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五(新人教版)情境默写

必修五(新人教版)情境默写

必修五(新人教版)情境默写
必修五(新人教版)情境默写

必修五情境默写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6、作者深信自己为官错误,归隐正确之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表明不求富贵不求成仙之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写登山临水的情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11、表明作者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点出“乐天安命”的思想,卒章显志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滕王阁序》(王勃)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4、南昌的滕王阁和武昌的_____________、洞庭湖畔的____________ 、山西的____________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6、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渔舟唱晚,___________”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7、作者直接描写滕王阁雄伟壮丽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8、登上滕王阁放眼远望,山川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王勃《滕王阁序》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

10、王勃《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1、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12、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也曾出现过。

13、王羲之记述兰亭集会的盛况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勃也记述了滕王阁集会时的盛况:“____,______;_____,_____ _。”

14、作者表现年老不改初衷, 困境不弃远志的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王勃借用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的典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两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借用冯唐、李广的典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16、作者着力表现深秋山水景色的两句是:“______, 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

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人悠扬的歌声与天空大雁清脆的叫声交织成一首动人的交响曲,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和美图景。

19、描写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天空晴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逍遥游》(庄子)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晏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10、鹏的形象在后世诗文中经常出现,如成语“鹏程万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雍》)“鲲鹏展翅九万里, 翻动扶摇羊角。”(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这些均源自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

《陈情表》(李密)

1、《陈情表》中描绘孤苦无依状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表明眼前进退两难的境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说自己不能“废远”的原因。

3、作者用比喻手法写祖母刘氏年老病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李密希望皇上能让自己先尽孝后尽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密表达希望皇上能遂自己心愿,自己将会不惜性命为国出力以报皇恩的语句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陈情表》中表现帝王对李密责备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陈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身份,说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位,对晋武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感到无比荣幸,所以不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婉得体,消除了晋武帝的疑惑。

(整理人:方泽虎)

参考答案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1.田园将芜胡不归

2.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4.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5.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6.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7.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8.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9.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10.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1.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滕王阁序》(王勃)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

6、响穷彭蠡之滨

7、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8、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9、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10、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1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1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3、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1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5、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16、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1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8、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9、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逍遥游》(庄子)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8、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10、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陈情表》(李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5、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6、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7、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8、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9、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