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政务云建设专题研究报告

2018年政务云建设专题研究报告

2018年政务云建设专题研究报告

目录

一、政务信息整合共享催化产业链中下游集中度提升 (3)

(一)政务信息整合共享是基础,在数字中国理念中率先受益 (3)

(二)僵尸系统出清与集中化项目提速扩容,利好头部企业 (4)

(三)大型IT企业优势持续,互联网巨头积极角逐 (8)

二、省级建设样本参考性强,政务云成主要解决方案 (11)

(一)政务云进入全面普及阶段,增速高于政府IT行业平均水平 (11)

(二)以政务云平台建设为重点,双模式推动政务上云 (14)

(三)省级样本启示:数据融合+业务创新成为政务云必然趋势 (20)

三、投资建议 (22)

(一)个股推荐及关注 (22)

(二)风险提示 (25)

插图目录 (26)

表格目录 (26)

一、政务信息整合共享催化产业链中下游集中度提升

2017年12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国家大数据战略第二次集体学习,强调应该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2018年4月22~24日,由国家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福建省政府主办的首届“数字中国”峰会在福建福州召开。本届峰会的主题是“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定位于为我国信息化发展提供政策发布平台、为电子政务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成果展示平台、为数字中国建设理论经验和实践提供交流平台。

密集的政策推动下,“数字中国”成为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电子政务、行业信息化等领域景气度快速提升的重要催化剂,有望成为科技强国中政府信息化的主要战略之一。通过分析数字中国重要领域的相互关系、现有大型国家级项目的建设进展,我们认为:(1)政务信息整合与共享是基础并将率先受益;(2)由其带动的产业链中下游集中度提升则对政务信息化领军企业带来利好。

(一)政务信息整合共享是基础,在数字中国理念中率先受益信息整合共享是贯彻实现大数据治国理政理念和数字中国的基础环节。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在全局上和根本上长期存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的问题,使得大数据等技术在政务治理中缺乏根本实施的土壤。

2017年5月3号,国务院办公厅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6〕51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3号)等文件,发布《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政务信息整合与共享就是要解决上述困扰政务信息化的难题,打造数字中国理念广泛快速落地的基础。

表1-1:《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十件大事要求

序号要求进程

1 “审”“清”结合,加快消

除“僵尸”信息系统

2017年6月底前,通过信息系统审计,掌握各部门信息系统;

2017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对“僵尸”信息系统的清理工作。

2 推进整合、加快部门内部信

息系统整合共享

2017年6月底前,国务院各部门制定本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清单;

2017年12月底前,各部门将分散、独立的信息系统整合为一个“大系统”。

3 设施共建,提升国家统一电

子政务网络支撑能力

2018年6月底前,基本具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支撑服务能力。

4 促进共享,推进接入同一数

据共享交换平台

2017年9月底前,初步提供公民、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的相关基本信息,同时逐

步扩大信息共享内容,优化便捷共享查询方式;

2018年6月底前,各部门推进政务信息系统向国家电子政务内网或外网迁移,对整合后

的政务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统一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5 推动开放,加快公共数据开

放网站建设

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统一规范、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数

据开放网站。

6 强化协同,推进全国政务信

息共享网站建设

2017年7月底前,全国政务信息共享网站正式开通上线,加强网站推广;

2017年12月底前,实现信用体系、公共资源交易、投资、价格、自然人、法人、能源、

空间地理、交通、旅游等重点领域数据的共享服务;

2018年6月底前,实现各部门政务数据的共享服务。

7 构建目录,开展政务信息资

源目录编制和全国大普查

2017年6月底前,出台《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

2017年12月底前,开展对政务信息系统数据资源的全国大普查。

8 完善标准,加快构建政务信

息共享标准体系

2017年10月底前,完成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等国家标准的组织申报和立项。

9 一体化服务,规范网上政务

服务平台体系建设

2017年12月底前,各地区、各部门整合分散的政务服务系统和资源;普遍完成一体化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

10 上下联动,开展“互联网+

政务服务”试点

2017年7月底前,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在80个城市大力推进“一号一窗一网”试

点,完成试点城市2016年工作评价;

2017年12月底前,试点城市初步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服务。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民生证券研究院

我们解读认为,实施方案两大时间节点明确,将成为电子政务建设重要参考。实施方案两大时间节点:(1)2017年12月底前,整合一批、清理一批、规范一批,基本完成国务院部门内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清理工作,初步建立全国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一些涉及面宽、应用广泛、有关联需求的重要政务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2)2018年6月底前,实现国务院各部门整合后的政务信息系统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各地区结合实际统筹推进本地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初步实现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完善项目建设运维统一备案制度,加强信息共享审计、监督和评价,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模式优化,政务数据共享和开放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僵尸系统出清与集中化项目提速扩容,利好头部企业要解决多个政务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有效协同,就需要明确我国电子政务平台目前存在的一系列不足:(1)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不畅,网上政务服务整体效能未充分发挥;(2)缺乏全国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标准体系,给群众和企业办事创业带来不便;(3)关键保障技术缺乏全国统一支撑,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难以构建;(4)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全国统筹。

因此可以看出,要避免上述问题持续存在于改造和新建的系统中,必然改变原有的各地独立上马建设、各自设立工作流程、单独招募运维人员、需求分散和人力资源缺乏导致系统低效、系统空闲或停止运维的怪圈。

强制出清“僵尸”系统,项目资源向头部企业聚集。根据实施方案,具有以下特征的现有系统将被划入僵尸系统范畴:(1)系统使用与实际业务流程长期脱节;(2)功能可被其他系统替代;(3)所占用资源长期处于空闲状态或运行维护停止;(4)使用范围小、频度低,方案要求2017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此类僵尸信息系统的清理。以国家级政务平台为例,截至2017年9月底,各部委已经基本完成政务信息系统和网站的清理和整合工作。

图1-1:截至2017年9月底部分国家级信息系统和网站关停、整合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