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思维学——触发思维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发性思维的特点——写作思维中的默会知识论

彭立 S121100878

摘要:本文对《新编写作思维学教程》的作者关于触发思维过程特点提出反驳。并引入波兰尼的默识知识论,以此为理论基础通过对默会知识论中默会知识和明言知识的对比和转换来揭示出触发思维的特点。

关键词:触发性思维默会知识论特点名言知识

在《新编写作思维学教程》这本书中对于触发思维过程的定义为:所谓触发思维过程就是写作主题在社会生活中由观察、采访、阅读或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发现写作对象,形成写作的初始感情、态度、认识的思维过程。继而将触发写作思维过程的特点总结为以下三点:1.现实问题性2.主体能动性3.审美情感性。作者认为这一提法不是十分准确。因为既作为特点就是在一定前提下可以区别其他类别的独有的一些特性。而这三点是不足以作为独有的特点的.。

首先,《新编写作思维学教程》的作者认为社会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世界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推动我们思考或者思维的内在动力。但事实上在接下来的继发性思维过程以及完形思维过程中也存在现实社会问题性对其产生的相同的促进作用。实际上社会问题作为我们写作思维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始终贯穿于人类写作思维过程的,即便是文章已完成后作者也可能对文章所阐述的某一社会问题还有延续性的思考,以至于对于后写作阶段的修改等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将社会问题性归为触发性写作思维过程的特点就好比在宗教学中把上帝的特性归为基督教的教义的特点一样。上帝是贯穿于整个基督教思想体系的。包括整个基督教的哲学观、认识论、美学观念等等都是围绕上帝展开的,上帝属于原因的范畴,即有了上帝和人们对上帝的敬畏以及对上帝的阐述才有了整个基督教思想。所以上帝并不只是基督教教义的起点和原因。由此及彼,社会现象自然也应该是整个思维过程的出发点,并伴随思维过程的始终,而不仅仅是触发思维过程的出发点。因此,社会问题性也便不能称其为触发思维过程的特点。

其次,《新编写作思维学教程》的作者认为触发思维本身就体现为主体对外界事物的能动反映。这是一种写作思维的主体论。同上一个特点一样,这也不能只算作触发思维过程的特点。因为作为文章主体的人更是文章产生的基本原因,主体能动性的思想是贯穿于整个文章写作的过程,其实不止文章的创作,其他许多精神产物的创作过程,如绘画、谱曲都离不开主体能动性。同时由于作者是写作行为的主体,是写作运动的中介,是写作系统的枢纽。这也就说明了主体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的中心作用,而作为主体的人自然不能凭空产生文章,是作者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对世界进行认知并将之付诸于文字这一媒介才产生了文章。正因为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反映不同,才会造成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

姆雷特这一现象。所谓真理就是一种文化的偏见也正是这种差异性的绝好体现。因此主观能动性伴随着写作的主体——人制造文章这一复杂的精神劳动而贯穿于整个文章思维过程中,自然不能认为是触发思维过程的特点。

最后,《新编写作思维学教程》的作者认为由于原发思维过程和社会生活保持着一定的同步关系,因而也伴随着主体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判断活动。此话本身是对的,但通过对这句话的阐述而将审美情感性归为触发思维过程的特点则也是犯了相同的逻辑错误。审美活动是一种我们认知世界的手段,而对其进行的判断又是属于主体能动性的一种。情感体验和审美判断先于文章而产生并且会随着写作过程的深入而产生巨大的变化,在写作过程中如果作者的社会经历使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判断产生了重大的转变,这种转变也会在文章中得到体现。例如就李煜一生的写作过程来看,在其经历了国亡家破之后他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判断的改变也直接造成了他文章内容的改变——其前期主要表达宫廷生活和男女恋情,后期则重在抒发离情别绪。“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正是对这种转变的绝好诠释。所以,审美情感性也不应该成为触发思维过程的特点。

造成这种对触发思维过程错误特点认识情况的原因是因为此书的作者思想延续和继承了建立在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形式的客观主义知识论之上。这种哲学思想近代科学革命以来,尤其是经过启蒙运动和现代实证主义推动之后,这种客观主义的科学观和知识观逐渐成为人们看待知识、真理的主导性观点。客观主义在标举科学的客观(objective)、超然(de-tached)、非个体(impersonal)特征的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完全的明确知识的理想。逻辑实证主义就是这种知识理想的典型代表。他们把目光集中在科学理论之上,把科学等同于一个高度形式化的,可以用完全明确的方式加以表述的命题集合,认为科学哲学的任务就在于对科学理论的结构作逻辑的分析。实证主义对科学的这种理解具有明显的狭隘之处,如果我们把注意力不只局限在现成的科学理论之上,专注于对科学理论作静态的逻辑分析,而是把整个的科学研究的实践(从科学发现到证实和证伪的活动)纳入视野之中,那我们就会看到,在科学研究的具体实践中,有不少不确定的、难以用明确的方式来表达的成分。就写作这一活动来看,我们进行创作时总是伴随着线性认识和非线性认识展开的,一方面就文字这一媒介来,因为其特别强调的视觉接受性使得文章应该具有一种逻辑性的严密和延续性即线性思维,另一方面由于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人对客观世界认知的一种主观表现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感性思维的跳跃,即非线性。柏拉图说过当诗人获得了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只有在这种迷狂的状态下才能写出真正的诗。这种写作学上的灵感说是难以用严密的具体的客观性规律来进行总结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写作思维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我们

总是把这一复杂的带有浓重主观色彩的精神产品制造过程归结于一些即成的明晰的逻辑命题则不免会走进流于表面而不涉及最终原因的误区。在此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便凸显出其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是波兰尼在1958年首先在其名著《个体知识》中提出的。波兰尼之所以提出默会知识,是对传统的实证主义将知识看成是完全客观的、静态的一种挑战。因为自近代科学革命以来,人们用客观主义的科学观和知识观来看待知识,认为知识都是明确的,可表达的。“默会的知识”(又称“缄默的知识”,又称“内隐的知识”),主要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这种知识即是所谓的“行动中的知识”(knowledge in action),或者“内在于行动中的知识”(action-inherent knowledge)。其特点主要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镶嵌于实践活动之中,非命题和语言所能尽,科学的活动是个人参与的结果,其真实性、合理性建立在内在的意义基础之上(2)默会知识相对于明确知识具有逻辑上的在先行性与根源性。(3)默会知识是不可言传和非批判性的。而触发性思维过程正是符合波兰尼的默知认识论的,即思维发生的过程就是一种默会知识产生和重组表现的过程。基于此作者将触发思维特点归纳如下:

1.触发思维具有无序性。这是触发思维最大的特点。波兰尼说:“在考察科学探索的根据时,我发现科学的进步在每一阶段上都是由难以界定的思想力量所决定的。没有规则能够解释我们如何发现一个好主意以开始一项探究,而关于某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之证实或证伪,也没有严格规则。……科学发现不能通过明确的推论来获得,其正确主张也不能明确地加以陈述。科学发现只能由思想的默会能力来达到,其内容,就其是不确定的而言,只能默会地加以认识。”在这里波兰尼指出了两种认识:默认知识和明言知识。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明确知识,也称为名言知识(articulate knowledge),而将后者称为默会知识,也称为非名言知识(inarticulate knowledge)。波兰尼认为,“我们所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接受知识是总是下意识地采取默会知识。即所谓的知识的接受就是对已有实践取得的经验的重组合和再接受,我们背下形式上的数学公式是毫无价值的,默会知识的先行性和根源性也造成了我们在进行触发思维时更多地注重我们实践所得的感受和当时环境下个体思想的表达,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写作思维还总是处在一种无序的状态中,其无序性表现在:触发性思维的出发点是无序的,因为实践的不同个体的思维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