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转炉终点钢中氧含量控制

转炉终点钢中氧含量控制

转炉终点钢中氧含量控制
转炉终点钢中氧含量控制

转炉终点钢中氧含量控制

冷轧深冲薄板表面线状缺陷和表面起皮缺陷主要来源于连铸板坯皮下含有Al2O3、CaO·Al2O3 等类型夹杂物。因此要提高冷轧板表面质量, 就要降低钢中脱氧夹杂物, 而要降低钢中夹杂物首先就要降低转炉终点钢水氧含量, 这是产生夹杂物的源头,同时降低转炉终点氧含量,还可以增加合金的收得率。转炉炼钢是在高温强热条件下进行,过程复杂,影响终点氧含量的因素很多,以下各因素对转炉冶炼终点氧含量有较大影响。

(1)终点[C]

钢液中氧含量主要受到碳含量的控制,转炉吹炼过程中碳氧反应式为:

[C]+[O]={CO}

碳氧浓度积[%C]·[%O],可以反映转炉吹炼终点钢水氧含量的控制水平。转炉冶炼终点由副枪测定的[C]和[O]活度统计关系如图1 所示。

图1 转炉冶炼终点C-O关系图

由图1得,w (C) < 0. 03%, w ( [O] ) = (100~ 1200) ×10- 6 ,w ( [C] )·w ( [O] ) = 0.002 8。

(2)终点温度

生产统计转炉终点钢水温度与终点[O]关系,如图2 所示。

图2 终点温度与[O]含量的关系

由图2可知,钢水中氧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因此降低出钢温度,可以减少钢水中氧含量。

(3)炉渣对终点氧含量的影响

转炉冶炼后期,炉渣中氧化铁的含量与钢水中氧含量有关联。氧化铁的含量与钢水中氧含量存在着相对平衡关系。一般地,炉渣中氧化铁的含量越高,炉渣氧化性就越强,钢中氧含量则相对较高,金属收得率就低。

(4)补吹操作

生产统计转炉吨钢氧耗量与终点[C]关系,如图3 所示。

图3 氧耗量与终点[C]关系

如图3所示,终点w ( [C] ) = 0. 02% ~ 0. 10% ,吨钢氧耗量在42~ 582m3 / t 之间。说明终点[ C] 越低( 或补吹) , 吹入氧主要用来氧化铁, 使渣中FeO 大增, 同时增加了终点[O]。补吹小于1min, 补充氧800 ~ 1 000 m3 , 渣中w ( ( FeO) ) 升高5%~ 15% 。

(5)底吹

生产实践证明,底吹气体所产生的搅拌效果与CO分压下降的效果,对转炉中的冶金反应特性是有影响的。资料表明:

1)钢液中的溶解氧浓度、随着底吹气体流量增加而下降。

2)随着底吹的进行,碳、氧浓度都会下降。

3)CO分压对氧浓度和渣中的铁含量有重大影响。采用LOD法(惰性气体加氧气脱碳法)时,钢中氧浓度与渣中铁含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底吹惰性气体增强了搅拌强度。

120t转炉炼钢电气自动化方案

120t转炉炼钢工程电气自动化方案

11.5 电气自动化及仪表 11.5.1概述 建设120吨氧气顶吹转炉,一台板坯连铸机。予留一台4机4流方坯连铸机。 11.5.2供配电 11.5.2.1供电原则 根据就近供电的原则,炼钢厂区设35kV变电所一座(详见35KV 变电所叙述部分),转炉车间的高压电源均来自35kV变电所. 依据低压配电深入负荷中心原则,按负荷情况在厂区内分散设变电所和配电设施. 35kV变电所以放射式主供炼钢车间变电所、吊车变电所、除尘变电所、水泵房变电所、连铸车间变电所、煤气加压站变电所、OG风机、转炉二次除尘风机、二次除尘风机、地下料仓除尘风机等。 11.5.2.2低压变电所设置 根据厂区负荷分配情况,设7座车间变电所。 1).设两台1600 kVA变压器,负责厂房跨的所有吊车供电. 2). 在转炉加料跨旁建一转炉车间变电所,其中设两台1250 kVA 变压器,负责整个转炉车间低压供电. 3). 在二次除尘设两台500 kVA变压器,负责一、二次除尘系 统低压供电. 4). 在循环水泵房建一低压变电所,设四台1600 kVA变压器, 和一台1000 kVA变压器(其中1000 kVA变压器高压电源由厂方提

供,用于事故水电源),负责整个转炉及板坯连铸机的水处理系统低压供电; 5). 在地下料仓皮带通廊下建一低压变电所,设2台630 kVA变压器,负责地下料仓、污泥脱水间、沉淀池等系统的低压供电; 6). 在连铸跨新建的两台连铸机附近建一低压变电所,设两台1250 kVA变压器,负责两台连铸机低压供电。 7)在煤气加压站附近建一低压变电所,设两台630 kVA变压器,负责煤气加压站及煤气柜的低压供电 8)在空压站毗邻建一低压变电所,设两台1250 kVA变压器,负责空压机等的低压供电.该变电所按二期设计. 所有的变压器6 kV高压电源均引自35kV变电所。 各个变电所低压负荷如下:

转炉炼钢终点控制技术现状研究

转炉炼钢终点控制技术现状研究 摘要】在炼钢过程中,终点控制技术是一个相对重要的环节,该项工作的效率 会直接影响到转炉炼钢的整体效率。基于此,本文对转炉炼钢中的终点控制技术 进行了具体研究,以期从根本上把握终点的控制技术,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提 高技术专业化水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转炉炼钢的生产效率,促使炼钢企业朝着 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转炉炼钢;终点控制;技术应用 实施终点控制技术的作用在于控制炼钢时间,这是一项重要的操作程序,需 要在转炉炼钢后期进行,具体包括动态化控制、静态化控制、人工控制以及自动 化控制等四项技术。每种控制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其所产生的应用效果也存在 差异。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该项技术,相关技术人员要根 据生产实际,并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切实做好技术应用工作,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终点控制技术的应用实践 (一)动态化控制技术 1、炉气动态分析终点控制 炉气动态分析终点控制主要是由根据炉口表的成分检测结果,计算钢铁熔池 脱碳的实际速率,该操作在吹炼的后期阶段进行,当确定了钢水的温度和成分后,方可实现转炉炼钢的终点动态化目标。该项技术通过连续性动作来提示钢水的实 际含碳量和温度,同时还能够利用动态化分析对控制系统加以校正,更加直观的 向工作人员展现钢水的 P、S 实际变化状况。就实际操作结果分析,笔者发现终点钢水的碳实际质量分数与其测量的精准度和命中率是成反比的。由此可见,炉气 动态分析终点技术在终点碳温的命中几率提升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2、副枪动态分析终点控制 技术人员要在即将到达吹炼终点期时,将副枪插入熔池内,从而获取池内的 碳实际含量和相应的温度检测数值。根据最终检测结果,技术人员要对静态模型 进行客观分析,最终计算结果,并给予更正处理。此外,吹炼的终点需要加入足 量的副原料,当供氧量足够时,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控制终点命中率,以此来保证 转炉冶炼的稳定性。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作用下,得以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转 炉冶炼动态化的控制目标。当钢中碳的质量分数较低时,技术人员要用结晶的定 碳技术去分析该项数据,获取到最精确的实时测量数据;而当该项数值处于较高 的分数时,技术人员是无法保证测量精准度的。因此副枪动态分析终点控制技术 多用于低、中型的碳钢生产企业。 (二)静态化控制技术 静态化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较为严格,需要技术人员把握好原材料的基础条 件和吹炼的钢种目标等因素,通过对各种材料的精准化分析,最终确定供氧量标准,其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操作。静态化控制技术对于吹炼操作期间的更改难度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终点命中率通常会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该项 技术的实际应用期间,技术人员需要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牢牢控制终点控制标准,该种技术应用环境下的终点碳温实际命中几率大约为 80%。 (三)自动化控制技术 炉渣在线式检测专项技术是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典型,通过技术应用能够对 炉渣实际状态进行实时化的监控和探测,且在吹炼操作期间,该项技术还能够合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终点碳控制的方法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终点碳控制的方法 终点碳控制的方法有三种,即一次拉碳法、增碳法和高拉补吹法。 一次拉碳法 按出钢要求的终点碳和终点温度进行吹炼,当达到要求时提枪。 这种方法要求终点碳和温度同时到达目标,否则需补吹或增碳。一次拉碳法要求操作技术水平高,其优点颇多,归纳如下: (1) 终点渣TFe含量低,钢水收得率高,对炉衬侵蚀量小。 (2) 钢水中有害气体少,不加增碳剂,钢水洁净。 (3) 余锰高,合金消耗少。 (4) 氧耗量小,节约增碳剂。 增碳法 是指吹炼平均含碳量≥0.08%的钢种,均吹炼到ω[C]=0.05%~0.06%提枪,按钢种规范要求加入增碳剂。增碳法所用碳粉要求纯度高,硫和灰分要很低,否则会玷污钢水。 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如下: (1)终点容易命中,比“拉碳法”省去中途倒渣、取样、校正成分及温度的补吹时间,因而生产率较高; (2)吹炼结束时炉渣Σ(FeO)含量高,化渣好,去磷率高,吹炼过程的造渣操作可以简化,有利于减少喷溅、提高供氧强度和稳定吹炼工艺; (3)热量收入较多,可以增加废钢用量。 采用“增碳法”时应严格保证增碳剂质量,推荐采用C>95%、粒度≤10毫米的沥青焦。增碳量超过0.05%时,应经过吹Ar等处理。 高拉补吹法 当冶炼中、高碳钢钢种时,终点按钢种规格稍高一些进行拉碳,待测温、取样后按分析结果与规格的差值决定补吹时间。 由于在中、高碳(ω[c]>0.40%)钢种的碳含量范围内,脱碳速度较快,火焰没有明显变化,从火花上也不易判断,终点人工一次拉碳很难准确判断,所以采用高拉补吹的办法。用高拉补吹法冶炼中、高碳钢时,根据火焰和火花的特征,参考供氧时间及氧耗量,按所炼钢种碳规格要求稍高一些来拉碳,使用结晶定碳和钢样化学分析,再按这一碳含量范围内的脱碳速度补吹一段时间,以达到要求。高拉补吹方法只适用于中、高碳钢的吹炼。根据某厂30 t 转炉吹炼的经验数据,补吹时的脱碳速度一般为0.005%/s。当生产条件变化时,其数据也有变化。

转炉控制系统

转炉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一、概述 从电控的角度看,复杂控制系统无非包括三个基本元件,电机、电磁阀与现场模拟量仪表,电控的工作就是要这些元件动作,让电机正反转,电磁阀打开关闭,现场模拟量的采集,一个复杂系统可以分解成很多小的简单系统。 转炉本体电控设备可以分为:转炉倾动系统,氧枪系统,炉下钢包车,渣罐车,气化冷却系统,转炉投料系统,底吹系统。还包括活动烟罩,挡火门,润滑系统,除尘阀门等。 转炉机旁操作箱用于单体设备的调试和检修,各设备间无任何联锁。两地操作转换开关设置在机旁操作箱。 转炉系统大部分设备都是在机旁箱或者操作台经过PLC 操作,也就是说手动操作按钮没有直接控制现场设备,都是先给PLC 信号,PLC 再发出指令给现场设备。另外还有两个特殊情况:转炉投料系统振动电机现场操作箱手动按钮直接给变频器的控制指令,挡火门操作台按钮直接控制的接触器动作,这两个没有经过PLC。所以如果PLC 掉电,整个系统除了投料制动电机与挡火门能操作箱操作,其他设备将瘫痪。 二、电气设备的控制及操作 1、转炉倾动 1.1、操作地点:转炉主控室,炉前操纵室,炉后操纵室。主控室:操作转炉兑铁水和加废钢的摇炉。

炉前台:操作转炉出渣,测温,取样的摇炉。炉后台:操作转炉出钢时的摇炉。 在主控室的操作台上设置有操作权的转换开关,并在三处操作点均设置操作权在位的灯光信号显示。炉前,炉后操作权在操作完毕后应转至主控室。 1.2 传动及控制转炉倾动由四台交流电机驱动,由四台变频器进行转速的调节控制。四台变频器串接在转炉PLC 通信网络中,控制命令(启动,停止,频率给定等信号)由PLC 经通信网络送给变频器,变频器控制板电源由外部24V 电源提供,其中一台变频器掉电时不会影响整个通信网络。1.3 联锁 1.3.1 活动烟罩不处于上限位时转炉不能倾动。反之,转炉不处于垂直位时,烟罩不得下降。(微机画面可以强制解除联锁,实际PLC 中已经将此点解除不起作用) 1.3.2 氧枪处于待吹点以下转炉不能倾动。(微机画面可以强制解除联锁)1.3.3 转炉倾动装置稀油润滑系统运转不正常(如系统油温,油压,流量达到上限和下限位时,应发出报警信号)时,转炉不能倾动。(微机画面可以强制解除联锁) 1.3.4 转炉供电系统正常 2 氧枪 2.1 氧枪升降 2.1.1 操作地点:转炉主控室,机旁操作箱 2.1.2 传动及控制:氧枪升降由一台交流电机驱动,由一台交流变频器进行

钢中氮含量的控制

钢中氮含量的控制 随着炼钢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国内外钢厂对钢的氮含量控制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除耐热及不锈钢外,在绝大多数钢中,氮被视为一种有害元素。虽然钢中残留氮很少,但对钢的力学性能却有显著的影响。众所周知,一般情况下氮的危害主要表现在:Fe4N的析出导致钢的时效性和蓝脆,降低钢的韧性和塑性;与钢中钛、铝等元素形成带棱角而性脆的夹杂物,不利于钢的冷热变形加工;当钢中残留氮较高,会导致钢宏观组织疏松甚至形成气泡;钢中氮还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电导率、导磁率等;钢中氮含量偏高也会使铸坯开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钢中氮含量,特别是高级别钢种的氮控制尤显重要。 1.转炉冶炼对氮含量的影响 从动力学条件看,炉渣的性质与钢液反应界面是吸氮的限制环节。从热力学计算看,空气中氮的分压高及钢液中氮的溶解度高决定了钢水有很好的吸氮条件。转炉吹炼时炉内的氮主要是由铁水带入,约占总入炉氮76%,在转炉冶炼中,由于熔池发生激烈的C-O反应,产生大量的CO气体,能够带走部分钢中溶解的氮。 吹炼前期由于采用纯氧吹炼氮分压气较低开吹后金属中下降。 吹炼中期随着脱碳速度增加金属中下降熔池含碳时脱碳速度达到高峰熔池内金属激烈沸腾金属中降至较低值。 吹炼末期渣中氧化铁含量增加炉渣起泡空气不再被吸人转炉工作空间由于钢中氧含量增高,氮的熔解度下降,氮含量进一步降低,拉碳时氮分别为和说明转炉内氮在钢中的溶解度很小。 2.LF精炼对氮含量的影响 钢包钢水进入LF工位进行全程底吹氩气搅拌,加入石灰和萤石并喂Al线强化脱氧,合金成分微调、喂Si-Ca线对钢液进行钙处理等工艺过程。 在LF炉精炼前期,钢液中氮含量较低,无论大气中氮的分压多高,大气中的氮都不能穿过渣层而进入钢液,但是转炉出钢后,加入脱氧剂脱氧,钢中w(O)迅速下降,使钢液吸氮趋势明显增大。随着加入的增碳剂和铁合金不断熔入钢液中,钢液中的w(N)仍在不断上升。氧化性钢液不增氮,而脱氧钢液则明显吸氮。在精炼前期,加入大量渣料,由于加入的渣料没有化开形成较大的间隙,形成钢

转炉炼钢试题(含答案)

11月份钢铁总厂转炉试题 认知部分每题0.5分,共计55分。 一、填空题 1.吹炼前期调节和控制枪位的原则是:早化渣、化好渣,以利最大限度的去( 磷)。2.转炉吹炼过程化渣三个必要因素是温度、氧化亚铁和(搅拌); 3.炉渣返干的根本原因是碳氧反应激烈,渣中( FeO )大量减少。 4.氧枪由三层同心钢管组成,内管道是( 氧气)通道,内层管与中层管之间是冷却水的( 进)水通道,中层管与外层管之间是冷却水的( 出)水通道。 5.炉衬的破损原因主要有高温热流的作用、(急冷急热)的作用、(机械冲击)的作用、化学侵蚀等几方面作用。 6.转炉冶炼终点降枪的主要目的是均匀钢水温度和( 成份)。 7.影响转炉终渣耐火度的主要因素是( MgO )、TFe和碱度(CaO/SiO2). 8.钢水温度过高,气体在钢中的( 溶解度)就过大,对钢质危害的影响也越大。 9.以( CaO )、( MgO )为主要成分的耐火材料是碱性耐火材料。 10.在溅渣护炉工艺中,为使溅渣层有足够的耐火度,主要措施是调整渣中的( MgO )含量。11.转炉设计的科学依据是(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定律 12.单位时间内每吨金属的供氧量称为(供氧强度),其常用单位为(标米3/吨.分)。 13.一般情况下,脱磷主要在冶炼(前期)进行 14.磷的氧化是放热反应,因而( 低温)有利于脱磷。 15.向钢中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使其达到成品钢成份要求的操作称为( 合金化) 16.对优质碳素钢,要求磷的含量控制在( 0.035% )%以下 17.喷溅产生原因是产生爆发性的(碳氧)反应和一氧化碳气体排出受阻。 18.脱磷的热力学条件是高碱度、(高氧化铁)及适当低温。 19.为了向连铸提供合格钢水,炼钢要严格控制钢水成份,特别是钢中( 硫)、(磷)和(气体及非金属夹杂物)一定要尽可能控制到最底水平,以提高钢水的清洁度。 20.溢流文氏管属于(粗除尘);可调喉口文氏管属于(精除尘)。 21.含碳量小于( 2%)的铁碳合金称为钢,大于该含量的铁碳合金称为铁。 22.转炉炉体倾动角度要求能正反两个方向做( 360 )度的转动。 23.转炉炼钢中产生的喷溅可分为(爆发性喷溅)、(泡沫渣喷溅)、(返干性金属喷溅)。24.钢水中的磷是一种有害元素,它可使钢产生(冷脆)。 25.影响钢水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成分)和(钢中夹杂物)。 26.在一定条件下,钢水温度越高,则钢中余锰越(高) 27.根据Fe-C相图划分,碳含量在(0.0218%~2.11%)之间的铁碳合金为钢。 28.转炉氧枪的喷头多为(拉瓦尔) 型多孔喷头。 29.影响合金收得率的因素有:出钢温度、(钢水中含氧量)、出钢口情况、炉渣进入钢包的量、合金粒度、合金投入顺序。 30.转炉熔池的搅拌有利于提高冶炼的动力学条件,就其来源主要有(C-O反应)产生大量的CO气泡在上浮过程中对熔池的搅拌,另外是(外部吹入的气体搅拌)。 31.夹杂是指在冶炼和浇注凝固过程中产生或混入钢液的(非金属)相。 32.随着温度升高,溅渣层中的低熔点相先行熔化,并缓慢从溅渣层中分离流出,该现象称为(分熔现象)。 33、氩气是一种惰性气体,通常是将氩气通过钢包底部的多孔透气塞不断地吹入钢液中,形成大量的小氩气泡,对于钢液中的有害气体[H]、[N]和脱氧产物CO来说,相当于无数个小

转炉炼钢名词解释讲解

转炉炼钢名词解释讲解

转炉炼钢名词解释 答1.同素异构转变 答案:固态金属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具有不同的晶格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现象,具有同素异构现象的金属随温度的变化发生晶格形式的转变,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2.韧性 答案:是材料塑性变形和断裂全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是材料强度和塑性的综合表现,可以用材料在塑性变形和断裂全过程中吸收能量的多少表示韧性。 3.双相钢 答案:是指低碳钢和低碳低合金钢经临界区处理或控制轧制而得到的主要由铁素体 4.固溶强化 答案:采用添加溶质元素使固溶体强度升高的强化机制,是通过改变材料的化学成分来提高强度的方法,其强化的金属学基础是由于运动的位错与异质原子之间 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5.塑性(重点) 答案: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的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6.什么叫钢的同素异构转变? 答案:钢是铁与碳的合金。铁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呈现不同的晶格形式,对碳有不同的溶解能力。因此,钢在固态随温度发生变化,其晶格形式发生转变,其物理性质也不同,称这种现象为钢的同素异构转变。 7.什么叫完全退火?什么叫再结晶退火? 答案:完全退火是将钢加热至Ac3以上20~30℃,经完全奥氏体化后进行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再结晶退火是把冷却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持适当时间,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均匀等轴晶粒而消除加工硬化的热处理工艺。 8.超声波探伤 答案: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性质检验低倍组织缺陷,用这种方法可直接检查钢材的内部缺陷,例如检验锅炉管,还可检查大锻件的内部质量。 9.塑性变形(重点) 答案:物体受外力作用而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物体不能够恢复其原始形状和尺寸,遗留下了不可恢复的永久变形,这种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56.共析转变 10.韧性(重点) 答案:是材料塑性变形和断裂全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它是强度和塑性的综合答案:一定成份的固溶体,在某一恒温下,同时析出两种固相的转变称为共

转炉终点钢中氧含量控制(精)

转炉终点钢中氧含量控制 冷轧深冲薄板表面线状缺陷和表面起皮缺陷主要来源于连铸板坯皮下含有Al2O3、 CaO·Al2O3 等类型夹杂物。因此要提高冷轧板表面质量, 就要降低钢中脱氧夹杂物, 而要降低钢中夹杂物首先就要降低转炉终点钢水氧含量, 这是产生夹杂物的源头,同时降低转炉终点氧含量,还可以增加合金的收得率。转炉炼钢是在高温强热条件下进行,过程复杂,影响终点氧含量的因素很多,以下各因素对转炉冶炼终点氧含量有较大影响。 (1)终点[C] 钢液中氧含量主要受到碳含量的控制,转炉吹炼过程中碳氧反应式为: [C]+[O]={CO} 碳氧浓度积[%C]·[%O],可以反映转炉吹炼终点钢水氧含量的控制水平。转炉冶炼终点由副枪测定的[C]和[O]活度统计关系如图1 所示。 图1 转炉冶炼终点C-O关系图 由图1得,w (C < 0. 03%, w ( [O] = (100~ 1200 ×10- 6 ,w ( [C] ·w ( [O] = 0.002 8。 (2)终点温度 生产统计转炉终点钢水温度与终点[O]关系,如图2 所示。

图2 终点温度与[O]含量的关系 由图2可知,钢水中氧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因此降低出钢温度,可以减少钢水中氧含量。 (3)炉渣对终点氧含量的影响 转炉冶炼后期,炉渣中氧化铁的含量与钢水中氧含量有关联。氧化铁的含量与钢水中氧含量存在着相对平衡关系。一般地,炉渣中氧化铁的含量越高,炉渣氧化性就越强,钢中氧含量则相对较高,金属收得率就低。 (4)补吹操作 生产统计转炉吨钢氧耗量与终点[C]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氧耗量与终点[C]关系

如图3所示,终点w ( [C] = 0. 02% ~ 0. 10% ,吨钢氧耗量在42~ 582m3 / t 之间。说明终点[ C] 越低( 或补吹 , 吹入氧主要用来氧化铁, 使渣中FeO 大增 , 同时增加了终点[O]。补吹小于1min, 补充氧800 ~ 1 000 m3 , 渣中w ( ( FeO 升高5%~ 15% 。 (5)底吹 生产实践证明,底吹气体所产生的搅拌效果与CO分压下降的效果,对转炉中的冶金反应特性是有影响的。资料表明: 1)钢液中的溶解氧浓度、随着底吹气体流量增加而下降。 2)随着底吹的进行,碳、氧浓度都会下降。 3)CO分压对氧浓度和渣中的铁含量有重大影响。采用LOD法(惰性气体加氧气脱碳法时,钢中氧浓度与渣中铁含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底吹惰性气体增强了搅拌强度。

转炉炼钢

转炉炼钢文献综述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 摘要 根据炼钢厂设计要求及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设计阐述了230万吨合格铸坯的转炉车间的设计工艺,并且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转炉炼钢的现状和发展。本设计主要对转炉炼钢生产的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工艺流程、车间组成和车间布置进行设计,并对120吨转炉炉型、原料供应系统进行了详细计算。对厂房各跨宽度,长度进行了估算。此外,对转炉车间的一些主要的附属设备进行了选择并对其技术性能进行讲解。 随着现代炼钢技术的发展,新建转炉炼钢车间要求炼钢过程洁净、高效、负能耗、设备可靠等等。设计中为实现上述目标,借鉴了国内外大中型转炉炼钢厂的一系列先进且成熟的技术,同时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设计的炼钢车间理论上能够生产绝大多数钢种,但是结合实际考虑经济效益,主要生产重轨钢和一部分高附加值的碳素结构钢及合金结构钢等,以满足230万吨合格铸坯全连铸炼钢厂的匹配。 关键词:转炉炼钢重轨钢冶炼

文献综述 1.1 引言 21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根据市场预测:至2010年发达国家钢材消费年均增长量为0.7%;而发展中国家将达到3.8%;太平洋地区的增长为4.57%。世界钢材市场消费量的缓慢增长,为钢铁工业发展,特别是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1 世纪国际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钢铁生产能力过剩,残酷的市场竞争将使一些落后的钢铁厂倒闭; (2)环境保护对钢铁工业发展产生巨大压力,一些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将被强制淘汰;(3)世界钢材价格呈下降趋势。 进入21 世纪, 面对机遇和挑战,钢铁企业必须努力发展高效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1]。 1.2 我国转炉炼钢的发展及现状 1.2.1我国钢产量 作为转炉炼钢主要炉料的生铁逐年增长, 为转炉炼钢钢产量的大幅度增长提供了良好而充裕的原料条件, 与世界各主要产钢国家相比, 我国铁钢比较高, 近年来我国生铁产量及铁钢比如表1.1所示。

转炉炼钢工理论考试题

转炉炼钢工理论考试题 一、填空题 1、氧气顶吹转炉炼钢中若将石灰石加入炉内,其分解反应是(),会使钢水温度降低。 2、萤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它的熔点较低。 3、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操作中,吹炼前期铁水中的Si、Mn被氧化的同时熔池温度(),碳也开始氧化。 4、氧气顶吹转炉装入铁水温度低时,可适当采用()枪位操作,以提高熔池升温速度。 5、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影响炉渣氧化性酌因素很多,经常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6、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操作中的温度控制主要是指()和终点温度控制。 7、钢中气体要是()。 8、钢中加入适量的铝,除了脱氧的作用以外,还具有___的作用。 9、钢、铁都是铁碳合金,一般把碳含量大于2.00%叫()。 10、铁子预处理主要是指脱硫,另外也包括()。。 11、炼钢的基本任务有脱碳、脱硫、脱氧合金化和()。 12、炼钢按冶炼方法可分为转炉炼钢法、平炉炼钢法、()。 13、控制终点含碳量的方法有()、高拉补吹泫、增碳法三种。 14、转炉炼钢的热量来源包括铁水物理热和()两个方面。 15、转炉入炉铁水温度应在()以上。

16.造渣方法根据铁水成份和温度,冶炼钢种的要求选用()、双渣法、留渣法。 17、常用的脱氧剂有硅铁、锰铁、硅钙钡、()等。 18。转炉炉体由金属炉体、炉衬和()三部分组成。 19.转炉炉衬的喷补方法有干法喷补、火焰喷补、() 20、马赫数是指气体的()与当地音速之比。 21、氧以()状态,少量地溶解在钢液中,转炉吹炼终点时钢水的含氧多少,称为钢水氧化性。 22、在硫的分配系数一定的条件下,钢中含硫量取决于()中硫含量和渣量。 23、硅的氧化反应是()反应,低温有利于硅的氧化。 24、氧气预吹转炉传氧方式一般有直接传氧和()两种方式。 25、影响炉渣粘度的主要因素有炉渣成份、()和炉渣中存在的固体颗粒。 26、转炉炉件倾动角度要求能正反两个方向做()度的转动。 27、转炉炉壳按部位不同可分为()、炉身、炉底。 28、镇静钢是脱氧()的钢,一般用铝作力终脱氧剂。 29、目前,烟气净化采用的方法有燃烧法和()。 30、氧枪粘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吹炼过程中炉渣化的不好,流动性差、()等造成。 标准答案:

煤气中氧含量的控制

煤气中氧含量的控制 煤气中氧含量的控制 煤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生产过程中因设备及管道泄漏而进入的空气;二是气化用气化剂过剩或短路;三是在煤气生产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空气进入煤气中。为保证混入的空气与煤气混合后不达到爆炸极限,就应控制煤气中的氧气含量。《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28-2006)规定,当干馏煤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大于1%时,电捕焦油器应发出报警信号。当氧的体积百分数达到2%时,应设有立即切断电源的措施。《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2005)中也有此规定。这些规定都是以煤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不得超过1%为界限。但这一界限比较保守,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操作难度较大。 3 煤气中氧含量与爆炸极限的关系 不同煤气的爆炸极限各不相同,各种人工煤气的爆炸极限见表1。 表1 各种人工煤气的爆炸极限(%体积)

从表1可见,对于焦炉煤气、油煤气和直立炉煤气,当达到煤气的爆炸上限时,煤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为12%~13.5%(即煤气中的空气体积百分数达60%左右)时才能形成爆炸性气体。而正常生产情况下,煤气中空气量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程度,因此煤气中氧体积百分数低于1%的控制指标可以适当放宽。对于发生炉煤气及水煤气,当煤气中空气的体积百分数达到30%左右(即煤气中氧体积百分数达到6%以上)时才能达到爆炸极限。以爆炸极限范围最宽的水煤气为例,如果控制煤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3%,相当于煤气中空气的体积百分数≤14. 3 %,这时距离其爆炸上限(空气体积百分数为29.6%)还相当远,还有相当大的缓冲空间。因此,从爆炸极限角度分析,控制煤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3%应是安全的。

转炉炼钢低氮控制实践

转炉炼钢低氮控制实践 2009-11-23 9:50:39 李安东、郑皓宇、徐文杰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不锈钢事业部炼钢厂) 摘要:宝钢不锈钢事业部炼钢厂引进宝钢分公司的转炉低氮控制技术,结合不锈钢分公司碳钢炼钢的自身特点,在重点品种IF钢的冶炼过程中,进行转炉低氮控制工艺转化,得出了可操作工艺参数,并推广应用到其它优质低氮钢,形成了规范的转炉低氮控制技术,为不锈钢事业部生产高等级的汽车面板钢作了充分的技术储备。 关键词:转炉冶炼,钢水脱氮 Study on Low-Nitrogen Controlling Technology Li Andong、Zhen Hao yu、Xu Wen Jie (Melting Shop of Baoshan Iron & Steel Co. Ltd. Stainless Steel Business Unit) Abstract: The melting shop of Baosteel Stainless Steel Branch introduced low- nitrogen controlling technology from Baosteel Branch. Combining with the smelting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steel, Baosteel Stainless steel Branch applied the technology to the converter in smelting process of IF steel to draw the operational process parameters. And the technology has also been applied to other high-quality low–nitrogen steel and become a standardized low-nitrogen converter controlling technology that is existing as the sufficient technical reserv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grade steel panels of motor vehicles. Key words: smelting in converter, denitrigenation from steel 1 前言 钢水中氮的控制贯穿于铁水预处理-BOF-精炼-CC的全过程,基本的控制方法可分为两个方面,即脱氮+防止增氮[1,2]。从理论上讲,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RH真空精炼工序均可

浅析转炉炼钢终点控制技术应用

浅析转炉炼钢终点控制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19-07-25T10:10:30.28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5期作者:盛雄 [导读] 通过生产优质钢材提高炼钢厂的市场竞争力。另外,也要注重做好技术创新,推动终点控制技术不断向智能化、精细化程度发展。曲靖鑫创新材料有限公司炼钢厂 655000 摘要:转炉炼钢是现阶段效率较高、应用广泛的一种炼钢技术。在冶炼过程中,终点控制是决定炼钢效果和冶炼周期的重要因素,加强终点控制也成为转炉炼钢技术应用中重点关注的技术要点。随着转炉炼钢技术的不断成熟,关于终点控制的技术措施也逐渐增多,例如最早使用的人工经验控制,以及近年来兴起的自动控制等。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几种主流的转炉炼钢终点控制技术,随手结合企业实际应用情况,就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转炉炼钢;终点控制;拉碳补吹法;自动化 引言:转炉炼钢在实践应用中,由于入炉原料的质量参差不齐,加上炉内高温环境下化学反应的复杂性,决定了终点控制的精确性容易受到影响。从转炉炼钢的工艺流程上来看,终点控制的实质就是对钢水中碳质量分数和温度的控制。我国转炉炼钢技术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终点控制技术体系。但是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技术成本等分别存在差异,这就需要炼钢厂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终点控制技术,在保证钢材生产质量的基础上,也维护炼钢厂自身经济效益。 一、转炉炼钢终点控制的技术类型 1、人工经验控制 在转炉炼钢技术应用之初,人工经验控制是终点控制的主要方法。根据具体形式的不同,又可以细分为两种,其一是拉碳补吹法。依靠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判断碳含量是否达到设计值,达到目标后停止吹氧,达到控制目的。这种终点控制方法适合在一些碳含量较高的钢铁冶炼中使用。其二是直吹增碳法。其优点是一次性完成吹炼,中间不需要多次补吹,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冶炼效率,并且所得钢制品中含渣量较低,钢材质量较好。 2、静态控制 静态终点控制模式下,技术人员需要先确定转炉炼钢所需要的各类材料,包括铁水、废钢,以及冶炼过程中吹氧速率等;然后还要确定吹炼钢种的目标。在明确了这些基本要求和完成准备事项后,开始进行冶炼。静态控制相比于上文中提及的人工经验控制,可以按照相关的标准提前进行计算,然后按照计算数据完成终点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经验控制中存在的精度不准的问题。但是静态控制还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一旦开始冶炼操作,不能中途更改吹炼过程,终点控制命中率维持在75%-80%左右。 3、动态控制 (1)副枪动态终点控制。在快到达吹炼终点时,将副枪插入到熔池中,获取熔池温度和碳含量的检测值。结合检测结果不断改正静态模型的计算结果,在满足吹炼终点的供氧量和副原料的加入量时,保证转炉冶炼的稳定、合理的终点命中率,借助于计算机操作不断完成转炉冶炼的动态控制目标。副枪控制系统如下图1所示。 4、自动控制 相比于以往的静态或动态控制技术,在自动控制技术中引进了炉渣在线监测和碳化率动态测量等技术,一方面是为技术人员提供了更加直观的数据支持,可以借助于这些先进的工具仪器等,及时开展针对性的调控措施,保证了终点控制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提高转炉炼钢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炼钢过程中的成本投入。早期自动控制模式下的终点命中率维持在80%-85%之间,与动态控制相比优势并不明显。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成熟,目前的终点命中率已经能够稳定维持在90%以上,相比于以往的终点控制技术优势明显。二、转炉炼钢终点控制技术的实践应用 某炼钢厂2013年转炉炼钢终点控制双命中率最高可高达84%以上,补吹率9%左右。2015年时使用了静态控制技术,终点碳温双命中率已达到95.23%,当目标w(C)小于0.05%时,控制偏差为±0.01%,当目标w(C)大于0.05%时,控制偏差为±0.015%,吹炼终点温度控制为±12℃,平均补吹率仅为2.8%。到2016年时,已经全面采用了全自动控制炼钢技术,Δw(C)为±0.02%、Δt为±15℃的碳、温双命中率最低可达到90%, 三、转炉炼钢终点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1、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 虽然转炉炼钢中使用了一些机械设备,提高了终点控制的自动化水平,但是在一些操作环节上,还是需要技术人员人工进行操作。例

转炉自动化系统

转炉自动化系统 简介 从70年代初期起,一直从事转炉自动化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工程化。先后承担了转炉的氧枪、副原料、副枪、底吹、煤气回收、合金、智能测温仪表等国家或省部级的攻关项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转炉自动化成套技术。 由我们承担的宝钢、包钢、太钢等转炉自动化工程项目均为国内先进水平。宝钢三号转炉(300吨)DCS系统改造,作为大型技改项目,在宝钢尚属首次。包钢转炉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从铁水预处理、转炉、精炼至生产调度的各主要工序。 可提供大中型和小型转炉的自动化成套技术。 转炉自动化系统由基础控制级、过程控制级和生产管理级构成。 * 转炉控制模型 * 可提供的控制装置和系统 * 工程实例 转炉自动控制系统: * 基础控制级

主要包括氧枪、副枪、副原料、高位料仓、顶吹、底吹、煤气回收、余热锅炉等进行检测和控制,并好象集中监视和操作。 * 过程控制级 主要进行造渣、供氧、终点控制及炉后成分微调等模型计算、数据管理、工艺数据收集和报表生成等。 * 生产管理级 以炼钢厂生产调度为中心,协调混铁炉或铁水处理、废钢站、合金站、炉后吹氩站、转炉、钢包、精炼、连铸或铸锭等工序,并负责炼钢厂的计划排产、钢种变更、生产状况监视和质量判断等功能。 转炉控制模型: -铁水和废钢装入量模型 -副原料造渣模型 -合金加料模型 -底吹供气模型 -静态终点控制模型 -动态终点控制模型 -吹炼后期的脱碳速度和钢水升温模型 -转炉专家控制系统 可提供的控制装置和系统: -转炉自动化系统成套技术 -转炉仪表控制系统 -氧枪、副枪自动控制系统 -副原料称量及自动控制系统 -底吹控制系统 -高位料仓控制系统 -合金自动控制系统 -炼钢厂能源管理计算机系统

钢中氢、氮、氧的来源及其控制对策

钢中氢、氮、氧的来源及其控制对策 高海潮 摘要:比较了国内外钢中氢、氮、氧的水平,叙述了国外对纯净钢要求不断提高的过程,分析了钢中氢、氮、氧的来源,讨论了氢和氧的变化规律、吹氧过程中氮的变化以及碳和氧的关系,提出了减少钢污染的有效方法,总结出净化钢液的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纯净钢来源钢污染控制措施 Source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Hydrogen,Nitrogen and Oxygen in Steel Gao Haichao (Ma Anshan Iron & Steel Co.Ltd.) Abstract:The contents of hydrogen, nitrogen and oxygen in steel produced in our country and other countries are compared in this paper. The requirements for clean steel are increased. The analysis on sources of H,N,O in steel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 rule of changes in H and O contents, N change in oxygen-blowing proces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 and O have been discussed herein. The effective measures of decreasing steel pollution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main technology for mloten steel cleaning is then concluded. Keyworks:clean steel source steel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 1 前言 1996年,我国的钢产量突破1亿 t,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但与世界主要发达产钢国家相比,在品种结构、产量质量、技术装备、能源消耗、生产成本等方面还有不少的差距,因此,我们还没有成为世界钢铁强国[1]。 世界上发达的钢铁工业国家都经历了同样的发展历程。即先是粗钢在量上按年份绝对增长,到达一定高峰后调整结构,转而追求品种质量。当品种质量占据市场的绝对份额后,由于激烈的竞争,相继在高附加值的精品上下功夫。人们在20世纪50年代前,主要致力于脱磷、脱硫、脱氧。随现代铁水预处理技术的发展,“三脱”(脱磷、脱硫、脱硅)在生产上已实现了最经济成本[2]。人们可以把普通钢的硫磷比一般标准 ≯0.040 %再降至更低的水平。这样磷、硫的危害在下降的同时,氢、氮、氧对钢的危害则愈加显露出来。钢中氢的致裂,氮的发脆,全氧与钢中夹杂物的紧密关系,在分析钢的缺陷时已形成了共识。20世纪50年代后,人们着手深入研究对钢的脱氢、脱氮、脱氧。到目前为止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氢、氮、氧的控制和要求,即反映出整条工艺路线的综合水平

转炉氧枪自动控制系统

转炉氧枪自动控制系统 【摘要】为满足某大型钢厂150吨转炉控制要求,开发了转炉控制系统,系统主要包括供配电、自动化、网络系统,其中氧枪控制是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分。本文详细介绍了转炉氧枪的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变频器完成氧枪的驱动控制,编码器完成枪位的精度控制,保证了氧枪运行的安全可靠、稳定准确。 【关键词】转炉;氧枪;控制系统 1 引言 氧枪系统是转炉的关键设备,主要由氧枪、氧枪升降装置、换枪装置三个部分组成,与其相关的还有仪表、阀门、供养管道等。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炼钢需要的氧气和氮气输送到转炉中,完成冶炼和溅渣护炉的工作,氧枪控制的优劣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炉龄以及设备安全,其中抢位检测是影响氧枪自动控制水平的关键。 某钢厂150吨转炉有2套氧枪设备,各自独立升降,2台横移小车可以互为备用。2台升降小车分别装在横移换枪小车上,1台处于工作位时,另外1台处于等待为备用。氧枪升降由交流变频电机驱动,电源经过UPS由变频调速柜供电,保证电源失电时实现紧急提枪,抱闸电机和氧枪控制电源由UPS供电,其它辅助设备均由MCC供电。 2 控制系统组成 控制系统由PLC控制单元、大功率变频器(1用1备)、检测装置(机械式主令、两个绝对值编码器组成)。操作台给定控制信号送至PLC控制单元,经过PLC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给变频器,完成氧枪的高低速控制、枪位定位。 PLC部分采用西门子S7 400 系列CPU,PLC采用Profibus现场总线分布式结构。网络通信系统采用100 Mb/s工业以太网;采用工业级交换机,网络通信协议为TCP/IP;网络线路物理介质为光缆和双绞电缆。PLC与氧枪传动的连接采用Profibus现场总线分布式结构;各PLC与上位机之间通过Ethernet网络进行实时数据传输;各PLC之间,PLC与HMI之间均通过Ethernet网络进行相互通信。 3 控制方式 氧枪分两种控制方式,包括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又分吹炼、溅渣和维护三种工作模式。自动控制又分吹炼和溅渣两种工作模式。操作画面如图1所示,在HMI上可选择氧枪为手动或自动控制方式。不管在何种控制方式下,氧枪在升降控制首先测出本炉次的液面高度,通过模型计算推断出其它炉次的液面高度,然后根据工艺要求设定间隙值(氧枪喷口与液面之间的距离),间隙值

第三章 转炉炼钢工定级试题

第三章转炉炼钢工定级试题 一、判断题 1、炼钢主要金属原料是指铁水、废钢、石灰。X 2、入炉铁皮除成分和粒度要求外,应干燥、清洁、无油污。√ 3、冶金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CaCO3)。X 4、萤石化渣作用快,且不降低炉渣碱度,不影响炉龄。X 5、生白云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CaCO3)和碳酸镁(MgCO3)。√ 6、铁和钢都是铁碳合金,一般称碳含量大于2.00%叫铁,碳含量小于或等于2.00%的叫钢。√ 7、转炉炼钢主要是氧化反应。√ 8、转炉前期氧化主要是硅、锰、碳的氧化。X 9、吹炼过程枪位控制的基本原则是化好渣、快脱碳,与炉温状况无关。X 10、装入量过大会造成喷溅增加、化渣困难、炉帽寿命缩短。√ 11、氧气流股喷出氧枪喷头后,压力吁愈来愈小,气流速度也愈来愈小。√ 12、磷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磷的氧化。√ 13、单渣法是开吹时一次将造渣剂加入炉内的方法。X 14、出钢合金化中锰的回收率大于硅的回收率。X 15、转炉炼钢脱碳反应的重要意义仅在于把铁水碳降到所炼钢种的要求范围。X 16、钢水温度过高,气体在钢中的溶解度就过大,对钢的质量影响也很大。√ 17、炉渣的化学性质是指炉渣碱度。X 18、硫在钢中是一种有害元素,硫使钢在热加工时产生热脆,降低钢的机械性能、焊接性能,还破坏钢的切削性能。X 19、转炉吹炼过程就是氧枪吹入的氧气直接与金属液中碳、硅、锰和磷等化学元素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X 20、向钢水中加入合金后,钢水的凝固点就升高;加入的合金愈多,凝固点就愈高。X 21、终点前降枪操作的目的主要是提温。X 22、在碱性氧气转炉冶炼过程中,铁水中硅的氧化产物二氧化硅(SiO2)在渣中的稳定性比锰的氧化产物氧化锰(MnO)差。√ 23、氧枪喷头氧气出口的马赫数是指氧气出口速度与音速之比。√ 24、转炉补炉料配加沥青的作用是,沥青经烧结可形成碳素骨架,有利于炉料和炉衬粘结。√ 25、转炉炉壳通常是用普通钢板焊接成的。X 26、炉内残存有高氧化亚铁(FeO)液态渣时,进行兑铁会产生喷溅事故。√ 27、活性石灰特点是氧化钙(CaO)含量高、气孔率高、活性度小于300ml。X 28、炉渣的来源是由石灰、白云石和萤石等造渣材料熔化组合而成。X

转炉炼钢大制度

【本章学习要点】本章学习转炉炼钢的装入制度、供氧制度、造渣制度、温度制度及其操作,终点控制及出钢,脱氧及合金化,转炉吹损与喷溅,顶底复合吹炼,转炉操作事故及处理。 第一节转炉冶炼过程概述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过程,主要是降碳、升温、脱磷、脱硫以及脱氧和合金化等高温物理化学反应的过程,其工艺操作则是控制装料、供氧、造渣、温度及加入合金材料等,以获得所要求的钢液,并浇成合格钢锭或铸坯。 从装料起到出完钢、倒完渣为止,转炉一炉钢的冶炼过程包括装料、吹炼、脱氧出钢、溅渣护炉、倒渣等几个阶段。一炉钢的吹氧时间通常为l2~18min ,冶炼周期(相邻两炉之间的间隔时间,即从装料开始到装料开始或者从出钢毕到出钢毕)通常为30~40min。表10—1为氧气顶吹转炉生产一炉钢的操作过程,图10—1为转炉吹炼一炉钢过程中金属和炉渣成分的变化。 吹炼的前l/3—1/4时间,硅、锰迅速氧化到很低的含量。在碱性操作时,硅氧化较彻底,锰在吹炼后期有回升现象;当硅、锰氧化的同时,碳也被氧化。当硅、锰氧化基本结束后,随着熔池温度升高,碳的氧化速度迅速提高。碳含量<0.15%以后,脱碳速度又趋下降。在开吹后不久,随着硅的降低,磷被大量氧化,但在吹炼中后期磷下降速度趋缓慢,甚至有回升现象。硫在开吹后下降不明显,吹炼后期去除速度加快。 熔渣成分与钢中元素氧化、成渣情况有关。渣中CaO含量、碱度随冶炼时间延长逐渐提高,中期提高速度稍慢些;渣中氧化铁含量前

后期较高,中期随脱碳速度提高而降低;渣中Si02,Mn0,P205含量取决于钢中Si,Mn,P氧化的数量和熔渣中其他组分含量的变化。在吹炼过程中金属熔池升温大致分三阶段:第一阶段升温速度很快,第二阶段升温速度趋缓慢,第三阶段升温速度又加快。熔池中熔渣温度比金属温度约高20-1000C。 根据熔体成分和温度的变化,吹炼可分为三期:硅锰氧化期(吹炼前期)、碳氧化期(吹炼中期)、碳氧化末期(吹炼末期)。 表10—1氧气顶吹转炉一炉钢的操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