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光学小论文: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
- 格式:doc
- 大小:170.50 KB
- 文档页数:5
应用光学(applied51、光阑(stop ):中心在光轴上,垂于光轴放置的开孔屏。
An opening aperture whose center is at the optic axis.2、分类:孔径光阑(aperture stop )和视场光阑(field stop ):用于限制光学系统中的光束。
(limit the imaging rays in system.)1)孔径光阑:用于限制轴上物点入射光束大小的光阑定义为孔径光阑。
(the opening inan optical system that limits the amount of light that can be collected . )入瞳:孔径光阑通过它前方的光学系统所成的像。
(从物空间看)Entrance pupil:the aperture stop’s image formed by its front optical system.出瞳:孔径光阑经由它后方的光学系统所成的像。
(从像空间看)Exit pupil: the aperture stop’s image formed by its back optica l system. Or the aperture stop ’s image in the image space.性质:入瞳、孔径光阑、出瞳三者之间两两共轭。
意义:轴上物点A 发出的光束,先被入瞳限制,然后充满整个孔径光阑,最后从出瞳边缘出射,会聚到像点A ’。
在一个系统中,孔径光阑不是绝对的,而是事物的相对位置。
The location of the aperture stop is determined by optical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object.主光线(chief ray ):由轴外一物点发出,并通过孔径光阑中心的光线。
《应用光学》总复习提纲第一章★1、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I1 = R1;n1sinI1=n2sinI22、绝对折射率介质对真空的折射率。
通常把空气的绝对折射率取作1,而把介质对空气的折射率作为“绝对折射率”。
★3、光路可逆定理假定某一条光线,沿着一定的路线,由A传播到B。
反过来,如果在B点沿着相反的方向投射一条光线,则此反向光线仍沿原路返回,从B传播到A。
★4、全反射光线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通常都会发生折射与反射。
但在一定条件下,入射到介质上的光会全部反射回原来的介质中,没有折射光产生,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全反射现象。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可归结为:(1)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2)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什么是临界角?)★5、正、负透镜的形状及其作用正透镜:中心比边缘厚度大,起会聚作用。
负透镜:中心比边缘厚度小,起发散作用。
★7、物、像共轭对于某一光学系统来说,某一位置上的物会在一个相应的位置成一个清晰的像,物与像是一一对应的,这种关系称为物与像的共轭。
例1:一束光由玻璃(n=1.5)进入水中(n=l.33),若以45°角入射,试求折射角。
解:n1sinI1=n2sinI2n1=1.5; n2=l.33; I1=45°代入上式得I2=52.6°折射角为52.6°第二章★1、符号规则;2、大L公式和小l公式★3、单个折射球面物像位置公式例:一凹球面反射镜浸没在水中,物在镜前300mm 处,像在镜前90mm 处,求球面反射镜的曲率半径。
n ′l ′-n l=n ′-n r l =-300mm ,l ′=-90mm求得r=-138.46mm由公式解:由于凹球镜浸没在水中,因此有n ′=-n=n 水★4、单个球面物像大小关系例:已知一个光学系统的结构参数:r = 36.48mm ;n=1;n ′=1.5163;l = -240mm ;y=20mm ;可求出:l ′=151.838mm ,求垂轴放大率β与像的大小y ′。
光学孔径光阑作用知乎光学孔径光阑是光学系统中常见的一个元件,它起到限制光线传输的作用。
光学孔径光阑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光线的入射角度和传输光线的数量,从而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亮度。
光学孔径光阑通常由一个圆形或方形的开口构成,它位于光学系统的焦点处或物镜前,能够限制光线的传播范围。
当光线通过光学孔径光阑时,只有落在光阑开口范围内的光线才能够通过,其他超出范围的光线将被阻挡或散射。
光学孔径光阑的大小对于光线的传输起着重要的影响。
当光学孔径光阑较大时,可以允许更多的光线通过,图像的亮度较高;而当光学孔径光阑较小时,只有少量的光线能够通过,图像的亮度较低。
因此,通过调节光学孔径光阑的大小,可以控制图像的亮度。
光学孔径光阑还能够控制光线的入射角度。
当光线通过光学孔径光阑时,只有垂直于光阑平面的光线才能够通过,其他斜向入射的光线将被阻挡或散射。
通过调节光学孔径光阑的大小,可以控制光线的入射角度,进而影响光线在光学系统中的传输路径和成像效果。
光学孔径光阑的作用在于控制光线的传输,从而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亮度。
当光线通过光学孔径光阑时,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光线才能够通过,其他光线将被阻挡或散射。
这样可以避免一些非理想的光线参与成像,从而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光学孔径光阑的大小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选择。
如果要求图像具有较高的亮度,可以选择较大的光学孔径光阑;如果要求图像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可以选择较小的光学孔径光阑。
此外,光学孔径光阑的形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圆形光阑适用于对称性较强的光学系统,而方形光阑适用于对称性较差的光学系统。
光学孔径光阑在光学系统中起到了限制光线传输的重要作用。
通过控制光学孔径光阑的大小和形状,可以调节光线的入射角度和传输光线的数量,从而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亮度。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光学孔径光阑,可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成像效果。
光学系统中的光阑与光束限制1)孔径光阑限制成象光束的立体角,决定了轴上点成象光束中最边缘光线的孔径角,存在于任何光学系统中。
(2)视场光阑限制了物平面或物空间能被系统成象的最大范围,决定了光学系统的视场。
(3)渐晕光阑以减小轴外象差为目的,使物空间轴外点发出的、本来能通过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的成象光束只能部分通过。
渐晕光阑只影响轴外光束成像的光照度,而不影响轴外光束成像的清晰度和范围。
(1)孔径光阑位置根据系统可以选择。
不同的位置意味着从物点发出的宽光束中选择不同部分的光束参与成象。
有些系统会对孔径光阑位置有特定要求,如目视光学系统和物方远心光路等。
(2)视场光阑的位置是固定的,它总是在系统的实象平面或中间实象平面上。
如果系统没有这种实象平面,则不存在视场光阑。
此时必然有渐晕光阑。
(3)当系统有视场光阑时,也可能有渐晕光阑。
视场光阑和渐晕光阑二者至少有其一。
(4)当视场光阑不存在时,渐晕光阑在物空间和象空间的象成为入射窗和出射窗。
从成象关系上,可以看出有如下规律: (1)物面通过显微物镜成象在场镜上形成一次实象象面,经过-1X转像透镜成象在显微目镜的物方焦平面上形成二次实象面。
目镜再对该实象面进行成象;(2)物镜框孔径光阑经过场镜成象在-1X 转像透镜上,再经过目镜成象与出射光瞳重合,形成前后系统的光瞳衔接。
(3)场镜与目镜的物方焦面在-1X 转像透镜的二倍焦距处形成共轭。
(注:要特别注意物方视场边缘点主光线和物方视场中心点边缘光线的画法) 物面 物镜框(入瞳、孔径光阑) -1X 转 象透镜 一次实象面 二次实象面 目镜框 出射 光瞳(物方视场)。
1
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08级光电1班 黄静丽 081102030
一、 内容摘要
光阑及其有关概念在几何光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对其进行研
究有其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通过对孔径光阑、视场光阑的各自的概
念、特点、判定方法以及两种光阑的比较, 进一步了解这两种光阑。
二、 关键词
光学系统、孔径光阑、视场光阑
三、 引言
由于光学系统对光束限制的要求多种多样,因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种类、不同
性质的光阑,按照光阑所起的作用不同,大体上可分为孔径光阑、视场光阑、渐
晕光阑及消光光阑。一般的光学系统都会有一个孔径光阑和一个视场光阑。
四、 概念
(一)孔径光阑
在光学系统中,描述成像光束大小的参量为孔径,当物体在有限远时其孔径
的大小用孔径角U表示,若物体在无限远时孔径的大小用孔径高度h来加以表
示。我们称光学系统中限制轴上物电成像光束大小的光阑为孔径光阑,该光阑实
际上限制的是成像光束立体角的大小。如果在子午面内(轴外点与光轴所构成的
平面)进行分析,孔径光阑决定了轴上点发出的最大孔径角U的大小,例如,
人眼的瞳孔就是孔径光阑。
(二)视场光阑
视场通常描述的是成像光学系统物、像平面上(或物、像空间中)成像范围。
在光学系统中一般将安置在物平面或者像平面上用以限制成像范围的光阑成为
2
视场光阑,它可能是光学系统中的某个或者某组透镜边框,也可能是专设的光孔。
例如,测量显微镜的分划板、照相机的底片边框都起到视场光阑的作用,其形状
多为圆形、矩形或方形。
五、 特点
(一)孔径光阑
1、孔径光阑的位置不同,但都起到了对轴上物点成像光束宽度的限制作用;只
需相应的改变光阑大小,即可保证轴上物点成像光束的孔径角不变。
2、孔径光阑的位置不同,则对应于选择轴外物点发出光束的不同部分参与成像。
3.入射光瞳与出射光瞳(Entrance and Exit pupils)
孔径光阑可能位于系统前面,也可能位于后面,还可能位于中间。为方便讨
论系统物像方光束限制的具体情况,我们定义:
入射光瞳:孔径光阑经其前面光学系统所成的像,主要限制系统物方空间中
物点发出光束的孔径角。简称入瞳。
出射光瞳:孔径光阑经其后面光学系统所成的像,主要限制系统像方空间中
到达像点的光束的孔径角。简称出瞳。
3
1)入瞳:决定光学系统的物方光束的孔径角。
2)出瞳:决定光学系统的像方光束的孔径角。
3)孔径光阑:实际对光束限制起作用的元件,决定了入瞳、出瞳;三者互为物
像关系。
(二)视场光阑
1、入射窗和出射窗
光学系统的视场光阑确定后引入如下概念:
入射窗:视场光阑经其前面光学系统所成的像(物空间)
出射窗:视场光阑经其后面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像空间)
1)入窗限制物空间的可成像范围
2)出窗限制像空间的成像范围
3)入窗和出窗共轭。
2、图4.1.l 为一天塞照相物镜,接收器为照相底片,135 胶片的标准尺寸为
36 mm×24 mm。很显然,限制画幅的片框就是该系统的视场光阑,因为它限制
了成像的范围,因此它是视场光阑。这时像面的最大高度为画幅的对角线之半,
即21.6 mm。由于胶片处在物镜的最后,因此它不但是视场光阑,又是出射窗。
而入射窗通常在物方无限远处。
4
3、物方视场和像方视场
物方视场角:在物空间中,入窗边缘对入瞳中心的张角2ω。
像方视场角:在像空间中,出窗边缘对出瞳中心的张角2ω’。
物方视场角是从入射光瞳中心对入射窗所张的角度,像方视场角是从出射光
瞳中心对出射窗所张的角度,物空间的角视场常常不等于像空间的角视场。只有
对于处在空气中的非望远系统,物方现场角和像方视场角才是相等的。
六、 判定
(一)孔径光阑
(1) 轴上物点的位置发生变化,孔径光阑也会变化。
(2)几个口径一定的透镜组合,判断确定位置的轴上物点的孔径光阑:
★物在无限远:光学系统中所有光学元件的通光孔径分别通过其前面的镜组成像
到整个系统的物空间,则直径最小的像就是系统入瞳,与入瞳相共轭的元件即为
孔径光阑。
★ 物在有限远处:
a. 将光学系统所有光阑(各个透镜和光圈等),对其前面的光学系统(物空间)
成像,求像之大小和位置;
b. 由物位置(轴上点)向各像边缘、第一个透镜边缘分别作连线,求张角最小
值即为入瞳,相应的共轭物为孔径光阑;
c. 孔径光阑对后面光学系统(像空间)所成像即是出瞳。
5
(二)视场光阑
假设入瞳为无限小,则判断光学系统的视场光阑的方法为,将光学系统中所
有的光学元件的通光孔径(镜框)分别通过其前面的镜组成像到整个系统的物空
间,根据各像的位置和大小求出对入瞳中心的张角,张角最小的像即为光学系统
的入射窗,与入射窗相共轭的元件(或镜框)即为视场光阑。
七、 两种光阑作用的比较
1、孔径光阑限制成像光束的孔径,即决定成像的照度、分辨率;
2、视场光阑决定市场,及物体成像的范围;
3、孔径光阑缩小时,每一物点成像光束孔径角变小,像面照度减小,但成像范
围不变;
4、视场光阑缩小时,成像范围变小,但成像物点的孔径角变小,及像的照度不
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