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医学(卫生学)1

预防医学(卫生学)1

预防医学(卫生学)1
预防医学(卫生学)1

卫生学

?健康:WHO提出的健康概念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健康的内涵包括:

(1)一般的安宁状态,可以过正常生活和参加生产劳动;

(2)自我感觉良好。发自内心的良好感觉是健康的基准,比之本人所处环境对健康影响更为重要。一个残疾者外表上虽然异于正常人,但能够按自己的身体特点克服种种困难,做些对人民有利的工作,而与一个体格上健康,却终日郁郁寡欢者相比,在某种意义上讲,前者是健康人,而后者是病人;

(3)个体对环境中各种因素有调节和适应能力;(4)从事各项工作的效率高。

一、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卫生学(Hygiene)是在?°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指导下,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阐述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及预防对策的理论根据和实施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研究对象:人群及其周围的环境

?研究任务:揭示病因,分析人群的健康状况及疾病发生与分布的规律,评价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措施的效果,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根据和措施的原则等。

?环境通常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卫生学研究的环境以自然环境为主。自然环境可进一步分为:生活环境和职业环境。

?环境由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

?环境介质:大气及室内空气、水体、土壤(岩石)、食物及包括人体在内的一切生物体。

?环境因素是指介质中被转运物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成分。可分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

我国卫生工作战略目标: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本质含义:“公平享有”,任何公民,无论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支付能力等,都应该享有同等权利。

五、学习卫生学的目的

1.学习环境与健康关系的概念,掌握影响健康的各种环境,充分认识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

2.树立预防为主思想,学会运用三级预防策略处理卫生保健服务中有关问题。

3.掌握作为全科医师应具有的预防疾病、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机能,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第一章人类和环境第一节人类的环境第二节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影响第三节环境污染的防治

第二章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生物圈(biosphere):有生物体存在的地球表层。范围大致包括了12km深的地壳、海洋及1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环境分类: 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1.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由于地球结构的原因,造成地球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一地区的水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长期饮水、摄食后,导致体内出现相应元素的过多或过少,最终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这类疾病的发病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区性,故又称为地方病(endemic disease)。

2.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其中的物质交换、迁移和转化以及能量、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环境。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浓度逐渐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此作用称为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

三、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一)物质的统一性(P12)

二)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如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由于低氧环境的影响,机体从环境空气中吸入的氧气远远低于平原地区的居民,但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产生一些适应性改变,如体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代偿性增多。使机体的内环境与外界条件相适应,并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

三)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基因组计划(EGP),研究环境暴露与疾病的相互关系。

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1.全球变暖 6.土壤沙漠化

2.臭氧层破坏 7.大气污染

3.生物多样化减少 8.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

4.酸雨蔓延 9. 海洋污染

5.森林锐减 10. 固体废弃物污染

人类与环境物质的统一性体现

第二节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有害物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因子)进入环境后,污染物的数量、浓度、持续时间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恶化,可对人群或生物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或潜在的危害称为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pollutant)(二)生活性污染:

主要是生活性?°三废?±,即污水、垃圾、粪尿。白色污染和水体的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问题日渐突出。

(三)其它污染:交通运输工具使用产生的噪声、振动和各种废气;电磁波通讯设备产生的微波和其他电磁辐射波,医用和军用的原子能和放射性同位素机构所排放的的各类放射性废弃物和飘尘;自然灾害所释放的大量烟尘、废气等。

二)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量(LOAEL)

是指在设定的暴露条件下,以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指标观察到一种物质引起机体的形态、功能、生长发育或寿命等产生有害变化的最低剂量.

(三)未观察到有害作用量(NOVEL)

是指在设定的暴露条件下,以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指标未观察到一种物质引起机体的形态、功能、生长发育或寿命等产生有害变化的最高剂量.

五、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环境致病因素的健康效应

从预防医学的观点看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可将生理、生化效应和病理效应看作连续的健康效应谱(health effect spectrum)。

生物标志物:测定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机体或生物体中细胞的结构或功能、或生化成分、或生物分子的改变的指标。

?接触生物标志物效应性生物标志物易感性生物标志物

二)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特点

1.广泛性:受影响的人群范围广、人数多,包括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群。

2.多样性:包括急性、慢性、局部、全身;近期、远期效应。

3.复杂性:受污染环境中可有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各种毒物间可以产生联合毒性作用;同一种污染物可由受污染的空气、土壤、水、食物不同途径进入人体,同一个体可摄入不同种环境污染物。

4.长期性:一些环境污染物可长时间滞留于空气、土壤和水中,并长时间作用于人群,在浓度不是很高的情况,其造成的损害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表现出来。

?

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主要表现形式

3.致癌作用(carcinogenesis)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化学致癌物分为4种类型:

①人类致癌物,此类致癌物已在人类流行病学及动物试验方面取得了充分的证据。

②对人类很可能或可能是致癌物,有充分动物试验结果证明,但目前尚缺乏人类流行病调查的证据。

③对人的致癌性尚无法分类,此类化学物质经动物试验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均有一定的线索,但均未能确切证实其有致癌性。

④对人类很可能不是致癌物。据目前的研究结果,还未发现其有致癌性,对人类很可能不是致癌物。

7. 干扰内分泌功能

EEDS 也叫环境雌激素,可与激素受体结合,模拟、阻遏、或激活、抑制内分泌效应或干扰内分泌激素合成、转运代谢及排泄等生理生化过程,改变神经、免疫和生殖发育系统的正常调节功能。(四)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

1.公害病

2.职业病.传染病4.食物中毒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3.拮抗作用(antagonism)一种化学物能使另一种化学物的毒性作用减弱,即混合物的毒性作用低于两种化学物的任何一种分别单独毒性作用。

4.4.增强作用(potentiation )一种化学物质对某一器官或系统无毒作用,但与另一种化学物同时作用时,可使其毒作用增强。如异丙醇无肝毒性,当与四氯化碳联合作用时,后者的肝毒性比单独作用增强。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空气

大气圈(atmosphere):地球表面包围着很厚的并随着地球旋转的空气层。(2000km-3000km)

?根据气温的垂直变化可将大气圈分层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大气层。

一、空气的物理化学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一)空气的化学组成

?紫外线的生物学意义

1.抗佝偻病作用(anti-rachitic effect):由290-320nm波长的B段紫外线引起。促使麦角固醇和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有活性维生素D。

2.色素沉着作用(pigmentation):300-400nm紫外线引起。皮肤细胞内的黑色素原转化为黑色素。

3.杀菌作用(geimicidal effect):260nm左右C段紫外线引起。蛋白质凝固和核酸的破坏。

4.增强免疫功能刺激体液及细胞免疫,提高氧化过程。

5.红斑作用(erythema effect):B段紫外线引起。主要是棘细胞产生组胺或者类组织胺。

过量紫外线的危害:

?眼损伤:紫外线性白内障,急性结膜角膜炎,雪盲(snow blindness),角膜和结膜鳞状细胞癌

?皮肤损伤:皮肤癌、日光性角化病、晒斑

造成光化学烟雾

2 .空气离子化(air ionization) :

?定义:产生空气正负离子的过程称为空气离子化.

?卫生标准:清洁空气中负离子数要在10

3

个/cm 3以上,

重轻离子比值应小于50。

3 .气象因素(meteorologic factor):

?包括气温、气湿、气流、气压。天气?气候? ?气候适应:人们通过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功能而对各

种气候具有很大的适应能力(acclimatization)。 4 .室内微小气候( indoor microclimate)室内由于墙、房顶、地板、门窗等围护结构的作用,形成了与室外不同的室内气候,称为室内微小气候。室内微小气候必须维持机体的温热平衡或体温调节机能处在正常状态。

二、大气污染与疾病

(一)大气污染及其来源

1 .大气污染(air pollution) :是指大气中混入各种污染物,致使大气原有的正常组成比例发生了改变,污染物的量超过了大气的自净能力,对居民健康和生活条件造成了危害,对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

2.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1)工业企业:煤和石油的燃烧产物

(2)交通运输:CO 、NO X 、HC 、SO 2、碳黑、焦油、多环芳烃、四乙基铅。

(3)生活炉灶:主要是煤制品,其次是煤气、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

?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ion):直接由污染源而

来的污染物,如SO 2、H 2S 、CO 、CO 2。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ion):由一次污染物

在大气中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在太阳辐射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新的污染物,如SO 3、H 2SO 4、NO 2、HNO 3、醛、酮、过氧乙酰硝酸酯等。 (二)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

(1)急性中毒 煤烟型烟雾事件 光化学烟雾事件

(2)慢性中毒: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 COPD 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等。这是大气污染物对机体微小损害逐次累积的典型表现。 (3)致癌作用:肺癌

(4)变态反应:如甲醛、石油、二氧化硫等。 (5)非特异性疾病多发

2. 大气污染的间接危害:影响微小气候和太阳辐射,形成酸雨(acid rain),产生温室效应(CO 2,CH 4,氧化二氮,臭氧,氯氟烃(CFCs ),破坏平流层的臭氧层(氯氟烃、氮氧化物),等。

(三)大气中几种常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四)1. 二氧化硫

?单独作用:二氧化硫可诱发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

炎、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联合作用:SO 2

+颗粒物 变态反应原,支气管 哮喘,

如四日市哮喘

? SO 2

+BaP 促癌作用

?标准: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大气中

SO 2一小时平均浓度为0.50mg/m 3(二级)标准,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0.15 mg/m 3。

2. 氮氧化物(NO X ):是NO 、N 2O 、NO 2、NO 3、N 2O 3、N 2O 4、 N 2O 5等含氮气体化合物的总称。其中主要是NO 、NO 2。

(1)污染来源:煤油、重油燃烧 (2)健康危害:

NO 为主时,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NO 2为主时,对肺组织由明显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

也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管扩张。也可能与支气管哮 喘有关。 (3)标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环境大气中NO 2一小时平均浓度为0.24mg/m 3,日平均浓度为0.12mg/m 3。

3.颗粒物 颗粒状态的物质,包括液体和固体颗粒。

(1)分类:根据直径大小分类 沉降性颗粒物:直径>100μm

?悬浮性颗粒物:直径 ≤ 100μm ? 总悬浮性颗粒物(TSP ):0.1 μm-100 μm

可吸入颗粒物(IP ,PM10):≤10 μm 细粒子(PM2.5): ≤2.5 μm (2)健康危害:

1)呼吸系统 对局部组织具有堵塞作用,还还可能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

2)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原因可直接进入循环系统诱发血栓形成,并刺激呼吸道产生促炎症因子。

3)致癌作用 城市中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与居民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相关。 (3)标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环境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为0.15mg/m 3 (二级标准)。

4.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 smog )

(1)定义:属二次污染物,主要是由汽车尾气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淡蓝色混合烟雾。其主要成分是臭氧、醛类、过氧酰基硝酸脂(PAN S )。其中臭氧占85%以上。

(2)标准:一般用臭氧的卫生标准作为代表。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光化学氧化剂(O 3)1小时平均浓度为0.16mg/m 3(一级标准),0.20mg/m 3(二级标准),0.20 mg/m 3(三级标准)。

5.铅 大气铅的来源主要是含铅汽油的使用,另

外铅锌矿开采冶炼、铅冶炼厂、蓄电池厂含铅废气的排放也是重要来源。大气铅浓度与人体血铅浓度关系密切。大气铅每升高1μg/m3,血铅浓度将增加50 μg/L.

危害:对神经、消化、造血、泌尿、免疫和内分泌系统均有不良影响。儿童铅中毒会表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降低、多动、易激怒等。还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

标准:铅的季平均限值是1.50 μg/m3

年平均限值是1.00 μg/m3。

6.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并以稠环形式联接的芳香烃类化合物的总称,又称稠环芳烃。

?至今已发现PAH100多种,但只有一部分具有致癌性,以苯并(a)芘为代表。空气中苯并(a)芘的浓度大致是0.001-10μg/100m3

空气中苯并(a)芘的含量与肺癌有明显正相关,。

?

标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环境大气中苯并(a)芘的最高容许浓度,我国专家建议0.01μg/m3。

三、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1.燃料燃烧和烹饪:煤、煤气、天然气、木材、农作物秸秆等。烹调油烟等。

2.人类活动:代谢产物经呼气、大小便和汗液排出体外,吸烟(烟雾中含有3800种成分)。

3.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甲醛、挥发性有机物、氡

4.家用化学品喷洒的洗涤剂、清洁剂、各种粘合计、涂料和家用除害药物等。

5.室外大气污染物进入:工业和交通

(二)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1.二氧化碳达到8%-10%时,呼吸困难,脉搏加快,肌肉抽搐甚至痉挛,达到30%时,可致死亡。

2.燃烧产物 a 多环芳烃可致癌。B 燃料所含杂质污

染,如含氟、含砷煤引起氟骨症、砷中毒。C SO

2和 NO

X

可对皮肤和黏膜产生刺激作用,颗粒物可影响肺换气功能。D 烟草燃烧产物对机体呼吸、神经、循环等系统均有影响,烟草烟雾可引起肺癌、喉癌、口腔癌等。

3.烹调油烟约有200余种成分,有遗传毒性并且是肺癌的危险因素。

4.甲醛 formaldehyde 刺激作用,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紫癜、人类致癌物。

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如苯可损害造血系统,并能致癌。

6.一氧化碳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绞痛有关。

7.氡及其子体 Rn 222,Rn220,Rn119,是肺癌的重要原因。潜伏期为15年到20年。8.病原微生物:军团菌病(legionnaire?ˉdisease) 1976年在美国费城首次被发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初期表现发热、头痛、肌痛等,随后出现高烧、寒战、咳嗽、胸痛等,严重者出现肾衰竭,死亡率达到15%-20%。

(三)室内空气污染的卫生评价

1.反映空气清洁程度的指标 CO2 和新风量等。

2.反映化学物污染指标: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3.反映致病微生物污染指标:溶血链球菌

4.反映放射性指标:氡

四、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

1.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结合城镇规划,全面考虑工业的合理布局。

2.改革工艺措施,改革工艺过程,用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毒性大的原料。

3.加强绿化植物除美化环境外,还具有调节气候、阻挡、滤除、吸附灰尘,吸收大气中有害气体等功能。

4.贯彻执行大气卫生标准。

?大气卫生标准是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法定最高限值。它是防止大气污染,保护居民健康,评价大气污染程度,制定大气防护措施的法定依据。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国家环保局于1996年颁布,规定了9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见表2-3。空气质量分级是按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API)来划分的,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SO

2

、NO

X

、TSP。

?1级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2级为城镇规划中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3级适用于特定工业区。

第二节水

一、水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三、水污染与疾病

四、改良饮用水的卫生对策

一、水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1.降水(fall water):指雨、雪、冰雹等

2.地面水(surface water):是降水的地表径流和汇集后形成的水体,主要指江、河、湖、海等

3.地下水( underground water):是由降水和地表水经土壤地层渗透到地面以下形成的。

(1)浅层地下水:第一不透水层上。

(2)深层地下水:第一不透水层上。

(3)泉水:地表缝隙涌出的水。

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一)生活饮用水卫生要求

1.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虫卵,以保证不发生和传播介水传染病。

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3.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4.应经消毒处理并符合出厂水消毒剂限值及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消毒剂余氯的要求。

(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2006)中共规定了106项指标。分为常规项目和非常规项目。2007年7月1日实施。常规项目分四类42项水质标准。

1.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7项

2.毒理学指标:15项

3.细菌学指标:4项

4.放射性指标:2项

?5.饮用水消毒剂常规指标4项:氯气及游离氯制剂、一氯胺、臭氧和二氧化氯。

细菌学指标:是为了保证饮用水在流行病学上安全。?菌落总数不超过100CFU/ml ?总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不得检出

?粪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大肠埃希菌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三、水污染与疾病

(一)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1.生物性污染:制革、屠宰业、医院污水和生活污染水。

2.化学性污染:无机(汞、砷、铬等)和有机污染物(酚类、苯类、卤烃类化合物和油类)。

水体富营养化: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水进入湖泊、河流、海湾等缓流水体后,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由于占优势的藻类的颜色不同,故水面上可呈现绿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出现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algal bloom),出现在海湾中称为赤潮(red tide).

3.物理性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

二)水体生物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介水传染病(wate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

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

?流行特点:(1)水源一次大量污染后,可出现暴发性流行,绝大多数患者集中在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2)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绝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3)一旦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

2.藻类及其毒素污染

水体富营养化能加快和促使有毒藻类产生毒素。蓝绿藻中的铜绿微囊藻可产生微囊藻毒素(MC)。直接接触 MC,可引起皮肤炎、眼睛过敏等。长期饮用含MC的水,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升高, MC是乙肝病毒致肝癌的促癌剂,与黄曲霉毒素具有协同促癌作用。三)水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汞

(1)汞污染的来源:化工、仪表、含汞农药、冶炼、灯泡、氯碱工业等工厂排放的废水。医院口腔科废水以及农田中使用含汞农药也是常见的污染源。

(2)汞在环境中的转归:

底泥中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

3)甲基汞的毒性和致病机理

(4)慢性甲基汞中毒的临床表现

早期为类神经征,少数可出现精神障碍。

症状会逐渐加重,表现出感觉障碍、共济运动失调、视野向心性缩小、听力障碍、语言障碍、眼球运动异常、智力减退以及振颤无力等。

严重者全身瘫痪、精神错乱,甚至死亡。

水俣病(Minamata disease):因长期食用富含有甲基汞的鱼贝类而引起的慢性甲基汞中毒的一种公害病,因其最早发生于日本的熊本县水俣湾地区而称为水俣病。

2.砷:含砷矿石冶炼,自然界中岩石分化也是水体砷污染的来源,意外事故及清洗运送砷化物的船舱的水排入水体。可引为?°砷中毒?±

3.氰化物:炼焦、电镀、选矿、钢铁热处理、贵重金属的提炼、染料、化工、医药、塑料等工业。氰化物急性中毒可导致?°电击样猝死?±,慢性中毒则主要是神经衰弱等症状。另外还可能使甲状腺增生和肿大。

4.酚类化合物:焦化厂、煤气厂、化工厂、制药厂、炼油厂等。酚是一类原浆毒物,能使蛋白质凝固。

5 多氯联苯一组由氯臵换联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而形成的化合物,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油状液体或树脂状。1)用途:增塑剂、绝缘剂、高温润滑剂、橡胶软化剂及油漆的添加剂。

2)健康危害: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所以有明显的内分泌干扰作用。另外可抑制免疫系统,还可能具有遗传毒性或致癌作用。

在我国台湾曾引起米糠油事件,在日本引起油症事件。

四、改良饮用水质的卫生对策

(一)水源选择及卫生防护

1.水源选择及卫生要求

(1)水质良好:水源水质的感官性状、化学性状指标经净化处理后,应能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毒理学指标也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为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对大肠菌群也作了限量要求。

(2)水量充足:水源水量应能满足城镇或居民点的总用水量,并考虑到近期和远期的发展。

(3)便于防护:有条件的地方应优先选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

(4)技术和经济上合理:方便群众取用。

2.水源水的卫生防护

(1)集中式给水的卫生防护

在取水点周围不小于100米半径的水域内,应设臵明显标志,不得从事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河流取水点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水域内,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

(2)分散式给水的卫生防护

1) 井水的卫生防护

2)地面水的卫生防护

(二)水的净化

1.混凝沉淀:天然水体中的细小悬浮物,特别是胶体颗粒,难以用自然沉淀的方法加以去除,需加入适当的混凝剂才能将细微颗粒凝聚成大颗粒而沉降,叫做混凝沉淀(coagulative precipitation)。

(1)常用混凝剂

金属盐类:硫酸铝,三氯化铁

高分子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和碱式氯化铝

聚丙烯酰胺

(2)原理:1)压缩双电层作用:2)电荷中和作用:3)吸附架桥作用:

(3)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①水中微粒的性质、粒度和含量;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和粒子的成分和含量;③水温;④水的pH值和碱度;⑤混凝剂的种类、质量和用量等。

由于因素复杂,一般需要通过混凝试验来确定混凝剂的用量及条件。

2.过滤:过滤(filtration)是指浑水通过石英沙等滤料层,以截流水中悬浮杂志和微生物等的净水过程。

原理:

1 筛除作用,水通过滤料时,比滤层孔隙大的颗粒被阻留,随着阻留颗粒的增多,滤层孔隙越来越小,较小的颗粒也被阻留。

2 接触絮凝作用,未被沉淀去除的细小颗粒或脱稳颗粒,与滤料接触而被吸附。

3 沉淀作用,比重较大的颗粒随着水流移动时,因惯性而直接碰撞到滤料表面而降落。

(三)水的消毒(water disinfection)

1.化学消毒法

1)氯化消毒( chlorination )2)臭氧消毒接触时间大于12min,剩余臭氧大于0.02g/L.3)碘消毒4)高锰酸钾消毒

2.物理消毒法1)煮沸消毒2)紫外线消毒 253nm 波长的紫外线消毒效果优。3)超声波消毒

(2)常用的氯化消毒方法:

1)普通氯化消毒:是对混凝沉淀及砂滤后的水加氯消毒,加氯量的多少要以游离性余氯为标准,要求加氯接触30分钟后水中游离性余氯大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中含有游离性余氯不低于0.05 mg/L。

2)过量氯消毒法:适用于严重污染的水源水,加氯量大大高于通常的加氯量。消毒后的水需要二氧化硫、亚硫酸钠或活性炭脱除过高的余氯。

3)持续氯消毒法:用于井水或缸水消毒。

(3)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

1)加氯量和接触时间:水中加氯量除了要满足需氯量的要求外还应该有一定的余氯量。需氯量是指因杀灭细菌、氧化有机物和进行某些氯化反应所需要的氯。接触时间:当产生的主要是游离性余氯时,接触30分钟;化合性余氯时,接触1-2小时,主要是一氯胺。

2)水的pH值:当水的pH值<6.0时,HOCL接近100%。 HOCL的杀菌效率是OCL-的80-100倍。

3)水温:水温每提高10℃,病菌杀灭率约提高2-3倍。

4)水的浑浊度:悬浮颗粒物可以吸附微生物,使之凝集成团,而团块的微生物不易受到消毒剂的作用。

5)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微生物对氯的耐受性不同,除腺病毒以外,肠道病毒对氯的耐受性高于肠道细菌。原虫的包囊对氯的耐受性。

第三节地质环境和土壤

?宏量元素(macroelement):占人体总量的99.95%,包括碳、氢、氮、硫、磷、钠、钾、钙、镁、氯等11种元素。

?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在生物组织中的正常含量均小于生物体重的0.01%,包括铁、铜、锌、锰、钴、铬、钼、钒、镍、锡、碘、硒、氟、硅、砷、汞、镉、铅、铝、锶、锂、锗、铊、钡、硼以及稀土金属等多种。

一、地质环境与疾病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endemic disease):由于某些地区的水土中某种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超出了人类和其他生物所能适应的范围,就可能使当地的动物或植物及人群发生特有的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或称为化学性地方病。

?特点: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疾病的发生与地质中某些化学元素水平之间明显相关;疾病的发生与当地人群某种化学元素的总摄入量之间存在摄入量-反应关系。

?碘缺乏病、地方性氟病、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一)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IDD):是由于摄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包括多种疾病形式,其中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甲状腺肿和克汀病。

1.碘在自然界的分布山区低于平原,平原低于沿海

2.碘在人体内的代谢碘-活性碘?a一碘酪氨酸和二碘酪氨酸耦合---甲状腺激素

3.碘缺乏病的流行病学世界性地方病:110个国家——16亿人;中国流行:29个省市自治区流行;病人口

4.25亿,占世界病区人口40%

4.地方性甲状腺肿

(1)发病原因:

1)缺碘:当碘摄入量低于40μg/d或水中含碘量低于10 μg/L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

2)高碘:摄入过多的碘而占据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基团,使酪氨酸被氧化机会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受到抑制,从而促使甲状腺滤泡代偿性增生。

3)致甲状腺肿物质(goitrogenic substance):硫氰酸盐,硫葡萄糖苷。引起甲状腺素合成障碍,常与缺碘联合引起地甲肿和克汀病。

4)其他原因:膳食中维生素A、C、B

12

缺乏可促使甲状腺肿的发生。因此IDD是以缺碘为主的多种营养素缺乏症。

5.地方性克汀病(endemic cretinism)是在较严重的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出现的一种地方病。患者生后即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体格矮小、听力障碍、神经运动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甲状腺肿。

6.防止措施:有效补碘

1)碘盐:向食盐中加碘化钾和碘酸钾。WHO推荐,碘和盐的比例为1/10万。同时应注意碘盐应该干燥、严防日晒。

2)其他:碘油、口服碘化钾、服用甲状腺制剂等。(二)地方性氟病

?地方性氟病(endemic fluorosis)是由于一定地区的外环境中氟元素过多,而致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以氟骨症(skeletal fluorosis)和氟斑牙(dental fluorosis)为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又称地方性氟中毒。

1. 氟在自然界中的分

2.氟在体内的代

3.地方性氟病的流行病学

4.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

(1)发病原因:长期摄入过量氟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当摄入总氟量超过每人 4mg/d 可引起慢性中毒。水中氟含量过高或煤烟中氟污染是原因。机体营养不良敏感性增高。

2)发病机制:

1)破坏钙、磷代谢 2)影响牙齿的正常结构3)抑制酶的活性:因氟与钙、镁结合成难溶的氟化钙、氟化镁,故体内许多需要钙、镁参加的酶的活性被抑制。

5. 临床表现

氟斑牙:釉面光泽度改变、釉面着色、釉面缺损

氟骨症:疼痛,肢体麻木、肢体变形等。

6. 防治措施氟骨症的治疗用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预防措施:查清氟的来源,改用低氟水或饮水除氟。对燃煤引起的氟中毒应改良炉灶、加强排烟。

三)地方性砷中毒(endemic arsenic poisoning)是某些地区居民由于长期饮用含砷过高的水而导致的一

种地方病。本病以慢性中毒多见,主要表现为末梢神经

炎、皮肤色素沉着、手掌和脚趾皮肤高度角化以及皮肤

癌等。

1.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病学可分为饮水型和燃煤污染型

2.发病机制:抑制酶活性和引起DNA的氧化损伤。

3.临床表现:皮肤三联症;神经系统损伤,如蚁走感、疼痛等;消化系统损伤;心脑血管及末梢循环障碍,出现?°黑脚病?±;致癌作用。

(四)克山病(keshan disease)

是一种以心肌坏死为主要病变的地区性流行病,该病死亡率高,是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地方病之一。本病于1935年最先发现的我国黑龙江克山县,当时有大批病人突然死亡,由于病因不明,遂以地名命名。该病口服补硒防治效果很好,合用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效果更好。防治措施除了补充硒以外,改善居民营养、改善卫生条件,改善饮用水水质更重要。

二、土壤污染与疾病

(一)土壤污染

?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soil pollution)。

?土壤污染方式:

?水型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所致,可污染地下水

?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粪便以及化肥与农药

?的污染。

?气型污染大气中污染物自然沉降或随着降水进入土壤,如厂

?矿排放的含铅、砷、铬的废气可沉降污染土壤。

土壤污染的来源

工业污染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以及汽车废气

污染

生活污染生活垃圾、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等

农业污染农药和化肥污染土壤

(二)土壤污染对健康的的危害

1.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1)引起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如霍乱、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和钩虫、蛔虫病等。

2)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等人畜共患病

3)破伤风、肉毒梭菌中毒等。

钩端螺旋体病高热、头痛、全身酸痛、显著性的腓肠肌痛可分为眼结膜充血、黄疸出血型、肺出血型、流感伤寒型、脑膜炎型。

炭疽病皮肤坏死,特异性的黑痂,肺部、场部、脑膜的急性感染,有时伴有炭疽杆菌败血症。

破伤风牙齿紧闭、局部和全身肌肉呈强直性与阵发性痉挛。

肉毒梭菌中毒:一般是严重的中毒性疾病。

2.化学性污染的危害

(1)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1)镉污染:导致痛通病(itai-itai disease)?自然本底:大多是以化合物存在的。大气中含镉量一般不超过0.003ug/m3,水中不超过10ug/L,土壤中不超过0.5mg/kg.

?用途:电镀、颜料、塑料稳定剂、合金、电池、陶瓷制造等。这些用途占到镉的总用量的90%。此外镉还用于生产电视显像管磷光体,高尔夫球场杀真菌剂,核反应堆的慢化剂和防护层,橡胶硫化剂的生产。

污染来源大气中主要是有色金属的冶炼、煅烧,矿石的烧结,含镉废弃物的处臵等。水体镉的来源:

工业废水、矿石冶炼、每升废水含镉量可达数十至数百微克。土壤镉污染来源主要是含镉废水的灌溉农田所致。

?污染区镉水平:大气中可超过1ug/m3,地表水的含量高达3.2mg/m3,土壤中镉含量高达50mg/kg.

机体的镉暴露途径:

●吸入途径大气和吸烟。其中吸烟是比较主要途径,通常每只香烟的镉含量大约在1-2ug,但某些地区生产香烟达到8.6-17.3mg/kg.

●消化道途径:水和食物。食物可能来源于镉污染区的土壤,还可能是盛放食品的陶瓷由于上釉而污染镉。1941年,美国报道300多例;1946年法国报道300多例由镀镉容器引起的镉中毒事件。

镉的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

?吸入中毒:口中有金属味,4-10小时后,鼻咽部有刺激症状、胸部紧束感,周身寒战和发热,呕吐、腹痛腹泻。20h-36h后出现肺水肿、胸痛,剧咳、咳痰,严重的呼吸困难和缺氧,并伴有血液浓缩的现象,死亡率为15%-20%。

?急性口服中毒,1969年,波兰青年自杀,口服碘化镉约5克致死,剂量约为25mg/kg。

●慢性毒性:

?吸入中毒表现:冶炼工人的慢性镉吸入一般在接触一年以上才产生尿镉浓度增加,此外还有贫血、尿蛋白和嗅觉缺失,牙齿颈部釉质呈黄色镉环等,随之出现肾功能减退和肺气肿等。

?消化道摄入中毒:潜伏期可能为10-30年,患者多为40岁以上经产妇,初起时腰背痛、膝关节痛,以后遍及全身,疼痛为剧烈刺痛。止痛药无效,轻微外伤即可引起全身多发性骨折,有骨软化和骨质疏松,骨骼变形等改变。患者身长可比正常时缩短20-30cm。?发病机制:镉经吸收进入血液后,部分与血红蛋白结合,部分与低分子硫蛋白结合,形成镉硫蛋白,通过血液达到全身。并且选择性蓄积于肾和肝脏中。

镉与含羟基、氨基和巯基的蛋白质分子结合,使许多酶系统受到抑制,从而造成肝、肾损害。尤其是引起肾小管的损伤。

肾小管损伤后,患者出现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并使尿钙和尿酸排出增加。肾功能不全还能影响维生素D3活性降低,使骨骼的生长代谢受到阻碍,从而导致骨骼疏松、萎缩、变形等。

痛痛病:由于使用含镉废水浇灌土壤,在农作物上蓄积,长期食用富含镉的大米等食物而引起的慢性镉中毒。因病人整日呼叫痛呀痛而定名为痛痛病。最早发生在日本的神通川流域。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大约是在19世纪80年代,神通川流域发展了铝矿开采、锌铜矿开采,1913年又大规模炼锌。冶炼厂的含镉废水大量排入了神通川和,造成了河流严重镉污染。农民又用这种含镉的水浇灌农田,导致稻秧生长不良,生产不来的稻米称为“镉米”。1931年,神通川流域开始出现一种全身神经痛的怪病,即痛痛病。

我国沈阳张士灌区用污水灌溉20多年后,被污染的耕地已达2500多公顷,稻田含镉5-7mg/kg,稻米含镉0.4-1.0mg/kg。

?兰州白银灌区东大沟流域土壤中镉含量已经达到

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镉水平。

?江西省大余县污灌区污染面积达到5500公顷,并

形成670公顷的“镉米”产区。2)铊污染与疾病

?目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是含铊废水及废渣受风吹日晒和降水淋溶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大气所致。

?自然本底:一种高度分散的稀有金属。银白色。在自然界中独立矿物不多。大多以一价形式存在。世界范围内铊的含量为0.1-0.8mg/kg,平均约0.2mg/kg。我国34个省市853个土样铊背景值为:0.29mg-1.17mg/kg,平均值为0.58mg/kg。

用途:制造光电管、合金、低温温度计、颜料、燃料、焰火。如溴化铊和碘化铊是制造红外线滤色玻璃的原料。硫酸铊可用于制造杀虫剂和杀鼠剂。

?健康危害:铊对人的最小致死剂量为12mg/kg。人摄入后2h,血铊达到最高值,24-48h浓度降低。在人体中最高。其次是肌肉、骨骼、肝脏、心脏、胃肠、脾、神经组织。铊是严重神经毒物。

铊中毒的临床表现:

?毛发脱落,呈斑秃和全秃。

?周围神经损伤,早期是双下肢麻木、疼痛过敏,很

快出现感觉和运动障碍。

?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可见视网膜炎、球后视神经炎

及视神经萎缩。

(2)农药污染的危害:有机磷、有机氯农药引起人中毒,很常见。有机氯农药已经被禁止使用,目前最常见的是有机磷的问题。

?急性中毒:

?毒蕈碱样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汗、视物模糊、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等。?烟碱样症状:全身紧束感,动作不灵活、胸部压迫感,胸部和上肢和颈、面部肌束震颤,语言不清,心跳频数和血压升高。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乏力、烦躁不安、共济失调、语言障碍。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及脑水肿。

?慢性中毒:多见于长期低水平有机磷农药的职业人群,主要临床表现是胆碱酯酶活性降低,症状较轻,以中毒性类神经征为主,部分患者有毒蕈碱样症状。?部分有机磷还可致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和接触性皮炎等。

轻症病人表现为四肢麻木、轻微震颤和轻度共济失调,通常发汞的浓度达到120-600mg/kg.

?中度中毒患者表现为听觉困难、管状视野和部分瘫痪,发汞值达到:200-600mg/kg。

?重度中毒患者完全麻痹,视力和听力丧失,语言功能丧失,甚至出现昏迷,病人发汞值高达400-1600mg/kg.

对后代的影响:中毒期出生的儿童身高无一例达到正常下限值,中毒后两年出生的儿童有30%低于下限值。中毒期出生的儿童智力发育较差,愚鲁的发生率高达33.3%,痴呆的发生率为6.7%。重度中毒区儿童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非中毒区。

(三)土壤污染的卫生防护原则

1.工业废渣处理综合利用,进行回收和处理

2.粪便无害化处理利用堆肥、发酵和沼气法处理

3.垃圾无害化处理分选、粉碎和压缩后卫生填埋,或者进行高温焚烧处理。

4.污水处理有毒工业废水应净化处理后灌溉,医院污水经消毒后再浇灌。

5.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范围,尽可能的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品种农药和化肥。

赵英老师所划重点

绪论1

2、流行病学方法包括()()

()三大类。

3、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最大的差别是()

4、()观点是流行病学的核心观点。

5、流行病学实验法和观察法最大的差别在于

()

6、简述流行病学的用途。

第二章

1、名词解释: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散发、流行、爆发、移民流行病学

2、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区别

3、患病率一般应用于慢性病。

4、患病率受到发病率和病程的影响。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主要因素

5、婴儿死亡率在不同地区间进行比较不需要标化,婴儿死亡率是比较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状况和卫生

水平的敏感指标。6、死亡率表示的是一个人群的死亡风险,病死率可以用来表示疾病的严重程度。

7、疾病的地方性包括()()()三种类型。

8、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主要是指()()()分布。

9、描述疾病时间分布的四个术语是:

10、描述疾病人群分布主要从哪7个方面描述。

11、疾病的年龄分布差异主要原因是:

12、疾病的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13、简述移民流行病学的原则。

第三章

1、名词解释: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抽样调查、生态学谬误

2、现况调查是否能判断因果关系,为什么?

3、随机抽样的方法包括哪五种?

4、如果需要早期发现病例并及时给予治疗,用什么调查方法?

5、生态学研究的局限性。

第四章

1、队列研究、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人群归因危险度

2、队列研究包括哪三种?

3、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最主要的偏倚是什么?

4、队列研究中暴露组的选择有几种方式?

5、对照的选择有几种方法?

6、简述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7、掌握RR\AR\PAR\ARP\PARP等指标的计算。

病例对照研究复习重点内容

1、病例对照研究、匹配、个体匹配、成组匹配、匹配过度、分层分析

2、病例选择的方式及各自的优缺点;对照选择的方式

3、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分析方法

4、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学习要点

1、临床实验、安慰剂对照、标准对照、盲法、双盲、

2、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特点

3、临床实验中设立对照的方式

4、临床试验设计的种类

5、类实验

诊断试验评价学习要点1、筛检试验、诊断试验、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串联试验、并联试验、金标准

2、诊断试验真实性评价的指标及具体计算方法

3、诊断标准制定的3条原则

4、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的关系

5、串联试验和并联试验的阳性结果判断

6、串联试验和并联试验对真实性各项指标的影响

病因及其推断学习要点 1、流行病学病因

2、病因推断的标准

3、mill ’s 准则包括哪几种方法?

4、求同法、求异法、类推法、排除法、假设演绎法、 期末考试题型

选择题40个 40分 多选题5个 10分

判断题10个 10分 名词解释5个 10分、 简答题 3个 15分

计算题1个 15分

关于考试范围同学的一点误解

流行病学教学内容一共有十章,其中传染病流行病学和疾病预防章节需掌握的内容较多,因此没有特别列出来,但仍在考试范围之内,请同学们不要误解。谢谢

第一章 流行病学概述(考试可能不考,但可帮助从整体上把握本学科内容)

1) 流行病学(epidermiology )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㈠描述性研究→产生假设 包括 现况研究、筛检和生态学研究; ㈡分析性研究→检验假设 包括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㈢实验性研究→验证假设 包括 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 ㈣理论性研究(数理法)→预测疾病 包括 数学模型。

3)

临床流行病学定义 是在临床医学领域内,引入现代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法,从患者个体的诊治,扩大到群体特征的研究,以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治、预防及预后等临床规律并进行严格的设计、衡量和评价的临床基础科学。

第二章 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掌握各自用途,了解定义)

一、 发病指标:①发病率(incidence rate )k ?=同时期暴露人口数

新病例数

一定期间某人群中某病

,是人群新病例发

生频率的指标。②罹患率(attack rate )是短时间内(日、周、旬、月)人群新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③患病率(prevalence )病程

发病率同期的平均人口数

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

?=?=k (当

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分时点和期间两种,时点患病率常用。通常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④感染率(infection rate )

%100?=

受检人数

受检者中阳性人数

,其性质与患病率相似,应用甚为广泛,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常用的指

标,特别是对那些隐性感染、病原携带及轻型和不典型病例的调查较为常用。⑤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 )%100?=易感接触者总数

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

,可用于比较传染病传染力的强弱,分析传染病流

行因素以及评价卫生防疫措施的效果。续发病例:小范围内第一个病例发生后,在该病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出现的病例。减去原发的。

二、 死亡指标:①死亡率(mortality rate )k

?=同期平均人口数

某时期内死亡总数

,用于衡量某一时期、某人群死亡

危险性大小的指标。②病死率(fatality )%

100?=

同期患某病人数

某时期因某病死亡人数

,表示确诊疾病的死亡概

率,可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可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多用于急性传染病。③生存率(survival rate )%100?=年的病例数

随访满年存活的病例数

随访n n ,是某些慢性病如癌症、心血管病等远期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第二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

1) 人群分布 包括:①年龄②性别③职业④种族和民族⑤宗教⑥婚姻和家庭⑦行为⑧流动人口

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 ①横断面分析(cross sectional analysis )多用于传染病的分析,适用于急性发作疾病②出生队列分析(birth cohort analysis )它可以明确地呈现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有助

于探明年龄、所处时代特点和暴露经历在疾病的频率变化中三者的作用。

2)时间分布①短期波动(rapid fluctuation)②季节性(seasonality)③周期性(periodicity)④

长期变异(secular trend,secular change)

3)地区分布

4)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①散发(sporadic)②爆发(outbreak)③流行(epidemic)④大流行(pandemic)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1)描述性研究的基本方法①横断面研究(现况研究)②筛检(screening)③生态学研究(ecological

study)

2)现况研究概念:研究特定时点或时期和特定范围内某个人群中的有关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即调查这个特定的群体中的个体,是否患病和是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征的情况,从而探索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情况与疾病或健康状的关系。

3)现况研究的用途:①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②提供疾病的致病因素的线索;③疾病监测、预防

接种效果的评价;④确定高危人群;⑤确定各项生理指标和医学参考值范围。

4)现况研究的种类①普查(census):是指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均为研

究对象的调查。②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的调查,以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5)随机抽样方法①单纯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③分层抽样④整群抽样⑤多级抽样。

第四章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亦称回顾性研究)

1)定义:是选择患有和未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或某

些可疑危险因素的比例,判断该暴露因素是否与该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2)病例对照研究的用途:①探索危险因素,尤其适用于潜伏期长的疾病及罕见病;②建立和检验病因假说;

③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3)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①病例与对照不匹配(成组):在设计所规定的病例和对照人群中分别抽取一定

量的研究对象,要求对照组人数等于或多于病例组,此外没有其他限制。②病例与对照匹配:

4)匹配(matching):是一种选择对照的方法,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

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5)匹配的种类:①频数匹配:匹配因素在对照组与病例组中所占的比例一致;②个体匹配:1个病例配1

个对照(配对)或多个对照(1:M匹配)

6)选择研究对象:①代表性:病例组能代表患该病的总体,对照组能代表未患该病的总体;②可比性:两

组在年龄、性别、居住地、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应具有可比性。

7)病例的选择原则——病例类型的选择:①新发病例(首选):病例回忆有关暴露时记忆犹新,减少错误;

②现患病例:时间间隔较长,回忆错误的机会增加;另外易掺入疾病的迁延因素和预后因素在内;③

死亡病例:死者的暴露资料不详,信息主要由家属提供,可靠性差,可致OR值低估。

8)对照的选择原则:①不患所研究疾病,但有暴露可能性;②与病例组的可比性;③不患与研究因素有关

的其他疾病;④能以与病例相同的方法获取暴露资料;⑤尽可能设立多种对照。

9)对照的来源:①与病例相同来源的医疗机构中的患其他疾病的患者;②产生病例的一般人群(健康人或

非该病病例)的随机样本;③病例的邻居亲属、朋友、同事、同学等;④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来源选择对照。

10)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分析基本步骤:①整理资料(作四格表)②计算暴露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χ

2检验并得出结论)③计算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计算OR值)。

11)举例(课本295页)[友情提示:八成会考计算题。★掌握]

①首先将结果归纳为如下形式

吸烟史肺癌病人对照合计

有688 (a)650(b)1338

无21 (c)59(d)80

合计709 709 1418

②检验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的暴露率是否有差异,及差异的统计学显著性,可以用卡方检验。

x2=(ad-bc) 2 * n /(a+b)(c+d)(a+c)(b+d) =19.13 (自由度=1时,界值为 3.84),P<0.05 结论:两组的暴露率经统计学检验后差别具有显著性。

③计算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

关联强度的指标是相对危险度RR(risk ratio)

它是暴露组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之比。但是,在病例对照研究中,RR值无法计算。

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回顾来比较病例和对照在得病前暴露于某种可能的危险因素方面的差异,分析该因素与疾

病的可能联系。表示疾病与暴露之间联系程度的指标为比值比OR (odds ratio)。

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为 a/c ,对照组为b/d ,OR 为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暴露比值之比。即 d

b c a //。OR 值

的含义:暴露组的疾病危险性为非暴露组的多少倍。例如,上题中OR=21

65059688??=2.97。结论:吸烟者发生肺

癌的危险性为不吸烟者的2.97倍。

第五章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

1) 定义:选定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两组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组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2) 队列研究的用途:①检验病因假设;②描述疾病的自然史;③评价自发的预防效果。 3) 队列研究的种类:①历史性②双向性③前瞻性

4) 研究对象的选择:⑴暴露人群的选择①高危人群(职业人群、特殊暴露人群)②一般人群(一般居民、有组织的人群团体)⑵对照人群的选择①内对照②外对照③总人口对照④多种对照 5)

资料分析

① 累积发病率(适用于固定队列)CI=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

)人数观察期内发病(或死亡

② 发病密度(适用于动态队列)ID =观察人时数

)人数观察期内发病(或死亡

③ 率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u 检验/χ2

检验/二项分布/泊松分布) ④ 计算暴露与发病的关联强度

1. 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 )RR=

率)非暴露组发病率(死亡

暴露组发病率(死亡率=

Io

Ie

2. 归因危险度(attributive risk,AR )AR=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非暴露组发病率(或

死亡率)= Ie -Io = Io (RR -1) 意义:a.暴露与非暴露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 b. AR 值越大,暴露因素消除后所减少的疾病数量越大。 3.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AR%=

Ie

Io Ie -?100%=

RR

RR 1-?100% 意义: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

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百分比。

4. 人群归因危险度(population attributive risk,PAR ) PAR=全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

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Io It - (I t :总人群率 I o :非暴露组率)意义:a.暴露人群与一般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率的大小;b.PAR 值越大,暴露因素消除后所减少的疾病数量越大。

5.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人群病因分值 EF )PAR%=

It

Io It -×100%

PAR%=

%1001

)1()1(?+--RR Pe RR Pe (Pe :总人群的暴露比例)意义:在人群的总发病率中由

研究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所占的比例。

第六章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 )

1) 特征:①前瞻性②人为施加干预措施③随机抽样、随即分配④设计严格的平行对照⑤验证病因假设能力最强。

2) 主要类型:①临床试验 ②现场试验:a.个体试验 b.社区试验 3)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定义:是以个体病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化实验分组的实验方法,在医院或其他医疗照顾环境下进行。病人包括住院和未住院的病人。常用于对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4) 真实验(true experiment ):具备前四个基本特征的实验称为真实验。缺少的则称为类实验(quasi-experiment)或半实验(semi-experiment)。常见的类实验有:不设对照组、不随机分组。 5) 临床试验的三大要素:①研究因素(干预措施)+②研究对象 →③效应

6) 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选择原则:①对干预措施有效;②预期发病率较高;③干预对其无害;④能将实验坚持到底;⑤依从性(compliance)好 7)

临床试验的基本原则:①随机化分组(randomization )②设立对照(control )③盲法(blinding/masking )

④重复(replication ) 8) 盲法包括:①single blind :只有研究者了解临床试验分组情况,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在试验组还是对

照组,一般需要给予对照组安慰剂。②double blind :研究对象和研究观察者都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而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③triple blind :除了研究设计者之外,任何参与临床试验研究的人员均不了解分组的情况。 9) ※实验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比较:(本人专用,考试可能不考)

①相同点:

a) 都可用于病因研究。

b) 都可在现场选择研究对象及随访观察。 c) 都要求两组或各组均衡可比。

d) 都可进行两组或各组率的计算与比较。

②不同点:

a) 分组方法不同:实验研究要求随机分组;队列研究按暴露分组,是自然分组。

b) 研究因素给予方式不用:实验研究因素是人为给予;队列研究因素是自然暴露因素。 c) 病因研究价值不同:实验研究优于队列研究。

第七章 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Diagnostic Test and Screening Test )

1) 诊断(diagnostic ):医生通过观察和思维,对就诊者所患疾病的症状、体征和其他表现进行分析从而识别、判断疾病的过程称为诊断。 2) 诊断试验(Diagnostic Test ):为给病人做出诊断所应用的各种实验室检查、医疗仪器检查及其他方法称为诊断试验。 3) 筛检(screening ):运用快速的检查方法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可能患有某病或缺陷者的方法称为筛检。 4) 筛检试验(Screening Test )用于筛检的各种检查方法称为筛检试验。 5)

评价试验的真实性(validity )的8个指标:

有病 无病

试验结果阳性 a b a+b 试验结果阴性

c d b+d a+c

b+d

a+b+c+d

1. 灵敏度=

%100?+c

a a (反映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为患者的能力)

2. 假阴性率=灵敏度-=?+1%100c a c

(反映将实际有病的人错判为非患者的比例) 3. 特异度%100?+=

d

b d (反映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非患者的能力) 4. 假阳性率%100?+=

d

b b

特异度-=1(反映试验不能正确识别非病人的能力

5. 约登指数(Yonden ’s index )又称正确指数,是评价真实性的综合指标,表示筛检/诊断试

验发现真正的病人与非病人的总能力。 约登指数1-+=特异度灵敏度 6. 粗一致性(crude agreement )%100?++++=

d

c b a

d a (反映试验结果与金标准结果的

符合程度)

7. 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LR )是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复合指标,有病者中得出某一

试验结果的概率与无病者得出这一概率的比值。

阳性似然比 特异度

灵敏度假阳性率

真阳性率

-=

=+1LR 阴性似然比特异度

灵敏度真阴性率

假阴性率-=

=

-1LR

6)

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的确定(与测得的观察值的分布有关),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ROC 是用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作图得出的曲线,可以表示灵敏度和特异度之间的关系。其斜率是阳性似然比。

7)

评价试验的可靠性(reliability ) 可靠性又称信度,重复性、精确性。指筛检/诊断试验在相同条件下

重复测量同一受试者时,所获结果的一致性。 8)

可靠性指标:①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②计数资料则用符合率评价 %100?+=n

d a 符合率。

(此为观察符合率,是两次检测结果相同的人数,占受试者总数的百分比例。)③Kappa 值。 9)

预测值(predictive value )阳性预测值:指试验阳性者属于真病例的可能性。%100?+=

b

a a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指试验阴性者属于非病例的可能性。%100?+=

d

c d 阴性预测值

灵敏度越高,阴性预测值越高;特异度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与受检人群目标疾病患病率(P )密切相

关。特

度)

病率)((患病率灵敏度患病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

11,患病率

灵敏度)(患病率)(特异度患病率)

(特异度阴性预测值

?-+-?-?=

111

10) 提高实验效益的方法 ①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高危人群)展开②选用合适的试验③采用联合试验 串联:

全部试验结果均为阳性者才定为阳性。该法可以提高特异度。并联:只要有任何一项试验结果为阳性就可定为阳性。该法可以提高灵敏度。

第八章 偏倚控制

1) 偏倚(bias )是在研究的设计、实施、分析等阶段发生的系统误差。

2)

偏倚的分类:①选择偏倚 指由于研究对象与目标人群的特征存在着系统误差,使效应估计值与真值之间发生的偏差。②信息偏倚 又称观察偏倚,指在研究的实施阶段从研究对象获取信息时所产生的系统误差。③混杂偏倚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一个或多个混杂因素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事件)之间的真实联系称为混杂偏倚。 3) 混杂偏倚的控制:

① 随机化(randomization ):只能用于控制实验性研究中的混杂因素;② 限制(restriction ):此法不失为观察性研究中控制混杂偏倚的有效方法;③ 匹配(matching ):为指示研究对象选择那些在某个和某些可疑混杂因素方面具有共同或相似暴露经历者为对照的方法。④统计分析:分层分析,按混杂因素分层,然后再分析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效应。 第九章 病因推断

1) 病因定义:那些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

就会下降。 2) 病因推断步骤:①描述流行病学提出病因假设②分析流行病学检验病因假设③实验流行病学验证病因假设

④综合判断是确认因果联系的最后环节。

3) 推理的逻辑方法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Mill 准则)和类比推力。Mill 准则(求因果五法):①求同法

②求异法③求同求异并用法④共变法⑤剩余法。 4) 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必考) ① 关联的时间顺序 该标准含义为如果怀疑病因X 引起疾病Y ,则X 必须发生于Y 之前。此标准为绝对

标准。慢性病需注意X 与Y 的时间间隔。

② 关联的强度 该标准含义为关联的强度越大,该关联为因果关联的可能性越大。根据资料性质和研究

性质的不同,可用比值比(OR )、相对危险度(RR )、相关系数等指标反映分类资料或连续性变量的关联程度。

③ 关联的剂量-反应关系 即随着暴露剂量的变化疾病的发生频率也发生变化。 ④ 暴露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 ⑤ 关联的可重复性 是指在不同的人群和时间,以不同的方法进行的某因素与某疾病间关联的研究均能

观察到相同的联系。

⑥ 关联的合理性 a.在科学上应言之合理;b.研究者或评价者从自身的知识背景出发,支持因果假设的

把握度。

⑦ 关联的“特异性” 很难满足。 ⑧ 关联的终止效应 是指病因因素去除后,该疾病的发病频率下降。

第十章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1) 传染过程(infection ):也称感染过程,是指病原体进入机体后,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亦即

传染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整个过程。 2) 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 ):在传染病流行病学中,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了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3)

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①传染源 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除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

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②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除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③易感人群是指有可能发生传染病感染的人群。

4)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应用:

①潜伏期的长短能够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②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以此可追踪传染源并确定传播途径。

③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检验期限。

④根据潜伏期可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

⑤根据潜伏期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5)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包括:①经空气传播②经水传播③经食物传播④接触传播⑤经媒

介节肢动物传播⑥经土壤传播⑦医源性传播⑧围生期传播。

6)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①自然因素②社会因素

7)疫源地(infectious focus)是指传染源排出病原体可能波及的范围,也即易感者可能受到感染的范围。

范围较小的疫源地称为疫点,范围较大的疫源地称为疫区。

8)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㈠传染病报告

①我国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37种,甲类(2种):鼠疫、霍乱;乙类(25种):

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炭疽中的肺炭疽采用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丙类(10种)

②责任报告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

③义务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

㈡针对传染源的措施病人:做到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㈢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消毒(disinfection):是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包括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

㈣针对易感者的措施:免疫预防、药物预防、个人防护。

㈤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紧急措施

9)计划免疫(planned immunization)是指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

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10)预防接种(vaccination)是指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人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从而

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发生。可分为①人工自动免疫②人工被动免疫③被动自动免疫。

11)我国的计划免疫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儿童基础免疫,即对7周岁及7周岁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苗、脊髓灰质

炎三价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以及以后的适时加强免疫,使儿童获得对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和乙型肝炎的免疫力,概括为“五苗防七病”。

12)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医院职工、就诊病人、探视者或陪住者在医院内获得的一切感染性疾病。

①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也称交叉感染,指病原体来源于病人体外。

②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内/体表的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

两种分析性研究的优缺点:

病例对照研究:一、优点:⑴该方法除适用一般疾病外,还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⑵该方法较节省人力物力,容易组织,所需样本较少。⑶在一次调查中可以同时调查多个因素与一种疾病的关系,当一种疾病的病因不明须探讨多种因素的作用时比较适用。既可检验有明确危险因素的假设,又可广泛探索尚不够明确的众多因素。⑷收集资料后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对于慢性病可以较快地得到危险因素的估计。二、缺点:⑴该方法不适用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⑵病例常不能代表全部病例,对照也常不能代表所属的人群,因此容易产生选择偏倚。⑶调查时需要调查对象回忆既往若干暴露史的信息时难以避免回忆偏倚。⑷混杂因素的影响较难控制。⑸由于总人口中的病例数和未病者人数不祥,故一般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等,因而不能直接分析相对危险度,亦不能证实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因果关系。

队列研究:一、优点:⑴较适用于常见病。⑵在疾病发生前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由“因”至“果”观察,所以资料偏倚少,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强。⑶可计算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能测量两组间的相对危险度和特异危险度,直接估计暴露因素与发病的关联强度,所得结果真实可靠。⑷一次调查可观察多种结局,并能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⑸暴露因素的作用可分等级,便于计算“剂量-反应关系”。二、缺点:⑴不是用于研究人群中发病率很低的疾病。⑵观察时间长而难以避免失访,不易收集到完整的资料。⑶设计的科学性要求高,实施复杂,暴露人年计算工作量较为繁重;费用高,不能很快出成果。⑷每次只能研究一个或一组暴露因素,有多种病因的疾病不适用此方法。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用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编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 课程号:504163030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48学时学分:3分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主要通过课堂讲授、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所用教材在前4版的基础上,本着“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的精神、贯彻三基和五性的原则,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编写。内容主要包括预防医学的一些基本方法,临床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有关预防知识和技能以及卫生服务体系与卫生管理。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掌握预防医学观念、知识和技能,为今后在医疗工作中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下划双线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示熟悉内容;句尾的“*”示教学难点) (一)教学内容 绪论 预防医学的定义、内容、特点。健康的概念。健康权。健康决定因素及健康生态学模型。疾病自然史与预防机会。三级预防策略。预防策略的实施原则*。我国卫生工作的主要成就及面临的挑战。全球疾病负担及危险因素。爱丁堡宣言和五星级医生。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和目的*。 第九章临床预防医学与健康管理 临床预防服务的定义、内涵及主要内容。健康管理的定义。临床预防服务与健康管理的意义。实施临床预防服务的具体原则。危险因素的概念及特点*;临床场所如何收集危险因素。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概念。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在慢性病预防中的意义。健

环境卫生学 题库大全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环境介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2.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包括______和______。 3.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4.根据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可将其分为______和______。 5.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气;水;土壤 2.自然环境;生活环境 3.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4.原生环境;次生环境 5.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 二、名词解释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三、选择题 1.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 A.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B.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C.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D.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E.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工作学习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2.学习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目的是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 A.提高诊断疾病的本领B.认识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原因 C.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规律 D.认识全球环境问题 E.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3.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 A.空气、水、土壤(岩石) 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 C.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 D.空气、水、食物、生物体 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 4.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 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 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 C.环境污染治理 D.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 E.环境质量评价 5.环境卫生工作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 B.铅、镉、汞、酚 C.甲基汞、光化学烟雾 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 E.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6.原生环境是指() 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 B.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 C.无动植物生存而仅有少量微生物存在的环境D.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环境 E.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 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A.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所致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供本科护理学使用)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常考题目 1.预防医学的对象(D )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C )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E)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C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 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 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 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E.以上均不是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D.脑卒中 E.糖尿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预防医学 医学统计学部分选择题及答案

1.预防医学的对象(D )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C )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E )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C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 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 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 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E.以上均不是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D.脑卒中 E.糖尿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 C.强化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社会消费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取无菌纱布的正确方法是0.99分 A.用消毒的手指拿取纱布 B.戴手套拿取纱布 C.用无菌持物钳夹取纱布 D.用灭菌换药镊子夹取纱布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取无菌纱布的正确方法是用无菌持物钳夹取纱布。 2、可能致肺癌的是0.99分 A.长期饮用含藻类毒素的地沟水或井水 B.长期接触石棉 C.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D.长期接触汞 E.长期接触铅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长期接触石棉可以物理刺激肺导致肺癌。 3、和破损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的器材0.99分 A.灭菌剂或物理、化学灭菌方法 B.应用灭菌剂或高效消毒剂 C.应用物理灭菌方法 D.杀灭结核杆菌的消毒剂或中、低效消毒剂 E.杀灭细菌繁殖体的消毒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和破损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的器材时应用灭菌剂或高效消毒剂进行消毒。 4、传染病区使用的拖把0.99分 A.拖把应有明显的标记,严格分区使用 B.每次使用后清水冲洗,悬挂晾干备用 C.先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适量倒在污染地面30min后,用拖把拖干净 D.拖把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洗干净,晾干备用 E.应先消毒,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再用水洗干净,然后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悬挂晾干备用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传染病区使用的拖把应先消毒,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再用水洗干净,然后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悬挂晾干备用。 5、某工地食堂用餐后半小时左右,有多名工入口唇、指甲和全身皮肤出现发绀,并出现精神萎靡、头晕、头痛、乏力、心跳加速,有的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烦躁不安、呼吸困难。最大可能是0.99分 A.沙门菌中毒 B.大肠杆菌肠毒素中毒 C.亚硝酸盐中毒 D.四季豆中毒

预防医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预防医学模拟卷 一、名词解释 1.环境:以人为主体的所有外部环境,包括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整体。广义的环境除自然因素外还应包括社会因素 2.职业病:指与工作有关并直接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因果关系的疾病。即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机体所能代偿的限度时,其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 3.均数抽样误差:因各样本包含的个体不同,所得的各个样本均数也不一定相等,这种由抽样而造成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差异或各样本均数之差异为均数抽样误差。 4.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的个体之全部,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作为样本,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5.数值变量: 6.病例对照研究:指选择患有或未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各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疑危险因素的比例或水平,通过比较各组之间暴露比例或水平的差异,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研究的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7.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8.普查:在特定时间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9.氮平衡:指氮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平衡状态。 二、填空 1.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 2.长期接触强噪声,听阈不能恢复到原来正常水平,听力下降呈永久性改变,又称(听阈)位移。 3.对于正态分布资料,可用(x +-1.96S )估计95%的正常值范围。 4.写出率的计算公式:率= (某种现象实际发生的数/可能发生某种想象得数*100% ) 5.在同一正态总体中以固定n 随机抽样,理论上有95%的样本均数在(同3题)范围内。 6.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 7.报告传染病有三类,共 35 种。 8.钙丰富的食品有:乳制品,豆类,芝麻,核桃,海带。 9.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有:海产品和海渍产品:鱼虾蟹贝咸肉咸菜凉拌菜等。 三、问答题 1.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是: 答:1.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①空气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危害。②慢性危害:长期生活在低浓度污染的空气环境中,机体可受到慢性潜在性危害,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如吸烟引发肺癌、石棉引起石棉肺等。③致癌作用:空气污染物的致癌作用是慢性危害的又一表现,是现代肺癌发病率增高、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最突出的是多环芳烃化合物。2.水体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如果外界许多物质被混入天然水源,降低了水质。当排入水中的物质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物理与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水质变坏,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称之为水体污染。3.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①引起中毒②诱发癌症③传播疾病。4.噪声对健康的影响:①工业噪声②交通噪声③生活噪声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体现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几方面,但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最直接。长期接触噪声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2.职业病的特点是什么? 答:1.病因明确。在控制了相应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发病可以减少或消除。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数可以检测和识别,一般需接触到一定程度才发病,因此存在接触水平(剂量)-反映关系。3.在接触同样有害因素人群中,长有一定发病率,很少会出现个别病人。4.如能早期发现并能及时合理处理,愈后较好,恢复也较容易。5.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发现越晚,疗效也越差。所以防治职业病关键在于全面执行三级预防。 3.试述现况调查的概念及目的。

预防医学(卫生学)1

卫生学 ?健康:WHO提出的健康概念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健康的内涵包括: (1)一般的安宁状态,可以过正常生活和参加生产劳动; (2)自我感觉良好。发自内心的良好感觉是健康的基准,比之本人所处环境对健康影响更为重要。一个残疾者外表上虽然异于正常人,但能够按自己的身体特点克服种种困难,做些对人民有利的工作,而与一个体格上健康,却终日郁郁寡欢者相比,在某种意义上讲,前者是健康人,而后者是病人; (3)个体对环境中各种因素有调节和适应能力;(4)从事各项工作的效率高。 一、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卫生学(Hygiene)是在?°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指导下,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阐述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及预防对策的理论根据和实施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研究对象:人群及其周围的环境 ?研究任务:揭示病因,分析人群的健康状况及疾病发生与分布的规律,评价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措施的效果,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根据和措施的原则等。 ?环境通常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卫生学研究的环境以自然环境为主。自然环境可进一步分为:生活环境和职业环境。 ?环境由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 ?环境介质:大气及室内空气、水体、土壤(岩石)、食物及包括人体在内的一切生物体。 ?环境因素是指介质中被转运物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成分。可分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 我国卫生工作战略目标: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本质含义:“公平享有”,任何公民,无论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支付能力等,都应该享有同等权利。 五、学习卫生学的目的 1.学习环境与健康关系的概念,掌握影响健康的各种环境,充分认识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 2.树立预防为主思想,学会运用三级预防策略处理卫生保健服务中有关问题。 3.掌握作为全科医师应具有的预防疾病、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机能,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第一章人类和环境第一节人类的环境第二节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影响第三节环境污染的防治 第二章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生物圈(biosphere):有生物体存在的地球表层。范围大致包括了12km深的地壳、海洋及1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环境分类: 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1.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由于地球结构的原因,造成地球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一地区的水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长期饮水、摄食后,导致体内出现相应元素的过多或过少,最终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这类疾病的发病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区性,故又称为地方病(endemic disease)。 2.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其中的物质交换、迁移和转化以及能量、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环境。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浓度逐渐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此作用称为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 三、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一)物质的统一性(P12) 二)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如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由于低氧环境的影响,机体从环境空气中吸入的氧气远远低于平原地区的居民,但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产生一些适应性改变,如体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代偿性增多。使机体的内环境与外界条件相适应,并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 三)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基因组计划(EGP),研究环境暴露与疾病的相互关系。 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1.全球变暖 6.土壤沙漠化 2.臭氧层破坏 7.大气污染 3.生物多样化减少 8.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 4.酸雨蔓延 9. 海洋污染 5.森林锐减 10. 固体废弃物污染 人类与环境物质的统一性体现 第二节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有害物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因子)进入环境后,污染物的数量、浓度、持续时间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恶化,可对人群或生物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或潜在的危害称为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叫做

预防医学试卷及答案

预防医学试卷及答案

2× 1.对于预防医学以下说法哪项是错 误的 A.研究自然与社会环境与健康的关 C.制订疾病防制策略和措施 D.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2.第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是 A.控制和消除 致病因素 B.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C.积极治疗已患疾病,防止伤残 D.研制新的治疗药物 3.以下哪项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 A.环境、生活方式、生物因素 B.生活方式、环境、遗传 C.生物、环境、生活方式、个体体质 D.行为、遗传、环境、卫生服务 4.以下哪项不是环境污染的特点 A.影响范围大和人群面广 B.对人群健康影响时间长 C.对人体健康影响多样性与复杂性 D.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特异性 5.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后,造成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现象称为 A.环境损害 B.环境污染 C.公害事件 D.以上都不对 6.某些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使其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逐级提高,此现象称为 A.生物转化 B.生物同化 C. 自净作用 D.生物富集作用7.光化学烟雾事件的原因是 A.SO 2和烟尘污 染 B.石油化工企业废气污染 C.大量的汽车废气排放 D.三氧化二砷污染 8.某农药厂发生异氰酸甲酯泄漏,造成严重污染,导致发生 A.急性中毒 B.慢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 D.远期危害 9.一次性大量毒物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中毒称为 A.急性中毒 B.蓄积中毒 C.亚急性中毒 D.慢性中毒 10.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水的PH值 B.水的浑浊度与温度 C.水中重碳酸盐含量 D.消毒剂用量和接触时间 11.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化学指标和物理指标 B.感官性状指标 C.毒理学指标 D.细菌学及放射性指标

预防医学 医学统计学部分选择题及答案

1.预防医学的对象(D ) A.个体B.病人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C )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E ) A.环境-健康B.环境-人群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C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 A.传染病B.急性病C.常见病 D.慢性病E.血吸虫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 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E.以上均不是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 A.职业病B.心血管疾病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D.脑卒中E.糖尿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B.创造支持性环境 C.强化社区行动D.发展个人技能E.调整社会消费

预防医学答案

(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 2.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病因宿主环境 4.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 二、名词解释 1.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2.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 3.二级预防,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 4.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增强人们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四、选择题 7. A 五、简答题 1.一般对疾病采用一级预防有效果的就用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效果不明显的,可采用二级预防或三级预防。如对预防某些传染病,预防接种是一级预防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对确定其他疾病在三级预防中应以哪一级为重点,一般可依据两点:

病因:病因明确且是人为所致的,只要主动地采取一级或二级预防措施,就可以较容易地控制这一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某些病因不清楚的恶性肿瘤防治,则采用二级和三级预防,特别是以二级预防为重点;也有一些疾病无发病预兆,则只有采用三级预防方法。 疾病的可逆性:对病程可逆的疾病,如大多数常见疾病,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主;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如矽肺,更要加强一级预防。 2.传播者:传播者的声誉在传播过程中构成特殊的心理定势。传播者要对所传播的信息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制作,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信息,以提高传播效果。 信息:健康教育在传播疾病预防信息时,从传播心理分析,受传播者一般对危害性信息比对保健知识更感兴趣。但是,一般在宣传中对正反论证要合理安排。 传播途径:传播的途径可分为个体传播、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三大类。 受传播者:择或接受某一信息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针对受传播者中共同的心理因素,选择传播内容更易为受传播者接受。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健康信息知晓;健康信念认同;健康态度转变;健康行为采纳。 3.以农村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重;依靠科技与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4.(1)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侧重于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2)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病人和健康人,但侧重于健康人群。 (3)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卫生部门起骨干作用,更需要全社会参与和多个部门协调工作。 (二)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扩散作用沉降作用氧化作用中和作用植物的吸收作用2.降水地面水地下水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_超全面的修改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1.预防医学的对象(D )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 C)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E )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C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A )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E.以上均不是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D.脑卒中 E.糖尿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 C )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C.强化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社会消费 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 ABCD ) A.预防性卫生服务 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社区建设 E.妇幼保健和老年保健 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 ABCE )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承认其社会属性 C.重 视机体的生理活动D.忽视心理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 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 ACE) 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B.从医学 整体出发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D.提示 医疗保健模式的需改革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 的贯彻 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 BCDE ) A.物质环境因素 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 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 ) A.预防为主 B.中西医并重 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加 强农村工作 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 ABCE )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 性和可及性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 灾难中恢复 四、选择题 1.D 2.C 3.E 4.C 5.A 6.A 7. A 8.A 9.C10.C 11.ABCD 12.ABCE 13.ACE 14.BCDE 15.ABCDE 16.ABCE 第二部分环境与健康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1分) 1.除( 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A.空气 B.水 C.森林 D.土壤 E.食物 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 用的前提(A ) A.慢性中毒 B.急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 D.迟发 性反应 E.致敏作用 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 A) A.相加作用 B.相乘作用 C.独立作用 D.协同作 用 E.拮抗作用 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D ) A.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B.烟尘和二氧化碳 C.苯丙蓖和二氧化碳 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 E. 砷化物和硫化氢 5.飘尘的直径在( B )?? A.100微米以下 B. 10微米以下 C. 5微米以 下 D. 1微米以下 E. 0.4微米以下 6.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 C ) A.扩散 B.沉降 C.转移 D.氧化 E.植 物吸收

预防医学(统计学部分)复习

《预防医学》(统计学部分)复习 第十四章医学统计学概述 一、几个基本概念 1. 总体与样本、 2.抽样误差 3. 概率和小概率事件、 4.参数和统计量 二、统计资料类型 1. 计量资料、 2. 计数资料、 3. 等级资料 三、统计工作步骤: 设计(关键的步骤)、搜集资料(统计分析的前提)、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第十五章数值变量的统计分析 一、频数表的用途、频数分布特征、频数分布类型; 频数分布特征:集中趋势特征、离散趋势特征。 频数分布类型:对称分布、偏态分布(正偏态、负偏态) 二、常用平均数指标及其使用的资料; 算数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三、变异指标及其应用; 全距、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四、集中趋势指标的选择判断步骤: 资料 是 抗体滴度 G 否 是 偏态、开口 M 否 X 五、正态分布 1、正态分布的概念 2. 正态分布的特征 3. 正态曲线下分布面积的规律 正态分布曲线下三个特殊区间面积分布的情况,对应的界值。 4.标准化变换及标准正态分布 σμ -=X u 六、医学参考值范围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定义,制定医学常考值范围的方法。 正态分布法、百分位数法(应用的资料) 七、抽样误差 1. 抽样误差的概念 2. 抽样误差的特点: ⑴客观存在,可控制但不能消除; ⑵它是反映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用Sx来说明均数的抽样误差大小;用Sp 来说明率的抽样误差大小; ⑶均数抽样误差的大小与标准差成正比,与√n成反比; ⑷减少抽样误差最切实可行的办法为:增加样本含量。 3. 总体均数的估计方法 ⑴点(值)估计: ⑵区间估计:①95%可信区间:X±1.96Sx ②99%可信区间:X±2.58Sx 附:①正常参考值范围估计: ①95%正常值范围:X±1.96S ②99%正常值范围:X±2.58S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2)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 四、选择题(1-10每题1分,11-16每题2分,共22分) 1.预防医学的对象(D )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C )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E )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C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 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 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 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E.以上均不是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D.脑卒中 E.糖尿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 C.强化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社会消费

卫生统计学重点整理-预防医学

1.卫生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居民卫生状况以及卫 生服务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科学。 2.同质(homogeneity):在统计学中,若某些观察对象具有相同的特征或属性称为同质的。 否则称为异质(heterogeneity)的或者间杂的。 3.变异(variation):同质事物之间的差别称为变异。[没有个体变异,就没有统计学!] 4.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5.样本(sample):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的集合。 6.样本含量(sample size):样本中包含的观察单位个数。 7.参数(parameter):反映总体特征的指标。特点:未知、唯一,希腊字母表示,如总体 均数、总体率等。 8.统计量(statistic):根据样本观察值计算出来的指标。特点:已知、不唯一,拉丁字母 表示,如样本均数、样本率等。 9.变量(variable):研究者需要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或属性进行观察或测量,这种特 征或属性称为变量。 10.变量值(value of variable):变量的观察值或测量值称为变量值或观察值(observed value)。 11.资料(data):变量值的集合称之为资料。 12.定量资料(quantitative data):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特点:一般有度、 量、衡单位,一般属连续性资料。

13.定性资料(qualitative data):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特点: 一般无度、量、衡单位,一般属于离散型资料。可进一步分为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14.计数资料(count data):将观察单位按某种类别或属性进行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数 所得的资料。可进一步分为二项分类资料和无序多项分类资料。 15.等级资料(ordinal data):将观察单位按照某种特质或属性的程度或等级顺序分组,清点 各组观察单位所得的资料。各属性之间互不相容且有程度的差别。 16.抽样研究(sampling research):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通过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的 研究方法。 17.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由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样本统计量 之间的差异。 18.概率(probability):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度量。通常用P表示。大小 介于0与1之间,即0≤P ≤1。 19.小概率事件:医学研究中,将概率小于等于0.05或0.01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20.小概率原理:并不表示不可能发生,但在某一次试验中,是不会发生的。 21.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先将调查总体的全部观察单位统一编号,然 后采用随机数字表、统计软件或抽签等方法之一随机抽取n(样本大小)个编号,由这n 个编号所对应的n个观察单位构成研究样本。 22.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又称机械抽样或等距抽样。事先将总体内全部观察单 位按某一顺序号等距分隔成n(样本大小)个部分,每一部分内含m个观察单位;然后

预防医学试题库.doc

预防医学试题库 1. 除()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A.空气 B.水 C.森林 D.土壤 E.食物 2. 根据食物链的不同层次,人类应处于() A.第一营养级(最低级) B.第二营养级 C.第三营养级 D.第四营养级 E.第五营养级(最高级) 3. 人类在生态系统中属()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物质 E.无机界 4.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著名论点载于() A. 《内经》 B. 《易经》 C. 《千金要方》 D. 《丹溪心法》 E. 《空气、水和居地》 5."人类-环境"系统是以()为中心的生态系统: A.环境 B.生物 C.人类 D.物质 E.食物 6.在生态系统中人类及生物群落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一定的时间,一定条件内处于() A.相对的不平衡状态 B.相对的暂时的平衡状态 C.绝对的不平衡状态 D.绝对的平衡状态 E.无关状态 7.人与环境之间最本质的辩证关系是() A.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B.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C.人类改造环境的主观能动作用 D.人类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E.进行信息传递 8. 下列中生态系统是() A.一个湖泊 B.一条河流 C.一片森林 D.一滴水 E.以上都是 9.以下中不正确是() A.生物圈是一个最为精巧而复杂的庞大的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度的 C.所有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D.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 E.生态系统处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发展过程中 10.与人类生活及环境污染关系较为密切的三大循环是() A.氧、镁、氮 B.氢、硫、钾 C.氮、钙、水 D.水、碳、氮 E.氮、碳、钙 11. 以下不属自然环境是() A.大气层 B.江河流域 C.人口发展 D.草原 E.岩石 12.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A.社会环境 B.无机界 C.生产者 D.消费者 E.分解者 13.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 A.生产者 B.一次消费者 C.二次消费者 D.分解者

预防医学与医学统计学总结

绪论 一.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 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二.预防医学特点: 1.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及确定的群体,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2研究方法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但更侧重于影响健康的因素与人群的关系; 3.采取的对策更具积极的预防作用,具有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应。 三.健康决定因素:指决定个体和人群健康状态的因素。包括:1、社会经济环境。2、物质环境 3.个人因素。 4 卫生服务。 四.三级预防策略: 1.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即防止疾病的发生。 2.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起发现、早期诊断、早起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 展和恶化。 3.第三级预防: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延长生命。 第一章流行病学概论 一.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 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定义内涵: 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时人群。 2.流行病学关注的事件包括疾病与健康 状况。 3.流行病学主要研究内容是:(1)揭示现象(2)找出原因(3)评价效果。 4.流行病学研究和实践的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健康。 二.流行病学基本原理: 1.分布论。 2.病因论。3.健康-疾病连续带。4预防控制理论(三级 预防理论) 5.数理模型。 6.流行病学的几个基本原则:(1)群体原则(2)现场原则( 3)对比原则(核心)( 4)代表性原则 三.流行病学的用途: 1.描述疾病及健康状况的分布。 2.探讨疾病的病因。 3.研究疾病自然史,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和预后评估。 4.疾病的预防控制及其效果评价。 5.流行病学分支。 第二章疾病分布 一.疾病的分布:即疾病的群体现象或称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间 的存在方式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1 年)特定群中某病新病例二.疾病分布的测量指标:1.发病率:指在一定期间内(一般为 出现的频率。 2.罹患率: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人群新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使用与小范围、短时间内 疾病频率的测量(日、周、旬、月),常用于疾病暴发或流行时的调查。 3 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现患某病者(包括新、旧病例)所占的 比例。患病率 =发病率 * 病程。 4 续发率:也称二代发病率,指某传染病易感接触者中,在最短潜伏期与最长潜伏期之间 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5.死亡率:指在一定时间期间(通常为1年)内,某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 率。死亡率是测量入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6.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 三.疾病的分布形式(“三间分布” ) 1.地区分布:疾病的地方性: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使一些疾病无需从外地输入, 只存在于某一地区,或在某一地区的发病率水平总是较高,这种现象称为疾病的地方性。 2.时间分布 3.人群分布:出生队列分析: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划归为一组称为一个出生队列,对其随访 观察若干年,观察死亡等情况。 4.判断疾病地方性的依据:( 1)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群组中

最新环境卫生学重点总结笔记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 [大] [中] [小] 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科学。随着医学与环境科 学的进步,环境卫生学在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充分利用有利 的环境因素,控制不利的环境因素方面。担负着特定的使命,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既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又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可以说,环境卫生学是由预防医学与环境科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环境卫生学是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一机体相互作用),这是环境卫生学的基本任务。 环境一般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这个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所组成。 环境介质是不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感觉而客观存在的实体,一般是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常见的物质形态存在; 环境因素则依赖于环境介质的运载作用(如能量或物质的转运),或参与前者的组成,直接或间接与人体发生关系。 具体地说,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体、土壤(岩石)及包括人体在内的一切生物体;环境因素则是介质中的被转运体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环境介质具有能维持自身稳定状态的特性,环境介质对外来的干扰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但是,当外来干扰的强度与频率超过了环境介质的承受能力时,环境介质的结构、组成乃至功能就会发生难以恢复的改变。 在环境卫生学的范畴内,一般把环境狭义地限定为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自然环境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生活环境如人类为从事生活活动而建立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以及有关的生活环境因素(如家用化学品)等。 无论自然环境还是生活环境,它们都是由各种环境因素组成的综合体。 环境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三类。 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小气候、噪声、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等。 化学因素环境中的化学因素成分复杂、种类繁多。大气、水、土壤中含有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其中许多成分含量适宜时是人类生存和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严重的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排入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污染物,这些化学污染物数量多,危害面大。 根据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其理化性质是否改变,可将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亦称原生污染物)是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二次污染物(secondar pollutant,亦称次生污染物)是指有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典型的二次污染物,如汽车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物(HC),在强烈的日光紫外线照射下所形成的光化学烟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