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复习提纲[1]

高中地理复习提纲[1]

高中地理复习提纲之《陆地和海洋》 [转贴 2007-11-13 07:43:21]


3.1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一、组成岩石的矿物

组成元素:O(1/2),Si(1/4) ,Al,Fe,Ca,Na,K,Mg等

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种:气态、液态和固态。如天然气是气态矿物,石油和天然汞是液态矿物,绝大多数的矿物都以固态形式存在,石英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

矿物的分类: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两类。常见的金属矿有: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常见的非金属矿有:石英、长石和云母(这三种常见于花岗岩中)、方解石(主要在石灰岩和大理岩中),滑石、石膏和磷灰石等

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二、岩石及其成因 :

岩石:矿物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

成因和分类:岩浆岩:成因: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

常见岩石:花岗岩、玄武岩

岩浆冷凝而成,可分为二种,一是侵入岩,如花岗石;一是喷出岩,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

沉积岩:成因:①各种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而成

②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

常见岩石: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典型特征: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记录。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作用而形成。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变质岩:成因:已生成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

常见岩石:石灰岩→大理岩

页岩→板岩

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如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石英岩、页岩→板岩、

三、地壳物质循环

1、地质循环:是指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环。

2、地质循环能量来源: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

3、地质循环产生的影响:在地质循环过程中,有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诞生,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则逐渐消亡。与之相伴的是大地的沧桑巨变以及地壳物质形态的持续转化。
3.2 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一、地壳的变动

1. 地表形态的变化:沧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2. 地质作用:概念: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

分类:
地质作用
能量来源

主要表现形式

内力作用
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地质作用有些进行得迅速激烈,有些进行得缓慢。

二、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

1. 地壳运动(按照其性质和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且以水平运动为主)

水平运动:地表岩层弯曲变形,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断裂张开,形成裂谷或海洋

垂直运动:地壳的抬升或下沉,引起地表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2. 板块构造学说:①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②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活动比较剧烈

③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相撞地区可形成山脉、海沟、岛弧等

读图讲解 读图4.11 六大板块示意图 P97

太平洋板块是唯一的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澳大利亚大陆、印度洋和印度半岛等属于印度洋板块的范围之内。

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板块相撞挤压常形成山脉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常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常形成巨大的山脉

3.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的“足迹”(弯曲﹑断裂的岩层)

概念: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的变形和变位

地质构造可分:褶皱﹑断层

褶皱:岩层受强大挤压作用发生弯曲变形

常常形成山脉:如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等
形态特征
地形特征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有时成山,但因顶部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好的储油构造,适合打隧道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有时成谷,但因槽部受挤坚实反而成山;利于储存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


断层:受强大的压力或张力,岩体破裂﹑错位

常形成裂谷或陡崖: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

(在断层构造地带由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上升岩块:山地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

下沉岩块: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 工程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

构造地貌: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山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四、外力作用与地貌

1 内力作用形成地表形态的“粗毛坯”,外力作用则不断地吧“粗毛坯”进行再塑造。

2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等。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水作用
①冲刷坡面,例如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②流水使谷底加宽加深
①搬运侵蚀后的产物是泥沙②流速降低,泥沙逐渐沉积
①山前形成冲积扇②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风蚀沟谷

风蚀洼地
搬走地表沙尘、碎屑,形成戈壁、裸岩荒漠
①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②沙漠外缘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


小结: 内力作用使地表隆起或拗陷,形成高山或盆地;外力作用则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

应用;根据泥沙颗粒大小的沉积顺序判断距离河口的远近以及和水的流向;冰川的沉积作用不具有分选性,因此可以根据泥沙按照颗粒大小的沉积顺序或在乱无章堆积来判断外力租用的种类;可以根据流动沙丘的坡向(坡向陡的为背风坡,坡向缓的为迎风坡)来判断风向。
3.3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一、地球上的海洋
(1)海洋的主要地理意义
①水循环的源泉和归宿。
②大气的主要热源,并参与大气的水热平衡。
③资源宝库。
④未来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
(2)海岸地带
①海陆相互作用强烈。
②区位优势明显,人类活动集中。
二、海水温度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水平

分布
同一海区
夏季水温高于冬季

不同纬度海区
低纬水温高于高纬

同一纬度海区
暖流经过海区水温高于寒流经过海区

垂直

分布
总趋势
水温由表层向深层递减

1000米以下垂直温差减小

时空变化
主要存在于海水表层

水层越深,变化越小

三、海水盐度

影响盐度分布因素
因素



降水量与蒸发量
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

入海径流
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大洋边缘盐度往往比中心低

洋流
同纬度地带,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

结冰与融冰
海水结冰时盐度增高;海水融冰时盐度降低


盐度最高、最低海区及成因比较



海区

成因

纬度位置及蒸发量与降水量状况
入海径流
海域轮廓




红海
位于副热带海区,蒸发量>降水量
极少
封闭




波罗的海
位于副极地海区,气温低,蒸发量小,蒸发量<降水量

封闭

海水盐度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
3.4 海水的运动

1、海水运动形式
(1)波浪——主要由风、地震等引起。
(2)潮汐——潮汐现象主要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在地球上分布的差异而引起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
形成原因---月球、太阳对地球各部分的万有引力同地

心所受的平均引力之差值即引潮力潮汐
表现——大潮:日、月、地三点共线时形成——每月初一、十五左右
小潮:日地、月地连线垂直时形成——每月初八、二十三左右
影响——淹没潮间带,使海底泥沙迁移等
2、洋流的形成
洋流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按照形成的原因可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三大类
型。 其最主要的形式是风海流。
洋流在运动过程中,其流向还受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表层洋流的分布
在南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赤道南北海域受信风带影响,形成由东向西流的南赤道暖流和北赤道暖流,为风海流。南
北半球的中纬度海域受西风带影响,形成南半球上的西风漂流和北半球上北太平洋暖流及
北大西洋暖流,为风海流。在该环境系统的东西两侧,形成以补偿因风海流流出海域的海
水为主的补偿流,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赤道地区形成的赤道暖流,受陆地的阻挡而回流,补偿流出海区的海水的补偿流。
3.5 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水资源的概念——狭义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1、陆地水体类型
地表水——江河水、湖沼水、以固体存在的冰川
地下水——潜水、承压水
(1)潜水与承压水比较表
潜水 承压水
图示
定义 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
补给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 潜水
排泄 蒸发,出露为泉 转化为潜水,出露为泉
主要特征 ①有自由水面②水从高处向低处渗流③水量不稳定④水质易受污染⑤埋藏较浅 ①有承压水面,承受压力②水的运动取决于压力大小,可从低处向高处渗流③水量较稳定④水质不易受污染⑤埋藏较深

潜水及等潜水位线的阅读P89
(2)水资源分类
①静态水资源:冰川和地下水的储量最大,尤其是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但开采利用的少,其交替更换周期长。
②动态水资源:以河流水最为重要,与人类的关系也最为密切;其次为浅层地下水,湖泊水。其交替更换周期短。
2、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1)大气降水是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方式。
(2)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3)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变化与降雨量变化相一致。
(4)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夏季形成丰水期。
(5)修建水库可调节不稳定的径流。
课本图3.34,横坐标表示时间,以月份为单位表示一年的时间段,左边的纵坐标表示流量,单位是m3/s,右边

的纵坐标表示雨量,单位是mm,反映在图中,图内上面的垂线为雨量,下面的曲线为河流流量。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4~8月为其丰水期,此时雨量也较大,说明此河为雨水补给,而且降水量最多的月份为6月份,据此可以判断此河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份雨量多是受梅雨天气影响,7月份伏旱造成水量减少。
课本图3.35右边纵坐标为气温,反映在图中蓝线表示流量,红线表示气温,此河丰水期为6~9月,与气温高值一致。另外,从1月初到2月底,因气温低出现断流现象,说明此河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从左侧纵坐标流量数据可以看出,本地区河流流量变化比图3.34所表示河流要小得多,综合判断此河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受冰川融水补给作用明显,流量大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为季节性河流。
另外,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量稳定而变化小,流量过程曲线变化平稳,不随雨量的多少和气温的高低而变化。
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河流流量过程线呈双“峰”状,即出现两次汛期。第一次汛期出现在春季,是由于气温升高积雪融化而致。第二次汛期出现在夏季或秋季两季,即雨量大的时段,此次汛期比春汛流量要大。因此,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两种补给来源。
4、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水循环类型
①海陆间大循环:是指海面的水通过蒸发形成水汽,水汽被气流输送到陆地上空,在适当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最终汇入海洋。
意义: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②陆地循环:陆地水通过蒸发或植物蒸腾形成水汽,水汽凝结又形成陆地降水。
意义:对水资源更新有一定作用,但补给陆地上水体的水量很少。
③海洋循环:指海洋表面蒸发形成的水汽,有一部分通过海面降水回到海中。
水循环的四个环节:水汽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人类活动影响明显)
3.6生物


1. 生物的分布与环境
(1)环境影响着生物的分布。
气候:是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它决定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
光照: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林中上层或阳坡分布喜光植物;密林底层或阴坡分布喜阴植物
热量:从赤道到两极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植被
水分:(1)从沿海向内陆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的分布状况
(2)影响植物形态
风:迎风面树枝受损,背风面树枝生长,形成旗形树冠
热量和水分:从山麓到山顶形成垂直分布的植被带
(2)植物对环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指示气候、指示水源、指示

污染
各种典型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骆驼刺——叶子变成细刺,根系很发达——干旱的沙漠环境
莲——椰子柔嫩、硕大,根系不发达——水湿环境
旗形树——迎风面蒸发加剧,树叶树枝逐渐萎蔫死亡——树冠指向盛行风向
铁芒萁、茶树等——酸性土壤
碱蓬——它们的叶子常退化而帖服茎上——碱性土壤
2.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①化学元素迁移,能量流动,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
②改变原始大气成分:CO2 CH4 H2 NH3和水汽——N2、O2
③改变水圈的化学组成,改善陆地的水分状况
④参与沉积岩形成,加速岩石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
绿化植物的环境效益
①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②绿化植物、营造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③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声及美化环境等作用
3.7 土壤

1、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土壤的含义: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在陆地环境中的位置: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3)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①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②能生长植物,从而导致陆地环境乃至整个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2、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
(1)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其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
土壤肥力的含义:是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2)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
(3)土壤各组成物质的特点及其作用。
矿物质: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45%
有机质: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5% 固相 土壤肥力
水分:液相 20-30%
空气:气相 20-30% 彼此消长,影响热量
3、土壤的形成
(1)形成过程
(2)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主导作用
a 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氧化碳(叶)、养分元素(根吸收)——植物(光合作用)——有机质(微生物分解作用)——腐殖质——(释放)氮素养分、(团聚)团粒结构
b 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岩石风化——(形成)成土母质——(释放)营养元素——(吸收)植物——(光合作用)有机物质——(分解富集)土壤表层
(3)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使土壤不断改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反之,则会引起土壤退化。
3.8 陆地环境的整

体性和地域差异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概念: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2)表现: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2、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二者关系: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且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在低纬和高纬表现明显
以亚欧大陆东海岸为例,指出从赤道向北极自然带的更替规律: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这种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体现了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产生这种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即热量条件的影响而造成的,当然也受到水分条件的影响。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干湿度地带性在大陆中纬度表现明显
大陆西岸 大陆内部 大陆东部
受西风控制 深居内陆,离海较远 受季风影响
降水量较多 水分趋于减少 降水较多
森林 → 草原 → 荒漠 ← 草原 ←森林

以亚欧大陆的25°N~50°N地区为例,指出从东西两岸向内陆自然带的更替规律: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这种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体现了自然带的经度地带性。产生这种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条件,且这种变化在中纬度地区最明显。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a 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相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
b 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称基带)
c 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地理纬度、山地海拔高度及坡向等因素有关
d 中低纬度高海拔山脉表现最明显
读“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教材图4.47)。
A 从图中可以看出,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呈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这种山地垂直带是随着海拔高度增加,水热状况而相应变化造成的。
B 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则垂直自然带越完整:南坡与北坡自然带垂直变化不同,自然结构复杂的一侧为珠穆朗玛峰南坡,自然带结构简单的一侧为北坡。南坡海拔低,有自然带发展的空间;南坡为向阳坡,光热条件好,面向印度洋,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在此自然带多;北坡由于相对高度小,自然带简单且变化小。
C 山地垂直自然带在其南、北坡不同坡向,同一高度的自然景观不同:南坡有森林植被,北坡没有。南坡为海洋性冰川,海拔较低;北坡为大陆性冰川,海拔较高。
因而,一个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1)山体所处的纬度位置,它决定山体垂直自然带是什么(基带与山体所在地区的水平自然带一致);(2)山体本身的相对高度(它为山体垂直自然带的多少提供了空间)
(4)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但是,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还要受到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一些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1)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2)改变了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

(3)地带性自然带的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4)自然地理现象的斑块状分布

(5)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6)雪线的纬度分布规律
1、气候上的气温与降水都与之有关系
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温度高时雪线也高。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降水量与雪线高度关系密切: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2、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

从山势上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背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

3、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降水量丰富的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干燥少雨的北坡雪线高度要低。

青藏高原境内雪线海拔高低相差很大,大体上有从边缘向内部、自东南向西北增高的趋势。

阿尔卑斯山北坡为背阳坡,蒸发弱;北坡又是迎风坡,大西洋水汽在此产生了大量的降水。因此,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较低,南坡雪线较高。

天山南坡为向阳坡,气温比北坡高,且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少,故天山南坡雪线比北坡高。

4、雪线的升降变化还受大气环境改变制约。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沙尘暴等因素均可对雪线高度产生影响。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全球范围内数以百计的滑雪胜地面临"歇业"的尴尬境地。臭氧层遭到破坏后,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大量增加,使雪线急剧上升。据生物学家野外观察证明,由于夏季青臧高原上空臭氧层低谷的存在,藏北羌塘地区的雪线在近100年上升了100~150米,造成一些生活在雪线附近的藏羚羊、雪豹、野牦牛等动物分布区域的改变和栖息、繁殖地面积减少或加大

,以及食性与活动规律的改变,改变了动物的繁衍生存条件。

甘肃省受沙漠化的威胁突出表现在沙尘暴危害加剧。沙漠化造成了河西沙区来水量减少,致使祁连山冰川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最严重的地区雪线年均后退12.5~22.5米,其它地区也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后退。

煤烟颗粒是导致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冰雪融化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因煤烟污染而变暗的雪对太阳光的反射率降低,提高了对太阳能的吸收率,从而导致冰雪融化,雪线后退。

标签: 地理复习











地方时、时区、日界线的计算 [原创 2008-06-27 09:06:38]


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度有不同的时刻,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
2.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3.有关地方时的计算:
⑴已知一地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
所求地方时=已知一地的地方时±4分钟/度×经度差
⑵已知一地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
所求经度=已知经度±经度差(经度差=地方时时差<以小时为单位>×15°)
说明:±的选用,求东边的用“+”号,求西面的用“-”号。
4.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东西跨15个经度。
5.关于区时的计算:
⑴求所在时区的区号:区号=某地经度÷150(商取整数,余数>7.5°进一,<7.5°舍去)
⑵ 求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中央经线度数=所在时区序号×150
⑶已知某一地的区时,求另一地的区时:区时=已知区时±相隔的时区数
说明:
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所求区时地在已知区时地的东边,选用+;在西选用-。
②两地相隔时区数的求算: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大减小;若一个在东时区,另一个在西时区,则两时区数相加。
6.日期界线
日期界线包括自然界线和人为界线。
⑴自然界线:即0时线,它是不断变化的;
⑵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的、大体上沿1800经线的国际日期变更线。
7.日期比例问题
只有太阳直射本初子午线时(即地方时为12:00时),全球各地才处于同一个日期内,绝大多数情况下全球各地分别属于两个日期。
确定“今天”和“昨天”的范围,关键是求算0点所对应的经度。
0时线向东到国际日期变更线为新日期,0时向西到国际日期变更线为旧日期。
标签: 地理复习



高中地理复习提纲之《大气环境》 [转贴 2007-11-13 07:40:20]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一、大气的组成——低层大气的组成
①干洁空气 N2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O2 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物质 (N2 和O2合占干结空

气体积的99%)
O3 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
CO2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保温作用
②水汽、固体杂质——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
(成云致雨的必要原料,使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和水体存在的形式;凝结核,促进水汽凝结,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为什么水气和固体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
由于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地面水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固体杂质也主要来自地面,如火山喷发飘入大气的火山灰、被风吹到空中的尘土、物体燃烧时进入大气的烟粒、海水蒸发时散入空中的盐粒等,所以水汽和固体杂质多集中在对流层。
分析大气中气体含量的变化规律:
CO2 :城区〉农村;冬季〉夏季;夜间〉白天,阴天〉晴天,与排放量和植物光合作用有关
水汽:夏季〉冬季;低纬〉高纬,与蒸发量有关
固体杂质:陆〉海;城〉乡;早晚〉午;冬〉夏,与排放量和空气稳定与否有关
人类活动引起大气成分比例变化
人 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二氧化碳————大——危害人体健康——控制
类 含量增加 气—— 有害
活 广泛使用电——大气中氟氯烃含量增加——污——影响生存环境——气体
动: 冰箱、冰柜 大气中臭氧总量减少 染——影响社会经济——排放
二、大气的垂直分布
(一)对流层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
②对流运动显著(厚度不均)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对流层热量?源于地面?上冷下热?不稳定?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
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位8~9千米
(二)平流层
①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
(22~27千米高度处有臭氧层——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②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高空飞行)
平流层?热量源于O3吸收紫外线?上热下冷?稳定?平流运动?天气晴朗利于高空飞行
(三)高层大气
①顶(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高空
②80~500千米高空有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1.辐射逆温
由于地面辐射强烈冷却而形成逆温,称为辐射逆温。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很快,贴近地面的气温也随之降温。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快,离地面愈远,降温愈少,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随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的消失。
主要在晴朗无云的夜晚,由于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多,导致地面温度迅速下降而低于高处气层的温度。这种逆温多出现在黎明前后。
辐射逆温厚度从数十米到

数百米,在大陆上常年都可以出现,以冬季最强。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在山谷与盆地区域,由于冷却的空气还会沿斜坡流入低谷和盆地,因而常使山谷和盆地的辐射逆温得到加强,往往持续数天而不会消失。
2.地形逆温(冷空气下沉)
在山谷或者盆地区域,夜晚由于山坡散热快,冷却的空气会沿山坡流入谷底,谷底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倒置,形成逆温。
在美国的洛杉矶因周围三面环山,每年有两百多天出现逆温现象。
3.平流逆温(空气平流)
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或者冷空气水平流动到暖空气的下面而形成,会发生接触冷却的作用。锋面附近常有这种成因的逆温存在,又叫锋面逆温。
冬半年,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因为那里的海陆温差显著,当海上暖空气流到大陆上时,常常出现平流逆温。
4.湍流逆温
是由于低层空气的湍流混合,在湍流层的顶部所形成的逆温。湍流逆温的厚度不大,一般不超过几十米。
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只是因为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对流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使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矿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
2.2大气的热力状况
一、大气的热力作用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紫外区(0.2-0.4)7%、可见光区(0.4-0.76)50%、红外区(0.76-3.0)43%
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主要集中早波长0.4-0.76微米的可见光部分
地区差异:太阳高度角是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主要因素。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最主要的因素是太阳高度角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 选择性 O3——紫外线
水汽、CO2——红外线
2.反射作用: 无选择性
云层、大尘埃——反射太阳光,云量越多反射越强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反射作用的结果。阴天,白天的气温一般不高。
世界上最高气温不在赤道,而在20°—30°N 沙漠地区。
3.散射作用: 有选择性
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的作用,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等能够散射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无选择性。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是明亮的,都是散射作用的结果。
①随时间变化: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得越少,辐射作用越强;反之,被大气削弱得越多,辐射作用越弱。
②随纬度变化:纬度

位置越低,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得越少,辐射作用越强;纬度位置越高,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越多,辐射作用越弱。
(早、中、晚;高、中、低纬)
大气热力作用与常见现象
1.旭日、夕阳、朝霞、晚霞呈桔红色,原因是日出日落前后,太阳高度角小,太阳经过的大气路径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强,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都被散射了,只有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透射下来。
2.交通等警示信号之所以多选择波长较长的红灯或红色标志,是因为波长较长的红光难被散射,穿透力强,更醒目,更容易让人看到。
(二)大气的保温效应
1.短波辐射——太阳,长波辐射——地面、大气
2.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对流层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
3.大气辐射: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二、全球的热量平衡
1.全球的热量平衡。指地球(地面和大气)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即热量收支平衡。
2.温室效应导致全球热量收支失衡,有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3.“减排”势在必行。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弱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防止因气候变暖而导致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出现,是科学家、各国政府及公众关注的问题。
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
午后2时气温达到最大值,日出前后气温达最低值
同样道理,由于地面吸收、储存、传递热量的原因,气温在一年中的最高、最低值,也并不出现在辐射最强、最弱的月份,而是有所滞后
比较 北半球 南半球
最低 最高 最低 最高
太阳辐射 12月 6月 6月 12月
陆地气温 1月 7月 7月 1月
海洋气温 2月 8月 8月 2月

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1.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3.北半球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上则向北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4.7月份,世界最热的地方是北纬20——30度大陆上的沙漠地区,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炎热中心;1月份,西伯利亚是全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大陆上。
等温线判读方法
1.据图的读数判断某地的气温值
2.根据气温分布判断南北半球
3.根据等温线弯曲判断海陆分布、季节(或月份)——高高低低
4.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气温差异——密集差异大;稀疏差异小
5.根据等温线的走向判读影响因素
若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表明该地主要受纬度因

素的影响——1月份平原地区
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明该地受海洋影响显著——7月份平原地区
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山脉走向)平行,表明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1月份东北地区,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这是受东北地形“马蹄形”影响。
等温线闭合,表明受地势高低影响。
6.根据等温线弯曲状况判断洋流性质及流向
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暖流;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寒流
7.根据闭合等温线判断地形
线内数值低——山地;线内数值高——盆地
8.气温极值和几条有特殊意义的等温线
秦岭—淮河;1月份绝对最高气温在低纬地区,绝对最低气温在纬度最高的漠河地区,受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影响;7月份全国普遍高温,等温线稀疏,绝对最高气温在吐鲁番盆地,而绝对最低气温分布在海拔高的青藏高原,为8摄氏度。
9.等温线平直,表明下垫面单一
10.等温线弯曲分布规律:“高高低低”规律
影响因素 比同纬度气温 等温线弯曲状况
洋流 暖流经过 气温(高) 凸向(高)纬
寒流经过 气温(低) 凸向(低)纬
地势 地势较低 气温(高) 凸向(高)纬
地势较高 气温(低) 凸向(低)纬
季节 大陆夏季 气温(高) 凸向(高)纬
大陆冬季 气温(低) 凸向(低)纬
海洋冬季 气温(高) 凸向(高)纬
海洋夏季 气温(低) 凸向(低)纬

2.3大 气 的 运 动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各纬度间受热不均
一、热力环流
1.形成:地面受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空气的水平运动(风)。

2.类型
(1)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空气膨胀上升,高空空气由大陆流入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因气温低,加之有空气流入形成下沉气流,形成高压,空气由海洋流入大陆,形成海风;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形成陆风,如图:


(2)山谷风:白天,山坡上的空气增热强烈,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图a)。夜间,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图b)。

(3)城市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2.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于气压梯度的存在而产生的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
3.地转风:在水平气

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
方向: 与等压线平行。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4.近地面风:除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近地面的风还受到摩擦力的影响。
方向:斜穿等压线,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2.4全球性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意义
(1)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包括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2)意义:①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②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使高低纬度之间和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以交换,促进了地球上的热量平衡和水平衡)
形成因素(1。太阳辐射引起的高低纬度之间的冷热不均,是大气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2。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运动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原动力,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存在,促成了三圈环流地形成)
一、三圈环流

(1)假定条件:均匀的地球表面。
(2)形成因素:①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②地转偏向力。
(3)形成:单圈环流-三圈环流
(4)结果:在近地面形成7个气压带、6个风带
(5)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南北移动。
②移动方向: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③移动范围:5~10个纬度。
④移动影响: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及地中海气候的形成均与此有关。
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的差别
1.分布地区不同
热带草原气候属于地带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20度之间,呈带状东西延伸,如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大陆,相应的纬度都有这类气候分布。
亚洲是全球跨纬度挨打的一个州,然而却没有热带草原气候,出现了热带季风气候,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成为全球唯一有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
2.形成原因不同
大气环流是形成两种不同气候的直接原因。热带草原气候是由于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当受赤道地气压带控制时,造成长时间的降水,形成湿季;当受信风带控制时,则带来长时间的干旱,形成干季。干季和湿季各6个月。
热带季风气候是由于受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亚洲大陆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控制,南亚盛行的是由大陆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因而性质干燥,在它的控制之下,形成长达8个月之久的旱季。进入6月份,南亚次大陆出现了印度低压,在它的吸引以及太阳直射点北移的推动下,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湿润西南风,带来了丰富的降水,6~9月为雨季。
3.降水特点有别
①降水总量不同

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总量偏少,一般在1000mm左右;而热带季风气候则属于多雨型,降水总量达1500mm左右。
②雨季长短不同
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偏长,一般为6个月降水期;而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偏短,只有6~9月4个月的降水期。
③降水过程不同
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过程具有渐变特点;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过程具有突变特点。
另外,景观不同。热带季风气候是热带季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气候是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
1.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在北纬60度附近,由于亚欧大陆比大洋冷却快,气温低,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地气压带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和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

2.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在北纬30度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印度低压最为突出,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

三、季风环流
1、季风环流的形成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亚地处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间的热力差异最显著,形成世界最典型的季风环流。
冬季风较夏季风强盛,是东亚季风的重要特征之一。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南亚是世界著名的热带季风区,它的形成虽与海陆热力性质有关,但主要是由于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季节移动而形成。
2、东亚、南亚季风比较


季风区
成因
冬季风
夏季风
分布地区

源地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性质

东亚季风区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伯利亚、蒙古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副热带太平洋
东南风
温暖湿润
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地区

南亚季风区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西伯利亚、蒙古
东北风
低温干燥
赤道附近印度洋
西南风
温暖湿润
亚洲印度半岛、中国半岛和我国西南等地区

东亚冬季风势力比夏季风势力强,南亚夏季风比冬季风强的原因分析
季风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海陆之间的气压梯度,即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东亚季风区冬季时由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与阿留申低压形成的气压梯度极大,远大于夏季由夏威夷高压与印度低压形成的气压梯度,因而冬季风实力强于夏季风。而南亚季风区冬季时因远离冬季风的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并有青藏高原等大地形的阻挡作用,又处于低纬,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以不十分显著,势力较弱;夏季,印度低压中心就位于印度北部,与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之间形成明显的气压梯度,气流由来自广大的热带洋面,高温潮湿很不稳定,因而形成强盛的夏季风。
2.5常见的天气系统

天气现象与天气系统的关系--------生长、移动、消亡
一、锋面系统
1.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其水平范围可由几百米到几千千米
2.冷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天气: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过境时:阴天、下雨、刮风、降温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湿度降低,天气转晴

特点:符号
锋后降水
冷锋锋面朝向与冷锋运动方向相反
天气实例: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暖锋——概念: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过境前: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过境时:多连续性降水(云、雨——云层加厚)
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特点:符号
锋前降水(连续性)
暖锋锋面朝向与暖锋运动方向相同
天气实例:锋面雨带的推移,势均力敌(梅雨),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伏旱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低压(气旋)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中心气流上升
天气:多阴雨天气(云量增多)
锋面气旋:地面气旋往往和锋联系在一起
高气压(反气旋)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气流:由中心流向四周,中心空气下沉
天气:晴朗

北半球气旋——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
我国典型的天气: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


北半球反气旋——天气状况:多晴朗、干燥天气
我国典型的天气: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旱,冬季爆发的寒潮,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2.6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天气和气候的对比
天气
气候

概念
短时间内大气物理状况
多年天气的平均特征

特点
短期、多变、不稳定
长期、少变、稳定

影响因素
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等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等

时间尺度
几天至几十天
季节、一年、多年

二者联系
天气是气候特点形成的基础
气候是天气多年的综合和概括

一、气候形成因子
1

、气候形成因子
①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是形成气候最主要的因素。
太阳辐射地表分布不均——气候地区差异
太阳辐射随时间变化——气候季节变化
②大气环流:调整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是一种气候现象。
促进了高低纬,海陆之间热量与水汽的交换,在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控制下,气候不同
③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学特性。
改变地面状况,进而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引起地面热量和水汽发生变化,使局部地区降水有所增加,气温的变化缓和;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是气候恶化
人类的生产活动、生活排放出的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作用、热岛效应,使全球气温升高;排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会破坏臭氧层;排放出的尘埃会削弱太阳辐射,导致气温降低。
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
④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地面性质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地表获得太阳热量不同
海陆分布不同——海陆热容量与传热方式不同——相同纬度地带的水热状况不同
地表形态不同——对气流影响的程度不同——造成水热状况不同
洋流性质不同——热能的输送和交换也不同——热能的输送和交换也不同——暖流对流经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流经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
2、形成气候的各个因子是相互关联的
 ①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和下垫面影响气候。
 ②人类活动一方面通过下垫面间接影响气候,同时又直接影响到气候。
 ③人类活动和大气及下势面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复杂的气候。二、气候类型
1.分析气候的气温特点:
①不同纬度地带,受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影响,气温一般是随纬度增高而降低,故热带的4种气候类型都有“终年高温”的特点,而极地气候则“终年低温”。
②同一纬度地带内,受下垫面性质的影响,气温不同:
a海陆状况不同,气候显示出海洋性和大陆性,前者受海洋影响大,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较小,后者受海洋影响小,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较大
b随海拔高度的增高,气温逐渐降低,递减率为每增高100米,气温降低0.6℃
c山地的坡向影响到降水: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d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2.分析气候的降水状况:主要受大气环流形势的影响
①赤道地区,盛行上升气流,终年多雨
②副热带地区(南北回归线至纬度30°间),盛行下沉气流,终年干燥少雨
③大陆西岸:
a.30

°NS~40°NS地区,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活动,暖湿多雨
b.40°NS~60°NS地区,终年受西风带的控制,全年降雨均匀
④大陆东岸:处在季风环流控制下,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湿润的偏南风,降水较多
⑤大陆内部,终年受到干燥的大陆气团控制,降水稀少
⑥两极地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
3、气候变化
虽然气候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当气候因子发生改变时,气候也会有变化。
(1)地质时期,出现过3次大冰期,冰期之间为间冰期。
(2)历史时期:经过四次温暖期和四次寒冷期
(3)19世纪以来:气温波动上升。
类型
分布地区
成因
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度之间:刚果河流域、亚马孙河流域、印度尼西亚等
赤道低气压控制
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度~回归线之间:非洲中部、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巴西等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10度~ 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季节移动
全年高湿,干湿季分明

热带沙漠气候
回归线~南北回归线30度大陆西岸和中部,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等
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炎热少雨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25~35之间大陆东岸: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南美,澳大利亚东南部
海陆热力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除南极洲外各洲都有分布
西风带和副热带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亚洲东部;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日本、朝鲜等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合并北美大陆内陆地区
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干旱少雨,气温年较差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西欧、北美、南美大陆西岸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暖湿润,气温年变化小,冬雨较多

极地气候(苔原和冰原)
极圈以内:南极洲、北冰洋沿岸
纬度高、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降水少

特别提醒:
1.四处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远离赤道,但因为他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

候。
2.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应当是雨林气候,草原气候应当分布在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但东非高原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原因是虽然地处赤道附近,但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3.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较少。
4.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和高山气候
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和冰原气候(极地高气压带)
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控制)
受风带和气压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2.7大气环境保护

全球性大气问题主要指: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
(1)温室效应
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变迁-气候温暖期-全球变暖
人为原因:
危害: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氯烃、氧化氮等
(2)臭氧空洞
原因:自然原因:太阳活动等自然因子对臭氧层的破坏
人为原因:
(3) 酸雨:ph值在5.3-5.6为轻酸雨区;ph值在5.0-5.3之间为中度酸雨区;ph值在4.7-5.0之间为较重酸雨区;ph值小于4.7为重酸雨区
全球酸雨三大中心:北欧区、北美区、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云南东半部以东、长江以南地区,对当地的农、林、渔各业造成巨大损失。其中以德、法、英等国为中心,波及大半个欧洲的北欧酸雨区和包括美国与加拿大在内的北美酸雨区的酸度最大,我国现在已是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
酸雨直接危害植物:植物对酸雨反应最敏感的器官是叶片,叶片受损后光合作用降低,抗病虫害能力减弱,植物生长缓慢或死亡,农作物减产。如1982年6月18日,重庆因一场酸雨,市郊的1300公顷水稻叶片突然枯黄,好像火烧过一样,几天后局部枯死。
当PH值降至 5.0以下时,鱼卵大多不能正常孵化,即使孵化,骨骼也常是畸形的;加之河底淤泥中的有毒金属与酸溶解,更加速了水生生物的死亡。如在瑞典的九万个湖泊中,已有两万多个遇到酸雨危害,四千多个成为死水区。美国和加拿大许多湖泊成为死水区,鱼类、浮游生物甚至水草和藻类均死亡。同样,酸雨也使土壤酸化,影响和破坏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粒子结合的钙、镁、锌等营养

元素,使土壤贫瘠化,导致生长在这里的植物逐步退化。正因为这样,酸雨被冠以“空中死神"等名字。
酸雨对文物古迹、建筑物、工业设备和通讯电缆等的腐蚀:许多刚落成或装饰一新的建筑物在几场酸雨之后,变得暗淡无光,如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雅典古城的大理石建筑和雕塑已变得千疮百孔,层层剥落。重庆嘉陵江大桥,其腐蚀速度为每年0.16毫米,用于钢结构的维护费每年达20万元以上。也有人就北京的汉白玉石雕做过研究,认为近三十年来其受侵蚀的厚度已超过1厘米,比在自然状态下快几十倍。
酸雨还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含酸性物质的空气能使人的呼吸道疾病加重。酸雨中含有的甲醛、丙烯酸等对人的眼睛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毒性比二氧化硫要高十倍,其微粒可侵入人体的内部组织,引起肺水肿和肺部硬化等疾病而导致死亡。当空气中含0.8mg/L硫酸雾时,就会使人难受而致病,或者是人们饮用酸化的地面水和由土壤渗入金属含量较高的地下水,使用酸化湖泊和河流的鱼类等,一些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逐渐积累进入人体,最终对人体造成危害。
标签: 地理复习


高中地理复习提纲之《宇宙环境》 [转贴 2007-11-13 07:32:52]


复习提纲之《宇宙环境》
第一节 人类认识的宇宙

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1、概念: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上无始无终
2、特点:宇宙是物质的(由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的)
天体:恒星(2000多亿颗)、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体有自然形成的,还有人造天体,如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宇宙是运动的,宇宙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天体系统的形成和层次性)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宇宙>总星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约10亿个)>太阳系>地月系
二、宇宙中的地球
1、太阳系的组成及顺序
距日由近及远: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远日行星)。
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月球, 距离地球最近的大行星是金星,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恒星称为比邻星
2、地球的普通性
由于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速度、公转、自转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特殊。
3、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物质的条件
 ①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
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