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8253的方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基于8253的方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基于8253的方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基于8253的方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实验名称:硬件仿真实验第一页共页

系别:理学院实验日期2014年11月28号

专业班号:组别:交报告日期2014年12月19号

姓名:学号:报告退发(订正、重做)

实验名称:基于8253的方波发生器实验

1、实验目的

(1)了解8253可编程定时计数器芯片的工作原理;

(2)掌握8253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

安装有proteus7.10pro的PC一台。

三、实验内容

用8253设计一个方波发生器,三个计数通道的输出频率分别为

100Hz,10Hz,1Hz.

附加习题:修改电路,通过一个开关控制波形的产生,按下时8253开始计数,弹起时停止计数。

实验模拟电路图为:

程序有:

s8253 macro address ,cw,n mov dx 1006h

mov al,cw

out dx,al

mov dx,address

mov ax,n

out dx,al

mov al,ah

out dx,al

endm

.model small

.8086

.stack

.data

.code

.startup

s8253 1000h,00110110b,1000 s8253 1002h,01110110b,10000 s8253 1004h,10110110b,10 jmp $

End

实验结果截图:

四、实验小结

通过实验对8253可编程定时计数器芯片的工作原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控制字的写法格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模拟信号源实验报告

实验1 模拟信号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本模块中函数信号产生芯片的技术参数; 2.了解本模块在后续实验系统中的作用; 3.熟悉本模块产生的几种模拟信号的波形和参数调节方法。 二、实验仪器 1.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位号:G 2.频率计1 台 3.20M 双踪示波器1 台 4.小电话单机1 部 三、实验原理 本模块主要功能是产生频率、幅度连续可调的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等函数信号(非同步函数信号),另外还提供与系统主时钟同源的2KHZ 正弦波信号(同步正弦波信号)和模拟电话接口。在实验系统中,可利用它定性地观察通信话路的频率特性,同时用做PAM、PCM、ADPCM、CVSD(Δ M)等实验的音频信号源。本模块位于底板的左边。 1.非同步函数信号 它由集成函数发生器XR2206 和一些外围电路组成,XR2206 芯片的技术资料可到网上搜索得到。函数信号类型由三档开关K01 选择,类型分别为三角波、正弦波、方波等;峰峰值幅度范围0~10V,可由W03调节;频率范围约500HZ~5KHZ,可由W02 调节;直流电平可由W01 调节(一般左旋到底)。非同步函数信号源结构示意图,见图2-1。 2.同步正弦波信号 它由2KHz 方波信号源、低通滤波器和输出放大电路三部分组成。2KHz 方波信号由“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分频产生。U03 及周边的阻容网络组成一个截止频率为2KHZ 的低通滤波器,用以滤除各次谐波,只输出一个2KHz 正弦波,在P04 可测试其波形。用其作为PAM、PCM、ADPCM、CVSD(Δ M)等模块的音频信号源,其编码数据可在普通模拟示波器上形成稳定的波形,便于实验者观测。W04 用来改变输出同步正弦波的幅度。同步信号源结构示意图,见图2-2。

电路实验二实验报告仪器仪表的使用

电路实验二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仪器仪表的使用 实验内容: 1.熟悉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2.测量示波器自带的校准信号; 3.用示波器测量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的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 4.在面包板上搭接一个积分电路,用示波器观测其波形。 实验环境: 示波器DS1052E,函数发生器EE1641D,面包板SYB-130。 实验原理: 1.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把肉眼看不见的电信号变换成看得见的 图象,便于研究各种电现象的变化过程。利用狭窄的、由高速电子组成的电子束,打在涂有荧光物质的屏面上,产生细小的光点。在被测信号的作用下,电子束就好像一支笔的笔尖,可以在屏面上描绘出被测信号的瞬时值的变化曲线。利用示波器能观察各种不同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曲线,还可以用它测试各种不同的电量,如电压、电流、频率、相位差、调幅度等等。 2.函数发生器是一种多波形的信号源。它可以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甚

至任意波形。有的函数发生器还具有调制的功能,可以进行调幅、调频、调相、脉宽调制和VCO控制。 3.面包板是专为电子电路的无焊接实验设计制造的。由于各种电子元器件可根据需要随 意插入或拔出,免去了焊接,节省了电路的组装时间,而且元件可以重复使用,所以非常适合电子电路的组装、调试和训练。 实验记录及结果分析: 1.示波器自带的校准信号: 2.函数发生器提供正弦波: 3.函数发生器提供的方波: 最大值:2.40V 最小值:-2.64V 峰峰值:5.04V 频率:2.016kHz 周期:496.0μs 占空比:48.0% 4.函数发生器提供的三角波: 最大值:2.40V 最小值:-2.64V 峰峰值:5.04V 频率:2.016kHz 周期:496.0μs 实验总结: 示波器能够产生波形,把肉眼看不见的电信号转为我们很容易看见的图形,而函数发生器则会产生不同类型的电信号,这样利用示波器和函数发生器就可以对函数发生器所发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低频电路课程设计 OCL 功率放大器设计 学院名称: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 级: 08测控1班 姓 名: 朱彬彬 学 号: 08314105 指导老师: 王云松 2010年 6 月20 日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1设计课题:OCL功率放大器 为了保证功率,效率和失真三个指标满足一定的要求,早期的功率放大器多采用变压耦合。这种电路变压器体积大,比较笨重,耗损多,而且高频和低频部分频响特性不好,在引入负反馈时,很容易自激。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后来被无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电路(OTL)代替。在OTL电路中,虽去掉了变压器,但为了能用但电源供电,输出端接了一个大电容,这个大电容影响了电路的低频特性,于是出现了OCL电路。 OCL功放是在OTL功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比OTL功放的频带更宽,保真度更高。OCL功放是一种直接耦合的多级放大器,它运用了许多电子器件,包含了多种基本电路形式。 OCL功率放大器采用两组电源供电,使用了正负电源,在电压不太高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省去了输出端的耦合电容,使放大器低频特性得到扩展,OCL功放电路也是定压式输出电路,其电路由于性能比较好,所以广泛的应用于高保真扩音设备中。 2 主要技术指标 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8w 负载阻抗(扬声器):R L=10Ω 频率响应:f=50Hz~20kHz 非线性失真系数:γ≤功率放大器1% 输入灵敏度:Vi≤300mv 稳定性:电源升高和降低20%时,输出零点漂移≤100mv 3实验用仪器: 直流稳压电源一台 低频信号发生器一台 低频毫伏表一台 示波器一台 万用表一台 晶体管图示仪一台 失真度测量仪一台 4电路原理 OC L功率放大器时一种直接耦合的多级放大器,总体可分为三个部分

方波_三角波发生电路实验报告

河西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 学院 综合设计实验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实验报告 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侯涛 日期:2016年4月26日 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 要求:设计并制作用分立元件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能产生方波、三角波的波形发生器。 指标:输出频率分别为:102HZ、103HZ和104Hz;方波的输出电压峰峰值VPP≥20V 一、方案的提出 方案一: 1、由文氏桥振荡产生一个正弦波信号。 2、把文氏桥产生的正弦波通过一个过零比较器从而把正弦波转换成方波。 3、把方波信号通过一个积分器。转换成三角波。 方案二: 1、由滞回比较器和积分器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2、然后通过低通滤波把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信号。 方案三: 1、由比较器和积分器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2、用折线法把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 二、方案的比较与确定 方案一: 文氏桥的振荡原理:正反馈RC网络与反馈支路构成桥式反馈电路。当R1=R2、C1=C2。即f=f0时,F=1/3、Au=3。然而,起振条件为Au略大于3。实际操作时,如果要满足振荡条件R4/R3=2时,起振很慢。如果R4/R3大于2时,正弦波信号顶部失真。调试困难。RC串、并联选频电路的幅频特性不对称,且选择性较差。因此放弃方案一。 方案二: 把滞回比较器和积分比较器首尾相接形成正反馈闭环系统,就构成三角波发生器和方波发生器。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这样即可构成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通过低通滤波把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是在三角波电压为固定频率或频率变化围很小的情况下使用。然而,指标要求输出频率分别为102HZ、103HZ和104Hz 。因此不满足使用低通滤波的条件。放弃方案二。 方案三: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原理如同方案二。比较三角波和正弦波的波形可以发现,在正弦波从零逐渐增大到峰值的过程中,与三角波的差别越来越大即零附近的差别最小,峰值附近差别最大。因此,根据正弦波与三角波的差别,将三角波分成若干段,按不同的比例衰减,就可以得到近似与正弦波的折线化波形。而且折线法不受频率围的限制。 综合以上三种方案的优缺点,最终选择方案三来完成本次课程设计。 三、工作原理: 1、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原理

数字信号源实验报告

实验一数字信号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 2、掌握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的帧结构特点。 3、掌握数字信号源电路组成原理。 二、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帧同步信号(FS)、位同步时钟(BS)。 2、用示波器观察NRZ、FS、BS三信号的对应关系。 3、学习电路原理图。 三、基本原理 本模块是实验系统中数字信号源,即发送端,其原理方框图如图1-1所示。本单元产生NRZ信号,信号码速率约为170.5KB,帧结构如图1-2所示。帧长为24位,其中首位无定义,第2位到第8位是帧同步码(7位巴克码1110010),另外16位为2路数据信号,每路8位。此NRZ信号为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发光二极管亮状态表示‘1’码,熄状态表示‘0’码。 本模块有以下测试点及输入输出点: ? CLK-OUT 时钟信号测试点,输出信号频率为4.433619MHz ? BS-OUT 信源位同步信号输出点/测试点,频率为170.5KHz ? FS 信源帧同步信号输出点/测试点,频率为7.1KHz ? NRZ-OUT NRZ信号输出点/测试点 图1-3为数字信源模块的电原理图。图1-1中各单元与图1-3中的元器件对应关系如下: ?晶振CRY:晶体;U1:反相器7404 ?分频器US2:计数器74161;US3:计数器74193; US4:计数器40160 ?并行码产生器KS1、KS2、KS3:8位手动开关,从左到右依次与帧同步码、数据1、数据2相对应;发光二极管左起分别与一帧中的24位代码相对应 ?八选一US5、US6、US7:8位数据选择器4512 ?三选一US8:8位数据选择器4512 ?倒相器US10:非门74HC04 ?抽样US9:D触发器74HC74

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实验报告修订版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 综合设计报告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号: 2014216010 姓名:侯涛 指导教师:石玉军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摘要 在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各种各样的电子信号进 行测量,因而如何根据被测量电子信号的不同特征和测量要求,灵活、快速的选用不同特征的信号源成了现代测量技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信号源主要给被测电路提供所需要的已知信号(各种波形),然后用其它仪表测量感兴趣的参数。可见信号源在各种实验应用和实验测试处理中,它不是测量仪器,而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作为激励源,仿真各种测试信号,提供给被测电路,以满足测量或各种实际需要。 软件结合了直观的捕捉和功能强大的仿真,能够快速、轻松、高效地对电路进行设计和验证。凭借,可以立即创建具有完整组件库的电路图。本设计就是利用软件进行电路图的绘制并进行仿真。 关键词 折线法,比较器,积分器,转换电路,低通滤波, 1、 引言 波形发生器就是信号源的一种,能够给被测电路提供所需要的波形,广泛地应用于各大院校和科研场所。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单一的波形发生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我们设计的正是多种波形发生器。本次设计用运放来组成积分电路,低通滤波电路来分别实现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输出。它的制作成本不高,电路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的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 本文通过介绍一种电路的连接,实现函数发生器的基本功能。将其接入电源,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并通过在示波器上观察波形及数据,得到结果。电压比较器实现方波的输出,又连接积分器得到三角波,并通过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看到三角波,得到想要的信号。 2、设计内容和要求 设计要求:设计并制作用分立元件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能产生方波、三角波的波形发生器。 设计指标:输出频率分别为:2z 10H 、310Z H 和4 10Z H ;方波的输出电压峰 峰值 20P P V v -≥ 。 3、方案的论证和选择 3.1方案的提出 3.1.1方案一: 0.12Multisim 0.12Multisim 0.12Multisim 0.12Multisim RC

模电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模拟综合实验 2009211120 班 09210580(07)号 桂柯易

实验1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调测 摘要 使用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产生一定频率和周期的三角波、方波(提高要求中通过改变积分电路两段的积分常数从而产生锯齿波电压,同时改变方波的占空比),将三角波信号接入下级差动放大电路(电流镜提供工作电流),利用三极管线性区及饱和区的放大特性产生正弦波电压并输出。 关键词 运放积分电路差动发达电路镜像电流源 实验内容 1、基本要求: a)设计制作一个可输出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信号的函数信号发生器。 1)输出频率能在1-1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无明显失真; 2)方波输出电压Uopp=12V,上升、下降沿小于10us,占空比可调范围30%-70%; 3)三角波Uopp=8V; 4)正弦波Uopp>1V。 b)设计该电路的电源电路(不要求实际搭建),用PROTEL软件绘制完整的 电路原理图(SCH) 2、提高要求: a)三种输出波形的峰峰值Uopp均可在1V-10V范围内连续可调。 b)三种输出波形的输出阻抗小于100欧。 c)用PROTEL软件绘制完整的印制电路板图(PCB)。 设计思路、总体结构框图 分段设计,首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与差动放大电路相连。 分块电路和总体电路的设计(1)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正弦波产生电路三角波产生电路 方波产生电路

首先,稳压管采用既定原件2DW232,保证了输出方波电压Uo1的峰峰值为12V,基本要求三角波输出电压峰峰值为8V,考虑到平衡电阻R3的取值问题,且要保证R1/Rf=2/3,计算决定令Rf=12K,R1=8K,R3=5K。又由方波的上升、下降沿要求,第一级运放采用转换速度很快的LM318,Ro为输出限流电阻,不宜太大,最后采用1K欧电阻。二级运放对转换速度要求不是很高,故采用UA741。考虑到电容C1不宜过小,不然误差可能较大,故C1=0.1uF,最后根据公式,Rw抽头位于中点时R2的值约为300欧,进而确定平衡电阻R4的阻值。考虑到电路的安全问题,在滑阻的接地端串接了一个1K的电阻。(注:实际调测时因为滑阻转动不太方便,所以通过不断换滑阻的方式确定适当频率要求下Rw的阻值,我的电路最后使用的是1K欧的滑阻) (2)正弦波产生电路:

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

信号发生器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一信号发生器,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并进行仿真。 二、设计要求 基本性能指标:(1)频率范围100Hz~1kHz;(2)输出电压:方波U p-p≤24V,三角波U =6V,正弦波U p-p>1V。 p-p 扩展性能指标:频率范围分段设置10Hz~100Hz, 100Hz~1kHz,1kHz~10kHz;波形特性方波t r<30u s(1kHz,最大输出时)用仪器测量上升时间,三角波r△<2%,正弦波r <5%。(计算参数) ~ 三、设计方案 信号发生器设计方案有多种,图1是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转换为正弦波的组成框图。 图1 信号发生器组成框图 主要原理是:由迟滞比较器和积分器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三角波在经过差分放大器变换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产生基本电路和差分放大器电路分别如图2和图4所示。 图2所示,是由滞回比较器和积分器首尾相接形成的正反馈闭环系统,则比较器A1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A2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这样即可构成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图2 方波和三角波产生电路 图3 比较器传输特性和波形 利用差分放大器的特点和传输特性,可以将频率较低的三角波变换为正弦波。(差模传输特性)其基本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为了使输出波形更接近正弦波,设计时需注 应接近晶体意:差分放大器的传输特性曲线越对称、线性区越窄越好;三角波的幅值V m 管的截止电压值。 图4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

图5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关系 在图4中,RP 1调节三角波的幅度,RP 2调整电路的对称性,并联电阻R E2用来减小差分放大器的线性区。C 1、C 2、C 3为隔直电容,C 4为滤波电容,以滤除谐波分量,改善输出波形。取Ic2上面的电流(看输出) 波形发生器的性能指标: ①输出波形种类:基本波形为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②频率范围: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一般分为若干波段,根据需要,可设置n 个波段范围。(n>3) ③输出电压:一般指输出波形的峰-峰值U p-p 。 ④波形特性:表征正弦波和三角波特性的参数是非线性失真系数r ~和r △;表征方波特性的参数是上升时间t r 。 四、电路仿真与分析 实验仿真电路图如图

简易函数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电子实验报告

目录 1设计任务 (1)实验名称 (2)实验目的 (3)实验要求 (4)主要技术指标 2 设计分析 (1)实验原理 (2)方案论证比较 (3)系统功能及设计框图 3电路设计过程 (1)电路各部分设计 a分压电路的设计 b跟随器的设 c反相器的设计 d积分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e 差分放大电路的设计 f反馈电路的设计

(2)电路规格计算 4设计总图及元件列表调试(1)总图 (2)元件列表 (3)电路修正 5实验结论及经验总结 (1)注意事项 (2)实验感想

1 设计任务 (1) 实验名称:简易函数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 (2)实验目的: a.了解电路系统的设计过程,增加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践 b.进一步学习模电放大器,积分器电路的特性和设计方法 c.巩固基本的电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d.掌握波形的转换电路及通过反馈进行电路控制的方法 (3)实验要求: a 用基本集成放大器,三极管,电阻电容等制作一个简易函数发生器。 b 用EWB软件进行仿真设计求得各电压电阻参数。 (4)主要技术指标 a 函数发生器输入电压为0-2V,输入频率为0-10KHz. b. 函数发生器可以输出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等波形 c. 输出三角波的幅度为-4V--+4V,输出正弦波幅度为-2V——+2V,方波幅度为0-10V 。

2 设计分析 (1)实验原理: 本设计实验通过模电教学中常用的集成运放,三极管,电容等器件让学生自主设计简易函数发生器。 函数发生器由电压控制,可实现方波,三角波,正,需要在电路中加入反馈,使得电压反向器产生交替的电压形成方波。整个电路基本框图弦波按照一定频率输出。三角波的形成可以通过方波积分形成,而三角波经过单入单出差分放大器后产生饱和失真,三角波顶端变平滑,可近似看做正弦波。要控制方波的输出,必须在积分电路后加入负反馈,使得反向器控制电路交替正负从而形成方波信号。 (2)方案论证比较: 方案1: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

信号发生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方法,加深对集成运算放大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掌握用运算放大器构成波形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3、掌握波形发生器电路调试和制作方法 。 二、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波形发生电路,可以同时输出正弦、方波、三角波三路波形信号。 三、具体要求 (1)可以同时输出正弦、方波、三角波三路波形信号,波形人眼观察无失真。 (2)利用一个按钮,可以切换输出波形信号。。 (3)频率为1-2KHz 连续可调,波形幅度不作要求。 (4)可以自行设计并采用除集成运放外的其他设计方案 (5)正弦波发生器要求频率连续可调,方波输出要有限幅环节,积分电路要保证电路不出现积分饱和失真。 四、设计思路 基本功能:首先采用RC 桥式正弦波振荡器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比较器)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通过幅值控制和功率放大电路后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最后通过切换开关可以同时输出三种信号。 五、具体电路设计方案 Ⅰ、RC 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图1 图2 电路的振荡频率为:RC f π21 0= 将电阻12k ,62k 及电容100n ,22n ,4.4n 分别代入得频率调节范围为:24.7Hz~127.6Hz ,116.7Hz~603.2Hz ,583.7Hz~3015Hz 。因为低档的最高频率高于高档的最低频率,所以符合实验中频率连续可调的要求。 如左图1所示,正弦波振荡器采用RC 桥式振荡器产生频率可调的正弦信号。J 1a 、J 1b 、J 2a 、J 2b 为频率粗调,通过J 1 J 2 切换三组电容,改变频率倍率。R P1采用双联线性电位器50k ,便于频率细调,可获得所需要的输出频率。R P2 采用200k 的电位器,调整R P2可改变电路A f 大小,使得电路满足自激振荡条件,另外也可改变正弦波失真度,同时使正弦波趋于稳定。下图2为起振波形。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简易数字合成信号发生器 专业: 指导教师: 小组成员:

数字合成信号发生器设计、调试报告 一:设计目标陈述 设计一个简易数字信号发生器,使其能够产生正弦信号、方波信号、三角波信号、锯齿波信号,要求有滤波有放大,可以按键选择波形的模式及周期及频率,波形可以在示波器上 显示,此外可以加入数码管显示。 二、完成情况简述 成功完成了电路的基本焊接,程序完整,能够实现要求功能。能够通过程序控制实现正弦波的输出,但是有一定噪声;由于时间问题,我们没有设计数码管,也不能通过按键调节频率。 三、系统总体描述及系统框图 总体描述:以51单片机开发板为基础,将输出的数字信号接入D\A转换器进行D\A转换,然后接入到滤波器进行滤波,最后通过运算放大器得到最后的波形输出。 四:各模块说明 1、单片机电路80C51 程序下载于开发板上的单片机内进行程序的执行,为D\A转换提供了八位数字信号,同时为滤波器提供高频方波。通过开发板上的232串口,可以进行软件控制信号波形及频率切换。通过开发板连接液晶显示屏,显示波形和频率。 2、D/A电路TLC7528 将波形样值的编码转换成模拟值,完成单极性的波形输出。TLC7528是双路8位数字模拟转换器,本设计采用的是电压输出模式,示波器上显示波形。直接将单片机的P0口输出传给TLC7528并用A路直接输出结果,没有寄存。 3、滤波电路MAX7400 通过接收到的单片机发送来的高频方波信号(其频率为所要实现波频率的一百倍)D转换器输出的波形,对转换器输出波形进行滤波并得到平滑的输出信号。 4、放大电路TL072

TL072用以对滤波器输出的波进行十倍放大,采用双电源,并将放大结果送到示波器进行波形显示。 五:调试流程 1、利用proteus做各个模块和程序的单独仿真,修改电路和程序。 2、用完整的程序对完整电路进行仿真,调整程序结构等。 3、焊接电路,利用硬件仿真器进行仿真,并用示波器进行波形显示,调整电路的一些细节错误。 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遇到的软件方面的问题: 最开始,无法形成波形,然后用示波器查看滤波器的滤波,发现频率过低,于是检查程序发现,滤波器的频率设置方面的参数过大,延时程序的参数设置过大,频率输出过低,几次调整好参数后,在进行试验,波形终于产生了。 七:原理图和实物照片 波形照片:

实验1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使用(实验报告之实验数据表)

实验1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使用 【实验目的】 1. 了解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2. 学习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波形及正确设置参数的方法。 3. 学习用示波器观察测量信号波形的电压参数和时间参数。 4. 通过李萨如图形学习用示波器观察两个信号之间的关系。 【实验仪器】 1. 示波器DS5042型,1台。 2. 函数信号发生器DG1022型,1台。 3. 电缆线(BNC 型插头),2条。 【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利用示波器观测信号的电压和频率 (1)参照“实验1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使用(实验指导书)”相关内容,产生如图1-1所示的正余弦波形,显示在示波屏上。 图1-1 函数信号发生器生成的正、余弦信号的波形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上课时间 第 周 节

(2)用示波器对图1-1中所示的正余弦波形进行测量并填写下表 表1-1 正余弦信号的电压和时间参数的测量 电压参数(V)时间参数 峰峰值最大值最小值频率(Hz)周期(ms)正弦信号 3sin(200πt) 余弦信号 3cos(200πt) 2. 用示波器观测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余弦信号的李萨如图形 (1)参照“实验1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使用(实验指导书)”相关内容,产生如图1-2所示的正余弦波形的李萨如图形,调节并正确显示在示波屏上。 图1-2 正弦信号3sin(200πt)和余弦信号3cos(200πt)的李萨如图形 3. 观测相同幅值、相同频率、不同相位差条件下的两正弦信号的李萨如图形 (1)在函数信号发生器CH1通道产生的正弦信号3sin(200πt)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CH2通道产生正弦信号3sin(200πt+45o),观测并记录两正弦信号的李萨如图形于图1-3中。 (2)在函数信号发生器CH1通道产生的正弦信号3sin(200πt)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CH2通道产生正弦信号3sin(200πt+135o),观测并记录两正弦信号的李萨如图形于图1-3中。

波形发生电路实验报告

波形发生电路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由集成运放构成的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原理与设计方法。 2. 学习电压比较器的组成及电压传输特性的测试方法。 3. 掌握由集成运放构成的矩形波和三角波振荡电路的原理与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正弦波发生电路 (1)实验参考电路见图1。 (2)缓慢调节电位器R W,观察电路输出波形的变化,完成以下测试: ①R W为0Ω 时的u O的波形; ②调整R W使电路刚好起振,记录u O的幅值、频率及R W的阻值; ③调整R W使输出为不失真的正弦波且幅值最大,记录u O幅值、频率及R W的阻值; ④将两个二极管断开,观察R W从小到大变化时输出波形的变化情况。 2. 方波- 三角波发生电路 (1)实验参考电路见图2。 (2)测试滞回比较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 将图2 电路的第一级改造为滞回比较电路,在输入端输入合适的测试信号,用示波器X-Y模式观测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并记录阈值电压和u O1的幅值。

(3)测量图2电路u O1、u O2波形的幅值、周期及u O1波形的上升和下降时间。 3.矩形波- 锯齿波发生电路 修改电路图2,使之成为矩形波- 锯齿波发生电路。要求锯齿波的逆程(电压下降)时间大约是正程时间的20%,记录u O1、u O2的幅值、周期。 三、实验要求 1. 实验课上搭建硬件电路,记录各项测试数据。 2. 完成正弦波电路的实验后在面包板上保留其电路,并使其输出电压U o在1-3V范围内连续可调。 四、预习计算 1.正弦波振荡电路 起振条件为|A|略大于3,刚起振时幅值较小,认为二极管还未导通,即R4+R W R2 +1略大于3,即R W略大于10kΩ时刚好起振,随着R W的增大,振幅会增大,当R W过大时波形会出现失真。 振荡频率由RC串并联选频网络决定,f0=1 2πR1C1 ≈106.1Hz 2.方波- 三角波发生电路 滞回比较器的阈值电压±U T=±R2 R1 U Z=±2.9V,测试滞回比较电路时将R2与运放A2的输出端断开,改接输入信号(三角波为宜)。 方波(u O1)的幅值为U Z=5.8V,三角波(u O2)的幅值为U T=2.9V。 U T=?1 4 (?U Z) T ?U T U T=R2 1 U Z 解得:T=4R2R4C R1 =0.4ms,即u O1和u O2的周期为0.4ms。 3.矩形波- 锯齿波发生电路 只需让电容充放电回路的时间常数不一样即可。电路原理图如下: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终)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王晟尧学号:6102215054专业班级:通信152班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信号发生器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一信号发生器,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并进行仿真。 二、设计要求 基本性能指标:(1)频率范围100Hz~1kHz;(2)输出电压:方波U p-p≤24V,三角波U p-p=6V,正弦波U p-p>1V。 扩展性能指标:频率范围分段设置10Hz~100Hz, 100Hz~1kHz,1kHz~10kHz;波形特性方波t r<30u s(1kHz,最大输出时),三角波r△<2%,正弦波r~<5%。三、设计方案 信号发生器设计方案有多种,图1是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转换为正弦波的组成框图。 图1 信号发生器组成框图 主要原理是:由迟滞比较器和积分器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三角波在经过差分放大器变换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产生基本电路和差分放大器电路分别如图2和图4所示。 图2所示,是由滞回比较器和积分器首尾相接形成的正反馈闭环系统,则比较器A1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A2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这样即可构成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图2 方波和三角波产生电路 图3 比较器传输特性和波形 利用差分放大器的特点和传输特性,可以将频率较低的三角波变换为正弦波。其基本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为了使输出波形更接近正弦波,设计时需注意:差分放大器的传输特性曲线越对称、线性区越窄越好;三角波的幅值V 应接近晶 m 体管的截止电压值。 图4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

函数信号发生器与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书

函数信号发生器与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书 专业:班级:学号: 姓名: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1、学会数字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常用功能的设置、使用; 2、会从函数信号发生器胡频率计上读出信号频率; 3、在了解数字双踪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工作原理基础上,观察 并测量以下信号:(见下表)学会数字示波器的基本操作与 读书; 实验仪器 F40函数信号发生器、UTD2102CE数字示波器、探头。 实验原理 1、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

该仪器采用直接数字合成技术,可以输出函数信号、调频、调幅、FSK、PSK、猝发、频率扫描等信号,还具有测频、计数、任意波形发生器功能。 2、示波器显示波形原理 如果在示波器CH1或CH2端口加上正弦波,在示波器的X 偏转板加上示波器内部的锯齿波,当锯齿波电压的变化周期与 正弦波电压相等时,则显示完整的周期的正弦波形,若在示波 器CH1和YCH2同时加上正弦波,在示波器的X偏转板上加上 示波器的锯齿波,则在荧光屏上将的到两个正弦波。 实验内容 1、做好准备工作,连接实验仪器电路,设置好函数信号发生 器、示波器; (1)、把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函数输出”输出端与示波器的 X CH1信号输入端连接,两台仪器的接通220V交流电源。 (2)、启动函数信号发生器,开机后仪器不需要设置,短暂 时间后,即输出10K Hz的正弦波形。 (3)、需要信号源的其他信号,到时在进行相关的数据设定 (如正弦波2的波形、频率、点频输出、信号幅度)等。 2、用示波器观察上表中序号1的信号波形(10KHz);过程如下: (1)、打开示波器的电源开关,将数字存储示波器探头连接到CH1输入端,按下“AUTO”按键,示波器将自动设置垂直偏转系数、扫描时基以及触发方式;按下CH1按键。

方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方波发生器及其调制 一、实验内容 设计一方波信号发生器,采用ROM进行一个周期数据存储,并通过地址发生器产生方波信号。并通过控制端输入a对方波信号进行调幅和调频。ROM(4位地址16位数据) 二、实验原理 方波信号发生器是由地址发生器和方波数据存储器ROM两块构成,输入为时钟脉冲,输出为8位二进制。

1地址发生器的原理 地址发生器实质上就是计数器,ROM的地址是4位数据,相当于16位循环计数器。 2.只读存储器ROM的设计 (1)、VHDL编程的实现 ①基本原理:为每一个存储单元编写一个地址,只有地址指定的存储单元才能与公共的I/O 相连,然后进行存储数据的读写操作。 ②逻辑功能:地址信号的选择下,从指定存储单元中读取相应数据。 3.调幅与调频 通过输入信号a(3位数据),选择不同调制,如 a=000,2分频 a=001,4分频 a=010,8分频 a=011,16分频 a=100,2倍调幅 a=101,4倍调幅 a=110,8倍调幅 a=111,16倍调幅 分频原理:偶数分频,即分频系数N=2n(n=1,2,…),若输入的信号频率为f,那么分频器的输出信号的频率为f/2n(n=1,2,…)。 调幅原理:通过移位寄存器改变方波幅值(左移)。 三、设计方案 1. 基于VHDL编程的设计 在地址信号的选择下,从指定存储单元中读取相应数据,系统框图如下: FPGA 四、原理图 1、VHDL编程的实现

(1)、顶层原理图 (2)、地址发生器的VHDL语言的实现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entity addr_count is port ( clk1khz: in std_logic; qout: out integer range 0 to 15 ); end addr_count; architecture behave of addr_count is signal temp: integer range 0 to 15;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DOC)

信号发生器 F组 组长:*** 组员:***、*** 2013年8月12日星期一

1系统方案 (4) 1.1系统方案论证与选择 (4) 1.2方案描述 (4) 2理论分析与计算 (5) 3电路与程序设计 (6) 3.1电路的设计 (6) 3.1.1 ICL8038模块电路 (6) 3.1.2 放大电路 (6) 3.2程序的设计 (7) 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9) 4.1测试仪器与结果 (9) 4.2调试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9) 5 小结 (10)

本系统设计的是信号发生器,是以 ICL8038和 STC89C51为核心设计的数控及扫频函数信号发生器。ICL8038作为函数信号源结合外围电路产生占空比和频率可调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该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可调范围1~100kHz,波形稳定,无明显失真。单片机控制LCD12864液晶显示频率、频段和波形名称。 关键字:信号发生器ICL8038、 STC89C51、波形、LCD12864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1系统方案 1.1系统方案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由单片机内部产生波形,经DAC0832输出,然后再经过uA741放大信号后,最后经过CD4046和CD4518组成的锁相环放大频率输出波形,可是输出的波形频率太低,达不到设计要求。 方案二:采用单片机对信号发生器MAX038芯片进行程序控制的函数发生器,该发生器有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信号三种波形,输出信号频率在0.1Hz~100MHz 范围内。MAX038为核心构成硬件电路能自动地反馈控制输出频率,通过按键选择波形,调节频率,可是MAX038芯片价格太高,过于昂贵。 方案三:利用芯片ICL8038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三种波形,根据电阻和电容的不同可以调节波形的频率和占空比,产生的波形频率足够大,能达到设计要求,而且ICL8038价格比较便宜,设计起来成本较低。 综上所述,所以选择第三个方案来设计信号发生器。 1.2方案描述 本次设计方案是由ICL8038 芯片和外围电路产生三种波形,由公式: ,改变电阻和电容的大小可以改变波形的频率,有开关控制频段和波形并给单片机一个信号,由单片机识别并在LCD液晶屏上显示,电路的系统法案框图为下图1所示: 图1 总系统框图

实验一 信号源实验

实验一信号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及信源在整个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2、掌握信号源模块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对应液晶屏显示,观测DDS信源输出波形。 2、观测各路数字信源输出。 3、观测正弦点频信源输出。 4、模拟语音信源耳机接听话筒语音信号。 三、实验仪器 1、信号源模块一块 2、带话筒立体声耳机一副 3、20M双踪示波器一台 四、实验原理 信号源模块大致分为DDS信源、数字信源、正弦点频信源和模拟语音信源几部分。 1、DDS信源 DD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信源输出波形种类、频率、幅度及方波B占空比均可通过“DDS 信源按键”调节(具体的操作方法见“实验步骤”),并对应液晶屏显示波形信息。 正弦波输出频率范围为1Hz~200KHz,幅度范围为200mV~4V。 三角波输出频率范围为1Hz~20KHz,幅度范围为200mV~4V。 锯齿波输出频率范围为1Hz~20KHz,幅度范围为200mV~4V。 方波A输出频率范围为1Hz~50KHz,幅度范围为200mV~4V,占空比50%不变。 方波B输出频率范围为1Hz~20KHz,幅度范围为200mV~4V,占空比以5%步进可调。 输出波形如下图1-1所示。

正弦波:1Hz-200KHz 图1-1 DDS信源信号波形 2、数字信源 (1)数字时钟信号 24.576M:钟振输出时钟信号,频率为24.576MHz。 2048K:类似方波的时钟信号输出点,频率为2048 KHz。64K:方波时钟信号输出点,频率为64 KHz。 32K:方波时钟信号输出点,频率为32KHz。 8K:方波时钟信号输出点,频率为8KHz。 输出时钟如下图1-2所示。

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青海师范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函数信号发生器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李玉斌 学号:20131711306 同组人员:郭延森安福成涂秋雨 指导教师:易晓斌 课程设计时间:2015年12月

目录 1 设计任务、要求以及文献综述 2 原理综述和设计方案 2.1 系统设计思路 2.2设计方案及可行性 2.3 系统功能块的划分 2.4 总体工作过程 3 单元电路设计 3.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3.2 万用表的安装过程 4 结束语 1设计任务、要求 在现代电子学的各个领域,常常需要高精度且频率可方便调节的信号发生器。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的电路称为函数信号发生器,又名信号源或振荡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与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相比具有体积小、功耗少、价格低等优点, 最主要的是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波形较为灵活, 有三种波形(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可供选择,在生产实践,电路实验,设备检测和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该函数信号发生器可产生三种波形,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具有数字显示输出信号频率和电压幅值功能,其产生频率信号范围1HZ~100kHZ,输出信号幅值范围0~10V,信号产生电路由比较器,积分器,差动放大器构成,频率计部分由时基电路、计数显示电路等构成。幅值输出部分由峰值检测电路和芯片7107等构成。 技术要求: 1. 信号频率范围 1Hz~100kHz; 2. 输出波形应有: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3. 输出信号幅值范围0~10V; 4. 具有数字显示输出信号频率和电压幅值功能。

2原理叙述和设计方案 2.1 系统设计思路 函数信号发生器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函数发生器,其电路中使用的器件可以是分离器件(如低频信号函数发生器S101全部采用晶体管),也可以是集成器件(如单片集成电路函数信号发生器ICL8038)。产生方波、正弦波、三角波的方案也有多种,如先产生方波,再根据积分器转换为三角波,最后通过差分放大电路转换为正弦波。频率计部分由时基电路、计数显示电路等构成,整形好的三角波或正弦波脉冲输入该电路,与时基电路产生的闸门信号对比送入计数器,最后由数码管可显示被测脉冲的频率。产生的3种波经过一个可调幅电路,由于波形不断变化,不能直接测出其幅值,得通过峰值检测电路测出峰值(稳定的信号幅值保持不变),然后经过数字电压表(由AD转换芯片CC7107和数码管等组成),可以数字显示幅值。 2.2设计方案及可行性 方案一:采用传统的直接频率合成器。首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 方案二:采用单片机编程的方法来实现(如89C51单片机和D/A转换器,再滤波放大),通过编程的方法控制波形的频率和幅度,而且在硬件电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程序来实现频率变换。 方案三:是利用ICL8038芯片构成8038集成函数发生器,其振荡频率可通过外加直流电压进行调节。 经小组讨论,方案一比较需要的元件较多,方案二超出学习范围,方案三中的芯片仿真软件中不存在,而且内部结构复杂,不容易构造,综合评定,最后选择方案一。 2.3系统功能块的划分 该系统应主要包括直流稳压电源,信号产生电路,频率显示电路和电压幅值显示电路四大部分。 直流稳压电源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压,信号产生电路产生的信号,经过适当的整形,作为频率显示电路的输入,从而达到了数字显示频率的要求;产生的信号经过幅频显示部分(峰值检测电路和数模转换),便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llege 信 号 发 生 器 实 验 报 告

一、 产品分析及市场调查 信号发生器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动控制、遥测控制、测量仪器、仪表和计算机等技术领域。采用集成运放和分立元件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迟滞比较器电路产生方波信号,以及充分利用差分电路进行电路转换,从而设计出一个能变换出三角波、正弦波、方波的简易信号发生器。通过对电路分析,确定了元器件的参数,并利用protuse 软件仿真电路的理想输出结果,克服了设计低频信号发生器电路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使得设计的低频信号发生器结构简单,实现方便。该设计可产生低于10 Hz 的各波形输出,并已应用于实验操作。 信号发生器一般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电压波形的电路或者仪器。电路形式可以采用由运放及分离元件构成;也可以采用单片集成函数发生器。这里,采用分立元件设计出能够产生3种常用实验波形的信号发生器,并确定了各元件的参数,通过调整和模拟输出,该电路可产生频率低于10 Hz 的3种信号输出,具有原理简单、结构清晰、费用低廉的优点。该电路已经用于实际电路的实验操作。 原理框架图: 二、电源硬件电路图的设计 (1)单片机的选择 根据初步设计方案的分析,设计这样的一个简单的应用系统,可以选择带有EPROM 的单片机,应用程序直接存贮在片内,不用在外部扩展程序存储器,电路可以简化。ATMEL 公司生产的AT89C 系列单片机,AT89C 系列与C51系列的单片机相比有两大优势:第一,片内程序存储器采用闪存存储器,使程序的写入更加方便;第 “+”“-”键 单片机控制部分 DAC 输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