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宋皇帝之刘宋(上)】刘裕的杂谈(二)

【南宋皇帝之刘宋(上)】刘裕的杂谈(二)

【南宋皇帝之刘宋(上)】刘裕的杂谈(二)

刘裕的杂谈(二)

三、寄奴刘裕勇猛善战,声名却为何逊于刘邦,刘备?

初识刘裕,还是在课本上读到辛弃疾老先生的《永遇乐》,讲到这个寄奴的丰功伟绩,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后来就去翻阅了一些刘裕的资料,原来这个卖草鞋的赌徒一点也不简单,同样是卖草鞋,他建立的功业其实是要大过皇叔刘备的;同样是一个赌徒,他的文治武功绝对胜过先人流氓皇帝刘邦。

刘裕还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万人敌其中的一个,曾经孤身一人,一柄单刀,杀入叛军头目孙恩的千余军马中,左右出击,但见得刀光闪闪,不时有叛军人头落地,最后,千余人被刘裕一人一刀,赶得四处逃窜,可以说,刘裕创造了一个奇迹,这种战绩,甚至胜过了三国志中钦定的万人敌,勇冠三军的关羽和张飞。

就是这样一个骁勇善战的猛将,结束晋朝历史,开创刘宋王朝的皇帝,在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中,这样的人物其实为数不多,然而,这个小名寄奴的刘裕却仿佛并不很出名。

我们知道辛弃疾是一个有名的爱国将领,而他本人在年轻时也是胆略过人。曾经只率五十余骁骑,突入叛军城中,活捉叛徒张安国后,全身而退。胆量和气势,远非常人可比。向辛弃疾这样的英雄,能用“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样的溢美之词来赞颂刘裕,可见,这个寄奴确实有一套。而实际上,行伍出身的刘裕,在那个混乱的年代,确实也是战必胜,攻必克,然而,我们纵观历史,却发现,刘裕这个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仿佛像个二线男星,有大红大紫的能耐,却一直无法跻身于一流君主的境界。

同样,民间对他的兴趣也不高,他在民间的地位,不说远不如三国时的割据势力刘皇叔,甚至不如后唐时期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人家还有人给他们画京剧脸谱,还有十三太保传的神乎其神。而刘裕,却仿若一颗流星,匆匆划过,如果不特别注意,就会把他遗忘在记忆深处。

这是为什么呢?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1、同时代的寂寞无敌手。阮藉曾登上广武城头,俯看古战场,发出“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感慨。当然,我这里决没有任何寄奴是竖子之意。我的意思为,在刘裕开始崭头露角的年代,前期的天下豪杰谢安,谢玄,桓温,苻坚,王猛,慕容垂已相应过世或垂垂老矣,北府军统帅刘牢之“一人三反,何以自立”,被迫自杀。刘裕叱咤风云的年代,正是,南北人才凋零的年代。

而刘裕就如一头恶狼,生活在一群绵羊中,自然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然而,就如打牌,如果抓了一手同花顺,自然是碰到炸弹或者葫芦,这局面才精彩,如果只是碰到对子,则平平无奇,没有噱头可言。刘裕没有棋逢对手的机会,是他的幸运,还是他的不幸呢?

2、人生道路不够曲折。虽说都是卖草鞋起家,看看刘皇叔,那个事业发展的,起起落落,就没有长时间稳定过,好不容易夺了荆州,抢了益州,两个兄弟就先后遇害,皇叔颇重情义,愤而起兵,结果被陆逊一把火把精锐烧残。刘皇叔的一生,可谓可歌可泣,可惊可叹。但正因为这样,才给了民间艺术家丰富的灵感,不辞辛苦的为他立传描画。反观寄奴,除了在初期穷困潦倒,甚至赌博欠债被人绑起来痛打外,自从进了北府军,一人一刀,从此一路高歌,捷报频传。这从个人立功创业来看,自然让人可喜可赞,但从艺术价值看,却找不出惊心动魄的对决,不好下手书写,那就干脆不写了。

3、红花找不到对手,绿叶也找不到对手。红花自然是指刘裕,刘裕在当时找不到对手,

宋朝皇帝赵端-宋朝皇帝列表

宋朝皇帝赵端|宋朝皇帝列表 宋朝皇帝赵端 《追鱼传奇》中一直没有提皇帝的名字,并且查遍宋朝皇帝列表及宗室列表没有赵端的名字,给考察皇帝名字和赵端原型带来难处。 还好,追鱼传奇中有一位我们非常熟悉的人物包拯。包拯一直在宋仁宗时期当高官。所以基本上可以确定,追鱼传奇中的皇帝就是宋仁宗赵祯。 那么赵端的原型也好找了,宋仁宗的太子叫赵曙,也就是后来的宋英宗。所以赵端就是赵曙。 根据以下南北宋皇帝列表,宋朝并没有一个名字叫赵端的皇帝。

北宋皇帝 1、太祖赵匡胤:建隆960年-963年十一月; 乾德963年十一月-968年十一月; 开宝968年十一月-976年十二月。 2、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976年十二月-984年十一月; 雍熙984年十一月-987年; 端拱988年-989年; 淳化990年-994年; 至道995年-997年。 3、真宗赵恒:咸平998年--1033年; 景德1004年-1007年; 大中祥符1008年-1016年; 天禧1017年-1021年; 乾兴1022年。 4、仁宗赵祯:天圣1023年-1032年十一月; 明道1032年十一月-1033年; 景佑1034年-1038年十一月; 宝元1038年十一月-1040年二月; 康定1040年二月-1041年十一月; 庆历1041年十一月-1048年; 皇佑1049年-1054年三月; 至和1054年三月-1056年九月; 嘉佑1056年九月-1063年。

5、英宗赵曙:治平1064年-1067年。 6、神宗赵顼:熙宁1068年-1077年; 元丰1078年-1085年。 7、哲宗赵煦:元佑1086年-1094年四月; 绍圣1094年四月-1098年五月; 元符1098年六月-1100年。 8、徽宗赵佶:建中靖国1101年;崇宁1102年-1106年; 大观1107年-1110年; 政和1111年-1118年十月; 重和1118年十一月-1119年二月; 宣和1119年-1125年。 9、钦宗赵桓:靖康1126年-1127年。 南宋皇帝

北宋皇帝列表 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朝皇帝列表及年号

北宋皇帝列表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宋朝皇帝列表及年号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宋朝,一个繁华盛世的王朝,同时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王朝。一提起宋朝,就会想到宋朝的词,其实,除了词,宋朝还有很多优秀的统治者,正是在他们的治理下,才有一个供词人创作的环境。的XX整理了一下宋朝的历代皇帝列表,欢迎阅读。 宋朝皇帝列表 一、宋太祖赵匡胤(北宋) 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宋朝皇帝列表及年号 宋太祖(927—976)即赵匡胤。宋朝创建者(960—976)。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原为后周殿前都点检。建隆元年(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

后周政权,称帝于开封,建宋朝,史称北宋。自建隆三年(963年)起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攻灭荆南等南方割据政权,且在北方要地驻兵防守。又以杯酒释兵权等策,削夺禁军宿将及藩镇兵权。改革官制,以文臣出任州县长官。中央增设副相(参知政事),又使枢密使、三司使分掌兵财,以分相权。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但其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方针,对宋代的“积贫积弱”有较大影响。北宋皇帝列表 以宋太祖为首的宋初领导集团集体发奋图强,励精图治,使宋初的社会经济迅速呈现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宋太祖减轻徭役,赋税专收,以法治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澄清吏治,劝奖农桑,移风易俗等一系列英明决策,不仅尽快医治了200年的战争创伤,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

年四十九岁,在位十六年。北宋皇帝列表 二、宋太宗赵炅 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宋朝皇帝列表及年号 宋太宗赵炅(939—997)。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他曾参加陈桥驿兵变,拥立其兄为帝。继承太祖各个击破割据政权的方针,迫吴越王献土归降,又亲征灭北汉,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但在两次对辽征战失败后,采取消极防守的方针。对内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科举取士制度,建崇文院编《太平御览》等。他注重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统治晚期剥削加重,激起王小波、李顺起义。他背弃了“金匮之盟”,费其弟光美为庶人后杀掉,又费其长子楚王元左为百姓。 宋太宗晚年政治大计循规蹈矩,使宋朝渐渐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给宋代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执政措施,还得从他的继位说起。按照

宋朝皇帝列表及年号

宋朝皇帝列表及年号 宋朝历代皇帝年号一览表 两宋王朝:(公元960~1279年) 北宋:(公元960~1127年) 宋太祖赵匡胤: 公元960年:庚申,建隆元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年,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德七年 公元963年:癸亥,建隆四年,乾德元年,北宋灭荆南 公元965年:乙丑,乾德三年,北宋灭后蜀 公元968年:戊辰,乾德六年,开宝元年 公元969年:己巳,开宝二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九年,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元年

公元971年:辛未,开宝四年,北宋灭南汉 公元975年:乙亥,开宝八年,北宋灭南唐 公元976年:丙子,开宝九年,宋太宗赵炅改为太平兴国元年 宋太宗赵炅(赵匡义): 公元976年:丙子,太平兴国元年,开宝九年 公元978年:戊寅,太平兴国三年,北宋灭吴越 公元979年:己卯,太平兴国四年,北宋灭北汉,五代十国片面完毕。 公元983年:癸未,太平兴国八年,辽景宗耶律贤乾亨五年,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元年 公元984年:甲申,太平兴国九年,雍熙元年 公元988年:戊子,端拱元年

公元990年:庚寅,淳化元年 公元995年:乙未,至道元年 宋真宗赵恒: 公元998年:戊戌,咸平元年 公元1004年:甲辰,景德元年 公元1008年:戊申,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17年:丁巳,天禧元年 公元1022年:壬戌,乾兴元年 宋仁宗赵祯: 公元1023年:癸亥,天圣元年

公元1031年:辛未,天圣九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十一年,辽兴宗耶律宗真景福元年 公元1032年:壬申,天圣十年,明道元年 公元1038年:戊寅,景祐五年,宝元元年 公元1040年:庚辰,宝元三年,康定元年 公元1041年:辛巳,康定二年,庆历元年 公元1049年:己丑,皇祐元年 公元1054年:甲午,皇祐六年,至和元年 公元1055年:乙未,至和二年,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二十四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元年 公元1056年:丙申,至和三年,嘉祐元年

宋朝历代皇帝年号一览表

宋朝历代皇帝年号一览表 两宋王朝:(公元960~1279年) 北宋:(公元960~1127年) 宋太祖: 公元960年:庚申,建隆元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年,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德七年公元963年:癸亥,建隆四年,乾德元年,北宋灭荆南 公元965年:乙丑,乾德三年,北宋灭后蜀 公元968年:戊辰,乾德六年,开宝元年 公元969年:己巳,开宝二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九年,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元年公元971年:辛未,开宝四年,北宋灭南汉 公元975年:乙亥,开宝八年,北宋灭南唐

公元976年:丙子,开宝九年,宋太宗赵炅改为太平兴国元年 宋太宗(赵匡义): 公元976年:丙子,太平兴国元年,开宝九年 公元978年:戊寅,太平兴国三年,北宋灭吴越 公元979年:己卯,太平兴国四年,北宋灭北汉,五代十国片面完毕。 公元983年:癸未,太平兴国八年,辽景宗耶律贤乾亨五年,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元年公元984年:甲申,太平兴国九年,雍熙元年 公元988年:戊子,端拱元年 公元990年:庚寅,淳化元年 公元995年:乙未,至道元年

宋真宗: 公元998年:戊戌,咸平元年 公元1004年:甲辰,景德元年 公元1008年:戊申,大中祥符元年 公元1017年:丁巳,天禧元年 公元1022年:壬戌,乾兴元年 宋仁宗: 公元1023年:癸亥,天圣元年 公元1031年:辛未,天圣九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十一年,辽兴宗耶律宗真景福元年公元1032年:壬申,天圣十年,明道元年 公元1038年:戊寅,景佑五年,宝元元年

公元1040年:庚辰,宝元三年,康定元年 公元1041年:辛巳,康定二年,庆历元年 公元1049年:己丑,皇佑元年 公元1054年:甲午,皇佑六年,至和元年 公元1055年:乙未,至和二年,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二十四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元年公元1056年:丙申,至和三年,嘉佑元年 宋英宗: 公元1064年:甲辰,治平元年 宋神宗: 公元1068年:戊申,熙宁元年

南宋末代皇帝的绝唱

岭南文化写真:湛江硇洲岛南宋末代皇帝的绝唱 中新社湛江4月25日电题:走进湛江硇洲岛凭吊南宋末代皇城 中新社记者梁盛 方圆不足60平方公里的广东湛江硇洲岛,被誉为中国南海的“香格里拉岛”,孤悬于雷州半岛东部海面,危崖壁立,惊涛拍岸,震撼海天。就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岛,却是南宋末代皇城,它见证了一个王朝最后的覆灭。 23日至24日,记者随团到硇洲岛采风,依稀可见宋代古墙残迹。据当地政府官员介绍,作为广东省著名大渔港,如今的硇洲岛,不仅海产丰富,盛产闻名世界的硇洲鲍鱼、龙虾、海参等名贵水产,还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其中仅存亮村渔家乐,每日就接待2000多名游客。 据史料记载,宋德佑二年(1276年),蒙古兵攻入临安,俘虏恭帝而去,宰相陈宜中遂在福州与大臣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拥立一同南逃的8岁益王赵昰为端宗帝。之后,南宋官兵被元兵一路追逐,福州、泉州、潮州相继沦陷,端宗一行只好向广东雷州半岛方向逃生,并在其东海面的硇洲岛驻扎。因在海上逃亡时遭遇风暴,端宗溺水,不久后便在硇洲病逝,时年未满11岁。 端宗死后,陆秀夫在其灵柩前拥立年仅7岁的卫王爷赵昺做皇帝,举行登基仪式,随后在硇洲大兴土木,建造行宫,使原先荒凉的孤岛变身“皇城”。 可惜硇洲只是小岛,进不足攻,退不足守。赵昺登基不到一年,由于粮尽难以补给,孤立无援的宋军只好转移新会崖山。次年,元兵破崖山,陆秀夫抱少帝投海,成为南宋王朝的绝唱。 世事幻变,沧海桑田。目前,与海南国际旅游岛隔海相望的硇洲岛,已成为湛江的海上门户,从湛江港出入东南亚、欧洲、非洲、澳洲和美洲的船只,必经硇洲,或补充供给,或海陆中转,或稍作停留,其作用尤显重要。 此外,硇洲岛除了“宋皇村”、“宋皇井”等宋代古迹,其他的人文景观还很多,如与伦敦灯塔、好望角灯塔齐名的世界著名三大灯塔之一的硇洲古灯塔、那晏湾的海崖火山岩礁、存亮村的火山岩滩岸等,游客不仅可以在海边闲情烧烤,沙滩篝火狂舞,黑石滩探秘,坐船出海钓鱼,品尝生猛海鲜,入住渔家旅馆,还可以领略由当地村民演绎的带有浓厚咸水渔家风情的《存亮湾之歌》。(

宋朝皇帝列表及皇后 宋朝皇后相关简介

宋朝皇帝列表及皇后宋朝皇后相关简介 宋宣祖武昭皇帝赵弘殷(追尊) 1.昭宪皇后——杜夫人(?—961年6月),正室、皇太后、初谥明宪皇后,生赵光继、陈国长公主、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 宋太祖大孝皇帝赵匡胤(960年—976年在位) 1.孝惠皇后——贺夫人(929年—958年),贺氏,开封人,宋太祖的第一位妻子。 944年(后晋开运初年),赵弘殷(宋太祖父)为太祖迎聘贺氏;956年(后周显德三年),太祖任官定国军节度使,贺氏封为会稽郡夫人,贺氏生魏国大长公主、鲁国大长公主、魏王赵德昭;958年(后周显德五年),贺氏逝世,年三十。 太祖登基后,在962年(建隆三年)四月,追封贺氏为皇后。964年(乾德二年)三月,上谥孝惠皇后。四月,葬安陵西北,神主享于别庙。宋神宗时,与宋太祖孝章皇后、淑德皇后,宋真宗章怀皇后并祔太庙。 2.孝明皇后——王皇后(942年—963年)(960年—963年12月为皇后),继室、皇后。 孝明皇后王氏,邠州新平人。958年(后周显德五年),宋太祖在第一任妻子贺氏逝世后,迎娶王氏为继室,宋太祖当时为殿前检点校,王氏为人“恭勤不懈,仁慈御下”。后来,后周世宗赐王氏冠帔,封为琅邪郡夫人。 太祖即位,960年(建隆元年)八月,册王氏为皇后。她常服宽衣,佐御膳,善弹筝鼓琴,早上起床,便会诵读佛书。王皇后事奉杜太后至孝。生子女三人,皆夭。乾德元年十二月崩,年二十二。 二年四月,葬安陵之北。神主享于别庙。太平兴国二年,祔享太庙。 3.孝章皇后——宋皇后(952年—995年)(968年2月—995年4月28日为皇后)。 宋太祖孝章皇后宋氏,河南洛阳人,左卫上将军、忠武军节度使宋偓(926-989年)之长女,生母为后汉永宁公主(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女)。宋偓是后唐庄宗外孙,其生母为后唐义宁公主。

宋代皇帝世系表

北宋皇帝(赵) 庙号谥号本名曾用名即位名在世时间年号在位时间帝陵 宋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 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赵匡胤——927年-976年建隆乾德开宝960年-976年永昌陵 宋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赵匡义赵光义赵炅949年-997年太平兴国雍熙端拱、 淳化至道 976年-997年永熙陵 宋真宗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 武定圣章元孝皇帝 赵德昌 赵元休 赵元侃 赵恒968年-1022年 咸平景德大中祥符 天禧乾兴 997年-1022年永定陵 宋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 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赵受益—赵祯1010年-1063年 天圣明道景祐宝元 康定庆历皇祐至和 嘉祐 1022年-1063年永昭陵 宋英宗体干应历隆功盛德宪文 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赵宗实—赵曙1032年-1067年治平1063年-1067年永厚陵 宋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 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赵仲针—赵顼1048年-1085年熙宁元丰1067年-1085年永裕陵 宋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 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赵佣—赵煦1076年-1100年元祐绍圣元符1085年-1100年永泰陵 宋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 仁德慈宪显孝皇帝 赵佶——1082年-1135年 建中靖国崇宁大观 政和重和宣和 1100年-1125年永佑陵 宋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赵亶赵烜赵桓1100年-1156年靖康1125年-1127年永献陵 南宋 庙号谥号本名曾用名即位名在世时间年号统治时间 宋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 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赵构——1107年-1187年建炎绍兴1127年-1162年永思陵 —正安皇帝 元懿太子 赵旉——1127年-1130年明受1130年 宋孝宗寿皇绍统同道冠德昭功 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赵伯琮 赵瑗 赵玮 赵眘1127年-1194年隆兴乾道淳熙1162年-1189年永阜陵 宋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 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赵惇——1147年-1200年绍熙1189年-1194年永崇陵 宋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 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赵扩——1168年-1224年庆元嘉泰开禧嘉定1194年-1224年永茂陵 宋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 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赵与莒赵贵诚赵昀1205年-1264年 宝庆绍定端平嘉熙 淳祐宝祐开庆景定 1224年-1264年永穆陵 宋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赵孟启赵孜赵禥1240年-1274年咸淳1264年-1274年永绍陵宋恭宗孝恭懿圣皇帝赵显——1271年-1323年德祐1274年-1276年 宋端宗裕文昭武愍孝皇帝赵是——1268年-1278年景炎1276年-1278年永福陵—卫王赵昺——1271年-1279年祥兴1278年-1279年

宋朝皇帝列表与简介

宋朝皇帝列表与简介 宋朝——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归德军驻扎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次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即位,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定都汴梁(今开封),靖康年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徽宗第九子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 宋太祖(927—976)即赵匡胤。宋朝创建者(960—976)。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原为后周殿前都点检。建隆元年(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后周政权,称帝于开封,建宋朝,史称北宋。自建隆三年(963年)起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攻灭荆南等南方割据政权,且在北方要地驻兵防守。又以杯酒释兵权等策,削夺禁军宿将及藩镇兵权。改革官制,以文臣出任州县长官。中央增设副相(参知政事),又使枢密使、三司使分掌兵财,以分相权。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但其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方针,对宋代的“积贫积弱”有较大影响。 宋太宗(939—997)北宋皇帝(976—997)。名赵炅。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他曾参加陈桥驿兵变,

拥立其兄为帝。继承太祖各个击破割据政权的方针,迫吴越王献土归降,又亲征灭北汉,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但在两次对辽征战失败后,采取消极防守的方针。对内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科举取士制度,建崇文院编《太平御览》等。他注重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统治晚期剥削加重,激起王小波、李顺起义。他背弃了“金匮之盟”,费其弟光美为庶人后杀掉,又费其长子楚王元左为百姓。997年,病逝于汴京万授殿,终年五十九岁。 宋真宗(968—1022)北宋皇帝(997—1022)。名赵恒,原名赵德昌,太宗第三子。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寿王。后立为太子。统治前期的咸平、景德年间因勤于政事, 经济发展,号称治世。但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进犯澶州,真宗亲征,澶渊之役订城下之盟,开创纳岁币求和苟安的先例,以物质换取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后期任用王钦若大兴祥瑞,东封泰山,西祀汾阳,又广建佛寺道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激化.1022年病逝于忭京宫中延庆殿,终年五十五岁,在位二十五年,葬于永定陵。 宋仁宗(1010—1063)北宋皇帝(1022—1063)。名赵祯, 原名受益。真宗子。其即位时只有十三岁,由章献太后垂帘听政,十余年后亲政,他的统治开始较为节俭。但对西夏战争屡败,被迫以“岁赐” 银、绢、茶妥协,对辽也以增纳岁币求和。土地兼并及冗宫、冗兵、冗费现象日益严重,虽起用范仲淹等进行改革,

古代唐宋元明清皇帝的列表

唐朝 618--9O7 李姓建都:长安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一、高祖渊 9年。 二、太宗世民 23年。 三、高宗治 34年。 四、中宗显 1年。 五、武则天 21年。 六、中宗(复辟) 5年。 七、睿宗旦 3年。 八、玄宗隆基 43年。 九、肃宗亭 7年。 十、代宗豫 17年。 十一、德宗适Kuò 26年。 十二、顺宗诵 1年。 十三、宪宗纯 l5年。 十四、穆宗恒 4年。 十五、敬宗湛 2年。 十六、文宗昂 14年。 十七、武宗炎 6年。 十八、宣宗忱 13年。 十九、懿宗漼 14年。

二十、僖宗儇 15年。 二十一、昭宗晔 16年。 二十二、哀帝祝 3年。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顼xū,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1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shèn,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昺,祥兴,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十一帝.奇渥温氏 一、世祖忽必烈,年号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年号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海山,年号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年号皇庆,在位 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年号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 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 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 1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元史》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1206--1368),通称元朝。

宋朝开国皇帝 宋朝皇帝列表

宋朝开国皇帝宋朝皇帝列表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960年—976年在位,共16年。 宋朝开国皇帝,涿州(今河北涿县)人。 原来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建隆元年(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后周政权,称帝于开封,建宋朝,史称北宋。 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统一全国。 但其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方针,对宋代的积贫积弱有较大影响。 谥号: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葬于今河南巩义宋陵朝代故事:陈桥兵变、杯酒释兵。 宋太宗赵炅(939年—997年)976年—997年在位,共21年。 太祖弟弟,最初名叫匡义,后改为光义,即位后改名炅。 他曾参加陈桥驿兵变,拥立其兄为帝。 继承太祖各个击破割据政权的方针,978年吴越王投降,979年,北汉王投降,但在两次对辽征战失败后,采取消极防守的方针。 对内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科举取士制度,建崇文院编《太平御览》等。 病死,终年59岁。 谥号: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葬于今河南巩义宋陵。 宋真宗赵恒(968年—1022年)997年—1022年在位,共25年。 原名赵德昌,太宗第三子。 前期颇勤于政事。

宋朝开国皇帝但在军事上却无所作为,不顾寇准等反对,与辽国议和,签定澶渊之盟,每年向辽国进贡。 后期任用王钦若大兴祥瑞,东封泰山,西祀汾阳,又广建佛寺道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宋真宗时,发行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1022年病逝终年五十五岁,谥号: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葬于今河南巩义宋陵。 朝代故事:澶渊之盟。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1022年—1063年在位,共41年。 原名受益,真宗第六个儿子。 其即位时只有12岁,由章献太后垂帘听政,1033年亲政,他在军事,政治均无大作为,与西夏交战战败,起用范仲淹变法也失败,但在位期间国家比较安定。 1063年,病逝,终年五十四岁。 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葬于今河南巩义宋陵。 朝代故事:狸猫换太子。 宋英宗赵曙(1032年—1067年)1063年—1067年在位,共4年。 太宗曾孙,濮王允让第十三个儿子。 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任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宝。 病逝,时年36岁。

宋代十八位皇帝简介

宋代十八帝简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宋初为了避免唐代末期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宋真宗、宋 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造成了靖康之耻,北 宋灭亡。赵构在江南建立了南宋。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著 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 相对而言,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 代之一,据历史学者研究,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 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宋朝的文化亦得到了长足发展,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 重道之风;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较开明,对忤旨或党政失势 的刑罚极少;宋太祖的祖训更曾立誓要求其子孙永远不得杀害文人,文人在宋朝地位得到空前的提升。终宋一代更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 和地方割据,兵变、民变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人 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250万增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11275万。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盛 唐以后又一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代。 1、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原 为后周大将,掌管殿前禁军。960年元月,殿前禁军于京城汴梁(今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哗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 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赵匡胤在 位期间,先后灭亡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致力于统一;于961年及969年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 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年49岁,在位16年。由于北宋中期的笔记《续湘山野录》记载了“烛影斧声”事件,暗示赵匡胤 之死是由赵光义所加害。加上帝位非由其子继承,而是由三弟赵光 义登基垂统,违反宗法继承原则,使得史家认为赵匡胤的死因并不 单纯,成为千古之谜。

宋朝皇帝列表

宋朝皇帝列表 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960年—976年在位,共16年。 宋朝开国皇帝,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原来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建隆元年(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后周政权,称帝于开封,建宋朝,史称北宋。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统一全国。但其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方针,对宋代的“积贫积弱”有较大影响。谥号: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葬于今河南巩义宋陵朝代故事:陈桥兵变、杯酒释兵。 宋太宗赵炅(939年—997年)976年—997年在位,共21年。 太祖弟弟,最初名叫匡义,后改为光义,即位后改名炅。他曾参加陈桥驿兵变,拥立其兄为帝。继承太祖各个击破割据政权的方针,978年吴越王投降,979年,北汉王投降,但在两次对辽征战失败后,采取消极防守的方针。对内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科举取士制度,建崇文院编《太平御览》等。病死,终年59岁。谥号: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葬于今河南巩义宋陵。 宋真宗赵恒(968年—1022年)997年—1022年在位,共25年。 原名赵德昌,太宗第三子。前期颇勤于政事。但在军事上却无所作为,不顾寇准等反对,与辽国议和,签定“澶渊之盟”,每年向辽国进贡。后期任用王钦若大兴祥瑞,东封泰山,西祀汾阳,又广建佛寺道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宋真宗时,发行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1022年病逝终年五十五岁,谥号: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葬于今河南巩义宋陵。朝代故事:澶渊之盟。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1022年—1063年在位,共41年。 原名受益,真宗第六个儿子。其即位时只有12岁,由章献太后垂帘听政,1033年亲政,他在军事,政治均无大作为,与西夏交战战败,起用范仲淹变法也失败,但在位期间国家比较安定。1063年,病逝,终年五十四岁。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葬于今河南巩义宋陵。朝代故事:狸猫换太子。 宋英宗赵曙(1032年—1067年)1063年—1067年在位,共4年。 太宗曾孙,濮王允让第十三个儿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任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宝。病逝,时年36岁。谥号: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葬于今河南巩义宋陵,陪葬有高后、狄青、杨延昭等。

宋代皇帝顺序列表

宋代皇帝(按顺序整理,含人物介绍) 一、赵匡胤 本名赵匡胤 不称香孩儿、赵九重、赵玄郎、赵元朗、艺祖、宋太祖,字号字元朗 所处时代五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洛阳夹马营 出生时刻927年3月21日 去世时刻976年11月14日 要紧作品《咏初日》 要紧成就建立宋朝,结束五代十国战乱局面,差不多完成统一,赎回燕云十六州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初谥) 庙号太祖 陵墓永昌陵 在位时刻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 年号建隆、乾德、开宝籍贯涿郡 二、赵光义 本名赵光义 不称赵炅、赵匡义,字号字廷宜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开封府浚仪县崇德北坊护圣营官舍 出生时刻939年 去世时刻997年 要紧作品《御制诗文》 要紧成就灭北汉,差不多完成全国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庙号宋太宗陵寝永熙陵 在位时刻公元976年登基(在位21年) 年号太平兴国、雍熙、淳化、端拱谥号宋神功圣德文武帝 三、赵恒 本名赵恒 不称赵德昌、赵元休、赵元侃、宋真宗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东京开封府第 出生时刻968年12月23日 去世时刻1022年3月23日 要紧作品《励学篇》《先天太后之赞碑》等 要紧成就咸平之治、澶渊之盟 信仰道教 庙号真宗

谥号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陵墓永定陵 在位时刻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年号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 重要事件东封西祀等 名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四、赵祯 本名赵祯 不称赵受益、宋仁宗、仁祖、神文皇帝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东京开封府 出生时刻1010年5月30日 去世时刻1063年4月30日 要紧作品《尊道赋》《御制集》 要紧成就仁宗盛治、节俭爱民 信仰道家 性格天性仁孝、宽厚和善 庙号仁宗 陵墓永昭陵 在位时刻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年号1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 年号2庆历、皇祐、至和、嘉祐 重要事件庆历新政、宋夏战争、重熙增币等 相关典故狸猫换太子 五、赵曙 本名赵曙 不称赵宗实、宋英宗 所处时代宋代 民族族群宋人(汉族) 出生地东京(开封府) 出生时刻1032年2月16日 去世时刻1067年1月25日 要紧成就命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 在位时刻公元1063年登基(在位5年) 庙号宋英宗 陵墓永厚陵 年号治平朝代北宋 谥号宋宪文肃武宣孝帝 六、赵顼

古诗宋朝皇帝列表翻译赏析

古诗宋朝皇帝列表翻译赏析 宋朝——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归德军驻扎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次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即位,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定都汴梁(今开封),靖康年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徽宗第九子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 宋太祖(927—976)即赵匡胤。宋朝创建者(960—976)。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原为后周殿前都点检。建隆元年(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后周政权,称帝于开封,建oRg宋朝,史称北宋。自建隆三年(963年)起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攻灭荆南等南方割据政权,且在北方要地驻兵防守。又以杯酒释兵权等策,削夺禁军宿将及藩镇兵权。改革官制,以文臣出任州县长官。中央增设副相(参知政事),又使枢密使、三司使分掌兵财,以分相权。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但其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方针,对宋代的“积贫积弱”有较大影响。 宋太宗(939—997)北宋皇帝(976—997)。名赵炅。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他曾参加陈桥驿兵变,拥立其兄为帝。继承太祖各个击破割据政权的方针,迫吴越王献土归降,又亲征灭北汉,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但在两次对辽征战失败后,采取消极防守的方针。对内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科举取士制度,建崇文院编《太平御览》等。他注重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统治晚期剥

削加重,激起王小波、李顺起义。他背弃了“金匮之盟”,费其弟光 美为庶人后杀掉,又费其长子楚王元左为百姓。997年,病逝于汴京万授殿,终年五十九岁。 宋真宗(968—1022)北宋皇帝(997—1022)。名赵恒,原名赵 德昌,太宗第三子。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寿王。后立为太子。统治前期的咸平、景德年间因勤于政事, 经济发展,号称治世。但景德元 年(1004年)辽国进犯澶州,真宗亲征,澶渊之役订城下之盟,开创 纳岁币求和苟安的先例,以物质换取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后期任用王钦若大兴祥瑞,东封泰山,西祀汾阳,又广建佛寺道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激化1022年病逝于忭京宫中延庆殿,终年五十五岁,在位二十五年,葬于永定陵。 宋仁宗(1010—1063)北宋皇帝(1022—1063)。名赵祯,原名受益。真宗子。其即位时只有十三岁,由章献太后垂帘听政,十余年后亲政,他的统治开始较为节俭。但对西夏战争屡败,被迫以“岁赐”银、绢、茶妥协,对辽也以增纳岁币求和。土地兼并及冗宫、冗兵、冗费现象日益严重,虽起用范仲淹等进行改革,但结果失败。但总的来说,仁宗在位期间国家比较安定,1063年,仁宗病逝于宫中福宁殿,终 年五十四岁。据《宋史》载,其母李氏生仁宗后,被刘德妃窃为己子,仁宗即位后,仍认刘后为生母,李氏临死也没敢母子相认。刘后死后,仁宗才知道内情,追封李氏为皇太后。后人根据这段历史编写了《狸猫换太子》。 宋英宗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

12宋朝皇帝列表简介地图

宋朝皇帝列表 宋朝历代皇帝顺序庙号年号谥号名字在位时间第一位宋太祖建隆/乾德/开宝至明大孝皇帝赵匡胤960年—976年 第二位宋太宗端拱/淳化/至道大明广孝皇帝赵匡义/赵光义976年—997年 第三位宋真宗咸平//天禧/乾兴章圣元孝皇帝赵恒997年—1022年第四位宋仁宗嘉祐睿哲明孝皇帝赵祯1022年—1063年第五位宋英宗治平睿圣宣孝皇帝赵曙1063年—1067年第六位宋神宗熙宁/元丰钦仁圣孝皇帝赵顼1067年—1085年第七位宋哲宗元祐/绍圣/元符齐圣昭孝皇帝赵煦1085年—1100年第八位宋徽宗重和/宣和宪慈显孝皇帝赵佶1100年—1125年第九位宋钦宗靖康顺德仁孝皇帝赵桓1125年—1127年第十位宋高宗建炎/绍兴昭仁宪孝皇帝赵构1127年—1162年第十一位宋孝宗隆兴/乾道/淳熙明圣成孝皇帝赵昚1162年—1189年第十二位宋光宗绍熙圣哲慈孝皇帝赵惇1189年—1194年第十三位宋宁宗嘉泰/开禧/嘉定圣睿恭孝皇帝赵扩1194年—1224年第十四位宋理宗宝祐/开庆/景定圣明安孝皇帝赵昀1224年—1264年第十五位宋度宗咸淳明武景孝皇帝赵禥1264年—1274年第十六位宋恭宗德祐孝恭懿圣皇帝赵隰1274年—1276年第十七位宋端宗景炎昭武愍孝皇帝赵昰1276年—1278年第十八位宋末帝祥兴卫王赵昺1278年—1279年 宋朝简介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宋太祖建国时为避免唐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悲剧,遂采取重内轻外和重文抑武的国家政策。影响所及长远,一方面宋朝内部安定而少有内乱,有利于经济发展与文化的繁荣;但另一方面也因此导致武力积弱不敌北方外敌。不过相对而言,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朝皇帝简介: 一、北宋: 1、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2、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

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59岁的宋太宗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3、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宋,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历史上称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真宗后期,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4、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3岁。在位四十一年。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而对外战争却又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

北宋皇帝列表北宋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北宋皇帝列表北宋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由赵匡胤建立,建都开封,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以来四分五裂的局面,统治黄河中下游流域及以南一带广大地区,实现中国大部统一。到公元1127年政权南迁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北宋 公元960年,后周政权的都点检赵匡胤在出兵北伐的途中,发动了政变,迫使周恭帝退位,建立了宋王朝,史称“北宋”,这就是著名的“陈桥兵变”。 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但由于与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的强大,使北宋政权一直处于外族的危胁之中。 北宋皇帝则是指由宋太祖赵匡胤开始,直至宋钦宗赵桓,共九个皇帝。 北宋历国127年,经9帝,公元1127年,金军又一次攻打开封,并掠去徽、钦二帝及大量财物,史称“靖康之变”。至此,北宋王朝宣告灭亡。 北宋最后一个皇帝是是宋钦宗 一、宋太祖(赵匡胤) 谥号: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庙号:太祖 帝名:赵匡胤 辈份:第一代 在位:960——976(16年) 生卒:927——976(49岁) 皇考:赵弘殷(第二子) 生母:杜氏 年号:建隆(960——963) 乾德(963——968) 开宝(968——976) 陵墓:永昌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宋太祖(927—976)历朝历代的政变事件屡见不鲜。“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是由后周禁军最高统帅赵匡胤发起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宋朝的经济和文化之所以能够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与赵匡胤的治国之道有密切的关系。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他对待权臣刚柔并济,怀柔安抚,很好的解决了天下统一后的军权问题,永不消逝的英雄——赵匡胤。 二、宋太宗(赵匡义)

宋朝历任皇帝简介

【宋朝历任皇帝简介】 赵匡胤:太祖,(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后唐明宗天成二年~开宝九年),字元朗,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赵弘殷次子。 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 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16年。 年号:建隆,乾德,开宝 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赵炅:太宗(939年-997年\后晋高祖天福四年~至道三年),字廷宜,赵弘殷第三子。 因避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赵炅。 年号: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永熙陵。 赵恒:真宗(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开宝元年~乾兴元年二月),太宗第三子,母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元休、元侃。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 至道元年(995年),立为太子,改名恒。 至道三年(997年),即位。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 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 年号: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 谥号: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于永定陵;后累加谥至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赵祯:仁宗(1010年-1063年\大中祥符三年~嘉祐八年),真宗第六子,生母李宸妃,初名受益。 天禧二年(1018年)立为太子,改名赵祯。 在位期间一度推行“庆历新政”,但并未克全功。 年号: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嘉祐 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庙号仁宗,葬于永昭陵。 赵曙:英宗(公元1032年2月16日-公元1067年1月25日\明道元年~治平四年),太宗曾孙,商王元份孙,濮王允让第十三子,仁宗养子,原名宗实。 嘉祐七年(1062年),立为皇子,改名赵曙,封巨鹿郡公。 年号:治平 谥号: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庙号英宗,葬于永厚陵(今河南巩义孝义堡)。元丰六年(1083年)十一月加谥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赵顼:神宗(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庆历八年~元丰八年),英宗长子,生母宣仁圣烈高皇后,初名仲鍼,生于濮安懿王宫邸睦亲宅。 治平元年(1064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立为太子。

北宋朝皇帝列表

北宋朝皇帝列表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继五代十国之后的一个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建都于汴梁(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本文是北宋朝皇帝列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927;976)赵匡胤,汉族,历朝历代的政变事件屡见不鲜,“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是由后周禁军最高统帅赵匡胤发起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宋朝的经济和文化之所以能够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与赵匡胤的治国之道有密切的关系。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他对待权臣刚柔并济,怀柔安抚,很好的解决了天下统一后的军权问题,永不消逝的英雄;;赵匡胤。 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939年;997年)赵炅,汉族,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太宗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岁,比秦王太宗像赵廷美大8岁。22岁时,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其兄赵匡胤为帝,曾参与太祖统一四方的大业。太祖驾崩,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是为太宗,在位共21年(976~997),59岁去世,是宋朝的第二个皇帝。 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赵恒图册宋真宗(968-1022)997年即位,在位25年真宗赵恒是太宗第三子,“性好学”,前期颇勤于政事。公元1004年,真宗签定“澶渊之盟”,每年向辽国进贡,澶渊之盟后的100多年里,宋辽之间维持着和平局面,另外,宋辽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宋真宗时,经济迅速发展,发行“交子”,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1010-1063)1022年即位,在位41年。原名受益,真宗第六子。仁宗即位时才12岁,由皇太后垂帘听政,1033年亲政,仁宗任用范仲淹等贤臣,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虽改革失败,但同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为随后的王安石变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仁宗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颇能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古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是当时的偶像皇帝。仁宗死于1063年,举国哀悼,死时讣告送到敌对国家辽国,竟然“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握着使者的手号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宋英宗;;赵曙 宋英宗赵曙(1032-1067)汉族,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