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响音乐的体裁8

交响音乐的体裁8

交响音乐的体裁8
交响音乐的体裁8

交响音乐的体裁(八)管弦乐小品

选择题

1、管弦乐小品分为几个类型?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A、 2

2、冼星海是哪国的著名作曲家?

?A.意大利

?B.法国

?C.中国

?D.英国

3、《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由谁改编的?

?A.冼星海

?B.贝多芬

?C.吕启明

?D.屠冶九

正确答案:D、屠冶九

4、中国的音阶是几音阶?

?A.3

?B.4

?C.5

?D.6

5、国外的音阶是几音阶?

?A.5

?B.6

?C.7

?D.8

判断题

1、管弦乐小品需要有背景知识。

正确错误

2、《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根据陕北民歌重新编配的。

正确错误

3、《北京喜讯到边寨》是用管弦乐队演奏的吗。

正确错误

4、《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用了很多民族乐器。

正确错误

简答题

民歌的体裁和音乐特点

民歌的体裁和音乐特点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各时期的民歌有如绚丽的白花遍野盛开,美不胜收。民歌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其中关于民歌音乐的分类有体裁分类和" 色彩区" 分类两种方法。 民歌的体裁分类是一种运用的时间比较长,从分类的结果看比较成熟,但又还存在一些继续在讨论的问题的分类方法。它是一种从民歌的艺术样式进行分类的方法,具体来说,在分类中更多地考虑的是歌唱形式、音乐的节奏和结构等" 外部" 形态的特征。 20 世纪60 年代,《民族音乐概论》一书将我国民歌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4 类。80 年代,音乐学者们考虑到对我国少数民族民歌了解的还不够深入和全面,还不宜将少数民族民歌和汉族民歌作统一的分类。因此,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民歌的分类角度比较多样,而汉族民歌仍主要沿用体裁分类方法。另外,以往的体裁分类方法在各类的标准上也不够统一,各类别之间有所交集,例如汉族的劳动号子中也有多声部歌曲;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是按照艺术样式分类,而长歌是按照音乐结构的篇幅分类。 20 世纪80 年代中,随着民间歌曲调查工作的广泛与深入,汉族民歌的体裁划分又经历了一个百家争鸣的阶段。例如:江明惇的《汉族民歌概论》一书中,使用了三分法;李映明的论文《民歌分类管见》中,采用七分法;而由文学

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80 至1985年出版的四卷本《中国民歌》中,关于汉族民歌的体裁划分,就有四川的四分法,陕西的五分法,山东的五分法,广西的六分法,浙江的六分法等多种体裁分类方法。 体裁分类结果产生分歧的原因,是由于分类依据的不统一。从上述的不同分类结果中可以看出,这些分类法的依据既有民歌的使用场合,也有民歌的篇幅,还有民歌的社会功能等。其中汉族民歌体裁的三分法,即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分类依据主要是民间歌曲的音乐艺术形式,其中包括民间歌曲的歌唱形式、节奏形式和乐段的曲式结构。采用这样的体裁划分标准的理由是: 第一,民歌的体裁划分应充分考虑其音乐类型。第二,在不同的场合,可以使用相同的音乐体裁;在相同的场合,可以使用不同的民歌体裁。场合不等同于音乐类型,场合与音乐类型的使用也不能统一。同样,社会功能与民歌体裁的音乐类型也不能统一。例如,在舞歌中、日常生活中和风俗仪式中,都可以使用小调类型的民歌;山歌既可以在山里唱,在秧田里唱,在平地上行走时唱,在民间歌唱节日中唱,还可以在茶馆里唱。山歌在山里唱,既可以是劳动人民个体消愁解闷的自娱性手段,也可能是出于交际和寻找心上人的需要。山歌在秧田里唱,是为了提高劳动的效率,减轻漫长劳动过程中的单调和乏味;而在茶馆里唱,则成为娱人的表演,成为换取报酬的商业行为。

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资料8

一 古希腊音乐文化 1.古希腊音乐体裁:①综合艺术形式的“乐” ②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奥德赛》 ③悲剧诶斯库罗斯(悲剧之父)、索福克利斯、欧里庇底斯 2.乐器:里拉(乐微的原形)、基萨拉、奥洛斯 3.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希腊大哲学家、数学家、音乐理论奠基人毕达哥拉斯,首先计算出五度相生律世称“ 坒律 ” 4.古希腊的音乐是被诗歌规律所支配。 5.古希腊的调式是以四声阶级为基础,早期的里拉有四根弦空弦演奏四声音阶的四个音 简答:古希腊的音乐风格特征? ①它是一种单音音乐,偶尔有支声复调,但不系统,也不重要 ②它是即兴创作和即兴演奏的,但这种即兴也不是完全出于自发而是在一种形式法则的控制下进行的。 ③它是音乐,舞蹈与诗歌三位一体的,音乐的节奏,节拍与诗歌和舞蹈相一致,音乐与诗歌尤其不可分离。 6.音乐美学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在音乐美学的研究中肯定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 7.古罗马皇帝中最喜欢音乐的是尼禄。 8.弥撒:天王教大型礼拜仪式,产生于六世纪前后,九世纪逐渐发展为一套较为完整的宗教礼拜仪式,弥撒一般在星期天和一些特殊宗教节日中举行。弥撒曲,天主教会曲活动演唱的歌曲是宗教音乐中一种重要的体裁。 二 中世纪音乐文化 简答:中世纪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 答:①约公元五世纪—公元十四世纪 ②中世纪的欧洲音乐是在两片不同的园地里培植起来的,一片园地是教会的温室,另一片园地是世俗的土壤。教会音乐出于宗教仪式的需要,它的平铺自叙的,朗诵性质的音调和节奏,服从于散文式的经文歌词。世俗音乐是从民调歌舞发展起来的,它的整齐的匀称的节拍和结构,是与诗歌的韵律,乐器的演奏和舞蹈的动作相适应的。事实上,教会音乐与世俗音乐的交流日益频繁。到了中世纪后期,两者渐渐合流,从而为近代欧洲音乐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格里高利圣咏)成为影响最大的教会音乐流传至今。 特点:格里高利圣咏是吸取了(古代东方),(古希腊)以及(民间音

音乐风格类型

这是欧美音乐向大家介绍的160种目前能分出的音乐类型...... 这两天的音乐风格喜好大调查的投票中,有些同学说管理员的分类太业余.欧美音乐希望对目前流行的音乐风格做一个基本的调查,如果像这160种都分下,恐怕大家也很难有耐心看完. 音乐分类本来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位同学对音乐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 如何分类也是永远讨论不完的问题. 那现在欧美音乐就向各位同学列出流行音乐风格160种所有的介绍,文字有些长,不知道各位同学能不能耐心的看完.如果大家对某种音乐类型有一种模糊的概念.大家就积极分享本日志吧! 1.Acid Jazz(酸性爵士) 这类音乐是成长在爵士、funk、hip-hop之间的音乐。酸性爵士有三个基本元素:它作为一个极富力度的撞击而存在,起初的风格类似于爵士和非洲古巴舞曲,但是它又固执的游离在funk,hip-hop和舞曲音乐之间。1998年,最初它出现在作为美国唱片的说明性短语和重新发行的70年代的英语歌收录辑系列的标题中,被Brits称作在80年代中期再现的特别的夹缝音乐。在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一些酸性爵士的艺术家们显露出来:出现了一些乐队,如Stereo MCs,Jame Taylor Quartet,the Brand New Heavies,Groove Collective,Galliano和Jamiroquai,以及一些室内音乐设计,象Palm Skin,Productions,Mondo Grosso,Outside 和United Future Organization等等。 2.Acid Rock(酸性摇滚) 酸性摇滚是幻觉摇滚的一种激烈、大声的变奏。它吸取了盛期已过的Cream和Jimi Hendrix即席演奏的精华。酸性乐队依赖变奏的吉它、柔美的歌声和长时间的即兴表演。酸性摇滚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在幻觉剂的生命期限里,它不断的发展并形成一个中心——最后没有解散的乐队演变成了重金属乐队。 3.Acid Techno(酸性数码) 当80年代中期酸性室内音乐缄默的时候,却成了年青一代沉进去加深印象的时期,他们变得十分容易受声音的影响。在90年代初,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做音乐,并人让声音去适应技术而不是象古典芝加哥室内音乐那样是一种柔美和暖调的风格,和早期的德国Trance十分相似。酸性数码包括许多早期的唱片,如Aphex Twin,Plastikman,和Dave Clarke等等。 4.Adult Alternative(成人另类) 成人另类音乐的听众很多,那些乐于接受与主流音乐有所不同,但差距又不是很远的人往往是它的追随者。很难说清楚是否是新成人时代的电波模式造就了成人另类还是本身成人另类就是为了电波而存在。成人另类的风格是:无论是原声的,电子的,还是电子与原声的合成,都深受流行,摇滚和爵士的混合成分的影响。(虽然成人另类的主要表现方式是乐器,但不少专辑却以一些柔美的声音来表达)。当他们要让听众很容易接受他们的音乐时,顶级的艺术家们对旋律的感悟和乐器使用方式的不同,以及韵律的持久性总有特别的天分。不过它也有不足之处,成人另类有时候听起来就象没有歌词的过了时的流行音乐。 5.Adult Alternative Pop/Rock(成人另类流行/摇滚) 成人另类流行/摇滚是相对于主流音乐的另类摇滚的一个分支, 它具有柔和的旋律和另类柔美风格。成人另类流行具有很强的商业性,但是艺术家并并不是以商业为目的。他们来自传统的流行吉他音乐,80年代的流行舞曲(正如Gin Blossoms, Barenaked Ladies的音乐),民谣和传统的歌者(正如Indigo Girls, Tori Amos, Jeff Buckley, Sarah McLachlan, Fiona Apple, Jewel的音乐),美国传统摇滚乐(正如Sheryl Crow, Hootie & the Blowfish, Dave Matthews的音乐),时髦的trip-hop电子(正如Portishead的音乐)。成人另类流行/摇滚的产生来自于人们感观的成熟:它有意和无意的成为90年代的主流音乐形式。它使摇滚的形式变得更加松散,更加注重创作技巧。它的缺点是,成人另类摇滚的灵感仅仅停留在物质表面上-经常在表演中因为刻意追求而变得做作,有意让音乐变得甜美,或使声音变得深沉。但就优点而言,这种风格造就了优秀的需要经典音乐而非凭借大声歌唱的艺术家。 6.Adult Contemporary(成人时代) 成人时代的本质是精练的风格。换句话说,它的演奏就像“街道中央的隔离带”。它十分缺乏摇滚或者soul 这些音乐所具有的摩擦和圆滑的声音,但是它却像传统流行音乐一样过分的重视原声效果。成人时代和软摇滚的主要分界在于:成人时代更普遍使用音响合成(以及别的电子技术,如电子鼓)作为它的一个闪光

歌曲的常见体裁

歌曲的常见体裁 根据歌曲的内容,情感,风格,艺术特点的不同,可以划分出不同的体裁。体裁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我国乐坛上惯用的分类法,即以艺术特点为主,兼及内容表现等综合分类法,将歌曲体裁分为抒情歌曲、队列歌曲、歌舞性歌曲、叙事歌曲、劳动歌曲、诙谐歌曲、儿童歌曲等几种类型。 抒情歌曲 抒情歌曲是以擅长抒发人们丰富的情感为特征的歌曲体裁,也是歌曲体裁中容量最大,数量最多的一种。 抒情歌曲的题材十分广泛,既可以表现重大社会题材,又可以表现细微的内心情感;既可以是崇高的哲理性的思索,也可以是具体生活中的真情流露,且其表现手法与演唱形式、演唱风格也都丰富多样。 根据不同的内容表现和不同的写作手法,抒情歌曲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类型。 1.颂赞歌曲 颂赞歌曲侧重于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其内容大多是对祖国、对民族、对英雄人物以及对美好理想、美好事物的赞美和颂赞。其音乐气势宏伟,宽广深远;旋律舒展流畅,起伏较大,富于激情;节奏平缓,结构严谨。演唱形式以独唱为主,也有合唱和一领众和等。

典型事例:《我爱你中国》 解读:歌曲引子部分,节奏宽广自由,在上下十二度的范围内自由驰骋,表现出热烈而激动的情绪。歌曲的主体部分,转入深情的叙述,节奏舒缓,旋律宽广抒情。歌曲的最后,以层层递进的手法将情绪推向高潮,并在高潮中结束。 2.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要求歌词内涵深刻,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写作技巧细腻、精致,伴奏在表现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艺术品味高,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 典型事例:《黄水谣》 3.民族歌谣体歌曲 这类歌曲以我国民间音乐素材为基础进行改编或创作,常采用五声性调式,旋律朴实亲切,生活气息浓郁,节奏律动平稳,句法均衡,常采用强起强落。在旋律、节奏、调式和音乐风格上,具有我国民族歌谣的气质。 典型事例:《小白杨》

古典音乐作品体裁的简介

古典音乐作品体裁的简介 交响曲(Symphony) 广义的来说,交响曲是為管弦乐所写的奏鸣曲。这个曲式源自於巴洛克时期,当时对此名称的解释相当於现在的歌剧「序曲」,也就是由快板-慢板-快板形式所组成的三个乐章的器乐曲。古典时期以后一般公认的模式是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或詼谐曲;第四乐章:快板,轮旋曲式。 古典时期的海顿将交响曲带向一个新高峰,莫扎特遵循其榜样又突破,1788年最后三百的交响曲尤其出色。贝多芬史将交响曲在表现情感的能力上提昇至一新局面,九首交响曲不仅扩大了乐团的编制及乐曲的长度,第九号「合唱」交响曲更把人声引进由席勒(Schiller)作词的「快乐颂」大合唱终乐章中。 十九世纪浪漫乐派之后,交响曲更被广泛的创作,但形式上开始有了些微改变,或是改变乐章的数目,或是加入了声乐,此外,受了标题音乐作曲手法的影响,更发展出「标题交响曲」之类型。如贝多芬《第六号田园交响曲》作品68。 交响诗(Symphonic poem) 是一种以标题音乐手法完成的单乐章管弦乐作品,与多乐章的标题交响曲有别,交响诗是李斯特首先在作品中引用,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大有与其影响。交响诗是在音乐中发展诗的理念,用音乐来营造情绪抒发感情,表现诗的意境,气氛和内容。交响诗的题材自由,手法不受限制,作曲家得以自由表达乐念,是在标题音乐中最发达的乐种。浪漫派后期德国音乐家理查.施特劳斯(R. Strauss,1864~1949)在交响诗方面堪称一代宗师,他将交响诗改称為「音诗」。 组曲(Suite) 十八世纪中期之后舞曲组曲不再受到作曲家的重视,主要是因為音乐逐渐平民化,宫廷内的舞曲不再那麼的流行。浪漫乐派以后流行具有描写性质的舞曲,通常是管弦乐曲及器乐曲的作品。大多由很多小曲组合而成,没有一定规则可循,作曲家可自由创作,如圣桑「动物狂欢节」、舒曼「儿时情景」、穆索斯基「展览会之画」。另外有芭蕾舞剧中精彩的管弦管配乐,单独用於演奏会上时的芭蕾组曲,如柴科夫斯基「睡芙人」、「天鹅湖」、「胡桃钳」组曲。 协奏曲(Concerto) 协奏曲起源於16世纪,最初是指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以别於当时盛行的无伴奏合唱(A capplla),到巴洛克时代才指附有伴奏的器乐独奏之意。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大都是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这是由小协奏群(Concertino)对著全体乐团(Tutti)同时演奏或是交替出现,音乐间成了一种竞奏的模式。独奏乐器协奏曲到了巴洛克后期才出现,而现在最常听到的协奏曲式在古典时期才臻於完美。巴洛克时期著名的大协奏曲,如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古典时期的协奏曲通常有三个乐章-快板、慢板、快板。

(完整版)什么是音乐体裁及其意义

什么是音乐体裁及其意义 什么是体裁,体裁指一切艺术作品的种类和样式,其艺术结构在历史上具有某种稳定的形式,这种形式是随着艺术反映现实的多样性以及艺术家在作品中所提出的审美任务而产生发展起来的。音乐体裁就是作品的存在形式。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体裁”这个词,例如写文章时会有对体裁的限制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这是按照文章的内容来分类的。如果按结构形式来区分,有可把文章分为小说,诗歌,散文等等。由此可见,体裁的划分是多角度的。体裁作为文艺作品的种类或样式这一概念早已在人们的意识中根深蒂固地存留,但体裁作为音乐语言的表达方式,由历史阶段性审美心理的选择而类化产生,随之在音乐语言的交流环境中而具有了某种约定俗成的性质。它包含着音乐形态、功能、风格及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并受到各种音乐实践(如创作、表演、欣赏、批评等)活动的尊重,因此,音乐的形态、功能、风格、题材、规模、表演形式等,形成体裁划分的基本依据和体裁范围的基本内容。 音乐体裁的划分,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角度。一是按音乐表演条件的差别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三大类:声乐、器乐、戏剧音乐,每一类又可再细分;二是按形式特征进行分类,如协奏曲、奏鸣曲、交响曲等;三是按音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进行分类。本文主要以第二类划分为基础,对音乐体裁进行讨论研究。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音乐体裁。 奏鸣曲在16、17世纪时泛指各种器乐曲。在18世纪后半叶起,奏鸣曲就专指由三、四个乐章组成的器乐独奏套曲(如钢琴奏鸣曲),或一件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曲(如小提琴奏鸣曲)。著名的奏鸣曲如: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悲怆奏鸣曲》。 协奏曲是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协奏曲的特点是它的华彩乐段是独奏者充分发挥表演技巧的段落,这是全乐队休止。我国驰名中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便是单乐章的协奏曲。 交响曲是指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交响曲形式是由海顿定型,后来由贝多芬在形式和内容上发展到最高峰,然后由浪漫派作曲家继承。一直到现代,虽然形式和内容都有了变化,但在器乐作品中仍保持其最显著的地位。 进行曲是一种采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其音乐节奏均匀明确,突出强拍,结构整齐,常为三段式,旋律富有形象性,大多充满雄壮的气氛。声乐作品的进行曲往往和军队生活、革命斗争、群众场面、等有联系。这种体裁篇幅不大、节奏有力、形象鲜明、富于鼓舞人心的力量,因而易于被人们理解和记忆,一直为大众所喜爱。如我国著名音乐家郑律成谱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麦新词曲的《大刀进行曲》,冼星海作曲的《到敌人后方去》,聂耳作曲的《毕业歌》等。器乐作品的进行曲常用于军队,起着发扬军威、鼓舞士气的作用,同时也供音乐会演奏给人们欣赏。如《军队进行曲》是舒伯特专为奥国皇室的近卫军所作。 抒情歌曲是通过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抒发其诗化的情怀。这种诗化的情怀不同于戏剧性的情结,抒情歌曲是一种优秀的、感情丰富的歌曲,是靠其强烈的歌唱性来抒发内在的思想感情。《我爱你,中国》是我国近年来广大群众喜爱的抒情歌曲之一。其歌词是首散文诗,质朴无华,通过精练的描绘一些动人的画幅,艺术地概括了我国人民的精神风貌,由衷地抒发了对祖国的赞美、爱恋之情。 叙事曲的曲调富有语言表现力,好像讲故事一般。叙事曲的演出形式多种多

初中音乐会考资料整理之西方音乐体裁

音乐体裁 1.进行曲具有结构工整、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有力并富有号召力的特点。进行曲原为军队中用于整齐步伐、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由于进行曲的功能日益扩大,除用于军队之外,还用于节庆典礼、婚礼、葬礼等不同场合,故其情绪多样,风格迥异。 2.摇篮曲原为母亲抚慰婴儿入睡的民间歌曲,具有旋律平顺、气氛安详的特点。最初,作曲家创作的摇篮曲多为声乐曲,常用摇曳的节奏、简单重复的音型或和声。创造一种安静的效果。19世纪时,摇篮曲发展为器乐体裁。 3.舞曲根据舞蹈节奏写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所有舞曲都具有各自鲜明的节奏特征和民族特色。如圆舞曲、波尔卡、探戈等。 4.小夜曲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游吟诗人所唱的情歌,以曲调优美、用拨弦乐器伴奏为特点。作曲家创作的小夜曲除声乐曲外,也有器乐曲。18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器乐重奏或小型乐队演奏的娱乐性组曲也称小夜曲。 5.大合唱一种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其中包括独唱、重唱、对唱、齐唱、轮唱、合唱等多种形式,有时还穿插朗诵。大合唱多用管弦乐队伴奏,有时也使用钢琴。 6.组歌指题材相同、内容有联系的一组歌曲。由若干首内容情节引用材料有关联的歌曲组成的声乐套曲。一种是由独唱歌曲组成;一种是由独唱、重唱、对唱、合唱等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组成。 7.变奏曲亦称“主题和变奏”,是指主题和一些列主题的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自称的乐曲。其手法有旋律装饰变奏、节拍变奏、节奏变奏、音区变奏、和声变奏、主调变复调等。变奏少则数段,多则数十段。变奏曲可作为独立的作品,也可作为大型作品的一个乐章。 8.回旋曲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称为回旋曲。常用于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的一个乐章。 9.室内乐最初是指在贵族的客厅里演奏的音乐,是和教堂音乐及剧场音乐相对而言的。近代的室内乐,是指每个声部都由一件乐器演奏的小型合奏。 10.交响曲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多乐章的大型音乐作品,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快板;慢板;小步舞曲或诙谐曲;急板或快板。 11.交响诗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文字性的交响诗称为“音诗”;描写自然景物等绘画性的交响诗称为“音画”;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交响诗称为“交响童话” 12.协奏曲一种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乐曲。由什么乐器担任独奏就叫什么协奏曲。如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二胡协奏曲、琵琶协奏曲等。

歌曲的常见体裁

歌曲的常见体裁 歌曲的体裁,泛指歌曲的样式和类别,它的产生和发展,有长远的历史和社会根源。从宏观上讲,体裁是由不同的内容所决定的,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体裁的多样性。当然它也与作品的社会功能、创作的方法、演唱的形式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 不同体裁具有不同的特性,并与不同的风格紧密相连。明确歌曲体裁的内涵、掌握歌曲体裁的行点,对于歌曲写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长期音乐艺术实践,逐渐形成了歌曲的不同体裁。常见的体裁有抒情歌曲、实行曲、劳动歌曲、叙事歌曲、讽刺歌曲、诙谐歌曲、舞蹈歌曲等。 一、抒情歌曲 常以徐缓、稳健的节奏,抑扬顿挫的韵律,舒展悠长的曲调,细腻的力度,抒发人们的情怀。在这里,人们因客观事物而引起的各种感情:对祖国、对故乡、对亲人以及对一切美好事物的颂赞和爱恋;对敌人、对邪恶势力、对一切丑陋事物的蔑视和仇恨;生活中的欢乐、痛苦、愉悦、忧伤、豪放、雄浑、悲怆、哀怒、期盼、渴望等情感,都可得到表现。如气息宽广、气魄庄严宏伟的《祖国颂》、《黄河颂》、《我爱你,中国》、《长江之歌》、《亚洲雄风》、《走进新时代》;极富歌唱性质的、委婉深情的《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周总理,您在哪里》、《大海一样的深情》、《那就是我》、《我爱你,塞北的雪》、《长城长》、《你是这样的人》、《青藏高原》、《珠穆朗玛》;以及声韵凄婉、惆怅悲叹的《枉凝眉》等。 二、实行曲 多以鲜明规整的节奏、偶数的节拍、严谨的结构、行进的速度、铿锵有力的音调,表现群体行列英勇豪迈的进军。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曲》、《救亡实行曲》、《人民海军向前进》、《娘子军连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走在大路上》、《八一军旗高高飘扬》、《绿色实行曲》等。 三、劳动歌曲 多为直接伴随劳动歌唱或与某种具体的劳动相联系的歌曲。它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粗犷、豪迈、坚定有力的性格。一般情况下,多采用鲜明的节奏、朴实的音调,“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体现劳动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奋发图强的风貌。如伴随着劳动生活而产生的民歌《森林号子》、《打夯号子》、《川江号子》,以及与某种劳动生活相联系,反映劳动人民的心声和风貌、由作曲家创作的一些

西方音乐史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1分) 1.德国歌剧和浪漫主义的歌剧诞生的标志是___. A.《自由射手》 B.《魔弹射手》 C.《欧利安特》 D.《魔笛》 2.主导动机是___首创的. A.柏辽兹 B.帕格尼尼 C.李斯特 D.韦伯 3.固定乐思是__首创的。 A.门德尔松 B.李斯特 C.莫扎特 D.柏辽兹 4.标题性序曲是__首创,标题交响曲是__首创 A.贝多芬 B.梅耶贝尔 C.唐尼采蒂 D.威尔第 E.拉威尔 F.门德尔松 G.柏辽兹 H.奥芬巴赫 I.瓦格纳 5.交响诗体裁是__首创 A.莫扎特 B.舒曼 C.海顿 D.李斯特 6.主题变奏手法是由___首创。 A.李斯特 B.贝多芬 C.肖邦 D.莫扎特 7.被誉为意大利第一步赋于战斗性的正歌剧是____? A.《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 B.《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C.《威廉退尔》D《唐克雷蒂》. 8.1829年罗西尼创作最后一部也是最优秀的一部歌剧 A.《塞尔维尔的理发师》 B.《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 C.《灰姑娘》 D.《威廉.退尔》 9.1816年罗西尼仅用2个半星期完成了____,这也是其喜歌剧创作的高峰 A.《塞尔维尔的理发师》 B.《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 C.《灰姑娘》 D.《威廉.退尔》 10.《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送葬与凯旋交响曲》和《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奠定了__在法国以及欧洲的巨大声誉 A.兰迪尼 B.唐尼采蒂 C.贝里尼 D.柏辽兹 11.____被世人誉为“意大利的夜莺”

A.兰迪尼 B.罗西尼 C.贝里尼 D.唐尼采蒂 12.代表作有《梦游女》《诺尔玛》《清教徒》____. A.兰迪尼 B.罗西尼 C.贝里尼 D.唐尼采蒂 13.一生就一部歌剧《费得里奥》的作曲家是___。 A.海顿 B.舒曼 C.贝多芬 D.莫扎特 14.___的代表作《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将俄罗斯专业音乐提升到欧洲强国水准 A.格里格 B.格林卡 C.斯特拉文斯基 D.柴可夫斯基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首创的一种音乐风格。其特点是追求感官印象的___. A.美感 B.体验 C.描绘 D.抽象 16.____前奏曲基本确立了印象主义音乐风格 A.《海》 B.《欢乐岛》 C.《牧神午后》 D.《水中倒影》 17.第一部真是主义的意大利歌剧是______. A.普契尼《图兰朵》 B.莱翁卡瓦罗《丑角》 C.威尔第《奥赛罗》 D.马斯卡尼《乡村骑士》 18.(匈牙利)20世纪最成功的民族主义作曲家是____. A.艾凯尔 B.格林卡C莫纽什科. D.贝拉.巴托克 19.格林卡第一部歌剧《____》 A.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B.《伊凡.苏萨林》 C.卡玛林斯卡亚 D.《为沙皇献身》 20.___为话剧《彼尔.金特》配乐。 A.格林卡 B.瓦格纳 C.格里格 D.德沃夏克 21.___的歌剧创作是戏剧、诗歌、音乐高度结合的“乐剧”并坚持“音乐是手段,戏剧才是目的” A.拉威尔 B.瓦格纳 C.威尔第 D.罗西尼

奏鸣曲形式与交响乐各体裁的关系

参考资料:欧古老师的课件 一、奏鸣曲式是基于三部曲式的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曲式,是西洋音乐中最重要的音乐结构。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以及其它类型作品的第一乐章,通常是用它写成的。它有时也用于其它乐章。奏鸣曲式与三部曲式不同的地方是第一段和第三段是双主题的,结构也较之庞大,它分以下三个部分。 1、呈示部 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出现在主调上,而副题多用属调或其它近关系词,如下属词、关系大小词、同名大小调等。这样,主题与副题易于形成调性和色彩上的对比。 呈示部常用于提出矛盾的、可争论的问题。 2、展开部(又称发展部) 呈示部中陈述的两个主题,在这里运用各种手法予以展开发挥,它有些类似自由幻想曲,往往能推出全曲的高潮。 展开部用于进行讨论,甚至矛盾间互相斗争。 3、再现部 基本上是呈示部的再现,但有了些变化。原来是属调的副题,在这里移为语调演奏,目的是为了便于回到原调而作结束。 再现部用于统一认识,作初步的结论。 除上述三大基本部分外,奏鸣曲式常在呈示部前加慢速的前奏或引子,在再现部后加一个结尾,用于总结。 古典作曲家创作交响音乐时,多用奏鸣曲式写其中的第一乐章,有的作品末乐章也用奏鸣曲式写。 二、奏鸣曲形式与交响音乐各体裁的关系 1、奏鸣曲形式与序曲的关系 在形式上,序曲大都是单乐章的作品,大多用奏鸣曲式写成,通过奏鸣曲式来展示一定主题,通过两个主题的对比,深刻阐述一定事件。 例如: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 柴科夫斯基用两个主题之间的强烈对比,歌颂了俄罗斯人民反抗法国军队侵略的英勇。 乐曲的引子用安静祥和的音调,描述了俄罗斯人民在入侵前的和平安宁的生活,随后用一系列惊惶不安的节奏与如泣如诉的旋律象征着入侵时人们的惊慌呼喊,之后在军鼓声中,奏出军队集结的号角合奏主题,象征众志成城、誓死抗敌。 呈示部描述了战争的惨烈场景。主部出现的变形的《马赛曲》主题象征着法国军队的高傲、不可一世的形象,副部的主题是两支优美的俄罗斯风格的主题,第一副部主题宽广、抒情,充满了对祖国的深情之爱,第二副部主题来自俄罗斯民歌,轻快的风格颂扬了俄罗斯人民在应战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 发展部进一步描写了战争中双方力量的对比,展示了刀光剑影的场景。其中,《马赛曲》的变式由不可一世逐渐变成强弩之末。 再现部与尾声相连,用从高音至低音的下行音象征着俄罗斯军队在艰苦的战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尾声描述了战争胜利后的欢庆场面,军队集结号角合奏主题的重现,显示了俄罗斯军队的庄严与英勇。 2、奏鸣曲形式与交响诗的关系

从音乐体裁的角度看西方音乐的发展-2019年精选文档

从音乐体裁的角度看西方音乐的发展 体裁”是一个多含义的概念,涉及到音乐的很多方面,是 音乐创作技艺与音乐创作的起源、音乐作品的表演条件以及与音乐美学观念相联系的种类和样式。“体裁”一词的法文为genre, 从拉丁文genus 一词的从属格generis 变化而来,释义为:种类、 样式。 体裁有纲目之分,从大到小,层见叠出,纲举目张,层次分明。音乐体裁的纲目,最高层次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声乐和器乐可以两相 结合)。其次声乐有独唱(齐唱)区、重唱曲和合唱曲(独唱、重唱和 合唱可以同时结合);器乐有独奏曲、重奏曲和合奏曲(独奏、重奏和 合奏也可以同时结合)。西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1600 年以前)以声乐为主;巴洛克时期 (1600―― 1750)声乐和器乐平分秋色;近现代(1750年以后) 则以器乐为主。 、音乐发展各时期的体裁类型 中世纪(6―― 13世纪)宗教音乐占有统治地位的声乐体裁 是格利高里圣永、继叙咏、附加段、奥加农、迪斯康特、弥撒曲、追 思曲等。故意属时期(12―― 13世纪)的省乐体裁由劳达赞 歌、坎蒂加、孔杜克图斯、克劳苏拉、经文歌等;新艺术时期(14 世纪)的省乐体裁有回旋戈、魏乐来、叙事歌、尚松、木格、狩猎歌、巴 拉塔、卡侬歌等;文艺复兴时期(1430―― 1650)的声乐体裁有弗罗 托拉、坎佐纳、牧歌、众赞歌、赞美歌等;巴洛克时期及近现代(1600 年以后)的声乐体裁有歌剧、清唱剧、受难曲、康塔塔、咏叹调、宣叙调、叙咏调、卡巴莱塔、歌曲、浪漫曲、晨曲、小夜曲、声乐套曲等。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器乐占次要地位。主要的气乐体裁有利 且卡尔、埃斯坦比耶、分解旋律的器乐部分、各种低音舞曲如罗马内斯卡、鲁杰罗、帕萨梅佐、萨尔塔雷罗等;巴洛克时期的器乐和声乐平分

音乐风格分类数学建模

目录 一、问题重述 (3) 二、问题提出 (3) 三、问题分析 (3) 四、模型假设 (4) 五、主要符号说明 (4) 六、模型建立与求解 (5) 6.1探究影响流行音乐风格分类的主要因素 (5) 6.1.1旋律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5) 6.1.2音高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11) 6.1.3和声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11) 6.1.4音色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11) 6.1.5复调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12) 6.1.6节拍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12) 6.2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 (13) 6.2.1模型的建立 (13) 6.2.2模型的求解 (16) 6.3用matlab进行音乐特征提取 (17) 6.3.1利用FFT进行频谱分析 (17) 6.3.2特征提取分析 (18) 6.3.3特征提取结果 (18)

6.4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分类算法 (19) 6.4.1 BP神经网络介绍 (19) 6.4.2 BP神经网络训练步骤 (20) 6.4.3 BP神经网络语音特征信号分类 (22) 6.4.4 归一化处理 (22) 6.4.5 结果分析 (23) 七、模型的优缺点 (25) 7.1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25) 7.2主成分分析法的优缺点 (25) 7.3 BP神经网络的优缺点 (25) 八、参考文献 (26)

一、问题重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流行音乐的主要传播媒介从传统的电台和唱片逐渐过渡到网络下载和网络电台等。网络电台需要根据收听者的已知喜好,自动推荐并播放其它音乐。由于每个人喜好的音乐可能横跨若干种风格,区别甚大,需要分别对待。这就需要探讨如何区分音乐风格的问题。 在流行音乐中,传统的风格概念包括Pop(流行)、Country(乡村)、Jazz(爵士)、Rock(摇滚)、R&B(节奏布鲁斯)、New Age(新世纪)等若干大类,它们分别可以细分成许多小类,有些小类甚至可以做更进一步的细分。而每首歌曲只能靠人工赋予风格标签。这样的做法有许多不足:有的类别之间关系不清楚,造成混乱;有的类别过度粗略或精细;有的类别标签没有得到公认;有的音乐归属则存在争议或者难以划归。 二、问题提出 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对流行音乐的风格给出一个自然、合理的分类方法,以便给网络电台的推荐功能和其它可能的用途提供支持。 三、问题分析 对于流行音乐风格的分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1)探究影响流行音乐风格分类的主要因素。目前,旋律、音高、和声、音色、复调和节拍等都是体现音乐风格的因素。通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并赋值、层次单排序(计算权向量)与检验、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等方法,确定影响流行音乐风格的主要因素; (2)音乐特征提取。通过FFT进行频谱分析,利用不同类别音乐的统计规律提取

李莉交响音乐鉴赏作业答案

1.让节奏运动富有律动感的要素是(节拍) 2.让单一旋律变成多声部的要素是(和声) 3.柔板、行板、快板是哪种要素的术语(速度) 4.音乐作品的基本情绪主要取决于哪种要素(调式) 5.巴洛克时期出现的新的音乐公共场所是(歌剧院) 6.清唱剧通常演出的场所是(教堂) 7.《弥赛亚》属于音乐体裁中的(清唱剧) 8.被称为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的作曲家是(巴赫) 9.当一个旋律在不同的声部轮流出现,通常将这种音乐称为(主调音乐) 10.在音乐中能体现独奏者与乐队“竞争”、“协奏”特点的体裁是(协奏曲) 11.大管属于交响乐队中的(木管乐器组) 12.竖琴属于交响乐队中的(弦乐器组) 13.三角铁属于交响乐队中的(打击乐器组) 14.1600~1750是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 15.巴洛克音乐的发祥地是在(意大利) 16.巴洛克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声乐艺术是(歌剧) 17.弦乐四重奏其音乐性质属于(室内乐) 18.公共音乐会是在音乐历史上的哪个时期出现且流行起来(古典) 19.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构成的结构形式称为(奏鸣曲式) 20.由一件乐器演奏的三个乐章的乐曲,通常称为(协奏曲) 21.哪些属于体裁范畴(交响曲变奏曲式组曲奏鸣曲小步舞曲小夜曲 弦乐四重奏协奏曲) 22.哪些属于结构形式,即曲式范畴(三段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 式) 23.小提琴独奏曲《G弦上的咏叹调》改编于巴赫的那部作品(第三乐队组曲) 24.“哈利路亚”是《弥赛亚》中的一首(合唱) 25.巴赫的哪部作品集被称为钢琴家的“旧约全书”(平均律键盘曲集) 26.最先将诙谐曲取代交响曲中的小步舞曲的作曲家是(贝多芬) 27.“好男应该去当兵”是《费加罗的婚礼》中一首著名的(咏叹调) 28.被称为交响曲之父的作曲家是(海顿) 29.海顿在音乐历史是最重要的贡献是建立了(交响曲规则) 30.写了一百多部交响曲的作曲家是(海顿) 31.古典主义时期最擅长歌剧创作的作曲家是(莫扎特) 32.被称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人,浪漫主义音乐第一人的作曲家是(贝多芬) 33.贝多芬的哪部作品集被称为钢琴家的“新约全书”(32首钢琴奏鸣曲) 34.贝多芬的哪部交响曲标志着他个人风格的成熟(第三) 35.贝多芬的哪部交响曲本打算献给拿破仑的(第三) 36.贝多芬的哪部交响曲是五个乐章的(第六) 37.贝多芬的哪部交响曲加入了人声(第九) 38.歌剧中的开场曲称为(序曲) 39.一部音乐作品其情绪比较热烈、欢快,通常情况下它采用的调式是(小调式) 40.一部音乐作品其情绪比较忧郁、伤感,通常情况下它采用的调式是(大调式) 41.被称为复调音乐大师的作曲家是(巴赫) 42.德国作曲家亨德尔创作的歌剧都是(意大利语歌剧)

(完整版)西方音乐通史(上)考试重点

西方音乐通史 第一章古希腊音乐 一古希腊时期的两种乐器:里拉琴(弦乐)、阿夫洛斯管(管乐) 二古希腊戏剧﹝悲剧﹞ 定义:公元前6世纪左右产生的、始于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崇拜而进行的音乐活动,它融合音乐、诗歌、舞蹈、表演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艺术,载歌载舞、有器乐伴奏、舞蹈。舞蹈队主要是男演员。 三古希腊的音乐特征 1 诗、乐、舞三位一体为主的音乐艺术 2 单声织体,用字母或类似字母的符号来记谱 3 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 4 有了整套的音阶、音程和调式理论,对后世有重要的启迪 5 题材有演出规模宏大的悲剧和喜剧,后期出现了一些器乐独奏 第二章中世纪(公元5世纪~15世纪) 一宗教音乐 (一)单声部音乐 格里高利圣咏 (二)多声部音乐(复调音乐) 奥尔加农 第斯康特 孔杜克图斯 经文歌 1格里高利圣咏(单声部) 形成于8、9世纪,它以罗马教义为基础融合高卢地区的礼仪因素,最后逐渐影响到欧洲其他地区的圣咏,成为罗马教圣咏礼仪的统一规范和最高权威。 基本特征 情绪:肃穆、超脱,采用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排斥人世激情 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三进为主,是歌唱性(或吟诵性)的,和语言抑扬顿挫有着密切的关系节奏:自由而无固定节拍,依照歌词韵律长短抑扬而定 织体:和希腊音乐一样,单声部音乐 歌词:以拉丁文为歌词 演唱方式:大致有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四种 调式体系:教会调式 教会音乐理论 (1)音乐美学 强调音乐的道德影响力和音乐的教育作用; 音乐注重的不是听觉愉悦,而是心灵的和谐; 将音乐分为三类:宇宙音乐、人的音乐、乐器的音乐。 (2) 记谱法 纽姆谱:在歌词上方标上了一些简单的符号,简明扼要地指示上升或下降的语言声调变化。这种简单的符号也称为“纽姆谱”。 (3)六声音阶 ut、re、mi、fa、sol、la 11世纪,规多·达莱佐(僧侣)发明了四线谱、六声音阶以及用于教学的“规多手” 2 奥尔加农(多声部——复调音乐) 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产生于公元9世纪是以格里高利圣咏为固定调,在它的上方或下方加上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声部,从而构成的二声部音乐。这种最早的复调音乐叫奥尔加农,也叫平行奥尔加农。 华丽奥尔加农:大约12世纪左右,奥尔加农声部由原来的下声部转向上声部,音符增多,与低声部格里高利圣咏构成了多音对一音的关系,具有流动性,形成花唱式的华丽奥尔加农复调风格。 第斯康特:在12或13世纪初,兴起一种新的复调形式,定旋律声部和对位声部以反向进行为主,是一音对一音的演唱风格,乐曲整体上显示出分句的结构特征,与奥尔加农即兴式的松散结构有很大区别,称为第斯康特。 3圣母院乐派的复调 (1)文献及一般风格特征 圣母院复调常把华丽奥尔加农和第斯康特混合使用。也就是在华丽奥尔加农之后接上第斯康特,前后形成风格上的对比。 (2)莱奥南和佩罗坦

交响音乐赏析 期末

交响音乐赏析 《华沙协奏曲》的作者有 答:罗伊-道格拉斯;理查德·阿尔赛尔 《春节序曲》中运用过以下哪种民间音乐的创作手法 答:对仗 交响诗是贝多芬时期出现的音乐体裁 答:错 请选择属于木管组的乐器 答:长笛;单簧管;大管;小号;英国管;双簧管 变奏曲就只能是一首独立的乐曲,不能作为大型作品当中的某个乐章 答:错 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是中国近代音乐的一个里程碑 答:对 需要通过震动簧片而发音的乐器有 答:双簧管;单簧管;大管;英国管;低音大管;低音单簧管 中国的变奏属于线性的变奏,韵味的变化,西方的变奏是技术的、立体的变奏 答:对 《蓝色狂想曲》的谱面中没有非常细致的表情术语标记 答:错 古代长笛和现代长笛所使用的材质都是金属 答:错 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创作了《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一幅交响音乐的风俗画 答:错 著名作曲家比才是英国人 答:错 下面哪部歌剧是瓦格纳的作品 答:《纽伦堡的名歌手》 自然大小调音阶来自于西方"中古调式"或者称为"教会调式",这种调式包括6个正调式和6个副格调式 答:对

世界上最长的是歌剧是由(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写下的《尼伯龙根的指环》,此剧一共分四部,依次是《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诸神的黄昏》 答:对 在西方音乐史中被誉为"音乐之父"的是摸扎特 答:错 穆索尔斯基是俄罗斯"强力集团"的成员 答:对 动画电影《幻想曲2000》曾引用过哪些古典音乐作品 答:圣桑《动物狂欢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杜卡《魔法师的学徒》;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主导动机--瓦格纳独创的一种作曲手法,以某一音乐动机为发展音乐的核心,贯穿音乐的全部,以此暗示音乐内容和艺术形象的表达。主要运用在他的乐剧当中 答:对 请选择属于铜管组的乐器 答:小号;圆号;长号;大号;次中音号 以下哪首作品是圣桑的作品 答:《骷髅之舞》 在交响乐队中音量最大的乐器组是 答:铜管组 《梁祝》是由中西方乐器相互配合演奏而成的,其中使用的中国乐器有 答:古筝;琵琶;二胡;锣 《思乡曲》的主题采用了哪首民歌的音调 答:《城墙上跑马》 《义勇军进行曲》是大调式的歌曲 答:对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首演谁由担任二胡独奏 答:闵慧芬 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又名 答:自新大陆 法国作曲家圣桑《天鹅》用音乐描绘了天鹅优美的姿态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 一、中国民歌的分类 民歌的分类一直是民歌研究工作中的重点课题,不同的分类方法表明了不同的研究角度。除了音乐学外,文学、历史、民俗学等其他人文学科也要对民歌进行分类研究。由于目的和方法不同,以及研究阶段的不同,民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常见的有: 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3大类。在有些学者的论着中将民歌细分为号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谣、小调、风俗仪式歌等。体裁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民歌的社会功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特点等问题。? 按民族和区域的风格色彩分类中国有56个民族,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致使各民族民歌的风格色彩相距甚远。一些人数较多、居住地域较广的民族,如汉、蒙古、藏、壮、维吾尔等族,还可根据其不同地区民歌的音乐特色划分为若干色彩区。如汉族民歌大致可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8个色彩区,其中前3个地区属北方片,第4至第6属南方片,第7、第8属南北过渡地区。也有将南方片及过渡区分为云桂黔、川湘鄂、江浙、闽粤台等4个地区。分法不一,各有各的依据。 风格色彩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的风格色彩、音乐与民俗的关系等问题。按题材内容分类有助于认识、研究民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此外,还有根据历史发展时期分类,或出于某一专题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特殊分类。 1、劳动号子

民歌的一个品种,是伴随着重体力劳动而歌唱的一种常带有呼号的歌曲。能够起着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解除疲劳的作用。多种多样的生产劳动,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如插秧、车水、打场、打夯、打硪、装卸、挑担、摇撸、拉纤、捕鱼、伐木等。每一种劳动号子的音乐都和这种劳动动作的特点紧密联系,因而产生不同的曲调、节奏、曲式结构和歌唱形式,一般为一唱众和,也有独唱和齐唱的,唱词多即兴创作。 多种多样的劳动内容和方式,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 《哈腰挂号子》它流行于黑龙江林区。是东北林区抬木号子的一种。歌唱形式为一领众和,当领唱者唱出”哈腰挂呀“时,大家一起弯腰把钩挂在被抬的木头上;当挺起腰来开始起步时,左侧四人迈右腿,右侧四人迈左腿,形成相对的脚步,边左边唱,随着歌声的节拍向前迈进。 哈腰挂号子—林业号子 领:哈腰挂, 众:嘿, 领: 蹲腿儿哈腰, 众:嘿, 领:挂钩就挂好, 众: 嘿, 领:挺起个腰来 , 众: 哟, 领:不要个晃荡, 众:嘿, 领:老哥儿八个, 众:嘿, 领:抬着个木头, 众:嘿, 领:上了个跳板, 众:嘿, 领:前边个拉着, 众:嘿, 领:后边个催着, 众:嘿,

(完整word版)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一.古代与中世纪音乐 (一)古代音乐:西方音乐的源头:古希腊,“爱琴文化”。歌唱、抒情诗、戏剧。 1.音乐论述: (1)四音音列:希腊著名音乐理论家——阿里斯多赛诺斯。 (2)五度相生律(毕达哥拉斯律制):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2.古希腊悲剧: (1)题材:神话、英雄传说、史诗。 (2)形式:合唱、独唱、对话交替出现。 (3)代表人物:“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戏剧艺术的荷马”索福克勒斯;“心理戏剧的鼻祖”欧里庇得斯。 3.乐器: (1)弦乐:里拉琴。【颂扬阿波罗】(2)管乐器:阿夫洛斯管(竖笛)【敬奉酒神】 4.乐谱:歌唱:字母器乐:符号 《塞基洛斯歌》最完整的古希腊名作品。 (二)中世纪音乐: 1.格里高利圣咏: (1)选编者: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 (2)适用场合:罗马教会礼拜仪式 (3)形式:唱诵的经文。 (4)特征:音乐形式:无伴奏纯人声歌唱,单声部。 歌词:拉丁文。节拍:无明显节拍特征。 旋律:级进为主,跳进少。情绪:肃穆超脱。 2.多声部复调音乐: (1)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奥尔加农。 平行奥尔加农,平行奥尔加农的变体,自由的或反向的奥尔加农,花唱式奥尔加农,华丽奥尔加农。 (2)迪斯康特: (3)经文歌:无伴奏合唱复调音乐。 3.世俗音乐: 法国游吟诗人,德国恋诗歌手。拉丁歌曲,方言歌曲。 二.文艺复兴时期 (一)马丁路德的宗教音乐改革:新形式圣咏合唱——众赞歌。 (二)乐器:1.波弦乐器:琉特琴、竖琴。 2.弓弦乐器:维奥尔家族乐器(小提琴前身) 3.管乐器:短号、小号、笛、低音管、双簧管 4.键盘乐器:管风琴、击弦古钢琴、拨弦古钢琴。 三.巴洛克音乐 (一)巴洛克:一种艺术风格。 特征:构思宏大、效果辉煌、充满活力、强调情感的表现。 (二)蒙特威尔第 1.代表作:(1)八册牧歌:《亚利安那的悲歌》《战争与爱情牧歌集》 (2)三部歌剧:《奥菲欧》《尤里西斯的返国》《波佩亚的加冕》 2.艺术成就:(1)意大利牧歌的奠基人;(2)写作有情感的旋律,拜托宗教舒服的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