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情绪理论

情绪理论

情绪理论
情绪理论

情绪理论:

1、情绪早期学说

(1)詹姆斯-兰格情绪外周理论: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

(2)坎农-巴德理论:情绪的中枢在丘脑,大脑对丘脑的抑制解除,使自主神经系统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的生理反应而产生情绪。

2、情绪的认知理论

(1)阿诺德评定-兴奋学说:基本过程刺激情境-评估-情绪,同一刺激,产生情绪反应不同;

(2)沙赫特-辛格理论:两个不必缺少因素,1、个体必须体念到的高度生理唤醒2、必须对生理变化进行认知性评价,情绪状态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在大脑皮质整合结果。(3)拉扎勒斯理论: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3、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情绪是人格组成部分,是人格动力

系统核心,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互相作用。

婴幼儿情感和个性发展:

1、孟昭兰:新生儿即有兴趣、痛苦、厌恶、和微笑四种表情;

2、布雷泽尔顿:婴儿气质分型活泼型、安静型和一般型;

3、美国格林斯潘婴儿情感发展六个里程碑;

4、格维茨(反射性微笑、社会性微笑、选择性微笑、);

5、托马斯婴儿气质分型(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道德发展

1、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

皮亚杰采用含有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对4—12岁儿童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他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道德问题)

(1)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这个时期儿童尚不能判断,他们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属于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

(2)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又称道德实在论,这个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以他律为主要特征。

(3)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称为道德相对论。自律道德判断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2、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只能决定发展的速度或改变其道德的内容,但不能改变它的发展顺序。道德发展大致可分为3种水平,6个阶段。

(1)道德成规前期第一阶段(3岁~小学中年级):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符合自己的自身利益。这个阶段中个体的道德判断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的特点,即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止确的。

(2)道德循规期(小学高年级开始)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第四阶段: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判断是非初具法制观念。

(3)道德自律期(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开始)第五阶段:尊重法制,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皮亚杰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的4个阶段为:心理发展表现为连续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典型特征,可推迟或提前;各阶段的发展次序是固定的,且有一定交叉;前一阶段与后一阶段具有连续性,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必要条件,心理发展的一个新水平是许多因素的心融合、新结构。先前的认知结构包含并融合在后继的结构之中。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个阶段儿童主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儿童逐渐获得了客体永久性。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活动处于感知动作思维水平,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2)前运算阶段(2—6、7岁):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思维不可逆、自我中心性、刻板性、相对具体性,把上一阶段中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系统,具有了符号功能,具体表现为:1)泛灵论,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2)自我中心,认为所有的人与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3)思维的不可逆性,只知道A>B,不知道B<A。4)未掌握守恒。这一阶段的认知活动处于表象思维水平。

(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获得了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这一阶段的认知水平处于依靠具体经验支持的逻辑思维

水平。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约束,认知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