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象部门防雷执法的难点与思考

气象部门防雷执法的难点与思考

气象部门防雷执法的难点与思考
气象部门防雷执法的难点与思考

气象部门防雷执法的难点与思考

肖坤葵刘英肖敏

(怀化市气象局418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防雷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健全,防雷执法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许多突出的问题仍然存在。解决好这些问题,把执法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是现在所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联系结合气象部门实际及气象法律法规的特点,对防雷行政执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气象防雷,防雷执法,难点与思考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履行防雷组织管理职能,随着气象法规规章的相继出台,防雷减灾工作走上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管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由于这些法律法规出台较晚,社会影响和社会地位都有待提高,加之气象部门自身的特殊性,所以这些年来,尽管防雷减灾工作通过依法行政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在防雷执法工作中,有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制约防雷减灾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没有防雷行政执法,就没有防雷减灾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所以,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防雷执法中所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一下探讨。

1.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公布的影响人类活动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防雷减灾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如我省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雷暴日50~60天,最高可达90天,属于高雷击区,灾害频发、伤亡严重、损失巨大,雷电灾害发生率列全国第八,是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因灾伤、亡人数平均每年分别在50人和30人以上。

防灾减灾关乎国计民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从十七大报告提

出“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的要求到南方抗冰救灾、四川抗震救灾、今年历史罕见旱灾的实际行动,党和政府已经把防灾减灾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和责任型、服务型政府的形象。重庆等地发生重大雷电灾害后,国务院多位领导作出批示,要求“气象部门要拿出切实办法,做好雷电预警和防御工作”。回良玉副总理在指挥防汛抗灾和抗震救灾中,都特别强调要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

由此,防雷组织管理工作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显而易见。因此必须保证防雷减灾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这除了加强防雷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雷减灾意识外,还必须加强防雷行政执法工作。因为如果没有防雷行政执法,防雷减灾工作就只能停留在宣传教育的层面上,不可能落实到实处,这也是因房地产开发商及房屋所有者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所决定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制措施及法律法规的约束力,才能更好地把防雷减灾工作做好、做实。

2.防雷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

2.1 气象法律法规立法的目的及特点

当今世界气象灾害频发,给社会经济及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失,为了更有效的减轻气象灾害的损失,提高利用气候资源的效率,人们希望用法律手段来规范气象事业的发展,因而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气象法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气象法作为一门新型的法律,并不在传统法律体系之内,与诸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其形成的时间要迟得多,气象法是随着气象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具体来说,气象法的社会责任本位原则主要体现在:气象法以为全社会避免气象灾害、利用气候资源为自身的任务,以保护社会全体的利益为根本目的,这也说明了气象法的公益性;同时由于气象法之内容在于规定国家、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在气象法律关系中具体的权利义务取舍,所以气象法应属于不同于程序法的实体法。由于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大气圈之内,每个国家独特的气象条件产生的影响又常常会通过大气圈的交流影响到其它不同的国家,因此气象法的立法,既要考虑到各自国家气象条件的特殊性,因地制宜,又要考虑到气象影响的

区域性、全球性,作好气象国际合作,共同解决全球变暧和气候恶化这个国际性的大课题。所以气象法是一种国内法和国际法相结合的法,这也是气象法自身所具有的特点。

2.2 防雷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

防雷行政执法是气象部门依法履行国家日常事务、社会公共安全管理职能、防御和减少雷电灾害的一项重要手段。它对于保障防雷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市气象部门的防雷行政执法工作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湖南省雷电灾害防御条例》开展的一项行政执法行为。通过各级气象部门防雷行政执法人员的艰苦努力,全社会对防雷工作的认识从不熟悉到基本了解,防雷意识从淡薄到逐步深入人心,防雷执法对象也由最初的不理解、不配合到能依法办事甚至主动配合,防雷行政执法工作在这几年的发展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在履行社会职能的同时,执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值得研究解决的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否能把防雷执法工作推向一个新高度的关键。

3.防雷执法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难点问题

3.1 机构不实、人员配备不齐

气象部门承担防雷执法的一般是市(地)气象主管机构,而市(地)级气象主管机构担负行政执法职责的法规科(基层台站由于业务重、人员少而工作量大,所以就根本没有办法成立专门的执法机构),而这些部门人手一般都比较紧张,同时法规科或多或少地还要承担其它各项管理工作;同时在人员配备上大多是从气象业务岗位转调过来,很少有法律专业毕业的具有专业水平的人员,加之执法人员对行政执法认识不到位、缺乏工作经验等,整体来说法律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与规定要求还有着一定的差距。然而行政执法是一个需要较高综合素质、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工作,由于执法人员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执法过程中经常出现与执法对象沟通不到位,相关法律法规诠释不够明朗和彻底,执法程序不够规范等现象,从而使气象行政执法工作的快速发展受到了制约。

3.2 社会认识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气象部门在社会上是一个只是发布天气预报的单位的概念。社会对防雷工作、防雷法规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虽然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全社会对气象部门开展的防雷管理工作和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由于不够到位,不够深入,时间太短而无法在公众心目中产生稳固而突出的印象。在我们日常进行的执法过程中,还是经常出现一些单位和个人违法及不配合的现象。例如: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因为不了解防雷法规,没有深刻认识到防雷工作的重要性而拒绝办理相关防雷手续。有不少的单位和个人拒绝防雷年度检测工作等,导致防雷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我市从2008年到2012年这几年间就因为拒绝办理防雷行政许可的案件多达20起,下达了《气象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有8起,尽管最后由于执法相对人在收到《气象行政处罚决定书》后或接到法院裁定书后都主动来我局办理了防雷行政许可手续,但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我市的防雷行政执法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继续加大力度,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防雷行政执法工作环境,使我们的防雷减灾工作取得跨越式的发展。

3.3 部门之间配合有待加强

由于防雷管理及行政执法工作,气象部门是从2000年《气象法》颁布实施后才正式开始履行的。由于时间较短,起步较晚,各项工作都处在一个摸索和发展阶段,所以更需要其它相关单位和部门的配合,这种配合它是防雷执法工作正常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环节。这是因为,防雷行政许可如果仅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手段来开展,容易造成执法对象产生抵触和不满情绪,同时增加了执法的工作量和难度。目前由于很多原因,特别是没有将行政审批纳入有关部门前置条件,相关部门的配合是一个薄弱环节,增大了防雷执法的难度,造成各级气象部门孤军奋战的局面。如:有极个别的单位或个人在建项目,在没有办理防雷行政许可的情况下,照样施工,没有防雷装置的合格证也照样通过了竣工验收,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就需要各门之间加强协作,共同为防雷减灾工作做出努力。

3.4 法规有待更进一步完善

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也是防雷执法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保障。从法律观点上来看,法治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们执法的最根本的准绳就是法律法规。而对于目前的防雷减灾相关法律法规,

其中有些条款对象界定比较模糊,没有落实具体的责任追究,这就可能造成混乱的局面。虽然规定了一系列的罚则,但在实际的执法工作中,就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和程序,过多地强调了对违法的处罚,却没有认识到法规的作用是约束,纠正违法行为才是其真正的目的,否则这样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如:对于拒绝防雷管理、拒绝办理防雷行政许可的以前我们一直以《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来做为行政处罚的依据,这种部门规章做为处罚依据就显得力度不是很大,《湖南省雷电灾害防御条例》更加明确了对以上违法行为的处罚,从而使防雷执法在处罚时有了更有力的法律依据。其二如防雷年度检测工作法规上对年检时间的具体要求就比较模糊,责任也不明确。同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后,法规上并无条款强制性规定违法单位或个人改正其错误,使得一些违法单位和个人钻法律法规的漏洞,也使我们的执法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3.5 防雷执法环境有待改善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气象部门执法时遇到的困难难以想像,不是不理不睬,阻塞推诿,就是趾高气扬,甚至搬出上级,使行政执法人员常常铩羽而归,从而更助长了一些较大企业的违法行为。同时说情太多、干预太重、执法太难等问题扰乱执法环境;行政干预过重的问题还一时得不到很好解决。处理好服务地方企业、优化地方经济环境与强化防雷安全监管执法力度之间的矛盾很难把握。因而防雷执法常处于两难地位。

分析影响执法环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地方政府工程表现为或政府的重点项目,允许先上车后买票;

二是招商引资项目,如政府实行的“打包”收费政策、各种各样的政府办公记要及先开工后办证的政策等;

三是社会公众、房产开发商对防雷工作、防雷法规的认识还有待提高。拒绝防雷检测、防雷装置设计未经审核擅自施工、防雷装置未经竣工验收就投入使用等现象普遍存在。例如2011年我市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因为不能深刻认识到防雷工作的重要性而拒绝办理相关防雷手续,最终通过法院强制执行3起未办理防雷设计审核案,才使防雷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3.6 防雷行政处罚案件办理有待规范

在行政处罚案件中,防雷行政处罚案件中的执法程序有的没有到位,证明当

事人的违法事实及行政处罚的合法性的证据不足,在调查取证、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档案材料、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等有待规范,对在下达处罚文书拒绝签收的情况下,容易增加气象执法成本和办案不成功。

4.加强防雷执法工作对策的几点思考

4.1 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制机构、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法制队伍建设,健全法制机构,强化执法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执法能力,促进防雷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要加强对法制机构的管理和投入,有条件的一定要成立专门的法制机构,要有专门的行政执法人员,配备有专用的行政执法设备,创造较好的行政执法环境和条件。

二是加强防雷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

三是加强防雷行政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强化执法为民的观念;提倡服务型行政执法。

四是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制度,严格要求,严明纪律,严肃处理违规违纪现象;同时制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以提高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是由于基层县局没有专门的执法机构,因此地(市)级加强纵向联系,可以进行联合执法,这样市级行政执法人员可以经常到基层去传、帮、带,帮助基层县局开展执法工作,有助于提高县局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也克服基层县局人手不足、精力不够等困难。

4.2 加强防雷行政执法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当前,人们对防雷气象科学与气象法律法规认识不深,意识不强,很大程度上存在宣传教育力度不大。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积极、主动地开展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声势的防雷安全执法行动,用具体、形象的形式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影响,使人们认识防雷、了解防雷、接受防雷。如利用“3.23”

世界气象日、全国安全生产月、科普周活动等;利用媒体积极宣传防雷知识,以及公布防雷违法案件、违法行为、防雷行政许可事项等,有利于增强社会公众的防雷意识,有利于配合防雷执法工作。

4.3 强化防雷行政执法联合协作机制建设

气象法明确了气象部门为防雷减灾组织机构,并非气象部门一家的工作,也不是气象部门一家能够做好的事。要摒弃条块分割的僵化观念,建立完善防雷气象执法的工作机制。抓住已进入安委会成员之机,建立健全防雷减灾工作各级政府负责制及责任追究制,将其列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内容,对于发生人力可以防范未防止的气象灾害,同样要视为责任事故,追究属地政府领导及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的责任;要建立健全防雷气象联合执法机制,制订相关的防雷减灾政策措施并以法定形式或规范性文件加以确定。共同加强防雷安全的管理,促进各行业检测工作和防雷工作的开展和深入。

4.4 强化防雷气象行政执法查处力度

在气象行政执法过程中,由于不具备行政强制性,经常出现调查取证难、处罚难的现象。在日常的气象行政执法中,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执法人员,做到勤、实、细、准、慎、稳、诚(勤检查、查实地、细宣传、用准法律、慎重处罚、稳妥送达、真诚回答)。要使这支队伍具备履行好职责的执法能力,一方面是加强硬件建设,确保防雷行政执法有完善保障。对执法难的单位,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另一方面是加强软件建设,要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多种形式的培训,切实提高现有防雷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技术水平和行政执法能力;要通过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来坚决打击房地产开发商以不了解防雷法规而拒绝办理防雷手续的“钉子”对象,重点突破,并在媒体上予以公布正反面典型,维护气象法律法规的尊严。

4.5 强化规范防雷行政处罚案件程序

程序与证据要求,达到执法成功胜诉和其他法学领域相比,行政执法行为大量的形式要件属于程序方面的要件,这就凸显出程序在行政执法中的重要地位。在行政处罚案件中,防雷行政处罚案件中的执法程序是否到位,证明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及行政处罚的合法性的核心是证据,证据要求在气象部门行政处罚案件中

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一是要规范防雷行政处罚案件中的执法程序,行政执法程序证据是潜在的行政诉讼证据,也是行政诉讼中的审查对象。

二是现场笔录作为证据的要求及法律效力不容忽视,调查取证制作笔录要早作、当场作,避免证人反悔证言。

三是防雷行政处罚案件中的证据的法定形式要求与证据的关联性、真实性和合法性的“三性”相符。证据必须合法,对不同的证据,法律要求各有不同,执法人员可以在工商、建委等部门查询建设单位法人及有关资料作为证据,在施工现场分阶段照(录)像取证等;在下达处罚文书拒绝签收的情况下,为避免执法程序的复杂化和增加气象执法成本,可从下达执法告知程序时开始利用公证处公证人员与邮寄相结合的办法下达,达到执法程序证据送达及时、合法。

4.6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机制

对于法规的完善,我认为第一要增强可操作性和程序性,每个步骤如何完成,由谁完成,如遇到阻碍,要从哪个方面、是否需要与其他单位协同解决,都必须很明确地规定在法规中,各级政府和法院机关应起一个协调者的作用,在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强制执行等方面积极配合气象部门的工作。第二应该在法规中确立防雷安全责任人制度,我市的防雷执法宣传,规定各单位中必须有一个防雷责任负责人,一般由安全生产责任人兼任,避免造成内部的责任推脱,使一些单位及个人钻法律漏洞,不利于我们执法工作的开展。明确防雷责任负责人的地位,能加强违法单位内部从上到下的管理作用,更重要的是增强我们从外部介入的效果。

结束语

总之,防雷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基层气象部门防雷执法任重道远,虽然经过这些年来,防雷减灾工作得到稳定快速的发展。但在每个历史阶段,我们都会面临各类问题,不仅是本部门的,也有来自社会上的,但是防雷执法问题是现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法律法规赋予我们社会管理职能,同时也赋予更大的社会责任,我们必须加以不懈努力,突破瓶颈、加大力度、稳中求快,把作为防雷工作重要环节的行政执法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付子堂,法理学初阶,执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9月.

[2] 姜明安,论行政执法,行政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

[3] 孟庆凯,论气象法的本质特征,法律快车.

[4] 焦治,气象行政执法的法理探讨,社科纵横.

[5] 雷涛,气象部门依法行政环境的改善和营造,湖北气象,2004年第4期.

浅谈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浅谈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肥乡县工商局法制科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的权限将国家法律规范付诸于实施的活动。我们工商机关也是行政执法机关,市场监管等行政执法活动是我们的主要职责,因此在行政执法活动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基层工商机关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 一、目前基层工商行政执法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基层执法人员执法能力不强。一是有法不依。在日常执法中,一些干部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办事,使执法工作混乱,动摇了执法根基。具体表现为:有少数执法人员以言代法、人情执法;有的甚至以权谋私、徇私枉法;有的习惯于以个人意志、行政手段解决处理问题,不遵循法规法则。二是执法不严。它主要体现为:在运用法律法规的尺度上表现出很大伸缩性,有的甚至脱离了法规规定的限度和原则。如自由裁量权的不合理使用、避重就轻使严重违法行为与所受到的制裁不对称、越权办案等;在执法程序和行为上表现出随意性,不能完全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和使命,执法行为不规范,重实体轻程序,案件取证调查不充分,案件定性不准确,随意执法问题突出;缺乏强制执法手段和措施,

对违法者的打击力度不够。三是违法不究。表现为:一些违法案件阻力重重,难以研究,最后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些交叉管理领域的严重违法行为由于缺乏制裁的法律依据,而不能追究当事人违法责任。 2、基层部门行政执法能力结构不合理、各项能力要素参差不齐。综观目前的行政执法现状,从横向上看,基层工商机关行政执法能力结构较为单一,主要集中于业务行政管理能力方面,而与行政执法直接相关的其他能力相对薄弱或根本不存在。从纵向上看,各能力要素较以往已有相当大的改变,但与实际的工作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当前许多专项整治、联合执法都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合作才能顺利有效地开展,一旦关系协调不好,执法工作将难有进展。而工商部门在联合执法中协调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一些集中整治行动成效未完全尽人意。又如,在一些职责不清的交叉管理领域中,工商部门找不准自己的准确定位,又苦于无法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相关的行政管理工作无法有序开展。 3、行政相对人接受行政执法的能力令人堪忧。在日常的行政执法中,为数不少的行政相对人对执法工作不配合,调查取证难开展;对执法程序不清楚,听证复议不出席;对执法强制手段不理解,干扰扣押、没收强制措施的实施。并

行政执法行为基本概念和分类

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执法行为基本概念和分类 行政执法,指行政主体依据法律、法规、规章,针对具体的、特定的相对人或行政事务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执法的目的,是通过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完成国家实行行政管理职能。行政执法的结果直接影响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实施的主要行政行为,是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 一、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主要包括: 1、准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特定活动的许可,如投资立项、进出口管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药品生产许可等; 2、赋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特定权利并且具有数量限制的许可,如开发利用土地、矿产、水等自然资源,公共汽车运营线路等; 3、资格资质方面的许可,如公务员、律师、执业医师等职业关资格许可,施工企业、设计单位等的资质许可; 4、对特定物的检测、检验和检疫; 5、确定主体资格方面的许可,如企业法人登记、社会组织登记; 二、行政处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有关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由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制裁。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三、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执法机关为实现行政目的,对管理相对人的财产、身体及自由等予以强制采取的措施。其种类主要有: 1、代执行,如违法建筑物的强制拆除、代出义务工等。 2、执行罚,最典型的如滞纳金。 3、人身强制,如强制拘留、强制传唤、强制隔离、强制检查公民身体(尤其是在预防传染病时)等。 4、财产强制,如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划拨银行存款,对腐烂变质食品实行的强制销毁等。 5、在其职权范围内进出生产经营场所的强制检查。如现场检查安全生产状况,发现问题要求及时处理。 6、对产品或者商品的强制检验。 7、紧急状态时,临时紧急征用交通工具或者其他财产。 8、紧急状态时,进入或处置土地、建筑物、住宅。如为了防止火灾蔓延,拆除或者破损毗邻的建筑物。 9、其他,如《游行示威法》规定的强制解散,拒不解散的,强制带离现场。 四、行政征收,指行政实施主体凭借国家强制力,依法向行政管理相对人强制、无偿征集金钱或实物的行为。其种类主要包括征税、行政事业性收费两种。

行政执法程序

? 1 什么是行政执法程序 ? 2 行政执法程序的特点 ? 3 行政执法程序的内容 ? 4 行政执法程序的作用 5 违反行政执法程序的表现形式 什么是行政执法程序 行政执法程序是指行政执法行为实现的空间表现形式,时间顺序和持续状态,即方式,步骤和过程。 行政执法程序是行政管理民主化, 法制化的体现和反映.现代法制中的依法行政,其含义之一就是行政主体必须遵守法定程序,违反法定程序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目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重实体,轻程序,认为行政程序可有可无,按程序办事束缚了手脚,在实践中往往造成行政主体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武断专横,由于程序过错,行政诉讼败诉率较高.本文对行政程序的特点,内容,作用及违反法定程序的表现形式等作一分析,以期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执法活动中注重执法程序的完善. 由于任何行政执法行为都必须通过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任何行政执法行为都客观地表现为一定的程序.归纳起来,行政执法程序具有以下三个共同特点: 一是法定性.行政执法程序法定是其区别其他程序的根本所在,它是国家权力机关按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行为规范.在一般情况下,它是行政执法行为有效的构成要件之一.如果行政执法行为违反了程序的规定,就会发生执法行为无效,部分无效或经补正后有效的法律后果. 二是普遍性.行政执法程序是法律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的是国家意志,因而具有普遍的拘束力.任何行政执法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程序的规定去实施相关的行为,否则,会导致程序违法,法律不予保护. 三是辅助性.程序是依附于实体而存在的.如果没有实体内容,程序的规定就是一纸空文,毫无用处.行政执法程序是规定实施行政执法活动的方法, 步骤和过程,它围绕着实施行政执法活动的实体规范而发生作用.实体是里,程序是表,相辅相成. 行政执法程序的内容是指行政执法所涉及的程序方面

铝合金防雷设计、防雷安全技术措施(新编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铝合金防雷设计、防雷安全技术 措施(新编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铝合金防雷设计、防雷安全技术措施(新编 版) 防雷设计 4.9.1建筑外窗的防雷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其建筑高度分别在30m、45m、60m及以上的外墙窗户,应采取防侧击和等电位保护措施,与建筑物防雷装置进行连接。 4.9.2防雷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窗外框与洞口墙体连接固定用的连接件可作为防雷连接件使用,但要保证该连接件与窗框具有可靠的导电性连接。固定连接件与窗框采用卡槽连接时,则应另外采用专门的防雷连接件与窗框进行可靠的螺钉或铆钉机械联接。 2窗外框与防雷连接件连接处,应先将其非导电的表面处理层除

去,再与防雷连接件连接。 3防雷连接导体可采用热浸镀锌处理的直径不小于8mm圆钢或同等截面积扁钢,导体应与建筑物防雷装置和窗框防雷连接件进行可靠的焊接连接。 4.10其它安全性设计 4.10.1开启门扇和固定门以及落地窗玻璃,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中的人体冲击安全规定。在人流出入较多,可能产生拥挤和儿童集中的公共场所的门和落地窗,必须采用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等安全玻璃。 4.10.2安装高度大于20m且其他地面人流较多的外墙窗户,应采用安全玻璃。 4.10.3推拉窗用于外墙时,必须有防止窗扇在负风压下向室外脱落的装置。 4.10.4高层建筑宜采用内开式窗或具有可靠防脱落限位装置的推拉式窗。 4.10.5有防盗要求的建筑外门窗,可采用夹层玻璃和可靠的门

浅谈道路运输行政执法中的难点和问题及措施概要

浅谈道路运输行政执法中的难点和问题及措施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民主政治建设步伐的加快,对道路运输管理、运政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运政执法工作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强化和完善道路运输市场的管理、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规范经营行为、保障良好的市场运营环境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方法简单粗暴现象时有发生;重处罚、轻教育,重结果、轻程序,执法利益化倾向不同程度存在, 执法队伍的执法能力、执法方式与依法行政、依法治运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现就结合我们在日常执法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变的措施的思考,和大家共同讨论一下: 一、运政执法的几个难点 (一、稽查活动中调查取证难 运政稽查是运输市场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运政执法人员在检查过程中,经常有违法业户不配合检查,执法人员遭辱骂、被殴打是普遍现象,相当一部分运输经营者根本不予配合,部分群众也不理解,帮着违章经营者作伪证或不配合调查取证,这样的情况很多,使我们的执法工作难于开展; 加之运管机构调查取证设备落后,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执法人员中又存在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 使我 们在对违法行为的查处中或证据难以取得,或证据不够充分等,无法对其实施行政处罚。 (二、处罚程序实施执行难 实施行政处罚是交通行政执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普遍存在着处罚文书送达难,执行更难的现象。一是行政处罚文书送达时一些违法当事人故意躲避,执法人员往返数次都不能送达;二是部分当事人(车主经济承受能力差,无钱交罚款;三是说情风较严重。找你不成,找你亲戚朋友,找你上级领导。 (三、源头监管秩序维护难

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实施方案(最新)

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X政办发〔X〕X号)精神,扎实推进我县环境监管执法各项工作,加快美丽宜居新X建设。经县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执法有关事项制定方案如下: 一、完善环境监管执法长效机制 (一)健全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各镇(街)、各部门要坚持“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工作原则,健全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监督、负有环保监管职责部门各负其责、共同参与的环境监管执法长效机制。加强信息共享与交流,强化协同监管,必要时开展联合执法。进一步落实好属地监管责任,严格落实《X县环境网络化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无缝衔接、全面覆盖”的管理模式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空白”的网格化监管体系,通过“划片包干、定人定岗、定位定责”,做到职责明晰、发现及时、处置迅速、监管有力。 (二)加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环保局与公安局要建立健全环境执法联动协作机制,通过联动执法联席会和重大案件会商督办等制度,完善案件移送、联合调查、信息共

享和奖惩机制,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等紧急情况时,要及时启动联合调查程序,防止证据灭失。公安局要明确机构和人员负责调查环境案件,对涉嫌构成环境犯罪的,要依法调查和侦查。移送和立案工作要接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确保案件依法处理,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人民法院在审理环境案件中,需要环境保护技术协助的,环保局应积极主动给予支持配合。 二、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一)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各项目单位、主管部门要依法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各项目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及时掌握建设项目环评执行情况。对未依法报批、审核、备案环评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的;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建设项目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或者在环境保护设施验收中弄虚作假的、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未依法向社会公开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报告的,各项目主管部门要及时报告环保局,环保局要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予以查处。 (二)重拳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铁拳治污、铁规执法,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高压态势。依法

电源三级防雷方案

机房系统统合防雷 设 计 方 案 设计单位:成都凯德曼科技有限公司 二0 一0 年

防雷设计依据 XX机房系统的雷电过电压及电磁干扰防护,是保护电源线路、设备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确保电气、电子设备运行必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 本方案的设计依据: 1.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为使建筑物防雷设计因地制宜的采用防雷措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2.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本规范主要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和管理做出规定和要求。 3.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执行规范》 为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政策,作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维护方便。 本规范使用于城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单体及群体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并应选用合适的定型产品及经过检测的优良产品。 4.IEC 62305-1/2/3/4/5 《雷电的防护》 本标准介绍了雷电防护的基本知识,雷电风险管理方法,以及在不同应用环境,雷电防护措施的设计、安装和维护的准则。此为最新国际IEC标准。 5.IEC1312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本标准为建筑物内或建筑物顶部信息系统有效的雷电防护系统的设计、安装、检查、维护;并对装有这系统(如电子系统)的建筑物评估LEMP屏蔽措施的效率的方法。针对现有的防雷器(SPD)应用在防雷区概念安装上提出相关的要求。 6.IEC 61643 《SPD电源防雷器》 本标准对电源防雷器用于交直流电源电路和设备上,额定电压在1000Va.c.或1500Vd.c.。电源防雷器分级分类测试和应用。 7.IEC 61644 《SPD 通讯网络防雷器》 本标准对通讯网络防雷器用于通信信号网络系统,这类防雷器内置过压过流元器件,额定电压在1000Va.c.或1500Vd.c.。电源防雷器分级分类测试和应用。 8.VDE0675 《过电压保护器》

浅析当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对策

浅析当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民行检察机关如何强化对这些问题的法律监督 漯河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燕红李林民事检察监督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体现,对于保障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检察机关全面履行民事检察监督职责,办案工作稳步发展,机制建设不断加强,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公平正义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监督不到位、监督不力、监督不能的现象,下面就当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民行检察机关应采取的对策作简单的阐述。 一、当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民行检察机关如何强化对这些问题的法律监督。 (一)当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和不履行职责的问题。一些执法人员对违法行为视而不见、不敢管理、处理过轻或简单地以罚款了事,以及执法者对行政相对人寻求权益保障的要求应作为而不作为,随意放弃职责等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比较严重,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渎职失职时有发生。从现实情况看,在土地、山林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此类问题比较突出。

2、执法主体不合格的问题。一些未得到授权的组织变相实施检查、处罚等违法行为,在治安管理、城市管理等方面问题也比较突出,表现为委托、聘用的人员文化不高,素质低下,不依法行政,暴力执法,或为一己私利,滥用职权,乱作为。 3、越权。所谓"越权",即超越职权。越权的形态可分为以下几类:根本无权、层级越权、事务越权、地域越权、内容越权。根本无权,是行政机关实施了根本就不具有的职权行为。层级越权,即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的越权。事务越权,即行政机关超越本机关的主管权限范围行使权力。地域越权,即超越管辖地域范围行使职权。内容越权,即超越法定的范围、程度等内容行使职权。另外是以权谋私、贪污受贿问题。一些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受贿,为自己及亲朋好友谋取私利,乱作为、不作为等现象普遍存在。 4、送达程序及手续不完备。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往往会不严格执行有关法律规定的形式履行相关手续等。不按法定程序送达问题比较突出。应当直接送达的文书不送达当事人或送达后没有送达依据;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的文书不直接送达当事人,而让其他人代收转交;文书能够送达到当事人却以公告送达方式进行送达;遇当事人拒收,留置送达不规范等等。进入执行程序后,相对人要么拒绝履行,要么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强化按日计罚等执法措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强化按日计罚 等执法措施运用的通知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沪环保法[2017]177号 【发布部门】上海市环境保护局 【发布日期】2017.05.09 【实施日期】2017.05.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强化按日计罚等执法措施运用的通知 (沪环保法〔2017〕177号) 各区环保局、局属相关单位: 新《环保法》、《大气法》、《环保条例》、《大气条例》赋予了环保执法人员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等执法措施。新法实施以来,在环境执法中大胆运用这些措施,推动了执法力度的大幅提升。但是总体上看,四项执法措施的运用仍偏少。中央环保督察明确指出,四项执法措施未有效执行是本市执法监管偏软的一个原因。为进一步加强环境执法监管,现对强化执法措施的运用提出如下要求: 一、充分认识加强执法在环境监管中的作用 近年来,本市将环保执法工作放在突出的地位,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深化执法制度建

设,努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的增多,环境执法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与挑战。2014年,新《环保法》出台,在强化法律责任方面,赋予环保部门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等执法措施,为重拳治污提供有力法制保障。用好新《环保法》赋予的四项执法措施,进一步加强环境执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直接手段,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效措施,更是及时回应社会生态环境关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各区、各有关单位应当充分认识加强执法在环境监管工作、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切实履行环境执法职责。 二、高度重视执法措施的运用,做到应用尽用 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等执法措施被誉为新《环保法》、《大气法》的牙齿,本市两部地方性环保法规也对这些硬措施做了细化规定。用好这些执法武器,有助于提高执法震慑力,及时制止企业违法排放,确保执法执行到位,切实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因此,各区环保局、各有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层层落实责任,结合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顿、排污许可证管理、重点行业污染源全面达标、中小河道整治以及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推进执法措施的运用,凡是符合法定条件的,应用尽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持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 (一)对有以下情形之一,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依法实施按日计罚: 1.未按要求取得排污许可证,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2.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 3.违反法律、法规规

海事行政执法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执法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执法是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依法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的活动。通常情况下,行政执法相对于行政立法而言,是常见的行政行为的表现,也是具体行政行为的表现。 行政执法具有以下特征:执法主体的法定性和国家代表性、执法具有主动性和单方意志性、执法具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性。 行政执法的功能有:实施法律的功能、实现政府管理的职能、保障公民权利的功能。 行政执法要坚持的基本原则有: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效率原则、责任原则。 行政执法的生效要件:行政执法行为必须是依法组成的并享有管理权限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范围内采取的,执法内容必须合法;在行政执法中,管理相对人必须具有法定的权利和行为能力;行政执法的标的物必须是依法能作为该执法行为的物品;行政执法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和法定形式。 行政执法的程序,因具体的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行政执法的程序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受理与立案,调查与取证,决定与处罚,告知与通告,申述与执行。 2.1.2 行政执法的种类与形式 行政执法的种类,一般表现为各种具体的行政决定,包括行政命令、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行政裁决、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行政执法也可以分为羁束行政执法与自由裁量行政执法。行政执法行为因受法律拘束的程度不同而分为羁束行政执法与自由裁量行政执法。羁束行政执法是法律法规对需执行的事项有明确、具体的规定,执法者必须严格按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无权自由处置的执法行为;自由裁量行政执法在法律法规规定中,执法者可在范围、方式、数额等方面有一定的选择余地的执法行为。羁束与自由裁量是相对的。行政执法在多数情况下都属自由裁量。自由裁量也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和在法定的幅度以内进行。

防雷系统设计方案

防雷系统设计方案 防雷系统发展 电的普遍使用促进了防雷产品的发展,当高压输电网为千家万户提供动力和照 明时,雷电也大量危害高压输变电设备。高压线架设高、距离长、穿越地形复 杂,容易被雷击中。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不足以保护上千公里的输电线,因此避 雷线作为保护高压线的新型接闪器就应运而生。在高压线获得保护后,与高压 线连接的发、配电设备仍然被过电压损坏,人们发现这是由于“感应雷”在作 怪。(感应雷是因为直击雷放电而感应到附近的金属导体中的,感应雷可通过两 种不同的感应方式侵入导体,一是静电感应:当雷云中的电荷积聚时,附近的 导体也会感应上相反的电荷,当雷击放电时,雷云中的电荷迅速释放,而导体 中原来被雷云电场束缚住的静电也会沿导体流动寻找释放通道,就会在电路中 形成电脉冲。二是电磁感应:在雷云放电时,迅速变化的雷电流在其周围产生 强大的瞬变电磁场,在其附近的导体中产生很高的感生电动势。研究表明:静 电感应方式引起的浪涌数倍于电磁感应引起的浪涌。雷电在高压线上感应起电 涌,并沿导线传播到与之相连的发、配电设备,当这些设备的耐压较低时就会 被感应雷损坏,为抑制导线中的电涌,人们发明了线路避雷器。 早期的线路避雷器是开放的空气间隙。空气的击穿电压很高,约500kV/m,而 当其被高电压击穿后就只有几十伏的低压了。利用空气的这一特性人们设计出 了早期的线路避雷器,将一根导线的一端连在输电线上,另一根导线的一端接 地,两根导线的另一端相隔一定距离构成空气间隙的两个电极,间隙距离确定 了避雷器的击穿电压,击穿电压应略高于输电线的工作电压,这样当电路正常 工作时,空气间隙相当于开路,不会影响线路的正常工作。当过电压侵入时, 空气间隙被击穿,过电压被箝位到很低的水平,过电流也通过空气间隙泄放入 地,实现了避雷器对线路的保护。开放间隙有太多的缺点,如击穿电压受环境 影响大;空气放电会氧化电极;空气电弧形成后,需经过多个交流周期才能熄 弧,这就可能造成避雷器故障或线路故障。以后研制出的气体放电管、管式避 雷器、磁吹避雷器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这些毛病,但他们仍然是建立在气体放 电的原理上。气体放电型避雷器的固有缺点:冲击击穿电压高;放电时延较长 (微秒级);残压波形陡峭(dV/dt较大)。这些缺点决定了气体放电型避雷器对 敏感电气设备的保护能力不强。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防雷新材料, 比如稳压管,其伏安特性是符合线路防雷要求的,只是其通过雷电流的能力弱, 使得普通的稳压管不能直接用作避雷器。早期的半导体避雷器是以碳化硅材料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难点和建议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难点和建议。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城市管理基础条件薄弱,制约行政执法工作。城市管理工作重要,但是立法重视程度不高,我省城市管理方面只有市政和市容两个地方性法规,户外广告和绿化等方面至今是空缺,建议我省加强城市管理方面立法工作,完善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城市管理执法队伍规模是仅次于公安,执法队伍未统一执法服装,造成一种不正规外在形象,建议我省统一城管执法服装。执法队员福利待遇低,我市几个县区执法人员编制未解决,城管执法队员常年超负荷工作,工资福利待遇与其工作强度明显不符合,长久以往将会严重挫伤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队伍的稳定,建议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城管事业建设,提高城管福利 待遇。 (二)执法手段不足,执法保障不力,城管依法治理举步维艰。目前城管行政执法局执行的法律法规没有赋予执法部门查封、扣押、扣缴证件等行政强制措施权,仅集中了行政处罚权,却没有集中相关部门的行政强制措施权,城管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缺少强有力的执法保障手段,致使作出的处罚决定因没有必要的保障手段而显失力度。执法力度难以与工商、公安交通等执法部门毗及。在纠正当事人的市容违法行为时,经常遭暴力抗法较多,妨碍公务行为不能得到有力查处,执法行为不得不终止。几年来我局系统共有20多名执法被违法行为人殴打 致伤。 (三)外部执法环境不优,影响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拓展。城市管理社会知晓度不高,一些群众对城管工作不理解、不配合,影响了城管执法的效率。如城管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时,经常有少数围观群众,出于“同情弱者”的简单心理,乱“打抱不平”,不分青红皂白,乱起哄、喝倒彩,甚至无根据地指责城管执法人员欺负老百姓等,在社会中造成对城管执法部门的负面影响。市容环境一有问题,就断定是城管执法部门管理执法不到位,一旦加大了执法力度,又批评城管执法部门不人性化执法,致使城管执法工作在忍辱负重中如履薄冰,艰难跋涉。 (四)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层次不一,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工作范围广,反复性大,执法人员整天都忙于管理、执法,就连正常的休息都无法保障,系统地学习培训条件有限,这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也是今后 改进工作的重点。

基层环境监管需提高三大能力

中国环境报/2006年/9月/15日/第002版 综合新闻?要闻 基层环境监管需提高三大能力 江苏省海门市环境保护局曹振新 本期提示:加强乡镇环保机构建设,专门设置乡镇和村一级的环保机构,增加基层环保工作人员;按照水污染治理设施用电量、药剂和是否运行的固定对应关系,对工业企业的水污染治理设施单独设立电表;以水污染治理设施每月运行的用电量为依据,印证设施的运行情况;在重点工业污染源附近,聘请有责任心的义务监督员,参与工业污染的环境监管。 不断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是做好环保工作的前提。目前,全国环境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地方污染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暴露出我国基层环境监管能力十分薄弱。为圆满完成“十一五”环保工作目标,当前,基层环境监管迫切需要提高三大能力。 首先,要提高乡镇环境监管能力。多年来,乡镇的环保机构在工作中没有实际的环境监管能力。条件好的地区,乡镇政府设有环保办,明确一名环保助理专门负责乡镇环保工作。但是,由于乡镇环保机构人员偏少,有的环保助理还兼任了安全、生产等多项乡镇政府机关职务,没有精力专门从事乡镇环保工作。环保助理行政上属于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属于县级环保部门指导,工作积极性不高。在环境监管中没有行政处罚权,环境监管往往得不到落实。这种乡镇环保现行机制,使得基层环境监管十分乏力。因此,要提高基层环境监管能力,必须加强乡镇环保机构建设。要专门设置乡镇和村一级的环保机构。增加基层环保工作人员,明确人员性质、工作职责和考核要求。 其次,要提高工业污染环境监管能力。工业污染的环境监管是环保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多年来的难点问题。如何在新时期采取新的手段来提高工业污染环境监管能力,必须依靠环境监管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海门市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一是开展污染源远程监控建设。在全市35家工业企业中,建成一套远程联网监控系统,提高了环境管理的效率和自动化水平。二是优化工业污染源监管措施。实施水污染治理设施单独设立电表制度和药剂验证制度。以水污染治理设施每月运行的用电量为依据,印证设施的运行情况。同时,对企业所购水污染治理药剂的发票,环保部门登记验证,从每月药剂使用量上印证企业的治污情况。三是拓宽公众参与环境监管渠道。在重点工业污染源附近,聘请有责任心的义务监督员,参与工业污染的环境监管。同时,加大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有效提高环境监管效能。 第三,要提高环境安全监管能力。环境安全风险高,危害大。基层环境安全是环境管理的薄弱环节。要加强基层环境安全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把环境安全知识向基层、向农村广泛渗透,增强广大群众的环境安全意识。要经常开展环境安全大检查活动,排查各类环境安全隐患。企业要制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环境应急指挥系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做到人人心中有数、操作熟练。环保部门要加快应急装备建设,增强应急处置实战能力,整体防范各类环境污染事故。 第1页共1页

浅析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一)

浅析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一) 内容摘要 依法治国是党中央提出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想认真贯彻,就必须切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因此,本文针对依法行政方面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于保证严格依法行政,实施依法治国,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行政执法的定义、特征、原则入手,然后再从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受利益驱动,使执法目的脱轨,导致具体行政行为违法;部分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政治业务素质低下,是导致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重要原因;领导决策机关“依法治理”的观念不强,人民群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勇气不足;立法中的不完善,不配套、不落实,使一些行政管理事项, 实体上有法可依程序上无法操作。针对我国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从行政执法体制上进行了系统分析,阐明了健全法制,加强执法监督,依法行政的要性。最后,真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粗浅看法。 关键字:行政执法特征原则问题建议 随着党中央“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实施,近年来,我们的国家在立法、司法及国家行政事务的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基本达到了逐步建全、完善并日趋成熟。开创了各项管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法制社会局面。特别是在涉及面最为广泛的国家行政事务管理领域,立法数量和执法力度均是空前的。几年来,通过中央及地方立法体系和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艰苦努力的工作,切实加速了国家政府法制建设的进程,为实现依法治国,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做出了积极有效的贡献,其功绩不可忽视。但是,由于在我国行政法制建设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再加上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历史根源和国民法制素质相对较差的特点,虽然在行政立法、执法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轻视。现本人就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的本质、内核入手,从行政执法的定义、原则、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表现及本人的几点建议入手阐述、论证。 一、行政执法的定义、特征、原则 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得到行政授权的非行政组织,按照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执行、适用行政法律规范的行政行为,亦称具体的行政行为,或行政管理职能活动。 (一)行政执法的特征: 1、行政执法主体的特定性。行政执法活动是一种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活动。所以执法主体必须是依法具有行政权力的国家行政机关或得到行政授权的非行政组织。 2、行政执法内容的法律性。行政执法是一种依法行使职权的活动,必须严格依法办事,无论采取任何形式,都必须以法律和其它规范性文件为依据,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这是维护行政执法合法性的基本前提。 3、行政执法权责的一致性。行政机关对某一对象实施行政执法行为,既是行政机关的权利(职权),又是行政机关的义务(职责),行政机关对其职权和职责不得自由处分,无论是转让,放弃或是主观随意变动,都将承担失职、渎职、违法、滥用职权的法律责任。 4、行政执法目的的公益性。行政执法是执行实施行政法律规范,并将它适用到具体的人和事,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实现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其目的是以实现社会公共意志,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为目的。 5、行政执法性质的执行性。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是使行政规范得以执行和适用。行政执法行为是使抽象行政法律规范转化为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中介,法律规范只有经过行政执法行为,才能得以贯彻执行。 (二)行政执法原则,行政执法原则是寄于行政执法中,对全部执法活动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准则。 1、严格依法办事原则。严格依法办事,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关键,是行政执法必须遵循的基

古建筑物防雷设计方案

XXX寺古建筑物防雷设计方案 河南扬博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古建筑物现场概述 XXX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全年日照数2808 小时, 年最高气温达40 摄氏度,最低气温为-20 摄氏度,年均温9.5 摄氏度,

年均降水量460 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025 毫米,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雨量集中在每年的7、8、9 月份。冬春季节多风,最大风速7.2 米/ 秒,风向多北西。结冰期从11月开始,翌年3月解冻,冰期约5 个月。冻土深度0.5--0.8 米。无霜期平均202 天。文物馆为歇山式仿古建筑,长米,宽米,高米。主体是XX结构,屋顶上层坡,下部坡,全部用琉璃瓦勾彻,金碧辉煌,雄伟壮观。主殿两侧,东西长米,宽米。文物馆主殿高大并且没有雷电防护措施。整体防雷在不破坏整体美观并安全、经济的原则下进行设计。本案结合贵方实际情况对寺内文物作详尽设计。 二、古建筑物防雷设计依据及设计方案 GB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10年版) 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A267-2000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 IEC 61024 《建筑物防雷》 GB50165-92 (摘要)《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GB/T 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YD/T926-1~3(2000)《大楼综合布线总规范》 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2887—89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依据中国气象局第11 号令《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符合 《气 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省气象条例》、《省防雷减灾实施办法》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等相关防雷规范进行设计。 三、河南扬博防雷公司简介

浅谈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榆次区安监局王堉宾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已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但与此不相适应是法律的实施,行政执法状况仍不甚理想,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都值得我们思考。 一、行政执法的含义及行政执法行为生效要件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对外行使的管理活动,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制社会的重要环节,其含义是指在政府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由法定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委托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法律规范,以达到维护公共利益和服务社会目的的行政行为。行政执法行为生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件:1、行政执法主体必须合法。 2、适用法律、法规和规章要准确。 3、要符合法定的程序。 4、要符合法定的形式。 二、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1、依法行政观念比较淡薄。在行政管理人员中,领导“意识”,上级“意识”过强,法律“意识”淡薄。“人情大于法”、“人治”等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深根蒂固,有的地方把依法行政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制定的一些文件明显违法,比如在招商引资方面,为了吸引投资什么样的承诺都敢作出,什么样的要求都尽力满足,不顾合法与否,不考虑今后能否兑现。还有些地方给重点企业挂保护牌,规定未经当地党委、政府同意任何部门和单位都不得进行检查,而不管该类检查是否合法。 2、行政执法主体混乱。行政执法主体,应当是依法享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机关或事业组织。没有合法依据而行使行政执法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行政机关内设机构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执法权,而未经法律、法规授

权行政机关擅自将行政执法权委托给下属的事业单位行使。导致行政执法队伍过多,部门职责不清,职责交叉致使行政机关有利就争、有责就推。 3、消极执法。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一部分执法人员应作为而不作为,或者是有作为但没有完全作为,没有合理作为;对一些执法难度大、取证不易,执行也不容易到位的违法案件,往往不愿办理,对容易引起争议的执法工作,缩手缩脚、推诿扯皮。 4、轻程序重实体的现象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行政处罚过程中,认为只要结果是正确的就可以了,而不管执法程序的合法性,对于行政处罚前应当告当事人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享受陈述、申辩、听证的权力,往往不告知就直接进行处罚,剥夺了行政管理相对人应有的权利。 5、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有待提高。行政执法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要高质量地完成执法任务,不仅要求执法人员有较高的法律素质和政治素质。但现实执法队伍中,一些执法人员对法律、政策理解,掌握不深不透,运用法律规定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在具体的执法活动中态度粗暴,方法简单。 6、行政管理相对人法律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有的行政管理相对人遇到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存在有冤不伸,有气自忍、自认倒霉,不能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错误地认为“民斗不过官”。甚至有些企业主不理解行政机关开展的行政执法活动,漠视国家法律、法规,拒绝交缴或少缴国家有关规费,认为自己是纳税人只交税不应该缴交什么费用,动不动就去找领导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行政执法活动的开展,又使行政执法人员陷入两难的境地,从而加大了政府的工作压力。 三、解决行政执法中有关问题的主要对策 行政执法当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本人认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拿出主要对策来,确保依法行政成为行政执法机关

环境治理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选择部分城市开展了包括环保等部门在内的涉企收费试点检查。检查发 现对环境治理收费的征收和使用比较混乱,环境监督和设施使用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环境治理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违规收费与收费不到位并存 试点检查的城市环境治理收费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环保部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对按规定缴纳污水处理费的企业重复收取排污费或污水超标排污费,涉及金额1.22亿元。有的地方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站未经批准,擅自按每台小汽车25元,每台货车30元的标准收取“机动车辆机械噪声检测费”计120.27万元。有的地方政府部门违反国家有关“环保等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宜再对机动车尾气排污进行重复检验并收取费用”的规定,越权出台收费文件,对机动车尾气检测合格的车辆按每证10元的标准收取合格证工本费,环保局依据此文件,收取166.67万元。 收费不到位的情况也同时存在。一些地方随意减免和扩大减免范围,企业欠缴费用现象严重。如某市水务集团2005年的污水处理费有应收账款挂账201.23万元,2006年1 ̄8月又有挂账555.84万元。有的地方2005年计划收缴污水处理费1.9亿元,实收仅1.04亿元。 (二)治理经费不足与资金违规使用并存 为加大污水处理的投入力度,近年来被检查的六城市相继提高了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有的地方在2004年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时,特业用水征收标准从0.20元/!调整到100元!。但收取的污水处理费对建设污水处理厂来说仍是杯水车薪,连维持污水处理厂的日常运行都难以为继。如某市2005年实际可用于污水处理的经费为6237万元,而当年的污水厂运行费为10269万元。 环境专项治理资金的违规使用,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短缺。有些地方财政部门将环保专项治理资金挪作他用:有的地方对收取的排污费按一定比例提取“调控资金”,用于平衡本级财政预算,加上按规定上解中央和省的费用,地方收取的排污费实际能用于环境治理的只有60%左右;有的地方从污水处理费安排资金用于特困补助等其他开支;有的征收单位从环保资金中提取手续费,如有的地方城管局下设的排水设施收费总所受财政委托对非居民的自来水用户收取污水处理费,2005年财政部门按2%的比例对其返还手续费95万元;有的征收单位未按规定将环保专项资金用于环境治理,有的地方共有大小火力发电企业212家,其中仅有2家电厂将脱硫加价每千瓦时1.5分的收入,按规定用于安装脱硫装置,目前只有1家电厂的装置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并投入运行,其余电厂的排放物全部未经脱硫处理。 (三)监管手段不足与监管不到位并存 目前,由于环境治理受到监管手段不足的客观限制,对企业违反国家环境治理收费政策的行为缺乏必要的约束和制裁。一是法律手段不足。1984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污水处理收费、管理以及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时至今日,该办法仍迟迟未能出台,对制裁企业欠缴污水处理费等违规行为缺乏法律依据。二是行政手段不足。对企业违反环保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许可证等手段,因缺乏行政强制措施的保障而难以落实。三是经济手段不足。治理环境收费是对资源价格进行合理补偿和对环境污染的惩罚性成本,目前的环境治理收费标准偏低,收缴率不高,远远不能弥补环境治理成本,无法充分发挥收费的杠杆调节作用。四是技术手段不足。对环境污染以事后治理为主,缺少事前的监督和防范手段,环境监测网络有待完善,环境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不够健全,环境治理能力缺乏技术手段的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环保监管不到位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是法定责任不到位。根据环保相关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最高罚款金额不超过100万元;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其经济责任仅仅是按照国家规定征收两倍以上的超标准排污费。对这些造成巨大财产和人身损害的污染环境行为,法律责任畸轻。企业自建污染物处理设施耗资大,周期长,技术更新快,进行污染物处理的成本高于环保费用和罚款,而且企业常常以已经交费为由逃避或放弃自身的治污责任。二是行政处罚执行不到位。一些地方环保部门乐于只收费不监测,或是以罚代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仅仅处以少量罚款。环保监管力度偏软,行政处罚执行难以到位,企业守法成本远远高于违法成本。三是职能履行 环境治理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董志明陈志江桑毅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