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化教案

城市化教案

【试题赏析】城市与环境

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类聚居的特点,乡村和城市即是聚居地的两大类型。城市往往是由乡村发展而来,城市也是现代文明最集中的地区。关于城市的知识主要有以下内容:

浙江省新高考中,城市部分三个加试的考点:1.分析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2.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3.分析城市环境问题的形成及解决措施

以往的考试中,这部分内容是这样考查的:

例题1:城市区位分析

【2015年福建高考文综卷】(节选)37.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2)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12分)

小熊的思路

城市区位的考查,结合前面城市的知识结构以及图中信息(包括图例),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有:

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水源;

经济因素:交通、农产品基地;

社会因素:政治中心(甲为省会,乙为首都)。

命题人的答案

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宽阔;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周边地区农业基础较好,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历年真题

【2015年10月浙江选考卷】下图为我国中部地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新城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完成11、12题。

11.影响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公路

B.铁路

C.航空

D.水运

【小熊的思路】从图中新城区的围绕机场分布可知答案。

【命题人的答案】C

例题2:城市功能分区【2016年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6~7题。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图4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6.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7.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航空航天产业

园区 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小熊的思路

6.影响地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观察图中等值线的变化,从坐标原点的市中心往外,等值线密集区地租梯度大,即地租降低快,说明交通条件差;稀疏区地租梯度小,即地租降低慢,说明该地区交通条件好,地租比距市中心等距离的其他地区高。此外,环境的优劣也会影响地价,一般大气质量差的工业区附近地价比较低,所以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即地价降低快,绝对不会因为空气质量好。

7. 甲地是离市中心距离相同地租水平最高的地区,所以布局占地小,付租能力高的电子信息产业最为适宜,同时电子信息产业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小。

命题人的答案6.C 7.A

历年真题

【2016年高考江苏卷】图7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

回答13~14题。

13.图7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

A B C D

【小熊的思路】13.在城市功能分区中住宅区的面积一般是最大的,由图中四种功能区的分布可知答案。14.城市的热岛效应,市区温度高,甲乙一线经过两块人类活动密集区,靠近乙侧的功能区分布面积更大,所以热岛效应更为明显;从地租来看,城市中心区及交通便利的地方较大,结合以上两点,答案很明显为C。【命题人的答案】13. A 14. C

例题3:城市化与城市规划

【2016年高考新课标1】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下题。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5.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小熊的思路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这可知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核心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不受影响,因而城市的服务等级也没有受到限制。

5. 根据材料,各城市分工明确,同类产业活动集中在同一个城市,因而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技术创新、市场扩展和产品升级不是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是产生的直接影响。

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这样可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而不能提高乡村人口比重,也不会降低人口密度,对促进城市竞争没有影响。

命题人的答案4.A 5.B 6.D

历年真题

【2015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

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3.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

是()A.⑥①② B.⑤③⑥ C.③②④ D.①④⑤

【小熊的思路】博物馆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心地,服务范围较大,

⑤合适;乡(镇)行政机构服务范围只限于乡镇,范围较小,不会跨越县区界,②③合适;集贸市场一般服务范围较小,可以跨越行政界线,④⑥合适。综上所述,B正确。

【命题人的答案】B

例题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2016年高考浙江卷】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小熊的思路

该题在考查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迁移的同时,根源在于考查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用下图来理解:

命题人的答案D

历年真题

【2016年10月浙江选考卷】下表为2014年我国三省(市、区)社会经济相关数据。完成16、17题

行政区上海辽宁广西

人口自然增长率(‰)3.14 0.26 7.86

城镇人口比重(%)89.60 67.05 46.01

人均GDP(万元)9.7 6.5 3.3

三次产业结构0.5:34.7:64.8 8.0:50.2:41.8 15.4:46.7:37.9

16.影响表中行政区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农业发展水平

B.人口自然增长率

C.工业发展规模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17.从区域发展阶段看,上海进一步发展的主导力量是

A.高新科技

B.交通状况

C.自然资源

D.人口规模

【小熊的思路】16.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有差异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17.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推动城市化的社会经济发展是不同的:在农业社会时期,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推动城市化;在工业社会时期,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而在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则主要体现在科技的发展,因此推动城市化的动力是高新科技,而表中三产业结构的信息显示上海已进入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例题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命题人的答案】16.D 17.A

【2016年高考海南卷】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图2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l0~12题。

10.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

A.二环与三环之间

B.三环与四环之间

C.四环与五环之间

D.五环与六环之间

11.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

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12.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小熊的思路】10.根据材料信息,职住比的计算公式,职住比最为平衡即为1,从图例可知,靠近1的应该是四环和五环之间。

1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北京经济的发展,人口和产业

向市中心集聚,由于市中心人流密集、地价高、交通通

达度好,形成商业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种城市问题

随之愈演愈烈,环线间的职住比差异不断加大,人口开

始向市中心以外迁移,但产业多数在市中心,所以就业

人群的出勤距离逐渐增加。故选B。

12.分析得出,北京环线职住比差异加大,说明产业集中在城区,人口居住在外围,就业人群平均出勤距离增加,带来比如交通拥挤等问题。所以采取应对措施有大力发展快速交通、或者把产业迁移到郊区,减少就业人群出勤距离,缓解交通拥挤等。故选A。

【命题人的答案】10.C 11.B 12.A

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关于城市的考查越来越多?2016年的高考选考题还有不少,小熊有点忙不过来了,还是你自己来试试吧!

【2016年10月浙江选考卷】27.(必考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下图为国局部区域略图。2015年

中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核心是有

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在京津冀交通一

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

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材料二:淮河中游许多河段,河道弯曲狭窄,

泄水不畅。一旦上游及支流洪水迅猛地汇集

在一起,极易在中下游地区造成洪涝灾害。

(5)图中太行山东麓有一条古都密集的长

廊,分析古都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命题人的答案】位于山前冲积扇;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等(任答两点)

【2016年高考上海卷】(十八)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中相伴而行,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式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材料二:2012年,崇明县GDP仅占上海全市GDP的1.2%。

2012年崇明及全国三大产业比重(%)

产业比重从业人员比重

崇明全国崇明全国

第一产业9.40 10.08 37.90 33.60

第二产业53.10 45.27 16.30 30.30

第三产业37.50 44.65 45.80 36.10

41.分别说明2012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原因。(8分)

【命题人的答案】第一产业:影响:崇明第一产业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原因:以种植业为主,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原因:(1)以传统产业、乡镇企业为主;(2)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模小。因此,第二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任答一点即可)

【2016年高考上海卷】(十二)海港城市秦皇岛市为响应北京城

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

出海大通道。

23.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秦皇岛市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

伸的城市发展轴。这样做是为了

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

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C.传承悠久历史文化

D.发挥自然环境优势

24.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

向中部发展轴转移。这样做的作用主要是

A.转移企业污染空间

B.优化城市功能分区

C.调整第二产业结构

D.扩大农业用地范围

【命题人的答案】23.D 24.B

【2016年高考上海卷】(六)“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11.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坏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

12.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

【命题人的答案】11.C 12.D

【2016年高考海南卷】(节选)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图4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命题人的答案】(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3分)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3分)

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3分)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3分)

(所述理由需支持所持态度,否则不得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本小题满分不超过6分。)

01什么是卫星城镇

卫星城镇指为分散中心城市(即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在特大城市郊区或城乡交错带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卫星城概念产生于英国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美国学者泰勒正式提出并使用“卫星城”这一形象性的概念。

理解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位置:分布于特大城市周围;

2、发展过程:借助于母城的力量发展。是在特大城市的影响下乡村自然转变;或按照规划人为建设的卫星城镇。

3、职能:为母城承担部分职能,大多以工业、居住、文化教育等职能为主。

4、地域结构:多数是在原有小城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有是在郊区空地和乡村地区新建立的。

卫星城一般在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时必不可少的是其区位优势,距离近。

据新华社、央视新闻报道: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1.雄安新区在哪里?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

据资料介绍: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2.雄安新区的区位条件

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北京、天津、保定的腹地,其中安新县位于河北省中部,总面积为738.6平方公里,距北京162公里。

交通便捷通畅:京九线、京广线、京沪线等从周边经过,高速公路纵横交错;

生态环境优良:地处华北平原,京津冀城市群及工业区的西南侧,发展过程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平原地区、季风区;陆路交通便利,距东部渤海较近,对外联系便利;周边省份资源丰富;北京、天津教研科技实力雄厚等;

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据资料显示,雄县、安新县、容城县三县2016年大致完成生产总值

201亿元,2016年浦东新区生产总值8732亿元,深圳市为19492.6亿元;

政策支持,因此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3.雄安新区建设的意义

疏解分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的各种问题;

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为其它区域发展提供示范;

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打造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大城市病

大城市病,指的是在大城市里出现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症状”。其主要表现集中在:堵车、高房价、看病难等。

解决措施:因地制宜,新城区、老城区、城市扩展、市中心转移、绿色城市、幸福城市,建立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等;

4.一图比较三大新(特)区

5.推进新区建设的措施

据新华社文字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突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

二是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三是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

四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优质公共设施,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

五是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

六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

作用,激发市场活力。

七是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从以上几条我们可以看出:雄安新区在建设过程要借助自己的区位优势,以改善并创建生态环境为先导,大力发展产业附加价值较高、具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发展过程中要增加投入,完善交通及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依据北京、天津等城市科研力量及国家政策的支持,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加大新区的对处开放与合作,合理规划定位城市职能、城市结构,承接京、津城市一部分转移

的功能,将新区建设成国际一流的现代绿色的智慧城市。

6.与雄安新区相关的地理题

1、与浦东特区建立初期相比,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最突出优势可能是

A.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B.气候适宜,地价较低

C.建设起点高、标准高D.交通便利,离北京、天津近

2、雄安新区在建设过程中,以下各种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

A.气候变的更加适宜B.对水循环产生影响

C.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业迅速发展

D.北京天津等地的重污染企业迅速转移这里

3、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消息发布时日A.印度半岛上通常正值多雨季节B.可以前往南极地区进行考察

C.太平洋上夏威夷高压势力开始增强

D.我国钓鱼岛上某物在日出时的物影偏向西北

CBC 1、本题考查新区建设的区位条件。雄安新区与浦东新区都是在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之后而建立的;浦东新区成立初期地价也不高,因为那里原来大多是农田,而相比较浦东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临海,气候更加适宜;交通便利,离北京、天津近是一个优势,但相比雄安新区建立较晚,可以其它新(特)区的经验基础上进行,定位更高,所以最突出的优势是建设起点高、标准高,故选C。

2、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气候随新区的建设而变化可能性非常小;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示范的新区是不会以旅游业为主的,虽然旅游业会随之发展,但达到迅速的说法不准确;而该新区的建设虽然是为了转移首都的一部分职能,但污染企业不会迅速转移这里,因为新区在建立时就提出了“要打造优美环境”之说。而新区在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城市化现象,比如建筑物增多,路面硬化等,必然会对水循环产生影响。结合题干中“最可能发生的是”,本题选B。

3、本题考察季节现象、北半球气压中心、日影变化等。4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继续向北移动。印度为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其雨季为6——9月,此时还未到雨季;南极地区开始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地区最佳考察时间为北半球的冬季,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所以此时并不适合去南极地区考察;夏威夷高压最强的时候出现在北半球夏季,所以此时该高压势力开始增强;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是东北出,西北落,我国钓鱼岛上在日出时的日影应为西南。故本题选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