完整的法律保障体系;同时,我国目前征信体系不完善导致发展的低效率;此外,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开发主要表现为线上模式,并且各自所涉及的消费产品的范围还比较局限;最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触角一般只伸各大城市,而 农村地区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状况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因此,我认为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的主要解决的便是以上的四大问题。下文是我对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建议。 1.加大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的相关法律制度的推进。法律作为一种权威的力量,有保障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巨大作用。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而言,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其有序、健康发展的保驾护航的重要力量。对于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的广泛存在的互联网金融诈骗现象,就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而言,加强这部分的法律建设更是刻不容缓。 2.完善征信结构、健全征信体系。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相对于欧美等国家发展进程还较为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征信体系的不完善,而征信体系关系到是否应该贷款以及贷款额度大小的重要问题。健全征信体系,完善对于个人的信用考察制度,有利于推动消费贷款的发放,可以极大地推进消费金融的发展。同时,互联网消费金融也会受益匪浅。对于完善征信体系,银行和非银行的传统金融机构应该加大责任力度,同时,各大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应完善客户信用的评价体系。 3.鼓励探索各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模式,不断开发新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消费需求。就目前而言,线上模式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运行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最近,国内首部深度剖析互联网金融的着作《互联网金融》于2013年10月24日在京举行新书发布会。互联网金融领域专家学者、金融投资代表、企业精英以及来自近20家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新书发布会,在这其间,共同探讨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方向、发展动态与未来趋势。 《互联网金融》由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与国培机构董事长刘勇联手合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是国内首部全面、系统地剖析互联网金融的书籍,其内容涵盖了互联网金融六大模式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运营模式、风险特征、发展趋势、监管方法以及行业发展政策建议等方面,本书可在国培机构预览购买。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以其独特的优势将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在银行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发挥鲶鱼效应,包括改变银行传统盈利模式、调整业务结构、改变客户基础、改善服务水平、建立和引入新的信息管理系统等。比尔·盖茨十几年前就曾断言,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商业银行将是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指出,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将威胁到银行生存的根基——存贷中介功能,并且他虽然看似遥远,但很快就会发生。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马云豪言,将用互联网的思想和技术改变贷款模式,重建整个社会未来的金融体系。 近年来,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大大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业网上银行功能也非常丰富,还有质押贷款业务等等。如果是你自己的存单,你可以不需要审批,就可以由网银自动办理质押和贷款手续。网络银行最近几年,主要是以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为首的,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在国际上获得了很多大的奖项。其中最大的成绩就是实现了数据大集中,形成了南北数据中心,完成灾备建设。 另外,网络银行平台上,业务全能化。产品开发能力加强,品种越来越丰富。银行总行打破了以前的科技人员配备方法,直接将科技人员下放到业务部门,人事属于业务部门。但其科技业务水平和能力的评价,科技部门有着重要话语权。这种改革使业务系统的维护能力、业务部门提出需求的能力迅速上升,提升了银行技术实力,在第一线培养了金融和计算机复合型人才。据国家统计局、工信部和易观咨询等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已由1993年的2005人猛增至亿人,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达亿部,超过我国历年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的总和,2012年1-6月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已达%,网上银行注册用户为亿,全年交易额高达万亿元,全行业离柜业务率达到%。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的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量、虚拟货币的发行和流通量越来越大,涉及的用户越来越多,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据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规模达万亿元人民币,较2010年增长99%。尽管与当年全国支付系统近2000万亿元的业务处理金额相差甚远,但第三方支付组织已将手伸向了银行的核心业务,且在电子支付领域奠定了优势地位。业界人士预计,未来几年其交易额将迎来爆炸式增长,业务占比会不断提升。 二、互联网金融的前景 首先,互联网金融降低市场交易成本。银行直接融资以及股票和债券市场间接融资尽管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产生很大的市场交易成本,包括贷款信息收集成本、银行与客户签约成本、客户信用等级评价成本、贷后风险管理成本以及坏账处理成本等。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ed18194234.html,/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及前景解析 摘要: 互联网金融是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包括三种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网络小贷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金融中介公司。当前商业银行普遍推广的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也属于此类范畴。 近年来,以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机构、人人贷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越发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互联网金融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形成直接冲击甚至具有替代作用。赛迪投资顾问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将会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金融已经出现了三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第一个趋势是移动支付替代传统支付业务 随着移动通讯设备的渗透率超过正规金融机构的网点或自助设备,以及移动通讯、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全球移动支付交易总金额2011年为1059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将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长,2016年将达到6169亿美元。在肯尼亚,手机支付系统M-Pesa的汇款业务已超过其国内所有金融机构的总和,而且延伸到存贷款等基本金融服务,而且不是由商业银行运营。 第二个趋势是人人贷替代传统存贷款业务 其发展背景是正规金融机构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现代信息技术大幅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使人人贷在商业上成为可行。比如2007年成立的美国LendingClub公司,到2012年年中已经促成会员间贷款6.9亿美元,利息收入约0.6亿美元。第三个趋势是众筹融资替代传统证券业务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现状 我国自1995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以来,我国金融业便开始了严格的分业经营。近年来,随着市场发展和一些银、证、保之间边缘业务合作与创新,已逐渐突破了分业界限。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方式在我国有了较大发展。 按照控股模式的不同,我国现有的金融控股公司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非银行金融机构控股模式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其特征是:集团的控股公司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全资拥有或控股一些包括银行、证券、保险、金融服务公司以及非金融性实体在内的附属子公司或子公司,这些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附属机构或子公司独立对外开展相关业务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集团公司董事会有权决定或影响其子公司最高管理层的任免决定及重大决策。我国目前此种金融控股公司主要有:①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10月,国务院批准中信控股公司成立,将中信实业银行、中信证券等金融资产打包管理。同时母公司中信不再作为金融机构,正式更名为中信集团,改为非金融投资控股性的集团企业,开始筹建中信建设集团等企业梳理实业资产。2002年1 2月5日,中国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因此,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投资和管理中信集团公司所属境内外金融企业的金融控股公司。②光大集团。中国光大集团成立于1983年,从主要经营外贸和直接投资转变到以金融业为主,并且选择金融业为其发展的主要业务。集团董事会经由国务院授权,管理、经营国家投入集团的国有资产。光大集团目前拥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和光大信托3家金融机构,同时持有申银万国证券1 9%左右的股权,成为其最大的股东。 2.实业部门控股金融机构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或准金融控股公司。其特征是集团的控股公司是一个不具有金融许可证的非金融机构经济实体,但其全资拥有或控股拥有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其他金融服务公司以及非金融性实体在内的附属公司或子公司,这些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营业执照的子公司,独立对外开展相关的业务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些子公司的最高层及其重大决策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制于集团公司董事会。我国目前此种金融控股公司主要有:①鑫源控股公司。从1995年开始,山东电力集团在集团化发展、多元化经营的战略构想下,开始了向工业实业、房地产、旅游商贸、金融证券、高新技术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迄今为止,已经形成了包含银行、信托、证券期货、保险等内容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构架。目前,山东电力集团对若干金融机构的控股已整合为山东电力集团下属的山东鑫源控股公司,对金融机构实行控股。②海尔集团。近年来,海尔集团通过一系列投资和购并,形成了集实业、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业务于一身的集团公司。其拥有青岛商业银行60%的股份;持有鞍山信托20%的股权 (第一大股东),控股长江证券,成立保险代理公司,成立财务公司。此外,海尔集团旗下的“海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纽约人寿”海外分支机构“纽约人寿国际公司”成立合资保险公司,携手进军寿险市场。 3.商业银行控股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其特征是集团的控股公司为商业银行,全资拥有或控股一些包括银行、证券、保险,金融服务公司以及非金融性实体等附属机构或子公司,这些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附属机构或子公司独立对外开展相关的业务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集团公司董事会有权决定或影响其子公司最高管理层的任免决定及重大决策。我国目前此种形式的金融控股公司主要有:①中

我国互联网金融产生背景、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以“金融线上化”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日益兴起,并得以蓬勃发展,对传统的金融机构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背景出发,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而提出了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未来的展望。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伴随着风险的凸显,为了保证这种新兴金融模式健康稳步的得以推进,我们必须对其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背景,发展前景 一、互联网金融的产生背景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和发展与其定义与特征有着紧密联系,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必须首先认识其定义与一系列特征。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具有透明度强、参与性高、协作性好、中间成本低等一系列特征。互联网金融模式是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从融资模式角度看,互联网金融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直接融资模式。同时,互联网金

融是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金融而产生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首先,效率高,成本低。互联网金融依靠互联网平台交易和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开展业务,比以商业银行为主要销售渠道的传统基金销售模式效率更高且成本更低,提高了投资人的收益率。其次,操作便捷,人人参与。互联网金融业务操作过程便捷流畅,给予客户极佳的交易体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资金交易门槛很低,有效缓解了金融排斥,提高了社会金融福利水平。再次,信息对称,供求匹配。互联网基金模式实现了基金销售的金融脱媒,基金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公司将基金产品直接送达到海量 的互联网客户群体面前。同时,互联网客户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对基金信息对比、甄别、匹配和交易,有效激活市场存量资金,提高了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背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是两个:一个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另一个是利率市场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家能够绕过营业部去开展银行业务,从而大幅节约成本和费用。利率市场化使得互联网银行在存款利率上有很多的优势,它的存款利率高于传统银行。互联网金融兴起主要源于庞大金融供需断层。首先,财富积累急需保值增值的投资渠道;其次,弱势群体的融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融资成本过高;最后,商业银行无法进行根本

金融控股公司的战略定位

————————————————————————————————作者:————————————————————————————————日期: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s://www.doczj.com/doc/ed18194234.html,/tmxk_docin;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目录 金融控股公司的战略定位 (4) 金融控股集团将成为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热点 (9) 国际 (11) 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花旗银行 (11) 美国最大的金融控股公司 (11) 日本成立全球最大金融集团 (12) 国内 (12) 我国第一家以收购形式组建的金融公司 (12) 中信模式和光大模式 (13) 中信金融控股集团将成立 (13) 招商局案例 (13)

金融控股公司的战略定位 随着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的逐步深入和我国加入WTO进程的日益临近,我国券商面临着来自国外的巨大竞争压力,而以目前我国券商的规模和实力,要想与国外的大牌投资银行一争天下,无异于舢板对航母,以卵击石。国际购并潮的风起云涌已反复证明,要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并发展,非大无以言强。审时度势,国内那些志存高远,胸怀鸿鹄之志的大券商已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目标及发展战略,将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HoldingCompany)作为自己的远期发展目标。而相关的研究与探讨无疑对它们重新进行战略定位是有所帮助的。 何为金融控股公司 1998年5月13日,美国众议院以214:213的一票之差,通过了《1998年金融服务业法案》。该法案长达318页,共600多项条款,而正是在这个法案中,创造了“金融控股公司”这一新的法律范畴,而在此之前,美国只有银行控股公司的立法。该法案规定,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公司可以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及保险公司,并可以从事全方位的金融业务,在此之前,美国的法律禁止这3类性质不同的金融机构交叉持股。 在我国通常而言,所谓金融控股公司是指母公司以金融为主导行业并通过控股兼营工业、服务业的控股公司,它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高级形态和有效形式。根据国际惯例,大多数金融集团都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存在。 金融控股公司一般可分为纯粹控股公司(PureHoldingCompany)和经营性控股公司(OperatingHoldingCompany)两种类型。纯粹控股公司的设立目的只是为了掌握子公司的股份,从事股权投资收益活动。经营性控股公司是指既从事股权控制,又从事实际业务经营的母公司。在西方国家,金融控股公司一般都是指这类经营性控股公司,或称混合控股公司(MixedHoldingCompany)。在欧洲,金融集团一般都是混合性的金融集团(MixedFinancialConglomerates),即母公司除了从事一定范围的金融业务之外,还通过控股从事其他非金融业务,如工业、商业、贸易、建筑、运输、不动产等。如英德两国金融集团都是经营性的控股公司,是银行业务为主的金融控股公司。 我国尽管目前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我国的法律也未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但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像中信、光大、平安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直接控股金融企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与特征 来源:金窝窝 现在以互联网技术作为主导的金融行业,称为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在技术、管理方式和管理观念上都有很大改变。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推动了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网络金融安全、监管等一系列问题。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国内外网络金融发展情况,概括国内网络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最后对未来国内网络金融发展趋势做出肯定。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措施;发展趋势 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仅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而且促进了金融创新。在此背景下,金融和科技相结合,产生了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行业,可以预见的是,互联网金融在金融行业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网上平台进行交易,人们在享受互联网金融服务给生活带来的快捷与便利时,也深受互联网弊端的困扰,比如财产被盗,网上诈骗,网上支付漏洞等。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参与主体的数量持续增加,互联网金融活动的形式也不断复杂化,使得国家无法对互联网金融活动进行全面有效管理,进而各项互联网金融活动的安全漏洞也越来越大。 结合当前经济环境,通过对比国内外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找出国内互联网金融存在的缺陷,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完善互联网金融的合理性建议,以便国家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解决问题,把握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趋势。 1 互联网金融概述 从字面意义来看,互联网金融是指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的各种金融活动总和,它涉及两个方面,但是很多人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只涉及狭义的互联网金融范畴,却忽略了互联网金融的广义内涵。举例来说,狭义的互联网金额活动主要指网上银行业务,而广义的金融活动除了网上银行业务,还包括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以及监管问题等。在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进行深度解析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互联网金融的内涵,这样才能更全面的了解互联网金融市场。 1.1 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在涉及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学术成果中,孔繁强教授认为“互联网金融是指基于金融电子化建设成果,在国际因特网上开展的金融业务”,这句话概括了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从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可以了解到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中,互联网与金融活动紧密联系。 最新的百科查询结果更为简单明了,它将互联网金融直接定义为“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相结合”。上述两种说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便是互联网金融与信息技术相互交融,密不可分。

浅谈我国金融控股集团模式及策略分析 摘要:金融控股集团是发达经济体主流的金融公司结构,在金融形势不断发展变化、我国金融领域逐步放开的情况下,也需要建立起自己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来迎接各方面的挑战。 本文针对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情况,介绍其模式并分析现存劣势并提出若干对策。 关键词:金融控股集团经营模式发展策略 1.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定义 依据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三大国际监管组织支持设立的金融集团联合论坛,1999年发布的《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原则》中的定义,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大规模地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公司?±。一般而言,金融控股集团公司通过控股的子公司得经营银行、保险、证券及相关金融事业。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因拥有多业种金融事业,透过共同行销、资讯交叉运用、产品组合,提供消费者一次购足的金融服务。根据国际惯例,大多数金融集团都以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形式存在。 2.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发展现状 2.1 非银行金融机构控股的金融控股模式 非银行金融机构控股模式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模式的突出特征是非银行金融机构控股金融机构,金融控股母公司是非银行金融机构,拥有相应的金融牌照;它全资拥有或控股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以及非金融性经济实体在内的附属公司或子公司,这些附属公司或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相关的金融牌照,可独立对外开展相关的业务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些子公司的最高决策层及其重大决策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制于集团公司的董事会。 2.2 产业资本控股的金融控股模式 产业资本控股公司模式主要特征是;集团的控股公司不是金融机构,而是一个非金融的经济实体,其牌照也是非金融机构牌照,该公司全资拥有或控股金融子公司。这些附属公司或子公司都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拥有独立营业执照,独立对外开展相关的业务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些子公司的最高决策层及其重大决策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制于集团公司的董事会。这种模式的突出特征是非金融机构控股金融机构,由产业资本投资形成的金融控股集团发展较快。如云南红塔集团在保持主页发展的同时,不断将资本注入金融领域,分别入股华夏银行,光大银行和交通银行;又如宝钢,海尔,华能,新希望集团等均有投资控股股份制商业银行,从而搭起企业与金融业盈利平台。 2.3 以银行为主组建的金融控股模式 以银行为主组建的金融控股模式一般是国内的银行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外的大型金融机构合资组建一个控股公司,下辖银行、证券、保险及实业等子公司。其主要特征是:集团的控股公司为一家银行,拥有银行牌照,该公司全资

金融控股的意义、金融控股的特色 根据1999年2月国际上三大金融监管部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险监管协会联合发布的《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原则》,金融控股公司指"在同一控制权下,所属的受监管实体至少明显地在从事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同时每类业务的资本要求不同"。作为多元化经营的金融企业集团,金融控股公司具有如下特点: 1.集团控股,联合经营。集团控股是指存在一个控股公司作为集团的母体,控股公司既可能是一个单纯的投资机构,也可能是以一项金融业务为载体的经营机构,前者如金融控股公司,后者如银行控股公司、保险控股公司等。 2.法人分业,规避风险。法人分业是金融控股集团的第二个重要特性,指不同金融业务分别由不同法人经营。它的作用是防止不同金融业务风险的相互传递,并对内部交易起到遏制作用。 3.财务并表,各负盈亏。根据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控股公司对控股51%以上的子公司,在会计核算时合并财务报表。合并报表的意义是防止各子公司资本金以及财务损益的重复计算,避免过高的财务杠杆。另一方面,在控股公司构架下,各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控股公司对子公司的责任、子公司相互之间的责任,仅限于出资额,而不是由控股公司统负盈亏,这就防止了个别高风险子公司拖垮整个集团。 金融控股模式的优势所在 1.金融控股模式有利于实现分业向混业的转型 在金融分业监管体制下,设立控股公司,由控股公司持有证券、银行、保险和其他金融资产的股权,是实现由分业经营向混业转型的最佳模式。以控股公司作为资本运作平台,通过兼并收购或设立新的子公司以开展其他金融业务,构建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全功能金融服务集团. 2.控股公司模式具有监管上的灵活性 (1)监管压力。在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监管体制下,设立控股公司,由控股公司持有银行和其他金融资产的股权,各金融业务子公司各自持有相关业务牌照,独立经营,接受各自监管部门的监管,符合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精神。同时减少单一金融机构同时开展其他金融业务带来的监管压力。 (2)公司治理。控股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不用满足各金融业务监管当局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规定。例如,在香港,按照《银行业条例》,金融监管局有权审批银行董事会的委任,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受到的约束将大于控股公司。 3.控股公司模式有利于形成协同效应 金融控股公司通过收购、兼并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使得金融控股公司本身具有巨大的协同效应的优势。此外金融控股公司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可以将不同地区、不同金融品种之间的优势加以组合利用。在金融业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可以有两种选择: (1)增加单一金融服务产品的数量,如扩大银行地区分行和营业网点,可以多吸收存款。这样作法的意义是大银行只要收购一家小银行,就可以降低小银行的高额成本,由于平均成本的降低而带来了规模经济。

盘点互联网金融四大发展趋势 互联网与金融仿若天生一对,自相互结合初尝丰硕果实之后便浓情蜜意再不分彼此,而由二者产生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可以定性为新时代的产物,兼具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大众及金融的增值特性,短短时间内成为国人竞相追逐的理财产品,形成万亿级体量的金融蓝海,在推动金融产业改革和创新、实现金融普惠大众方面形成积极而重要的影响,深受社会各界重视和政策扶持。 有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2015年网贷行业投资人数与借款人数分别达586万人和285万人,较2014年分别增加405%和352%,其中P2P理财产品在各年龄层的理财人群中使用率高达76%。互联网金融弥补了市场空白及它所具有金融的普惠特性,所以才能获得如此庞大的群众基础,这也从侧面说明,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依旧是基于大众需求做出改变。信广立诚贷相关负责人根据平台数年深耕于用户需求及对行业的研究,解析互联网金融未来四大发展趋势。 投资群体逐渐年轻化 2015年12月底,零壹财经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的“80后”“90后”尝试互联网理财的比例分别高达83%和77%,并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消费主力。因为这部分人是接触互联网最多的群体,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比较强,并且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收入水平日渐提高,成为互联网金融业务不容小觑的新生力量。 移动互联网金融大众化 据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2亿,有超过90%,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 一方面,手机的便捷性使用户可以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上网,增加了手机的使用频率;另一方面,手机应用软件的丰富性,几乎覆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便利了手机网民的工作和生活,增加了手机的使用粘度。它突破了PC端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更便于人们通过手机移动端进行金融活动,实现财富增值随心所欲,将方便、快捷发挥的更加彻底。所以说,移动金融才是未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至高点。 业务模式小额化、分散化 前文已经说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做出改变。经过去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跌宕起伏之后,用户已经从单纯的追求高收益转为安全至上。金融市场规律告诉我们,融资金额越大,承担的风险也就越高,而对于投资人来说,一旦项目出现问题,造成的损失将是巨大的。此外,互联网金融平台作为信息中介,它的定位已经决定行业本身并不适合大额融资撮合交易,且对平台本身而言,也并不具备发展大额融资的先天优势。 正如原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明确表示,互联网金融只有做小、做分散、做简单产品才能活下来。

金融控股集团比较优势、特殊风险和监管体制安排(一) 摘要:本文借鉴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经验结合国内有限的案例,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特殊风险和监管制度安排进行了探讨。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的现实选择。然后对金融控股公司所独有的风险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其特殊风险将会给金融监管带来很大的挑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制度安排。2002年12月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这是国内首家获准的金融控股公司,此次挂牌的中信控股是投资和管理中信集团所属境内外金融企业的控股公司。目前仍在等待批准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还有光大集团、平安保险、山东电力集团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之,可以预见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将会取得很大的发展。但是,金融控股公司这样一种金融组织创新到底有何比较优势,而其独特的风险会给我国目前的分业监管体制带来什么样的挑战,对这些问题的岁判断将直接影响到今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是值得我们进行探讨的理论问题。 一、金融控股集团的比较优势研究 1.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式的混业经营模式和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的优势比较。首先是金融控股公司比单一的金融服务企业具有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能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其次是金融控股公司的多元化金融服务可以具有在集团内部分散经营风险、平衡现金流的作用。第三是在于金融控股公司便利于金融创新,成熟运作的金融控股公司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于一身,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并加速了金融组织和金融工具创新。第四是金融控股公司在税制上具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合并报表,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2.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混业经营模式和全能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的比较优势分析。德国式的全能银行是国际上另外一种典型的混业经营模式,其特点在于银行可以直接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由银行下设的保险子公司经营保险业务,银行还容许持有企业的股票。那么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式的混业经营与全能式的混业经营相比有哪些优势,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金融控股集团式的混业经营方式比全能银行式的混业经营能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尤其象我国这样一个金融监管能力还比较薄弱、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还比较差的转型国家如果采用全能银行这种经营方式,将会大大增加宏观金融风险。其次,金融控股集团比全能银行具有组织结构优势和股权杠杆效应。 总而言之;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模式着重追求的是金融体系的稳定,全能银行模式着重追求银行的效率,而以美国为典型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作为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的中间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兼有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优势,并且还有自己的特殊优势,它是力求保持效率与稳定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模式。同时,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即将面对国外大型的金融控股集团和全能银行的竞争,因此,目前我国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既有助于提高我国金融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又有助于完善金融监管体制,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因此从这几个角度出发,我国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理性选择应该是大力发展金融控股集团。 二、金融控股公司所独有的风险分析 1.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的风险传递。金融控股公司是由多种金融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种组织体制下,如果一种业务部门出现财务问题,例如丧失偿付能力或丧失流动性,可能会传递到集团内部其它被监管或不受监管的业务部门,这一过程就是风险传递。例如非银行风险向银行转移,在内部进行资金调拨非常便利的条件下,如果缺乏一个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那么在证券市场高盈利性的诱惑下,大量的银行资金以向集团内部的投资银行提供证券质押贷款、投资或担保活动等的名义进入股票市场,推动了股票市场的“泡沫”,当股市暴跌时引发银行兑付危机。 另外,金融市场投资者和相关利益主体一般将金融控股集团看作是一个整体,因此即使在集

2020年互联网金融趋势 趋势一:监管趋严,合规发展既是主基调又将成为先发优势。 回望过去这一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日渐趋严,形成了“中央统筹、行业自律、专项整治”三大行动体系。这三大行动体系从监 管政策、民间自律、专项突破三方面各自发力。从中央到地方、从 国务院到地方金融办,形成了一个全国布局,深及各部委、机构和 互联网金融各细分领域的监管网络,令整个行业震荡不安。 可以说,作为国家普惠金融战略的重要阵地之一,互联网金融在过去一年走得并不平稳。从《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 意见》,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 见稿)》、《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的监 管政策已经为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定下了一个基本准则:平台 唯有合规,才能长期发展。 如果说2016年是监管政策的颁布期,那么2017年将进入到一个具体执行期,各种监管政策的过渡期、整改期临近,都将加速行业 洗牌。因此,2017年,合规将成为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的主基调, 也将成为其先发的优势。率先完成各类监管的合规整改,就意味着 能抢占行业先机。 趋势二:距离寡头垄断尚远,但行业集中度提升,马太效应加剧。 在监管趋严的情况下,一方面一些不合规的平台将因不符合监管要求而被市场淘汰出局;另一方面,资金存管系统、信息披露制度、 平台限额等合规要求无形中增加了平台的运营成本,进一步压缩了 平台的利润空间。2017年,整改过渡期之后将迎来具体执行期。有 些平台会选择主动退出互金行业,或者选择转型。此外,由于行业 竞争加剧,也会导致一些平台相继倒闭。

实际上,在2016年,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集中度已经提升了很多。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末,网贷行业成交量前100的 平台成交量占到全行业成交量的75%;前200的平台成交量占比为85%;前300的平台成交量占比高达90%。 从2016年网贷行业集中度数据及走势来看,反映出P2P网贷行 业离寡头垄断距离尚远,但行业集中度提升,马太效应加剧。相信 这种趋势在2017年会变得更明显。 趋势三:90%的平台会死,行业内平台相互并购将成为趋势 2016年,银行资金存管系统、备案制等合规要求无疑成为互联 网金融行业的一道硬性门槛。而有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10月30日,已有17省市的107家P2P网贷机构实现了银行资金存管。这在 全国网贷平台6257家中,仅占1.7%比例。 而另一方面,2016年11月28日,银监会联合工信部、工商局 联合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备案登记管理指引》,要求已设立 的网贷平台,依据P2P网贷专项整治工作的安排,在各地完成分类 处置后再行申请备案登记。这种备案制其实是代替了以往的牌照制。而从数据来看,截至目前,通过备案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占比不足1%。因此,我认为,在2017年,仅凭这两项合规要求就会将90%以上的 互联网金融平台淘汰出局。 事实上,2016年,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经出现了诸多并购案例。而在2017年,互金行业监管趋严,竞争加剧,一些小的平台要 想继续生存下去,会选择投靠大的平台名下,而一些大的平台则会 通过并购、入股等方式,扩大自己的业务范畴,实现多元化经营, 进而壮大平台自身实力。因此,2017年,互金行业内平台相互并购 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趋势四:互联网金融行业或迎来集体转型期 2016年,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及政策规范不断出台,一些互联网 金融平台的原有做法似乎走入死胡同,众多互联网金融平台已经纷 纷寻求转型、升级,核心目标是收缩个人信用类借款战线,准备彻 底摆脱P2P原始标签。

在现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监管体制下,目前我国金控集团母子公司的绩效评价主要有三种模式:首先,财政部对国有金融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绩效评价模式,主要考量其国有资产规模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其次,集团在监管体制的要求下,以关键指标为核心,对不同管控深度的公司,通过董事会或风险管理等方式进行绩效管理,其代表公司主要有:平安集团、中信集团等;最后,是以工商业资本控股金融资产所形成的的金控集团,此类模式对子公司的管控模式较深,易出现合规风险。下面便已一般母子公司绩效评价模式为基础,结合金融企业特点分析金控集团母子公司绩效的评价模式。 一、金融控股集团子公司绩效评价模式选择 (一)母子公司绩效评价模式 母子公司绩效评价模式必须与母子公司管理控制模式相联系和匹配,才能充分发挥母子公司绩效评价的作用。在不同管理控制模式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绩效评价方法、侧重点都有所不同,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绩效评价模式。根据母子公司管理控制模式的划分,存在三种母子公司绩效评价模式:产出绩效评价模式、过程绩效评价模式以及平衡绩效评价模式。母子公司管控模式及其绩效评价模式的关系总结见表 1。 母子公司管理控制体系受到外部环境和母子公司内部环境的影响。 母公司首先必须要权衡影响母子公司管理控制模式的各种因素,然后确定适当的母子公司管理控制模式,最后再选择与母子公司管理控制模式相适应的母子公司绩效评价模式。选择母子公司绩效评价模式需要综合考虑下列几个重要的控制环境因素,详见表 2。

金融控股集团适合采用平衡绩效评价模式,具体原因如下:一是金融控股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一般都是全面控股或者绝对控股,即不属于财务投资,而属于长期投资,因此不适合仅考察子公司产出的产业绩效评价模式;二是虽然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存在较多的关联交易,但实际上并不属于上下游的关系,即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不能够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而且各子公司之间还有严格的防火墙,隶属于不同的分业监管框架,所以母公司尚无法对子公司的经营过程进行全程评价,不适合采用过程绩效评价模式;三是母公司一般对子公司采取“战略管控为主、过程管控为辅”的模式,而且子公司的行业虽相互独立但也可共享集团资源,并可进行某些关联交易,因此可采用平衡绩效评价模式对子公司进行绩效评价,即不仅考核子公司产出,同时还要对子公司的经营过程进行考核。 (四)金融控股集团子公司绩效评价的特点 在确定了金融控股子公司绩效评价模式后,还需考虑金融控股集团的如下特点来设计具体的绩效评价模型:在评价指标方面,适用于子公司绩效考核的共性评价指标过少。金融控股集团下的子公司,由于行业特点突出,评价各行业本身的指标虽然很多,但是能共同用来评价各子公司的指标比较少,这就给横向比较各子公司绩效造成了一定困难。 在评价有效性方面,由于存在子公司与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的关联交易、投入子公司的资源不等同于一般公司等因素,因此对评价指标需进行相应修正。 在评价标准方面,评价标准的选取和确定有一定难度。各子公司虽同属金融行业,但在盈利能力、市场现状、行业监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选用的评价标准需能平衡这些差异。二、金融控股集团子公司绩效评价体系 (一)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的 金融控股集团子公司绩效的评价主体是母公司,具体可由经营管理部和财务部共同承办,或者由计划财务部承办。评价客体是子公司绩效。金融控股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基于以下两方面的目的:一是为制定战略提供信息支持;二是为决策的效果提供校验信息,为管理控制提供反馈信息,从而改善集团内部管理和沟通。 (二)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行业特征和业绩指标,综合设计的评价指标包括核心指标和行业指标。这些指标大致可分为六类,详见表3。其中,收益能力、回报能力、预算执行类的指标属于核心指标,成本能力、发展能力和风险管控类的指标属于行业指标。 表3 金融控股集团子公司绩效评价指标

浅谈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 关键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与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金融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国金融监管体制也不断改革和创新,大型金融机构之间跨国界收购、合并盛行,涌现出许多既从事银行业务,又从事证券、保险业务的多元化金融集团--金融控股公司。目前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已经初具规模,成为我国金融业改革与的新热点,金融控股公司的存在,对我国的金融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金融分业监管体制,这一体制导致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金融风险控制方面更是十分薄弱。因此本文将针对目前金融控股公司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促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更好发展。 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母公司控制和影响下,由银行、证券、保险等两个或两个以上具备独立法人地位的金融机构组成,形成主营金融业务的金融控股集团。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业综合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国家金融自由化、市场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金融控股公司作为多元化经营的金融集团,采取集团控股、联合经营的模式,能够通过法人企业的方式来规避风险。 一、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主要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以光大集团、中信集团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形成的控股集团;第二类是以中银集团为代表的国有商业银行独资或合资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第三类是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产业资本投资形成

的金融控股集团;第四类是以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地方性金融控股集团。 我国的金融企业相对于国际上的大型金融企业,大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业务种类也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客户高效、快捷、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从而缺乏国际竞争力。由于我国实行分业监管,各监管机构各自独立,监管职能并不具备系统的协调合作机制,也不能充分利用金融机构的资源。因此,我们应当不断推动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以增强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说,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渐进的现实选择,是由金融分业向混业过渡的桥梁。二、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金融控股公司属于多元化经营的金融企业集团,能够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实现了金融业务多元化和资产多元化。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金融控股公司复杂的组织结构和宽泛的经营范围使其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问题尤为突出。 (一)关联交易风险 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关联交易是指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各子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发生的资产和负债。一般而言,金融控股公司的关联交易包括资金、产品和信息的相互划拨与传递,相互担保、抵押,为了避税或逃避监管的目的相互转移利润等等。内部关联交易在目前的市场运营中不可避免,它可以降低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效率。但是如果不能对内部关联交易进行有效控制,使其过度发展,就会使风险在公司内部扩散,其对社会的危害远远大于其带来的收益。 (二)信息披露风险 我国目前没有针对金融控股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要求,也没有具体的标准与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