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分裂异常做做看

细胞分裂异常做做看

细胞分裂异常做做看
细胞分裂异常做做看

【做做看】

1、人类卵细胞和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C.次级精(卵)母细胞中染色体组成都可以是44+XX

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答案】D

【解析】

人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染色体复制后形成92条染色单体,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的次级精(卵)母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单体,A正确。减数分裂间期发生基因突变或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都可以使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B正确。次级精(卵)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能是22+X或22+Y,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C正确。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两两相同,D错。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2、在对某二倍体生物镜检时发现体细胞中有29条染色体,你认为下列分析有道理的是①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多了一条染色体②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少了一条染色体③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没有形成纺锤体④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点没有分裂⑤该生物受精卵分裂时,有一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⑥该生物受精卵分裂时,没有形成纺锤体( )

A.①②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④⑤

【答案】A

【解析】:因为①对,②就一定也对,所以排除BD;③如果没有形成纺锤体会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一定为偶数,③错;④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点没有分裂,发生在减Ⅱ,若亲代染色体数为2N,配子染色体数也为2N,那么子代染色体数为4N,一定为偶数,④错;

⑤只有一条染色体加倍,若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8,受精卵分裂时,有一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时有可能产生29条染色体的体细胞;⑥同③

3. 图甲表示果蝇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两图中的字母均表示对应位置上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同源染色体上最多只有三对等位基因

B.图乙中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C.图中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自由组合

D.基因D、d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故染色体是DNA、基因的载体,从图解上可以看出这对同源染色体有三对等位基因,但不能这对同源染色体只含有三对等位基因,A项错误;由于图甲中三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形成两种类型的配子DEA、dea,如果出现图乙所示配子类型,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出现了交叉互换,B、C项错误;基因D、d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D项正确。

4.狗的皮毛颜色是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的,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右图为黑色狗的细胞(仅表示出存在相关基因的染色体)。下列有关图中细胞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B.上图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

C.发生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D.皮毛颜色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和a所在的染色体是复制关系,A与a是基因突变或基因交叉互换形成的,但图示为有丝分裂后期,所以只能是基因突变.所以A错误;因为该图为有丝分裂后期图形,所以应为四倍染色体,故B错误;该图为有丝分裂不存在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问题,故C错误;由于控制毛色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皮毛颜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故D正确。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教案1(苏教版七年级上)

4-1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教学目标 1、说出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描述动植物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通过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 3、识别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和人体的基本组织。 教学重点 1、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描述生物的生长现象与细胞数目睥增多、体积的增大有关。 3、描述细胞的分化现象。 4、描述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教学难点 1、说出细胞分化过程中染色体的大致变化。 2、描述细胞的分化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课件,点击一个鸭蛋,蛋壳破碎后出现一只小鸭。并点击水面上的鸭群,伴随着配乐童谣:“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生: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回答说:“生物体可以从小长大。” 师: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哪些方面有关? 生:与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体积增大有关。 师: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是怎样造成的? 二、探究过程

(一)细胞的分裂(学生2人一组) 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分裂的玻片标本。并结合教科书中的示意图,划出细胞分裂的区域,并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大致变 化。 2、画出细胞分裂过程中1-2个典型的图像。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同观察、讨论细胞分列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你能给细胞分裂过程分几个时期?如何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细胞分裂与生物体长大有什么关系?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形态、结构相似吗? (二)细胞生长 教师演示细胞生长过程图解。 引导学生说出细胞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变化(许多小液泡逐渐长大,全并为一个大液泡,细胞长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生长了),导致整个细胞体积增大。 学生讨论:细胞体积越大,需从外界吸收的营养物质越多。根据你平时的经验,说出植物生长在什么环境下,细胞体积会明显增大?细胞体积增大,细胞体积增多与生物体的生长有什么关系?细胞由小长大的过程,叫做细胞生长。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内蛋白质等成分不断积累,而使细胞体积增大。 生物体的生长则指生物体内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体积的增大以及细胞间质的增加。生物体的生长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细胞的分化和形态建成。生物体或其器官的生长速度呈"S"形曲线,开始时生长缓慢,继而生长加快直至高峰,以后生长停滞,至衰老期,由于分解作用超过合成作用,生物体或其器官甚至萎缩。 (三)细胞分化与组织形成 细胞分化是细胞分裂产生的许多新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结构和功能发生专一化的过程。高等动、植物一般都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发育,经多次细胞分裂与分化,产生各种不同的特殊结构和专一功能的细胞,如植物茎中上下相通的导管、筛管,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题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到新细胞中去 B、细胞分裂时,细胞质平均分成两等份 C、细胞分裂能使细胞的数目增多 D、细胞的分裂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2.从婴儿到青少年,个子长高了许多,其根本原因是( ) A.经常喝牛奶 B.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C.参加体育锻炼 D.父母的养育 3.细胞分裂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①细胞质平分为二,各含一个细胞核 ②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③细胞核平分为二个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4.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最明显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5.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n条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情况是( ) A.n→n→n B.n→2n→2n C.n→2n→n D.2n→2n→n 6.细胞分裂新形成的细胞与原来的细胞的相同之处是( ) A.细胞的体积 B.细胞中的物质多少 C.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D.细胞核的体积 7.人的身体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发育而来的。成年人体内的细胞数达到了1014个。在从1个到1014个的过程中,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始终是23条 D.始终是23对 8.下面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演化而来的 B.癌细胞的分裂速度快,且能不断分裂 C.癌细胞可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 D.癌细胞分裂若干代后即停止分裂 9.水稻体细胞含有12对染色体,经过三次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的染色体数和新细胞的个数分别是( ) A.3对,3个 B.4对,3个 C.6对,8个 D.12对,8个 10.同卵双胞胎是由同一个细胞发育而来的,在母体内一个受精卵细胞发生分裂形成两个细胞,这两个细胞各自发育成一个胚胎。运用我们所学的细胞分裂知识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对双胞胎是克隆人 B.这对双胞胎在遗传上是一模一样的 C.这对双胞胎在遗传上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同 D.这对双胞胎将来的相貌与性格会一模一样 11、下图是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图后问题。

05-细胞分裂和分化

05-细胞分裂和分化

05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一、单项选择题: 1.细胞周期的正确顺序是: A.G l—S—G2—M B.G1—G2—M—S C.G1—M—G2—S D.G1—M—S—G2 2.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其间期的特点是:A.细胞没有变化B.核膜解体,核仁逐渐消失 C.染色质隐约可见D.细胞内进行着DNA复制和组蛋白的合成 3.各对染色单体上的着丝粒彼此分开,染色单体分别移向细胞两级,是_______的特点。 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 4.染色体端粒的作用是: A.防止DNA从端粒处降解B.降解DNA复制后余留的RNA引物 C.防止DNA因为复制过程而变短D.合成RNA引物 5.当细胞开始分裂时,它有N个染色体和Q个DNA。经过有丝分裂后,每一子细胞中的DNA量和染色体数目应为多少? A.N和Q B.N/2和Q/2 C.N

A 线粒体 B 叶绿体 C 高尔基体 D 液泡 12.在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出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A.间期和分裂前期B.间期和分裂中期C.间期和分裂前期及中期D.分裂前期和分裂中期 13.在细胞分裂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A.有丝分裂前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C.有丝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14.细胞分裂时,DNA复制发生在______期。A.G1B.G2C.S D.M 15.皮肤癌一般发生于哪一层皮肤细胞的哪一时期? A.表皮细胞有丝分裂期B.生发层细胞有丝分裂S期 C.真皮细胞有丝分裂G1期D.生发层细胞有丝分裂G2期 16.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时,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A.前期和中期B.末期和前期C.中期和后期D.后期和末期 17.下列四组人体细胞中,能够通过细胞分裂使组织得以

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习题

第九章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习题 一、选择题 A-九-1. 有丝分裂前期的最主要特征是()。 A. 核仁. 核膜. 核仁组织者都要消失 B. 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 C. 核糖体解体 D. 中心体消失 A-九-2. 细胞周期包括()两个主要时期。 A. G1期和G2期 B. 间期和M期 C. 间期和S期 D. M期和G1期 B-九-3. 虽然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细胞周期,但一般来说,都是()。 A. G1期长,S期短 B. S期长,G2期短 C. S期长,M期短 D. M期长,G1期短 A-九-4. 在细胞周期中,核仁、核膜要消失,这一消失出现在()。 A. G1期 B. S期 C. G2期 D. M期 A-九-5.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粒的分开发生于()。 A. 前期 B. 中期 C. 后期 D. 末期 C-九-6. 同步生长于M期的HeLa细胞与另一同步生长的细胞融合,除看到中期染色体外还见到凝缩成粉末状的染色体,推测这种同步生长的细胞是处于()。 A. G1期 B. S期 C. G2期 D. M期 C-九-7. P53基因抑制受损伤细胞进入G2期的机制是()。 A. 通过P21基因作用于周期蛋白 B. 通过抑制P21基因的启动

C. P53蛋白直接作用于周期蛋白 D. P53与P21共同作用于周期蛋白A-九-8. 成熟促进因子是在()合成的。 A. G1期 B. S期 C. G2期 D. M期 B-九-9. 在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染色体最分散()。 A. 前期 B. 前中期 C. 中期 D. 后期 B-九-10. 下列减数分裂过程中,要发生染色体减数,此过程发生在()。 A. 前期Ⅰ B. 中期Ⅰ C. 后期I D. 后期Ⅱ B-九-11. 染色体出现成倍状态发生于细胞周期中的()。 A. G2期和早M期 B. G1期和S期 C. 晚M期和G1期 D. G0期和G1期 B-九-12. 在减数分裂的粗线期,()。 A. 常发生姐妹染色体单体的交换从而导致重组配子的产生 B. 常发生姐妹染色体单体的交叉从而导致重组配子的产生 C. RNA聚合酶明显增多 D. 组蛋白成倍增加 B-九-13. 在有丝分裂中,()。 A. 细胞周期长短主要由S期长短决定 B. 这个时期对不利条件敏感导致G1期阻滞 C. S期的长短与染色体的倍数有关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教案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3.说出细胞分裂与生长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对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现象的能 力。 2.通过对细胞分裂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对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习进一步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教学重点 1.细胞分裂的过程。 2.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生物体的长大除了靠细胞体积的增大,主要靠细胞数目的增加。 2.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教学方法 启发法、多媒体演示。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1)细胞分裂的多媒体录像。 (2)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示意多媒体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复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再从练习题中导入:一粒小小的玉米种子能长成高大的玉米植物体,与细胞有何关系呢? 二、讲授新课 一)、细胞的生长(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的生长) 新长出的细胞体积都很小,通过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但细胞不能无限制地增大,一部分细胞长

到一定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二)、细胞的分裂 1、细胞分裂----细胞数目的增多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2、细胞的分裂过程 A、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后总结: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B、在没有示意图的情况下再让学生复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3、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 A、在细胞核里面有染色体,染色体的变化是怎样的?举出果蝇的例子:原本8条,分裂成4条,再2条?? B、那怎样才能使分裂后的染色体数量与分裂前相同?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数量上先加倍,再进行分裂,从而保证它分裂后的数量与分裂前一样。像人的染色体是46条,加倍后是92条,细胞的染色体在分裂时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数量是平均分配的,就是一个细胞有几条? C、得出的结果是: 1)、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2)、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结论: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进一步探究: 如果细胞不按规律地分裂,会有什么结果?指导学生自学书本P60,解决问题: 1、现代生活中的癌症病人为什么死亡率高? 2、什么叫癌变? 3、癌变如何导致的? 4、如何预防癌变? 5、生活中有那些致癌因素 三、小结: 根据本节所学内容回答: 1、生物体的生长包括哪两部分? 2、口头叙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3、细胞分裂是染色体怎样变化? 注意:细胞分裂后的染色体形态、数目相同。 四、课堂练习:

细胞分裂中的异常---习题

细胞分裂 1.(2014安徽卷)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2.如图为某同学建构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图,其中建构正确的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 细胞①的相同 B.细胞③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C.细胞④的出现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细胞①②③④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 4.如图是某生物(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图甲正在进行减数第二 次分裂 B.图乙中①和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A、a一定是基 因突变产生的 C.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分别为 2、4、4 D.图甲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中有一个染色体组 5.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 基因)。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 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前者属于基因重 组,后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丙细胞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6.下列关于DNA 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 复制而加倍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 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C .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 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 分子数目始终不变 7.下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I 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B .①过程可能发生染色体间的互换和自由组合 C .图Ⅲ中的a 、b 、c 、d 4个细胞只可能有两种类型 D .若a 细胞内有5条染色体,一定是过程②出现异常 8.右图是某生物细胞处于分裂过程中某时期染色体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图中有4条染色体,4个四分体 B .该生物精巢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有4、8、16条可能性 C .若①号染色体上有基因R ,则②号染色体的对应位点上必定是r D .若①号和③染色体上分别有基因A 和B ,则理论上该生物可能形成基因 型为AB 、ab 、Ab 、aB 的四种配子 9.下图中(一)代表某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图 (二) 所产生的配子 10.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 ,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 (见下图)。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 突变为B B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 C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 D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11.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 .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细胞分裂与分化》教学反思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学反思 生物闫楠楠在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学生上课表现的很好,知识点记忆的非常准确,甚至考试中也能拿到不错的成绩,但是,到了现实生活中却很难用课堂上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经过了暑假为期五天的培训和学期初在滨州听得市优质课的收获,这学期我在尝试给同学们更多的探究机会和思考时间,帮助学生在获得书本知识外,提高自己的素养。 这次上课我选择的是《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一节。我觉得这节课并不成功。原因有很多,现在我从头说起。 一、备课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已经知道了生物有一些器官,而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理解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备了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知识基础。我希望经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帮助同学们把这两方面知识联系起来,同时,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能继续强化学生自己提出假设的意识,不怕出错不怕失败的科学韧性。 所以,在课程设计上我设计了一些比较有思考难度的问题,有一些甚至是希望学生给出错误答案。同时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的兴趣,我设计了两个整体引导的问题。 第一个,你是怎么从一个小婴儿长大的?我希望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们能够了解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意义。

第二个,叶子的不同部位的细胞不同,细胞为什么会不同?从而引出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 二、上课 这节课我觉得有两个明显不流畅的地方。第一个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分裂区别时,学生的回答明显的不着边际。评课的时候老师们给我指出了,应该是因为问题问得不够明确,引导不够及时造成了学生思路的混乱。这一点我需要注意。另外就是教学材料的选择,我希望用植物的叶子帮助学生了解细胞的不同是由细胞分化造成的。但是学生被叶子吸引去了注意力。到了真正需要用叶子来思考问题的时候,我发现,没有这个实物,看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反而效果更好。这片叶子的作用,只有在学生撕裂叶片,感受叶脉不好撕破,从而得出里面有支持的结构,也就是机械组织的时候才真正有所体现! 上课时,我想简单知识,书本上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我就不讲了,只讲重点就好了。但是,我发现学生自学意识不够,把时间给了他们,很多同学就在抠手指甲中度过了。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课程导学的问题设计,需要更明确更有针对性同时也应该能引起学生兴趣! 今后的教学中我希望继续尝试只讲重点,把课堂交给学生,同时,我希望能够在材料选择上有所突破!成长过程中破茧而出是最痛苦的,但是活着出来的都是胜利者!

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学习目标 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3、说出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难点:细胞分裂染色体的变化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展示生物体的长大,提问这反映了生物的什么现象? 思考:生物体为什么能由小长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描述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 1、课件展示不同年龄的人体细胞,展示体重的增加主要是细胞数量的增多和体积的增大。 2、动画展示细胞的生长。学生自学教材,描述生长过程。 3、自学教材“细胞的分裂”,让学生试着绘图并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4、师生总结:细胞分裂的大致过程:内→外(核、质、膜、壁) 5、拓展反思:由细胞分裂图判断是动物还是植物细胞。 学习任务二: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过程。 1、演示:一团毛线分成两部分。染色体是否这样变化的? 2、小组内讨论、解释。 3、课件展示:细胞分裂各期染色体的变化过程。 4、学生描述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5、染色体数目保持一致的意义:图片(先天愚型患者) 6、分析物体表面积与体积比值的变化,讨论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 三、系统总结: 教师引领,构建知识体系。 四、尝试应用: 从细胞角度解释“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五、诊断评价 1、新产生的细胞很小,它要通过()由小长大。 A 生长 B 分裂 C 生长和分裂 D 能量转变 2、细胞核分裂时,()的变化最明显 A DNA B 蛋白质 C 基因 D 染色体 3、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先进行的是下列哪项? A 细胞核先由一个平分为两个 B 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 C 形成新的细胞壁 D 形成新的细胞膜 4、细胞分裂后,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和相同,与原细胞的也相同。这是因为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之后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5、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的是一样的。

苏教初中生物七上《细胞的分裂与分化》word教案 (1)

第三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教学目标 1.说出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描述动植物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通过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 3.识别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和人体的基本组织。 教学重点 1.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描述生物的生长现象与细胞数目睥增多、体积的增大有关。 3.描述细胞的分化现象。 4.描述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教学难点 1.说出细胞分化过程中染色体的大致变化。 2.描述细胞的分化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课件,点击一个鸭蛋,蛋壳破碎后出现一只小鸭。并点击水面上的鸭群,伴随着配乐童谣:“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生: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回答说:“生物体可以从小长大。” 师: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哪些方面有关? 生:与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体积增大有关。 师: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是怎样造成的? 二、探究过程 (一)细胞的分裂(学生2人一组) 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分裂的玻片标本。并结合教科书中的示意图,划出细胞分裂的区域,并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大致变化。 2.画出细胞分裂过程中1-2个典型的图像。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同观察、讨论细胞分列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你能给细胞分裂过程分几个时期?如何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细胞分裂与生物体长大有什么关系?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形态、结构相似吗? (二)细胞生长 教师演示细胞生长过程图解。 引导学生说出细胞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变化(许多小液泡逐渐长大,全并为一个大液泡,细胞长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生长了),导致整个细胞体积增大。

学生讨论:细胞体积越大,需从外界吸收的营养物质越多。根据你平时的经验,说出植物生长在什么环境下,细胞体积会明显增大?细胞体积增大,细胞体积增多与生物体的生长有什么关系?细胞由小长大的过程,叫做细胞生长。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内蛋白质等成分不断积累,而使细胞体积增大。 生物体的生长则指生物体内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体积的增大以及细胞间质的增加。生物体的生长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细胞的分化和形态建成。生物体或其器官的生长速度呈"S"形曲线,开始时生长缓慢,继而生长加快直至高峰,以后生长停滞,至衰老期,由于分解作用超过合成作用,生物体或其器官甚至萎缩。 (三)细胞分化与组织形成 细胞分化是细胞分裂产生的许多新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结构和功能发生专一化的过程。高等动、植物一般都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发育,经多次细胞分裂与分化,产生各种不同的特殊结构和专一功能的细胞,如植物茎中上下相通的导管、筛管,叶的表皮等。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具有不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群,即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1.植物组织通过分化形成了: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基本组织、分生组织等主要的组织。 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如叶的表皮。 输导组织:具有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作用。如导管和筛管。 基本组织:具有营养作用。如叶肉、果肉。 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如茎的顶端、根的尖端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 番茄的果皮与果肉,用手摸一摸,用牙咬一咬,尝一尝它们的区别何在?表皮具有什么功能?果肉具有什么功能? 2.利用显微镜分别观察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观察时,可对照教科书中插图辨认四种基本组织。 教师出示四种基本组织剪贴图。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的功能。 肌肉组织:具有运动的功能。 结缔组织:具有营养、连接、支持、保护的功能。 神经组织: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功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完成下表: 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组织形成;植物的四种组织,人体的四种组织的分布及其

细胞分裂专题汇总

细胞分裂专题 1.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 ,如图是其某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产生的四个精细胞的基因组成并非两两相同 B .该细胞的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前期Ⅰ C .该细胞分裂过程中解体后的核膜不会重新形成 D .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A 和基因a 的分离只发生在后期Ⅰ 2.某医院对一家族部分成员进行染色体检查,染色体异常情况及表型 情况如图所示。进一步研究发现,“爷爷”、“奶奶”和“爸爸”的 基因总数并没有改变,而“小宝”的基因总数多了一部分;“爷爷” 和“奶奶”之间的异常染色体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 ) A .“爷爷”的两条异常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B .“小宝”的一条异常染色体应缺失了部分片段 C .“妈妈”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2种卵细胞 D .“爸爸”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正常精子的概率为1/16 3.右图是某生物体(2n =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③表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B .该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 C .①②③④可以表示一个染色体组 D .若染色体①有基因 A , 则④有基因 A 或 a 4.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模式图如下(图中只画出部分结构)。该时 期发生( ) A .核糖体增生 B .中心体复制 C .核膜的解体 D .着丝粒分裂 5.某二倍体动物(2n=8)从初级精母细胞到精细胞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依次发生的变化是:2组(甲) →1组(乙)→2组(丙)→1组(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时期有的细胞刚开始染色体复制 B .甲、乙时期的细胞中均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C .丙→丁过程中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 .丁时期的细胞有4种不同的染色体组合类型 6.cdc2蛋白和鱼藤酮处理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三组实验中a 峰细胞都可能有大量核糖体的增生 B .a 峰和b 峰细胞中都可能出现DNA 解螺旋现象 C .cdc2蛋白和鱼藤酮处理后处于G 2和M 期细胞比例都增加 D .a 峰比b 、c 峰都更易找到用于分析染色体组型的细胞 7.将不含放射性的洋葱根尖细胞放在含 3 H 标记的胸腺嘧啶 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上培养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 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个细胞周期结束后,每个子细胞中都有一半的染色体被标记 B .第二个细胞周期的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仅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 .完成两个细胞周期后,每个子细胞中含 3H 标记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D .第三个细胞周期的分裂后期细胞,都有一半染色体被标记 8. 如图是某 XY 型性别决定生物(2n =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 .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肯定有基因A C .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 D .若①和⑤上的基因有所不同,则说明形成此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或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交换 9.基因型为AaX B Y 的果蝇一个细胞进行正常分裂(不考虑交叉 互换),经过T 1、T 2、T 3时期,对其染色体、DNA 、染色单体的数 量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T 1 到T 3时期代表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 .T 1 时期①对应的结构或者物质共有4种形态 C .T 2时期细胞中Y 染色体的数量可能是0或1 D .T 3时期细胞的基因型为aX B 、AX B 、AY 、aY 10.一对夫妇均色觉正常,但女方的父亲是红绿色盲患者。他们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葛莱弗德氏综合征患儿,下图 中不可是患儿产生原因的是( )(注:Y 染色体为端着丝粒染色体)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教案示例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教案示例 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教学目标 1.能够描述细胞的生长,尝试利用数学方法探究细胞生长极限的问题; 2.能够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3.能够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4.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推论出“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1.事先安排同学演示实验并录像 2.细胞分裂过程的动画和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运动的录像和FLASH动画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胞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人的一生。细胞是生命的缩影,也包括产生、成长、成熟、衰老、死亡的生命过程。引导学生提出“细胞是如何产生的”这一新问题。 学生:观察图像,探究新问题。 教师:提供各种细胞的体积数据。 学生:分析数据,总结出:细胞的体积都很小。 教师:提出问题:体积和表面积的关系? 学生:计算,得出结论: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 教师:提出问题:细胞的表面是细胞膜,是负责物质运输的。细胞维持这么小的体积,对它的物质运输有什么影响? 学生:播放“用琼脂模拟细胞进行物质扩散实验”的操作录像,汇报探究实验过程,全体学生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结果。 教师:导入“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播放细胞分裂过程动画。 学生:总结细胞分裂基本过程。 教师:播放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运动录像。 学生:总结染色体运动的大致过程。 动画。FLASH教师:播放染色体运动的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学生:总结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变化过程。得出:“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也相同”的结论。 教师:提供人体细胞的数目。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细胞都是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 学生:得出“体细胞都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产生新的问题:“遗传物质相同的细胞,为什么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教学反思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细胞的知识越来越重要,正在成为普通公民应该了解的基本知识。对于细胞的认识已经成为普通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细胞结构微小,功能相对抽象,距离学生生活经验较远;在现有的课堂教学设备和时间的限制中,也不可能完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解决所有的探究问题;特别是关于细胞生长和分裂的问题,相对于七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来说,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无疑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老师作为帮助者的身份,协助学生学习。 探究式学习并不是没有老师的学习,相反,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让全体学生获得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的“帮助者”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这节课中,教师主要通过精心编排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提出问题来降低知识的难度,帮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长。 这一节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经验比较远,仅仅依靠显微镜的观察也不能动态地反映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因此,视频资料就成了增加学生感性认识的重要材料。本课组织的四段视频资料,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练 高考重点冲关练5 细胞分裂异常分析

高考重点冲关练 5 细胞分裂异常分析 【常考角度】 1.理解同源染色体异常分离产生的配子类型。(对应训练T1、T6) 2.理解纺锤体形成受阻会使染色体的数目如何发生变化。(对应训练T4) 3.分析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或分离后移向一极导致的结果。(对应训练T2、T3、T5) 4.理解XXY或XYY产生的原因。(对应训练T3) 1.(2018·柳州一模)番茄是二倍体植物(2N=24),其正常叶基因(D)与马铃薯叶基因(d)位于6号染色体。番茄变异后可出现一种三体,其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配对联会,另1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而不能配对的1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任意一极。而其他,如5号染色体正常配对及分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三体番茄1个体细胞中最多含有50条染色体 B.通过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可检测出三体番茄 C.三体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开 D.若将基因型为D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dd的个体杂交,后代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3∶1 【解析】选D。三体番茄体细胞中含有25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含有50条染色体,A项正确;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可以检测出三体,B项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开或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而是移向了同一极,这样形成的异常配子和正常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结合成的受精卵,都可发育成三体,C项正确;基因型为DDd的个体产生配子的比例为Dd∶D∶DD∶d=2∶2∶1∶1,与基因型为dd的个体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dd∶Dd=1∶1∶2∶2,故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5∶1,D项错误。 2.(2018·苏州一模)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由原始性母细胞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下列现象没有发生的是( ) A.基因突变 B.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案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教师寄语:有小不愁大。. 学习目标.. 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3、说出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是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难点是细胞分裂染色体的变化。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阅读教材57页了解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 二、情境引入: 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 想一想,生物体为什么能由小长大? 三、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描述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 阅读教材58—59页回答下列问题 学习任务(二)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过程。 1、细胞分裂各期染色体的变化过程。 2、描述染色体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3、细胞核中可以染成深颜色的物质叫。它由和构成。 4、染色体数目保持一致的意义: 四、拓展创新:. 一个篮球和一个乒乓球相比,他们的表面积和体积之比有何差异?细胞体积越大,需要从外界吸收的营养物质越多,当细胞体积变大时,表面积和体积之比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与细胞不能无限长大有什么关系? 五、归航拾贝: . 六:达标测试 1、新产生的细胞很小,它要通过()由小长大。 A 生长 B 分裂 C 生长和分裂 D 能量转变 2、细胞核分裂时,()的变化最明显

A DNA B 蛋白质 C 基因 D 染色体 3、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先进行的是下列哪项?() A 细胞核先由一个平分为两个 B 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 C 形成新的细胞壁 D 形成新的细胞膜 4、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X条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情况是() A.X →X→X B.X→2X→2X C.X→2X→X D.2X→2X→X 5、植物细胞分裂的顺序是() 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有一个新的细胞核②细胞核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③母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6、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关于染色体的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明显 B.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相同 C.染色体的数量存在一个加倍的过程 D.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使新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 7、在正在分裂的细胞的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是_______,它主要是由___和________两种物质组成的。 8、细胞分裂后,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和相同,与原细胞的也相同。这是因为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之后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的是一样的。 七、学习感悟:

细胞周期分析原理和分析结果解释

细胞周期分析原理和分析结果解释 1、细胞周期指由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所需的时间叫细胞周期时间。 可分为四个阶段(见图): ① G1期(gap1),指从有丝分裂完成到期DNA复制之前的间隙时间; ② S期(synthesis phase),指DNA复制的时期; ③ G2期(gap2),指DNA复制完成到有丝分裂开始之前的一段时间; ④ M期又称D期(mitosis or division),细胞分裂开始到结束。 2、从增殖的角度来看,可将高等动物的细胞分为三类: ①连续分裂细胞,在细胞周期中连续运转因而又称为周期细胞,如表皮生发层细胞、部分骨髓细胞。 ②休眠细胞暂不分裂,但在适当的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称G0期细胞,如淋巴细胞、肝、肾细胞等。 ③不分裂细胞,指不可逆地脱离细胞周期,不再分裂的细胞,又称终端细胞,如神经、肌肉、多形核细胞等等。 细胞周期的时间长短与物种的细胞类型有关,如:小鼠十二指肠上皮细胞的周期为10小时,人类胃上皮细胞24小时,骨髓细胞18小时,培养的人了成纤维细胞18小时,CHO 细胞14小时,HeLa细胞21小时。不同类型细胞的G1长短不同,是造成细胞周期差异的主要原因。 3、流式细胞结果图各参数的意义: 前面讲过,常用的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方法是依据细胞DNA含量(横坐标)来分析的:

G1期:细胞DNA复制还没有开始,也是DNA含量最少的,即流式检测结果图的第一个峰; S 期:细胞开始复制,到完成复制,是一个一倍DNA到二倍DNA的过程,在流式结果图中显示期跨度特别大(第二个不高但很宽的峰); G2期:DNA复制完成至分裂的一段时间,此时细胞内含二倍DNA,在流式结果图中的第二个峰; M期:细胞分裂过程,此时细胞内也是二倍DNA,用DNA含量的方法是无法与G2期分开,所以有第三峰明显升高时报告:G2/M期阻滞。 上图是DOS系统下分析细胞周期的一个示意图。不同的机器分析结果参数表示略有不同,但主要看G1、G2、S三个期的数值即可。 1、纵坐标Cell Number:即计数到的有效细胞数; 2、横坐标DNA Content:即DNA量,为什么用DNA量来区别各周期我们等下再讲; 3、G1、G2、S三期在上图已经用箭头标示; 4、右侧数字含义:Mean G1=195.4即G1期DNA含量平均值为195.4;%G1=73.6即G1期细胞数占总数的73.6%;以此类推……

辨析识别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

辨析识别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 典例剖析图一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二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A.图一中②④为次级精母细胞,②中A和a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 B.图一中①②③⑤都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C.图一细胞中处于图二CD段的有①④⑤ D.若该动物产生一个Aab的配子,则发生分裂异常的时段应为图二的DF段 答案 C 审答思考 1.题干信息能否判断出该生物的性别吗? 答案不能。 2.同源染色体和染色体组的概念的理解要分别抓住哪几个要点?各细胞图像中各含几对同源染色体和几个染色体组? 答案同源染色体的理解要点:①形态上“同”——形态大小一般相同;②来源上不同“源”——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③行为上——在减数分裂时能发生联会。染色体组的理解要点:①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②染色体的形态功能各不相同;③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套遗传信息,缺一不可。

图①:2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图②:无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图③:4 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图④:0对同源染色体、1个染色体组;图⑤:2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 3.图中各细胞图像中染色体的组成和行为各有什么特点?由此可判断各处于什么时期? 答案图①: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图②: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③: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图④: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⑤: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4.能确定图②④⑤的细胞名称吗? 答案不能。 5.坐标曲线中的纵坐标含义是什么?由此分析CD段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如何? 答案染色体数目与DNA数目的比值。CD段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 6.若该动物产生一个Aab的配子,异常体现在什么方面?此种异常发生在减数分裂的什么阶段? 答案等位基因Aa未分离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7.图二中的DE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发生在减数分裂的何时? 答案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变式拓展 1.图②中A和a形成的原因有哪些?若出现右图则原因是什么? 答案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基因突变。

优秀教案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掌握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 3、描述细胞分裂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1、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细胞分裂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 四、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细胞分裂动画示意图、课件 六、教学过程: 复习回固前段时间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动、植细胞的结构,引入课题。 师:细胞的体积很小,生物体如何保持较小的体积而又不断的生长的呢?(展示一个婴儿生长到中学生,一粒种子发育成小树的图片)生:细胞分裂 师:细胞是怎么样分裂的呢?这节课我们就进入到细胞分裂的学习过程。

(展示课题: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师:什么叫细胞分裂 生:(阅读课本P53页)当细胞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会停止生长,有些细胞可以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相似的新细胞,这就是细胞分裂。师: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分裂的,而且细胞分裂后产生的新细胞形态、结构都没有变化,与原来没分裂前的细胞是一样的。师:一个细胞分裂一次形成多少个新细胞? 生:2个 师:经过3次分裂呢? 生:8个 师: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什么呢?、 生:细胞的数目增多 师:细胞分裂是怎样进行的呢?请同学们观看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动画,同座位之间互相讨论描述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播放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动画,学生互相讨论) 师:谁来描述一下动物细胞细胞分裂的大体过程呢? (学生描述,老师用课件以文字形式补充。) 生:动物细胞分裂时,先是一个细胞核分裂为两个细胞核;然后,细胞中央部分的细胞膜,从四周逐渐地向内凹陷,最终使细胞质一分为二,每部分细胞质中含有一个细胞核。这样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新细胞。 师:植物细胞又是如何分裂的呢?

【重点复习】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重点冲关练6细胞分裂的异常现象

高考重点冲关练 6. 细胞分裂的异常现象 满分 50 分 , 攻坚克难 ,15 分钟突破高考易失分点 ! 一、单项选择题 (共 4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分) 1.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 , 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个数比为 1∶1。 则该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 , 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 B.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C.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D.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 【解析】选 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 , 所形成的四个精子 均异常 ,A 错误; 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 该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两个精子异常 , 而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两个精子正常 , 故正常精细胞与异常精细胞的个数比为 1∶1,B 正确;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 则形成的四个精子均异常 ,C 错误; 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 则形成的八个精子均异常 ,D 错误。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猪产生配子时的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研究 , 下列理解合理的是 ( )

注: 图中只显示一对同源染色体 A.图 2 产生异常配子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w.w.w.k.s.5.u.c.o.mZXXK] B.孟德尔通过研究该过程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产生的配子相互结合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D.若图 4 分裂完成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B,则对应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AB、 ab、 ab 【解析】选 A。图 2 产生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异常配子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A 正确;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 错误;基因重组包括两种类型 , 一种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一种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产生的配子相互结合时没有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若图 4 分裂完成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 AB,说明发生了交叉互换 , 则对应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Ab、aB、 ab,D 错误。 3.观察到的某生物 (2n=6)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解析】选 A。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 6 条, 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正常情况下,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 ,染色体数减少一半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着丝点分裂 , 染色单体成为子染色体 , 此时染色体应为 6 条 , 而实际图中为 8 条。且观察该图 , 上下的第二条和第四条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 ,显然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这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