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料燃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燃料燃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燃料燃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燃料燃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燃料燃烧综合测试题及

答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第四章 燃料 燃烧 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在炼油厂精馏塔中分馏后能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断石油属于 ( )

A .单质

B .化合物

C .混合物

D .纯净物

2.很多省市已开始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 .用石油可炼制汽油

D .用玉米、高梁等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3.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

A .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 .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C .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D .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4.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把木炭粉、硫磺粉和硝酸钾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制得黑火药。点燃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 3+S+3C ===点燃

K 2S+3CO 2↑+X ,其中X 的化学式为 ( )

A .N 2

B .NO 2

C .SO 2

D .N 2 O 5

5.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从发展的角度看,你认为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

A .煤

B .石油

C .氢气

D .天然气 6.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Mg+ O 2===点燃

Mg O 2 B .Fe+2AgCl====FeCl 2+2Ag C .Na 2CO 3+HCl====NaCl+H 2O+CO 2↑ D .CO2+C ===高温

2CO

7.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 .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 .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 .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8.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 .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燃烧产生的热量

9.(10年兰州)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若取x g A和x 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 g

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0.(10年天津中考)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 )

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

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

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

11.(10年包头中考)在反应A+3B===2C+3D中,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2:9。若2.3 g A与足量B充分反应,生成2.7 g D,则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C的质量比为 ( )

A.3:2 B.12:11 C.8:11 D.35:33 12.下列实验装置不能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13.燃烧法是测定有机物组成的常用方法。某学习小组取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只得到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该有机物的组成正确的是 ( )

A.只含有C、H两种元素

B.含有C、H、O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一定含有C、O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

l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所有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都伴随着热量放出

B.人类应更多地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C.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人体活动所需能量与食物在体内的化学反应有关

15. (09年晋江)为确保生命安全,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进入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后继续前进

B.厨房内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CO)泄漏,马上点火燃尽

C.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浇水灭火

16.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铁屑溶于稀硫酸:Fe+H

2SO

4

===FeSO

4

+H

2

B .食盐溶于硝酸钾溶液:NaCl+KNO 3===NaNO 3+KCl

C .木炭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C+ O 2===点燃

CO D .过氧化氢分解:H 2O 2n ===2

M O H 2↑+ O 2↑

二、非选择题(共68分)

17.(8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纯碱溶液与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氧化硫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温时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猪——沼——果”是综合利用猪的粪便发酵的产物,如沼气、沼渣。

(1)猪粪便发酵产生沼气的过程属于_______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燃烧沼气用于煮饭、照明是将化学能分别转化为________能和________能。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洗沼气池时,要注意避免明火,否则容易发生________事故。

19.(09年太原中考)(6分)“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太原人民共同的心声。

(1)洁净的空气中含量较多的气体有氧气和________ (填化学式);

(2)汽车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炭粒和有毒的________ (填化学式)气体,污染空气;

(3)汽车使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会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天然气所含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必须悬挂

,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年福州中考)(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1月,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________材料(填“有机”或“无机”)。

请回答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点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 (2)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填标号)

A .提供氧气

B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 .提供可燃物 (3)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2分)小青探究铜与稀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否发生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加热沸腾一段时间后,溶液开始变色,同时产生较多的气泡。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

【提出猜想】①可能是H

2;②可能是O

2

;③可能是SO

2

任何的猜想都要有依据,则小青提出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①铜与热的浓硫酸反应产生SO

2;②SO

2

与Ca(OH)

2

反应生成

难溶的CaSO

3

【实验验证】请你根据以下实验条件,设计实验验证小青的猜想,并将相关内容填在下表。仅限选择的用品和试剂:试管;带火星的木条、澄清石灰水。

【交流与讨论】经验证,猜想③正确,为此,小青作了如下解释:加热使溶液中的水不断蒸发,藐酸浓度逐渐增大,当达到一定浓度时,硫酸跟铜反

应产生SO

2

气体。你觉得小青的解释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22.(10年广州)(12分)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________和实验____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

(3)实验________和实验____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达到一定温度。

(4)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一种。为了生产安全,要求井下通风状况良好.控制天然气浓度在1%以下;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挖掘时防止和减少摩擦火花的产生:上述措施可以防爆是因为破坏了燃烧的某些条件,分别是________。

23.(10分)剧烈运动后,人体产生了较多乳酸(化学式为C

3H

6

O

3

),感觉肌肉酸

胀。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于乳酸和氧气反应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酸胀感逐渐消失。

(1)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消除体内180 g乳酸需要多少克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A 5.C 6.D 7.A 8.A 9.B 10.B 11.B 12.D 13.C 14.A 15.C 16.A 二、非选择题

17.(1) 2H

2O

2

n

===2

M O

2H

2

O+ O

2↑

(2)Na

2

CO

3

+Ca(OH)

2

===CaCO3↓+2NaOH

(3)H

2O+SO

3

===H

2

SO

4

(4)3CO+Fe

2

O

3===

高温

2Fe+3CO

2

18.(1)化学 (2)热光(或电) CH

4+2O

2===

点燃

CO

2

+2H

2

O (3)爆炸

19.(1)N

2

(2)CO

(3)CH

4

加气站空气中含有天然气,遇到明火,可能会爆炸(需答清三点:①空气中有天然气或甲烷;②遇火;③发生爆炸或火灾)

20.(1)有机可燃性 (2)B

(3)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氧气隔

绝 Mg(OH)

2

?

===MgO+↑

21.【提出猜想】质量守恒定律(或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实验验证】 (合理均给分)

【交流与讨论】合理

22.(1)4P+5O

2

?

===2P2O5 (2)② ④(3)③ ④

(4)移除了可燃物、控制温度在着火点以下

23.(1)C

3H

6

O

3

+3O

2

????→

一定条件下3CO

2

+3H

2

O

(2)设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产生CO

2

的质量为y。

C 3H

6

O

3

+ 3O

2

????→

一定条件下3CO

2

+3H

2

O

90 96 132

180 g x y

90:96=180 g: x 90:132==180 g:y

x=192 g y=264 g

答:需要氧气的质量为192 g,产生CO

2

的质量为264 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