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论文[2]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论文[2]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论文[2]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论文[2]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

摘要文章揭示了“和”、“同”、“和而不同”的含义 , 认为“和”是含着矛盾的统一。同”是取消差异的苟同,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思想实际就是主张在认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 允许不同事物和不同方面的存在 , 主张坚持原则条件下的和谐统一。其次论述了“和而不同”在人格修养方面和人际关系方面,特别是群己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和运用。最后提出“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是一种中国哲学智慧 ,是处理多元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在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和而不同人格修养群己关系现代意义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构成其思想的重要内容的“和而不同”思想尤其值得关注,对这种思想的研究和分析,有着及其深刻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和”、“同”、“和而不同”的含义辨析

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提出是对春秋以前“和”、“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最早探讨“和”、“同”关系的是周末年的周太史史伯,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在他看来,这里的“他”指的是不同事物或构成事物的不同因素,它们相辅相成,综合为统一体。和是一种“一”与“多”的辨证关系。“以同裨同”,是指相同事物或构成事物的相同成分的简单重复,无差别的统一。可以说已经认识到了“和”与“同”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不过照史伯看来,“和”与“同”两个对立面之间,不存在根本的矛盾,这说明他所理解的统一实质还是调和

史伯后齐国大臣晏婴对“和”“同”思想做了更为深刻的论述。《左传》记载了昭公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之间一场“和同之辨”的精彩对话。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忙。”[1]在晏婴看来,“和”就如美味佳肴,必须用各种不同的调料烹制而成,调和众味。晏婴通过比喻说明“和”是多样性、差异性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单一性的等同重复,同时还将这种“和”同思想推及至君臣关系上,认为“君臣亦然,君所谓同,而有否焉,臣献其同,以去其否”。就是说臣对君不应该盲从苟同,可以提出不同意见才能深化对,不同的思想,只有这样“和”的认识。“可”中有“否”,“否”中有“可”,二者既相互对立又辩正统一,把史伯对“一”与“多”对立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了哲学上的“矛盾统一”辩证法的理论高度。史与晏的“和同之辩”,为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孔子研究了夏、商、周三代文化 ,在社会新旧交替之际 ,面对客观形势的发展从历史到现实提出的许多重大问题,多次阐述了自己的“和”、“同”思想”。据有关学者统计,《论语》中出现“和”字8次,“同”字9次,明确提出和同之辩的就是《论语.子路》

所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杨伯峻先生认为“君子和而不同”的“和”与“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论语.学而》,8页)的“和”有相通之处。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和”是以礼为准则处理各种不同事物以及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相互关系达到的最佳状态,是保持矛盾对立面存在的和谐统一。而“同”本来是相同、相等的意思,如“君取于吴为同姓”(《论语.述而》),而在“和而不同”中却有苟同媚世,同流合污之意。“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就是说 ,道德修养好的君子能以自己的思想协调各种矛盾 ,使一切事情做到恰到好处 ,处于谐和状态 ,而不盲从附合。而道德修养差的小人却一味盲目苟同 ,亦步亦趋 ,人云亦云 ,而不善于协调。“和”是含着矛盾的统一,“同”是取消差异的苟同,和而不同,实际上就是主张在认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允许不同事物和不同方面的存在,主张坚持原则条件下不同事物和不同方面的和谐统一。孔子把“和”与“同”作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 , 这就不仅仅是一般哲理的阐述 ,而是上升到处世为人的最高准则 ,较之史伯、晏婴等人 ,在人生哲理上作出了更为精辟的理论创建。

二、“和而不同”在孔子思想中的具体表现

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思想在个人人格修养和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在人格修养方面,表现为:

第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和而不同作为君子与小人的衡量标准。“君子”在孔子思想中代表个人品德修养的最高峰,从某种意义上肯定了“和而不同”是人格修养的最高目标。如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意思是朴实多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显得虚浮,二者完美的结合,才是君子的风度,其中二者的统一即是和,朴实与文采则是不同的两个要素。

第二,在认识和对待富贵与贫贱的问题上,和而不同即肯定富与贵是人们的正常欲望即所谓“人之欲也”,但又对不符合道义的富和贵持否定态度即所谓“不义,富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认为“虽富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论语.里仁》)由此可见孔子所要的富与贵是有条件的有原则的。他赞扬“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的颜回精神,反对在富贵面前丧失原则的不义行为,指出“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

第三,在出仕与隐居问题上,和而不同即是肯定学而优则仕,但又对不符合“道”原则的出仕持否定态度。孔子指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可见他教授弟子学诗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政治统治人才,但又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可见他并不是主张任何条件下都出仕,而是把有道和无道视为出仕和隐居的原则。这就是在这就是在这一问题上体现的和而不同。

第四,在认识和对待礼的问题上,和而不同即的肯定周礼的原则,但又不拘泥于形

式和旧俗,而是既坚持原则又对旧俗作出一定的改革。一方面孔子坚持“克己复礼”,主张吸收夏商周三代文化优点,而在革新方面:第一,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 主张“务民义, 敬鬼神而远之”对三代以来的神学体系进行了比较大的批判。第二, 孔子赋予礼以内在的情感和道德精神。如子曰: “人而不仁, 如礼何? 人而不仁, 如乐何?”(《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 礼与其奢也, 宁俭; 丧, 与其易也, 宁戚。”(同上) 子曰“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 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 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这里孔子把礼看作是人的情感的体现, 其实质内容则是“仁爱”, 是先王之道的精神实质之所在, 第三, 进一步扩大了礼的适用范围。西周时期奉行“礼不下庶人”, 而孔子提出“齐之以礼”, 把礼作为调节整个社会关系的规范。可见在认识和对待礼的问题上,孔子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既注重整体和谐又主张承认差异。

第五,在教育上,和而不同首先表现为把“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的人性论作为教育思想的伦理基础,他认为人性是相同的, 但不是绝对等同的, 在同中包含着差异; 同时后天的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会使这种差异进一步明显化。其次表现为在此基础上的“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孔子言“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论语.述而》)因而他的弟子很多,其出身、地位、习惯、志向、性情、才智等各不相同。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唁”(《论语.先进》)所以在培养他们时,就不能用一个模式统一施教,而应“因材施教”。论语中记载孔子因材施教的许多事例,其效果是显著的。这是和而不同在教学上的表现。和而不同在教育上还表现为注重学与思的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殆。”(《论语.为政》)在他看来,学与思是不同的,二者应该结合起来。”这是和而不同在治学上的要求。最后,和而不同思想在教育上表现为“多学而识”与“一以贯之”的统一。如“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所谓“一以贯之”,就是有一个基本概念贯穿在他的思想之中。这是孔子和而不同思想在学习上处理一与多的辨证关系上的表现。

在人际关系上,和而不同思想主要表现为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上。

首先是在处理君臣关系上,他继承了晏婴的主张一方面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 ,“君使臣以礼 , 臣事君以忠。”(《八佾》) 另一方面因为君主之所是未必是 , 君主之所非未必非 , 所以对于君主做得不当或错误之处 , 大臣应该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具体就是做到“勿欺也 , 而犯之”(《宪问》)。因此“和而不同”在处理君臣关系时 , 就是既要忠于君主 , 又不盲从君主 , 而是对君主的错误或不当之处要敢于批评。

其次在认识和处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上,一方面要坚持统治,另一方面要恰到好处 , 使民众安于被统治的地位 , 也就是使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处于一个和谐的统治秩序之中。孔子多次谈到使民服以及使民敬、忠、劝的问题。如哀公问:“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 “举直错诸枉 , 则民服; 举枉错诸直 , 则民不服。”(《为政》) 季

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 , 如之何 ?”子曰:“临之以庄 , 则敬; 孝慈 , 则忠; 举善而教不能 , 则劝。”(《为证》) 从以上这些言论看孔子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民众的统治。这反映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的对立的一面 , 但是同时两者又处于一个统治体系之中 , 两者的同一在于统治者要通加强道德修养搞好统治 , 而被统治者又要安于统治现状 , 不使这种和谐秩序的状态被打破。就是要达到使不服的远人 , 通过统治者的修文德 , 来使他们归附。做到“既来之 , 则安之” (《季氏》) 、“老者安之 , 朋友信之 , 少者怀之”(《公冶长》) , 做到使“四方之民 , 襁负其子而至矣”(《子路》) 。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做到修己和克己 , 作为统治者要通过统治者的言传身教来带动百姓 ,另一方面要求统治者重民、惠民、养民,“为政以德”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戴。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在群己关系上,孔子的和而不同涉及人生观和认识论两个领域。

在人生观的群己之辩上,孔子的和而不同是:确认个体的自我价值,然后将自我价值的实现溶化于对群体的认同和关怀之中。

就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孔子肯定自我实现。一方面他提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强调自我实现主要取决于自身能力和智慧的发挥。另一方面他又提出“知其不可而为之”(《宪问》)的精神,强调不沉沦于世俗而泯灭自我,强调自我实现是由自身力量来左右的。概述上述两个方面,孔子把自我实现看作是自我展示和发现其内在能力和力量的过程。这就从自我的能力和力量方面确认了个体的价值。

然而,孔子并未由此把自我实现引向培养和发展自我的独特个性,而是把自我实现导入了顺从社会的普遍规范的轨道。这是“和”的体现之一。他进一步把自我实现归结为“克己复礼”即把自我完全同化于社会规范(礼)。认为自我实现是在道德实践个和道德涵养中展示的,要在道德上实现自我,自我必须受制于礼:“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这就是说,虽然自我实现主要取决于自身的能力和力量,但是自身能力和力量正表现为约束自我使之合乎社会的普遍规范(礼)。

同时,孔子有把自我实现与社会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在此问题上“和”的另一个表现。《宪问》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修己以安百姓’。”这里的“修己”即以后的修身,是指道德上的自我实现;“安人”“安百姓”则是使社会成员都能安居乐业,表现为群体的社会事业。孔子在此强调道德上的自我实现是以成就社会事业为目标的。这就要求个体的自我实现不是狭隘地专注于一己之域而独善其身,相反,应当在关怀社会事业中完成。

就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而言,孔子肯定了自我不依附于他人的独立人格,从而确认了个体的价值。从正面来说,孔子提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所谓“求诸己”和“求诸人”分别包含着这样的意思:一切听命于自我的意志和完全受制于

他人的意志。孔子以“求诸己”来否定“求诸人”,就从正面肯定了自我的意志是独立的。从反面来说,孔子指出:“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自我意志是任何他人所不能强迫改变的。这正反两方面表达了同样的思想:自我具有独立的意志,孔子正是通过赋予自我以独立的意志而使其有独立人格属性,由此映现了对个体价值的确认。

但是,孔子虽然肯定自我具有不屈从他人的独立意志,然而并不认为这一独立意志需要在与他人的对抗中得到显示,在孔子看来,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不应是竞争关系。他说:“君子无所争。必有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八佾》)君子是不与他人抗衡竞争的,即使是射箭比赛这种充满竞争和对抗的活动,君子也是互相作揖礼让,饮酒交谈,丝毫没有彼此间相互冲突的紧张气氛。那麽,自我不在与他人的竞争中证实自己的价值,就在履行对他人的责任中表示自己的存在。这是孔子关于自我与他人关系上的“和”。孔子的名言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却担心自己不懂得对他人的责任。这就是和而不同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上的表现。

在认识论的群己之辩上,孔子的和而不同是:肯定个体的自我创造意识和独立思考,但要求它们与一群体意识为内容的传统和权威趋于一致(和谐)。

从认识论上看自我与社会,具体到孔子思想中表现为自我创造和认同传统的冲突。

孔子是竭力维护传统的,但是维护传统并不意味着把传统凝固化。孔子认为传统是在损益中得以绵延的“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自世可知也。”(《为政》)周代的传统是在对以往传统的损益中形成的,也必然在后继者对其有所损益中流传百世,孔子的损益传统有两个方面:一是认同传统而不是全盘反传统;二是变革传统而不是墨守传统。对传统的任何变革,都是与自我创造相联系的。因此,孔子的损益传统包含着一个观点:在认同传统的前提下,肯定个体的创造意识。

在教师的实践活动中,他引入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的观点,也是在认同传统基础上肯定自我创造意识的体现。孔子认为教师应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教师自然要传授前人的知识,这无疑是对传统的继承,但是,作为个体的教师在这里并非是被动的,他对传统知识的理解和传授方法总有其独特的个性色彩,而这或多或少地体现了自我的创造意识。同时,学生必须接受前人的传统知识。但是,作为个体的学生在这里也并非是被动的。他要把教师传授的传统知识化作个人的亲身感受,才能使其成为有血有肉的东西。

由认识论来讨论自我和他人的关系,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对待展开于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不同意见的争论。这在孔子所处的诸子并兴时代,显得尤为突出。

孔子反对盲从他人的意见,主张经过个人的独立思考而形成的自我的意见。他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为政》)认为对他人的意见要广泛听取,但不能轻信,要善于对这些意见提出疑问,然后通过个人的独立思考而谨慎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这样就能较少失误。他把“疑、思、问”(《季氏》)作为君子获得比较正确的自我意见的认识环节。所谓“疑”即对别人的意见持不盲从的态度;所谓“思”即自我思索和探求;所谓“问”即对别人的意见提出疑问以表达自我的意见。这里贯穿着的是对个人独立思考的肯定。从肯定个人独立思考出发,孔子对他人的意见采取宽容的态度,因为他人的意见也是经过独立思考得来的。这是“和”的表现。他说:“无求备于一人”(《微子》)他人的意见不可能是完备无缺的,但其中总有值得重视的地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因此,他反对以个人之好恶来评判他人的意见,认为这样会使自己陷入迷惑而达不到真理的认识:“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颜渊、》)这里潜藏着合理的见解:真理是在自我与他人的各种意见的争鸣中展开的。这一合理见解使得后来的儒家有兼容并包的一面。

三、“和而不同”方法论的现代意义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虽然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但这一思想的理性精神对于当今社会仍具有很强的现代意义和借鉴价值。

首先,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好国际关系,可借鉴运用“和而不同”的理论主张。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形态呈现多极化,人的个性也将愈加突出。国家之间,集团之间,地区之间,人际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复杂,民族国家地区间的矛盾冲突甚至争斗将不可避免,有时还很激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把它作为维护世界和平,调解民族矛盾的有效途径,实际充满了孔子“和而不同”的智慧。实行和平共处,实际上就是孔子所汲汲追求的“和”,“和为贵”及“和则安”,[2]只有坚持和的方针,社会才能安定,生产才能发展,生活才有改善,那种一边高喊人权一边滥杀无辜,一边高喊和平一边制造战争的罪恶行径,其实质也就是孔子所坚决反对的“同”,必然遭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强烈反对。因此我们认为,在当今条件下,孔子的“和而不同”应当理解为倡和平,求安定,讲协调,许不同,谋发展。在当今世界仍可产生积极的作用。

其次,正确认识全球化与民族性的关系,树立文化包容观念,可运用和发展和而不同的理论主张。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当今世界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联系日益密切 ,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关系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日益紧迫地摆在全人类面前。上个世纪 90 年代 ,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提出了文明冲突理论 ,他预言今后将是一个文明冲突的时代[3] 。实际上他说的就是西方世界与非西方世界的文明冲突。这实际反映了这样一个现象即在今日世界 ,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的文化全球化大有把西方文化变成一种全球文化之势。面对这种情况,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应该成为我们的有力借鉴。

孔子的“和而不同”在文化观上着重强调不同文化之间互补的一面 ,主张不同的文化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在这方面我认为费孝通先生为孔子和而不同思想作出

了最好的现代诠释。费孝通先生认为“: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中国古代先哲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有密切的关系。‘和而不同’就是多元互补。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多元的文化形态在相互接触中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融合 ,共同形成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4]中华文化的发展是如此 ,中外文化的发展同样如此 ,需要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因此他认为“世界各国的不同文化也应该互相尊重,相互沟通,这对各个不同文化的进步发展也是有利的。[5]”并提出了美美四句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并解释说:“各美其美”就是不同文化中的不同人群对自己传统的欣赏;“美人之美”就是要求我们了解别人文化的优势和美感;“美美与共”就是要在“天下大同”的世界里,不同人群在人文价值上取得共识以促使不同的人文类型和平相处。[6]”对于异文化,强调要以容忍的态度来尊重别人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点,不仅要容忍别人,而且要理解别人,欣赏别人,使不同的价值观点在相互理解、容忍中共同存在,进而互相接近与融合。总的来说就是,支持文化的包容、宽容与兼容,反对专断、专横与偏激。

在当今世界我们提倡文化的和而不同,不是否定文化的全球化趋势,而是应该看到这种文化的全球化并不能消解、否定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全球化与本土化 ,一体化与多元化并存的趋势早已为许多学者一再指出。连亨廷顿也承认 ,尽管西方国家强力推销自己的文化 ,但是并没有使非西方社会完全西方化 ,非西方文明正在重新肯定自己的文化价值[3] 。不同文化之间虽有一定的矛盾,但更重要的是还有互补的一面 ,从表面现象看 ,文明冲突论者是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坚持“不是东风压倒西风 ,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思维方式 ,实际上它也追求统一 ,只不过它所追求的统一恰恰是“同而不和”的“同”,这是现代文化霸权的表现 ,是不符合时代和文化的发展规律的。

总之,“和而不同”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根源所在 ,是古老的中国哲学智慧。21 世纪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纪 ,不同的文化之间既会有冲突也会有交融 ,正如著名孔子研究专家汤恩佳教授所说“: 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纪 ,只有按照孔子‘和而不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思想来引导 ,才是人类唯一正确的出路。”[7] 参考文献: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 4 册)[M]. 北京:中华书局 ,1981.1 419.

[2]阮元.十三经注疏[M]. 1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

[3]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4]费孝通. 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A]. 中华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上卷)[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第5页.

[5]同上,第六页.

[6]费孝通.人文价值再思考[A].费孝通文集[M].(第14卷),群言出版社,第196页

[7]汤恩佳.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与 21 世纪[J ]. 中华文化论坛 ,1997 ,(4) :6 —6

最早见于《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此,虽然孔子是以“和而不同”当做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但后人以之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和而不同”的内涵就远远超出了君子小人之辨了。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政治失意时,想到通过兴办私学这个途径,传播他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知识,也希望能够为这个“礼崩乐坏”的社会提供一套救治方案,即通过教育来培养一大批能够救国的“士”。《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是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很多内容真知灼见,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在施教上,他潜心钻研,博学以致教,仁爱而广收弟子,建立了长期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观。 《论语》中最常提到的字词就是“仁”和“礼”,在“仁”与“礼”的教育基础上,孔子的教育目的主要就是把他的弟子培养成道德高尚,仁爱有礼,博学多才的君子,此“君子”应当是属于统治阶级范畴。孔子政治上主张“举贤才”,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仁爱有礼的从政人才,孔子希望他的学生能做好官。他想要要培养“圣人”,如达不到“圣人”,至少也要成为“君子”。孔子的学生子夏有句名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虽不出自孔子之口,却也是孔子之所想。孔子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其重要目的是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或君子,培养推行德政礼治以为当时社会服务的人才。孔子的教育目标,体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实际上,“学而优则仕”的精髓已深入民族心理,虽然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目的都有些不同,但其思想痕迹并未彻底消除,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不仅孔子的教育目标对现代化教育有指引性意义,他同时提出的涉及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以及值得现代人借鉴的教育思想与方法都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内容 由于孔子的培养目标是“君子”,而“君子”在德才两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孔子在施教时提倡知识实践与道德修养的结合。“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

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答:(1)关于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孔子认为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作用。 (2)关于教育对象:提出“有教无类”其中“无类”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不包括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 (3)关于教育目的:致力于通过教育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4)关于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指文化知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行、忠、信是道德行为规范要求。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自然科学知识和劳动知识内容。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内容占有重要地位,文化知识学习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 (5)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联系第8章教学原则与方法) 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谦虚笃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关于道德修养 立志有恒:“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孔子认为人要有远大的人生志向,“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 自省自克:“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身体力行:“巧言令色,鲜矣仁”,“敏于事而慎于言”,“纳于言而敏于行”,“言必行,行必果”。 改过迁善:“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勿惮改”。(7)教师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师无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2、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是什么? 答:(1)关于教育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2)关于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的生长下去。 (3)论课程与教材 为完成活动课程,提出“做中学”的教育原则。活动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活动教学。 (4)提出教学的五步骤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足以产生问题的资料、学生产生问题和假设、设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亲自动手做、验证假设。 (5)提出儿童中心论 杜威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和活动作业中心。 3、《学记》阐述了哪些教育思想? 答:(1)教育的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敏,教学为先”。即教育的作用是为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才,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要:学习孔子,首先要纠正对教育的错误认识,教育是培育、教化人的;而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填充。本文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以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教师因材施教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对后世的思想和学术影响至深。今天,我们本着“探微古人,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重新审视《论语》中所体现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吸收并借鉴有用的知识,努力做好我们的教育工作。 一、正确认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运用教育手段来改变人、提高人的道德、知识水平。“性相近,习相远”所谓性是指人的共同本性,习是后天的环境影响,主要是教育、习染。在实际生活中,孔子更重视后天的习染对人的意识起的作用,认为人的实际思想状况是由习染决定的,而不是先天决定的。根据这个理论,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接受良好影响,在道德、知识上得到改造和提高。他的学生中有素质较好的,也有素质较差的,经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导,不少变

成著名的贤才。孔子很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操的培养,“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自孔子以来人们就把教育视为自我成长和提高的途径,中文“教育”的“育”字,本意为“培育、成长”的意思,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成德。儒家重视教育,也因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道教化,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君子谋道不谋食”(《卫灵公·三十二》),学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活动,而就是人生的实践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人生完善的过程。学习的目的是变化气质,成就人生。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学习和扩充谋生的知识和技能成了压倒一切的任务,现代教育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再着眼于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更不关心人格的培养与完善,而只是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员为能事,把人作为器具来培养。这就使得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知识单一狭隘,缺乏道德理想和判断能力,缺乏人文教养和关怀。如何保持教育传统培养教化人的功能,而不至于蜕变为职业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孔子仁学思想以道德个人主义为支点,倡导一种以生命契合为主要特征的人际伦理,追求一种以社会和谐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社会政治秩序;孔子的仁人君子教育在政治领域引发了一场由血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仕的制度革命;在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变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制度创新和文化重建的历史任务,从孔子仁学思想中汲取智慧,仍然是我们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不二选择。 《论语》言“仁”者五十有八章,“仁”字凡百有六见。据考证,孔子之前,已经有人偶尔使用过“人二”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但只是孔子才赋予“仁”以全新的文化内涵。《论语》文本中“仁”的含义大致可以分成为以下几层: (l)“仁”首先是一种足以使人诚服的人格魅力。孔子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这种“仁为己任”,对自己所选定的人生目标坚定不移,倾 其毕生而追求之的精神;这种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无求“生以害仁”,只求“杀身成仁”的豪迈气概,不是着实让人心醉神迷吗?因此,“仁”便是一种足以让人为之诚服的崇高,所以《论语》是一种将合换心的征服,因而是一种人格美的展示,是一种爱的艺术的实践。 孔子认为:统治的哲学虽然可以说是征服的哲学,但是好的统治者绝不应该用武力去强迫人民接受他的统治,而应该以爱为武器,用自己的人格之美去征服民心,让人民心悦诚服地追随自己。因此我们说,孔子之“仁”首先是一种人格的力量,一种高尚品德对他人和社会的感化和征服作用。 (2)“仁”倡导一种道德个人主义。孔子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雍也》)。这里孔子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确立为基本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介乎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之间,强调一种在移情式理解基础之上的人际互爱。孔子又强调“为仁由己”,指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这是一种由道德自律达于心灵自由的义务伦理。在孔子那里,个人不是向外寻求相对他人(物)的自由,而是向内寻求相对于自己的自主,即人格的独立和道德的自主。人只有实现在道德上的自主,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理由,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把孔子的道德主张称为“道德个人主义”。由孔子仁学所开出的道德自律,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自律是存在着根本差异的,因为西方的道德自律是一种上帝绝对命令的内化,而仁学的道德自律完全由自己的本心开出,所以仁学对人们道德觉悟的要求似乎更高。(3)“仁”是孔子匡时济世之良方。孔子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家,同时还是那种具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精神,勇于靠自己的亲身奋斗去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实践家。为了实现其政治抱负,他需要培养一批不但能够理解并拥护他的政治主张,而且愿终生为之奋斗的“志士仁人”。为此,他“有教无类”,以教为业,以“六艺”授人,且整理国故,“删正六经”,开了中国教育与学术民间化的先河。孔子所要培养的,是那些能够按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去改造社会,匡扶正义,营造社会仁爱精神的济世之才。孔子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仁人君子”,即他要把他的弟子们培养成那种具有“仁者爱人”、“泛爱众”的人格情操,同时又具有为实现“天下归仁”而奋斗的“志士”,这些被称之为“君子”的志士们“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卫灵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学而》);“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4)“仁”是一种人生修为之方法。孔子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微子》);仁人君子者“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里仁》)。要求君子须以诚信待人,以恭敬律己。同时还必须摆脱物欲的束缚,故“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里仁》);于是“饭疏食饮水,曲胧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

浅论孔子“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 整理古代文化, 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其教育思想与当前素质教育有很多相通之处。本文着重讨论他所倡导的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进行教育创新,就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研究孔子温故知新和教学相长教育思想,借鉴孔子的经验,古为今用,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p.17)是孔子的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孔子认为温故知新是做教师的基本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精神。温故知新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第一,故即古,指的是过去政治历史知识、文化知识。新是指今,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他要求学生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认识当代社会实际。温故知新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从已知到未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已有知识是认识的成果,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孔子要求学生在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联想,扩大知识范围或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第三,温故知新也就是温故创新。温故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学校教育中、社会生活中创造、创新。何谓创新?根据辞海释义,“创,始造之也”。根据此意推断,有独到的见解叫创见。首创未所有的事物叫创造。文学艺术作品的问世叫创作。新是指初次出现的,往往相对旧而言的。孔子一生虽自称述而不作,而事实上是有述有作,是当时知识的集大成者。他编写、整理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流传后世的宝贵文献就是他温故知新的结晶。 从已知到未知孔子非常善于用已有的文献资料来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过去的朝代推测将来的社会。有一次,子张问孔子:“十世可知也?”孔子胸有成竹地答道:“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1](p.21)孔子认为:殷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袭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假定有人继承周朝而当政,就是以后一百代也是可以推想而知的。孔子反对“不知而作之者”。[1](p.73)他说世上大概有一种人,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却凭空想象、主观臆测。不学不思,如何能知呢?孔子自认为绝对不会这样做的,“我无是也”。他在传授弟子“六经”的时候,在讲到历代礼的发展沿革时就说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1](p.26)他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但他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殷代的礼,我也能说得出来,但他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这是他们的历史文献不够的缘故,若有足够的文献,我就可以引来作证了。孔子强调以事实为依据是他一贯主张,以致于他的学生子贡一再感叹:“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1](p.46)这是因为道德文章是可视可闻的,而人性与天道是不可捉摸的。有一次,他的学生季路向他请教有关鬼神之事。孔子很不高兴地对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1](p.11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不能完全处理好,怎么去讨论处理论文联盟https://www.doczj.com/doc/ef17321573.html,整理人与鬼的事;人生活着的的道理都未能弄明白,怎么能懂得死? 举一反三孔子善于用启发式教育,他的得意门生颜回曾形容老师的教学艺术高超,“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独创了著名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p.68)教师一方面要把握学生求知欲最强的时机,即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之时,予以启发诱导。另一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说出新意来。在孔子的悉心教导下,他的学生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黄洁扬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年轻时虽有积极 从政的愿望,却终始不得志,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办学的 教育家,在他的一生几十年中,培养出三干弟子和七十二贤才;并且在晚年整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由此可见,他对中国的文化教育 事业的贡献,在中国文化教育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西方人的眼里,孔子可谓中国传统 文化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 教育思想就是其教育经验的总结。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下面我们就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德 育思想的内容作一粗浅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非常繁杂,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部 分的内容。 1、重德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德治论”是其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德治论”在政治上注重以道德教育为主,把德育与政治相提并论,强调德育必须为政治服务。孔 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还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在他看来,刑政不如德治好,刑罚只能使民众畏惧而不敢为非,还 不能使他们耻于为非,而实行“德治”后,就不但能使民众知耻,还能从内心改正其非,收到化民的效果。而“德治”的关键,在于君主、臣民、父子等整个社会成员都具备相 应的道德品质,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认为这就有赖于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行,形成整个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为政治 上实行“德治”创造条件。一旦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形成,势必风吹草偃,产生巨大的 安定社会的力量。 2、为仁 “仁”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也是他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经常提到“仁”,那么,孔子心中的“仁”指的又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孔子“仁”的思 想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克己复礼”、“孝悌”。 第一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问仁,子曰:“爱人”。一般说来,儒家是 主张“亲亲而民”的。这就是从亲子之爱出发,推己及人,从爱有等差扩展到广泛的爱。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孔子所说的“爱人”仅仅理解为奴隶主和贵族之间的阶级爱, 因为,它还包括着对广大庶民、奴隶的“仁爱”。 第二是“克己复礼”。孔子讲的礼,是以仁德的内容来充实礼的内容,把礼作为修 身治国、整齐上下的经纬。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服自己非分的私欲, 让君主具备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时刻以伦理道德的原则约束自己,使他们守其道,实 行轻剥削、轻压迫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风气,使国家出现 一个天下大治的局面。 第三是“孝悌”。孝悌是孔子直接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子曰:“其为人也孝悌,

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1.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一)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

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及其思想价值

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及其思想价值 年级:二年级学号:05 姓名:刘军晓 摘要: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把“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系统论证与阐述,才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孔子之后,“仁”的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的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孔子仁儒家哲学 一、仁的思想内涵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1.《中庸》引孔子曰:“仁者,人也。”这是孔子仁学观的又一个命题。孔子提出了“仁者人也”;2.《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提出“仁者爱人”;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克己复礼为仁”;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6.“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8.“刚毅、木讷近仁”;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仁”的涵义十分广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以及同“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规范。 "爱人"是仁的出发点 孔子继承了上古的神本文化和西周时期人本文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准,就是人要有爱心,要爱人,要关心人、尊重人,将对人的关爱和尊重提高到道德本体论的高度予以关注,这为以后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所以,仁,其根本意义是爱,是爱心。 仁是广泛的爱。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五者”指恭、宽、信、敏、惠。他解释说:“恭则不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文摘要:孔子是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了详细的阐述。它是后人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这些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也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很丰富的,既涉及基本理论问题,又包括许多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育 一. 倡导“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与全面教育相结合 1.孔子,作为我国第一所私学的开创者,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重身份,不看财产多少,也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弟子很多,各个、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还有父子二人同学于孔子的,如颜回、曾参等。孔子的这种思想观点,奠定了后世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开历史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生在资质、性格、才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就无法达到统一要实现的目标。孔子将因材施教与全面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纯,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已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这样,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就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出,是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学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他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孔之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与他对学生有深刻、准确、全面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孔子十分注意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观察了解学生,他非常熟悉学生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他第一个提出了“庶、富、教” , 第一个提出了“有教无类” ,第一个提出了“为政教民” , 第一个提出了“启发诱导” , 第一个成功地实践了“因材施教”。他是我们教育的先师,他的教育思想无比精湛、丰富, 两千多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国教育, 并对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 特别是对东亚的教育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倡导儒学,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孔子的教育智慧对我们依然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今天从这样几个方面来了解孔子和他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一)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古代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经济方面,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井田制开始崩溃,经济发展迅速。政治方面,王室衰微,诸侯壮大。“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王室无法控制局面,诸侯国之强大者,四出征讨,以图霸业。与经济、政治变化相伴而行的,便是在思想文化上由西周的“皆原于一,不离于宗”的官学形态向多元化发展。当时“诸侯力政,百家异说”,“处士横议”,思想家们针对剧烈动荡的社会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阐发自己的观点,开始了百家争鸣。 (二)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这时期,“天下无道久矣”王命衰微、诸侯争霸、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礼坏乐崩,子弑父、臣弑君、少凌长、庶废嫡.“礼乐之邦”----周礼尽在鲁.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 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教育对象:有教无类、面向全体 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虽然礼崩乐坏,等级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但文化教育仍然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称作“官学”,广大平民被拒之于学校教育的大门之外。而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卫灵公)))。据考,古今学问大家对它大致有两类代表性的解释:第一种解释以朱熹为

孔子教育思想浅析

孔子教育思想浅析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学而知之、学思结合的求知态度与方法,在中国教育吏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依据《论语》,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实践进行了初步探析。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的观念体现了历代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孔子的思想,尤其他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一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论语》是一部言行录。主要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追记的孔子的言行。其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涉及哲学、历史、社会、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等诸多方面。特别是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规范,或者说从朴素的自然法则中演绎出来的生命的大智慧,时至今日,仍不乏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孔子认为做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是乐学(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习得好。必须心情舒畅,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述而》)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的态度相比较,一层深入一层,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所以,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他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意思说,在学习中发现了乐趣,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的享受了,那么,即使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孔子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人胜的境地,使他们感到美不胜收,学起来轻松愉悦,“欲罢不能”(《论语?子罕》)。他认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不要为世俗所累。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应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最著名的论述莫过于“温放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的学习方法。比如,孔子要求学生多阐多见,“多阐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侮。”(《论语?为政》);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学习要有恒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重视温习.“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孔子十分重视学,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孔子通过自己的体会,说明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只强调一面或者使两者脱节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怠。足见孔子是大力主张学思结合。二者并荤的。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这一主张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在广大平民阶层中得到相对普及,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无疑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意义。孔子还主张“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

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内容摘要: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 为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 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 的哲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仁学,仁与礼,天人观,中庸,生而知之,学而知之 孔子,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记载,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为其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其哲学思想范畴的逻辑架构为道,仁,礼,知,中庸,而其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则正沿着相反递进的时序展开;就历史过程看,始于远古,讫于殷周之际的原始人本主义哲学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源头。春秋末年,孔子经历艰苦求学思索和坎坷的人生磨难,基本上沿着传统的道路,将哲学思想爬梳推演到新的高度。孔子经历了“礼学-仁学-易学”三个阶段。 (一)孔子的世界观 孔子晚年作自我思想总结时说:“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一生以弘道为自觉的己任,把闻到视为超越一己之生死的大事,指出:“朝闻道,夕死可以,孔子晚年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被后世称为《六经》,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在先秦哲学中,“道”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其含义,一是指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类指规律;二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形而上者谓之道;三是运动变化的过程。在孔子晚年的时候,将“道”提升到世界观的境界。孔子的形而上学经历了一个由性与天道的一般探讨到易理研究的过程,其转折点是孔子晚年学《易》,孔子以《易》之道为统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精致的形而上学体系。 从宇宙自然到社会人事伦理,在孔子哲学范畴中便是由“道”而“仁”,构成孔子哲学中的两个基本范畴。“仁”是讲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孔子认为仁的基本形式是“爱人”,要求将人作为人来看待,强调了人有爱和尊重的需求,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出了仁学的思想体系,仁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在后来则成为整个儒家文化的中心范畴。孔子的“仁者爱人”,在自我肯定的同时,也肯定了对象,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这种彼此肯定,彼此相爱中,体现了对人作为人或人格的尊重,也尊重他人的自立,自达,同时,孔子要求每一个人都从自我做起,主张“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自我主体,要有一种道德的自觉,强化主体自律和自我内省,这就为以后的修身养性的学说打开了大门。仁爱在孔子具有一般的人类之爱的意义,仁爱是对完全非人性的奴隶制宗法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的否定,当然,孔子也是宗法等级制的拥护者,他看到这一制度需要以仁爱的形式来修饰社会等级秩序的内容。 仁爱在孔子又是一种道德义务,强调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重在培养人的德性。这是出于彼此相爱的人格相互尊重的需要,又是一种为仁由己的道德自律,同时,孔子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强调个体生命在群体,族类中实现自己,由此延伸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心理结构。

[孔子的教育思想带给我们的思考]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带给我们的思考]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生于变化急剧而深刻的春秋战国时期,其祖先原为宋国贵族,后来迁至鲁国。幼年时,父亲去世,家境没落。十五岁便立志发奋读书,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没有中断过。孔子30多岁开始招收学生,进行教学工作,这时的孔子已是远近闻名的学者了。孔子一生热爱学习,后半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在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创办了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丘“弟子盖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意思是说孔子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学生,其中出色的有72人。他说:“有教无类”,意思是说不管什么人他都教。他编订了《诗经》、《尚书》和《春秋》等书籍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在教学方面,他善于进行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特长,弥补不足。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发展和老师的发展,他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一孔子教育思想之一:德育----素质教育的重点。 孔子一生为培养治国人才而进行贤能教育。在“德、才”两方面,把“德”放在第一位,以“仁”为出发点,提倡“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并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他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按八德处事为人就是“仁”。他的弟子有子曾经这样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义之本与!”,因此,“孝弟”这些原则就是“仁”的根本。只有知道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才会尊重别

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摘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仁学思想贯穿于其全部思想和行事中,对当时的中华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有学者将仁视为形而上的东西,对其仁者爱人的内涵也有截然不同的说法。本文试图从孔子的教育活动、政治思想、民族思想中揭示孔子仁的涵义及爱人的范围,并将仁学思想置于当时的思想界对其进行评判。 关键词:孔子;仁学;内涵;比较法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礼崩乐坏之春秋,长于周公所封之鲁国。其先祖为宋人,微子之后。曾祖房叔避难奔鲁,为防大夫。父叔梁纥为鄹大夫,晚年续弦娶鲁颜氏女“野合”[1]1905而生孔子。由于社会的变迁和家族的衰落,至孔子时他已沦为贵族最底层之士族。加之父母早丧,家境贫寒,所以曾为“委吏”、“乘田”等小官。[2]187孔子虽贫且贱,然居文献之大邦,儿时常陈俎豆,设礼容,十五志于学,学无常师,故在而立之年已有“知礼”[3]68之誉,并收徒设教。他曾周游列国、席不暇暖,表现出对政治的极大热情,尽管从政时曾有出色的政绩,然“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1]1909终不能行道。他生前仅是一位自叹“道不行”[3]113的“丧家之狗。”[1]1921死后虽历代封建王朝对其推崇备加,“然专制时代之君臣,虽推尊孔子,表彰儒术。其实断章取义,别具私心,存其仁义之言辞,略其封建之背景,忘其平阶级之宗旨,遗其君子儒之教义。”[4]61又自“欧洲文化输入中国以来,中国的思想界,起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一个大的变化,每次都把孔子作为反对的目标。”[5]143故孔子虽位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有中国第一大圣人之誉,然其为中国历史上最不幸之人可知。近代以来有人将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孔氏,于是,孔子成了专制阶级的历史幽灵,此真不明孔子仁学思想真义之宣传。诋毁孔子的声音虽不始于近代,然在近现代历史中孔子思想所受扭曲却是于今为烈! 一、释仁 晚近学者曾对孔子思想的核心提出过见仁见智的回答,越来越多的人则倾向于“仁”是其思想的核心。不仅《吕氏春秋》载:“孔子贵仁。”[6]233高赞非先生也说:“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仁’是孔子的思想最核心的问题”[7]197,“‘仁’象一条红线一样贯穿在孔子全部思想领域内,离开仁的思想,对孔子是什么也理解不了的。”[7]213“仁”虽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在讨论孔子所说仁之前有必要谈谈仁字之本义。 许慎在《说文》中例举了仁字的三形三义:其一、亲也,从人二;其二、古文仁从千心作;其三、古文仁或从尸。历来释仁者,多依第一义,但许慎本人似

2020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及论文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培养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并倡导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教育格言,成为万世师表。孔子虽然没有自己的著作传世,但由他的弟子将其言论汇集而成的《论语》一书,却可以让我们从中领略他的哲人风采,感悟他的教育思想。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 一、孔子的学生观 孔子的学生观集中体现在他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的思想。孔子认为,人的天生素质都相差不远,只是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人与人之间才形成差异,即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认为除了上知、下愚不可移易之外,其他人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的。这说明了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人的可塑性。孔子在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的基础

上,演绎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是孔子最先执行的教育方针。他自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门弟子来自鲁、齐、宋、晋、楚、秦等国,其中有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贱人”仲弓;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箪食瓢饮的颜渊;有愚直的高柴,也有卤莽的子路。孔子不畏世俗,怀着极大的教育热情,“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对于那些出身低贱和家境贫寒的学生施以平等的教育,真正做到了“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忠于道”,体现了师爱的理智性和广泛性。“有教无类”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所呼唤的教育公平是最好的回答。 孔子在尊重学生志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方面树立了榜样。由于他对学生了如指掌,因而能因人而教,循循善诱。孔子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例子在《论语》一书中的记载是很多的。在《论语?先进篇》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子路和冉有都向孔子提出了“闻斯行诸”的问题,即“得到真理就马上干起来吗?”孔子的答案竟完全相反,这引起了公西华的疑问。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说,冉求平日做事,过分谨慎,所以我给他壮壮胆;仲由有两个人的胆量,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的锐气。这就是典型的因材施教、因人而教的范例。这个例子说明了孔子的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是无的放矢。 孔子的教育还十分注重顺应学生的性情,采用使学生“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育方法,这就好像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吹面

孔子的仁学思想的价值及其局限

孔子的仁学思想的价值及其局限 学生:苟奉山指导老师:谭贵全 内容提要: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对中国的政治、教育以及文化传 统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笔者认为,应当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孔子仁学思想进行批判性继承。为此,本文试图对孔子仁学思想的丰富内涵进行深层次挖掘和多角度剖析,以期探究其所蕴含的超越时空的恒常价值,揭示其由于受时代诸多因素影响而存在的固有局限。从“亲情之爱”到“泛爱众”,从“纳仁入礼”到“为仁由己”,从“杀身成仁”到“天下归仁”,孔子的仁学思想实现了“人”作为类存在物的自我肯定、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而又主张“爱有等差”、“克己复礼”和“以义制利”,孔子的仁学思想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发现和尊重“人”的人文关怀价值。另外,它又因夸大道德的作用具有了“泛道德化”倾向。 关键词:孔子仁学价值局限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孔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纵观长达二千五百多年的漫长历史长河,它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最高指导原则,对中国的政治、教育以及文化传统等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学者评价:“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①而“仁”则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它不仅是孔子理想中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而且也是使以孔子文化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主流文化的主要依据。 对于孔子的仁学思想,历来有不同的评价。笔者认为,与对待整个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一样,应当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孔子仁学思想进行批判性继承,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应否定一切。为此,本文试图对其丰富内涵进行深层次挖掘和多角度剖析,以期探究其所蕴含的超越时空的恒常价值,揭示其由于受时代诸多因素影响而存在的固有局限。 一、孔子仁学思想的丰富内涵 有人认为,孔子的仁学思想完善地保存在《论语》里。换言之,《论语》较全面地记载了孔子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情景所论述的仁学思想。的确,仅“仁”字在《论语》中就有一百零九见,它们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丰富内涵。,然而,孔子仁学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历来是人们争论的焦点。笔者以为: (一)仁者爱人 就仁学思想的最基本内涵而言,可概括在孔子与樊迟的问答中: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①柳诒微,中国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