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015.4 1.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少量液体甲逐滴加入到固体乙中,试管中试剂为丙,则下表中对应选项正确的是()

甲乙丙试管中的现象

A 浓盐酸二氧化锰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B 醋酸粉末状贝壳BaCl

2

溶液变浑浊

C 浓硝酸铜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D 浓氨水生石灰AgNO

3

溶液无明显现象2.2006

年底受南海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影响,多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发生中断,造成中国大陆至台湾地区、美国、欧洲等方向通信线路大量中断。关于通信光缆成分的有关说法,不妥当的是()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

B.硅为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C.SiO2属原子晶体,熔点高,硬度大

D.科学家提出硅将作为21世纪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寻找高效催化剂使SiO2

分解同时释放能量,是硅能源大规模利用的关键

3.下列物质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O2中的NO:将气体与过量的氧气混合

B.除去CO2中的SO2:将气体依次通过足量酸性KMnO4溶液和浓硫酸

C.除去KCl溶液中K2CO3: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D.除去CH4中混有的C2H4:将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4.英国研究人员2007 年8 月30 日发表报告认为,全球将有1.4 亿人因为用水而受到砷中毒之害、导致更多的人患癌症。海带含砷超标,经水浸泡24 小时后,其含砷量才能达到食用安全标准。下列对砷( As )的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砷原子序数为33 ,它与铝为同主族B.砷的原子半径小于磷的原子半径

C.砷化氢的稳定性比溴化氢的强D.砷酸的酸性比硫酸的弱

5.可以验证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氯元素弱的事实是

①硫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能形成H2S、H2S受热300℃左右分解。氯气和氢气在点燃或光照下

生成氯化氢,氯化氢很难分解。

② 向氢硫酸溶液中滴入氯水有单质硫生成

③ 硫、氯气分别与铜和铁反应产物是 FeS 、Cu 2S 、FeCl 3、CuCl 2

④ 高氯酸(HClO 4)的酸性强于硫酸

A.①②③④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③④

6.A 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 、C 为常见的化合物,A 、B 、C 均含有元素x ,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 元素可能为铝

B .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C .X 元素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D .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7.(15分)用A +、B -、C 2-、D 、E 、F 、G 和H 分别表示含有18个电子八种微粒(离子或分子)。请

回答:

⑴A 元素是 、B 元素是 、C 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⑵D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 。

⑶E 是所有含18个电子的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分子,其分子式是 。

⑷F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 ,电子式是 。 ⑸G 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其分子式是 。

⑹H 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其分子式是 。

8.(14分)对于氮元素形成的单质,除了已知的氮气,

科学家还先后研究出了N 4、N 60、N 70、高聚氮等。

其中高聚氮是在高压下通过氮气的聚合形成的,晶

体中每个氮原子都通过三个单键与其它氮原子结合

并向空间发展构成立体网状结构;N 4分子结构如图

所示。已知断裂N 4分子中1molN —N 吸收167kJ 热量,

断裂其它分子中1molN —N 吸收193kJ 热量,生成1molN ≡N 放出942kJ 热量。根据以下信息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N 70的摩尔质量为 。

(2)N 4、N 60、N 70、高聚氮形成晶体时,熔沸点最高的是 。

(3)N 4、N 60、N 70、高聚氮中,最不稳定的可能是 。

(4)1molN 4气体转变为N 2将 (填“吸收”或“放出”) kJ 热量。

(5)原子数相同,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仅由第二周期元素形成的分子中,

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和 ; 和 。

9.(8分)已知甲、乙、丙为单质,A 、B 、C 、D 、X 、Y 、Z

为常见的化合物。Y 的摩尔质量数值比Z 的小16,乙、丙的

摩尔质量相同,B 的摩尔质量比D 的小2,B 、X 的摩尔质量

相同。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1)写出丙的化学式 ;B 的电子式 。

(2)写出Y→Z 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贮存Y 溶液时易变质,请写出检验Y 溶液是否变质所需试剂是

10.(16分)已知A 、B 、D 、E 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

元素,D 为气体单质,E 为黑色粉末,它们有如图所示转化

关系(某些产物已略去)。

已知E 与含A 中某元素的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一种含

该元素的气体X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该气体的性质,设

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装置III 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 为干燥的品红试纸,b 为湿润的品红试纸。

①加入试剂前,检验气体发生装置I 的气密性的操作是:

②写出装置I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IV 中出现淡黄色沉淀,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④实验结束后,该小组同学观察到在装置III 中的b 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a 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达到这一预期目的,你认为应对实验装置作如何改进

(3)气体X 能与溶液B 反应,生成气体D ,写出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1.(15

分)中学教材高中化学第一册有如图甲所示的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该实验过程中会

有二氧化硫气体放出,污染室内空气,严重地损害了师生健康。为此某课外小组对此实验进行如图乙所示的改进,改进的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并且几乎无二氧化硫气体泄漏。实验步骤如下:

①首先按装置图安装仪器,安装仪器时,在支管胶塞的铁丝钩上挂一片品红试纸。

②向试管中加入约10毫升的浓硫酸,加热(在加热浓硫酸时,将铜片向上提起,铜片先不要伸入浓硫酸中),当加热至沸腾时,把铜片放下,使其完全浸入浓硫酸中,反应即刻发生。等不需要反应时停止加热并将铜片提起,离开浓硫酸,反应就停止了。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乙所示,铜片与沸腾的浓硫酸接触后可看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塑料袋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反应结束后留在试管中的气体和塑料袋中的气体污染环境,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15分)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N2、O2、CO2、水蒸气等多种成分。某课外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测定N2、O2、CO2的百分含量(忽略水蒸气等微量成分)。其中B是带刻度的量气装置。

实验步骤:

①先检验装置的气密

性。在向装置中装入药品(如图所示),其中C瓶溶液上方为100ml已除尽CO2的空气(N2和O2的体积比为4/1)。

②打开止水夹b、c、d,关闭止水夹e,向B瓶吹气后关闭d,并冷却到室温,收集到V1ml气体。

③关闭b,打开止水夹a、c、e、f,用打气筒向A瓶中缓缓充气,直到B中气体刚好全部排出,此时量筒中液面读数为V2ml。

④关闭e、f,降低燃烧匙的高度,用电火花引燃红磷。

⑤等C瓶冷却到室温,打开f最终量筒液面读数为V3ml。

回答下列问题:

(1)A、B中装饱和NaHCO3而不能装饱和Na2CO3溶液的原因是

(2)C装置中红磷要过量的目的是。(3)反应结束后,C瓶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化学式为

(4)利用上述数据计算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所占体积百分数为

CO2所占体积百分数为

(5)步骤⑤中C瓶还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读数,这样会使所测氧气体积分数(填“偏大”或“偏小”)。

△ 参考答案

1.C 2.D 3.B 4.D 5.A 6.D

7.(15分)⑴ K 、Cl 、S (用元素符号表示)(每空1分,以下每空2分)

⑵ HCl ⑶F 2 ⑷ H 2S

⑸ H 2O 2(或PH 3 ) ⑹ C 2H 6

8.(14分)

(1)980g/mol (2分) (2)高聚氮(2分) (3)N 4 (2分)

(4)放出(2分) 882 (2分)CO 和N 2 CO 2和N 2O

9.(10分) (1)O 2 (2分) Na +[∶O ∶O ∶] 2Na + (2分) (2)2Na 2SO 3 + O 2 === 2Na 2SO 4 (2分) (3)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2分)

10.(16分)

(1)(4分) KClO 3

(2)①将c 处夹住,向分液漏斗中加水,然后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旋塞,水流入烧瓶中少许

后不再滴下,则证明气密性良好。(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②MnO 2+2Cl —+4H + Mn 2++2H 2O (2分)

③Cl 2+S 2— === 2Cl —

+S ↓ (2分)

④在H 、III 之间加装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2分) (3)Cl 2+H 2O 2 === 2HCl +O 2 (2分)

11.(15分)

(1)支管口有白雾,试管中出现绿色,品红试纸褪色,铜片部分溶解

(2)收集多余的SO 2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3)在反应后的试管中、塑料袋中加适量的碱吸收SO 2气体

SO 2+2OH -==2H 2O+SO 32-或SO 2+OH -==HSO 3-

12.(1)Na 2CO 3能与CO 2反应,使呼出的CO 2被吸收测得结果不准确

(2)保证装置内O 2耗尽 (3)Na 2CO 3

(4)(V 2—V 3)/V 1 (V 1—V 2)/V 1

(5)偏小

.. .. .. ..

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方程式详细总结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方程式总结 一、硅及其化合物 1、硅单质 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质地脆,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化学性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硅的还原性:Si(粉)+O2SiO2 粗硅的制取:2C+SiO2Si+2CO(制得粗硅) 粗硅的提纯:Si(粗)+2Cl2SiCl4SiCl4+2H2=Si(纯)+4HCl 硅与强碱的反应:Si+2NaOH+H2O =Na2SiO3+2H2↑ 2OH-+ Si+H2O =SiO32–+H2↑  硅与氢氟酸反应:4HF+Si=SiF4↑+2H2↑  硅的用途:硅可制造集成路、电子芯片、太阳能电池板等。 2、二氧化硅及硅酸 存在:结晶形和无定形。通称硅石。 性质:化学性质稳定,除氢氟酸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碱性氧化物发生反应,属酸性氧化物。 用途:SiO2是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以SiO2为主要原料的物质大多都有石英、水晶;玛瑙。 ①Si(粉)+O2SiO2 ②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CaO CaSiO3 ③与碱的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OH-+SiO2=SiO32–+H2O ④硅酸盐与酸生成硅酸的反应: Na2SiO3+2HCl=H2SiO3(胶体)+NaCl SiO32-+2H+=H2SiO3(胶体) Na2SiO3+CO2+2H2O=H2SiO3↓+Na2CO3SiO32-+CO2+H2O=H2SiO3↓+CO32- ⑤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 =SiF4↑+2H2O 硅酸易受热分解:H2SiO3 SiO2↓+H2O 3、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和金属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在自然界分布极广,种类极多,是一类结构复杂的固体物质,大多不溶于水,化学性质很稳定。 硅酸钠:(最简单的硅酸盐) 可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做粘合剂和防火剂,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等的原料。 制备途径:SiO2+2NaOH=Na2SiO3+H2O OH-+SiO2=SiO32–+H2O (贮存NaOH溶液的试剂瓶要用橡胶塞) 常见的硅酸盐产品:陶瓷、玻璃、水泥

高中化学必修一 金属及化合物测试题 附详细答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2 一、选择题 1.某CuSO4、Fe2(SO4)3、H2SO4的混合溶液100 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 mol·L-1,则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A. g B. g C. g D. g 2.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 C.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 + CO2 + 2H2O=Al(OH)3↓ + NaHCO3 3.一定体积C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所得气体体积变为原来的3/4,则CO2在原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 ( ) A.25% B.40% C.50% D.75% 4.制印刷电路板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5.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它是一种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常将H2O2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A.MnO2 B.H2S C.稀盐酸 D.NaHCO3 6.为了除去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Fe2+杂质,先加入合适的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中最好选用 ( ) A.H2O2溶液 B.KMnO4溶液 C.Cl2水 D.HNO3溶液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B.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C.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不相同 D.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 8.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已部分变质,某同学先取2 mL试样于试管中,而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不能 ..达到目的的是: A.加入过量稀硫酸,观察现象 B.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C.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D.通适量CO2气体,观察现象 9.将镁、铝合金 g 溶于 4 mol·L-1的盐酸500 mL 里,若加入 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使得沉淀达到最大量,则需加入此种氢氧化钠溶液为() A、1000 mL B、500 mL C、100 mL D、1500 mL 10.某实验小组对一含有Al3+的未知溶液进行了如下分析:(1)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无明显变化; (2)继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3)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白色沉淀明显减少。实验小组经定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e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 考点1 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混合物分离与提纯方法与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混合物分离的主要物理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与分液等;混合物分离的主要化学方法:沉淀法等。 需要掌握各个实验的基本原理、仪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化学方法中需要掌握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提纯及分离提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精确解读】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常用方法如下表: 分离和提 纯方 法 适用范围举例 物理方法过滤法固体与液体分离蛋白质的提纯 蒸发浓缩 法 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提取食盐溶液中的NaCl 结晶、重结 晶法 混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NaCl和KNO3混合物分离蒸馏、分馏沸点不同的液体分离乙醇和乙酸,石油分离

络合法混合物中某一组分可形成络合物分离Al2O3和ZnO 【精细剖析】 1.分离或提纯时,若需要加入试剂,试剂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①所选试剂一般只和杂质反应; ②操作不应引入新的杂质; ③不减,即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 ④易分,即欲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应容易分离 ⑤易得,试剂应尽可能容易获得,且价格低廉; 2.还必须做到以下“三必须”: ①所加除杂质的试剂必须“过量”,只有过量才能除尽欲除杂质; ②由过量试剂引入的新的杂质必须除尽; ③分离和除杂质的途径必须选择最佳方案; 3.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择: ①固-固混合分离型:加热(包括灼烧、热分解和升华)、结晶(重结晶); ②固-液混合分离型:过滤、盐析、蒸发; ③液-液混合分离型:萃取、分液、蒸馏、渗析; ④气-气混合分离型:洗气,包括(I)采用液体净化剂时--用洗气瓶;(Ⅱ)采用固体净化剂 时--用干燥管或反应管; 【典例剖析】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 【剖析】苦卤中含有溴,在酸性条件下通入氯气,可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溴单质,吹入空气,将溴分离出来,然后溴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HBr和硫酸,再通入氯气,生成溴,然

高中化学《非金属知识点总结》(精选.)

化学:人教版必修一《非金属知识点总结》教案 一、氯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 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 颜色黄绿色黄绿色无色 成分Cl2 Cl2、H2O、HClO、H+、Cl―、 ClO―、极少量的为OH― H+、Cl―、H2O、极少量的OH― 稀盐酸 性质氧化性氧化性、酸性、漂白性酸性2、氯气的性质 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2Na+Cl 2点燃 2NaCl 与金属铁反应方程式2Fe+3Cl 2点燃 2FeCl3 与金属铜反应方程式Cu+Cl 2点燃 CuCl2 与氢气反应方程式H 2+Cl22HCl;H2+Cl22HCl 与水反应方程式H2O +Cl2 ==HCl+HClO 制漂白液反应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 制漂白粉反应方程式2Cl2 +2C a(O H)2==CaCl2 +C a(C l O)2 +2H2O 实验室制法MnO 2+4HCl(浓)△ MnCl2 +Cl2↑+2H2O 氯离子的检验试剂以及反应方程式AgNO3溶液:g++Cl―==AgCl 二、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①Si 的还原性大于C ,但C 却能在高温下还原出Si 。2C +SiO2=====高温 Si +2CO↑; ②Si 能与NaOH 溶液反应放出H2,而其他非金属单质无此性质; ③非金属单质一般为非导体,但Si 为半导体,石墨为良导体; ④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分子晶体,但SiO2晶体为原子晶体。 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 二氧化硅 二氧化碳 类别 酸性氧化物 _酸性氧化物 晶体结构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熔沸点 高 低 与水反应方程式 不反应 CO 2+H 2O H 2CO 3 与酸反应方程式 SiO 2 + 4HF==SiF 4↑+2H 2O 不反应 与烧碱反应方程式 SiO 2+2NaOH == Na 2SiO 3+H 2O 少:2NaOH+CO 2==Na 2CO 3+H 2O 过:NaOH+CO 2==Na HCO 3 与CaO 反应方程式[来 SiO 2+CaO 高温 CaSiO 3 CaO+CO 2==CaCO 3 存在状态 水晶、玛瑙、石英、硅石、沙子 人和动物排放 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 物质 用途 硅单质 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器、人造卫星、登月车、探测器) SiO 2 饰物、仪器、光导纤维、玻璃 硅酸钠 矿物胶 SiC 砂纸、砂轮的磨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材料.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 B.司母戊鼎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C.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铝合金 D.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的合金是钢 2.适宜于制作不锈钢用具的钢是()A.低碳钢B.中碳钢C.高碳钢 D.合金钢 3.下列金属中属于黑色金属的是()A.铁B.金C.银D.铜 4.下列金属中不属于货币金属的是()A.铁B.金C.银D.铜 5.关于合金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多数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硬度高 B.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C.合金的物理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的物理性质不同 D.合金的化学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的化学性质不同 6.最不适宜于制作炊事用具的金属是()A.Fe B.Pb C.Al D.Cu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正 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B.黄铜C.钢铁D.水银 8.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除去生铁中的各种杂质,把生铁提纯 B.适当降低生铁里的含碳量,除去大部分硫、磷等有害杂质 C.用还原剂把铁的氧化物还原成铁 D.加入合金元素改善生铁性能 9.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 铝在下列使用场合中,必须加以控制的是()A.制造炊具B.制防锈油漆C.制牙膏皮D.炼铝厂制造铝锭10.在电子工业中,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铜的“腐蚀液”,该过程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该反应利用了铜的什么性质() A .氧化性 B.还原性 C.导电性 D.导热性 11.金属及其制品在腐蚀介质中很容易被腐蚀,其使用寿命大为降低。因此只有对腐蚀介质中的金属及其制品采取防护措施,才能保证金属工艺设备的安全性和工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下面对金属及其制品的防护措施中错误的是()A.铁锅用完后,用水刷去其表面的油污,置潮湿处保存 B.通过特殊工艺,增加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C.对于易生锈的铁制品(如防护网)要定期涂刷防护漆 D.把Cr、Ni等金属加入到普通钢里制成不锈钢 12.铜锌合金的颜色酷似金的颜色,所以近来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A.测定密度B.放入硝酸中C.放入盐酸中 D.观察外观 13.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船以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其中高氯酸铵的反应为:2NH4ClO4 N2↑+Cl2↑+2O2↑+4H2O。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能产生大量高温,高温是推动飞船飞行的主要因素 C.铝粉的作用是,点燃时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 D.在反应中NH4ClO4仅起到氧化剂作用 14.2000年5月,在香港拍卖会上,保利集团花费3000多万港币购回火烧圆明园时流失的国宝:铜铸的牛首、猴首和虎首。普通铜器时间较长容易出现铜绿,其主要成分是 [Cu2(OH)2CO3]。这三件1760年铜铸的国宝在240年后看上去依然熠熠生辉,不生锈,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最可能的是() A.它们的表面都镀上了一层耐腐蚀的黄金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它们表面的铜绿被酸雨溶解洗去

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循着图示·想一想] [特色特性·记一记] 考点一| 碳、硅单质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基础送分型——自主学习) 1.碳、硅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存在 第三周期 ⅣA 1.特殊的存在形式:C ——金刚石、石墨、 C 60 2.特殊的用途:Si ——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板 SiO 2——光导纤维 H 2SiO 3——硅胶可作干燥剂 Na 2SiO 3(水玻璃)——黏合剂、耐火阻燃材料 3.特殊的表示方法:硅酸盐可以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 如Na 2SiO 3→Na 2O·SiO 2 4.特殊的性质: (1)Si 与NaOH 溶液的反应: 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 (2)SiO 2能溶于氢氟酸:SiO 2+4HF===SiF 4↑+2H 2O (3)H 2CO 3的酸性强于H 2SiO 3: Na 2SiO 3+H 2O +CO 2===Na 2CO 3+H 2SiO 3↓ (4)粗硅的制备:SiO 2+2C=====高温 Si +2CO ↑

(1)碳、硅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用短线连接起来): 提示:①—c ,②—a ,③—e ,④—b ,⑤—d (2)碳、硅的化学性质: ①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a .与O 2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O 2不足:2C +O 2=====点燃 2CO ;O 2充足:C +O 2 =====点燃 CO 2。 b .与其他物质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与CuO 反应:2CuO +C =====高温 2Cu +CO 2↑(可用于金属的冶炼); 与CO 2反应:CO 2+C =====高温 2CO ; 与水蒸气反应:C +H 2O(g) =====高温 CO +H 2(制水煤气); 与浓硫酸反应:C +2H 2SO 4(浓) ====△ CO 2↑+2SO 2↑+2H 2O 。 ②硅的化学性质 a .与氢氟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 +4HF===SiF 4↑+2H 2↑; b .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 c .与O 2反应:Si +O 2====△ SiO 2。 3.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比较 (1)物理性质:

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内容结构】 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 (二) 氯 1、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

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颜色黄绿色黄绿色无色 成分Cl 2 Cl 2 、H 2 O、HClO、H+、 Cl―、ClO―、极少量的 为OH― H+、Cl―、H 2 O、 极少量的OH― 稀盐酸 性质氧化性氧化性、酸性、漂白性酸性2、氯气的性质 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2Na+Cl 2点燃 2NaCl 与金属铁反应方程式2Fe+3Cl 2点燃 2FeCl 3 与金属铜反应方程式Cu+Cl 2点燃 CuCl 2 与氢气反应方程式H 2+Cl 2 2HCl;H 2 +Cl 2 2HCl 与水反应方程式H 2O +Cl 2 ==HCl+HClO 制漂白液反应方程式Cl 2+2NaOH==NaCl+NaClO+H 2 O 制漂白粉反应方程式2Cl 2 +2C a(O H) 2 ==CaCl 2 +C a(C l O) 2 +2H 2 O 实验室制法MnO 2+4HCl(浓) △ MnCl 2 +Cl 2 ↑+2H 2 O 氯离子的检验试剂以及反 应方程式 AgNO 3 溶液 Ag++Cl―==AgCl (三) 硫、氮 1、二氧化硫的性质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毒性黄绿色 比空气___大 ___ 有毒 化学性质酸 性 与水反应方程式SO 2 +H 2 O H 2 SO 3与烧碱反应方程式 SO 2 +2NaOH==Na 2 SO 3 +H 2 O Na 2 SO 3 +SO 2 +H 2 O==2NaHSO 3 SO 2 +NaOH==NaHSO 3 漂 白 性 漂白原理:由于它能跟某些有色物质生成:无色物质曾学过的具有漂 白性的物质 吸附漂白:活性炭 氧化漂白:HClO、O 3 、Na 2 O 2 还 原 与氧气反应方程 式 2SO 2 + O 2 === 2SO 3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新版

高一化学必修-知识全点 第一章从科学实验中学习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8)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9)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三、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知识点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和三氧化硫 (一)、硫(sulphur)(俗称硫磺) 1、硫的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熔沸点都很低。 2、硫的化学性质 ①氧化性: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Fe+S △ FeS 2Cu+S△CuS 2Na+S==Na 2 S Hg+S==HgS 与非金属反应:H2+S △ H 2 S 3C+S+2KNO 3===K 2 S+K 2 SO 3 +H 2 O ②还原性:S+O2点燃SO2 S+6HNO 3(浓) △ 2 SO 4 +6NO 2 +2H 2 O S+2H 2SO 4 (浓) △ 3SO 2 +2H 2 O ③歧化反应:3S+6NaOH===2Na2S+Na2SO3 +3H2O 3.用途:制火药、制橡胶、制高纯度硫酸、作医药 (二) 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 2、化学性质 (1) 酸性氧化物------亚硫酐 ①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H2SO3 (亚硫酸) ②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 SO 2+ 2 NaOH == Na 2 SO 3 + H 2 O ;SO 2 + NaOH == NaHSO 3 [SO 2+ 2 NaOH == Na 2 SO 3 + H 2 O;Na 2 SO 3 + H 2 O + SO 2 == 2NaHSO 3 ]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CaSO3 (2)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SO2+2H2S === 3S↓ + 2H2O (3) 二氧化硫的还原性:S O2+B r2+2H2O=H2S O4+2H B r S O 2+C l 2 +2H 2 O=H 2 S O 4 +2H C l 2KMnO 4 + 2H 2 O+ 5SO 2 === K 2 SO 4 +2MnSO 4 + 2H 2 SO 4 2SO 2+O 2 催化剂 加热 2SO 3 2H 2O+ SO 2 +2Fe3+=== 2Fe2++SO 4 2-+4H+ (4) 漂白性:使品红褪色,加热后复色(生成物不稳定) (5) 用途:制H2SO4;作漂白剂;杀菌,消毒

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一、常见物理性质: 1、颜色: A、红色世界 (1)基态:Fe2O3 (红棕色)、Fe (OH)3(红褐色)、[Fe (SCN)]2+(血红色)、Cu (紫红色)、Cu2O (砖红色)、NO2(红棕色)、P(红磷、暗红色)、Br2(深红棕色)、红色石蕊试纸、品红溶液。在空气中久置的苯酚(红色) (2)化学变化: ①紫色石蕊在酸性溶液(p H<5.0)中变红; ②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气体(C O2、S O2、H2S、H C l)变红; ③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呈浅红色(8.2<p H<10.0)或红色(p H>10); ④甲基橙在酸性溶液(p H<3.1)中呈红色; ⑤已经被二氧化硫褪色的品红溶液在加热时会出现红色。 B、橙色世界: (1)基态:浓溴水、甲基橙试剂、B r2(C C l4)呈橙红色。 C、黄色世界: (1)基态:工业盐酸(含有Fe3+)、Au 、S(淡黄色)、Na2O2 (淡黄色)、AgBr(淡黄色)、AgI、Ag3PO4、碘水(黄色)、三硝基甲苯(黄色)、蛋白质加浓硝酸 (2)激发态:钠元素焰色呈黄色 (3)化学变化:久置的浓硝酸因溶有自身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而变黄 D、绿色世界 (1)基态:F2(浅黄绿色)、Cl2(黄绿色)、Cu 2(OH)2CO3(绿色)、 CuCl2(浓溶液呈绿色)、F e S O4(浅绿色) (2)化学变化:F e(O H)2(白色)——灰绿色——F e(O H)3(红褐色)

E、青(黑)世界:F e F e O F e3O4F e S C u S A g2S M n O2石墨(灰黑) F、蓝色世界 (1)基态:C u S O4(溶液)、C u S O4·5H2O(晶体)、液氧、臭氧 (2)化学变化: ①紫色石蕊在碱性溶液(p H>8)中变蓝; ②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气体变蓝; ③无水C u S O4(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④H2、H2S、C H4、C2H5O H燃烧火焰呈淡蓝色,C O燃烧火焰呈蓝色; ⑤S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呈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⑥淀粉遇I2(a q)变蓝; ⑦C l2、B r2、N O2、O3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G、紫色世界 (1)基态:K M n O4(H+)、紫色石蕊、碘单质呈紫黑色; (2)激发态:钾元素的焰色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3)化学变化: ①I2升华生紫烟; ②N H4I受热生紫烟; ③紫色石蕊在(5.0<p H<8.0)溶液中呈紫色。 H、白色世界 (1)基态:Hg、铝粉、大多数块状金属、PbSO4、BaSO4、AgCl、BaCO3、Ba3(PO4)2、BaSO3、CaCO3、 Fe (O H)2(不稳定)、M g(O H)2、A l(O H)3等。 (2)化学变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将钠、镁、铝各0.3mol 分别放入100mL 1 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 A.1:2:3 B.6:3:2 C.3:1:1 D.1:1:1 2.将过量Na2O2固体加入到Ca(HCO3)2溶液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只有气体产生 B.溶液中只有沉淀产生 C.溶液中有反应:Ca2++OH-+HCO-3=CaCO3↓+H2O发生 D.溶液中有反应:Ca2++2OH-+2HCO-3=CaCO3↓+CO32-+2H2O发生 3下列图象是表示铁跟一定量硝酸反应时,铁和硝酸铁之间物质的量(mo1)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4.用足量的一氧化碳还原14.5g铁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沉淀25g,则该混合物的组合不可能是() A.Fe2O3、Fe3O4、FeO B.FeO、Fe3O4 C.Fe3O4、Fe2O3 D.FeO、Fe2O3 5、将过量铁粉放入100 mL,2mol/L的H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若还原产物只有NO,所能溶解的铁的质量为( ) A.2.8g B.4.2g C.5.6 g D.11.2g 6、某铁的氧化物,用7mol·L-l的盐酸100mL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再通入0.56L标准状况下的氯气时,刚好使溶液中Fe2+完全转化为Fe3+。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FeO B.Fe3O4 C.Fe4O5D.Fe5O7 7、在高温下用一氧化碳还原mg四氧化三铁得到ng铁。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合金的硬度可以大于它的纯金属成分C.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铁 D.“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物质,其主要成分是NaClO 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对概念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C.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3、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 B.1 mol 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3 N A个电子 C.常温常压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 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水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4、下列化学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表示的是( ) A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 B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C .盐酸和氢氧化铁 D .碳酸和氨水混合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MnO 2与浓盐酸反应制Cl 2:MnO 2+4H ++2Cl -=====△ Mn 2++Cl 2↑+2H 2O B .水玻璃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Na 2SiO 3+CO 2+H 2O===2Na ++CO 2-3+H 2SiO 3 C .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Cu+4H ++SO 42—=====△ SO 2↑+CO 2↑+Cu 2++H 2O D .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OH -===-2AlO +2H 2O 6、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 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 共存的是( ) A .Fe 3+、NO 3-、Cl -、Na + B .Ba 2+、Mg 2+、HCO 3-、AlO 2- C .NO 3-、Na +、K +、CO 32- D .NO 3-、K +、AlO 2-、OH - 7、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 的是( ) A .Fe 2O 3中含Al 2O 3杂质,可以加入足量NaOH 溶液然后过滤除去 B .CO 2中含有CO 杂质,可以通入盛有CuO 的玻璃管且加热 C .Cl 2中含有HCl 杂质,可以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的洗气瓶 D .FeCl 3溶液中混有FeCl 2杂质,可以向溶液中通入Cl 2 8、下列关于物质的保存,说法错误.. 的是( ) A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 B .氯水应装在棕色瓶中密封避光保存 C .可以用玻璃瓶盛放NaOH 溶液 D .因为铁会与浓硝酸反应,所以铁罐不可以盛放浓硝酸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选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记忆方法有哪些?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 轨道,后进入3d 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 )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 )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 或,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 、d 、f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 0、d 0、f 0、p3、d 5、f 7、p 6、d 10、f 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 22p 0、12Mg 3s 23p 0、20Ca 4s 23d 0;半充满状态的有: 7N 2s 22p 3、15P 3s 23p 3、24Cr 3d 54s 1、25Mn 3d 54s 2、33As 4s 24p 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 22p 6 、18Ar 3s 23p 6、29Cu 3d 104s 1、30Zn 3d 104s 2、36Kr 4s 24p 6 。 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 :1s 22s 22p 63s 23p 64s 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 :[Ar]4s 1。 ③外围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是指将过渡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符合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部分(原子实)或主族元素、0族元素的内层电子排布省略后剩下的式子。 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 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举例: ↑↓ ↑ ↓ ↓ ↓ ↑ ↑ ↑

高中化学必修一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常见物理性质: 1、颜色: A 、红色世界 (1)基态:Fe 2O 3 (红棕色)、Fe (OH)3(红褐色)、[Fe (SCN)]2+ (血红色)、Cu (紫红色)、Cu 2O (砖红色)、NO 2(红棕色)、P (红磷、暗红色)、Br 2 (深红棕色)、红色石蕊试纸、 品红溶液。在空气中久置的苯酚(红色) (2) 化学变化: ①紫色石蕊在酸性溶液(pH <5.0)中变红; ②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气体(CO 2、SO 2、H 2S 、HCl)变红; ③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呈浅红色(8.2<pH <10.0)或红色(pH >10); ④甲基橙在酸性溶液(pH <3.1)中呈红色; ⑤已经被二氧化硫褪色的品红溶液在加热时会出现红色。 B 、橙色世界: (1)基态:浓溴水 、甲基橙试剂、Br 2 (CCl 4)呈橙红色。 C 、黄色世界: (1)基态:工业盐酸(含有Fe 3+)、Au 、S (淡黄色)、Na 2O 2 (淡黄色)、AgBr (淡黄色)、AgI 、Ag 3PO 4、碘水(黄色)、三硝基甲苯(黄色)、蛋白质加浓硝酸 (2)激发态:钠元素焰色呈黄色 (3)化学变化:久置的浓硝酸因溶有自身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而变黄 D 、绿色世界 (1)基态:F 2 (浅黄绿色)、Cl 2 (黄绿色)、Cu 2(OH)2CO 3 (绿色)、 CuCl 2(浓溶液呈绿色)、 FeSO 4 (浅绿色) (2)化学变化:Fe (OH)2 (白色)——灰绿色——Fe (OH)3(红褐色) E 、青(黑) 世界:Fe FeO Fe 3O 4 FeS CuS Ag 2S MnO 2 石墨(灰黑) F 、蓝色世界 (1)基态:CuSO 4(溶液)、CuSO 4 ·5H 2O (晶体)、液氧、臭氧 (2)化学变化: ①紫色石蕊在碱性溶液(pH >8)中变蓝; ②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气体变蓝; ③无水CuSO 4 (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④H 2、H 2S 、 CH 4、C 2H 5OH 燃烧火焰呈淡蓝色,CO 燃烧火焰呈蓝色; ⑤S 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呈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⑥淀粉遇 I 2 (aq)变蓝; ⑦Cl 2、Br 2、NO 2、O 3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G 、紫色世界 (1)基态:KMnO 4 (H +)、紫色石蕊、碘单质呈紫黑色; (2)激发态:钾元素的焰色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 1 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酸和水的反应 [ 知识点梳理 ] 一.钠单质 1、物理性质: 。 2、化学性质: ① 与非金属单质(如 O 2、Cl 2、S 等)的反应(写出 Na 与 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常温下: (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变 ) 加热时: ,现象: ② 钠与酸反应: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 与 H 2O 反应: 化学方程式: ,现象: 离子方程式: 3、钠元素的存在:以 态(填“游离”或“化合” )存在。 4、保存:保存在 中。钠着火用 灭火。 二、铝单质 1、化学性质: ①与非金属反应: 常温下铝能与 O 2 反应生成 ,保护内层金属。 ②与酸反应: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作业题 ] 1.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银白色金属 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良导体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C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 3.从 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A .Na B .NaCl C . NaOH D . Na 2O 4、下列关于金属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钠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比水小 B. 钠的还原性很强,在空中易被氧气氧化而变成过氧化钠 C. 由于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且不与煤油反应,所以可将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里 D. 钠在上业上用于制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化合物 5.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l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③熔点低于 100℃④密度比水小 ⑤热和电的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B .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 D .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1]-3

选修三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或,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22p0、12Mg 3s23p0、20Ca 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22p3、15P 3s23p3、24Cr 3d54s1、25Mn 3d54s2、33As 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22p6、18Ar 3s23p6、29Cu 3d104s1、30Zn 3d104s2、36Kr 4s24p6。 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 ↑↓↑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