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07(泰国)

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07(泰国)

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07(泰国)
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07(泰国)

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07(泰国)

2007-04-11 16:40 文章来源:公平贸易局

文章类型:转载内容分类:政策

泰国

一、双边贸易投资概况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和泰国双边贸易总额为277.3亿美元,同比增长27.1%。其中,中国对泰国出口97.6亿美元,同比增长24.9%;自泰国进口179.6亿美元,同比增长28.4%。中方逆差82.0亿美元。中国对泰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为电动机械及零配件、电脑及零配件、钢铁产品、机械设备及零配件、化工品、布匹、家用电器、矿产品及废旧金属、集成电路、日常用品等,自泰国进口的主要产品为电脑及零配件、塑胶粒、天然橡胶、原油、化工品、木薯产品、集成电路、钢铁产品、木材及木材产品、液化气等。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6年年底,中国公司在泰国累计完成承包工程营业额24.2亿美元;完成劳务合作合同金额2.1亿美元。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6年,经中国商务部批准或备案,中国在泰国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955万美元。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6年,泰国对中国投资项目108个,合同金额3.7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1.4亿美元。

二、贸易投资管理体制概述

泰国与贸易及投资促进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货物进出口控制法》、《关税法》、《出口商品标准法》、《反倾销和反补贴法》、《保障措施法》、《外商经营企业法》、《直销贸易法》、《电子交易法》、《商业协会法》、《外汇管理法》和《商业竞争法》等。

泰国负责投资与外贸的主要管理部门包括:商业部、工业部投资委员会和财政部海关厅。2006年2月,泰国政府内阁会议通过成立发展国家特别投资委员会。(一)贸易管理制度及其发展

1. 关税制度

泰国的关税水平仍然较高,平均适用最惠国关税税率为11.46%,其中农业部门的平均最惠国关税为24.32%,工业部门的平均最惠国关税为9.48%。高关税主要集中在同泰国产品构成竞争的进口产品上,包括农产品、汽车及汽车配件、酒精饮料、纺织品、纸及纸板制品、餐厅设备以及部分电器等。

(1)《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关税减让

根据2005年7月正式实施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2007年1月起,中国和东盟6个原成员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文莱)60%商品的关税将降至0~5%;到2010年中国—东盟将建成自贸区,绝大多数正常产品关税降至零。

1)针织产品

自2007年1月1日起,泰国对针织服装的关税从30%降至12%。2007年1月1日起,棉制内裤等产品的从量税,从每件0.16美元降至0.06美元;棉制衬衫等产品的从量税从每件0.32美元降至0.13美元。

泰国将部分女上衣、女裤、男女衬衫、睡衣、婴儿服、部分短袜等共28个税目的产品列为一般敏感产品。这些产品的关税在2012年1月1日前将维持现行的30%的关税税率。

2)棉织品

自2007年1月1日起,泰国将对棉布征收的从价税从20%降至12%,从量税从每公斤0.41美元降至0.1美元;对棉纱的进口关税从10%降至5%。

3)短纤类及长丝类产品

自2007年1月1日起,泰国将对化学纤维短纤纱线和长丝类纱线的进口关税从10%降至8%;对化学纤维短纤的织物及长丝类织物的从价税从20%降至12%,同时将从量税从每公斤0.41美元降至0.1美元。

(2)东盟新成员关税优惠

2007年至2009年的三年内,根据东盟优惠关税整合系统,泰国将给予东盟的三个新成员国,即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特别进口关税优惠。

2. 进口管理制度

(1)限制进口产品

泰国商业部负责进出口许可证的管理工作。泰国商业部依据1979年《货物进出口控制法》制定进口限制产品类别。进口受控制进口的产品,需要向商业部申请获得进口许可证。受到进口限制的通常是对泰国国内产品构成直接竞争的产品,目前共有至少26类产品需要进口许可,包括多种原材料、石油、工业原料、纺织品、医药品、药品和农产品等。

(2)禁止进口产品

泰国禁止进口二手摩托车、零部件及赌博机。

(3)临时禁止进口令

2006年4月28日,泰国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公布有关临时禁止在泰国境内销售矫正钢丝的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法令。该法令的内容包括:暂时禁止在泰国销售时尚矫正钢丝,直至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撤销该法令;任何想要销售、生产、订购或向泰国进口此类产品的人都必须与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联系,以便测试或证明其产品不会伤害消费者。

3. 出口管理制度

泰国出口控制的产品主要是大米、糖、玉米及其他农产品。部分属于受法律规定的保留产品,尤其大米、糖等食品类产品,在优先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方可出口。根据1979年《出口标准法》,一些产品的出口需要出口许可证。

泰国还对大米、动物皮、橡胶、木材、生丝、铁皮、鱼粉等产品征收出口税。

4. 贸易救济制度

根据泰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法》,泰国倾销和补贴审查委员会负责对倾销和补贴做出初裁并评估征收临时罚金,泰国商业部长有权对该委员会的建议进行核准。泰国商业部下属的对外贸易厅(简称外贸厅)负责对倾销进行调查,内贸厅负责对损害进行调查。外贸厅下设贸易利益保护办公室,负责倾销和补贴审查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并负责反倾销研究、申诉、审查、损害评定、整理有关资料向委员会汇报等工作。

(二)投资管理制度及其发展

1. 基本规定

1999年颁布的《外商经营企业法》是泰国管理外国投资的主要法律。该法对外国投资限制,许可证要求,各种费用等作了详细的规定。

该法案在附件中对限制外商投资领域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属因特殊理由明确禁止外国投资的领域,共9种,包括报业、广播业和电视业;水稻种植业、果菜种植以及园林;畜牧业;林木业、原始森林木材加工;泰国水域以及泰国经济水域内的水产捕捞业;泰国草药材的提炼;泰国古董或国家历史物品的交易及拍卖;佛像、和尚衣钵的制造或浇铸业;土地交易。

第二类属于严格限制外国投资的领域,具体分为三组。第一组为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行业,包括军火弹药,各种武器军备的生产以及国内海陆空运输行业;第二组涉及对泰国文化艺术、传统以及民间手工艺行业,包括木雕木刻、养蚕业、

丝绸丝线、泰国乐器、金、银、铜、漆器、陶器、瓦器等的生产;第三组是对自然资源或环境有影响的行业,如盐业(包括低下盐)、采矿、制糖业、木材家具加工业等。

第三类属于泰国对外国不具竞争力的行业,共21种,包括碾米、水产养殖、食品饮料销售、会计服务、法律服务、建筑服务、工程服务业、广告、酒店、导游等。

如外商有意投资第二类和第三类行业领域,必须向泰国政府申报许可证,分别由国务院和商业注册厅厅长审批。自申请文件递交之日起60天之内完成审核。审批期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延长,但延长期不得超过60天。批准后须在15日内颁发许可证。

该法案还对投资额度进行了规定。外籍人士在泰国开设商业经营的最低资本额不得少于200万泰铢(约合5.4万美元);对于从事上述法案附件中需要获得批准的行业的,最低资本额不得少于300万铢(约合8.1万美元)。

2. 投资促进政策

2000年8月,泰国政府在其投资政策中将泰国划分为一、二、三个投资区,分别享受不同税务优惠政策。一区由中部的六个府组成,包括曼谷及周边5个府;二区由12个府组成,相当于第一区的外围;三区包括其他东西南北58个基础设施较差的边远府。之后,泰国投资委员会每年都推出后续鼓励投资的政策,促进对目标产业的投资。

(1)医药业

药品与卫生业是泰国政府大力发展的重点行业。2005年12月,泰国投资委员会扩大了对医药行业的投资优惠范围。新政策不仅覆盖对活性成分的生产,而且也覆盖人及动物使用的药品及疫苗等成品药的生产。

对于投资委员会支持的药品项目,将免征机械设备进口关税,并且根据项目所在地的不同,可获得5至8年的企业所得税减免。

泰国政府规定,到2008年,所有的药品生产企业都要达到国际药品检验合作公约(PIC/S)的药品良好生产规范,即GMP标准;并要求享受优惠政策的制药公司在经营2年内达到GMP标准。

(2)三大重点发展行业

2006年5月22日,泰国投资委员会批准了3个重点发展产业的额外投资鼓励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电子业:投资超过300亿泰铢的项目以及政府优先考虑的投资活动,将得到最大

的税收优惠以及其他的资助措施,包括设立人力资源基金以及研发基金等。

石化业:对于生产氯化钠、氯、苛性钠、盐酸、过氧化氢等5种石化部门基础制剂的公司,将提供投资促进优惠。

汽车橡胶轮胎业:对于投资一区和投资二区内的项目的扩大工程,将提供进口机械免税。对于园区之外的轮胎生产商的扩大规模也提供进口机械免税。在此之前,区域外的项目企业无法享受此种优惠措施。

(3)开放节能汽车制造业的投资

2006年11月,泰国促进投资委员会放开对节能环保汽车制造的投资限制。对于投资商的具体要求包括:必须有详尽的投资和经营计划,包括汽车零部件和发动机制造;投资生产计划(不少于5年),并在第5年时汽车生产量不能低于10万辆;生产的节能汽车100公里消耗不得超过5升燃油,排放尾气的标准也不得低于欧4的排放标准。

(三)与贸易投资相关的管理制度及其发展

泰国从2006年10月1日起对过境旅客实施新的签证法规。新的法规规定,对过境游客落地签证每年可续签两次,每次签证在泰国境内逗留最长时间不得超过90天。

目前,泰国给予中国、美国和印度等41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过境“落地签”待遇。新措施规定,可在泰国享受“落地签”的41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在泰国初次办理过境落地签证后可逗留30天,过境落地签证最多只可续签两次,持过境落地签证在泰国逗留时间不得超过90天。

(四)针对具体商品的管理措施

1. 高碳钢盘条的强制性标准

2006年4月,泰国工业部工业标准协会宣布对高碳钢盘条实行强制性标准。该标准包括用于制造硬拉拔钢丝的高碳钢盘条、热轧钢丝、预应力混凝土用冷轧拔钢丝、镀锌钢丝绳、钢缆等,但不包括用于制造钢琴弦的钢丝。泰国根据其化学成分将产品分类为21种编号,该标准规定了直径公差、每种编号的化学成分及外观。该标准还规定了标签标识、抽样与合格标准以及测试方法等。

2. 家用洗衣机安全要求

2006年4月,泰国工业标准学会向WTO通报了家用洗衣机安全标准要求,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洗衣机的安全要求,单向供应的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三向的额定电压不超过480V。

3.微波炉安全要求

2006年4月,泰国宣布制定了微波炉安全要求。该标准包括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 的微波炉及组合微波炉的安全要求。

4. 光纤电缆规范

2006年4月,泰国宣布制定了《光纤电缆第3—10部分:管道光导通信电缆和直接掩埋光导通信电缆的室外电缆系列规范》和《光纤电缆第3—20部分:光导自支持架空通信电缆的室外电缆系列规范》,规定了光导通信电缆的符号和规范。2006年9月,泰国工业标准协会提议修订《光纤电缆第3—30部分:关于跨江、湖光纤通信电缆的户外电缆系列规范》,规定上述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执行。

5. 碱性二次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

2006年4月,泰国向WTO通报了《含碱或其他非酸性电解液的蓄电池和电池组,便携式密封蓄电池及其制成的电池组的安全要求》,该标准规定了含碱或其他非酸性电解液的便携式密封蓄电池和电池组的型式批准、试验和要求、安全装置操作、标志和包装要求。

6. 织物有害染料标准

2006年4月,泰国向WTO通报了《织物:防止有害染料和化学物质的危险》的通报。该标准规定了织物的质量,包括以全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和混合纤维制成的机织物、针织物或钩编织物和无纺织物,以及防止有害染料和化学物质危险的要求。还规定了包装、标志和标签、抽样和合格准则等内容。

7. 合成色素标准

2006年7月,泰国工业部泰国工业标准研究院发布了合成色素还原染料和硫磺染料的强制性标准并取代之前的相关标准,规定了危险芳族胺、自由芳族胺和重金属含量;对含水量、色差、对人造光线的色彩稳定性、洗涤、漂白剂和擦拭的要求;以及对包装、标志和标签、抽样与合格标准及测试的要求。

8. 食品安全标准

2006年1月,泰国推出首例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凡在泰国销售的畜肉、禽肉、禽蛋制品必须经过质量认证部门认证,并标有绿色“Q”形安全标记方能上市销售。泰国将首先对猪肉、牛肉、鸡肉和鸡蛋将首先进行质量认证。

9. 进口水生动物卫生要求

2006年3月,泰国渔业部发布规定:泰国水生动物养殖场或公司的设施在获得

进口许可前,必须符合渔业部的检疫标准;水生动物及其配偶子在到达口岸时必须随附有原产地及卫生证书,卫生证书必须由主管机构或其授权的实验室出具,且由兽医、授权官员或检验员签发;进口后,水生动物至少接受21天的检疫,鱼类卫生检疫人员需对其进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所列疫病、疱疹病及其他传染病病原体检验。泰国渔业部于2006年5月1日起启用新的卫生证书。

10. 化学污染物的食品标准草案

2006年5月,泰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宣布制定了有关化学污染物的食品标准(NO.2)。该草案将“孔雀石绿及其盐”纳入食品禁止物质名单。

11. 密封集装箱内食品的法规草案

为防止集装箱食品遭受污染,2006年7月,泰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发布了第144号通报草案,对密封集装箱内不同PH值的低酸性食品的细菌标准和处理方法做出了规定。

12. 乳类加工管理规范

2006年6月,泰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宣布制定了关于乳类加工的管理规范,拟按照良好生产规范管理乳类加工,特别是经巴氏消毒法处理的液态即食奶制品,按照该规范,企业、场所、加工设备、卫生、个人卫生、记录和报告应符合其相关的规定。过渡期为该规范生效之时起一年。

13. 植物有害生物及携带物的相关法规

2006年8月,泰国农业部宣布制定了有关植物有害生物及携带物的法规草案。该草案规定了作为限定物来源的植物及其产品的名单及一些例外情况和条件,特别是那些被从禁止名单撤下的植物及其产品必须经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以证明其合理性。在该草案对传统进口产品提供过渡期,规定生效前的过去5年内,对传统进口产品提供了过渡期,在完成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之前,仍允许进口,但在草案生效后的60天内向相关国家植物保护机构申请进口许可。该草案于官方公报公布次日生效。

14. 零食标签要求

2006年10月,泰国对炸马铃薯片、炸玉米片、大米花、饼干、夹心维夫饼干以及食物委员会此后认为有必要确定、并由泰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办公室通报的其他零食,公布了零食标签要求,要求标签上应在白色背景框内以5mm红色字体注明“儿童应少吃”的文字;标注胆固醇(至少2mg/每食用单位)和其他相关营养声明规定所要求的成分;用红黄绿三种颜色与清晰文字显示能量、糖分、脂肪和钠盐营养含量。新标签规定的过渡期为一年。

三、贸易壁垒

(一)关税及关税管理措施

1. 关税高峰

高关税仍然是部分中国产品进入泰国市场的主要障碍。高关税产品主要包括:农产品、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酒精饮料、纺织品、纸张及纸板产品以及部分电器。

泰国的即食产品的进口关税为30%~50%,是东盟地区最高的,咖啡的进口关税甚至达到90%。肉类、新鲜水果及蔬菜、新鲜奶酪及豆类(干豌豆、小扁豆和鹰嘴豆)的关税也非常高。泰国对某些国内很少生产的产品也征收较高关税,例如泰国对冷冻炸薯条征收30%的进口关税。

泰国某些产品的消费税非常高,例如无铅汽油、啤酒、葡萄酒、蒸馏酒精等。如果将所征收的关税、消费税以及其他额外费用加在一起,威士忌酒的总税负大约为169%,进口葡萄酒的总税负近400%。葡萄酒的消费税为60%或每升100泰铢(约合3美元)。除葡萄外的由水果制成的发酵类酒,即山竺酒的消费税为25%或每升75泰铢(约合2美元),二者取较高值。

2. 关税升级

泰国存在关税升级现象,未完成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关税比相关的成品高。泰国对大部分初级产品征收5%的关税;对中间产品一般征收10%的关税;对成品一般征收20%的关税;对需要保护的特殊商品征收30%的关税。

3. 关税配额

泰国对23种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产品包括桂圆、椰肉、牛奶、奶油、土豆、洋葱、大蒜、椰子、咖啡、茶、干辣椒、玉米、大米、大豆、洋葱籽、豆油、豆饼、甘蔗、椰子油、棕榈油、速溶咖啡、土烟丝、生丝等。在配额内进口上述产品在配额内征收较低关税,对配额外进口征收较高关税。例如,玉米的进口配额是544.4万吨,配额内关税为20%,配额外关税则高达73.8%。

中方密切关注泰国实施关税减让措施的进度,希望尽早开放实行关税配额管理的农产品市场。

(二)进口限制

1. 进口许可证

泰国目前仍对至少26类产品实施进口许可证管理,包括许多原材料、石油、工业材料、纺织品、药品及农产品。进口食品、医药产品、矿产品、武器弹药、艺术品等,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特别许可。

肉类产品的进口许可证需要缴纳较高的费用。牛肉和猪肉的进口许可证费约为114每吨美元,禽肉每吨227美元,内脏每吨114美元。这些要求大大增加了进口的成本。泰国对进口许可证的这种管理方法是外国相关产品进入泰国市场的主要障碍。

2. 季节性进口限制

尽管泰国政府在有许可证保证的前提下,相对开放了玉米、大豆及豆粕等饲料原料的进口,但是却在发放许可证时附加了其他要求。例如,要求进口玉米只能在每年的3月和6月进行,这种季节性限制违反了WTO的相关规定,阻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

1. 食品药品进口认证

泰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规定,所有食品、香烟、化妆品、医药品、饲料、肥料、动植物、种子、医疗器械、精神药物、挥发性物质等必须获得进口认证方可进口。指定的食品储藏室须经该局的检验后方能使用。食品的进口许可证均须每三年更新一次,但是该认证过程相当繁琐,要求到中国驻泰国使馆经商处加盖签章,文件送达管理局后还需要重新收费;且最长耗时达一年。药品进口许可证每年更换一次,同样需要缴纳有关费用。上述规定给中国相关产品的出口造成了不必要的障碍。

2. 强制认证

泰国要求对10个行业的78类产品依据强制性标准进行认证,其中包括农产品、建筑材料、消费品、电器及其附件、PVC管、医疗设备、液化石油气钢瓶以及车辆等。另外,泰国也曾在缺乏前期准备或试验检查设备不齐全的情况下推行新的强制性标准,导致产品无法适时通关,从而对出口商造成损失。

(四)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

1. 食品化学添加剂检测

自2005年4月,泰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开始执行食品安全测试的新规定,要求所有进口食品接受多种化学添加剂的检测。另外,泰国还规定,所有加工食品必须提供详尽的成分列表和生产过程说明。这些规定增加了进口商的负担,而且泰国未提供该规定的风险评估依据。

2. 高风险食品进口卫生证书

2006年2月,泰国向WTO发出通报,要求进口高风险食品必须附带生产国主管机构或其官方认可机构签发的卫生证书。如果能证明生产国没有这样的机构能够

提供卫生证书,则进口商可以向泰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认可的国内机构申请获得这一证书。高风险食品产品的范围由泰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通过风险评估来确定。

由于泰方未列明具体的产品范围和食品名称,导致了上述规定执行的不确定性。中方希望泰国能明确相关规定,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划分高风险食品。

(五)政府采购

泰国不是WTO《政府采购协议》的签署国。虽然泰国有关政府采购的法规要求给予其他国家非歧视待遇,并对所有竞标者开放竞争,但在实际操作时,泰国国内企业在招标首轮价格评估中,可以自动得到15%的价格优惠。政府采购部门有权在任何时候接受或拒绝部分或所有投标,甚至可以在招标过程中修改技术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招标结果。这些做法导致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外国企业在投标中处于不公平的地位。

此外,根据泰国的法规,对于每个金额超过3亿泰铢或者770万美元的政府采购合同,外国中标企业必须回购价值不低于合同金额50%的泰国产品。这种规定提高了中标外国企业的经营成本。

中国对于泰国的上述做法表示关注,希望泰国有关部门为政府采购招标创造一个公平、公开的贸易环境。

(六)贸易救济措施

泰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法》并非完全透明和公正。泰国商业部外贸厅负责解释1995年颁布的《商业部关于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的通告》中的条款及其具体要求和程序。泰国于1999年7月出台了《反倾销和反补贴法》,但是商业部外贸厅对于其中许多条款的具体解释仍未出台。这种立法上的滞后造成泰方相关机构自由裁量权过大。截至2006年底,泰国尚未对外提供该法的英文版。

自1995年以来,泰国共对我国发起6起反倾销调查。其中2006年泰国对我国新发起3起反倾销调查,主要涉及盘条、玻璃砖和氧化锌等产品。

(七)补贴

泰国仍然保留了支持某些特定工业产品及农产品加工贸易的项目。这些项目包括各种税收优惠、进口税的减免、政府部门之间买卖泰国大米可以获得低于市场利率的信贷以及给予出口商优惠融资待遇。这些都可能构成出口补贴。中方将继续关注泰国政府的出口补贴措施的实施动态。

(八)服务贸易壁垒

1. 电信服务

2005年泰国政府对电信领域进行了改革,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外国投资者进入泰国电信业仍然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泰国对电信领域的开放程度有限。泰国国家电信委员会的2005—2007电信重点计划,规定了3类需要颁发的电信许可证的标准。

目前泰国的移动电话业务主要由3家泰国私人公司主导,这3家公司都和外资建立了一定的联系,但是固定电话和国际长途业务继续由国有企业TOT公司和CAT 公司控制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虽然泰国政府有意对这两大国有企业进行部分私有化,但是具体的政策措施还不十分明确。

2. 邮政业务

2002年,泰国政府将长期亏损的泰国邮政厅改组为泰国邮政公司,使其继续保持对泰国邮政的垄断。虽然自2004年之后,泰国允许私营公司提供有限的服务,比如私营企业可在某些地区建立信件接收网点并提供分拣服务,但不允许从事信件投递服务。泰国政府还制定了邮政长期计划,确保泰国邮政公司对信件投递的垄断持续到2012年。2012年市场完全开放后,私营企业将被允许自由定价和投递信件。目前,私人快递业务公司递送每件包裹要被收取37泰铢(约合1美元)费用,包括邮资和违反邮政服务垄断的罚款。泰国邮政业的这种垄断经营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限制了外国公司的进入。中方对泰国邮政业的开放表示关注。

3. 金融部门

虽然泰国政府自金融危机以后对外资进入金融部门采取了自由化举措,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较大的限制。例如,外商可以从事经纪服务,但外资比例超过49%的泰国证券公司仍需要逐个批准。

外商对泰国银行的最大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5%。由泰国央行起草并通过的《金融部门管理计划》规定,将在央行“认为合适”的时候将这一比例提高到49%。该计划还要求所有的泰国存款机构都应成为零售银行或商业银行。泰国银行还表示,在泰国银行市场条件能够允许更多的竞争参与之前,将不再发放新的银行许可证。

目前外资银行在与泰国国内银行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泰国仅允许外资银行开设一家分行,而且不允许经营异地自动提款机业务,否则将被视为开设分支机构。外资银行还必须拿出至少1.25亿泰铢的资本金(约合310万美元)用于购买泰国政府或国有企业的证券或直接存入泰国银行。

4. 建筑

泰国对于建筑承包工程市场实行有条件的开放。建筑业不在泰国鼓励投资目录之列。泰政府对要求在泰国设立办事处、代表处等非赢利性机构的外国申请者从严

审批甚至不批。外国企业要在当地注册经营一般需要与当地企业合资,且外方持股不得高于49%。泰国对外国承包商输入经营管理类人员也有严格限制,一般规定,企业注册资金在一亿泰铢以上者,每输入一名外国人员需雇用四名当地劳工;企业注册资金在一亿泰铢以下者,每申请一名外籍人员需雇用五名当地劳工。输入一般工种劳务严格受限。外国公司只能承包外资资本在5亿泰铢(约合1350万美元)以上的公共设施建设工程,一般不得参与泰国政府预算内各类项目的承建。泰国禁止外国人从事工程师或建筑师职业,外国人只能从事这一领域的咨询工作。

5. 运输

泰国规定,公路运输中外资的持股不得超过49%。2005年出台的《多式联运法》对于运输服务贸易构成了新的壁垒,对外国船公司开展业务造成了不确定性。该法案要求外国船公司在泰国经营多式联运服务时,需在泰国组建公司或者指定一家泰国机构。否则,将予以重罚,包括每笔合同5万泰铢(约合1350美元)的罚款。中方希望泰国随后出台的执行条例能够取消对外资船运公司的限制。

6. 法律服务

根据泰国的法律,外资参与泰国律师事务所的股份不得超过49%,且禁止外籍律师在泰国执业,只能从事法律咨询业务。

7. 会计

外国人不能获得泰国注册会计师许可证,因而无法在泰国提供会计服务。外籍会计师只能作为商业咨询师提供服务。

8. 医疗

泰国政府严格限制医疗服务领域(如医院、诊所、体检服务)的市场准入。泰国政府所有的医疗机构不需要向其他私营机构一样进行注册。而政府医疗机构不需要进行安全检测,就可以直接生产和销售外国上市的通用配方药。

9. 劳务

泰国对外籍劳工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普通外籍劳工被严格禁止进入泰国市场,只有在泰国当地无法找到的技术性较强的工种和管理人员,在泰国劳工部申请并办理劳工证后方可在当地工作。

四、投资壁垒

(一)外资准入限制

泰国《外商经营企业法》对于外国在泰的投资做出了框架性规定,很多部门都禁

止外国投资。

该法案第十五条规定,外籍人士必须符合下列两个条件,方可从事该法案附件第二类中规定的涉及国家安全、文化艺术以及影响自然环境的行业:泰国人或按照该法规定的非外国法人所持的股份不少于外国法人公司资本的40%(除非有适当原因,商业部长根据内阁的决议可以适度放宽上述持股比例,但最低不得低于20%);泰国人在外商经营企业中所占的董事职位不少于2/5。

《外商经营企业法》还包含一些需要申请许可证的项目,但是实际上除非属于两国政府间谈判达成协议的特定项目,一般很难获准。

(二)修改外商投资法

2007年1月9日,泰国内阁“原则上”批准了对外商投资法的修改,限制外国投资商持股比率或投票权不得高于50%。也就是说,一旦法律正式实施,持有超过50%股份的外资企业必须在1年内降低他们的持股数量;而拥有50%以上投票权的外资企业必须在两年内减少其投票权。

修改后的法律将可能迫使外国投资者将其在泰国公司的部分股权廉价出售给泰国投资者。外国投资商们对此表示担心。中方认为泰国的这一做法与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趋势不符。

我国旅游投资环境综合评价

我国旅游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分析 摘要:旅游投资环境是进行旅游投资的关键性因素,直接影响到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对于旅游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本文主要考察经济环境、区位条件、政治环境、 产业发展和社会环境5个方面,共计27个指标的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 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旅游投资环境进行了定量测算分析、综合评价与排序, 并在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旅游投资现状进行了我国各地区旅游投资的空缺分析。本文可以为投资者选择投资区域以及受资区域改善旅游投资环境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旅游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法空缺分析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预计达到36000亿元人民币,旅游业将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而旅游投资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关键所在。目前,我国旅游业投资尚存在结构不合理、决策不科学、投资具有盲目性和短视性以及投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限制了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造成以上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对我国各地区旅游投资环境的分析和评价不足。旅游投资环境是指围绕投资主体和地点在一定时间、区域内的自然、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环境中诸多因素的有机统一体,对旅游投资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我国各区域差异较大,因此,准确评价我国各地的旅游投资环境对促进旅游投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其他部分构成如下:第一部分将先回顾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然后评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最后阐述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将具体介绍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数据来源;第三部分将阐述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的结果;第四部分将进行旅游投资空缺分析;第五部分将得出研究结论。 一、文献综述 旅游投资环境分析与评价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相关研究工作相对起步较早,侧重于投资环境的定量评价。国内研究方面,邓宏兵(2003)研究了投资与投资环境的关联问题[1],肖泽炎 (2013)和李平(2006)分别研究了 旅游投资环境的评价和优化问题[2-3],潘霞等(2012)和应望江等(2009)则进行了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4-5],吴晓春等(2005)、郑莹(2011)、李 如友(2011)、周运输(2015)、黄秋昊(2010)、郭敏(2011)、马艳等(2015)、赵瑞等(2010)分别完成了陕西、辽宁、长三角地区、湖南、江苏、湖北、福建、山西等地区的旅游投资环境评价问题的研究工作[6-13],麻学锋(2014)、周红明(2015)、

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一、项目开发宏观环境分析 天津市经济逐步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近年来,工业经济进一步向好,投资、消费等内部需求持续升温,制约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关因素明显得到改善,经济发展基础逐步得到加强,总体形势持续向好。天津工业园区交通便利,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发达。天津工业园区距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仅两公里距离。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人工港,园区距离港口三十公里。同时,津滨高速、京津塘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在天津工业园区内。 二、可行性分析及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科技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各个行业发展迅猛尤其是房地产业与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轻钢结构建筑行业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开采、提炼、加工、到应用于所需行业中,已日趋成熟。轻钢结构具有轻巧、节材、节能、降低工程投资、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可以实现快速安装与二次使用,并具有抗震、抗风、隔音、隔热等优点,因此,轻钢结构已经在建筑领域迅速崛起,同时,我国将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提出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发展理

念。 为了加快钢结构产业发展,积极响应国家政策,Nvidia 经过反复考察,拟在天津工业园区建立一家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亿元,征地45950平方米(位于天津工业园区3区内)。 三、可行性分析 有投资就有风险,项目投入运营后,公司将更加完善现有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制度,保证各项目高效运营和管理,为促进企业经营的良性循环,公司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首先要加强企业宣传力度,只有让客户了解企业经营模式,产品质量,才能让客户信任本企业。其次,加大业务员招揽力度,加大业务员队伍的建设。还要树立质量意识,要做到每个产品都是客户放心的产品。最好,要加强企业管理,做到增收减支,抓质量,抓安全,促工期,确保万无一失,赢得广大客户的好评。 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证明该项目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它具有前景好,市场好,用途广,利润高等诸多的有点,因此,应该抓住当期有利时机,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筹措资金,拟建该项目,迅速占领市场,打出品牌效应。该项目是可行的,必要的。 四、融资概算 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企业必须以权益资本的形式向投资者筹集资金,并以此来吸引其他投资

泰国投资环境概要

一、泰国投资环境 泰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长期以来政治稳定,虽然近两年来政府频繁更迭,但是随着阿披实政府的上台,政治动荡逐渐平息,国家政治经济逐步重新步入正轨。泰国广大民众信仰佛教、喜好和平的天性,泰国本土多元化的文化与大量吸收的外来文化和谐相融,形成了有利于外国投资的文化氛围。 泰国作为东南亚国家联盟的重要成员国之一,泰国在东南亚各国经济合作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拥有6,700万人口的泰国一直保持着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即使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GDP的增长仍然达到2.6%。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成熟的劳动力资源是泰国经济能够保持增长的砝码,同时也加快了国家工业的快速发展。 泰国的投资政策主要以自由化和鼓励自由贸易为原则。泰国政府建立了完善的资源系统来支持和协助投资者。通过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泰国政府对受特別重视和其他受奖励的具体行业分別提供了不同范围内的税收优惠、支持服务和进口许可。泰国已经为外国投资者建立了完善的投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现代化交通设施,以及发达的通讯和IT网络,为投资者提供了便利的投资和居住环境。 (一泰国经济发展状况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泰国一直致力于国内的金融改革,努力恢复本国经济。目前,泰国已经成功走出了金融危机 的阴影,1999年-2007年泰国的GDP增速都保持在将近5%的水平,2008年即使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实际GDP增长率仍然达到2.6%。 泰国的经济稳定性有所增强,对外表现在贸易顺差和经常性项目的增加,对内表现在通货膨胀的下降。2008年泰国货物进出口额为3584.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9%,其中,出口1778.5亿美元,增长9.0%;进口1805.8亿美元,增长19.0%。贸易逆差27.4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顺差114.2亿美元。2009年全年泰国通货膨胀率将从

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分析报告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eb16799889.html, 1

目录 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3) 第一节国内环境分析 (3) 一、国民生产总值 (3) 二、固定资产投资 (3) 三、财政与金融 (5) 四、对外贸易与利用外资 (6) 五、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7) 第二节国际环境分析 (8) 2

3 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环境分析 一、国民生产总值 2014年中国GDP 突破10万亿美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个“10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 306739亿元,增长8.1%。 图表- 1:2010-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固定资产投资 201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200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1%),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983亿元,同比增长33.9%,增速比1-11月份提高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208107亿元,增长13.2%,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281915亿元,增长16.8%,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204515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14681亿元,增长0.7%,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166918亿元,增长13.5%,增速与1-11月份持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2916亿元,增长17.1%,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86669亿元,同比增长21.5%,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26.5%,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3.1%,增速回落1.7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0.3%,增速提高3.4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6.6%,增速回落8.1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227452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41644亿元,增长17.2%,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125980亿元,增长17.5%,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477023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11986亿元,增长8.7%,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外商投资11090亿元,下降0.3%,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投资25371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1-11月份提高3.5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476634亿元,增长15.9%,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968785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1-11月份持平;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06478亿元,增长13.6%,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530833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4.1%,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增长8.6%,增速回落2.6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增长14.4%,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利用外资下降6.3%,降幅缩小1.3个百分点;其他资金下降5.1%,降幅扩大1.4个百分点。 4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一、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 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对象是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研究的核心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决定因素、行为方式和条件等。目前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较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1、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 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 1960)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关于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来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指出大企业凭借其特定的垄断优势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它是一种阐明当代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具有垄断优势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的理论,开创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河。后来金德尔博格(Kindleberger,1969)推进了海默的思想,认为跨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时具有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生产要素优势等。约翰逊(Johnson,1970)从知识资产的占用和使用的角度,阿利伯(Aliber,1970)从货币和资本的角度,卡夫斯(Caves,1971)从产品的异质化能力、知识和技术等核心资产的角度,彭罗斯(Penrson,1976)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论述了企业的垄断优势。邓宁(Dunning,1977)进一步把这种优势发展为“所有权优势”。即经过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以及其他学者的补充,发展成为完整的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首次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不完全竞争出发,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以自己的各种垄断优势,如技术优势、资金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管理技能和销售渠道优势等,对他国进行直接投资,方能抵消跨国经营的各项额外成本和由此产生的劣势。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 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产品在市场上呈现周期特性,该周期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各个阶段与企业的区位决策、出口或国外生产决策均有联系。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该理论将企业的垄断优势与区位优势相结合,动态描述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然而,就其应用范围来讲,该理论难以解释非代替出口的工业领域方面投资增加的现象(如美国对欧洲食品加工工业的投资),也不能说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以及为了适应东道国市场而将产品加以改进和多样化的行为。 3、内部化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nalization)

投资环境各因素分析(1)

投资环境各因素分析: 一、政治法律: 1、政局稳定,是投资者关心的首要问题 2、治安状况直接关系投资者人身财产安全,也是投资者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3、守法经营是投资者的义务,进入市场前必须对一国法律框架、实施细则熟知于心, 二、自然资源 1、地理 地理因素包括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条件、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2、人口因素 3、气候 气候主要研究气温、日照、降雨量、风暴以及台风等。 三、经济状况: 1、经济发展水平 2、市场的完善和开放程度 (1)市场体系完善—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已发育齐全,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规范的市场体系。 (2)市场的开放程度—允许外国投资者不受限制地进入本国市场的程度。在对一国市场的利用方面不存在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的差别待遇 3、基础设施状况 (1)能源,包括基础能源和水力、电力、热力等供应系统和供应状况 (2)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运输等方面的条件 (3)通讯设施,包括邮政、广播、电视、电话、电传等方面的设施 (4)原材料供应系统 (5)金融和信息服务; (6)城市生活设施状况,如住房、娱乐、饮食等 (7)文教、卫生设施和其他服务设施。 4、经济和物价的稳定程度 (1)经济增长速度是否持续稳定(2)物价的稳定程度(3)国家债务规模的大小5、经济政策 (1)贸易和关税政策(2)经济开发政策(包括a.工业化政策、b.产业和地区开发政策)(3)外汇与外资政策 四、社会文化 1、物质文化 2、制度文化 3、精神文化 4、投资活动受制于投资人的文化背景 5、受益人的文化背景。 投资者风险及合理避险

泰国投资环境及政策、法规简介

泰国投资环境及政策、法规简介 (一)、泰国吸引外资概况 泰国吸引外资可追溯到70年代初期,有30余年的历史。其 中,1970-1979年期间,平均每年吸引外资只有16亿铢(约合 6400万美元)。1980-1987年期间,吸引外资发展较快,平均 每年吸引外资65亿铢(约合2.6亿美元)。1988-1998年,吸 引外资发展迅速。到1998年,吸引外资金额达到50.79亿美元, 为历史最高峰。然而从1999年-2000年,受金融危机及国际经 济大环境的影响,吸引外资连续两年下滑。1999、2000年吸引外资额分别降至36.62亿美元、28.13亿美元。2001年吸引外

资 有所回升,达37.59亿美元。2002年吸收外资又出现大幅下滑, 降至23.17亿美元。 泰国外资主要来源是日本、美国、香港、欧盟、新加坡、中国台湾、英国、法国、新西兰等。 (二)、泰国投资环境概况 总体来说,泰国投资环境比较理想。主要体现在:政局稳定、经济复苏增长势头不减;投资法规日渐完备,投资政策不断优惠; 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民风淳朴;泰铢汇率保持相对稳定(泰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1美元兑41-43铢之间);物价相对适中,食 品、水果丰富,气候温差不大,适宜外国人居留。 塔信政府自2001年初上台以来,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对

内致力于重振泰国经济,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内需,扩大对内投资,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对外积极改善与邻国关系, 加强周边外交,奉行更为积极的大国平衡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1年,泰国经济增长虽只有1.8%,但吸引外资达到37.59 亿美元,增长33.6%。2002年初,泰国经济出现明显复苏势头,此后并保持持续增长。2002年全年实际GDP增长率达5.2%。 其中,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与往年相比,呈现大幅度的增长,增长率分别为3.2%和8%;建筑业自1997年以来首次走出低谷, 成为2002年泰国经济增长的领头部门。私人投资的住宅业和商业写字楼增长更为突出。多年低迷不振的制造业也开始复苏,开 工率稳步回升,全年平均达到60%。总体上看,泰国经济仍处在持续复苏阶段,但还未完全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

长三角地区总体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章长三角地区总体投资环境分析 1.1.3长江三角洲概况 1.2基本经济状况 1.2.1经济综述 1.2.2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1.2.3长江三角洲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1.3长三角城市圈总体概述 1.3.1长三角都市圈简述 1.3.22007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特点 1.3.32008年长三角产业结构主攻服务业 1.3.42009年长三角经济前瞻 1.4长三角地区重点城市经济比较 1.4.115个城市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分析比较 1.4.2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业发展比较 1.4.3长三角主要城市对外优惠政策对比 1.4.42007年长三角十五城市居民收入比较 1.4.52007年长三角地区外向经济比较 1.4.62008年1-10月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指标比较第二章上海整体投资环境分析 2.22007年上海经济运行情况 2.2.12007年上海经济综述 2.2.22007年上海经济情况总体判断 2.2.32007年上海经济基本特征 2.2.42007年上海经济结构 2.2.52007年上海第三产业 2.42008年1-10月上海经济运行及展望 2.4.12008年1-10月上海工业经济运行简况 2.4.22008年1-10月上海工业品价格情况 2.4.32008年1-10月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2.4.42009年上海经济走势展望 2.4.52009年上海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2.62004年上海基本产业概述 2.6.1农业 2.6.2工业 2.6.3建筑业 2.6.4金融业 2.6.5国内商业 2.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6.7房地产业 2.6.82009年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2.7上海投资环境分析 2.7.1上海交通

投资环境调查报告范文

投资环境调查报告范文 1 成本 1.1劳动力成本及劳动力资源 1.1.1 太湖最低工资标准:全日制用工工资360元/月;非全日制用工工资3.90元/小时。 1.1.2 太湖县是安徽省职业技术培训模范县,现有正规职业技术学校6所,每年毕业人数1.2万,每年可培训技术人才超过3万。 1.1.3 太湖县总人口57万,青壮年劳动力23万,常年外出务工13万人。太湖县新、老城常居人口8万,流动人口3万。 1.2 用地成本及政策 1.2.1 投资强度:按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根据入园企业投资项目行业类别确定投资强度,要求入园企业的投资强度一般不低于80万元,即入园企业投资金额每亩用地不得低于80万元。 1.2.2 土地条件:开发区向入区企业提供“六通一平”(供水、排水、电、路、电信、电视信号、场地平整)土地。

1.2.3 地价: 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地价 200~999 5.6万/亩 1000~XX 4万/亩 ≥XX 3万/亩 1.2.4 税收奖励: 企业投产后三年内某一年度税收(增值税、所得税)达3万元/亩(含)以上的,开发区按供地面积3万元/亩的标准一次性奖励给企业;达2(含)~3万元的,按供地面积1.5万元/亩的标准一次性奖励给企业。两项奖励不重复计算。 1.2.5 一事一议:

凡进入开发区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5000万元(含)以上、年纳税额达5万元/亩(含)以上的工业大项目,本着“一事一议”的原则,为项目入区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 1.3 水电成本 1.3.1 电力供应及价格:太湖电力充足,无停电日,新城有11万伏变电所一个,3.5万伏变电所2个,4万千瓦发电站一座,中小型水电发电站12座。生活用电0.56元/千瓦时,工业用电0.60元/千瓦时。 1.3.2 水供应及价格:太湖县水厂日供水能力5万吨,目前日用水量2万吨。生活用水1.30元/吨,工业用水1.70元/吨。 1.4 财政支持政策 年纳税额 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 企业所得税县所得部分 土地使用税(从应征年度开始)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 一、深圳经济概况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9510.91亿元,继续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比上年(下同)增长12.0%。其中,第一次产业增加值6.00亿元,下降14.3%;第二次产业增加值4523.36亿元,增长14.1%;第三次产业增加值4981.55亿元,增长9.9%。三次产业比重为0.1:47.5:5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44.70亿元,增长13.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226.29亿元,增长17.5%。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3000.76亿元,增长17.2%。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06.82亿元,增长25.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65.27亿元,增长26.4%。 二、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 (一)产业概述 2010年,深圳市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99%,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3.4%,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5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第二、第三产业协调推动深圳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高新技术产业、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和文化产业四大支柱产业支撑力明显增强,占GDP比重超过60%。战略性新兴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在全国率先编制出台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二)发展战略 在我国加快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为长期战略和基本立足点的大背景下,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的大环境下,

深圳提出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的战略定位。树立发展新理念,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进一步完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功能,增强服务区域、服务全国的能力,提升外溢型经济发展水平。 (三)总体规划 深圳经历了三十年“领先一步”的发展后,率先遭遇空间发展困境和资源瓶颈制约。在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的理念和以国际化城市的定位基础上,在第四个十年规划中提出了“三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以解决基础性资源的紧约束、城市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社会发展模式的脆弱性、战略性空间的低效利用的四大问题。 三、产业发展和布局 (一)工业 依托西、中、东三条城市发展轴,深圳工业逐步形成“一核心、九片区、五十二园”的布局结构。一核心是指以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设计、高端生产及企业总部为主,以无污染的服装、钟表、黄金珠宝、工艺礼品等都市型工业为辅研发总部中心;九片区是根据产业分布和规模形成的产业功能片区;五十二园是将园区按照重点扶持程度划分的先进制造业园区。 (二)第三产业 1、金融业 深圳金融产业的总体布局是“一主两副一基地”,其中以福田中心区为主中心区,以罗湖、南山为副中心区,平湖为后台金融服务基地。

项目策划投资环境可行性分析报告

羊西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项目总论 (一)项目背景 项目用地:成都标准总件厂的厂房用地 项目位置:成都市羊西线三环路内侧羊犀立交桥下 项目开发背景:成都标准总件厂的厂房位于三环路内侧立交桥下,因成都标准总件厂立即生产厂区迁移至不处,其土地可用于商业开发。(二)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单位 成都舜法国联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三)研究工作依据 依照政府有关部门政策规划(《羊西线规划情况》,《高新西区规划情况》),依照托付书和上述文件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编写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投资环境和市场研究 (一)市场宏观背景 1.全国投资环境 国家信息中心在刚刚公布的2003年经济预测报告中指出,今年我国投资将接着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可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左右,GDP增长有望达到8%。据介绍,房地产投资回落幅度不大。可能2003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增幅在25%左右,比2002年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可不能专门大。要紧缘故是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投资环境接着改善。在市场准入方面,2003年国家将接着清理现行投资准入政策,在明确划分鼓舞、同意、限制和禁止类政策时,体现国民待遇和公平竞争原则,打破所有制界限、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在融资体制方面,将逐步建立适应民间投资需要的多层次金融体系,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对企业投资国家鼓舞进展的行业,可部分抵免企业所得税,对个人的实业投资可全额或部分抵免相应的个人所得税,加强规范化治理和正确的引导和服务。我国政府将接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市场经济中的运行成本尤其是“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

2. 200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开发投资接着高速增长 200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736.42亿元,同比增长21.9%,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5.8个百分点,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7.9%。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接着保持强劲进展势头,全国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816.8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4.0%,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2个百分点,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25.3%。其中东、中、西部地区增幅分不为29.2%、55.9%、45.6%,中、西部地区增幅高于东部,其中12个地区增幅超过50%。 今年上半年,商品住宅开发完成投资2856.79亿元,同比增长28.0%,占商品房投资的67.8%(其中,经济适用住房完成投资227.66亿元,同比增长22.6%,占商品住宅投资的比重为8.8%);办公楼投资完成177.21亿元,同比增长27.9%,所占比重为4.6%;商业营业用房完成投资458.57亿元,同比增长50.0%,所占比重为12.0%。东、中、西部地区商品住宅开发完成投资同比增长分不为24.7%、47.7%、 34.5%。中部地区商品住宅开发投资略高于东、西部地区。 销售情况良好

深圳房地产华强北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深圳房地产华强北项目投 资分析报告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WORD文档,可下载修改

一、项目基本情况 1、区位概况和项目四至 项目地块位于深圳华强北商圈,该商圈被商务部授予“中国电子第一街”荣誉,其对于深圳市的意义和地位,类似于淮海路对于上海、王府井对于北京,不仅仅是一条商业街,更是存在于城市意向中的名片。目前,该商圈集中了赛格、华强、桑达、华发等20多家上市公司总部;拥有赛格、华强、赛博、新亚洲等10多家大型家电专业市场,茂业、天虹等知名百货商场,形成了电子电器、通讯、百货、服装、金融证券、房地产、餐饮等行业汇集的综合型商圈。商圈内总商业经营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日均客流量达到53万人次。 项目地块详细小区位图: 地块位于华强北振华路和中航路交汇处的东南面,项目四至: 东面:华强广场,36层; 南面:新亚洲国利大厦,32层; 西面:中航鼎诚国际,30层; 北面:振华路,女人世界名店,嘉华批发市场。 2、周边环境和交通配套 ? 办公环境: 嘉华批发 女人世界 中高档 餐饮区 低档餐饮 士多店

项目周边商务氛围较浓厚,办公用户多是与电子、贸易相关行业的中小型企业。现有写字楼中,除部分新建写字楼外,原有写字楼品质不高; ?居住环境: 华强北东区住宅项目较多,多数为深圳最早期开发的公务员住宅;另有燕南路88号、雍怡阁等少数2004后住宅项目。华强北区域的医院、学校、体育馆、公园等配套齐全,居住配套非常成熟和完善。 ?酒店市场: 该区域有1家5星级酒店、1家4星级酒店和4家3星级及经济型酒店。该区域的酒店市场较为饱和,入住率也不佳,并且同罗湖口岸、福田中心区等区域酒店市场相比,缺乏竞争力。 ?交通配套: 华强北区域规划有地铁1、2、3、7号线,目前地铁1号线已通行,在建的2号和3号线将于2011年建成,7号线尚在规划中。 除轨道交通外,该区域的公共交通体系非常拥堵,特别是项目北面振华路、东面华强路。 3、项目规划指标 根据新大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项目地块改造规划说明,项目地块基本指标如下: 4、项目现状 项目地块为划拨用地,用地性质为工业仓储用地,但项目地块现有物业作为商业与办公用房。资料显示,项目现用地单位为深圳骏嘉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新大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剩余20年的土地使用年限(土地年限从1979年10月12日到2029年10月11日)。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投资环境研究综述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投资环境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0年―2011年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所有关于投资环境的328篇文献的内容分析,从研究历程、文献来源、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样本文献进行分类统计和对比分析。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总结和归纳近年来国内投资环境领域研究的发展动态和研究现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投资环境内容分析法综述国内 一、引言 投资环境(Investment environment)又称投资气候(Investment climate),指在一定时间内,特定区域拥有的影响和决定投资运行系统健康成长并取得最优(预期)效应的各种主观与客观因素的有机复合体,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投资硬环境指影响投资活动的自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状况及人力资本水平等物质因素的总和,包括区位特征、运输系统、通讯系统、能源系统、水处理系统和公共服务设施六个要素。投资软环境指影响投资活动的政治?p文化、法律、政策、市场、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等非物质因素的总和,包括法律法规环境、金融税收政策环境、市场制度环境、工作生活环境和公共安全环境五个要素。

国内外研究表明,投资环境的优劣是区域对资金吸纳能力的集中体现,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优化的投资环境将进一步导致区域产业集聚的持续性以及强化区域创新过程。为了更加科学和规范地描述国内投资环境的研究现状,本文以“投资环境”为“篇名”精确查询中国知网(https://www.doczj.com/doc/eb16799889.html,)2000年至2011年间发表的全部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为数据源,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全部论文的载文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由此推断国内投资环境研究的现状和特点,为更准确地把握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这些量化的历史有助于确定学科的谱系和演进史,有助于找到新的理论方向出现的关键点。霍尔斯蒂(Holsti,1969)对内容分析法提出了较完整的定义:“内容分析法是通过客观而系统的方法,确定信息的特定特征,从而能够得出推论的任意一种技巧。”克里彭多夫(Krippendorff,1980)在他的著作中强调了内容分析法的信度和效度:“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研究技术,以便从数据及其背景中得出可重复的有效推论。”韦伯(1990)则更加强调内容分析法的程序性:“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研究方法,该方法使用一整套程序,从而在文本中得出有效推论。”内容分析法从其研究过程看包含6个步骤:确定研究问题或假设;确定分析单元;抽取样本;对材料进

海南岛投资环境分析报告

海南岛投资环境分析报告 课程:投资经济学 班级:09投资1班 报告人:詹翔,刘云鹏,吴学东,胡仁林 檀静,陈继文,杨之欣,徐广现 杨齐

海南岛投资环境分析报告 首先,谢谢各位在接下来这段时间里听我们小组做报告! 我们这份《海南岛投资环境分析报告》由小组成员詹翔、刘云鹏、胡仁林、吴学东、杨之欣、檀静、杨齐、陈继文、徐广现共同完成,我们分别负责了报告中的不同部分。 海南岛位于中国最南端,是中国海域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省份。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国家先后批准海南省成立了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口保税区、亚龙湾国家级旅游渡假区。 金融危机之后,在中央“四万亿”宏观经济政策的推动下,海南省提出了2009年至2011年的3年规划,重点项目一共有101项,3年计划投资746亿元,除了2009年计划投资173亿元外,2010年及2011年海南将分别投资249亿元和324亿元。这是海南省积极拉动内需,加强对内对外招商引资的结果,巨大的基建投资为海南的投资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政府投资主导的同时,也需要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这为各类相关企业在今后几年里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这正是我们选取海南岛做投资环境分析报告的原因。 我们的报告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海南岛投资环境分析,我们将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基本设施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几个宏观方面做分析。第二个部分为海南岛投资环境评价,我们将采用体制评估法对海南岛投资环境作评价。 一,投资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是指拟投资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体制、政局稳定和政策联系性、社会安定性等 构成的社会和政治的综合条件。 近来,关于海南旅游政策最火热的无外乎离岛免税政策,所谓离岛免税政策,是指对乘飞机离岛(不包括离境)旅客实行限次、限值、限量和限品种免进口税购物,在离岛免税店内付款,在机场隔离区提货离岛的税收优惠政策。其中,离岛免税店是指具有实施离岛免税政策资格并实行特许经营的免税商店。今年4月20日,期待已久的离岛免税政策即将落地海南。这是继今年1月1日境外游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在海南开展试点以来,海南旅游购物优惠政策的又一重大突破。至此,海南已基本完成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要求:“开展离境退税试点”和“探索离岛免税政策可行性”,实现了旅游购物退免税政策的“两级跳”。“双响炮”的打响,标志着海南向着打造国际购物中心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从2009年海南省最早提出这两项政策构想开始,政策的实现经历了两年多时间。这一过程不仅是海南在发展旅游购物上迈出的关键性一步,更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进展。 国家赋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一系列政策支持中,离岛免税政策是最重要的政策之一。这项政策是落实海南国际旅游岛政策的具体步骤,含金量高,影响面广,可以直接带动海南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步伐。 同时,离岛免税政策在我国是一项对外开放的重大尝试。目前在世界上,类似政策只有日本冲绳岛、韩国济州岛等极少数国家和地区实施。海南作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国家赋予海南离岛免税政策是我国对外开放又一项重大尝试和重要创新。海南要坚定不移地充分发挥经济特区优势,积极探索,先行先试。 离岛免税政策不仅仅是旅游购物,更重要的是增强海南旅游的吸引力,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离岛免税政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海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

深圳半导体生产加工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深圳半导体生产加工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2014年全球半导体业营收将达3532亿美元,同比2013年增长9.4%。虽然整体呈现利好,但行业并购不断,资源整合加剧。2014年全球半导体业并购次数达到23起,数目与规模均超2013年市场价值也扩大到300亿美元。 该半导体项目计划总投资20448.9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409.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36%;流动资金5039.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64%。 达产年营业收入36901.00万元,总成本费用28357.69万元,税金及附加372.64万元,利润总额8543.31万元,利税总额10094.34万元,税后净利润6407.4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686.8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1.78%,投资利税率49.36%,投资回报率31.33%,全部投资回收期 4.69年,提供就业职位722个。 半导体产业链由上游、中游、下游三大部分组成,上游包括材料和设备两部分,中游包括IC设计、IC制造、IC封测三大环节,下游包括3C、仪器仪表、汽车等各类市场需求。

目录 第一章基本情况 第二章项目单位概况第三章背景及必要性第四章市场研究分析第五章产品规划分析第六章项目选址规划第七章土建工程方案第八章工艺技术 第九章环境保护分析第十章职业保护 第十一章风险应对评估第十二章节能概况 第十三章项目进度计划第十四章投资方案计划第十五章项目经济评价第十六章综合评价 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一章基本情况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半导体处于整个电子信息产业链的顶端,是各种电子终端产品得以运 行的基础。被广泛的应用于PC,手机及平板电脑,消费电子,工业和汽车 等终端市场。按照其制造技术划分,半导体可以分为: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光电子、传感器四大类。根据美国半导体协会统计数据,2016年全球 半导体产业中,集成电路占比超过80%,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是重中之重。其中,在集成电路又分为逻辑电路、模拟电路、存储器和微处理器四大类。 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动能之一:我国半导体贸易逆差明显,国 产替代进口需求空间巨大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落后,严重依赖进口。中 国集成电路产业存在明显的贸易逆差,发展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2017年 中国的集成电路贸易逆差达到1,932亿美元,而集成电路进口额占中国进 口总额的比例则达到14%。根据CSIA数据统计,2006年我国半导体产业销 售额占国内半导体市场的份额仅为21.2%,2016年该数字上升至46%。2015年5月中国发布“中国制造2025”白皮书,提到中国芯片的自给率要在2020年达到20%,2025年达到70%。国产芯片份额的提升,必将给半导体 设备的国产化带来契机。动能之二:国家政策推动。当前国家政策支持力 度前所未有,随着政策、资金的逐步落实,有望实质性推动中国半导体产

江西省投资环境分析报告

江西省投资环境分析报告 一、江西省投资环境分析 (一)经济环境 1.经济增长水平 江西省经济较发达,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发展。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5.9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5194.7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3034.4亿元,增长10.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71.2%和25.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8:55.0:32.2。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5152.2亿元,增长16.1%,占GDP的比重达54.6%。另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体地位初步显现,实现生产总值5554.6亿元,占全省的58.9%。 2.物价水平 与全国其他大多数省份相比,江西省总体物价水平较低。2010年江西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6%,居住类价格上涨6.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7%。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5.3%,其中冶金工业上涨31.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8%,其中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35.0%。另外,江西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8%,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7.5%。 3.固定资产投资水平 江西省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不高,但增长速度较快。江西省2000年以前投资率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更远低于沿海发达省份水平。但是从2000年开始,江西省固定资产投资率逐年提高,2001年首次超过30%,2002年上升为37.7%,2003年实现48.8%,2007年更达到了60.3%,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江西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共实施重点工程项目93项,完成投资369亿元;2008年是117项,完成523亿元;2009年153项,完成投资800亿元。其中,江西铜业30万吨铜冶炼、蓝恒达公司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国电黄金埠电厂2台65万千瓦机组扩建工程、井冈山一号工程等重大项目已经建成投产,赛维多晶硅片项目、九江红鹰直升机项目、赣州出口加工区等重大项目正在建设之中。这些项目涉及交通、能源、水利等各个领域,对推动江西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据统计,江西省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775.5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56.7亿元,增长30.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50.9亿元,增长9.0%;第二产业投资5046.2亿元,增长38.1%,工业投资5002.1亿元,增长37.6%;第三产业投资3478.5亿元,增长26.1%。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2178.6亿元,增长24.1%;非国有投资6596.9亿元,增长35.0%,

深圳投资环境分析报告

目录 1.城市房地产市场宏观背景分析与评价 (5) 1.1城市概况及特征 (5) 1.2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5) 1.3城市规划与建设 (8) 1.4宏观政策 (10) 2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分析与评价 (12) 2.1土地市场 (12) 2.2房地产总体市场 (13) 2.3住宅市场 (16) 2.4写字楼市场 (20) 2.5商业营业用房市场 (24) 2.6二手房市场 (27) 2.7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28) 3城市房地产行业发展与市场竞争分析 (29) 3.1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9) 3.2城市房地产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29) 3.3典型企业及典型项目 (29)

图表目录 图1 -1:2000-2004年市GDP (5) 图1-2:2000-2004年市人均GDP (6) 图1-3:2000-2004年市三次产业结构 (6) 图1-4:2000-2004年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7) 图1-5:2000-2004年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 (7) 图2-1:2004-2005年市土地交易价格指数 (12) 图2-2:2000-2004年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及其增长率 (13) 图2-3:2000-2004年市商品房建设情况 (14) 图2-4:2000-2004年市商品房供求比 (14) 图2-5:2000-2004年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空置面积 (15) 图2-6:2000-2004年市商品房销售价格 (16) 图2-7:2000-2004年市住宅开发投资额及其增长率 (16) 图2-8:2000-2004年市住宅建设情况 (17) 图2-9:2000-2004年市住宅供求比 (18) 图2-10:2000-2004年市住宅销售面积和空置面积 (18) 图2-11:2005年前三季度市住宅各区销售面积比例 (19) 图2-12:2000-2004年市住宅销售价格 (19) 图2-13:2000-2004年市写字楼开发投资额 (20) 图2-14:2000-2004年市写字楼建设情况 (21) 图2-15:2000-2004年市写字楼供求比 (22) 图2-16:2000-2004年市写字楼销售面积和空置面积 (22) 图2-17:2000-2004年市写字楼销售价格 (23) 图2-18:2004-2005年市写字楼租金 (23) 图2-19:2000-2004年市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额 (24) 图2-20:2000-2004年市商业营业用房建设情况 (25) 图2-21:2000-2004年市商业营业用房供求比 (25) 图2-22:2000-2004年市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和空置面积 (26) 图2-23:2000-2004年市商业营业用房销售价格 (2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