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应届毕业生论文答辩必看论文写作中的雷区2

2020年应届毕业生论文答辩必看论文写作中的雷区2

2020年应届毕业生论文答辩必看论文写作中的雷区2
2020年应届毕业生论文答辩必看论文写作中的雷区2

毕业论文写作的7个雷区

—01—引用不标脚注

爆炸指数:四颗星

写学术论文之前一般会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在文献中大家一般会总结出该论点的学界通说和各个大咖的观点,在我们的论文中引用别人论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没有必要羞羞哒。所以如果你的文章里有引用别人的原文,请标明脚注。我想学术不端行为,是每一位老师都极其讨厌的。情景还原:凯哥大四论文答辩的时候,有个同学在自己的毕业论文中引用了一段某位法学大咖的原文却没有做标注,结果被一位答辩老师当场指认出来,于是接下来的情景变得非常滑稽。“这是你写出来的观点吗?”老师疑惑脸。“是。”学生无比坚定的眼神让人感动。“你确定这不是***老师在**出版社的那篇文章吗?”老师暴躁了。“呃……对不起对不起。我,我可能忘记了,好像不是我的观点。”学生脸都白了,那个年代还没有蒙圈这个热词,要不然真的很合适。凯哥建议:不要心存侥幸,不要忽悠你的老师,就我们的那点几斤几两,真的在老师面前就是一个一个的小透明。不夸张的讲,就你的论文写出来,研究该领域的老师拿过来扫一遍都大概能指出来你哪些部分是借鉴的哪些部分是自己写的。所以,不是你的观点,就注明来源和出处,不必羞羞哒,以你目前的能力或许还达不到创造出一套观点理论来,老师其实都可以理解的。

—02—格式排版不符合要求

爆炸指数:五颗星(满星,请脑补一个被轰炸后生无可恋的表情)

每个学校都会有一套自己的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这个在学校官网一般都会发。可是呢,很多学弟学妹们往往会忽略学校的格式要求,觉得自己在搜集论文材料的时候按照别人论文的格式就可以了。But!你知不知道其实很多出版社的格式要求也都不是一样的啊?再举个例子,凯哥本科学校的格式要求和现在学校的格式要求其实都有细节上的区别!所以,论文格式这东西,真的不是全球通啊,一定要仔细阅读学校发布的权威格式版本!情景还原:凯哥每学期末都要交期末论文,给分的标准无异于内容和格式。刚来的研一新生还不知道学校的格式要求,于是满心欢喜的交上一篇期末论文,自认为比较满意,最后却只拿到一个及格的分数,后来找代课老师沟通,老师只回了一句话,“你连封面的格式都有问题,怎么拿高分?”于是只能灰溜溜的回来,对比了下自己的和同学的论文,仔细看细节,真的从段间距到字码都不一样。凯哥建议:格式这东西,没什么难理解的,按要求来,别参考其他版本,别自己发明。

—03—不要把数据直接往上抄

爆炸指数:两颗星

写论文引用数据是很常见的,然而大段大段的引用数据,必定会出现一个状况:查重的时候此处全部飘红(红色为严重抄袭,橙色为可疑抄袭,绿色为无抄袭)。凯哥建议:又年轻了不是?你可以换个办法抄,比如做成表格。图表一般是检测不到的,这样就既能保证数据引用,又可以避免大段飘红了。恩,是时候充分利用你的Excel能力了。像这篇文章把数据做成图表

—04—别人家的脚注,一定多留个

爆炸指数:三颗星

学术论文总会有脚注,像我们的毕业论文凯哥建议你每一页都出现至少一个脚注让文章整体看上去显得饱满。在搜集整理论文材料的时候,有些学弟学妹会觉得别人引用的这一句话很好,于是直接把这段引用复制到自己的文章里,同时也明确标注了脚注来源。然而这样就算完事了吗?并没有,你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你可能不知道,即便是在知网收录的学术论文里,也会有良莠不齐的现象,有些论文的脚注,都是作假的!你没看错,有些论文作者引用的脚注根本就不存在!要么是压根没有这个出版社,要么就没有这个作者,总之,这条脚注就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一场意淫。情景还原:本科一哥们的论文引用没有查明就直接搬到

了自己论文里,结果被老师一眼看穿,直接问他,“我做这方面学术十几年,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个期刊,你从哪找来的?你把这个期刊原版文章拿给我看看!”然后,可怜了我哥们刚打印出来还没装订,气急了的老师把论文扔出门外,飘了一地的A4纸,跟下雪似的。凯哥建议:如果不是核心期刊,如果不是学术大咖,如果你拿不准到底这个脚注是不是真的,一定多留个心自己去知网查,看到底有没有这篇文章。

—05—英文摘要,你别乱翻

爆炸指数:三颗星

论文封面后紧接着就是你的中英文摘要了,有些同学先写完中文摘要后留着英文摘要,一直憋到最后才想起来,然后匆匆忙忙的用个什么谷歌翻译或者百度

翻译之类的软件直接汉译英了。这样翻译出来的东西,结果只有一个:连语法都不通!情景还原:论文答辩,有一哥们小组里正好有一位国际法的老师,一般研究国际法的老师那英语都是杠杠的好不!其他组答辩都没有注意英文摘要,唯独这组的所有人,英文摘要被老师一一读了一遍。你见过汗如雨下么?就是那个样子。凯哥建议:别心存侥幸,你还是老老实实对待吧。英文摘要确实专业性很强不好写,所以我们也是一般请英专的同学帮忙,一般都是有偿代写的,价格么,一篇150块

—06—没看过的书,别往参考文献里塞

爆炸指数:三颗半

在论文的末尾会有专门一页内容的参考文献,各类文献首当其冲的是著作。一般参考著作5-10本。有时候呢,有些同学会想着多写几本著作增加自己论文的逼格,于是开启了这条通往尴尬的不归路。情景还原:论文答辩,前部分老师们都挺满意的,一直到快最后时,一位老师看到学生最后部分的参考著作里,有一本所有法学生都听过但又没几人真正看过的书,没错,就是那本牛逼闪闪的《论法的精神》。巧了,那位老师又是孟德斯鸠的小迷妹,于是兴致冲冲的热脸贴上去问:“哇塞,原来你也喜欢老孟啊!太棒了,我们来聊聊——共和政体和民主相关的法。”于是,那位哥懵逼了。只好尴尬的跟老孟的小迷妹说,“抱歉啊老师,我没读过,手一抖写上去的……”结局是,这位哥论文答辩,不合格。据说最后是贿赂了辅导员才勉强给了个及格。凯哥建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没读过就是没读过,没人笑话你。不懂装懂增加逼格的,那就别怪老师翻脸了。其实你也设身处地的为人老师想想啊,人家兴致勃勃的以为遇到一位知

己可以好好聊一聊共同的偶像,结果你一句我没读过,别人啥感觉?不挂你挂谁?没看过的书,别往参考文献里塞

—07—结语致谢,不要乱感谢

爆炸指数:一颗星

结语致谢是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了,写到这呢,凯哥祝贺你已经离成功不远了,但仍需谨慎,不要功亏一篑。很多同学会直接复制别人家的致谢,反正也就200来字,不怕不怕的感觉。于是偶尔会闹出下面这样的笑话来。情景还原:从内容到答辩一路过关,结果导师读到最后的致谢时,有这么一句话说什么也是无法接受内心拒绝的——“四年来您如母亲一般的包容和照顾,让我的学术水平不断提升……”呵呵哒,你导师是个男的,纯爷们。你抄就抄,能不能把母亲换成父亲也行啊?表忠心不是这么表的啊同学!

学术论文写作 要点

学士学位论文要点简要归纳: 1.毕业论文是在校大学生完成四年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大学四年来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大学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文字记录,也是检验学生掌握英语专业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程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 2.翻译研究专题写作的研究热点共有九个,它们分别是:(1)符号学、社会符号学与翻译、(2)目的论、(3)关联论与翻译、(4)模因论与翻译、(5)模因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6)翻译的互文性、(7)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8)解构主义与翻译和(9)机器翻译 3.社会文化研究专题写作的研究热点综述主要有: (1)语言与文化有着必不可分的关系; (2)“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是近年来的另一个研究热点; (3)美国学(American studies)是外语界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热点; (4)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和精英文化(high culture)的论争; (5)现代性和现代化课题是近年来社会文化研究炙手可热的研究话题。 4.社会文化的主要研究方法与视角有以下五个: (1)文化学的研究视角; (2)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视角; (3)酷儿理论的研究视角; (4)性别理论的研究视角; (5)后现代社会理论的研究视角。 5.英语教学专题的研究热点大致可概括以下九个方面: ①语言知识和技能(linguistic knowledge and skills); ②英语教学法(EFL teaching methodology); ③评价和测试(evaluation and testing); ④语言学习策略(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⑤语言自主学习(autonomous language learning); ⑥英语课程改革和课程发展(English curriculum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⑦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teacher education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⑧外语学习环境(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environments); ⑨外语教育政策和教学管理(the policy and management of ELF). 6.①虽然英美文学研究日渐衰弱,但我们仍可以从中发现一些研究热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20世纪英美现当代文学受到了最广泛的关注。 第二,诗歌文类的研究向来都是英美文学研究的热点所在。 第三,英美文学中的整体思潮研究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第四,批评理论新视野的多维透视。 第五,莎学研究的一枝独秀和深入透彻 ②英美文学论文写作的主要研究方法与视角包含12种批评方法:形式主义批评(Formalism)、英美新批评(The New Criticism)、新历史主义批评(New historicists)、读者反应批评(Reader-response Criticism)、神话原型批评(Archetypal Criticism)、心理分析批评(Psychoanalytic Criticism)、结构主义批评(Structuralism

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技术培训20190411

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技术培训20190411 2019年度输电线路运行分析暨运维新 技术培训会议文件(交流材料) 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技术培训 (2019年4月15日)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坚持面向建设以超、特高压为电网核心的坚强智能电网的重大技 术需求,瞄准雷电监测与防护前沿基础理论研究、电网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护策略制定、雷电监测与防护重大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针对雷电监测与防护领域中的基础问题、关 键问题、前沿问题和实际问题在雷电监测与防护的基础理论、分析方法、仿真计算、标准 制订、工程应用、装备研发与推广等方面开展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性成果。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始终以保障我国坚强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使命,针对目前依 然严峻的防雷形势,持续开展防雷综合研究工作,为运行单位量身打造全方位的输电线路 防雷管理、运行和改造的技术与策略,以期解决电网雷击跳闸和故障的普遍难题。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和强对流天气的增多,雷害故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雷击造成的线路两相闪络、同塔双 —1— 回线路同时闪络、同一输电通道多回线路相继跳闸等严重故障明显增加,高电压、长 距离、大容量输电线路防雷工作面临新的课题。为此,需要根据输电线路在电网中的重要 程度、线路走廊雷电活动强度、地形地貌及线路结构等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展架空输电线 路防雷设计、建设、运行、改造工作。为规范架空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工作,进一步提高 输电线路防雷技术及管理水平,国网公司生技部于2019年初下发了《架空输电线路差异 化防雷工作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输电线路防雷工作总体思路为: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 原则,全面开展架空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工作,实现不同区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重要 性线路耐雷水平和防雷措施的差异化配臵,提高核心骨干网架、战略性输电通道、重要负 荷供电线路的防雷水平,减少雷害造成的电网和设备故障,保障大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为切实贯彻本《指导意见》,各单位应开展的重点工作包括: 1)加强雷电监测及雷害统计分析,开展雷区分布图绘制工作;

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几个共性问题

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几个共性问题 学术论文写作既有个性倾向性, 有作者鲜明的观点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及表达方式, 但在结构和要求上又有很多共性: 标题要实写, 不能太抽象、笼统; 摘要和关键词要高度概括, 准确、简练地反映出论文的主要内容; 正文应该内容充实, 有理有据; 注释和参考文献同样要严谨细致地对待。 对于做研究工作和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来说, 写学术论文是必要而经常的事情, 一般人都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用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可是,随着现在职称评定、科研绩效考核等对论文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人也不得不拿起笔来写论文, 因此, 论文写作中就免不了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因工作的关系,需要审阅大量的论文稿件, 发现许多论文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从论文的构成要素来看,主要表现为标题不当,过大或过小; 摘要、关键词不规范,随意写; 论文主体部分只罗列现象,缺少分析和理论性; 分层分节多而没有什么实际内容,结构像教科书; 对注释和参考文献不严谨, 在文尾随意罗列几个了事。 学术论文写作属应用文写作范畴, 作者不仅应具备基础写作的一般能力,而且必须使所写的论文具有明确的社会功能,即写出的东西要“使人知”、“使人感”、“使人服” ,否则,写作的价值就无法实现。 本文将对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几个共性问题, 作如下简要分析。 一、标题是论文的眼睛 如果说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那么,标题就是论文的眼睛,它是文章中心内容或主要观点的反映,通过标题就可以知道文章写的是哪方面的内容可是,不少论文的标题过于宽泛、抽象,表意不明确,不能概括论文的主要观点或提出的主要问题。如《教学改革的反思》、《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关注心理,关注健康》等题目,所指都不明确。前两个题目, 是指哪个层次的教学改革, 或哪个方面的

论文写作中的雷区

毕业论文写作必备技巧 第一部分选题 选题,简单的说就是确定自己科研的课题,解决研究什么的问题,明确研究的目标和范围。选题是进行科研的第一步,而且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l 进入论文写作准备阶段,多数的学生往往为论文的选题犯愁。的确在准备阶段,选题十分重要。选择恰当的题目进行研究,论文的写作就会顺利一些。 l 论文题目的选择是一个从大到小、从不具体到具体的过程,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确定研究方向,考虑将来论文题目的大体方向和范围,在自己课程学习、广泛阅读和资料的积累的基础上,逐步明确具体的题目。 尽量选择应用型题目 通常人们对应用性研究的定义是比较模糊的,一般它泛指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具体的问题,常将应用型研究分成理论的应用和计量应用,当然实际中,往往二者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越来越多的论文在进行分析时,将理论和计量应用融为一体。我们鼓励学生选择应用性研究作为论文的题目。 宜小题大作 论文的好坏,关键要看作者是如何在论文中支持自己的观点的。 这需要作者能够清楚定义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的范围不能太宽。学术论文一般不强调研究问题的宽度,更看重的是深度,如果一篇论文涉及范围太广,作者肯定是难以做到深入的。

第二部分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的目的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和专家帮我们判断一下:这个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 就要按照“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理论空间”、“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骤”这样几个方面展开。其中,“文献综述,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是重点,许多人往往花费大量笔墨铺陈文献综述,但一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便寥寥数语、一掠而过。 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 与主题相关的文献综述 2.1 相关的研究文献回顾 2.2 对现有文献的简要评价 3 逻辑思路与研究方法 4 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5 可能的创新之处 6.已有的研究基础 7.主要参考文献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重点知识点总结 第七课 1.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2.联系的含义。 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注意】 (1)联系既包括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事物内部的联系;即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 (2)联系是不是单向的,而是诸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3)不能把哲学上的联系为生活中的“联系”,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1)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 ①“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因为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普遍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具体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二者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联系的客观性。 【原理】: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我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疑点】 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了解)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性的活动才能形成;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不能认为人们建立具体的联系是对联系客观性的否定。人们建立具体的联系是从联系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条件出发的,并不是主观的臆造一些联系;并且,新的联系一旦建立,同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见,人们建立具体的联系,不是对联系客观性的否定,而是对它的利用。 ★(3)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 【原理】: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 说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强调整体 【原理】: 相互区别: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相互联系: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政治思品第3课 生活中的“雷区”人民版习题精选第十四篇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政治思品第3课生活中的“雷区”人民版习题精选第 十四篇 第1题【单选题】 漫画《牵着鼻子走》告诫我们中学生( ) A、要禁用手机、远离网络 B、要注重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C、要增强自控能力,抵制不良诱惑 D、要善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信息化时代,手机和电脑离不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如果有同学请你去收看手机不良信息和玩网络暴力游戏,你会:( ) ①自觉抵制手机不良信息的侵蚀,不参与不健康的网络游戏②提高辨别是非能力,自觉远离不良诱惑 ③不以为然,这是小事可以忽略④学会自我保护,提高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每个人都会遇到不良诱惑。面对不良诱惑,我们必须( ) ①用无所谓的态度对待它②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它 ③用正确的方法摆脱它④用清醒的头脑拒绝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君子慎独,立德向善”,这是金陵回族世家伍氏一门代代恪守的祖训。600多年来,伍氏家族在金陵城开枝散叶,繁衍生息,留下了“博士官六代”、中国第一位回族探花等家族佳话。解读伍氏祖训,追求“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我们应( ) ①要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要养成自我省察习惯,积极调整自己,端正自己的行为 ③立志做大事,矢志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④放弃自我追求,一心只为社会做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继李代沫、宁财神、张默、高虎、房祖名、柯震东等人之后,媒体再爆2015年1月7日,歌手尹相杰以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被批准逮捕。2015年3月9日,影视明星王学兵、张博因吸毒被抓。对于上述现象,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忠告有( ) ①珍爱生命,遵纪守法②克服猎奇心理,面对毒品永远说“不” ③增强判断能力,拒绝不良诱惑④要杜绝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必然导致违法犯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如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毕业论文,这7个雷区你千万别踩

01 引用不标脚注 爆炸指数:四颗星 写学术论文之前一般会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在文献中大家一般会总结出该论点的学界通说和各个大咖的观点,在我们的论文中引用别人论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没有必要羞羞哒。 所以如果你的文章里有引用别人的原文,请标明脚注。我想学术不端行为,是每一位老师都极其讨厌的。 情景还原: 凯哥大四论文答辩的时候,有个同学在自己的毕业论文中引用了一段某位法学大咖的原文却没有做标注,结果被一位答辩老师当场指认出来,于是接下来的情景变得非常滑稽。 “这是你写出来的观点吗?”老师疑惑脸。 “是。”学生无比坚定的眼神让人感动。 “你确定这不是***老师在**出版社的那篇文章吗?”老师暴躁了。 “呃……对不起对不起。我,我可能忘记了,好像不是我的观点。”学生脸都白了,那个年代还没有蒙圈这个热词,要不然真的很合适。 凯哥建议: 不要心存侥幸,不要忽悠你的老师,就我们的那点几斤几两,真的在老师面前就是一个一个的小透明。 不夸张的讲,就你的论文写出来,研究该领域的老师拿过来扫一遍都大概能指出来你哪些部分是借鉴的哪些部分是自己写的。 所以,不是你的观点,就注明来源和出处,不必羞羞哒,以你目前的能力或许还达不到创造出一套观点理论来,老师其实都可以理解的。 02 格式排版不符合要求

爆炸指数:五颗星(满星,请脑补一个被轰炸后生无可恋的表情) 每个学校都会有一套自己的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这个在学校官网一般都会发。 可是呢,很多学弟学妹们往往会忽略学校的格式要求,觉得自己在搜集论文材料的时候按照别人论文的格式就可以了。 But!你知不知道其实很多出版社的格式要求也都不是一样的啊? 再举个例子,凯哥本科学校的格式要求和现在学校的格式要求其实都有细节上的区别! 所以,论文格式这东西,真的不是全球通啊,一定要仔细阅读学校发布的权威格式版本! 情景还原: 凯哥每学期末都要交期末论文,给分的标准无异于内容和格式。 刚来的研一新生还不知道学校的格式要求,于是满心欢喜的交上一篇期末论文,自认为比较满意,最后却只拿到一个及格的分数,后来找代课老师沟通,老师只回了一句话:“你连封面的格式都有问题,怎么拿高分?” 于是只能灰溜溜的回来,对比了下自己的和同学的论文,仔细看细节,真的从段间距到字码都不一样。 凯哥建议: 格式这东西,没什么难理解的,按要求来,别参考其他版本,别自己发明。 03 不要把数据直接往上抄 爆炸指数:两颗星 写论文引用数据是很常见的,然而大段大段的引用数据,必定会出现一个状况:查重的时候此处全部飘红(红色为严重抄袭,橙色为可疑抄袭,绿色为无抄袭)。 凯哥建议: 又年轻了不是?你可以换个办法抄,比如做成表格。图表一般是检测不到的,这样就既能保证数据引用,又可以避免大段飘红了。恩,是时候充分利用你的Excel能力了。 像这篇文章把数据做成图表

设计说明模板

目录 目录 (1) 1、总述 (1) 1.1、设计依据: (1) 1.2、设计范围及规模: (1) 2、路径状况: (1) 2.1、工程概况: (1) 2.2、主要工程量: (2) 2.3、线路使用档距和布置方式: (2) 3、电气部分: (2) 3.1、电气主接线及供电方式: (2) 3.2、电气设备: (3) 3.3、防雷接地与绝缘配合: (3) 3.4、金具: (3) 3.5、导线: (4) 3.6、故障寻址器: (4) 3.7设施交叉或接近要求: (4) 3.8、居民区与非居民区: (5) 4、电缆敷设: (5) 5、土建设施: (6) 6、铁附件选择与加工要求: (6) 7、施工要求: (6) 8、工程材料表: (7)

1、总述 1.1、设计依据: 1.1.1《66kV及以下架空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97); 1.1.2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599-2005); 1.1.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1997); 1.1.4《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01-1996); 1.1.5 交流电气装置的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1.1.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DL/T601-1996); 1.1.7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220-2005); 1.1.8国家电网公司配电工程典型设计《10kV架空线路分册》《10千伏配电分册》《10千伏电缆分册》2016年版; 1.1.9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10kV供电方案》; 1.2、设计范围及规模: 本工程为架空线结合电缆设计,将新建线路全长9.59千米,(其中架空线路3千米,电缆线路6.59千米),导线采用JKLYJ-10-120架空绝缘导线,电缆选用ZC-YJLV22-8.7/10-3×185型阻燃乙烯交联铠铝芯电力电缆。 2、路径状况: 2.1、工程概况: 用户xxxxxxxxxxxxxxxxxxxxxxx位于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10kV主供电源来自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采用电缆与架空线相结合方式配送

《生活与哲学》第三课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第三课测试 一、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0分) 1、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 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 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 D.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长河中,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总是相伴而行、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下列对哲学与文化和经济、政治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哲学属于思想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②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 ③一定形态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④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广大人民的心愿,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思想文化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②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③只要具有崇高的精神,就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④一定形态的思想文化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④ 4、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 A.哲学具有时代性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C.任何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 D.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 5、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 )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③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④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我国颁布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指出:深化和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国家文化力量的重要标志和体现,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化和拓展。据此回答6-7题。 6、深化和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让人聪明的学问 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C、哲学对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起着决定性作用 D、哲学对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有着反作用 7、下列对于国家制定《规划》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精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的具体体现②哲学对于党委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

生活中的安全

引导发现自主建构 ——建构性教学在《生活中的安全》一课中的运用 一、说教材 《生活中的安全》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温暖的家》中的主题四《健康生活每一天》中的最后一课。这个单元,以学生的家庭生活为切入点,从礼貌、节约和安全三个不同的角度,指导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教养和生活习惯。 我们的学校地处工厂云集的赤岗地区,许多家长是双职工,很多孩子升上三年级后,就成了“钥匙儿”,孩子独自在家很常见。虽然平时家长也会教孩子一些有关安全的知识,孩子也掌握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但这都是比较初步和欠缺经验的。当真的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就会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因此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安全教育就十分必要和迫切了。 《生活中的安全》一课,从安全的角度去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培养珍爱生命的态度,懂得简单的生活安全常识、学会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这既是本课教学教学目标,又是重点和难点。(课件出示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法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根据本课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建构性教学的理论为指导,在教学方法上,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发现、自主建构”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能力,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引领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方法进行学习。 在教学思路上,我通过“情感铺垫、渴求安全”——“自主发现,树立意识”——“主动建构,掌握技能”——“因势利导,总结延伸”的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建构,积极开展学习活动。 我设计了“我有一个幸福家”、“我做精明小客人”和“安全生活我能行”三个层层深入的教学活动环节,让学生融入其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在教学中创设具体生活的的情境,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发现,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对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导入课题后,我创设了“我做精明小客人”的情境,以图片的形式向孩子们展示了玲玲的家,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看看玲玲的家有没有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地方,细心的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了玲玲那漂亮的家里存在的许多安全隐患。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表达了自己的发现:有的孩子发现了浴室的地面上有积水,很容易使人滑倒;有的孩子发现了玲玲的奶奶用湿的手去触摸电器,很容易引发触电;有的孩子发现了玲玲的爸爸在电饭锅的上面倒洗衣粉,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面对孩子们的发现,我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给予了肯定,同时向学生提出,今天晚上,回家找一找自己的家中有没有也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把教学的空间进一步地延伸扩展。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安全意识和珍爱生

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雷区

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01—引用不标脚注 爆炸指数:四颗星 写学术论文之前一般会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在文献中大家一般会总结出该论点的学界通说和各个大咖的观点,在我们的论文中引用别人论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没有必要羞羞哒。所以如果你的文章里有引用别人的原文,请标明脚注。我想学术不端行为,是每一位老师都极其讨厌的。情景还原:凯哥大四论文答辩的时候,有个同学在自己的毕业论文中引用了一段某位法学大咖的原文却没有做标注,结果被一位答辩老师当场指认出来,于是接下来的情景变得非常滑稽。“这是你写出来的观点吗?”老师疑惑脸。“是。”学生无比坚定的眼神让人感动。“你确定这不是***老师在**出版社的那篇文章吗?”老师暴躁了。“呃……对不起对不起。我,我可能忘记了,好像不是我的观点。”学生脸都白了,那个年代还没有蒙圈这个热词,要不然真的很合适。凯哥建议:不要心存侥幸,不要忽悠你的老师,就我们的那点几斤几两,真的在老师面前就是一个一个的小透明。不夸张的讲,就你的论文写出来,研究该领域的老师拿过来扫一遍都大概能指出来你哪些部分是借鉴的哪些部分是自己写的。所以,不是你的观点,就注明来源和出处,不必羞羞哒,以你目前的能力或许还达不到创造出一套观点理论来,老师其实都可以理解的。

—02—格式排版不符合要求 爆炸指数:五颗星(满星,请脑补一个被轰炸后生无可恋的表情) 每个学校都会有一套自己的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这个在学校官网一般都会发。可是呢,很多学弟学妹们往往会忽略学校的格式要求,觉得自己在搜集论文材料的时候按照别人论文的格式就可以了。But!你知不知道其实很多出版社的格式要求也都不是一样的啊?再举个例子,凯哥本科学校的格式要求和现在学校的格式要求其实都有细节上的区别!所以,论文格式这东西,真的不是全球通啊,一定要仔细阅读学校发布的权威格式版本!情景还原:凯哥每学期末都要交期末论文,给分的标准无异于内容和格式。刚来的研一新生还不知道学校的格式要求,于是满心欢喜的交上一篇期末论文,自认为比较满意,最后却只拿到一个及格的分数,后来找代课老师沟通,老师只回了一句话,“你连封面的格式都有问题,怎么拿高分?”于是只能灰溜溜的回来,对比了下自己的和同学的论文,仔细看细节,真的从段间距到字码都不一样。凯哥建议:格式这东西,没什么难理解的,按要求来,别参考其他版本,别自己发明。 —03—不要把数据直接往上抄 爆炸指数:两颗星 写论文引用数据是很常见的,然而大段大段的引用数据,必定会出现一个状况:查重的时候此处全部飘红(红色为严重抄袭,橙色为可疑抄袭,绿色为无抄袭)。凯哥建议:又年轻了不是?你可以换个办法抄,比如做成表格。图表一般是

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一、雷电就是怎样形成的? 答:雷电就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现象,产生于积雨中,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团带负电荷。它们对大地的静电感应,使地面或建(构)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电荷云团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一般为25-30KV/cm),开始游离放电,我们称之为"先导放电"。云对地的先导放电就是云向地面跳跃式逐渐发展的,当到达地面时(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输电线等),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与,会出现很大的雷电流(一般为几十千安至几百千安),并随之发生强烈的闪电与巨响,这就形成雷电。 二、什么叫跨步电压? 答:跨步电压就是雷电击中地面物,雷电流泄入大地并在土壤中散流开,由于土壤电阻率有一定分布,雷电流在地面上各点间就出现电位降,靠近雷击点,电流密度越大,电位降也就越大。如果人站在或行走在落雷点附近,在两脚间的电位降可使雷电流通过两脚与躯干的下部,人就会被击伤。这两脚间的电位降叫"跨步电压"。 三、在一类防雷中为什么在安装的独立避雷针(包括其防雷接地装置)至少距被 保护的建筑物之间距离≥3米。 答:为了防止独立针遭直击雷击时对被保护物的反击。 四、什么叫均压环?在建筑防雷设计时,对均压环的设计有什么要求? 答:均压环就是高层建筑物为防侧击雷而设计的环绕建筑物周边的水平避雷带。在建筑设计中当高度超过滚球半径时(一类30米,二类45米,三类60米),每隔 6米设一均压环。在设计上均压环可利用圈梁内两条主筋焊接成闭合圈,此闭合圈必须与所有的引下线连接。要求每隔6米设一均压环,其目的就是便于将6米高度内上下两层的金属门、窗与均压环连接。 五、在各类防雷中对引下线与天面网格有什么要求? 答:引下线与天面网格通常用镀锌圆钢不小于φ8。一、二、三类对应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2米、18米、25米;一、二、三类对应的天面网格5*5平方米(4*6平方米)、10*10平方米(8*12平方米)、20*20 平方米(16*24平方米)。 六、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防直击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宜采用什么方法?答:规范P26第4.3.4条,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接地电阻可采取下列方法之一:(1)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装置,外引长度不大于有效长度,即le=2 ρ。(2)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3)采用降阻剂。(4)换土。 七、什么叫雷电的反击现象?如何消除反击现象? 答:雷电的反击现象通常指遭受直击雷的金属体(包括接闪器、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在接闪瞬间与大地间存在着很高的电压,这电压对与大地连接的其她金属物品发生放电(又叫闪络)的现象叫反击。此外,当雷击到树上时,树木上的高电压与它附近的房屋、金属物品之间也会发生反击。要消除反击现象,通常采取两种措施:一就是作等电位连接,用金属导体将两个金属导体连接起来,使其接闪时电位相等;二就是两者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八、金属油罐在防直击雷方面有什么要求? 答:金属油罐在防直击雷方面的要求:(1)贮存易燃、可燃物品的油罐,其金属壁厚度小于4毫米时,应设防直击雷设施(如安装避雷针);(2)贮存易燃、可燃物品的油罐,其金属壁厚度≥4毫米时,可不装防直击雷设施,但在多雷区也可考虑装设防直击雷设施。(3)固定顶金属油罐的呼吸阀、安全阀必须装设阻火器。(4)所有

学术论文写作中常见的注释问题

学术论文写作中常见的注释问题在学术论文写作中,许多作者往往由于没有掌握注释写作要领,而造成各种注释问题,比较常见的是注释位置不当、注释内容烦琐、注释表述不清、注释质量不高等。这些注释问题通常会影响学术论文的流畅性、严谨性和清晰性。为了能够很好地解决学术论文中这些注释问题,达晋编译对此作以下分析。 一、注释位置不当。注释位置不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注释的整体位置不当。目前,学术论文中的注释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页末注”,一种是“文末注”。“页末注”是指学术论文正文中每出现需要注释的部分,就会有一个注释号,并以上角标形式出现,相应地,在当页的左下角,把注释的信息呈现出来,如果该页有多个需要注释的部分,就列出多个注释号,该页的左下角就按顺序把这些注释的信息全部呈现出来。下一页出现新的注释,则以页为单位另排注释序号,并在该页左下角呈现注释信息。 “文末注”是指学术论文正文中需要注释的部分从前到后按顺序编注释号,并以上角标形式出现,最后在文章末尾以注释号为序,把注释的信息全部呈现出来。注释的整体位置不当,主要是针对“文末注”的形式而言。一些作者撰写论文时,会把“文末注”的注释整体放在学术论文的最末。这显然是欠妥当的,因为期刊中学术论文的“文末注”的注释整体一般放在参考文献之前。 注释位置不当的另一个表现是在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结论处加注。一篇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结论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部分,这些部分应该语意清晰、信息显豁。所以,对这些部分中的某个信息进行注释也是不当的。 二、注释内容烦琐。注释内容烦琐主要有两种表现样态。一是在正文中和注释中分别用不同语言陈述相同的观点。有些作者在正文中陈述了一个外国学者的观点,该观点是作者直接从英语原文中翻译过来的,但是作者还要以注释的形式列出该观点的原文。这样的注释显得非常烦琐,甚至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 注释内容烦琐的另一种表现是注释和参考文献内容重复。一些学术论文中已列出许多注释,说明了引文或观点的出处,已包括了具体的作者、页码、出版者、出版时间等信息,但在参考文献中,还是再次一一列出这些信息。有些学术论文中,注释和参考文献仅是格式不同,如参考文献标注了文献识别码,而注释则没有。有些学术论文中,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格式和内容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排列顺序不同。 三、注释表述不清。注释的根本功能是引导读者清晰理解相关信息,并给读者更多的信息,以方便读者查阅相关信息,但是一些学术论文中的注释却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究其原因,作者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或是作者由于自身喜好或自身具有的逻辑判断能力,不能清晰地确定注释中的内容。 四、注释质量不高。注释虽小,但是并非所有学术论文中的注释都是高质量的。要写出高质量的注释也并非易事,注释质量不高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当注不注。许多学术论文会涉及文化常识、文化背景、专业术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A 2.联系的含义 A 就是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3.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指导意义B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提示】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还应明确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方法论: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B ⑴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②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 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⑵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二者互为前提而存在----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②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变化影响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 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方法(选修)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1)系统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公文写作中常见的语文“雷区

公文写作中常见的语文“雷区” 1句子中的常见差错 1. 并列成分的结构宜保持一致。 例如: (1)这个连队的战士今年多次参加救灾、扶贫、共建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创建等活动。 这个句子中?参加?后并列的?救灾??扶贫??共建精神文明?都是动宾结构的,唯独后面的?和谐社会创建?是主谓结构的,宜将其改为?创建和谐社会?,以便跟前面几项并列的成分在结构上保持一致。 2. 两个联合关系的词语宜按照事理顺序排列。 例如: (2)支持主任、副主任和其他同志的工作,增进和维护新成立的秘书处的团结。 句子中两个联合关系的动词宜按照事理顺序排列,而不宜颠倒过来。例如?保持和发扬? ?巩固并提高? ?继承和发展?。因此例(2)中的?增进和维护?宜写成?维护和增进?。 3. 不丢失介词?与?。 例如:

(3)这些人员享有外出执勤的工作人员同等的保护条件和福利补助。 这句话宜在?享有?后加介词?与?,构成?与外出执勤的工作人员?这一完整的介词结构。 4. 不因句子长而丢掉宾语。 例如: (4)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和网络犯罪以及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思想…… 这句话宜在?极端主义思想?后面添上宾语?行为?(或?行径?等)。 02 词语运用中的常见差错 1.?标志??标识?不宜连用。 例如: (5)尽快完善车站标志标识系统。 例(5)中的?标志??标识?用一个?标识?即可。?标识?常用来指帮助人们识别事物的图形。?地铁站的引导标识??完善交通标识标线?等说法是正确的。 2. ?篡改?跟?窜改?用法有别。 例如:

(6)不得伪造、篡改、隐匿、销毁证据,故意夸大或缩小案情。 (7)必须惩治伪造或篡改环境监测数据等违法行为。 例(6)至(7)中的?篡改?宜写成?窜改?。?窜改?表改动、删改,其对象一般是文字、词语、成语、文件、古籍、账目等,多是具体的书面材料里的字句等。?篡改?多指精神实质方面的改动。?篡改?的对象一般是历史、理论、经典著作精神、学说、政策、指示等。例如: (8)南京大屠杀是铁证如山的史实,历史是任何人也篡改不了的。 (9)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不能篡改的。 3. ?交代?跟?交待?用法不同。 例如: (10)正文中所提到的几个请示事项应在标题中交待。 例(10)中的?交待?宜写成?交代?。表示交接工作、嘱咐、说明等,宜用?交代?。?交待?则用来表示一种诙谐的说法,例如:?你造的这条小船要是出了毛病,我这小命可就在湖里交待了。?使用?交待?的机会很少,在公文中一般使用?交代?。 4. ?拟定??制定?跟?拟订??制订?用法不同。 例如: (11)按照工作计划,办公厅今年将制订出有关规定。

电网区域六防分布图绘制系统研究

电网区域六防分布图绘制系统研究 摘要:本项目开展了六防专题图绘制研究工作,在数据需求、数据收集、收集分析、专题图绘制的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点。将数据需求通过在线实时管理,多维度对比分析,形成了对类数据的实时处理方法和对比方法,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本项目研究形成的多源数据在线实时管理方法主要应用于六防专题图绘制过程中数据需求、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管理方面。 关键词:六方分布图;电网;数据库 1、前言 为有效指导输电线路六防工作,决定开展电网冰区、风区、舞动区域、雷区分布图修订以及鸟害、直流污区分布图(简称区域专题分布图)绘制工作。电网冰区、风区、舞动区域、雷区、鸟害和直流污区分布图是输电线路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中防止发生覆冰、风害、舞动、雷击、鸟害与污闪等灾害的基础,可为线路设计、运行线路的治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管理,落实相关标准要求,特别是加强近年来气象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科学合理的选择绘制方法,按时高质量的完成分布图修订与绘制工作。 国网运检部于2012年组织绘制了电网雷区分布图,并于2013年组织绘制了电网冰区、风区、舞动区域分布图。各单位应充分总结以往绘制经验,结合近年来积累的相关基础数据,统一按照《冰区分级标准和冰区分布图绘制规》(Q/GDW11001-2013)、《风区分级标准和风区分布图绘制规则》(Q/GDW11005-2013)、《舞动区域分级标准和舞动区域分布图绘制规则》(Q/GDW11006-2013)、《雷区分级标准与雷区分布图绘制规则》(Q/GDW672-2011)等标准做好相关分布图修订工作。 本项目开展了六防专题图绘制研究工作,在数据需求、数据收集、收集分析、专题图绘制的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点。将数据需求通过在线实时管理,多维度对比分析,形成了对类数据的实时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导学案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主笔:刘先云审核:高二备课组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2、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3、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4、知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哲学与时代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三、学习过程 (一)知识填空,熟悉课本 (一)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的内容源于时代) 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和在精神上的反映。 2、面对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哲学家可能是的发现者,也可能是的制造者。 3、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反映了,把握了,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和。 (二)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对时代的反作用) 1、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和的批判,更新人的,解放人的。 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提出社会发展的,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 3、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和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①阶级基础是______________的产生和发展。 ②自然科学基础中最具代表性的是___________、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______________。 ③理论来源是_________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___________的辩证法和______________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_______上的伟大变革。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一结合两统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