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校园欺凌征文

预防校园欺凌征文

预防校园欺凌征文
预防校园欺凌征文

预防校园欺凌,创建和谐校园

------预防校园欺凌及安全工作征文

校园,是培养人的地方,是文明的殿堂;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然而近年来,却常常看到各地学校暴力事件的发生。有些同学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欺负弱小。这些现象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

校园欺凌最直接的危害是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我们的学生都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应该享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应该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保护。校园欺凌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语言暴力。有的同学喜欢耍派头,总是盛气凌人、目空一切,把脏话都变成了口头禅,一说话就扯开嗓子喊,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殊不知这些表现都显得很没有素质、很没有教养。

二、以大欺小,以众欺寡。有的同学喜欢欺负弱小的同学,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有些时候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常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纠纷,由口语辱骂升级到拳脚相加。

三、讲所谓的“义气”,用暴力手段争论长短。这类事件,往往由上述两种形式引发的,由个人与个人之间,升级

到群体。

同学之间的语言暴力、欺负弱小、欺软怕硬,这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上升到了法律层面,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人之初,性本善”,欺负弱小的同学也并不是出生就自带戾气,喜好欺软怕硬,因此遇到这类学生老师更应该以适当的教育方法对其进行感化,帮助他走出道德误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然而,面对校园暴力,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为此,我校开展了“预防校园欺凌,创建和谐校园”活动。

首先,成立校园欺凌预防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责任状,进一步强化我校欺凌预防及安全责任的落实。组织学校教职工学习各级下发文件,建立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机构,对学生开展专题教育。发动教职工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矛盾,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参与矛盾化解。

其次,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引导学生要从自身做起,爱惜自己,不结交社会闲散人员;尊重他人,对学校老师有礼貌、对我们的学校工作人员有礼貌、对同学有礼貌,不要粗口伤人,动手动脚,不要过度玩笑导致翻脸打架;学会跟同学和谐相处,包容他人,不要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不要揭人短处、嘲笑他人、更不要挑拨离间、搬弄是非,要拒绝与校外不良青年交往,抵制

不良的引诱,做一名有文化、有修养、有礼貌、有智慧的学生。

同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险或可能发生危险时,要主动、及时地和老师、家长、警察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保护和帮助。

而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要更加积极主动,去普及校园暴力带来的恶劣影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杜绝校园暴力,创建和谐校园。我们利用自习课的时间带领学生观看相关的法制节目,一方面普及法律知识、防范校园欺凌,另一方面缓解学习压力、增加学习乐趣;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黑板报和班级文化等平台引导学生、学生家长,充分认识校园欺凌所带来的伤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能做什么?教师,教书育人,在我们教好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怎样育人。所以我们应该想想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中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做人。理论说教固然有效,以身作则则是一种更有效的教育。

再次,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很少与其他人发生正面冲突。很多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唏嘘的家庭存在。所以我们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通过开家长会、家访、至家长一封信等方式,

和学生家长多沟通,面对孩子不健康的人格特征,老师和家长应当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动向,教育孩子如何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冷静的去处理问题。同时老师和家长还应该为孩子普及法律知识,让孩子懂得如何使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最后,加强预防校园欺凌的监管,学校实行“网格化”管理,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做到人防与“技防”结合。学校实现了学生活动区域监控的全覆盖,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校的所有活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杜绝“校园欺凌事件”发生。让我们的校园不再有欺凌现象的出现,全力共建“平安校园”,齐心共创“和谐校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