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鲜活农产品流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年鲜活农产品流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年鲜活农产品流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年鲜活农产品流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鲜活农产品流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鲜活农产品流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流通,使鲜活农产品在流通过程增值,降低其生产与流通成本,是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效益的重要途径。解决好鲜活农产品流通问题,有利于提高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农业经济一体化、集约化经营,最终提高鲜活农产品流通效益,达到建立现代化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目的。

一、河北省鲜活农产品流通现状

(一)多样化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互补发展。经由批发(农贸)市场的多环节流通渠道,在很大程度上是鲜活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后市场自发形成和选择的结果,适应了现阶段我县农业生产分散、规模小的特点,在鲜活农产品流通中的带动和服务作用逐步显现。以青龙县为例,目前全县70%的蔬菜是经由批发市场逐级向下销售的。与此同时,“农超对接”等新型流通模式初现,大大减少了流通环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流通成本,但从实践看,目前还只是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的补充。

(二)多元化的鲜活农产品市场主体快速发展。以青龙县为例,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XX年底,全县注册登记的合作社数量为139个,在组织农民统一进入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大量涌现。XX年底,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

织总数达72个,其中龙头企业11个,对促进鲜活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标准化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个体运销户、农村经纪人日趋活跃。XX年全县已发展到1100多户,成为衔接鲜活农产品产销的重要力量。

(三)现货对手交易方式仍占主导,新兴流通方式发展较快。以青龙县为例,全县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大多是对手成交、现金结算的交易方式。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跨区域贸易、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发展迅猛,重点企业探索了蔬菜的网上购销业务,采用了电子结算方式,这些都促进了流通效率的提高。(四)流通设施不断改善,现代化水平有所提升。以青龙县为例,近年来,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解决交通拥挤的需要,不断加大对鲜活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对一些销地集贸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或整体搬迁,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方面明显改善。除此之外,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商贸流通重点企业发展鲜活农产品市场,拥有了冷藏、加工、配送设施,甚至还建立了垃圾分类回收、污水分流循环利用等环保低碳设施。

二、河北省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

(一)鲜活农产品流通主体发育程度低。一是鲜活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比较小,实力普遍还不强,辐射带动能力有限,与农民的利益连接机制不够紧密;二是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仍然较少,且多数市场仍处于初级市场阶段,交易方式比较落后,服务功能单一;三是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才刚刚起步,数量少,农民经纪人的经营素质

还不高,同时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发展还处于自发性阶段,外部对其发展引导扶持的有限。

(二)鲜活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低。一是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从农民手中卖出的农产品一般要经过个体和私营企业等基层收到门店,再到中小型企业,再到龙头企业、再到其他大型经营企业等三到五个环节,各个环节层层过手,层层加价,降低了流转速度,抬高了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也造成了农产品在流通过程的严重损耗;二是流通资源得不到充分的整合和利用。真正有市场有经营能力的企业,资金、设施、运力等资源紧缺,而众多中小经营企业虽有一定的流通资源,却苦于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而使资源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三是无序经营甚至恶性竞争。以青龙县富士苹果为例,在市场销路好的情况下,各家纷纷抬价抢购;产品滞销时,却无人问津,不仅冲击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更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三)鲜活农产品经营方式单一落后。鲜活农产品经营企业、个体户绝大多数仍沿用传统的一购一销现货交易的单一经营方式,使得目前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仍处于传统的简单的商品流通状态。连锁经营、现代物流配送业态、农产品从产地直接进超市、网上交易等新的经营方式和经营业态还处于起步阶段。据青龙县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农产品连锁经营企业少,连锁经营额占农产品交易总额的比例低,县城区的大型连锁超市鲜活农产品销售额只占总营业额的5%左右,其中地方鲜活农产品仅占不到六分之一。

(四)鲜活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和服务手段滞后。一是鲜活农产品的仓储设施简陋,仓储能力不足。据青龙县XX年不完全统计,全县各类鲜活农产品总产量为400万吨左右,而目前还没有规模的仓储恒温库、保鲜库,导致大部分鲜活农产品在简易棚和露天堆放,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是信息服务薄弱。主要表现在人力、财办、物力上投入不足,加之现有的各级各类信息机构分散,信息资源没能有效地整合,信息资源不能共享,造成信息服务缺位、信息服务质量不高等。在这方面,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信息网络在乡、村出现断层,缺乏直接为农民提供信息的权威性主体,真实可靠的产销信息难以进村到户,造成了农民生产和鲜活农产品流通的盲目性,往往出现“什么产品价高,农民就种什么,种了什么产品,什么产品就卖难”的尴尬局面。

三、加强河北省鲜活农产品流通的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科学编制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制定并完善本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等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发展规划,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竞争有序的鲜活农产品市场网络。二是优化发展环境。完善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对已认定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其城区内配送车辆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发放统一标识,规范在城区的行驶路线、停靠地点等,实行绿色通道保障;实行积极的土地使用支持政策,简化审批程序、减免土地出让金、预留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所需土地。三是加大资金支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扶

持资金,主要用于重点鲜活农产品流通项目贷款贴息、重大农产品流通项目的财政补贴等。

(二)着力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流通主体。一是聚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开展跨所有制、跨部门、跨地域的专业联合、合作、收购兼并,构筑自身的经营网络,促其做强做大,增强经营实力,扩大辐射范围,提高带动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资金投入和信贷支持,促其健康发展。二是加快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的升级改造。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和农村集贸市场升级改造等工程,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把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产品市场作为民生工程,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对待,重点发展特色鲜活农产品产地批发交易市场,努力形成特色,形成规模,增强对客商的吸引力。三是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继续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同时,鼓励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合作,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以便吸收更多的专业生产者,增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四是发展壮大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组织农民经纪人开展联购联销,联手开拓农产品市场。加强农民经纪人现代经营管理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其经营素质。引导组织农民经纪人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合作联合,共同开拓鲜活农产品市场。

(三)加快推行现代经营方式和经营业态。一是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连锁经营。依托龙头企业、城市批发交易市场和大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同农产品经销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合作社、私营个体商

户和农户联合,建立连锁经营网络,实行订单农业,建立直采基地,农民负责生产、专业合作社等负责收购、龙头企业等负责销售,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减少环节,为农产品提供稳定的销售渠道。二是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充分发挥中心城区交通便利,商流集中的优势,发展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集中力量扶持一批规模较大、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具有一定特色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使其成为鲜活农产品进城的大型物流平台。三是推进“农超对接”进程。一方面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直接向城市超市配送鲜活农产品,另一方面支持综合超市、食品超市等大型连锁企业直接从产地采购,发展直采基地,不断提高鲜活农产品进超市的比例。

(四)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强鲜活农产品的仓储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一批适应不同产品要求的不同层次的仓储及冷藏设施。积极发展新型仓储业态,改造扩建传统仓储设施,推进鲜活农产品仓储业的升级转型。积极引进吸收先进仓储技术,解决好鲜活农产品仓储过程中的分选、分级、清洗、预冷、冷藏、恒温、保鲜、管理、信息、市场、运输、营销等现代仓储业配套服务,形成产地储藏、反季节销售的现代仓储物流业态,有效降低农产品的损耗,促进鲜活农产品的增值。二是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鉴于信息的重要性和信息服务的复杂性,应当重视并切实加强信息服务力量。逐级建立健全信息服务机构,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菜篮子”工程,开通鲜活农产品信息互联网,填补乡村信息服务的缺失,使信

息服务进村入户,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三是切实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一方面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创品牌,申办注册商标;另一方面加强与名牌企业合作,引进品牌、联合发展,以知名品牌带动自有品牌。同时,做好品牌宣传、推介、推广,通过参加农博会、农交会,展示展销地方特色农产品,扩大品牌知名度。

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模式和冷库需求分析

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模式和冷库需求分析一、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模式介绍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形成了以农户、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经销商为主要流通主体,以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为载体的格局。是经历多年的市场化变革由计划调节下的统购统销模式演进来的。下面我们来分析下现阶段我国所共存的的几种模式: 模式一:农户+(收购小贩)+批发商+零售终端,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1)存在小贩。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正常都是农民将农产品收割之后就直接卖给小贩,而,而这些小贩直接将收购得农产品再转卖给下一级批发商,批发商再转卖给零售商,结束农产品流通。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由于渠道单一,容易造成农民对小贩的极其依赖。 (2)不存在小贩。这种模式的前提条件就是某种农产品大片集中种植在某个区域,由于这种规模种植,可以形成规模经济,农户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入市场直接和批发商进行交易,。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农户和批发商的交易是一次性的,双方只是寻求当次交易的利益最大化。 模式二:农户+龙头企业+(批发商)+零售终端。这种流通模式关键在于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双发签署的合同,农户按照合同中的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既定数量和种类的农产品,而龙头企业则兼司收购、加工以及销售工作将收购来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然后转卖给下级的批发商和和零售商来完成流通,这种流

通操作被称为“订单农业”。该模式的优点在于:首先,通过合同将农户和龙头企业进行绑定,这样可以使农户和龙头企业共同承担市场压力,使农户利益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和第一种流通模式相比,该种模式更能优化农产品流通,既维持了农产品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又节省信息搜寻的成本。同时该模式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比较脆弱。 模式三:农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批发商)+零售终端这种模式是在农户和龙头企业之间加上了农民合作社,其实它是对模式二完善与矫正。这种模式与模式二进行比较,就是农户与龙头企业不再有直接关联,农民合作社成为了两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合作社将散落的农户集中起来,根据订单要求组织生产,对农户的产品进行统一收购,然后统一组织销售。这种模式的优点:首先,农民合作社代替散落的农户与龙头企业进行交易可以节省磋谈的时间,并且相对稳固的关系可以使流通渠道更加流畅。其次,合作社相对散落的农户肯定有更强的谈判能力,因此可以为农户争取更多的利益。这种模式的优点与带给农户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但农民合作社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运作起来并不熟悉,缺乏规范性,因此要加强培养优秀的农民合作社。 模式四:农户(农业合作社)+零售终端(超市)。这种流通方式叫做“农超对接”,是我国近年来重点鼓励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此种模式的特点:以超市为代表的零售终端与代表农户的农民合作社没有任何其他中间环节,二者以直供和直采的形式对接农产品。超市凭借其自身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参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流通过程,并以

国内外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及对策

国内外农产品物流的现状 及对策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国内外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 指导老师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产品物流,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实现农产品的流通价值,对于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几个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和主要特点,在借鉴国外农产品物流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国内外;农产品;物流;现状;对策 The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at Home and Abroad Abstract:China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which is rich in agricultural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which is helpful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circula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realizing the valu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irculation, and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for improving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abroa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Key words: At home and abroad;Agricultural products;Logistics;The status quo;Countermeasures 引言 农产品物流指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经济流动,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和组织目标[1]。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目标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损耗,从某种程度上规避市场风险。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目前,中国物流行业已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由于中国农业发展相对落后,致使农产品物流发展严重滞后,不仅大大削弱了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已经成为中国整个流通体系的瓶颈。目前,中国国内关于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许多专家从各个角度开展了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但总的来说,研究还是贫乏的,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因此,在借鉴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探索中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农产品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农产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农产品从供应地到消费地之间的流通过程。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目标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损耗,从某种程度上规避市场风险。农产品物流的方向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原因是商品化农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在城市,是一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流通形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物流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促进农产品流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逐步完善,涌现出多种农产品物流主体,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进,交易方式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农产品流通的多重循环格局也初步形成。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超过2.3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4.5%;2012年,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再创新高,突破2.4万亿元。虽然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不断增长,然而,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中国农产品物流的重要地位还没有完全建立,中国农产品物流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2012年、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均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我国农产品物流面临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也为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指明了发展方向。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融资策略分析报告,共九章。首先介绍了农产品物流的概念、分类及特征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农产品物流行业的发展概况及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情况,然后详细分析了粮食物流、果蔬物流、禽蓄产品物流、水产品物流的发展。随后,报告对农产品物流行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运行模式与信息化分析、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农产品物流行业的投资潜力及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融资策略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分析

摘要 本文阐述了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并在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鲜活农产品流通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流通效率进行了对策研究。 关键词: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连锁经营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现状 (3) (一)、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主体现状分析 (3) 1 集贸市场 (3) 2 批发市场 (3) 3 连锁超市 (4) (二)、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物流现状分析 (4) 1 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量大 (4) 2 鲜活农产品物流水平低 (5) 3 鲜活农产品物流损耗率高 (5) 4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滞后 (5) 二、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中存在的问题 (6) (一)、流通渠道中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 (6) 1 物流主体多元化、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 (6) 2 经营方式和产后环节滞后 (7) 3 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7) (二)、连锁超市经营存在的问题 (7) 1 建设投资大,经营费用高,导致销售价格高 (7) 2 配送中心和物流配送系统建设落后 (8) 3 没有足够的货源保障 (8) 三、优化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途径 (8) (一)、对我国现有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扩展 (8) 1 完善市场内部秩序,规范交易行为 (9) 2 对小规模的鲜活批发市场进行重组合并 (9) (二)推进我国鲜活农产品连锁经营 (9) 1 国家要对发展鲜活农产品连锁经营提供支持 (9) 2 提高鲜活农产品连锁经营企业自身综合素质 (10) 3 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活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 (10) 四、结束语 (11) 五、安考文献 (12)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改经贸〔2010〕130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发展改革委: 根据《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为指导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我委组织编制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生鲜农产品的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全社会对生鲜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消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区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构建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适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保障居民食品安全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初步建立冷链物流技术体系,制订推广冷链物流规范和标准,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一批冷链物流企业,形成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网络健全、

全程可控的一体化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以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和流通成本,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产品品质和消费安全。 发展改革委 二○一○年六月十八日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2010年6月)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生鲜农产品的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全社会对生鲜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消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农产品冷

收费站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实施方案

收费站“绿色通道”实施计划为切实加强我站“绿色通道“工作,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严格执行“绿色通道“车辆通行的相关规定,保障鲜活农产品流通,切实将“绿色通道“政策落实到实处,特制定实施计划,具体内容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指示精神,遵循“积极落实、规范程序、打击假冒、加强监管“的原则,实现“绿色通道“顺畅通行,提高“绿色通道“车辆通行效率,为过往司乘服好务、站好岗,树立我站良好形象。二、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领导,保障“绿色通道“工作顺利开展,根据“统一领导、责任到人“的原则,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三、稽查管理为切实加强管理“绿色通道“车辆,打击假冒“绿色通道“车辆,成立专项的稽查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四、政策依据及解读(一)国家相关政策依据11月19日,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国发〔〕40号)。(二)交通主管部门相关政策12月20日,交通运输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通知》(交公路发〔〕784号)。11月26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紧急通知》(交公路发〔〕715号)。(三)省交通运输厅高管局下发的相关政策10月18日,《关于在全省高速公路开展规范“绿色通道“工作的通知》(豫交高管〔〕109号)。(四)收费政策重点解读所有运输鲜活农产品的“绿色通道“车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享有减免通行费的优惠政策:1、货物种类必须在国家公布的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中。2、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必须整车合法装载,超载幅度在国家公布的合理计量误差5%范围内。3、所装载的鲜活农产品应占车辆核定质量或车箱容积的80%以上,混装的其他农产品不超过车辆核定载质量或车厢容积20%的车辆。4、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必须在指定验货点接受查验,并由“绿色通道“专用通道通过。5、与其他货物混装的运输车辆,不享受“绿色通道“通行费减免优惠政策,应正常缴纳高速公路通行费。6、对假冒、违法超限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以及有其他违法行为、拒绝通过指定车道或拒不接受查验鲜活农产品的运输车辆,收费站可不给予“绿色通道“免收通行费的优惠政策。五、组织实施原则(一)各班组应成立验货小组,明确带班领导,同时配备两名以上成员进行验货。(二)验货人员工作期间,由值班班长随机安排,不得长期指定专人从事验货工作。(三)固定验货点应有完善的设施,推广使用现代化检测设备,其监控设施要满足联网运行的技术要求。(四)固定验货点正式员工要定期轮换,连续从事验货工作时限不得超过一年。固定验货点负责人工作时限视具体情况,由中心另行规定。(五)对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进行验货时,必须有2名正式员工以上同时进行,验货和发放证件应设立不同岗位,建立有完善的相互监督制度。(六)查验人员查验时,应着制式反光背心,注意人身安全,查验工作应当依法依规。验货工作要求及纪律(一)收费站区验货工作要求1、验货人员要求验货过程必须由当班值班班长带领1~2名机动收费员进行,不得长期安排专人从事验货工作。验货工作人员接班前,应上缴所有私人物品,工作期间严禁携带手机和现金。2、验货的所需物品“绿色通道“验货工具应包括照相机、活动梯子、验货工具、应急灯等,工作期间要随身携带“现场同步录音录像“设备。(二)、固定验货点验货工作要求1、验货人员要求(1)固定验货点人员应按“四班两运转“实施24小时不间断验货。每班应由1名班长,正式人员2名(其中1名为登记发放“绿色通道检验证“),临时人员2名组成。(2)固定验货点正式员工要定期轮换,连续从事验货工作时限不得超过一年。固定验货点雇用的临时工连续从事验货辅助性工作时限不得超过半年。(3)固定验货点雇用的临时工,只能从事篷布绑扎、货物搬动等辅助性工作,不得从事货物认证、签发“绿色通道检验证“的工作。(4)对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进行验货时,必须有2名正式员工以上同时进行,验货和发放证件应设立不同岗位,建立有完善的相互监督制度。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 一、背景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低、流通成本高,农民没有从流通领域享受到应得的比较利益。由于农产品最终要依赖于流通领域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已成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整个农业发展的关键。 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必须依赖农产品现代物流。现代物流已成为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已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由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对落后,致使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严重滞后,不仅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已成为我国整个流通体系的瓶颈。我国每年果品产量有7000万吨左右,由于上市组织化低、包装不统一、大多敞篷车运输,果品从采收、运输、批发到消费者手中,大约损失30%。广东每年因水果、蔬菜等鲜活商品腐烂造成的损失达7.5亿元。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超过1/4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的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因此,通过研究农产品物流,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将有效地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地区封锁与货畅其流的矛盾、农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流通速度与效益,从而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国内外物流的研究综述 1、物流热的兴起 据有关资料记载,物流概念的雏形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叶,1918年英国的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旨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的手中,被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1927年,R.Borsodid《配送时代》一书中首先使用Logistic来定义物流。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战时供应中,首先采用了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这一名词,对军火的运输、补给等进行全面管理。这种后勤管理方法后被引入到商业部门,被人称之为商业后勤(Business Logistics),定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活动”,其领域统括原材料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上述历史被物流界较普遍地认为是物流的早期阶段。 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期间,人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与商品销售有关的物流活动,因此通常采用的仍是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在日本则被称为“流通技术”,后称之为“物的流通”。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将

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政策解读

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政策解读 有效性:颁布时间:发文单位:字号T | T 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免征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75号,以下简称《通知》),规定自2012年10月1日起,免征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为方便纳税人掌握此政策的运用,特解读如下。 政策背景 我国是鲜活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为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平稳产销运行、保障市场供应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国务院办公厅于2011年12月13日发布了《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1]59号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以加强产销衔接为重点,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完善流通链条和市场布局,进一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建立完善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保障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其中,完善财税政策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保障措施之一,内容包括完善农产品流通税收政策,并自2012年1月1日起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今年7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扩大到部分鲜活农产品。为落实这一精神,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此次通知。 免税范围 《通知》规定,对从事农产品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部分鲜活肉蛋产品免征增值税。也就是说,从事农产品批发和零售的纳税人在销售本通知中规定的鲜活肉产品时,免征增值税。农产品批发地批发、超市及社区菜市场零售均属于免税环节。需要注意的是,从事农产品加工的纳税人不在免税范围内。 《通知》明确,免征增值税的鲜活肉产品,是指猪、牛、羊、鸡、鸭、鹅及其整块或者分割的鲜肉、冷藏或者冷冻肉,内脏、头、尾、骨、蹄、翅、爪等组织。这意味着上述六类动物的各种肉产品组织均属于免税范围,如鸡胗、鸡爪、鸡翅中、猪蹄、肝、肺、肾脏等产品。我国税法遵循例举原则,因此,除了上述“猪、牛、羊、鸡、鸭、鹅”等产品外,其他的肉产品均没有纳入此次免税范围,如蛙等;人们生活当中习以为常认为是肉类的水产品,如鱼、虾、蟹类等,也没有纳入此次免税范围。还需要提醒的是,免税范围仅限于鲜肉、冷藏或者冷冻的肉产品,加工过的肉食、熟食不属于免税产品,如腊肉、酱制肉、扒鸡等。 《通知》还明确,免征增值税的鲜活蛋产品,是指鸡蛋、鸭蛋、鹅蛋,包括鲜蛋、冷藏蛋以及对其进行破壳分离的蛋液、蛋黄和蛋壳。没有例举的不属于此次免税范围,如鹌鹑蛋。加工过的蛋产品和熟食不属于免税范围,如咸蛋、松花蛋等。 《通知》特别指出,上述产品中不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法》所规定的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鲜活肉类、蛋类产品。《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 究 “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流通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5%- 30%, 其中, 在运送路上腐烂的果蔬每年就有万吨,可供2亿人的生活??而发达国家果蔬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广东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副处长张锦生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此可见,在三农问题凸显的今天, 如何降低农产品的损失率、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尤其是政府层面的关注。农产品冷链物流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冷链物流, 也叫低温物流(LOWTEMPERATURELOGISTCS)是一种特殊物流形式, 其主要对象是易腐食品( 包括原料及产品) , 所以国外

普遍称其为易腐食品冷藏链(PERISHABLE FOOD COLDCHAIN)。冷链物流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人工制冷技术为手段,以生产流通为衔接,以达到保持食品质量完好与安全的一个系统工程(张迎新,2004)。而所指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以水果、蔬菜、鱼肉、禽蛋等为代表的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中, 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 减少农产品的损耗, 防止农产品的变质和污染。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 一)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在整个流通中损耗高,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生鲜农产品需要通过低温储藏才能使其最大限度地保持天然食品原有的新鲜程度、色泽、风味和营养, 但我国目前大约有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相比之下日本果蔬在流通过程中有98%通过冷链, 果蔬损失率控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定位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定位 发布时间:2010-5-27 从全球来看,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都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由于制度背景迥异,社会发达程度不同,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如何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的定位问题,对于构建和完善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以及把握其发展方向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的界定 提及农产品批发市场,通常被社会广泛认可的有美国模式、欧洲模式和日本模式,而且都认为日本模式就是亚洲模式,也最适合中国去效仿。我们所说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是指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运营、发展过程中各个要素的高度概括性描述。那么,如何判定一种模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量: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流通中的地位(经由量)、投资主体及投资目的、市场管理制度及体系、交易模式及结算模式等。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模式,即中国模式。 二、世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四种模式比较

目前来看,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美国模式、欧洲模式、日本模式及中国模式四种模式。这四种模式在经由量、投资模式、管理模式、交易模式及结算模式等多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异同点。 (一)批发市场在流通中的地位比较 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流通中的地位是指农产品的经由量,即农产品经过批发市场进行流通的比率。美国模式的经由量为20% ;欧洲模式的经由量为50%;日本模式的经由量60-70%;中国模式的经由量则高达70-80% 。 (二)投资主体及投资目的比较 在不同的模式中,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投资主体不同,决定了投资目的也有所不同。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都是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多主体参与,通常由当地(市)政府提供土地和部分资金,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出资建设,甚至市场建设的配套工作也是由政府完成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被完全定位为公共设施;日本模式也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因此,它们的投资目的都是非营利性质。而中国则是以非政府投资为主体,且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包括地方政府,企业,甚至还有个人,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 (三)市场管理制度及体系比较 管理主体是指对批发市场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的机构或组织。

我国农产品物流运作现状和改进策略研究[论文+开题+综述]

开题报告 物流管理 我国农产品物流运作现状和改进策略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我国拥有极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由于生产、采摘加工和流通技术落后,产业化程度低,使得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整体效益并不高。有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一强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了,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有资料显示我国在农业生产中的投资比例为80%,生产后加工投资比例为20%,而在美国的比例却分别为30%和70%。说明增加生产后加工投资,减少浪费是非常重要的。农产品物流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支持体系,也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整合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有利于建立面向消费者的“产供销”一体化组织,帮助农民获得质量可靠的生产资料供应,增加农产品产量;有利于减少不必要损耗,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帮助农民增收,并实现收入多元化;有利于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加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并满足其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农产品需求。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农产品物流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环节,因此,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本文将通过分析农产品物流的现状,指出目前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2.选题意义 对我国农产品物流进行了解,对我国农产品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浪费的原因,分析国内农产品物流现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以提高我国农产品物流运营的效率和效益。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同时借鉴

鲜活农产品城市流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

鲜活农产品城市流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 摘要:在整个鲜活农产品的供销环节中,销售环节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的现象:从菜地到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往往加价25%;而从批发市场到城内的零售市场,鲜活农产品加价往往超过50%,其中少数菜品价格甚至翻倍。造成鲜活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因素很多,其中有市场的力量,也有非市场的力量。遏制其价格过快上涨,政府除了投资于一些菜市场以及农田基础设施外,更重要的作用是提供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从生产、运输、销售环节让鲜活农产品价格“虚高”的部分降下来。 关键词:鲜活农产品城市流通直营店 一、鲜活农产品的概念及物流特点 (一)鲜活农产品的概念 鲜活农产品是指生产地没有加工或只有少量加工的,在常温下不能长期保存的农产品。鲜活农产品具有生、鲜、活的特点,与其他农产品的区别主要在于消费、储藏、运输等方面。2005年交通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界定了鲜活农产品范围,即新鲜蔬菜、新鲜水果、鲜活水产品、活的畜禽,新鲜的肉、蛋、奶等农产品。本文中的鲜活农产品的界定遵循上述的表述。(二)鲜活农产品的物流特点 鲜活农产品物流是一系列环节的综合,包括储存、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其不同的任务和需求。 1、储存需求。任何农产品都不是同时生产同时消费的。鲜活农产品是典型的“季产年销”的产品,在其生产出来以后,总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进入消费。这段时间是由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与空间、集中与分散上发生的矛盾所形成的 2、加工需求。鲜活农产品加工是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产品进

行再生产的活动,是鲜活农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重要环节。 3、包装需求。包装是对即将进入或已经进入流通领域的鲜活农产品采用一定的容器或材料加以保护和装饰。这是鲜活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条件。 4、运输需求。由于各地生产有不同的产品,需要互通有无,不同地区同类农产品的生产有集中或分散,多余或缺乏,需要长短互补。 5、市场信息需求。传统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由于信息网络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出现了农民“卖难”和消费者“买难”的信息不对称矛盾。 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 (一)批零价格差距大 通过对某市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及超市等地进行了调查,并对鲜活农产品的价格进行了对比(详见下方市场价格表)。通过比较发现:批发市场中鲜活农产品的价格和零售市场的价格是有很大差距的。以芹菜为例,二级市场中芹菜的价格为一级市场的价格的4倍;再以白萝卜为例,二级市场中白萝的价格是一级市场的2.6倍。 抽样鲜活农产品在不同市场的价表格 鲜活农产品名称价格(元)一级批 发市场 二级批 发市场 居民小区 摊点 市区菜市场大型超市 土豆0.55 1 2 1.5 1.1 白菜0.4 1.5 2 1 1.25 莲花白0.2 1 1.5 1.2 0.95 芹菜0.5 2 3 2 2.1 香葱 2 3 5 3 4.5 韭菜 1.5 2.5 3.5 2.5 3.3 西红柿 1.5 2.5 3 2.5 1.45

农产品流通转型升级之五大模式

农产品流通转型升级之五大模式 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产品流通方式的转型升级,农产品流通经历了从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到农产品电商模式的升级转变。 农产品电商模式,买卖双方基于网络平台进行农产品的商贸活动,改进了传统农产品销售的弊端,区别于传统的流通渠道,通过在线网络平台直接对接消费者。 农产品电商通过不断发展,逐渐衍生出以下5种不同的农产品电商模式: 1、B2C模式 即商家到消费者模式。它是经纪人、批发商、零售商等农产品经营商通过网上平台销售农产品。传统农产品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群体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直接对接终端消费者或垂直电商,进行农产品

销售。此类模式是当前的农产品电商的主流模式,主要分为两种经营形式:一种是平台型的B2C模式,如天猫、京东;一种是垂直型的B2C模式,即专注于售卖农产品的电商模式。 盈利来源:产品销售利润、平台入驻费用、产品利润抽层等 代表企业:天猫喵鲜生、京东到家、我买网、顺丰优选 模式优势:中介角色,无需承担压货的风险 模式劣势:对平台的流量、供应链要求高 2、B2B模式 即商家到商家模式。它是商家从农户(一般为种植大户)或一级批发市场集中采购农产品,然后分发配送给中小农产品经销商的行为。这类模式主要是为中小农产品批发或零售商提供便利,节省其采购和运输成本。 盈利来源:产品采购批发差价利润、服务费用 代表企业:中国农产品网、一亩田、惠农网、绿谷网 模式优势:无需承担压货的风险、链接上下游,发展空间大 模式劣势:对平台的流量、供应链、信息服务要求高

3、F2C模式 即农场直供模式。即农产品直接由农户通过网上平台卖给消费者的行为,农户利用服务平台直接对接消费者。 盈利来源:产品售卖利润 代表企业:沱沱工社 模式优势:节省了流通环节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可以快速建立消费者的信任感 模式劣势:受制于场地和非标准化生产的影响,市场空间有限 4、O2O模式 即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即消费者通过服务平台(多为移动端APP)线上买单,线下自提的模式。 盈利来源:产品售卖利润 代表企业:云厨电商、许鲜 模式优势:社区化模式,物流配送便利快捷 模式劣势:对地推依赖程度高,地推所需成本较高 5、消费者定制模式 即农户或商家根据会员的订单需求生产或购买农产品,通过快递等方式把产品配送给会员。 模式的运作要求:一,稳定的货源基础;二,一定量订单会员的招募;三,农产品营售平台的维护;四,配送保障。

鲜活农产品城市流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

当前我国鲜活农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是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在整个鲜活农产品的营销中,销售环节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因为市场的因素,从菜地到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往往加价25%;而从批发市场到城内的零售市场,鲜活农产品加价往往超过50%,其中少数菜品价格甚至翻倍。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的现象:造成鲜活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因素很多,其中有市场的力量,也有非市场的力量。对此政府采取了遏制其价格过快上涨的一系列措施,投资于一些菜市场以及农田基础设施外,更重要的作用是提供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试图从生产、运输、销售环节让鲜活农产品价格“虚高”的部分降下来。 农产品在市场中存在的营销方式通常是鲜活农产品城市流通直营店 一、鲜活农产品的及概念物流特点 (一)鲜活农产品的概念 鲜活农产品是指生产地没有加工或只有少量加工的,在常温下不能长期保存的农产品。鲜活农产品具有生、鲜、活的特点,与其他农产品的区别主要在于消费、储藏、运输等方面。2005年交通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界定了鲜活农产品范围,即新鲜蔬菜、新鲜水果、鲜活水产品、活的畜禽,新鲜的肉、蛋、奶等农产品。本文中的鲜活农产品的界定采用上述的表述。(二)鲜活农产品的营销过程流通特点 鲜活农产品是流通销售是系列环节的综合,包括储存、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其不同的任务和需求。 1、储存需求。任何农产品都有其生长的物理性特点,不是同时生产同时消费的。鲜活农产品是典型的“季产年销”的产品,在其生产出来以后,总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进入消费。这段时间是由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与空间、集中与分散上发生的矛盾所形成的

西部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翻译

西部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与策略研 究翻译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Research on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 r o d u c t s i n W e s t e r n C h i n a Abstract: The article is written to summarize the problems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wester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status. It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development by the way of combining with the features of western China, referencing the experience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give consultations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western China .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Western China; cold chain logistics; strategy China's western region has rich agricultural resources, the output of maj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12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occupying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across the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pollution-fre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s very rapid, the western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ntaining a huge market potential. While as a result of relative lag development, poor infrastructure, and lac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high-quality characteristics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still unknown, and affec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as well as the local farmers' income. Since implementing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state increased the intensity of support for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western areas, to markedly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s, transportation, urban infrastructure and other hardware conditions, especially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 which provides a convenient conditions for the western reg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vides a new thought and method to further reduc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ss and unnecessary economic loss, and bring hop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 western areas. 1. Overview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进一步加强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通行证》管理

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通行证》通行时间和路段 【摘要】 一、确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通行证》通行的时间和路段: 凡装载鲜活农产品的持证货车,除每日7:00—9:00和16:00—19:00时段外,可通行除长江大桥、中山大道(硚口路至黄埔大街)、施工路段、高架桥、地下通道(隧道)及明令“持证车辆禁止通行”的道路外的其他道路。 二、明确鲜活农产品的涵盖范围: 享受“绿色通道”政策的鲜活农产品主要是指新鲜蔬菜、水果,鲜活水产品,活的畜禽,新鲜的肉、蛋、奶。不属于鲜活农产品范围的产品是指畜禽、水产品、瓜果、蔬菜、肉、蛋、奶等的深加工产品,以及花、草、苗木、粮食等。 三、申领《绿色通道通行证》的对象: 凡在武汉市从事鲜活农产品生产、销售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且拥有武汉市籍、核载质量在五吨(不含五吨)以下的封闭式或厢式货车(不含农用车、拖拉机、摩托车等小型运输车辆)的车主可申领。 原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通行证》管理的意见为进一步改善武汉市鲜活农产品流通环境,支持鲜活农产品运销,放活、放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保障武汉市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确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通行证》通行的时间和路段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确定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结合武汉市道路状况,建立供应及时、方便快捷的全市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凡装载鲜活农产品的持证货车,除每日7:00—9:00和16:00—19:00时段外,可通行除长江大桥、中山大道(硚口路至黄埔大街)、施工路段、高架桥、地下通道(隧道)及明令“持证车辆禁止通行”的道路外的其他道路。 二、明确鲜活农产品的涵盖范围 享受“绿色通道”政策的鲜活农产品是指国家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紧急通知》(交公路发[2010]715号)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