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作文教学初探 梁 悦

三年级作文教学初探 梁 悦

三年级作文教学初探  梁 悦
三年级作文教学初探  梁 悦

三年级作文教学初探梁悦

摘要】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学生自发自觉的

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三年级作文,可以从三个方面

入手,首先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其次是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最后是要重视讲评艺术,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观察能力;激发兴趣;讲评艺术

Teaching third grade writing

Liang Yue

【Abstract】The composition teaching is a big problem, only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writing, make students initiative consciousness often write,

can be better and faster to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Three grades composition,can be seen from three aspects, the first is to train the students' observing ability,accumulation of writing material; second is from the rich and colorful activitie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writing; the last is to attach a comment on art,improving writing ability.

【Key words】Observation ability;To stimulate interest; In the evaluation of Art 由于小学生生活范围比较狭小,阅历浅,实践少,他们感到写作文很困难。

课堂上歪着小脑袋半天也写不出一句话。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变写作为乐事,让

小学生也想写、会写、甚至爱写呢?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

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

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1.培养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

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

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

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写《我喜

欢的一种水果》中,我是这样指导的:我要求每一位学生带来自己喜爱的水果来。我自己也准备好多个橘子。先拿出一个橘子,让孩子们用眼观察橘子的形状,像

什么?用比喻句说出橘子的形状特征,孩子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想法。接下

来观察橘子的颜色,可以用拟人的手法写。“橘子穿着黄色的外衣。橘子披着一件黄绿相间的大衣……”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一下子说了好多个拟人句。学生的思

路一打开,我趁热打铁,进一步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橘子的其他特点。如:用手摸一摸,有怎样的感觉;用鼻子闻一闻气味,再用嘴巴尝一尝味道。每

个环节观察,亲自体会后都要说一说感受。这样学生对橘子就有了直观的了解和

感性的认识。到了正式写作时,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按刚才的观察方法

观察你所喜欢的水果,并用上形象生动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写出它的特点。这样,

学生动起笔来就比较容易了。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

会觉得难了。

2.丰富活动内容,激发写作兴趣

对于刚接触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写作思路是很窄的,教师要注意从学生

身边的点滴挖掘学生的写作材料。在班里可以举办“听我读日记”,“口语交际说话

比赛”、“我最喜欢读的作文”、“佳作朗诵会”以及“作文互赏”等活动。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作文教案设计

三年级作文教案设计 【篇一:三年级《介绍我自己》习作指导教学设计】《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 习作设计思路: 1、中年级习作教学,首要的任务是拓宽学生的思路,调动生活的积累,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这节课是基于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而设计的。 2、本堂课本着“激发学习动机→交流、愉快的参与→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的教学过程,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结合自己的特点,选择出合适的内容,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能力的综合性习作目标: 1、仿照例文,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 2、抓住自己的特点来写。 3、能根据修改提示修改习作。 习作重难点: 1、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主动写作文。 2、能比较清楚地把自己的特点写出来。 教学资源:课件图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课前交流。 一、谈话导入 1、通过刚才我的介绍,大家对我有所了解了。可见在很多场合下都会用到自我介绍。 2、出示课题:介绍我自己(齐读) 二、出示课件,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喜羊羊图片。 2、听喜羊羊自我介绍的录音 三、仔细观察,例文指导 1、出示课件:喜羊羊自我介绍的内容。 我叫喜羊羊,今年8岁了。虽然长得不太英俊,但很讨人喜欢。满头的卷发远远看去就像天边的一朵白云。一对短而尖的角给我增添了几分神气。

我最爱跑步啦!羊村边有一个大湖,我每天早晚都要围着湖边跑上 几十圈。即使刮风下雨也从不间断。因此我跑得特别快。每当灰太 狼入侵时,我便拉着村长和小伙伴们一起逃生。你们看,我的这个 爱好,在关键的时候,还能帮助大家哩。 2、喜羊羊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指名说,师随机板书:外貌、爱好) 3、喜羊羊怎样介绍它的外貌的呢?(出示课件) 我叫喜羊羊,今年8岁了。虽然长得不太英俊,但很讨人喜欢。满 头的卷发远远看去就像天边的一朵白云。一对短而尖的角给我增添 了几分神气。 分析并板书:抓特点 4、喜羊羊向我们介绍它的什么爱好呢?(出示课件) 我最爱跑步啦!羊村边有一个大湖,我每天早晚都要绕着湖边跑上 几十圈。即使刮风下雨也从不间断。因此我跑得特别快。每次灰太 狼入侵时,我就拉着村长和小伙伴们一起逃生。你们看,我的这个 爱好,在关键的时候,还能帮助大家哩。 怎样介绍的?(指名说)这是它通过生动的事例来向我们介绍的。 分析并板书:写清楚 四、启发思维,自由表达。 师:喜羊羊向我们介绍了它自己,使我们对它有了更深的了解,现 在孙老师和喜羊羊也非常想了解你们,你们愿意介绍一下自己吗? 1、你愿意从哪方面向我们介绍自己呀?(学生自由表达) 2、小组内交流,向别人介绍自己。 3、抽学生在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 五、明确要求,指导写作。 1、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2、学生自由写作,师巡视指导。 3、课件出示习作修改提示。 4、学生按提示修改习作。 六、指名汇报,师生评议。 七、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介绍我自己 抓写 特清 点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作文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学设计 ——邹芬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与第一单元的作文一脉相承,都属于纪实类作文。本次习作的主题是“我做了一个一项小实验”,体现了教学螺旋上升的编排意图。要求“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训练学生借助图表和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写清实验的过程,还要求写写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 教学内容 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做过的小实验。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图表,运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些词语,按顺序,把小实验的过程写清楚。 2、能根据要求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习作,在分享的过程中感受观察、发现的乐趣。 3、写写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 教学重点 1、借助图表,运用适当的词语,按顺序把小实验的过程写清楚。 2、写写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 一、写什么

导语:伟大的科学家都是从一个小实验开始的。 审题:①什么是实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为了证明某种科学的理论或假设,做操作性工作的意思。自己做过的生活小实验,自然小实验,都可以写。 ②本次习作写的必须是自己做过的一项实验。 二、选材料 只要是自己亲自做过的小实验——生活小实验,自然小实验都可以写,如:蜡烛灭了,摩擦生电、鸡蛋浮起来了、漂浮的针、神力筷子、蚂蚁是怎样传递消息的、让瘪掉的乒乓球复原、给冰箱除臭、制作孔明灯、让小灯泡亮起来、纸杯烧水、能抓住气球的杯子……(用PPT展示这些小实验的图片更直观) 三、教方法 (一)、观察有方:自己动手做实验,用前面学过的观察方法(手动、眼看、耳听、鼻闻、心想)仔细观察实验过程。 (二)、表达有序:根据自己所填实验的图表,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按顺序把实验过程说清 例1、“烧纸船”的实验

如何进行三年级作文教学

如何进行三年级作文教学 如何进行三年级作文教学? 学生每逢作文总是无事可叙,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一些假话,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在学习中起着“小马达”的作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做到寓写于乐呢?以往的实践已证明:靠大谈作文意义、重要性之类的话并不能奏效。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巧妙的方法激活思维,才能使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以下是作文教学中的几点收获。 一、教师为人师表,激发兴趣 教师是学生崇拜的偶像,在学生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兴趣浓厚,乐教、会教,才会指导得法,得力,得趣。所教学生才会兴趣浓厚。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丰富自我,精钻细研,充分备课。再能适时写出漂亮的下水作文,学生更是对教师佩服至极,以至努力尝试写出优美文章。有了写作的冲动和欲望,何愁写不出好文章?

二、捕捉身边小事,激发兴趣 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愁没材料可写,为了解决定一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1.结合学校内的一切生活,巧设题目,写自己熟悉的材料。 2.写自己的亲朋好友。先布置观察,然后把观察结果说出来,最后整理成文。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方法: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对眼前的花鸟草虫,阴晴雨雪都可留心,细致观察,整理成文。 用以上方法让学生平时多积累、勤写作,学生定会熟能生巧,对作文由恨到爱,增加兴趣。 三、利用各种情境,激发兴趣 1.实践活动感受情境。 实践活动也是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形式,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

主动参与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还让学生在实践过程的感知、体验中丰富了作文素材,培养了学作兴趣。如标本制作,科技实验,栽花种草,利用双休日深入社会;“三八妇女节”为母亲洗脚,“教师节”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这样,不仅使学生丰富了生活,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兴趣,而且提高了道德情操。 2.表演活动体验情境。 运用“角色表演法”让学生按演写作题材中的人物,通过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栩栩如生地创演或重演事情经过,让扮演者亲自体验事件中的人和事,让观看者亲眼目睹事件的全过程,从而大家都能在写作中形象生动地反映出所见所闻所感,写出真切感人的文章来。如表演课本剧、相声、小品,开诗歌朗诵会等。 3.游艺活动创设情境。 喜欢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和共性,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内容,加之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将“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因此,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活动。如:

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 我学会了

《我学会了xx》教学设计 北门小学文中岳 教学目标: 1、在自己会做的事中,选一项最拿手的本领写一篇习作。 2、把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 3、表达出真情实感。 4、用词恰当、准确。 教学重点: 把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 教学难点:表达真情实感,用词恰当、准确。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示范,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整理了一些同学学习本领时的照片,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观看照片)看了照片,老师相信,你一定还有许多其他的本领吧,那就请你大声地、自豪地告诉大家好吗?(学生说本领)你们学会的本领可真多,太让老师羡慕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作文《我学会了——》。 二、出示习作要求,审题 1、学生自由读习作。 2、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三、指导习作出示两盆清水、一块香皂、一条手绢

1、先观察,老师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板书:准备 2、第一步:(浸湿)老师示范,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谁来说一说,老师刚才做了什么动作?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浸湿——揉——捞——拧) 第二步:(打香皂)请一名学生示范,其他学生仔细观察, 老师提问:请把你们刚才看到的打香皂的过程说一说?学生回答再问示范的同学: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打香皂的?拿着香皂,你有什么感觉? 打香皂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为什么会这样?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第三步:(搓洗)学生演示,老师提问:你在干什么?(搓)你打算怎样搓?(演示搓)向大家介绍你是怎样搓的?向其他同学提问:通过你的观察,说说你的发现?(提示学生可以从双手、手绢、肥皂等方面进行观察)演示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感觉如何?(手、胳膊、心理等方面) 第四步:(漂洗)学生示范,教师引导仔细观察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练说漂洗的过程。向示范的同学提问:洗完手绢了,你的感受是什么? 3、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两个结尾指名学生朗读;学生自由表达 四、总结完善 1、写文章不能只写过程,还要有一个开头和结尾开头:可写时

作文教学案例分析

三年级写人作文教学案例 泰州师专附属小学丁茹萍 教学背景: 以写人为主的作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等特点。要写好写人为主的作文,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写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个性特点。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好了,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鲜明了。 2、选用典型事例。 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

3、运用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细小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描写。 在三年级作文教学中,写人是作文的基本命题。如在教学描写童年小伙伴时我是这样进行的。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2.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 作前准备: 事先有意让学生回忆和收集童年生活中自己喜欢的小伙伴的材料如幼儿园的毕业照等,然后通过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让作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为习作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 首先播放送别歌,让学生欣赏,把学生带进回忆的氛围。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文章。 欣赏范文。 师:这是一篇回忆童年小伙伴的文章,那个小伙伴叫什么名字啊?(学生都积极回答并补充自己听到的其他内容) 师:怎么描写他的外貌的?从外貌就看得出他很机灵,也很调皮,作者是怎样写他的调皮的?(学生纷纷举手,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重点词语板书到黑板上,以便学生能体会描写外貌该怎样抓住特点来写。) 然后我设计了一个结合讲评,讨论理解的学习过程。因为前几次作文练习进行了一系列人物描写的训练,如写我的弟弟,让学生说说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及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及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我的课余生活》【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 2.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调好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建立信心。 【习作设计】 一、想一想 同学们,在口语交际课里,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现在让我们把它记下来好吗 二、说一说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⑴读一读习作要求,同组讨论习作要求的范围。 ⑵可把自己想写的先跟大伙说说,互相交流。 2.教师指导写作技法: ⑴回忆生活确定材料。 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校园里打球、踢毽、看书、画画……在校外野炊、登山、郊游、放风筝……在家做家务、养小动物……这些事情中,那件事给你印象最深,哪件事你最感兴趣,那件事你最觉得高兴,你都可以写写。 ⑵交代原因,写出想法 我们喜欢做一件事总是原因的。是什么激发了你对它的特别兴趣是由于同学视的介绍,还是你自己的独特发现还是爱上它的丰富多彩……这部分,我们要写出自己的想法。 ⑶抓住重点,记叙具体

做任何事,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面对它们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这是本次习作的重点。仅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我们把事情发展顺序写清楚,并且要把重要的地方写详细、具体。我们在记叙一件事情前,可以认真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情形怎样,最后是什么结果,并按照这个循序把过程写清楚。这既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首先应该注意的。 三、写一写 孩子们开始写吧!相信大家都是一名出色的作家。但在写时要注意: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先给你的作文七个新颖的题目,让大家一看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试着写一写: 2.开头:开门见山,先交代清楚你的课余爱好是什么。要简明扼要,交代清楚就行,不要泛泛而谈。 试着写一写: 3.中间: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物。可以写一写当时周围的环境、参加活动的心情等。 试着写一写: 举例说明。例如写自己爱好打篮球,可以写自己是如何喜欢这项运动的,平时是怎么练得,怎样一点一点掌握要领的,等等。注意语句通顺、连贯。让别人一看一目了然,当然,你能写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则更好。 试着写一写: 4.结尾: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或者要吸取的教训,语言要简洁。 试着写一写: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设计

“总分结构片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片段,明确总分结构段落所具有的特点和作用。 2.掌握总分结构片段的写法,练习写一个片段。 教学重点: 掌握总分结构片段的写法。 教学难点: 用适当的方法和恰当的词语,学习用总分结构写一段话,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讲故事:古代有个读书人,十分好学,走了三百里路,去向大师请教写作文的诀窍。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那个书生对着蛛网呆看可三整天,忽然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事后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大师在告诉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慢慢围绕中心编织。” 2、原来,我们要写作文就要像蜘蛛织网一样先确定一个中心,写好一个中心句,再围绕中心去写几句话,像这样,后面的几句话都围绕第一句話写,我们就称这一段的构段方式为总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写一个片段。板书;学写总分结构片段

二、复习课文段落,领会总分结构片段的特点及作用 1、孩子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这段话吗? 出示1: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1)学生齐读,这段話的构段方式是什么?总分结构的段落都要先写一个中心句,谁来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读一读。板书:中心句 (2)中心句里一般有中心词,你能找出来吗?(鲜艳) (3)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把翠鸟写具体的呢?引读:老师读中心句,同学们读具体描写的句子。看来,有了中心句,我们就要围绕中心句具体写。板书:具体写 (4)作者写了翠鸟头上的羽毛像什么?背上的羽毛像什么?腹部的羽毛像什么?这是作者抓住了翠鸟外形的什么来写?板书:抓特点 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特点,抓住特点才能写出事物的与众不同,老虎的特点是凶猛,兔子的特点是可爱,翠鸟的特点是什么?作者写后面的几句话都是围绕鲜艳这个特点来写的。 (5)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修辞手法?(拟人、排比、夸张等),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让写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板书:巧修辞除了运用修辞方法,我们写作时还要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才能把事物写具体板书::用好词 (6)作者能把翠鸟的特点写得如此具体生动,除了运用这些方法外,更重要的在于作者在观察翠鸟是做到了什么?(板书:仔细观察)在具体写的时候大胆地想象。板书:大胆想象 (7)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用找中心句中心词、抓翠鸟特点,找修辞的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优秀案例:记一次活动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优秀案例:记一次 活动 活动分析 作文难教,作文难写。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文最大的障碍莫过于没有内容可写。传统的作文指导侧重于作文课上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对于写作素材,教者只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所以学生的习作要么是模仿别人的优秀作文,改头换面,张冠李戴,要么是流水账式的叙述,空泛笼统。因为学生上作文课时是坐着想, 是“挤牙膏”式的写作文,自然文章无情而言,无理而道。针对作文教与学的现状,“解决学生写作的'米成了作文教学的首要问题,活动型作文教学正是探索解决这首要问题的模式之一。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开始练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有习作的信心。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和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懂得写作源于生活活教学过程 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用两个文具盒当桥墩,让纸桥能稳稳地托起一本书。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快和同桌动手做做看。

老师:同学们办法可真多。当老师提出架约桥的要求时,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楞了一下,要让一张纸托住一本书,这怎么可能呢? 生:我想老师一定是在哄我们吧。真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师:那么你和同桌是怎么架桥的?成功了吗?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 生:我和同桌折来折去,纸都被折得皱巴巴的了,却始终想不出办法来。后来我想把它折成纸盒的形状,刚要试,老师就说“停”,真可惜。 生:开始时,我们把纸直接放在文具盒上,一放书,纸就塌下去了,根本不行。后来我们乱折一通,对折了好多次,折成很细的长条,再放上书,终于成功了! 师:刚才实验时,你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同学有的坐着,有的站了起来,教室里乱 哄哄的。生:我听到大家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师:是呀,老师一声令下,大家都七手八脚地忙开了, 那情景,用个成语形容,就是八仙过海一一 生:各显神通! 师:把你刚才想的、做的、看到的和听到的写在作文本上。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作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45人。经过三年级上学期写作训练,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较好,但是习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内容不够具体,语言不够规范,用词不准确,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等等。这主要是在平时的训练中不够扎实造成的,所以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要狠下功夫,需要加强训练。 二、教学宗旨: 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学实践,体验”为宗旨,以片段教学为主,在内容是安排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种选择,在习作评价上强调要求适度,以便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走进习作起始阶段。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八组作文内容,有写人的,有写日记的,有编童话的,有续写故事的,有写世界的,写景的,写想法的,写活动的,让学生在各方面加以训练。 三、教学目标 (1)留心观察,展开想象,乐于书面表达。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会观察他人,发现他人的特点。 (3)能够在习作中合理的运用收集的资料。 (4)能够有顺序的安排文章内容,并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5)在习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大胆猜测与联想,并发现想象的魅力。 (6)学习在生活中做小实验,并发现实验中的趣味性,能用文字把实验中有趣的地方记录下来。 四.教学措施 1、制定激励措施,每次作文都评选出优秀、良好、一班三个等级,利用晨间谈话或课前几分钟进行交流,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使作文课堂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更有意义。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欣赏,使学生在得到精神满足的同时,感到写作文原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枯燥乏味的。

如何指导小学三年级作文入门

浅谈三年级作文起步 我是一名三年级语文教师,我最头疼的是指导学生写作文,因为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正式”作文,比较陌生。作文课上,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学生提起笔来却急得脸红耳赤,抓耳挠腮,写出的作文,常常是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甚至有的同学对作文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那么如何引导三年级学生"作文入门"呢?经过自己的摸索和求教,有以下几点经验:一、多说 “说”:即是把所见、所闻、所思表达出来。能说者善写,培养学生好说的能力,一定能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我发现,平时不善说的学生,他们的作文往往也不能把要叙的事、要说的理,有条理、有中心地表达出来。究其根本原因,则是缺乏说话的能力。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我让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自然景物时,在训练过程中,先列出简单的提纲来引导学生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然后按说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先对一位读课文声音洪亮的男生说:“你给大家讲讲你的妈妈吧。”这位男生先大声说:“我妈妈三十来岁,胖敦敦的,扎着一条大辫子……”我点了点头。他又补充说“我妈妈会绣花,绣得可好啦!在我的一件新毛衣上还绣了一只可爱的小熊呢!”我满意地笑了。接着我又问了其他几个同学,他们都抢着说自己的爸爸和妈妈。于是,我走到黑板前板书了《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然后我又鼓励学生把刚才讲的写下来,这样做,学生感到“胸有成竹”,写起来比较顺手,学生对作文感到不是太“难”了,而是把它当成一种乐趣。 二、多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学生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多读,可以让他们获得各种知识,加深生活体验,并积累优美的词句。课文是多读的起点,读好课文,揣摩作者的思路和语言表达,奠定基本的阅读量,由此扩大,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去阅读课外书籍,就迈向多读的天地了。 在作文教学中,多读名家文章是重要的,但是,阅读学生的优秀作文也不可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抓住写作教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抓住写作教学的规律河铺小学詹银花 一、一次妙趣横生的作文教学 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 生:(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我家!我愿意请您! 师:大家都愿意请我,我很高兴。但这样争也不是办法。我看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的菜色香味俱全,我就到谁家去做客。 生:(面露难色,不知如何回答) 师:这个条件可能让大家为难了。不过,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呢,如果同学们肯学,一定能学好,能请到我的。 学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两天后的作文课上〕 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生:(大声齐)学会了! 师:呀,这么快?跟谁学的? 学生1:我跟爸爸学的。…… 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那你们都学会做什么菜了呢?一定很好吧?生:(不等老师叫,就纷纷起立,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老师请了几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讲得不错。听他们一讲,我就知道菜一定做得不错,老师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上来说,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会了做什么菜,做菜的过程怎样呢? 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写出来,您不就知道了吗?师:这个主意真好。这样,老师不但要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菜,而且还能比较一下,看谁的菜做的最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好吗?

生:好!师:好就快写吧. 这则作文教学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有什么不同?它对你有什么启示? 二、评析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命题或是半命题的作文,其内容老化、枯燥、脱离生活。所以作文一般拘泥于课本,从句式到文章结构,模仿的居多,雷同的居多。在传统课堂上,写作被限制在课堂里,100%属于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写作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思维阶段,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二是书面表达阶段,包括起草和修改。教学中,又由于一些教师思维定势,致使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可言。长时间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以致“谈写色变”。 案例讲述的作文教学体现了课改后的新作文教学观。从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看,新课标倡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倡导学生“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从写作教学的过程看,教学不在局限与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在写作前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案例中的教师抓住了写作教学的规律,选用了“学烧菜”为写作内容,素材直接来自生活。教学时,教师先以“老师要到菜烧得最好的同学家过端午节”为由,不觉中给学生布置了学烧菜的任务。这是引导在写作前先对生活实践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到了写作课上,教师先通过充满智慧的谈话引导学生说说做菜的过程,然后借口方便老师比较让学生书面写作。因为每个学生都想请老师做客,所以整堂课上,虽然教师只字未提“作文”二字,可学生们却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写作。从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个个都充满了表达的欲望。可以说这则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

习作1 一、教学目的:消除习作的神秘感,使初次接触习作的学生感到习作并不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拥有放松的习作心态,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二、教学重点:学写作文,明确作文基本要求 三、教学难点:把文章写通顺,意思表达清楚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升入三年级了。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写作文这项新本领了。与写话一样,写作文并不难,只要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见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了,就是作文。其实,有好多同学上学期的写话,就已经是作文了。所以,作文并不神秘,也不可怕,相信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能写出非常精彩的作文来。 二、阅读例文,感受作文 1、阅读例文 (1)阅读《好阿姨》。 A、自由读一读《好阿姨》,想一想,小作者笔下的阿姨“好”在哪里? B、交流、讨论。 好阿姨是怎样给小作者留下“热情”的“好”印象的呢?再仔细的读一读,与同桌讨论讨论。 小结:小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真实有序的写下了自己去商店买牙膏时的见闻和感受,动作、语言的描写反映了阿姨热情待客的特点。由此可见,作文是十分简单的,只要留心周围的事物,就能写出作文来。 (2)阅读《假如我是一支神笔》。 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想,小作者有了神笔以后,他想做些什么? 小结:小作者展开了想像的翅膀,写出了这篇生动有趣的作文,而且字里行间流露出小作者的美好心愿。由此可见,作文可以写自己想象的世界,只要大胆想象,也能写出精彩的作文来。 2、畅谈感受:《好阿姨》《假如我有一只神笔》后,你对作文有了什么感受呢? 三、明确要求,确定内容

1、确定内容 2、内容要求:今天我们就来试着写一篇作文。写什么呢:起床啦,刷牙啦,打电脑啦,和小朋友一起玩拉……什么都可以写。你准备写什么,仔细想一想。 3、交流构想: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写做内容,拓展思路 4、其他要求:本次习作出了对作文内容的要求外,还有什么要求?(先打草稿,再朗读修改,最后誊写) 四、行笔成文,相机辅导: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内容自主写作。教师巡视时,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 内容:修改习作 一、自主修改 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的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地方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二、相互修改:自己修改满意的作品读给同座听,征求别人的意见。 三、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四、朗读习作: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的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看她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五、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师生评价: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他人的作品,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习作二我的自画像 一、教学要求:1、对照插图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2、读懂习作要求,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并配上自己创作的自画像。3、按习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图文结合抓住主要特点向大家介绍自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外貌特征,通过神态的描写反映一个人的性情。难点:写出个性特征。 三、课前准备:1、课本插图投影片。2、例文录音。3、用来画自画像的卡纸和小镜子。4、好词语表。 四、教学时数:二课时

三年级如何进行作文入门指导[详细讲解]

三年级如何进行作文入门指导[详细讲解] 三年级如何进行作文入门指导 一、燃点快乐写作的激情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碰到有些学生怕写作文,特别是三年级入门教学,学生一听说要写作文,就抓耳挠腮,眉头紧锁。对孩子的求助,许多家长为此也不知所措。的确,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作业,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字、词、句、篇表情达意,这就需要付出创造性很强的劳动,难度是很大的。皮亚杰曾说 过:“少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所支配。”“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事实上,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都是孩子主动建构的。作文这一创造性作业如果缺乏学习者的主动性,是无法完成的。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反之,若心无所思,情无所动,必然搜索枯肠,言不由衷,视作文为负担。因此,我们只有激起了学生内心的所思所感,他们才会高兴地说,高兴地写。记得我教三年级第一节作文指导课的时候,我这样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作文吗,”我扫视了一下课室,孩子们一脸的茫然。我笑着对他们说:“作文其实就是用笔说话。你们都会说话,是吗,”孩子们听了,都异口同声地说:“会。”接着,我又说:“你们一、二年级认识了那么多字,读了那么多课文,又学过说话、写话了,从三年级起,就要学习写文章了。写文章其实并不像你们想的有多难,你心里怎么想的,嘴里怎么说的,就大胆写出来便行了。以后,当你们学会了作文,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自己就能写出来,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呀~”孩子们听了脸上充满笑意,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此后,每次作文练习,我都努力让孩子做到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有话会说,让孩子们在自己的作文实践中,感受到创造的愉快,树立起写作的自信心。 二、挖掘快乐写作的源泉

(完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教案

习作一:猜猜他是谁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 2.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3.培养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玩游戏,轻松导入。 1.猜猜他是谁。 这节是作文课,我们先来一起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就叫“猜猜他是谁”。要求学生说出你的好朋友的一些情况,让同学们猜一猜你说的是谁,在最短时间内被同学猜出来说明你介绍的很好,能抓住朋友的特点来说,这样的同学为胜者。你们愿意一起游戏吗?(学生自由上台发言,隐去姓名随意介绍班上的一名同学,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判断,说说这个同学是谁?并说出性格特点,外貌特征等。) 2.让同学们猜一猜,猜对的同学要说一说你是如何想到的。 3.评价刚才说的同学是从哪几方面说的。 4.明确写人的要求: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总结一下,你要如何介绍

才能让同学们很快地猜中你说的那个人?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桌交流一下。 (课件出示) (1)说相貌上与众不同的地方,并按一定的顺序。 (2)抓住性格、语言、行为及爱好的突出特点。 (3)讲清楚相应的具体事例。 二、介绍同学,交流讨论。 1.想一想,我们可以从那些方面介绍一个人?(自由交流) (课件出示)外貌、性格、爱好以及优缺点等。 2.全班交流:别人是怎样评价这个同学的?你认为他最突出的一两个特点是什么? 3.同桌互说互评,尝试口头习作 (1)要求抓住一两个特点介绍一个同学。 (2)互相评议介绍得是否具体。 三、听范文,打开思路。 1.老师朗读一篇介绍自己同学的文章,请同学们听清楚。 (1)老师从哪几方面介绍这个同学?是如何介绍的? (2)为了能更突出特点,老师用了什么具体事例? 2.课件出示例文(课件出示) 他有一头黑油油的头发,弯弯的眼睫毛,亮晶晶的眼睛,眼角地下有一个调皮的小黑点。他性格有点内向,不爱说话,他有一对甜甜的酒窝,一笑起来他别好看。他喜欢运动,每次都跑在最前面。他

小学作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docx

小学作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无意偶拾课堂意外,有心创设动态生成,师生共编绚丽篇章,教学平添缤纷色彩。一堂常规的习作课演绎一个动人的“意 外”故事,课堂激荡起层层涟漪,真实中孕育美丽,感动中 释放精彩。 “意外”——留驻美丽的课堂感动 又逢一年的“三八妇女节” ,学校开展“感恩” 系列活动,每每搞这样的活动,我总会用学科的敏感性捕捉各 种值得开发利用的资源。借此活动,自然少不了让学生写一篇 相关主题的征文。可是许多学生的感恩习作平淡如水,有的泛 泛而谈,有的虚情假意。有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主 要内容是:我因赌气而出走,妈妈为寻找女儿而胃病发作,卧 病不起好几天,我愧疚万分,感动于妈妈的爱,愧疚于自己的 无知与迷茫。我为孩子的感动而感动,立即萌生了要把这篇文 章推荐给全班学生的愿望,让它成为唤起学生真情的阳光雨露,让这份真情感动注入孩子心灵,触动他们也像这位同学一样真 正为生活所感动。

文上,我着份冲跨教室含深情地宣完个感 恩故事,学生却一个个瞪着眼睛注我,没有 毫的感,而是交接耳地窃窃私着。多学生扭 , 把异的目光投向位写故事的同学。我心中不免有些 火,可是按照我的划循循善道:“朱是一个善于生活、感悟生活的孩子。不像在座的好多同学仿佛事先商量好似的,竟然都千篇一律地写在生病如何精心照我,在雨天的放学后我送??十余年的家庭生活中竟然没有一份真的感!”我有意地将“真” 个重点了,以引孩子的思考。一个前排的女生在座位上 哼了一句:“ 真?她出国了!”我听得清清楚楚,心里猛然“咯噔”了一下。(因我是六年才接任个班的,班情况有所不知。)接下来,在大家短的中,我明 白了一切。 作堂上,我本想竭力引学生关注生活,感生活,真的感搭建一个新程的作生命。没想到篇感我心、触我 情的,我所可和欣的“真故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学

第一单元《我的课余生活》作文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课余生活,熟悉写作范围。 2、教会学生基本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言: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全是精彩充实的故事。踢球、跳舞、画画、郊游……,不管是和同学还是家人,不管是好事、错事,样样都是那么难以忘怀,总是那么感人至深。这次习作就让我们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二、师生互动,讨论填写内容。 1、我的课余生活可丰富了,经常参加的活动有:__________。在课余,还发生了许多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_______,那一次,我感到特别____________。 2、审题,写什么? ①理解:生活:学习生活、课余生活、家庭生活等。 ②习作:我的课余生活包括记一次活动(游戏)这两类文章的关系写题材范围大的作文可使用大中见小的开头,小中见大结尾方法,从而紧紧把握习作要求。 ③自由拟题: 第二课时 读范文交流写法。 1、欣赏范文,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 2、课余生活中发生的事很多,抓住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写。 3、事离不开人,人离不开事。事情中有自己也有他人,应抓住突出的人物的特点,写出人文性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等特点。 4、内容要按一定顺序写。如“可是……”“于是……”“甚至”“才”“一……就……”让你的文章更有文理。懂得使用些表示空间方位和时间先后顺序的词,如“首先……然后……接着……”“之后”“这时”“当……的时候”“前 面”等,让你的文章更有条理。 5、写活动首先要叙述完整。可简要交代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内容。其次要突出重点,把过程写具体。 6、如果写范围大的作文可重在写小。写时域广阔的作文应注重以一当十,以十当一的叙事方法,重在写一。从而紧紧把握习作要求。 课余生活(大)——一次活动(小) 课余时间(十)——活动时间(一) 7、写好自己,写出自己的感受,让别人分享你快乐。

三年级游戏作文教学设计(贴鼻子)

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游戏的快乐,并在游戏中学会作文,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2、让学生学会观察,培养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3、指导学生作文,把游戏的过程写下来,重点写好动词,做到语句通顺,按一定的顺序记叙。 教学重、难点:能把观察到的人物语言、动作用文字表达出来。 教学用具:课件小猪头饰 教学过程: 一、课件激趣导入,快乐互动 1、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游戏吗?喜欢玩游戏吗? 2、课件出示一些小朋友在玩游戏。(师述:游戏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能给我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好吗?) 二、现场游戏,感受兴趣 1、老师出示一只小猪(故意不画鼻子)问:小猪缺少了一个什么?(鼻子) 2、老师明确要玩的游戏,《贴鼻子》。 3、游戏过程:指名一位同学上台,老师用红领巾蒙住他的眼睛,让他把鼻子贴到小猪相应的位置上。(提醒学生留心观察人物的语言、

动作、神态) 三、乐说游戏 1、师述:同学们,这个游戏好玩吗?你能把这个游戏的过程说给别人听,让他们也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吗?(能) 2、这里也有一班同学玩了游戏,看他们是怎样把游戏经过告诉别人的,出示范文《一次游戏》 3、指导同学们把游戏过程说说,必要时重现游戏时的动作。(动词有:拿、蒙、走、贴、打开、看等等) 4、除了说贴鼻子的经过,还要注意整个场面,例如:如果鼻子贴歪了,同学们有什么反应?(注意说好“笑”的情景,如:哈哈大笑,前仰后翻、捧腹大笑,笑出眼泪,眼睛眯成一条线等等) 5、同位交流,说说评评。 6、小结:要把游戏经过说清楚,必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说具体。(还要注意动词的用法,把句子说通顺。) 四、指导起稿,快乐作文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案例与反思 ↘蕝蝂·貨℡ 一:设计思路: 小学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对其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就相应有所提高。不仅能通顺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会分段,有中心。还应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使文章增色。结合本班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语言平淡,缺乏说服力的问题。设计本课,让学生学会怎样利用排比句准确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怎样使自己的作文更添亮点。 二、教学步骤: 片段1: 师:(展示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根据此排比句修改过的陈述句,学生比较。并说一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句子1: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早上出门前一句叮嘱“好好学习”;母爱是回家之后一顿香喷喷的饭菜;母爱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带有阳光味道的衣服;母爱是……句子2:母亲每天早上都要对我们不厌其烦地说“好好学习”,除了上班,还要做家务。妈妈真累啊,我爱我的妈妈! 生1:排比句更顺口,更流利。 生2:我读排比句似乎更能表达我对母亲的爱。而且用了排比句感情更强烈。 生3: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似乎还没有说完。而陈述句是平铺直叙,感情一般。 师:很好,你们能比较出排比句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不把它用在我们的作文中去呢?(出示课题) 片段2: 师:仿照下面这个句子,你还能说出更多的句子吗?(展示句子) 希望是春天刚探出头的小草;希望是春天归来的燕子;希望是;希望是;希望是…… 生1:希望是春天刚展开笑脸的桃花 生2:希望是春天刚扎好辫子的柳树

生3:希望是春雪覆盖下努力生长的麦苗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赶快把这个排比句工工整整地写在你的作文本上,并向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片段3:出示多个课文中的排比句,让学生找出排比句的普遍特点。 学生归纳出: 1、几个句子句式相同; 2、必须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句式的句子构成。 片段4: 师:请补充下列句子,并说说这个排比句还有什么独特之处? 句子:难道友谊不是你哭泣时一句轻声地安慰吗?难道友谊?难道友谊? 难道友谊…… 生1:难道友谊不是你心灵的一张创可贴吗? 生2:难道友谊不是你劳累时的一杯清茶吗? 生3:难道友谊不是你摔倒时伸出的一只温暖的手吗? 生4:难道友谊不是雨天为你撑起的一把伞吗? …… 生:这个排比句他的每个句子都是一个反问句。 师:观察得真仔细啊!我们都知道,反问是一种修辞手法,那谁还能说一说,在排比句中除了能用上反问句之外还能用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比喻,拟人,设问等等。 师:那你能把上面这个“排比句+反问句”的句子改成“排比句+设问句”的句子呢?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之后回答: 生:友谊是什么?友谊是你心灵的一张创可贴;是你劳累时的一杯清茶…… 三、教学反思: 1、课程资源何其多,但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为课堂所用,在选择材料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需要性原则、教育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优先性原则。这样,我们就可以灵活地在生活中选取语文课所需要的材料,而不仅停留在语文教科书上。一段音乐,一个故事,甚至一道数学题,一副画,都是课程资源。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案【精品教案】

习作一·我的植物朋友 教学目标: 1.能够介绍清楚一种你喜爱的植物。 2.学会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3.要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具体。 4.写作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重点写这种植物的形样子、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特 性。 教学重点: 抓住植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 观察植物时,要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教学准备: 搜集要描写的和你喜爱的植物的图片或实物观察。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师:同学们,世界因为有了绿色的植物才变得生机勃勃,如果没有植物,我们的地球将变得一片荒凉,所以,我们要爱护植物,珍惜植物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可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爱护植物呢?要爱护它,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它,认识它,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怎样做才能爱护它,才不会做错事伤害它。如果我们把自己了解和认识的植物写成文章,让看了文章的人也了解和认识它们,那么,我们就为环保和绿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来写植物的文章。《我的植物朋友》,抓住题眼(植物)(朋友)相机板书 2. 什么样的关系才称得上朋友?植物包括什么?(出示植物的图片) 【设计意图:从富有激情的谈话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进而激发想了解植物的好奇心,再配以各种植物的图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自己展示喜欢的植物记录卡 1.课前收集整理好所观察植物的资料,做好观察工作,做一个观察记录卡,包括植物的名称,样子,颜色,气味和其他所了解的性状。 2.小组内介绍。 3.选出小组内介绍的好的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学生预习环节的延续,在老师的要求下,课前从多角度观察植物,并做好观察记录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写作方法指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