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四年级《话说温州》整册教案

最新四年级《话说温州》整册教案

最新四年级《话说温州》整册教案
最新四年级《话说温州》整册教案

一、家乡的气候第一课时气温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气温、天气预报的主要含义。

2.会用温度计等进行简单的观测,搜集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3.激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兴致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学生根据数据和地图分析和比较气温的变化。

教学过程:

1.导入

(1)谁知道今天早晨气象台预报的气温是多少?

(2)请一位学生看看我们教室里的温度计,它有多少度?

(3)我们教室里的气温是不是和气象台预报的一样?

(4)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导入课题——气温的变化

2.台预报的是什么环境下的气温。

(1)学生参观学校气象站。

(2)百叶箱(没有气象站的学校看课本第35页的百叶箱插图)

(3)观察百叶箱,并进行讨论。

①百叶箱的构造怎样的?

②百叶箱这样的构造有什么作用?

③百叶箱里有哪些仪器?

④百叶箱应放在什么地方?

⑤百叶箱里的气温和外界气温有什么不同?

(4)谁知道气象台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3.测测教室里的气温

(1)想一想:温度计应该挂在教室的什么位置比较合适,怎么挂?

(2)请学生设计一下,你认为怎样测教室气温的变化:

①一天测气温几次

②什么时候测

(3)把自己的观测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4.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1)观察课本第36页上图,2002年不同季节的气温记录。

比较一下: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里,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距有什么不同

(2)观察课本第36页下图:2002年12月8日的气温变化折线图

①想一想:做折线图时,应注意些什么

②教师示范:制作气温折线图

从这幅图中,12月8日工资这天的天气变化有什么特点: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

(3)模仿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

①学生模仿12月8日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做出自己记录的一天的气温折线图

②教师提示:学生应一天、一天地作折线图

(4)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制作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第二课时梅雨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形成辩证分析问题的价值取向。

2.能收集和处理某一规定主题的有关信息。

3.了解温州梅雨季节的有关特点。

教学重难点:

学生初步形成辨证分析问题的价值取向难点:了解温州梅雨季节的有关特点,了解台风的危害和好处。

教学过程:

1.图片导入

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江南烟雨图。

2.让学生读诗词、悟诗意、想画面。

1)让学生齐读诗,并点个别优美朗诵。

2)让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师做适当讲解。

3)理解诗句之后,让学生感受诗句中的画面。

3.进入知多少环节,学生汇报知识,可以是人文知识,只要是他们收集的信息都可以。

4.讨论和交流

让学生先分组讨论,小组把意见集中后,再组织交流。主要讨论梅雨的好处和坏处。

5.资料分析

教师事先将资料收集到,并通过投影,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梅雨的知识。

第三课时台风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温州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2.让学生学会辨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3.了解台风的危害和好处。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学会辨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温州气候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方面。如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板书台风)

2.投影播放有关“台风及其对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录象。

看完录像之后学生谈谈观看感受。

3.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8页和第9页“台风”一节课文。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通过观看镜头一,你了解到温州人有怎样的精神风貌。

(2)通过观看镜头二,台风对温州的天气产生哪些影响?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

经过小组的合作学习,特别是学生对录象资料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基本明确了台风及其危害、好处、温州人的精神风貌。

4.说说心里话

针对上述情况,让学生谈谈写写自己的心里话。

第四课时我的天气日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关注周围事务;

2.学会记天气日记的基本方法;

3.通过记录,让学生自主了解一段时间内气候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的方法,养成关注自然的习惯。

2.实践活动是重点。

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为两个部分,课外活动和课内教学

课外活动:

1.让学生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

2.记录每天发现的动植物变化发展情况。

3.记录人们的生产生活随季节变化的新活动。

(记录时间为一周)

课内教学部分:

1.让学生汇报一周的天气情况。

2.根据上课当天的实际情况,按实记录当天的天气日记。

3.让学生统计一周的天气,完成书本上胡表格。

4.上面的统计结果,有什么想法,同桌相互说说,再个别上台交流。

5.教师做资料介绍竺可桢

竺可桢幼时聪明好学,从2岁开始认字,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在私塾里读书,学习十分勤苦。中学阶段(15岁始),读书于上海澄衷学堂和复旦公学,后到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前身)读书。他身材瘦弱,被同班同学胡冲讥笑说他活不过20岁。竺可桢闻此话后下决心锻炼身体,风雨无阻。后来他的身体始终健康。

由于他学习努力,成绩卓著,五次考试都名列全班第一。191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公费留学生,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学习农学。后又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专攻气象。哈佛大学求实崇新、自由探讨的学风,给他深刻影响。1918年他以台风研究的优秀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时年28岁。

当时美国政府将八国联军向清政府勒索巨额白银(史称“庚子赔款”)中付给自己

的部分拿出,作为在华开办学校及招收中国留学生赴美的费用,竺可桢出国,正是作为第二批利用“庚款”赴美留学的70名公费生之一。在旧中国内战频繁的条件下,这批学生回国后大多经商,或投奔军阀,只有竺可桢等少数人坚持“科学救国”的艰难道路。竺可桢所走的道路,是20世纪前期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追求真理和光明的道路。看到清政府的极度腐朽昏暗,他和同时代的进步青年一样,争取到西方去学习,以改造国家。他起初抱着不问政治的态度投身科研。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尤其是特务横行,从反面教育了他。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他便以爱国科学家的正义和良知站出来坚决斗争,以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在公函中曾申斥他“包容奸伪匪谋学生之一切非法活动于不闻不问”。通过新旧中国的对比,竺可桢相信: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也是当年许多爱国科学家的共同感受。

二、四通八达的交通

第一课时公路

教学目标:

1.了解公路的总体发展情况,特别是高速公路网络工程的建设。

2.感受到高速公路网络工程的建成给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提高了人民生活的

质量,改善了投资环境。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体验性学习,发现家乡公路的发展与发达。

教学过程:

1.读图表

(1)阅读书上家乡公路图标,算一算各种公路所占的数据。

(2)比较各种公路占家乡公路数的情况。

(3)说一说家乡公路的总体发展情况。

2.乘坐直达快客

(1)请坐过直达快客汽车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2)模拟乘坐直达快客汽车。

(3)谈谈甬台温高速公路温州段大概经过的县(市、区)。

(4)介绍2010年完工的诸永高速温州段公路。

3.听长辈讲过去的故事

(1)今昔对比:

昔日公路高低不平,经常堵车,经常出交通事故,交通不便,怕出门,人们常说“汽车跳,温州到”。

今日温州全市实现二小时的公路圈,浙江省内实现四小时的公路圈,现在的交通不仅方便又安全,而且要建设绿色通道,达到交通基础设施环境宜人,体现生态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2)学生谈感受:

(3)小结:高速公路网络工程的建成给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提高了人民生活的质量,改善了投资环境。

4.拓展内容:

寻找自己居住附近、或本村、本街道、本区的交通发展状况,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铁路

教学目标:

1.认识金温铁路、甬台温、温福动车组铁路,知道起点、终点,以及沿途有多少个停靠站。

2.了解建设金温铁路起步是艰难的,建造是艰辛的,体会到金温铁路的建成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增强荣誉感,激发了家乡的建设用于拼搏的精神。

3.感受甬台温、温福动车组铁路建成后,对家乡旅游、经济发展的改变。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到金温铁路的建成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增强荣誉感,激发为家乡的建设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学过程:

1.认识金温铁路

(1)看图说说金温铁路的起点、终点各在哪里,沿途经过哪些停靠站。

(2)请坐过金温铁路旅客列车的同学说说,坐在列车上看到什么,要经过多少山洞,坐在列车里的感觉怎样。

2.探访艰难的起步

(1)介绍孙中山先生对金温铁路的设想,南怀瑾先生对铁路的贡献,以及温州外贸公司的职工李子元先生考察金温铁路时的情境。

(2)讲解沿线老百姓为建铁路砍果树、拆房屋、迁祖坟,毫无怨言等小故事,体会金温铁路的建成是温州人民期盼了一个世纪的梦想,是几代温州儿女爱国爱乡的忠实见证。

3.寻找建设者的足迹

(1)看图片寻找建设者的足迹。

(2)建设金温铁路的概况:全长252公里,大中型桥梁135座,隧道97座,涵渠889座,全线所建的桥梁、隧道长度占总长度的五分之一。

4.讨论与交流温州未来的铁路网

(1)介绍温州南火车站,甬台温和温福铁路,以及动车的速度。

(2)请坐过动车组列车的同学说说,坐在列车上看到什么,坐在列车里的感觉怎样。

(3)发挥想象,为家乡的铁路建设献计献策,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

第三课时水路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州港区”有五大主体港区,了解其基本建设情况。

2.听长辈讲水上交通的故事,了解水上交通的悠久历史,想象当时温州人的

生活方式,体会由于交通不便给温州人带来的困惑;现代化的交通给人民生产、

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难点:了解温州港区的建设情况,水上交通的悠久历史。

教学过程:

1.参观温州港区

(1)通过模拟参观形式,在书中的港区图上找到“温州港区”、以及拥有“五大主体港区”的大体位置。

(2)讲解“温州港区”及所有“五大主体港区”(温州港、老港区、龙湾港区、七里港区、小门岛港区)的基本功能定位。

2.听长辈讲水上交通的故事

(1)交流听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讲水上交通的故事。

(2)介绍过去温州交通的“水路一条”。特1990年7月通飞机,1998年6月通火车,高速公路是最近几年贯通的,因此温州人出行基本上是靠水路的。

(3)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第四课时民航

教学目标:

1.知道乘坐飞机要从“买飞机票——换登机牌——安全检查——等候——登机”

等过程,感受现代化的交通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快乐,省时高效。

2.目前,温州永强机场已与中国71个大中城市(包括香港、澳门)机场架

起了空中桥梁,但没有国际航线,激发学生萌发为建设家乡的民航业筹谋划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体验性学习,感受到现代化交通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快乐、省时高效。

教学过程:

1.乘坐飞机

(1)请已经坐过飞机的同学说说怎样乘坐飞机。

(2)模拟乘坐飞机:问询——买飞机票——换登机牌——安全检查——等候——登机——乘坐飞机。

2.寻找航空路线

(1)在书中的航空线路图上找一找,说一说有哪些路线。

(2)数一数有多少条路线?

(3)教师增加书中未出示的新增路线。

(4)讨论:国际航线一条也没有,航空该怎么发展。

3.实践活动

(1)教师出示2015年全市交通发展规划图。

(2)学生自由发挥想象,未来的交通该是怎样的一副情境。

(3)做一做小小交通规划师,描绘一下未来家乡的交通图。

三.茶叶之乡

第一课时走进茶园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州各县市区的主要茶园,并了解茶农的主要工作。

2.探究温州茶园之广与温州地理、气候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探寻温州茶园与温州地理的关系。

教学过程:

1.图片导入

(1)出示永嘉乌牛第一村的照片,介绍“乌牛早”。

(2)说说你还知道温州各县市区有哪些茶园?

2.茶园之行

(1)借助图片了解温州各县市区茶园,认识茶叶和茶树。

(2)了解茶农的主要工作。

(3)观察所带的茶叶。

(4)相互交流温州茶园之行的一些资料并说说感受。

3.探究温州茶园之广与温州地理、气候的关系。

引导:茶叶的习性、温州的地理特点、气候条件等方面加以联系。

第二课时四大早茶

教学目标:

知道温州的四大主要名早茶,并了解我市盛产早茶与地理条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为什么称他们为早茶?

教学过程:

1.以介绍会引入

(1)出示四大早茶代表

“永嘉乌牛早”、“平阳早香茶”、“瓯海黄叶早”、“瑞安清明早”

(2)以四大早茶的名义介绍自己的名称和特点。

2.参观早茶节

(1)视频观看温州第一、二届早茶节的活动情况。

(2)交流早茶节上的活动内容:茶叶展销、百人亲子茶会、手工炒茶赛、名茶拍卖、茶文化研讨、茶叶制作等。

(3)引导学生提出相关学习问题进行疏导,整理成有价值的学习专题。

3.采访探究

查阅资料交流:温州盛产早茶原因?

引导:因为温州气候温和,山高雾多,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

4.列举温州其他县市的茶叶。

(1)学生交流分享课前收集的茶叶包装。

(2)师出示图片并介绍:乐清毛峰茶、文成的半天香、瑞安的五凤香茗、乐清的智仁早、泰顺的三杯香等。

第三课时高山云雾茶

教学目标:

1.知道泰顺的主要茶叶,并了解泰顺生产茶叶的原因。

2.知道《采茶舞曲》的作者,在边歌边舞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泰顺盛产的茶叶和原因。

教学过程:

1.介绍泰顺相关情况

(1)欣赏高山瀑布图。

(2)介绍泰顺地理位置。

2.模拟茶馆品茶

(1)了解泰顺主要茶叶:承天雪龙茶、仙溪隐雾茶、三杯香茶

(2)探究:为什么泰顺盛产茶叶?

(3)小结:这与泰顺位于浙江省南部,居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境内重峦叠嶂,云雾弥漫,生态原始的地理条件有关。

3.欣赏《采茶舞曲》

(1)介绍周大风的创作经历。

(2)边歌边舞《采茶舞曲》。

第四课时感受茶文化

教学目标:

1.在茶文化的活动中,了解家乡一些茶叶的由来,知道喝茶的作用。

2.会初步欣赏茶艺,并能用所学的知识为家乡的一两种茶叶设计包装,激发为家

乡茶叶打响品牌走向世界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在动手实践、亲自参与中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