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师大 教育学基础 复习资料

浙师大 教育学基础 复习资料

浙师大 教育学基础 复习资料
浙师大 教育学基础 复习资料

第一章

“教育”的词源

“教”是指儿童在成人的执鞭监督下习文之事。“教”即“上所施,下所效也”,“教育”在汉语中的意思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培养,包括精神上的和肌肉上的。

中文的“教育”指上一代对下一代的灌输,是一种积极的活动或者说是外塑的行为。

西文的“教育”则强调人生来就有的特定潜能,教育的过程就如助产的过程,视教育为一种展开的、内发的、自然地消极活动。

“教育”的语义

在我国,一些早期的教育家就使用了“教育”一词,最早使用的人是孟子。

1901年5月,罗振玉在上海创办了最早以“教育”命名的杂志《教育世界》。

最早使用“教育学”一词的人或最早使用“教育学”理论的人——王国维

“教育”的层次

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有意识的向善的精神影响活动。

教育是使人不断向上、不断超越的积极的精神活动。

教育是以一种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使人不断向上的活动。

教育发生在学校中并以教与学为外在表达形式。

教育有时候特质思想品德教育。(它一般有三大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

教育概念的三种界定方式:谢弗勒的分类

规定性定义——作者所下的定义;要求这个被界说的术语在后面的讨论中,始终表示这种规定的意义。

描述性定义——适当的描述被界说的对象或使用该术语的方法。(例如:词典)

纲领性定义——事物应该怎么样,与其说某种事物实际上怎样完全不同。(往往包含:“是”、“应当”两种成分,是描述性定义与规定性定义的混合)

教育起源的三种观点

1、生物起源论勒图尔诺(法)、沛西·能(英)动物生存竞争的本能是教育的基

础。(“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力量”关键词:生物、冲动)

2、心理起源论孟禄(美)教育起源于人类的无意识模仿;尝试——成功

3、劳动起源论康斯坦丁诺夫(苏联)·凯洛夫、曹孚(中)、王天一(中)

教育起源于人类制造工具的时候,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劳动起源论在马克

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

(注:1、除去上述几种基本学说,还有神话起源说、人生发展说、交往起源说等几种不同的观点。2、凯洛夫是世界上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教育学的人;杨贤江是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教育学的人,作品:《新教育大纲》)

教育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1、非形式化教育阶段(人类产生到原始社会的解体)独立、散乱、无固定教育者,

与生活、生产过程相融合

2、形式化教育阶段从不定型到定型(私塾、书院)

3、制度化教育阶段(大约在19世纪下半期,教育系统基本形成;典型表征:学

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的建立)

其具有下列特征:学校化:教育等同于上学

制度化:明确各种制度

封闭化:以其自身特有的标准、规则构筑壁垒,对其他系统

的排斥

标准化:用划一的标准与规格整理,一致性

柴也昌山【日】对教育的分类:(正向、负向——客观结果,显性、隐形——主观意向)正向显性功能正向隐形功能负向隐形功能负向显性功能

西方教育学的发展

(一)孕育期: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理想国》

(二)诞生期:培根【英】提出了归纳法,为教育学的诞生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洛克【英】《教育漫话》

卢梭【法】《爱弥儿》阐述了自然教育理论

赫尔巴特——“学科教育学的奠基人”、“学科教育学之父”、教育走向心理学

第一人”《普通教育学》

康德先后五次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

(三)发展期:杜威——“实用教育主义”

梅伊曼和拉伊——实验教育学的奠基人

(四)分化(反思)期——教育学元理论

中国教育学的发展

《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一)译介与引入阶段(1901—1915)以日本为媒介,以介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为主(二)积聚和建设阶段(1915—1949)转为欧美学习;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三)改造与苏花阶段(1949—1957)向苏联(1950年为转折点)

(四)革命与中国化阶段(1957—1966)

(五)灾难与语录化阶段(1966—1976)

(六)恢复与独立阶段(1977至今)

第二章

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1、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完全之人格”

2、教育由教育家主办,有独立的自治权和学术自由

3、教育要摆脱政党控制

4、教育要超越教会影响(以“美育”代宗教)

胡适的教育独立思想

1、独立的教育经费来源

2、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和宗教

3、教育应有独立的自由的学术研究之风

经济对教育的制约

1、经济水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2、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结构

3、经济发展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通过对人才的需求和经费投入向教育提出人才数量

与规格上的要求)

4、经济发展制约教育内容与手段

(教育要推动经济条件发展其前提条件是:培养出的人才要充分利用起来。“教育先行”)教育对经济功能——即教育对一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完成劳动力的社会再生产的功能

2、教育具有知识再生产的功能

3、教育具有更新知识与社会生产技术的功能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

(一)、教育的政治功能(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1、传递—保存文化

2、传播—丰富文化

3、选择—提升文化

4、创造—更新文化

(四)、教育的人口功能

1、减少人口增长

2、提高人口质量

3、改善人口结构

4、促进人口流动

第三章

人的发展的基本含义

发展是指事物连续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有规律的变化运动。

人的发展: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

需要层次理论(低级→高级)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

(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上升到较高成次的需要;人的需要构成了人发展的主要动力)

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

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头尾律、中央四周律

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2—5岁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关键期和青春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平衡;0—12个月、11—13岁发展最快)

4、人的身心发展的的个别差异性——同卵双胞胎(不用的人在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

水平是不同的。)

5、人的身心发展的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制约人的发展的因素

一般而言,制约人的发展的因素有三个:遗传、环境、教育。(外因)

教育(机遇):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环境(金钱):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条件。

遗传(出生):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动力。(内因)

双胞胎分开培养,环境是其最主要因素。

个体社会化的概念:指人类个体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通过学习,使个体行为符合社会要求、发展和完善个人的过程。

个体社会化的历史性:由于个体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社会化的内容、过程、方式和目标就会有所不同。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第一阶段:儿童少年期社会化

第二阶段:青年期社会化(14到25岁)

第三阶段:成年期社会化(25岁到退休)

第四阶段:老年期社会化(退休到死亡)

学校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重的作用

1、学校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2、学校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3、学校教育培养个体职业和身份的社会化。

第四章教育的目的与培养目标

“目的”是起源于窦毅的孔雀眼睛。

“课程”最原始的意义是“庙宇”;最早使用的人:斯宾塞。

教育目的的结构

教育目的:国家统一制定的,或是教育家理想中的。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实际制定的。

学校教育目的的结构各育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德、智、体等各育目标。

教学目的:根据各育目标制定的教学结果的总设想。

教学目标:教学目的在各门学科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

课时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的不同课时的具体要求。

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与培养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实际制定的

区别:教育目的是基于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认识而产生的教育结果预期,既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又具有主观性和超前性(理想性)的特点。

三者相对来说:教育目的具有核心指导性、概括统一性。

教育方针具有指令性、政治指向性。

各育目标具有具体多样性、时间操作性。

(注:关系只有三种1.相对独立、相辅相成 2.包含关系 3.对立关系)

教育目的的四种取向

(一)个人本位论:坚信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就是真善美的体现,主张教育因以个人需要为本,强调根据儿童的本性,一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出发

点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法】卢梭、【瑞士】裴斯泰洛齐、【德】

康德、福禄培尔)

(二)社会本位论:认为个人的发展有依赖于社会,受社会的制约,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促使个人社会化,使人适应社会需要,培养符合国家根

本精神的有用公民。(【古希腊】柏拉图、【战】荀子)

(三)人文主义目的观:认为人性是美好的,并且是永恒不变的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就是培育人性;始终把人的价值和人自身的完善放在教育价值的首要位置;

在教育中强调尊重儿童,注意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亚里士多德)(四)科学主义目的观:以社会的需要尤其是物质需要为出发点,以社会物质生产和科技进步为中心的关于教育目的的功利主义主张。(弗兰西斯培根)

我国的教育目的:一、理化基础:教育与实践、劳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

二、基本特征:

1、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3、培养“劳动者”

4、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5、注重提高全名族素质

第五章学校的生产与发展

第一节学校的产生

一、什么是学校?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专门场所。

二、学校的产生条件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

国家机器的生产

二、学校的出现

(一)学校的萌芽:1、青年之家2、宣传教会3、养老机构

(二)最早的学校:两河流域上游马里;中国:商代出现比较正规的教学活动。

(人类最早的学校约在公元前4000千年出现在奴隶制初期的巴比伦、亚述、埃及、

中国印度等东方文明古国。)

第二节学校的发展

一、中西方学校的发展(了解,P177)

(一)我国学校的发展

1、西周:学在官府

2、春秋战国:私学兴起,学在四夷

3、汉唐宋:官私并存,相得益彰,宋书院蓬勃发展

4、元明清:官学、书院逐渐衰落,启蒙教育主要由私学承担

(二)西方学校的发展

1、斯巴达的军事学校

2、雅典的学校

3、基督教学校

4、城市学校

5、中世纪大学

6、人文主义学校

7、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

8、师范学校

9、幼儿教育机构

二、学制

(一)学制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规定了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性质、

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衔接关系。

(二)学制的类型

1、双轨制:(典型:西欧,特别是英国)教育是划分阶级、区别社会地位的带有阶

级性的象征物。(P194)

2、单轨制:(美国)以普及初等教育为起点,推动中等教育的发展,最终与高等教

育相衔接

3、分支型:(苏联)出现各种类型的学校,注重普通教育的教学质量,普通教育为

高院输送人才、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三)我国学制的沿革

1、壬寅学制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

中国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颁布,但未实施的学制

2、癸卯学制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系统

成为中国近代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的标志

3、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

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最高教育行政机构——中华民国临

时政府;蔡元培任教育总长。

这个学制,将小学教育缩短为7年,中学教育缩短为7年,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规定,设置了专门学校培养专科实用人才等等。

4、壬戌学制(又叫六三三学制)1919年

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该学制是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为成熟的学制。

5、我国现行的学制1952年

第六章教师及其专业发展

第一节教师职业的历史演进

一、教师的定义:让某人学习或获得某种知识的人,教育者,培训者。

老师诞生于唐宋年间(宋),个体称位

二、历史溯源:

1、教师职业的萌芽:长、能者为师【原始社会】教育未能脱离生产劳动

2、独立职能教师的产生:官师合一【奴隶社会】教师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未经专

3、专门化教师的产生:士为师【春秋战国】门培养,教师成为独立、泛化的行业

4、教师的专业化发展:1681年,拉萨尔【法】开办世界上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独立

师范教育);1897年,盛宣怀在南洋大学(现上海交大)设“师范院”

第二节教师的角色与劳动特点

期望角色:社会或团体对角色本身提出的理想要求

一、角色与教师角色领悟角色:个体对期望角色的理解与把握

实践角色:个体在实践中采取的行为方式

二、传统教师的角色定位:园丁、工程师、蜡烛、一桶水

三、现代的教师角色定位:授业传道者、研究者、管理者、引导者、协作者、课程开发

者、心理医生

四、教师劳动的特点:1、示范性2、复杂性3、协作性4、创造性5、长期性6、个

体性

第三节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一、教师的专业知识:1、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2、精神的学科知识3、扎实的教育

学科知识

二、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设计能力,应用教学媒体能力,课堂教学技能,组织、指导

学科课外活动的技能,教学研究技能。

三、教师的专业情意: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P232)

问题一:怎样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答案百度的)

一、提高对教学目标的认识

二、提高自身的文化业务素质

1、要认真学好教育理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要用科学的态度和工作方法搞

好教学工作。

2、要努力提高教学基本功。所以对教师教学基本功要求做到:

(1)语言准确、生动。数学教师还要做到语言简练富有逻辑性。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第七章学生及其成长

定义:正在学校或其他学习机构接受教育的人

一、学生本质属性: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潜能、发展需要),完整的人(全面发展)

以学习为主要任务(教育的对象)

二、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和阶段性

2、稳定性和可变性

3、不均衡性

4、整体统一性

三、两种对立的学生发展观

1、外塑论洛克、赫尔巴特夸大教育、教师在学僧发展中的作用

2、内发论卢梭、杜威调动儿童在教育中的主动性、能动性

四、学生群体类别

根据群体的构成方式和原则分:1、正式群体:明文规定、成员固定、有编制、有责任、

有组织(例如:学校、年级、班级等)

2、非正式群体:结构松散、缺乏稳定性、没有明确的职

责权限(例如:学生中的亲密伙伴)

学生的是权利的主体,应享有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一、权利

生存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

三、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师生关系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威信、师生心理健康发展、

优化校园文化

二、师生关系的特点:1、尊师爱生、民主平等

2、相互启发、合作对话

3、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三、师生的类型:P278 资料夹7—5

四、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2、了解和研究学生

3、热爱尊重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流

5、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健全人格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考点及整理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指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教育、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教育、有固定场所和无固定场所的教育等等。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有广义跟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专业发展包 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两个 方面。其中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作为一门专业所要求的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熟,并逐渐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即为狭义的教师发展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设置的课程,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学周的编制。 课程标准:是对希望在小期间应形成的特定知识、技能和形态的非常清晰明确的阐述。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课程标准关照绝大多数学生,提出的是一些基本的要求,而不是最高的要求。课程标准做出的规定应具体明确,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课程标准的规定是有弹性的,其范围应涉及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目标就是教育意图。狭义的课程目标含义定位于教育内部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而具体的视角,主要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学校课程领导:是指在学校情境中,课程领导者通过权力的分享,促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过程,提高教师参与变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促成学校形成民主、和谐、开放的学校文化。 教学:指由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即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良好的

浙江师范大学毛概期末复习毛概3.docx

浙江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考试卷 (A )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类别公共必修课 使用学纶全校10级学生 考试时间120分钟 出卷时间2011年12月 说明:要求考牛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 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 ) A. 中共一大以后 B.八七会议以后 C.遵义会议以后 2.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的( A. 一大 B.七大 C.十五大 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 A ?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B. 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对外开放 C. 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D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吋俱进、求真务实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的一个主要理论问题是( A. 什么是社会主义, B. 建设什么样的党, C. 什么是科学发展, D. 什么是中国革命, 5. 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 A.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 C. 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6. 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的著作是( A. 《改造我们的学习》 7.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 A. 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 A.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农民阶级反封建革命 9.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 吋代条件不同 C.指导思想不同 10-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是( ) A.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 保护民族工商业 0.实行“耕者有其山” 11. 农村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B. 国民革命的影和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C. 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0.共产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12. 毛泽东认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两头小”是指( ) A.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 B.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D.三中全会以后 ) D.十六大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 就是( )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党 怎样实现科学发展 怎样进行中国革命 ) ) B.《论新阶段》 C.《实践论》 D.《反对本本主义》 ( ) C.与吋俱进 D.求真务实 B.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D.无产阶级民主革命 ) B.领导权不同 0.前途不同

《教育学》大学期末考试 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育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一)教育学的萌芽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 “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因材施教) 道家老子主张回归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而著名(产婆术)。明确提出“美德是否可 教”的问题。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提出 和谐发展教育。 古罗马昆体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比较 系统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阶段 1.英国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全面系统论述了班 级授课制。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按照年龄分期确定了学校教 育制度和教育内容。 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著名“白板说”。 4、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近代教育论述中最完备的关于教育年龄阶段的划分。 5、德国哲学家康德明确主张进行“教育实验。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旧三中心 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书中提出教育目的是全面和谐发展人的一切天 赋力量和能力。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8、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提出“做中学”的思想,构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新三中心)现代教育派的 代表。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2.教育家及代表作: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被认为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 的第一本教育著作。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凯洛夫的《教 育学》。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四)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见教材) 1、实验教育学: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 纲要》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著作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 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等。 3、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的杜威为代表,代表著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 (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1.赞可夫出版的《教学与发展》一书,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2.美教育家布鲁纳的《教学过程》,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和发现法。 3.德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4.瑞士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 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5、法国包罗·朗格朗:终身教育理论 2.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起源说,各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毕业生就业推荐表200字左右

毕业生就业推荐表200字左右_大学优秀毕业生 就业推荐表自我鉴定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推荐表关乎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因此自我鉴定一定要重视,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准备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200字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毕业生就业推荐表200字范文篇一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我不断挑战自我,充实着自己,与时俱进,全面发展自己各方面应具有的能力. 在学习中,我认真学习专业课,刻苦钻研,学习成绩优异,曾荣获两次一等奖学金,一次二等奖学金,一次三等奖学金,亦荣获"优秀学生"荣誉称号.勤奋学习结合着社会实践,使我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具备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兼修经济学,企业管理等相关的专业知识. 在思想上,我积极进取,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与时俱进,关心国家大事. 在生活中,我活泼开朗,做事耐心,乐观向上,时常与老师沟通交流,与同学相处融洽,乐于助人,善于听取他人意见,集思广义,,有较强的责任心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友面广,有较好的沟通能力. 我兴趣广泛,特长是短跑,长跑,曾获得市运会短跑200米第二名的佳绩等,在校加入跆拳道协会,多次参加各高校联赛,并具备裁判员的相关知识与技术,同时还积极参加学校的一系列活动,如校运会健美操表演,迎新表演以及一些公益募捐活动等等,这不仅使我增强体质,也使我更加坚强与自信.学习之余的实习与兼职,使我学会了一些处人处事的方法,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我认识到自身还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所以今后我仍会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工作与学习,使自己更加全面发展.

具有一定职业发展前景,有助于本人提升相关专业技巧,与核心竞争力的职业岗位. 毕业生就业推荐表200字范文篇二 本人自入学以来,一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各方面表现优秀。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 本人思想端正,能吃苦耐劳,有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目标,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乐于助人,关心国家大事。在校期间,本人一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通过系统地学习掌握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由于有良好的学习作风和明确的学习目标,曾获得"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得到了老师及同学们的肯定,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在课余时间,本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参加了校文学社和书法协会,丰富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本人坚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挑战,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我毕生的力量。 毕业生就业推荐表200字范文篇三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我不断挑战自我,充实着自己,与时俱进,全面发展自己各方面应具有的能力. 在学习中,我认真学习专业课,刻苦钻研,学习成绩优异,曾荣获两次一等奖学金,一次二等奖学金,一次三等奖学金,亦荣获"优秀学生"荣誉称号.勤奋学习结合着社会实践,使我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具备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兼修经济学,企业管理等相关的专业知识.

《教育学基础》试卷一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成熟 3. 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方法 D.教育目的 4. 双轨制形成于() A. 美洲 B. 欧洲 C.亚洲 D.非洲 5. “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 A.民主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对立型 6.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7. 活动课程的主要缺点包括() A.儿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B.儿童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 C.儿童获得的知识欠缺系统性 D.儿童缺乏广泛的学习空间 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 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D.知识、智力、情感 9.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引起学习动机 D.运用知识 10.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2.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维果茨基 C.夸美纽斯 D.巴班斯基

苍眸鹰眼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浙师大苍眸鹰眼调查小组成员:戴安娜、欧德文斯、廖龙斌、杨静、施沁蕊、田燕丽 调查目的 近日由于“钓鱼岛事件”的不断升温,互联网上、社会中各类声势浩大的“抵日活动”沸沸扬扬,甚至甚嚣尘上,引发了国人一系列对于日本及日货态度的思考。为了了解当代人们对于抵制日货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开展了本次社会调查。 调查对象 社会人群,包括学生,学校工作人员 调查内容 近段时间来,中日关系恶化,中、日两国均掀起了抵制日、中产品的运动。为此,我们针对抵制日货问题,以及对抵制日货行为的看法和参与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互联网上参考了一些匿名投票结果。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调查统计 二百名被调查人群中,82%的人表示个人或家里购买过日本商品。针对及是否支持抵制日货问题时,58%的人选择以后不会购买日货,有64%的人对日本持敌对态度,35%的人认为应辩证看待日本。对是否关心中日关系问题的调查中,46%的学生表示十分关心、收看新闻,但其中有23%的人表示不太了解,50%表示偶尔了解一下,4%的人表示对国家时事不关心,无所谓。对于日本认知性的调查中,二百名被调查者中,有八十五人表示不太了解,其余绝大部分学生表示知道一些。86%的人表示知道日本知名品牌,8%的学人哪些是日本品牌不是很清楚。在问卷中,我们拟做了一个假设,“国产、欧美商品、日韩商品你优先购买哪类?”30%的学人表示选择国货,52%的人表示选择欧美商品,只有14%的人优先选择日韩货,其余学生表示一视同仁。对于近期发生的“抵日打砸事件”,84%的人表示应该理性爱国,只有6%的人表示全力支持。 由抵制日货问题,我们粗略了解了一下二百名人对于中日关系的看法或者谈

教育学基础每章复习题

《教育学基础》基本复习题 第1章教育学概述 1.简述教育学发展历程?试举出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 2.作为一名师范生,学习教育学有何现实意义? 第2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根据教育的起源和我国关于教育的本质论争等相关内容,思考教育是什么? 2.试述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3.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4.历史上产生了不同的教育起源的学说,你对这些学说怎样看? 5.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如何?各有什么特征? 第3章教育与社会 1.试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制约性。 2.试述教育与科技的相互制约性。 第4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认识这些规律的教育意义是什么?列举并分析现实中教育违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 2.怎样认识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关系?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试分析那些主要因素在你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作用? 第5章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含义? 2.如何认识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3.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我国现阶段教育精神实质是什么? 4.试述五育的含义及其关系。联系实际,谈谈我国中小学处理五育的关系存在哪些问题? 第6章教育制度 1.什么是学制?制订学制的依据是什么? 2.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和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是什么? 第7章教师与学生 1.如何全面认识教师对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2.如何理解教师的劳动特点? 3.教师的职业角色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认为未来教师的职业角色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4.试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途径。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看法。 5.现代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师专业素养。 6.如何理解教育活动中的学生? 7.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8.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哪些特点?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如何形成良好师生关系? 第8章课程 1.结合“课程”的中外词义,谈谈你对课程概念内涵的理解。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考点及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指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教育、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教育、有固定场所和无固定场所的教育等等。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有广义跟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两个方面。其中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作为一门专业所要求的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熟,并逐渐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即为狭义的教师发展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 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设置的课程,各门课程开设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1.1.(简答)教育的涵义及起源。 教育概念可分为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两种。广义的教育指能增加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生物起源论者: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心理起源论: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劳动起源论。 1.2.(填空)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 1.3.(填空+简答)原始教育、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的特点。 原始教育具有原始性(生产力低下,没有阶级、剥削;生产资料公有):1.教育对象的全民化、2.教育内容的生活化、3.教育场所的社会化、4.教育价值的实用化。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与封建社会):1.学校出现并成为基本的教育形式、2.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4.教育内容以人文学科为主。 近代教育(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兴起;2.普遍实施初等义务教育;3.职业教育获得发展;4.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学科教育并重。现代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国际化; 4.教育的民主化; 5.教育的人性化; 6.教育的一体化; 7.教育技术现代化。 1.4.(填空)教育学发展各阶段出现的主要的教育家及其代表性的著作或理论。 《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开始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西方的第一部教育学著作);近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著作。 教育学成为独立的规范性学科的标志: 德国哲学兼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2.1.(名词解释)教育目的涵义。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填空)教育目的的内容包括人才价值和人才素质。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2.2.(名词解释)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 个人本位论的主要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当主要根据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依据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当主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从其实现的社会效益来衡量。 (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的,也是有一致性的) 2.3.(简答题)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明确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坚定的政治方向——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鲜明的时代特征——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 3.1.(简答题+填空)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 1.专业道德:(对待教育工作)敬业精神、(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待集体)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为人师表。 2.专业知识:1.学科的专业知识,2.教育专业知识; 3.通识知识

2019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研620教育学基础综合测验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2019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研620教育学基础综合测验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作者:————————————————————————————————日期:

2019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研62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本复习全析是分为七册,组织仙林南师大与高分研究生共同整理编写而成。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是参加2019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的考生在初试复习的全程必备专业课资料。 该书通过总结南师大教育学专业课的总体考试概况、最新题型特点、指定教材特点与大纲解读等,旨在帮助考生通过汇总分析近年南师大该专业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考试命题规律与难易程度、考试内容及分布,宏微观综合把握考试发展及趋势。 同时,本书系统总结梳理了《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外国教育史(张斌贤)》、《教育心理学(张大均)》、《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现代教育学基础(冯建军)》六本教材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浓缩精华内容,并对各章节的课后习题进行解答且配备相关的名校真题,再对南师大教育学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进行透彻的解析,使复习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适用院系: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教育领导与管理、德育学】 金陵女子学院:【女性教育学】

适用科目: 620教育学基础综合 内容详情 一、考试解读: part 1 学院专业考试概况 ①学院专业分析:含学院基本概况、考研专业课科目:620教育学基础综合的考试情况; ②科目对应专业历年录取统计表:含南师大相关专业的历年录取人数与分数线情况; ③历年考研真题特点:含南师大考研专业课620教育学基础理论综合各部分的命题规律及出题风格。 part 2 历年题型分析及对应解题技巧 根据南师大教育学各专业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选择题、辨析题、简单题、论述题、材料题等),分析对应各类型题目的具体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针对性,提升答题效率,充分把握关键得分点。 part 3 2018真题分析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一.填空题 (每空 分 共 分) . 年,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德国的 梅伊曼 拉伊 是近代教育学实验派的代表。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潜移默化 耳濡目染作用。 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是壬寅学制 。 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教育目的主要包括身心素质 和社会价值两部分。 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 中实现的。 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强烈的示范性、 独特的创造性、 空间的延续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 环境陶冶、 艺术陶冶 。 二.(判断 只写出对或者错 不必说明理由每题 。 分 共 分) .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学记》。(√ ) 信息论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整体的运动过程当作信息的输入 传递和转换 消解过程来研究。(× )

社会主义教育最先提出教育普及的口号,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 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教育的速度和 规模 。(√ ) “六三三”制又称壬戌学制, 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 × )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的基本部分是说明部分。(× ) 7赞可夫在小学做了“教学与发展”的实验证明:学生的发展远没达到极限,主张高速度高难度教学,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同时论述了教学过程的结构。(×)8老师教学质量除与业务水平有关外,还与教学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 (√) 9班主任制定班级目标是要高标准难度大,激励作用才明显。( × ) 热爱学生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 三.简答(共 分) 教育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有哪些?( 分) (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 )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 )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怎样理解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规律?( 分) 从总体上看,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

浙师大毛概期末考复习整理资料

毛泽东考试内容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进行中国化 ①毛泽东之所以要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③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三: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 四:马克思中国化的主要意义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倡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辨析题 五: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了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这充分体现,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学基础 1、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3 2、教育的三种基本要求: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5 3、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既相互獐,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以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7 4、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8 5、论述教育的起源?有四种代表性观点:1)神话起源学: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2)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本能行为。3)心理起源论:教育最初起源于原始人类的那种具有教育意味的无意识模仿。3)劳动起源论: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证明:人类原始时代教育活动已经存在了,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10-11 6、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11-12 7、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学校将发生一系变革,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教育的国际华与教育的本土华趋势都非常明显,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13-15 8、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段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须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与现代化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工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20 9、当代教育学的状况: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科学体系;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22-23 10、教育学的价值: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24-25

教师招聘教育学复习资料(供参考)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关系与社会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构成的。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2.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成不平衡关系。 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教育的起源论:生物起源论(错)、心理起源论(错)、劳动起源论(对)。 原始社会教育特征:1.有社会性无阶级性。2.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3.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模仿学习。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和崇文馆。 宋代时,程朱理学成为国学。依据是《四书》。明代,八股文被列为科举考试固定格式。 古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特点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是: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西欧封建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是:骑士教育和教会教育。 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教会教育的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几何、算数、天文、音乐)。 古代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近代社会教育的变化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教育的世俗化。 3.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教育的现代化特征: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教育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发展多样化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教育学著作: 朱熹《四书集注》王守仁《传习录》韩愈《师说》无名氏《大学》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 孔子学说的核心“仁”“礼”。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 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墨翟主要思想“非攻”“兼爱”认为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 史上第一部教育学文献是:《学记》。 产婆术出自“苏格拉底”。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 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斯宾塞《教育论》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凯洛夫《教育学》

教育学期末考试

教育学考试复习1-14章 绪论 1.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因材施教、学而优则仕、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循循善诱等教育思想 2.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被称为“产婆术”,也是启发式教学。 3.“教育”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之于《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4.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德智体三育. 5.《学记》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6.夸美纽斯于1632年完成了《大教学论》一书,这部著作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 独立学科的开始(初步独立)。第一次系统总结了班级授课制。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7.卢梭的《爱弥尔》,倡导自由自然的教育。 8.赫尔巴特1806年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完全独立。 9.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 几个著名论断。代表作是1916年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有“五步教学法”10.洛克提出了白板论,主张绅士教育.斯宾塞提倡实科教育.布鲁纳主张结构课 程,重视早期教育和提倡发现教学. 11.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尔》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西方学者成为三大教育名著。 第一章教育概述 一、原始社会教育特征。 1.教育活动与生产和生活高度一体化,水平低。 2.教育手段和方法单一落后。 3.教育无阶级性。 4.与宗教紧密联系。 二、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1.与现代生产具有高度相关性。 2. 教育与生产劳动由脱离走向融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公共性与普及性。 4.教育走向终身化和全民化。 5.可持续发展。 6.变革性与未来性。 三、教育具有商品性吗?具有。 四、学校教育产生于什么时期?奴隶社会

浙江师范大学毛概试卷

浙江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考试卷(A)(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类别公共必修课使用学生全校06级学生 考试时间 120分钟出卷时间 2007年12月 说明:要求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一、单项选择题20%。(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D ) A.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 D ) A.面向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的对外开放格局 B.以东部沿海省份为主的对外开放格局 C.以引进外资为主的对外开放格局 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判断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是看(C ) A.它的股东的成分B.它的隶属关系如何 C.它的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D.它是否实行现代企业制度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A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性质经济 5.某人受雇于一私营企业,年薪3万元,他的收入属于( B ) A.按劳分配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C.按资分配D.按个体劳动经营分配 6.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 C ) A.坚持什么都自己干,完全由自己来创新 B.必须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 C.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D.必须高度重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7.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对一些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特殊要求的社会成员,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 A ) A.基本生活需要B.小康生活需要C.富裕生活需要D.温饱生活需要8.建立新型劳动就业体制的核心是(A ) A.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B.坚持市场调节就业 C.坚持政府促进就业D.坚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9.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的规划 1.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4.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5.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 第一章教育与高等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内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教育是随着历史发展的、存在于一定共同文化的人类群体之中的活动。 首先,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其次,教育的直接对象是人;最后,其目的是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教育就是使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二、教育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育中介(介质、文字、材料、手段)、受教育者。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外部影响,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也必须遵循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包括遗传决定的每个个体的特殊性、生长的阶段性以及胜利与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四、高等教育的概念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 五、高等教育的内涵 1.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才接收的教育,其前提是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完成后才接受的教育;

2.是一种高深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基本任务,传授的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特点专门设定的知识; 3.具有相当的学术性,承担着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任务,是社会高端文化的组成部分; 4.是有一定标准、机构和程序来确认和管理的制度行为,包括招生制度、学位制度等。 六、高等教育的特征 1.教学内容的高深性(程度特征,代表知识的难度和深刻性); 2.教学内容的专业性(知识的门类和针对性)。 七、高等教育的目的 高等教育目的是一个由不同层次目的、目标构成的体系,包括国家对高等教育总的要求、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1.国家层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培养出教师、医生、工程师等具体的培养目标; 3.专业院系:根据国家和学校的规定提出更具体的人才知识、能力、品行目标。 八、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 高等教育的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 1.基本功能 ①育人功能: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品德培养、知识传授来实现人的各方面发展; ②政治功能:影响社会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变革 ③经济功能:影响一定的社会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 ④文化功能:影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衍生功能 促进社会成员的流动;促进文化交流、重组;成为文化资本生产交换的平台;安置社会人口。 九、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 1.教学(培养人):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 2.科研: 3.社会服务: 十、高等教育结构:组成高等教育系统的各个部分结合的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范文最新推荐------------------------------------------------------ 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可以由几个部分组成,而且每个部分都不能出现在同一页,下面我们按照每部分内容进行示范,以便于大家更好地学习制作推荐表。 第一页,学校名称:某某科学学院;学校性质:国家教育部直属;专业名称:林业护理与防灾;学历:大学本科;姓名:王某。 第二页:最前面的内容还是个人信息栏目包括:姓名、性比诶、政治面貌、出生日期、民族、学历、生源地区、入学年份、毕业年份、大学时间、通讯地址、联系方式、邮政编码、电子邮箱。 后面的内容依次为:在校参加的社会活动:第一类,跟随学校所参与的实习经历,比如:2018年3月-5月,广州某报实习记者;2018年4月-5月,深圳市某传媒公司担任发稿员。第二类,参与学校当中的活动,例如:2018年全校散文大赛活动,获得了一等奖荣誉称号。2018年某某式文学大赛,获得了二等奖。 将大学期间所有的奖项按照类别排出来:第一类,校内获得的有关学校方面的奖项比如奖学金、三好学生等;第二类,在校期间获得的运动方面的奖项,三千米男子接力大赛冠军,全校乒乓球比赛冠军;第三类,参加省市或者全国比赛的获奖情况,广东省文学爱好者比赛,获得广东最佳新人奖称号。 1 / 6

特长部分的内容:除了将个人的技能列出来,我们还可以把在大学获得的证书也放到这个栏目里,因为大学参与的证书考试并不多,所以获得的证书无非就是两三个而已,将证书和技能结合起来做说明可以增强个人的实力印象。 个人学习经历,这部分内容和简历里的学习经历是一样的,不过在每段学习经历里加上个人的职务,职务名称一定要规范:班长、副班长、生活委员、体育委员等,不要写错了名称或者写得不全。 最后就是自我鉴定内容:第一部分,讲述个人对大学的总结,这四年我在大学里获得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在实习当中如何利用这部分知识。第二部分,介绍个人性格,不要求全只求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做事情会一直将其做到底,绝对不会半途而废。最后再发表几句强势的言语表达自己对未来目标的冲击。   作为一名党员,我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在工作中,我时刻不忘拿党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一言一行,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思考。一年来,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和身边的同事一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力求在工作、学习上不断进步,在党性修养上逐渐提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下面是本人的自我鉴定,请公司党委组织审议。 在理论学习方面。我通过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邓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