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程工业的综合自动化技术概述

★流程工业的综合自动化技术概述

★流程工业的综合自动化技术概述
★流程工业的综合自动化技术概述

东北大学 复杂工业过程的智能控制与优化

“985工程”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科技创新平台学术方向建设《项目指南》(第一批) 学术方向复杂工业过程的智能控制与优化 责任教授:杨光红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科技创新平台 二ΟΟ六年五月二十八日

一、研究方向支持的主要领域 复杂工业过程的智能控制与优化方向将开展复杂系统的多目标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容错控制方法研究以提高容错能力和可靠性,考虑在网络化环境下智能控制与优化的新挑战;以及复杂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各层次的智能控制与特殊问题研究。主要支持以下研究主题: 1)容错控制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 2)基于模糊模型的非线性鲁棒与智能控制; 3)广义系统的鲁棒控制:不确定性广义系统的鲁棒控制理论、以受限机器人系统、电力系统、经济系统、生物系统为背景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和仿真。 4)切换系统的鲁棒控制、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 5)运动目标视觉跟踪技术; 6)巡诊查房机器人技术及原型样机; 7)网络控制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等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优化设计及复杂互联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二、研究方向建设的总体目标 本学术方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取得一批原创性强的研究成果,部分成果有重大突破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复杂工业过程的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以提高我国在相关学科的整体研究水平。 具体指标: 1)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60篇以上论文,其中SCI等检索收录论文30篇,包括在本领域著名国际杂志发表论文15篇; 2)争取申请成功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50名(毕业25名以上)。 三、建议课题 课题1:容错控制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许多实际工程系统(诸如飞行器控制系统、电力控制系统、网络控制系统等)设计过程中,为了降低由于系统出现故障而带来的损失,通常要求所设计的系统具有可靠性,即所设计的系统要有容错功能。容错控制控制系统是指所设计的控制器不但能对系统正常运行时提供理想的性能保证,而且在执行器、传感器或元部件发生故障时,仍能使闭环系统是稳定的并具有可接受的特性。容错控制方法主要分为:主动容错控制与被动容错控制。主动容错控制是指在故障发生后需要重新调整控制器的参数,也可能需要改变

自动化技术概论

自动化技术概论 1、自动化的意义及其历史 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地进行操作或运行。广义地讲,自动化还包括模拟或再现人的智能活动。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以及家庭等各方面。采用自动化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放大人的功能和创造新的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自动化技术形成、局部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三个时期。1)自动化技术形成时期(18 世纪末~20 世纪30 年代) 1788 年英国机械师J.瓦特发明离心式调速器(又称飞球调速器),并把它与蒸汽机的阀门连接起来,构成蒸汽机转速的闭环自动控制系统(见图瓦特离心式调速器对蒸汽机转速的控制)。瓦特的这项发明开创了近代自动调节装置应用的新纪元,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后来控制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2)局部自动化时期(20 世纪40~50 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形成的经典控制理论对战后发展局部自动化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空军优势和英国的防御地位,迫使美国、英国和西欧各国科学家集中精力解决了防空火力控制系统和飞机自动导航系统等军事技术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经典控制理论,设计出各种精密的自动调节装置,开创了系统和控制这一新的科学领域。 3)综合自动化时期(20 世纪50 年代末起至今) 20 世纪50 年代末空间技术迅速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多变量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许多学者试图把经典控制理论推广到多变量系统的控制,都遭到了失败。需要寻求新的理论和方法,于是诞生了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综合自动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这一时期,微电子技术有了新的突破。1958 年出现晶体管计算机,1965 年出现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 年出现单片微处理机。微处理机的出现对控制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控制工程师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微处理机来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使综合自动化成为现实。1957 年9 月12 日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在巴黎召开成立大会。有18 个国家的代表团出席了这次大会。中国是发起国之一。会上通过了大会的章程和细则,选举美国自动控制专家H.切斯特纳为IFAC 第一届主席。从1960 年起每三年召开一次国际自动控制学术大会,并出版《自动学》、《IFAC 通讯》等期刊,IFAC 的成立标志着自动控制这一学科已经成熟,通过国际合作来推动系统和控制领域的新发展。 2、自动控制系统及其分类 按控制原理的不同,自动控制系统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思考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思考 流程工业是指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经济地位的石化、炼油、化工、冶金、制药、建材、轻工、造纸、采矿、环保、电力等工业行业。这些行业普遍存在能耗大、产品质量差、生产过程工艺落后、自动化水平低、管理水平低、信息集成度低、综合竞争力弱等现状。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将先进的工艺装备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以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将企业的生产过程控制、优化、运行、计划与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与管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实现企业的优化运行、优化控制与优化管理,从而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高技术。 1 我国流程工业企业对综合自动化技术的需求 流程工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在产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基础支柱产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以处理连续或间歇物料流、能量流为主,产品多以大批量的形式生产。流程工业的生产和加工方法主要有化学反应、分离、混合等等,这些都与离散制造工业有显著不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作为传统工业的流程工业将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据1998年估计全球流程工业的年产值超过5万亿美元,其中仅化工和石油化工部分就超过1万2千亿美元。根据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按行业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工业总产值35 571.18亿元,工业增加值12 132.41亿元。其中典型的流程工业工业总产值共计23 396.53亿元,占总产值的65.77%,工业增加值8 810.18亿元,占总量的72.62%。数据参阅表1[1]。 从我国2000年工业统计数据来看,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石油和化学工业均居全国第1位,其实现利润占全国工业利润的25.45%;冶金工业居全国第2位;电力工业居第3位。我国22家骨干企业中,流程工业企业约占1/3;在71家重点企业中,流程工业企业约占1/2。在2000年全球500强的行业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居58位、中国国家电力公司居83位、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居307位。由此可见,流程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但所有这些流程工业均存在能耗高、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资源利用率低的特点,能耗普遍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出30%,劳动生产率只及国外的20%~30%左右,生产成本普遍高出国外1~2倍。美国60%的石化企业应用了先进控制技术(我国不到20%),在线优化的过程生产增加收益的典型值为装置产值的3%~5%(我国不到1%)。又如有色金属行业,我国10种常用有色金属年产量为650多万t,居世界第2位,但由于总体过程自动化技术和装备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使得我国有色金属行业采选业资源利用率仅为35%,发达国家为60%以上;硫利用率(环境污染)我国为50%,发达国家为95%以上。 据美国ARC公司调查,应用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如产品质量提高19.2%,劳动生产率提高13.5%,产量提高11.5%。这正是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潜在市场。 2 综合自动化技术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流程工业控制中出现了多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与自动控制技术的结合使过程控制开始突破自动化孤岛模式,出现了集控制、优化、调度、管理、经营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新模式。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的研究已成为自动化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国外大型流程企业、特别是石油化工企业均重视信息集成技术的应用,纷纷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构架工厂级、公司级甚至超公司级的信息集成系统。1995年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已有100多家炼油、化工企业在实施CIMS计划,推动了流程工业综合

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

南京工程学院 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 一、内容摘要: 简要介绍自动化的概念和发展简史、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和组成、基本的控制方法、应用范畴和发展展望。通过这篇论文能够激发我们大学生学习自动化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二、关键词: 自动化技术内涵教育发展应用学习方法 Summary: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ncept of automation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the type o 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s and components, the basic control method, application area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Through this paper can stimulate our students to lear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automated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Keywords: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ntent Education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Learning method 三、前言: 所谓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地进行操作或运行。广义地讲,自动化还包括模拟或再现人的智能活动。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以及家庭等各方面。采用自动化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放大人的功能和创造新的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四、内容: 1、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自动化技术形成、局部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三个时期。 1)自动化技术形成时期(18 世纪末~20 世纪30 年代) 1788 年英国机械师J.瓦特发明离心式调速器(又称飞球调速器),并把它与蒸汽机的阀门连接起来,构成蒸汽机转速的闭环自动控制系统(见图瓦特离心式调速器对蒸汽机转速的控制)。瓦特的这项发明开创了近代自动调节装置应用的新纪元,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后来控制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转贴自:转贴自:工控自动化网 1. 引言 005年以来,4月12~14日的FIA第四届中国国际现场总线与工业自动化仪表展览会(FIA)及6月14日~17日的第九届国际现代工厂/过程自动化技术与装备展览会(FA/PA)成功地在北京举行,以及众多厂商举办了大型技术交流活动,使工业自动化市场倍受人们瞩目,特别是“MM现代制造”出了新自动化专刊,提出了新自动化的概念,证明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动向很值得我们重视。 2. 基金会现场总线的规模应用即将逐步展开 总线技术的规划、研究、试制、试用、工程实践及推广应用。这是一项空前的系统工程,它集中了众多人的智慧,获得了众多人的称许,特别是得到了“大客户”的首肯。目前,FF成员338家,已注册产品为227种,通过HIST互操作测试认证的主控系统有11个。应用方面,有50万台现场仪表、8000套系统已投入应用,其中中国占7%,约80套系统,主要分布在石化和化工、石油和天然气、发电几个行业。上海赛科、中海油/壳牌南海项目两大工程均属世界上可数的大型工程,今年即将投产。这些将为我国大规模应用起到示范作用。在技术上国内也有很大进展,华控、沈阳自动化所(中科博微)等单位均研制出并取得FF注册资格的产品,已有10多种专业书籍出版。特别是如下几项技术得到了初步普及:H1的通信原理;H1的功能块组态和“现场控制”策略;现场设备辅助设备及主控系统的选择;H1网段设计及施工安装;设备描述语言(DDL)与互操作性等。而且对于增强型EDDL及FISCO防爆等新技术表现了很大的热情,这些都为今后在国内大规模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现场总线专业委员会(CFFC)于6个外商驻华机构组成的基金会现场总线中国市场委员会(FFCMC)正在联合开展活动。现在FF正处在类似于70年代末DCS所处的时期,作为一项新技术走向市场之路虽然艰辛的,但经过阵痛,新生的事物将像婴儿出世一样,一定会茁壮地成长起来。 3. 检测技术、识别技术及信息融合技术受到重视 传感器技术这些年来正处于传统型向新型传感器转型的阶段,这将有另文专述。仅由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助推,监测仪表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已前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多变量变送器地成功上市,使一个变压变送器(如艾默生德的3015S和横河的EJX)可以完成流量测量及温压补偿、流量积累、显示球罐内液体体积和进行导管堵塞、蒸汽拌热诊断等一些列功能,而且还准备增加孔板磨损监测等功能,设备管理能得到更多有用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现场设备丰富的信息提供了畅通的渠道,为单信号向多信息采集转变创造了条件,加之检测技术进步,诸如温度场测量等传感器地出现,逐步使这种转变成为可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概述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概述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综自系统,是二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变电站安全。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随着智能站的推广,综自系统和保护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其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近几期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些综自方面的相关知识。本期介绍一些总体的概念。 1.综自的概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就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保护装置、信号系统、自动装置和远东装置等)的功能综合于一体,实现对变电站主要设备的监视、测量、控制、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自动化功能。 综自系统包括微机监控、微机保护、微机自动装置、微机五防等 子系统。它通过微机化保护、测控单元采集变电站的各种信息(如 母线电压、线路电流、断路器位置、各种遥信等)。并对采集到 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借助通信手段,相互交换和上传相关信

综自所谓的综合,既包括横向综合,即讲不同间隔、不同厂家的 设备相互连接在一起;也包括纵向综合,即通过纵向通信,将变 电站与控制中心、调度之间紧密集合。 2.综自的布局 综自系统按照设备的布局来划分,可以分为集中式、局部分散式、 分散式三种。 (1)集中式 通过集中组屏的方式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开关量和数字量等信息,并同时完成保护、控制、通信等功能。这种布局形式早期应用的比较多,因为早期综自设备技术不成熟,对运行现场的条件要求比较高,所以只能在环境比较良好的主控室中安装。 集中式布局的主要缺点是,所有与综自系统相连的设备都需要拉 电缆连接进入主控室,电缆的安装敷设工作量很大,周期长,成 本高,也增加了CT的二次负载。随着综自设备技术的成熟,已经用的很少。

自动化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

自动化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 我国工业企业,未来的十年将面临着市场和能源;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高效和规范;负责和协调的挑战。节能、环保、安全、高效是每一个企业必须要面对的课题,而自动化技术和这四大目标又是紧密相连,本文将就当今自动化领域内的最新发展趋势做一简述,以便为我国工业发展,搭建更为广阔的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一、信息技术推动自动化 以信息技术改造冶金行业,以信息化推进自动化,自动化再促使节能、环保、安全、高效四大目标的实现,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在当今自动化领域内,从工艺现场层到工厂(集团)管理层可经由以太网,基本实现信息的畅通无缝流通,所谓的“现代集成生产工艺”是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新工艺相结合,并应用于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通过信息的无缝集成、过程优化和资源优化,实现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的集成,以缩短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周期(T)、提高质量(Q)、降低成本(C)、改进服务(S)和改善环境(E),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与此想适应开发出一系列管理层软件,如ERP、MRP、MIS、PES等,并越来越显示其巨大的经济效益。

国内一些大冶金集团在当前竞争不断加剧的压力下,也紧跟这股信息化的潮流,推进自动化的发展,如国内某冶金集团近几年来,在新建的冶金生产线做自动化控制系统配置时,在现场级和过程控制级(PCS)的上端,还增加了制造执行系统(MES )层,并正在策划和运作ERP,即企业资源规划和管理层,它包括有生产管理系统、质量控制系统、采购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销售子系统、设备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和综合管理子系统等。 现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先进的控制技术相结合,已不再停留在理论和实验阶段。如模型预测、神经元和神经网络、模糊控制、多变量控制、自适应和自寻优等先进控制算法已进入实践并用于DCS、PLC等控制器中,而且这种趋势在加快。 IT技术与自动化结合另一热点是公共数据库、局域网、互联网、无线技术等渗透控制系统使控制系统扁平化,实现了跨平台,跨地区的控制。西门子公司全集成自动化TIA的自动化新理念,Schneider公司推出的“协同自动化Collaborate Automation”,“透明就绪Transparent Ready”,“Unity 自动化平台”新概念;以及Rockwell提出的全集成的EtherNet/IP等,这些自动化新理念使得自动化控制系统更完整,也更完美。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概述(精)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概述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变电站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作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模式和基本功能,进一步叙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基本概念,并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 :变电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1. 概述 电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整个电网的一、二次设备信息进行综合利用,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系统、网络、数据库现代通讯技术等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控制、测量、保护、自动装置等 ,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实行自动监控,测量和协调来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他完全取代了常规的监控仪表,中央信息系统,变送器及常规远动装置。不仅提高了变电站的可控性,而且由于采用了无人值班的管理模式,更有效地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了人为误操作的可能,最大程度提高了变电站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2. 变电站 变电站 (Substation改变电压的场所。是把一些设备组装起来,用以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者调整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 2.1 变电站组成 变电站主要是有设备及安装工程、建筑工程(土建、其他项目工程等。设备及安装工程包括两部分 :既一次部分(设备、二次部分(设备。

变电站是把一些设备组装起来,用以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者调整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变电站的设备有变压器、开闭电路的开关设备,汇集电流的母线,计量和控制用互感器、仪表、继电保护装置和防雷保护装置、调度通信装置等,有的变电站还有无功补偿设备。 2.2 变电站工作原理 变压器是变电站的主要设备, 分为双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即高、低压每相共用一个绕组,从高压绕组中间抽出一个头作为低压绕组的出线的变压器。电压高低与绕组匝数成正比,电流则与绕组匝数成反比。 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变压器相似,它们把高电压设备和母线的运行电压、大电流即设备和母线的负荷或短路电流按规定比例变成测量仪表、继电保护及控制设备的低电压和小电流。在额定运行情况下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为 l00V , 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为 5A 或 1A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经常与负荷相连近于短路 , 请注意 :绝不能让其开路, 否则将因高电压而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或使电流互感器烧毁。开关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高压熔断器等都是断开和合上电路的设备。断路器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用来合上和断开电路;故障时在继电保护装置控制下自动把故障设备和线路断开,还可以有自动重合闸功能。在我国, 220kV 以 上变电站使用较多的是空气断路器和六氟化硫断路器。 隔离开关的主要作用是在设备或线路检修时隔离电压,以保证安全。它不能断开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应与断路器配合使用。在停电时应先拉断路器后拉隔离开关, 送电时应先合隔离开关后合断路器。如果误操作将引起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 负荷开关能在正常运行时断开负荷电流没有断开故障电流的能力, 一般与高压熔断丝配合用于 10kV 及以上电压且不经常操作的变压器或出线上。 2.3 变电站作用

配电自动化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f13471400.html, 配电自动化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作者:刘志新赵长敬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2年第10期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规模的两网改造结束以后,配电网的布局得到了优化,但要进一步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还必须全面实现高水平的配网自动化。配网自动化就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需要结合电网改造在配电网中实现配电自动化,以提高配电网的管理水平,为广大电力用户不间断的提供优质电能。 [关键词]:建设必要性自动化研究配网故障 中图分类号:B02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10- 0295–01 1、新时期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面临的问题 (1)具有电能质量监测评价的功能。电力市场环境下对电能质量的广泛关注迫使配电公司建立有效的电能质量监测手段。但如果专门建立一套监测系统将花费很大的一次投资及运行维护费用,势必加大供电企业的成本。因此,理想的办法是把电能质量监测作为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的一项功能,开发出考虑电能质量监测的配电SCADA系统和相应的分析软件来对各种电能质量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做到共用信息通道、共用数据库系统等,从而实现对电能质量的经济有效的实时在线监测和分析处理。供电公司可以通过所监测到的信息检验其电能质量的状况和决定应该采取的措施。 (2)必须对部分高级应用分析软件加以改进以适应电力市场需求,并且真正实用化。负荷预测:市场环境下由于峰谷电价、分时电价及实时电价的推行,尤其是在实行需求侧竞价后,负荷的随机性增大,增加了负荷预测难度,负荷预测软件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无功优化与电压调整:传统的无功优化是在满足电压约束的条件下以网损最小为目标的,在电力市场环境下,无功优化及电压调整涉及到用户供电的质量问题,而不同的供电质量应该有不同配电电价,因此优化的目标将以收益最大为目标。故障恢复与网络重构:在电力市场环境下故障恢复及网络重构目标也转变为收益最大。 (3)提高和加强信息系统集成化及应用功能综合化的力度。为降低供电成本,必须打破以往各单项自动化工程相互独立、功能重叠的弊端,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信息进行集成,对其功能进行重组与综合。实现SCADA系统与CIS系统的一体化设计、融合现有的CIS系统、线损管理系统、可靠性管理系统及生产MIS系统,实现一体化的配电管理系统。 2 、用户自动化应面对的问题

制糖工业自动化技术

制糖工业自动化技术 编写:赖庚音石家庄市乐开糖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两个观点: 1、制糖工业生产线朝自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确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所左右。 随着自控装置元器件价格逐步下降,用人成本逐年升高,通过提高自动化水平来减少操作人员所获得的经济效应越来越明显。以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一条15万吨/年的一水结晶葡萄糖生产线,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后,按四班三运转计算,操作人员可由手工操作生产线的150人左右降到80人以内。而这样的自动化生产线比手工操作生产线的投资只增加约300万元。 自动化生产线的工艺参数控制稳定、产品品质均匀和产品收率高,间接经济效益非常突出。 2、生产线的自动化装置是否合理和自控运行情况好坏主要取决于工艺专业,而不是取决于自动化专业。 大部分制糖企业的技术主管都是工艺专业出身,本身对推进自己企业生产线自动化水平的意愿很强,但在实践中因对自动化知识了解不够总是遇到挫折,而认为原因是自己的自动化专业人员水平不足。这种现象在制糖工业企业特别是蔗糖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笔者认为这是阻碍制糖工业自动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制糖企业的技术主管能对自动化的基

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指导自动化专业人员顺利实现自控装置的有效运行。 以多效真空蒸发系统的末效真空度自动控制系统为例,要想将末效真空度控制在0.12Bar绝对压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俗称控制方案): a、调节抽往冷凝器的二次蒸汽量; b、调节真空泵抽走的不凝气体量; c、调节通过冷凝器的循环冷却水量; d、调节真空泵抽气管道上的破空漏气量。 那么究竟采用那种方法来实施,显然自动化专业人员是无法作主的,只有靠工艺专业人员来决定。一旦决定选用某种方法,工艺专业人员还要告知自动化专业人员介质种类(如二次蒸汽)、介质流量、介质温度、介质压力、介质比重和介质通过调节阀时允许的压力损失等参数,自动化专业人员才能对该真空度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具体配置和实施。采用以上四种控制方法所需投资和对工艺的运行状况的影响是不一样的:a方法最省蒸汽、b方法最省电、c方法最省循环冷却水、d方法投资最低。当然,自动化专业人员可以分别计算出四种情况下所需调节阀的口径供工艺人员专业人员参考。 工艺人员专业人员向自动化专业人员提供自动控制系统具体控制方案和介质参数,叫做提自动化条件,包括P&I图(Process and Instruments Diagram,带自控点的工艺流程形象示意图)、自动控制说明和介质参数表。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 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为了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作用,鼓励国内外人才利用实验室的良好条件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工作,本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基金,欢迎国内外从事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提出课题申请,本实验室将根据有关条件择优予以资助。 第二条实验室每年公布一次《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指南》,该指南经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执行。 第三条实验室设立专门负责开放课题的管理机构,由主管开放交流的副主任负责,并设立专门秘书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开放课题的申请与评审 第四条课题申请人应认真填写开放课题基金申请书,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一式两份寄给本实验室。 第五条课题申请人须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申请书的研究内容不得与国家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竞争性选题重复,或与企事业单位已有成果、已公布有重大进展的科研项目重复,同时应避免重复国际上已做过的工作。 第六条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机构将对课题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初步审查。 第七条通过初审的课题,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机构根据申请书内容和有关评审要求组织3名以上同行专家进行通讯评审。对内容相近的项目申请将选择同一组专家评审。 第八条评审专家对课题申请应当从科学价值、创新性、社会影响以及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独立判断和评价,提出评审意见。 第九条通讯评审完成后,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机构将根据通讯评审情况对课题申请排序,按年度资助计划择优资助。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进一步会议评审。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系统概述; 本次设计采用YH-B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其系统是面向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的成套自动化设备其是陕西银河网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新型设备,该系统是在总结我国微机变电站运行经验基础上,根据国内外新的发展趋势,以提高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为宗旨,以方便现场安装调试、无人值守为目的,向智能化迈进的全新概念综合自动化系统。 其设备从变电站整体出发,统一考虑保护、监测、控制、远动、直流和五防等功能,避免了功能装置重复备置等弊病,及减少投资,又有利于变电站运行管理和维护。 YH-B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组成结构如下图;

该系统在我国首次集微机保护和远动为一体,并率先把这种装置直接安装于高压开关柜上,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是以单元分散型嵌入式为指导思想,系统装置中每个单元的结构、外观和尺寸是完全一致的。其可把各个单元分散安装在一次设备上,或集中组屏按装。相比两者具有明显的优点;可以大大减少连接开关柜控制屏及控制室的各种电缆,减少控制室面积,从而节省了变电站综合造价,简化了施工,方便了维护,并且提高了变电站的可控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有了很大提高。消除了因设备之间错综复杂的二次电缆引线接错造成的问题,提高可靠性 YH-B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面向对象设计的。系统中每一种单元都面向变电站内的各种一次设备。如线路单元,就是面向开关柜设计的,它包含了对该开关柜的控制、测量、事故记录和线路的各种保护等;电容器单元也像线路单元一样,它是面向电容器组的;变压器是变电站的核心设计,YH-B2000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对变压器设计了三种面向它的完全独立的功能单元。第一是主保护单元,它主要完成变压器差动保护等。第二是后备保护,它主要完成变压器的过流保护等。第三是变压器的测控单元,主要完成主变的有载调压控制和电气量的测量。备自投单元是完成变电站两路电源的自动投切功能的。直流子系统也被YH-B2000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纳入了整体成套范围,作为系统的一个单元整体规划设计。 YH-B2000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安装,所有单元均通过一梗三芯通讯电缆同后台总控单元实现实时数据交换。

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

[摘要]现代社会对电能供应的“安全、可靠、经济、优质”等各项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电力系统也不断地向自动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不断地由低到高、由局部到整体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应用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总的发展趋势 1.当今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正趋向于: (1)在控制策略上日益向最优化、适应化、智能化、协调化、区域化发展。 (2)在设计分析上日益要求面对多机系统模型来处理问题。 (3)在理论工具上越来越多地借助于现代控制理论。 (4)在控制手段上日益增多了微机、电力电子器件和远程通信的应用。 (5)在研究人员的构成上益需要多“兵种”的联合作战。 2.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则趋向于: (1)由开环监测向闭环控制发展,例如从系统功率总加到AGC(自动发电控制)。 (2)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扩展,例如从EMS(能量管理系统)到DMS(配电管理系统)。 (3)由单个元件向部分区域及全系统发展,例如SCADA(监测控制与数据采集)的发展和区域稳定控制的发展。 (4)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例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 (5)装置性能向数字化、快速化、灵活化发展,例如继电保护技术的演变。 (6)追求的目标向最优化、协调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励磁控制、潮流控制。 (7)由以提高运行的安全、经济、效率为完成向管理、服务的自动化扩展,例如MIS(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力系统已成为一个计算机(Computer)、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和电力装备及电力电子(Power System Equiqments and Power Electronics)的统一体,简称为“CCCP”。其内涵不断深入,外延不断扩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直接可观可测的范围越来越广,能够闭环控制的对象越来越丰富。 二、具有变革性重要影响的三项新技术 1.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 电力系统的控制研究与应用在过去的40多年中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基于传递函数的单输入、单输出控制阶段;线性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及多机系统协调控制阶段;智能控制阶段。电力系统控制面临的主要技术困难有: (1)电力系统是一个具有强非线性的、变参数(包含多种随机和不确定因素的、多种运行方式和故障方式并存)的动态大系统。 (2)具有多目标寻优和在多种运行方式及故障方式下的鲁棒性要求。 (3)不仅需要本地不同控制器间协调,也需要异地不同控制器间协调控制。 智能控制是当今控制理论发展的新的阶段,主要用来解决那些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特别适于那些具有模型不确定性、具有强非线性、要求高度适应性的复杂系统。 智能控制在电力系统工程应用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其具体应用有快关汽门的人工神经网络适应控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励磁、电掣动、快关综合控制系统结构,多机系统中的ASVG(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的自学习功能等。 2.FACTS和DFACTS (1)FACTS概念的提出

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重构

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重构 近年来,为深化“双一流”目标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推动工程教育创新,国家出台了与新工科有关的多项举措,从“复旦共识”到“天大行动”,再到“北京指南”,确立了新工科建设目标、行动路线和具体实施内容。新工科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标志着我国新工科建设的行动已经全面展开[2-3]。 新工科建设涉及高等工程教育的方方面面,对传统工科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本科教育角度,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首当其冲[4-5]。对于传统工科专业来说,要达成这一任务,不仅在纵向上要求培养体系要有与时俱进的结构性改革和内容性更新,而且在横向上要进行适应新兴科学技术和新产业革命的扩展和融合,增加新的课程布局和课程知识,即实现新工科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协同发展”[6-8]。应该说,这是高校所有工程学科都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对于传统优势学科来说更加艰巨,其发展惯性、师资结构、学科地位、研究定势、知识体系等都或多或少地对推进这项工作带来阻力,出现所谓“船大掉头难”现象。 本文以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为实践背景,针对新工科战略下自动化专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新工科要求,从延拓专业方向、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完善升级实验实践等方面,开展了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教学体系优化重构研究与实践,为类似专业新工科建设积累经验、提供借鉴[9-10]。 二、现状分析 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本专业”)始建立于1956年,是全国高校最早建立的自动化专业之一,现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建有“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流程生产质量优化与控制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四个国家级研究平台和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

厂家直供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全国销售热线1326-007-2458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 系统概述 根据现代化矿井的实际需要,为进一步提升矿井现代化装备及管理水平,增强矿井科技创新能力,沈阳研究院结合现代矿井实际,适时研制开发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基于矿井工业以太环网+现场总线技术的KJ333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能将矿井各类监控子系统集成到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络平台中,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无缝联接。将生产、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有机地整合到一起,进行分析处理、统计、优化、发布,从而实现矿井“管、控、监”一体化及减员增效的目标。 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由地面调度中心大屏幕、控制器、各类监控主机、数据服务器、核心交换机、防火墙、接入网关、自动化平台软件、防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本安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井下各种监控分站、井下光缆配线器、光缆接线分线器、传输光缆及通讯线等组成。 系统特点: 1)产品全部采用工业级产品,采用多种硬件、软件安全措施,确保了整个自动化系统长期连续可靠地运行。2)主干网采用单模光纤,传输速率100 M / 1000 M。传输介质支持光纤多模、单模、超五类双绞线和普通通讯线,满足煤矿井巷安装特点,铺设方便灵活。 3)工作时整个网络成链状结构,环网冗余,可快速建立连接及连接恢复,恢复时间<300 ms。 4)采用三层体系结构,且控制层采用工业以太环网、设备层采用现场总线,保证了现场子系统的实时性。5)采用开放式的TCP/IP协议,提供了多种符合国际主流标准的支持COM/DCOM组件、NETDDE、ActiveX 控件、OPC、VBA、ODBC、FTTP等技术,兼容能力强,并支持CAN/RS485总线等多种信号接入及转换,可方便接入矿井各种监控子系统。 6)软件采用B/S结构,基于IE浏览,便于特殊功能的开发和第三方软件的集成,客户端零配置。 7)具有强大的网管功能,如:VLAN划分、IP地址设置、优先级控制、电源管理及端口状态监视、流量控制等。 8)系统节点容量大大增加,克服了现有煤矿监控系统所支持的节点最大容量的限制。 9)较强的信息集成能力,通过合理实用的分级控制模式,在充分保留各子系统功能特点的基础上,可有效的整合国内现有各子系统。 10)强大的数据综合及后台处理功能支撑,为整个矿山的现代化综合管理提供数据基础,真正意义上实现全矿井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管控一体化。 系统功能 综合自动化功能 l 高效可靠的计算机网络平台 用于传输和管理矿山安全生产的多源异质的海量信息系统,能实时采集存储生产过程的重要信息,以实现设备的数据管理和分析,提供毫秒级的数据采集检测速度,采用高效的数据压缩算法可以大大节约存储空间。 l 综合自动化控制 可靠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对相应控制系统发送控制命令,主要包括采掘、运输、提升、供排水、压风、注浆、通风防尘等自动化系统。集中控制煤矿生产设备,实现对采煤机、破碎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可伸缩式皮带机的顺序启停控制,能实现手动、就地集控的切换。能实现对各电机包括电流、电压、温度、绝缘等的监测(根据实际情况安装)。能实现采煤机运行、停止状态的监测。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完全实现无人值守。 l 供电系统可视化实时监控 能实现变电所主变运行方式及各参数的监测,能实现变电所各高压开关柜运行、停止状态的监测,能实现各种矿井用电量、电气参数及故障情况的报表生成、存储、打印及显示。能实现变电所视频监视,系统模拟现场设备实际情况,实时、动态显示现场设备的真实运行状态。

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SICAM Anole SICAM Anole 灵活,强大,易用Answers for energy

概述 SICAM Anole后台监控软件适用于1000kV-6kV的电力、石油、化工、轨道交通、机场等行业的各级变电站和调度系统。SICAM Anole 具有优越的性能、灵活的配置以及开放的结构,可方便地满足中国客户的各种需求和使用习惯,最大程度的给客户带来利益。

SICAM Anole 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 分层开放式系统 系统采用了目前先进的开放分布式应用环境的网络管理技术、数据库中间件和通信中间件技术和多层客户/服务器(Client /Server)技术,遵循软件互联国际标准基于IEC61970/61850/61968的统一CIM建模,为各行业用户提供了遵循IEC标准的统一支撑平台。 跨平台特性 一套代码,任意运行。跨UNIX/Linux/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跨IBM/SUN/HP/ALPHA/X86硬件平台,以及由它们组合而成的各种同构或异构平台。 分布式体系结构 系统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网络构架,将系统功能有序地分配到网络上各个节点:包括软件自诊断、实时处理、报警处理、历史采样记录、事故追忆、实时计算、数据服务、安全验证、远方控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各个节点的功能。全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在网络方式的SCADA系统应用场合下,系统可以自动以冷备用、温备用和热备用等各种方式运行。无论在何种方式运行,均可自动维护系统中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报警、画面、WEB等数据的一致性和兼容性。避免人工干预,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先进的人机交互界面 系统提供了具备“所见即所得”功能的图文/报表一体化编辑工具。依照一组具有完备集特征的时间定义方法和统一的图形图元结构定义,无须借助任何外部工具,即可在任意工作站或服务器上定义复杂的接线图、棒图、曲线图、趋势图、实时报表和历史报表等,并且能够支持任意文字和图形的混排。 支持数据库的在线更新,在保证不干扰和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在线更新数据库测点信息。 支持远程维护 系统可以允许工作站通过远程拨号/远程联网方式进入采集与控制系统主站,从而实现远程诊断和远程维护。减轻用户负担,加快服务速度。

自动化新技术

自动化新技术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0803班曹栩 20080302003 在这学期的课上,我了解到了水泥工业和其他流程工业一样,未来的十年 将面临着市场和能源、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高效和规范、负责和协调的挑战。节能、环保、安全、高效是每一个水泥厂必须要面对的课题,而自动化技术和 这四大目标又是紧密相连。将就当今自动化领域内和水泥行业有关的最新发展 趋势做一简述,以便为我国水泥工业发展,搭建更为广阔的交流和沟通平台。 一、现状及问题 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于1975年出现了DCS(分 散型控制系统),随后又出现了PLC(可编程控制系统),这些新的控制系统无论 是功能、系统灵活性、升级等多方面均优于传统的单体仪表和继电器控制,因 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水泥行业,目前新建的水泥厂基本上都采用了DCS或PLC控制,一些老厂也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改造,提高了控制水平。但目前的DCS 或PLC系统仍然存在不少缺陷,如: 1.目前的DCS或PLC系统,绝大部分的DCS或PLC制造厂的产品由各自的 硬件和软件构成自己产品的体系,其中多少都含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彼此封锁,只能通过网关等接口才能与其他厂商的系统进行通信,通讯速度普遍偏低。传 统的DCS或PLC系统,是将现场的IO(AI、AO、DI、DO等),全部接入系统的 IO卡件,当系统规模增大,如此众多的检测信号汇集到DCS或PLC的入口处,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瓶颈”现象,导致信号堵塞,降低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有的DCS或PLC系统仍然采用自己的数据库,不利于其他系统的访问(如管理系统等)发展以太网将成为工业控制网的主流,甚至取代其他网络。 1990年以太网成为国际标准,以前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它是为用于信息 工业而设计的,采用碰撞检测方式进行通信的,当甲方需要与乙方进行通信时,如乙方正与丙方在通信,则甲方就必须等待,当再次检测到乙方已经通信完毕,甲乙双方才能进行通信,不能满足工业控制在实时性上的要求。但随着网络技 术的发展,以太网的通讯速度以从10MB发展到了100MB、数100MB、甚至上 1000MB,再加上交换设备(交换机)的出现,大大减少了碰撞的机率,网络实时 性不再成为问题。而且,它是一个开放性很好的通讯协议,各大DCS或PLC厂 商均推出了相应的以太网产品,在实际的工业控制系统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我院设计的拉法基-都江堰水泥厂8000余点的大型控制系统)管控一体化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意识的增强,希望从管理中增加效益,现代企业管理者希 望从DCS或PLC控制系统中得到相关的数据,如数据记录、报警记录、设备状态记录、操作记录等,根据历史数据记录和其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可计算各个 车间的日平均产量和耗电、耗煤量,以及一个月的总产量、耗电量和耗煤量等,这为提高总产量降低总成本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其数理统计功能可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报警记录分析对潜 在的质量问题发出警告,使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从专注于质量程序的改进 阶段中解放出来。当生产线事故发生后,可根据报警记录、操作记录及时查清 事故原因。并各台工艺设备的运行时间、起动次数和故障次数进行统计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