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丙酮是什么,两个方面告诉你【健康必备常识】

丙酮是什么,两个方面告诉你【健康必备常识】

丙酮是什么,两个方面告诉你【健康必备常识】

丙酮是什么,两个方面告诉你

文章导读

所谓的丙酮是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含有特殊的辛辣气味。容易溶于水中和甲醇、乙醇等等的有机溶剂中。属于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易燃也容易挥发。

一、.化学性质

1.丙酮球棍模型丙酮是脂肪族酮类具有代表性的的化合物,具有酮类的典型反应。例如:与亚硫酸氢钠形成无色结晶的加成物。与氰化氢反应生成丙酮氰醇。在还原剂的作用下生

成异丙酮与频哪醇。丙酮对氧化剂比较稳定。在室温下不会被硝酸氧化。用酸性高锰酸钾

强氧化剂做氧化剂时,生成乙酸、二氧化碳和水。在碱存在下发生双分子缩合,生成双丙

酮醇。2mol丙酮在各种酸性催化剂( 盐酸,氯化锌或硫酸)存在下生成亚异丙基丙酮,再

与1mol丙酮加成,生成佛尔酮(二亚异丙基丙酮)。3mol丙酮在浓硫酸作用下,脱3mol

水生成1,3,5-三甲苯。

2.石灰。醇钠或氨基钠存在下,缩合生成异佛尔酮(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在酸或碱存在下,与醛或酮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酮醇、不饱和酮及树脂状物质。与苯酚在酸

性条件下,缩合成双酚-A。丙酮的α-氢原子容易被卤素取代,生成α-卤代丙酮。与次卤酸钠或卤素的碱溶液作用生成卤仿。丙酮与Grignard试剂发生加成作用,加成产物水解得

到叔醇。丙酮与氨及其衍生物如羟氨、肼、苯肼等也能发生缩合反应。此外,丙酮在

柴油卸车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柴油卸车安全操作规程正 式版

柴油卸车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作业前 5.1.1 操作人员上岗前需接受专项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 5.1.2 柴油车到站后,将有专人负责接并指挥辆停放定位置。 5.1.3 车辆熄火,前后轮垫三角木须静止 15min 以上。 5.1.4 检查静电接地装置完好,为油罐车线。 5.1.5 连接卸油管线,将罐车输出口与之间通过好锁紧头。使用非连接卸油管线,将罐车输出口与之间通过好锁紧头。

使用非连接卸油管线,将罐车输出口与之间通过好锁紧头。使用非连接卸油管线,将罐车输出口与之间通过好锁紧头。使用非导电胶管输油时,要用线将罐车、道进行等位连接。 5.1.6 确认油罐液位及卸量,保障容满足防止品溢。 5.1.7 柴油取样应选择金属设备,蹬车安全位置操作防止滑跌。 5.1.8 确认卸油作业区域周边环境,点半径 15 米范围内没有明火作业(包括焊接、抽米范围内没有明火作业(包括焊接、抽烟、拨打手机等)。烟、拨打手机等)。 65 / 186

第二部分 机化学实验

第二部分有机化学实验 目录 实验一有机实验的一般知识及标准仪器的认领 实验二熔点的测定 实验三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实验四分馏 实验五液体化合物折光率的测定 实验六正溴丁烷的制备 实验七正丁醚的制备 实验八乙酰苯胺的制备 实验九重结晶提纯法 实验十二苄叉丙酮的制备 实验十一水蒸气蒸馏(橙皮中香精油的提取) 实验十二甲基橙的制备 实验十三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的合成 实验十四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

实验一有机实验的一般知识及标准仪器的认领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有机实验室安全知识; 2. 认识有机实验常用玻璃仪器,熟悉有机化学实验常用装置; 3. 能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 4. 养成良好的实验工作方法和工作习惯,以及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规则 为使有机实验有条不紊、安全地进行,必须遵循以下规则: 1. 熟悉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学会正确使用水、电、煤、通风厨、灭火器等,了解实验事故的一般处理方法。作好实验的预习工作,了解所用药品的危害性及安全操作方法,按操作规程,小心使用有关实验仪器和设备,若有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 2. 实验前,认真清点、检查玻璃仪器;实验中,安全合理的使用玻璃仪器;实验后,洗净并妥善保管玻璃仪器,尤其应学会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3. 实验时,要保持实验室和桌面的清洁,认真操作,遵守实验纪律,严格按照实验中所规定的实验步骤、试剂规格及用量来进行。若要改变,需经教师同意方可进行。 4. 实验药品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药品标签,按需取用,避免浪费;取完药品后要迅速盖上瓶塞,避免搞错瓶塞,污染药品。不要任意更换实验室常用仪器(如天平、干燥器、折光仪等)和常用药品的摆放位置。 5. 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要集中思想,避免大声喧哗,不要在实验室吃东西。 6. 实验中和实验后,各类固体废物和液体废物应分别放入指定的废物收集器中。 7. 离开实验室前,应检查水电是否安全关闭。 三、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安全知识 有机化学实验很大程度上由玻璃仪器、实验试剂和电器设备等组成,如果操作不当,会对人体、环境造成伤害,实验试剂往往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易腐蚀、毒性高等特点,玻璃仪器与电器设备使用不当亦可发生意外事故。因此,有机化学实验室是一个潜在的高危险性的场所。 1. 防火 实验操作要规范,实验装置要正确,对易燃、易爆、易挥发的实验药品要远离明火,不可随意丢弃,实验后应专门回收。若一旦发生火灾,应先切断电源、煤气、移去易燃易爆试剂,再采取其它适当方法灭火,如:灭火器,石棉网或黄沙覆盖,或用水冲等。 2.防爆 仪器装置要正确,常压蒸馏及回流时,整个系统不能密闭;减压蒸馏时,应事先检查玻璃仪器是否能承受系统的压力;若在加热后发现未放沸石,应停止加热,冷却后再补加;冷凝水要保持畅通。 有些有机物遇氧化剂会发生猛烈的爆炸或燃烧,操作或存放应格外小心。 3. 防中毒 绝大多数有机实验试剂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对有刺激性或者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尽量安排在通风厨,或有排风系统的环境中进行,或采用气体吸收装置。有毒或

浓硫酸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中间体车间 液体原材料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编制:金琛 审核:梁传刚 审批:韩忠

浓硫酸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一、岗位职责 1、负责甲苯、邻甲苯胺、硫酸、硝酸、液碱的卸车和打料工作。 2、坚持质量第一,严把进厂原料的质量关,认真做好甲苯、邻甲苯胺、硫酸、硝酸、液碱等原料的计量工作。 3、坚持安全生产,严禁烟火,杜绝原料的泄漏,认真做好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完好率。 二、操作程序 1、浓硫酸卸车 1.1卸酸前准备工作 (1)检查浓硫酸储罐阀门是否关闭。 (2)检查卸酸泵是否泄漏,点动确认泵的转向。 (3)检查放酸管软管是否完好。 (4)卸车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酸碱服、橡胶手套、防护眼镜)。 1.2启动卸酸泵将硫酸抽入硫酸罐,卸车过程始终观察硫酸罐液位及是否泄漏。 1.3开阀门放酸时要慢,各相关阀门开度不应过大,防止管道涌酸。 1.4当硫酸液位达到硫酸罐体积的90%时停止卸车。 1.5卸车过程中若发现泄漏现象,立即停泵,处理漏点,待处理完后继续卸硫酸。 1.6人员接触到硫酸应立即使用棉纱、湿毛巾擦除,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同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2、打料工作 2.1打料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储罐及管道上的阀门、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及各密封面是否完好。 (2)电气设备是否完好、绝缘可靠、各阀门是否灵活好用,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3)盘车数转,检查传动设备是否有杂音、杂物、运转是否轻重均匀。

2.2正常打料 打开储罐出料阀,启动电机,缓慢开启打料阀(根据工艺要求控制出口压力)。 2.3停止打料 接到停止打料通知后,关闭打料阀。待出口压力降为零未时,停止打料电机,最后关闭储罐出料阀。 3、巡回检查 3.1卸车或打料时,每隔10分钟检查硫酸储罐的压力、液位、温度、阀门和密封点及卸车系统管道、阀门、鹤管和槽车的液位、压力情况。 3.2平时每隔1小时检查储罐的压力、液位、温度、密封点及阀门等情况。 3.3巡回检查的路线为: 车间→储罐→槽车→打料泵→车间 4、紧急停车处理 4.1卸车或打料时凡遇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止工作,管道和阀门泄漏均按如下紧急停止工作: (1)关闭槽车出料阀; (2)关闭储罐进料阀; (3)打开旁路阀,把卸车管路中的硫酸排尽; (4)向班长汇报事故发生处理经过。 4.2储罐液位计故障或其它密封点泄漏,应做如下紧急处理: (1)关闭液位计上下阀门; (2)采取倒罐手段,转移泄漏储罐的硫酸。 5、安全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 (1)接班后按规定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具。 (2)本贮罐区域动火,必须经过严格的处理,办妥动火手续,贮罐周围25米以内的区域严禁烟火。 (3)该岗位所有的电器必须是防爆的,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然后用二氧化氮灭火器或干粉灭火。 (4)进入贮罐内工作,首先切断硫酸的来源,然后处理干净罐内硫酸,而且必须有人在外监护,罐内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

危险化学品罐区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危险化学品罐区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加强公司危险化学品储罐区安全管理,确保公司财产和职工人身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危险化学品的卸车、储存、传送过程管理。 三、操作程序 1、作业前,罐区操作人员确认管线、储罐、机泵、、通讯、仪表等各储运设备及消防、安全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2、相关人员通知化验室取样,检测合格后出具化验单,并通知罐车司机驶入罐区。 3、进入罐区作业时,操作人员、司机、押运员身上严禁携带火种,不准在罐区使用通信工具。罐区操作人员作业前穿着戴好劳动安全防护用品,戴好安全防护手套。 4、将罐车停放规定区域,关油门、熄火,停放后用专用的防溜车装置堵住轮胎,接好静电接地导出报警仪,将报警器一端静电夹夹持车辆,另一端静电夹夹持接地网络连线或接地地桩,当没有正确连接或通路不畅时会自动发出持续蜂鸣声提醒、报警。 5、汽车槽车到达现场后,必须服从罐区工作人员的指挥。罐车押运员只负责车上软管的连接,罐区操作人员负责管道的连接和阀门的开关操作。卸料导管与阀门的联接牢固后,阀门逐渐开启,若有泄漏,消除后才能恢复卸料。切记要按罐区的物料标号进行卸料,以避免卸错储罐。 6、卸车过程卸料速度不能太快,当贮罐液位达到安全高度以后,禁止往贮罐强行卸料。 7、卸料开始直结束,卸车责任人必须坚守岗位,需思想注意力高度集中,随时处理突发事件。在整个卸车过程中,司机、押运员也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也不准在驾驶室内吸烟、喝酒、睡觉、闲谈等,押运员必须自始至终在现场参加安全监护。 8、车内的物料必须卸净后,操作人员才能关闭罐车出口阀门和储罐入口阀,收好卸料导管,运输车立即驶离灌区。 9、操作人员清理好作业现场,做到设备归位,地面干净。 10、卸车作业时不准两辆车同时卸放物料,也不准一辆车卸放时,另一辆车不能停在卸车区域内。 11、在雷击、暴风雨等恶劣天气时,要停止卸车作业。

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 (第二学期) 实验1 醇和酚的性质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认识醇类的一般性质。 2.比较醇和酚化学性质上的差别。 3.认识羟基和烃基的互相影响。 二、实验仪器与药品 甲醇、乙醇、丁醇、辛醇、钠、酚酞、仲丁醇、叔丁醇、无水ZnCl 2 、浓盐 酸、1% KMnO 4、异丙醇、NaOH、CuSO 4 、乙二醇、甘油、苯酚、pH试纸、饱 和溴水、1%KI、苯、H 2SO 4 、浓HNO 3 、5%Na 2 CO 3 、0.5%KMnO 4 、FeCl 3 、恒温水 浴锅 三、实验步骤 1.醇的性质 (1)比较醇的同系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甲醇、乙醇、丁醇、辛醇各10滴,振荡观察溶解情况,如已溶解则再加10滴样品,观察,从而可得出什么结论? (2)醇钠的生成及水解 在一干燥的试管加入1ml无水乙醇,投入1小粒钠,观察现象,检验气体,待金属钠完全消失后,向试管中加入2ml,滴加酚酞指示剂,并解释?(3)醇与Lucas试剂的作用 在3支干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0.5ml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再加入2mlLucas试剂,振荡,保持26-270C,观察5min及1h后混合物变化。(4)醇的氧化 在试管中加入1ml乙醇,滴入1% KMnO 4 2滴,振荡,微热观察现象? 以异丙醇作同样实验,其结果如何? (5)多元醇与Cu(OH) 2 作用 用6ml5%NaOH及10滴10% CuSO 4,配制成新鲜的Cu(OH) 2 中,观察现象? 样品:乙二醇、甘油 2.酚的性质 (1)苯酚的酸性 在试管中盛放苯酚的饱和溶液6ml,用玻璃棒沾取一滴于pH试纸上试验其酸性. (2)苯酚与溴水作用 取苯酚饱和水溶液2滴,用水稀释至2ml,逐滴滴入饱和溴水,至淡黄色,将混合物煮沸1-2min,冷却,再加入1%KI溶液数滴及1ml苯,用力振荡,观察现象? (3)苯酚的硝化 在干燥的试管中加入0.5g苯酚,滴入1ml浓硫酸,沸水浴加热并振荡,冷却后加水3ml,小心地逐滴加入2ml浓HNO 3 振荡,置沸水浴加热至溶液呈黄色,取出试管,冷却,观察现象? (4)苯酚的氧化 取苯酚饱和水溶液3ml,置于赶试管中,加5% Na 2CO 3 0.5ml及0.5% KMnO 4 1ml, 振荡,观察现象?

螺旋卸车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11162 螺旋卸车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标准 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螺旋卸车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第一条认真执行《一般安全守则》。 第二条作业人员打开车门后,必须将车门处煤层捅透,上车捅煤时应站立在车辆中间位置。 第三条开车门时,要控制所卸煤炭的流量,防止压住皮带输送机和煤炭洒漏。 第四条螺旋卸车机卸完煤炭并移出车辆后,再清底。 第五条不准在卸车机行走线下停留或堆放物品,作业时,通过卸车机行走线时应注意躲避。 第六条煤车未对准舱停稳时,严禁上车或开

门。 第七条上、下车时要走车梯,不准在车帮上行走。 第八条开车门时,要站在安全位置。 第九条装卸车结束后,要清净轨道内、外障碍物。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装车和卸车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75964 装车和卸车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装车和卸车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车门、钩链、轮槽、车底板是否完好,车内清洁有无异味状况。 (2)货物状态(即货物推比重,确定装载高度)。 (3)机具、防护用品和防护信号安设情况。 2.装卸作业后必须执行三检制: (1)车辆清扫、门窗关闭、道沿清理情况。 (2)货物装载加固、苫盖、围装情况。 (3)防护信号的撤除情况和装卸机具齐全完好。 3.装车时应按货运员的要求巧装满载、不错载、

不超重、不偏重、不外涨,加固苫盖符合要求。 4.卸车时应由货运员检查后才能作业,如发现有异状应及时通知货运员。 5.开关车门必须按下列规定办理: (1)开启敞车下扇门时,由两人用两根拉门绳将车门拉起,卡牢两个车门卡。无须翻起时,应用支门器支开,不准掩夹石块等物。开启时,站在车下的人员应立于车门侧旁,防止车门落下和货物溜下砸伤。 (2)开闭下扇门时必须做好呼唤应答,确认无人后再放下。 (3)开关敞车车门必须逐个地开关,不得同时进行。 (4)不得任意拆卸车门、车窗,作业完毕时应把车门、车窗、端侧门关好,要插牢全部销子和门搭

卸车机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52545 卸车机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卸车机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目的 规范员工行为,实现设备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卸车机的安全操作。 3内容要求 3.1操作前必须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3.2开机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是否有人在打开的车厢里面或存在其它安全隐患。 3.3开始作业前,打开报警器进行警示。 3.4卸车时精力要集中,大小铲运用要灵活,不

损坏车辆,尽力减少残余,发现异响或异常停车检查。 3.5卸完一辆车后三铲抬升至高点或复位。 3.6清扫车皮,检查并处理轨道障碍物。 3.7通知绞车工继续牵引至指定地点,循环作业。 3.8卸车结束,三铲复位,切断电源,锁好车门。 4 相关文件和记录 4.1《岗位交接班记录》 4.2《安全风险评价表》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卸车机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卸车机安全操作规程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卸车机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目的 规范员工行为,实现设备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 备安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卸车机的安全操作。 3内容要求 3.1操作前必须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3.2开机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是否有人在 打开的车厢里面或存在其它安全隐患。 3.3开始作业前,打开报警器进行警示。 3.4卸车时精力要集中,大小铲运用要灵活,不损坏车 辆,尽力减少残余,发现异响或异常停车检查。

3.5卸完一辆车后三铲抬升至高点或复位。 3.6清扫车皮,检查并处理轨道障碍物。 3.7通知绞车工继续牵引至指定地点,循环作业。 3.8卸车结束,三铲复位,切断电源,锁好车门。 4 相关文件和记录 4.1《岗位交接班记录》 4.2《安全风险评价表》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二苄叉丙酮的制备

二苄叉丙酮的制备 Synthesis of Bis(2-phenylethenyl)ketoen 二苄叉丙酮(Bis(2-phenylethenyl)ketoen)可通过两分子的苯甲醛(benzaldehyde)和一分子的丙酮(acetone)在稀碱的催化下发生羟醛缩合得到。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用苯甲醛和丙酮(其摩尔量之比约为2:1)作为反应试剂,佐以氢氧化钠稀碱溶液作为反应催化剂,在磁力搅拌器的搅拌和加热条件下,用乙醇作为溶剂,制取二苄叉丙酮的粗产物,并经过重结晶步骤得到纯度较高的二苄叉丙酮晶体。 Bis(2-phenylethenyl)ketoen can be made by combining benzaldehyde and acetone (2:1), with the catalysis of alkali, based on aldol condensation. During this experiment, we took benzaldehyde and acetone as reactants with the ratio being 2:1, NaOH(aq) as catalytic center. The reactants was heated and mixed by magnetic force driving agitator, then extracted by alcohol can we get the impure product, which is later purified with the step “recrystallization”. 关键词:羟醛缩合;磁力搅拌器;重结晶;二苄叉丙酮;aldol condensation;magnetic force driving agitator;recrystallization;Bis(2-phenylethenyl)ketoen 一、实验简介 在稀碱催化下,两分子的醛或酮进行加成生成β-羟基醛或酮的反应称为羟酸缩合反应。β-羟基醛或酮可以进一步脱水生成α,β-不饱和醛或酮。通过羟醛缩合反应增长碳链在有机合成上应用十分广泛。 羟醛缩合反应可以在相同的醛或酮分子间进行缩合,可以得到高产率单一化合物。若在不同的醛或酮之间进行交叉羟醛缩合,会得到四种不同的产物,实用性很低。 本实验通过应用苯甲酸和丙酮制得二苄叉丙酮,反应式如下: 二、实验材料 试剂:氢氧化钠蒸馏水苯甲醛丙酮95%乙醇 设备:磁力搅拌器真空抽滤装置加热灯水浴和油浴装置水银温度计煤油温度计不锈钢刮刀 合成装置图1-1 抽滤装置图1-2 重结晶装置图1-3 三、实验方法 1、实验准备: 按实验装置图1-1安装好二苄叉丙酮的合成装置(温度计为煤油温度计。三颈瓶置于水浴中,瓶内有搅拌子,水浴装置置于磁力搅拌器之上。图中未画出搅拌子、水浴装置、磁力搅拌器以及固定装置。)于100mL的三颈瓶中加入氢氧化钠2.0g,用20mL蒸馏水溶解,再加入16mL乙醇并冷却至室温。用针管准确移液苯甲醛2.10g,丙酮0.58g于具塞瓶中,混匀,盖塞密封。 2、合成过程: 开启磁力搅拌装置,设置转速700转;开启水浴温控,设置温度23摄氏度。待瓶内温度达到20度时,将苯甲醛和丙酮混合物倾入三颈瓶中约一半。约1min后,有浅黄色絮状沉淀大量生成。调低转子转速至510转。15min后,用胶头滴管将剩余苯甲醛和丙酮混合物加入三颈瓶,并用约1.5mL的乙醇洗涤具塞瓶,洗液也加入到三颈瓶中。调节转子转速至900转。40min后,停止磁力搅拌器的加热和搅拌,此时三颈瓶中有柠檬黄

有机化学实验题目

基础化学实验Ⅲ试卷一 一、填空题(30分) 1、分液漏斗用后一定要在活塞和盖子的磨砂口间(垫上纸片)或(分开),以免日久后难于打开。 2、重结晶时,不能析晶,可采取如下措施投晶种;用玻棒摩擦器壁;浓缩母液 3、一般干燥剂的用量为每10mL液体约需(0.5-1g)。液态有机物的干燥操作一般在干燥带塞的(三角烧瓶)内进行。使用(第一类干燥剂)干燥时,在蒸馏之前必须把干燥剂滤去。 4、一个纯化合物从开始熔化至完全熔化的温度范围叫(熔点距)。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熔点距一般不超过(0.5)。 5、止暴剂能防暴沸的原因是因为(止暴剂多为多孔性物质,当液体加热到沸腾时,止暴剂内的小气泡成为液体分子的汽化中心,使液体平稳地沸腾,防止液体因过热而产生暴沸)。止暴剂应在加热前加入,加热后才发现忘加了,这时应(应使沸腾的液体冷至沸点以下后再补加)。 6、有机化合物的干燥方法,大致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两种。 7、索氏提取器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平底或圆底烧瓶;提取筒;球型或蛇型冷凝管。 8、搅拌的方法有三种:人工搅拌;机械搅拌;磁力搅拌 9、使用分液漏斗时应注意不能把活塞上附有凡士林的分液漏斗放在烘箱内烘干;不能用手拿住分液漏斗的下端;不能用手拿住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液体;上口玻璃塞打开后才能开启活塞;上层的液体不要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10、为了加速有机反应,往往需要加热。有机实验常用的加热方式有:空气浴;水浴;油浴;砂浴;电热套 二、选择题(10分) 1、标准接口仪器有两个数字,如19/30,其中19表示( A )。 A、磨口大端直径 B、磨口小端直径 C、磨口高度 D、磨口厚度 2、现有40mL液体需要蒸馏,应选择( B )规格的烧瓶。 A、50mL B、100mL C、150mL D、250mL 3、液态有机物的干燥操作一般应在(C)中进行。 A、烧杯 B、烧瓶 C、锥形瓶 D、分液漏斗 4、液体混合物成分的沸点相差( C )o C以上可用蒸馏的方法提纯或分离;否则,应用分馏的方法提纯或分离。 A、10 B、20 C、30 D、40 5、苯甲醛与丙酮反应可以制备苄叉丙酮和二苄叉丙酮,制备苄叉丙酮时应( A )。 A 丙酮过量 B 苯甲醛过量 C 溶剂过量 D反应物比例无要求

卸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资料:________ 卸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5 页

卸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人员应熟悉本岗位相关危化品的特性、危害和应急处理措施,经过公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进入工作场所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戴好安全帽,禁止穿带铁钉的鞋和化纤衣物等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卸上岗作业。 2、上岗前观察风向标判断当班风向,禁止携带火种(烟)、非防爆通讯器材和电子设备进入工作区域,不得在工作区域内穿脱工作服和有猛烈动作;作业期间应使用防爆工具。 3、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现场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熟悉报警方式。 4、车辆应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进入卸车区,要求车速15Km/h,卸车区只允许一辆车辆停放。 5、工作人员将车辆带至相应的卸车口,要求车辆熄火并拉紧手刹,并用两块辗木将后轮胎辗住。 6、工作人员在防静电接地体与罐体直接相连处,做好除锈工作,保证卸车时产生的静电有效释放,协同押运员对卸车车辆的安全防护情况进行检查、核准,认真填写相关卸车记录。 7、登车采样时,应注意力集中,用双手握紧爬梯,不得跳车。 8、卸车前押运员确认卸车管连接牢固,协同工作人员放好卸车管(槽) 9、卸车过程中,工作人员和押运员必须在上风向监护,流速控制每秒3米;司机卸车期间必须在现场监护,不得随便离岗,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10、遇雷雨天气时或其它恶劣天气时停止卸车。 第 2 页共 5 页

11、卸车过程中,初期阀门开度不得过大,待稳定一段时间后方可适当增加阀门开度,要做到不冒、不洒、不漏。 12、卸车期间需要取样时,应适当关小阀门开度,不应出现原料溅出现象。 13、卸车要尽可能卸净,当工作人员确认罐内已无原料时方可关闭阀门,收好卸车管,盖严卸车盖。 14、卸车完毕后,有物资部有关人员进行复磅。 15、待卸车车辆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安排,不得堵塞安全通道,与卸车中车辆保持安全距离;禁止在工作区域内动火维修危化品运输车辆。 16、工作人员应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 卸车机巡检规程 1)检查周围环境有无障碍,设备有无积料、积灰。 2)检查电缆是否安全,各控制开关、触点,限位装置是否良好,有效。 3)检查系统输送皮带机、斗提设备是否完好,物流通道是否畅通。 4)检查轨道是否清洁,有无障碍物。 5)检查纲绳是否有严重磨损及断丝现象,夹头是否牢固可靠。 6)检查系统收尘设备是否完好,各密封点是否有松动、缺件。 7)检查链斗与下轮是否啮合良好,链斗是否有松动、缺件。 第 3 页共 5 页

有机化学合成常见缩写集锦

1 有机化学合成常见缩写 Ac Acetyl 乙酰基 DMAP 4-dimethylaminopyridine 4-二甲氨基吡啶 acac Acetylacetonate 乙酰丙酮基 DME dimethoxyethane 二甲醚 AIBN Azo-bis-isobutryonitrile 2,2'-二偶氮异丁腈 DMF N,N'-dimethylformamide 二甲基甲酰胺 aq. Aqueous 水溶液 dppf bis (diphenylphosphino)ferrocene 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 9-BBN 9-borabicyclo[3.3.1]nonane 9-硼二环[3.3.1]壬烷 dppp 1,3-bis (diphenylphosphino)propane 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 BINAP (2R,3S)-2,2’-bis (diphenylphosphino)-1,1’-binaphthyl (2R,3S)-2.2'-二苯膦-1.1'-联萘亦简称为联二萘磷 BINAP是日本名古屋大学的Noyori(2001年诺贝尔奖)发展的一类不对称合成催化剂dvb Divinylbenzene 二乙烯苯 Bn Benzyl 苄基 e- Electrolysis 电解 BOC t-butoxycarbonyl 叔丁氧羰基(常用于氨基酸氨基的保护) %ee % enantiomeric excess 对映体过量百分比(不对称合成术语)%de % diasteromeric excess 非对映体过量百分比(不对称合成术语) Bpy (Bipy) 2,2’-bipyridyl 2,2'-联吡啶 EDA (en) ethylenediamine 乙二胺 Bu n-butyl 正丁基 EDTA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Bz Benzoyl 苯甲酰基 EE 1-ethoxyethyl 乙氧基乙基 c- Cyclo 环- Et Ethyl 乙基 FMN Flavin mononucleotide 黄素单核苷酸 CAN Ceric ammonium nitrate 硝酸铈铵 Cat. Catalytic 催化 Fp flash point 闪点 CBz Carbobenzyloxy 苄氧羰基 FVP Flash vacuum pyrolysis 闪式真实热解法 h hours 小时 Min Minute 分钟 hv Irradiation with light 光照 COT 1,3,5-cyclooctatrienyl 1,3,5-环辛四烯 1,5-HD 1,5-hexadienyl 1,5-己二烯 Cp Cyclopentadienyl 环戊二烯基 HMPA Hexamethylphosphoramide 六甲基磷酸三胺 CSA 10-camphorsulfonic acid 樟脑磺酸

甲苯卸车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甲苯卸车安全操作规程(最新 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甲苯卸车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一、岗位职责 1、负责甲苯、(邻间对)硝基甲苯、硫酸、硝酸的卸车和打料工作。 2、坚持质量第一,严把进厂原料的质量关,认真做好甲苯、硫酸、硝酸等原料计量工作。 3、坚持安全生产,严禁烟火,杜绝甲苯、成品原料的泄漏,认真做好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完好率。 二、操作程序 1、甲苯卸车 1.1卸车前的准备工作。 (1)对甲苯贮罐进行认真的检查,检查的内容有:贮罐阀门是否完好,压力表是否灵敏,液位计、温度计是否清晰,人孔及其它

的密封是否有泄漏。 (2)进料系统的管道及阀门是否完好,各阀门是否全关。 (3)观察供货单位槽车压力表、液位计是否完好。 (4)垫圈、螺丝、工具是否齐备。 (5)观察风向及撤退路线。 (6)将车辆停靠在可靠位置,保证道路畅通。 (7)检查车辆的阻火器、静电接地线等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对接地线进行正确现场接地。 (8)现场的灭火器、消防水等安全措施必须落实到位。 (9)卸车人员和司机必须按规定消除静电,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10)现场人员禁止携带或使用手机,现场安全距离内禁止有带火或静电的活动、作业。 (11)确认槽车轮胎有无加垫木固定。 1.2鹤管的对接 (1)在对接卸车鹤管前认真检查:卸车鹤管是否完好,有无泄漏,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对接。

装车台卸车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 目的 为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公司生产安全,排除安全生产隐患,查处违规违纪行为,预防装车站台各种事故的发生,保障卸车作业安全、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装卸区的正常卸料作业。 3 职责 3.1 原料车间负责装卸站台装卸作业的安全管理,负责对汽车司乘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物料性质,个人防护措施,对应的灭火及急救方法及相关的制度和规定,亦可选取其他相关内容。 3.2 生产部负责装卸站台装卸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 3.3 安全环境管理部负责装卸站台装卸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 3.2 保卫部负责罐车阻火器的配发与检查,发现超过检验日期而未进行检查罐车不得放入厂区。 3.3 由生产部原料车间负责整个装卸作业的安全有序进行。 4 工作程序 4.1 当装卸区需要进行装卸作业时,由工序人员引导罐车进入装卸区。罐车车速不得超过10公里/小时。要求引导人员需密切注意周围情况,确保罐车安全进入装卸区,在装卸区内只能允许两辆罐车同时停放。车间人员必须保证装卸区车辆通道的畅通。 4.2 待罐车停稳后30分钟将装卸区静电导出装置与罐车静电导出装置相连接。严禁车辆不熄火作业。 4.3 工序人员将管道用氮气进行置换后将鹤罐与罐车装卸口进行连接 4.4将充装氮气的管线与罐车进行连接,作业过程中严禁使用非防爆工具,要求连接处紧密无泄漏,具有一定的强度,能承受相应的压力。 4.5 经向班组长申请同意后作业人员可以打开氮气阀门对罐车进行充压,将罐车内压力充至0.3MPA,当压力达到0.3MPA时,操作人员关闭氮气阀门,司乘人员在一旁监护直至作业完成,遇到紧急情况时工序人员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有权采取现场紧急抢救措施。 4.6相关负责人员确认各个相关设备及阀门的状态并得到班组长允许后,打开进料阀门进行卸料作业。 4.7 开启进料阀门时,应慢开慢关,缓慢调整阀门开度并确保原料流速不得超过1m/s。 4.8 装卸车完毕后,作业负责人通知调度得到指令后关闭相关进料阀门并开启尾气阀门泄放罐车的压力。 4.9 待罐车压力泄放至微正压(微大于0.1MPA)后,关闭尾气阀门,静置30分钟后,对连接的管道进行拆卸,此时应特别注意管道内残留物料的危害。 4.10 拆卸完管道后,拆除静电导出装置。 4.11 经现场操作人员确认作业完毕之后可以引导车辆离开,准备放行下一辆车。 4.12 作业过程中如果阀门管道等处出现泄漏则需立即停止作业。待泄漏处得到妥善处理后方能继续作业。作业时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毒面具,防酸碱手套,防护眼镜。4.13 因物料性质容易着火,因此严禁在装卸区进行取样检验,装卸区内禁止一切可能引发明火的行为,在卸料作业时必须使用防爆工具。 5 奖惩 相关人员应严格按制度执行,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领导。不得脱岗、睡岗及做与工作不相干的事情。领导不定时对巡检人员进行检查,对违反制度者,按照绩效考核扣除2分/次。对司乘人员为200元/次。因工作失职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将依照相关规定承担相关责任。 对于能够在作业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制止有违反上款规定的人员的人员将给予个人考核分2分的奖励。

二苄叉丙酮的合成

组员:雷振何家有指导老师:林桂汕 邮箱:djhvs2012@https://www.doczj.com/doc/ee8715855.html, 二苄叉丙酮的合成 危险性:苯甲醛对眼睛、呼吸道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由于其挥发性低,其刺激作用不足以引致严重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急性毒性: LD50:1300 mg/kg(大鼠经口) 1.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2.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3.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丙酮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1.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2.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3.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4.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5.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 应用:在苯甲醛和丙酮的交叉羟醛缩合反应中,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投料比可得到两种不同产物,如果苯甲醛和丙酮按1:1 比例反应则生成苄叉丙酮。 羟醛缩合反应:两分子具有α-活泼氢的醛酮在稀酸或稀碱催化下发生分子间缩合反应生成

液氧汽车罐车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液氧、液氮、液氩、液体二氧化碳) 汽车罐车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讨论稿) 1.卸车前检查和准备工作 (1)引导罐车到指定位置停车,给车轮垫上防滑块。 (2)接好静电接地线。 (3)检查罐车内介质是否与储罐的介质相符合,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罐车与储罐的压力是否正常。 (5)检查储罐的储液量是否在允许充装量范围内,液位计指示是否正常。(6)检查罐车与储罐安全附件是否完好,消防器材是否在有效期内。 (7)检查罐车与储罐外观是否有结霜、腐蚀、凹凸不平等现象。 (8)检查罐车和司机的证件是否齐全并在有效期内。 (9)检查卸车工具是否合格 a) 装卸软管的材料应与充装介质相容,能够满足低温性能要求。接触液氧的装卸软管内表面已进行脱脂处理和有防止油脂污染措施。 b)有装卸软管公称压力不小于装卸系统工作压力2倍(即1.6MPa),其最小爆破压力大于4倍公称压力(即6.4MPa)的见证资料。 c)有装卸软管每半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 1.5倍公称压力(即 2.4MPa),并有试验结果记录和试验人员签字的见证资料。 d)有标志装卸软管开始使用日期和使用年限的见证资料。 (10)上述检查确认无异后,操作员穿戴好防护用品,准备卸车。 2.卸车程序 (1)联接罐车与储罐的卸液金属软管。 (2)开启罐车出液阀和管道排放阀,吹扫卸液软管及管路。 (3)吹扫后,关闭充装管道排放阀,开启输出阀与增压器输出阀,由顶部充

液。 (4)充装过程中,注意观察液位对照表。接近充满时,开启溢流阀,该阀喷出液体时表明储罐已充满额定容量,应立即关闭罐车排液阀、充装阀和输入阀及回流阀,停止充液。 (5)开启罐车充装管道上的排放阀,卸去软管的压力后关闭充装管道排放阀,然后,拆下卸液软管。 3.卸车后检查 (1)检查罐车和储罐的压力是否正常,对罐车进行称重计量,核定所卸介质的重量。 (2)检查各密封面有无泄漏。 (3)检查罐车和储罐充装装置所有联接件是否分离。 (4)检查罐车和储罐有无其它异常。 4.巡回检查 (1)检查充装装置有无异常,有无泄漏。 (2)检查充装过程中罐车与储罐的压力和安全装置是否正常。 5.异常情况紧急停车处理程序 (1)发现异常情况需紧急停车(停止装车与卸车),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把车辆移动到空旷的地方。 (2)认真检查罐车与储罐发生异常情况的部位。 (3)当无法有效控制和处理时,应及时拨打报警求助电话,同时,立起警示牌禁止其它车辆和人员靠近,等待救援。 6.注意事项 (1)必须由经培训合格的特种设备操作员对罐车卸车进行操作。 (2)充装过程中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3)公司的立式储罐,只能从顶部充装或从底部进行充装,不允许同时进行充装。

苯亚甲基丙酮和二苯亚甲基丙酮之令狐文艳创作

苯亚甲基丙酮和二苯亚甲基丙酮 令狐文艳 苯亚甲基丙酮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醛、酮在碱性催化下的缩合反应。 2.巩固结晶、过滤、干燥和重结晶的测定。 二、基本原理: C6H5CHO+CH3COCH3------→C6H5CHCHCOCH3+H2O(碱性条件)三、实验物理参数: O 苯亚甲基丙酮结构式: CAS号: 122-57-6 分子式:C10H10O 分子量:146.19 熔点:39~42℃ 沸点:160~262℃ 密度:1.038 性质:无色结晶,具有香豆气味,易

溶于乙醇.乙醚.苯,微溶于水 和石油醚。 单价:28500.00元/吨江苏.江都市 阿里巴巴.化工 2012/3/1 苯甲醛 CAS号:100-52-7 分子式:C7H6O 分子量:106.12 熔点:-26℃ 沸点:179℃ 性质:无色液体、又苦杏仁味。 单价:16500.00元/吨江苏.苏州阿里巴巴.化工 2012/3/1 O 丙酮结构式: CAS号:67-64-1 分子式:C3H6O 分子量:58.08 熔点:-94.7℃ 沸点:56.05℃ 性质:无色液体、具有令人愉快的气味(辛辣甜味)。。 单价:5600.00元/吨江苏.江都市阿里巴巴.化工 2012/3/1 四、实验试剂: 2.65克苯甲醛(新蒸)、0.73克丙酮、氢氧化钠、乙醇、乙酸乙酯。 五、实验步骤: 1.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2.先加入5mL丙酮和2.5mL水,然后加入2.5mL苯甲醛,开始搅拌。

3.慢慢滴加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控制温度在 25~30℃之间。滴加完毕,在室温下继续搅拌 1h。 4.用2%的盐酸至中性,分液漏斗分液,有机相用乙 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镁干燥。 5.蒸馏,收集70~80℃的馏分(乙酸乙酯),蒸馏 烧瓶里为本亚甲基丙酮。 6.称量。 7. 六、注意事项: 1.反应温度不宜过高,温度过高会增加副产物。 2.本亚甲基丙酮会刺激皮肤,处理时防止与皮肤接触。 七、实验后处理: 1.苯亚甲基丙酮的实际值为1.80克。 2.苯亚甲基丙酮的理论值为 3.58克。 C6H5CHO+CH3COCH3------→C6H5CHCHCOCH3+H2O 106.12146.19 2.60 m理论 3.产率=实际值/理论值 * 100% = 1.80÷3.58 * 100% = 50.3% 4.成本=(2.60*16500+4*5600)÷1000000=0.065(元) 5.产值=1.80*28500÷1000000=0.051(元) 6.盈利=产值—成本=0.051—0.065=-0.014(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