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亚洲区域主义和一体化现状

亚洲区域主义和一体化现状

亚洲区域主义和一体化现状
亚洲区域主义和一体化现状

社会科学报/2005年/8月/4日/第007版

国外动态

亚洲区域主义和一体化现状

戴丽娜

区域主义是20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国际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无论欧洲一体化、北美自由贸易区,还是非洲、拉美的区域化浪潮,都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亚洲也不例外,从动态和发散性的角度来看,亚洲区域主义中的地区主要指东亚,有时也涉及亚洲其他地区(南亚、中亚甚至亚太地区)。

亚洲区域主义的特点

1.市场导向型:亚洲区域主义缺乏正式机制的推动和保障,主要是经济上的合作与依存,具体体现为市场的一体化。它在市场中自发形成,基本由市场驱动,而不像欧共体那样依靠官方制度造就。

2.弱机制性:与市场上的强劲势头相比,亚洲区域主义在机制建设上可谓停滞不前。目前在亚洲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组织,几乎都缺乏对成员国的强制约束。

3.区域认同薄弱:首先,亚洲的国家权力在文化、历史背景上具有异质性。其次,集体安全观念的缺失。由于亚洲认同观念的薄弱,亚洲各国在正式机制建设方面很难取得信任和一致意见,从而使亚洲的区域合作长期停留在经济合作层面。

4.网络结构的特点:当代亚洲一体化以日本在亚洲的生产链和华人家族商业网为基础,由于他们尽可能避免正式机制,因此亚洲区域一体化呈现出“软”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主要在于亚洲地区目前所处的文化发展阶段、美国政策的影响、不同的国内社会结构等因素的作用。

东亚区域主义和一体化发展的现状

东亚区域合作就目前而言仍缺少明确的政治目标,从很大程度上讲,也没有统一的共识。经济合作是东亚区域主义形成及发展的基础。但是,东亚地区各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别决定了东亚经济一体化只能是渐进的,形成一个统一的东亚大市场还需要很长时间。尽管东亚合作已经建立了一个大的框架,但是,真正具有实质性内容的还是经济合作,而在经济合作中,推动市场的开放和其他方面的经济合作是最重要的内容。目前,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多个进程并进,有东盟自身的自由贸易区,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日本与东盟国家、日本与韩国的自由贸易区(已经启动谈判和正在准备)。如何使这些分散的进程统合起来是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推动东亚合作还存在许多困难。东亚没有平等参与地区合作的历史,区域合作的理念和认知都很弱,因此,对于合作的目标很难在短期内达成共识。

新东亚区域主义

目前,发展中的东亚区域主义具有某些新的特征,可以称之为“新东亚区域主义”。有以下几点:其一,以保证各国的主权和利益为基础,不搞“主权让渡”,提倡平等参与和协商,合作内容从务实需要开始,循序渐进。其二,以局部区域合作为基础,东盟地区的合作是东亚地区合作的基础和驱动器。东南亚地区本来是一个分裂的、不发达的地区,大多数国家为中小规模,这样,一个联合起来的地区与中日这样的大国对话合作,就可以体现出很大的平衡,避免为大国垄断控制。其三,不采取“东亚至上”的内向方略,而是承认利益差别,鼓励多层努力,实行“开放的合作主义”,即在东亚地区各国进行合作努力的同时,允许和鼓励各国同时与区外国家进行合作。因此,区域合作不带有封闭性和对抗性。其四,合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本地区的发展、稳定与和平,重在功能性发展,区域组织建设相对缓慢。新的东亚区域主义不把反西方作为地区合作的出发点与动力机制,而是寻求自己内在的逻辑。

南亚区域主义和一体化发展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后,南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第十一届首脑会议2002年1月在加德满都举行。七国首脑就加快南盟国家在政治、经济、贸易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就如何尽快将南亚地区建成自由贸易区问题进行了磋商。会议通过了《加德满都宣言》。第十二届首脑会议2004年初在伊斯兰堡举行,通过了《伊斯兰堡宣言》,签署了《南亚自由贸易协定框架条约》、《南盟打击恐怖主义公约附加议定书》和《南亚社会宪章》。南盟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善的组织机构,签署了众多的地区合作协定,并决心加快合作的步伐,计划到2015年,实现“南亚关税同盟”,到2020年,形成一个单一市场的“南亚经济联盟”。鉴于东盟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南亚人民开始呼吁南盟不应该失掉发展经济合作的机会,并采取了各种类型的非官方自主行动,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南盟各国政府。南盟各国领导人已认识到加强政治合作的重要性。印度正逐渐改变其对邻国的态度,稳步发展与邻国的友好关系,力图树立地区大国的形象。

论亚洲共同体构建问题

论亚洲共同体的构建问题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区域一体化的构建逐渐成为一种组织或国家之间的合作主流方式。本文就构建亚洲共同体涵义、发展进行简要的阐述,论述了构建亚洲共同体的必要性、可能性、构建途径,说明亚洲共同体的构建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关键词:亚洲共同体、必要性、可能性、途径、障碍 一、亚洲共同体的涵义 亚洲共同体又称东亚共同体,是地理邻近的东亚各国希望通过长期的相互合作和一体化进程而形成一个紧密整体,其包括了政治、经济、能源、文化等多方面的相互合作,从而达到互利互益的目的。 对于这种地区上的一体化进程,许多政治家、研究学者对此定义不一。新功能主义者恩斯特·哈斯将其定义为“几个民族背景不同的政治行为者,被劝说改变它们的忠诚、期望和政治行为,朝着一个中心转化的进程,它所形成的体制,拥有或要求拥有对先前民族国家的管辖权”[1]。恩斯特·哈斯强调的是各成员国之间摒弃成见,以寻求一个共同的利益为目的,在这转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对各成员都具有约束力的体制,在此种体制的约束力下形成一个紧密整体的过程。林德伯格则认为,一体化是一个“各国放弃独立推行对外政策和关键性国内政策的愿望和能力,转而寻求作出共同决策或将决策活动委托给新的中央机构的过程”[1]。这两种说法是相近的,这阐述了各成员国间由于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紧密依存关系展开的协调与合作,并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地区制度建设建构地区共同体的一个过程。 亚洲地区一体化的最终目的是构建一个共同体,这需要各成员国之间相互依存、合作,以谋求共同利益为目的,在核心国家的带动下,逐渐走向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等多方面的联合,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二、亚洲共同体的发展 亚洲共同体的构建来源于经济贸易共同体的构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本便产生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设想。其目的是以其强大的政治力量、军事力量以及经济力量建立一个日元圈和日本势力范围。虽然日本的想法失败了,

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近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农业的进程也逐渐加快,对农业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业生产从种植到收获,以及对土地的状况都要进行极为高效有益的评估,所以本文重点介绍了水肥一体化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多角度的分析其优点,同时也找出了其中的局限性,积极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水肥一体化;应用现状;发展前景 在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又称微灌施肥技术,其主要的机制是借助压力系统,或者借助地形自然落差,充分结合微灌和施肥技术,以水为载体,灌溉同时施肥,结果达到水和肥一体化利用,水和肥的管理更高效,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特点,如植物的需肥特点,对土壤环境的要求,以及养分含量的具体状况进行设计。可以满足作物的生育期需水和需肥规律,使水和肥料以最优质的结合在土壤中被作物吸收和利用。 1、水肥一体化技术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现状 1.1国外应用与发展状况 水肥一体化的进程在以色列表现的较为经典。20世纪中期,伴随着国家的塑料工业的发展开始发展滴灌开始使用水肥一体化的技术。如今的以色列,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果园,温室,大田以及绿化等,使用的面积以及占灌溉面积的一半以上,位居世界之首。在世界范围上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大都广泛应用在干旱缺水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国家[1]。 1.2我国应用与发展状况 我国最早应用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引进于墨西哥,1974年引进的滴灌设备试点的面积达到了5.3hm,从此以后该滴灌技术开始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十年后的1998年,我国就自主研制出了第1代滴灌设备。自此以后,随着我国引进的先进生产工艺技术,规模化的灌溉生产也在我国逐步的形成。水肥一体化的技术在应用上逐渐从试验和示范田推广到到大面积的应用。到了20世纪后期,水肥一体化的技术愈来愈得到高度的重视,我国组织专业的人员开展该技术的技术培训,并拨款进行研讨。2000年水肥一体化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中央农业部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参与国际合作,连续5年在我国举办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班,该次培训的指导专家是国内外的一级专业人员,将理论技术和实际操作结合在一起,加大了微灌施肥的面积[2]。当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已经由过去的局部试验、示范发展,成为现在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辐射范围从华北地区扩大到西北旱区、东北寒温带和华南亚热带地区。覆盖设施栽培、无土栽培、果树栽培,以及蔬菜、花卉、苗木、大田经济作物等多种栽培模式和作物,特别是西北地区膜下滴灌施肥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了响应国家“菜篮子工程”以及省农业厅“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规划。加快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丰富城

珠海肥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珠海肥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珠海肥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化肥行业典型的产业链模式为“资源企业—单质肥企业—水溶肥、复 混(合)肥企业—农资公司/个体工商户—种植者”,以各级农资公司、经 销商、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的分销商在化肥销售体系中起了主要作用,形成 了化肥企业产品销售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 该水溶肥项目计划总投资3272.4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836.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6.68%;流动资金435.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32%。 达产年营业收入4041.00万元,总成本费用3044.09万元,税金及附 加62.90万元,利润总额996.91万元,利税总额1197.31万元,税后净利 润747.6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49.6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0.46%,投资利税率36.59%,投资回报率22.85%,全部投资回收期5.88年,提供 就业职位66个。 本文件内容所承托的权益全部为项目承办单位所有,本文件仅提供给 项目承办单位并按项目承办单位的意愿提供给有关审查机构为投资项目的 审批和建设而使用,持有人对文件中的技术信息、商务信息等应做出保密 性承诺,未经项目承办单位书面允诺和许可,不得复制、披露或提供给第 三方,对发现非合法持有本文件者,项目承办单位有权保留追偿的权利。

...... 国外对水溶性肥料的研究较早,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温室中的蔬菜、花卉、各种果树以及大田作物的灌溉施肥,园林景观绿化植物、高尔夫球场等。1965年,美国公布了一项片状水溶性肥料的生产专利;1988年,美国TVA国际化工集团公司申请了高浓度氮硫悬浮肥的生产专利。我国水溶性肥料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基本上与复混肥料同步,从20世纪90 年代开始我国灌溉施肥的理论及应用技术才日渐被重视。到目前为止水肥 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已经由过去局部试验、示范发展为大面积推广应用, 辐射范围扩大到西北、东北和华南地区,水肥一体化从当年的“高端农业”、“形象工程”开始向普及应用发展。经过多年的引进、消化、吸收 及创新,水溶肥产品生产工艺从掺混仿制发展到按照配方精确计量,向先 进的工艺技术转变,生产装备、技术工艺逐渐成熟。一批质量优、讲信誉、服务好的行业龙头企业逐渐被种植者接受、认可,一些水溶肥行业优质品 牌开始树立起来,水溶肥行业进入加速成长期,正在由小作坊生产,向现 代企业生产转变过程中。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水溶肥施用作物的 面积越来越大,水溶肥产业也在发展壮大。目前中国水溶性肥料的产地主 要集中在新疆、山东、四川等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较大的省份,尤其是滴 灌节水面积最大的新疆地区;销地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肃、内蒙等西北干 旱区和东北、西南、华南等地。

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采用灌溉施肥技术,可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压力灌溉有喷灌和微灌等形式,目前常用形式是微灌与施肥的结合,且以滴灌、微喷与施肥的结合居多。微灌施肥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道、灌水器四部分组成。水源有:河流、水库、机井、池塘等;首部枢纽包括电机、水泵、过滤器、施肥器、控制和量测设备、保护装置;输配水管道包括主、干、支、毛管道及管道控制阀门;灌水器包括滴头或喷头、滴灌带。 一、适宜范围 该项技术适宜于有井、水库、蓄水池等固定水源,且水质好、符合微灌要求,并已建设或有条件建设微灌设施的区域推广应用。主要适用于设施农业栽培、果园栽培和棉花等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以及经济效益较好的其他作物。 二、技术要点 1.微灌施肥系统的选择 根据水源、地形、种植面积、作物种类,选择不同的微灌施肥系统。保护地栽培、露地瓜菜种植、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一般选择滴灌施肥系统,施肥装置保护地一般选择文丘里施肥器、压差式施肥罐或注肥泵。果园一般选择微喷施肥系统,施肥装置一般选择注肥泵,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选择自动灌溉施肥系统。 2.制定微灌施肥方案 (1)微灌制度的确定 根据种植作物的需水量和作物生育期的降水量确定灌水定额。露地微灌施肥的灌溉定额应比大水漫灌减少50%,保护地滴灌施肥的灌水定额应比大棚畦灌减少30%-40%。灌溉定额确定后,依据作物的需水规律、降水情况及土壤墒情确定灌水时期、次数和每次的灌水量。以褐土区重壤土设施栽培番茄为例,微灌制度见表1。 表1 设施栽培番茄微灌灌溉制度 (2)施肥制度的确定 微灌施肥技术和传统施肥技术存在显著的差别。合理的微灌施肥制度,应首先根据种植作物的需肥规律、地块的肥力水平及目标产量确定总施肥量、氮磷钾比例及底、追肥的比例。作底肥的肥料在整地前施入,追肥则按照不同作物生长期的需肥特性,确定其次数和数量。实施微灌施肥技术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40%-50%,故微灌施肥的用肥量为常规施肥的50%-60%。仍以设施栽培番茄为例,目标产量为10000公斤/亩,每生产1000公斤番茄吸收 N:3.18公斤、P 2O 5 :0.74公斤、K 2 O:4.83公斤,养分总需求量是N:31.8公斤、P 2 O 5 :7.4 公斤、K 2 O:48.3公斤;设施栽培条件下当季氮肥利用率57%-65%,磷肥为35%-42%,钾肥为 70%-80%;实现上述产量应亩施N:53.12公斤、P 2O 5 :18.5公斤,K 2 O:60.38公斤,合计132

新型喷灌机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

关键词:喷灌机、卷盘式喷灌机、绞盘式喷灌机、卷盘喷灌机、喷灌设备、长尾词:厂家、价格、哪家好、多少钱、哪家先进、、、等等 企业介绍: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是集农业全程机械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行业龙头企业,拥有进出口权,“农哈哈”商标是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历经37 年的发展,产品覆盖耕作、播种、植保、灌溉、收获、粮食烘干六大类农机产品;厂区占地面积300多亩,员工1000余人,产值近 3 亿元。 2013 年,农哈哈公司开始涉足农业节水灌溉领域,并开创了中国智能卷盘式喷灌机的时代,引领国内卷盘喷灌技术的发展潮流;2015 年,农哈哈公司从欧洲引进国际先进的喷灌技术,后经研发和创新,成功推出适合中国农业的新型卷盘平移式淋灌机,是国内唯一一家全套引进国外先进喷灌技术并实现国产化的灌溉产品,为中国卷盘式喷灌机贴上了节能、高效、节水的标签。 2017 年,农哈哈公司成功开发了智能化固液态施肥机,与新型卷盘平移式淋灌机配套使用,实现水肥一体化作业。目前,在国内是唯一能够在卷盘式喷灌机上应用智能化固液态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产品。新型卷盘平移式淋灌机核心技术:节能:驱动装置采用扼流(直冲)式水涡轮,水能动力转换率70%以上,相比传统侧冲式水涡轮动力转换提高了约 1.5 倍,入机水压只需0.25Mpa 就可正常喷洒作业。 减速装置采用6档变速齿轮箱,提升传动扭矩,降低驱动力需求;回收速度可调范围4-105 米/小时,满足不同作物浇水量需要。 高效:喷洒装置采用40 米幅宽30个8 毫米口径喷头的淋灌架,出水量50 立方米/小时,作业效率 2.5-4 公顷/昼夜。 节水:淋灌架喷洒装置离地距离约 1.5-1.8 米之间,低压喷洒,水滴无雾化,水份蒸发小于5%。 应用广泛: 1:抗风性能强:淋灌架喷头离地距离较低约1.5 米,且水滴无雾化,在5-6 级风天气情况下可正常喷洒作业,特别适合北方地区春季多风天气浇水作业。(配1张风中作业场景图片) 2:低压喷洒对幼苗无伤害:淋灌架上喷头的水压为约0.03-0.05Mpa,低压喷洒且喷头离地距离低,水滴落地时间短,冲击力小,对作物幼苗无伤害,软杆作物不倒伏,

2018年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项目性质:财政补助 项目编号: 2018年xx省xx市xx县 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 实 施 方 案 申报单位:xx市xx种植专业合作社 编制日期:2017年2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位置和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区有关基本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有工程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任务与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规划布局与施工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体布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项工程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道工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工程数量与预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工程内容与工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投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额采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费用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投资..........................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资金筹措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工程预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预算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合预算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安装工程单价汇总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人工预算价格汇总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亚洲经济一体化--基于多国FTA战略角度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Varieties of National FTA Strategies Shen Minghui Abstract: Over the past dec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process of the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which major economies in the region has extensively involved. However, the FTA strategies of the Asian economies vary much due to the respective historical disputes, gaps in economic size and level of development. The game among economies from Asia and beyond has given rise to additional uncertainty over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Further, it would deviate the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from the formation of an Asian integrated market or region-wide FTA. Therefore, the consolidation of overlapping FTAs into a region-wide agreement would not happen from inside Asia before a different Asian economic structure is shaped in future. Key Words: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 Free Trade Agreement (FTA) / Hub-and-Spoke / FTA Strategy Author: Shen Minghui,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水肥一体化系统构成图

可编辑 农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 一、概述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喷枪或喷头形成喷灌、均匀、定时、定量,喷洒在作物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发育生长区域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二、水肥一体化系统原理图 水肥一体化系统通常包括水源工程、部枢纽、田间输配水管网系统和灌水器等四部分,实际生产中由于供水条件和灌溉要求不同,施肥系统可能仅由部分设备组成。

可编辑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三、水肥一体机 水肥一体机系统结构包括:控制柜、触摸屏控制系统、混肥硬件设备系统、无线采集控制系统。支持pc端以及微信端实施查看数据以及控制前端设备;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帮助生产者很方便的实现自动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由上位机软件系统、区域控制柜、分路控制器、变送器、数据采集终端组成。通过与供水系统有机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可实现智能化监测、控制灌溉中的供水时间、施肥浓度以及供水量。变送器(土壤水分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等)将实时监测的灌溉状况,当灌区土壤湿度达到预先设定的下限值时,电磁阀可以自动开启,当监测的土壤含水量及液位达到预设的灌水定额后,可以自动关闭电磁阀系统。可根据时间段调度整个灌区电磁阀的轮流工作,并手动控制灌溉和采集墒情。整个系统可协调工作实施轮灌,充分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实现节水、节电,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投入成本。 四、施肥系统 水肥一体化施肥系统原理由灌溉系统和肥料溶液混合系统两部 分组成。灌溉系统主要由灌溉泵、稳压阀、控制器、过滤器、田间灌溉管网以及灌溉电磁阀构成。肥料溶液混合系统由控制器、肥料灌、施肥器、电磁阀、传感器以及混合罐、混合泵组成。 4.1:输配水管网系统 由干管、支管、毛管组成。干管一般采用PVC管材,支管一般采用PE管材或PVC管材,管径根据流量分配置,毛管目前多选用内镶式

亚洲经济一体化追赶进行时

亚洲经济一体化追赶进行时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地震后,金融系统高度重视,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分别发布针对震区的金融服务紧急通知。各家银行、保险公司纷纷启动应急预案,改进灾区金融服务、做好抗震保险理赔服务,确保灾区金融系统平稳运行。 保监会下发通知,强调各有关保险公司要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和灾后理赔服务工作中。各保险公司总公司应立即对其所辖的四川省分公司进行特殊授权,由其四川省分公司全权处理理赔事项。要迅速调集并下拨充足资金,做好预付赔款工作。要简化理赔程序和环节,建立快速理赔通道,并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

中国人保财险根据人保集团的统一部署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公司总裁王银成第一时间向四川分公司了解受灾地区损失情况,对公司保险抗震救灾工作做出安排。记者采访得知,目前中国人保财险已成立抢险救灾工作小组,一是承保情况清理小组,清理雅安、阿坝、甘孜、成都、眉山等受地震影响较大的地区公司及支公司财产险、工程险、意外险、责任险和农险等承保情况,为理赔工作的快速、有效开展做好充分准备;二是查勘理赔工作小组,全面布置灾区理赔工作。分公司确立了先人后物、先易后难的理赔原则,优先支持当地群众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三是后勤保障小组,负责调度全省系统的物资和人员,保障灾区员工的生活、工作,积极支援灾区人民抢险救灾。 21日上午,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兼中国人保财险董事长吴焰已经亲自将5000元赔款送到雅安市芦山县

芦阳镇骆家营的骆瑞森手中,这是中国人保芦山地震第一笔赔款。

新华保险在震后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机制,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对受灾客户经当地公安机关或派出所确认身份后即可办理无保单理赔。并已派出理赔服务人员赶赴震中地区,核查事故情况并设立受灾群众救助及理赔便民服务点,方便客户就近快速报案。 地震发生后,中国人寿迅速开展开灾区抢险和客户伤亡排查工作,并宣布、向参与救灾的新闻工作者、医护人员、公安民警、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捐赠每人20万元人身意外伤害保障。 芦山地震发生后,农业银行立即行动,紧急制定满足灾区群众金融需求的相关措施,为灾区人民提供应急挂失和取款服务。此外,在地震灾区设立抗震救灾紧急金融服务专柜或窗口,并张贴醒目标志,优先办理赈灾捐款。不仅如此,农行四川省分行调配的救

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9 世纪末,美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大量干旱半干旱草原被开垦成农田,到 20 世纪美国西部发生了大规模“黑风暴”,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合理的土壤耕作。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给我们敲响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警钟。研究表明,北方沙尘主要来自沙化土地、裸露地和农田。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on tillage)减少了对土壤的耕作次数,加上地表秸秆残茬,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控制水土流失,减少风蚀、水蚀,缓解沙尘危害;故其业已成为防沙减尘的重要技术之一。保护性耕作已经成为国际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加快该项技术的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可持续农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及分类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的定义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从而减少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并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其核心技术包括少耕、免耕、缓坡地等高耕作、沟垄耕作、残茬覆盖耕作、秸秆覆盖等农田土壤表面耕作技术及其配套的专用机具等,配套技术包括绿色覆盖种植、作物轮作、带状种植、多作种植、合理密植、沙化草地恢复以及农田防护林建设等。

根据保护性耕作的特点,由于它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针对保护性耕作的基本要点,也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以松代翻、化学除草。 根据对土壤的影响程度可以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划分为 3种类型。(1)以改变微地形为主:包括等高耕作、沟垄种植、垄作区田、坑田等;(2)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包括等高带状间作、等高带状间轮作、覆盖耕作(包括留茬或残茬覆盖、秸秆覆盖、砂田、地膜覆盖等)等;(3)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为主:包括少耕(含少耕深松、少耕覆盖)、免耕等。 2.保护性耕作产生的背景 保护性耕作是在人类和自然的矛盾愈来愈突出的情况下产生的。比如耕翻作业除掉地面残茬、杂草,有利于播种,但同时也破坏了对地面的保护,导致风蚀、水蚀加剧;旋耕切碎土壤,创造了松软细碎的种床,但同时又消灭了土壤中的蚯蚓与生物,使土壤慢慢失去活性。耕作强度愈大,土壤偏离自然状态愈远,自然本身的保护功能、营养恢复功能就丧失愈多。近几十年来,我国机械耕作活动增强,农作物产量大幅度上升,但河流泛滥、沙尘暴猖獗、土壤退化、农作业成本上升。保护性耕作取消铧式犁翻耕,在保留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免耕播种,以保留土壤自我保护机能和营造机能,是机械化耕作由单纯改造自然到利用自然、进而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革命性变化。 3.保护性耕作的国际现状与发展趋势 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开始研究推广免耕技术,当时由于机械

第一章 水肥一体化技术基本原理

第一章水肥一体化技术简介 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 作物生产的目标是用更低的生产成本去获得更高的产量、更好的品质和更高的经济效益。从作物的生长要素来看,其基本生长要素包括光照、温度、空气、水分和养分。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前三个因素是人为难以调控的,而水分和养分因素则可人为调控。因此,要实现作物的最大生产潜力,合理调节水肥的平衡供应非常重要。 在水肥的供给过程中,最有效的供应方式就是如何实现水肥的同步供给,充分发挥两者的相互作用,在给作物提供水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料的作用,实现水肥的同步供应,即水肥一体化技术。那么,什么是水肥一体化技术呢?狭义讲,就是把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由灌溉管道带到田间每一株作物,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如通过喷灌及滴灌管道施肥。 图1-1 雷州半岛的香蕉园通过滴灌施用硫酸钾镁肥

图1-2 山地砂糖桔果园通过滴灌系统施用氯化钾 图1-3 内蒙古马铃薯种植区通过滴灌系统施肥的场面 广义讲,就是水肥同时供应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需要,根系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除通过灌溉管道施肥外,如淋水肥、冲施肥等都属于水肥一体化的简单形式。

图1-4 广东冬种马铃薯地区拖管淋水肥的场景 图1-5 菜农挑担淋水肥的场景

图1-6 海南西瓜种植户通过膜下水带施液体肥的场景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现代种植业生产的一项综合水肥管理措施,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省工、优质、高效、环保等优点。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国外有一特定词描述,叫“FERTIGATION”,即“FERTILIZATION(施肥)”和“IRRIGATION(灌溉)”各拿半个字组合而成,意为灌溉和施肥结合的一种技术。国内根据英文字意翻译成“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加肥灌溉”、“水肥耦合”、“随水施肥”、“管道施肥”、“肥水灌溉”、“肥水同灌”等多种叫法。“水肥一体化”这个称谓目前被广泛接受,而“管道施肥”笔者认为更加形象贴切,肥料自身不会从管道流动,必须要溶解于水才能随管道流动。这很容易区别于传统的施肥。针对于具体的灌溉形式,又可称为“滴灌施肥”、“喷灌施肥”、“微喷灌施肥”等。 灌溉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的蒸腾失水及土面蒸发失水,必须要源源不断补充土壤水分作物才能正常生长。而水肥一体化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这要从植物是如何吸收养分说起。植物有两张“嘴巴”,根系是它的大嘴巴,叶片是小嘴巴。大量的营养元素是通过根系吸收的。叶面喷肥只能起补充作用。施到土壤的肥料怎样才能到达植物的嘴边呢?通常有三个过程。一个叫扩散过程。肥料溶解后进入土壤溶液,靠近根表的养分被吸收,浓度降低,远离根表的土壤溶液浓度相对较高,结果产生扩散,养分向低浓度的根表移动,最后被根系吸收。第二个过程叫质流。植物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叶片气孔张开,进行蒸腾作用(这是植物的生理现象),导致水分损失。根系必须源源不断地吸收水分供叶片蒸腾耗水。靠近根系的水分被吸收了,远处的水就会流向根表,溶解于水中的养分也跟着到达根表,从而被根系吸收。第三个过程叫截获,即养分正好就在根系表面而被吸收。扩散和质流是最重要的养分迁移到根表的过程。这两个过程都离不开水做媒介。因此,肥料一定要溶解才能被吸收,不溶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 … A(上升 B(下降… 国际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第 A 卷) …C(不变 D(无法确定考试专业班级国贸09级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10. 如果X、Y商品的价格上升同样的幅度,则名义工资和劳动力在两部门之间的分配情况…考试学期 2011年上学期考试类型考试命题教师应当是( )。…A.名义工资上升,劳动力从X流向Y B.名义工资上升,劳动力从Y流向X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C.名义工资上升,劳动力的分配不变 D.名义工资下降,劳动力的分配不变…11. 重叠需求贸易理论从需求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加以概括和解释,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分值20 20 15 25 8 12 … 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专A.林德 B.门格尔…学1. 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阶段不包括( )。业 C.松巴特 D.克鲁格曼…号A.重商主义 B.古典的自由贸易理论…姓12. 下列贸易理论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是( )。 C.现代国际经济理论 D.重 农主义密名A.重叠需求理论B.产品差异理论 2.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是( )。…不C.新贸易理论D.相互倾销理论 A.一国的资源配置问题 B.两国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准13.在垄断竞争模 型之中( )。…超C.地区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D.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级A.如果两国拥有相同的总体资本-劳动比例,它们间就不会发生贸易…过3. 属于“贸易三角”构成部分的几何图形是( )。 B.贸易导致了商品品种的增多和规模经济效应的扩大,进而可以带来收益密…, 国际比价线 ,提供曲线 C.从长期看,厂商可以获利…封, 生产可能性边界 ,相互需求曲线 D.要素禀赋并不能决定产业间贸易的发生封线4. 斯密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同时还提出了 ( )。~…14.企业

浅析亚洲经济共同体发展前景

浅析亚洲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前景 (王小飞) (河南大学2010级经济学实验班,开封,河南,475004) 摘要:亚洲共同体(又称东亚共同体),是地理邻近的东亚各国希望通过长期的相互合作和一体化进程而形成一个紧密整体。它建立在共同利益和地区认同的基础上,并非一个排他性的集团,也不针对任何区域外国家。实现亚洲共同体的前提是实现亚洲经济更为重要的是东亚经济的一体化。近年来,构筑“亚洲经济共同体”日益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预想中的亚洲经济共同体将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和东盟,届时这个共同体的总人口将占到世界人口的一半,贸易规模将超过北美自由贸易区,外汇储备规模则会超过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构筑亚洲经济共同体是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现实情况看,构筑亚洲经济共同体已经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但也存在着不少局限。本文将浅谈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未来前景。 关键词:亚洲经济一体化,中日经济发展,开放市场贸易,共同利益,前景展望 0 引言 亚洲经济一体化(东亚经济一体化),是顺应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直接反映和客观要求。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升级的。由于世界各国在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达到完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还需要较长的发展过程。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一些地理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加强经济合作,为谋求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建立起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或国家集团。从1956年成立的欧共体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与亚太经合组织的诞生,充分说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伴生物。因此地理位置相近毗连的东亚合作成为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先天优势和前提条件。东亚在文化上也有着相似或者相通的地方,这种文化的近似是东亚合作顺利展开的基础。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的共同利益点较多,这是东亚合作的主要动力。综合国内外局势,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发展中大国,必定不能脱离亚洲经济共同体发展的核心。中日关系也必将对亚洲经济一体化发展起着核心推动作用,两国积极参与其中也是符合亚洲各国共同利益,促进亚洲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1 构建亚洲经济共同体的优势条件 1.1区域合作趋势的加强 首先,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趋势看,未来的一段时期,区域经济一体化无论在广度、深度、影响力以及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等方面,都势必形成更加浩荡的潮流。 最近几年来各国对于以亚洲作为整体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仅正在形成共识,而且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一些国家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开始了实质性的推动。例如,2002年1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问菲律宾,正式提议与东盟建立全面经济联盟,包括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议等。当年5月,阿罗约总统访问日本,明确表示支持建立亚洲经济共同体的倡议。2002年4月,以推动亚洲全面合作为宗旨的博鳌亚洲论坛正式成立。2002年11月,印度迈索尔大学的学者发表《区域贸易安排:亚洲次区域经济合2003年7月初,日

中国与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亚洲地区、非洲地区以及拉丁美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面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当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在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同时需要慎重考虑,充分认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我国所造成的利害关系。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到目前为止,我国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有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曼谷协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上海合作组织等。[1]中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发展空间。?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尚未取得明确而一致的说法,因为区域一体化涉及的内容广泛而复杂,而且随着世界经济的演变,区域一体化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本文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浅析它的定义。区域一体化是指特定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为了获得共同利益,在自愿的前提下通过谈判(或协商)建立某种制度性(或非制度性)合作机制,发挥各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实行经济的联合与融合,达到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内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统一,最终形成从分立的经济到一个统一的经济的过程或状态。[2][3]? 二、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参与区域一体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应用而生,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亚洲经济的发展,甚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必然趋势?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世界大部分国家在采取积极措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同时,又积极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既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地缘条件加快自身的发展,也是为了更有效地参与世界经济竞争。[4]中国也只有融入经济一体化之中,才能在全球化背景下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自己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 (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有了迅猛的发展与进步,综合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与影响力越来越显着。在东亚乃至亚洲,中国历来是具有强大力量与影响力的国家,区域合作没有中国的参与,就会名不副实。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参与区域合作、推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作用名正言顺。? (三)中国成为最大的“世界工厂”,并且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市场? 到2008年中国的进出口规模已经达到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已经居世界第三位,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正在成为亚洲最大的投资市场。到2008年底,我国累计吸收的外资达到了8700多亿美元,连续17年位列发展中国家第一位。随着中国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的转变,中国市场的规模与吸引力会越来越大,中国市场越来越具有世界性。这给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条件。? (三)中国稳定区域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东亚经济带来沉重打击。而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加入WTO所提供的广阔市场前景为东亚经济的复苏带来了希望和挑战。东盟各国为了尽快摆脱困境,必须加强同中国的合作。面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提出经济增长保八的目标,及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前所未有地实施4万亿人民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而且,中国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危机。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世界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的危机救援活动,购买它们发行的债券,帮助它们扩大支持世界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出口的融资规模。为应对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区域经济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国内外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56卷 第6期Vol. 56 No. 6 2018年6月 June 2018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AGRICULTURAL EQUIPMENT & VEHICLE ENGINEERING doi:10.3969/j.issn.1673-3142.2018.06.004 国内外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李寒松1,贾振超1, 张锋2,赵峰1,贺晓东1,慈文亮1,李青1,李震3 (1. 250100 山东省 济南市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2. 250200 山东省 济南市章丘区农业机械管理局; 3. 250100 山东省 济南市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摘要]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解决我国当前灌溉水肥利用率低、消耗大、污染严重等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一 种新型的农业高新实用技术。文章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相关应用装备,分析了现今国内 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总结了解决途径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技术;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 S3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3142(2018)06-0013-04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of Fertigation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Li Hansong1, Jia Zhenchao1, Zhang Feng2, Zhao Feng1, He Xiaodong1, Ci Wenliang1, Li Qing1, Li Zhen3 (1.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ciences,Jinan City,Shandong Province 250100, China 2. Zhangqiu District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uthority, Jinan City,Shandong Province 250200, China 3. Shandong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0100, China) [Abstract] Fertigation technology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low utilization of irrigation water and fertilizer, large consumption and serious pollution. It is a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high-tech practical technolog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ertigation technology and related application equipment,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domest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summarizes the solution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 words] fertigation technology; current status; trend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总量仅为世界的6%,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9%,每年生产占世界26%的农产品,属于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每年灌溉用水缺口300亿 m3以上,同时我国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3~0.4,仅为发达国家的1/2左右。我国化肥使用量却是世界之最,化肥年用量超 6 000万t,占世界总量的1/3,然而化肥利用率仅为30%,比发达国家低20%。目前这种水肥高消耗、低效率的生产方式已经造成了土壤性状恶化、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针对当前问题,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势在必行。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灌溉和施肥融为一体,根据植物所需养分含量和土壤墒情,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态肥与灌溉水融合,借助灌溉压力系统控制灌溉强度和灌溉深度,将根据作物要求和土壤养分需求所确定的水肥溶液准确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作物土壤始终保持作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避免水肥的深层渗漏和超量棵间蒸发,从而达到节水、节肥的目的,改变田间气候,是一种新型的农业高新实用技术。相比一般的水肥施用方法,水的利用率可提高40%~60%,肥料利用率可提高30%~50%,在节水、节肥方面优势明显,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为了提升我国水肥一体化的发展水平,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现状和当前应用装备情况,分析现有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未来发展趋势。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1.1 国外发展现状 国外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起步较早,自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研究运用喷灌技术,用于庭院花卉和草坪的灌溉。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金 基金项目: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2017YH004)收稿日期: 2017-08-16 修回日期: 2017-08-25

对我国经济一体化问题的几点研究(精)

对我国经济一体化问题的几点研究 摘要:近来,随着反对噪声的加大,对一体化的阻碍也在加剧。因此,如何对付反对意见,是当前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问题。在国内,尽管还没有这种强烈的反对之音,但中国只要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一体化,对此问题未雨绸缪进行前瞻性思考同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经济一体化内涵出发,探讨了我国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加深经济一体化力度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内涵;措施 1 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一体化有多角度的定义:“经济一体化是使二个或二个以上国家更密切的一整套协调行动”(西歇尔;埃克斯坦);“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障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消除,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丁伯根);“经济一体化是指产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不受到政府的任何限制”(贝拉萨);“经济一体化就是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金德尔伯格);“经济一体化就是指各单位在特殊的经济立法及政治基础上视为一个整体”(卡默尔);经济一体化是同一类型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形成的国际经济综合体“(苏辛格)。 综上所述,经济一体化应包含以下内容:①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在经济上的联合。②经济一体化有不同程度和范围。③经济一体化是不断发展的,它是一个过程,不同水平的一体化只是整个一体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④经济一体化需要国家对经济的联合调节。⑤经济一体化会对成员国产生有利结果并产生新的经济机制。⑥经济一体化是一个综合系统,可能对国家间的政治上的联合产生影响。 经济一体化从内容上来看,有贸易一体化,货币一体化,经济政策一体化,经济计划一体化等。 经济一体化从形式上来看,有发达国家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拉美经济一体化,太平洋经济圈等。 经济一体化从发展水平上来看,有四种类型:(1)自由贸易区。这是经济一体化水平最低的一种类型。它涉及的只是商品交换领域。一体化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和限额,但是各自保持对成员国以外国家的独立的关税壁垒。对内对外的经济政策是独立的,没有超国家的权力。(2)关税同盟。它除取消关税和贸易限额外,还规定了共同的关税率和外贸政策。关税同盟具有超国家调节的因素。(3)共同市场。这种形式既包含了关税同盟的内容,又要求资本、劳动力能在共同体内自由活动。(4)经济同盟。这是经济一体化发达形式。不但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是自由的,而且成员国的国内经济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