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鸟类的基本形态

鸟类的基本形态

鸟类的基本形态
鸟类的基本形态

鸟类的基本形态

我们每个人都认识鸟类,可是你真正的了解鸟类吗?当你和他人交流时,你能说出鸟类每个部位的名称吗?现在让我们再来一起重新认识下鸟类吧。

鸟类全身分为头、颈、躯干、翼、下肢和尾几个部分。鸟类的躯干呈流线型,飞翔时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全身都披以向后生长的羽毛,因而体表特别滑润。前肢特化为翼,成为飞翔的器官。尾部生有扇状的尾羽,起着舵的作用。飞翔时下肢缩在腹部或者伸直在尾下向后。鸟类身体的重心稳定,能够上下自由的飞翔。

一:鸟类的头部和颈部

鸟类的头部较小,圆形。前部为一长型的嘴,外覆角质鞘,称为喙。上喙基部两侧有一对鼻孔,眼大而圆,具活动的上下眼睑及瞬膜。瞬膜透明,在飞翔时可以盖住眼睛,类似人们的“风镜”,可以避免风尘对眼睛的伤害。

图 1:鸟类的头部

鸟类的颈部细长,可以自由弯曲,转动自如,因而扩大了眼睛的视野。一般来说,同等个体下树栖生活的鸟类颈部较短;游禽较长;涉禽的颈部最长。

图 2:鸟类的头、颈部

鸟类虽然上肢特化,仅能用于飞翔,但鸟嘴配合灵活的颈部,不仅能上下活动,拾取食物,还能整理羽毛,建筑巢穴,哺育雏鸟,有时还能作战斗的武器。有着非常灵巧的动作和强大的能力。

图 3: 鸟类的颈部非常灵活

二:鸟类的躯干

鸟类躯干部略呈卵圆形,为身体中最大的部分。鸟类躯干腹面的胸骨有龙骨突(鸵鸟除外),有发达的胸肌附着生长,因而而向外突起,鸟类就是靠胸肌的收缩来扇动翅膀。

图 4:胸骨具龙骨突(原鸽)

图 5:胸骨不具龙骨突(鸵鸟)

鸟类的躯干部有两对附肢:后肢是腿和脚,前肢特化为翼。鸟类躯干的后部缩短愈合,在尾基部腹面有一横裂的泄殖腔,是鸟类排泄和生殖的通道。

三:鸟类的翼

鸟类因为有翅膀,才能自由的飞翔。鸟类的翅膀是由上肢特化而来的,称为翼。鸟翼左右对称,大小相同,飞翔时展开成一直线,长轴和躯干相垂直。鸟翼的形状特殊,在气流流过时能提供向上的升力,因而与重力抗衡,飞机机翼的形状就是仿照鸟类设计的。鸟翼上着生了强大的飞羽,好比是划船时的桨,在扇翅时能提供动力。

图 6:鸟翼的结构

善飞的鸟,翅长而尖,如燕子和许多海鸥;不善飞的鸟,翅短而圆,如鹌鹑;适于在空中滑翔的鸟类,翅大而阔,如许多猛禽。

图 7:翼的类型

四:鸟类的下肢

鸟类的下肢分为股(大腿),胫(小腿),跗趾和趾几个部位。

图 8:鸟类的下肢

股部多隐藏而不外露,胫部有些鸟类被羽,有些裸露。

跗趾部是鸟的下肢中最显著的部分,表面覆盖各种形状的鳞片,有盾状鳞,靴状鳞等。鸡形目鸟类的雄性在跗趾后面还生有角质的距,作为战斗的武器。

足趾用于站立,多数鸟类具有四趾,通常是三趾向前,一趾向后。根据足趾的位置,鸟足又可分为多种趾型:

1.3趾向前,1趾向后,称为常态足(离趾足、索趾足),如鸡。

2.2,3趾向前,1,4趾向后,称为对趾足,如啄木鸟。

3.3,4趾向前,1,2趾向后,称为异趾足,如咬鹃。

4.向前3趾的基部愈合,称并趾足,如翠鸟。

5.4趾均向前的足,称为前趾足,

6.似常态足,但第四趾可以后转成对趾足,称为半对趾足(转趾足)

图 9:常态足

图 10:对趾足

图 11:异趾足

图 12:并趾足

图 13:前趾足

图 14:半对趾足

一些生活在湿地的鸟类足趾之间长有蹼,鸟类的蹼也有多种类型。

1.前3趾间有蹼完全相连,称为蹼足,大部分游禽是此种类型。

2.前3趾间基部有蹼相连,称半蹼足,大部分涉禽是此种类型。

3.4趾之间均有蹼相连,称为全蹼足,例如鸬鹚,军舰鸟。

4.常态足,但各趾两侧均有莲花瓣状的皮褶,称为瓣蹼足,例如骨顶鸡。

图 15:蹼足

图 16:瓣蹼足

图 17:半蹼足

图 18:全蹼足

五:鸟类的尾

鸟的尾是由尾羽组成的,一般有10-12枚尾羽。鸟尾主要作用是飞翔时转换方向,好比是划船时的舵;鸟尾还有增减飞行速度的作用。

鸟尾的形状因种而异,有平尾(鹭),圆尾(八哥),叉尾(燕子),楔尾(啄木鸟)等。

初中生物实验课——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活动目的 1.明确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 3.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活动准备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还能想出 这样的诗句吗?这些诗句中提到的动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2.在前面我们做过的探究实验里,我们用到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重要方法,其 中__________是我们在生物实验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过程与方法 1.提出问题 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 2.作出假设 鸟类适于飞行是由于它的身体具有的特点。 3.制定计划 (1)实验思路: 各小组自备(麻雀、家鸽或其它善于飞行的鸟类)一只,在实验开始后,各小组认真观察它的,翅膀和羽毛(特别注意观察羽毛的排列),的发达程度,的特点,观察后,给学生留下时间讨论分析这些结构特点与飞行之间的关系,并在小组之间交流。从而得出结论。 (2)材料用具: 每小组自备一只,教师提供骨骼和内脏标本一瓶,五类脊椎动物的心脏比较挂图,鸟类呼吸器官挂图。 (3)方法步骤, ①鸟类的观察:分别对自备鸟类的体型、骨骼、肌肉进行观察比较。然后依据下表进行操作。

②文献材料 材料一:鸟与人心脏大小及心博次数 上述资料说明,在关于鸟类与其它动物的心脏的方面,你还找到那些资料,请你分析一下这些资料与鸟类的飞行有什么关系? 材料二:鸟类不仅有发达的肺,还有与肺相通的一些气囊,它们从肺壁凸出形成薄膜气囊。主要的气囊有9个,它们一直伸展到内脏间、肌肉间和骨的空腔中。当鸟类飞行时,两翼上下扇动,这样就促使气囊扩张和收缩。当两翼举起时,气囊扩张,外界的空气就进入肺里,其中大量空气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也有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囊里的空气又经过肺排出体外。这样,每呼吸一次,空气就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上述材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请你用简要的语言叙述一下。

鸟类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鸟类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厦门市林业局邱春荣 鸟类的运动方式有飞翔、攀缘、步行、奔跑、跳跃、游泳和潜水等,而飞翔运动使鸟类在自然选择中占了优势。飞翔可以避开陆地上的捕食者,也可以又快又广阔地迁飞到新的越冬区和繁殖区,春秋季节的南北迁徒,还能得到整年的有利气候条件。 为什么鸟类适于在空中飞行呢?因为鸟类的身体有与飞行相适应的各种形态结构: 1、外形与羽毛,鸟类的身体呈梭形,构成流线型的外廊,体表被覆着一种奇特的自然构造——羽毛,它重量极轻而结构甚精巧,在受到损坏时易于修理和更换,比蝙蝠的皮膜有更好适应飞行的能力。 2、翼,鸟类的飞羽着生于前肢,形成能够伸缩与折叠的两翼,翼的前缘厚,后缘薄,穿过空气时阻力小并能产生升力。而后缘上着生的飞羽(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则扩大了翼的表面积,产生了强大的浮力和飞行动力。 3、骨骼和肌肉,鸟类的骨骼薄、空(骨腔大,腔内还充满了空气)、轻的特点,非常适于空中飞行,由脊柱和肋骨、胸骨构成的胸廊连同腰带是全身(包括两翼)的主要支持结构,并且鸟类的胸、腰、荐、尾各部脊椎适度愈合成块,支撑机体,使飞行时身体平稳,

生在胸骨上的龙骨突,附着有特别发达的飞行肌肉——胸肌,约占体重的1/5,它能发出强大的动力,牵引翼的扇动。 4、消化系统,鸟口中无牙,也无牙床,上下颌骨及其他与取食有关的骨骼退化,减轻头骨的重量,达到合理的身体配重。鸟类的嗉囊、腺胃、肌胃是鸟类快速取食与消化的另一种适应。鸟类飞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有的鸟一天消耗的食物约等于它的体重,有的鸟则超过本身体重的好几倍(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样大的取食量,若通过牙齿咀嚼吞咽,来从食物中获得营养就难以维持飞行时的能量消耗。因此鸟类在取食时,总是把食物直接快速吞咽,再由消化系统的各部分继续消化。 5、呼吸系统,鸟类有一个十分特别的呼吸系统,表现在具有非常发达气囊和气管。气囊广布于内脏、骨腔和肌肉之间,这些气囊使鸟类在吸气及呼气过程中,肺内均有富含氧气的空气流过,在吸气和呼气时肺叶都能进行气体交换,是谓双重呼吸,从而提高鸟类的呼吸效率。鸟类的新陈代谢快,又没有散热的汗腺,所以气囊又兼有调节体温、降低鸟体的比重、减小飞翔运动引起的内脏间及肌肉间的磨擦。 6、内脏特化,鸟类心脏的相对大小在所有脊椎动物中居首位,约占体重的0.4%-1.5%,心脏容量大,心跳频率快,一般为300-500次/分钟,血流速度快,有利于氧气、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的交换与

有 关 鸟 类 的 知 识

有关鸟类的知识 简介 鸟类(Bird species)---农林卫士 鸟类通常是带羽、生蛋的动物,有极高的新陈代谢,所以大部分的鸟类都可以飞。鸟类最先出现在侏罗纪时期,爬虫类和鸟类的始祖究竟是什么生物,在古生物学家中仍很有争议。 数量 鸟纲(AVES)全世界现有鸟类8千7百余种,我国有1183种。绝大多数营树栖生活。少数营地栖生活。水禽类在水中寻食,部分种类有迁徙的习性。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国内的种类多分布于西南、华南、中南、华东和华北地区。鸟类体表被羽毛覆盖,前肢边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进化过程 鸟类是由古爬行类进化而来的一支适应飞翔生活的高等脊椎动物。它们的形态结构除许多同爬行类外,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一方面是在爬行类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具一系列比爬行类高级的进步性特征。如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完善的双循环体系,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以及与此联系的各种复杂行为等;另一方面为适应飞翔生活而又有较多的特化,如体呈流线型,体表被羽毛,前肢特化成翼,骨骼坚固、轻便而多有合,具气囊和肺,气囊是供应鸟类在飞行时有足够氧气的构造。气囊的收缩和扩张跟翼的动作协调。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空气一部分进入肺里进行气体交换。另外大部分空气迅速地经过肺直接进入气囊,未进行气体交换,气囊就把大量含氧多的空气暂时贮存起来。两翼下垂,气囊收缩,气囊里的空气经过肺再一次进行气体交换,最后排出体外。这样,鸟类每呼吸一次,空气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可见,气囊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它的功能是贮存空气,协助肺完成呼吸作用。气囊还有减轻身体比重,散发热量,调节体温等作用。这一系列的特化,使鸟类具有很强的飞翔能力,能进行特殊的飞行运动。由于鸟类在形态构造方面有上述一系列的高级特征,又有

鸟类分目检索表

(1)脚适于游泳;有发达的蹼 (2) 脚适于步行;无蹼,或不发达 (8) (2)鼻呈管状.............................................................................................鹱形目--1鼻不呈管状 (3) (3)趾间具全蹼..........................................................................................鹈形目--2趾间不具全蹼 (4) (4)嘴通常扁平,先端具嘴甲;雄性具交接器......................................................雁形目--3嘴不扁平;雄性不具交接器 (5) (5)翅尖长;尾羽正常发达..............................................................................鸥形目--4翅短,或尖或圆;尾羽甚短 (6) (6)翅尖;无后趾..........................................................................................海雀目--5翅圆;后趾存在 (7) (7)向前三趾间具蹼.......................................................................................潜鸟目--6前趾各具瓣蹼(附的两侧附有叶状膜).........................................................鸊鷉目--7(8)颈和脚均较短;胫部全部被羽;无蹼 (11) 颈和脚均较长;胫的下部裸出;蹼不发达 (9) (9)后趾发达,与前趾同在一个平面上,眼先裸出................................................鹳形目---8后趾不发达或完全退化,存在时位置亦较其他趾稍高,眼前常被羽 (10) (10)翅大都短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短;眼先被羽或裸出;趾间无蹼,有时具瓣蹼..................................................................................................................鹤形目--9翅形尖或长或短,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长或等长(麦鸡属例外);眼先被羽,趾间蹼不发达或缺......................................................................................................鸻形目--10(11)嘴爪均特强锐且弯曲;嘴基具蜡膜 (12) 嘴爪形或平直或仅稍曲;嘴基不具蜡膜(鸽形目例外) (14) (12)足呈对趾型,舌厚而且为肉质,尾脂腺被绒羽................................................鹦形目--11足不呈对趾型,舌正常,尾脂腺被羽或裸出 (13) (13)蜡膜裸出,两眼侧置,外趾不能反转(鹗属例外),尾脂腺被羽........................隼形目--12蜡膜被硬须掩盖,两眼向前,外趾能反转,尾脂腺露出..............................(鹗)鸮形目—13(14)三趾向前,一趾向后(有时无后趾),各趾彼此分离(除极少数外) (20) 趾不具上例特征 (15) (15)足大都呈前趾型,嘴短阔而平扁,无嘴须......................................................雨燕目—14足不呈前趾型,嘴强而不平扁(夜鹰目例外)常具嘴须 (16) (16)足呈异趾型..........................................................................................咬鹃目—15足不呈异趾型 (17) (17)足呈对趾型 (18) 足不呈对趾型 (19) (18)嘴强直呈凿状,尾羽通常坚挺尖出............................................................鴷形目—16嘴端稍曲,不呈凿状,尾羽正常...............................................................鹃形目—17(19)嘴长或强直,或细而稍曲,有时更具盔突,鼻不呈管状,中爪不具栉缘............佛法僧目—18嘴短阔,鼻通常呈管状,中爪具栉缘.........................................................夜鹰目—19(20)嘴基柔软,被以蜡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质(沙鸡除外)....................................鸽形目—20嘴全被角质,嘴基无蜡膜 (21) (21)后爪不比其它趾的爪长,雄者多具距…………………………………………………鸡形目—21后爪较他趾的爪长,无距………………………………………………………………雀形目—22

鸟类相关知识

护林家族鸟类相关知识 一、鸟类知识简介 (一)生态习性 1鸟类的食性 鸟类的食性可分为肉食性、植食性杂食性三大类其中肉食性又可分为食肉类、食鱼类、食虫类和食腐类。 食肉鸟类:包括隼形目、鸮形目中的绝大多数以及少数其它鸟类如贼鸥等。这类鸟嘴呈钩状爪利两翅强健善飞其中多为捕食者食腐类严格地说也属于这类。 隼形目(猎隼) 鸮形目(猫头鹰) 蓝翡翠(佛法僧目) 鹬(鸻形目) 食鱼鸟类:种类极多主要为水鸟和海鸟捕猎方式也是千奇百怪。另外不少食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涉禽也属于这类。 食虫鸟类:为鸟类中最多的一类又以雀形目为最这类鸟通常飞行迅速而敏捷眼尖嘴快我曾亲眼看到我养的白头鹎雏鸟原地吃到飞过它身旁的苍蝇的情况。一般来说哺雏期间这类鸟会大量捕食有害农林的昆虫所以这类鸟绝大多数为农林益鸟 植食性鸟类:这类鸟通常情况下吃植物种子、果肉和花蜜有些能储藏食物如松鸦等。左边这只乌鸫(雀形目)既食植物果子也食昆虫因此所谓植食性的鸟类多数并非严格的只吃植物食物。但象蜂鸟这样的鸟类则是终生以花蜜为食的某些硬嘴鸟也是终生以植物为食这类属于狭食性鸟类有的甚至是专食性的。一般地说广食性的鸟类种群优势比狭食性的要大。 杂食性鸟类:其实许多食虫鸟类和植食性鸟类都可列入到这类中这类中最典型的是乌鸦只要是人能吃的它们都吃。左边是一种分布很广的乌鸦(雀形目)右边是麻雀(雀形目)。严格地说上页的乌鸫属于杂食性鸟而麻雀由属于植食鸟。 2、鸣啭鸟类的鸣啭 一次在湖北安陆一处洪荒山中流连一周多听到黄鹂的鸣啭声让我激动不已当时就对它们的鸣声做了一些记录在短短几天里发现至少有五种不同的叫法。可惜的是我不懂鸟声学无法理解那些有什么意义。不过我知道了为什么有些人会誉黄鹂为单簧演奏家了那声音的确太美了。 鸟鸣声可谓丰富多采有的单调简单有的千回百啭或让人陶醉或使人恐怖......鸣管简单的自然弄不出好的声音鸣管完整的但管膜和鸣肌缺乏也不行而鸣禽类无论是鸣肌还是管膜都很发达所以就能发出千差万别的鸣声了。

鸟类分类大全word格式

鸟类分类大全(鸟纲) 1、古颚总目 鸵形目: 鸵鸟科:仅鸵鸟一种 美洲鸵目: 美洲鸵科:包括大美洲鸵和小美洲鸵两种 鹤鸵目: 鸸鹋科:仅鸸鹋一种 鹤鸵科:3种鹤鸵 无翼鸟目: 无翼鸟科:也叫几维、鹬鸵,4种 [共鸟]形目: [共鸟]科:分布于中南美的走禽,47种 2、楔翼总目 企鹅目: 企鹅科:分布于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南部沿海和南极,18种企鹅3、今颚总目 潜鸟目: 潜鸟科:游禽,5种 鸊鷉目: 鸊鷉科:游禽,23种 鹱形目: 鹱科:大型海鸟,约70多种 信天翁科:大型海鸟,14种 海燕科:中型海鸟,21种 鹈燕科:中型海鸟,4种 鹈形目: 鹈鹕科:大型游禽,8种鹈鹕 鸬鹚科:游禽,39种 军舰鸟科:大型海鸟,5种 鲣鸟科:大型海鸟,9种 蛇鹈科:大型游禽,4种 鹲科:热带海鸟,3种 雁形目: 鸭科:种类最多一科游禽,包括鸭类、雁类和天鹅,约160种 叫鸭科:分布于南美的游禽,3种 鹳形目:(约115种) 鹭科:中型涉禽,包括鹭类和鳽,约60多种 鹳科:大型涉禽,17种 鲸头鹳科:仅鲸头鹳一种

锤头鹳科:仅锤头鹳一种 鹮科:包括鹮和琵鹭,约30多种 红鹳目: 红鹳科:即火烈鸟,介于鹳和鹤之间的一类涉禽,过去置于鹳形目,5种鹤形目:(约204种) 鹤科:大型涉禽,15种 三趾鹑科:中型涉禽,16种 秧鸡科:中小型涉禽,135种 鸨科:是现存最大的能飞的鸟,25种;该目还包括鹭鹤科、喇叭鹤科、领鹑科、叫鹤科、日鷉科、日鳽科、秧鹤科等 鸻形目:(约350种) 鹬科:中小型涉禽,87种 反嘴鹬科:中小型涉禽,包括反嘴鹬和长脚鹬,11种 蛎鹬科:11种蛎鹬 鸻科:包括部分鸻类和麦鸡,中小型涉禽,65种 鸥科:中小型海鸟,约20种 燕鸥科:中小型海鸟,约20种 海雀科:中型海鸟,20多种 该目还包括:瓣蹼鹬科、彩鹬科、石鸻科、燕鸻科、雉鸻科、鞘嘴鸥科等鸡形目:(约284种) 松鸡科:陆禽,包括雷鸟、松鸡、榛鸡等,17种 冢雉科:分布于东南亚、大洋洲的陆禽,20种 凤冠雉科:分布于中南美的大型陆禽,50种 珠鸡科:分布于非洲的陆禽,7种 雉科:包括雉类、鹧鸪、孔雀、鹑类等,约170余种 齿鹑科:分布于美洲的齿鹑类,31种 吐绶鸡科:2种吐绶鸡 麝雉目: 麝雉科:仅麝雉一种,分类有较多争议,过去置于鹃形目 沙鸡目:(约16种) 沙鸡科:中型陆禽,过去曾置于鸽形目鸽形目: 鸠鸽科:陆禽中的一个大科,约309种 鸮形目:(约205种) 草鸮科:草鸮、苍鸮等,16种 鸱鸮科:鸱鸮类。夜行姓猛禽,189种 隼形目:(约311种) 隼科:小型猛禽,包括隼类和美洲的卡拉鹰等,63种 鹰科:多为大型猛禽 可分为10个亚科: 蜂鹰亚科:蜂鹰、鹃隼等,13种 齿鹰亚科:齿鹰、啸鸢等,12 鹰亚科:雀鹰、苍鹰等,61种 鹞亚科:鹞类,17种 鸢亚科:鸢类,9种

鸟纲各目特征及代表种

鸵形目:足仅具三、四两趾,羽毛无副羽,翼较大,但不能飞,起助跑作用。代表种:鸵鸟(仅一种) 美洲鸵目:有三个脚趾,又被称作三趾鸵鸟,羽毛无副羽,尾羽缺失,不会飞,翼较发达。代表种:大美洲鸵、小美洲鸵 鹤鸵目:足仅具前三趾,翼较鸵鸟更退化,副羽特别发达,几与正羽等长。代表种:鹤鸵,鸸鹋 无翼目:翼高度退化,羽毛象兽毛;象兽类一样在夜间活动,并且有发达的嗅觉,嘴边还有灵敏的触须;足四趾,无副羽和尾羽。代表种:褐几维 (共鸟)形目:翼短圆,具有硬而弯曲的初级飞羽,飞翔笨拙,足具四趾,后趾高位或消失,尾很短。代表种:红翅共鸟,大共鸟 潜鸟目:代表种:红喉潜鸟、太平洋潜鸟 目:鸊鷉的外形和生活习性都与潜鸟有些相似,与潜鸟目的主要区别是脚趾上具瓣蹼。代表种:凤头 ,赤颈 鹱形目:鼻子呈管状,满蹼,嘴由多枚角质鳞片构成,翅长,善飞,大型海鸟。代表种:纯褐鹱、短尾信天翁 企鹅目:翅呈浆状,无飞羽,不能飞翔;体表均被羽,无裸区,脚位于体后位,四趾,前趾间距满蹼,尾很短。代表种:王企鹅、帝企鹅 鹈形目:具有全蹼,四趾均朝前,有蹼相连,嘴下常常有发育程度不同的喉囊。代表种:普通鸬鹚、白鹈鹕 雁形目:大中型游禽,具嘴甲和栉齿,翅长,尖,善飞;满蹼。代表种:大天鹅、鸿雁 附鸭科:雁亚科:雁型,大型鸟类,雌雄同型,嘴基部隆起,跗蹠被网鳞。天鹅、雁 鸭亚科:鸭型,大、中型鸟类,雌雄异型,嘴基部扁平,跗蹠被盾鳞。鸭 鸥形目:身体中等大小,喙形直,翼长而尖,善于飞翔。尾短因或呈叉状。足短,前三趾间具蹼,中趾最长,后趾形小而位高。代表种:银鸥,灰背鸥 鹳形目:大小型涉禽。腿、颈和喙均长,适于在水边生活;腿的胫部裸出,足具四趾,在同一平面上,全着地。代表种:大白鹭、东方白鹳 中爪内缘具爪栉、具粉髯和蓑羽---鹭科 嘴粗厚而侧扁,不具鼻沟------------鹳科 嘴且匙状或筒状,鼻沟伸至嘴端---鹮科 嘴向下弯曲、具凹蹼------------------红鹳科 鹤形目:体形大小不等的涉禽。颈、喙长或短而健,腿—般细长,胫下部裸出,足三或趾四,后趾小而位高。代表种:我国鹤类已经记录有9种,占世界15种鹤的近2/3。据记录美洲鹤、黑冠鹤、灰冠鹤、蓝鹤、肉垂鹤、澳洲鹤、丹顶鹤、白鹤、白头鹤、白枕鹤、黑颈鹤、赤颈鹤、灰鹤、蓑羽鹤,沙丘鹤 鸻形目:中小型涉禽,又称鸻鹬类,种类很多。体多沙土色;喙细长或短而健;翼尖长,三级飞羽特长,善飞;尾短;前三趾长,后趾小或消失。代表种:水雉、大勺鹬(鸻类喙短,尖端膨大,跗蹠后侧具网状鳞;鹬类喙较细长,有的向上或向下弯曲,跗蹠后侧具盾状鳞。) 隼形目:肉食性猛禽,嘴强健,上嘴啮缘锋利,先端勾曲。嘴基具蜡膜,鼻孔开于蜡膜上。翼强善飞。第4、5枚次级飞羽间断排列。多雌雄同色。翼大善飞。

(完整版)鸟类图谱大全

鸟类图谱大全 鹈形目 企鹅 佛法僧目 咬鹃目 涉禽图片(鸟类图谱) 白鹭图片 白鹭图片 灰鹭图片 粉红火烈鸟图片 鸡形目图片(鸟类图谱) 斑尾榛鸡 Chinese Hazel Grouse 花尾榛鸡 Hazel Grouse 黑嘴松鸡 Spotted Capercaillie 西方松鸡 Western Capercaillie 雁形目图片(鸟类图谱)

普通秋沙鸭 Common Merganser 中华秋沙鸭 Scaly-sided Mergans… 红胸秋沙鸭 Red-breasted Mergan… 白秋沙鸭 Smew 三趾鹑目图片(鸟类图谱) 棕三趾鹑 Barred Buttonquail 黄脚三趾鹑 Yellow-legged Butto… 林三趾鹑 Small Buttonquail #19733形目图片(鸟类图谱) 赤胸拟啄木鸟 Coppersmith Barbe… 蓝耳拟啄木鸟 Blue-eared Barbet 蓝喉拟啄木鸟 Blue-throated Bar… 黑眉拟啄木鸟 Black-browed Barb… 犀鸟目图片(鸟类图谱)

花冠皱盔犀鸟 Wreathed Hornbill 棕颈犀鸟 Rufous-necked Horn bil… 白喉犀鸟 White-throated Brown … 双角犀鸟 Great Pied Hornbill 戴胜目图片(鸟类图谱) 戴胜 Eurasian Hoopoe 咬鹃目图片(鸟类图谱) 红腹咬鹃 Wards Trogon 红头咬鹃 Red-headed Trogon 橙胸咬鹃 Orange-breasted Trogo… 佛法僧目图片(鸟类图谱)

鸟类分类表

鸟类分类表 鸵鸟目Struthioniformes 1.鸵鸟科Struthionidae 鸵鸟属Struthio 美洲鸵鸟目Rheiformes 1.美洲鸵鸟科Rheidae 美洲鸵鸟属Rhea 鹤鸵目Casuariiformes 1.鹤鸵科Casuariidae 鹤鸵属Casuarius 2.鸸鹋科Dromaiidae 鸸鹋属Dromaius ?形目Tinamiformes 1.?科Tinamidae 红翅?属Rhynchotus 斑?属Nothoprocta 侏?属Taoniscus 凤头?属Eudromia 山?属Tinamotis ?属Tinamus 林?属Nothocercus 穴?属Crypturellus 无翼鸟目Apterygiformes 1.无翼鸟科Apterygidae 无翼鸟属Apteryx 企鹅目Sphenisciformes 1.企鹅科Spheniscidae 王企鹅属Aptenodytes 冠企鹅属Eudyptes 小蓝企鹅属Eudyptula 黄眼企鹅属Megadyptes 阿德利企鹅属Pygoscelis 环企鹅属Spheniscus 雁形目Anseriformes 1.叫鸭科Anhimidae 叫鸭属Anhima 冠叫鸭属Chauna 2.鸭科Anatidae 鸳鸯属Aix 埃及雁属Alopochen 巴西凫属Amazonetta 鸭属Anas 雁属Anser 环颈鸭属Callonetta 栖鸭属Cairina 鹊鸭属Bucephala 潜鸭属Aythya 黑雁属Branta 麝鸭属Biziura 澳洲灰雁属Cereopsis 鬃林鸭属Cereopsis 树鸭属Dendrocygna 天鹅属Cygnus 蓝翅雁属Cyanochen 扁嘴天鹅属Coscoroba 长尾鸭属Clangula 草雁属Chloephaga 黑头鸭属Heteronetta 丑鸭属Histrionicus 山蓝鸭属Hymenolaimus 棕胁秋沙鸭属Lophodytes 红耳鸭属Malacorhynchus 云石斑鸭属Marmaronetta 海番鸭属Melanitta 湍鸭属Merganetta 秋沙鸭属Mergellus 绿翅雁属Neochen 狭嘴潜鸭属Netta 棉凫属Nettapus 花脸硬尾鸭属Nomonyx 硬尾鸭属Oxyura 距翅雁属Plectropterus 小绒鸭属Polysticta 黑头凫属Pteronetta 花纹鸭属Salvadorina 瘤鸭属Sarkidiornis 绒鸭属Somateria 澳洲斑鸭属Stictonetta 船鸭属Tachyeres 麻鸭属Tadorna 白背鸭属Thalassornis 3.鹊雁科Anseranatidae 鹊雁属Anseranas 鸡形目Galliformes 1.冢雉科Megapodidae 摩鹿加冢雉属Eulipoa 冢雉属Megapodius 苏拉冢雉属Macrocephalon 眼斑冢雉属Leipoa 营冢雉属Talegalla 冠冢雉属Aepypodius 丛冢雉属Alectura 2.凤冠雉科Cracidae 夜冠雉属Nothocrax 盔嘴雉属Mitu 盔凤冠雉属Pauxi 凤冠雉属Crax 稚冠雉属Ortalis 冠雉属Penelope 盔凤冠雉属Pipile 肉垂冠雉属Aburria 镰翅冠雉属Chamaepetes 山冠雉属Penelopina 角冠雉属Oreophasis 3.松鸡科Tetraonidae 花尾榛鸡属Bonasa 艾草松鸡属Centrocercus 蓝松鸡属Dendragapus 镰翅鸡属Falcipennis 雷鸟属Lagopus 松鸡属Tetrao 草原松鸡属Tympanuchus 4.雉科Phasianidae 石鸡属Alectoris 沙鹑属Ammoperdix 雪山鹑属Anurophasis 山鹧鸪属Arborophila 竹鸡属Bambusicola 红林鹧鸪属Caloperdix 鹑属Coturnix 鹧鸪属Francolinus 彩鹧鸪属Galloperdix 红头山鹑属Haematortyx 雪鹑属Lerwa 马岛鹑属Margaroperdix 黑鹑属Melanoperdix 高山鹑属Ophrysia 丛林鹑属Perdicula 山鹑属Perdix 石鹑属Ptilopachus 长嘴山鹑属Rhizothera 冕鹧鸪属Rollulus 雪鸡属Tetraogallus

六年级科学《鸟类动物的特征》学案

六年级科学《鸟类动物的特征》学案 【授课时间】XX.9 【教材理解】本课教材分为四个层次。 层:让学生观察身边的鸟有哪些形态特征填写记录单,这是学习的导入。 第二层:在填写记录单之后归纳出只有鸟类具备的特征,这是整理信息,归纳结论的过程。 第三层:根据鸟类的特征判断哪些动物属于鸟类,检验他们是否能够根据鸟类特征进行判断.这里强调了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演义判断的过程。 第四层:根据模拟取食的实验现象,形成自己的结论;将模拟实验的情况与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进行关于生物身体结构,功能与其生活方式和环境是如何适应的讨论。 【设计理念】本课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通过对鸟喙与取食关系的趣味性研究,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鸟类喙的形态与其生活方式是如何相互适应的,从而进一步感悟到鸟类动物的丰富多彩。 【学情简介】六年级的学生已经经过了三年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所以这节课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由发挥。通过观看图片,

以及课下搜集一些资料,进而掌握鸟类的共同特征。 【教学目标】 .能说出常见鸟的名称。 .能从外在形态结构和行为等方面设计不同的观察项目,能根据各种资料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并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能科学地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能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喙对鸟类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科学家对鸟类起源的看法,能把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激发学生爱鸟的情感,懂得保护鸟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各种资料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谈话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学生:可下搜集一些有关鸟类的一些资料。 教师:自制多媒体,搜集一些鸟类的资料。 【课时安排】共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预设阶段目标课后反馈

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七、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鸟的形态结构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 2、作出假设:你认为鸟是与飞行的特点有:鸟的体型、羽毛、肌肉和骨骼等方面都是适于飞行生活的。 3、制定并实施计划 将你们小组的活动方案写在下面: 观察法观察家鸽活体或家鸽的外形,翼和羽毛图片、视频,认识 的形态特征 观察法观察家鸽活体或骨骼标本,或相关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家鸽的结构 资料分析法阅读相关文字资料,了解家鸽的生理特点。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经过探究,你得出的结论是:鸟的体型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飞行时的阻力;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翼上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且排列整齐,展开是成扇形有利于煽动空气,使鸟振翅高飞;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头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胸骨上有龙骨突,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综上所诉,鸟的体型、羽毛、肌肉和骨骼等方面都是适于飞行生活的。该结论是否支持最初的假设?支持 讨论与交流 组内、组间同学互相交流探究结果,总结归纳鸟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 1、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小飞行时阻力 2、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能使鸟振翅高飞。 3、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 八、解剖并观察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 材料用具:根据实验要求,你们小组选用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去毛的鸡翅,解剖盘,镊子,解剖剪,猪的后肢关节解剖视频,自制模型。 四、方法步骤 2、观察关节的结构 解剖准备好的关节,对照教材43页关节示意图,观察关节的结构。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腔

4、观察肌肉和骨 取一个完整的鸡翅,用解剖剪除去皮肤,观察肌肉是怎样附着在骨上的。依次拉动每一组肌肉,观察骨的运动。然后,除去肌肉,观察骨与骨之间的连接。 讨论与交流 1、骨、关节和肌肉在结构上有什么关系?三者如何配合产生运 动? 骨、关节和肌肉在结构上是相连的。骨与骨通过关节相连,肌肉附着在骨上,肌肉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 2、关节对骨的运动有什么意义?如果用房间的门来打比方,它相当于门上的什么结构? 保证骨与骨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提高运动的灵活性,相当于门上的门轴。 3、比较家兔和人的四肢骨骼,找出两者的差别,并思考这种差别是与什么相适应的? 家兔:前肢骨比后肢骨短,适于跳跃 人:下肢骨粗壮有力,有利于支撑体重和直立行走。 上肢骨细弱用力,利于完成各种动作。 说明了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5、骨骼肌两端的肌腱是怎么在骨上的?用手牵拉一根骨骼肌试试,想想这种连接对于动物的意义在哪里? 骨骼肌两端的肌腱是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的,这就是是骨在肌肉收缩时,可牵引不同的骨进行运动。 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1、提出问题:小鼠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学习行为的次数与走出迷宫所需时间的长短之间的关系怎样?(小鼠走迷宫取食活动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2、作出假设:小鼠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越多,最后小鼠走出迷宫所需的时间越短。(小鼠走迷宫取食活动可能是学习行为。) 3、制定计划 将你们的小组实验方案中的探究方法,探究步骤及注意事项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上海常见鸟类资料

大山雀 属鸟纲、雀形目、山雀科,一般山雀科的鸟 体形都非常小,而大山雀体形较大,全长约 有14厘米长。头部、喉部成黑,与脸侧白斑 及颈背块斑成强对比;翼上有一道醒目的白 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雄鸟胸 带较宽。雌鸟此纵纹较淡,易辨认。眼褐色, 嘴和脚均为黑色。中央一对尾羽深蓝色,羽干为黑色,其余尾羽蓝黑色,飞羽黑褐色。体大(14厘米)而结实的黑、灰及白色山雀。头及喉辉黑,与脸侧白斑及颈背块斑成强对比;翼上具一道醒目的白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雄鸟胸带较宽,幼鸟胸带减为胸兜。6个亚种略有差别,见于中国极北地区的亚种 kapustini下体偏黄而背偏绿。此亚种易与绿背山雀混淆,但分布上无重叠且绿背山雀具两道白色翼纹。 成年大山雀头部整体为黑色,两颊各有一个椭圆形大白斑;头部的黑色在颌下汇聚成一条黑线,这条黑线沿着胸腹的中线一直延伸到下腹部的尾下覆羽,是辨识大山雀的一个重要特征;根据亚种的不同,大山雀上背的颜色也有很大变化,从纯灰色到橄榄绿色各自不同。飞羽呈蓝黑色,大覆羽蓝灰色,端部白色,形成一条白色翅斑,依靠这一特征可以将绿色型的大山雀与近似种绿背山雀相区分,后者具有两道白色翅斑。虹膜、喙、足均为黑色。 大山雀雄雌同形同色,体形大小与麻雀相似,属于山雀属中体形较大的种类。但本物种的形态与麻雀有较大差别,不似麻雀那般粗笨,显得更加灵秀。成年大山雀头部整体为黑色,两颊各有一个椭圆形大白斑;头部的黑色在颌下汇聚成一条黑线,这条黑线沿着胸腹的中线一直延伸到下腹部的尾下覆羽,在淡黄绿色胸腹的衬托下,这条黑色的“拉链”颇为抢眼,这也是辨识大山雀的一个重要特征;根据亚种的不同,大山雀上背的颜色也有很大变化,从纯灰色到橄榄绿色各自不同。飞羽蓝黑色,大覆羽蓝灰色,端部白色,形成一条白色翅斑,依靠这一特征可以将绿色型的大山雀与近似种绿背山雀相区分,后者具有两道白色翅斑。虹膜、喙、足均为黑色。 家燕 雌雄羽色相似。

鸟类图谱大全

下载(26.3 KB) 2009-10-23 10:01 1、蓝喉歌鸲 雀形目> 鹟科> 歌鸲属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Luscinia svecica 描述:雄鸟:中等体型(14厘米)的色彩艳丽的歌鸲。特征为喉部具栗色、蓝色及黑白色图纹,眉纹近白,外侧尾羽基部的棕色于飞行时可见。上体灰褐,下体白,尾深褐。雌鸟喉白而无橘黄色及蓝色,黑色

的细颊纹与由黑色点斑组成的胸带相连。与雌性红喉歌鸲及黑胸歌鸲的区别在尾部的斑纹不同。诸亚种的区别在喉部红色点斑的大小(亚种abbotti最小)、蓝色的深浅度(亚种saturator深,svecica浅)以及在蓝色及栗色胸带之间有无黑色带(svecica)。幼鸟暖褐色,具锈黄色点 斑。 虹膜-深褐;嘴-深褐;脚-粉褐。 叫声:鸣声饱满似铃声,节拍加快,包括部分模仿其他鸟的鸣声。有时在夜间鸣叫。告警时叫声为heet似(JI)。联络叫声为粗哑的 truk声。 分布范围:古北界、阿拉斯加;冬季南迁至印度、中国及东南 亚。 分布状况:亚种saturatior和kobdensis繁殖于中国西北,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越冬鸟在中国西南及东南。其他亚种迁徙时经过中国--przevalksii繁殖于西伯利亚,可能在内蒙古及青海也有繁殖,迁徙经中国中部;abbotti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在西藏西部也有记录。这些亚种经中国时甚常见于苔原带、森林、沼泽及荒漠边缘的各 类灌丛。 习性:惧生,常留于近水的覆盖茂密处。多取食于地面。走似跳,不时地停下抬头及闪尾;站势直。飞行快速,径直躲入覆盖下。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常见鸟类简介

麻雀又名家雀、琉麻雀。广布于我国南北各地,也广布于欧亚大陆,是一种最常见的雀类。麻雀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但警惕却非常高,好奇较强。多营巢于人类的房屋处,如屋檐、墙洞,有时会占领家燕的窝巢,在野外,多筑巢于树洞中。除冬季外,麻雀几乎总处在繁殖期,每次产卵六枚左右,孵化期约14天,幼鸟一个月左右离巢。 2.鸽子 一种善于飞行的鸟,品种很多,羽毛的 颜色也多,主要以谷类为食。由于鸽子具有 本能的爱巢欲,归巢性强,同时鸽子又有野 外觅食的能力,久而久之被人类所认识,于 是人们就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鸽子作为 家禽饲养。人们利用鸽子有较强的飞翔力和 归巢能力等特性,培养出不同品种的信鸽。 3.喜鹊 喜鹊体形很大,羽毛大部为黑色,肩腹 部为白色。喜鹊多生活在人类聚居地区,喜 食谷物、昆虫,一般3月筑巢,巢筑好后开 始产卵,每窝产卵5-8枚。喜鹊肉可入药。 喜鹊叫声婉转,在中国民间将喜鹊作为吉祥 的象征,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及画鹊兆 喜的风俗在民间都颇为流行。体形特点是 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 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双翅黑色 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远较翅长,呈楔形;虹膜是褐色的;嘴是黑色;脚是黑色。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体长435~460毫米。雌雄羽色相似。幼鸟羽色似成鸟,但黑羽部分染有褐色,金属光泽也不显著。

家燕为燕科燕属的鸟类。喙短而 宽扁,基部宽大,呈倒三角形,上 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极深,嘴 须不发达。翅狭长而尖,尾呈叉状, 形成“燕尾”,脚短而细弱,趾三前 一后。主要特点是上体发蓝黑色, 还闪着金属光泽,腹面白色。体态 轻捷伶俐,两翅狭长,飞行时好象 镰刀,尾分叉象剪子。飞行迅速如 箭,忽上忽下,时东时西,能够急 速变换方向。常可见到它们成对地 停落在村落附近的田野和河岸的树 枝上,在电杆和电线上,也常结队 在田野、河滩飞行掠过。飞行时张着嘴捕食蝇、蚊等各种昆虫。鸣声尖锐而短促。 5.鹦鹉 鹦鹉大多色彩绚丽,音域高 亢,那独具特色的钩喙使人们很 容易识别这些美丽的鸟儿。它们 一般以配偶和家族形成小群,栖 息在林中树枝上,自筑巢或以树 洞为巢,食浆果、坚果、种子、 花蜜。也有特例:如深山鹦鹉, 这种生活在稀木灌丛中的鸟儿体 形大,羽毛丰厚,独具一付又长 又尖的嘴。除了具有其它鹦鹉的 食性外还喜食昆虫、螃蟹、腐肉。 6.画眉 画眉是中国常见的鸣禽。鸣声洪亮,婉 转动听,并能仿效多种鸟的叫声。还会学人 话,猫狗叫,笛声等各种声音。性机敏好斗。 是一种普遍性留鸟。主要生长在中国的江 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云南、贵州、 陕西等地,台湾地区也有,但外表略有不同。 为广州市市鸟。该鸟为普遍性留鸟,主要栖 息于海拔1000公尺以下之山丘的浓密灌木 林中,喜欢在晨昏时于枝头上鸣唱。画眉性格隐匿、胆小,领域性极强,雄鸟性凶好斗。平时只有在秋季才会三五成群的出现,叫声明亮悦耳,为鸣鸟中之佼佼者,常被捕捉饲养而成为笼鸟。

12种鸟的部分特征

灰鹤 灰鹤图片欣赏(29张) 灰鹤是大型涉禽,成鸟两性相似,雌鹤略小。 灰鹤(图片1) 前额和眼先黑色,被有稀疏的黑色毛状短羽,冠部几乎无羽,裸出的皮肤为红色。眼后有一白色宽纹穿过耳羽至后枕,再沿颈部向下到上背,身体其余部分为石板灰色,在背、腰灰色较深,胸、翅灰色较淡,背常沾有褐色。喉、前颈和后颈灰黑色。初级飞羽、次级飞羽端部、尾羽端部和尾上覆羽为黑色;三级飞羽灰色,先端略黑,且延长弯曲成弓状,其羽端的羽枝分离成毛发状。幼鸟:体羽已呈灰色但羽毛端部为棕褐色,冠部被羽,无下垂的内侧飞羽;第二年头顶开始裸露,仅被有毛状短羽,上体仍留有棕褐色的旧羽。虹膜红褐色;嘴黑绿色,端部沾黄;腿和脚灰黑色。幼鸟虹膜浅灰色;嘴基肉色,尖端灰肉色;脚灰黑色。 黑颈鹤 黑颈鹤别名青庄、冲虫(藏语),全身灰白色,颈、腿比较长,头顶皮肤血红色,并布有稀疏发状羽。除眼后和眼下方具一小白色或灰白色斑外,头的其余部分和颈的上部约2/3为黑色,故称黑颈鹤 外形特征

黑颈鹤 黑颈鹤别名冲虫(藏语).是大型飞行涉禽,全长约120cm。全身灰白色,颈、腿比较长,头顶和眼先裸出部分呈暗红色,头顶布有稀疏发状羽。头顶的裸露的红色皮肤,阳光下看去非常鲜艳,到求偶期间更会膨胀起来,显得特别鲜红。除眼后和眼下方具一小白色或灰白色斑外,头的其余部分和颈的上部约2/3为黑色,故称黑颈鹤。飞羽黑褐色,成鸟两性相似,雌鹤略小。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均黑褐色,三级飞羽延长并弯曲呈弓形,羽端分枝成丝状,覆盖在尾上。尾羽黑色,羽缘沾棕黄色。肩羽浅灰黑色,先端转为灰白色。其余上体及下体全为灰白色,各羽羽缘沾淡棕色。雌鹤上背有棕褐色的蓑羽伸出,雄鹤则不明显。 幼鸟:头顶棕黄色,颈杂有黑色和白色,背灰黄色,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为黑色,越冬后,颈上1/3灰黑色,背残留有黄褐色羽毛。虹膜黄色,嘴角灰色沾绿,至嘴尖黄色增多;腿和脚黑色。幼鸟虹膜黄褐色,嘴肉红色,尖端沾黄,腿和脚灰褐色。 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学名:Chrysolophus pictus)又名金鸡,中型鸡类,体长59-110cm。尾特长,约38-42cm。雄鸟羽色华丽,头具金黄色丝状羽冠,上体除上背浓绿色外,其余为金黄色,后颈被有橙棕色而缀有黑边的扇状羽,形成披肩状。下体深红色,尾羽黑褐色,满缀以桂黄色斑点。雌鸟头顶和后颈黑褐色,其余体羽棕黄色,满缀以黑褐色虫蠢状斑和横斑。脚黄色。野外特征极明显,全身羽毛颜色互相衬托,赤橙黄绿青蓝紫具全,光彩夺目,是驰名中外的观赏鸟类。 特征 雌鸟头顶棕黄色而具黑褐色横斑;脸棕黄而缀黑色;耳羽暗银灰色,背棕黄至棕红色,具粗的黑褐色横斑;腰及尾上覆羽棕黄色,密布黑褐色 红腹锦鸡(图2) 虫蠹状斑。 红腹锦鸡雌(图3) 尾棕黄色,具不规则的黑褐色横斑及斑点。两翅与背同,但黑色横斑较宽,棕黄色羽端亦满杂以黑点。颏和喉白色而沾黄色;胸、两胁和尾下覆羽棕黄色,具黑色横斑。腹淡棕黄色,无斑。虹膜雄淡黄色或雌褐色,眼周皮肤雄淡黄色或雌黄色,嘴和脚角黄色。雄鸟跗蹠具一短距,眼下裸出部具一淡黄色小肉垂。体重雄570-751g;雌550-670g;体长雄8 61-1078mm,雌590-700mm;嘴峰雄20-30mm,雌20-25mm;翅雄173-223mm,雌177-188m m:尾雄526-778mm,雌306-415mm;跗蹠雄70-95mm,雌65-80mm。 蛇雕 蛇雕(学名:Spilornis cheela)全长约70cm。头顶及冠羽黑色,羽基白色,端缘浅棕色,使羽冠显出显著花斑。 蛇雕又叫大冠鹫、白腹蛇雕、凤头捕蛇雕等,形象十分威武,是体形中等的猛禽,体长55—73厘米,体重1150—1700克。上体暗褐色或灰褐色,具窄的白色羽缘。头顶黑色,具显著的黑色扇形冠羽,其上被有白色横斑,尾上覆羽具白色尖端,尾羽黑色,中间具有一个宽阔的灰白色横带和窄的白色端斑。喉部、胸部为灰褐色或黑色,具暗色虫蠢状斑,其余下体[1]皮黄色或棕褐色,具白色细斑点。飞翔时从下面看,通体为暗褐色,翼下具宽阔的白色横带

实验八 鸟类的分类

实验八鸟类的分类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和标本室的参观,了解鸟类的系统分类的基本知识,掌握鸟类各目的基本特征,并认识校园和天目山常见的鸟类。 二、材料用具 动物标本室 三、内容步骤 常见鸟类的分类(标本室见到的打√) 一、古鸟亚纲: 古鸟目:始祖鸟 二、今鸟亚纲: 齿颌总目、古颌总目(平胸总目)、楔翼总目(企鹅总目)、今颌总目(突胸总目) 1.齿颌总目(2): 黄昏鸟目:黄昏鸟;鱼鸟目:鱼鸟 2. 古颌总目(8): 鸵鸟目:非洲鸵鸟 美洲鸵鸟目:美洲鸵鸟 鹤鸵目:鸸鹋科:澳洲鸵鸟;鹤鸵科:鹤鸵 无翼鸟目:褐几维 共鸟形目:鸨尾共鸟 3.企鹅总目(1):企鹅目:企鹅科:帝企鹅 4.突胸总目(21): 【目一】潜鸟目:潜鸟科 eg:红喉潜鸟 eg 【目三】鹱形目:信天鹟科 eg:黑脚信天鹟 鹱科. e g:白额鹱 海燕科eg:白腰叉尾海燕【目四】鹈形目:鹈鹕科eg:斑嘴鹈鹕 鲣鸟科eg:褐鲣鸟 鸬鹚科 eg:鸬鹚 军舰鸟科eg:白腹军舰鸟 鹲科 eg:红尾鹲 【目五】鹳形目:鹭科eg:白鹭、草鹭 鹳科 eg:白鹳、彩鹳 鹮科eg:白琵鹭、朱鹮【目六】雁形目:鸭科eg:疣鼻天鹅、大天鹅、 小天鹅、鸿雁、豆雁、

斑头雁、绿头鸭、针尾鸭、 赤颈鸭、鸳鸯 普通秋沙鹅、中华秋沙鹅 【目七】隼形目:鹰科eg:鸢、苍鹰、金雕、秃鹫 隼科 eg:游隼、灰背隼 【目八】鸡形目:松鸡科 eg:松鸡、黑琴鸡、雷鸟、 花尾榛鸡 雉科 eg:鹧鸪、灰胸竹鸡、血雉、 红腹角雉、褐马鸡、蓝马鸡、 白鹇、红腹锦鸡、环颈雉 白颈长尾雉、绿孔雀 【目九】鹤形目:三趾鹑科eg:黄脚三趾鹑 鹤科eg:丹顶鹤、白头鹤、 白枕鹤、蓑羽鹤 秧鸡科 eg:普通秧鸡、红骨顶 鸨科eg:大鸨 【目十】鸻形目:雉科eg:水雉 彩鹬科 eg:彩鹬 蛎鹬科 eg:蛎鹬 鸻科 eg:凤头麦鸡、全眶鸻、剑鸻 鹬科 e g:红腰杓鹬、黑尾塍鹬、 扇尾沙锥、红腹滨鹬 反嘴鹬科eg:黑翅长脚鹬、反嘴鹬 瓣蹼鹬科 eg:红颈瓣蹼鹬 石鸻科 eg:石鸻 燕鸻科 eg:普通燕鸻 【目十一】鸥形目贼鸥科eg:中贼鸥 鸥科 eg:黑尾鸥、白翅浮鸥、银鸥、 燕鸥 剪嘴鸥科eg:剪嘴鸥 海雀科eg:扁嘴海雀 【目十二】鸽形目鸠鸽科eg:岩鸽、原鸽、珠颈斑鸠 沙鸡科 eg:毛腿沙鸡 【目十三】鹦形目鹦鹉科 eg:大徘胸鹦鹉 【目十四】鹃形目杜鹃科 e g:大杜鹃、红翅凤头鹃、噪鹃、 褐翅鸦鹃 【目十五】鸮形目草鸮科 e g:草鸮 鸱鸮科 eg:红角鸮、斑头鸺鹠、长耳鸮【目十六】夜鹰目蟆口鸱科eg:黑顶蛙嘴夜鹰 夜鹰科eg:普通夜鹰 【目十七】雨燕目雨燕科 eg:短嘴金丝燕、白腰雨燕、 楼燕 凤头雨燕科 eg:凤头雨燕 【目十八】咬鹃目咬鹃科eg:红头咬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