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气泄漏测试方法与仪器

空气泄漏测试方法与仪器

空气泄漏测试方法与仪器
空气泄漏测试方法与仪器

泄漏检测方法

气泡法:在密闭的工件腔体内通入一定压力的气体,将工件沉放入水中(或者其它液体中),观察是否有气泡溢出。或者在工件表面涂肥皂水,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落后,污染产品,效率低下,无法自动化)

压力降法:在密闭的工件腔体内通入一定压力的气体,静止一段时间,再次检测气体的压力,观察压力是否有降低,根据压力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有泄漏。(落后,效率极其低下,灵敏度最低)

压力差法:原理与压力降法类似,但方法更好。在密闭的工件腔体内通入一定压力的气体,同时在一个标准罐体内通入同样压力的气体,静止一段时间,观察标准罐体内的压力与工件内的压力差。这个比压力降法的精度要高,它可以排除环境温度变化带来的压力偏差。但市面上现有的压差表分辨率只有100~1000pa(灵敏度有所提高,效率也不高)。也有公司开发的传感器或泄漏测试仪能识别0.01Pa的压力变化,也能精密测量泄漏体积,从而对泄漏程度有一个量化数据。方法好,效率高。

微流量测试法:与上面压差法类似,当有0.01Pa的压差时,就能驱使空气流动,导致传感器的热场变化,从而能在几毫秒内准确测试出微泄漏的量。分辨率最小能探测到0.1 SCCM(Standard Cubic Centimeter per Minute:标准大气压下立方厘米/分钟)。方法好,效率高。

泄漏收集法:适合阀类产品,一侧(腔体)加压,另一侧(腔体)收集泄漏气体且尽可能减小腔体体积,以增加单位泄漏量下的压力的变化速度。其它方法如负压或背压法也是与此法类似。压力差法及微流量测试法都可与泄漏收集法配合同时使用,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在产能要求不高时,通过延长收集时间,能达到质谱仪的探测能力。

超声波探测法:原理是泄漏点会产生超声波,使用超声波探测仪即可找出泄漏点。这个仅适用于寻找气体管路泄漏点的检测。(精度很差,最小只能探测到3公斤压力下100um孔径的泄漏,这时的泄漏速度有100000立方毫米/秒以上)

卤素气体检漏法:将一定压力的卤素气体通入密闭的工件腔体中,在工件外部用卤素探测仪检测是否有卤素气体泄漏。(精度尚可,能探测到的最小泄漏速度大约为10~20立方毫米/秒,效率一般,要在所有表面扫描探测,)

氢氦气检漏法:原理与卤素气体检漏法类似,不同的是使用分子量更小,运动速度更快的氢氦气体,所以灵敏度更高。在20℃标准大气压下,水分子的运动速率约1~2m/s(米/秒),氧气分子运动速率约460m/s,氢氦分子运动速率约1600m/s。将一定压力的氦气,通入密闭的工件腔体中,然后使用氦质谱仪检测工件的腔体周围是

否有氢氦元素泄漏,这个是目前高精度检漏所用的方法,比起前面几个方法来说,灵敏度提高了很多,当然,成本也很高。(灵敏度最高,在真空模式下,每秒泄漏超过1亿个气体分子时,就能探测到,在标准大气压下约5立方微米/秒,或10 ^-13立方米*帕/秒,若在大气模式下,灵敏度减少4个数量级,约0.05立方毫米/秒。不仅设备昂贵,而且需要消耗昂贵的氦气,要配置真空泵等,使用时要在所有表面扫描探测)

有没有探测灵敏度接近氢氦气检漏法的,而价格低廉,使用更高效便捷的方法或仪器?XL-500A型泄漏测试仪的灵敏度能接近质谱仪,在产能要求不高时,通过延长收集时间或泄漏时间,能达到质谱仪的探测能力。总体而言,只有压力差法,微流量测试法,泄漏收集法,这几种方法好,性价比、效率高,也比较容易实现自动化。

对于密封要求极高的产品,且产能也要求很高时,可以选用质谱仪测试泄漏。如何选择,建议咨询XL-500A型泄漏测试仪的生产厂家-3W点AUTOCXD点COM

现代仪器分析简答

1、现代仪器分析法有何特点?它的测定对象与化学分析法有何不同? 分析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特别适用于大批量分析; 灵敏度高,试样用量少,适合微量和痕量组分; 用途范围广,能适合各种分析的要求;选择性高 2、评价一种仪器分析方法的技术指标是什么? 主要技术指标: 1、精密度; 2、准确度; 3、标准曲线; 4、灵敏度; 5、检出限; 6、选择性 3、影响原子吸收谱线宽度的因素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答:影响原子吸收谱线宽度的因素有自然宽度 △ fN 多普勒变宽和压力变宽。 其中最主要的 是多普勒变宽和洛伦兹变宽。 4、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何作用? 答: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由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检测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光源的作用: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原子化器的作用: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气态的能吸收特征光的基态原子。 分光系统的作用:把待测元素的分析线与干扰线分开,使检测系统只能接收分析线。 检测系统的作用: 把单色器分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经放大器放大后以透射比或吸光度 的形式显示出来。 5、与火焰原子化器相比,石墨炉原子化器有哪些优缺点? 答:与火焰原子化器相比,石墨炉原子化器的优点有:原子化效率高, 气相中基态原子浓度 比火焰原子化器高数百倍,且基态原子在光路中的停留时间更长,因而灵敏度高得多。 缺点:操作条件不易控制,背景吸收较大,重现性、准确性均不如火焰原子化器,且设备复 杂,费用较高。 6、测定植株中锌的含量时,将三份 1.00g 植株试样处理后分别加入 0.00mL 、 1.00mL 、 2.00mL0.0500mol?L-1ZnCl2 标准溶液后稀释定容为 25.0mL ,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定吸光 度分别为0.230、0.453、0.680,求植株试样中锌的含量( 3.33 X10-3g.g-1 )。 解:设植株试样中锌的含量为 Cx mol.L-1 ??? A1=KCx A2=K(25 X 10-3Cx+1.00 0X .0500 A3=K(25 X 10-3Cx+2.00 0X .0500 解之得 Cx=2X 10-3 mol.L-1 7、 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哪些类型的跃迁能在紫外及可见光区吸收光谱中反映出来? 答:电子跃迁的类型有四种: 6^6 * n 宀6* n ^n* n^n 。* 其中n ~6* n ~n* n^n 的跃迁能在紫外及可见光谱中反映出来。 8、何谓发色团和助色团?举例说明。 答:发色团指含有不饱和键,能吸收紫外、可见光产生 n ^n*或 n^n 跃迁的基团。例如: > C=C V, — C = C — ,> C=O , — N=N —, — COOH 等。 助色团:指含有未成键 n 电子 本身不产生吸收峰 但与发色团相连能使发色团吸收峰向 长波方向移动 吸收强度增强的杂原子基团。 例如: —NH2 —OH —OR —SR —X 等。 ?/ A=KC X 65.4 X 10-3)/25 1X 0-3 X 65.4 X 10-3) /25 10X -3 ?植株试样中锌的含量为 3.33X 10-3g.g-1

最新食品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指导课件

食品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指导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吴佳

2016年5月

实验一苦味饮料中硫酸奎宁的荧光法测定 1. 目的意义 喹啉结构是“苯并吡啶”。即一个苯环与一个吡啶环稠合而成。奎宁是喹啉的衍生物,其结构如下: N 喹啉 CH2 CH N CH 3 O C H OH C H 2 N CH2 CH2 CH2 奎宁 奎宁是金鸡纳树皮中含有的苦味晶状粉末,抗疟疾药。疟疾曾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猖獗流行的疾病,曾夺走成千上万人的生命。17世纪末,奎宁由欧洲传入我国,曾称为“金鸡纳霜”,当时是非常罕见的药。后来,瑞典纳尤斯对这种植物的树皮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提取了其中的有效成分金鸡纳碱,起名为“奎宁”。“奎宁”这个词在秘鲁文字中是树皮的意思。直到1945年,奎宁才实现了人工合成。奎宁是碱性物质,与硫酸反应生成盐,俗名硫酸奎宁。 在饮料中硫酸奎宁是调味料,主要用在滋补品和苦柠檬水中,有调味及预防疟疾之功效,例如汤力水是Tonic Water的音译,又叫奎宁水、通宁汽水。是苏打水与糖、水果提取物和奎宁调配而成的。可作为苦味饮料或用于配制鸡尾酒或其它饮料。奎宁饮料以其微苦的口味成为畅销的解渴饮料,特别是在夏季人们大量饮用,但大量消费含奎宁成分的饮料对一些个体有害,如新陈代谢紊乱或对这种物质有超敏性的人要避免摄取奎宁,特别是孕妇。对怀孕期间每天饮用一升以上奎宁饮料的孕妇进行的调查显示,出生后24小时,新生儿就出现神经战栗症状,在他们的尿液中发现了奎宁成分,但2个月以后这些症状就不存在了。为此,对奎宁含量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2. 原理: 本实验包括荧光光谱和激发光谱测定,以及苦味饮料中硫酸奎宁含量测定。硫酸奎宁是强荧光性物质,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发射蓝色荧光。在稀溶液中荧光强度与硫酸奎宁浓度成正比,可根据荧光强度求出硫酸奎宁浓度。 荧光(发射)光谱: 固定激发光波长和强度,在不同的波长下测定所发射的荧光强度,以发射波长为横坐标,以荧光强度为纵坐标,所作曲线为荧光发射光谱。 荧光发射光谱是选择最大荧光发射波长的依据。 荧光激发光谱: 固定荧光发射波长(一般在最大发射波长处),改变激发光波长,得出不同激发波长的荧光强度,以激发光波长为横坐标,以荧光强度为纵坐标,所得曲线称为激发光谱。

现代仪器分析与实验技术复习题

现代仪器分析与实验技术 一.名词解释 标准曲线:是待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信号的关系曲线,由于是用标准溶液测定绘制的,所以称为标准曲线。 准确度:是指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值(或标准值)相符合的程度,常用相对误差来表示。 超临界流体:某些具有三相点和临界点的纯物质,当它在高于其临界点即高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时,就变成了既不是气体也不是液体而是一种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称为超临界流体。 延迟荧光:分子跃迁至T1态后,因相互碰撞或通过激活作用又回到S1态,经振动弛豫到达S1的最低振动能级再发射荧光。这种荧光称为延迟荧光。 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的多次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灵敏度:指被测组分在低浓度区,当浓度改变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的测定信号的改变量,它受校正曲线的斜率比较和仪器设备本身精密度的限制。 检出限:是指能以适当的置信度被检出的组分的最低浓度或最小质量。 线性范围:指定量测定的最低浓度到遵循线性响应关系的最高浓度间的范围。 梯度洗脱:指在一个分析周期中,按一定的程序连续改变流动相中溶剂的组成(如溶剂的极性、离子强度、pH等)和配比,使样品中的各个组分都能在适宜的条件下得到分离。 锐线光源:锐线光源是空心阴极灯中特定元素的激发态,在一定条件下发出的半宽度只有吸收线五分之一的辐射光。 自吸收:指当浓度较大时,处于激发光源中心的原子所发射的特征谱线被外层处于基态的同类原子所吸收,使谱线的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自吸收。 原子线:原子外层电子吸收激发能后产生的谱线称为原子线。 离子线:离子外层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所发射的谱线。 电离能:使原子电离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共振线:在所有原子发射的谱线中凡是由各高能级跃迁到基态时所长生的谱线。

气体检测仪发展现状

气体检测仪发展现状的深度分析(一)--综合介绍 气体检测仪作为仪器仪表的一个重要分支,应用领域广泛,覆盖了环保、国防、航天航空、工业、农业、交通、科技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通常,工业过程气体监控分析仪器划归分析仪器领域,常见的气体检测仪器仪表通常小型化、固定式或便携、联成网络或独立工作,广泛适用于制药、半导体加工、喷涂包装、石油、化工、冶金、采矿等工业现场和家庭、煤气站、加油站、商场、液化气站等民用/商用需防火防爆、预防中毒、空气污染的场所,以及农业温室气体检测、沼气分析和沼气安全监控和环保应急事故、恐怖袭击、危险品储运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仪器仪表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自2004年产销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行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2006年行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2007年仪器仪表行业总产值达3000亿元,增长率高达28%;据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统计,08年上半年仪器仪表行业总产值实现 1756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分析仪器、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增长率高达32%。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气体检测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市场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相关法规法律的完善是气体检测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些推动使气体检测仪器仪表行业处于产业高速增长期。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根据使用传感器原理的不同,常见的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各自有适用气体及应用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正在成为未来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的主流。

未来一段时间,使用半导体和催化原理的气体检测仪器仪表依靠着价格优势仍会占据部分低端市场。电化学传感器及检测仪器,在精度要求高的低浓度毒性气体、有机蒸汽、酒精气体、氧气监测领域综合优势突出。红外气体传感器及仪器适用于监测各种易燃易爆、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精度高、选择性好、可靠性高、不中毒、不依赖于氧气、受环境干扰因素较小、寿命长等显著优点。这些优点将导致电化学、红外原理的气体检测仪器占领更广泛的行业高端市场,并在未来逐步成为市场主流。据不完全预测统计,未来几年国内每年各行业使用红外原理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的需求量将达到170万台(套),市场容量约为68亿元;使用电化学原理的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的需求量将达400万台(套),市场容量约为56亿元,前景广阔、增长迅速。

原材料详细检验规程

原材料详细检验规程 编制:王刚 审核: 批准: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包头市新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序号名称页次 目录 1 阀体详细检验规程 2 2 减速电机详细检验规程 2 3 电路板组件详细检验规程 2 4 泽越电路板(RP2610) 1 5 壳体详细检验规程 1 6 基表详细检验规程 1 7 换能器检验标准 1 8 包装物详细检验规程 2 9 其它材料检验规程 2

1、阀体详细检验规程 1.1目地 检查阀体的质量状况并判断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外购、退库的阀体 1.3职责 1.3.1检验员负责检查和判断 1.3.2生产部负责材料的实验 1.4检验批的构成 以《报检单》中包含的产品为一个检验批 1.5检验内容、方法及质量要求见(表一) 1.6综合判断 各项检查项目均应符合相应判定要求时,判定整批产品合格,否则不合格。 1.7其它事项 1.7.1应遵循《质量管理制度》中原材料验收制度的各项要求1.7.2在验收制度中未提到的特殊现象产生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1.8记录 《物资抽检记录》

附:表一

2、减速电机检验规程 2.1目地 检查电机的质量状况并判定 2.2适用范围 适用于外购和退库的电机 2.3职责 2.3.1检验员负责检查和判定 2.3.2生产部负责材料的试验 2.4检验批的构成 以《报检单》中包含的产品为一个检验批 2.5检验内容、方法及质量要求见(表二) 2.6综合判断 各项检查项目均应符合相应判定要求时,判定整批产品合格,否则不合格。 2.7其它事项 2.7.1应遵循《质量管理制度》中原材料验收制度的各项 要求 2.7.2在验收制度中未提到的特殊现象产生时,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处理。 附:表二

武汉大学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与实践 实验报告(ESI MS液质)

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 廖宇翔2011202030138 第七组材料物理与化学 实验目的 1.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工作原理及仪器的基本结构 2. 了解仪器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液质联用(HLPC-MS)又叫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它以液相色谱作为分离系统,质谱为检测系统。样品在色谱部分被分离,通过接口进入质谱,被离子化后,经质谱的质量分析器将离子碎片按质量数分开,经检测器得到质谱图。不同离子的质荷比及其在电场中运动的速度不同,质量分析器便能依此进行分离检测并记录,得到质谱图。而对比色谱图与质谱图中峰的位置可进行定性和结构分析,根据峰的强度可进行定量分析。液质联用体现了色谱和质谱优势的互补,将色谱对复杂样品的高分离能力,与MS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及能够提供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构信息的优点结合起来,在药物分析、食品分析和环境分析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主要仪器 HPLC-ESI-MS 实验所用的质谱仪为电喷雾电离和离子阱检测。电喷雾电离条件温和,分子不易形成碎片,有大量的分子离子。离子阱能有效地保留进入质谱的离子,提高检测器中的离子浓度,有更高的灵敏度。 操作步骤 1.样品预处理。 2.选择合适的工作条件,进样分析。 3.处理数据。 4.在记录质谱数据时可以更据需要选择碎片离子峰的二次或多次质谱图。 思考题 1.质谱仪由哪几部分组成? 质谱仪主要由真空系统、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离子检测器五部分组成。

2.为什么实验中要维持高真空? 空气中的大量氧会烧坏离子源的灯丝;残余气体分子会使产生信号,干扰质谱图;残余气体分子会引起额外的离子-分子反应,改变裂解模型,使图谱复杂化;残余气体会干扰离子源中电子束的正常调节;大量气体分子还会使离子很快淬灭,达不到检测器;质谱中的加速电压会使残余气体分子放电,影响检测。 3.离子源的作用是什么?说出几种常见的离子源。 试样中各组分在离子源中发生电离,生成不同荷质比的带正电荷的离子以便被电场加速,进而进入质量分析器被分别记录。即离子源的作用是将分子转化成离子,以便进行检测。常见的离子源有:电子轰击EI、化学电离CI、场致电离FI、场解析电离源FD、快原子轰击FAB、激光解析LDI、电喷雾电离ESI、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等等。 4.常见的ESI电喷雾质谱的合适溶剂有哪些? ESI-MS的合适溶剂主要有水、N,N’-二甲基甲酰胺(DMF)、甲醇、正己烷、乙腈以及挥发性酸碱等等。

现代仪器分析重点总结(期末考试版)

现代仪器分析:一般的说,仪器分析是指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及其变化来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一类方法。灵敏度:指待测组分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所引起测定信号值的变化程度。灵敏度也就是标准曲线的斜率。斜率越大,灵敏度就越高 光分析法:利用光电转换或其它电子器件测定“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之后的辐射强度等光学特性,进行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光吸收:当光与物质接触时,某些频率的光被选择性吸收并使其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为物质对光的吸收。 原子发射光谱法:元素在受到热或电激发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光谱,依据特征光谱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主共振线:在共振线中从第一激发态跃迁到激发态所发射的谱线。 分析线:复杂元素的谱线可能多至数千条,只选择其中几条特征谱线检验,称其为分析线。 多普勒变宽:原子在空间作不规则的热运动所引起的谱线变宽。 洛伦兹变宽:待测原子和其它粒子碰撞而产生的变宽。 助色团:本身不吸收紫外、可见光,但与发色团相连时,可使发色团产生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吸收强度增强的杂原子基团。 分析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准确度、检出限、精密度。 根据分析原理,仪器分析方法通常可以分为光分析法、电分析化学方法、色谱法、其它仪器分析方法四大类。 原子发射光谱仪由激发源、分光系统、检测系统三部分组成。 使用石墨炉原子化器是,为防止样品及石墨管氧化应不断加入(N2)气,测定时通常分为干燥试样、灰化试样、原子化试样、清残。 光谱及光谱法是如何分类的? ⑴产生光谱的物质类型不同:原子光谱、分子光谱、固体光谱;⑵光谱的性质和形状:线光谱、带光谱、连续光谱;⑶产生光谱的物质类型不同:发射光谱、吸收光谱、散射光谱。 原子光谱与发射光谱,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有什么不同 原子光谱:气态原子发生能级跃迁时,能发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电磁波辐射,经过光谱依所得到的一条条分立的线状光谱。 分子光谱:处于气态或溶液中的分子,当发生能级跃迁时,所发射或吸收的是一定频率范围的电磁辐射组成的带状光谱。 吸收光谱:当物质受到光辐射作用时,物质中的分子或原子以及强磁场中的自选原子核吸收了特定的光子之后,由低能态被激发跃迁到高能态,此时如将吸收的光辐射记录下来,得到的就是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吸收了光能处于高能态的分子或原子,回到基态或较低能态时,有时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所吸收的能量,有时重新以光辐射形式释放出来,由此获得的光谱就是发射光谱。 选择内标元素和分析线对有什么要求? a. 若内标元素是外加的,则该元素在分析试样中应该不存在,或含量极微可忽略不计,以免破坏内标元素量的一致性。 b. 被测元素和内标元素及它们所处的化合物必须有相近的蒸发性能,以避免“分馏”现象发生。 c. 分析线和内标线的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应尽量接近(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相等或很接近的谱线称为“均称线对”);分析线对应该都是原子线或都是离子线,一条原子线而另一条为离子线是不合适的。 d. 分析线和内标线的波长要靠近,以防止感光板反衬度的变化和背景不同引起的分析误差。分析线对的强度要合适。 e. 内标线和分析线应是无自吸或自吸很小的谱线,并且不受其他元素的谱线干扰。 原子荧光光谱是怎么产生的?有几种类型? 过程:当气态原子受到强特征辐射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约在10-8s后,再由激发态跃迁回到基态,辐射出与吸收光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即为原子荧光。 三种类型: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与敏化荧光。 为什么原子发射光谱法可采用内标法来消除实验条件的影响? 影响谱线强度因素较多,直接测定谱线绝对强度计算难以获得准确结果,实际工作多采用内标法。内标法属相对强度法,是在待测元素的谱线中选一条谱线作为分析线,然后在基体元素或在加入固定量的其他元素的谱线中选一条非自吸谱线作为内标线,两条谱线构成定量分析线对。 通常为什么不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物质的定性分析? 答: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定量测量某一物质含量的仪器,是定量分析用的,不能将物质分离,因此不能鉴定物质的性质,因此不能。。。。 原子吸收光谱法,采用峰值吸收进行定量分析的条件和依据是什么? 为了使通过原子蒸气的发射线特征(极大)频率恰好能与吸收线的特征(极大)频率相一致,通常用待测元素的纯物质作为锐线光源的阴极,使其产生发射,这样发射物质与吸收物质为同一物质,产生的发射线与吸收线特征频率完全相同,可以实现峰值吸收。 朗伯比尔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与溶液中的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液层厚度L的乘积成正比。A=kcL 偏离的原因是:1入射光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单色光而是复合光。2溶液的不均匀性,如部分入射光因为散射而损失。3溶液中发生了如解离、缔合、配位等化学变化。 影响原子吸收谱线宽度的因素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答:影响原子吸收谱线宽度的因素有自然宽度Δf N、多普勒变宽和压力变宽。其中最主要的是多普勒变宽和洛伦兹变宽。 原子吸收光谱法,采用极大吸收进行定量的条件和依据是什么? 答:原子吸收光谱法,采用极大吸收进行定量的条件:①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应小于吸收线半宽度;②通过原子蒸气的发射线中心频率恰好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ν0相重合。定量的依据:A=Kc 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何作用? 答: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由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检测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2020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0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是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环境保护最基本的话语权来自于监测。监测数据的科学、准确、及时、可靠关系到整个环境监测甚至环境保护工作的成败。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准确、全面对环境信息进行监控,并对环境质量进行把握、评估以及预测等。环境监测是提高环境质量,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我国加大对于环境问题重视度,国家环境监测机制逐渐完善。从整体来看,由于我国环境监测时间相对较短,尽管近些年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面对不断升级的环境问题,我国必须合理认识自身环境监测方面的发展现状,全面剖析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更好地完成环境管理与规划工作。综上,随着政府和企业将越来越重视环保监测和检测领域,未来环境监测行业比重将保持上升趋势。环境监测行业市场饱和度较低。 环境监测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硬件、软件、检测试剂,中游监测仪器、监测系统,下游仪器维护、设备运营。上游产业基本由外资企业占领,中端市场主要由上市企业如雪迪龙、先河环保、中环装备、聚光科技、天瑞仪器等占据,下游主要为第三方环境服务企业。但从2018年的企业发展、并购等情况来看,行业内的领军企业都在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致力于成为涵盖软件、硬件、集成、运营维护的生态环境监测综合服务商。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环境监测可以分为水质监测、烟气监测、噪声监测、生物监测、辐射监测等。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是2020年之前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净土保卫战的战略详图。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是评价考核各级政府改善环境质量、治理环境污染成效的重要依据。2018年,监测设备的发展,在价格更低、易于维护、运行稳定、适应恶劣环境等基础上,已经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环境监测网络,从省级到地级,逐步到县级覆盖;监测领域,从空气、水向土壤倾斜;同时由较窄领域监测向全方位领域监测的方向发展,监测指标不断增加;监测空间不断扩大,从地面向空中和地下延伸,由单纯的地面环境监测向与遥感环境监测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传统分析方法与现代仪器分析法的比较

传统分析方法与现代仪器分析法的比较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也在与时俱进,逐步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渗透,从而使化学分析的效率比以往更加富有成效,分析的精密度、准确度更加优异,分析结果也使人更加放心,通过氯化物的传统滴定方法与间断式流动分析仪仪器法的对比,得出传统法与仪器法的各自优缺点,仅作参考。 【关键词】滴定法;仪器法;氯化物 1 实验原理比较 氯化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水中,传统测定方法是滴定法,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然后铬酸根才以铬酸银的形式沉淀出来,产生砖红色物质,指示氯离子滴定的终点。 目前分析氯化物的仪器主要是间断化学分析仪、流动注射分析仪、离子色谱仪等,以间断化学分析仪为例,Smartchem140全自动化学分析仪工作原理实际上是经典的比色法,试剂和样品被精确地加入反应槽,搅拌混匀,反应,然后反应混合物被传送到高精度比色计测量吸光度。 2 仪器与试剂比较 滴定法所用实验器材 锥形瓶;棕色酸式滴定管; NaCI、AgNO3、K2CrO4、NaOH(均为分析纯); 间断化学分析仪所用实验器材 比色杯、流通池、0.45微米滤膜过滤装置(上海摩速有限公司) 3 样品测定比较 滴定法首先取150mL水样置于锥形瓶中,另外取一个锥形瓶加入50mL蒸馏水作空白,加入1mL K2CrO4指示液,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沉淀刚刚出现即为终点,整个实验过程都是手工操作,费时费力,分析一个水样耗时十几分钟,不适合大批量样品分析。 间断化学分析仪Smartchem-140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二代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技术,吸光率反应终点采取了比色管直读式,样品与试剂在独立的

仪器分析--实验报告

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综合实验 摘要:本文分别采用了气质联用技术检测食品中的塑化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食品中的防腐剂,原子吸收光谱检测食品中的金属元素。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气质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 前言 现代食品的显著特点是食品的营养化、功能化、方便化,并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这就要求食品加工从原理的选择、加工过程到最终产品及保藏整个链条中对食品的成分及成分的变化有全面的把握和认识。传统的分析手段和分析方法尽管能从宏观上了解和掌握成分及其变化,但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食品加工业的要求,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已经成为食品分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分析手段。 实验内容 一.气-质联用技术检测食品中塑化剂的实验 (一)方法[1] 对于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检测,GB/T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中规定了GC-MS作为检测方法。 1仪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凝胶渗透色谱分离系统,分析天平,离心机,旋转蒸发器,振动器,涡旋混合器,粉碎机,玻璃器皿。 2试剂: 正己烷,乙酸乙酯,环己烷,石油醚,丙酮,无水硫酸钠,16种邻苯二甲酸酯标准品,标准储备液,标准使用液。 3步骤: (1)试样制备:取同一批次3个完整独立包装样品(固体样品不少于500g、液体样品不少于500mL),置于硬质玻璃器皿中,固体或半固体样品粉 碎混匀,液体样品混合均匀,待用。 (2)试样处理(不含油脂液体试样):量取混合均匀液体试样5.0mL,加入正己烷2.0mL,振荡1min,静置分层,取上层清液进行GC-MS分析。 (3)空白试验:实验使用的试剂都按试样处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后,进行GC-MS分析。 (4)色谱条件: 色谱柱:HP-5MS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内径)×0.25μm]; 进样口温度:250℃; 升温程序:初始柱温60℃,保持1min,以20℃/min升温至220℃, 保持1min,再以5℃/min升温至280℃,保持4min; 载气:氦气,流速1mL/min; 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 进样量:1μL。 (5)质谱条件: 色谱与质谱接口温度:280℃; 电离方式:电子轰击源; 检测方式:选择离子扫描模式; 电离能量:70eV;

环境监测仪器的发展趋势

环境监测仪器的发展趋势 (1)分析仪器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软件的飞速发展和自动控制技术等在分析仪器中的应用,仪器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应用十分广泛的光谱仪、色谱仪等,不仅具有自动取样、自动控制测试、数据处理功能,还具有自校正、自诊断及联网功能。这种建立在专家系统理论基础上的智能系统,代表了新一代分析仪器的发展方向。一些高档产品还能进行复杂的数学变换(如付里叶变换、哈德曼变换),并配有专家分析系统,数据库以及三维图谱分析功能。一个复杂的样品在几分种或更短的时间内就可得出分析结果。 (2)新型检测器发展迅速由于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生物芯片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不断被吸收应用于传感元件,一代新型检测器正推动着分析仪器的发展。如紫外分光光度计采用二级管阵列替代常规的光电倍增管作检测器,取消了传统的光栅转动机构,对紫外-可见光谱范围的扫描只需100ms,满足了化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中对快速反应过程中变化信息检测的需要,提高了仪器的精度和准确性。 (3)联用技术日趋势成熟为了对复杂的样品进行快速定性、定量分析,近年来,分析仪器联用技术日趋势成熟,通过采样接口和计算机把两种功能相互补充的不同仪器联为一体。目前较成功的联用仪器有:气相色谱-紫外光谱,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气相色谱-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液相色谱-质谱等。随着计算机功能及软件的不断开发,预计联用仪器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4)结构单元组合化由于新技术的渗透和关键元器件的更新,传统的机械、光学部件被许多软件和新型元器件所代替,仪器向模块化和组合化结构发展。一台整机可分解为若干标准单元,按需要进行“积木式”组合,构成单功能或多功能装置。例如,液相色谱仪的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柱及控温装置、检测器、控制及数据处理系统,各自可以形成独立单元,用户可按需要配置。 (5)分析仪器由实验室分析向工业生产在线检测发展由于响应速度、抗干扰能力及可靠性的提高,分析仪器已从传统的实验室抽样检测进入工业生产现场在线实时检测与质量控制,成为生产线和现场中的关键部分,对保证产品质量和环境质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6)向小型化、微型化、多参数化方向发展由于微电子、微型传感器、计算机、新材料以及各种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分析仪器的设计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很多仪器正在向小型化、微型化和多参数化方向发展。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分光光度计(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X射线荧光光谱仪、热分析仪等,体积已大大缩小,有的仅是原来的1/3或1/4,而且造型美观,结构优化,式样新颖,线条明快,维修便利。为适应环境检测和工农业产品品质的现场快速检测,目前已推出了多种便携式分析仪器:便携式气相色谱仪、近红外光谱仪、X射线分析仪和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用于测定水质的酸碱度,溶氧,浊度,温度以及其它参数)。

国内环境检测仪器发展存在的五大问题

国内环境检测仪器发展存在的五大问题 虽然我国环境检测仪器在近年来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但是无论在产品品种、数量还是性能上行都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今天我们主要来介绍一下国内环境检测仪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是:国内环境检测仪器大多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中低档产品,技术水平比较低,产品种类少,故障率比较高,使用寿命比较短,这导致监测频次低、采样误差大、监测数据不准确,不能及时反映排污状况。 二是:在我国,高质量的分析仪、专用监测仪器和自动监测系统绝大多数是从国外引进的,国产环境监测仪器占有的份额很小。国内环境监测仪器研究开发能力比较低,在线监测仪器的系统配套生产能力比较低,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三是:国内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经营管理能力差,劳动生产率不高,趋同化倾向严重。 四是:当前,国内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规模比较小,技术水平落后、竞争无序化等问题,尤其技术性能不稳定、成套性水平低等问题而导致中低档产品供大于求。 五是:当前,国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市场发展缓慢,主要是受到各地重视程度不够,仪器设备质量不够理想,服务不到位,无法与国外产品竞争,不规范操作和不正当竞争导致市场无法健康发展,难以吸引国外先进技术。环境自动在线监测市场亟待拓展。

据《2011-2016年中国环境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显示:未来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生产企业将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大型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综合性企业;另一种是一批极其专业化的中小型企业,它们主要擅长某类技术或精于某种产品或服务,其特点是规模小,人员专、富于经验。一大批生产企业迅速的发展起来了,国内环境监测领域只靠进口仪器的现状开始得到改变。同时,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设计单位、金融、市场中介实现沟通与互动,规模化生产企业和规模化市场正在逐步形成。

原材料检测标准模板

XXXX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原材料检测标准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目录索引

1.沥青 2.软化油 3.粉料 4.胎基 5.面膜 6.隔离膜 7.改性剂, 树脂 8.包装物( 纸心、包装袋、桶) 沥青

1 采样 1.1 液体沥青 常规检验样品取样量≥ 1L。 1.1.1 从槽车、罐车中取样 当车上设有取样阀或顶盖时, 则可从取样阀或顶盖处取样。 从取样阀取样至少应先放掉4L沥青后取样; 从顶盖处取样时, 由中部取样; 从出料阀取样时, 应在出料约二分之一时取样。 1.1.2 从桶中取样 按表1-1规定随机取样的要求取出样品后充分混合, 从充分混合后的样品中取1L液体沥青样品。 1.2 碎块状固体沥青 取样量应≥ 1.5kg。 散装的碎块固体沥青, 在散装车上均匀分布取20次以上, 总样量不少于25kg, 再用干净的适当的工具打至粉末状, 混合充分后, 从中取出不少于1.5kg供检验用。 2 技术指标

3 检测 3.1 仪器及材料 电炉, 软化点仪, 电子天平( 0.001g) , 延度模具, 恒温水浴, 温度计, 针入度计, 标准针, 容量瓶( 250ml) , 针入度试样皿, 玻璃板, 刀, 延度仪( 启动时应无明显波动) , 甘油或刚煮沸的蒸馏水, 隔离剂( 以重量计, 由两份甘油和一份滑石粉调制而成) 3.2 延度 3.2.1准备: 取适量的沥青置于烧杯中( 保证取的样足够检测用) , 放在电炉上加热( 电炉上面要垫上石棉网) , 小心加热装样品沥青的烧杯, 并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加热, 直到样品变得流动。小心搅拌以免气泡进入样品中。加热至倾倒的时间不超过2h, 其加热温度不超过预计沥青软化点的110℃。 3.2.2 制作试件: 将模具组装在玻璃板上, 将隔离剂涂于玻璃板表面及侧模的内表面, 以防沥青沾在模具上。板上的模具要水平放好, 以便模具的底部能够充分与板接触。在充分搅拌之后, 把样品倒入模具中, 在组装模具时要小心, 不要弄乱了配件。在倒样时使试样呈细流状, 自模的一端至另一端往返倒入, 使试样略高出模具, 将试件在空气中冷却30min, 然后放在规定温度的水浴中保持30min取出( 25℃) , 用热的直刀

环境监测仪的发展趋势

环境监测仪的发展趋势 为了引导和促进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环境监测仪器的技术水平,特编制环境监测仪器发展指南。一、环境监测仪器生产及技术现状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和技术支持,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环境监测仪器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仪器的生产企业有140余家,年产值4.8亿元,约占全国环保产品产值的2.3%。环境监测仪器的主要产品是各种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监测、噪声与振动监测、放射性和电磁波监测仪器。我国生产的烟尘采样器、烟气采样器、总悬浮微粒采样器、油份测定仪、污水流量计等环境监测仪器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市场上占有很大比例。国产大型实验室用原子吸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气相色谱仪等监测仪器自动控制技术采用程度较低,关键零部件尚依赖进口。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多是中小型企业生产,产品基本集中在中低档的环境监测仪器,远不能适应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①技术档次低,低水平、重复生产严重,规模效益差;②产品质量不高,性能不稳定,一致性较差,使用寿命短,故障率高;③研究开发能力较低,在线监测仪器的系统配套生产能力较低,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二、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全国已形成了国家、省、市、县4级环境监测网络。共有专业、行业监测站4800多个,其中环保系统2200多个监测站,行业监测站2600多个。国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站103个、酸雨监测网站113个、水质监测网站135个。此外还建有噪声监测网、辐射监测网、区域监测网等。到2005年,国控环境监测网络调整为:环境空气监测网站226个,测点数793个;酸雨监测网站239个,测点数472个;水质监测网站197个,监测断面1074个;生态监测网站15个。目前,我国已制定各类国家环境标准410项,覆盖了大气、水质、土壤、噪声、辐射、固体废物、农药等领域。已开展了环境质量监测、环境质量周报、日报、预报监测;污染源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污染源解析监测,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效果监测等等。需监测的污染因子达百余种。环境监测及监测仪器发展趋势:1、以目前人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为主,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为主的监测方向发展;2、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3、由较窄领域监测向全方位领域监测的方向发展; 4、由单纯的地面环境监测向与遥感环境监测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5、环境监测仪器将向高质量、多功能、集成化、自动化、系统化和智能化的方面发展; 6、环境监测仪器向物理、化学、生物、电子、光学等技术综合应用的高技术领域发展。三、重点发展的环境监测仪器 1 空气和废气监测仪器:(1) 污染源烟尘(粉尘)在线监测仪用于在线监测污染源烟尘、工艺粉尘排放量(浓度或总量),包括测量相关参数:流量、O2、含湿量、温度等,是实现污染源排放总量监测的必备监测仪器。(2) 烟气SO2、NOx在线监测仪用于在线监测烟气中SO2、NOx含量,通过流量测量,实现总量监测。(3) 环境空气地面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用于空气质量周报、日报监测,主要监测项目有:SO2、NOx、CO、O3、PM10等。(4) 酸雨自动采样器自动采集降水样品,以便测定降水的pH值。(5) PM10采样器用于采集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以下的颗粒物。(6) 固定和便携式机动车尾气监测仪用于测定机动车排放尾气中CH、CO等含量。2、污染源和环境水质监测仪器:(1) 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污染物排放的总量监测要求浓度与流量同步连续监测,在线测流和比例采样是总量监测的基本技术手段,对于重点污染源还需要配备在线监测仪器。(2) 流量计用于规范化的明渠污水排放口流量的在线连续监测仪器。(3) 自动采样器用于污染源排放口具有流量比例和时间比例两种方式的在线自动采样装置。(4) 在线监测仪器用于工业污染源或污水排放口的在线测分析仪器。监测主要项目有:COD、TOC、UV、NH4+-N、NO3-N、氰化物、挥发酚、矿物油、pH等,应具有自动校正和自动冲洗管路功能。(5) 环境水质自动监测仪器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标的在线自动监测仪器。水质自动监测项目分为水质常

环境监测仪器

环境监测仪器 环境监测仪器(digital thermometer)是用于监测室内外环境各项参数的仪器总称,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中文名 环境监测仪器 外文名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struments 用作 监测室内外环境各项参数 对象 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污染组分 目录 1.1前景 2.2工作原理 1.3发展趋势 2.4生产现状 1.5主要仪器 2.6五大问题 前景

《2013-2017年中国环境监测仪器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1]显示,我国环境监测仪器行业起步较晚,大约在2000年才有国产产品出现,但发展迅速。2011年,我国环境监测仪器仪表产量348979台,同比增长4.90%;行业实现产值约111.33亿元,较2000年增长超过3倍;行业收入规模为107.76亿元,较2000年增长近4倍;规模以上(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有66家,较2000年的27家增长近3倍。 随着我国工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技术升级的发展,面向“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监测和专用优化系统将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为了满足实现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要求,钢铁、石化、电力、有色金属等企业在环境监测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与此同时,分析仪器领域,尤其是高端环境监测系统领域,不仅仅涉及传统的光学、电化学、色谱、质谱类分析技术,还涉及精密机械、电子学、计算机技术、自动化、人工智能等多种核心技术。这些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环境监测仪器的测量技术不断提高,应用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 工作原理 编辑

尼龙产品物性

尼龙产品物性

原料级PA6系列 TF2450I ①原料描述部分 规格级别注塑级外观颜色本色透明颗粒用途概述电子接插件 备注说明高流动,易脱模,可替代新会美达M2500I ②原料技术数据 性能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数据数据单位拉伸强度ISO527 65 MPa 断裂伸长率ISO527 8 % 弯曲强度ISO178 85 MPa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ISO180 3 KJ/m2 密度ISO1183 1.13 g/cm3 洛氏硬度ISO2093/2 117 - 熔点ISO3416 220 ℃ 热变形温度/0.45mpa ISO75 165 ℃ 阻燃性UL-94 HB - 表面电阻率ISO167 1013Ω 填充量灼烧法0 %

增强级PA6系列 TF100 ①原料描述部分 规格级别注塑级外观颜色本色透明颗粒用途概述汽车配件、电子电器配件、电动工具、齿轮、机械零件等备注说明全新料,30-33%玻纤增强,高强度,易染色 ②原料技术数据 性能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数据数据单位拉伸强度ISO527 170 MPa 断裂伸长率ISO527 5 % 弯曲强度ISO178 235 MPa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ISO180 22 KJ/m2 密度ISO1183 1.36 g/cm3 洛氏硬度ISO2093/2 120 - 熔点ISO3416 225 ℃ 热变形温度/0.45mpa ISO75 215 ℃ 阻燃性UL-94 HB - 表面电阻率ISO167 1013Ω 填充量灼烧法30 % TF100-120 ①原料描述部分 规格级别注塑级外观颜色本色半透微黄颗粒用途概述汽车配件、电子电器配件、电动工具、齿轮、机械零件等备注说明一级回料,30-33%GF增强,易染色

浅谈环境监测仪器在环境检测方面的应用 钱良

浅谈环境监测仪器在环境检测方面的应用钱良 发表时间:2019-07-09T16:31:10.287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20期作者:钱良 [导读] 本文针对环境监测的重要性进行简单介绍,并对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环境检测仪器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钱良 浙江长兴水务有限公司浙江湖州 31310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现代人对于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逐渐提升,其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进一步加重了生态环境中的污染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环境监测的重要性进行简单介绍,并对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环境检测仪器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环境监测仪器;环境检测;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会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还会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环境问题的检测与治理。目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逐渐深入,环境污染物所携带的毒性也逐渐增强,传统的环境监测技术已经无法解决现有的环境问题,还需要更加完善的环境监测仪器的支持。 1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经济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对人们生活的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的影响却越来越严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看到很多的环境污染现象,包括水质污染、土地污染、空气污染等等。这些环境污染已经逐渐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生活用水、呼吸的空气、居住的地方等等,这些都是人们经常考虑的问题。环境污染使人们生活的空间逐渐缩小,能够利用的资源逐渐稀少,长此下去,就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问题造成很大的影响。环境污染现象虽然一直存在,但仅凭肉眼是无法解决环境问题的。人们想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就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对环境污染的来源进行监测和分析,为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科学的依据。由此可见,环境检测是环境保护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2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着环境质量的日益下滑,我国正在尽量改善现状,在各大高校也都设置了相关专业培训技术人才,而且也正在逐步完善环境监测范围,在各个地区设置大量环境检测站,空气探测站等各个方面的检测仪器现在,我国在相关法律条规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对齐全的环境准则,控制范围涉及各个方面。另外,在其他方面也做出了相关应对措施。需要检测的范围更加详细的进行开展活动。今后环境检测相关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发展趋势:(1)由各项技术相对较多的人工操作转变为智能型、网络脉络进军。(2)从以前的劳动力工作为主逐步向技术创新为主要发展方向。(3)改变较为狭窄局限的监控范围,开始进行大面积全方位的检测。(4)从原有的单一模式检测转变为各项技术相互结合,改变原有的检测空间范围,多方位检测发展。(5)提高检测仪器的质量要求,由低质量、低性能、低寿命转化为各种高标准系统智能化发展。(6)改变原有的技术领域,逐步向各项综合技术领域发展。 3环境检测仪器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3.1便携式检测仪器 便携式检测仪器工作特性主要是:第一,操作的简洁性,在环境检测中,便携式环境检测仪器在对环境指标进行检测时,利用较少的步骤就可以得出检测结果的半定量值,并且可以直接显示出来;第二,搬运的便利性,搬运的便利性是便携式环境检测仪器的最大优点,并且其还可以在多种条件下进行使用,当需要突发性环境检测工作时,其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从而使检测工作更加顺利开展。第三,仪器数据的保存和传输,便携式环境检测仪器具有保存数据的功能,便于对数据进行查看和删除等操作。除此之外,其具有通用接口,可以与打印机、电脑等设备进行直接连接,从而使数据打印和传输更加便捷化。第四,种类繁多,便携式环境检测仪器的种类主要有便携式溶氧仪、基于分光光度计模块的多参数测定仪、生物便携式检测仪器等,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对便携式环境检测仪器进行合理选择和运用,从而使其更好地完成环境检测工作。由于便携式检测仪器的特性,使其主要应用于环境事故应急检测工作中,其可以对突发性事件进行及时检测,保证在第一时间内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其在环境事故应急监测和治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3.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主要由四极质谱仪、等离子体发生器、炬管、雾化室、离子探测器等构成,其应用原理是将雾化器样品放置在光源下进行汽化处理,然后将离子化的气体进行分离收集,将收集的离子进行分子束处理,通过截取板进入到四极质谱分析器中,最后在离子探测器中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从20世纪开始逐渐发展壮大,并且具有快速扫描、高灵敏度、高温电离等特性,使其可以对所有元素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来达到线性范围宽、质谱线简单、多元素同时操作的效果。由于其特殊性质,在地质学中,其主要用来检测矿物质、地下水中微量元素、定量元素、同位素标记等,在环境检测中,其主要用来检测土壤中生物、金属元素,对检测元素进行分析比对,从而确定环境的污染状况。 3.3岸基海洋环境检测装置 岸基海洋环境检测装置可以对海洋环境数据进行实时收集和分析,从而得到岸基海洋环境状况的准确信息。并且随着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组成配置主要包括多光谱扫描仪、海洋水色成像仪、合成孔径雷达等,该装置的升级更新可以保证海洋环境的检测数据更加真实化和合理化。例如:利用岸基海洋环境检测装置可以对海湾的深度、风向、潮汐、海面油膜移动等数据进行准确获取,从而为海上船只的航行提供技术支持。除此之外,其可以利用海洋水色成像仪和沿岸带水色扫描仪,对海洋中的悬浮物浓度、海域叶绿素、海面油膜等进行准确检测和分析,从而确定油膜的分布范围、扩散程度、溢出量,并且利用合成孔径雷达来生成油膜污染图像,对油污污染的污染源进行准确定位,该装置在环境检测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而且还可以为国家有效降低经济成本。 总结:环境监测仪器的应用,使人们对环境的监测力度提高了很多,检测的范围也不断扩展开来,大大加快了人们的监测进程。因此,社会应该积极进行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研究,采用各种不用的新技术有针对性的解决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推动环境检测工作,减少环境污染,缩减环境污染的范围,创造绿色环境空间,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贵成.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探讨与建议[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23(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