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当代文学考研名校历年真题

现当代文学考研名校历年真题

现当代文学考研名校历年真题
现当代文学考研名校历年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文学理论考试试题

一、解释各组中的术语并比较他们之间的异同。

1、情节和故事

2、文本和作品

3、圆形人物和典型人物

4、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

5、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

二、下面的话阐明了一种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请予以分析和评价。(10分)

歌德说:“在一个探索个别以求一般的诗人和一个在个别中显出一般的诗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一个产生出了比喻的文学,在这里个别只是作为一般的一个例证或者例子;另一个才是诗歌的真正本性,即是说,只表达个别而毫不想到,或者说提到一般。”

三、简答题:

1、关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中国古代有“感物说”,西方有“模仿说”。请辨析二者的异同。

2、为什么说“诗是被热烈的感情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闻一多语)?这句话概括了诗歌的哪些特点?

3、在文学文本中,语言有哪些审美功能?

四、论述题:【文艺学以外报考其他各专业考生必做】

1、小说的结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其各自有什么特点?请你举例分析两种。

2、举例分析文学创作活动种创作主体与生活对象之间的关系。

五、论述题:【报考文艺学专业各方向考生必做】

1、举例论述在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上,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的区别。

2、举例论述文学形象与造型艺术形象的区别,并分析造成二者不同的原因。

二、选择(每题1分,共3分)

l、“立象尽意”之说出自( )。

(1)《庄子》(2)《周易》(3)《论语》(4)《孟子》

2、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的基本观念属于( )。

(1)新批评派(2)结构主义(3)解构主义(4)存在主义

3、“种族”、“时代”、“环境”三因素论的系统提倡者是( )。

(1)歌德(2)左拉(3)丹纳(4)克罗齐

三、判断(无须改正,每题1分,共4分)

1.文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仅仅在于形式()

2、“风格即人”不应理解为文学风格是道德人格的直接反映。()

3、对作品的正确解读就是不带任何先入之见而直探作者本意。()

4、母题就是文学史上反复出现的主题思想。()

四、名词解释(4分)文学风格

1、游戏说

2、意境

3、悲剧

4、时代风格

专业二:文学理论批评

一、名词解释(任意选3)1、《论文字学》2、互文性3、后殖民主义4、深层心理学5、意境6、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纯诗”主张

二、简答1、文学上审美距离2、传统叙事理论与现代叙事理论的区别3、文学接受中的还原与异变4、“文学是人学”之我见5、从理论上解读“现代中国文学”概念6“京派”文学主张及其评介

三、论述1、抗战时期民族形式问题讨论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2、1980年代“寻根”理论主张及其评价

3、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批评的主要成就

4、“现代中国文学”进程中取得的理论成就。

一、名词术语解释(40)

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生活活动《歌德谈话录》文学概念的三种含义与相关的三种文学观念话语蕴藉(含蕴)艺术概括诗的基本特征《艺概》叙述视角接受心境二、论述(60)试说明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什么关系。

根据你对当代中国文学活动的认识,谈谈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时期文学的主导性、

层次性、多样性”。你认为在当代,大众传媒对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319 文学作品评论写作阅读下文,写一篇作品评论,题目自拟,书写清晰规范,不少于1000字。《深巷又闻卖米声》(陆文夫,《人民文学》99年第二期)

一、多项选择题(选出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计20分)

1、文学创造中的艺术概括是从()

A、一般出发

B、个别出发

C、以对特殊事物即有特征的事物的描述为途径

D、概念出发

2、文学对社会的反映是()

A、纯客观的反映B、原生态的摹写C、零度反映D、有选择有改造的反映

E、反映外部世界,也反映作家的精神

3、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从目的上看,它是()

A、功利性的B、无功利的C、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

D、直接是无功利的

E、间接是有功利的

F、无功利性是功利的手段

4、徐悲鸿绘画中的马是()

A、客观生活中的真实的马

B、生物学中的马

C、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马

D、象征人类精神的马

E、具有深刻寓意的马

F、具有审美价值的马

5、对待文学遗产的错误态度是()

A、全盘继承

B、全盘抛弃C.、批判的继承D、只能继承形式E、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6、文学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

A 、直接的B、间接的C、紧密的D、有距离的 E 、无关的

7、文学作为话语是()

A、社会性话语活动B、单纯的个人话语活动C、是社会的产物

D、审美意识形态E、是对现实的反映F、具有阶级性话语的性质

8、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关系是()

A、世界文学排斥民族文学

B、形成了世界性就取消了民族性

C、既有区别又相联系

D、世界文学的形成以民族文学的发展为基础

E、世界文学的形成促进各民族文学的发展

9、文学创作是()

A、私人化行为

B、社会活动

C、纯粹个人的事情

D、作家与社会的对话

10、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相比,()

A、生活真实更丰富、生动

B、艺术真实没有生活真实具体、典型和有感染力

C、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超越生活真实

D、艺术真实比现实更理想、更美、更有感染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

1、文学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2、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 )相生的形象系统。

3、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 )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4、灵感是一切创造性劳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周恩来用长期积累,()八个字对灵感产生过程作了科学的概括。

5、文学风格具有稳定性、独创性和( )特点。

6、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 )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7、根据“文学”的语义分析,文学至今仍具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即广义的文学、狭义的文学、()。

8、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所谓文学四要素,是指世界、作家、作品和()。

9、王国维将意境分为两种,即有我之境和()。

10、人们形容美好的音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或者说读完某部作品“余味无穷”等,讲的都是文学接受活动中的()效果。

三、概念题(每题5分,共计20分)

1、共鸣:

2、文学风格:

3、文学的认识属性

4、典型:

四、简答题 (每题5分,共计10分)

1、强调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的“表现说”与强调文学与世界联系的“摹仿说”有哪些区别?

2、文学抒情与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

五、辨析题(指出下列论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计10分)

1、文学创造与科学创造一样,都是一种理智的活动。

2、.文学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歌德说:“诗人究竟是为一般而找特殊,还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这中间有很大的区别”。并说,后一种途径“才特别适宜于诗的本质”结合这段论述谈谈你对艺术概括规律的认识。

2、你认为现实主义文学(现实型)与浪漫主义文学(理想型)有什么区别?试举例加以说明。(15分)

附:文学理论答案

一、1、(BC)2、(DE)3、(CDEF)4、(CDEF)5、(ABD)6、(BD)

7、(ACDE)8、(CDE)9、(BD)10、(C D)

二、1、审美2、实3、特征4、偶然得之5、多样性6、暗示

7、折中义文学8、读者9、无我之境10、延留

三、1、共鸣:指读者与作品产生的情感共震,也指不同读者之间所出现的共同的心理反映。

2、文学风格:文学风格就是作家的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

3、文学的认识属性:又称文学的认识价值。由于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对读者来说具有认识社会与生活的属性和价值。

4、典型: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示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文学形象及性格。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它往往通过个别去反映一般,从而揭示生活本质。

四、1、(1)、摹仿说认为文学是对世界的反映,注重对客观生活的再现,主张文学要客观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侧重于反映的客观性。(2.5分) (2)、表现说认为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注重作者主观情感的抒发以及主观感受的表达。侧重于主观性。(2.5分)

2、( 1 )、抒情偏于表现作家的主观情感,叙事偏于再现客观世界。(2)、抒情偏于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地表现情感,叙事偏于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2.5分)五、1、(1)、文学虽然充满了作家对生活的理性思考。但它却与科学不同,它充满了情感,文学是审美的(2)、文学创作过程中也充满了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但是它又与科学有所不同,它是艺术的。(2分)

2、( 1 )、虽说文学最终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但二者具有不平衡关系。( 2 )、有些艺术作品只能出现在生产力低下时期。( 3 ) 有时经济繁荣,艺术并不繁荣。

六、论述题1、歌德说:“诗人究竟是为一般而找特殊,还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这中间有很大的区别”。并说,后一种途径“才特别适宜于诗的本质”结合这段论述谈谈你对艺术概括规律的认识。(1)、艺术概括的主要规律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去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的一般本质。( 2 )、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形象虽说是个别的形象,但同生活中的个别形象有着本质不同,它具有典型意义,所以能提示生活的本质。( 3 )、只有通过个别形象反映一般,才能既生动,又能提示生活的本质。(3分) 举例、论证:(6分)。

2、(1)、现实主义重客观性再现,(写实)浪漫主义文学重主观性表现。(2分)(2)、现实主义重冷静的分析和观察,浪漫主义文学重热烈、澎湃的激情。(2分)(3)、现实主义重逼真的细节描写,浪漫主义重大胆奇特的想象和夸张。(2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

1、文学消费一方面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给人带来精神享受;另一方面,为获得这种享受,消费者又必须付出相应的货币,因而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二重性。

2、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具有主观性和()。

3、文艺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三个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分支,即文学史、文学理论和()。

4、文学的特殊对象是以()为中心的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整体。

5、情节是按照()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6、虚境与实境看似两个部分,但一到艺术表现时,功夫全要落实到对()的描写上。

7、意象作为诗歌艺术形象理论范畴的一个概念,意即情意,象指()。

8、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了()和()相结合的创作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文学创作方法的理论概括。

9、没有集中的(),就没有戏剧。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

A.文学思潮

B.文学史

C.文学作品

D.一切文学现象

2、叙述者的声音与人物的声音是()

A.同一的

B.矛盾的

C.无关的

D.有时是同一的有时是矛盾的

3、文学创作中,运用的主要思维方式是()

A. 抽象思维

B. 创造思维

C. 形象思维

D. 情感思维

4、象征型文学侧重在() A.寄寓某种意蕴 B.暗示 C.假定性文学 D.间接性表现

5、"集体无意识"的理论代表者是() A.海德格尔 B.苏珊·朗格 C.弗洛依德 D.荣格

6、关于文学创造主体有种种不同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主体即摹仿者

B.主体即集体人

C.主体即“象征者”

D.主体即特殊的艺术生产者

7、()是文学创造的唯一源泉。 A.思想感情 B.潜意识 C.社会生活 D.自然界

8、在文学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的“合力”,起着终极作用的是()

A 政治

B 宗教

C 哲学

D 经济

9、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的观点,文艺起源于()A 游戏 B 模仿 C 巫术 D劳动

10、提出“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典型化方法的作家是()

A. 曹雪芹

B. 鲁迅

C. 郭沫若

D. 茅盾

三、概念题:隐含的读者文学创作个性意境

四、辨析题(指出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艺术真实就是作家不带任何主观倾向的模写生活的原生态。

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杜甫、鲁迅都是过去的文学家,所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学已毫无意义。

五、判断正误

艺术概括是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机械的摹写。 ( )

艺术的真实是虚假的真,所以艺术可以任意虚构。( )

灵感是诗人受到神赐的真理而陷入的一种迷乱状态。( )

文学创造的客体虽说是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但同样可以反映生活丑。( )

文学是情感的,所以文学中没有理智认识因素。( )

文学艺术形象本身就蕴含着理性。( )

抒情作品的主要体裁是诗歌。( )

文学创作是.作家与社会的对话。()

文学对社会的反映是有选择有改造的反映()

10、文学是一种用理论的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

六、论述题1、举例阐述文学形象的主要特征2举例说明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主要区别附:答案:填空题: 1、精神消费 2、诗艺性 3、文学批评 4、人 5、因果 6、实境 7、物象 8、革命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 9、矛盾冲突

二、1、C/D 2、D 3、C 4、A 5、D 6、D 7、C 8、D 9、D 10、B

三、1、隐含的读者:相对于现实而言,指本文自身设定的能够把本文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2 、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3、创作个性: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形成并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是作家的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等形成的一种行为方式。

4、意境: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四、1、答:不正确。(1)科学注重对于客观规律的探寻,所以不带有主观性;(5分)(2)与科学真实相比艺术真实是一种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它注重对于生活的体验和感受。2、答:不正确(1)精神产品的审美价值是超越时空的。对于过去时代的文化遗产态度,要反对两种错误的观点。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5分)

(2)社会主义文学不能排斥优秀的文学遗产。上述作家的作品都是优秀的文学遗产,特别是鲁迅的作品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上述作品要取其精华,给予继承。五、46789对六、1、(1)、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假定与真实性的统一

(3)、个别与一般的统一(4)、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5)举例展开论证(7分)。

2、(1)、内蕴的真实,艺术真实不是对生活的自然主义的摹本,是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作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2)、假定的真实。作家必须对生活真实进行选择、提炼,通过想像和虚构予以重现、变形和再造。(3)举例展开论证(7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

1、造型艺术以线条色彩为符号,文学以()为符号。

2、当我们提到“文学”的时候,并不指阅读一首诗或一部小说,而是指包括文学创作、文学作品、( )文学批评在内的整体活动。

3、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括五个因素:说话人、受话人、本文、( )、语境。

4、我们总体上把文学本文分为三大层次,即文学的话语层面、文学的形象层面和文学的( )层面。

5、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有三种: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和( )。

6、文学既是意识形态的,又是( )的,这是文学的双重性质。

7、抒情作品可分为三个主要结构要素即声音、( )和情感。

8、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人物的行动,( )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9、由于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所以它的形象不是直观的,而是()的。

10、典型环境既包括反映特定社会现实总趋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是()

A被动地感知作品B 超越了作品的接受C在作品限制下的接受D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性活动

2、文学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的位置是()

A 物质实践活动

B 精神活动

C 物质实践活动与精神活动的统一

D 复杂的多层次系统活动

3、文学掌握世界的方式属于()

A 用理论的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

B 用宗教的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

C用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 D 用实践的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

4、在文学活动的四个基本要素中,()是文学活动的产生、形成、发展的客观基础。

A 世界

B 作者

C 读者

D 作品

5、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

A 康德

B 斯宾塞

C 谷鲁斯

D 弗雷泽

6、意境是()文学创造的一个概念。

A.中国古代

B.西方古代

C.中国现代

D.西方现代

7、早期的文艺是()三位一体的结合体

A 诗歌、戏剧、舞蹈

B 诗歌、绘画、舞蹈

C 诗歌、音乐、舞蹈

D 音乐、舞蹈、劳动

8、艺术灵感是()

A 作家苦思苦想的结果

B 偶然得之的天外来客

C 作家的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D 作家天才的发现

9、文学的“第一本文”与“第二本文”的关系是()

A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B.后者是对前者的再创造C.二者无关系 D.前者限定后者的生成

10、()是文学创造的唯一源泉。

A. 思想感情

B.潜意识

C.社会生活

D.自然界

三、概念题 1、抒情性作品 2、净化3、现实主义文学(现实型文学)4、话语蕴藉

四、辨析题 1、虽然文学是情感的,又是形象的,但是在文学中仍然有理性认识因素。

2、文学消费与一般的商品消费没有什么区别。

五、判断题

1、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学作品。()

2、在世界文学的形成过程中,民族文学将会渐渐消失。 ( )

3. 文学作为话语虽然是个人话语行为,但它仍离不开社会。 ( ) 4每一个作家一开始就具备了自己的独特文学格。 ( ) 5.神话、童话、科幻片是作家主观想象的产物。 ( )

6、文学应表现真善美,所以丑的生活不是文学所应反映的内容。 ( )

7、在文学接受过程中,读者的理解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的意义,往往不是一致的。( )

8、艺术的“假中见真”是有条件的,虚假的艺术形象必须符合客体事理的逻辑或主体情感的逻辑。 ( )

9、艺术概括是主体对客体的简炼、客观摹写。 ( )

10、现实主义文学在再现现实时严格遵循客观逻辑,反对主观倾向性。 ( )

六、论述题 1、试举例说明文学创造与科学、宗教活动的本质区别。

2、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主要特征。

附:答案一、1、语言2、文学接受3、沟通4、意蕴5、文学意象6、审美

7、画面8、制约(影响)9、想象10、具体环境

二)1、D2、B3、C4、A5、A6、A7、C8、C9、B10、C

三、1、抒情性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是一种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来主要表现作家内心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 2、净化: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达到的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

3、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4、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态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含着丰富的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四、1、正确(1)、文学虽然是情感的,审美的,但是却不等于排斥理性思维,文学实际上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因此充满了作家对生活的理性思考。没有理性认识,情感也会缺乏感染性。(2)、文学创作过程中也充满了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例如在构思、修改等方面。(4分)

2、错误(1)一般消费属于物质消费,而文学消费是二重消费:精神消费和物质消费 2一

般商品是等价交换,精神消费难以作定量评估3一般消费是价值损耗,精神消费具有增值性

五、1、√2、×3、√4、×5、×6、×7、√8、√9、×10、√

六、1、(1)文学与科学比较:科学立足于客体,它通过理性思维如实地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通过概念、范畴的活动,目的在于获取真理以満足人的理性需要。(2.5分)

文学则重在表现主体对于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以,是对世界的审美把握。(2.5分)

(2)文学与宗教比较:文学与其它艺术是人对世界的审美活动,它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的基础上,以审美情感去体验和发现美。(2.5分)

宗教建立在对世界颠倒的认识和虚幻的唯心主义。虚无的情感去祈求彼岸世界的幸福。

2、(1)、情景交融(展开阐述,且须举例说明) (2)、虚实相生,是说意境是由虚境与实境构成。 (3)、韵味无穷,所谓韵味是指意境中那种令人咀嚼不尽的美的效果。

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术语解释(20分)1、典型人物2、自然主义3、隐含读者4、诗无达诂

二、连线题(20分)

1、摹仿说席勒

2、缘情说马克思

3、寓教于乐白居易

4、童心说陆机

5、《二十四诗品》苏珊?朗格

6、《与元九书》贺拉斯

7、《沧浪诗话》李贽

8、《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严羽

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司空图

10、《情感与形式》亚里士多德

三、简答题1、文学语言层的美学功能2、通俗文学的审美特征

四、分析题1、刘勰:感物说(是以诗人感物……亦与心而徘徊。)

2、黑格尔:“内容非他也,即形式之转化为内容也;形式非他也,即内容之转化为形式也。”

五、论述题1、文学审美情性与以丑为表现对象是否矛盾,为什么?2、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湖南大学现当代方向的试题:文学理论

一简答:1.怎样理解话语蕴籍2.怎样理解作家是文学创作的主体3.什么是艺术概括?它有什么规律?4.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象征型文学的特征5.什么是期待视野?它有哪几个层次?

二、论述1.因为互联网等的冲击,有人认为传统文学将不复存在,你的观点?(大意)

2.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在互联网和电视电影冲击下,文学消费有什么新的特点?

三、作文(70)就作品:里尔克的《豹》写议论文。

1.艺术作品的创作阶段及每个阶段的中心任务?

2.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差别?

三论述艺术品的独特存在方式?

评论写作 1.节选自鲁迅的〈战士与苍蝇〉。就此发表你的评论。

1.马克思主义对文学总的理解是怎样的

2.以左拉为代表的欧洲十九世纪自然主义的主要文艺观点是什么

3.宋人严羽的兴趣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试论述文学与经济基础的“中介”

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文学理论

一,解释1,艺术发现2,期待视野3,《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4,神话原型批评二,简答1,中国“观物取象”说与古希腊“摹仿”说有何异同?

2,艺术构思过程中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3,象征型文学的特征。

4,风格与话语情境的关系。5,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三,论述题(文艺学专业做123,非文艺学专业做45)

1,列出你说知道的几种文学本文层次理论,指出你认为相对合理的方式,并作具体阐述和论证。2,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文学中形象与理性的关系。(12)

3,运用说学文学理论知识,从总结近20年来中国文论在传统与现代(或中国与西方)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入手,并谈谈你对当代发展中国文学理论的意见。(18)4,试描述俄国形式主义的基本理论,并作简要评论。(20)

5,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20)

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文学理论

一,解释1,隐含的读者2,审美意象3,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4,陌生化

二,简要论述1,文学价值学为什么必然成为文学理论的一种形态?

2,强调作者与作品之间关系的文学观念与强调文学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文学观念有哪些主要区别?3,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含哪些因素?

4,容格的“集体无意识”概念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有哪些根本性的区别?三,论述题(40)1,结合具体作品实例分析文学作品各本文层次的特点。

2,谈谈你对结构主义批评理论的认识。

一、简答1.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性的关系; 2.如何理解诗与画的区别与联系?

二、论述题1.何为“文学典型”?其人物魅力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评价当代通俗文学的广泛流行?高雅文学的发展空间在哪里?

三、评论写作:给的是苏珊.朗格的一段话,大意艺术家表现情感但不是政治家大发牢骚的情感也不是儿童大哭或大笑时的情感;艺术家把隐藏的或混沌的现实用可见形式表现出来。

南京师范大学文艺理论试题

一、解释文学、话语、叙述动作、移情、

二、问答1、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2、文学话语层面的特征3、关于文学起源有几种学说,试简述和评论三、论述1、论艺术真实2、选文分析

北师大96年试题文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1.艺术真实2.意境3.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4.话语含蕴5.叙述频率6情感把握二、简答1.马克思主义对文学总的理解是怎样的 2.以左拉为代表的欧洲十九世纪自然主义的主要文艺观点是什么 3.宋人严羽的兴趣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试论述文学与经济基础的“中介”

一、名词解释(任意选3)1、《论文字学》2、互文性3、后殖民主义4、深层心理学

5、意境

6、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纯诗”主张

二、简答(任意选3)1、文学上审美距离2、传统叙事理论与现代叙事理论的区别

3、文学接受中的还原与异变

4、“文学是人学”之我见

5、从理论上解读“现代中国文学”概念

6、“京派”文学主张及其评介

三、论述(任选2)1、抗战时期民族形式问题讨论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2、1980年代“寻根”理论主张及其评价

3、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批评的主要成就

4、“现代中国文学”进程中取得的理论成就

华南师大现当代2003年研究生试题文学理论

1.解释中国古代文论中“象”“意象”“意境”三个范畴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10分)

2.马克思曾称艺术创造为“真正自由的劳动”。请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学理理解。(12分)

3.举例说明文学作品的两种结构方式:客观时空结构与心理时空结构。(12分)

4.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与非艺术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了。那么,艺术与非艺术的界线是否依然存在?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划分界线?划分界线应注意什么问题?请结合实际论述。

5.请谈谈你对体裁特征与结构形态关系的看法。(10分)

6.为什么“意境的创造在诗歌中有特殊意义”?怎样创造意境?(20分)

第二部分:作品评论

在巴金《寒夜》沈从文《边城》王蒙《活动变人形》三部作品中自选一部,就其艺术与形式方面的特点写一短评。(千字左右,70分)

北师大中文文学类考题文学理论和外国文学

一、名词解释1、变形2、原始意象 3、含混

二、简答题1、简述期待视野的基本内容2、谈谈你对文学形象“合情合理”的理解

三、论述题1、试论文学创作中的“情感把握”

2、结合实际经验谈谈文学消费和意识形态消费的关系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学概论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关于文学艺术的起源,历史上提出过种种说法,其中主要的有游戏说、、、心灵表现说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2.审美意象的概括性主要表现在与。

3.文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是:语言的准确性;语言的性;语言的性。

4.在诗歌的分类中,若按语言格式分,可以分为格律诗和、按表达内容的方式来分,可以分为抒情诗和。

5.文学的民族特点,在内容上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民族特点,审美意识的民族内涵;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和、体裁和艺术手法等等。

6.文学鉴赏的一致性包括:的一致性,的一致性和阶级的一致性。

7.文学批评同文学创作、文学理论的关系十分密切:文学创作是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产生和存在的;文学批评是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之间的桥梁;文学理论是文学创作实践的。

二、单选题1.明确提出“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人是()。

A。黑格尔B。马克思C。别林斯基D。恩格斯

2.在“眼中之竹”一“胸中之竹”一“手中之竹”的过程里,“胸中之竹”即()。

A。艺术典型B。艺术形象C。艺术构思D。艺术传达3.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

A。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B。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无足轻重

C。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无能为力D。因形式选择内容,内容依附于形式4.将“典型”精辟地概括为“这个”的是()。

A。黑格尔B。别林斯基C。高尔基D。恩格斯5.在下列表述情节与结构的关系中,错误的一项是()。

A情节处于一定的结构之中B结构以情节力内容C情节大于结构D没有结构情节难以展开6.典型环境指的是()。

A。时代精神B。人物生活的自然环境C。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时代背景与人物周围的具体环境的统一

7.下述观点错误的一种是()。

A主题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和作家思想立场的影响B主题是通过其意象体系显示出来的C。主题即作家创作前的主观意图D。主题蕴涵于作品的审美意象之中8.灵感产生的过程,下述说法错误的一种是()。

A。神力凭附B。构思集中于特定的对象C。长期艰苦的思考D。偶然得之9.文学风格最明显地表现在()。

A。作品塑造的人物上B。情节处理、结构安排上

C。作者的语言方面D。题村处理、主题的开掘方面

10.文学批评的对象是()。

A。具体的文学作品B。以文学创作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

C。作家和作品的思想性D。不同的创作观点或错误的创作倾向

三、名词解释1.游戏说2.艺术真实3.典型化4.题材(狭义)5.文学流派

四、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文学不从属于政治,与政治无关。

2、审美思维和理论的科学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它们之间没有共同之处。

3、情节和结构都是文学作品的形式要素。

4、社会主义文学与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文学有根本的区别,因此谈不上有什么继承关系。

五、简答题1、简要说明艺术典型是优秀文学作品的标志。

2、简要分析自然主义的本质。

3、简述诗歌的特点。

六、论述题(共16分)怎样认识人民生活对我国当代文学创作的意义?

试题答案一、1.模仿说魔法说劳动2.集中突出3.鲜明生动4.自由诗叙事诗5.语言结构6.时代民族7.前提总结

二、1.D 2.C 3.A 4.B 5.C 6.D 7.C 8.A 9.C 10.B

三、1,游戏说游戏说是文学艺术起源的说法之一。它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游戏活动,是人们精力过剩的产物。这是一种唯心主义文艺观。

2.艺术真实就是作家艺术家在真切的人生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主观臆造,以虚幻的形式揭示出来的实际人生的真谛或本质。

3.典型化指的是使本来不典型的或不那么典型的人、事、物向着典型的方向发展、变化,即对来自生活的素材进行加工提炼,使之成为艺术典型。

4.题材(狭义)是指文学作品中用以构成审美意象、体现主题思想的具体生活材料,作品中所描绘的那一组有着内在联系的、相对完整的具体事物。

5.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里,思想倾向、艺术见解、创作风格相近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结合起来而形成的文学派别。

四、1.错误。虽然文学不从属于政治,但政治却对文学有重大影响。不仅对文学的发展,而且对文学的风貌乃至文学作品的内容甚至文学的样式、体裁都有极为深刻的影响。

2.错误。虽然审美思维和理论的科学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但它们之间却有共同之处。一是它们都是客观存在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而且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二是在认识过程中,它们都遵循认识运动的一般规律,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不断飞跃,并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

3.错误。结构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形式要素之一,不但叙亭性作品中的情节需要安排、结构,而且某些非情节性的因素,诸如抒情、议论,某些景物描写等等,也是作者在结构作品时必须充分考虑的,而情节则不同,它是叙事性作品中的内容要索,只有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才有,而在抒情性一类作品中一般是没有情节的。

4.错误。虽然社会主义文学与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文学有根本区别,但因为文学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连续性。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着正确与错误、进

步与反动的斗争,文学领域自然也不例儿;那些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生活条件下产生出来的具有民主性、革命性的文化内容,那些可以被人民群众接受的艺术形式,就应该而且必然为社会主义文学所继承。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对待文化遗产的基本态度。

五、1.①审美意象是文学的基本标志;②优秀文学作品应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和人生意蕴内涵的深刻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即审美意象要具有典型性,(4分)阐述。(2分)2.①将作家的倾向性与作品的真实性对立起来;②以细节和现象的描述取代生活实质的揭示;(2分)③否认想象在审美思维中的巨大作用;④贬低情节在文学中的意义。

3,①饱含着丰富的感情和想象;②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

③节奏鲜明、语言凝练、音调和谐、具有音乐性。

六、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是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学属于意识形态,它只能是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文学的对象是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都这样或那样地同一定的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无论是直接的社会生活描写,还是作家心灵世界中的情感、理想,总是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生活之中,同外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是某些取材于历史资料的名著改编等,也都离不开对现实生活的新体验、新认识、新感悟。

社会主义时代人民群众的生活给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新鲜、丰富、取之下尽、用之下竭的源泉。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有责任也有义务比过去时代的文艺展现更加广阔的世界,刻画出更多独具个性、意蕴深刻的典型来,发掘出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东西。

江西省自学考试2000年下半年考试课程试卷一、填空题

1、自从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文学是社会的经济基础上的一种_______________以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才得到科学的阐释。

2、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批出_______________是文学艺术的唯一的源泉。

3、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_______________》中要求文学“寓教于乐”。

4、第三人称叙述由于叙述者可以不受特定_______________的限制,因而给了作家的叙述以较充分的自由。

5、_______________把典型人物称为“熟识的陌生人”。

6、_______________认为,文学艺术是自由的,它是一种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的纯粹审美活动。席勒从这一论点出发,提出了艺术起源于_______________的著名观点。

7、如果说形象性是艺术的外在标志,那么_______________就是艺术的内在标志。

8、中国古代文论往往把文学作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意”、“道”四个层面。 9、形象的_______________性是语言艺术最显著的特点。10、“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三大类,即_______________作品、_______________作品、_______________作品。这种分类方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

11、文学作品语言的_______________性使得作品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因此它不是缺点而是作者艺术追求的一个方面。

12、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流派将语言的“_______________”视为文学的本质。

13、_______________是创作过程的核心部分。

14、_______________要求现实主义文学,“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5、_______________在《人间词话》中将“_______________”划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这两大类。

二、单选1、19世纪以前的西文文艺理论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种文学观念是( )

①再现论②表现论③能动反映论④典型论

2、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复制关系,而是( )

①摹仿再现关系②刺激反应关系③能动的反映关系④主观的表现关系

3、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首要条件是要有( )

①文学才能②生活积累③个人情感④表现技巧

4、所谓情景交融的艺术化境是指( )

①典型②典型环境③意境④意象

5、西方最早的风格类型论所着眼的角度是( )

①崇高②悲剧③修辞学④语言学

三、双选1、古希腊理论家亚里士多德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创作文艺作品必须按照( )( )

①因果律②可然律③必然律④三一律⑤自然律

2、文学批评是一种充分发挥批评家主观能动性的文学活动,而不是一种对文学现象消极被动的“机械反映”。因此,不能因强调文学批评的客观性、科学性,而排斥文学批评的( )( )

①思想性②主观性③倾向性④情感性⑤创造性

3、荣格分析心理学批评方法中的核心概念是( )( )

①精神分析②心理分析③种族记忆④集体无意识⑤个人无意识

4、“巫术说”的首倡者是( )( )

①泰纳②泰勒③斯宾塞④格罗斯⑤弗雷泽

5、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境”理论可谓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 )( )

①《诗经》②《尚书》③《周易》④《老子》⑤《庄子》

四、判断题

1、每一具体文学批评活动一般都要涉及各种文学现象,这是由文学批评的对象所决定的。( )

2、文学批评的实践告诉我们根本就不存在一种万古不变的标准供人们在文学批评中使用。( )

3、“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理论是马克思首先大力提倡的。( )

4、在各民族的文学发展史上,神话都是小说的源头。( )

5、所谓艺术积累实际就是指作家积累的丰厚的生活经验。( )

五、名解1、文学作品的表层结构2、典型环境3、“有我之境”4、创作个性5、现代主义

六、简答题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方法是历史的观点与美学的观点相结合,是融合了历史批评的美学批评? 2、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文学风格的特征有哪些?

4、为什么说把握意境需要的不是感知,而是感悟?

七、论述题1、结合文学创作实际谈谈作家的艺术修养和技巧对创作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2、结合文学发展和各民族文学相互影响的实例谈谈我们应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这段话的具体涵义。

北师大试题中文系文学理论

一、1文学四要素2话语蕴藉3灵感4艺术真实5剧本6现实型文学7点评

二、1文学的功利、非功利2作品与意图的冲突3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

4文学典型的特征性5文学消费对文学生产的制约6夸示性消费

三、(20分)结合具体事例谈文学接受中的共鸣

四、(24分)文学意境?文学意境的基本表现?对今天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前人对意象的几种见解?谈自己的认识?

五、(30分)新批评产生的原因?理论家及其实践主要理论?对今天的借鉴意义影响?

中南大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1.文学2.文学形象3.意境4.文学风格5.寓教于乐

二、填空1、我们把文学的性质界定为:文学是()的语符化显现。

2、文艺学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文学史、文学理论和()。

3、由于文学典型具有普遍意义和鲜明的个性,使人们既熟悉又陌生,因而别林斯基把典型人物称之为“()”。

4、艺术中的“化丑为美”要通过表现丑的事物来达到()的美。

5、狭义的文学形象是专指作品中的()。

6、文学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的功能是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和()。

7、文学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两种形式。

8、人们一般把艺术分为()、表演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四个大类。

9、语言艺术有三大主要特征,一是(),二是反映生活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三是表达思想的明确性和深刻性。

10、表演艺术是指()和舞蹈。

11 、文学的文本层次结构分为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

12、文学形式有四个要素,即语言、结构、体裁和()。

13、小说特征的“三要素”是指人物、()和环境。

14、叙述性作品的语言分为()和叙述人语言。

15、情节是人物性格的()。

三、判断题

1、西方古代叙事文学最发达,而中国古代则是抒情文学占主导地位。()

2、在文学理论中,再现论重客观,表现论重主观,而形式论则重技巧。()

3、从文学发展史看文学功能演变经历一个从精神审美功能向物质实用功能转变过程()

4、懂得审美的人,就一定会审丑。()

5、审美娱乐功能是实现文学其它功能的唯一途径。()

6、文学题材的大小同作品价值的高低不一定成正比。()7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8、文学是纯审美的,因而不应该承担教育的额外负担。()

9、抒情性作品重点是写人物,叙事性作主要是创造意境。()

10、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

四、简答题1、文学的审美功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2、“美丽地描绘一幅面孔”和“描绘一幅美丽的面孔”是不同的,联系实际谈谈它们为什么不同?

3、试结合具体作品分析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

五、分析论述题:1、《美学散步》中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夏昭炎教授在《意境》一书也说:“意境就是含深蕴于…言'内,留余味于象外,能唤起接受主体对于宇宙人生的无尽情思与体验,以至形而上的领悟的召唤结构。” 请你从下面两篇作品里(一首唐诗,一首元代小令)任选一首,分析其意境,并以此谈谈对上述两段话的理解。作品一: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作品二: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第一套试题答案一: 1.文学:是主体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即文学主体把自己在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获得的审美意识,经过语言符号化的艺术形式转换,凝聚于语言艺术作品之中,从而形成文学审美的价值载体。

2.文学形象:即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它是作家根据创作规律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真实、可感而又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图画或生活情境。

3.文学意境:是创作主体以内心营造的情景交融的意象为基础,能表征作者对宇宙人生万象的体验,又能唤起读者无限情思和丰富想象的艺术审美世界。

4.文学风格:就是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以倾向性为基调的比较稳定的创作个性,或者说,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中所显示出来的独特性。

5.寓教于乐:这是古罗马文论家贺拉斯提出的观点,其含义是指文学艺术的审美认识、审美教育等作用,必须通过审美娱乐作用才能实现。把教育、认识寓于娱乐和休息之中,让欣赏者在享受艺术快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得到启发。

二: 1.审美意识 2.文学批评 3.熟悉的陌生人 4.艺术目的 5.人物形象 6.审美娱乐功能 7.创造性想象 8.造型艺术9.形象的间接性 10.音乐 11.文学意蕴层面 12.表现手法 13.情节 14.人物语言 15.发展史

三:1.ü 2.ü 3.í 4.ü 5.ü 6.ü 7.ü 8.í 9.í 10.ü

四: 1.文学的审美功能主要有审美娱乐功能、审美认识功能和审美教育功能。这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交织渗透的辩证统一关系。其中,审美功能中包含有认识、教育和娱乐功能的成分,而认识、教育、娱乐功能只能通过审美的途径才能实现。第一,文学的所有功能都是审美性的;第二,文学功能的方式是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第三,审美娱乐功能本身既是文学的目的,又是实现文学目的的手段;第四,在具体作品中,文学的功能可能是有所侧重的,需要对具体作品作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2.前者强调创作者“美丽地”描述对象,重视主观能动性;后者只是客观地描绘面孔,更重视客观对象的真实性。前者更符合艺术创作规律,后者会走向艺术上的自然主义。3.(1)反映生活的真实性;(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3)思想倾向的隐蔽性;(4)艺术表现的写实性。需要结合某一作品进行具体分析。

五:( 1)阐明意境的含义:意境是创作主体以内心营造的情景交融的意象为基础,能表征作者对宇宙人生万象的体验,又能唤起读者无限情思和丰富想象的艺术审美世界。( 2)结合作品来说明意境包含了象内之象、象外之象和象外之味,并体现诗歌意境的三个特点:情与景合、意与境浑;境生象外、虚实相生;余味曲包、深文隐蔚。( 3)必须从文学审美的角度细致具体地分析出所分析的作品意境的美在何处,看其是如何通过一个个审美意象来酿造这种美的意境的,其艺术的感染力何在。

登上今天的黄鹤楼想起昔日的传说,岁月流逝,人去楼空;惟一还像昨天的,只有那悠悠的白云。世事茫茫,真令人有无限的感慨!诗人触景抒怀,一发不可收,一气呵成,气贯长虹。

刚刚抒发了对古人的感慨,又看到了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于是又勾起了一怀乡愁。这正是先放后收,完全合乎格律上「起、承、转、合」的要求,文势波澜起伏,而末句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又重回开篇的渺茫境界,全诗浑然一体,意境天成。

第二套试题:一、解释:1.文学风格2.现实主义3.艺术共鸣4.摹仿说5.文学流派二、判断题(正确的打“ ü ”,错误地打“ í ”)

1.在我国古代,叙事文学最为发达,而西方古代文学则是抒情文学最为发达。()2.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文艺创作过程中是相互矛盾的。()

3.直觉和灵感是艺术创造力的前提。()

4.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文学史上两种基本的创作原则。()

5.风格是作家成熟的标志。()

6.文学欣赏是一个作品得以发挥其审美作用的唯一途径。()

7.文学批评标准是对作家创作的束缚。()

8.经济基础是文学发展的最终社会原因。()

9.全球化时代文学已发展成为“世界文学”,因而“文学民族性”已成为一个过时的命题。()10.科技进步是新艺术的催生婆,也是旧艺术的掘墓者。()

三、简答题1.风格就是人2.文学的批判继承与革新创造3.文学艺术的起源4.文学批评的原则与方法

四、论述题1.以中外文学作品为例,分析说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联系与区别。2.请列举10部文学名著和它们的作者,并分析这些作品之所以能成为文学名著的原因。

第二套试题答案一2 .现实主义:是作家在一定世界观和文艺观的指导下,按照实际生活存在的样子,通过艺术概括和典型创造,真实具体地认识和反映生活,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创作原则。 3.共鸣:本是指物理学中的同声相应现象,借用到文学欣赏中是指读者在欣赏文艺作品时激起的强烈的情感反应和心理认同现象。一是指读者之间的共鸣,即不同读者欣赏同一部作品时产生的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和审美体验;二是指读者与作者间的共鸣,即读者阅读作品时受到作品艺术魅力的感染,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与作者产生了大致相同的艺术感受。 4.摹仿说: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有关文艺起源的理论。他认为艺术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摹仿。最早提出此说的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摹仿说包含了朴素的唯物论思想,但亚里士多德把摹仿归结为人的天性和本能,没有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阐明摹仿的动机。

5.文学流派:指在一定历史阶段,由一批创作倾向相同、艺术见解相近、文学风格相似的作家自觉不自觉地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文学派别。

二: 1.í 2.í 3.í 4.ü 5.ü6.ü 7.í 8.ü 9.í 10.í

三: 1.(1)“风格就是人”是法国理论家布封所言,曾受到马克思的肯定。(2)文学风格是作家的艺术个性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中所显示出来的独特性,作家的主观条件是决定文学风格的根本原因,作者的创作个性就是形成一种文学风格的决定性因素。如,个人气质为基础的个性心理、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以思想影响为基础的创作倾向和以艺术熏陶为基础的艺术修养等,都是文学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3)可以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来把握文学风格是如何形成的;也可以通过文学风格的分析来理解创作主体的艺术个性。(4)从文学实证中来分析“风格即人”、“文学即人学”、“文如其人”等说法的含义。

2.文学的批判继承与革新创造是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批判继承是有选择的学习前人文学经验的长处,革新创造是在文学史的基础上创造自己时代的新文学。批判继承与革新创造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继承是手段,革新是目的。批判继承是革新创造的前提和基础,革新创造是批判继承的目的和结果。二者构成文学发展的环环如扣、脉络相连、文气贯通、文心代变,否定之中有肯定,承传之中有扬弃,继承之中有革新,由此形成了人类文学发展的滔滔江河。

3.(1)在文学发展史上,有关文艺起源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主要有“摹仿说”、“游戏说”、“宗教巫术说”、“心灵表现说”、“多元说”等等。(2)文学艺术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主要内容的人类生存活动,理由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为文艺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文艺起源于原始人类的劳动生活直接相关,是适应人类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原始文艺的内容与形式受到当时劳动生产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3)原始文艺有两大特点:集体口头创作和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4)原始文艺之所以起源于以劳动生活为基础人类生存活动,是因为原始文艺能起到组织劳动、交流经验、娱乐休息、表达感情和祈望征服自然界等作用。

4.(1)文学批评的原则是指进行文学批评应该遵循的一般规范,主要有:从对象出发――实事求是原则;顾及全篇全人――整体性原则;从科学精神出发――贯彻“双百”方针。(2)文学批评的方法是评价、研究文学作品和各种文学现象的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和。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主要有:社会历史学批评方法、文艺美学方法、文艺心理学方法、语言学方法、比较文学方法、接受美学方法等等。

四: 1.(1)所谓现实主义,指的是作家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子,通过艺术概括和典型创造,以客观的叙述和冷静的分析来逼真地具体地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原则。所谓浪漫主义,是指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采用大胆的想象、夸张和变形等手法来塑造理想化的形象,通过直接抒发内心的激情来表达对理想世界热切追求的一种创作原则。(2)两种创作原则的联系: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都需要以生活为基础,都是人类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它们都应该遵

循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体现艺术的原创性,获得艺术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两者都能艺术地反映人类的生活现实与精神世界,都要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与理想信念;等等。(3)两者的区别:现实主义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如表现对象的现实性、作家态度的客观性等;注意细节描写的逼真性;塑造典型化的艺术形象;以及艺术表现的写实手法,如语言朴实、叙述冷静、结构严谨、描绘细腻等。浪漫主义则更强调表现主观、描写理想化的生活图景;注重抒发热烈奔放的激情;艺术形象的超越性;以及在艺术表现上的丰富想象、意境奇特、语言华丽,常常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

2.(1)正确列举10部中外文学名著的名称和作者;(2)有学者提出了鉴别文学名著的6条标准可供参考:第一,名著是读者最多的。它们不是一两年内最畅销的,而是经久不衰的,比如《飘》,莎士比亚的作品或《唐·吉珂德》。估计荷马的《伊里亚特》在3000年中至少有2500万个读者。因而一本好书不一定是它那个时代最走俏的,它需要时间来汇集最多的读者。第二,名著是通俗的,不是学儒式的。它们不是专业作家写给专业人员的专业书,不是给教授看的,而是写给大众的。第三,名著是不会因为时代替换而被遗忘的。它们永远不会随思想、原则、舆论的变迁而过时。第四,名著言近而旨远。它不会使你望而却步,你会一遍遍读但其内涵却不能穷尽。它们能以不同理解层次去读。明显的例子是《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和《奥德赛》,孩子们读它们也会感到娱乐,但却体会不到成人所发现的美和意义。第五,名著是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的。它们已对人类思想做出基本贡献,它们是具有影响力的。第六,名著论及人类生活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上有使人类认识和思维困惑不已的许多谜。伟大的思想家老老实实承认这些谜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巩固人的智慧而不被摧毁。(3)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说明。

第三套试题:一、名词解释1.文学流派2.寓教于乐3.创作原则4.审美意识5.文学风格二、填空1、文学是主体审美意识的。

2、文艺学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文学史、和文学批评。

3、由于文学典型具有普遍意义和鲜明个性,因而别林斯基把典型人物称之为”。

4、根据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差异,诗歌可以分为和抒情诗。

5、狭义的文学形象是专指作品中的。

6、文学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的功能是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和。

7、文学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两种形式。

8、人们一般把艺术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和语言艺术四个大类。

9、语言艺术有三大主要特征,一是形象的间接性,二是反映生活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三是。10、表演艺术是指和舞蹈。

三、单项选择

1.要界定文学的性质必须遵循的理论原则是()

A.这种界定应该把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区分开来;B.这种界定应该把文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区分开来;C.这种界定应该把文学与其他艺术区分开来;D.以上三项内容之和。2.寓教于乐是由()首先提出的。A. 亚里斯多德B.贺拉斯C.黑格尔D.歌德3.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说,是有关()的理论。

A.诗歌功能和作用;B.文学价值和意义;C.小说地位和使命,D.作品构成和技巧4.“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种现象说明()。

A.每个人都喜欢看《哈姆莱特》;B.艺术欣赏具有再创造性;

C.观众的欣赏趣味各有不同;D.艺术欣赏没有统一标准;

5.制约文学发展的最终社会动因是()。

A社会的经济基础B社会制度和政策C社会的文化状况D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因素。

四、简要说明以下命题的含义1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2 .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3 .散文创作要追求“形散而神不散”。

五、作品赏析:请你从文学欣赏的角度,仔细品味这首散文诗的艺术美感,写出你对它独到的审美感觉和艺术理解。美之歌〔黎巴嫩〕纪伯伦我是爱情的向导,是精神的美酒,是心灵的佳肴。我是一朵玫瑰,迎着晨曦,敞开心扉,于是少女把我摘下枝头,吻着我,把我戴上了她的胸口。我是幸福的家园,是快乐的源泉,是舒适的开端。我是姑娘樱唇上的嫣然一笑,小伙子见到我,霎时把疲劳和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而使自己的生活变成美好的梦想的舞台。我给诗人以灵感,我为画家指南,我是音乐家的教员。我是孩子回眸的笑眼,慈爱的母亲一见,不禁顶礼膜拜,赞美上帝,感谢苍天。我借夏娃的躯体,显现在亚当面前,并使它变得好似我的奴仆一般;我在所罗门王面前,幻化成佳丽使之倾心,从而使他成了贤哲和诗人。我向海伦莞尔一笑,于是特洛伊成了废墟一片;我给克娄巴特拉(古埃及女王)戴上王冠,于是尼罗河谷地变得处处是欢歌笑语,生机盎然。我是造化,人世沧桑

由我安排,我是上帝,生死存亡归我主宰。我温柔时,胜过紫罗兰的馥郁;我粗暴时,赛过

狂风骤雨。人们啊!我是真理。我是真理啊!你们要把这一点牢记在心里。

第三套试题答案一:3.创作原则:就是作家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认识生活、反映生活、

表达情志、塑造形象时所遵循的基本艺术书规范。

4.审美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在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所形成的

关于美与艺术的思想和观念。

二: 1.语符化显现 2.文学理论 3.熟悉陌生人 4.叙事诗 5.人物形象 6.审美娱乐功

能 7.创造性想象 8.综合艺术 9.表达思想的明确性和深刻性 10.音乐

三: 1.D 2.B 3.A 4.B 5.A 四:1.这句话是对的。第一、人物性格决定着情节的发展,情节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有力手

段;第二,情节影响着人物性格的发展。

2.这句西方名言说明,文学艺术欣赏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能动的再创造,是被动中的主

动、制约中的能动。由于观众的主体条件不同,他们对欣赏对象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不

过它们的任何理解都必须以作品原有的形象为最终依据。

3.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一大特征。“形散”是指散文形式上的运笔自由,不受拘束,挥洒

自如,摇曳多姿;“神不散”是指散文有贯穿全文的思想主旨,散而有序,散而有章。“形

散”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堆砌材料,而是将散取的各种题材和谐有序地以主旨为红线贯穿其

中。形散与神不散的对立统一,是散文结构形式上的独具特征。

五: 1、从个人对这篇散文的艺术感觉上,真切地写出其艺术美感来自何处,要求细腻、敏

感而发自肺腑,避免大话、空话。 2、分析其艺术特色,如酿造意境、生命感悟,以及

表现手法如拟人(以人拟物、以物拟人)、象征、比喻、想象、排比等。考察学生的艺术感

受力和语言表达力。

第四套试题:一、名解1.文学理论2.意境3.现实主义4.审美意识5.文学“四分法”

二、填空 1 、文学的文本层次结构分为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

2、文学史上最主要的创作原则是和浪漫主义。

3、小说特征的“三要素”是指、情节和环境。

4、叙述性作品的语言分为人物语言和

5、文艺起源于。

6、表现论文学观认为,文学是作家的

7、文学性质具有多样性和

8、文学作品的审美形态分为文学意象、和文学意境。

9、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文学样式是。

10、文学发展最根本的社会动因是。

三、判断题1、与西方相比,在中国,小说的产生比诗歌早得多。()

2、在文学理论中,再现论重主观,表现论重主观,而形式论则重技巧。()

3、从文学发展史看,文学功能的演变经历了一个从精神审美功能向物质实用功能的转变过

程。()4、懂得审美的人,就一定会审丑。()

5、审美娱乐功能是实现文学其它功能的唯一途径。()

6、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总是平衡的。()

7、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8、文学是纯审美的,因而不应该承担教育的额外负担。()

9、抒情性作品重点是写人物,叙事性作品主要是创造意境。()

10、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

四、简要说明以下命题的含义1. 典型人物是“熟悉的陌生人”。2.文学题材决定文学作品

的价值。3.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

五、作品赏析:请你从文学欣赏的角度,仔细品味这首散文诗的艺术美感,写出你

对它真切的审美感觉,并分析其艺术特色。花之歌〔黎巴嫩〕纪伯伦我是大自然的话

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

在绿茵中。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我

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清早,我同晨

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

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

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

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

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第四套试题答案:一: 1.文学理论:是从理论上系统阐明文学普遍规律的科学,它要阐明的是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及其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

4.审美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在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所形成的关于美与艺术的思想和观念。

5.四分法:是根据文学作品在形象塑造、体制结构、语言运用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把作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四类的一种分类法。

二: 1.文学意蕴层面 2.现实主义 3.人物 4.叙述人语言 5.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生存活动 6.心灵表现 7.复杂性 8.文学典型 9.口头文学(或诗歌) 10.经济基础

三: 1.í 2.í 3.í 4.ü 5.ü 6.í 7.ü 8.í 9.í 10.ü

四:1.这句话是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的,是正确的。他很好地揭示了文学典型的特征:典型人物是人们所“熟悉”的,因为他表达了一定的共性和普遍性,蕴含着对生活本质的揭示;典型人物又是“陌生”的,因为他身上所体现出的个性总是鲜明独特的、不可重复的,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典型人物的意义就在于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独特性与普遍性的的艺术统一。

2.这句话是错误的。文学题材是作家“写什么”的问题,一个作品写什么固然会对作品的价值产生一定影响,但对作品价值产生根本影响的则是“怎么写”,而不是“写什么”,“怎么写”比“写什么”更为重要。有价值的题材如果处理不好,缺乏艺术表现力,就不会是有价值的好作品。题材本身不能决定作品价值,怎样处理题材和表现题材才会从根本上决定一个作品的价值。

3.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其基本含义是指文学艺术作品对欣赏大众的影响作用。优秀的作品能提高欣赏者的艺术水平,满足他们的艺术需要,增强他们对作品的鉴赏力,使他们懂艺术、会欣赏美;而低劣的作品则可能败坏欣赏者的口味,降低欣赏者的艺术品位,污染欣赏者的精神世界。创作者应该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欣赏者应该选择优秀的作品来欣赏。五: 1.从个人对这篇散文的艺术感觉上,真切地写出其艺术美感来自何处,要求细腻、敏感而发自肺腑,避免大话、空话。2.分析其艺术特色,如酿造意境、生命感悟,以及表现手法如拟人(以人拟物、以物拟人)、象征、比喻、想象、排比等。考察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语言表达力。

第五套试题:一、名词解释1.文学典型2.文学理论3 现实主义4 文学流派5.文学批评三、简答题1.请结合小说《西游记》来阐明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2.题材的大小与文学作品价值的高低不一定成正比。3.以你熟悉的作品为例,阐明诗歌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1.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文学事业经历了“艺术复苏? 繁荣兴旺? 失去轰动效应? 日渐边缘化”的历史演变过程。请你联系实际(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等各种现象)描述一下这个过程,并从文学理论的视角谈谈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2.费尔巴哈认为,艺术家不能做自然的主子,只能做自然的奴隶;歌德说,艺术家既是自

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达·芬奇说,艺术家不能做自然的孙子,只能做自然的儿子;郭沫若说,艺术家既不能做自然的儿子,也不能做自然的孙子,而应该做自然的老子。请你评价上述各家的观点,并阐明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五、分析与应用题(20分)有美国学者提出了鉴别文学名著的6条标准:第一,名著是读者最多的。它们不是一两年内最畅销的,而是经久不衰的,比如《飘》,莎士比亚的作品或《唐·吉珂德》。估计荷马的《伊里亚特》在3000年中至少有2500万个读者。因而一本好书不一定是它那个时代最走俏的,它需要时间来汇集最多的读者。第二,名著是通俗的,不是学儒式的。它们不是专业作家写给专业人员的专业书,不是给教授看的,而是写给大众的。第三,名著是不会因为时代替换而被遗忘的。它们永远不会随思想、原则、舆论的变迁而过时。第四,名著言近而旨远。它不会使你望而却步,你会一遍遍读但其内涵却不能穷尽。它们能以不同理解层次去读。明显的例子是《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和《奥德赛》,孩子们读它们也会感到娱乐,但却体会不到成人所发现的美和意义。第五,名著是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的。它们已对人类思想做出基本贡献,它们是具有影响力的。第六,名著论及人类生活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上有使人类认识和思维困惑不已的许多谜。伟大的思想家老老实实承认这些谜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巩固人的智慧而不被摧毁。

(请你依据以上标准列举20部中外文学名著的书名和它们的作者,并重点分析一两部名著说明它们被称之为“文学名著”的主要原因和理由。)

第五套试题答案一:1.文学典型:是指优秀的文学作品创造的、具有独特的性格而又包含了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内容的人物形象。

5.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三: 1.其含义是:浪漫主义是指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采用大胆的想象、夸张和变形等手

法来塑造理想化的形象,通过直接抒发内心激情来表达对理想世界热切追求的一种创作原则。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1)强调抒发主观,表现理想;(2)艺术形象塑造的理想化;(3)在艺术表现上,多采用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语言瑰丽,色彩斑斓。

2.该命题是正确的。大题材可能写出伟大的作品,也可能大而空;小题材的作品可能价值不大,但也可能成为传世之作,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契珂夫的《一个小官员之死》。作品价值的高低主要不在于题材的大小,关键在于作者怎么写,在于作者能否深入发掘其价值,在于作者是否具有独到的眼光和卓越的艺术创造力。

3.(1)强烈的抒情性;(2)高度的概括性;(3)丰富的想象性;(4)独特的音乐性。四: 1.(1)描述新时期我国文学发展轨迹要看其是否具体细致,看学生对当代文学的了解情况。( 2 )谈原因要谈艺术原因和社会原因,社会原因是外在动因,艺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艺术原因是文艺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决定的。社会原因与艺术原因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新时期文学事业的变化轨迹。( 3 )看学生对当代文学和当代社会两方面的了解及其相互影响的深层原因的分析是否到位,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1)逐一阐明各家观点的含义。这里的“自然”是指客观的社会生活。( 2)核心观点:文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但文艺作品又不是对生活的简单照搬,而是要对生活进行能动的创造和艺术超越,主观因素在艺术创造中起决定作用。( 3)费尔巴哈强调艺术只能服从现实;歌德的观点最辩证、最准确;达·芬奇强调艺术模仿生活,而不能模仿艺术;郭沫若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更重视主观能动性。五:( 1)完整列举出20部文学名著的书名及作者(10分)。( 2 )举例分析某一部或两部文学名著之所以能成为名著的原因和理由,说明它们之所以能成为文学名著是因为下列原因(不限于这些原因,可以发挥,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即可)第一,名著读者多,经久不衰;第二,名著是通俗的,是写给大众的;第三,名著不会因为时代发展而被遗忘,具有某种永恒的价值;第四,名著言近而旨远,其内涵难以穷尽;第五,名著是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的,对社会和人生具有积极的影响力( 10 分)。

五、分析杜牧七言绝句《泊秦淮》的意境。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要点:第一句写暮烟凉月笼罩着寒水荒沙,一片凄凉。第二句的视点变化,由远景切换为近景,镜头对准淮河边一家酒店。后两句画面再次切换,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正在唱《玉树后庭花》的歌女,由此引发出诗人对“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深沉感慨。《玉树后庭花》是陈朝灭亡前夕陈后主制作的歌曲,被后世称为亡国之音。那个歌女唱的也许真是《玉树后庭花》,也许只是一般的流行歌曲。但由于诗人心中有一幅陈后主荒淫亡国的图像,而且蜻蜓点水一样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叠合点。此情与歌女唱歌的此景一碰,立即爆发出灵感的火花,诗人眼前就展现出一个新天地。他表面上是指责卖唱的歌女不顾国势的日益危机,还在唱这种靡靡之音,实际上是指责晚唐士大夫毫无心肝,在国家风雨飘摇的时刻,还这么醉生梦死地享乐。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本科2004《文学理论专题》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1.文学理论属于。

2.对于文学理论研究的方法来讲,最为重要的是方法。

3.在如何认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上,中国古代有“”、“”和“诗缘情”,在西方则有“”。

4.艺术形象在本质上只能是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相互制约。

5.的声音节奏是传达情绪的最直接有力的媒介。

6.传达审美信息的修辞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必须遵循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即务求传达方式的,能够“道人所不道,到人所不到。”

7.写实环境是比较接近现实生活的环境;假托环境是比较接近现实生活的

环境;虚幻环境完全是一种的环境。

8.文学体裁的二分法把所有的文体划分为和。

9.文学创作的实施阶段包括、、三个步骤。10.现实主义文学作为创作和文学流派始于16至17世纪,形成于18世纪法国前夕。11.是拉丁美洲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12.共鸣的一般层次是,最高层次是。

二、名词解释 1.文学形象2.意象3.文学文本的主题4.文学风格5.召唤结构

三、简答题 1.艺术真实的三要素是什么?2.如何理解故事与情节的区别和联系?3.形象思维的特征。4.文学发展中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运动为何能够成为文学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

四、思考分析题 1.歌德曾说: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人世间的材料来进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旨,并且为这较高的意旨

服务。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是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试分析在这一论述中歌德阐述了文学、生活与创作主体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2.继承与革新在文学的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具有什么作用?

一. 1.文艺学 2.哲学3.“感物说”“诗言志”“摹仿说”4.主客观

5.抑扬起伏6.新颖独特7.确指虚指超现实8.韵文散文9.艺术触发

艺术构思艺术传达10.资产阶级革命11.魔幻现实主义12.感动忘我

二、1.文学形象既是一种传达审美意识的特殊符号,又是审美意识得以显现的一种表现形态。凡是能够把主体从现实生活中所获得的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与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为文学形象。

2.意象:它首先是一个语言事实,指为表现思想感情而创造的文学形象,“意”是主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最基本的因素,“象”因“意”而生,为“意”的显现提供感性形态。3.文学文本的主题:与艺术形象交融在一起的,饱和着作家审美情趣的一种意蕴,亦即为艺术形象所包含的审美意识。

4.文学风格:是在一系列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中显现出来的作家的精神个体性。是一个涵义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作家风格、作品风格、流派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文体风格等,主要指作品风格。

5.召唤结构:由不确定性、和空白构成的、能召唤读者参与的文学文本的结构机制。

三、1.艺术真实构成的三个要素是指:文学从根本上保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作主体具有人生体验和真挚的情感态度;以及文学的虚构和想象要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2.故事与情节密切相关,但有区别:故事是作为经过选择的、有因果关系的、顺时发展的一组生活事件,为叙述提供了材料;而情节作为对故事的“叙述”,作为通过“叙述”呈现出来的故事,则必须对故事本事进行艺术的加工和重构,使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展现为一个具有审美意味的序列。一方面,情节要叙述故事本事,否则就不能构成故事。另一方面,情节并不是故事所包括的全部事件的讲述和“如实”呈现,而必须有所突出、有所强调,亦有所舍弃和忽略。

3.形象思维的特征:一是与感性思维接触并使二者合而为一;其二形象思维属于辐射性的创造思维,从已知的的表象、意象中朝着各种方向、各种可能扩散、假设、想象,以重构最优新形象;其三,形象思维的最终结果是要得到一个新的能够把作家所观察积累到的所有事物、人物的本质特征都概括进去的新的形象;其四,形象思维过程中也有分析和判断,但是这种分析判断是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是对感性材料的分析和判断,是为了进一步完善、丰富作家头脑中的审美意象。

4.文学的审美性要求文学必须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因为只有富于审美意义的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才能使文学实现它的审美价值。但文学又常常陷入内容与形式的矛盾对立中:一方面文学的内容遵循着审美要求,不断地向人生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寻找、发现和补捉新的审美对象,从而形成了文学内容的开放性和易变性,文学内容的变化始终是文学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另一方面,文学的审美属性所企求的完美形式,却只能在内容相对稳定或静止的范围内,经过创作实践的反复探索和精调细刻才能形成,这又体现了文学形式变化的稳定性和封闭性。与文学内容的多变与活跃相比,文学形式的生成与完善又是文学活动中发展得最为缓慢的因素,形成了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运动。

四、1.歌德阐述了这样的观点:文学并不是客观对象如实投影于人的大脑的产物,而是在主体的积极参与下才得以形成的一种包含了主体成分在内并受主体的情感、意志所支配的意识现象。主体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生经验、文化修养、政治信仰、审美理想、艺术趣味,以及在此基础上生成的气质、性格、习惯、爱好,甚至心境和情绪,共同构成了主体接受信息的“心理场”,外部信息只有通过主体内部结构的同化,才能形成反映。

2.历史继承性是文学得以存在、延续的一个基本前提,起着稳定机制的作用,它使文学在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和渗透下,在经济基础不断发展变化从而要求文学更新演变的过程中,仍然保持了文学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另一方面文学必须根植于现实生活,表现人与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满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形成的新的审美需求,文学的发展不能没有革新。文学只有依赖革新,不断发挥创新机制的功能,才能永远保持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保持新鲜活泼的生命力。从现象上看,继承与革新似乎势不两立,但它们的关系是否定之否定的辨证关系。文学是在稳定机制和创新机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张力之间发展演变的,是一部继承与革新的矛盾运动史。继承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革新也不是全部抛弃。革新以继承为基础,继承以革新为目的。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本科2004《文学理论专题》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题1.以本体论方法为中心是指立足于的研究,主要研究文学

的,研究在众多的社会现象、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形态当中文学之所以存在的根据是什么。

2.文学的价值取向的内在规定是。

3.“形象大于思想”的发生,既和作家创作的有联系,又和读者的相关。4.文学文本的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

5.文学语言的音韵、旋律不是与内容无涉的纯形式的东西,它还必须适应的需要。6.以表现人物内在心理过程为主的文本,多为非冲突情节,或称。

7.三分法源于古希腊,把各种文学划分为、、。8.介于悲剧与喜剧之间,是一种更接近于日常生活的戏剧形式。

9.艺术构思的中心任务是。

10.作家的主体因素是形成的主观条件。

11.荒诞派戏剧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代表作有贝克特的、尤奈斯库的。12.召唤结构是当代德国美学家提出的。

二、名词解释1.文学2.语境3.随笔4.文学思潮5.文学鉴赏

三、简答题 1.文学活动中的言意矛盾的具体表现?2.简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3.创作主体和创作客体的有机统一的具体表现。4.文学接受与文学创作的互动关系。

四、思考分析题 1.王蒙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我认为自己写作的时候,不但要求助于自己的头脑,而且要求助于自己的心灵,求助于自己的皮肤、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每一根末梢神经,例写到冬天,写到寒冷……而不去动员你的皮肤去感受这记忆中的或假设中的冷,如果你的皮肤不起鸡皮疙瘩,如果你的毛孔不收缩,如果你的脊背上不冒凉气,你能写好这个冷吗?(王蒙的一席话说明了在文学创作中必须重视什么?其重要意义是什么?) 2.经济基础对文学发展的有哪些影响,为什么会出现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的现象?模拟试题二答案:一.1.文学本体存在内在的质的2.审美3.主观动机想象联想4.语言层现象层意蕴层5.表情达意6.心理性情节7.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8.正剧9.孕育艺术形象10.创作个性11.《等待戈多》《秃头歌女》12.伊瑟尔

二.1.文学是作家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来表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样式。2.语境包括语言上下文和情景上下文。语言上下文指语言本身的环境,亦即言辞环境,包括词语、句子、段落及篇章等内部诸关系;情景上下文又称言辞上下文,指语言社会环境。3.随笔是一种将笔触指向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对历史的顿悟、对文化的理解和阐释的文体,是一种具有思想评论特点和文学品性的边缘性体裁。

4.文学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运动或时代变革的推动下,一些政治思想相近、创作主张和审美追求的作家共同形成的带有广泛社会倾向性的文学运动或文学潮流。

5.文学鉴赏是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对文学作品所进行的带有创造性的感知、想象、体验、理解和评价活动。

三.1.文学活动中的言意矛盾的大体有三种形态:第一种是“意”的丰富多样和“言”的符号传达之间存在着差异、距离或不对等的矛盾;第二种表现为某些生成于个体体验的审美感受、对人生意蕴的领悟,本身具有不可言说或言说不尽的特点;第三种矛盾发生在感受、运思的过程种,其表现为先于个人存在的语言可能会影响人的感觉与思维,从而限制了个体感受和思想的形成。

2.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人与环境都必须通过对方而得到确立:一方面,环境创造人,人是环境的产物;另一方面,人作为社会生活的积极的、有意识的主体,在接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同时,又总是通过自己的的各种社会实践对社会环境进行着能动的改造,同时,人自身也在能动地改造客观环境的过程中得到改造、丰富和提高。在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作家的着眼点是人,环境的描写主要是为展示人物性格、命运或心态提供一个特定的历史空间和具体的活动场所。作家通过艺术形象所要表现的是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体验,人物与环境的描写不过是作家传达审美意识的方式和手段而已,这是文学作品的内涵之所在。

3.创作主体和创作客体的有机统一的具体表现在这两个方面:第一,主体的审美心理和客体的审美特征的融合。第二,主体的审美追求同所创造的审美形象的融合。

4.文学接受与文学创作的互动关系是指:文学创作决定着文学接受;文学接受也制约着文学创作。文学创作决定着文学接受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学创作为文学接受生产出消费的对象;第二,文学创作为文学接受生产出消费的方式;第三,文学创作为文学接受生产出消费的动力,即在消费者身上引起需要。文学接受制约着文学创作表现在:第一,作家精神劳动的产品,只有在文学接受中才真正成为文学作品。第二,文学接受对文学创作有推动作用。读者的需要不仅是文学创作能够存在的重要前提,也是文学创作不断发展的强劲动力。四.1.文学的审美性不仅仅规定了文学要有自己的对象,同时还规定了文学活动必须以“对象化”的方式进行。对象化是文学活动过程的审美性的体现,是指主体以体验的方式感受生活,将世界作为人的对象性的生存来把握,从而使外在于自己的生活对象成为主体感觉经验

中的对象。王蒙的一席话说明了在文学创作中必须重视“对象化”。其意义是:主体只有生活在自己所描写的对象世界里,以情感体验的方式去占有材料,才能孕育和创作作品。文学所表现的是个体的精神特征,是个体的人生经验和思想感情,主体必须有自己对生活对象的独特感受、独特理解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这是成为艺术家的先决条件。

2.一般来说经济基础对文学本身的影响则往往是间接发生的,但带有根本制约性的特点。根本制约性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是指文学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基础的变更,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中隐含着解释各种社会现象的最终根据。其二经济基础对文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决定着文学发展的宏观趋势、整体面貌和基本属性。

对于文学的根本性制约主要表现:第一,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文学的时代面貌。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的性质与特点的形成,最终都要受这个时代的经济基础的制约。物质生产方式也会对文学形式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社会生活的改变丰富和扩充了文学的内容,而新内容的表现必然促使与之相适应的新形式的产生,于是出现了文学体裁、结构方式和艺术语言等方面的创新。第二,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会直接影响文化的普及、提高与繁荣。经济基础决定着文学的发展演变。经济基础的变更影响着文学的发展变化,并不是亦步亦趋、如影随形,而是或早或迟、参差不齐。因为包括文学在内的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系统的变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除了要受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外,同时还要受其他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某些时候,文学的发展与物质生产的发展变化并不同步。具体说主要有这两种情况:第一种,在某个时代产生了一种艺术方式,而后虽然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提高了,经济发展了,这种艺术样式反而衰微了甚至消亡了,而对于后人而言,这种艺术样式也因此成为不可企及、划时代的典范。这是文学艺术和物质生产在纵向发展上的不平衡关系。第二种不平衡是从横向比较而言,指处于同一时代的各国之间,某些物质生产水平较低的国家,取得了比物质生产水平高的国家更高的艺术成就。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文学理论专题》模拟试题(三)

一、填空题1.文学的性质与特征,可以用“文学是”来概括。2.中国古代强调艺术真实的最高境界是。西方的艺术真实论的实质是

3.语言先于个体存在对文学活动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和对文学活动的制约上。4.典型形象的永久魅力,就在于以审美的形态显示了人生和人性的。

5.“文本”的概念意在强调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本身的相对、、。6.文学语言的节奏大致可分为形式和形式。

7.在叙事性文本的现象层中,必然居于整个形象体系的中心。

8.杂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和的结合上。

9.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即阶段。

10.文学思潮的出现是文学走向的标志。

11.意识流小说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代表作家有、、伍尔芙和。12.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影响大众,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能力,便是文学的。

二、名词解释 1.意境2.文学文本3.小说的叙事观点4.形象思维5.内形式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文学是“人学”?2.何谓语境,多义性的生成与语境有什么关系?3.艺术构思的主要环节有哪些?4.根据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批评的参考尺度有哪些?

四、思考分析题 1.金圣叹言:“文章最妙,是目注此处,却不便写,却去远远处发来,逶逦写到将至时,便且住,却重去远远处更端再发来,再逶逦又写到将至时,便又且住。如是更端数番,……更不复写出目注处,使人自于文外瞥然亲见。”贺铸词“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歌德语:“在一个探索个别以求一般的诗人和一个在个别中显出一般的诗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一个产生出了比喻的文学,在这里个别只是作为一般的一个例证或者例子;另一个才是诗歌的真正本性,即是说,只表达个别而毫不想到,或者提到一般。”(结合以上阐述文学形象的特征?)

2.文学的社会功能有哪些?为什么说文学的审美功能居于主导地位?

模拟试题三:一.1.语言的艺术2.“神似”本质真实论3.结构话语4.社会价值5.独立性本源性可被再创造性6.强化自然7.人物8.政论性文学性9.艺术积累10.自觉11.普鲁斯特乔伊斯福克纳 12.社会功能

二.1.意境又称为境界,或简称“境”,是意象中一种富于形而上意味的类型,也是中国文学理论中关于抒情写意类的文学形象的最高范畴。

2.文学文本是文学存在的形式形态,以书面语言或口头话语的形式将作家的审美意识物化为语言实体,从而使其成为一个可以被他人感知的对象。

3.小说的叙事观点又称视点,或视角、观察点、叙述角、聚焦型,是和小说的叙述者关系极为密切的一个重要的写作技巧。

4.形象思维又称艺术思维,指创作过程中物理的对象和心理的对象始终以审美的具象化的形式存在于创作主体的头脑中,作家在对其进行选择、加工、虚拟、假设、延伸、发展的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观念渗透其中,构思出生动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5.文学的内形式即构成内容整体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它体现了一件艺术品的内部结构,其本身就是具体内容的显现方式。

三.1.文学是“人学”是针对文学的特点来说,其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就文学的审美性而言,即文学对生活的反映具有超越生活现象,表现人的价值,追寻人生意蕴的特点。其二是就文学以人为对象来说的。它揭示了文学对人的表现和思考具有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点,从而展示了唯有文学才能表现的生活经验和人的世界。

2.语境包括语言上下文和情景上下文。语言上下文指语言本身的环境,亦即言辞环境,包括词语、句子、段落及篇章等内部诸关系;情景上下文又称言辞上下文,指的是语言社会环境。从接受主体来看,文学文本中缺失的、没有在字面上出现的深层含义的生成,离不开读者的细心品位和深入开掘。这一缺失实际上是文学语言中的艺术间空,它为读者留下了再创造的思维空间。而读者理解力和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便可生成语言的深层含义。而深层含往往是含蓄的不确定的、甚至是不同含义并存的,因而提供了多种理解的可能,产生了多义性。

3.艺术构思是文学创作中最重要的阶段。艺术构思的主体部分是作家的头脑,客体部分是作家通过静观默察得来的、已经烂熟于心的生活材料。就一般情形而言,它包括主题意蕴的提炼、艺术形象的孕育、结构的安排和艺术形式的探寻等一系列环节。

4.文学批评的参考尺度主要有以下几点:语言的表现力;形象的生动性;文体的完善性;构思的新颖性;情感的真挚性;意蕴的深广性。

四.1.金圣叹之言道出了文学形象的间接性特征。文学形象只能通过想象间接地存在,为了追求言外之意,充分发挥形象间接性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想象的自由、再创造的空间,这也正是这些特点让文学有了独特的魅力和无穷的意味。

心象性是文学形象的又一特征,指人们在接受文学形象时的心理活动其实是一种和语言密切相关的表象。贺铸词巧用季节风物,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写出了闲愁心绪的琐碎、弥漫、无绪和轻虚。那些原本说不清摸不着的心绪感受也因此有了鲜明生动甚至恰如其分的形象。文学形象的特征之三是概括性。歌德也就是说,文学形象的创造始终是从感受、体验和理解具体对象开始的,最终依然落实在具体的感性对象上。文学形象的概括性并不体现在舍弃自身向某种抽象概念转化,而是通过选择、加工、改造等艺术虚构的手段,充分地突出了对象的个性特征,以此显现蕴涵在个别形态和特殊内容中的共性因素和普遍意义。

2.文学的社会功能主要有:(1)认识功能。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文化与心理,扩展人们的自然和人文知识,丰富人们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2)教育功能。文学作品可以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净化人们的灵魂,陶冶人们的性情。(3)娱乐功能。文学作品可以调节人的生活,使人消除紧张,放松身心,忘却劳累,得到愉快和休息。(4)补偿功能。文学作品可以让读者神游于广阔无垠、五光十色、精彩纷呈的艺术世界,帮助读者实现实际生活众难以实现的欲望和追求,从精神上获得一种替代性的满足。(5)审美功能。文学作品可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将人带入自由的审美境界。使人获得情感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享受,进而推动人的个性和才能朝着自由而全面的方向发展。文学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是人的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因此,从根本上说,文学的基本功能就是审美。

审美功能居于主导的地位,这是说审美是各种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和中介,是读者把握艺术形象及审美内涵的唯一通道,是作家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转化为读者的精神财富的必经之路。是审美功能文学各种功能有机统一的中心和粘合剂。各项功能都必须统一于审美,都要以审美为归宿。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文学理论专题》模拟试题(四)

1.文学是一种而不是反映形态的社会意识。

2.检验文学是否真实,须从文学和生活的特殊关系出发,其标准是。

3.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形象其实包括着两个虽有联系、却不尽一致的涵义:形象既被视为的产物,又被视为的符号。

4.和是意象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

5.语言层可分为和语义两个层面。

6.文学语言的多种含义大致可分为和。

7.多主题多见于一些大型的文本。

8.小说是最典型的叙事作品,传统小说将、、视为不可缺的三要素。

9.罗吉·福勒指出“堪称优雅的自我主义的艺术。”

10.创作主体有着相应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表现为和。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9、【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10、【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领。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11、【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是中国民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配套题库-现代哲学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四编现代哲学 一、名词解释 1.大同书[清华大学2014研;中山大学2013研] 答:《大同书》是近代改良派领袖康有为的著作。他在书阐发理想的社会与政治纲领。书中倡导托古改制,借公羊学创“大同”学说,主张维新变法,由“小康”而进“大同”。他认为只有在政治、经济、生活富足的“大同”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本性。“大同”理想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向西方探寻真理的积极成果,超过了洪秀全的农业空想社会主义,但康有为的“大同”理想也只是一种空想,最终没有实现。 2.“全变”[武汉大学2014研] 答:“全变”是康有为根据《周易》的“变易”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而提出的概念。他的“天道尚变”的宇宙发展观认为天、地、人都处于变化之中,没有事物是永恒不变的。他的辩证法思想冲击了传统观念,突破了“器可变,道不可变”的局限性,为进行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全面变法的内容包括:①变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②变事,发展近代工商业;③变政,推行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④变法,变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康有为的“全变”思想主张中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超过了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突破了早期改良思想家的局限,富有积极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3.以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研] 答:“以太”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设想的一种物质,泛指晴天或上层大气,是物质构成的一种元素。谭嗣同以“以太”为“仁”,为万物之本原;康有为以“以太”为不忍

人之心;章炳麟认“以太”为“原子”;孙中山则以之为“太极”,为宇宙生成之初的物质? 二、简答题 1.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南开大学2015研] 答:“知难行易”说是中国近代革命家、思想家孙中山的认识论关于知行关系的学说。 (1)提出背景 通过总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孙中山深感“知易行难”的传统旧说,不但不能激励人们的进取精神,反而助长畏难苟安的心理。“不知固不欲行,而知之又不敢行,则天下事无可为者矣。”他认为这是中国近代积弱衰败、革命事业不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破除这种传统观念,鼓舞人们“无所畏而乐于行”,孙中山提出了“知难行易”说。 (2)具体内容 ①孙中山对知、行范畴作了新的理解。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那里,知、行范畴往往局限于对道德的体认和践履。 a.“知”是指运用科学或哲学的理性思维方法所形成的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指科学知识和革命理论; b.“行”是指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社会生活和革命斗争。这就突破了中国古代知行观的狭隘性,而具有近代认识论的特点。 ②孙中山将人类知行关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a.为不知而行之时期,这一时期以实践作为认识的起点; b.为行而后知之时期,这一时期通过实践而获得知识; c.为知而后行之时期,这一时期是科学昌明时代以“真知特识”指导实践。

清华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真题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清华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真题 中哲题目: 一、名词解释(7*10) 1.三生万物。 2.复性说。 3.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4.黄宗羲。 5.缘起性空。 6.还有一道明代以后的题。 7. 太久远了,不好意思,欢迎补充。 二、论述(2*10) 1.易经。 2.中庸的“诚”的论述。 三、标注标点。 四、论述题(1*40)

程朱陆王的格物致知说。 西哲(5*30)。 一、柏拉图的知识论。 二、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三、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之间观点的异同(大致这个意思吧)。 四、休谟的因果论貌似(总之是休谟)。 五、康德的道德论。

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精彩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

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 中国哲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一》 1 在殷周之际,周公等人的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有什么意义? 变化:1、继承了商人崇拜上帝至上神的天命观念,他同样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但周公的天命观和商人是有区别的;2、他把商人上帝和宗祖神结合的一神论到分离的三神论;3、以祖配天到以德配天德转变,重神到所谓重道忠于民而信于神,改造了商人诸事占卜的天命论; 4、天与天命中神的观念淡了,认为惟德是辅; 5、由天不可信的思想演化成对天的怨恨等。 意义:1、用德政巩固了奴隶主贵族对奴隶和平民的专政;2、在伦理方面维系了建筑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世袭制,保持了周奴隶主贵族内部的团结,3、体现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的萌芽。 2 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现代意义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1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2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讲的是“仁”和“礼”的关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同时“忠”与“恕”近“仁”,宋儒以“尽己”诠释“忠”,以“推己”诠释“恕”。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孔子之“仁”的不同层次—圣人,成人或贤人,君子。“情”为“仁”之本。“爱人”要从本家做起。“仁”所体现的首先是伦理亲情。可见,从根本上说“仁”是维护宗法制的。“仁”既然是以“情”为本,那么,在修养上能否达到“仁”的境界,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意义: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

复旦中哲考题总结(考研考博历年试题按哲学史顺序)

?先秦儒家到法家: 注:F为复旦,Y为考研试题,B为考博试题,05,10……为考试年份,后面是分值●中国哲学的特征。(FB05,20’) ●道器(FY10,5’) ●《论语》中关于正名的一段。 ●正名是什么?分析孔子正名思想的意义和价值。(FB10,10’) ●孔子的仁与礼(FB12,20’)孔子“仁”的特点是?它与“礼”的关系如何?(10FY,20’) 试评述孔子关于仁与礼关系的思想。(FY02,15’)孔子关于仁与礼的思想。(FY08,15’) ●《国语·郑语》,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 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翻译) ●孟子的良心(FB12,5’) ●万物皆备于我(FY05,10’)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 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16)之悦我口。”(原著题FB09,10) ●解释孟子的“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10F Y,8’) ●仁政(10分)(09FY) ●谈谈民贵君轻的思想来源及其哲学意义(FY07,15’) ●“孟子曰:“牛山①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②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 日夜之所息③,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④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⑤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⑥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⑦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⑧,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⑨,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⑩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

名校考研中哲试题汇总

名校考研中国哲学史试题汇总分析 【名解1】 √白马非马(人大9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南开00);浩然之气(武大00);绝地天通(厦大99);否极泰来(厦大99);温故知新(厦大99); 道法自然(厦大99、南开01、浙大99/00);虚壹而静(厦大99、人大9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武大00);三表(人大97、复旦99、浙大98);效验(人大99);无为(人大00);中庸(吉大00);有无(复旦97);离坚白(吉大00);道统论(复旦97);抱法处势(南开00);五德始终(复旦97);化性起伪(复旦97、浙大98);天人相分(复旦99);仁(北师大01);不忍人之心(北师大01);和而不同(北师大0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厦大01);涤除玄览(厦大01);克己复礼为仁(厦大01);尽心知性知天(浙大98);参验(浙大98);制天命而用之(浙大98);兼爱(浙大99);天人合一(浙大00);有待无待(人大01);名实(浙大01);三玄(浙大01) 【简答1】 √评述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人大97) 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思想(人大98) 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复旦99) √简述孟子的仁政学说(人大00) 《易经》的性质及其三大原则(厦大99) 试分析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人大99) √简论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人大99) √《孙子兵法》中的哲理思维(南开01) 《齐物论》的逻辑思路(南开01) √墨子的兼爱思想(厦大01) 《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什么特色(浙大00) √庄子的是非观(浙大01) 【论述1】 试述阴阳五行思想及其相互关系(厦大99) 战国“百家争鸣”述论(复旦97) 庄子道论述评(吉大00) 评述荀子的虚壹而静论(武大00) 试述孔子哲学思想的合理因素及其现代意义(浙大00) 【名解2】 葛洪(复旦97);业报轮回(人大98);相竞以器(人大99);《论六家要旨》(复旦97);独化(人大98);二谛(吉大00);贵无(吉大00);止观(复旦97);实相(复旦97);不真空(人大97);性三品(吉大00)天人交相胜还相用(南开00);言尽意论(南开00/01);形质神用(南开00);人副天数(人大00);唯识无境(人大00);《坛经》(北师大01);《封建论》(北师大01);天不变道亦不变(厦大01);一物两体(厦大01、浙大01);阿赖耶(人大01);天人感应(浙大99);六相圆融(浙大01);自生而必体有(人大01)【简答2】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南开00) 简述王充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人大98) 简论玄学的以无为本思想(人大是97) 董仲舒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南开00) 魏晋时期关于名教和自然的关系主要有哪些理论(复旦99)

北京大学西方哲学专业考研真题汇总(00-09年)

哲 人 超 级 版 主 2# 发表于 2010-3-11 09:02 | 只看该作者 北京大学2008西方哲学考研试题(中哲与现代哲学、西方哲学史)北京大学2008西方哲学考研试题(中哲与现代哲学、西方哲学史) 中国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道法自然形神相即一物两体至良知气者理之依 二、论述题: 简述朱熹的理一分殊 三、名词解释: 力比多生活辩证法三阶段信仰意志命题函项译不准原理 四、论述题: 1.比较证实主义和证伪主义的异同 2.维特根斯坦如何批评“私人语言” 3.分析萨特的两段话:人的绝对自由和存在先于本质 西方哲学史 一、名词解释: 1.水是万物的本原 2.知道自己无知 3.认识就是灵魂的回忆 4.斯多亚学派 5.有知识的无知 6.自因(斯宾诺莎) 7.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 8.单子 9.先验 10.自我设定非我 二、论述题: 1.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 2.如何理解笛卡尔的“清楚、明白”的标准 3.休谟对因果性和必然性联系的看法 4.康德关于统觉的学说

TOP 哲人 超级版主 3# 发表于 2010-3-11 09:03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北大西方哲学试题 现代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三个世界 绵延 逻辑原子主义 信仰意志 范畴错误 自在与自为 能指与所指 作为公平的正义 二、分析论述 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大概说的是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的用法。 三、论述题 为什么对海德格尔而言,现象学的中心问题不是认识论,而是存在论。 西方哲学史 一、名词解释 永恒的活火 智者 四因 流溢说 本体论证明(安瑟尔谟) 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 真观念 观念的关系和事实 物自体 绝对精神

名校操作系统历年考研试题(含解答)

名校操作系统考研试题与解答 10.1北京大学1997年考研操作系统试题 (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进程状态 2.快表 3.目录项 4.系统调用 5.设备驱动程序 6.微内核 (二)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1.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则在等待队列中进程的个数最多为________个。 2.在操作系统中,不可中断执行的操作称为_________。 3.如果系统中的所有作业是同时到达的,则使作业平均周转时间最短的作业调度是_________。 4.如果信号量的当前值为-4,则表示系统中在该信号量上有________个等待进程。 5.在有m个进程的系统中出现死锁时,死锁进程的个数k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 6.不让死锁发生的策略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死锁避免属于_________。 7.在操作系统中,一种用空间换取时间的资源转换技术是_________。 8.为实现CPU与外部设备的并行工作,系统引入了__________硬件机制。 9.中断优先级是由硬件规定的,若要调整中断的响应次序可通过_________。 10.若使当前运行的进程总是优先级最高的进程,应选择________进程调度算法。 (三)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消息缓冲通信技术是一种高级通信机制,由Hansen首先提出。 (1)试述高级通信机制与低级通信机制P、V原语操作的主要区别。 (2)请给出消息缓冲机制(有界缓冲)的基本原理。 (3)消息缓冲通信机制(有界缓冲)中提供发送原语Send(receiver,a),调用参数a表示发送消息的内存区首地址,试设计相应的数据结构,并用P、V原语操作实现Send原语。 2.在虚拟段式存储系统中,引入了段的动态链接。 (1)试说明为什么引入段的动态链接。 (2)请给出动态链接的一种实现方法。 (四)(共10分) 在实现文件系统时,为加快文件目录的检索速度,可利用"文件控制块分解法"。假设目录文件存放在磁盘上,每个盘块为512字节。文件控制块占64字节,其中文件名占8字节。通常将文件控制块分解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占10字节(包括文件名和文件内部号),第二部分占56字节(包括文件内部号和文件其他描述信息)。 (1)假设某一目录文件共有254个文件控制块,试分别给出采用分解法前和分解法后,查找该目录文件的某一个文件控制块的平均访问磁盘次数。 (2)一般地,若目录文件分解前占用n个盘块,分解后改用m个盘块存放文件名和文件内部号部分,请给出访问磁盘次数减少的条件。 (五)(共10分〉 设系统中有三种类型的资源(A、B、C)和五个进程(P1、P2、P3、P4、P5),A资源的数量为17,B 资源的数量为5,C资源的数量为20。在T0时刻系统状态如表1和表2所示。系统采用银行家算法实施死锁避免策略。 ①T0时刻是否为安全状态? 若是,请给出安全序列。 ②在T0时刻若进程P2请求资源(0,3,4),是否能实施资源分配? 为什么? ③在②的基础上,若进程P4请求资源(2,0,1),是否能实施资源分配? 为什么?

北大西哲考研真题汇总之现代西方哲学

北大西哲考研真题汇总之现代西方哲学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缺,06, 1998 现代西方哲学 1、简述罗素逻辑原子论的基本观点 2、嘉达默尔关于“解释学”的观点 3、试析海德格尔的真理观 4、福科关于“认识型”的结构主义学说 5、尼采关于“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及其意义 1999 现代西方哲学六选五 1、阐述胡塞尔关于“意向性”的学说 2、分析海德格尔关于Dasein(此在)的思想 3、克尔凯郭尔所讲的“人生道路三阶段” 4、柏格森的时间思想 5、关于罗素“模状词”理论及后人对它的批评 6、维特根斯坦关于“私人语言”的主要思路 2000年现代西方哲学部分 一、孔德的“思想发展三阶段论”及其问题。 二、分析维特根斯坦关于“逻辑形式”的学说。 三、试析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四、罗蒂对于“基础主义”的批判。 五、萨特关于“意识”的学说。 六、分析柏格森关于“绵延”的思想 2001年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外国哲学方向) 名词解释 1、实证主义 2、唯意志主义 3、詹姆士讲的纯粹经验 4、摹状词 5、加谬的“荒谬” 6、柏格森的两种时间 问题论述 7选4, 20分 1、穆勒关于个人和权利的关系的观点 2、尼采《悲剧的诞生》的基本思路与叔本华思想的关系 3、试析传统逻辑与数理逻辑所包含的不同方法论倾向 4、詹姆士的意识流学说与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的关系 5、试析海德格尔的时间观;以及它与康德的时间观的关系 6、简述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论题与自由的关系 7、试论梅洛庞蒂的知觉观

北京大学中哲真题

北京大学中哲真题(94年到07年) 94 中哲(中西同题) 名解 绝四、三表、四德、四几、玄同、奇正相生、人副天数、形神相即、凡象皆气、宙轮于宇 问答1、比较王弼、郭象、森肇(看不清楚了)2、比较罗钦顺、王挺相、王夫之、颜元的人性论 96 中哲 名解六府三事、天爵、四法界、德性之知、俱分进化 问答(五选三)1、荀子对礼义和人性的看法2、王弼对自然名教的看法3、慧能“本性是佛”说4、王夫之能所关系的论述5、严复的认识论 标点(略) 1999 现代西方哲学六选五1、阐述胡塞尔关于“意向性”的学说2、分析海德格尔关于Dasein(此在)的思想3、克尔凯郭尔所讲的“人生道路三阶段” 4、柏格森的时间思想5、关于罗素“模状词”理论及后人对它的批评6、维特根斯坦关于“私人语言”的主要思路1999 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方向) 名词解释5分 1、四根说 2、波菲利问题 3、单子 4、先验幻想 简答8分 1、德性就是知识(苏格拉底) 2、除了哲学真理以外还需要

神学真理(托马斯)3、观念的次序就是事物的次序(斯宾诺砂)4、应该把真正的实体理解为主体(黑格尔) 论述24分 1、洛克是如何说明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的关系的?贝克来在此问题上有什么不同见解? 2、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说明了“理念论”的哪些观点?1998 现代西方哲学(西方哲学) 1、简述罗素逻辑原子论的基本观点 2、嘉达默尔关于“解释学”的观点 3、试析海德格尔的真理观 4、福科关于“认识型”的结构主义学说 5、尼采关于“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及其意义1998 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方向) 填空 1、费希特的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2、——最早提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3、单子的预定和谐是——(国名)哲学家——提出的命题 4、培根提出的四假象是—— 5、——(哲学家)在——(著作)提出主奴意识6——(哲学家)认为知识即是美德7、芝诺否定运动的四个论证是—— 8、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9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简要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5分 1、巴门尼德的存在 2、原子和虚空 3、四因说 4、流溢说 5、唯实论 6、我思故我在 7、物是观念的集合 8、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分析题4选3 15分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718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代码:718 考试科目名称:政治学原理 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试题纸上做答无效。 一、请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0分,共50分) 1.柏拉图 2.西塞罗 3.马基雅维利 4.孟德斯鸠 5.托克维尔 二、简述下列各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2.政党与一般政治团体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试述政治文化的类型划分 2.试述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关系 参考答案 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代码:718 考试科目名称:政治学原理 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试题纸上做答无效。 一、请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0分,共50分) 1.柏拉图 答: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有: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主要代表作是《理想国》。主要政治思想有: ①国家的理念。他认为政治哲学是对国家理念的认识和把握,合乎正义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 ②哲学家治国思想。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柏拉图把哲学家执政理解为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权力的结合,他把这种哲学家视为城邦的“拯救者”。

③政体思想。柏拉图把政体区分为贤人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五种政体类型。他对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的批评最为激烈,认为平民政体必然演变成僭主政体。 2.西塞罗 答:西塞罗是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法学家和哲学家。他深远地影响了欧洲的哲学和政治学说。他信奉斯多葛派的学说,他的理论贡献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希腊政治哲学特别是斯多葛派的政治学哲学介绍到罗马;另一方面是对罗马共和制度从理论上予以总结。其主要代表作《论国家》和《论法律》。主要政治思想有: ①国家观念。他认为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国家属于人民,国家为人民所有。西塞罗在国家观念中还特别强调法律的作用,认为法律繁荣纽带是国家的实质。 ②法律思想。他认为自然法先于成文法或国家颁布的法律而存在,它是正义的根源,是人类法律的基础。自然法是正确的规则或最高的理性,它具有高于一切人类立法的权威,判断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是衡量人类立法和人类行为的准绳。 3.马基雅维利 答: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在中世纪后期的政治思想家中,他是第一个明显地摆脱了神学和伦理学的束缚,为政治学和法学开辟了走向独立学科的道路。他的主要代表作是《君主论》。主要政治思想有: ①国家观。他主张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力为目的,主张国家至上,将国家权力作为法的基础。 ②共和思想和君主专制思想。他主张拥护君主制度,实际上是要借助王权的形式,实现

中哲西哲考研复习做笔记的黄金规则

中哲和西哲复习做笔记的黄金规则 有一些人买了我的哲学笔记,买了的,好好按照笔记上面背诵就可以了,笔记有10万字还多,可以保证你考场上发挥,考场上不是思考的地方,没有那个时间,大家只有写字的时间,把你们背过的资料,全部写上去就可以了,可以保证字数和质量,考研需要的名词解释和重点和非重点,都准备的差不多,至于没有买笔记的,我今天就专门给大家讲讲做笔记的重点和方法。 因为名校哲学考研,考了这么多年,老师们出题也出累了,一般不会出我们复习的重点,可是有时候又会出重点,比如朱熹、王阳明、陆九渊等,一般不怎么考,但是有时候还是会考,当然我们准备这些大哲学家,一般都还可以,还有一些就是比较冷的了,我看了很多名校考题,发现有些学校很变态,出些很变态的题目,因为实在没的出了,拿名词解释举例山大12年考题,性三品说,很多初学者以为是董仲舒的,其实不光是董仲舒讲过这个观点,还有韩愈也有这个观点,所以这十分不是好拿的,必须答完这两个人的,才会给分;不以是非为是非,这个名解也不算是主流的重点啊,我交流了很多12年的考生,他们多半是跨考,根本不知道这个知识点,这样的有很多,比如05年的三张伪法(参考书只介绍了几句,坑爹啊)08年知识就是加减(至今还是模糊啊)03年的习与性成08年的准则学04年双重经验等等太多了,我分析了历年的真题,这样的套路已经不是一年了,当然在老师眼里,是不存在什么重点与非重点的,可是对于一个初学哲学的人,肯定有感觉的,教材介绍多的,当时是重点了,教材介绍一点点的当然是非重点了,这就产生了巨大的矛盾,每年考山大的人也很多,上线的没几个,在刷几个,就没什么人了,你问考上的学长,他们会告诉你狠简单,你考就可以上,其实事实没有那么简单,必须下很大的决心和准备,才可以上的 名词解释总结:名词解释的量必须很大,参考书有的重点准备,参考书上没有的,找哲学字典,全部要知道,至少能写出东西来,不能一点不会,因为考研题少,分高,二道题不会,就差不多重考,一年的青春伤不起,你翻翻山大和其他名校的考题,就知道,名词解释每年都有几个很怪异的,而且都是考的非主流,主流的考的太多了,没难度,没区分度,你们复习完一遍书的时候,就会发现考题上的题目,有些是书上根本找不到的,中西哲都是这样,连介绍都没有,这对于本科非哲学的,几乎是挑战,连谁的观点都不知道,还答什么,直接0分,这就可以把业余的专业的区分开,当然你有实力也行,所以名词解释的准备是T字型,T字上面一横代表你复习要广,T字一竖代表参考书有的要深,这样才能把握好,这里提醒拿到我笔记的那些人,有些名词解释写的不多,就是这个原因。 名词解释的答题模式(我去年是这么准备的模式,最后效果还可以,借鉴给大家) A:必须答出处,是哪位哲学家,出自什么著作,那句原典,还可以补充名词的来历(如果知道的话) B:仔细写出名词的哲学意思,开始深挖出重点含义,这边写的越细致越好,越多越好,越深入越好 C: 拓展哲学含义,可以稍微分析下,这个名词解释的延伸意义,最好从哲学家本人来拓展,一方面可以增加字数,另一方面也可以混淆老师视线,以为你是哲学本科 D:这条最核心,就是加上自己的见解,学生以为:开始讲解名词的现代意义。注释:拿到我笔记的人,前面三条差不多都有了,唯独没有这条,这条要谨记,大家上考场的时候要写,再次给老师你专业的感觉。 经过这四个步骤,你的名词解释的字数至少350以上,差不多可以到400字(最多五百字),每行20个字算的话,那就要15行20行,字的数量和深度都达到要求了,才可以高分。本人考研中哲132,西哲141,很大部分是因为这个原因,呵呵。希望给学弟们一些信心,也希望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下面介绍下简答题 简单题其实比名词解释容易多了,因为解答题每年考的还不算太偏,还算比较规矩的,这个范围不会向名词解释那样随意,而是必在课本上,当然是否是课本上的重点哲学家呢,就两说了,一般是先秦一个,宋明一个,差不多还算是重点哲学家,考考哲学思想的区别啊,考考某个哲学家的思想。但是拿分还是挑战啊,有很多人会答,但是分数未必高。 简答题的答题模式(仅供参考,仅仅是提供意见) A:对于某个哲学家完整思想类型的考题答题模式 必须自己先列举出这个哲学家所有的思想,思考模式按这个来:按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以及核心思想,其实就是把简答题分解成名词解释题目来答的,模式还是可以套用上面那个模式,答题切记系统、全面。字数在800到1000字。 B:对于对比两个哲学家的思想答题模式

考研专业课全国名校真题题库--微机原理及应用

考研专业课全国名校真题题库--微机原理及应用 作者:金圣才 说明:该图书没有出版,只提供打印版,本书收集和整理了2001-2005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众多高校微机原理及应用专业课考研试题共110余套,部分试题有参考答案。另外赠送2份名校考研专业课2006年试题(email发送)。 全国名校考研专业课真题题库系列包括12个分册:(1)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离散数学;(2)计算机基础、系统结构与数据库;(3)微机原理及应用;(4)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5)电路、电子技术;(6)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7)自动控制、控制工程;(8)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9)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化工原理;(10)数学分析、高等代数;(11)普通物理、固体物理和材料科学基础;(12)力学。每个分册一般按照各个学校各个专业进行分类和编排。题库系列收集到的考研真题的题量非常大,一共包括60多所名校相关专业历年考研试题2100多套,几乎囊括了全国所有名校各个热门专业的最新考研试题。本书收集和整理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众多高校微机原理及应用专业课考研试题共110余套,部分试题有参考答案。 本书特别适用于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参加理工类科目考试的考生,也适用于各大院校学习理工类高级课程的师生参考,对于参加高级职称考试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来说,本书也是一本能够很好地学习和了解理工类高级课程的参考资料。 序言 对任何一位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历年考研真题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通过研究历年考研真题可以了解各个专业试题的出题风格和考查程度,既便于考生结合个人的专业水平和爱好选择和报考最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又可更好地把握专业课的复习方向和重点。但大量收集全国名校的考研真题也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收集和整理全国名校考研热门专业课真题题库就显得非常有价值。这也正是我们编辑出版题库系列的目的所在。 全国名校考研专业课真题题库系列12个分册:(1)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离散数学;(2)计算机基础、系统结构与数据库;(3)微机原理及应用;(4)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5)电路、电子技术;(6)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7)自动控制、控制工程;(8)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9)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化工原理;(10)数学分析、高等代数;(11)普通物理、固体物理和材料科学基础;(12)力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1)题库系列收集到的考研真题的题量非常大,每册大体上按照各个学校各个专业进行分类和编排,一共包括60多所名校相关专业历年考研试题2100多套,几乎囊括了全国所有名校各个热门专业的最新考研试题。 (2)收集和整理各个高校历年考研专业课试题的工作非常艰苦,我们尽力从各个途径进行收集,在此,我们要感谢全国各高校的众多同学和老师,他们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内部资料和试题,每一真题都是一份优秀的考卷,因此,我们特别对各份考题的出题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 (3)由于题库系列主要收集的是全国名校理工类热门专业的考研真题,题目难度较大,我们一般没有提供参考答案(除了部分试题外)。因此,我们即将出版热门专业典型题详解系列,读者可以与之配套进行复习。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考研专业课,圣才考研网开设了专业课的论坛及专栏,还提供各个高校最新考研真题、各专业试题库、笔记、讲义及大量专业课复习资料。而圣才图书网是一家拥有近40万种打折图书的网上书店。该网站提供全国所有院校考研考博的所有指定参考书,并为读者代购各种稀缺图书!

同济大学中哲原著考研真题

2011?一、名词解释 1.为仁之?方(孔?子) 2.道法?自然(?老老?子) 3.?龙场悟道(王守仁) 4.化性起伪(荀?子) 5.发明本?心(陆九渊) 6.缘起性空(僧肇) ?二、简答题 1.四法界 2.庄?子《逍遥游》 3.王弼“?言意之辨” 4.朱熹“理理?一分殊” 三、论述题 1.孟?子的仁政王道 2.?二程“格物致知” 2012?一、简答题 1.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四家的盛?行行的时段,并简述其基本取向 2.简述汉代今?文经?大师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3.简述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4.宋明儒学有三种,请简述其派别、代表?人物及思想 ?二、论述题 1.儒家讲求?自觉的道德,试论述先秦和宋明的该思想,并结合?自?己切?己?自反的经历谈谈?自?己

的看法。 2.佛家分阿赖耶识系如来藏?自性净系,试论述这两系并说说中国?文化对它们的消化与分判。 3.简述?老老?子的哲学思想,基于这些思想,后期的道家的?走向问题。 2013?一、名词解释 1.天?人相与 2.?齐物 ?二、简答题 1.道家在魏晋时期分为三个?支派,请分析这三个分?支。 2.明末清初的儒家学说与宋明理理学有很?大不不同,请简述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 三、论述题 1.按顺序简述儒墨?道法阴阳五家的盛?行行时期时段,并简述其关于政治?方?面的基本取向。 2.从先秦时期?至宋明理理学儒家学说的?心性论(认识论)发?生着变化,请例例举代表?人物及其?心性论。 3.请简述?大乘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并结合?自身经验谈谈看法。 2014?一、名词解释 1.致中和 2.?白?马?非?马 3.天下唯器? 4.顿悟成佛 5.张载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 6.阳明?心即理理 ?二、简答题(略略) 1.?黄?老老之学

北京大学633中国美学(含中国哲学)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

北京大学633中国美学(含中国哲学)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复试 分数线 一、课程介绍 本期中国美学力图覆盖广博的研究范围,同时对中西美学及实用美学作了深入的研究。为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特设了一个德国美学,康德美学专题;并集中发表了一批研究中国美学学家蔡元培、朱光潜、蒋孔阳等人的论文,突显岀中国美学在当今美学研究中的地位。 二百年前,伟大的德国哲学家、美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走完了自己一生的“哲学家之路”,逝世在他毕生度过的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 二百年来,在西方,在东方,“康德”这个名字一直无法为热爱思想、追求学术的各路人士忘却,以至于“回到康德”成了20世纪哲学和美学开启的回归步伐。如果说,在西方,作为启蒙运动的最后一名伟大导师,康德张扬了人“通过知识而自我解放”的观念,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以及《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等伟大著作直接确立了其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第一位重要代表的历史地位;那么,在东方,特别是对于20世纪的中国学人来说,就像梁启超在《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一文中所指出的,康德则同时是“黑暗时代之救世主”,是“百世之师”:康德以及康德学说不仅直接启发了20世纪中国学人对于知识价值的现代性认识,更开启了20世纪中国学术界对于人的问题的新的思想之途。 就美学的发展而言,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20世纪中国美学走向现代理论建构的道路,也正是从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康德学说,尤其是他关于审美无功利性、无目的性思想开始的。一个世纪以来,“康德”这个名字深深嵌刻在了现代中国美学学者的思想记忆当中,康德美学成为中国美学开启自身现代性道路、构筑“美学中国”现代理论图景的最重要的知识根据——把无功利性、无目的性确定为审美本质规定的康德美学,不仅在20世纪初推进了中国美学的现代发轫,引起当时许多中国美学学者对美学、文艺问题的新的理论反思,同时也成为现代中国美学建构自身与中国古典美学不同理论形态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话语。正因此,

北大西哲考研真题汇总之现代西方哲学(最全)

缺,06, 1998 现代西方哲学 1、简述罗素逻辑原子论的基本观点 2、嘉达默尔关于“解释学”的观点 3、试析海德格尔的真理观 4、福科关于“认识型”的结构主义学说 5、尼采关于“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及其意义 1999 现代西方哲学六选五 1、阐述胡塞尔关于“意向性”的学说 2、分析海德格尔关于Dasein(此在)的思想 3、克尔凯郭尔所讲的“人生道路三阶段” 4、柏格森的时间思想 5、关于罗素“模状词”理论及后人对它的批评 6、维特根斯坦关于“私人语言”的主要思路 2000年现代西方哲学部分 一、孔德的“思想发展三阶段论”及其问题。 二、分析维特根斯坦关于“逻辑形式”的学说。 三、试析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四、罗蒂对于“基础主义”的批判。 五、萨特关于“意识”的学说。 六、分析柏格森关于“绵延”的思想 2001年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外国哲学方向) 名词解释 1、实证主义 2、唯意志主义 3、詹姆士讲的纯粹经验 4、摹状词 5、加谬的“荒谬” 6、柏格森的两种时间 问题论述7选4,20分 1、穆勒关于个人和权利的关系的观点 2、尼采《悲剧的诞生》的基本思路与叔本华思想的关系 3、试析传统逻辑与数理逻辑所包含的不同方法论倾向 4、詹姆士的意识流学说与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的关系 5、试析海德格尔的时间观;以及它与康德的时间观的关系 6、简述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论题与自由的关系 7、试论梅洛庞蒂的知觉观 2002年现代西方哲学部分 一、“存在即是约束变量的值”。 二、为什么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又是解释学? 三、雅斯贝斯的临界状态。 四、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图式论。 五、萨特的自由观。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 2013年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代码642)考研真题及详解 武汉大学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公共管理学(A卷) 科目代码:642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公共组织 答:(1)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组织,现代政府作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代表,通过民主程序产生,其权力得到社会公众认同,具有合法性和强制性。在社会生活中,政府负有承担公共服务的主要责任,政府是公共管理的主要组织依托。 (2)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社会公共事务也日益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为了有效地弥补政府功能的不足,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人们在政府之外组建了各种非政府的公共组织。因此,非政府公共组织也逐渐成为公共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 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答: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指公共部门的管理者通过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

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的行为。即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和科学。其中战略是指一个组织的总目标,它涉及到一个时期内带动全局发展的方针、主要政策与任务。战略管理的特征在于:①战略管理是未来导向的;②战略管理着重于较长远的、总体的谋略;③战略管理是一个组织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及识别威胁的过程;④战略管理是直觉和理性分析的结合;⑤战略管理是持续性与循环性的过程;⑥战略管理是前瞻性思考和由外而内的管理哲学。 3.公共权力监控 答:公共权力的监控是指包括公共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监控主体,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公共权力运行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和控制。正确处理监控问题要:①建立监控机构;②完善监控机制;③提高监控机构绩效;④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4.拥挤性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也即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经济学家认为,就纯粹的公共产品而言,对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说,他为了消费而实际可支配的公共产品的数量就是该公共产品的总量,这意味着公共产品在消费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性。不同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程度也不同。根据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程度,一般将公共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拥挤性公共物品即准公共物品,它们是不纯粹的公共产品,包括俱乐部产品(club goods)和共同资源(common resources)两种类型,其共同特点是没有严格地满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特征条件。 5.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