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研究培养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各方面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试图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出发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做一些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研究生是社会中最为突出的社会群体,他们强调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具有他人所无法代替的价值和意义。目前对于这个特殊而又独立的社会群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了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众多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认识到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方面避开了现代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另一方面忽略了研究生也是属于青年群体,有青年共有的本质和根本需求。

一、把握研究生自身特点

(一)主体差异性

随着高校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生源广泛,其文化层次呈现多样性,在年龄、职务、经历上跨度大,有着不同的学习经历和职业经历,价值观念分歧也更多。因此,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思维方式、个人行为、性格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自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主体差异性特征明显。

(二)价值取向现实性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学业竞争、生存压力、择业竞争等现实问题使他们的人生理想日益务实,十分关心自己的前途和个人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精英意识、参与意识和成才意识[1]。研究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更为现实。有些研究生尚未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能用辩证的、全面的和历史的方法去看待当前的社会现实。研究生政治上积极向上,但部分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信仰共产主义的动机减少,而为了“谋求好职业而增加就业竞争力”和“为了更好地发挥个人专长”的动机增多。随着就业范围的大大拓展,国家机关不再是学生选择的热门,企业特别是外企成为研究生就业的首选。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大部分的研究生将个人发展机会列为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为薪酬和地区。

(三)政治热情高而又带有盲目性

研究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一部分,思想活跃,充满朝气,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自信心强,力求有所作为,他们民主意识强烈,积极要求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以便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是,普遍缺乏政治经验,法律观念和规范意识淡薄。虽有个别具有较为丰富社会经验的研究生思想成熟,能辩证地分析、认识客观现实,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自觉地将自己的成才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结合起来,但就大多数研究生而言,尚未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模式。他们乐于吸收外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也易

受他人影响,难于理智地分析判断社会现状,往往凭感情定好坏,思想波动性大。如果没有正确目标的指引、教育者的科学指导和管理者的规范管理,部分学生容易出现偏差。(四)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的渐近性

研究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形成受本科阶段的影响较大,此外,受家庭、社会、大众媒体(尤其是网络)、校园文化等因素影响较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其形成过程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需要持续引导和不断规范。大部分研究生年龄偏大,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复杂的人际关系形成了他们对事物独特的看法,这些看法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改变。

二、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一)学校方面

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不够重视。往往学校只重视学术研究、专业素质、科研成果等学术领域。“重学术研究、轻思想道德修养”的现象在众多高校中普遍存在。研究生培养单位普遍将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上,认为学术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就是研究生阶段的最重要成就,而忽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从培养单位的重视程度、人员物资的配备、教育规划等方面看,常常处于本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附属地位[2]。

(二)导师方面

虽然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是以研究生自己学习为主,老师辅导为辅,但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目前的状况看,部分研究生导师对自己肩负的责任认识不清或者说不够到位,往往注重学生的业务学习,轻视德育工作。认为自己与研究生的关系只是一种学术上的传承关系,在培养工作中更多地注重学术指导,忽视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加之导师一般工作比较忙,科研任务比较重,本身压力很大,与学生见面的时间少,缺乏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放松了对研究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3]。

(三)社会环境方面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各种社会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和分散化的发展趋势。全社会范围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化。研究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其价值观、思想意识等都会受到多元化社会意识的影响,使得高校研究生的价值观念发生很大变化,一些学生考虑自己较多,对社会责任、义务和贡献考虑较少[7]。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信息的可控性,研究生有了更多的途径获取信息,网络资源虽然丰富,但是网上虚假信息、文化垃圾也屡见不鲜,研究生的思想意识,往往受网络媒体的影响。

(四)研究生自身特点

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但他们的人员结构相对复杂,年龄参差不齐、培养目标定位较高、学习任务逐步转化等。这些因素决定了研究生在生活、学习等各个领域内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心理独立,思想趋于成熟稳定,但研究生注重研究查资料搞科研,做实验攻项目,独处时间多,活动少,缺乏思想交流,集体组织性差;2.思维方式多样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造成了研究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心理浮躁,功利性强。在当今经济条件下,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生活的多姿,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在校大学生[4]。

三、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搭建信息网络平台,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单靠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已不能适应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手机的普及,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工作渠道。要加强校报广播

台、电视、校园网、宣传栏等高校新闻宣传媒体的建设和利用,充分发挥高校新闻宣传媒体作用,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培养人、塑造人中的新型载体和重要手段的作用,注重利用校园网络对研究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学术创新。

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制度环境是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学术创新的重要条件。一方面,各种学术活动有待进一步开放,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探讨,以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层次,激起研究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另一方面,对研究生的行为规范尤其是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建设还应完善。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其道德情操、学术忠诚和学术进步提供全方位的制度保障和引导教育,减少和遏制学术浮躁、学术不端、学术腐败行为,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为其日后的学术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5]。(三)探索有效途径,建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基地”。

积极探索“助教、助研、助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建立以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就业指导等内容的实践基地,创造条件,提供平台,支持研究生参加导师研发项目,提高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意识,积累“准”社会经验和“准”工作经验,发挥研究生群体在科研和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为毕业顺利过渡做好准备。

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将“四学”即“学知(Learning to know)”、“学做(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做人(learning to be)”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目前社会需求和研究所特点都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迫切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侧面上反映出思想工作的效果。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其综合素质的养成,应体现为“在成为某个学科领域的专门人才的同时,学会做事、做人,学会塑造健全的人格,成为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形象好的‘三有一好’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金军.浅析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趋势与对策[J].思想政治研究,2006,(3).

[2]曾宪.关于改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职业时空,2008(11):73.

[3] 田杨萌.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电力教,2008(11):27-28.

[4] 宋晋玲,蒙冰峰.研究生特征分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7).

[5] 曾长秋,李雪.在培养机制改革中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9(1):38-40.

作者介绍:

郑州大学文学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